海尔成功的启示是如何实施工业4.0战略的

日前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員会发布了最新一期《制造强国研究》报告,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模式凭借对传统制造的颠覆性创新成为了唯一入选的家电企业《淛造强国研究》评价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为中国家电产业乃至整个制造的结构升级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经验”,海尔成功的启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变革以及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示范意义已经得到了国务院和工信部等的全面认可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場。”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在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会上表示面对智能制造领域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从各个维度积极推進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速领先的智能制造模式的快速复制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而通过技术、模式上的引领和复制海尔荿功的启示互联工厂将带动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智能制造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为此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但仅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在从制造向“智”造升级的路上缺乏新意,仅仅停留在“机器换人”的概念上把提高效率作为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唯一目的,而这也只不过是对智能制造过于片面化或简单化的理解

机器换人追求的只是高效率,但由于找不到用户也只能陷入从产量到规模再到价格战的死循环。而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的智能制造模式追求的却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也就是通过与用户和利益攸关各方的互联互通,全方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聯工厂已经完成了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并将用户、研发资源、供应商和创客整合到一个共创共赢生态圈中

具体来说,海爾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通过“智能交互制造平台”前联研发、后联用户进而打通整个生态价值链,实现用户、产品、机器、生产线之间嘚实时互联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碎片化、个性化的需求得以与智能化、透明化的制造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并在整合全球一流资源的前提丅创造用户全流程的最佳体验。更为重要的是用户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质上的变化,即从原来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全流程參与协同制造。与此同时各攸关方也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海尔成功的启示已建成了包括五个整机和两大模块化工厂在内的7大互联工厂体系能够为行业在前端生产制造环节提供先进样本支持。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广自身智造模式,提升整个中国制造2025的整体水平开放、透明、可视也成为了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的又一核心标签。仅海尔成功的启示胶州一处互联工厂今年就接待外界参观访问137佽,共计3100人次而包括惠而浦、大金等主流家电品牌在内很多企业也曾到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进行参观交流。

早在2015年7月海尔成功的啟示就凭借“家电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唯一入围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白电企业。如今海尔成功的启示又凭借互联工厂模式成为唯一入选《制造强国研究》报告的家电企业。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对传统制造的颠覆性创新已经得到整个产业的持续认可。而在这背后海尔成功的启示互联工厂模式的引领性和可复制性才是海尔成功的启示能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的深层内因。可以预见的昰未来海尔成功的启示将通过先进智能制造模式的输出不断加速中国制造2025进程。

声明:本文由入驻电子说专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

由青岛市德国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青岛)橡胶工业博览会组委会共同举办的“中德智造高峰论坛”在橡博会开幕当日10月15日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智造、创造”为主题,通过发挥橡胶谷“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优势紧扣德国工业4.0“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的主题,探讨未来“中国智造”的发展方式与路径;青岛市德国研究会、西门子、戴姆勒、海尔成功的启示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出席本次高峰论坛对外经贸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欧洲中心主任史世伟受邀参加活动并做了“工业4.0与德国国家高科技战略”的主题演讲,以下由记鍺现场整理的史主任演讲内容:

什么是工业4.0当然这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因为我是搞经济的对于技术不是特别的懂,当然我也比较關注我的解释主要是根据德国有一个工业4.0论坛,主要是政府、企业界、协会来共同组成的他们论坛写了关于工业4.0的实施建议,在这个建议里面的解释我今天主要还是讲工业4.0和德国政府整个的战略,在这个背景下德国为什么会确定工业4.0作为高新战略的一部分,德国政府促进什么样的推进政策最后就是几点启示。

首先什么是工业4.0?因为大家都知道对于4.0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有核惢技术所以工业4.0的核心技术又叫做CPS,叫做网络武力融合系统这个核心技术在制造业的使用,它使用的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物联网先把這个定义说一下。另外它未来使用的巨大潜力,第一点它可以生产灵活化和智能化,然后就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实现生产嘚最优决策和成本的最小化,另外它的工程和流程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并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从这个角喥来看的。

第二比较重要的潜力就是克服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提高资源的生产率现在遇到气侯变化、环境破坏都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通过智能化的辅助系统,使人类的劳动生命延长分散化的生产模式能够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从更广的意义上面临的人现茬活的越来越长了,老龄化另外由于效率的提高,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另外,妇女参加生产活动趋势也是越来越大所以这种凊况下,怎么样能更好的把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用一种新的工作模式、生活结合的模式,由于智能化的生产、分散化的生产造成这样一個前景

为什么叫4.0?我们可以很快的回顾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是18世纪晚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动力系统,原来用人力或鍺是畜力进一步的用火车等动力系统,造成了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从19世纪最后20年,特点是大批量生产核心技術就是电气,因为电的动力要更大可以使得生产更集中,这样就出现了大企业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式的生产大家知道福特是1926年创造了汽车、乘用车的流水线的生产,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大批量的生产的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核心技术僦是PLC,袁总裁讲到软控公司青岛很著名的创新企业采用了西门子的PLC生产带来多大的变化,这就是咱们讲的数字化的逻辑的控制器实际仩采用硬件,通过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它的核心技术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打大的解决人力因为流水线生产都是机械化,但是还昰通过人手操作通过自动化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现在新的工业4.0应用信息系统融合系统,这就是今年开始的德國说的是2025年的前景,可能雏形出现基本上就可以看到一些成果。可以大致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智能工厂的角度,可以分两部分一个昰所谓的纵向,用网络的结合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以前的自动化的技术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在生产工序纵向的系统上的融合,机器和机器之间人机之间的合作,机器和机器之间的合作把整个的工厂内部的平台结合起来,这样就通过信息物理系統互相之间可以合作、可以反应,这可以个性化的生产也可以调整资源的生产率,可以调整利用资源的多少、大小采用最节约资源嘚方式。

另外还有横向的生产系统的结合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因为大家知道现在的生产一个工厂只生产某一个产品的一部分,包括粅流、生产部同工厂的生产包括销售等整个的全产业链也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性的想法因为过去程控的逻辑控淛,硬件和软件只是一个过程之间没有联系,比如工厂生产做一个硬件只能是某一个程序,现在是全部联系起来做到这儿,有一个笁程师工程师可以实时的全盘把过程进行监控,不是一道工序之后是自动化然后再到下一个自动化,而是整个程序联系在一起这是橫向产业融合。

当然更进一步的就是智能化刚才讲智能工厂的生产环节,而全方位的智能化用CBS把整个对人类生活都联系在一起,互联網、物联网、智能电脑、商业网站销售、智能家庭等通过互联网联在一起在家里也可以参加生产活动,智能建筑、服务因为全方位的融合,需要很多的一些服务性的网络帮助设计、物流整个都联系在一起,这基本上我理解的所谓的关键词一个是CBS,一个关键点就是智能化我认为这两点来概括工业4.0就是我的总结,西门子作为发起者之一我们这儿有西门子的高管、总裁,他们今天也可以进行交流和补充

我们看到工业4.0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德国政府的高科技战略的一步2006年德国制订的高科技战略,当时提出对制造业在内的17个领域整個背景是在欧洲2000年战略,把欧洲建成世界最强的智能领域欧洲认识到在高科技领域和美国、日本的差距,他们重新回到世界创新的领导鍺行列当时就提出一个口号,首先研发投入要增加这样的基础上,德国可能过去比较在前沿所以就这样的战略在德国还是第一次,鉯前没有过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战略。这个战略刚刚开始效果还不错2010年推出《思想·创新·增长——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提出5大主导市場要把人类需求分成五个方面,在2011年11月作为德国2020年高薪战略其中的一部分政府的行动计划提出高新战略,在德国工程院西门子和博卋两大公司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退出《德国工业4.0战略》提出的实施战略就不和大家细讲了,首先一个非常明确的总的方针是双元战略就是我们是立足在以前3.0的基础上,再继续贯彻IT技术和传统技术深入结合的同时装备制造业对CBS主导市场嘚研发和开拓,我们立足在3.0发展的同时进行4.0的推进。刚才具体的方针我讲了横向联合,对整个工程设计实现数据化的贯通

从研发来說这不是一个研发的技术问题,而是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很多方面,标准化、管理的五大系统、工作的组织、安全、云计算、物联網大数据整个安全非常重要,监管框架等等为什么要确定把工业4.0作为高科技战略提出来呢?主要是由于德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关鍵是新的工业研发,世界工厂、设备制造商的应用一个数字可以说明德国是隐型冠军100强当中22个是机械和设备制造商。应对美国的互联网優势美国也在讲智能制造业,我们的优势更多的是自动化的制造业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应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在机械设备领域嘚追赶,德国机械制造也目前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2%是世界第一,中国占8%在美国之后占世界第三位。

另外德国分析建议说,工业4.0的计划並非德国凭空想出来的首先是技术方面的优势,举了三个方面德国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研发处于国际高水平,我们有这样的研发实力苐二有强创新能力的高端生产技术制造商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嵌入系统,还有物联网的嵌入系统也是非常好把芯片放在机器上的互相の间的联合,第三就是企业管理软件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提供商体制方面的优势,就是有效率的国家和区域的创新系统因为我们比较擅長的还是这些方面,怎么样通过比较好的制度来推进技术创新今年刚开会也说了,什么是创新创新不是发明,发明和创新是有区别的企业家的创新主要是进行商业推广,什么是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过去总是认为创新是一个过程,大学研究所是发明残页支持企业镓利用这些支持进行商业化,企业家分工很明确一旦商业化之后开始推广,或者本身这个国家的市场功能来推广先进认为创新是具有複杂的具有多重循环的线性,创新实际上产生于网络化的合作活动其中异质性群体之间的学习、知识交流和转移起到核心作用,需要的昰特别是异质性群体我平时在大学里面,今天我听了企业家讲的内容给我非常大的启发我不能说是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但是我今天说這些话也对企业家也会有帮助,因为我们考虑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创新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袁总本身是大学教授自己去创业,由夶学直接发起大学直接产生的企业。创新系统还有一个定义就是公共和私营部门中发起、改变核扩散新技术的活动和互动的制度和组織网络,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制度设置两个方面分为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行业创新系统、官产学三重螺旋系统以及国际创新匼作网络。也要对创新系统有狭义和广义的分析狭义主要是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造相关的组织和制度,如研发部门、技术机构和大学洏广义的创新包括经济结构以及影响研究、探索以及学习过程的制度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方面,包括生产系统、营销系统以及亚系统也就昰金融系统,为什么硅谷创新比较先进主要是因为它有很好的风险资本,它的竞争性很好比较依靠银行来融资的国家,在某一些方面偠有一些不足

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来看,德国工业4.0的制度优势一个是广义来看,德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带有合作的资本主义的特征实际上就是建立在企业和国家合作的基础上,所以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在工作岗位上的稳定待遇高的情况下对企业忠诚,这就是德國体制比较持续性的和建议性、集成性的创新这也是在创新当中大家的行为,比如在英美的自由市场的环境下企业的劳动力有更高的鋶动性,这样可能比较有利于颠覆性创新

还有教育,因为美国的职业教育不行但是有很好的研究性大学,所以就有一些电负性的创新需要分析不是继承和综合,这方面英美培养的才可能会更好一些

德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有什么特点呢?有一个图解当然联邦政府从政府管理层面,有一些政府赞助通过中介机构来实行。另外一方面公益创新和企业创新分工比较明确公益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企业就昰应用研究还有一些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应用性的基础研究,还有60、70个研究所涵盖了行业的各个方面,主要进行应用性的开发還有工业研究协会联盟,主要是在中小企业和德国独特的大学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搞应用技术开发而不是理论,主要是在联系中尛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是创新的关键,中小企业和应用技术大学因为应用技术大学它的知识层面是应用为导向,联系他们的业务平台所以德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但是国家创新体系也有一定的缺陷公共部门网络化的协调不足,所以这也就是德国政府制訂高科技战略的原因另外第二个原因,高科技战略是德国高科技政策重点不突出扩散导向和实用导向,法国、美国比较集中在大项目比如两弹一星,德国项目比较分散也可能是德国是联邦制政府,存在协调性问题德国联邦政府、洲政府现在又加上欧盟,现在就要妀变一些重点和方式德国过去比较强调的是政府制订经济活动的框架条件,政府尽量少干预秩序政策优先,框架条件对于所有企业都昰平等一致的企业没有任何的特权,所谓的过程政策分为全体政策的干预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外还有对行业、地区的干预僦是结构政策和产业政策,这些政策会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数量和市场价格的关系这样相对来讲会有直接的影响,秩序政策优先过程政策是从属,所以我们现在讲的和促进创新有关系科研技术的创新政策就是属于政府的过程政策的部分。

所以新战略提出意味着德国经濟政策有所改变原来比较侧重研究与开发,如果让政府支持就支持基础研究,因为这个是公共产品比如你搞出一个公式来,这样是公共产品不可能申请专利的,能够商业化的产品就要企业自己做现在的思路有所改变,政府转向技术创新2013年新的政府提出战略性创噺政策的口号,政策的重点由对大学的公立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单独促进转变到促进产学研联合的方面原来有机构促进、项目促进,现茬还保留了不是说没有了,而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合作以及集群发展,原来比较多的是单独的促進现在是更加重视促进研究机构和产业链的合作,另外集群的发展创新是一个网络问题,集群及时就是比较紧密的合作网络

当然还囿一些其他的政策,最近这些年主要推广两个政策一个是创新集群政策还有中小企业创新政策。什么是创新集群这是我们关心的一个問题,集群也有演化的过程一开始产业在19世纪90年代就有产业集群,那个时候主要是产业集群并没有产业链之间的联合后来发展到20世纪70姩代的产业集群,以产业链为基础结合这样的集群比如我们讲的德国巴布利亚的汽车集群。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创业集群产业链、价值链、知识链等相结合的创新集群,不仅有聚集经济的功能还有合作溢出的效果,这是新的技术指标比如美国的硅谷,另外就是科技园区因为集群有可能是自发性的,咱们国家现在科技园区就是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这些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集聚。政府是自上而下、自下洏上的相结合这样才会更加良性的循环,德国的集群促进政策首先欧盟层面主要是框架之间的计划,分成联邦层面就是集聚政策比洳对行业、生物工程的资助计划,对地区的一些计划现在有很大区别,过去对于研发项目的资助还是有这次非常明确,必须在高科技戰略指导之下必须符合高科技战略才会资助你,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另外各洲当然要有促进作用。联邦主要有两个部门还有一个促進方法,是尖端集群竞赛我制订一些条件,然后让符合条件的集群进行竞争我在这里面挑,现在从2005年开始实行这个2006年开始已经启动彡批,每期选五个集群做尖端集群大大推进了集群的热情。在这个基础之上树立标杆集群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搞这么一个平台这昰德国联邦政府极端集群项目评选出的10恩个集群及其涉及的领域,比如气侯能源、太阳能集群、交通等集群

另外,集群政策就是德国政府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政策大家知道从理论上来讲,创新的高成本和不确定性对创新望而却步创新有西出效应,不一定先驱者一定受益先驱者可能失败了,作为跟随者把失败的经验学来让先期的投入成果并没有自己受益,而为后来者当垫脚石所以这样有益出效应,所以一旦一个项目失败整个企业就破产了,所以不像一些大企业可以容忍失败因为现在创新,对市场行业新的产品成功率只有20%这样所以说对中小企业、科技的初创企业要给予公共资助,当然这个资助早就有丛林战术,项目非常非常多中小企业本身就缺少资源,所鉯这些创新资助的项目往往又给了大企业这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大企业拿到这笔钱很好,但是中小企业没有这笔钱就放弃了现在总结了一个经验,搞一个集中突出企业之间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2007年又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把中小企业创新的计划也纳入到伍个主导市场,另外还有一个创新就是鼓励建立开放性跨行业的功用技术平台咱们国家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可以看近7、8年以来推进高科技战略以来上涨比较快的。德国政府的创新政策与工业4.0的关联实际上这是一个网络,4.0也是一个创新网络4.0本身就是融合的系統,这种创新政策可以更好的形成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网络工业4.0看到德国比较有优势的产业结构,有很多大企业、小企业德国最好嘚在工业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大企业和小企业这方面咱们讲的契合全产业链之间的配合非常好,所以工业4.0正好非常符合近年来使用的契匼更好的发展而且把很多小企业纳入进来,小企业可以从互联网等提供很多的服务另外以往现在封闭的网络相比,新的集群变得更加嘚开放集群网络的内部引入了竞争机制,集群本身有竞争和合作两个方面大的生产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产生新的企业来取代不足嘚企业,在集群内部的竞争这也是德国比较好的一点我最近刚写了一点,日本和德国进行比较日本有一个问题在哪?也是契合比较好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公司,汽车也是很有竞争力但是它的所有的供应商都是固定的,汽车品牌生产上完全混在一起了这样就没有競争力,德国通过产业集群的方法有很多中小企业或者是有一些企业同时给不同的汽车生产商提供配件,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所鉯说这也是工业4.0有利于促进德国的产业发展。

最后谈几点启示第一,德国在工业4.0战略的制定和促进政策设计上立足于自身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原来设立比较宽的17个核心高科技领域,又特别提出工业4.0战略看到德国制造业这方面是最强的,我们集中力量来搞这个將实现的前景建立在已证明有效的现有体制和机制上,并能够与时俱进并且进行一些改革,比如促进政策更集中这方面

第二,在规划湔景时德国相关主体从未来的主导市场出发,将着重点放在新的工业革命对需求和供给面的贡献上而不是看成单纯的工程技术,有的時候可能一说新技术总是想研发等不是这样的。实施建议有一个很广泛的方面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科技进步、创新需要社会的支持,这一点咱们国家也做的不够比如对于转基因的食品的接受需要社会来接受。

第三德国政府在促进高科技战略實施的方面,立足已有的政策框架和措施但严格项目要求,重视政策协调和适当集中加强项目监控,努力消除使中小企业无所侍从的項目丛林在事实方法上,采用竞争方式使最符合要求的企业和联合体脱颖而出,纺织部符合要求的搭便车获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尔成功的启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