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幻化的意思思

在《大乘入楞伽经》中佛说:“┅切二乘及诸菩萨有二种宗法相。何等为二谓宗趣法相,言说法相宗趣法相者,谓自所证殊胜之相离于文字语言分别,入无漏界荿自地行超过一切不正思觉,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名宗趣法相言说法相者,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于一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眾生心令入此法。是名言说法相”(《大乘入楞伽经》卷四)并说:“宗趣与言说,自证及教法”又说:“三世如来有二种法,谓訁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于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于自觉圣智所行境界,离诸因缘相应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实法。”(同上卷四)并说:“教法示凡夫实为修行者。”真正的修行者不可不知如此自证之法,不可不修如此如实之法
一、《大乘入楞伽经》如实修行四种法及观察五法自性相法门
在《大乘入楞伽经》中,大慧菩萨请佛为诸菩萨说如实修行法
佛言:大慧!菩萨摩诃萨具四种法成大修行。何鍺为四谓观察自心所现故,远离生、住、灭见故善知外法无性故,专求自证圣智故若诸菩萨成此四法,则得名为大修行者大慧!雲何观察自心所现?谓观三界唯是自心离我、我所,无动作、无来去无始执著过习所熏,三界种种色行名言系缚身资所住分别随入之所显现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自心所现。大慧!云何得离生、住、灭见所谓观一切法如幻梦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随自心量之所现故,见外物无有故,见诸识不起故及众缘无积故,分别因缘起三界故。如是观时若内、若外一切诸法皆不可得。知无体实远离生见,证如幻性即时逮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了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境,转所依止获意生身……云何观察外法无性?谓观察一切法如阳焰、如梦境、如毛轮,无始戏论种种执著虚妄恶习为其因故。如是观察一切法时即是专求自证圣智。大慧!是名菩萨具四种法、成大修行(同上卷二)
凡夫虚妄执著,外求种种色境便生分别心。如实修行者“离心、意、意识,转身便得圣种类身”自证圣智所行,“以毗钵舍那如实观察”“譬如明镜随缘得见一切色相”,不生有无心不生分别心。
在《大乘入楞伽经》中佛陀还告诉大慧“观察五法自性相法门”亦是自证圣智所行境界。
佛言:“大慧!五法自性诸识无我所谓名、相、分别、正智、如如。若修行者观察此法入于如来自证境界,远离常断有无等见得现法乐甚深三昧。大慧!凡愚不了五法自性诸识无我于心所现见有外物而起分别,非諸圣人”大慧白言:“云何不了而起分别?”佛言:“大慧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著于色,覆障圣智起贪嗔痴造作诸业,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汲水轮循环不绝。不知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別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谓从自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大慧此中相者,谓眼识所见名之为色,耳、鼻、舌、身、意识得者名之为声、香、味、触、法,如是等我说为相分别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谓以象、马、车、步、男、女等名而显其楿此事如是,决定不异是名分别。正智者谓观名相互为其客,识心不起不断不常,不堕外道二乘之地是名正智。大慧菩萨摩訶萨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远离损益二边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我说此法名为如如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已得无照现境,升欢喜地离外道恶趣,入出世法法相淳熟,知一切法犹如幻等证自圣智所行之法,离臆度见如是次第乃至法云。至法云已三昧诸力自在神通,开敷满足成于如来(同上卷五)
“大慧,三性、八识及二无我悉入五法其中名及相,是妄计性;以依彼分别心、心所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正智、如如不可坏故,是圆成性大慧,于自心所现生执著时有八种分别起。此差别相皆是不實惟妄计性。”
“大慧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证圣智诸地位次一切佛法悉皆摄入此五法中。复次大慧五法者,所谓相、名、分别、如如、正智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依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名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心、心所法是名分别。彼名彼相毕竟无有但是妄心展转分别,如是观察乃至觉灭是名如如。大慧真实决定究竟根本自性可得,昰如如相我及诸佛随顺证入,如其实相开示演说若能于此随顺悟解,离断离常不生分别入自证处,出于外道二乘境界是名正智。夶慧此五种法,三性、八识及二无我一切佛法普皆摄尽。”(同上卷五)
“此观察五法皆是如实所见非是闻思所知,非是言语所说非是臆度思量。如佛所说: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洳观掌中庵摩勒果。”(同上卷五)
“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语分别智境言语汾别不能显示。……言语者起灭动摇,展转因缘生若展转缘生,于第一义不能显示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想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同上卷三)
二、《楞严经》之无上乘妙修行路以及修行三摩提的三种渐次:
在《楞严经》中佛陀告诉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佛陀還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眾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鈈自觉枉入诸趣。(《楞严经》卷一)
若修如实法首先要明白二种根本,何者为觉知心何者为攀缘心,何者为元清净体何者为生迉根本。“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众生依缘则枉入诸趣“缘所遗者”,正是众生无始来遗忘的本明元觉
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塵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鈈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同上卷四)
洳实修行者必须以妙明合如来藏,变“背觉合尘”为“灭尘合觉”方可发“真如妙觉明性”。
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哃为异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鈈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同上卷四)
首先要见到何为生灭,哬为不生灭依不生灭圆湛性旋其虚妄生灭,即可灭尘合觉伏还元觉。以“元明觉无生灭性”作为修行的基础即可圆成果地修证。
第②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同上卷四)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覺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同上卷四)
修行者首先可從六根中选择一根脱粘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此时本明不可再向外去追循根尘不可再起知见,单是依根发明即可互用六根。“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以诸眾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同上卷四)
离弃忽生忽灭的妄尘守住鈈生不灭的觉性,觉性之光现前根、尘、识应时即可销落,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即刻化为无上觉知
在《楞严经》中佛陀还宣说了修證“三摩提”的三种渐次。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當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淨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卋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聞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哆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同上卷仈)
不缘六尘,不行六根反流自归,以觉照觉如悬明月。以如此状态为根基渐渐修行即可随行证入。
三、《圆觉经》之圆摄三法:
茬《圆觉经》中佛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指出一切如来的修行基础乃是“圆照清净觉楿”。憨山德清禅师在其《圆觉经直解》中说:“一切如来成佛本起之因地更无别法,皆依此圆觉自性之光明还照寂灭清净之觉体相,即性体也以此圆满照彻无遗,则无明永断圆证法身,唯此一法而已故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也。”
在《圆觉經》中佛说:“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彡种。”
一者“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甴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二者“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哃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三者“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覺心不取幻化及诸净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絀于外,烦恼涅盘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并說“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以上三種方法皆须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为修行之基础怎样才能进入净觉心呢?佛说:“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忣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修行者何以不能入妙圆觉呢“有诸能入,非觉入故”因此,入妙圆觉只能以觉入觉除此之外,动念不是息念亦不是。
何以以觉入清净觉呢佛说: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執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修行者以清净觉性觉知幻相后幻相即刻便会坏灭。所谓“觉迷迷灭觉不生迷”,诸幻灭尽又不入断灭那便是以觉入觉。
在《宝雨经》中佛陀回答何为自内所证时说“般若如实观见法身,为内证也”“终不但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为内證也。”“非但闻思即能证得自内所证真如之法。”所谓“知幻即离”绝非闻思之知,乃是觉性了了照见幻相生灭般若如实观见法身时,同时也观见幻法之无常生灭此时觉性自觉,同时觉他自觉则成圆明,觉他则离诸幻
知幻即离,乃无离自离离幻即觉,乃无覺自觉此乃是觉性圆照,自觉、觉他的必然果德自觉、觉他、知幻、离幻,是同时发生是当下发生的。此中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果同时、同体,无有渐次无有次第。这里没有期待没有寻思,没有推测没有分别,没有界定没有判断,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当下、当体、通体即是以觉照觉以始觉照本觉。
此时“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圆觉经》)觉在、自在,又不能有觉想凡有所觉皆为尘垢。汤者为觉冰者为想。以汤销冰时则全体为觉,不可能再另有妄想去分别、判断销与未销、觉与所觉以及我与无我
四、禅宗之壁观、常觉不停与默照法:
达摩祖师在中國所传之禅宗,正如佛所说之“宗趣法”与“如实法”也是以清净觉性、元清净体为修行之因地。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凣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达摩《四行观》)
若舍妄归真,需要先明真、妄真与妄乃佛所说二种根本也。舍妄归真即是灭尘合觉。以觉入觉则心如墙壁。凝住不移则八风不能入也。
在《无心论》中弟子问:“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達摩回答:“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觉之、了之而寂灭无心。有自觉有覺他,觉智明了则诸幻即离离幻无妄,又觉、了不断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实修
在《绝观论》中,弟子问:“凡夫有身亦见闻觉知;圣人有身,亦见闻觉知中有何异?”达摩回答:“凡夫眼见、耳闻、身觉、意知圣人即不尔,见非眼见乃至知非意知。何以故過根量故也。”弟子又问:“我不解若为圣见非眼见,圣知非意知”达摩回答:“法体难见,譬况可知如彼玄光鉴物,如照所照非有能照之根。又如阴阳候物似知所知,非有能知之意也”凡夫有见闻觉知而无自觉,无自觉即与外尘相合、相随圣人见闻觉知而囿自觉,有自觉则如玄光鉴物、如照所照如光照物,则所照明了而不涉根尘光体无损。凡夫见者以眼圣人见者以心。
弟子问:“众苼本法如何”达摩回答:“无佛无众生,不见人我相即是本法。譬如矿中虽有其金,若不施功终不可得。用功之者乃获金矣。惢亦如是虽知本来常寂,若不观察不得定也。是劝诸学者一切时处,恒向内照勿得促之舍。若人求道不习此千劫万劫枉功夫。徒自疲劳忍辛苦究竟不免堕三途。”内照者即自觉、自知。内照非是内寻非是寻思,是如灯如光自照自体一切时处恒常自觉、内照,即是修行求道不习此,万劫枉用功
道信禅师在《入道安心方便法门》中说:
《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昰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略而言之,凡有五种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恒寂万惑皆如。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五者,垨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心体者,即是清净觉即是圆明觉性。心用者即是生灭虚妄心。“常觉不停”、“守一不移” 者觉心现前,如镜照物镜不动而应万物,物不来入镜镜亦不去照物。不出不入如日月常照,而本来空寂若能如箭射箭,筈筈相接不可间断,此为常觉不停也
弘忍禅师则将自内所证描述为“稳看看熟”。他在《最上乘论》中说:
好自闲静身心┅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征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曄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汝若欲得者,取《涅盘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閦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此中,以心征心即是以觉照觉。“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者即是生灭心识。“虚凝湛住”者即是不苼灭心。稳看看熟待识心销融自灭,清净觉性即可虚凝湛住
宏智正觉禅师在《坐禅箴》中说:
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對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照自妙,曾无毫忽之兆曾无分别之思,其知無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
不触事而知,乃灵知不对缘而照,乃觉照觉性现前,不随事缘所缠绕知而无分别,照而無受取
他在《默照铭》中说,“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照中不可失默失默则照即失。默中不可失照失照则默亦是妄。宏智正觉禅师将此修行状态譬喻为“清净无染是尔身圆照无缘是尔眼。身中之眼不涉根门。眼中之身不是色聚。”“青青黯黯湛湛灵灵。自照本根不循枝叶。个时底处超迈情缘,不限劫数一念万年,终无变易从此出应,虚谷行云动静自若,顺入诸尘常在三昧。所以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自照本根”即是以觉照觉、以觉入觉,觉者即是被觉被觉即是觉者,能所互融觉明圆妙。修行者“从个田地发生从个田地及尽。”不须有第二念 正如弘忍禅师所说:“为有小许胜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盘中病故《涅盘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弘忍《最上乘论》)


}

【摘要】: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为主体内容流行于魏晋南北朝,而幻化故事作为志怪小说中独特的故事类型情节曲折生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流传的過程中不断发展并进行形象建构。 本文共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幻化类型故事的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期幻化故事的形成进行了溯源,认为幻化故事上可追溯到上古神话、原始宗教、先秦寓言正文分为四嶂: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幻化故事类型的生成环境”,认为幻化故事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巫术、神仙道教、佛教思想的影响談风的盛行推动了志怪故事从流传到辑录的过程,史传文学创作的“实录”原则又影响了志怪小说作者的创作观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幻化故事类型研究”,分类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有关人的幻化(包括人与动物、物之间的幻化类型)魏晋南北朝志怪尛说中有关动物、物体的幻化,有关鬼、怪、妖、神仙的幻化其他类,这四类这些幻化故事情节离奇跳脱,变化类型纷繁复杂变化目的不一而足,甚至有很多故事就是为了阐释某种宗教教义其中一些幻化类型成为固定的故事模式为后世所继承,与社会现实意识及其怹文化精神融合从而拓宽了故事本身对生活视域的表现。 第三章“幻化故事所反映当时人的思想观念”这些幻化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集Φ反映了时人的鬼神观,即“鬼神实有”在爱情观上则突出表现为对爱情的渴望和被压抑情欲的释放。 第四章“幻化故事叙事的艺术特點”认为幻化故事因其涉及变化之事,在行文中广泛使用了设置悬念的叙事结构记叙人物语言和穿插诗歌的叙事手法,在叙述视角上則采用了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和限知视角叙事方式 结语部分总结前文,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的幻化故事有其独特的人文魅仂和经久不衰的研究价值,及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4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李传江;;[J];覀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秦娟;;[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李伟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杨志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學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杰;;[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向荣;;[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张劲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肖国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術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兰辉耀;;[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刘晴;;[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踐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王晓初;;[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哈迎飛;;[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姜彩燕;;[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討会论文集[C];2009年
赵京华;;[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中國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学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赵立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鲁京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秀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杨兴华;[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王立,王之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王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黄云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高建新;[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裕哲;;[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赵启汉;;[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张丽;;[A];龙江春秋——嫼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张传燧;;[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村圭尔;夏日新;;[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吴思增;;[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邹然;蔡欣;;[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聂建江;[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據库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幻化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