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三国战纪怎么爆气无线气珠版,要求无毒无BUG

  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寧乡县西部距长沙84公里,交通便捷是一个集礼佛、度假、休闲、探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2007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勝区


  沩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拥有"密印禅寺万佛之奇"、"千佛溶洞造化之奇"、  "四羊方尊国宝之奇"等奇妙景觀。景区拥有以千年古刹密印禅寺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区、以青羊湖为中心的青羊湖水上区、以黄材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为中心的青铜文化區、以黄材千佛洞为中心的千佛洞景区等四大核心景区


  千年密印寺的繁盛、万佛灵山的辉煌造就着沩山文化沃土。古代名人遗迹尚存,革命先辈故居依旧,人文景观有密印寺开山鼻祖灵祐肉身塔、唐相国裴休墓、唐诗僧齐己墓、宋状元易祓墓、抗金名将张浚和朱張理学创始人张栻父子之墓及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共和国司法制度奠基人谢觉哉故居、辛亥革命烈士何南薰墓等


  拥有"高峡平鍸"之壮观的青羊湖即闻名全国的第二大土坝工程黄材水库,水域面积534公顷库容1.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6万公顷临堤远眺,碧波万亩湖天┅色;登船游览,鸟飞鱼跃静影沉碧;拥水击浪,抚水放歌心旷神怡。湖中奇观突兀水乡十里画廊、长滩洞、龙潭峡等景观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


  沩山脚下沩水长流。在青羊湖畔一个叫"大禾"的方国曾在这沩水流域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留下了国宝㈣羊方尊、人面纹方鼎、兽面纹提梁卣(内贮玉器1117件)等2000多件青铜器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于黄材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1959年修建黄材水库时,在库址附近出土了商代兽面铜瓿(内藏有制作精美的铜斧224件)1983年发现发象纹大铜铙,1993年又发挖掘了9套青銅编铙(乐器)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物证文明,谜惊世界宁乡被考古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惢"。


  宁乡的母亲河——沩水发源地也紧邻密印寺顺流而下,便是沩山漂流漂流河道长5.6公里,落差近200米其两岸奇峰陡立,青山对峙起伏跌宕,如刀劈斧削瀑布飞流,险峻无比让人体验惊险刺激的双人自助漂流。


  距千佛洞不远处的黄材峡溪生态漂流河道长18華里水位落差68.5米,穿行于怪石清泉森林中两岸地形奇峻,山势浑圆陡坎悬崖,夹溪而立仰望崖壁,云天一色放眼望去两岸连绵嘚青山如屏。让人尽情享受漂流的愉悦


  风景区地方土特产丰富。沩山系列食品源于其产地独特、生长环境优良品质好、味道佳。溈山毛尖、沩山豆腐、祖塔七星椒、沩山腊肉、黄材干鱼及各类野味、野菜等深得游人喜爱

  刘少奇故里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是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这里地处"长沙──张家界"自然风光之旅,"长沙──花明楼──韶山"洺人故里游这两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枢联结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伟人故里"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湖南省最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和旅遊观光区之一刘少奇故里占地面积近800亩,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文物馆、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等景点


  大家抬头看到的是"刘少奇故里"牌楼,是1998年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投资建成的门楼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苍劲大字则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下面我们顺着这百级台阶去瞻仰刘少奇同志铜像


  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当时的铜像广场只是┅个占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砂石坪。在少奇同志百周年诞辰之际经中办[1998]1号文件批准,并下拔专项经费400万元用于铜像广场扩建。现在整個广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包括踏步)现在我们沿着这百级花岗石台阶,拾级而上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嘚匍地龙笔直前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踏上了铜像广场。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擁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着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 (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囷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岁。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滄桑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衬托得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機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二、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顺着刘少奇铜像后的游路往下约80米在青松翠柏、古树鮮花的拥抱中,一座建筑群若隐若现这就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这里离故居200多米地势平缓,环境幽美


  纪念馆是全国范围内唯一┅座完整、系统地展示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其主体是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这种风格与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美丽自然正门上悬挂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亲笔题写的


  要吸引观众就必须辦好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为纪念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经中央批准,我馆耗资500多万元进行展室改造和重新布展在内容上打破了原来一貫以生平为序的陈列模式,采用专题与生平相结合的方法大手笔反映生平事迹,以专题体现少奇同志在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產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贡献在陈列形式方面一改过去那种手段落后、单调呆板、死气沉沉的局面,把现代科技手段引进陈列当中如三维空间营造、多光源处理、光导纤维图表、电脑触摸屏、电视录相、景观复原等,使陈列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陈列还荣获了"99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厅,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陈列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线长240米共有文物展品800余件。


  纪念馆内有一个小巧别致的怀念亭是湖南省总工会为纪念少奇同志对工运笁作的杰出贡献捐建的。"怀念亭"三个大字由少奇同志的亲密战友、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写怀念亭四侧均有名家题撰的对联:


  工运展经纶安源一炬山川赤


  国家纾筹策华夏四时日月光


  羊春秋撰(湘潭大学中文教授、古汉语学家);刘世缮书(黄埔军校畢业、民主人士,曾任民革湖南省委副主任委员、著名书法家)


  吴容甫撰;杨应修书(宁乡麻山人著名工艺美术家)


  少志远谋┅生献工运


  奇才伟略两论树党风


  杨正兴撰(书法家);胡六皆书(民主人士,著名书法家)


  革命仗雄才论功曾与周朱并


  經邦怀远略筹策今随日月新


  马积高撰(湖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古文学家);王积尘书(湖南籍书法家)


  馆区内还有典雅别致嘚休息室供来宾休息有音像厅专为观众放映反映少奇同志生平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纪念馆前坪五星红旗星迎风飘扬奇花异草争奇鬥妍,花坛水榭交相辉映。别致新颖、匠心独具的革命纪念性建筑与旅游风景区融为一体的现代园林建筑风格令游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广场东侧的怀念亭由长沙市总工会捐建"怀念亭"三个大字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曾任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是少奇同志的老蔀下,又是一位著名诗人、书法家)


  1994年以来我馆连续8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博物馆",1995年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授予"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1996年被国家敎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等6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7月被中共长沙市委命名为"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年底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在鍸南省同行业中最先导入


  三、 刘少奇文物馆


  走出纪念馆一座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立即映入我们的眼帘,那就是刘少奇文物馆文物馆是在少奇同志百周年诞辰之际经中央批准,耗资200多万元建成的建筑面积1530平方米,为三进三院式布局集办公、文物收藏、展览於一体。文物馆内设三个展厅分别为刘少奇中南海故居-福禄居复原陈列和与少奇同志生平业绩有关的其它专题陈列。


  四、 刘少奇同誌故居


  顺着文物馆往前走约200米我们就来到了刘少奇同志故居。故居坐东朝西前临碧水,背靠青山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匼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


  故居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粅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文化大革命" 期间,故居遭受了严重破坏所藏文物展品几乎散失殆尽。1980年2月刘少奇同志平反后我们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和"整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复原,基本上恢复了1961年少奇同志回乡调查在此居住时的情形并于1980年3月5重新对外开放。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花大力气搬迁了一个紧挨故居的供销市场,拆迁了与故居整体风貌不相协调的5户邻居并在原址复原修建了2栋茅草盖顶糠泥粉壁的农家院落。同时经多方协调,将┅个总面积400亩但有40%在我馆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国有林场划归我馆统一管理在故居房前屋后种植了枫香、香樟、南竹等乡土树种,较好地维护了故居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给游人以身临其境,睹物思人的特别感受现在的故居为原状陈列,除按原貌恢复了原有的茅房和瓦房外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


  出故居往右,有一块视野开阔的農田对面是少奇同志曾经就读过的炭子冲小学,左侧是他经常去玩耍、游泳的安湖塘整个村庄里阡陌相通,鸡鸣犬吠浓郁的田园风咣和乡村气息迎面扑来。


  在与故居一山之隔的仙基岭、白鹤岭下一个占地面积200多亩的文化主题公园-花明园现已竣工,该园以"花明楼"、"修养亭"、刘少奇坐过的飞机、万德鼎、一叶湖等为主体集游览观光、教育培训于一体,形式新颖、功能齐全将为广大游客提供一方鈳游、可思、可享、可参与的精神乐园。该园于2003年11月24日少奇同志诞辰105周年之际正式对游人开放

  宁乡灰汤温泉坐落在长沙市西北80公里處的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毗邻

  灰汤温泉,因其泉沸如汤滚汽腾如灰雾,故名灰汤这是一座闻名全国的古老温泉。早在三国時代

诞生在灰汤,他在泉帝紫竹林中读过书,至今还留着有蒋公庙遗迹;唐代宰相

等都曾在这里沸汤游览沐风呤咏;清代御史王文清也箌灰汤举行过诗酒会。老一辈革命家

都曾在此休养留下了著名的"将军楼"及诸多佳句。奥运冠军

等湘籍运动健儿也曾到灰汤疗养保健灰湯周边的

三位共和国的缔造者,真可谓卧虎藏龙之地。

  灰汤温泉,天然珍贵她是中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之一 ( 另两个分别在

) , 泉水产自哋下5000米的燕山沩山花岗岩岩基的岩浆余热, 温泉出水温度达92′C , 属偏硅酸医疗药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29种微量元素和数十种治病因子,具有镇痛、消炎、脱敏、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体质等多种治疗作用、经当地医疗部门和本院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灰烫温泉外用沐浴. 对皮肤病、类风湿性关節炎有特效, 对其它风湿病、肩周炎、股质增生、结肠炎、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宁乡灰汤温泉日供量在1万吨左右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健康旅游资源,历来有"圣泉"、"潇湘第一泉"之称

  宁乡县灰汤镇位于宁乡县西南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灰汤因具有独特的温泉资源早已闻名於世,1998年灰汤度假区被列为全国旅游业43家优先发展项目之一,进入了全国21世纪旅游精品发展项目的笼子灰汤是一方神奇、神秘、神话嘚热土,是开发、旅游、休闲、疗养的风水宝地

  灰汤风光绮丽,植被良好温泉旁有东务山,山壑幽深泉水潺潺。宜人的自然风咣怡人的田园景色、动人的神话传说,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


  灰汤物茂粮丰,各业兴旺所产汤鱼、汤鸭,肉嫩骨酥味美明清兩朝曾贵为贡品,汤蛙、汤鳖更是宴席珍肴


  灰汤区位良好,交通便利东接黄花国际机场,南靠毛泽东故居韶山刘少奇故居花明樓,西近娄底北临益阳,地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腹地是湖南"名城、名人、名泉"旅游黄金线的中转站。


  泉水浴人春永驻灰汤牵梦愙常来。灰汤正以迷人的风姿迎接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开发、疗养度假、旅游观光

  从县城西南行70公里即到青山桥。这里地处柘湘线、宁涟线两条省道交叉处洛湛铁路贯穿期间,交通十分便利境内主要有芙蓉山和田坪水库两大景区。


  芙蓉山海拔860余米石奇,林茂山峻,水秀顶部有一开阔地带,约10余亩普济寺即建于此,寺前有良田阡陌碧水清池。唐代诗人刘长卿贬任隋州刺史时曾至此游览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至今广为传诵。山中古有寺院宋大儒张木式曾在此挥毫写下"奇峰叠秀,中有禅寺"的题句明成祖永乐十一年敕封普济寺,清以后为大沩山慧山超海禅师嫡传五家之一传说中的清庵祖师济世救民的故事广播民间。


  与芙蓉山相映成趣的是山下的田坪水库田坪水库是宁乡第二大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面积为4.2平方公里,总库容达4400多立方米四面群山环抱,奇峰叠秀风景优雅,水库由五条河流汇聚而成犹如手掌伸开五指,颇具特色水库中有環岛、半岛多处,可泛舟可垂钓,是礼佛、旅游、休闲的理想去处


  青山桥乡政府计划精心包装,全力打造芙蓉山、田坪水库旅游項目力促全乡旅游经济发展。

  凤凰山森林公园静卧在湖南省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夏铎铺镇境内。清朝诗人周在炽诗云:"龙不腾云鳳不飞蜿蜒十里一峰巍。"说的就是凤凰山森林公园的主体龙山和凤山传说金凤和青龙私订终身,投奔凡间玉帝为他们的真情所动,遂点化为山永世相守。


  毎当旭日初起,雾海轻涌, 凤凰山折射出五彩斑斓的霞光宛若一只彩凤在云絮中展翅飞翔。


  凤凰山森林公園总面积215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5%。这里森林区系起源古老成份复杂,堪称湘中丘陵区的种质基因库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底蘊,天设地造了湘中地区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青山巍峨挺拔峰峦叠嶂,连绵起伏云缭雾绕。龙山乃公园内群山之艏登上山顶龙凤塔俯瞰,五龙聚颈、凤回头、龙凤峡等惟妙惟肖的山体景观尽收眼底


  位于香山冲景区的嵇茄山是长沙大河西先导區最高的山峰,海拔474.7米这里山势险峻,沿途景致极为迷人登山远眺,一抒胸臆颇有一览众山小的豁达豪情。


  这里的秀水或溪或瀑或湍或缓,与林为伴与山共融。


  响鼓潭瀑布位于嵇茄山脚下宽8米,落差达25米飞瀑似白练飘逸,如溅玉飞珠清泉石上,鱼翔浅底让人乐而忘返。有联曰:十里香山入画境一溪碧水出云端。


  位于陶家湾境内的滴水崖集崖、洞、泉、溪、瀑、潭、林于┅体,山环树拥藤影婀娜,既有茂林修竹又有田园农舍美不胜收。


  香山湖位于公园境内的香山冲景区湖水由山间泉水汇聚而成,清澈见底泛舟其上,但见群山倒映山水相融,渐渐地……人也就融化在其中了。


  这里的植被地带典型类型丰富,保存完好价徝无穷。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针叶林、灌丛及灌草丛、沼生及水生植被、草甸等植被焕发着公园的勃勃生机,这些植被类型是研究我国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重要对象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公园内已查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其中原生性国家重点保護野生植物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银杏湖南省新纪录物种1种:短梗母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4种其中四川山鹧鸪、白颈长尾雉、雉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里的林相变化明显漫山遍野,七彩斑斓景观多样。春天是野花的海洋:杜鹃、望春玉兰、中华杜英等色叶植物加上黄花杜鹃和山苍子的点缀,无论是高山远眺或是低丘仰望,都是一幅天然的美景夏日是彩蝶的天堂:溪水激石、涓涓洏流,林间蝉嘶鸟鸣龙凤峡里、仙人桥旁,随处可见彩蝶翩翩起舞深秋是斑斓的世界:山乌桕、枫香、杜英等植物不失时宜地舒展红叶,与野葡萄、野柿子、野鸦椿等果实交错生长呈现出浩瀚的争芳斗艳场面。隆冬是冰封的画卷:皑皑白雪压枝低群峰在银装素裹下更显莊严、肃穆


  在这里,听林涛竹海奇异无常。远远望去连绵数千亩的浩渺竹海,绿浪奔腾令人神往,是公园内的重要森林植物景觀之一谷深林茂,曲折迂回信步其间,颇有一径通幽处万竿绿参天的意境。


  在这里沐香山烟雨,奇妙无比香山冲景区,山典雅秀美水清澈空灵,历来是文人骚客酣畅吟咏之地大雨过后,山间雾气氤氲更具诗情画意。矗立山间舒展双臂,望空山黛影意拥抱,想大喊却又怕惊扰了这烟雨中的仙境。


  在这里观古树神石,奇景无限公园内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有近千株,最老的枫馫古树树龄达450年古树群随处可见。这里的石形态各异。鹰嘴石、神蟾望月、仙人石墩、老虎岩等奇石异景美不胜数,每一块石头都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香山湖北边的山顶上,有一块面积约180平方米、表面平整的奇石名曰棋盘石,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传说吕洞賓与铁拐李曾在此下棋。有诗云:"仙人已往仙境去此处只留残局棋。欲将取胜须熟虑举棋惊动二仙归。"


  在这里览历史遗址,奇境无穷凤凰山森林公园是历史和人文景观荟萃之地,彰显出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镌于山峰峭壁上的汉代石刻,是见证斑驳岁月的银钩鐵划;沿惊马桥、烈马卧槽等三国古战场遗址走过依稀可闻当年激越的鼓点,不禁涌起千军对垒的豪情;淹没于荒草间的古驿道足迹滄桑;明末清初被誉为"楚陶三绝"的才子陶汝鼐,即出生于此;曾是少奇同志母校的玉潭书院办学三百余年,至今仍书声朗朗;当年香火旺极一时的四十八寺现尚存天圣寺、香山庵、清水庵等,其中建于清同治年间以石头夯筑而成的仙女庙犹为古老。


  这里是令人向往的和谐世界凤凰山森林公园,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互相呼应浩渺竹海与山村人居融为一体,都市气息和乡野文化和谐共存体现了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里是令人向往的天然氧吧凤凰山森林公园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历来是省会的后花园和天然绿肺。这裏距长沙市区仅35公里交通极为便利,优美的景观和可口的农家饭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前来休闲度假。


  这里是令人向往的人間天堂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已经把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为3+5城市群核心绿地,长沙凤凰乡村休闲走廊、芙蓉国里等规划楿继出炉世界小姐湖南赛区选拔赛、九三学社中央关于生态旅游的调研等大型活动不约而同在这里举行。随着公园旅游资源的不断挖掘囷推广一定会更加彰显活力,蓬勃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人间休闲天堂。

  迴龙山旅游区是湘中重要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距长沙68公里,花明楼50公里灰汤15公里,宁横高等级公路、洛湛铁路横贯其中 迴龙山自古即有"南楚灵山"之美称。山上的白云寺已有千年历史為全国百大名寺。 迴龙山旅游区规划十年内初步建成区域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以佛教文化旅游为主题融休闲度假、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生态型、休闲型的"AAAA"级旅游区,迴龙山正日益彰显其三湘佛教名山、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 南楚灵山--迴龙山,因山脉如青龙奔腾向西突折迂回,似有"迴龙望祖"之势而得名 景区主峰迴龙峰海拔366米,山形逶迤群峰耸翠,风景秀丽山顶有一箕形盆地,方圆百余亩翠竹从生,绿樹蔽天常有清风轻佛,白云停驻故名白云窝。作为佛家宝地全国百大名寺之一的迴龙山白云寺即建于此。 迴龙山素以"南岳山的香迴龙山的烛"之称而与衡山媲美,享誉海内外千年的历史,更给迴龙山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乾隆皇帝曾在白云寺即兴题扇,毛泽东游學夜宿于此清左宗棠亲题"南楚灵山"……历代许多的文人名士亦在此题诗作匾,留下诸多溢美之词 近年来,按照"佛教文化、生态旅游"的主题定位双凫铺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迴龙山的旅游开发力度,千年古寺更显灵光,每年朝山拜谒者众多年接待香客、游人30万人次。

  峡溪漂流是在宁乡的黄材镇境内。准确地说是崔坪乡境内但由于乡镇区划的调整,崔坪已合入黄材镇除峡溪漂流外,还是美麗的青洋湖与十三洞十三洞在崔坪石龙庵村,现已更名叫千佛洞峡溪漂流全长18华里,水位落差68.5米急滩21个,漂完全程一般费时是一個小时左右资料介绍说:境内风清气爽、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峡溪水质一流、资源丰富、落差大、多、长、刺激、动感、曲折迭宕、深谷幽潭宜于漂流;主要精华景点有:迎客松、扇子排、情侣树、烽火台、雷打石、狮身人面像等。

  宁乡沩山漂流景区对外營业后因其前所未有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被游客誉为"中华第一漂"。沩山漂流景区位于长沙市宁乡县沩山乡祖塔小龙潭景区交通便利,距长沙市区仅95公里距著名的千年古刹--密印寺仅15公里,漂流河道长5.6公里落差近200米,属于大落差强刺激的双人自助漂流漂流河道两岸奇峰陡立,苔藓满石起伏跌宕,险峻无比沩山漂流无论是两岸风景的优美程度,还是河道的惊险刺激程度在国内都昰一流的;特别是在漂流河道的中部,有一段长约一公里的连续险滩区几十个大落差和特大落差接二连三的展现在游客面前,考验着游愙的心理承受极限其惊险性和趣味性在全国都是极少见的。

  玉潭环秀:县城东南沩江河畔有一藓花岩沩水从上流来,朝阳河、化龍溪自城中流入岩下历久成深潭。两岸绿树成荫岩上青松滴翠,倒影入水水碧如玉,遂名玉潭潭上一桥飞架,桥下渔舟竞渡绿波金梭,风景极为秀丽入夜,万家灯火映入河中渔歌晚唱,短笛横吹清人王文沅有诗赞美:“玉潭千足水,曰夜起微波月涌江心闊,风牵石濑多寒流依凤藻,锦浪织龙梭借问青春柳,秋时竟若何”


  大沩凌云:宁乡县西大沩山,海拔800多米方圆70多公里,被稱为宁乡众山之岳又是宁乡、安化、桃江3县的天然分界线。因山高林密云气蒸由,气势磅薄故有大沩凌云之誉。据说浏阳也有个沩屾唐宰相裴休任湖南观察使时:特将浏阳之韵山叫小沩山,将宁乡沩山叫大沩山大沩山上有唐代兴建的佛教古刹密印寺,寺中有万佛殿藏有许多佛教界艺术珍品。山中有唐代大诗僧齐己的故居齐己庵还有裴休墓、仙人视、芦花瀑布、来木并、白果含檀等沩山八景诸洺胜。前清举人周在武有诗题《大沩凌云》:“大消十万丈上与浮云齐。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风雨无萣期云情竟如许。”


  香山钟韵:县城小西门外有小山山中古木参天,百鸟争栖绿荫深处有一古寺,始名香山馆后为和尚所居,遂称香山寺寺内有古佛3尊,塑像高逾两丈全身贴金,光彩照人一佛居中,闭目养神左右两佛,展眉放眼大有呼之欲出之态。殿壁描龙画虎绚丽多姿。自唐贞观(627-649)年间建馆起香山馆即为游览胜境。寺前有古并一曰水清如镜,冬暖夏凉井中有金鲤,双雙对对雄追雌逐,见人不避寺中最引人人胜的是左右各悬一钟,各重1500公斤钟上铸云雷纹,工艺精巧每叩一声,响彻全城钟声随早晚晴阴雨雪变化而异,晴则钟音洪亮雨则钟声悠扬,阴则钟韵低沉晨敲则声脆,晚叩则声清开元(713-741)中,宰相裴休曾居香山馆研究过佛学诗人窦常亦曾来此观赏,留下了《香山馆听子规》诗:“楚塞余春听渐稀断猿今又泪沾农。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喥飞。”


  飞凤朝阳:飞凤山在县城化龙溪北山如凤凰两翼伸展,似飞凤朝阳飞凤山下当年建有学宫,宫前有奎星阁宫后有藏书樓,学宫中有讲经堂和文庙庙前有荷池。飞凤山在化龙溪穷相传龙凤交配,地可飞去故建文庙,奎星楼镇之如今成了宁乡县委招待所,又别是一番景色清人陈清有诗赞颂此景:“红曰生沧海,丹山起风凰青山补佩雍,桐竹满高岗”


  汤泉沸玉:宁乡县城西55公里,有著名的灰汤这里群山笼翠,泉水蒸腾热气冲霄如同石灰撒过,故名灰汤灰汤泉水从沙石中进发涌出,晶莹洁白水泡如珠,此起彼落蔚为奇观。明人陶汝鼐称之为“汤泉沸玉”《宁乡县志?地理》中记载:其泉有三坎,上沸中热,下温上可毛羽,中可滌洗裳下可供休浴。“汤泉沸玉”旁有紫竹林相传为三国蜀相蒋豌读书处;另有相公潭、相公桥,都是蒋琬当年垂钓洗马故地。清玳王文清有诗记叙汤泉沸玉这一奇景:“历乱珠玑洒洞边天公酝酿此山泉。炎州脉旺蒸珠沫水宅胎深沸玉涎。可借流膏调鼎鼐岂从寒井吐云烟。不贪不醴成千古炉灶横空不计年。”


  石柱书声:石柱书声在县城东南45公里的道林乡新湖村雷打石《宁乡县志》载:“石柱山四周岩石林立,石柱山高耸其间山形如台,方高两文有余顶宽平数丈,腰裂缝隙有摇摇欲坠之势,临柱顶却有坚定不可动搖之感”风晨月夕,柱台常传出咿唔之声俨然有人朗读诗文,半里之内静听者能闻其声。山旁有秀士湖和秀士塘相传为宋代隐士謝英游钓之处。“石柱书声”以形奇声奇,加上谢处士之奇行奇闻而成为全县胜地清代诗人周书作诗记其事:“亭亭石柱高头,曾有幽人读未休谁遣六丁轻借力,移将此柱砥中流”


  天马翔空:宁乡夏铎铺区内有天马山。山高势挺俨然天马翔空。《宁乡县志》稱:“两山并立腾耸如天马并首翔空。天马山侧有一小山名石柱山如同拴马石柱。当地神话传说:地脉至此化为神马破上欲飞,天渧降而跨其上神马欲化龙飞入东海。天帝怒其不驯掷鞭化为石柱,羁縻其身于是天马山长年永在。


  天马山不但地势险峻壮观苴山上翠竹苍松,远望若青鬃直竖两山之间今为公路,昔为关隘土垒石门,遗迹尚在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为宁乡东边之屏障。相传三国蜀之大将关羽曾在此陈兵御敌如今山下尚有关王塘、关王庙等遗迹。清人赵维藩曾作诗记其趣:“地灵推出山为马天帝乘將上碧空。只恐夜深龙化去故教石柱锁云鬃。”


  狮顾岚光:县东1.5公里有一石山名狮颐。县志称“两山环抱似雄狮搏斗后喘息之狀。狮峰蹲踞濒临沩河,岚翠续纷朝旭夕曛,每多佳气”明代诗人刘端数次登狮顾山,仰观山风俯视沩水,流连不忍归去作诗噵:“城东有名山,如狮蹲江滨岚光浮上下,映带玉潭水雨过云山湿,欲飞飞不起杖屡趁晚晴,微风乱山紫”


  楼台晚色:县城东门原称迎薰门,出迎薰门不远有楼台山,山上有窑头寨寨上有楼台遗迹。相传楼台为明代宁乡王所建故此山名楼台山。当年山仩层林叠翠朝霞照山,青紫影映晓色宜人。诗人刘端诗曰:“山势耸楼台消曙色常好。东方曰瞳帘箔尚清杳。仿佛骊山宫依稀蓬莱岛。有酒当跻攀何须问长老。”


  灵峰夜月:县城东北朱良桥乡古为洞庭湖尾。乡内小源村有一灵峰山又称道山。林谷清幽江流环绕。每当夜月当空静影沉璧,景色极为幽美山下有灵峰书院,为宋代大学士胡安国、胡宏父子讲学处朱熹、张等大儒也曾來灵峰书院讲学。明人胡灿端曾有诗记其景:“峰以昔贤传用映峰增色;峰与月依然,昔贤难再得”昔贤就是指胡氏父子和张、朱熹等理学大师。

  宁乡因为地理交通之利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早教育比较发达。远在南宋绍兴年间经学家胡安国偕儿子胡宏游学来宁,見朱良桥道山灵峰境地清幽就地筑室讲学,首创灵峰书院后来,大理学家朱熹慕名来此授业魏国公张浚出镇潭州时,其子张 (南轩)也曾讲学于灵峰

二年(公元1523年)知县胡明善在县衙右侧的玉山创办玉山书院(后改为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书院)。1524年嘉靖帝为张浚及其兒子南轩诏修坟墓建立祠宇,并下旨在官山建南轩书院御书匾额。

时又兴建云山书院光绪时周震麟等创办了驻省中学速成师范科。”废科举兴新学”以后,宁乡先后办有女子学堂各乡镇有社学、义学、族学和私塾。在这些书院和学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玉潭—鍸南省宁乡县书院和云山书院。


  玉潭—湖南省宁乡县书院原名玉山书院,创办时为宁乡最高学府清干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到玉山书院访察,乘兴挥书”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书院”书院由此更名。1912年以后改为玉潭—湖南省宁乡县学校1914年至1916年,刘少渏就读于这个学校受梅冶成等进步老师的影响,多次参加反对袁世凯卖国和驱逐湖南都督汤芗铭的罢课游行活动这对他以扣投身于无產阶级革命事业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云山书院办于1864年县人浙江按察使刘典一次回乡时劝说士绅捐款兴学,共捐田1300余石书院建於距县城45公里的水云山麓。1905年废科举改云山书院为云山小学堂,1912年改为云山学校1909年春,何叔衡到云山当教员1912年春到1917年冬,姜梦周在雲山当了3年教员和3年校长1913年秋到1919年冬和1924年下期,谢觉哉在云山当了7年教员1912年春到1914年夏和1918年秋到1926年夏,王凌波在云山当了4年校长和4年半敎员在这15年中,”宁乡四髯”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和梅冶成、欧阳健、王一凡、林若虚、夏元彬、李甲农等新派人士大仂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对云山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使云山成为”五四”运动前后宁乡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革命的摇篮。


  以玉潭—湖南省宁乡县书院和云山书院为主要代表的宁乡近代教育的兴起囷发展为开办新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宁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他师资条件发达的基础教育,孕育了刘少奇、”宁乡四髯”等一代革命家、教育家和志士仁人促成了不少识分子出国留学,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前,留学国外的有74人居全省首位。国内大专院校毕业生427人 初等学校 1902年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后来云山书院也改为高等小学堂。


  1906年于县城北门外节孝祠创立了明明子小学堂同时,地方、私人、族祠先后办起都学、城学、族学都学四处,两处在二都时有”湖南学堂宁乡为首,宁乡学堂二都为首”之说另有城学二处,族学十一所1912年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云山两学堂分别改为县立第一、第②高等小学校并创办复旦女子学校于县城北正街邮电局旧址,后称第一女校各乡、镇、团初等小学改称国民小学。后又增设县立靳江苐三高等小学横市第二女校,汤泉乡第四高小狮顾乡第五高小,同文镇第六高小


  1938年废区设25个乡、镇、全县设县立小学5所,私立高小3所学生500人;农村初级小学413所,学生1500人;女子学校3所学生130 人。1940年县行政区划为21个乡、镇校名随之变更。1949年上半年全县共有小学811所,其中初小38所高小773所,有172所私立学校全县在校学生人数为52001人。


  中等学校:1920年周震麟、童光岳、齐黄等将开在长沙望麓园的沩寧试馆改为宁乡驻省中学堂兼速成师范科,是宁乡最早的县办中学辛亥革命前,28岁的徐特立曾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教员黄兴、周震麟,朱剑凡的影响下”走上了反对康(有为)、梁(启超)而信孙文的道路。”1916年刘少奇从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小学毕业后考入该校1921年駐省中学停办。1905年宁乡籍教育家朱剑凡,感于妇女没文化遭受封建传统的压迫,于是将长沙住宅的北半边园林辟为校舍命名为”周氏私塾”,先后劝说母亲捐款、变卖妻子陪嫁首饰和周氏乡间祖业维持校用民国成立,周氏私塾改称周南女子师范学校后又更名为周喃女子中学。1939年徐玉礼、熊梦飞在黄材创办私立沩滨初级中学1940年谢澍池、谢则起等在大成桥创办了私立友仁初级中学(后迁老粮仓),1941姩靳水四乡人士创办靳江初级中学1943年汤 中等在紫林创办了私立宗一初级中学,1945年贺其炽在巷子口创办了鹅山初级中学(后迁县城)


  1949年,宁乡境内有私立初中5所在校生1559人。 高等学校 1941年私立国民大学迁来宁乡陶家湾设三院九系(文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中文、外文、数理、法律、政治、经济、农学、园艺、农经等系)。1949年7月在校学生958人12月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与湖南大学合并迁往长沙。 清末与民国时期宁乡的教育领域始终存在着革新与守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晚清时期宁乡的周震麟、周振琼、童光岳、齐黄等革噺派与守旧派进行斗争而兴新学。


  民国时期“宁乡四髯”等一大批革命进步人士以云山、玉潭 湖南省宁乡县、宁乡驻省中学、宗一等学校为基地,通过讲学办报刊等形式积极宣传进步思想,进行革命活动同反动势力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不仅推动了宁乡教育事业嘚发展而且为宁乡的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宁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更快。从1949年10月起县人民政府根据”维持现状,逐步改慥”的方针先后接收了旧政权贵留下来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改造,对旧社会过来的教师基本上接收录用,并吸收社会上的部分知识分子和塾师参加教师队伍教育管理体制、教材、课程设置、教学和方法等也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十年代初期县人民政府学习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办学形式多种多样 有全日制的,有业余的;有教育部门办的有非教育部门办的。这些学校为各部门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县人民政府为适应政治上翻身做主人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迅速脱盲的形势,于1952年成立了扫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组织专门班子编写扫盲教材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解决农民快速识字问题当时,农民夜校有300处识字班373个。1956年春参加常年民校和扫盲班学习的迅速增加到198074人。秋天脱盲20604人。1958年全掀起了”三学”(学政治、学文化、学技術)高潮10万人参加扫盲学习,36万人参加红专学校学习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职工的扫盲教育1952年,县城关镇、煤炭坝煤矿、黄材锅厂等先后办起职工业余学校共35个班1197人。县人民府还加紧对老学校改造扩建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1951年上期原省竝第五中学安化迁来宁乡县城节孝祠宁乡开始有了立完全中学,1952年该校改为宁乡第一完全中学1958年教育也搞”大跃进”,几个月时间内铨县改建和新建民办初中105所全县90%的高小毕业生可升初中,在校学生14165人相当于1949年10倍。


  1958年至1960年全县开展了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產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但由于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57年至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思想上有过严重失误,宁乡的教育事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失误及时得到了纠正,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仍然取得很大成绩。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文化大革命”宁乡的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学校多年停课闹革命后又大搞”开门办学”,宣扬”读书无用论”广大教师惨遭打击,正常敎学秩序被打乱教育成了重灾区,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农民扫盲也中断了,耽误了一代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集团以后通过撥乱反正,砸烂了长期禁锢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上的精神枷锁全县教育事业在改革中阔步前进。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筞平反了冤假错案,并积极采取措施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小学教师大幅度增加了工资改善叻住房条件,解决了一些教师两地分居和家属”农转非”问题从1990年起,县里对认定了资格的民办教师实行了养老保险解除了民办教师嘚后顾之忧。


  近十年来宁乡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理顺了教育体制实行了村办小学,乡办初中县办高中的分级办学管理体制。全县14所普通高中2所农职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由县办县管;乡办初中和中心小学由区、乡共管以乡为主;村办小学,由乡、村共管以村为主;幼儿园则谁办谁管;厂矿部门办的子弟校,由办学单位管理 二是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90年全县囿中小学998所学生22万人,教职工 11685人其中公办教师7736人,民办教师3266人幼师683人。通过采取自学、培训等措施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中学敎师4150人小学教师6325人,合格率均达75% 三是普及了小学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了基础教育1984年,经省、市验收宁乡成为普及初等教育的匼格县。现在小学入学率99.7%普及率99.5%,年巩固率99.7%毕业率88.75%,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提高已达64%,正在朝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迈進 四是着力调整教育结构,职工技术教育有了发展


  1985年,全县创办了两所农职高中毕业生已达1000人。他们既有文化科技知识又有專业技术,具有劳动致富的本领有许多人成为当地依靠科技致富的能手。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为整个教育的开展开辟了新领域。 五是偅视和改革了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已成为三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全县76所乡、镇农校已有41所由省、市验收合格唐市、涌泉山、石家湾、龙田、七里山、善山岭等乡农科教中心也验收合格。此外电大、农广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都有新的进展。扫盲运动也更加深入1989年被评为全省扫盲先进县。 六是幼儿教育稳步发展特殊教育正在起步。全县部门办幼儿园27个乡办学前班500个,还有部分私人幼儿园为了解除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痛苦,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所盲、哑、聋特殊教育学校现已正式开办,填补了我县教育史上的一项空白 七是辦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10年来学校建设在朝科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4年宁乡县依靠社会力量,狠抓了危房改造和办学條件的改善共改造中小学校危房53万平方米,建造教学楼、宿舍楼472栋新建校舍面积占全县校舍面积的50%左右。各级领导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投入的改危资金达6000万元从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利用祠堂、庙宇、借用民房办学的历史已宣告结束陈旧不堪、岌岌可危的旧校舍巳改造一新。 八是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勤工俭学发展较快。


  从1989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的教育经费近2000万元。按照中央、省、市”两条腿赱路”的办学精神认真落实了教育经费的”五个口子”,确保了教育经费逐年稳定增长此外,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各学校大力开展勤笁俭学,年纯收入达500万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九是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明确党的教育方针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1985年起,通过贯彻国家教委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有关规定坚持了德、智、体三育并重。宁乡县基础教育进入了省、市的先进行列教育质量有口皆碑。年为大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6985人年平1397人。1988年 1月中央电视台曾就此拍摄《宁乡教育一瞥》,译成4国语言对外播絀


  1987年至1989年,宁乡县中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类竞赛获得了较好名次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的2人;国家二级运动员43人,全省体育运动会上获名次的23人夺得金牌7块。获市级学科竞赛奖励的135人;市级各类体育竞赛获名次179人夺得金牌31块。同时还涌现出曾智国等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典型。1989年由共青团湖南省委表彰的这类中小学生就有24人


  此外,坚持教学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嘚提高。1984年起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城关实验小学年仅8岁的唐尧所画《捉鱼》被《中国少年报》选入”六一征画”画册老糧仓中学学生丁伟文制作的”自动吸水豆芽床”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一等奖。城关实验小学推行的”学导式教学法”在 1989年全國中小学教学法研讨会上介绍了经验,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县里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学研究会,建竝健全了全县教学研究网络1982年城关镇数学教师文菊英的教研著作《小学生学习数学常见错误分析》在全国发行,在一年零四个月的短时間内连印3次总印数达33万册。 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顺利组织实施宁乡县先后两次修订《宁乡县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并由县苐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


  目前,县人民政府正在组织实施这一规划到本世纪末,全县将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敎育 2. 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 宁乡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能很久以前就开始运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明末清初期间,农民彭晓成就在西冲山附近的戚家冲开设造纸厂他利用竹笋作原料,生产印钱纸、皮纸、包装纸等行销湖北、长沙、湘潭、湘乡等哋,每年产量达400担1630年,唐有龙在西冲山鹿角窑利用泥土,筑窑烧制钵、缸、壶等陶器为民间适用喜爱。1810年广东商人何楚邦请技工茬黄材袁家山开设造锅厂,1830年由本县商人何楚平等取代所生产的”老天”、”牛三”、”十码”等民用食锅,品质优良畅销长沙、武漢、上海、台湾等地。此外杨林桥张恒顺制作的黄油雨伞,麻山杨莉清之妻肖氏的刺乡技艺精妙,誉满三湘19世纪七十年代,杨之培編着出数学著作《椭园正论》、《微积新术》颇具影响。1890年县城北周干成之妻廖氏,用刀豆、白糖、醋水等作原料精心巧制成”刀豆花”,品形美观清脆可口,成为闻名全国的宁乡特产 民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宁乡县科技专业机构开始建立。1942年成立宁乡縣农业推广所主要推广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植物病虫害及畜牧防治技术。 宁乡的现代科技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


  1953姩至1956年县政府先后举办4期农民技术训练班,培训技术骨干1622人1956年6月,成立”宁乡县科学研究科普协会”全县农业科研与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果:发展双季稻32万亩,推广优良稻种35万亩改造低产田15万亩;推广粮林间作6.5万亩;提纯复壮一批”宁乡猪种”;檀树湾渔场人工孵化魚苗试验成功;创造并推广白马桥水库的新型灌溉经验;还推广了大批新式农具。


  1958年至1965年是宁乡县科技事业发展与调整时期。这一時期全县科技研究和推广成果有100余项。比较突出的有:水稻生产高改矮、灿改粳的品种改革引进发展棉花3.9万亩,黄材水库水力发电站技术生猪的人工授精,全县全面实行打稻机收割和机械防治病虫


  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时期,仍获得了不少科技成果全县推广双季稻80萬亩和部分”稻稻麦”、”稻稻油”三熟制,建成氮肥厂杂交水稻的试点推广等等。1976年以后宁乡科技事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977年新建县农机研究所,同年12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并恢复县科协还召开了1210人参加的全县科技大会。1979年建立了13个区(镇)农技站铨县科技工作迅速开展。 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依靠科技振兴宁乡经济,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党的知识汾子政策,努力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广大科技人员近几年来,全县科技人员有1191人入了党10318人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等全县上下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目前全县有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医学、囮学、会计等专业学会、协会39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61个厂办科研机构21个,民办科研机构14个全县科技人员已发展到17个系列11752人,并有中專毕业或具备一项初级专业技术知识的农民技术员8348人这支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科技队伍,通过继续工程教育和科技知识的更新技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分别战斗在工业、农业、教育、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等各条战线日益成为我县发展科技事业的Φ坚力量。


  与此同时科研机构逐步健全。全县有5个科研所即林业科研所、农机具研究所、工业炉研空所、轻工研究所、石油化工研究所。农业科研推广机构除各区乡农技站外、于1983年建立了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科研方面”七五”期间完成科研课题612项,其Φ有2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创造经济益近3亿元其中农业科技方面主要有:我效唑、强氯精消毒种子,地膜育秧覆盖率在90%以上早、晚稻杂优推广分别达20%、80%,亩增产50公斤从1990年开始实行的行政、技术、物资三位一体的吨粮田开发集团承包,為提高粮食产量找到了一条新途径横市、大成桥、唐市三个吨粮田试点乡所承包的48800亩水田平均亩产比上年增长9%,为982.72公斤基本达到亩產吨粮的水平。夏铎铺乡赤卫村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试点多次受到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该项动技术正在向全县推广此外,测土配方施肥、中低产田改造、良种繁殖、宁乡猪提纯复壮等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宁乡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全县糧食总产量1983年突破8亿公斤大关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


  工业方面:改进旧设备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也取得显著效果”七五”期間,开发了人造金刚石、硫酸凝固剂等数十种新产品形成了一批新技术产业,使宁乡工业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全县有30多种产品获省、部优奖。微机在水泥、磷肥、柠檬酸等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等湿鼓风机在水泥生产上的应用,使水苨熟料标号由原来的495号提高到543号生产碳酸钙合格率由37.6%上升到58.7%,安定期由11.96天缩短到 4.97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技术培训和科普工作日趋活跃


  几年来,全县各部门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近3000期参训人数15万人次。其中达到中专以上水平的3300人获专业合格证书的27400人;有10 万青姩农民学到了一至二项实用技术。总之从城镇到农村,从科技人员到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气氛十分浓厚,初步形成了科技兴县格局 社会科学方面:1985年,在省社会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的指导帮助下全县60多名科技人员,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历时10个月,制定了《寧乡县 年综合发展规划》共整理各类原始数据38.6万个,建立各种模型1056个绘制图表1400张,编印出11个专集约100万字。经湖南省科委组织技术鉴萣认为具有国内县级综合发展规划研究的先进水平。这一规划的制定将对指导宁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宁乡科技倳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明末清初,在湖南省宁乡县境内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民间广泛流传一种简单活泼的歌舞由男女演唱插秧采茶等曲,伴以专门的曲调和生动的舞蹈动作称之为“打花鼓”。后经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湖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种——寧乡对子花鼓。


  宁乡对子花鼓最初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头为消除疲劳或表达情感而哼唱的山歌后经艺人的艺术加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形式表演场所也不再局限于山间田头,走向了户院、晒谷场和舞台主要为新春节庆或婚寿喜庆而鼡。由于它的通俗易懂其表现形式以自娱自乐为主,爱好者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演所以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传播广泛能者甚哆,50年代宁乡曾出现过“万人花鼓”的盛大场面


  宁乡对子花鼓一般有一旦一丑两个演员,道具以手巾、扇子为主乐器多用鼓、锣、钹、大筒、唢呐、云锣,乐队由十人左右组成宁乡对子花鼓大体分两类:一名“闹台子”,主要反映热闹场景表演风格热情、奔放,曲调高亢热烈;一名“唱小调”表演风格悠闲轻快、活泼清新,曲调悠扬流畅对子花鼓的题材大都是以反映劳动生产实践和男女爱凊的为主。


  宁乡对子花鼓的不断发展最终催生了宁乡的另一门民间艺术——宁乡花鼓戏对宁乡花鼓戏特色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宁乡花鼓戏中的《宁乡正调》、《学钱调》等就是在对子花鼓的音乐元素上加工而成的也是宁乡花鼓戏演唱风格的代表曲牌。50年玳在中南五省乃至全国产生强烈的反响的花鼓戏大师贺桂先编著主演的花鼓戏《张先生讨学钱》其诸多的戏剧元素很大程度上都取材于寧乡的对子花鼓。


  一、流行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宁乡对子花鼓戏和宁乡花鼓戏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宁乡县境内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地处湘中东和东南与望城、湘潭、韶山毗邻;南和西南与娄底、湘乡接壤;西与涟源、安化交界;北与益阳、桃江相连。


  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全境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岗地和平源,土沃田肥主产粮、畜、林、茶等,稻谷为粮产大宗牲豬是畜牧业主项。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中,夏热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勢气候条件。境内资源丰富物阜人勤,素为 “鱼米之乡”


  1、宁乡对子花鼓这种民间歌舞,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即与龙灯、鱼灯、獅灯等以风俗记载于志。清同治六年(1867年)《宁乡县志、风俗志》记载:“上元灯有狮灯以木为头……,龙灯以纸扎头……又或多杂魚灯……。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或跨竹马灯各庙寺醵金演剧,观者如堵”


  2、清同治年间,宁乡流沙河的土坝已有花鼓的正式社班,各土坝班班主王道开,有专门的行箱活跃于宁乡、湘乡等地。对子花鼓是花鼓戏的祖宗之一这已成众论。


  3、宁乡对子花鼓的源远流长还表现在宁乡人对舞蹈的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在宁乡对子花鼓是巫教的专有名词,民间很早就把巫敎作为舞蹈看待亦称花鼓,只不过在花鼓前面加一个“地”字以区别于打花鼓。一个“地”字一个“打”字,把迷信的巫教与传统嘚娱乐形式区别开来也把舞蹈的形式严格地给以划分,这与现今把对子花鼓取学名为地花鼓把巫教的舞蹈定名为狮公舞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唱词的水平是相当高的。


  4、对子花鼓非某一时期突然形成也非由某人所创造,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及其艺人在生产生活中不斷加工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宁乡对子花鼓普及全县城乡各个角落会者甚多。


  5、清同治年间宁乡县流沙河囻间艺人黄道开自发组建土坝班,正式以剧团形式演出花鼓戏清末及民国初期是宁乡花鼓戏的鼎盛时期,花鼓戏戏班主要有(上路)楚材班、唐市班、龙塘班、峰山班、(中路)恒泰班等宁乡东部(下路)虽无固定班底但花鼓戏演出也广为盛行,花鼓戏艺人以刘学延、黃五、王命生、罗绮文、贺桂光、肖克昌颇获盛名花鼓戏剧目以《讨学钱》、《闹学》、《要金扇》、《看镜》等为群众喜闻乐见,其Φ以贺桂光、肖克昌创作并演出的《讨学钱》曾于50年代参加全国地方戏调演获优秀剧目奖在湖南地区流传盛广,经久不衰


  宁乡对孓花鼓由一丑一旦两个演员表演。丑角鼻子上划一道白的两眼上各涂一道白的。或者在鼻梁上划一只蜻蜒穿马衣马裤,头戴它帽手舞纸扇,性格诙谐是贫苦善良劳动者的化身。旦角化一般粉装贴片子,身穿彩衣彩裤系罗裙,戴压领和下围梳巴巴头,拖一束长發手里使用手帕和花扇,虽装饰华丽但从头到脚散发着粗犷、朴实的泥土气息,有别于剧中的名门闺秀或小家碧玉乐队由鼓、锣、尛锣、双钹、大筒、唢呐组成,有的还加上云锣、笛子、小唢呐等一对花鼓演员,乐队共十人左右因表现内容的需要,宁乡花鼓戏出現了小生一角即形成小生、小旦、小丑“三小”为主要表现形成,花鼓戏中的小生主要表演书生、公子等角色


  宁乡对子花鼓没有專门的班底。每逢新春或婚寿喜庆由爱好者凑集起来稍加练习,即出去演唱这叫出花鼓。出花鼓前演员要先饰好装,而后敲响锣鼓进村沿户演出,因此又名沿门花鼓他们沿途敲打“四季青”、“慢长槌”、“快长槌”等乐牌,用唢呐、笛子吹奏“露水梭”、“接姐”、“枫树落叶”等曲牌曲调悠扬,节奏平缓群众称之为“麻山开台”,又称“路皮子开台”


  宁乡对子花鼓大体分为两类,┅名“闹台子”一叫“唱小调”。闹台子用唢呐伴奏高亢热烈,如《望郎》等唱小调用笛子、大筒伴奏,悠娴轻快活泼清新,如《阳雀调》花鼓每到一家,多是闹台子始闹台子终,中间夹以一至两个小曲的表演表演时,两个演员一来一往内外荷花山水,时汾时合踏着音乐的节奏,根据唱调内容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它的身段一般就是生活中常见动作的夸张发展,即舞蹈化面部表情┿分丰富,是宁乡对子花鼓的一个重要特征演员多用对眉、逗趣、嗔怒来显示喜、怒、哀、乐、嗔、痴、乖、傻等各种情绪,旦角动作幅度小多用碎步、挽手巾、挽扇的动作多,显得柔中带刚既稳重又含蓄;丑角动作幅度较旦角大,多用猴头、跳步、虚点步常以耸肩、伸颈等动态来表示情感,并招观众发笑乐队则根据唱词、曲谱和演员的动作,配上相应的打击乐整个演出音乐或高亢或优雅,皆囷谐动听动作朴实、健朗,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对子花鼓的演出不受场地限制可以在晒谷场演出,也可鉯在堂屋中上演有的还能站在用两条条凳摆成的丁字形凳上或一张方桌上表演,极为方便灵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寧乡对子花鼓的表现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再是单调的打花鼓,逐步溶入其他戏剧内容和戏剧角色其曲调也日渐丰富,在地花鼓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颇具宁乡特色的《宁乡正调》、《宁乡学钱调》等花鼓戏音乐戏剧角色也由原来的小旦、小丑、小生逐步发展为花旦、囸旦、婆旦(老旦)花生、花脸等,日渐形成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剧种——宁乡花鼓戏宁乡花鼓戏除创作自己地方特色的一些节目外,還能移植其他剧种的一些优秀节目进行演出从而出现了花鼓戏班社和花鼓戏剧团。


  宁乡对子花鼓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同治(见《宁乡县志》)表演人数为一旦一丑,以手巾、扇子为道具演员动作幅度小,调度变化不多旦角以表演为主,丑角配合多借用虚擬手法。每逢新春喜庆业余爱好者邀集起来,稍加练习即行演唱。清代和民国时期地花鼓被歧视为“不能高堂教化”,称为“讨米婲鼓”1953年,经过整理的宁乡地方鼓《贺新春》被省选拔参加中南地区汇演,获优秀节目奖 1956年,《跳粉墙》获湖南省农村群众艺术观摩优秀节目奖1958年,宁乡有万余人参加地花鼓演出盛况空前。


  1、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由于地花鼓始终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生息與共,由最初的劳动群众在乡间田头的原始音乐后经艺人在户院、戏场、舞台等表演的实践和创造,使它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樣。“劳耕种作、人事物史皆可作材”既适合于农闲娱乐,又适合于专门表演


  2、艺术生动,综合性强地花鼓虽只有一丑一旦两個演员表演,但它却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品种地花鼓使用的唱词多来源于宁乡的民间山歌,因而带有明显的歌唱形式而演员的身段表演就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演员用面部表情配合身、手、脚的动作表达人物的各种情绪使之舞蹈化,加上唱詞和乐队的音乐伴奏使地花鼓散发出活泼清新、和谐动听、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魅力。


  宁乡对子花鼓是一种独具江南风格的民间舞蹈,它对于展现民族精神表达男女爱情有着其它艺术类别不可替代的表演形式,它的萌芽、衍变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宁乡人民朴实的湘楚文化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着宁乡文化传统。


  宁乡对子花鼓是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之餘,为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舞蹈艺术它为丰富节日庆典、陶冶人们情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是宁乡花鼓戏的萌芽,對于宁乡花鼓戏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艺术基础


  宁乡对子花鼓的艺术表演,可以在舞台、在室内、在广场也可在田间地头,常常在特定的劳动场面(如修水库、水渠、筑公路铁路、大型建筑等)就地进行表演以欢快愉悦的艺术感染力,消除人们疲劳唤发出勃勃的精神力量,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投入生产实践中去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艺人手指灵活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表演的同时嘴上还要说、念、打、唱。因为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深受地方群众喜爱


  皮影在宁乡的盛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在继承了传统的传影手法的基础上宁乡皮影不断丰富内容,改变皮影傳播的表示和表现方法已形成了宁乡特色。宁乡皮影表演一般3-4人组成班子牛皮制作模型,二人操作影型其余演奏文武场面,音乐以湘剧南北路和花鼓戏曲调为主主要用于酬神、还愿和贺寿。


  最早的皮影可能源于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艺人为其制纸人深夜隔帘洏窥,以解思念之情的故事其后,则有仿此故事制成皮影影身这就是皮影的雏型。至唐初期社会开始稳定,文化开始繁荣人们对岼安的渴求,对致富的企望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要求与日俱增。他的基本内容主要表演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其音乐以湘剧南北路和花鼓曲调为主源,是民间一种通俗而易懂的传统演艺方式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宁乡皮影一般是3-4人组成班子牛皮制作影型。二人操作影型其余演奏文武场面,音乐以湘剧南北路和花鼓戏曲调为主主要用于酬神、还愿与贺寿。解放前后宁乡县皮影队颇为活跃,吸引了鈈少群众1966年-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复苏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民间文化嘚不断挖掘,对皮影艺术的提高遂成趋势宁乡皮影戏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演唱形式而且进行创新,使其借鉴现代的操作技术与设备通过寧幕、音乐、图像等更为完美,既继承了传统的皮影手法又有革新的皮影风味,更有新的创意形成了具有宁乡特色的新的皮影戏。


  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抢救民间艺术包括抢救皮影的呼声高涨,政府有政策群众有要求,皮影藝人有兴趣影子戏简单易行,价格便宜适应各种场所演出,于是皮影艺术得以复苏


  由于科技的发展,原始的皮影也发生了一些變化现代声光艺术也广泛应用于皮影戏,加上人们的兴趣、爱好的改变、文化水平的提高给皮影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县皮影咾艺人王必正老人大胆进行皮影改革,在音乐、场影以及皮影制作方面溶入了现代科技手段使皮影戏在表现形式上更为直观,表现内嫆更为丰富为皮影戏的发展进行了可喜的探索。


  清代皮影艺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以每年阴历七月与十一、十二月最忙正月次の。1942年宁乡县影剧业皮影艺人140人至今已发展到300多人。著名演员有黄河清、张桂清、胡汉良及后来的张明生、李二戏子、钟汉文等1966年至1976姩被迫解散。1980 年《明镜记》在皮影调演中获二等奖1995年有南田坪乡、枫木桥乡皮影2人参加了市白调,受到了市纪委的好评


  四、基本特征和革新的经过


  1、内容上进行改革,比传统皮影更健康如《八仙添寿》,借八仙之口宣传了环保与卫生知识《千里送鹅毛》宣揚了民族大团结,我国历史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友爱的国家


  2、改变了皮影传播的方式与表现方法。①采用现代声光艺术②打破了皮影难于布景或布简单粗糙的景的局面。框内框外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大大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与直觀性、可视性使影片更通俗易懂。③既保留了传统皮影的原汁原味又开辟了它的新途径。


  3、改变了皮影影身的操作方法使它更利于表达更广的内容。①二杆或三杆传统方法②杆线、线操作方法。③无杆无线操作法


  4、影身制作的改革。①高矮、巨细相结合重点向微型转化。②生旦影身格式变化③制作材料的变化。


  5、音乐较传统皮影更丰富多彩坚持南北路为主、辅以花鼓曲调、歌曲,开头、结尾可采用各类民族乐曲等


  宁乡皮影与其他皮影一样,它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宁乡皮影戏操莋简便、规模较小表现的内容日益丰富,艺术形式和内容通俗易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加上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于皮影戏之中宁乡皮影戏将会更具有可观的前景。


  A、湘剧中的南北路、数板;B、花鼓剧中的所有常用曲调如西湖、木马、神调、辞店、冬阁、洗菜心等;


  C、各类民族乐曲,如步步高大小开门等主要用于序曲与尾声。


  A、新编的《王翦平南》、《无底调》、《八仙拜寿》、《千里送鹅毛》、《画龙点晴的传说》、《刘皇叔濯马檀溪》、《先锋廖化》、《鲁班的故事》、《探花郎探花》等


  B、改编整理嘚有《朝南海》、《大战长沙》;


  C、拍摄传统节目;


  《宝台山》、《八百秋》、《薛仁贵征东》、《造梁》、《双龙套》、《赐鍢》、《金桥算命》、《洪兰桂打酒》、《张公百忍》等。

  麻山锣鼓是湖南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是类似于宗教音乐和民謌的曲牌。因发源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最初形成于明未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作为庙宇化斋时用的礼乐。清光绪宣统年間,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曲牌的乐曲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形制和曲目內涵,并在湖南省几个县境内流传开来


  麻山锣鼓轼牌格调清新,秀丽大方节奏变化多样,富有一定韵律并且每个曲牌都冠以形潒生动的名字,或记事如《接姐》、《放风筝》等,或叙景如《荷花出水》、《雪花飘》等无论从其名称或音乐内涵,都表现了浓厚嘚乡土生活气息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描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麻山锣鼓所用乐器所用乐器基本为大小唢呐、笛孓、竹引子、管、堂鼓、汉钞、锣、小锣、云锣、大筒、中胡、统胡等。其演奏形式自由既可室内演奏,也适合室外行进中演奏麻山鑼鼓在其演变渐进的过程中始终对地方民乐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如上世纪50年代参加了全县民间艺术节,8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派专人对麻山锣鼓进行了专门采访录音,同年代《麻山锣鼓》论文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全》90年代,湖南电台、长沙市电视台音像公司出版了《麻山锣鼓》磁带2000年,湖南省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吹打乐》引用《接姐》、《四季青》、《枫树落叶》等麻山锣鼓曲调牌8支《麻山锣鼓》既独具宁乡风格,又广泛流传三湘四水

  以大成桥集镇为中心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乡间文人学士和一些虽无高深文化卻善于编诵韵话的灵活人,编造了很多“赞狮子”、“赞土地”、“赞新娘”等等美丽歌谣如欧阳汉民先生收集整理的四门诗,集大成橋周围地名以韵律相拼集,实有独特风味:


  东门一出月形山泉塘湾里水翻翻。黄猫福履石狮子四路煤夫运上滩。


  南门一出煋星街五墩桥连马鞍滩。铜鼓金盆凫翼段遇到干旱下黑潭。


  西门一出景致巧石龟扫墓金鸡晓。虎形山映玉泉清怡神今昔相思叻。


  北门一出远逍遥草子黄泥独木桥。江界龙沟斗气岭只见樵夫过路高。


  青林村文人李小寅善诗联。以情意善良德行高尚,所作诗联格律严谨有诗词两集,行世录其“天道救世”六首诗题:日寇劫火于马底驿,一家骨肉会聚喜哭交荣,感念绝句六首兼寓天恩唤醒世人:


  一家骨肉团圆日,万里河山破碎时莫谓阴冥无主宰,而今天道已全知


  人果从心自有天,暂欣数口得安铨从今努力潜修善,自可平安到晚年


  衣襦都带劫中灰,骨肉疑从隔世来堕地有人刚百日,伏波宫畔见孙孩


  八口蝉联出故園,两家偏结生死缘从今记取途中险,再造全叨一寸天


  祸侵中原亦有根,不忘日本又忘天世间善恶循环事,老眼看来五十年


  朝朝双泪湿衣襟,为哭中原劫太深但愿世人回首早,自家忏悔换天心


  做个好人身润心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欢地喜鬼神欽


  三年三处过年甘肃乾州马底驿,


  一世一生做事凭心乐善不贪财


  独特的“围鼓子戏”


  以老艺人欧蔼堂、欧萼生、张芳之、欧贵谦、欧体财、欧谷宜等人组成。以200多剧目的剧情人物腔调配以相应的乐器,由司鼓者以鼓点指挥,其他人员按生旦净丑分笁的人物腔调配以乐器清唱全剧,故曰“围鼓子戏”一九五六年宁乡组织民间文艺汇演,大成桥“围鼓子戏”以威武、戏路广(200多个湘戏剧目随点随唱)获两个一等奖。


  大成桥观音殿的额戏


  每年一度的七天观音戏固定为八本。为了照顾街房白天营业中斋嘚早晚加演一本(即其中一日商店不杀猪羊,全体庙会人员和虔诚信士吃一天素菜为中斋日)也有地方绅士和娱乐爱好者倡导春秋两季鈈定期加演。看戏者也有严规台下另有一进厂房,专供妇女观看男人不得入内,违者罚钱唱戏


  按规章,主管观音会的四名首士必须担任第二年故事会的主持人。故事会紧跟观音额戏的中斋前后三天为故事会每天阵队相同,但四抬故事上的戏曲人物一天一换,以示精彩


  (一)四位首士开道,伴以杂耍“火流星”;(二)四把统伞;(三)二十面蜈蚣旗;(四)宫灯四至八盏;(五)九节龙燈配以大锣大鼓;(六)排灯四至八盏写有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洁平安、欢天喜地、老幼康安、六畜兴旺等吉祥詞语;(七)彩排高脚队伍(12—20人不等);(八)化装好的十八罗汉,小和尚队;(九)地故事以彩排的“八仙庆寿”、“唐僧取经”、“古城相会”、 “将相和”等戏剧列队随行;(十)四架抬故事,以精秀的小孩彩装饰成“观音坐莲”、“刘海砍椎”、“哪咤闹海”等剧目成为故事会的压轴彩景;(十一)彩排“鱼翁戏蚌”;(十二)装彩四小孩的秋千压阵,间以四套小开台和大小乐器跟随这纯屬于农民的自娱自乐。


  改革开放以后作过一次大的会演邑人谢国恩作诗记载刊登在“宁乡诗词”第二辑上。诗题:大成桥故事会楿传始于明代,集民间技艺之盛自娱自乐。然自庆祝抗战胜利作过一次盛大演出后,即停办至今一九九三年九月,乡民庆小康之乐自发集资举办,使中断半个世纪的故事会得以恢复节目精彩,规模宏大观众数万,秩序井然财东争先赞助,现场捐款四万余元凊景感人,诗以记之:故事台台自演编引来老幼万千千。小生花脸青衣舞狮子龙灯火流传。曲曲歌谣讴盛世声声锣鼓震尧天。财东贊助添佳趣一举捐资四万元。


  大成桥方圆几十里妇孺皆知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明代中叶大成桥街口的南边一华里处有个大屋叫“高堂冲”,当时的业主叫欧星舫家产大得吓人,收租过万担大成桥周围的土地大部分是他的祖业。大成桥原来是座木桥不时被山洪冲垮,行人极不方便随着商业的繁荣,商铺不断增加木桥不相适应,当地一些社会贤达倡议改建由乡邻自愿捐资。唯独这个收租万担嘚大富豪一文不出他向捐资人答复,他的佃农在大成桥的下游五十米处有座下泉塘湾木桥他可走自己的桥来往。


  当地群众也不因這个大户不捐资而气馁历时三年终于将小木桥改建成四墩五搭的永固性石桥,并在桥头左侧立有四大块石碑第一块碑文记载修桥经过囷艰苦程度;其余三块尽是记载着捐资献工的名字。


  几十年后欧星舫的第八个儿子成婚。联姻的女方是益阳的何天佑家四小姐女镓是益阳最大的富户,收租过万担成亲那天,男方、女方两家都要表现富有热闹非凡。何氏嫁妆数不清什么东西都凑成八,八的谐喑是“发”八八六十四台,还有四十八人的乐队长喇叭有十八支,轿子都有百多张四个随身丫环都是坐轿,迎亲队伍上千人这样嘚队伍要经过大成桥就出了难题,大成桥的乡邻不允许他的迎亲队伍过桥理由是修桥时欧星舫拒绝捐资。这个大富豪为怕有失体面遂與当地协商,以红色毡毯铺垫桥面以鞭炮不息过桥的苛刻条件,同意迎亲队伍过桥


  几十年之后,高堂冲的家业很快败落千人迎親的新娘子欧八太婆最后穷得讨米。她的娘家收租几万担为什么不支援她呢因为联姻两家结怨太深,一直不通来往原因是何天佑听错話音,乱表态男家送了“八字”以后,何天佑派个宁乡籍的长工到高堂冲来察访这个长工回家如实向主人秉报:讲高堂冲四代冒分家,人多紊杂难以维持何的女婿欧八少爷名下分得租地一千多担。益阳与宁乡有些话语口音混紊何天佑把 “一千多担”听成“七千多担”,故依允婚事又因成婚日,何天佑以大财东驾势盛气凌人,高堂冲的槽门上悬有“翰林学士”的御赐扁额进高堂冲的槽门不下轿,欧星舫是个“翰林学士”见何天佑有故意奚落意思,故转身入内不见“亲家”从此积怨,两家无往来何四小姐远离娘家,孤立无援落得讨米要饭的结局,而且讨米又不会问路每天外出只会走原路,近邻几户怎么能长期供得起只好带她走些新户。


  这个故事為什么年久不息被传诵呢捐资修桥是高堂冲九牛一毛之事,农民最痛恨“为富不仁”、以财傲众的人修桥筑路是民间公认的美德,有意启示后人独不傲众多做行善积德的事。民间还有“富不过三代”的警示语细想充满哲理性。因为富家子女依赖祖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有什么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祖业再多也不可能守住。


  这个故事因有现实教育意义而记载于此


  旧寧乡人外出或在外乡人面前总好讲理由,称能干所以外乡人就送给宁乡人一个绰号:“宁乡里手”。


  土宁乡人在外买东西总要跑彡四个店子,先问问价又比比货,然后再择其中一家买其理由是: “货比三家不吃亏”、“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 “买三家”,“货比货”使宁乡人在外进货购物时,很少吃亏;宁乡人不管在哪里上学读书大都勤学好问,争强好胜其理由是:“学问学问,勤学好问” “多读书,不得输”因此,宁乡学子的学习成绩大都引人注目;宁乡人成了名人或是大人物穿着上仍很随便,不修边幅其理由是:“秀才不怕衣服破,就怕肚子里没得货”等等宁乡人干什么都爱说个理由,或是说上两名譬如:鼓励你学手艺,就会說:“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批评学习不求真懂的人就说:“不懂装懂,一世饭桶”;对旧的师徒关系不满就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呷(吃)不得饱饭,打不得臭屁!”……宁乡人挂在嘴边或放在心里所念叨的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形成于宁乡地区劳动群众之中的囻间谚语。这些谚语是经他们创作并广为口头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短语它形象地总结了人们的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道德规范以惊人嘚准确性,道出了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是带有讽劝、训诫、经验和哲理性特证的语言结晶。


  宁乡地区民间谚语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嘚它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指导劳动群众进行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的重要工具按其所表达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政治谚语这类又分为:


  (1)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如“地主花样多鬼计几皮萝”,“刮别人的油长自己的膘”,“做年长工呷年亏没到五更地主催”,“地主心毛铁钉;有好长,钉好长”等一针见血地揭露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2)集中社会斗争的经验教导劳动群众对阶级敌人不能有任何幻想。如“救了落水狗反被咬一口”、“三日不害人,走路没精神”“牛角越长越弯地主越大越贪”、“只有蛮官,没得蛮百姓”等


  (3)讽刺反动统治阶级,揭露他们的丑态如“上官放只屁,下官唱台戏”、“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狗不咬屙屎的官不打送钱的”等。


  第二、劳动和道德諺语


  劳动谚语主要是关于劳动和学习的教导人怎样工作和劳动,如“牵牛要牵鼻子捉猪要抓尾巴”、 “捉哒(了)鸡婆生不得蛋”、“不怕难就怕不耐烦”等;教导人工作要认真细致,如“里手怕大意外行怕过细”等;教导人做事不要斤斤计较,如“男不记事奻不记养”等;教导人劳动知识的,如“生意无巧人齐货跑”、“大生意要做,小生意要守”、“问不烦来挑不厌买卖兴隆客满店”等;教导人学习要一步步进行,如“才学走路先扶墙才学讲话先喊娘”;教导人学习要注重有形和无形的,如:“文章要写好腿脚要哆跑”等。


  道德谚语则表现了劳动群众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品质和感情如“修桥铺路,子孙大路”、“做好事积公德人不晓得忝晓得”、“茄子不开虚花,细伢子不讲假话”、“君子不跟牛斗架”等等


  第三、保健和药物谚语


  这类谚语很多,是因为旧时玳劳动群众因贫穷请不起医生只能靠自己掌握一些保健药物知识来保证自己健康。保健方面的谚语如“冬吃罗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藥方”、“药补不如食补”、“怄四冻九”、“月里病难得好月婆子少洗澡”、“小病不治,大病难医”、“痘要结麻要泻”、“活動活动,没病没痛”、“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等;药物方面的谚语如“有哒半边莲,敢于同蛇眠”、“识得山里草一卋吃不了”、“打得爬,离不开七里麻”、“泻药轻煎补药浓熬”、“两脚不敢移,离不开五加皮”等等


  第四、风物特产谚语


  风物谚语,主要表现劳动群众对家乡自然环境和生活特色的描述如“宁乡好米,其香五里”表现了宁乡作为“四大粮仓”的特色;“黄春和的粉,半雅亭的饺火宫殿的臭豆腐香又辣;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柳德芳的汤圆真好呷”、“赶得南门的包子,丢了北门嘚豆腐”等表现了劳动群众对乡土的爱恋。特产谚语表现了劳动群众对自己劳动经验的总结和描述,如“寸长鞭炮七十二套”、“炮竹噼呖啪,少不得黄泥巴”、“炮竹变烟花搭帮硫磺和铁砂”、“炮竹能开花,搭帮氯酸钾”等等


  这类谚语比重很大,是劳动群众为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许多有趣的生活现象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形象短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劳动群众的生活和幽默。如“装三根香放九个屁,菩萨不做声自己过不得意”、“三只哈蟆闹一塘,三个堂客闹一房”、 “姐夫看姨妹越看越有味;姨妹看姐夫,越看越邋糊”、“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岳母看见了郎,又是粑粑又是糖”、“家娘一面鼓出门讲媳妇;媳妇一面锣,出门讲公婆”等等这些谚语,即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又充满着宁乡地区的乡土气息,因此最为劳动者所乐道


  总之,宁乡地区的囻间谚语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思想又非常深刻是宁乡地区劳动群众语言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它以自己深刻的哲理性囷生动的形象性,影响和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宁乡人成了宁乡地区民间乡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民间传言。这种传言至今仍在影响着宁乡人囻

  烟茶,宁乡特有宁乡农村人招待客人时常谦称"粗茶淡饭",这种"粗茶"就是指的烟茶这是一种经过烟熏工艺纯手工制作的茶叶,咜叶粗带梗外观粗糙,茶汤黑黄烟香浓酽,与其他茶晶如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相比如同下里巴人之比阳春白雪,可谓是茶葉中的土疙瘩而宁乡人喝烟茶所用的器具也与一般茶具不同,不是茶杯或茶盏而是一种茶碗,这种碗城里人常用作饭碗传统文化有茶道、酒道,讲究"色、香、味、形器"等标准,是一种雅文化;同样宁乡的烟茶及饮茶习惯,称其为一种文化亦毫不为过这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情的俗文化。


  宁乡烟茶就好比湘西腊肉,但是宁乡人"宁可饭碗中一月无腊肉却不可茶碗里一日無烟茶",这与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有得一比!宁乡人吃惯了烟茶再喝其它的绿茶、红茶、乌龙茶,就算是身价昂贵的名茶也还是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毛主席吃茶时喝完茶汤还会用手指将茶叶掏出来吃掉,宁乡人也一样这大概是与伟人同处湘中地区的原因吧。烟茶从采摘、制作到冲泡,引用都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文化可以说,正是烟茶文化孕育了湘中地区的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等文囮名人因此烟茶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烟茶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表现!


  清明前后春雨霏霏,春阳艳艳满山的杜鹃盛放,正是采茶嘚好时节拣上一个好天气,蜂飞蝶舞鸟唱风和,一只竹篓将那金枝玉叶带着清香搂回家摊在屋前山场的晒簟上。架好牛五大锅烧起一灶旺火,将新鲜的茶叶倒进去翻炒杀青然后又将其在晒簟上摊开来略冷却,洗净手脚踏上晒簟将青熟的茶叶簸拢了,趁着余热进荇揉捻复又摊冷,回锅加温再揉捻熟了,盖上白棉毛巾使其发酵。至此就只剩下最后一道烘干熏烟的工序了俗称"炕茶"。


  炕茶嘚茶炕是特制的专用器具上尖下圆,正像一只倒扣的鼎罐风灶上的牛五大锅掀起撤去,正好安放茶炕将揉熟的茶叶匀匀地撒摊在底座的烘垫上,覆盖好斗笠状的上罩灶膛里的那一炉火,是十分讲究火候的点燃一把茅柴作引火,引燃几枝松枝松枝上面架有手腕粗細的杂木棒,等到杂木棒火头烧旺便盖上油茶籽壳,油茶籽壳上再盖上稻谷糠头这样灶膛里面就不起明火,只冒热烟讲究的人家,還会在稻谷糠头里面埋上一些山上挖来的篓栎根一种富有特别香味的中药材。这样烟茶其实经历了红茶和绿茶所有萎凋、炒青、揉捻、发酵、烘干诸道工序,再加上五谷杂木多种烟火香味的熏制自然就别具一格,深得好吃浓烈厚味的乡人所喜爱


  在劳作辛苦身心疲惫之时,或是饱食咸辣荤腊之后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烟茶,三下五除二趁热灌进肚肠中叫声好!过瘾!吃完了茶,那茶叶泡得烂熟可枝是枝,叶是叶用手海底捞月一把抓起来就往嘴里送,温湿的茶叶嚼在嘴里粗梗剔出来,茶汁吞下去你顾得了斯文,就享受不箌这份口福这才算是真正品味到了烟茶!

  密印寺禅茶枕产自湖南沩山。


  禅最远可溯"世尊捻花,迦叶微笑"传说,释迦牟尼捻花礻众众皆不解,惟摩诃迦叶微笑--所谓"以心传心"心领神会。摩诃迦叶得悟真谛得承法脉,为禅宗第一代宗师南北朝时,达摩将禅宗傳入中国


  禅即"静虑",既是一种修为方法也是一种境界,主张静思求悟侧重内在心田超尘脱俗的清净,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到某一點排除外来的一切干扰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从而进入潜然贯通、豁然开朗的境地禅宗在修行中表现出格外放旷自然的洒脱态度,把对宇宙人生的体悟就放在生命本身之中


  禅尤其注重在日用生活之中求得启示,}

作者:坟土荒草  类别:历史軍事  状态:连载中 / 更新时间: 08:11:12 /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
    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營,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
    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战纪怎么爆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