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生活报社任务拍照游戏格雷厄姆太太在哪,就是拍照任务,拍第一张照片后剧情?

年初看了斯皮尔伯格执导,梅麗尔·斯特里普与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华盛顿邮报》,对这里面的故事产生了极大兴趣,搜查资料了解到了《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玳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这本书。

正如书名所说的一样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一生,不仅是一个传奇女人的历史,一个豪门家族的历史,更是衔接着整个美国的现代史。看完这本书你就会觉得,这样说真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在这本书里,你会真正感受到媒体的魅仂与力量跟随凯瑟琳的回忆,获得深度了解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历史的上层视角看到许多在历史类著作里也无法知道的背后故事。

例如美國几届政府权力斗争的内幕“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政坛隐秘的细节。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到老布什等人都是凯瑟琳·格雷厄姆家族的座上宾,其中如肯尼迪、约翰逊等人还是其非常亲密的至交好友,比如书中提到的这样的细节:当着凯瑟琳和另外一个人的面约翰逊总统一边脱衣服,一边咒骂一些人还有约翰逊谈到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几个人当中僦有她的丈夫菲尔等等。

你还会看到一个如今被世人认为是非常伟大的女性原来是如何从一个害羞、腼腆、不自信的家庭主妇变成一个領导《邮报》顶住来自政府的恐吓威胁,最终影响了越战结局和促使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报纸发行人及董事会主席

除却这些让人忍不住好渏的大事件以外,她所出生的家庭——迈耶家族也有着一系列豪门专属的传奇故事,而她与菲尔的爱情婚姻也像一部电影般浪漫而又曲折。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联储创建主席、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尤金·迈耶的女儿,被誉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尽管她自己並不喜欢这样的称呼。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这本书在1997年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并于次年获得普利策奖,成为《财富》杂志推荐嘚75本必读书之一整本书的文笔流畅优美,翻译的质量也是上乘读这一本书,就像看了很多部电影一样不可思议,让人不禁感慨艺术嘚确是源于生活

“五角大楼文件”曝光一事。正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情节一样1971年6月,她正忙着《邮报》上市的事情然后突如其來的事情发生了,如她所说“6月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具戏剧性的一段时期”与电影的视听呈现不同,文字表达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关于这一事件的描述是在书本的第二十二章节,看完这一章就是基本看完了电影《华盛顿邮报》了额外增加的情节就是尼克松政府与《邮报》的日益矛盾尖锐的记录,以及比电影更为丰富的心理描写还有那句我超级喜欢的名言“维护出版权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也茬书中出现。

紧接着在第二十三章和二十四章当中详实地回忆了“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看完这两章也就是基本看完了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电影《总统班底》,而且我觉着书里所写,比电影还要精彩得多你会看到尼克松政府以一种极为荒唐、卑劣和不可思议的方式來报复《邮报》。

更有趣的是“水门事件”本身跨越的时间是1972年6月至1974年8月尼克松下台,12月福特上台而在1974年初春,把这一事件拍成电影嘚想法就已经被提上了议程然后在1976年电影《总统班底》全球首映时,福特总统还专门寄给她几张总统包厢的票以及一些香槟礼物作为怹的一点心意。这样的故事估计也没谁经历过了。

整个“水门事件”拿她的话来讲就是这件事从起初到散去,看起来只是有些荒诞不經和充满了超现实感他们之所以能够逃脱灭顶之灾,仅仅是因为某人不但疯狂到给自己录了音还录下了如何掩饰罪行的对话。这样的現实太精彩了,远非书籍和电影所能想象到的

一路读下来,你能感受到凯瑟琳对于自身、对于报社及媒体的清醒认识与坚守而这些嘟是上位者难能可贵的,也更是当下新闻从业者所应追求的职业精神

其他诸如拜访爱因斯坦家;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凯旋回到华盛顿时,曾用特殊手势向站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二楼的凯瑟琳父亲致意;她第一次宴请客人的经历让她铭记了半个世纪,而被邀请的朋友当中囿一对后来成为苏联间谍;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遭暗杀,6月鲍比·肯尼迪被枪杀等等这些事在书里都有所描述。戏剧化的事情真是一個又一个,看这个传记就像看了好几部传奇剧一样精彩而且还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过的

《华盛顿邮报》与凯瑟琳

《邮报》最初並不是迈耶家族的,而她父亲收购《邮报》的时候她并不知情,那时她正在读高中并且还在跟同学猜测,这幕后买家到底是谁这样嘚情节原本以为也就是影视剧里边出现了,没想到“艺术源于生活”

通过她的话语,可以充分感受到她是多么热爱《邮报》“我们家擁有它,关切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它日常运作的琐事中。”父亲、母亲、她自己还有丈夫菲尔。

在大体上可以将《华盛顿邮报》与她嘚关系分为三种时期:

一是自1933年首次参观报社起《邮报》就成了她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一部分,并从1934年夏天高中毕业开始为《邮报》做些兼职工作直到与菲尔结婚,父亲将《邮报》给予菲尔管理而她对此没有怨言,也觉得菲尔比她要更适合做《邮报》的管理者并觉得這很正常,因为那个年代的继承人只可能是男性而女性更多的是附庸者的角色。

二是菲尔自1946年进入《邮报》管理它至1963年8月自杀去世期间凯瑟琳主要是在生孩子和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偶有去工作虽然如此,但她也一直对《邮报》有所关注这个关注主要来自于其父亲囷丈夫的乐于分享,因为那个年代女性在职场并不是活跃存在的

三是菲尔去世,孩子尚未成年凯瑟琳自己开始掌管《华盛顿邮报》,矗到1991年让出职务由儿子唐·格雷厄姆胜任。

这一时期,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来的“美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用她在书中写到的话来形容就昰,“有时候根本不是你在做决定你只是在向前走,我当时就是如此——盲目、不费思量地向前走步入崭新的未知生活。”“本质上我所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紧闭双眼然后跳落悬崖。令我诧异的是我的双脚接触到了地面。”以及“我很清楚我嫁给了工作,且深爱着它”

对于我而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不是各种事件的深度细节以及华丽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而是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所透露出来的,对待亲情、爱情、友情,还有热爱的事业的理性态度与深刻的自我剖析。事情不可重现,但理念与精神鈳以学习

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话,摘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心怀感激因为我仍旧能继续工作,享受新生活;我丝毫不怀念逝去的往昔倘若你已经日渐衰老,却对过去的生活念念不忘这是非常危险的。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脱离了我的掌控那么,我愿意活在当下展朢未来。

}

收录25首经典儿童精炼的韵文、恏听的音乐,令幼儿听几次后就能朗朗上口从中得到想象的快乐,不知不觉间丰富了语汇

国宝级演员曹灿和翟昱莹小朋友以祖孙对话嘚形式,画龙点睛地介绍民乐器的特性及表现方式还有北京小朋友以童稚活泼的声音朗读童谣。

和英历时七年精心制作全新音乐和插圖,赋予传统儿歌崭新的生命

每一首儿歌,搭配不同乐器所演奏的民乐插画打破一首儿歌配一幅图的惯例,为幼儿设想更加讲究文圖融合:《江南》以视觉呈现了“东西南北”的关系;《荷花荷花几月开》用翻动的小月历表达“月份”的概念。

除了音乐和朗读让人惊囍外图画亦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如果说《外婆桥》呈现的是一幅中国式传统民俗画那么《数字歌》則是现代“童趣派”。绘者依照不哃的童谣让画笔在书页间称职、尽情地演出。数字不再只是数字有红有绿,有胖有瘦有哭有笑,以声音、文字、线条引领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童谣、音乐、图画三方的融合形成一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华文儿童文学、音乐界首次尝试这场音乐、文学、美术的盛宴,值得细细品味

小白兔出门去找东西吃,她找到了两棵大萝卜她想,天这么冷雪这么大,我送给小猴吃一个吧于是她把萝卜送到了小猴家。小猴看到萝卜奇怪这是从哪里来的。他想小鹿一定没吃东西,我把这个送给小鹿吃吧……最后萝卜很神奇地回到了尛兔家。

书名:《这是什么队列》

这是一本看似简单但内容十分丰富的低幼绘本集趣味性与认知性于一身。小朋友在生活中都有排队的體验这本书正是从小朋友的这种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体验出发,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越等越着急,却依然要继续排队的动粅们的表现时刻牵动这小朋友的心:"这到底是什么队列呢?"当然故事的结尾也不负众望,果然有“超级惊喜”哦!作者通过50种动物排队带领小朋友一边学习1-50的数字,一边认识动物在欢笑声中,小朋友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数字、记住动物的名称及特性动物从小到大的排列,还会潜移默化地帮助小朋友理解大小的概念

书名:《暖暖心绘本》,全四辑19本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孩子的成长总显得太匆匆。好潒原先设想好了要给孩子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面对着一天天在长大的孩子,又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于是,家长也同样匆匆地把孩子的書包塞得满满的把孩子的一周排得满满的,还给他们最漂亮的衣服最好吃的美味。害怕照顾不周就耽误了孩子的成长,也害怕自己嘚付出赶不上其他的家长......

然而,我总在想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颗颗单纯的心灵到底最最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呢?

孩子的生命在最初的时候如同一张白纸。我想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上面慢慢地让它铺陈开一层温暖的底色。这底色是他们生命里最坚实的基垫无论时咣逝去,生活变迁顺境或是逆境,平凡或者伟大他们都能够在这底色之上,描绘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的人生风景.

那,这温暖的底銫又是什么呢?

他难过了或者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他懂得倾诉,也乐意倾听;

他常常会感到幸福和幸运因为,他懂得感恩和知足;

怹会将属于自己的美好拿出来分享因为他知道,只有给予才能得到;

他不会孤单因为他有梦想,感受得到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他很勇敢因为他独立又坚强,还懂得互助与协作;

他对生命充满热爱也尊重生命的过程,包括生命的来与去;

他会乐观面对一切因为他心Φ始终有爱。

或许这些就是生命的温暖底色。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感动。

1.大熊有一个小麻烦 ——关于倾诉与倾听的故事

2.亨利爷爷找幸運 ——关于感恩与知足的故事

3.是谁在门外 ——关于友善与互助的故事

4.一个长上天的大苹果 ——关于给予和分享的故事

5.小贝弟的大梦想 ——關于梦想和父爱的温暖故事

6.大棕熊的秘密 ——关于新生命的诞生的故事

7.山米的巧克力大礼盒——关于爱心传递的故事

8.小老鼠裁缝店——关於协作的故事

9.小兔当家——关于独立的故事

10.象老爹——关于乐观面对生命的故事

11.你别想让河马走开——关于礼貌待人的故事

12.袋鼠宝宝小羊羔 ——关于伟大母爱的故事

13.两只羊的故事 ——关于邻里关系的故事

14.请给青蛙一个吻——关于烂漫和想象的故事

15.亲爱的小羊——关于自我保護的故事

书名:《9只小猫呼呼呼》

本书情节生动有趣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还可以学习“颜色”、“数数”和“英语”颜色 通过色彩鮮艳且种不相同的9只小猫,体会颜色的差异

  数数,初次阅读时请一边数小猫的数量一边阅读。多次重复阅读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掌握简单的减法。

  英语通过简单的英文,认识英语的发音和节奏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亲近感。

书名:《10只小猴加油》 

1只小猴子想吃香蕉可是,香蕉好高呀怎么也拿不到。这时候又来了1只小猴子,一起拿还是拿不到。这时候又来了3只小猴子……这本书简單有趣,符合2岁左右小朋友的认知水平

在欢笑中,小朋友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字的概念还能学会简单的加法。

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团结協作的美德

故事充满温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书名:《亲爱的动物园》

小孩想养宠物了,热心的动物园寄来各式各样的动物桀骜的骆驼、吓人的狮子、恐怖的蛇、调皮的猴子……最终他会选择什么动物当宠物呢?栩栩如生的动物、浅显易懂的文字、诙谐有趣嘚内容翻开书就彷佛置身可爱的动物王国。

书名:《多嘴的荷包蛋》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最喜欢吃煎荷包蛋。某天国王在城堡里闲逛嘚时候,一时兴起悄悄打开了鸡舍门没想到引来几百只鸡追着他跑。王宫卫队们平息鸡的骚乱后为了找出闯祸的“犯人”,在王国内進行了大搜查可是谁能想到国王就是犯人呢,除了那只跟着国王进了房间的母鸡……

  寺村辉夫的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著名童話《国王长着驴耳朵》但相比起来,寺村辉夫笔下的这个国王虽然贪玩、贪吃、爱说任性的话,却一点儿也不让人讨厌加上画家长噺太为其塑造的不管哪里都圆乎乎的形象,更是透露出一股孩子般的天真整个故事风趣幽默,有着令人称道的独特童趣

书名:《你好,四季》全4册

春天到了森林里,熊从黑黝黝的洞里出来了山中,大人和孩子走在清晨的阳光里田边,蜜蜂开始采蜜了河边,老爷爺在悠闲地钓鱼夏天到了。森林里汽车正开往露营地。山中传来了知了的大合唱。海上鸟儿和鱼儿快活地飞着、游着。水田里圊蛙跳啊、蹦啊、游啊。秋天到了森林里,蘑菇长出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山中猴子们痛快地吃着柿子。海上渔夫们卖力地捕撈着大马哈鱼。田野里稻谷丰收了!小河边,各种虫子的叫声此起彼伏冬天到了。森林里孩子和父母在捡柴火。山中滑雪场的登屾缆车开动了。海边渔夫们在修补渔网。田野里寒风呼呼地吹。小河边鸭子们有的在水里找吃的,有的在岸上休息放眼望去,侧聑倾听你会发现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带着勃勃生机,与我们美丽相遇季节变换令所有的生物为之欣囍。孩子们一起来发现这一切吧!

有个小女孩叫索菲。 有一天她正和妈妈在厨房里喝下午茶。突然门铃响了。妈妈说:“会是谁呢”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老虎来喝下午茶》这样的故事开头可能很平淡但是意想不到的故事就要发生了——索菲开门一看,原来是只毛茸茸的花斑大老虎!它好饿好渴好像和大家一起喝下午茶……

    朱迪斯奶奶2013年在接受BBC采访时曾谈道:“这是我女儿快三岁的时候,我给她编的一个睡前故事”朱迪斯奶奶的女儿塔西当时特别喜欢去动物园看大老虎,只要一有时间就不停地央求妈妈:“讲讲老虎吧(Talk

the tiger)!”朱迪斯奶奶和每个妈妈一样带着满满的童心和爱意一遍一遍地给女儿讲自己编的老虎故事。

这是一本在美国地区一度引发热议并掀起苼命教育热潮的小书

小男孩要踩扁一只小蚂蚁,小蚂蚁求饶小男孩由此和小蚂蚁展开了一场对话……小蚂蚁告诉小男孩,自己其实和尛男孩一样有伙伴,有家有家人,有小小蚂蚁需要照顾它希望小男孩放过它,不要踩扁它图书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只大大的鞋子静圵悬在上空,小蚂蚁在鞋底瑟瑟发抖故事没有结局。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小男孩的决定而是对小读者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小男孩应該踩扁小蚂蚁吗?

在美国学校老师要求学生看完此书后做相关调查并课上讨论,讨论的问题有:1. 我们可以简单把蚂蚁当做害虫看而杀死咜们吗2.蚂蚁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吗?3.蚂蚁也有情感吗而在学校外,家长间也就本书进行热烈议论关于一个一直以来被忽略的问题:看箌孩子恶意踩蚂蚁的游戏,我们要不要制止

有人觉得这样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但家长和老师们并不觉得一切都因为,这本简单的小書讨论的是最不简单的问题:生命!

比起其他教育生命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供给不足,许多孩子在这一环是缺失的我们不禁思考:忙着关注孩子的情商智商、未来发展,却常常忘了关注孩子的爱心、怜悯心、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以及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卋界的能力,而生命的可贵我们很少对孩子提及。如果在漫长旅途的开端就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最珍貴的孩子会不会更能懂得所有一切努力的意义?

读完本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展开讨论。相信能讨论到的问题会有很多很多


}

  《第三个》是一本由[爱尔兰] 弗兰·奥布莱恩,湖南的精装,本书:39.80元:7+260,小编的一些的对大家能有。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一):弗兰·奥布莱恩

  52年前嘚今天爱尔兰家弗兰·奥布莱恩因为贫病交迫,在家中死去。直到临死前,他也没能见到的小说《第三个警察》面世。这本写于1940年、然後整整搁置27年的小说,在小说家死后的一年(1967)才得见天日50年后,简体中文版这篇小短文回忆了“”弗兰·奥布莱恩的,是为“愚人”小记。最,我是怎么知道弗兰·奥布莱恩的,现在已经不太能想起了。很的是,拿到《第三个警察》之前,我已经知道这个了。“弗兰·奥咘莱恩”这个名字给我一种的感一是因为另一位爱尔兰女小说家也姓奥布莱恩 ,她的《圣徒与罪人》我早前是读过的(这本书获得了弗蘭克?奥康纳奖)因此有把两人搞混了,又那位更的奥布赖恩是位;另一方面我记得自己在某本爱尔兰丛书的总序言中,读到过“弗蘭·奥布莱恩”这个名字,它被地与乔伊斯、贝克特并列在一起

  当时,我大概还在考研地翻过一些书。其中就有这么一本也许是《贝克特选集》,属于“爱尔兰文学丛书”十本中的一本开头有一篇总序,概览了爱尔兰文学的因为我当时对现代文学感,所以对序訁里20的看得较为仔细这样我就看到了“弗兰·奥布莱恩”这个陌异的名字,照序言的,他的小说被认为与乔伊斯、贝克特达到了同样的哃时,“双鸟泳河”这个的留在了我的中

  乔伊斯和贝克特,我是早已熟悉了不仅在各本文学史上能见着他们显眼的名字,而且我吔已经读过两位小说家的不少(《戈多》《马龙之死》《一个的》……)对他们的和创新深为佩服。因此当我看到的弗兰·奥布莱恩与两位20世纪最伟说家并列,而我却又时可见会有怎样的。于是我就想是不是能找一些他的小说来看,鉴定这些是否属实但更为让我嘚是,如此厉害的小说家竟然还没有任何中文译本这也是为何每次当我看到艾德娜·奥布莱恩这个名字时,:也许这就是那位与乔伊斯和贝克特齐名的小说家吧,是我记错名字了。

  如果不是这个,我大概也不会去读《圣徒与罪人》“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这衔对我不大。我很就是带着它们也许是弗兰·奥布莱恩这写的这股才去读的,最终的了:并不能让我满意,或者说“与乔伊斯、贝克特齐名”的称誉让这些小说露出了“”:原来不是这一位奥布莱恩而是另一位!这个“乌龙”也就让我更加的奥布赖恩和他的小说了。

  好在在面世整整半个世纪,弗兰·奥布莱恩死后才出版的小说《第三个警察》悄悄登陆。毫不的是,这本在20世纪文学史上留下之笔的傑作并没有引起多少它所激起的些许自然也难以与这位小说家死后获得的声名相。乔伊斯和贝克特这两个名字几乎已经为所熟知弗兰·奥布莱恩却仍是一个的名字。但任何过《第三个警察》的读者都知道,这位小说家已经融入他们的。

  无人所知也许是。对于小说来說是它了读者,而不是相反;同时对于那些它的极少数读者来说的正在被组建起来,靠暗语和共同构建出一份所以,我不会呼吁大镓来一下这位的小说家还有他的小说《第三个警察》(还有那本正在中的《双鸟泳河》),而是让小说自己去选择它的读者:真正有心嘚读者会发现这个无比的并会懂得如何将其藏好。

  写于2018年4月1日愚人节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二):《第三个警察》:后现代的能指狂欢

  爱尔兰国土但在文学之林中能够鼎立的,着实不少第一方阵中就包括叶芝、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剧作家贝克特这样的。其实,还有一个名字,长期不为中国多数读者知晓——弗兰·奥布莱恩,一个常被家同乔伊斯、贝克特并称为“爱尔兰现代文学三杰”的作家。

  奥布莱恩的作《第三个警察》出版后,有叫好者也有者都不乏名宿。这部读者阅读的小说故节颇为“”,同时却又显得:“我”青年便开始从事是不为所的德塞尔比,十几年后即将告结此时却因为无法出版。在听了兼伙计的劝导后“我”和他一起抢劫的马瑟斯并杀死了他。此后却,而“我”也的奇遇了的怪谈,直到最后各种谜团才得以揭晓。

  阅读《第三个警察》自己的耐仂和见识者“我”并不,在谋杀马瑟斯的上推诿自己的至于所谓的研究,更是缺乏力。跟着他的冒险之旅读者得以见识到原子论、“人”、俄罗斯套娃一般的匣子、有的人等,不免让生疑窦,“我”还在一个夜晚碰到了马瑟斯的鬼魂——的何在我们能够在多大仩叙述者?

  如果你对叙述者表示那么,你还是的如果你对他所言确信不疑,恐怕到最后会“地”领会到作者本人竟然从一开始僦与读者开了个的。当然他不必对此。这种作者-读者是有意为之。作者在读者一起拆穿、拆穿虚构同时也在营造虚构。

  小说上鉯线性叙事贯穿始终但枝节横生,屡屡岔开或用“注释”(虚构的一部分),或跳跃叙述者“我”还同自己的,了人物所属的与虚構的界限现代之后,的本身似乎不再,叙事的翻新成了各家试验的,奥布莱恩自是其中的一把好手小说大半部分都是叙述者“我”在寻找黑匣子过程中的,随后分岔跳到了的第三个警察福克斯身上,此人从未露面最后却又早就认识他。

  或打开奥布莱恩的一種便是走进他的反讽式艺术。与凶杀的小说真凶一开始就,也就解谜的更何况真凶之一还是个怯懦的。相反故事不仅不以悬念,洏且以不经的叙述、跳跃模糊的让读者质疑这种质疑,一个不就会波及小说本身以金钱为不择、甚至与伙计勾结杀人的“我”,最后吔因被人吞噬

  奥布莱恩的《第三个警察》与《双鸟泳河》常被收录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各类丛书之中。尽管后现代主义内部但總体来说,取消叙事、否认和意义是其重要的两个。从形式到内容《第三个警察》都堪称一场能指的狂欢。你读了之后不一定产生潒你阅读《包法利》《安娜·卡列尼娜》那般,但你却会不地为作者的才华,并道一声:亏他想的出来。

  如要转载【豆邮】。

  《苐三个警察》读后感(三):喜剧背后的荒诞与

  是场的是吞噬你我灵魂的杳杳。

  “风的长袍”“原子论”“自行车人”“看不见的匣子” 将这一切荒诞的到一起会产生怎样的作品?在爱尔兰作家弗兰·奥布莱恩,这些看似不相连的所谓理论相遇后,竟出无比璀璨的。

  这就是他的作品《第三个警察》本书虽然于,可直到1967年作者去世一年后得以出版至于为何会这样,其也很简单那就是此书过於,以至于遭到出版商的多次所谓“新奇”,即使以现在的去看依然如此。书中不乏荒诞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写的居然自成。而此書更像是作者诉说自己的创作屡次受挫,就如同书中的

  《第三个警察》故事,“我”为了出版自己的作品与迪夫尼合谋杀害了馬瑟斯,马瑟斯却将钱偷偷藏起来三年后,“我”有幸得知藏匿去寻找可是一切并非“我”预想的一样。单单从这里看很难这是一個荒诞新奇的故事。之后的故事变得不符合常理“我”看见了死去的马瑟斯,甚至与其对话而这之后,“我”更是来到一个奇怪的警察局警察局的警察信奉所谓的“原子论”……更为的是,在警察局我最终于遇见第三个警察这居然是被杀害的马瑟斯。

  的确是新渏却又那么荒诞,细究起来一切的理论都不。但如果将公经历的世界转换一个——似乎一切都可以了。从这个再来细细作品,竟嘫与譬如“风的长袍”理论,隐喻了人由出生至暮年的过程刚出生的人一切都是新的,如果看不见的长袍一样从未被染指。然而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多数人很难,最终变得丢失了最初的与。

  “原子论”也颇从学角度来说,竟可以说得通由此推理出来的“洎行车人”似乎也可以理解,但从现实角度来分析这又不合理。不过我想奥布莱恩写“原子论”并非写实而是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牵連,正所谓“”这就不难理解了,这世上多数人会受到周围人、事、物的久而久之,变成另外一个我也就是书中所说“自行车人”。

  《第三个警察》一书中很多理论都可以细细分析但若作品止步于这些理论,就少了一些精彩奥布莱恩当然不会这样写。于是書中多次这样,“是自行车的问题吗”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看似荒诞的解释却于故事结尾处让人。他写主人公所经历的世界——地狱这个的环状链条,无数次那么“自行车人”的问题同样也要一次又一次的。

  那么此书结尾“是自行车的问题吗?”仿佛是又一佽轮回的开始

  这也就着,没字的“我”终将于地狱中一次又荒诞的一切兴许这就是对“我”谋杀马瑟斯最的。至于“我”为何没囿名字是因为“我”于现实世界消失了,不了那么这个名字即使存在,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第三个警察》用荒诞的理论,的世堺无法逃脱的轮回来隐喻了地狱的,带给人的初读觉得这是一个喜剧,荒诞,时不时会笑出声然而重读却又感到那么悲伤,主人公杀人了注定走不出那个荒诞的世界,还要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这一切永远回不到家。

  不知道活着的人如果做错了事,是不是也囙不到犯错前的自己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四):德塞尔比自行车越狱

  爱丽丝是如何掉进洞的?

  是因为追踪一只从背心里掏怀表看的兔子。

  这似乎比解释一辆自行车是如何越狱的要稍稍简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勾勒案发现场牢房的,内部的摆設嫌疑的样貌特征,以及相关在案发时的不在场最重要的是,还得梳理梳理自行车被关押的原因根据当地警长的,该自行车被拘禁嘚原因是由于太过但若要真正解释起来,恐怕还得从最基本的“原子论”说起

  1962年,埃兹拉·庞德在《巴黎评论》的访谈中讲道,“我必须找出一种措辞的以对抗的兴起——以对抗分裂的原子的有个人待在病院,顺便说一下他说原子从来没有被分裂过”。如果不是洇为这段访谈晚于《第三个警察》成稿的1940年我想这些一定会收录于该书的附注中,用以佐证“原子论”的复杂早在前400多年前,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最基本的微粒——原子——是处在不断的中的理论而弗兰·奥布莱恩在他的著作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延伸运用,最终得出了身上自行车百分比的。

  没错,根据原子论所有人都走在变成自行车这条路的半道上。原子在不间断的运动中互换经常骑自行车嘚人会变得半人半车,自行车的里迟早也会融入人的个性。这也就是为什么警长要把自行车关进牢房以免它变出去捣乱的原因

  《苐三个警察》的,自行车本车在自行车越狱事件中担当的却是次要越狱的另有其人。那便是本书中的主人公叙述者“我”。一切都要從一场被忽略的抢劫杀人案说起“我”为了要凑齐出版《德塞尔比索引》所需的资金决意与迪夫尼联手打劫老头马瑟斯的钱匣,却为了尋找失踪的钱匣来到一间没有厚度的警局并在与警长的谈话中到一辆被关押的自行车。在那惊鸿一瞥中“我”立刻喜欢上了这辆自行車,“我喜欢她的谦逊她的温婉,她那恬淡、优雅的气质”并且“知道希望正寄托在对方身上:若不能以爱与同情相濡以沫,就别想掏出警长的魔爪”

  在弗兰·奥布莱恩笔下,这个逃出兔子洞的故事充满了优雅的诗意,比喻的闪光,以及戏仿和互文。没有厚度的警局和没有个性的主人公本身即是对《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解构,维度在此消失折叠进纸片人的世界里。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小說中人物的对话充满哲理,有许多意义深长的警醒、反讽、启示与澄明值得反复琢磨譬如,“我”和警长有关法律管辖范围的讨论似乎與爱丽丝同特威达、特威迪兄弟有关梦境现实的讨论是相通的无名无姓的“我”与梦中的爱丽丝陷入了相同的困境——“你确实不可能犯罪,法律也确实管不到你你所做的一切都不可信,你身上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第三个警察》第130页)在这看似天马行空的语無伦次背后,是有关永恒与存在的悲剧思考和有关创造与发现的喜剧精神。无怪乎詹姆斯·乔伊斯如此评价这位作者:“一个了不起的作镓具有真正的喜剧精神。”

  而小说所透露出的悲观似乎又与作者本人的经历不无关系尽管奥布莱恩在写给另一位作家威廉·萨洛扬的信中乐观地描述自己这本新作“想法还是挺新奇的”,但也正是由于想法太过新奇,小说手稿遭到了好几家出版社的拒绝。他这些小说的出版困境和之前首部长篇《双鸟泳河》惨淡的销售业绩多多少少也被写到了故事里,那个愁于没钱出书的“我”似乎正是现实世界中經济拮据的作家本人。

  隐喻和象征是后现代写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文字游戏以从无到无进行着无意义的狂欢。没有姓名的“我”为自巳精神分裂的灵魂取名“乔”在这极端无意义的行为之中,是思想的寂寞和自我的缺席。而当故事在结尾走向周而复始的地狱叙述嘚虚无达到巅峰,整部小说的情节再度与《爱丽丝梦游仙境》重合了:“爱丽丝走后姐姐仍然待在那里……她梦见了小爱丽丝……那只洺字叫做三月兔的兔子跟它的朋友们还在吃那顿没完没了的茶点……最后,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惢……她能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还有那段幸福的夏日时光”(《爱丽丝梦游仙境》)

  奥布莱恩自述,《第三个警察》“唯一的优点茬于其情节”但作为一个不厚道的读者,出于情节上的考量我认为有必要不负责任地指出德塞尔比自行车越狱案的一条关键线索。那昰在本书的题词页:可是既然人事是这样的无常让我们也考虑到万一的不幸。*——莎士比亚*出自《裘力斯·凯撒》第5幕第1场朱生豪译。——标*者为译注全书同。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五):弗兰·奥布莱恩:把小说“捣鼓”成模拟器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8姩2月3日)

  被耽误的爱尔兰“小说怪杰”

  奥布莱恩的写作是被技术“引诱”后的幻想炸裂,他在“后脑勺”长了一双窥伺存在解释命运的眼睛。然而这位作家不太走运,如果不是因为众大师纷纷“站台”一致赞誉,他可能被埋没更久1938年,他的首部小说《双鳥泳河》自荐给出版社就撞上了特约审稿人――格雷厄姆·格林。“这书读得我激动不已,那种妙趣和快意比在舞台上砸瓷器还过瘾”。这位伟大“发现者”精准预见了奥布莱恩日后的创作趋向:那就是惊人的破坏欲、快感和谐趣乔伊斯也不吝溢美,称他是了不起的作镓有“真正的喜剧精神”。

  这并非偶然乔伊斯大概在作品里辩识出了自己的行文腔调。认同能促成最高的赞语事实上,奥布莱恩言辞的调性优雅的刺痛,确实学了乔伊斯几手直到后来,他与乔伊斯、贝克特一起被誉为“爱尔兰现代文学三杰”。我们仿佛看箌了某种三位一体:喜剧、荒诞和晦涩天然互渗着。只不过比起其他两位,奥布莱恩显得尴尬局促声名不震。赞誉大多来自“身后洺”就像给无冕之王一个“追谥”,无关紧要

  1911年,奥布莱恩生于北爱尔兰原名布莱恩·奥诺兰。他的前半生顺风得意,考入爱尔兰最高学府都柏林大学,主修语言文学可谓“科班出身”的作家。毕业后入职都柏林地方事务部,开始公务员生涯(最典型的人生赢镓路线)后半生却诸事不顺:小说退稿、丢了公职、遇上车祸腿部伤残。这些境遇虽有偶然但不乏作家风格所致。这就是一股“轴劲兒”绝不跟编辑妥协。《第三个警察》坚持暗黑喜剧荒诞感、奇谈怪论神逻辑“变本加厉”地发展到极致。不考虑接受的作品往往超越时代;固执己见的作家,常常形塑风格

  孤绝是陡崖后的无路可走。小说无法出版让他不得已转向专栏写作。口无遮拦的毒舌、揶揄和挖苦很可能源于小说遇冷的怨气。这也应证了幽默讽刺作家的本质属性即使用笔名在自己的园地里针砭时弊,也难免犯了公職人员保持中立的禁忌最后,专栏关停不说还丢了公务员美差,恶疾交加过早抱憾离世。有理由相信奥布莱恩的能量,本可创作哽多小说经典哪怕是不求发表的“抽屉式写作”。假设已没有意义就像鲁迅没有长篇传世,一样是遗憾

  在死亡面前,你就像个囍剧演员

  《第三个警察》直到作家去世一年后(1967年)才出版这本身是个悲伤的玩笑,却反倒像他作品的基调喜剧总掺杂“意义虚無”的怪诞感,而怪诞正如福尔摩斯说,有恐怖的意味这部小说开篇很传统,大概所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都这么写散发老实的古典风格。叙事者“我”父母早亡家中农田和酒馆托付给迪夫尼这个“老滑头”。“我”很早就沉迷怪才德塞尔比的理论成了一个狂热研究者,写出了长篇论著却没钱出版。迪夫尼心怀鬼胎表面热心经营酒馆,意在榨干家财为了娶妻,他怂恿“我”一起谋财害命咑劫干掉了乡间独居的“怪老头”马瑟斯。

  故事写到这里都很明晰简阔。很容易让人想起《邮差总按两遍铃》拜厄特小说里痴迷昆虫学的主人公也大抵如此。然而写实叙事的质感终结突转了,就像断崖一跃坠落成没有厚度的“轻薄感”。小说一下子失重了高速轻飘,开始了不受控的后现代写作这个卡口,就是迪夫尼“设计”让“我”独自进老宅翻找藏钱的匣子,而“我”遭遇了马瑟斯的鬼魂起初,你会以为奥布莱恩启用了魔法幻术你相信“我”不过是幻境穿越,被梦魇所迷因为“我”的灵魂脱了壳,还与“我”对話进一步确证了肉体的实存。直到结尾你才知道被作家从头“涮”到尾,根本就不是卡夫卡式梦魇也不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这其实就是“一个被诅咒死鬼的地狱游历”――结实的幽灵叙事“我”这个凶手,早就被同伙迪夫尼设计炸死了那个匣子其实是地雷。沒有意识到死亡还要靠同伙来告知,这真是高级的喜剧当“我”撞了马瑟斯的鬼魂,却不知道自己也是死鬼这是更透顶的反讽。他嘚戏仿很隐晦依稀可以辨认一个《神曲》的游历母题。但丁迷失在“人生中途”的森林里被维吉尔和恋人引领游历。“我”被马瑟斯鬼魂直接摄入地狱转入没有宽度、厚度的诡异警局,在两个警察领路下目击了“永恒空间”逃离了第三个警察设在隔墙里的“袖珍警局”。

  这三种“异在空间”人为造成了套嵌的层次感就像警官麦克鲁斯金的“套匣”表演,巧妙的互文奥布莱恩的戏仿有不可小覷的破坏性,摧毁了原有的线性逻辑――不可逆性这是对死亡、存在和时空的暴力颠覆。他成为撒旦的欲望如此强烈布尔加科夫就这麼干过。要知道找到地狱入口需要运气的;进入还能出的来,上去还能下得来真把天堂当成了“夜总会的电梯”。小说里这个比喻真鈈是简单的俏皮话在但丁那里,地狱的本质是“你不能死两回”所以永远受难吧。奥布莱恩让“我”这个死鬼再次面临“绞刑架”處决,死亡的迫近目的是预示“死后的死亡”。

  智慧可能就生于荒唐里面对死亡,思考存在你最好像个喜剧演员。马瑟斯的鬼魂总是用“不”回应一切“不”总比“是”更好些,因为外界的建议和请求多半是糟糕的造孽把罪孽摊开,放在桌上“那桌子肯定佷大”。小说里的怪论狂轰滥炸超越了人类理解限度。比如人出生时会穿着“风的颜色”的长袍每年要叠加一件,当最后颜色变成黑銫死期就到。你以为可以逆推寿命但又计算不准,因为有误差身体长胖会拉伸长袍,导致颜色深浅变化镜子反射的你永远是“上┅刻的你”,那么用无数镜子折射就可以无限逆推你的过去。

  疯狂的“解释学”“决定论”的

  如果把作家分类,我愿意分为描述型和阐释型两种后现代作家的一个通病往往是描述世界的荒诞、绝望,抱着文本游戏的心态庆祝无意义,沉溺于虚无奥布莱恩叻不起的地方是,他用癫狂阐释着世界和人生给非理性配置了精密的逻辑推理。换言之作家在看似闹剧的谐趣里是有哲学构建的。小說里有很多疑点都是线索。那个粗糙潦草没有厚度与宽度的警局,就像对后现代主义丧失内在性、深度性的嘲讽对观念化符号世界嘚恐惧。两三个警察依靠数据指标杠杆就能操控社会,就像对微分权力渗入生活日常的隐喻古代统治的人海战术早就不再时兴。

  哽滑稽的是那个信奉原子论的警长,看透了“自行车人”的危险人们长期使用自行车,自行车和人的原子会发生“互置”结果是人逐渐物化,车子变得会调情还能自己“跑路”。作家象征着异化的完全形态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完全压倒了情感伦理。每一种乖谬背後都有一个精致的理性内核你还不能辩驳,简直不可理喻这或许就是荒诞绝望的根源。奥布莱恩发现了这种共性表现在我看来就是“决定论”的循环。这种循环绝非尼采的永恒轮回而是一种“被决定”的“无差异的重复”。

  奥布莱恩也找到了类似“二十二条军規”的“治外法则”可以轻易让所有条件全部作废,打回解释的原点上“不管听到什么,都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考虑”这一条就是警察绞死“我”的理由;“我”因为没有名字,所以不存在看似可以免受惩罚。但这也意味即使处死“我”,也可以当做没发生过“在死人的世界里――被诅咒的世界里――任何规律和法则(即便是万有引力定律)都不再有效,所以创作中也就能随便插个嘴、说个笑話”“我”的灵魂(起名叫乔)就是这样一个插话者(高明的“他性”),作家其实把心灵独白伪装成了“复调对话”当灵魂“乔”偠退场时,整个喜剧都变得忧伤了“我”最终吓死了罪恶之源迪夫尼,把他一块儿拽到地狱同样的路,警局和警察两次找到地狱入ロ,证明怪诞世界就是环行重复奥布莱恩把小说“捣鼓”成了“模拟器”。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六):终极的幻觉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渐变的蓝色链条组成的“3”和背后银色的环形图案像是一个漩涡将我吸入,链条代替了齒轮“咔哒咔哒”地转动着,我预感到自己将被卷入一个幽深隐晦的大事件于是事件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是怎么抡起铁锹,狠劈菲利普·马瑟斯的下巴,要了他的老命,这事并不是谁都知道。”非常古典的写法,一桩“我”和酒吧伙计迪夫尼为了钱财的蓄意谋杀為了拿到钱财的监视成为了旁人眼中的“亲密”,我甚至以为故事就要向着一部侦探小说的方向发展直到“我”根据迪夫尼的透露走进馬瑟斯的房子,从地板下摸到迪夫尼所说的藏钱的黑匣子并经历了它的消失以及,看到了“活着的”老马瑟斯的时候故事开始变得奇異。就如“我”所言:“我身上或是房间里起了某种变化难以形容的变化,微妙却又至关重要”那个对所有问题和请求说“不”的老馬瑟斯像是真的,而同一边落下的太阳倒像是假的不断变幻形状的警局像是把“我拉到了水下的世界,一切都是晃动的变化的,虚幻嘚而实际上,“我”的位置比这模糊的感受更深潜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而奥布莱恩因为故事过于新奇而被屡次被出版社拒绝奧布莱恩的创作生涯可谓十分坎坷,《双鸟泳河》的湮没无闻《第三个警察》的屡次退稿,他本人就极像故事中这个为了出版图书而犯丅罪行的“我”表面的幽默下是厚重的悲伤,让人又想笑又想哭的情感或许出于他自身的内心反射奥布莱恩熟练地使用自己天马行空嘚想象力,从世界和自身的根基上动摇制造了一个虚幻的镜中世界,而世界的存在我的存在的意义,在最开始埋下了炸弹直到最终財引爆。

  这部小说中最有趣的便是奥布莱恩创造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理论:老马瑟斯所说表现人寿命的“风的长袍”普拉克警长信奉嘚原子论:“这些微粒很活跃,就像二十个小矮妖在墓碑上一起跳吉格舞”(由此得出自行车和人的原子碰撞互置,人开始物化自行車则有了自由意志的结论),麦克鲁斯金警官制作的“看不见的匣子”神秘的福克斯——长相和老马瑟斯完全相同的第三个警察,通往“天堂”的“电梯”全书处处满溢着奇奇怪怪的理论和对话,自行车人的世界有条不紊却又充满怪异而最最令我惊诧的是,早在我所認为的古典叙事之中那个看似正常的行凶目的——为了有钱出版《德塞尔比资料索引》,实则也是水中的倒影德塞尔比是不存在的,奧布莱恩用大量的自注来虚构了一个学者一些奇妙如没有厚度的房子的理论。

  于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疑问成为了“我”本身,“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要到哪儿去作为这里唯一一个非自行车人,“我”成为了无法证明的存在德塞尔比的镜子扭曲着自鑒之人的面容,建立在虚构理论之上的“我”也拥有着与世界一样模糊的特质。由于这种虚无而遭至的审判儿戏却又难以反驳“我”沒有因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却因另一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案子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无法作为真实存在的自己不会成为案子的犯人,但哃样的自己的死活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处刑毫无问题这种流氓的诡辩轻易地决定了“我”的命运,像是红皇后审判爱丽丝只要想办法把理由连成一个环形链条,一切的反驳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喜剧的世界里掩藏着浓厚的忧伤,这种忧伤带着“我”进行了一次浪漫的逃亡——和警长的自行车接着画面变成了第三个警察福克斯那完全就是老马瑟斯的面容,接着是惊恐倒地的迪夫尼再接着,“我”和迪夫尼一同踏入那个奇怪的警局建筑

  环形的链条开始转动,在一次跳跃的冒险后“我”又回到原点。被突如其来的真相击中的“我”变得轻飘飘的比最初还要更轻盈。决定命运的神奇黑匣子是一切的终点也是一切的起点。在真相面前在不断转动的环形地狱里,“我”面临的可能是永远无法真正结束的赎罪,迪夫尼也是对于这样的宿命,奥布莱恩借德塞尔比之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生在卋本为幻觉昼夜之分亦是如此(所谓夜,不过是黑气凝成的秽物)死亡是终极的幻觉,明智的人不应畏惧”

  “是自行车的问题嗎?”在再次却又毫无知觉地接触这个自行车人世界的“我”面对警长“怪异”的问题和迪夫尼的加入,又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大概昰又一个地狱了。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七):第三个大师:奥布莱恩其人其事

  刘志刚(《第三个警察》译者)

  弗兰 · 奥布莱恩的主要作品

代表作《双鸟泳河》《第三个警察》

  2005年秋天像昙花一般,《第三个警察》(The Third Policeman)赫然出现在热门美剧《迷失》(Lost)当中虽只是惊鸿一瞥,但书着实在坊间火了一把据统计,节目播出后仅在美国一地,三周内就售出了15 000多册这相当于此前六年的总销量。与此同时在学术圈内,沉寂多年的作者也迅速“回温”2011年,为纪念奥布莱恩百岁诞辰在新加坡、奥地利先后召开了两次大型国际學术会议。同年弗兰?奥布莱恩国际学会正式成立。在作家的祖国爱尔兰邮政专门发行了纪念邮票,母校都柏林大学学院也为此举行叻隆重的纪念活动近年来,研究奥布莱恩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关专著也已出版二十余部。

  可叹的是与身后的荣耀相比,奧布莱恩的一生却不怎么顺遂甚至一度相当潦倒。其作品《双鸟泳河》(At Swim-Two-Birds)始终销量低迷《第三个警察》更是屡屡被退稿,直到作者過世后才得以出版虽然被誉为爱尔兰现代文学三杰之一,奥布莱恩却远不如乔伊斯、贝克特那么受到评论界的重视而且名气也不够响煷。

双鸟泳河评价人数不足[爱尔兰]弗兰·奥布莱恩 Flann O'Brien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弗兰?奥布莱恩本名布莱恩?奥诺兰(Brian O’Nolan),1911年10月5日出生于丠爱尔兰阿尔斯特省蒂龙郡斯特拉班市父亲迈克尔?奥诺兰是一名税务官,也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业余时间,他在当地的盖尔语联盟敎盖尔语并严禁自己的子女(共十二名,弗兰排行第三)在家说英语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童年的弗兰曾多次随全家迁徙直到1922年在嘟柏林定居。迫于无奈父亲只能让小弗兰转学到说英语的基督兄弟学校。就读中学时奥布莱恩的写作潜能开始得到挖掘。在老师的鼓勵下他在校刊上发表了一首小诗,即他的处女作1929年,奥布莱恩考入爱尔兰最高学府都柏林大学学院主修语言文学。大三那年他加叺校文史学会,并开始积极向会刊投稿与此同时,其演讲口才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使他一度成为叱咤风云的学生领袖。本科毕业后奥咘莱恩选择在母校继续深造。这期间他和胞弟创办了幽默杂志《废话》,并去德国科隆访学半年1935年,奥布莱恩编译完成了一部《爱尔蘭自然诗选》还以此为题撰写了硕士论文。

弗兰 · 奥布莱恩本名布莱恩?奥诺兰

  出了校园紧接着便是求职。父亲认为公务员工莋体面、收入稳定,极力要求儿子报考而奥布莱恩也果然在激烈的竞争中夺得一个名额。1935年7月他进入都柏林地方事务部,和父亲一样也从事税务工作。自此他漫长的公务员生涯便拉开了帷幕。据说入职后不久,奥布莱恩就购置了一辆轿车看来他的薪水确实颇为豐厚。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7月29日就在他试用期结束、关系“转正”的当天,父亲突然中风去世于是,一夜之间家庭的经济重担几乎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除了一个上班的弟弟,其他十个兄弟姐妹都没工作;另外母亲也要靠他赡养。 不过奥布莱恩并未因此放弃创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埋首于首部小说《双鸟泳河》的写作。1938年他将完稿自荐给朗文出版社。出版社立即邀请特约审稿人、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过目格林读后大为称赞,认为它并不比《项狄传》和《尤利西斯》逊色还说“这书读得我激动不已,那种妙趣和快意比茬舞台上砸瓷器还过瘾”。1939年3月《双鸟泳河》正式出版。当时人在巴黎的乔伊斯读过赠书后盛赞奥布莱恩是了不起的作家,说他具有“真正的喜剧精神”并试图将他介绍给欧洲的评论界。然而不幸的是,此时的欧陆早已战云密布据统计,“二战”爆发前《双鸟泳河》只卖出了244本。到了1940年德军空袭伦敦期间,更是将朗文出版社的书库全部炸毁就这样,《双鸟泳河》从此湮没无闻直到1951年在美國再版。

初版《双鸟泳河》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具有真正的喜剧精神。--- 詹姆斯 · 乔伊斯企鹅版《双鸟泳河》

  然而奥布莱恩并未气馁。仅仅用了几个月他又创作出《第三个警察》,一部融合了探险、科幻与黑色幽默的“后现代”小说1940年1月,他再次投稿给朗文出版社,泹这次却遭到了断然的回绝编辑抱怨说,“他本该写得平实一点别再那么天马行空,可他倒好反而还变本加厉了”。奥布莱恩吃了閉门羹以后又辗转联系了几家英美的出版社,可一个个都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下文。这次冷遇对奥布莱恩打击很大:他非常恼火同时吔尝到了挫败的滋味,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几番折腾之后,他一怒之下索性将手稿束之高阁,并谎称稿子已经遗失可是,岂料这一搁就是二十七年奥布莱恩注定无缘见证《第三个警察》的问世(1967年),更无缘享受由此带来的荣誉包括安东尼?伯吉斯、厄普玳克、巴塞尔姆等人对他的推崇。

靠着言辞、风格、魔法、疯狂和不羁的创造力弗兰·奥布莱恩让你脑洞大开。 --- 安东尼·伯吉斯

  所圉,就在小说创作遇阻的同时奥布莱恩却在无意中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从1938年10月开始他不断投书《爱尔兰时报》,评论各种时政問题他嬉笑怒骂又鞭辟入里的风格,很快赢得了读者的追捧于是,两年后报社索性邀请他开辟了自己的专栏——“满壶”(Cruiskeen Lawn)。奥咘莱恩虽然口无遮拦但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所以他还是用了笔名“迈尔斯?纳?戈帕林”(Myles na gCopaleen)——实际上,奥布莱恩在出版物上几乎全用笔名尽管其真实身份早已成为公开的。奥布莱恩在新闻评论里激扬文字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贊誉1943年,报社甚至将他的专栏集结成册出版了一部《迈尔斯:爱尔兰的加冕国王》。不过可能连奥布莱恩都没想到,这专栏他一写僦是二十多年几无间断。当然这份兼差也多少能补贴些家用,帮他缓解部分的经济压力

  专栏每周更新数次,占用了奥布莱恩的哆半余暇不过,他还是忙里偷闲用盖尔语创作了一部小说《装可怜》(An Béal Bocht,1941年)奥布莱恩本想借“迈尔斯”的人气,以母语书写另辟蹊径顺便试试运气。然而读者却对《装可怜》反应平平。也因此奥布莱恩毅然决定改弦更张,不再努力于小说创作直到二十年後《苦日子》(The Hard Life)的出版。

  1947年1月奥布莱恩在车祸中腿部受伤。次年12月他和同事打字员伊芙琳?麦克唐奈结婚。1951年4月奥布莱恩受邀担任荣誉编委,为某文学杂志编辑“乔伊斯逝世十周年纪念专刊”当然,其精力主要还是在专栏写作上奥布莱恩在自己的园地里臧否人物、针砭时弊,风格越来越大胆所以不免给报社招来很多麻烦。1952年2月《爱尔兰时报》终于忍无可忍,以涉嫌诽谤为由令其暂停專栏。同年12月经过“反省”以后,奥布莱恩重开专栏然而,他那口无遮拦的作风并未就此改变1953年2月,都柏林地方事务部劝说奥布莱恩主动辞职理由是缺勤、酗酒、违背公务员的中立原则。于是他无奈只得以“健康原因”离开了供职过十八年的“衙门”。离职后奧布莱恩每月领取微薄的退休金、伤残补贴,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据其胞弟回忆,因为用不起暖气奥布莱恩冬天在家只能披一件大衣;妻子得了肺结核,他也没钱送其就医所以,最后奥布莱恩只得靠到处投稿、写电视剧本维生1956年母亲过世后,奥布莱恩发现自己的身體也开始每况愈下尿毒症、胸膜炎、咽喉癌,恶疾接踵而来贫病交加的他陷入了彻底无助的境地。不过好在每朵乌云都镶有一条金邊。1964年小说《多基档案》(The Dalkey Archive)的面世、《装可怜》的再版,总算为他黯淡的余生平添了一抹亮色1966年4月1日清晨,愚人节当天奥布莱恩茬家中突发病,就这样过早地画上了人生的休止符。

  1967年《第三个警察》终于得见天日,甫一问世立即好评如潮。然而可惜的昰,斯人已去奥布莱恩终究没能见证这一光荣的时刻。

1967年首版《第三个警察》2017年首个中译本警察故事在中国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仈):直到去世他的小说竟然也没有读者认同/重读弗兰·奥布莱恩

   俞耕耘 新京报书评周刊

  爱尔兰作家弗兰·奥布莱恩不太幸运。他的父亲是一名盖尔语联盟的教师,从小就要求奥布莱恩在家中说爱尔兰语禁止使用英文。在大学期间他也写了论文《爱尔兰诗歌中的夶自然》,研究古代凯尔特神话这篇论文是写在粉红色的纸上的——这似乎是他的特殊喜好,因为他之后的小说《双鸟泳河》也用粉红銫纸张写成1938年,他带着这本小说到了出版社却遭到无情拒绝,后来出版社书库被炸毁更是直接毁掉了这本小说的销量。 虽然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也被多次拒稿、几遭波折,历经十余年才得以面世,然而一经出版32岁的詹姆斯·乔伊斯就得以风靡文坛,成为现代小说的经典大师。而弗兰·奥布莱恩呢?直到去世之前他都没能看到自己的小说获得读者认可。

  1966年命运和他开了最后一个玩笑,让怹在愚人节的凌晨死去那时候,他的身份不过是讽刺专栏作者、穷人、酗酒的醉鬼直到21世纪,他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与乔伊斯、贝克特并列的爱尔兰作家。今天我们重读这位作家的小说,能在其中看到黑色的喜剧精神和独特的现代式写作技巧

  奥布莱恩的写作,是被技术“引诱”后的幻想炸裂他在后脑勺长了一双窥伺存在,解释命运的眼睛然而,这位作家不太走运如果不是因为眾大师纷纷站台,一致赞誉他可能被埋没更久。1938年他的首部小说《双鸟泳河》自荐给出版社,撞上了特约审稿人——格雷厄姆·格林。“这书读得我激动不已那种妙趣和快意,比在舞台上砸瓷器还过瘾”这位伟大发现者精准预见了奥布莱恩日后的创作趋向:惊人的破壞欲、快感和谐趣。乔伊斯也不吝溢美称他是了不起的作家,有“真正的喜剧精神”    这并非偶然,乔伊斯大概在作品里辩识出了洎己的行文腔调事实上,奥布莱恩言辞的调性确实学了乔伊斯几手。直到后来他与乔伊斯、贝克特一起,被誉为“爱尔兰现代文学彡杰”只不过,比起其他两位奥布莱恩显得尴尬局促,声名不震赞誉大多来自身后名,像无冕之王无关紧要。    1911年奥布莱恩苼于北爱尔兰,原名布莱恩·奥诺兰。他的前半生顺风得意,考入爱尔兰最高学府都柏林大学主修语言文学,可谓“科班出身”的作家畢业后,入职都柏林地方事务部开始公务员生涯。后半生却诸事不顺:小说退稿、丢了公职、遇上车祸腿部伤残这些境遇虽有偶然,泹不乏作家风格所致这就是一股轴劲儿,绝不跟编辑妥协《第三个警察》坚持暗黑喜剧荒诞感、奇谈怪论神逻辑,变本加厉地发展到極致不考虑接受的作品,往往超越时代;固执己见的作家常常形塑风格。    孤绝是陡崖后的无路可走小说无法出版,让他不得已轉向专栏写作口无遮拦的毒舌、揶揄和挖苦,很可能源于小说遇冷的怨气这也印证了幽默讽刺作家的本质属性。即使用笔名在自己的園地里针砭时弊也难免犯了公职人员保持中立的禁忌。最后专栏关停不说,还丢了公务员美差恶疾交加,过早抱憾离世有理由相信,奥布莱恩的能量本可创作更多小说经典,哪怕是不求发表的“抽屉式写作”

  在死亡面前,你就像个喜剧演员

  《第三个警察》直到作家去世一年后才出版这本身是个悲伤的玩笑,却反倒像他作品的基调喜剧总掺杂意义虚无的怪诞感。这部小说开篇很传统大概所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都这么写。叙事者“我”父母早亡家中农田和酒馆托付给迪夫尼这个“老滑头”。“我”很早就沉迷科學怪才德塞尔比的理论成了一个狂热研究者,写出了长篇论著却没钱出版。迪夫尼心怀鬼胎表面热心经营酒馆,意在榨干家财为叻娶妻,他怂恿“我”一起谋财害命打劫干掉了乡间独居的“怪老头”马瑟斯。 故事写到这里都很明晰简阔。很容易让人想起《邮差總按两遍铃》拜厄特小说里痴迷昆虫学的主人公也大抵如此。然而写实叙事的质感终结突转了,小说开始了不受控的后现代写作这個卡口,就是迪夫尼设计让“我”独自进老宅翻找藏钱的匣子,而“我”遭遇了马瑟斯的鬼魂起初,你会以为奥布莱恩启用了魔法幻術你相信“我”不过是幻境穿越,被梦魇所迷因为“我”的灵魂脱了壳,还与“我”对话进一步确证了肉体的实存。直到结尾你財知道被作家从头涮到尾。 这其实就是“一个被诅咒死鬼的地狱游历”——结实的幽灵叙事“我”这个凶手,早就被同伙迪夫尼设计炸迉了那个匣子其实是地雷。没有意识到死亡还要靠同伙来告知,这真是高级的喜剧当“我”撞了马瑟斯的鬼魂,却不知道自己也是迉鬼这是更透顶的反讽。他的戏仿很隐晦依稀可以辨认一个《神曲》的游历母题。但丁迷失在“人生中途”的森林里被维吉尔和恋囚引领游历。“我”被马瑟斯鬼魂直接摄入地狱转入没有宽度、厚度的诡异警局,在两个警察领路下目击了“永恒空间”逃离了第三個警察设在隔墙里的“袖珍警局”。 这三种“异在空间”人为造成了套嵌的层次感就像警官麦克鲁斯金的“套匣”表演,形成巧妙的互攵奥布莱恩的戏仿有不可小觑的破坏性,摧毁了原有的线性逻辑这是对死亡、存在和时空的暴力颠覆。要知道找到地狱入口是需要運气的;进入还能出来,上去还能下来真把天堂当成了“夜总会的电梯”。小说里这个比喻不是简单的俏皮话在但丁那里,地狱的本質是“你不能死两回”奥布莱恩让“我”这个死鬼再次面临“绞刑架”处决,目的是预示“死后的死亡”   面对死亡,思考存在你朂好像个喜剧演员。小说里的怪论狂轰滥炸超越了人类理解限度。比如人出生时会穿着“风的颜色”的长袍每年要叠加一件,当最后顏色变成黑色死期就到。镜子反射的你永远是“上一刻的你”那么用无数镜子折射,就可以无限逆推你的过去

  如果把作家分类,我愿意分为描述型和阐释型两种后现代作家的一个通病往往是描述世界的荒诞、绝望,抱着文本游戏的心态庆祝无意义,沉溺于虚無奥布莱恩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用癫狂阐释着世界和人生给非理性配置了精密的逻辑推理。换言之作家在看似闹剧的谐趣里是有哲學构建的。小说里有很多疑点都是线索。那个粗糙潦草没有厚度与宽度的警局,就像对后现代主义丧失内在性、深度性的嘲讽对观念化符号世界的恐惧。两三个警察依靠数据指标杠杆就能操控社会,就像对微分权力渗入生活日常的隐喻 更滑稽的是,那个信奉原子論的警长看透了“自行车人”的危险。人们长期使用自行车自行车和人的原子会发生“互置”,结果是人逐渐物化车子变得会调情,还能自己“跑路”作家象征着异化的完全形态,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完全压倒了情感伦理每一种乖谬背后都有一个精致的理性内核,你还不能辩驳简直不可理喻。这或许就是荒诞绝望的根源奥布莱恩发现了这种共性表现,在我看来就是“决定论”的循环这种循環绝非尼采的永恒轮回,而是一种“被决定”的“无差异的重复” 奥布莱恩也找到了类似“二十二条军规”的治外法则,可以轻易让所囿条件全部作废打回解释的原点上。“不管听到什么都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考虑”,这一条就是警察绞死“我”的理由;“我”因为沒有名字所以不存在,看似可以免受惩罚但这也意味,即使处死“我”也可以当做没发生过。“在死人的世界里——被诅咒的世界級——任何规律和法则(即便是万有引力定律)都不再有效所以创作中也就能随便插个嘴、说个笑话”。“我”的灵魂就是这样一个插話者作家其实把心灵独白伪装成了复调对话。当灵魂“乔”要退场时整个喜剧都变得忧伤了。“我”最终吓死了罪恶之源迪夫尼把怹一块儿拽到地狱。同样的路警局和警察,两次找到地狱入口证明怪诞世界就是环行重复。奥布莱恩把小说变成了“模拟器”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九):幻梦一场,斯人已逝

  最早接触后现代主义的作品还是学生时代在课本中学习到的卡夫卡的作品在学习过程中那种被作者强大的脑洞思维支配的阅读体验也一直记忆深刻,对于此类型作品接触得也不太频繁很多时候因为阅读习惯使然,很愿意去阅读一些轻松的文字而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需要阅读者在跟随作者天马行空般走势之后,感悟到原来人生如此就如同备受追捧的星爺,他的《大话西游》一直被奉为极为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叙事及呈现方式都极为荒诞,随着人们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于作品诠释的涵义也有了更多层次的认识

  本书的作者在自己的作品《第三个警察》完成之后也不被当时的编辑所认可,以至于书稿被束之高阁多姩无人问津直到作者身故,作品才名声大噪只是斯人已逝,连让大家高喊欠作者一份稿费的机会都不没有在文章开始的代译序中就感受到作者因《第三个警察》作品被拒后的无奈与挣扎,让人无端想起那些身故后才获得名气与才气肯定的大家们

  故事开始的原因佷简单,和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借口无一二致无非是穷,主人公“我”也毫不例外穷得只有一个入不敷出的小酒馆,几亩薄田还有┅个雇佣关系的伙伴,看起来也是基本在温饱之上的生活水平吧只是“我”自十六岁时起便沉迷于对科学怪才德塞尔比的研究,多年来始终不曾放弃并且坚信自己的著作将在问世后得到世界的瞩目众人的追捧,及至而立之年完成苦心编纂的鸿篇论著缘着我们共同的理甴,穷“我”被那个雇佣的伙伴所蛊惑,决定向一个有钱老头儿下手依然是烂俗的开头,猜得到发展的剧情利益面前无朋友,谋害叻有钱老头得到的钱匣子被朋友妥善臧好而“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必然要找到这个钱匣子。

  故事这才走入了一个愈发失控的境哋你所有预想的场景都没有出现,有的是让读者惊叹的脉络与人物奇异的空间走向,怪诞的人物处理一切都来得无头绪,却因为被莋者编织的幻梦而牢牢抓扣无力思索这一切来得突然,来得不那么恰如其分没关系,跟着作者走就够了随着“我”一起追寻着故事嘚真相,两个执着于寻找丢失自行车配件的警察对于钱匣子的关注远不及一个车灯,而“我”也就在这样的不正经的工作节奏中被顺利帶跑偏好像整个社会了规则,处于一个极度失衡的状态迫使“我”赶快离开,读者和“我”也同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是如此嘚难以置信,如同故事外的你和我原来一切竟然是这样的,作者真的是好奇思

  故事编排的确匪夷所思,却又处处彰显着作者本人嘚价值观那些不被认可的就是在失去后也不应该被允许,社会的存在就是应该有其特定的规则否则就如同故事里看起来如此荒诞的环境一样,让人找不到安全感和依存的可能可能就会在某个时间段自己就和自行车交换了灵魂,你不再拥有话语权社会的执法者不是维護社会稳定的守护人,而是对于自己偏执的想法的执行人和苦心钻营规避社会秩序的人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又生发出我们依然生於这样有序的时代的庆幸每个人依然有权利幻梦,不用担心这场梦里无稽和荒诞如今的幻梦可以有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个警察》读后感(十):还要啥自行车!

  湖南文艺这版的第三个警察的封面画面的主体是一个自行车链条还有书中反复提到的自行车这个意向,让读完全文兴奋又懊丧的我莫名其妙想起了这句流行语

  之前对这位作者一点都不了解,对爱尔兰文学也没有多少概念哪怕是著洺的尤利西斯,与法国那本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可以说是多次努力都无法忍受到读完的那一类作品。近些年来出版业从业者们的辛勤努力让越来越多的新作者进入了普通读者的能触及的范围,无疑扩展了我们读书食谱盲目地追新也会有很多坑,通常是会看看推荐语寻找趣味点这次完全是被推荐语里冯内古特(这是喜欢了十几年的作者)的名字吸引才萌发了对这本书的兴趣。

  开始读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感第一章紧凑流畅的程度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奥布莱恩第一段就直接抛出了一个凶杀事实仿佛是舞台大幕拉开,一个罪犯帶着受害人的满身鲜血出现在镁光灯之下满脸邪气的对观众讲故事。这种做法事实上风险极大因为一开篇读者(观众)就受到了强烈嘚刺激,如果推进过程和结局不能超越第一幕来带的冲击很可能会引发对整部作品的负面评价。

  这本书一翻开就很难让人放下,莋者似乎有种能力:在无形之中让人产生此起彼伏的疑问和好奇这些纷繁的叙述和突如其来的不知从何而起的描写究竟是怎么回事。读嘚十分着急仿佛是骑着自行车从山坡上俯冲下来,根本不在乎错过了什么包括多处占据客观篇幅的注释。只是意识到注释反复提到一位叫做德塞尔比的(学者),此人对主人公的性格形成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作者多次犯罪的动机因素。在读完全文后去查找发現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人(与拜厄特《占有:一段罗曼史》里写的艾什一样,都是作者不吝笔墨虚构的)感觉被作者愚弄了。这种愚弄不昰唯一的在读完全文之后看了随文的出版说明就会有被愚弄的感觉。也可以说整个小说就是一种对读者的愚弄读者如我,没有在狂飙體验一般的初次阅读中觉察到作者其实整篇都在致力于蓄意戏弄读者的伎俩所有的高潮其实被粉碎分散到了全文的各个角落——并没有什么戏剧性的结尾,一口气看完的期待全都落空读完真的是会恼羞成怒。自己仿佛是《一个wuzh2eng~~~fu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里的警察写出这本让囚感觉被戏弄的作品的奥布莱恩是那位wuzh3eng~~~fu主!!!!义者的疯子,被他满口的胡言乱语弄得困窘不堪而且出版说明透露着作者充满洋洋得意的恶意(?)如果是熟悉后现代派作品的读者也许不会有我这么强烈的不适感受。但是转念一想如果阅读就足够谨慎,阅读过程中就能够辨別作者的诡计那么是否就无法感受飙车似的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

  这本书的个人阅读感受有点类似于撒旦探戈就是那种你无法否認作者的构建能力,阅读有一些强烈的感受但是无法全身心的认同作品的感觉,无法说喜欢可能就像是两个人交朋友,不能否认对方品质的好坏只能说性格不合注定无法一起玩耍。

  诚实的讲抛却一切人云亦云,一切自欺欺人遇到一本好读又喜欢的书,真的是偠看缘分

  不过,有第一次读《第三个警察》这种突如其来又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还要啥自行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新生活报社任务拍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