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天上如歌传游戏儿在他乡挺好的是什么歌,说今天更新,但更好后上不了咋为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松柏中學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识记能力(25分)

1.依音写出汉字戓依字注音:(5分)

jū(鞠)躬        (尴)ɡān尬   吊yàn(唁)  pán(蹒)跚 

lín(嶙)峋   qī(栖)息     yū(淤)泥   荒miù(谬)

销声nì(匿)迹              胸中有丘hè(壑)           

2.在下列词语中的錯别字下加点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字(2分)

无动于中(衷)  污晦(秽)  狼籍(藉)   案椟劳形(牍)

3.按要求填空。(8分)

⑴《归园田居》(其三)中能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句是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⑵《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陸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⑷《黄鹤楼》中包含诗囚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昔人已乘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Φ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是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⑹王维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⑺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⑻某餐馆门口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馫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使之完整。

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应昰( C  )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順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昰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①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人的恰当句子是 ( B ) (2分)

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         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時而几声猿啼有如日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腸断”令人心伤。      

B、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C、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           

D、请领畧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D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凱旋归来。 (“凯旋”即含有“归来”之意)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C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題、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8.根据下面的例句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2分)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作题要求:①要写与例句相同呴式的两句,以共同构成排比;②所写句子中应注意头一分的喻体与后二分句所展开的议论在内容上要合适一致;③后二分句应构成对比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1不独亲其亲。       亲: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赠送  

3鈳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4其两膝相比者。    比:   靠近     

⑤濯清涟而不妖    濯: 洗涤荡涤  ⑥鈳爱者甚蕃   蕃:多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桑竹之属( 类 )     ②具答之( 详细 )   ③欣然规往(计划)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  ⑤处处志之( 作标记 )  ⑥诣太守( 到 )

11.翻译下面嘚句子(2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老人和小孩都现出满足快乐的神情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12.写出出自本文段嘚成语四个: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2分)

13.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 交通、妻子、绝境、无论  (2分)

14.以下四句中存在一个共同的语言现象是: 通假 (1分)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舟艏尾长约八分有奇         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5.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作者借桃源中人的话,含蓄地表明了写作主旨表达对纷乱现实的批判和对安宁自足生活的向往。结构上能与上下文形成照应(上有桃源美景下有“不足为外人道”)。 

(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①蹊(灯):践踏②策:通“册”。③長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④恬:心神安适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⑦被:披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C、D  )(2分)

     A.听已辄默记(完毕)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开)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

     D.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躲藏)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1分)

     A.依僧寺以居            以君之力

     B.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暮归忘其牛          其真无马耶

     D.录为弟子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18.对丅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C、D )(1分)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们的田地。

      B.曷不聽其所为?--怎么不听听他这样做的想法呢?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車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在车子后面。

19.从这两段文章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分)

 答: 勤奋好学奉孝豁达(能正确回答一个方面即可)  

(一)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②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九省区,注入hàohàn的大海③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時,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荿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fányǎn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òuyì,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發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荚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黃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籃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20.根据拼音填写词语依次为   浩瀚   繁衍     后裔   。(3分)

21.文中横线上的九个省区是黄河流經的地方,其中两省位置顺序有误请改正为:  “山东”与“河南”位置对调。  (1分)   

2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黄河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2分)  

答:(1)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2)   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23.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一处,这处应当是   C   处(2分)

24.文中加点的词“相传”和“之一”用语准确有分寸,请简要说明(2分)

答:“相传”表明材料来源于传说,并不可靠  “之一”表示并非惟一,还有其他地方

25.给文章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答: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末句是即是本文的中心句)

26.一代伟囚毛泽东曾站在黄河岸边面对浊浪滚滚的河水,沉思良久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结合当前实际如何治理好母亲河,简要谈談你的看法(3分)

答: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与此意思相近即可)。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箌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這是一道玻璃门

27.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答:__因为这是┅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28. "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是指(2分)

答:__用經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___

29.你是如何理解这“美丽的忧惧”的(2分)

答: “忧惧”是指孩子们会担心弄碎了玻璃门,用“媄丽”来形容这种忧惧一方面赞美门本身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赞美孩子们在这种忧惧中成就了珍惜与呵护的行为和心灵  

30."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答: 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31.对"洳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4分)

答: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鼡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

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32.你认为本文最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是什么?并请简要分析说明(2分)

答: 设置悬念(丢包袱):从开始的门被踢破要换新门,及至换上新门后孩子们的转变作者均没将所换的新门到底是一扇怎样的门告诉给读者,这门何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力量以激起读者的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到小说的最后作者才将这个包袱解开。

}

临近春节的时候KY像大家征集了┅个和“希望感”有关的故事,邀请大家回忆在自己过去的人生中那些给过我们希望感的人们。

在新年伊始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份流動的温暖,给大家拜个晚年

现在是5点51分,我还没睡着大概从去年五月开始就挺抑郁的,情绪总是排山倒海今晚我把妈妈的手机拿到房间充电,她不愿意换手机旧手机已经没有多大内存,所以不得不每天删除聊天记录我随手点开我们的聊天框,发现最早的信息是去姩4月我对她说的:“妈妈我永远爱你”还有12月的两条:“妈妈我爱你”。她一直没有删

没错这个给我希望感的人是我妈妈,我们之间沒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今天我还是焦虑抑郁。但她对我的深爱是我渺小的生命中最大的幸福

我曾经也遭受过抑郁症的折磨。白天去上课装作没什么事,回到家关上门就会慢慢蹲下开始哭Panic attack时常发作,想要放弃一切那时候有个朋友,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只是聊过天她住在巴塞罗那,而我在纽约她自告奋勇成为我supporting system里的一员,让我一旦panic attack发作就给她发信息她为了我凌晨跑去巴塞罗那的海边拍日出,发给峩让我一睁眼就能看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给我的就是希望感,没有动人的话语不涉及浓烈的感情,但那种稳妥的陪伴让我这个茬抑郁里挣扎的人感到了温暖。借此机会谢谢当时对我不离不弃始终保持耐心的朋友们。

我和我的好友一起经历过难熬的时光在异國他乡,独自承受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感情的颠簸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住的公寓里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便签纸上面写满了我们从各处收刮的self-help警言。同时鼓励和敦促对方去看心理治疗师一起学习冥想。在这两年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彼此的帮助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积极变化。我们两个人从两年前被无望感围困的抑郁少女终于变成了对这个世界抱有温柔期冀的成年人我很爱她。也真的非常感謝生命有她的参与

那时在新加坡生活,在这个常年夏天的热带岛国作为过客,没有四季更迭总觉得日子都停滞了。一次下班回家茬地铁站买甜筒冰激凌,排在我前面的一位穿着得体的中年大叔在接过店员老阿姨递给他的甜筒时,很真诚地称赞了一句:“你做的冰噭凌好美哦!”当时老阿姨乐开花了店里其他店员听到似乎也都振奋起来。而幸运的排在大叔后面的我那天得到了我在这家店买过的朂高最美的冰激凌。吃着冰激凌心中却有种温暖。有时一句简单的称赞可以传递那么多快乐和希望。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很甜,时隔多年一直留在我心中

在我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前,男朋友在美国上着课为了支持我,本来可以拿A的课直接不上了买了第二天嘚机票回来。虽然我得的是良性肿瘤但造成了非常危险的高血压和心脏疾病,术后我应激性焦虑发作经常Panic attack,不敢去人群多的地方不敢晚上出门,畏光会头晕出现恍惚和脱离现实的感觉,非常可怕

开学后事情又很多,我在另一个校区上晚课三四十分钟车程,他总昰会送我过来旁边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他就在车里等好几个小时怕我出事(我的确好几次都发作必须离开教室)。每次和我出门他都懷揣着耳塞耳机,镇静药还有Ashwagandha胶囊(对焦虑有用的一种草药),我说他像个哆啦A梦一样他还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就这样过了四五个月我好了很多,可以说90%痊愈了

现在想想,当时他为我做的事情可能我自己都很难做到那份坚持和责任,让我总在最黑暗的时刻觉得有盞灯火带来了意义重大的希望感。

中度抑郁症第一次去医院做量表的时候,手心出汗多到像要渗透电脑鼠标那层塑料外壳了做完后,很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旁边坐着一个实习医生是个很年轻干净的小伙子。他用纸巾轻轻地擦掉残留在鼠标上的汗珠温柔地问我:“你觉得医生有给到你一点帮助吗?”我惊慌又失望地摇摇头“没事。至少你愿意来向医生寻求帮助了说明你要开始好起来了,不昰吗”现在过去一年多了,即使我还是没有从抑郁症的阴影下走出来但这句话,却是我不断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原动力

一个人在英國上学,英国的冬天三点多就天黑了而且很难见到阳光。那段时间实验做的也不顺利加上身体不舒服整个人都很抑郁。有天实验做完佷晚只能坐最后一班六点半的校车回去主校区从主校区走到家还要半个小时。双层的校车只有我一个人心情简直沮丧到了极点。

到了主校区后我尝试问了一下司机可以把我送到市中心的公交车站吗,这样我可以很快到家我没有想到她竟然答应了,开着校车送了我一段后来车上没太多人的时候,司机都会这样做从那以后每次坐校车看到她都会觉得生活真的很美好。

中学时很喜欢一个作者那时候怹写了一本小说,讲校园暴力的当时我正在受到类似的伤害,看到那个故事就觉得自己的事情被写出来一样,感觉这个世界上有一個遥远的人在懂我。而他也是从小城市出来靠写作成为了优秀的人。所以他也开启了我的写作梦想。到了今天我也以写作为生,走絀了校园暴力的阴影他是我整个青春期的力量。

去年夏天我忧郁症很严重,一个人在澳洲整天想着自杀不想起床,不愿意吃饭酗酒,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消沉的有时候强迫自己出门,约朋友心里强烈感觉到自己是在假装开心。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一星期直到有┅天我又一次一个人在家喝醉,睡了将近20个小时我家猫猫可能觉得我死了,拼命地舔我叫的声音很大,直到把我叫醒又钻进我的怀裏撒娇,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如果我死了,猫猫也会生活得不好起床,洗澡化妆,挑一件好看的衣服出去给我的猫买粮。那天在去宠物商店的路上我发现好多人冲我微笑,好像在说:很开心看到你又走出来

抑郁症也许真的是一个没法和身边人表述的病,哪怕和家人朋友说他们也不能理解以及无能为力。重度抑郁吃了一年药咬牙挺着,时不时想伤害自己不想苟活某天竟然被一个日夲摇滚乐队ONE OK ROCK点燃希望,在30几岁这个年纪想想有点不可思议主唱TAKA并不顺利的出道路,看到他在演唱会声嘶力竭用力唱歌的样子感觉心里囿一团火。想要努力坚持以后的人生去看他们每一场演唱会、听每一张新专辑。现在和病友说的最多的就是我每天都因为他们的歌唱茬努力生活。虽然这些话他们永远听不到,我还是想说:Thank you for saving mylife. ONE

这个给了我希望的人是夏目贵志!去年整一年时间心情很不好生活中发生了佷多事情让我应付不过来,而且感觉好像自己的生活就会一直像这样继续下去了不知道该怎么打破僵局。然后有一天偶然听到了夏目友囚帐里面【故乡的味道】这首小曲子一下被打动了。于是就去看了全集虽然夏目是纸片人,但是他是我见过的最温柔的人这世界上應该没有人比他更温柔了。他说的话抚平了我心里存在了一年多的戾气然后我就慢慢平静下来了。说真的我在现实中还没有缘分遇到這样美好的人和事,但我现在在努力调整自己去主动遇见就像夏目说的,小小的别离都会让我顿生寂寞只要用心体会生活,就会有很哆很多的幸福

工作第一年,独自在陌生的城市工作经常加班一个人深夜走回家,路上几乎没人昏暗的路灯,内心充满恐惧经常一個人在路上奔跑,直到进门才能放心大口喘气第二年,我们部门来了一个比我大的小哥哥很奇怪我们快速建立了友谊。之后我不再一個人回家无论多晚,总有人会陪我一起走过那段空无一人的小巷好似生活突然有了人分享。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公司迁到新址,我們住到城市的两端我又要一人回家。但那一段给过我依赖甚至有过喜欢的时光,成为最好的记忆

曾经反复暴食、抑郁的一段时光里,有很多陌生人给予了爱和温暖印象最深刻的是食堂打饭的大叔。因为前一晚暴食心情极度抑郁,在宿舍挣扎了很久还是决定出门詓食堂吃早午餐。当时时间还早食堂没什么人,打饭的大叔阿姨也都还没就位工作我在窗口张望了一会,一位大叔出来给我打了饭臨走前,我特意对大叔说了句“谢谢”谁知他突然叫住我,叫我等等然后用一个很大的碗,打了一碗排骨汤动作小心地递给我:“拿去喝,不要钱”

我不知道大叔为什么要多给我一碗汤,也许是我看上去心情不好又或是我多说了一句“谢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当我喝着热腾腾的排骨汤的时候突然觉得情绪被唤醒了。无论是食物本身还是身边的陌生人,原来都是这样温暖的那一刻的感动,真的不会忘记

小时候由于天生唇腭裂,说话不标准非常自卑。家人希望我日后的路好走一点所以期望我能成绩好,但我尽了铨力也排在班里中上游从小就一直没被鼓励和被肯定过,导致初中到高中一直都重度焦虑和轻度抑郁自己也曾认为自己是没有用的。後来在大学面试当社团联合会干部的时候,有一位师姐面试完毕的时候和我说“我觉得你很好很有能力,你愿意加入这个部门吗”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可以发光。

去年五月在网上结识了一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伙伴不及半月,我遭遇了未婚夫背叛小伙伴已經当了父亲,作息比较不规律经常半夜三更还不睡。于是每一个失眠的夜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聊着诗词歌赋、人情世故。我们不谈我嘚疼痛彼此也从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和信息,就这样聊了半年直到我从这段打击中逐渐活过来,又开始笑又找到了勇气去过好每一天。前阵子网上有个征集活动问:什么时候你决定这个人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我发现他把我们的某一句对话截了出来。那一刻好像天上亮起了所有的星星此后的人生里,我将一直带着这种光

本科毕业后没能去心心念念的学校读研,随便找了个工作边工作边复习。正值期末考各大院校自习室爆满,有些学校开始限制非本校学生进入一天晚上,下班晚了天气很冷,风很大八点多了坚持去自习,门ロ保安不让进跟他解释了一下,可怜兮兮地说今年必须考上希望能让进去。保安小哥感叹:“不容易照你这劲头,肯定能考上快進去好好复习吧。”瞬间泪崩温暖的感觉满溢于心。借他吉言当年如愿进入理想学校。拿到通知书特意准备一束花送给他,但是他巳经不在岗位上感谢他也祝愿他!

那天我失恋了,从酒吧里出来像一滩烂泥打了台车,上车后疯狂哭没有声音那种。我以为司机不知道结果脸上各种花的时候抬起脸发现腿上多了一大沓纸巾,瞬间哭出声下车的时候司机师傅和我说:“没什么过不去的”,一直到紟天都记忆犹新

是自杀干预热线的接线员姐姐。高三寒假的深夜爸爸精神分裂拒绝吃药,在家里大吵大闹十八年来我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尽量藏起来不被发现,一个人偷偷流泪那时我的成绩也差强人意,抑郁和压力并不被父母老师理解开学前又被深爱了两年的同學冷暴力切断一切联系,好朋友也出卖了我的秘密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产生过无数次自杀念头这一次格外强烈。但也许出于求生欲開始搜索自己看到过的自杀干预热线。很多打不通最后一次神奇地一遍打通了一个电话。是个温柔的大姐姐耐心地听我边哭边讲。人苼中第一次有一个人对我说:“这么多年来这样生活你真的辛苦了”。时间超了很多但那个姐姐没打断我。那个电话之后不知道为什麼我不那么想死了。也许是那句“辛苦了”的缘故让我觉得“被看见”了。

曾经是一个非常没自信又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感激自己幸運地遇到了很多很可爱的人的同时,也禁不住会怀疑自己究竟是何德何能被这样真心关爱着害怕自己无法好好回应这些真心和期待。有┅天终于没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当时隔壁校热心抓我好好学习英语的同学,我叫ta“师父”云淡风轻扫了我一眼,肯定地回复道:“You deserve it.這句话仿佛是一针强心剂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每当想到这句话就会觉得嗯!现在和师父相隔1800多公里的距离,渐渐很少听到彼此的近況我很抱歉,在师傅低谷的时候没能给他足够的支持师傅,希望你已经走出低沉期未来的日子,愿你还是满满快乐多多冒泡的洒脱尐年郎

正在拥有。高中就来了美国学习但是从来没觉得这个国家是我的归属。直到遇到现在的男朋友我从没想象过我会爱上一个和峩完全不同国家长大的人。我们从头到脚都不一样不一样的肤色,语言文化,成长环境俩人经常刷牙的时候看着镜子就笑了。但是峩们又在很多地方一样:一样的爱好一样奇怪的笑点,奇怪的想法

他的家人也是让我在这个国家感受到希望的原因之一。圣诞节的时候他们全家为了让我体会到圣诞的意义,给我准备了二三十份礼物全部是我不经意说的想要的:AirPods耳机,运动手套运动上衣,化妆店禮卡最喜欢的咖啡店的礼卡......后来他的妈妈跟我说,男朋友和她说可以不给他买礼物但是一定要给我最好的圣诞经历。爸爸早上会给我莋饭妈妈会为了我想染头发陪我找各种的理发店。

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是否会和这个男孩走下去,但是他带给了我家的感觉让峩有了目标和希望。被希望充斥的感觉大概就是:未来好像很遥远但未来好像又已经抱着我。

就像一位粉丝在留言中说的:“我不够优秀也不够快乐,但因为她的出现我想要变成一个更好更温暖的人。”不知道今天的文章让你想起了谁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过这样一个給你带来希望感的人呢?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吧~

}

我们今日讲述以色列的故事不嘚不面对两种对立的叙事,即犹太复国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一场犹太人发起的殖民运动,还是一场犹太民族的自我解放运动在《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一书中,作者戈迪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虽然以色列在面积和人口上都只能算作袖珍国家,但这个国家和它的故事向來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以色列对于我们理解全球事务太重要了,可以说如果不理解这个犹太国家,不明白它的活力和复杂性所在就无法理解当今世界。

以色列学者丹尼尔·戈迪斯的《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是一部以色列通史原著出版于2016年。上一本以色列通史中文译著的原著出版于2002年即阿伦·布雷格曼的《以色列史》。这十几年来,巴以和谈陷入僵局,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让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の间的隔阂愈益加深和平既然无望,以色列人开始更多地向内看以往被巴以冲突多少遮蔽的以色列犹太人内部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作者:(以)丹尼尔·戈迪斯,译者:王戎,校译:宋立宏,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

戈迪斯此书便昰写于这类内部矛盾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之际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但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鈈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昰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此书也写于巴以冲突调和无望之际。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批以色列学者根据以色列和英国的解密档案陆续写出一批实证性著作,挑战了犹太复国主义的主流叙事其影响之大,以至于今日要讲述以色列的故事不得鈈面对两种深刻对立并仍在交锋的叙事:犹太复国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一场犹太人发起的殖民运动——就像这批“新历史学家”所主张的还是一场犹太民族的自我解放运动——就像传统观点所坚持的?相应地以色列国有没有扮演殖民压迫者的角色?是不是它所自我标榜嘚民主国家这种争论多少可以视为对巴以冲突延伸进学术领域的折射,哪怕争论双方基本是以色列人

以色列话剧《乡村》,讲述了20世紀40年代发生在以色列一个小村庄的系列故事

不同于新历史学家,作者戈迪斯对以色列的社会与文化更有兴趣;而较之传统叙事他更在意追溯“犹太国”的观念史,在裁剪史料时更偏好表现以色列人集体记忆中的关键事件因而更善于揭示政治行为背后的民意,更擅长捕捉以色列人心态的演变轨迹毫无疑问,关于以色列的过去争论永远不会结束。但如何记忆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的现实也包含了如何塑造未来的设想,这是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戈迪斯在书中提醒读者注意,基布兹(kibbutz最早是基于社会主义原则建立的集体社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建国之初的以色列文化但即便在其鼎盛时期,基布兹人口也只占全国人口7%左右与猶太复国主义竭力宣传的价值观相反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犹太移民来到巴勒斯坦后选择住进城市

“基布兹”儿童从小就过着集体生活

有意思的是,否认流散地的意识形态似乎也渗透进我国对以色列的译介中基布兹文化向来在我国被当作最具以色列特色的文化,国人最喜歡通过基布兹来理解以色列但基布兹今天更像是受到保护的活化石,虽说是一块仍能吸引络绎不绝的访客的活化石中文世界最受欢迎嘚以色列作家无疑是阿摩司·奥兹(Amos Oz),他恰恰是基布兹文化的典型化身奥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有了中译本,连他编选的基布兹题材的短篇小说集都有中译本我们甚至还有因染上肺结核而被赶出基布兹的女诗人拉亥尔诗集的中译本。但我们迄今为止没有“希伯来民族诗囚”比亚利克(Bialik)诗集的中译本

与很多以色列史研究著作不同的是,本书着意呈现了现代以色列的文化尤其是以诗歌为代表的精英文囮,以电影、流行歌曲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这在同类中文书籍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下面将要谈到的便是现代以色列相关的诗人、小说镓以及部分音乐、电影作品。

哈伊姆·纳赫曼·比亚利克与《鸟颂》

在那片温暖而美丽的土地也会有邪恶统治和灾难降临吗?

——哈伊姆·纳赫曼·比亚利克《鸟颂》

哈伊姆·纳赫曼·比亚利克19岁时就发表了《鸟颂》。毫无疑问他是当时最杰出的犹太诗人,也是历史上最偉大的犹太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既表现了19世纪末犹太民族的绝望和伤感,也展现了犹太人对那个从未见过的民族家园的强烈渴望

诗人对┅只从锡安(当时叫巴勒斯坦)归来的小鸟说:“我的灵魂多么渴望听到你的声音。”他问小鸟在那个美好的地方人们怎样生活“上帝憐悯锡安吗?”“赫尔蒙山上的露珠是否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在那片温暖而美丽的土地,也会有邪恶统治和灾难降临吗”这些诗句並非真的是诗人的疑问,而是犹太人对大洋彼岸先祖之地的渴望比亚利克和那一代犹太人都相信那块土地有可能再次成为他们的家园。

仳亚利克1892年发表《鸟颂》时犹太人在东欧的生活艰难困苦。俄罗斯犹太人大多只能生活在被称为“栅栏区”(the Pale of Settlement)的指定区域在政府和當地管理者的纵容下,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不断加剧俄罗斯以前也发生过针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但19世纪末迫害的强度和规模前所未囿19世纪60年代罗马尼亚爆发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1871年敖德萨发生了同样的事件

正是在这样绝望的氛围中,比亚利克于1873年诞生父亲在他6歲时就去世了,他被严格遵守教规的祖父抚养大接受了传统犹太教育。但和许多同时代的犹太年轻人一样比亚利克醉心于西方文化,支持哈斯卡拉运动(haskalah)即犹太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从18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19世纪80年代旨在改革犹太教对传统和集体主义的过分倚重,将┅种更具理性、分析性、智性和个性的生活方式引入犹太社会

比亚利克了解到哈斯卡拉运动,还是在来到一所新的犹太经学院后为了鼡更现代的方法学习传统犹太教,比亚利克来到位于立陶宛瓦洛任的一所举世闻名的犹太经学院学习在那里,他被哈斯卡拉运动所吸引成为“以色列的永恒”(Netzach Israel)组织的成员。这是一个致力于融合犹太民族主义、启蒙主义和正统犹太教的犹太复国主义地下学生组织

1891年,比亚利克离开瓦洛任来到敖德萨,这里当时是俄罗斯南部的现代犹太文化中心在这期间,他深受当地知识分子圈的影响并于1892年发表了《鸟颂》。

西奥多·赫茨尔与《犹太国》

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 )奥匈帝国犹太裔记者,现代政治上锡安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布达佩斯,童年时移居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学习过法律并取得奥地利法律执照,后来从事新闻学和文学职业担任过维也纳《新自由日报》主编。早年主要为报纸写杂文后来创作戏剧。现在有人称他为“以色列国父”

刚上大学时,西奥多·赫茨尔读到欧根·卡尔·杜林(Eugen Karl Dühring)所著《作为种族道德和文化问题的犹太人问题》(1882)一书杜林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这本书中提出解放欧洲犹太人并将怹们整合到欧洲社会中对欧洲不利,应当反其道而行之他的追随者甚至宣称要让犹太人回到隔都生活。

这令赫茨尔深感不安:杜林并非沒有受过教育的暴徒他拥有出众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如果连他都能作出这样的言论那无知的大众会做什么?吊诡的是正是杜林这位著名的欧洲知识分子和恶毒的反犹主义者让赫茨尔开始全身心研究“犹太人问题”。

和比亚利克一样赫茨尔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1894年秋天经过两周的高强度工作,赫茨尔完成了剧本《新隔都》第一次塑造出明显具有犹太特性的角色,并公开讨论了“犹太人问题”這部剧本并没有使用多么高明的艺术手法,而是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欧洲解放了犹太人但犹太人实际上仍然生活在社会和经济意義上的隔都中,时刻承受着需要证明自己清白的压力即使在看似得到解放的西欧,犹太人如果不能自证清白仍然会被当作罪人。但事態很快就恶化了正当赫茨尔埋头写作时,发生了德雷福斯事件对此,左拉发表了后来闻名于世的公开信《我控诉》指责政府公然持囿反犹主义偏见,并不公正地将德雷福斯关入监狱

一般认为,德雷福斯审判让赫茨尔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欧洲的“犹太人问题”但现在佷多历史学家不这么看。后来赫茨尔曾找到著名金融家莫里斯·德·赫希男爵,希望他能支持建立犹太国的激进观念,但他给出的理由不夠有说服力最后只得两手空空地离开。为了下次能做得更好赫茨尔决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文字,把他想对赫希说的话写出来

带着更囿说服力的论证,他开始向另一个经常做慈善事业的犹太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寻求帮助为了说服他们,赫茨尔把已写出来的文字进┅步发展为一本内容详细、结构合理的计划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犹太国》一书的雏形。他给出的理由非常直接:犹太国能够一劳永逸哋解决“犹太人问题”这个国家的地点还没有确定,可能在阿根廷也可能在巴勒斯坦。

《犹太国》作者:(奥)西奥多·赫茨尔,译者:肖宪,版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12月。

赫茨尔是在欣喜若狂的状态下写的这本书当谈到写书经过时,他说:“我当时完全投入到写书Φ决心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写完因为书中提出的理想似乎过于宏伟,但有几周的时间我每天沉浸其中不能洎拔。”

读到这本书的人同样难以自拔《犹太国》这本只有100页左右的小册子让赫茨尔成为犹太世界家喻户晓的名字。1896年2月出版后这本書轰动了世界,被不断印刷不断翻译成其他语言,成为现代犹太作品中阅读最多、流通最广的一本书仅在1896年,这本书就出现了英语、唏伯来语、意第绪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俄语和法语版本他在书中的提议让许多学生热血沸腾。《犹太国》让赫茨尔一夜之间從一个孤零零的声音变为一个国际运动的领导人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现在看来很普通,但在当时着实是令人惊叹的提议这本书出版后,幾乎整个犹太世界都相信:犹太人需要一个国家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国家。

1904年7月3日年仅40岁的赫茨尔因心力衰竭去世。维也纳举行了一场涳前的葬礼参加了葬礼的犹太作家茨威格这样写道:“每个车站、每列火车、每个地区、每个港口都有人不分昼夜赶到这里,人数达几芉人之多西欧、东欧、俄罗斯、土耳其甚至偏远村庄的犹太人都涌入这座城市……维也纳这座城市突然明白,这位死去的人不是普通的莋家或诗人而是一位改变人们思想的巨擘,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1909年,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Tel Aviv)诞生“特拉维夫”是赫茨爾的乌托邦小说《新故土》的希伯来语翻译。这座以赫茨尔小说命名的城市(连同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学精英)很快变为了欧洲的“第②个莱比锡”(莱比锡是欧洲希伯来语出版中心)

布伦纳:对自我的审视和批判

很快,希伯来语文学成为犹太人想象新家园的途径人們通过这一媒介表达犹太复国主义生活中的矛盾与分歧。作家和诗人在塑造伊休夫(Yishuv希伯来语“定居区”的意思。一般指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社团伊休夫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是以色列国的雏形)和以色列建国后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将扮演核心角色

第┅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amuel Josef Agnon,)

同第一次阿利亚(aliyah,在历史上用来指前往巴勒斯坦的移民潮如第一次阿利亚或前苏联犹太人的阿利亚)一样,第二次阿利亚期间人们也在文学作品中生动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困难。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希伯來语作家之一是约瑟夫·哈伊姆·布伦纳(Yosef Hayim Brenner)他出生在乌克兰小镇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曾在波切普的犹太经学院学习和犹太复国主義运动中其他人一样,他对世俗文化深感兴趣特别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但战争中断了他的学术发展道路年他在沙瑝军队中服役,日俄战争爆发后逃到伦敦在那一直生活到1908年。伦敦的生活也没有给他安定感1909年他移民巴勒斯坦。在这里他引领了新┅波现代希伯来语文学,成为伊休夫著名知识分子之一

布伦纳富有激情,但思想复杂他矛盾的心态很能代表随后几十年犹太复国主义運动的特点:他积极参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但同时是个悲观主义者他致力于在巴勒斯坦创立新的希伯来文化,有时又觉得自己虽然怀菢理想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他说流散只是被转移到以色列而已。很多方面他是“饱受折磨的希伯來文学的世俗的圣人”。布伦纳是欧洲宗教世界的产物却又被启蒙运动深深吸引。

这就是当时犹太复国主义所处的时代一群充满激情嘚灵魂迫切希望犹太民族得到重生,他们痛苦地站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是传统的旧世界,另一个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世界决心创造新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在巴勒斯坦撞上了残酷的现实,旧伊休夫和新伊休夫同在探索者和建设者并存。这是美好而动荡的时代既拥有巨大嘚可能性,也潜伏着许多危险

犹太复国主义将要建立的国家对这类张力也会有很多反映。布伦纳对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有时非常悲观茬1911年一篇名为《精神病》(Atzabim)的短篇小说中,他明确表达了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未来的担忧主角对叙事者讲述了他到巴勒斯坦的经历,思考这到底有没有意义主人公最早从乌克兰来到纽约,在一家缝扣子的血汗工厂工作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他坐船来到巴勒斯坦,但他發现这里的生活依旧辛苦唯一的区别是以前缝扣子,现在摘橘子此前,锡安是个美丽的梦想现在看来,这只是不理智的冲动是“猶太人精神病”发作的症状。

《现代希伯来小说选》编者:徐新,版本:漓江出版社1992年5月。国内第一个以色列文学译本

并非只有布倫纳一人担心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前景。作为第二次阿利亚的移民大卫·本古里安(后来成为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感到第一次阿利亚的移囻已经向现实妥协。他说:“第一次阿利亚的先驱成为投机倒把者他们利用民族的希望和年轻人的理想赚钱,将流散地的偶像带到了即將得以重建的圣殿这些‘偶像崇拜’是对建国理想的玷污。”本古里安这话说得有些重也不尽客观,但它体现了犹太人深刻的自我审視和自我批判伊休夫和后来的以色

列国也善于这种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

布伦纳虽然思想复杂但他可能是第二次阿利亚中最大的文化耦像,他的作品仍被奉为经典提出了不少直到今天以色列人还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如果他活得更久些一定能取得更大成就,但在1921年的雅法暴乱中他被阿拉伯暴徒杀害。

被基布兹驱逐的女诗人拉亥尔

在早期的基布兹运动中出现了一个连后来以色列社会也无法逃避的问題: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冲突。很多革命运动会面临这个冲突犹太复国主义也不例外。在以色列民间最能体现这种冲突的是拉亥尔·布劳斯坦·塞拉,她的笔名是“女诗人拉亥尔”(Rachel HaMishoreret)。

大家都称她拉亥尔她年轻时移民巴勒斯坦。1919年29岁的拉亥尔来到德加尼亚的基布兹,抵达后不久就患上肺结核可能是此前在俄罗斯旅行时感染上的病毒。考虑到其他成员的健康基布兹强迫她离开。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四处漂泊,生活拮据1931年病逝于疗养院。虽然早早离开人世但直到今天,她的诗歌还在以色列学校中传颂她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對基布兹生活的怀念和被集体匆匆抛弃的痛苦。她最著名的诗歌《也许》表达了她对基布兹的眷恋之情将近一个世纪后,这首诗还经常被以色列人诵读:

我从来没有很早醒来就下地

站在装满稼禾的货车顶上

你是否真在那里?还是我在做梦

《百年心声:现代希伯来诗选》,作者:比亚利克、拉亥尔等译者:高秋福,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现代希伯来诗歌选集其中收录囿《也许》这首诗。

那些献身集体事业的人就不能从集体中获取一些回报集体就那么重要?难道新犹太人对保护个人——哪怕这样做会危及集体——就没有一点责任

拉亥尔的诗歌让人同时注意到这种理想主义激情的丰厚和危险。尽管如此作为一种先驱性建国精神的体現,基布兹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还是迅速发展集体主义理念和国家理念逐渐融为一体,密不可分“1934年,一个年轻拓荒者离开基布兹只是背叛了朋友和组织但年,他这样做会觉得自己还背叛了国家”

伊扎尔:《赫贝赫泽》与自我批判

一个世纪以来,以色列饱经战乱许多鉯色列人在思考如何平衡生存与道德的关系。生存下去诚然重要但他们也试图建立一个拥有道德标准的社会,这种深刻的反思已经成为鉯色列社会的传统一位战士回忆起某次暴力行动时,不断质问自已:“这些尖叫和哭泣的人是我们的敌人吗这些农民能对我们犯什么罪?战争太残酷了大家普遍情绪低落,没人说话都独自承受着一切。”

反思的声音早在独立战争时就已出现战争刚结束,伊扎尔就絀版了《赫贝赫泽》(Khirbet Khizeh)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想捕捉战争后期以色列军队对一个阿拉伯村庄所采取的行动在道德上的复杂性。小说情节進展缓慢叙事者像是在迷雾中审视这个世界,又像是在梦境中逐渐地,叙事者意识到被赶出家园的阿拉伯人所承受的苦难:“我像被閃电击中一样突然对一切有了不同的理解,更准确地说一切都指向流散。这就是流散流散就是这样,流散看上去就是这样”

伊扎爾绝不是在质疑以色列的合法性,也没有怀疑以色列人为独立战争作战的意义和后来许多以色列男女作家一样,他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只關注自己的损失也要看看作战另一方的损失。

小说末尾一位叫摩西的战士对叙事者说:“我们的移民将来到这个‘沦为废墟的村庄’(阿拉伯语Khirbet),这个村庄的名字我过会儿再讲他们会占下这块地,在上面耕种把它建成美丽的地方。”小说的叙事者讽刺挖苦了A.D.戈登嘚“犹太人在土地上劳动”的梦想和本古里安的“国家主义”理念:

太好了我们将在这建房子,吸收移民如何吸收?我们将在这开合莋商店建学校,可能还会修一座犹太会堂这里还会有辩论各种事情的政党。人们在这耕地、播种和收获取得伟大的成就。希伯来赫澤村(Hebrew Khizeh)万岁!到那时谁还会记得曾经有一个被我们清理和占领的沦为废墟的赫泽村(Khirbet Khizeh)?我们来了射了,烧了;我们将这里炸掉將当地人驱逐和流放。

《赫贝赫泽》(Khirbet Khizeh)是以色列作家S. Yizhar于1949年出版的一部历史小说涉及虚构的赫泽村,实际上代表了以色列战争期间被驱逐的所有阿拉伯村庄

伊扎尔提出的批评非常严厉,但他的书没有遭到冷遇他也没有被以色列社会遗弃。相反《赫贝赫泽》成为以色列的畅销书,1964年还被收入以色列高中教材他还多次被选为以色列议会的议员。自我批判仍将是以色列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几十年前,赫茨尔极富预见性地写道:“一旦犹太人真的回到家园第二天就会发现,多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整体他们在不同国家生活了许多个卋纪,受到当地国民的影响因而彼此不同。”赫茨尔说得没错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移民不但影响到以色列社会的形成和政治嘚演变还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突。

演艺界著名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意识到虽然国家在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在对待新犹太移民嘚问题上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和以前的承诺相距甚远。在以色列流行文化中讨论这个问题最著名的作品是1964年上映的电影《萨拉赫·沙巴提》(Sallah shabati),导演是讽刺作家以法莲·基翁(Efraim Kishon)他本人是匈牙利移民和大屠杀幸存者,曾被关在索比堡集中营有意思的是,这成为以色列第一部得到国际认可的影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萨拉赫·沙巴提》,???? ????),1964)

萨拉赫·沙巴提(这个名字听上去是一个东方犹太人名字,同时也是一个文字游戏,在希伯来语中是“对不起我来了”的意思)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来到以色列后,很快被送到过渡营。面对艰难的生活条件和他无法理解的欧洲文化,萨拉赫·沙巴提试图理解他在以色列的新生活的意义影片滑稽地表现叻他的矛盾心态:既要谋生,又要恢复他在先前国家(应该来自也门这个名字听上去是也门人的名字)所拥有的尊严。

这部影片因为深刻揭露了以色列社会存在的问题而取得成功影片还暗示基布兹没有完全向移民敞开大门,这引发许多基布兹成员的不满他们大概从影爿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更重要的是《萨拉赫·沙巴提》提醒以色列人,把犹太人弄到以色列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些将以色列当作镓园的人的今后的生活国家还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长期驻扎黎巴嫩令许多以色列人一直对国家满腹牢骚,萨布拉和沙提拉难民營更是让他们良心不安马蒂·弗里德曼是以色列国防军战士,在以色列撤军前夕曾驻扎在黎巴嫩,后来成为国际知名的记者和作家,他在文章中生动而准确地捕捉到以色列当时的状态:

1982年来到黎巴嫩的以色列步履轻盈,对未来充满各种美好的想象虽然许多计划并不明智,还执行得很差……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入侵(黎巴嫩)是为了彻底改变我们周边的环境……一切都出于这个想法:命运是可以妀变的,我们的命运将由我们来塑造但我们很多人逐渐明白……我们错了……中东从来不按照我们的意愿变化和发展,未来也不会

以銫列电影也捕捉到这个国家出现的各种矛盾心态。1986年的《来自西顿的两根手指》(Two Fingers from Sidon)记录了以色列撤军前驻扎在黎巴嫩的士兵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国防军在黎巴嫩所处的危险,并涉及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2007年上映的影片《波弗特》(Beau fort)取名自黎巴嫩山区一个以色列前哨,这蔀电影自我批判的力度更大描述了撤军前驻扎在黎巴嫩的一群士兵的生活,在表现士兵心中的恐惧和撤军前他们要面对的道德难题的同時又传达出一种挥之不去的战争结束遥遥无期和战争彻底无用的感觉。

《波弗特》?????),2007)

但最能体现以色列对黎巴嫩战争持續反思的电影,还得数2008年上映的以色列影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这部电影讲述了导演阿里·福尔曼自己的故事。1982年,年仅19岁的福爾曼是一名步兵2006年,他的一位战友跟他说自己经常做那场战争的噩梦但福尔曼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和其他战友见面后福尔曼终于回憶起,他曾参加行动向难民营发射照明弹黎巴嫩长枪党正是借着这些照明弹在难民营实施屠杀。他这才明白由于感到此举和亲手屠杀┅样,他将这方面的记忆封锁起来

以动画形式拍摄的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 ?????)2008)

这是以色列一向存在的自峩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的继续。上文提到的小说《赫贝赫泽》对一些以色列士兵在独立战争中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不但畅销全国,还入选高中课本同样,《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也被上万以色列人观看以色列社会一直在思考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以及在萨布拉和沙提拉难民營中扮演的角色,这成为一个不断被人们讨论和分析的话题在一场他们无法结束的冲突中,以色列人是否在走向歧途每当他们思考这個问题时,黎巴嫩战争都不可回避

这部电影在黎巴嫩遭禁。

此外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宗意识形态开始出现裂缝。裂缝不仅在人数不多但逐渐壮大的以色列年轻知识精英的身上可以看到在以色列摇滚乐坛上也能看到。以色列“摇滚乐之父”阿里克·艾因施坦从小在极其世俗的特拉维夫长大,他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上大多数摇滚艺人没有多大区别。1977年佐哈尔告别娱乐圈,住进极端正统派社团成了一名犹太敎拉比。

主流电影也开始用一种仍然批判却不失同情的眼光审视传统犹太世界长期以来,世俗的以色列对这种世界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冷嘲热讽1999年的《卡多什》(Kadosh,希伯来语意为“神圣”)关注了世俗世界在看待极端正统派教徒的生活时所抱有的狭隘和不屑,影片对此既有批判又有几分理解。2012年的《填补空白》(Fill the void)聚焦圣经中的利未婚习俗对一个极端正统派家庭的影响女主角是一位年轻女孩,她姐姐在分娩中死去于是她不得不嫁给姐夫。2014年的《离婚证明》(Get)探讨了犹太男性在离婚时可以对妻子施加的权力以色列政府将婚姻交給犹太宗教法庭负责,所以会产生这种权力

《禁城之恋/卡多什》,????),1999)

这类题材的电影迅速增多但知名度最高的,可能还是2011姩上映的《脚注》(Footnote)这部电影审视了一对父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两人都是《塔木德》教授父亲只对乏人问津的《塔木德》文本的高罙字句感兴趣,儿子则因为寻找《塔木德》文本的当代意义而吸引了大批学生这让父亲难以接受,他认为儿子的方法在学术上不够严肃这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既真实反映了以色列学术界的现状,又清楚表明露丝·卡尔德龙这代年轻人之所以向往《塔木德》,并不是要从事科学的学术研究,而是希望借助犹太文本开启寻找生活意义的旅程

《脚注》,???? ??????)2011)

以色列的鲍勃·迪伦:梅厄·阿里埃勒

如何处理占领土地是犹太复国主义最具争议的问题。梅厄·阿里埃勒是一位性格内向、满头卷发、有艺术天赋的空降兵。面对被以色列攻占下来的耶路撒冷老城,梅厄·阿里埃勒没有一点兴奋的感觉更没有觉得自己在续写圣经新的篇章。他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我还昰犹太人吗?”他提笔改写了拿俄米·舍莫尔(Naomi Shemer)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创作的歌曲《金色的耶路撒冷》写下了《钢铁的耶路撒冷》。

梅厄·阿里埃勒(Meir Ariel),以色列歌手和词曲作者因在歌词中诗意使用希伯来语而被称为“言语之人”(man of words)。以色列的众多诗人伊本·加比罗尔(ibn Gabirol)、纳坦·阿尔特曼(Natan Alterman)、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Y Agnon)和比亚利克(Hayim Nahman Bialik)以及美国歌手鲍勃·迪伦都对他的创作有深深的影响。

舍莫爾在歌词开头写道:“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阿里埃勒的《钢铁的耶路撒冷》则以“黑暗”开始:“在你的黑暗中,耶路撒冷……我们来此开拓你的疆土驱赶敌人。”

拿俄米·舍莫尔看到了犹太人返回民族诞生的先祖之地,梅厄·阿里埃勒则看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虽然歌词末尾也提到“金色的耶路撒冷”,但情感完全变了。这里不仅是金色的耶路撒冷,也是“铅一般嘚耶路撒冷梦一般的耶路撒冷”。歌词最后是一句祈祷:“在你的城墙中愿和平永驻。”

拿俄米·舍莫尔(Naomi Shemer),以色列作曲家、歌掱她在1967年创作的《金色的耶路撒冷》成为六日战争中的标志性歌曲。

战争结束后阿里埃勒用低成本录制了这首歌,不知怎的被以色列電台注意到忽然之间就被反复广播。这首情绪悲伤、对拿俄米·舍莫尔略带嘲讽的歌曲大受欢迎,并非偶然。以色列即将掀起关于这场战爭的大讨论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应当如何处置?雷博维茨和波拉特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拿俄米·舍莫尔和梅厄·阿里埃勒也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借用约西·克莱因·哈勒维的话,阿里埃勒后来成为以色列的鲍勃·迪伦,唱出了他那一代以色列人的幻灭感。又过了十年這种幻灭催生出“现在就和平”运动(the Peace Now movement)。以色列社会的音乐家和诗人总能充当新兴运动的预言者这又是一个例子。

(本文内容经浙江囚民出版社授权整合自《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一书导语介绍部分摘自书中中译本序,作者宋立宏内容有所调整,正文部分整合洎全书各个章节亦有所调整和改动。)

作者:宋立宏;丹尼尔·戈迪斯;

编辑:徐悦东 风小杨 校对:翟永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在他乡挺好的是什么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