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二,非常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么办和手机游戏,我该怎么让他能重回正轨好好学习少玩游戏?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在看了我的文章《一个温柔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后,对我说:“我的孩子现在沉迷手机游戏,我觉得拥抱好难哦!”

经过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现在读初中一年级,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以至于废寝忘食,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这位妈妈也因此变得非常焦虑,我非常理解她,为人母者,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她担心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出社会就不能自力更生,很有可能会沦为“啃老族”,这是一位妈妈对孩子未来的极度担忧和极度恐慌。

为了阻止孩子玩游戏,这位妈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惜使用各种强硬的措施,比如断网等。但孩子还是“屡教不改”,在答应妈妈不玩游戏后,他会在妈妈睡着后,半夜两点钟爬起来连网,继续陷入游戏中,无法自拔……

当妈妈的已经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在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妈妈只得选择暂时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去,让自己来一个“眼不见为净!”

当问题真实存在时,“逃避”是最不可取的方法之一。

我对她说:“无论你怎么逃避,问题依然在那,你一天不去解决,它就一天不会改变,也不会有所改善。”

她像找到“救命稻草”般,不断的追问我该怎么办才好?她说:“原本可爱的孩子,在沉迷手机游戏后,一见面就心烦,有时候甚至会抓狂。”

我真的很理解这位妈妈的感受。但我猜想,孩子之所以会沉迷网络游戏,可能是现实中的学习或生活遇到了困难,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在陪伴上的缺失。

要知道,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正直青春发育期,对于新鲜的一切,他们有了朦胧的独立和朦胧的情感,他们甚至会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很多,已经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了。

还有的孩子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又苦于无处诉说。恰巧这个时候,手机里的网络游戏乘虚而入,给他一种虚假的安慰和满足感,可以让他暂时忘记现实中的苦恼。

我相信,上文这位妈妈是非常非常爱他的孩子的,她的初衷也很明显,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她却用力过猛了,由于她过分的阻止和介入,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加叛逆,更想挣脱妈妈的“魔爪”。结果,只会让孩子离她的初衷越来越远。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摆脱对手机网络游戏的迷恋呢?

一、接纳孩子,并找机会与孩子“正式谈心”

不论多大年龄的孩子,良好的沟通永远都是通往孩子心灵的不二法则。

接纳孩子爱玩手机游戏这个事实。找一个恰当的机会,与孩子做一次单独的长谈,态度一定要平和(谁先生气谁就输了),讲事实,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焦虑,说出自己的苦恼,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妈妈带来了哪些影响。

这里有个谈话技巧是:少说“你”(孩子)是怎么样的,多说“我”(妈妈)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相信,已经觉得自己很懂事的初中的孩子,一定会为妈妈着想。当妈妈在他面前示弱,不断问他怎么办的时候,他会思考,会真实的感受到:原来妈妈这么关心我!妈妈一边要工作,一边要操持家务,已经够辛苦了,我要学会自律,不让妈妈过于为我担心和操心。

作为妈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使那些内容可能不太符合你的所想和所望,也不要轻易使用你作为家长的“权威”,逼迫孩子一定要“如你所想”。真正地接纳孩子的所有,包括孩子的缺点,虽然这样做会很辛苦。

二、要多陪伴孩子,善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陪伴孩子成长,不惜辞掉工作,为的是给孩子有效的陪伴,他们知道陪伴孩子这件事只有一次 ,错过将是永远的错过。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有辞职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关于陪伴的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行文与大家详聊)

孩子一旦沉溺于网络游戏,由于本身的自制力不够,是很难自拔,需要父母尽全力帮他“拔”出来。

作为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好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在学习时间里,决不能玩手机;当然,该玩手机的时间你要真心的允许和接纳。但在规定的游戏时间到点后,要果断让他放下手机或收起手机,这就要求家长有时间陪同了。

在假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可以给孩子报培训班,选择他感兴趣的科目,比如画画、唱歌、体育活动、电脑知识等等,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兴趣点。

一本好书,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多带孩子去书店逛逛,可以给孩子买兴趣点方面的书籍,既然他喜欢网络游戏,就给他买网络游戏成功人士的书,并与他一起读,一起交流书中的内容,一起看看那些有相同爱好的人士是如何成功的?

这样潜移默化的励志效果会非常好,孩子就会因此有了目标和志向,我想他会为了他的目标而去不断努力。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只是嘴上说爱,而是为了这“爱”,愿意抽时间去陪伴,去倾听。愿意全身心的接纳孩子,爱他的优点,更爱他的缺点,并正确引导孩子往他感兴趣的方向走去。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不要一边要求孩子读书,你却在一边玩手机或者打麻将……请记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常常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原件找原因。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我认为最好的诠释是:我们可以各自对自己负责,我有我的精彩,你有你的人生,如此,甚好!

}
11:36:03来源:重庆时报编辑:一封情书

   对于很多父母而言,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沉迷网游而无能为力。很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选择打骂孩子或束缚孩子,很多时候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越走越远”。

   儿子曾经很郑重地告诉我:你不让我走弯路,我怎么成长?有的弯路是必须走的!”4月26日,李莉霞在自己的微信里如释重负地写下这段话。李莉霞的儿子沈荻超,那时正备战高考,成绩已经从原来的300多分提到500分左右。因为之前痴迷打游戏,他曾休学一年,在家专职打游戏,这场高考,对他而言,迟到了一年!

   6月14日,上午10点多钟,沈荻超第一次在我们面前把他这一年的所有故事毫不保留地讲了出来,而妈妈李莉霞,则在屋子外面静悄悄地等着……

沈荻超与母亲李莉霞的合影

   沈荻超,巴蜀中学高三学生,高个儿,脸长而瘦,眼睛不大,头发茂密略带卷曲。

   “考得怎么样?”“还行,我估计有500多分。”沈荻超一开口,说话比一般的高三学生要成熟和稳重。

   沈荻超打游戏的历史,应该从初三毕业那一年的暑假开始正式算起。“那一年我有了自己的电脑。”虽然家里也有电脑,但沈荻超在16岁之前,一直没有真正地玩电脑,偶尔耍耍,因为老是要占用家里的电脑,很不尽兴。高中后他进入了网络游戏世界,颇有天赋的沈荻超打得很顺利,级别飞快地往上升。

   一边打游戏,一边学习,几乎每天都要花4到5个小时来打游戏,回家后打游戏的时间老是不够,沈荻超开始想办法争取更多打游戏的时间。

   “开始是请假,说自己肚子痛啊什么的,然后就回家打游戏。”说到这些伎俩,沈荻超笑了。

   到高二那一年的下半学期,沈荻超经常请假回家,有时也会被李莉霞撞见。对于儿子这种不争气的行为,李莉霞跟其他的妈妈一样,第一反应就是骂。

   可是儿子无动于衷,还是继续坐在电脑前。晚上打晚了,早晨就起不来,第二天早晨他又骗妈妈说,头痛、肚子痛,反正能不舒服的地方都不舒服了,就是不去上学。

   在一次大考前,母子二人两句话不对,沈荻超立即收拾东西就摔门而去,他没有回婆婆爷爷那里,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大约一个多月后,沈荻超自己回了家。那段时间,他去了一家网吧,吃喝拉撒住都在里面,困了就睡在网吧的沙发上。

   一天,沈荻超突然对李莉霞说,“我不想上学了,打一年游戏,等一年过后,我再回学校好好上学。”于是,一场长达2个多月的战斗打响了。

   每天回家看到儿子坐在电脑面前,睡觉前还在电脑面前,睡醒一觉之后悄悄去看,儿子还在电脑面前。李莉霞开始心烦意乱得要崩溃了,实在憋不住了,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大哭。沈荻超听到妈妈哭,他敲书房的门问,“你啷个了?”可是李莉霞不理他。

   沈荻超觉得妈妈不理解他。李莉霞也开始采取冷处理,她不再理儿子,沈荻超也不理她,这样持续了一个月。

   “孩子肯定是心理有问题了!”李莉霞带着儿子去找心理专家。儿子出来后,心理专家对李莉霞说:“你儿子的心智其实很成熟,你现在越是要拉他拉得紧,他的反作用力就越大,不如换种方式,学会放手,你还有50%的机会让他自己回来。”

   专家的话让李莉霞突然有种放松的感觉,于是,李莉霞妥协了,给儿子办理了休学。这一休,就是一年。

   沈荻终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他正式搬到婆婆爷爷家里,开始了没日没夜打游戏的生活。

   “我那段时间过的是美国生活。”沈荻超笑着说,白天睡觉,晚上起来打游戏,很快,沈荻超就打到了服务器第一的位置,也就是说,在1万多个人里面,一下就跑到了数一数二的位置。在游戏里,他管着两个游戏组织,担任着组织的领导人物,两个组织加起来,一共有1800来人。

   在组织里,没人知道沈荻超其实是一名高中学生。游戏组织的领导要对组织负责,他时常像将军一样指挥着会员前去攻城,然后收获着激烈之后的成功。

   可是打了3个月之后,游戏就被沈荻超打得差不多了。“游戏里面都有些什么,应该怎么玩,全都看透了。”之后,沈荻超觉得游戏也不过如此,后来,游戏纯粹成了他的一个聊天平台。在这里,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大家在这里像在真实的世界里一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有时候出来聚会,唱歌。

   休学必须修满一年,剩下的时间,沈荻超开始回想自己所做的选择,虽然并不后悔,但绝非是一个好的办法。他也开始让自己的心慢下来,看看自己想看的书,交想交的朋友,充满感激地对待身边的人和这个世界。

   在儿子休学专职打游戏的这一段时间,李莉霞也没闲着,她注册了一个号,潜伏到儿子的那个游戏组织,开始跟着儿子打游戏。一切从头开始,级别很低,需要花很多时间去修炼自己的级别。

   李莉霞进入之后,逐渐地开始理解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坚决了。“打游戏你一坐上去,时间过得特别快,别人眼中的几个小时,就像几十分钟这么短暂。”在潜伏的时候,有时候儿子都已经下线休息了,她还在刻苦地在线上“修炼”。

   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李莉霞对儿子开始有了理解。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沈荻超如约回到学校,进入高三。

   高一高二都基本上荒废了,一下进入高三,沈荻超很吃力,这一年,他开始真正发力,一切从头开始。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一天要吃5顿饭,笔记本都记了4本,到了高三下学期,整个氛围都让人觉得很累,一回家就想睡觉。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沈荻超居然谈恋爱了。每天晚上的一个电话,要打一个小时。沈荻超认为,因为有了女朋友,高三过得紧张却很快乐。还因为女朋友,他一贯老大难的英语,成绩居然翻了一倍。而在他的引导下,女朋友的数学成绩也翻了3番。

 “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虽然我们彼此痛苦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发现那段弯路真的让他成长了!”对于儿子失去的这一年,妈妈李莉霞说,自己并不后悔,从目前看来,结果还是让她满意的,“如果真要摔跤,那么早摔比迟摔好,早一点摔跤,他还有时间爬起来,要是摔跤晚了,可能连爬起来的时间都没有了。孩子是有自己的底线,我们应该相信他。但如果换作别人,我不支持他这样,因为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应该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我只想告诉其他的家长们,如果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可以试试换一种方法。”

   西南大学副教授吴明霞在听完沈荻超的整个故事后说,“所有网络成瘾的孩子,其实都是一种心理问题,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沈荻超这么幸运,他们会沉迷在网络中,与现实社会越来越脱节,长时间的网瘾,会让大脑的结构都发生物质上的改变,智力会偏低,而网络世界也并非善土,很多时候甚至可以用狡猾和凶险来形容。”

   沈荻超为什么能成功?吴明霞教授说,这纯属巧合。一是与孩子的性格和年龄有关,二也与妈妈的行为有关。孩子在妈妈不再逼迫的那段时间里,内心的正能量取代了以前消极的东西,让他康复成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孩子。可是,更多有网瘾的孩子,却是因为家庭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快乐、满足或者某种需求而借助网络得到,不从根本上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原因,那么就很难把孩子从网络世界里拉回来。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样的冒险,建议所有有网瘾孩子的家庭,首先要反思和认识到,家庭里出现了什么问题,让孩子这样?然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吴明霞教授说,家长在孩子“变坏”之后,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展示他的“坏”,接受他的“坏”,要把孩子变好,也是需要时间的。

}

《13岁少年沉迷网游 偷偷刷光父亲卡上一万血汗钱》

《老妈卖肉夹馍辛苦挣8千,10岁熊孩子玩手游全刷光!》

《父母卖菜攒下4万辛苦钱:10岁小学生玩游戏败光》

《熊孩子玩游戏花掉1.7万 家长申请退款遭拒》

通过上述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这样的事件都发生在中下等收入水平家庭之间,父母平日忙于生计,缺少日常对孩子的陪伴与管理。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被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智能化与普及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有了接触手机游戏的机会,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过早的进入了激烈的竞争中,来自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孩子们会本能的选择游戏,因为游戏是让他们感觉到很开心和轻松的事情。

游戏公司制作人员们充分抓住孩子自身的特点,挖空心思(唯美的卡通画面、艳丽的服饰、趣味的旁白、刺激的游戏模式),利用孩子较强的攀比心理和未有辨别对错的能力,在游戏中设置各种诱导性消费。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大部分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出了问题,所以他们才要找一个环境去逃避和寄托。

1.孤独感:对于孩子,他们其实是孤独的、他们渴望陪伴与交流,而父母却无法给予更多的陪伴,那么孩子就需要寻找一种寄托。

2.成就感:游戏里设置清晰可实现的目标,给予即时反馈,提供足够的奖励,让孩子可以快速实现自我价值,被肯定,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加强游戏管理,限制并不禁止!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服装、建筑等。

一.社会:需要加强游戏在少儿、青少年领域的管理和限制力度,禁止孩子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

二 . 企业 : 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和企业形象,传递更具有积极意义正能量的产品。限制少儿、青少年过早进入充斥着(谩骂、欺骗、暴力、色情)成年人的网络游戏。

三 . 学校:加强管理,推荐性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不要让游戏成为孩子们之间的谈资。

父母应该实时关注孩子的行为,可以参与性的与孩子共同游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培养孩子合理的生活观念,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加强对孩子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多参与户外运动游戏,让孩子去感知、接触外面的世界。

2.选择优秀游戏和平台

“玩游戏是件快乐的事”

作为父母学会甄别游戏,限制游戏而不禁止游戏。限制游戏时间、游戏类型、不要任由孩子随便玩游戏,更不要长期沉迷一种模式的游戏。

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自己沉迷什么,孩子同样也会受到影响。

4.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不要把孩子荒废学业的理由归结于游戏和网络,需要耐心引导,让孩子们认识网络游戏,每个孩子都希望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鼓励。父母应该对孩子多一些鼓励、肯定、认可、支持、而不是视而不见。

孩子需要社会的保护,更需要父母的保护!

精灵船长-少儿在线游乐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