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用什么雷达对空警戒?

结束海试返航的055型驱逐舰,可以看到它没有安装远程警戒雷达

052C驱逐舰,可以清楚看到后桅杆上的远程警戒雷达

8月26日,055首制舰结束海试返港,该舰在8月24日出港口海试,首次海试顺利结束,为它早日交付部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相关图片来看,外界注意到055首制舰似乎没有安装远程警戒雷达,相比较之下国产052C、052D导弹驱逐舰都安装有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因此055型导弹驱逐舰采用雷达进行远程警戒就成为大家关注问题。

有人认为055型导弹驱逐舰舰体两侧大型平板天线应该 是远程警戒雷达的天线,不过笔者对持保留态度,原因很简单,首先这个天线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对于米波雷达来说,孔径还是偏小,孔径小意味着天线增益、分辨率等指标偏低,探测能力受到限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平面天线探测范围只有120度,两侧天线加在一起也只有240度,这样探测范围就会存在空白,需要舰艇进行机动来弥补,在现代海战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天线是远程警戒雷达可能性并不大。

有人认为舰桥旁边天线是远程警戒雷达天线,从这个孔径来电子战、通信天线似乎更合理一些

那么055型导弹驱逐舰远程警戒雷达是哪里?笔者认为055型导弹驱逐舰可能压根就没有远程警戒雷达,这个任务集成到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之中,从现代相控阵雷达水面舰艇来看,远程警戒雷达也不是必备的系统,安装宙斯盾系统水面舰艇基本上没有远程警戒雷达,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早期安装有SPS-49远程警戒雷达,不过后期被拆除,欧洲几型防空舰艇例如德国F124防空护卫舰、英国45型驱逐舰则安装有远程警戒雷达。

早期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可以看到后桅杆上面的SPS-49雷达

后期这个雷达已经被拆除

伯克级驱逐舰一开始就没有这个雷达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配备远程警戒雷达原因是早期相控阵雷达处理能力不强,难以处理300公里范围内所有目标,先用SPS-49进行远程搜索,然后再用SPY-1A进行确认,另外SPS-49能耗也要小于SPY-1A,后期随着SPY-1处理能力升级,不再需要SPS-49进行目标指示,伯克级设计之初就取消了SPS-49远程警戒雷达,欧洲几型防空舰艇主要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性能有短板,F124型护卫舰的APAR雷达工作在X波段,探测精度高,可以直接为SM-2、ESSM提供制导,缺点就是探测距离低,所以需要SMART-L远程警戒雷达进行补充,45型驱逐舰的桑普森雷达只有两面阵,在目标数据刷新方面比不上宙斯盾的四面阵,也需要S1850M远程警戒雷达加强。

F124护卫舰舰的APAR雷达工作在X波段,远程探测能力较差

45驱逐舰的桑普森雷达只有两个阵面,也需要远程警戒雷达补充

至于国产052C、052D型导弹驱逐舰,这两艘驱逐舰满载排水量在7500吨以下,在国内外相控阵水面舰艇之中属于小个子,在舰艇之中不但有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中远程舰空导弹,还有拖曳线列声呐、综合反潜系统、远程反舰导弹等等,对于舰艇压力可想而知,它们配备又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能耗较大,难以支持长时间开机,在这种情况下,052C、052D装备了517米波雷达,后者能耗较低,结构了比较简单,可以进行远程警戒,降低相控阵雷达运用,提高舰艇续航能力。

052D驱逐舰,它在现代防空舰艇之中属于小个子

对055型导弹驱逐舰来说,它是1艘万吨级水面舰艇,内部空间、载荷较大,不需要考虑这些,加上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了GAN新一代器件,探测距离远,信息处理能力强,波束灵活,能够同时执行多种任务,所以完全可以作为编队远程警戒雷达来运用,并且055型导弹驱逐舰服役之后,中国海军航母护航编队实现了相控阵雷达化,航母、护航舰艇、舰载预警机都配备有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它们可以在作战指挥系统指挥下,灵活对不同距离、不同空域目标进行探测,能够形成严密探测体系,有效增强编队抗击饱和攻击能力。

055驱逐舰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因此055型导弹驱逐舰取消远程警戒雷达,实际上水面舰艇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战能力更强。(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055大驱结束海试返港 为何没装备远程警戒雷达相关文章

}

  今天(8月24日)上午,由江南长兴造船厂建造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在拖船的牵引下离开长兴岛舾装码头,开始首次航行试验。

  隶属于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该舰于去年6月28日下水,从下水到首次航行试验共422天(052D型首舰“昆明”号从下水到首次航行试验则为12个月左右)。作为一款全新的大型水面主战舰艇首制舰,该舰设备安装工程量远大于此前各类型号,综合射频桅杆更是将各类设备集成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除战略卫通天线与符合国际航海标准的导航雷达之外,055型的各型雷达与通信天线基本集成在上层建筑内,是我军首款应用综合射频设计的水面主战舰艇。不仅是电子设备先进性的表现,也有利于全舰的整体隐身效果。

052D的346A雷达通常在舾装阶段后期安装

  与我军现有“通驱”052D类似,055型驱逐舰也采用了346A改进型作为主雷达。而此前江南长兴的052C/D型下水时,通常没有安装四面相控阵雷达天线,使用盖板盖住雷达安装位,在舾装过程中将其安装到位。

该舰在下水时346A改进型雷达已经安装到位

  虽然前不久该舰相控阵雷达位置同样被盖板盖住,但“贵重设备,严禁碰撞”的标贴显然说明了内部雷达早已安装到位。回想该舰当初下水时,照片就显示该舰的至少前两面346改进型雷达天线就已经安装到位。这种前所未有的高舾装度,不仅是舰艇建造速度的保障,也正是江南建造工艺水平进一步提升所展现出的一个侧面。

RIMPAC-2016演习中,美方对153舰的建造工艺水平给予了极高评价

  而说到由江南建造的导弹驱逐舰,在“环太平洋-2016”演习当中,美方人员参观过我方参演的153舰之后得出结论,该舰的建造工艺水平已经不亚于,甚至超过了建造“阿利·伯克”系列驱逐舰的通用动力巴斯钢铁造船厂(当然是不是商业互吹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多种数据链天线的融合,意味着055不仅是编队攻防的战斗节点,更是指挥与信息融合的核心

  比起关注度更高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米波相控阵警戒雷达,055上的各类辅助电子天线关注的人相对较少。此前人民海军各型舰艇装备的一代三军联合数据链(J链)天线,在055上变成了整合进桅杆的四面固态平板天线,而在我军舰艇上首次出现的长波数据链天线,意味着055型成为了人民海军首型三型数据链齐备的作战舰艇(J链、UHF/VHF链、卫星链)。

054A型导弹护卫舰桅杆两端的棒状天线即为我海军三代舰及改装老舰上的J链天线

  三军联合数据链(联合信息分发系统、JIDS),即俗称的J链,在本世纪初为服务军事斗争准备,参照美军Link-16研制,初步使我军在数据上实现了联合互通。尽管J链初步完成了我军各军兵种的互联互通,但由于立项研制与装备时间较早,部分设备性能如带宽等重要指标依然落后于同时代美军装备。而且使用中还暴露出了其他方面的不足,比如存在信息堵塞等问题。

  这张图很好地展示了以大型空中预警机以及航空母舰为数据分发指挥节点的树状数据链结构

  与美军Link-16数据链类似,装有三军联合数据链的作战平台需要性能强大的数据中心进行各类数据的汇总与分发,如Link-16数据链的数据处理与指挥核心,主要依托于32架E-3预警机、若干架E-8指挥机、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未来的“阿利·伯克FlightⅢ”型导弹驱逐舰等拥有充足通信带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平台。

  尽管不具备相关功能的空警-200在西方分类中一般只被划分为AEW,但并不妨碍我军自己将其称呼为AWACS,一如052C之前海军的“DDG”

  而在国产三军联合数据链装备之初,空军类似装备仅有4架空警-2000大型预警指挥机,更低档的空警-200则由于带宽和权限问题,此类能力较弱,直到近年来空警-500批量装备部队才改善了这一现状;至于海军舰艇在发挥J链的作用时也经常受到带宽限制所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生成。

  一如之前我们在视频中表现的,作为J链核心指挥节点的055有很高的指挥权限与通联能力

  055上新型宽带J链设备与长波数据链设备加入,使得这款人民海军新型舰艇也将具备强大的数据汇总与分发能力,本身足够成为J链的核心节点,更好地作为舰队中坚力量行使指挥功能。同时,装备这种新型J链天线的舰艇也将在硬件带宽上具备新概念下的深度CEC能力。可以预见的是,若在将来新研制的舰艇上广泛使用这种新型J链天线,也能有效提升现有J链的带宽与信息处理速度,明显提升数据链使用效率。

002型航母在首次试航结束返厂时安装了四面固态天线

  同样在前不久,完成了第一轮航行试验的首艘国产航母返回大连造船厂之后,主桅杆上也加装了四面矩形天线,这极有可能是类似055上的新型宽带数据链天线。前面讲过,美军航母作为Link-16的核心节点之一,拥有极高的数据吞吐处理与指挥能力;而本身具备良好长波通信能力的航母上,出现这种新型数据链天线,也表明了国产航母将来作战中必然与055一样,也要担当起三军联合数据链的核心节点。

为超远程弹获取需要的空情?不是问题

  海军的水面数据链核心节点的增加,还有效提升了军种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以往,由于数据链组网结构的原因,海空军之间的数据链路是需要在本军种内上报,再由对方军种高层级节点下发到部队,联合的效率较低,反应速度较慢。

  而一旦拥有强大数据处理与指挥能力的055型驱逐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就可以直接与军改后同样成为数据链核心节点的空防基地直接传递数据,乃至在其指挥下协同作战,极大提升跨军种联合作战指挥能力。

  一种新装备的出现,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其本身的火力或防护等独立指标,新装备背后所体现出的作战体系发展与变革,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无形战斗力。(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

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的国防自主能力近几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日前,越南更是实现了国产军用雷达出口零的突破,这种雷达具备一定的反隐形能力,中国海军最新型052D型驱逐舰,都装备着与之原理类似的一款雷达。

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军用电子电信集团(Viettel)向老挝空军出口了3套VRS-M2D米波二坐标中程防空警戒雷达。VRS-M2D是Viettel在苏联P-18雷达基础上自主研制而成,该系统以“卡玛兹”)卡车为底盘,由1辆天线载车和1辆指挥控制车组成,天线起竖采用先进液压控制系统,并加装了4部抗干扰副天线。

P-18雷达是苏联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车载米波二坐标中程防空警戒雷达,代号“1RL131”,北约代号“匙架-D”,是由苏联下诺夫哥罗德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在P-12雷达的基础上研制的,越南军队拥有长期使用P-18的经验,曾经把P-18、P-18M雷达搬到非法占据的岛礁上,作为远程警戒用途。

军用雷达,即使是这种米波警戒雷达,都对军用电子工业要求极高,越南能够国产P-18雷达,实际上也有外援相助。2012年10月,越南从捷克斯洛伐克RETIA公司引进了P-18M雷达的制造技术和许可证,这种P-18M雷达相比于P-18雷达,抗干扰性能和数字化程度都得到了提升,并且有一个全新的敌我识别系统。

图片:原装的俄制P-18雷达

我军虽没有直接进口过P-18雷达,地空导弹、高炮部队却长期使用过其上一代产品P-10和P-12。其中,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P-10雷达发展出了513系列(警-13)米波中程警戒雷达,曾经是红旗二号地空导弹标配的远程警戒雷达,60年代又以P-12为蓝本研制出了514型机动式米波中程警戒雷达,并在70年代反过来援助越南。

P-12/P-18系列雷达在实际战斗中曾有过发现隐形战机的战绩,1999年南联盟地空导弹部队使用俄制S-125(SA-3型)地空导弹击落美军的F-117,其远程引导任务正是由南军一部P-12雷达完成的。现在我军已大批淘汰这种还在使用八木天线的米波雷达,近几年展出引起广泛关注的JY-26型新一代米波雷达,已经使用了相控阵固态天线,而且是三坐标雷达,比不具备探测目标高度信息的老式二坐标米波雷达强太多了。

图片:JY-26三坐标米波相控阵雷达

但是,越南这款国产最新雷达,在中国海军中却还有一个远方亲戚仍在发挥作用。那就是装在052D型驱逐舰后桅的舰载517B型二坐标米波雷达,它还依然使用经典的八木天线,具备重量轻、耗电少能发现隐形飞机的特点,可作为舰上的“海之星”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开机情况下远程警戒用途。

图片:052D后桅的517B米波雷达很“复古”

517B型米波雷达正是在80年代初的517A型(警-17H)雷达基础上研制的,不过在055型万吨大驱上,这款装备中国海军30年的功勋雷达也已不再使用。

『有趣有料的军情秘闻,尽在乌龙防务评论,喜欢我的观点,就在网易上关注我吧!任何未经授权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52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