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抵抗力差小时候玩的游戏差,现在游戏好了反倒不开心,说什么小孩儿上瘾。

嚯哟!这个83岁大爷每天打3小时游戏,爆红抖音!20年玩了500多张碟…
最近有一位玩游戏的大爷爆红网络,
他已是83岁的高龄
却特别喜欢玩主机游戏!
老人外孙的女朋友
将他打游戏的视频传到了抖音,
瞬间圈粉无数!
一夜之间,点击率超过600万,点赞60万+!
▲杨炳林的粉丝 图据抖音
老人叫杨炳林,当他打开游戏机,这个下午,就是他独享的世界。一张PS4的游戏光碟,他打开来,一边打一边解说。他喜欢射击类游戏,有精彩的剧情,画面也非常清晰。
一开始,游戏里的他被攻击,在丛林里找到一条小路,飞奔逃跑,然后找到好的地势掩护,再进行反击……
83岁的他说,打游戏跟打乒乓球一样,都是一种运动,一个是脑力运动,一个是体力运动,有这两样爱好的老年生活,有乐趣,也健康。
▲杨炳林打完游戏在锻炼身体 图据抖音
一种快乐:
20年数百张碟片
写着通关时间,记着通关结局
吃过午饭,杨炳林要睡午觉,1点到3点,午觉时间不能改。起床以后,才开始打游戏。他的宽屏电视机前,放着一张小条桌,上面摆放了两个游戏机,一个是PS4主机,一个是老款的XBOX360主机,都用手柄操作,他看着屏幕,在转椅上坐得端端正正。
电视机旁边,有五个盒子,里面全是自己玩过的游戏碟片。那些碟片上,他清楚地写下了打通关的时间、通关后的结局,放得整整齐齐。
杨炳林告诉记者,现在自己还有三四百张碟片,早些年送了一两百张给朋友,粗略估计,20年来玩过的有500张左右。
▲杨炳林的游戏碟片 图据抖音
“不是每个游戏都打通关了的。”杨炳林说,但他不会轻易放弃,打不过的,他会看看攻略,或者慢慢琢磨。一个简单点的游戏,打完差不多需要个把星期,最难的他玩过一个多月。
老伴切上西瓜,“杨老头,吃块西瓜再打?”他没有理会,眼睛还是盯着屏幕。他说,打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专注,游戏都是团队研究出来的,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杨炳林正在玩游戏
每天下午,杨炳林至少要玩到6点,有时候会玩到7点。他说晚上是自由活动时间,散步,玩电脑,听音乐,或者跟邻里打点小麻将……有时候也玩玩游戏。
杨炳林和游戏的结缘史
杨炳林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隆昌气矿担任石油钻井技术员。几年后调到四川泸州。
雅达利推出它第一款家庭电视游戏产品“Pong”。
任天堂推出FC(即红白机),代表游戏有《超级马里奥兄弟》《魂斗罗》等。
索尼推出PS1。
他退休后,买了自己的第一台PS1游戏机。
索尼推出PS4。
他买了PS4,当时售价2600元左右。
从PS1玩到PS4,他攒了数百张游戏碟。
主机游戏成了“情怀”
他仍在坚守,与游戏机店主成忘年交
在游戏世界里,杨炳林没有对手,因为这么多年来,没有人跟他一起玩。外孙杨艺浣才几岁的时候,跟外公一起玩过,作业做完后,打游戏是外公给予的“奖励”,今年26岁的杨艺浣记得,自己玩过的有《恐龙危机》《古惑狼》等,渐渐长大,他就只玩网络游戏了。
▲杨炳林正在玩游戏
杨炳林曾找到卖游戏机的老板夏宇,问他有没有打主机游戏(PS、XBOX等主机上的游戏,以单机为主)的“老朋友”,介绍两个,一起玩。夏宇很肯定地告诉他,没有,一个都没有。
夏宇的“游戏达人”门市开在泸州中平远路,杨炳林记得,早些年那里有好几家卖游戏机的,现在就剩这一家了。夏宇28岁,10年前在“游戏达人”打工,半路从老板那里接手了这个门店。
“现在不赚钱了。”夏宇说,他现在能卖出去的游戏碟片,是以月计的,一个月有那么一两张,在他的印象里,泸州已经没有卖游戏机的实体店了。
他除了自己玩,还专门收藏了好几台不同世代的游戏机。他说他喜欢这东西,有些机器比他的年纪还大。当然,这东西赚不了钱了,门市的生意,主要靠电脑维修。
杨炳林曾到店里来跟他“切磋”。射击游戏,夏宇自叹不如。两个人一起打游戏,也一起聊游戏,两个年龄相差50多岁的“游戏达人”,有说不完的话。
“现在都玩网络游戏了。”夏宇说,主机游戏和单机游戏,变成了一些人的情怀,也成了回不去的过去。像杨炳林这样的老人,他很“佩服”。
另一个坚持20年的爱好
在与记者聊游戏之前,杨炳林先说了他的生活习惯。他每天早起,是为了去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之后,顺带买菜。
每天早上6点10分,闹钟会准时响起,他起床做饭。老伴武健民还没有起床,他吃了后,把早饭热在锅里,出门前在厨房门口的小黑板留言:“8月8日,健民,我买丝瓜二根,白菜一个,肉末少许。”主要的菜老伴拿主意,他买一些,可以让老伴少提一点。
▲杨炳林的小黑板
7点多一点,他搭乘小区外的3路公交车,从蓝田街道的“两里村”出发,穿过泸州长江大桥,然后在连江路“淘米洞”下车,差不多20分钟车程。
还不到8点,泸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就热闹起来,杨炳林在这里打乒乓球。10多个老人自行组队,热闹,激烈,五张台球桌,乒乓之声密集地荡来荡去。
▲杨炳林正在打乒乓球
杨炳林说,俱乐部有100多人,早上是老人的时间,“年轻人喜欢睡觉,他们一般选择下午来。”杨炳林说的年轻人,指的是五六十岁的一群球友。在这个俱乐部里,杨炳林是最活跃的80岁以上老人。
他拿过多块奖牌,最有分量的是2007年四川省老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第二名。他说,打球坚持了20年,也是“雷打不动”,每天都会准时到,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
喜欢维修改造各种电器
杨炳林不玩游戏的时候,是一个豁达健谈的人。“你不能一天闷着,走到哪都要乐呵呵的。”他说打游戏和打乒乓球,都是为了锻炼身体,一个是脑力,一个是体力。
▲杨炳林的证书
杨炳林说,他从川南矿区的一个技术研究所退休,所里200多人,他当了10年所长。退下来后多少有些失落。
他打了一年麻将,打两角,一个袋子装钱,输赢都在里面,一年下来小赢了一些钱,但他觉得打牌老吸二手烟,又缺乏运动,然后在1998年的时候,他“转型”开始打乒乓球和玩游戏。
前些年他还喜欢旅游,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去的时候,他会背上游戏机。2017年开始,他不去旅游了,“老伴血压高了,坐不了飞机,她去不了,我也不去了。”
▲杨炳林和老伴
在家里,杨炳林喜欢捣鼓各种电器,维修改造,总是停不下来。武健民跟杨炳林互不干扰,一个打游戏,一个跳舞玩电脑。玩电脑是杨炳林和子女教会的,武健民还把他们旅游拍的照片,挨着做成了音乐相册。
健康玩游戏,沉浸不沉溺
记者:为什么坚持玩主机游戏,没想过玩网络游戏吗?
杨炳林:主机游戏比较适合我,界面清晰,节奏感强,比较激烈,网络游戏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达到游戏目标。再加上我现在年纪大了,玩网络游戏的反应跟不上年轻人,玩不赢他们。
记者:以前带着外孙玩游戏,有没有担心他玩游戏上瘾?
杨炳林:也没有随时都带着他玩,没有担心这些,平时也很关心他的学习等方面的培养。
记者:在你看来,老年人玩游戏和年轻人比,有没有相应的区别?
杨炳林:就我来说,玩游戏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打牌不健康,我就玩游戏。我退休了,年轻人还是要以工作为重,干该干的事情,要抓住重心,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能沉溺其中。
■ 网友评论
↑图据新浪微博
“游戏的初衷, 或许就是让人开心”
在网上出名,源于他外孙的女朋友魏婷,这个90后女孩第一次见到他,是一次杨炳林到女儿家吃饭,他背着游戏机过去,吃完饭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打游戏。
前不久,魏婷把他打游戏的视频传上抖音,一夜之间,点击率超过600万,点赞60万+。“太感动了,作为一个PS4玩家,看到老爷子那么开心,感觉瞬间穿越到40年后看到自己一样……”
“游戏的初衷,或许就是让人开心吧。”这么多网友点赞,杨炳林只是微微一笑,网络的世界,他不太关心。
* 记者 杨灵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15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33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天朝的父母们怎么就不懂得买游戏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呢?【wiiu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0,632贴子:
天朝的父母们怎么就不懂得买游戏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呢?
身边的父母亲们很多都把手机、平板随便给小孩子玩了事,但为人父母又有没有想过游戏和平台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当走进网吧看到几岁大的孩子在玩网游,奇葩座姿+一边骂街+吞云吐雾+通顶不眠时……当孩子整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低头不语,眼球快要掉落手机、平板时……当孩子欢声笑语,互帮友爱、乐观向上、开拓创新时正在享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机。看到我的评论如果家里没有游戏机,赶快买一台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吧!别再让孩子孤孤单单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手机、平板了!。
这个是国情决定的,我们这代人的父母都是从贫困走出来的,满脑子的只有挣钱,却不知道怎么去享受。再过一两代,就和西方一样了
我有个刚上小学的妹妹,以前老玩ipad的游戏,然后在我家玩了马里奥3D世界立刻就被吸引了,受很大影响,我觉得她迟早也会买游戏机玩的,所以其实究竟哪种游戏好其实现在的孩子也不傻,他们能分辨,只要你把他引导好了,我现在很欣慰——来自 诺基亚 Windows Phone
我就是和我儿子一起玩wiiu的,马3d玩的很开心,而且游戏机的游戏比较好,玩几关可以休息一下,不像网游无止尽的打,容易上瘾。
和小伙伴在外面撒欢也不错
平板有什么不好。免费游戏玩腻了秒换。小孩子根本不在乎游戏是不是真正的优秀,就拿我们来说,可能有些人和我一样一路家用机玩过来,你小学的时候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恐怕和我一样,口袋妖怪、数码宝贝、龙珠、火影,有谁是从很小就喜欢塞尔达、MGS、异度之刃这样的优秀作品,而且懂得其内涵的呢。这其中有一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优秀的游戏”,或者其品质连Limbo、Deemo都远远比不上呢。你看,那时候,并没有智能手机这种东西,但是,我们玩的游戏真的就都是高品质的吗?不是吧,而且就拿NDS时代来说,算是孩子们拥有掌机比例最高的时候了吧,那也是一个渣作丛生的时代呢,迪士尼随便出一个十分凑和的游戏就能大卖百万套呢,就从孩子手里拿走30美元呢,这些东西,说真的,比起现在迪士尼在手机出的游戏平均品质恐怕更差呢,比起一定要吸引人玩才能挣到钱的手游,那种根本没法玩的渣掌机游戏明目张胆卖30刀的也是有的呢。手游一定程度上净化了这种现象呢,你看,现在3DS已经几乎见不到那种随便一个围棋啊,三消啊就敢拿出来卖的情况了。因为这种东西随随便便就能免费下载嘛。这也算是任天堂所说的“游戏价值受到影响”其中的一种情况吧。也是手游厂挣钱不容易,但却又打击了传统厂商的利润的原因,总而言之就是“骗钱的门槛变高了”这种积极的影响呢。
父母都不懂日文的多啊。。。
聚会妹子都玩三消,汗子玩塔防、小孩子玩洗脑游戏,问题是无论大人、小孩都像得了孤独症一样免疫或癫狂状态……,一群人低头在餐桌上微信、手游,一桌子十多人鸦雀无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平时生活得多空虚寂寥呀?。非众人醉我独醒,从侧面看这种社会现象能不能猜测一下手机毒素的含量?做为父亲没办法阻止孩子玩游戏但在他们成年之前会选择最健康有益的游戏平台。
我妈看我玩大金刚,看到犀牛被我晃到跳崖 在旁边笑的前仰后合的 我就想要是我妈会玩就好了 一起玩铁定很乐呵 不过她以前和我爸一起顽固马里奥,一直卡在某一关。。。 每次都反复玩到那关
等你有了孩子你和他一起玩不就结了,这东西父辈已经不可能了,你努力改变你后代的情况呗
我还好,从小父母就经常不在家,又怕我乱跑出去学坏,所以买了几个游戏机让我自己在家里玩,之后也就开始爱上了游戏www。现在也是不喜欢出门就爱在家玩游戏,wiiu也是寒假回家我爸送我的~(不过游戏方面就要自己掏钱买了
我父母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是当母亲看到我花了50美元买一张光盘的时候她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看来对免费软件的习以为常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人心了么
有时候可以一起玩,不过很多时候不能和孩子一起玩
从小跟爸妈一起在家打游戏 马里奥 1942 爸妈说了 与其让我跑去乌烟瘴气的街机厅和网吧打游戏 不如在家在他们眼前玩点健康的 现在工作了 轮到我买游戏机给爸妈玩了
你只要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就行了,别人就别管了
别提了,我身边的那些朋友儿女差不多都幼儿园小学的样子,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家庭占多数,你想啊连电视电脑都不让碰,玩游戏基本上别想了。还好这帮鸟人亲子活动都做的不错,有事没事带自家宝贝开车兜风,教女儿画油画,带儿子玩摄影办影展,骑自行车锻炼,成天和宝贝腻歪在一起的也不少。
想到一个视频,一个父亲的孩子沉迷垃圾网游,父亲录视频亲手将仙剑,最终幻想7等正版盘掰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有些小游戏还是蛮好的,比如数独、cut the rope、fling、王国保卫战等。益智且消磨时间,但提起艺术价值还是主机平台游戏可能性更高。尽量早些提高小孩的审美和对游戏的要求,玩平板行为应该会少一些。如果父母都无法放下手机和ipad,是不可能管住孩子的。
说起来有钱又有闲呢,带小孩出国旅游,次一档国内旅游,再次一档本市公园、郊游、农家乐,再次一档小区周围小公园健身器材,再次一档家里蹲,然后呢电视&平板&手机,看kindle也比看电视好。
呵呵,我前天把wiiu带到同事家,想熏陶她弟弟(90后),结果反被一顿鄙视。大概是“哪有成年人玩这个”,“泡妹子要玩劲舞团”之类的。然后说游戏都有中文版下载,你花钱买碟,还英文,有点傻吧,然后我说你照这个碟的封面给我找个下载,我把全套机器都送你。然后他在android手机上找到一个,封面真的一样,描述真是中文,还可以直接下载。这个世界真疯狂。。。
时代不同他们理解,新事物他们不接受,那也没办法,父母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向外国一样天朝的人将会进步不然。。。
为人父母真心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有了孩子会陪他玩乐高科技、航车模、音乐乐器,但是游戏还是少玩。
pad和手机有啥不好的,每个人玩游戏的初衷又不同,娱乐方式又不是玩游戏机一种,pad和手机上面的休闲小游戏很多也很棒,又不是只有网游。再说了,要一家人其乐融融也不一定要选择游戏这种方式,其他的方式多了去了,还有,总觉得这个话题是为了水经验
我现在高二,不过平时靠倒卖东西给洋人还是挣点钱。现在养着ps4和psv,弟弟七月过生打算送个游戏机给他,就是不希望他从小玩垃圾手游和网游。p.s:ps3和wiiu哪个适合7岁的小孩啊
的确,天朝禁止没办法,国情所致,看看那么点小孩就因为玩平板,眼镜近视戴眼镜,唉,心痛,一个大人我都觉的戴眼镜累赘何况一个孩子,
那群下辈子无法超生的脑残家长不文化部告状就不错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日09时01分来源: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忆力差脑子反应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