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模范英模故事手抄报报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英雄永垂不朽手抄报4篇
英雄永垂不朽手抄报4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英雄永垂不朽手抄报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缅怀先烈手抄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中国崛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从战争走向和和平,从贫困走向富裕,心酸太多,牺牲太多,清明节,你缅怀先烈了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整理的缅怀先烈手抄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欢迎阅读。更多相关缅怀先烈手抄报文章,请关注手抄报栏目。
缅怀先烈手抄报
缅怀先烈手抄报
缅怀先烈手抄报
缅怀先烈手抄报
缅怀先烈手抄报
【缅怀先烈】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筹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1 / 5精品文档
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可放弃我的信仰。--张志新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有理想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流沙河
【缅怀先烈,做有志少年】
又是一个雨季,又是一个清明,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巍巍惠山,垂首致意,滔滔运河,含泪呜咽!我在此时怀念起那些烈士来!
清朝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蛮横无理,使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饱受了战争的"洗礼":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清政府被推翻,紧接着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国共内战......
战争筑就了烈士,烈士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生命换来了生活的安定,换来了我们的幸福,更换来祖国的繁荣。
我们忘不了抗日战争中的赵一曼、吉鸿昌等烈士,忘不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邱少云、杨根思等英雄,最让我忘不了的是用身体当炸药支点的董存瑞。
2 / 5精品文档
董存瑞1940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任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1948年春,担任班长,在攻坚战术训练中,全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被命名为"模范爆破手"。同年5月25日,在解放热河隆化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长,率领全班战士先后炸掉敌8个碉堡。在途中,敌桥型暗堡的机枪严密封锁了我军前进道路。为扫除这一障碍,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底,但无法安放。在这紧要关头,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上,拉燃导火索,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暗堡被炸毁,董存瑞也牺牲了!壮烈牺牲了!为新中国牺牲了!
我相信,董存瑞和千千万万烈士的个名字会永远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它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他们为了人民的和平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他们是最忠诚的!他们将于日月同辉、江河共存!
3 / 5精品文档
在这雨季,在这清明,在这缅怀先烈的日子,献上一束纯洁的菊花,深深的鞠一躬,代表我从心底发出的敬意!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4 / 5精品文档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清明节缅怀先烈手抄报
小学生清明节手抄报:缅怀先烈
清明节手抄报:缅怀先烈,感恩社会
清明节手抄报:缅怀先烈
二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重点: 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十幅浮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简介作者作品,疏通字词,整体感知~划分段落,学习1—6自然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打开课本扉页~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彩照~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补充介绍: 这座雄伟的建筑于日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速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正音正字: 瞻,zhān,仰 矗,chù,立 奠,diàn,基 伟绩,jì, 镏,liú, 上溯,sù, 五卅,sà, 天堑,qiàn, 发髻,jì, 四、研习课文 1、结合理解〃分析一提示~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2、结合理解〃分析二~划分课文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2—3节,: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4—6节,: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节,:具体介绍10幅浮雕。 3、自读第一层,2—3节,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 讨论后明确: 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4、指名读第二层,4—6节,~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同、背面,——碑身东西两则上部——碑顶——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 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提问:第6节是从哪能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揣摩〃运用三 2、预习7—10节~试填写“揣摩〃运用”四的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研习课文7—11节~理解并掌握说明中的记叙~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研习课文 1、导读第二段的第三层,7—10节, 速读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塑的。 讨论后明确: 空间、时间相结合 空间:碑东——碑南——碑西——碑北时间:销鸦片烟 武昌起义 南昌起义 胜利渡长江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游击战 欢迎解放军
五卅运动 提问: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归纳: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三幅所反映的内容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更合情景~因而作者从东面写起~顺序介绍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学生自读课文过错成揣摩〃运用四~理清10幅浮雕的方位、顺序、时间、事件、意义~体会时间顺序与空间吧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 2、导读课文开头、结尾 学生齐读 体会首尾照应的特点 感情上照应: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
瞻仰前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 行踪的照应: 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 结尾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二、体会文中记叙的作用。 要求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来。 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可以使条理更清楚~说明更准确。 三、分析归纳本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特点 板书: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完成积累〃联想七、八。篇3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概况,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2、 引导学生从纪念碑的浮雕中了解我国的革命史,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3、 体会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去过北京,见到过那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吗,今天,你能不能将了解的情况或见到后的感受向大家介绍一下,生:人民英雄纪念碑远今看上去都那么雄伟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生:纪念碑是对革命英雄的人民的纪念碑。 生:纪念碑和天安门相对,上面刻着大字,还雕刻着反映历史的图画。 师:(出示课件)这座耸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的巨大石碑,从它奠基那天起,就在祖国人民的心中定格为一座永恒的丰碑,它凝聚了一个多世纪以来,革命英雄们的光辉业绩和不朽功勋,将永远激励着全国人民去缅怀和学习这些革命的伟大精神。日,新华社记者周定舫在纪念碑刚刚建成之际,及时了解了有关情况,写成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老师板书标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师:(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了解学习目标并且默默地记住。 二:整体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选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阅读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想请同学告诉大家,?你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注意:交流时要扣紧课文的参观顺序,抓住课文介绍的主要内容,而且语言努力做到简明、流利。?你对课文内容还存在着哪些疑问,(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师:好,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圈点评注的也很仔细。现在,哪位同学先来交流你读书收获了哪些信息,生1:本文是由远到近的顺序介绍的 生2:本文依次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用料和纪念碑的结构及碑体上的内容。生3:还有时间顺序。生4:前面同学概括的太笼统,而且也不够全面。比如:在介绍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时,应该把“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纪念碑台阶前”等活动的地点交代清楚。生5:而且,作者在说明纪念碑时,是采用的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题字),后背面(碑文)的空间顺序,这样介绍,再明确作者的观察点的同时,也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条理十分清晰。师:好,这几位同学声音洪亮,分析的非常准确细致,清楚简洁,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评价补充的, 生:我想在内容上补充几点。作者在介绍碑体上的内容时,主要介绍了题字、碑文、上面的装饰和造型,除了这些,文章还在写到了作者瞻仰时的心情和对纪念碑的总印象。 师:这位同学,你能否告诉大家作者的心情和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生:作者是怀着万分崇敬和无限怀念的心情瞻仰的纪念碑,对纪念碑的总体印象是巍峨、雄伟、庄严。(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你同意这位同学补充的内容吗? 他读的怎么样, 生:同意。较缓的语速自然的表现了作者瞻仰时缅怀和景仰之情,而读“巍娥、雄伟、庄严、光辉业绩、巨大代价”等词语采用重音和高亢的语调,更表现出了作者的高度赞美和无比崇敬之情。 师:好,请大家齐读这两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内心感情。由此看来,这虽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但这一座纪念碑却又是中国一段革命史的印记,体现着革命烈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因此,在围绕建筑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的同时,又采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瞻仰过程的认识和感受,物情兼顾,大家品读时要好好体会。师:刚才大家交流的是从文中获得的主要信息,另外,古人张载曾经说过“学者先要会疑”,那么你是否还有一些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举手提问) 生:老师,第四段的碑文(小字)中 ,为什么列举“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数字,有怎样的含义,师:请大家根据第三段交代的纪念碑的奠基时间并结合历史知识思考一下,这三个数据可能涉及到哪些历史事件,然后理解它们的含义。 引导:(根据学生推出的时间1946年以来——1919年以来——1840年,老师依次出示多媒体课件“解放战争”“五四运动”“鸦片战争之虎门硝烟”历史片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的含义,即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生:老师,作者瞻仰纪念碑是从正面开始,为什么介绍十幅浮雕时却按东面——南面(背面)——西面——北面(正面)的顺序介绍,师:问得好,只是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四段的历史事件,相信你会从书中找到答案。(给学生几分钟阅读时间)谁找到了答案,生: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 生:为什么最后介绍的正面浮雕是那三幅,生:(抢答)正面这三幅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 师:对~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师:由此看来,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的结合。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如果没有,请你们把刚才感知讨论的收获在课本上整理批注一下。(学生自由整理)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整体感知课文,主要有两个内容:纪念碑的结构内容概况和本文的说明顺序,大家探究、讨论、回答的非常好,但是,对于本文的学习理解,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三、精读理解课文。
师: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下面让我们精读7-10节,从语言、内容、主题、手法等各个角度品读揣摩,深入理解本文的重点。学习方式:自由选题,分组进行,合作讨论。 学习任务:读——选择一两幅浮雕,梳理介绍的内容及层次,感情复述。 揣——以第八段为例,揣摩词句,体会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析——浮雕为什么选择这8个历史事件,由此理解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 位置 时间 历史事件 历史作用、历史意义 东 南 西 北 建造纪念碑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老师巡回示例点拨指导) 师:刚才大家目标明确,小组成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学习热情很高涨,效率也高,下面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选择“读”的小组请举手回答。 生1(一组组长):我们分析的是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第一句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第二、三句描述了画面,先写销烟场面,写得祥,后写炮台和群众的战船,写得略,最后一句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生2:作者描述画面时,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生3:下面我给大家复述一遍。(略)(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已经肯定了这一小组同学的学习质量,他们不但提炼画面的内容全面,而且分析出了由实(内容)到虚(意义)的结构顺序,连人物的精神、心理都揣摩了出来,真好。还有哪个组想发言, 生1(三组组长):我们组分析的是第二幅。这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有变化,三句话从意义到画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是1851年的金田起义以及它的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描绘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 生:这幅图显示了起义队伍人很多,很有气势。 师:这两组同学在“读”栏任务上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由于时间关系其它几幅图我们不再交流,希望同学们学习他们的概括方法,课后从其它事例中任选一例尝试分析。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题“揣”,请选择这一题的小组举手回答。 生1:我们组分析了第8段“五四爱国运动”浮雕,介绍时先指明历史意义,再描述画面情景,有议论,有描写。生2:介绍时既有概括写,又有像“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的特写。 生3:语言运用很准确,例如“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齐集”不用“集合”、“集结”,表达意思准确。生4:还运用了“愤激”“怒形于色”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爱国青年们的痛恨激动的心情。(其它例子略)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本文语言运用说明处简洁准确、描写处生动洗练、议论处精当有力,笔法灵活,富于变化,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师: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好吗, 生1:它们都是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感人事迹。 生2:它们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生3:这8个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对中国的命运影响很大。生4:为了让今天的人们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的漫长和艰难,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师:这10幅浮雕,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爱国精神,看到了他们一百年来,为了争取人民的自由、幸福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更让我们真正理解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真正含义,所以,纪念碑在质料和装饰方面也体现了设计者们的独巨匠心。师:请同学们体会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质料:花岗岩 汉白玉 装饰:红星 旗帜 松柏 牡丹 荷花 菊花 生1: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能够象征先烈们的坚强意志、不朽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永远怀念。 生2:“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要标志,“松柏”不畏惧风雪严寒,具有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的品质。师:你能说出几句歌颂松柏的诗句或名言吗, 生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生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师:因此,红星、旗帜、松柏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那么,其它物呢, 生5:“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是富贵繁荣、高贵的象征。生5: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被称为“花中君子”,为世人所推崇,是虚心正直、不跟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生6:菊花,以它傲霜、耐寒的品格也赢得了我国人民的赞美和钦佩。陈毅有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师:所以,小碑座四周雕刻的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英雄们的品质高尚、纯洁”。对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先烈们,努力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发奋努力学习,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吧。 师:本文是一篇介绍建筑艺术的说明文,读完本文,我觉得不管是结构谋篇、说明手法,还是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都不愧是一篇好的范例,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或再读读触动心怀的句段。 四、课堂延伸。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实现新中国宏伟蓝图的历史进程中,又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功臣,正如找翼的诗中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课堂智慧比拼: 如果让你建立一个新中国感动国人的风采人物榜,你准备列举哪些人物, 生1:我想列举杨利伟。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 生2:我想列举高耀洁,一个以博爱感动着世人的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70岁才开始自费进行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从1996年至今,已经走访了河南100多个村庄,见到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了艾滋病防治上,家里仅有的一台电脑还是别人捐赠的。从2000年开始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艾滋遗孤的救助方面,至今已花费8万多元,无偿资助了164名艾滋病孤儿。 生3:我敬佩的是医生钟南山。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钟南山以科学家的坚定勇敢向世人宣告:非典可防可治~在疫情最严重时,他以一个医生的医德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呼研所来”,这淡淡的一声,就等于战场上的英雄战士对着敌人的枪炮喊“向我开吧~”这一声之后,是他以66岁的高龄,连续38小时救治患者的身影。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 生4:我要列举中国女排和他们的教练陈忠和。面对着十几年的坎坷和屈辱,他们以自己的汗水、泪水、坚强和执着为中国体坛赢回了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生5:我要列举亚洲飞人刘翔。他靠着自身的努力和实力,成为了第一个冲进奥运赛场110米跨栏项目并且夺得了第一,为中国创造了奇迹,为世界创造了奇迹。同时,也告诉世人:中国人、亚洲人在短距离跑上并不比欧美差。 生6:我要列举陕西彬县城关镇的泾河岸边一位不知姓名的老人。他自小在泾河边长大,练就了一副好水性。从16岁渡船时起到现在,40多年来救起了40多名落水者。她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师:好,我想大家还有很多要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交流。刚才大家列举的和没来得及列举的这些人,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是炎黄子孙永远的骄傲。我相信,他们的风采将会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也将会记住他们的精神并把它发扬下去。课后请大家继续查找资料,完成第二题。 2、课后探究积累:如果让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人民利益牺牲的英雄浮雕,你认为增加哪些,你能否描绘浮雕内容, (学生讨论或通过网络搜集信息,如抗美援朝、中越反击战、抗击非典等等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们)【教学说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结合老师提示、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并且在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强爱国教育。篇4
姚村一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主备人:______ 授课人: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 领导审核:_______七年级____班 学生:________ 学习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学习目标】1、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知识链接】写作背景: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 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瞻仰( )矗立 )逾越( )重幔( )镶嵌 ( )挑衅( )五卅惨案( )天堑( )奠基( )旌旗( ) 镏金( )上溯( ) 发髻( )2、 解释词语落成: 瞻仰:巍峨: 顶天立地:永垂不朽: 镶嵌:挑衅: 慷慨激昂:怒形于色: 遥遥相对: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正副两个标题各向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总体上说,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它介绍给读者的? ( 3)作者对纪念碑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的介绍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思路,写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2、这10幅浮雕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纪念碑的位置 兴建经过 碑的构造 题字 碑文 3、全文又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 顺序组织的? 4、阅读说明文不仅要明白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掌握的要点!说明文的一般说明方法有( )、( )、( )、( )等。5、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征来说明的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四、【课后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瞻仰( )旌旗( )天堑( )镏金( )上溯( )挑(xìn) 镶(qiàn) 重(màn) (diàn)基 上(sù)2、阅读课文4、5段,回答问题。(1)、选段主要介绍了纪念碑的 、 、 顺序来介绍的。(2)、有人认为: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碑身”应改为“纪念碑”,这样才更恰当。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联系上下文说明。 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3、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全部碑文? (4)、第四段介绍碑心石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第五段介绍纪念碑碑顶的装饰和造型有什么作用?
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童心妙笔颂英模手抄报_图片素材 - http://www.qqski.com
|||||||||||
您的当前位置: &
【 童心妙笔颂英模手抄报 第1名 】童心妙笔绘书香手抄报作品集【 童心妙笔颂英模手抄报 第2名 】童心向党手抄报资料【 童心妙笔颂英模手抄报 第3名 】童心向党颂祖国手抄报大全_国庆节手抄报 节日手抄报【 童心妙笔颂英模手抄报 第4名 】联合西湖区教育局举办了"美丽杭州·绿色西溪"童心绘手抄报大赛,收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模范手抄报8K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