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漫记》细米第六章读书笔记记。

《西游漫记》读书笔记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0. 有人指出作者的立场问题,这合乎情理。毕竟,一个对苏区毫无好感的美国人是断然不会冒着天大的风险跨过交战区,并和主流媒体宣传中凶神恶煞的“土匪”共同生活数月。而苏区的人民有没有“向外国友人做宣传”的表演成分呢?红军多位领导人在做采访时有没有对自己的经历加以润色呢?想必也是有的,且斯诺在文中也记录了一位红军小战士说:“吃饭的事放一放,我们要先给外国人做好红区的宣传!”(大意如此)但抛开作者的好感和苏区必然对外宣传的成分,这本书还是有很多给人以启发的细节。将书中的描述与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果对照,再加上对自己判断力的自信,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本书至少有八分是客观的。倘若这书并不是纪实文学,而是共产党做宣传的科幻小说,换句话说49年前的共产党不是文中描述的那样纯粹和富有热情,那国民党又怎么从绝对优势的执政党被人民赶到台湾砍甘蔗去了?1. 红区的存在是为了“人民战争”还是“逐鹿中原”?客观上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因至少在建国前,凡是共产党辖下的地区大多数人民都是过上了脱离饥饿且更有尊严的日子的,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才使得共产党更得民心且最终夺取了政权。二者分不开。主观上这个问题就很关键了。究竟“人民当家做主”是共产党玩弄人心夺取政权的方法,还是他们甘心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的原因,是原则问题。在这里,我的结论是后者,因为只有这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表现出如同书中描述的那种,对自己的事业的根本自信。这自信对他们自己是种激励,使他们如虎添翼也视死如归;这自信在同志间的交流中表达出了真正的尊重,让官兵平等深入人心;这自信在外人看来是真诚,使革命的队伍逐渐燎原。党的元老们都有着年轻时上下求索的迷茫时期,他们绝不是妄图发国难财的投机掮客。相似的理念和道路把他们聚在一起,也不断吸引着林祖涵、徐特立和朱作其这些国统区生活优渥的才俊,千里迢迢的进入处于下风的苏区参加建设。2. 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做到以下克上?共产党代表的是劳苦大众的利益,并在此纲领下建立组织方法和军队文化。他们的高层忠实地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他们的底层官兵也大多是贫农,这使得共产党上下一心,也使得他们可以自信地用纲领感染启蒙群众巩固后方,用政委体系为士兵灌输思想。红军的士兵相信没有人在靠他们的脑袋完成个人的野心,苏区的工人也知道没有人在靠他们的劳动填满个人的荷包。反观老蒋,412时期迫于复杂的军内外国内外利益,即便他本人部分认同共产党的组织形式、基层工作和政治影响,现实也不允许他选择在中国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和无产阶级作为基本盘。从那一刻起,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军事独裁走到人民反面。这种政治路线的分歧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在于国军的将领中高层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而士兵是贫民,后方是贫民。那末,其组织在根本上必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士兵的作战热情也必然和共军战士有着极大的分别。共军的“即俘即补”政策也是在此背景下奏效的:同样的一个贫民出身士兵,为解放农民的军队战斗自然比被军阀强征了去要拼命。另一个令人惊讶的表现是苏区的后方是农民自己被组织起来警戒的,这是什么级别的后方!更不用谈国通区内偷偷给红军送吃的,送枪支弹药,报告国军军事信息的广大群众。(也正因为此,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国军意识到群众对红军的重要性,对被占领的红区采取了只有日本人干得出的“三光政策”。其实可以讲这样的屠杀也并非不能理解,其目的也和共产党土改欺负地主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红军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是没有对“反动阶级”痛下杀手的,而国军为了“剿匪”将屠刀伸向自己的人民,在今天读来仍旧令人胆寒,且坐实了国军高层和古往今来的野心家门没什么两样。)说到底,建国前共党的道路自信让他们和中华几千年的起义者有着根本不同,他们不是取而代之的野心家,而是有理想的启蒙者。他们不要一群言听计从的雇佣兵和愚昧的老百姓,人民群众心甘情愿的加入到革命力量中最终共同建设人民共和国才是他们最初的目的。国军这样本质上和北洋军阀没甚区别的力量,要和这样的共产党人作战,要最终建立起上下一心的国家,是有很大困难的。蒋自然也是人中豪杰,西安事变回南京后的处理办法也让人拍案叫绝。他的能力和运气使他在诸多军阀中脱颖而出。但终究他和共产党的领袖有信念上的不同,但这也是最初的立场决定的,共产党的那套他想要模仿也回天无力。3. 只因共产党选对了基本盘,他们就会一定胜利么?哪里有那么简单。《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一个情节给人以很深印象:立青说,你要保证我们运兵南下攻打锦州的战略意图不被敌人发现,对话的同志说你让首长放心我一定做到,然而立青却说你别空口白牙,我今晚留下来和你一起商量出一个细则出来。倘若当年共产党人除了热情和联合农民的指导思想外什么都没有,那人民战争的效果怕不会很理想。就是这一帮肯埋头苦干的人认真的调查研究,巧妙制定了对农民的组织、宣传等实用方法,对苏区工业、农业甚至教育细致入微的建设,才让共产党的基本盘真正发挥作用。当然,正如前文所言,共产党的纲领对全国人才和战士的吸引,也是很重要的。有条件的去看看毛主席各式调研报告,体会一下和老一代革命家相比今天的年轻人面对问题时是有多浮躁。4. 共产党当初是否应当避免在革命中伤害一些好的地主和对路线有不同看法的同志?不能妇人之仁。任何改革一定是有其积极和消极的部分,但辨认主从关系是最重要的。湖南农民运动中给地主说情的,对红军内部清算嗤之以鼻的,都快2020了还不问后果闹着要各种翻案和解密的……这样的人,我认为是无法认清主次。个人的命运在革命进程或是组织命运面前是无力的。(当然可以讲,这是我个人结果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然而结果主义确是最有影响力的普世价值。)关于土改:首先要承认,地主里肯定有好人,而且有很多好人。有些地主,说是大善人也不为过。但,地主里有好人,与地主阶级是好的,有因果联系吗?没有。地主作为一个阶级,代表着旧土地所有制度,是一个禁锢流动资本、抗击大工业化进程的反动的集团,是一个占有不动产产权、收窄不动产资本流转的落后的阶级,从整体上讲,是必须消灭的。(这段话摘自别处,但意思就是我要表达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关于清算:在那样尖锐的形势下,红军领导们虽然有着同样的理想,却在路线上有分歧,为了最快前进就必须统一意见。都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了,还客客气气的讨论,试图在道理上说服他人,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教书先生么?当然要说这样的解决分歧方式,也是有风险的。内部斗争胜利的那个人也可能要为新路线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好在建国前斗争胜利的那个人是天才的毛,坏在建国后斗争胜利的那个……还是毛。然而在改革中受伤害的人,既得利益者却在道义上不应再踏上一脚。红军中革命路线被否定的,国民党中也试图救亡图存的将领,土改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改革开放后在下岗潮时受伤害的员工,他们是时代的牺牲者,却不应被视为蝼蚁。无论胜负、高低、兴衰的个人命运,都不过是时代大潮裹挟的你和我。离开了历史的潮流,我们什么都不是。5. 从农运到工会的思考共产党给了农民一个联合起来战斗,改变生产关系,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而农民也给了共产党一个执政的舞台。工会是为被剥削阶级谋取利益的。有人说美国的工会太强,使得美国制造的人力成本太高,才使得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这样的人地方建厂。但这说明不了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美国工人的老爷习气——这是全然本末倒置的。倘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的工人做不到统一口径,资本家必然会钻空子。一部六千的手机,资本家是要无论如何赚上四千的;只有等到全球的工会实现的一天,资本家才能顺应形式,让出自己的利润,不得不付了劳工应得的比例。然而这种全球工会的形成是有很大困难的,而随着蛋糕的坐大,“奴隶”对自己的报偿也没有彻底的绝望,因而目前的形势也没有被必然改变的态势。6. 抗日战争的另一种结局?“爱国主义”这种东西即便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它在历史的潮流中也并不总是起决定意义的,就如同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失道者寡助”的评论。事实上,当初国民党的领导层是有很多声音是亲日的,而在淞沪会战之前中国的广大群众是没有“把小鬼子赶回老家去”这种概念的。作为一个农民,或者最基本的作为一个生物,我第一位的是吃饱穿暖,哪里有爱国主义的座位?正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思考不周,盲目的推进,虽然战略上胜利,但却彻底激怒了人心,也把本能分割的力量绑在了一起。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抗日宣传虽然巧妙有效,但对于全国抗战是远远不够的,而一两个省的抗日积极分子也没法改变一国的离心离德;然而日本人把战场铺的越来越大,反人类罪行做的越来越过分,那本不穿一条裤子的国民党各派系甚至国共两党都只好同仇敌忾。换句话说,日本人倘若当年在考虑战略时除了看地图,也揣摩人心的话,也许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掀不起什么风浪,国人也就在日本人的挑拨离间下分崩离析。换句话说,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要靠客观条件激发的。总有长辈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艰苦的条件。中国人平常互相歧视,谁和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可大地震一出,中国人在灾难下的凝聚与慎独让大飓风下的美帝无地自容。也正是因为日本不打碰碰胡,楞要清一色——那中国人民自然就被激发出了有史以来最凝聚的反侵略力量。(当然,细水长流的宣传也有重要的意义。)7. 尾声“吃饭穿衣还不是生活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是理想者们创造了理想中的今天。”在这里,我向所有最初的共产党人们,向他们艰苦而又浪漫的事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赞同 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西行漫记读书笔记_中华文本库
中华文本库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西行漫记读后感 - 西行漫记读后感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 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
读后感资料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一...上抽出一本书《西行漫记》给我。 这本书原名叫《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真实...
读书笔记 - 读《西行漫记》有感 机电 1314 陈嘉裕 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它弥补了我很多盲点。我原先对当时情况的了解一 般是基于电视和网络,但是凭心而论...
【无忧考网-高三读后感:《西行漫记》读后感800字】 在家里书架的最上面,有一本封面早已泛黄的书,封面的颜色是已经褪色的橘黄色,一个吹军号的红军战士侧身像成为...
Chinawenbe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六章读书笔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