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痹车游戏破解版;流量卡能不能破解版在网上学呢?

&p&我是做学习策略研究的,已经碰到了太多面临这种困境的学生和老师了。&/p&&p&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也不知道解决的方法。这篇干货长文做一个系统的解释,并提供几种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大家依照此进行理解和练习,会有不少帮助。&/p&&p&&b&上篇:原因分析——潜藏在水下的真实原因,与表层现象相去甚远&/b&&/p&&p&&b&下篇:解决方案——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总有一款适合你&/b&&/p&&p&&b&上篇:原因分析&/b&&/p&&p&&b&1从模拟的单一思维路径,到真实的复杂决策路径。&/b&&/p&&p&对于某个知识点,某道题目,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懂,但自己做题不会,为什么?&b&因为你听课时学到的,是模拟的单一思维路径;而做题时候遇到,是真实的复杂决策路径&/b&。这种反差决定了,不会做是很正常的。&/p&&p&什么是模拟的单一思维路径?什么是真实的复杂决策路径?用图形来举一个直观的例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a3e7d2637af21efdc71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7& data-rawheight=&3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7&&&/figure&&p&&u&A点,代表一个题目(知识点)的答案、结果;&/u&&/p&&p&&u&B点,代表一个题目(知识点)的条件、起点;&/u&&/p&&p&&u&从B到A的路径,代表我们解题时候的思考路径、思维过程。&/u&&/p&&p&&br&&/p&&p&我们可以把从B到A的思维路径,理解成在一条路上开车。&/p&&p&&br&&/p&&p&&b&在老师讲课,我们听的时候,是一条模拟的单一思维路径&/b&。你看,在这条路径上,开车是非常简单的,就像上图所示,全程一条路走完,没有分叉,基本不用费脑子想——要拐弯吗?要走哪条路?都不需要考虑,一条路走到黑就好了。&/p&&p&&br&&/p&&p&对应到实际场景上来说就是:&/p&&blockquote&老师讲一道题的时候先说,第二步是函数变换,要用换元法,听懂了吗?我们当然听懂了,我们知道什么叫做换元法;&br&老师又说,第三步求三角形面积,要用余弦定理,听懂了吗?我们也听懂了,因为余弦定理的公式我们还记得。&br&就这样,这道题做完了,我们以为自己听懂了。&/blockquote&&p&&b&而当我们自己做题的时候,面临的是真实的复杂决策路径。&/b&这个时候我们经常发现,实际情况根本不上第一幅图那样的,而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cdc5ae52e627ab7a9e19a0030b3bed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3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figure&&p&正确的路,还是那一条主路不变,可是我们会碰到很多个岔路口,一路上不断的走走停停,这个路口往哪里拐,向左还是向右?怎么又有一个路口,我是不是越错越远了?&/p&&p&对应到现实场景上来说,就是我们自己做一道题的时候,会想:&/p&&blockquote&咦,第二步是要直接化简计算还是要用换元法呢?要是直接计算就可以的话,换元法会不会越换越麻烦了?如果要换元法的话,是第二步就换元,还是到第三步再换呢?……&br&&br&唉,这个三角形面积,到底该怎么求啊?已经换元法计算出一个式子了,是该用余弦定理呢,还是直接用底乘高来求呢?又或者是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br&&br&唉,这么复杂,是不是越错越远了啊?靠,我估计第二步就不应该用换元法吧!……算了,再重新开始试一下……&/blockquote&&p&一路上,不断的有分岔路,不断的有多重可能性,我们就这样在前行的时候不断的怀疑,思维的步伐还没迈开几步,就已经在怀疑中崩溃了——我们的思路中断了,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大脑中一片空白。&/p&&p&将上面两种情况一对比,你就明白其中的区别了。老师讲课的时候,只讲那条当下正确的主路,却没有将其他可能的分岔路;老师只讲,这个地方要用换元法,却没有讲为什么是用换元法,为什么是这一步而不是下一步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ad3c975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ad3c975ea_r.jpg&&&/figure&&p&老师只讲了单一路径,我们却要面临复杂决策,于是思维崩溃了。&/p&&p&(这是我自己思考的理论,不过后来发现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p&&p&MAYER,R.E.Learning and Instruction.【M】New Jersy:Merrill Prentice Hall.)&/p&&p&&br&&/p&&p&&b&2从短小的逻辑环节,到漫长的逻辑链条。&/b&&/p&&p&另外一个导致我们听得懂却不会做题的原因,是&b&我们听得懂短小的逻辑环节,却不明白漫长的逻辑链条。&/b&&/p&&p&比如说,一道题的逻辑全链条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bf998553aadaee422d6bc6d8b454a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cbf998553aadaee422d6bc6d8b454a3_r.jpg&&&/figure&&p&A是最基本的条件,推导到B,在推导到C,然后一直推导到F。&/p&&p&老师讲课的时候,当然先讲A如何推导到B,讲完了问,你们听懂了吗?我们当然说听懂了。&/p&&p&然后讲B如何推导到C,讲完了问,你们听懂了吗?我们也说听懂了。&/p&&p&接着C到D,听懂了吗?听懂了。&/p&&p&如此类推直到F,最后问,听懂了吗?听懂了。全部听懂了吗?全部听懂了。&/p&&p&可是我们真的听懂了吗?&/p&&p&&b&我们所听懂的,是A到B,B到C,以及E到F,是一个个短小的逻辑环节,由此,我们产生了一种已经听懂了的感觉。然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这个漫长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也就是说,当实际做题的时候——需要完整的逻辑链条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做的。&/b&&/p&&p&再举个例子。中国象棋,很多人都懂得基本的规则,炮打隔山马跳日,很简单对不对?初学者,计算中国象棋的步数,大致能计算1-3步,冠军级别的选手能够计算13步都不止。我们都能看出来,这两者的水平是有巨大的差距的,可是,他们的逻辑有本质的差别吗?&/p&&p&我们发现,其实每一个短小的逻辑环节都是一样的——每一步都是根据象棋规则来走的,然而,其逻辑链条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初学者,尽管他能够明白每一步的逻辑,但是他无法串联出整个逻辑链条。&/p&&p&也可以这样想。象棋冠军走了一步棋,非常深奥,初学者看不懂。接着象棋冠军就来解释:&/p&&blockquote&我一共计算了10步。你看,如果跳马吃卒,会被对面平炮卡住——初学者听懂了;&br&如果你再往前跳马,对面会飞像憋住你,这样你的马就不能动了——初学者又听懂了;&br&你的马不能动了,你只能进车去抓对面的马,求换子——初学者又听懂了;&br&……中间省略n步……&br&最终你发现,这样虽然保住了马,却漏出破绽,被对面偷袭吃了一个士,所以我们马不能吃卒,要往回跳——初学者还是听懂了。&br&现在我讲完了,你也来计算个十步吧——初学者立刻懵逼了。&/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e2a0a218d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2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figure&&p&&br&&/p&&p&&b&只熟悉单一的逻辑环节,就产生了“我听懂了”的感觉,而不熟悉完整的逻辑链条,这就导致了最终的题目不会做。&/b&&/p&&p&上篇小结——听懂课却不会做题的两个主要原因:&/p&&p&&b&1从模拟的单一思维路径,到真实的复杂决策路径。&/b&&/p&&p&&b&2从短小的逻辑环节,到漫长的逻辑链条&/b&&/p&&p&上面两个原因,基本上占据了80%的情况。剩下的,有时候就是简单的忘记了,有时候是本来就没听懂,老师一问,他就随口回一句“听懂了”。这些情况就不做讨论了。&/p&&p&&br&&/p&&p&&b&下篇:解决方案&/b&&/p&&p&针对上面的两个主要原因,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每个原因提供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总有一款适合你。&/p&&p&&br&&/p&&p&&b&1 从学习金字塔到费曼技巧&/b&&/p&&p&这个方法对应第一个原因——单一思维路径到复杂决策路径。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那幅核心示意图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cfe3dec0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cfe3dec0d2_r.jpg&&&/figure&&p&自己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容易在岔路口迷路,核心就是对于路况不熟悉而已。我们听课的时候只熟悉主路,没见过分岔路,这就造成了我们实际应用场景中思维容易卡顿,做题做不出来。&/p&&p&明白了这点以后,解决思路就很简单了——&b&我们只要熟悉了那些分岔路就好了。当我们不仅熟悉主路,而且也熟悉岔路的时候,我们对于主路线的识别度和记忆深度就会提高&/b&。顺着这条思路,有两种具体的解决方案。&/p&&p&&b&第一种,基于学习金字塔原理,使用以教授促进学习的策略&/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2f21f5fc41d39ed37d62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2f21f5fc41d39ed37d628_r.jpg&&&/figure&&p&&b&学习金字塔理论:&/b&&/p&&blockquote&在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这几种学习方法中,自己作为老师,向他人教授知识,是最有效的。&/blockquote&&p&这个理论只给出了结论,说教授给他人是最有效的学习,而没有给出原因——为什么教别人自己反而学得好?我在上篇中给出的解释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使用这种方法,你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被迫遇到很多的分岔路,被迫去熟悉它们,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水平。&/p&&p&&br&&/p&&p&具体来讲,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p&&li&主动上台讲课(如果你们老师有这种学生讲课的活动环节);&/li&&li&给其他同学讲题;&/li&&li&做ppt演示和分享;&/li&&li&自己编写小教材(解题经验、方法等);&/li&&p&实际操练几次你就会发现,效果会非常好的。&/p&&p&&br&&/p&&p&&b&第二种,费曼技巧&/b&。&/p&&p&所谓费曼技巧,操作方法如下:&/p&&blockquote&1、拿张白纸; &br&&br&2、在白纸顶部写上你想理解概念; &br&&br&3、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给别人一样。 &br&&br&4、遇到解释不了的地方,就通过查课本、问老师、或到互联网搜寻答案。 &br&5、1-4反复循环&/blockquote&&p&我们看到,其实费曼技巧,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一个延伸。在学习金字塔理论当中,教授别人带动自己的学习,是指的真实的教授,而费曼技巧是在大脑中模拟教授别人,是在做思想实验。&/p&&p&可以说,不论是真实的教授别人,还是如费曼技巧那样模拟教授别人,核心都是一样的。通过亲自把思维的路径走一遍,自然会遇到各种思维的模糊点、分叉点,发现隐藏的问题,从而让自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学的更好。&/p&&p&&br&&/p&&p&&b&2 从熟悉完整逻辑链条到思维可视化&/b&&/p&&p&这两个方法对应第二个原因——不熟悉漫长的逻辑链条。&/p&&p&人们在长逻辑链条下会思路崩溃,有两种情况。&b&第一种是没有意识到完整逻辑链条的重要性&/b&,他在学的时候就只注重单个逻辑环节,而没有刻意的去梳理完整逻辑链条。&/p&&p&这种情况是个意识问题,只要意识转变了,自然就能扭转过来。比如你这篇文章看到现在,应该已经意识到完整逻辑链条的重要性了,那么下一次你在学一种数学题型时,在理解完了每一个单一逻辑链条后,就会单独再花两分钟时间,完整的把全链条梳理一遍。&/p&&p&&b&第二种情况是,有些逻辑链条确实太长太复杂了,超过人脑的本能极限&/b&。比如高考数学压轴题,很多就是这种复杂程度的。&/p&&p&人的逻辑链条不能在脑海中延展的太长,主要是受到工作记忆的限制。所谓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的系统。说的通俗点,大概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p&&p&把人脑比喻成电脑的话,其特点就是CPU很高,但是内存特别差,类似于 I7-6700K的高级CPU,配上64K的老古董内存&br&这种感觉。&/p&&p&对应大脑的这种天然局限,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去弥补——可视化思维。&/p&&p&所谓可视化思维,意思是你把大脑里的抽象思维过程,以符合规律的方式写在纸上。这样,你思考出来的这些中间信息,就不要储存在大脑里,而是储存在纸上,可以节约大脑的存储空间。&/p&&p&还是用之前的那个例子。一道数学题,是给出条件A,要求证明F,其正确的思考路径是A推导出B,B推导出C……直到E推导出F。&/p&&p&当我们在大脑中抽象思考的时候,我们的思考状态是类似下面这样:&/p&&blockquote&慢慢的从A→B→C→D这样一级级的推导,终于得到结论D了,然后卡一下,D和E什么关系?就这一下卡顿,前面A→B→C→D的推导路径就忘记了,然后开始怀疑:&br&额?D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莫名其妙搞出这个结论了?这个思路是对的吗?会不会走歪了啊,现在都没思路了?唉,算了,再从初始条件A开始重新推导一次吧。&/blockquote&&p&而,当你把这个思路的核心过程画在纸上的话,这种逻辑路径就不会遗忘和中断了,比如,比这样画一个逻辑递进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bf998553aadaee422d6bc6d8b454a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cbf998553aadaee422d6bc6d8b454a3_r.jpg&&&/figure&&p&在一块专门的空白区域,每推导一步,就把图往后画一步。你的其他草稿、演算之类的,都在另外的区域进行,不要和这个核心逻辑图混淆。当你完成从A到D的推导后,从D到E很复杂,你专注想了3分钟才完成。这时候,前面的ABC你早就忘记了,可是抬头一看逻辑递进图,立刻就恢复记忆了——哦,刚才已经从A到D了,现在是从D到E——于是断裂的逻辑链条又连接上了。&/p&&p&思维可视化的方法,除去这种逻辑递进图,常用的还有流程图、甘特图、思维导图(结构图)等,我还自己开发了一些方法。学生的话不用那么复杂,基本上逻辑图和思维导图就够用了。&/p&&p&把这几点做好了,基本上问题就能解决了,建议大家动手尝试一下,亲自体会解决问题的快感吧~&/p&&p&---------------------------------------------------------------------------------------------&/p&&p&最后对我的学生关注者们发一个通知 :&/p&&p&我的超超超长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高中学习,什么样的应试方法是好的? - 叶修的回答&/a& 终于更新完了!!!&/p&&p&更新完了以后,统计了一下,自己都震惊了,全文1万7000字,附加大量示意图。我估计这是知乎教育类问题下最长的干货答案了吧!自己被自己感动得要哭了。。。很多收藏了同学,这下终于可以去看看完整版了。&/p&&p&当然,学习策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1万7000字也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不断有人邀请我回答问题,目前手头还挤压了大量问题,依然在缓慢的回答中。。。&/p&&p&&br&&/p&&p&其他相关答案可以作为参考:&/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如何提高学习能力?&/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怎样拥有学霸那种一学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精力?&/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差别在哪呢?&/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学霸是怎么学习的?学霸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叶修:真正的学霸是什么样子?&/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a&&/p&&p&文末向大家推荐一下我的新书:《深度思维》。用一杯咖啡的钱,就能看到我十年思维方法研究中最精华的部分。购买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duct.dangdang.co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叶修 著)【简介_书评_在线阅读】 - 当当图书&/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9cab9a2bdad2e06c716b40b68bd1ff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6fe4f56edd088bfa980cefc87730db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9cab9a2bdad2e06c716b40b68bd1ff9_r.jpg&&&/figure&&p&另,更多 &b&思维方法&/b& 与 &b&学习策略&/b& 的深度文章和课程,可在公众号中获得&/p&&p&公众号【学习策略师】,为高中生提供学习策略建议;&/p&&p&公众号【人生策略师】,给大学生与职场人士服务;&/p&&p&同时还有一些QQ群可供互动讨论(入群密码都是“叶修”,1-4群都满了):&/p&&p&高中生群:&/p&&p&高中学习策略5群 &/p&&p&高中学习策略6群 &/p&&p&高中学习策略7群 &/p&&p&&br&&/p&&p&希望这些内容与平台能帮到大家&/p&
我是做学习策略研究的,已经碰到了太多面临这种困境的学生和老师了。这种情况很常见,但是一般人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也不知道解决的方法。这篇干货长文做一个系统的解释,并提供几种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大家依照此进行理解和练习,会有不少帮助。上篇:原因分…
&p&和大家从小是学霸的例子不太一样,我完全属于逆袭型,在上大学时才变成学霸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这样说)。&/p&&p&小学,我是差生。每天被叫到办公室被批,坐在最后一排,数学老师会拿着我的卷子说你没救了的那种大家口中的差生。&/p&&p&初中,二流中学(开学的第一天校长就当着全校新生的面说,我们把考上省重点的称为特等生,考上市重点的称为一流学生,而剩下的我们县中学,就是二流学生。)这句话至今印象深刻。&/p&&p&高中,因为初中最后一场考试超常发挥,考上市重点中学(全校只有3人考上)。开学,我知道自己在班级的排名是52(班里50+,抱歉忘记是多少了),然后,整个高中混混沌沌,总是处于中等位置,没有理想报复,甚至没想过上大学。&/p&&p&然后,我又超常发挥了。在高考的时候,语文考了有史以来自己考过的最高分,143.然后,为了感激,报了文科专业,很大胆的报了一个学校(985,没想过上,其实),然后我成了那个学校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的最低分,踩线进。&/p&&p&大学,第一年我的英语四级都没过,年级排名十名开外,第二年,上升一半,变成前五,第三年,四项测评全部是班级最高分,综合测评97+(满分100),拿到外保名额。&/p&&p&现在在全国本专业最好的学校上研究生。&/p&&br&&p&上大学时,几乎所有人都说我是学霸。我当时的状态是:那个在大一不经意的超乎预期的成就我要保住,我想要自己一直优秀,我想要这些荣誉和夸赞,我想要通过这些成绩获得认同。正如题主所说的,我只是喜欢这种优秀的感觉。被认同被夸奖的感觉。当我从一个差生,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学生到现在,我无比的渴望这种夸赞,荣誉和掌声,它们清晰地告诉我,you are not nobody,you are somebody。&/p&&p&那时,每天睡6个小时不等,没有周末,从未出现过赖床现象,5点40左右自动醒,不需要闹钟。&/p&&p&清晰的记得,有一个早晨在图书馆门前背书,一个同学突然跑过来,笑着跟我说,“每天早上都看到你背书,真好!因为你每天早上都在,只是看到你就让我充满动力!” 我清晰的记得自己当时是多么为自己感到骄傲,为当时自己的努力感到无比骄傲。&/p&&br&&p&可是。是的,我还是要加上这个转折。可是,这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因为你不能总在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你不能为那个用虚荣心树立起来的自己而活。在这样的生活中,i'm missing. 怎么说呢,我不快乐。很不快乐。以前以为需要通过认可建立的人生价值,现在却感觉荒谬可笑。&/p&&br&&p&我是为了什么而活?&/p&&br&&p&我现在仍旧是学霸,生活作息没有变化。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给自己一个称之为梦想的东西。然后,这种缺乏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使我变得沉默,和大家背离,我再次变得默默无闻。&/p&&br&&p&有时候,深层的孤单会让人缺乏存在感。现在离家千里之外,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学的荣誉成了一沓寄回家的纸。我只是一个陌生人。每天快节奏的学习让我不得不放弃建立朋友关系,然后,这个你生活的地方,没有人关心你,你也不用关心别人。这种脱离,让我感受不到自己是存在的。&/p&&br&&p&唯有梦想。&/p&&br&&p&它是一个世界,它只属于你自己。当我感受到它时,这么强烈地,我是为自己而活着。&/p&&br&&p&所以,一个学霸能最终坚持下来,能最终在孤独和沉默中坚持下来的,唯有梦想。&/p&&br&&p&关于学霸,我不想讨论天赋、智力、优秀、自律……&/p&&br&&p&学霸,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别人做兼职做社团看电影谈恋爱有什么区别?只是一种自我认同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选择,或逃避或努力地过着我们自己的生活。&/p&&br&&p&学霸无关荣誉,只为梦想。&/p&&br&&p&-----------------------------------------------------------------------&/p&&p&看到大家点的赞和写的评论,心里暖暖的,在这里表示感谢!&/p&&p&其实,只是想用自己的例子,为那些没有什么天赋,也并不怎么聪明,默默无闻,却仍在努力认真生活的人一点鼓励。&/p&&p&也感谢生命赋予我的,每次摔倒爬起来,摔倒爬起来,摔倒爬起来的韧性。感谢在人生这条跑道上,即使落后别人很多圈,即使跑的很慢,也从未停下脚步。&/p&&br&&p&最后,虽然不想鸡汤,但还是想说,人生是需要点梦想和希望的,愿和大家共同成长。&/p&
和大家从小是学霸的例子不太一样,我完全属于逆袭型,在上大学时才变成学霸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这样说)。小学,我是差生。每天被叫到办公室被批,坐在最后一排,数学老师会拿着我的卷子说你没救了的那种大家口中的差生。初中,二流中学(开学的第一天…
&p&&b&谢邀。此文虽长9000字整 ! 全手码,预计花费您10分钟左右才能阅读完,建议不跳读。值得收藏。这是知乎朋友的热情啊,一个小时之内,就看到了收藏是点赞的三倍!!!哈哈,为什么! ! !&/b& &/p&&br&&p&&b&①时间&/b&&/p&&p&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b&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b&
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p&&br&&p&&b&②案例&/b& &/p&&br&&p&高效利用时间的&b&案例&/b&:&b&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otthyoung.com/blo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考特·杨(Scott Young)&/a&12个月之内,&b&自学&/b&完成了传说中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ecs.mit.edu/academics-admissions/undergraduate-programs/course-6-3-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a&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b&1.5&/b&个星期。&b&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b&
我曾经对他的学习方法做过超认真的整理:&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做才能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 白诗诗的回答&/a&&/p&&p&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warfalcon& class=&internal&&warfalcon&/a& 评价如是:&/p&&br&&blockquote&评价a:&b&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b&,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b&放松&/b&,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b&瓶颈&/b&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b&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b&
评价b: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b&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b&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blockquote&&br&&p&&b&③可实施性&/b&&/p&&br&&p&&b&“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u&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u&。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b&&/p&&p&&b&&u&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u&。&/b&&/p&&br&&br&&p&&b&④如果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学习仪式感:&/b&&/p&&p&&b&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b&&/p&&br&&p&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p&&p&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u&物质&/u&: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p&&br&&p&&u&精神&/u&: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u&时间&/u&: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b&提取半个小时&/b&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p&&p&&b&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b&
注:&b&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b&,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ps.重新排版此文的时候我才发现,对于眼保健操我也是蛮有见解的嘛!!!哈哈哈&b&。)&/b&&/p&&br&&br&&p&&b&仪式第二步:预热&/b&&/p&&p&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p&&br&&p&&b&仪式最后一步:静心&/b&&/p&&p&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p&&br&&br&&p&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b&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b&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p&&br&&p&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u&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u&的目的。&/p&&br&&p&&b&第三步:正式高效率学习&/b&&/p&&br&&p&&b&步骤如下:&/b&&/p&&p&&b&第A步:&/b&&/p&&br&&p&&b&第一遍阅读
1.&u&看目录&/u&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u&圈出术语&/u&--------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u&划概念和术语解释&/u&--------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u&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u&&/b&&/p&&br&&p&&b&⑤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b&&/p&&br&&p&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u&尤其是工科的书,&/u&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u&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u&,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p&&br&&p&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u&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u&&/p&&br&&br&&p&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u&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u&,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u&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u&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u&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u&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b&建议&/b&之有含量&/u&。&/p&&br&&p&&b&(在重新排版的时候,我请额外圈出一句话:&u&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u&——这句话太好了,且做我的名言2号。)&/b&
这个&b&建议&/b&是这样:&/p&&p&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b&例题、案例、图表&/b&。因为&u&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u&——&b&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b&。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u&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u&,&u&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u&,之后,&u&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u&。&/p&&br&&br&&p&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b&度&/b&?&/p&&br&&p&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p&&br&&p&1.“配合&u&最少量的文字&/u&看懂了&u&案例、图表&/u&,就达到了对知识的&b&了解&/b&”。&/p&&p&2.“接着我们再去看&u&例题&/u&就&b&知道&/b&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b&知道&/b&”------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掌握甚至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p&&p&3.“我们再&u&反复地做题目&/u&,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b&掌握”&/b&。&/p&&p&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u&解释问题&/u&、或者直接体现在&u&实际操作&/u&中,那就是&u&运用&/u&了。&/p&&br&&p&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p&&br&&p&学习请以&u&一章为单位&/u&,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能让人每天进步? - 白诗诗的回答&/a&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b&俯卧撑:&/b&&/p&&br&&blockquote&&b&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b&劳逸结合&/b&,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放心:男孩子的话,这30个俯卧撑放心做好了。虽然方法是我提供的,但是我不向你要30个俯卧撑的版权!&/p&&br&&br&&p&&b&⑥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b&&/p&&br&&p&&u&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u&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u&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u&。&/p&&br&&p&&b&能量补充&/b&:&/p&&br&&p&1.&b&身体能量&/b&。&u&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u&。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u&身体的直接能量是&b&葡萄糖&/b&,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u&。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b&糖类&/b&(&u&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u&),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u&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u&。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p&&br&&p&2.&b&情绪能量&/b&。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p&&br&&p&为什么这样?这是-------&u&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u&,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事实:&b&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b&。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p&&br&&p&&u&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u&。&/p&&br&&br&&p&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p&&br&&p&这时候,&b&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b&。&/p&&p&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u&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u&。(《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p&&br&&p&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四下下无人,那一段看来还得再引用一遍,反正是我自己的版权:&/p&&blockquote&&b&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b&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blockquote&&p&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p&&br&&br&&p&解决&b&厌倦感&/b&,我也有一个办法:&/p&&br&&p&那就是,&u&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u&。这边的需要&b&强调&/b&一下,&u&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u&!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u&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b&开头&/b&和&b&结尾部分&/b&,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b&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b&而不是事件本身&/u&。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p&&br&&p&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者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p&&br&&p&&b&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b&——&b&立刻中断你的学习&/b&,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这么做的原因在于:&/p&&br&&p&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u&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u&。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u&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u&,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u&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u&&b&&u&“累”&/u&!&/b&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u&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b&累&/b&”。“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b&累&/b&“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u&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他妈的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电影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u&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u&,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u&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u&,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u&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u&,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u&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u&,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u&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u&。&/p&&br&&p&&u&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点赞加感谢甚至加关注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u&!&/p&&br&&br&&p&&b&第B步:回顾&/b&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b&第C步:做题&/b&&/p&&p&&b&a计划&/b&.找例题,做例题。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去→→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如此循环往复&/p&&p&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
b计划&/b&: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c计划&/b&: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b&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b&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b&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b&
要讲的话讲完了,前前后后花了好多是时间修改文字。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a.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b.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物质准备: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p&&br&&p&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b&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b&&/p&&p&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黄色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天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麻痹,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u&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u& &u&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u&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坐着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b&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有听说过吗?你听说过,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b&
ps.别以为这样学习苦逼,其实我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p&&br&&p&没有太多错别字,我不想修改太多次了,实在很耗费时间,但是如果你看到这里,我提醒你的是:&b&划线内容才是关键。&/b&&/p&&br&&p&(ps.在3月22号,达到吉利的88888赞之后,我才腼腆的放上自己的公众号吧——&/p&&br&&p&搜——「白诗诗」或者「baishishi100」即可。&/p&&br&&p&希望在日——本人发现被知乎流量被限制之后,可以带走一点读者吧,哎。)&/p&&br&&p&最后是我的名言:&/p&&br&&p&&b&为了学习,我今天有特意去买了一盒巧克力,预计前途是一片光明。&/b&&/p&&br&&br&&p&&b&++++++++++++++++++++++++++++++++++++++++++++++++++++++++++++++++++++++++++&/b&&/p&&p&&b&这么有才的人当然需要做广告了,我被邀请太多,如果有以下相似问题,希望你们看过我答案后再邀请:&/b&&/p&&p&&b&哦,别忘了去微信公众号搜索---“白诗诗”,为什么呢,因为我也转移阵地了。&/b&&/p&&p&&b&以上是我最值得一看的答案:&/b&&/p&&p&&b&1.&/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背书最有效率? - 知乎&/a&&/p&&p&2.&/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成为记忆高手? - 知乎&/a&&p&3.&/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应届大学毕业生面试中有哪些“黑技巧”可以提高面试成功几率? - 白诗诗的回答&/a&&p&4.&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我所依赖的记忆方法 - 知乎专栏&/a&&/p&&p&5.&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给高中小朋友的一些学习方法 - 知乎专栏&/a&&/p&&p&6.&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那我就靠这篇文章卖钱了 - 知乎专栏&/a&&/p&&p&&b&好吧,只贴好几个相关的。随便看。&/b&&/p&&p&&b&最后为了凑字数,让我隆重的再说一次我的名言:&/b&&/p&&br&&br&&p&&b&为了学习,我今天有特意去买了一盒巧克力,预计前途是一片光明。&/b&&/p&&br&&p&&b&9000字&/b&&/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60Snv5vEFsZprd-c9xH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60Snv5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FsZprd-c9xH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为了方便大家关注,我特地去做了一个二维码!&/p&
谢邀。此文虽长9000字整 ! 全手码,预计花费您10分钟左右才能阅读完,建议不跳读。值得收藏。这是知乎朋友的热情啊,一个小时之内,就看到了收藏是点赞的三倍!!!哈哈,为什么! ! ! ①时间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
我在上大学前把各种能看到的国内外高校推荐书单都看了一遍,发现推荐的书籍多是文史类、科普和小说。&br&&br&这些书确实经典,也“通识”,可以提高人文素质,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网上到处都可以搜到。&br&&br&但后来我觉来越意识到,有一些东西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素质和能力是这些通识里没有或者需要很多时间和脑力才能从书中悟到的。&br&&br&——————————&br&我个人把大学生值得在大学里通过阅读来提升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九个部分。&br&&br&(个人偏好。不喜可以讨论,但请勿攻击或仅说“没用”或者“不好”,这样对读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应该之后还会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大而改变,可能不会是这个结构了,也可能有区块的删减。)&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e8c295_b.jpg& data-rawwidth=&1490& data-rawheight=&10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e8c295_r.jpg&&&/figure&&br&&br&(书名均为豆瓣链接,可点击查看详情)&br&&b&元认知策略&/b&&br&&blockquote&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br&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br&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br&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br&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br&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blockquote&&br&我觉得这是脱离了高考应试后大学生首要值得学习的部分,因为之后大部分的学习是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和指标的,人和人的差距逐渐会被“自学能力”拉开,而且会越拉越大。&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132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阅读一本书&/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47263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34554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习之道&/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高效学习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856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尽管去做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控力 &/a&&br&&br&&b&高效思考&/b&&br&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脱离高考后的值得学习的,因为大学毕业后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处理试卷问题了,而是处理真正的“问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能够高效思考并且解决问题,是一项杀手技能。&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13884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思考的技术&/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13575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的灯亮着吗?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8744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做正常的傻瓜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1936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决策与判断&/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系统之美&/a&&br&&br&&b&身心健康&/b&&br&大部分人应该都会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更多的人对心理学范围、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产生了很多误解。另外有很多生活的问题在专业的心理学教程里都有提到,却很少有大学生遇到问题会去查询。&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325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学与生活&/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心理学&/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1835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发展心理学&/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3450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女性健康私密书&/a&&br&&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48636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默克家庭医学手册&/a&&br&(上书为评论区@豆豆 推荐,继续收集和更改医学类通识书籍)&br&&br&&b&沟通能力&/b&&br&沟通我就不多说了,看书是第一步,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安排计划去实施书中说到的方法。&br&沟通的艺术新版有很多练习,大家可以跟着练习起来。不要指望看了一本书就能够迅速改变人际关系或者出口成章。沟通,20%靠懂原理有意识,80%靠实践。&br&&ul&&li&&b&日常沟通&/b&&br&&/li&&/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沟通的艺术&/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43797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亲密关系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5332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非暴力沟通 &/a&&br&&ul&&li&&b&论文、谈判、PPT&br&&/b&&/li&&/ul&&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5049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会提问&/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3897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谈判是什么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2064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金字塔原理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3118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说服&/a&&br&&br&&b&科学素养&/b&&br&大家整天说这不科学那不科学,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理工科的同学们总觉得自己是学“科学”的,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科学究竟是什么。而知道科学是什么以后,它会对你信息的接受和输出以及对某种结论的正确判断带来巨大影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9871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究竟是什么&/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才是心理学 &/a&&br&&br&&b&社会素养&/b&&br&有的时候看大学生们毫无逻辑地讨论一些社会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可惜,如果大家都可以培养一些经济政治法律等等的知识,这些讨论就不再是个人论点的无谓吵架,而是确实可以实实在在作为舆论为社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信息。&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631094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公正&/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1199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理解公共政策&/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2259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课经济学&/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86720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政治学&/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632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宽容&/a&&br&(对法学领域知识空缺,求法学相关人士推荐)&br&&br&&b&哲学素养&/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65206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哲学是什么&/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2220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伦理学与生活&/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07122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问题&/a&&br&&br&&b&艺术素养&/b&&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0950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听音乐&/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32640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认识电影&/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31629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艺术的故事&/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1547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素描的诀窍&/a&&br&&br&&br&&b&商业管理素养&/b&&br&创业大潮来了以后很多同学都会说要在校创业,休学创业,但为什么很多叔叔阿姨会说这事儿不靠谱?有的同学连商业模式都说不清。那就看看下面这些书。&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67184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商业模式新生代 &/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精益创业&/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32202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卓有成效的管理者&/a&&br&&br&——————————&br&&ul&&li&书单为个人偏好。不喜可以讨论,但请勿攻击或仅说“没用”或者“不好”,这样对读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应该之后还会随着自己阅读量的增大而改变,可能不会是这个结构了,也可能有区块的删减。&br&&/li&&li&之后会慢慢补上各种书籍的阅读方法和推荐理由。&br&&/li&&/ul&——————————&br&&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hibetterme& class=&internal&&进化论 - 知乎专栏&/a&&br&情商、智商、职业、外貌,生活的全面提升。 &br&多来这里,你整个人都变好了。 &br&【我们是】 两个女博士, 一个非主流前微软设计师, 还有一个辞了麦肯锡的创业狗。 &br&【我们产】 80%干货+20%鸡精
我在上大学前把各种能看到的国内外高校推荐书单都看了一遍,发现推荐的书籍多是文史类、科普和小说。 这些书确实经典,也“通识”,可以提高人文素质,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网上到处都可以搜到。 但后来我觉来越意识到,有一些东西可能会影响你一生的素质和能…
&p&没想到大家对这个答案还挺认可的,非常欣慰。我今天再看这篇回答,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整改。我忙完这段时间再修整一下。&/p&&p&Ps.跟进一下目前的状况。和DD双双毕业留北京了,她拿了个年薪20的工作(这货作为非工科拿到这个数已经很燃了),我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再深造,拿了个有户口的工作。以后我们两个会在这个城市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不会成为什么大佬,不过只要认真的对待生活和工作,相信一定会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o??o?) ?&/p&&p&我俩最近时常感叹男人的不靠谱,不过彼此又互相嫌弃,估计未来的日子就是在嫌弃中相依为命了…&/p&&p&久不上知乎,很多询问的问题我都没再回答了。一方面是忙,另一方面是因为觉得这种事还是有一些个人的因素在里面,成功只能参考,难以复制,深怕误导了你们。&/p&&p&跟大家说一句我的真心话:不要把谁奉为绝对正确,你们最需要做的是——超越他,创造属于你们的传奇。&/p&&p&期待你们的好消息,一起加油!&/p&&p&﹌﹌﹌﹌﹌﹌以下原答案﹌﹌﹌﹌﹌﹌&/p&&p&有人提到答案太乱,稍作修改希望能方便大家阅读。&/p&&p&亲身经历,希望有点借鉴作用。年级95人…大一40多名,大二6,大三1。三年排第9,保研狗。&/p&&p&&br&大一各种逃课,每天就想着怎么吃,怎么玩,怎么过别人嘴里的自由大学了。事实证明,这种状态最容易让人自负。觉得自己很屌的,那一群所谓的学霸不过是仗着我没和他们认真比学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其实,呵呵,不过是个自以为是的傻逼而已。&/p&&p&大二奋发图强只因为一个原因,男朋友建议我出国念书。GPA占50%的比重,TG占30%,课余活动10%,推荐10%。就为了他给我定下的目标,我完全以国外的标准要求自己。&/p&&p&1.每天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p&&p&&br&2.上课永远坐在固定的第三排第一个座位。(第一排永远没人,第二排第一个座位是我朋友的,从没人敢占,都默认了是她的宝座)&/p&&p&&br&3.所有的问题都回答。&/p&&p&&br&4.所有的作业,别人做一份,我做2份。别人交5000,我写10000。&/p&&p&&br&5.PPT演示从来都是我代表小组上去讲,除非有人讲的比我好。&/p&&p&&br&6.做作业从来是把自己当牛使,能靠自己完成多少算多少,有时候小组的人什么也不用做我就自己全做完了。看起来吃亏,其实得到的锻炼和思维的锻造是不可言喻的。当然,我现在不建议这么做了,因为后来我找到更好的方法,下面详述。&/p&&p&转折点…做到上面那些的时候,我考到了年级第六。因为我的所作所为,渐渐老师开始注意我,同学也开始关注我。接下来,重头戏来了。&/p&&p&我的大学死党(当时还不是)因为出国的关系找上了我,约我上课坐在一起,小组一起组队做作业。我在大一,大二被“孤立”(不是没朋友,就是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许久后,终于有了伴儿。也就是说:&br&1.我找到了大学永远陪我坐第三排的同桌。&/p&&p&2.我找到了默契又志同道合的朋友。&/p&&p&3.我和我的朋友刚好能力相当,且非常互补。她内向,我活泼。她微观,我宏观。她细心,我大方。我们互相能看到对方看不到的视角,我们有自己的独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俩同样骄傲,会为了自己的看法直言不讳的说服对方,我们争论起来的时候是真的争论,但认识到不足就会认真的听取对方的意见。&/p&&p&4.我们两个一起做科研项目,一起写论文互相挂名,一起学托福,一起找学校,一起跟老师交流。所以我们俩在很多老师眼里就是“一对儿”。我们系主任曾经问过我:你和DD究竟是什么关系。他还曾经表示最喜欢看我们俩在微信朋友圈“互掐”(这都是怎样的恶趣味…),我当时一阵无语凝噎。&/p&&p&5.当然,我们俩这么同步以后,每次小组做作业,就是我们俩作组长,基本上思路都是按照我们来的。我们这个小组慢慢变成了我们专业比较强的,每次作业得分都很高,不少人后来都想加入。因为DD,我才知道,原来一个小组可以变成全新的样子,可以不是一个人扛起来,可以把后背托付给队友。小组的其他人也都特别给力,每次做作业真的是头脑风暴,我们小组也逐渐占领了整个第三排。&/p&&p&6.多与老师交流!其实我们专业的老师都特别特别好,DD和我每次去问他们出国的事,他们都特别热情,真是能出力就出力。遇到人生问题我们去请教,他们都会十分的耐心。我的实习多亏了H老师帮忙推荐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很爱学生的,多试着和他们交流,受益无穷!&/p&&p&7.各种参加社会实践。每一年的暑假寒假,我在家待的日子不超过10天,有时候只有3天。大多数时候都在外实习。古人云:知行合一,真是真理。如果只是死学知识,那理论会变得很干瘪。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一部分知识变活。让你觉得这门学问不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很多时候理论先于实际,这也是正常的。&/p&&p&8.勇于竞争。永远不要惧怕竞争。要有争强好胜的信念。我和我同桌虽然是死党,是知己,但是我们也会面临竞争问题,就算我们不愿意,学校也会给你拍个1.2.3.4。竞争意识要有,但不要玩手段。赢就赢的漂亮,输也输的坦荡,为了几千块钱奖学金做偷鸡摸狗勾当的人太多了,我永远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真正的优秀应该是强大的自信基础上的努力和天赋的叠加。不要为了一点钱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更不要为了一点钱低眉折腰了自己的傲骨。正视竞争对手,当我赢过同桌的时候,她只会为我骄傲,就如同她样样拔尖,我为她自豪一样。她是我珍重的朋友,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p&&p&9.爱护你的专业和你的同窗。我们大专业3个班,但是3个班感情很好,完全像是一个大群体(当然矛盾肯定有)。要为你的整个专业的同学感到骄傲,不要吝啬你对其他同学的欣赏和赞美。越是优秀的人越应该有容人之心。&/p&&p&10.尊重你的老师和课本。认真的念好每一本书,做好每一节的笔记。不要总是听网上批判中国的大学教育多么落后英美。只要你愿意,中国的课堂也可以为你变得美式。我们专业的传统就是老师讲着讲着,我们就提各种问题,展开各种讨论,和老师辩,和同学辩,其乐无穷。我敢说,除了考核方式,我的大学与美国并无多少的不同。因为个人展示等等做的太多,我们专业任何一个人上台都可以笑着讲完一整章的知识,可以变换各种花样。当你认真对待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门专业那么的栩栩如生,老师那么的博学多才。连《马原》这样的课我都觉得高深有趣,说真的,不要小瞧任何一门学问和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p&&p&11.社团活动我认为是要参加的,比如我好朋友是学生会主席,省优秀学生干部。x朋友是学生会副主席,校优秀女大学生。评奖学金的时候加10多分。&br&
大学社团的经历,再差,再小,再少,也好过没有。社团能让你看到“黑幕”,也同样锻炼你的能力。比如写策划书什么的…比如评优之后拿奖状请校部门盖章…比如组织策划一个活动…这些东西书本教不会你的。&br&
我个人而言不太认同有些人的回答。因为我现在很认同我们老师的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只要你优秀,你在很多地方都会是出类拔萃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大部分事情你都可以掌控和把握好。&br&
有些人说大学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三观,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至于学习不用太在乎。我不太认可。我大一就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三观和思考方式,但是大二大三学习好了之后我才觉得它们有用。而且学习好之后反而会重塑这些东西。&br&
并且,我相信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空有自己的思想,却无法证明的自己有何思想的那种。这种人确是挺厉害,具备很强的水准和能力,可是这个社会不会花那么多心思去开发,花那么多时间去探究除了“奖状”“证明”上还有什么别的能力。你哪里强?怎么强?给用人单位一个诠释,不要只是口头告诉他…他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证据”,就比如英语4级的证书,英语6级的证书一样的东西。&br&
思想是留给自己用的,奖状、证明才是开给别人看的。永远不要,永远不要拿自己的“三观”拿自己的思维去应聘…基本上能如愿的很少。&br&
优秀是一种常态,当你习惯了优秀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需要的只是上心加花点时间。就比如我们三年总排的第一,他的成绩是大一1,大二2,大三2。2年国奖,一年校一等。学生会主席。论文5篇。奖状40多张。国家项目1,其他项目2。省优秀。中国xx优秀青年干部(好像这个名字)。当然,比他强的还有很多。&br&
如果你不能在一处有过人的天赋和专长,那么就请你变成通用型的人才。至少不要放弃努力。&/p&&p&&br&12.科研项目。请务必申报几个项目做做。我和DD是跟着一位硕士生导师做了一个政府课题,一个企业委托项目。我们自己申请了2个。DD是党的人,所以参加过党委组织的一个一般项目。我跟着学妹挂名又做了一个。&br&
科研项目很锻炼人的能力,文科生做项目一般是社会调查,文献检索之类的。实地考察很少。访谈问卷比较多。问卷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学会用spss分析之后,问卷就成了文科狗伤心的难题。比如因子,聚类分析,都是建立在问卷严密逻辑性的前提之上的。&br&
文科如果想走的长远,必须学会建模,学会量化。spss 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技术问题。建议文科生学学。&br&科研项目对于理工科同样重要,我朋友就是因为做了一个项目,被某高校的博导看中,面试结束直接给他打电话要了他。&/p&&p&13.论文。我本科同级,有两位理工科同学发了sci…很多大一的同学可能对sci没有概念,我用通俗的介绍就是,一般本科发了sci的,申请C9的高校读研问题不大,申请米国拿全奖或者半奖的希望很高,当然也不是一定的啊,这里就不要抬杠了。理工科以发表sci 为骄傲,文科以发表ssci 为自豪。如果是国内的话,文科能发一篇北大核心期刊也是很牛的。&br&
DD和我比较水,没有核心期刊,只有一般的学术期刊或者普通期刊。DD有9篇论文,我有7篇。但是DD有一篇论文含金量比较足,有望冲击国内的核心期刊,目前在投。&br&
为什么让大家做项目呢,因为项目做了之后,成果就是论文。项目如果做得好,发现了新的领域,那么恭喜你,论文肯定也不会差。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方面。&br&
以上2点皆受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cec8ae8fa671596baa49f& data-hash=&cec8ae8fa671596baa49f& data-hovercard=&p$b$cec8ae8fa671596baa49f&&@电气桃子&/a&点评启示。&/p&&p&————————————————&/p&&p&稍微补充&br&DD目前准备出国,我最后因为个人原因选择了保研。honey君说她申请米国前30绝对OK,就是看她能申到多少奖的问题。另外,她大一5,大二1,大三3,综合三年排名2。TOEFL100在备考GRE的逗比(知乎大神多,100可能不算啥,但是我觉得DD非英语专业,自己能考到这分不容易,大家可以喷我但不要喷DD),大学三年天天自习的自恋狂。&/p&&p&哦,你问我她长的美不美,我能夸赞一下我的照相技术吗?&/p&&p&讲一个我学长的实例。&br&3年国奖,14篇论文,一篇国家核心。省优秀干部,学生会主席。国家项目1个,其他省级市级项目3个。社会实践8个。学校奖状50来张吧,这个是我草草估算的,可能不准。最重要的是,他的女朋友跟他的荣誉成正比…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样的人!&/p&&p&附一张我看书时做过的脉络梳理图,个人认为这样看书效率超级高。不过前提是要把书读完一遍才行。但是这图只是框架结构,深层的内容还是需要大家自己消化记忆。工科的朋友我献丑了…这是我学数学的时候偷来的方法(T . T)&/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73b663a4a3cfd7b8040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1136&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73b663a4a3cfd7b8040_r.jpg&&&/figure&&p&&br&&/p&&p&遵照约定爆一下DD帐号,她绝对是僵尸账号,但是没有大号,唯此一个,大家对她要温柔一点,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咨询她。不过最近她在忙出国的问题,焦头烂额,如果没回复,大家见谅。就是这个ID: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02d9570392beb582eead7d4f4dfaeef5& data-hash=&02d9570392beb582eead7d4f4dfaeef5& data-hovercard=&p$b$02d9570392beb582eead7d4f4dfaeef5&&@矮油浩然桑&/a&&/p&&p&求大家不要点赞了+_+,我和DD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多赞。只要答案有一丁点借鉴作用,那么对我们就值得了。大家的支持我们有收到,能帮大家的我也帮了一些。但是知乎大神众多,人外有人,只是我当时一时热血,写了一通,现在觉得特别脸红。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做个无名的小白丁,也希望大家不要关注我们俩,我的回答都匿名,DD基本不回答。我们也是很平凡的平凡人,只是有点小成绩而已,和那些真正的大牛差太多。感谢大家的厚爱,近日我们忙于其他的事情,评论中有问题的我还会解答一部分,其他的就不一一回复了。&/p&&p&最后送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有所启示:&br&无论我在生活中试图做什么,都全力以赴的做好它。无论我献身于什么样的事业,都毫无保留的献身于它。我始终认为,任何天生的或后生的才干,若不与坚忍不拔、谦逊踏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相结合,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狄更斯&/p&&p&&br&&/p&&p&注意:&br&&b&&u&恳请大家不要转载,也不要分享或者点赞。&/u&&/b&我和DD都不喜欢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和言论…所以我才匿名回答的。请大家见谅。&/p&
没想到大家对这个答案还挺认可的,非常欣慰。我今天再看这篇回答,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整改。我忙完这段时间再修整一下。Ps.跟进一下目前的状况。和DD双双毕业留北京了,她拿了个年薪20的工作(这货作为非工科拿到这个数已经很燃了),我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再深…
&p&日更新&/p&&p&各位好,这个答案14年底写的,现在看来,很多东西都已经过时了,大略看了看别的答案,觉得写得比我好很多,实在不敢担当这么多赞。评论一直反复出现一些我强调过的内容,这样我在正文统一回复所有值得回答的问题,刚来的朋友不要去翻评论了,有效信息基本全在内容里,在评论里提问但我没有回复的,请也在正文中找,如果你这么久还对法语学习感兴趣并且不介意答主诈尸一年以后才来回答你的问题。&/p&&p&有段时间觉得知乎很浮躁,我也浮躁,离开了很久,希望这次回归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东西。&/p&&p&新增内容在两行加号之间。&/p&&p&============================&/p&&p&以下是回答正文:&/p&&p&不知道在我问题回答之初看到这文章的朋友,现在学的效果如何?我想听听你们的反馈。&/p&&p&DALF C2 意义重大,不在于它等级有多高,而是拜这个文凭的奇葩属性所赐(终生有效),我此生再也不用参加检验法语水平的任何考试,法语对我来说,不再是一门科目,而只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每年去考C2的中国人不少,通过的也不在少数,评论里说不要神化我是赞同的,但是‘既然六十分就及格,我们这些没有去参加考试的同学还是不要盲目崇拜及格的同学’的逻辑还是搞笑得很。&/p&&p&TCF 总共考过3次,在国内考过一次,小B2,在法国考过两次,一次中B2,一次差一点上500。明显感觉国内的要简单许多许多,而且选择题太容易考验一些非能力因素,所以如果不为出国,不建议去考。&/p&&p&一开始,我想说,&b&不要收藏!!!&/b&如果你一定要收藏,问问你自己,&b&你还会看么?&/b&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没用,请点没有帮助+反对。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对你有点帮助,请&b&现在&/b&开始制定你的自学法语计划。所有长久计划的最佳开始时机就是&b&现在!!!&/b&而不是等我忙完这阵,等我发了工资,等我找到工作,等我娶到媳妇etc.&/p&&p&&b&0. 在你决定开始之前,我希望你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对所有自学的科目都适用,包括但不仅限于语言。&/b&&/p&&p&&u&0.1动力 你为什么要学,你有动力开始,是否也有动力坚持?&/u&&/p&&p&上高中的时候自学过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因为韩剧不要太痴迷,韩语学起来也是热情如火。后来不喜欢看了,标准韩国语二买了就没看过。&/p&&p&你有想在课余时间自学的念头,很好,但是&b&为了什么?&/b&或许有一个不想直言的动机:觉得法语好听,法国人浪漫,跟别人说自己会说法语有一种不能明说的高大上之感。这动机不是不可以,&b&可它能支持你坚持下去么?&/b&当你学了几个基础会话开始学动词变位的时候,你是否真的坚定的认为你虚荣心的满足要比背诵时付出的精力重要的多?&/p&&p&&u&0.2投入 你想为此投入多少?&/u&&/p&&p&投入指的是时间,精力,金钱。&b&学习任何事物,即理解掌握并运用,都要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和重复。&/b&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前提是你要付出10000个小时,才能有资格谈收获。电子书下载了好几本,你看么? 听力资料下载了,你听么?习题册也买了,你做么?互联网让信息的获取几乎零成本,自然很少人珍惜。如果不想投入就想有收获,你这确定不是耍流氓?&/p&&p&至于怎么制定计划每星期多少小时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记住一万小时定律,所有的收获都是你用时间和精力换的。&/p&&p&&u&0.3目标 你想自学到何种程度?&/u&&/p&&p&任何科目都是越钻越深的,所以一开始学习,最好给自己定了目标,&b&要现实,不要说越高越好!&/b&理由见0.2。其他的科目,比如会计,我的目标可以是国内会计从业资格,也可以是ACCA,在订立目标之前可以咨询业内人士或查阅相关信息。&/p&&p&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学法语和德语的人心心念念的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913501cccce1089dabba120f07e43e5_b.jpg& data-rawwidth=&609& data-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能不能下载破解版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