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英国海喷火战斗机机有关的二战空战电影

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纪实—视频高清在线观看-优酷
同步各端记录
下载PC客户端,上传视频更轻松!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7 优酷 youku.com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
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在线播放—《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纪实—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微信/手机 扫码分享
点击一下 网页分享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value="" data-spm-anchor-id="0.0.0.i1" />
复制通用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id="link3" value="" />
复制Html代码
复制Flash代码
将启用PC客户端下载视频
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
用优酷移动APP扫码
或用微信扫码观看
二维码2小时有效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IPHONE / 安卓
精彩的空战微电影, 英军喷火战斗机对战德军BF-109
使用HTML5播放器
使用FLASH播放器二战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的损失为何远大于英军_百度知道
二战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的损失为何远大于英军
&#xe6b9;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28380
获赞数:131283
擅长:暂未定制
1、德国当时的损失主要集中在轰炸机上而护航的战斗机又不给力:BF109是“短腿”,无法全程护航;而本来被寄予厚望的bf110双发战斗机性能不好,无法对抗英国的“喷火”——这就造成轰炸机的大量损失(更主要是飞行员的损失,一旦击落,无法返回)&2、德军对雷达的认识不足,而英国通过雷达的早期预警和调度,以少击多&&&&——糟糕的表现,Bf&110总计损失223架&——早期的E型BF109,性能和喷火相当,但航程过近
采纳数:148
获赞数:2440
首先,英国是空地联合抗击德军,所以德国空军是同时和皇家空军、防空部队交战,德国空军损失大于皇家空军很正常。第二,德国是长途奔袭,飞行员到达战场疲劳度会很高,英国人是以逸待劳。第三,德国空袭使用大批轰炸机,英国空军全是战斗机。不傻的人都知道咬着德国轰炸机打比和护航战斗机缠斗战果大。所以德国轰炸机损失大,战斗机根本没人理至于雷达,和空军损失比例关系不大,主要是增加远程拦截成功率
dubaiisbitch
dubaiisbitch
采纳数:1873
获赞数:25540
擅长:暂未定制
因为德国人就这么点实力而已,还盲目自大。也不看看自己就这么点装备。轰炸机航程载弹都很有限,从来就没有战略轰炸机,战斗机要护航航程就更紧张,尤其是主力ME109,在英伦上空的空战时间最多不过几分钟,要深入英伦腹地轰炸则完全无法护航。虽然英国战斗机数量很有限,早期的喷火性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给德国空军造成巨大的损失。直接导致德国空军提早收手为对苏联的作战保留实力。
boyliu1982
boyliu1982
采纳数:45334
获赞数:126633
1、德国作为入侵方侵入英国领空,如果飞机被击伤飞行员跳伞,即使生还也仍然会被送入战俘营。但是如果英国飞行员跳伞,那么如果无大碍很快就又能参与空战。德国损失飞机不算什么,毕竟占领区和本土的生产能力太强大了。然而技术优秀的飞行员可不是几天就能训练出来的。2、德国的主力机种BF-109”梅塞施密特战“斗机的综合性能虽然强于英国的”飓风“战斗机以及一些其他机种,但是遇到留守英国本土的”喷火“战斗机时,德国飞行员明显发现遇到了对手。”喷火“战斗机的性能比BF-109要强一些,飞行员也是英国最优秀的,所以即使处于非本土作战也至少能跟德国拼一个旗鼓相当。3、英国式本土作战,基本上是背水一战,肯定拿出200%的力气去批命。就跟老毛子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和德国人拼命一样,只要后退就是败了。不得不尽全力。4、英国率先装备了雷达,提供早期预警,使英国飞行员能够提前起飞迎战。最后,德国损失的主要是飞行员。包括德国投降的时候,德国的工厂和仓库里武器装备还有的是,就是缺乏油料和专业人员来驾驶。
旗开得胜201301
旗开得胜201301
英国在本土作战。补给什么的比德国容易得多。德国可以说是打一架就少一个飞行员。而英国飞行员跳伞后还可以继续参加战斗。而且德国飞行员已经飞行那么远,多少会有点疲倦吧。。
采纳数:122
获赞数:520
1、英国当时已经使用了雷达,能够提前发现德军飞机,做到局部以多打少。2、英国是本土作战,飞行员跳伞后能很快重新上天作战,曾经有个飞行员一天之内被击落了3次,但都跳伞生还并且换架飞机就又上天了,德军是掉一个下来就被俘虏了。3、德军当时主力战斗机BF-109航程短,经常发生因为空战激烈耗油太高,飞不回去的情况。4、当时英国主力战斗机飓风和喷火性能上并不落后于德军的主力战斗机BF-109,飓风总体性能略低于BF-109,但水平盘旋性能高于BF-109,而喷火比BF-109略好一点。5、据说英国当时已经破解了德国的恩尼斯特密码,能够提前知道德军的一些轰炸行动。
其他6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十大经典空战片之:伦敦上空的鹰十大经典空战片之:伦敦上空的鹰蒋校长精选百家号空军是体现一个国家军事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空战也是一场战争中最考验军事科技实力的部分。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将通过介绍一系列经典之作,来了解空战片对我们和平发展的意义。《伦敦上空的鹰》出品:Fida Cinematografica等上映时间:日票房收入:300万美元空战经典镜头:德国战机斯图卡的俯冲尖啸、Bf 109战机大规模的空袭、英国战机喷火/飓风的无畏迎战影片以记录戏剧的风格描写德国纳粹在1940年空袭英国人口密集大都市,使英国损失惨重,但也激起了英国人民同仇敌忾……提前掌握这些知识会更有收获那场“不列颠之战”(Battle of Britain),对那些纷纷预言将迎来一场厄运的人们而言,战斗的结果无疑令人大跌眼镜:英国人赢了。事实证明,几乎在所有的方面,英国皇家空军都是一支比纳粹德国空军更优秀的作战力量。在这场空中力量角逐的大战中,决定性的因素是英国人的能力和决心,但德国人在战役之前和战役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也对战役最终的结局影响深远。一个柏林方面始终都蒙在鼓里的秘密是,英国人早已破译了高度机密的德国密码“恩尼格玛”,从截获的德军的无线电通讯中破译得到的情报被称为“超级机密”(Ultra)。“超级机密”为英军提供了关于德国空军整体动向一类的有用情报。从1940年5月开始,英国皇家空军从美国人手中获得了辛烷值为100的航空汽油,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英国人使用的都是这种高辛烷值燃料。高辛烷值燃料提升了安装在“飓风”和“喷火”战斗机上的“梅林”(Merlin)发动机的性能──输出功率从1000马力提高到了约1300马力。德国人当时最优秀的飞机是威利-梅塞施密特的杰作:Bf 109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f 109所获得的击落战果比其他任何一款机型都要多。但在1940年,该机面临的问题是其有限的航程:从法国境内的基地起飞后,Bf 109只能在伦敦上空拥有约10分钟的战斗时间。该机无法为深入不列颠岛纵深执行空袭任务的轰炸机进行护航。不列颠之战期间,戈林和他的参谋人员始终低估了英国皇家空军的实力。在1940年8月初,戈林坚称英国人只有不超过400到500架战斗机。事实上,在1940年的8月9日,皇家空军战斗机司令部拥有715架已做好战斗准备的战斗机,另有424架飞机作为战争储备──这些飞机一天之内就可以做好准备并投入战斗英伦三岛沿着海岸线打造了“本土链”雷达防线。这些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在100英里以上。一旦纳粹德国的飞机编队越过海岸线,英国皇家观测队就开始对它们进行跟踪。英国空军知道在何时、何处拦截德军,并能够让战斗机不必时刻处于运转状态,而是直到最后一刻才起飞迎敌。在认识到雷达站的价值后,纳粹德国空军开始试图摧毁英国的雷达站。不过,德军在向英国的雷达站投弹时,却把炸弹瞄准了架设有雷达天线的铁塔——这些铁塔在被炸毁后很容易被重新修建起来,而且几乎不可能被命中德国空军所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戈林告诉德军的飞行员们不要去管那些雷达站,而要去攻击别的目标。“不列颠之战”的双方都损失惨重,英国皇家空军损失了1547架飞机,其中1023架属于战斗机司令部,376架属于轰炸机司令部,148架属于海岸司令部;德国人的损失要更惨重一些,他们总共损失了1887架飞机,其中包括650架Bf 109战斗机和223架Bf 110战斗机。随着战事的进行,英德双方都开始逐渐意识到,纳粹德国空军妄图消灭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目标已经失败了。10月31日,英国国防委员会认为本土遭受入侵的危险已经“相对比较遥远了”。这个日子也被当做“不列颠之战”结束的纪念日而永载史册《伦敦上空的鹰》以其壮观的飞行场景著称,它的恢宏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电影,在随后的30多年间,很多电影及电视作品都选用了片中画面,制片方也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由于片中很多场景被重拍多次,所以拍摄本片消耗的弹药比当年的不列颠战役还多。本片在当时是拍摄投入高达1300万美元的大制作,但最终却因票房惨淡而亏损了1000万制片方发现当时在英国还有109架“喷火”式战斗机,可最终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马哈迪还联系到了6架“飓风”式战斗机,其中的3架仍可以飞行。本片让这些二战飞机得以保存下来,加拿大人鲍勃·戴默特(BobDiemert)修复出一架罕见的“飓风”XII型战斗机,并在片中亲自驾驶。在大不列颠之战期间,皇家空军使用的“喷火”式战斗机多为MkI型,可到影片拍摄时,已经无法找到能飞的该型战机,于是制片方只好用9种不同型号“喷火”式战斗机替代。为保持一致,剧组在机身上做出相应调整。制片方还使用了一架“喷火”式双座教练机作为拍摄平台,以从机群内部拍摄出真切的空战画面。在德军方面,制片方集合了32架CASA2.111双引擎轰炸机,这种飞机由西班牙制造,是德国HeinkelHe-111H-16轰炸机的变种。还有27架衍生于德国梅塞施密特Bf109的HispanoAviaciónHA-1112M1L“Buchon”,这种同样由西班牙制造的战斗机与Bf109Es非常相近,剧组加装了仿真机枪和航炮及机尾支柱,并去掉了圆形翼尖。为了在片中重现荣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剧组改装了两架PercivalProctor教练机,以伪装成半尺寸的斯图卡。在拍摄俯冲攻击场景时,剧组使用了无线电遥控的大型航模。另外,剧组还制作了HeinkelHe-111轰炸机航模,以拍摄该型飞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被击毁的场景。除去作战飞机外,制片方还使用了两架JU-52型运输机。本片在英国达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维尔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摄,这些地点都曾参加不列颠战役。在影片拍摄结束后,剧组将一架HA-1112赠送给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博物馆,它被改装为梅塞施密特Bf109G-2,机身上还画有德国王牌飞行员古斯塔夫·荣德尔(GustavR-del)的徽章。点评:影片以纪实的风格展现了二战中盟军自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德两国空军进行殊死较量的庞大战争场面。片中战机空袭、漫天阴霾的场景拍摄得壮观而逼真,加上英国影坛一众明星纷纷加盟此片,使影片的故事效果更加震撼人心。影片特效:★★★空战场面:★★★★人物演技:★★★☆剧情安排:★★★☆综合指数:★★★★【空战课堂】——殷麦曼回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飞行员殷麦曼创造了至今仍具有实战价值的“殷麦曼回旋”,即半筋头翻转。这个动作本质上是一个半筋斗接一个半滚转来完成,战机进行完殷麦曼翻转动作后,战机会在丧失一定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高度优势和一个与之前相反的飞行方向。殷麦曼回旋实际上就是将保持水平飞行的战机拉起,在完成半个半个筋斗达到倒立飞行时不继续向下俯冲,而是将机身翻转180度恢复为水平飞行姿势。这一战术既能摆脱故机,又能获得高度优势,对敌实施再次攻击。这也意味着,殷麦曼开创了战斗机在空战中实施垂直机动的新领域。这个动作有时也会用在对地攻击上,特别是IL2、JU87等一些飞机用他来保存能量,迅速掉头,既拉起了高度,足够你在高度上寻找地面目标并且快速俯冲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攻击地面,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对地攻击机动。作者:大洋飞虎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蒋校长精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清华辍学博士,资深时评家,无观点不说话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伦敦上空的鹰,喷火战斗机与 Bf-109 在二战中的爱恨情仇|军武正片
伦敦上空的鹰,喷火战斗机与 Bf-109 在二战中的爱恨情仇|军武正片
" 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在不列颠空战之后,丘吉尔之所以能吹如此牛逼 , 还得多亏喷火这款战斗机。今天的军武正片,我们就好好聊一聊喷火战斗机与德国战斗机的爱恨情仇。
军武正片:《喷火战斗机》在人类百年的航空史上,名机数不胜数,然而正应了那句老话—— " 时势造英雄 "。作为一款战略上防御性质的战斗机,能够左右国家生死天平的,唯有拯救不列颠的喷火战斗机了。宿命对决在无数电影大片中,与喷火战斗机进行激情缠斗的,总是一架德军的 BF109 战斗机。这正像故事中牛逼的主角总要有强大的 BOSS 与其交相呼应,喷火和 109 这对冤家宿敌,到底是从何时起开始咬上的呢?说起来,109 入役的时间比喷火早一年,不过 109 最早的原型机使用的还是劳斯莱斯引擎,所以两机基本上算同时起步。1940 年 5 月中旬在敦刻尔克撤退行动开始前几天,喷火第一次与 Bf-109 正面交锋,此时德军装备的主要为 109E 型,英军的喷火则是马克 I 型。其实喷火 Mk I 和 BF-109E 的纸面性能非常接近。喷火的优势在于更小的转弯半径,在 4600 米以下高度平飞速度略高于 109E;但 109E 的爬升速度更快,在 6000 米以上高度速度将超过喷火 109E 是德军根据西班牙内战的一些经验对前代的改良,而喷火在此时还属于未经实战的初代作品。此后两年喷火和 109 都在进行此消彼长的改进,喷火从马克 I,马克 II 升级到马克 V,109E 升级到 109F,性能上不相上下。但就在喷火和 109 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德国空军祭出了另一款杀器 Fw190。英军在对 190 性能测试后惊讶的发现,Fw190 在 600~6000 米的所有高度上,无论是速度,爬升,俯冲还是翻滚速率都优于喷火马克 V,喷火与 190 相比优势只有转弯和更耐揍一些。1942 年喷火 IX(9)出现后终于可以同 FW190 和 BF109G 打成平手。而到了 1944 年,当搭载着格里芬 61 型发动机的喷火马克 XIV(14)登场时,性能的天平彻底倒向英国人一边。根据英国空军对喷火马克 XIV(14)与 Fw190A、Bf109G 的作战研究报告,除了相比 Fw190 的俯冲和翻滚速率持平,在其他各项属相方面喷火马克 XIV 均可以碾压两架德机。在技术层面上,喷火和 Bf-109 这对冤家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被改成航母舰载机。不过喷火的舰载机家族有从马克 IB 到海火 47 等约 8 种主要型号。而德国跟据 109E 改进的 Bf-109T 因为齐柏林伯爵号航母计划的取消未能上舰,生产的 60 架在去掉所有舰用设备后,交付给了德国空军驻挪威的单位,正好那里的机场较小,非常适合 109T 的舰载机特点,也算物尽其用了。当然除了纸面性能,人员素质和战术也对战机能否充分发挥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德军在二战前曾干预西班牙内战,不仅测试了战机性能,也顺便练就了一批德国空军早期的飞行员,这对整个德国空军的团体经验也有加成。以 109 为座驾,击落英美飞机最多的德国飞行员马尔塞尤,在他的 158 架战绩中有 20 架喷火。除了飞行员经验占优,德军也较早的改革了空战战术,特别是率先使用的 " 四指编队 ",顾名思义,低头看自己的右手,除拇指外,另外四根手指的指尖就是 " 四指编队 " 中四架飞机的位置。这种编队方式较英军传统 V 型三机编队更为灵活。在敦刻尔克的作战中英国空军上将休o道丁顶住压力,只派出了少量战机去协助前线,法国战役期间一共有 67 架喷火被击落,但英国空军却得到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为即将到来的不列颠空战保存了实力。不同于二战英军地面装备的面瘫造型,喷火战斗机可以说是英军装备中的颜值担当,相比美军的一众 " 飞行板砖儿 ",喷火优雅的机身曲线确实让人过目难忘。虽然被起了个 " 暴走萝莉 " 一般的名字,还被其设计师怒喷!但是根据喷火在二战中的表现,这个名字还是很贴切的。伦敦上空的鹰在敦刻尔克初露锋芒之后,德国空军并没有给喷火太多时间总结经验。距离撤退行动仅仅 1 个月之后,7 月 10 日德国空军在肯特郡外海袭击了一支英国的航运船队。皇家空军 " 喷火 " 战斗机迅速奔赴战场。当天约有 100 多架飞机卷入交战之中。最终,德国空军损失了 13 架飞机,而英国空军损失 6 架。英国人由此将 7 月 10 日视为 " 不列颠之战 " 的第一天,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空战由此拉开序幕。整个不列颠空战中,英国方面损失了 1547 架飞机,包括 770 架 " 飓风 " 和 " 喷火 ";德国空军损失了 1887 架飞机,其中 650 架是 Bf 109 战斗机。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用那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来赞誉:(配原声)" 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不列颠空战中最大的功臣便是喷火和飓风战斗机,其实英国空军的战果中 " 飓风 " 中队取得的占 55%,而 " 喷火 " 只占 43%。但是很多被击落或击伤的德国飞行员都误认为自己是被喷火攻击的,让飓风战斗机被抢去了很多风头。其实这一时期单轮战斗能力喷火和飓风也不相上下,后来英国空军更倾向于使用飓风攻击轰炸机,而喷火用于对付战斗机。从捍卫不列颠的天空开始,喷火战斗机的身影遍布二战几乎所有战场,西欧,苏联,北非,孟加拉湾,操着英语,法语,俄语等等语言的飞行员在世界各地驾驶喷火战斗机战斗。永远的传奇喷火战斗机在英国人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武器装备,它更是一种图腾和信仰。丘吉尔曾经说过:如果大英帝国能再存在一千年,到那时人们还是会说:不列颠之战的胜利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刻。毕竟,在英国生死存亡之际,一群勇敢的飞行员驾驶喷火战斗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也不难理解英国人对喷火战斗机的热爱了。然而在 1957 年喷火全部退出英国空军现役之后,全世界范围内可飞行的喷火数量骤然减少,到 60 年代,整个英国甚至都只剩下 10 架喷火可以飞行。直到电影《不列颠之战》的拍摄,才使这一数字回升,由此英国人也开始对修复喷火战斗机产生了兴趣,有钱人开始投资喷火战斗机的修复,民间也开始到印度、以色列等战后装备过喷火的国家收购,并带回英国修复。甚至有人请求国防部捐献自己的私人战机藏品用来交换那些在用作装饰作用的看门喷火,并提供全尺寸模型来替代这些真飞机。英国国内也开始出现一些专门修复老式战斗机的小公司,然而修复喷火远比重造一架难得多,在尽量保留原零件的情况下,要花费几年才能让老喷火重上蓝天。到 90 年代,各种修复项目开始开花结果,到 2007 年全球适航的喷火数量超过 40 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很难想象一款退役 60 余年的二战老装备,它的可动数量竟然在不断增加。如今每当喷火首飞纪念日或不列颠空战纪念日,我们都能看到集群编队的喷火战机在人群上空呼啸而过。这样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显然更具吸引力。让他们看到祖辈当年为国而战所驾驶的战斗机重现当年的英姿,总比只能看到那些在公园里落灰生锈破败不堪的样子更好吧。最后还是要为新老朋友们说一次:市面上的军事节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叫《军武次位面》。在添加大量历史影像和图片的同时,为了重现当时的武器和场景,我们还制作了大量的 3D 动画特效," 细节决定成败 ",一枚弹壳,一颗螺丝,争取还原武器当年的真实形象。这是很多其他军事节目无法做到的。▲正在制作建模的伙伴我们不喜欢做 " 打鸡血般 " 的标题党,因为即使标题取的再吸引人,没有一个足够好的内容,就像喝下去一瓶白水,满怀兴趣的拧开,喝下去却索然无味,而我们希望做的是一瓶需要认真酿造的美酒,不靠华丽的外表吸引人,但喝下去同样会让你回味无穷。只有真正的努力,然后让观众真的能学到各种军事知识,我们认为这才是军事节目应该有的样子。同时也希望我们制作的军事节目,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所喜爱和认可。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视频末尾还有吴鑫磊教大家怎么玩好 CS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下方商品商务合作请联系 QQ: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搜狐军事讲武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定于九月举行抗战胜利阅兵仪式,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将举行纪念活动,以多种形式来反思战争,铭记历史。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军事专家仲晶教授作客搜狐军事讲武堂,来为网友们解读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不列颠空战。
  主持人:不列颠空战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有资料记载,希特勒对当时英国有能力空袭柏林大为震怒。他命令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进行相应的报复行动,甚至在1940年初就曾设想出伦敦被炸的情景。希特勒发动不列颠空战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总的战况如何?
  仲晶:这个要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理解。因为英法长期对德国的放纵,甚至是绥靖政策,使希特勒的野心越来越膨胀。老话说,锅炉压力到一定的程度时,一定会达到一个临界点,最后要承担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客观地说,希特勒对英作战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想打又不想打,其真正的战略意图是想让英国屈服。但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采用诱降而不是真正作战。因为希特勒也非常清楚,纳粹德国的海军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想要实施登陆作战,就需要制空权和制海权。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其实希特勒并不想打,但是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战略企图非常明显,他想通过诱降这种方式来拓展德国的战略空间,获取更多的利益,例如他希望英国归还德国以前的殖民地。但是在英国,张伯伦下台以后,非常强硬的丘吉尔上台了,他断然拒绝了德国,要和黑暗势力作斗争。
  希特勒在诱降失败以后,才决定要攻打英国。从其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就能看出他这种矛盾的心态。当时德国已经席卷了西欧,占领了波兰、捷克,包括法国等等,但是却迟迟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对英作战计划。如果希特勒真的想要攻打英国,应该早就制定好了作战计划,进行了所有相应部队的训练和装备的准备。但是德国并没有进行完善的准备,所以当时希特勒是怀有矛盾的心态并抱有侥幸,希望通过“不战”的方式来使英国屈服。
  主持人:当时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战力如何?
  仲晶:当时德国使用“闪击战”理论已经迅速征服了西欧的大部分和中欧的一部分领土,但是从战争最初的进程和作战部队的力量来看,特别是从陆军的力量来看,其实波兰、法国的陆军部队人数规模很大,当时有130个师,但是德国只有98个师,而且有一部分是临时组建的,战斗力不强。德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先进作战理论的指导。法国当时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坦克,而且从装甲的厚度和重量来看,其坦克的性能非常好。但是法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作战理论严重滞后,将闪击战的强大武器——坦克作为步兵的补充力量来使用,没有真正发挥出坦克的作用,其实一开始德国的坦克数量还没有法国多。波兰也是如此,始终都使用传统的作战理念——用骑兵作战。这种旧思路显然不适合机械化战争的思想。而德国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一些有头脑的将领,认识到了坦克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快速地席卷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
  从战争的情况来看,特别是敦刻尔克撤退中,很多英法的重要装备其实都没有撤走,只是将三十万人撤回去了,所以损失了很多优秀的飞行员和重型的装备,因此战争一开始英国不占据优势,特别是在飞行员的数量上。同德国相比,英国的空军力量大大不如德国。
轰炸过后的圣保罗大教堂
  主持人:1940年5月,德军翻越阿登山脉,绕过马其诺防线深入法国领土。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击溃了法国。欲望无限膨胀的德国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对于德国的这种野心,英国是否早有预见?您刚刚也提到丘吉尔是非常强硬的,他做了哪些防备?
  仲晶:丘吉尔上台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整个大不列颠空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德国“海狮计划”的制定是比较仓促的,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应该分成两个阶段,分波次进攻。但是其实当时德国的登陆部队已经叫苦连天,首先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筹措足够的运输船,而且运输船筹措到位之后要在港口集结,如果没有制空权,它们就成为英国的靶子,英国很快就能将这些登陆舰和登陆艇全部击毁。而且德国的登陆部队对于其能不能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表示质疑。但是德国的整个部队对其的保证并不相信,他们表示真正做好作战准备要到九月中旬以后。当时希特勒决定先空袭,再依据空袭的战果行动。这是德国的战争准备。
  自从丘吉尔上台之后,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例如他首先进行大规模的飞机制造,成立了一个飞机制造部,任命了一位新的大臣来管理这个飞机制造部。英国就开始大规模的生产飞机,当时在英国国内也引起了一些怨言,因为短期的快速生产就会影响长期的生产能力。丘吉尔还是力排众议,坚决推行了这些措施。
  英国还有一个独门武器——雷达系统。雷达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探测到德国是在哪个机场起飞飞机,多长时间能够到达英国上空。英国知道这些情报信息以后就可以有效组织本国的飞行员,进行起飞和迎击,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很多物资和人员的消耗。另外英国还成立了一些训练机构,培养飞行员。除此之外,英国还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地勤人员,飞机起飞后,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保障工作,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所以英国也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不列颠空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您刚刚也提到英国成立了培训机构来速成化的培养飞行员,那么在这次空战中,英国使用的全部是其本国的飞行员吗?
  英国飞行员的培训比较讲究高质量,高质量就伴随着数量的有限,肯定不够使用。所以英国从其联邦成员中选取了一些飞行员补充到飞行员队伍中。
  主持人:为了发动战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和2000余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两国都出动了哪些型号的战机?军力对比如何?
  仲晶:从数量上来看,德国是占优势的。当时比较出名的战机,如梅塞施密特-109打遍二战全场。梅塞施密特-109的性能很好,爬升速度很快,但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对起降要求很高,但是法国的很多机场比较粗糙,所以起降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是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航程短,不能持续作战。当时德国对外宣称其航程可以达到400多公里,其实只能达到100多海里,也就是飞行时间为90分钟左右,其来回需要消耗70分钟左右,留给空战的时间只剩10-20分钟。
  德国还有双发的梅塞施密特110,梅塞施密特109是单发的,梅塞施密特110相对来说个头比较大,重量也比较笨重,其操作性和灵活性就稍差。作为对比,我们看看英国的“飓风”和“喷火”。“喷火”的性能特别好,某些性能甚至超过了梅塞施密特109,而且它的机动性非常好,速度非常快,“飓风”要略差一些。如果将这四种战斗机进行比较,最好的应该是“喷火”,其次是梅塞施密特109,再次为“飓风”,最后是梅塞施密特110。但是这种比较并不是非常严格,因为武器装备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英式的战机依靠两侧的机枪进行攻击,而德国强调使用机炮,在整个战场上的应用也有所区别。所以不能绝对的说哪种战机就一定占有优势,只能相对来说“喷火”略有优势。
  除了装备本身的比较,更重要的是装备的使用。英国在装备的使用方面,其很多战术都超过了德国。戈林犯了一个错误——不重视战斗机,他一直认为轰炸机很重要,使用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如果轰炸效果不好,就归罪于战斗机飞行员,让战斗机飞行员很受挫。但是英国不同,丘吉尔非常善待战斗机飞行员,称他们为“民族英雄”,给予很高的评价,激发了战斗机飞行员很高的士气。
  其实轰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斗机的能力,只有夺取了制空权,轰炸机才能放心大胆地进行轰炸。从装备的使用,特别是战斗机的使用方面,德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基本上将战斗机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
德国双螺旋桨梅塞斯米特BF 110轰炸机(绰号“飞鲨”)
  主持人:抛开战争的争议与否不谈,但就战机而言,德国和英国的战机的发展对世界整个战机发展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仲晶:飞机的发展历史无外乎几个因素的推动。一是战争需求的牵引,这是最重要的。战争需要什么样的飞机,就要发展什么样的飞机。二是技术的推动,技术的发展水平出现了新变化,就会在飞机上得到体现,比如说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二战的回忆和分析文章中提到,德国飞机的综合性能不如英国的原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无线电技术。英国不愧为一个老牌帝国,在技术的发展上有很多远见,不仅仅发展了雷达,还发展了无线电控制。而德国的无线电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实现地面对空中飞机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知道,控制和指挥对于空中作战的作用相当大,所以这样就影响了作战效果。
  但后来德国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轰炸考文垂的时候,使用无线电导航来定位目标,使轰炸精准度得到很大提高。英国发现德国在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之后,就开始对德国的无线电进行干扰。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技术角力给战场带来的影响。
  除了技术的推动和作战需求的牵引,另外还有经济的因素影响着飞机的发展。英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国家,"喷火"和"飓风"这些飞机在战前都是私营工厂研制的,政府没有对其提出要求。我认为武器装备的发展无外乎都是受到这三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到今天也还是这样,使飞机的性能和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主持人:那么刚才您也谈到,从军机数量来看,德国应该是占有一个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也知道,最终德国输掉了此战役,这个战争的进程是怎么样的,双方都有哪些得失呢?为什么德国最终失败了呢?
  仲晶:这个战争进程,一般来说,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海狮计划"开始实施,一直到8月13号,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德国引诱英国出战,德国开始频频空袭重要的沿海港口,借此看看英国空战的实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摸摸对方的底细。第二个阶段应该是从8月13号到9月6号。这个时候戈林想歼灭敌军主力,经过大规模的空袭,使英国屈服。其实他这个方针政策还是正确的。当时主要是轰炸英国的军事基地、重要机场、港口、油库,还有最重要的指挥中心。这些都是他核心重要的目标。德国一度比较得逞。一些重要的指挥系统都不能发挥作用了,包括一些雷达,刚开始也是坏了不少,后来才又恢复了一些。这里值得说的是,英国好多雷达标图员都是女性。
  主持人:那为什么都是女性标图员呢?
  仲晶:因为她们非常细心,而且当时战场需要大量用人,这些女性可以做细致的工作。她们临危不惧,一直坚持到雷达完全损毁了,才停止工作。其实当时有很多女性参与到了二战当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在一些工厂,好多也是女性在参与。所以在第二个阶段,英国已经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为这时候飞行员死伤很大,而且重要的一些机场,雷达,关键的指挥机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被俘虏的德国士兵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轰炸伦敦实际上是一次愚蠢的决定,您能给我们讲讲当时希特勒为什么决定空袭伦敦?
  仲晶:其实当时是一个小插曲。德国并没有想轰炸伦敦。德国一支空军部队,原计划去空袭机场,载了一些弹药。但是因为有一些云层,没法投弹,又不想带弹回来,正好途径伦敦,就把弹放下去了。就是这个决定,激起了丘吉尔强烈的反应“你来轰炸伦敦,我就要炸你柏林”。英国去轰炸柏林,令人希特勒恼羞成怒,下令戈林,继续猛炸伦敦。结果重点就发生改变,从过去袭击机场、指挥中心、雷达,转为去轰炸伦敦,虽然带来很大伤亡,甚至都把王宫都炸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决定,使得英国有了喘息的机会。如果德国继续攻击机场和指挥中心,英国能不能挺住就很难说,但希特勒决策失误。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英国已经获取主动优势,整个战争的局面就变了。
  其实英国当时已经破译了德国的超级密码,已经知道德国要轰炸考文垂,英国可以提前通知、疏散,采取一些措施。但如果这么做了,德国人就会知道英国已经破译了密码,那么以后得战争,这个密码就没有用了,白破译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下了决心,明明知道德国要炸考文垂,还没有做任何通知和防范。当时考文垂80%的建筑被损毁掉了,炸成一片废墟。尽管如此,我觉得英国人民很了不起,不屈服,而且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一定要战斗到底。经过一系列轰炸,德国也认识到了,他无法获取对英作战的制空权。既然不能获取制空权,飞行员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获取制海权,更何谈能够真正的登陆作战呢?希特勒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不再做这种企图了。他转到东线,准备进攻苏联。为了隐蔽这个战略企图,他还装模作样的继续轰炸,其实他已经做了转移的准备,把作战力量全部向东线转移了。
  主持人:你刚刚也谈到了英国有一个阶段摇摇欲坠,形势危急。那么在这个时候是谁来火线支援他,来为他最后对德作战保留了机会呢?
  仲晶:应该说,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戈林错误地把目标引到轰炸伦敦去了,所以给了英国一定的喘息机会,如何重新恢复元气、训练飞行员、把雷达快速恢复、情报的使用、地面防空系统的使用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的进程,一般最开始都非常猖獗,例如闪电战非常可怕,快速地席卷,但是一旦英国挺过了最开始的阶段,就好些了。英国是一个在技术储备上了不起的国家,而且英国还有很多发动机工厂在继续工作,不断地生产战斗机,飞行员在源源不断地进行培训,不断地升空作战,所以这样的一个国家是有战争潜力和能力的,能经得住持久作战。
希特勒正在演讲
  主持人:但是我们也知道,德意志民族也是有非常强战斗精神的。为什么最后还是输了呢?
  仲晶:我觉得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德意志民族虽然战略目标非常清晰,希特勒很清晰,但进行的战役规划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德国既然说要和英国作战,就要讲海军能力。打英国要跨海,没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怎么进行登陆作战呢?而恰恰我们知道,德国的海军力量不行,在一定程度上非常蹩脚。所以说德国的战略规划无法达成战役目标。另一个方面,德国的整个战役设想是在不断地调整。德国在一种比较矛盾的状态中,一会儿觉得要对英作战,同时又觉得跨不了海,一会儿又觉得要进攻苏联,所以说很多计划都是在不断地进行调整。这是兵家比较忌讳的东西。
  另外德军战术上也有很多错误。德国最初对英国获取的情报其实是不准确的。他们认为英国的飞机制造能力大概就是一个月100,200架,最多不超过300架。其实到后来英国突击生产能达到400架。而且英国雷达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德国对雷达的真正水平还不是很了解,不知道雷达最终能达成一个什么样的作战效果,所以说对情报的预判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还有一些因素对英国有利,比如空气,大气环流是自西向东的,英国在上游,先感知天气的变化,然后才到下游德国。所以德国的轰炸机刚开始集结,一看天空有云层,就不能过去了;或者已经起飞了,结果有云层,战斗机上去之后找不到轰炸机。所以说在气象上德国也不划算。很多因素对德国并不有利,而且这些在战前德国都没有很好地进行预估。
  主持人:我们知道战役的进行当中,将领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那么英国和德国的将领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仲晶:在德国来讲主要是戈林,空军元帅,但他这个人好大喜功。不过他手下的将军经验还是很充分的,而且戈林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当然战争的成败很多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
  英国主要是休?道丁,英国的空军司令,他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而且他对情报系统很重视,他把英国分成四个防区,像第十一防区是最关键的东南地区,因此最强的兵力也部署在这。但是道丁也有他的问题,他比较强调小编队飞行,就是小股部队。后来战争当中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利用小编队作战,会遭到德数倍的飞机围攻,损失比较大。
  主持人:您有几次谈到情报在整个战役当中的作用,那么双方是如何获取情报的?这个情报究竟对于不列颠空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仲晶:德国多方面获取情报,包括人力资源的情报、机器密码情报。当时一个少校写了一个报告,详细描述了他对英军的一些判断,但判断得不准确,没有预览到雷达等。其实当时他应该看到雷达设备都是很大的,所以说他对技术准确的判断也不够了解。这主要是战前,战中也是一样,为什么说英国组织得比较好?无论在战前还是战中英国专门组织了一个情报部门,把来自于各个渠道的情报进行汇总分析,能破译密码,掌握德国部队的动向。
  主持人:那么我们也了解到。英国皇家空军在轰炸柏林的时候,在飞机上扔下了许多传单,甚至这个传单比炸弹都要多。那这个是为什么呢?
  仲晶:因为当时轰炸机的性能都是航程比较短,导致不能载很多弹,所以携带一些传单。因为德国轰炸柏林,要宣誓一种态度,也就是要战斗到底的这种勇气和决心。那么通过什么来宣誓呢?用传单。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对于不列颠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句著名的评论:他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人那里得到这么多,比较绕的一句话,但是丘吉尔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仲晶:他这里讲到的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得到那么多,这么少的人主要指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大概加在一起也就三四千人吧,人数不多,但为什么说三四千人挽救了大不列颠王国?这么多的人主要是指英国的人民。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战。空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获取制空权。指控权靠的是什么?是飞行员。但绝不是飞行员本身,还有广泛的地勤人员。没有这些地勤人员的保障,飞机怎么能上天呢?这些地勤人员最后锻炼成了什么程度--35分钟,飞机就可以重新起飞,比如说执行完一次任务,短暂的加油,休息,就可以实现飞机的再次起飞,再次出动。
  主持人:那么大不列颠空战在这个战术战略上给我们现在战争带来哪些启示呢?从您个人来讲,您是如何评价这场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的呢?
  仲晶:我觉得主要启示就是空袭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走上了战争的舞台。另外像一些雷达包括一些先进技术、先进体制的应用,都对后来包括战斗机的发展,整个这个空军的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应该说这场空战非常有历史意义,他不仅仅是最大规模的空战,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战。而且改变了二战的历史。正是经历了这次大不列颠空战,挫败了希特勒的锐气,他没有获取制空权,最后退缩了。这对他整个主动进攻的态势是一个决然的改变。另外一个,正是因为英国取得了胜利,那么为未来二战取得胜利奠定基础。应该说这场空战非常有历史意义,他不仅仅是最大规模的空战,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战。而且改变了二战的历史。正是经历了这次大不列颠空战,挫败了希特勒的锐气,他没有获取制空权,最后退缩了。这对他整个主动进攻的态势是一个决然的改变。另外一个,正是因为英国取得了胜利,那么为未来二战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希特勒正在演讲
  主持人:通过仲晶老师的介绍,我们对于二战当中这场规模最大的空战大不列颠战役的战况包括进程和他产生的一些历史影响和意义,都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感谢仲晶老师做客搜狐军事讲武堂。我们也将继续为各位网友们带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相关报道,请继续关注搜狐军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