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这种怎么破?神级高手在都市扫雷进来指教下

78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5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来自 VICE 的频道
对大多数人来说,《扫雷》只是那个 Windows 自带的小游戏,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扫雷》是一项值得被认真对待的竞技项目。至今在世界女子《扫雷》排行榜上,中国女玩家仍占据着前十的位置。
这是 “触乐” 在 VICE 上的游戏栏目。“触乐” 是一家游戏媒体,他们关注和报导的事情和这些词有关:好玩的游戏、烂游戏、玩游戏的人、以及游戏有关的人。
日,周丹成了中国第一。当时她到日本不足半年,呆在一所语言学校的宿舍里。让她登顶的项目是《扫雷》。那是个周末,没课,天热。她睡到大中午才起来,宿舍里没别人。像往常一样,她手边一杯冰咖啡,滑动鼠标,按键如飞,一局又一局地在笔记本电脑里刷着《扫雷》。她玩得最多的是高级局 —— 16×30 的矩阵里埋了99颗雷,她需要挨个点开方格,直到排查出所有雷,才算获胜。周丹2009年就开始玩《扫雷》,玩得多了,目标早已不是 “完成”,而是 “有多快”。她已经很快了。在她刚来日本那会儿,家人和朋友向外人介绍她时,总会加上一句,“你知道吗,她是《扫雷》的女子世界冠军!”换来的反应往往是:Windows 自带的小游戏居然还有世界排名?专业扫雷软件 “Minesweeper Arbiter” 下产生的成绩,才被国际、国内两大扫雷排行承认她此前的最高纪录,和当时的中国排行第一还差零点几秒。因此,那天,当弹窗跳出 “37.81秒” 的那一瞬,她难掩激动:“啊,我是中国第一了。”宿舍 Wi-Fi 故障,周丹没能第一时间上传自己破纪录的游戏录像。她先是手机拍照,把照片发到 QQ 扫雷群,然后才想到要告诉自己现实中的朋友。扫雷群炸了锅,朋友的反应却并不热烈。朋友们觉得,反正她是《扫雷》大神,全国第二和全国第一似乎也没什么区别。当时的周丹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一个月后突然宣布隐退 —— 就因为一碗关东煮。排行:每次和旁人提到关东煮事件的时候,郭蔚嘉还是会笑出声。他2011年加入扫雷网,比周丹晚两年。郭蔚嘉是别人眼里的 “学霸”,有 词条的那种,2013年,他以714分摘取山东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郭蔚嘉第一次玩《扫雷》用的不是电脑,而是某种能玩游戏、带手柄插槽的 VCD。当时他大约三四岁,教会他的是他的父亲 —— 虽然他父亲至今否认这点。父亲怕郭蔚嘉近视,所以自小严格限制他玩电脑的时间。他便和不少孩子一样,偷着玩,每次他提心吊胆、费劲周折,打开的却往往不是什么大型游戏,而是系统自带的《扫雷》。初三那年,因为朋友,他接触到了扫雷网。郭蔚嘉第一次知道,爱玩《扫雷》的人不仅有阵地,甚至还有排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指定的《扫雷》软件,录制、上传自己的游戏录像,获得进入排行榜的机会。更超前的是,这个2006年成立的网站,就已经采用实名制,账户一人一号,录像人工审核,信息不实一律封停,每个玩家都必须对自己的名字和成绩负责。这里有着看似森严的等级制度,以《扫雷》高级记录60秒为分界,超过60秒的玩家属于 “人界”,60秒以内的玩家属于 “神界”。高级局完成时间进入50秒以内将升格为 “雷圣”。只有神界排行第一位的玩家能拥有 “雷帝” 的头衔。“雷界众生”郭蔚嘉注册时被分配到的 ID 是 “8356” —— 他是扫雷网第8356位玩家。他上传的第一个记录是高级201.06秒。按等级来分,他只是 “人界” 的一介 “布衣”。当时的 “雷帝”,是 ID 为 “1”、高级记录40秒以内的张砷镓,张砷镓是网站创始人,人称 “校长”。张砷镓建站的初衷,只是希望有个地方显摆成绩,证明自己扫雷很牛逼。在2013年之前,整整6年没人超越过他。被激起挑战欲的,除了2011年入网的郭蔚嘉,还有2009年入网的周丹。周丹大二在宿舍扫了一盘高级120秒后,自我感觉良好,然后就看到了这个一秒粉碎她优越感的网站。她的感觉告诉她,“雷帝” 这种偏男性的称谓,说明在一开始,建站的人就没考虑过女生登顶的可能。但周丹并不在意这些略显 “中二” 的头衔,她只在意排名。进入扫雷网后,她几乎天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扫雷》,翘课也在所不惜。周丹的 ID 是 “4843”。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她手机的解锁密码。日,她用 U 盘拷贝,在学校电脑上传了 “迟到” 的破纪录录像,当天就通过审核。校长在雷帝的位置呆了6年,他的后来者只停留了3个月,就被周丹改朝换代。当雷友们在录像评论里纷纷喊出 “丹帝”,气象似乎变了。郭蔚嘉觉得,排名和实名制,的确激励了国内这些曾把《扫雷》当 “消遣” 的玩家。他查过相关的历史。《扫雷》最开始被微软加入 Win 系统,只是为了教会人们用鼠标,上世纪90年代,它才开始被少数玩家当成 “竞速游戏” 来玩,直到2000年有了国际扫雷排行,才渐渐形成了 “圈”。这种对排名的执着,是扫雷圈的常态。自然,强制玩家实名,指定专门的防作弊软件,乃至人工审核玩家录像,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圈的生态。“说起来,比尔·盖茨当年,也曾经是《扫雷》初级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装备:周丹是被迫弃坑的,因为装备坏了。2013年9月底,她用电脑看视频时,不慎打翻了手里的关东煮,顽强劳作四年的笔记本电脑就此往生。“音容宛在” —— 她本来想画个 “在日本的生活” 系列,因为犯懒,到现在都没画出第二张换掉电脑之后,周丹发现她的手感丢失了 —— 她不能适应自己的新电脑,同时,她用了四年的鼠标和鼠标垫也行将就木。鼠标是笔记本赠品,买不到同款,她手小,又用不了专业游戏鼠标。鼠标垫是路边摊的杂牌,中间滑动最频繁的区域已经磨坏,可她去卖鼠标垫的地方摸了一圈,始终找不到触感一致的。鼠标垫材质的变化,让以前的 “移动习惯” 完全不适用,她的高级平均时长,比巅峰时差了10秒以上。她不甘心,可是没办法。在试过一些新的鼠标和鼠标垫后,她不得不对外宣告,自己被 “劝退”。在郭蔚嘉看来,周丹直接放弃了全国第一的《扫雷》前程。2006年,扫雷网成立初期,“鼠标” 和 “鼠标垫” 就已经作为 “关键装备”,被列为用户个人资料的 “可填写项”。当时国内《扫雷》还完全处在拓荒阶段,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方法论,大部分玩家都是 “暴力流”,拼的是速度。对于技术陷入瓶颈的雷友来说,装备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鼠标” 和 “鼠标垫” 都是扫雷网的可填写项不仅是鼠标和鼠标垫,屏幕分辨率、指针速度甚至桌子的高度,都会影响《扫雷》成绩。“低分辨率 + 低鼠标速度 = 高稳定性”,借此能实现精准操作,是不少《扫雷》高手的共识。包括郭蔚嘉在内,不少雷友现在不把屏幕调成 “640x480” 这个分辨率,都不知道该怎么玩这个游戏。由于点击频繁,《扫雷》玩家的鼠标寿命一般是两年。这几乎也是不少雷友在扫雷网上留存的时间。就郭蔚嘉所知,因为惯用型号停产、买不到同款鼠标而选择隐退的雷友,不在少数。2013年10月到2016年4月,周丹再没上传过任何游戏录像。日,郭蔚嘉的总成绩超过了她,成为新晋 “雷帝”。几个月后,郭蔚嘉多了一个在上海、大他10岁的徒弟,叫郭锦洋。师徒:郭锦洋,日入网,ID “9672”。他是个装备可以 “即插即用” 的高适应体质,前后换过1次鼠标、4次鼠标垫,无缝对接,就像不用费心换粮的猫。他是毕业工作后入的网。在得知装备的重要性后,他第一时间购入了当时顶级的罗技 G9x 鼠标和赛睿 Mass 鼠标垫。之后,他的高级成绩提高到100秒内,升格为人界的 “书生”。他的鼠标,从 A9500 芯片的 G9x(左),换成了 Pmw3366 芯片的 G303(右)—— Pmw3366 是普通光电鼠标中,性能最强的主控芯片他只在工作日、在办公室,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玩,一天两小时,周末双休。也因此,除了身边的同事,他的家人、朋友,几乎都不知道他有这么个私人爱好。从一开始,郭锦洋走的就是 NF 流。FL(Flag)和 NF(No Flag)是目前《扫雷》的两大流派。两者的区别只在于,扫雷过程中,你是否在可能有雷的方格上插旗。FL 插旗流(左)和 NF 盲扫流(右),截图来自周丹和郭蔚嘉的全国纪录录像不少圈外玩家对《扫雷》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它当成了插旗标雷游戏。其实,虽然踩到雷就算输,但《扫雷》的胜利条件,不是标出所有雷,而是点开所有空。只要点光版面上的所有空白格,即使一个雷都不标也算赢。在《扫雷》高级局中,由于一共有480格,而其中有99格是雷,多数玩家都会走 FL流,也就是在可能有雷的地方插旗,避免手贱点错,导致游戏失败。而 NF 流则是盲扫 —— 玩家必须在完全不做任何标记的情况下,避开99个雷,并成功点光所有的空白格。或许看个郭蔚嘉的盲扫视频,对于 NF 流会有更直观的感受。郭锦洋是个数据控,他深入研究过郭蔚嘉的《扫雷》录像。在他眼中,郭蔚嘉的盲扫技巧极为全面,整体效率奇高,且保持高速点击的耐力特别出色。他每一步的点击次序都经过精密计算,能帮助后续的判断,是 “对鼠标有极强控制力才能做到的双线操作”。这样一盘高级局盲扫,郭蔚嘉完全可以在40秒以内结束 —— 他是依靠克制自己插旗的欲望,每日不间断的疯狂练习,持续优化点击效率,才能做到这种程度。目前,他仍包揽了中级、高级 NF 的某两项世界纪录。数年后,扫雷网三巨头之一的张先耀,在知乎回答中深情地说,他对郭蔚嘉 “非常非常非常佩服”,因为他是 “凭一己之力,将 NF 提升到能与 FL 相提并论的顶尖水平的人”。显然,同为 NF 流,郭蔚嘉是郭锦洋拜师的理想人选 —— 虽然相差10岁,但在扫雷圈,拜师没那么多讲究,只有技术高下,没有年龄高低,你赢我,我服你。郭蔚嘉已不记得郭锦洋拜师的具体细节。他俩异地,一直都是 QQ 交流,直到2015年2月,郭蔚嘉去上海参加雷友聚会,才见到郭锦洋本人。在成员天南地北的扫雷圈,师徒见面尤为难得。在郭锦洋看来,“勾搭” 上了 NF 流派最强的郭蔚嘉,加上他后来的徒弟张少武和同为数据控的林锦帆,简直是集结了盲扫技术的领先集团。或许这次拜师,更像盲扫流的胜利会师也说不定 —— 毕竟郭锦洋自己,正是初级 NF 某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困境:2015年下半年开始,郭蔚嘉的成绩突然变得惨不忍睹。王济芸差点以为,像之前登顶的前三位 “雷帝” 那样,郭蔚嘉也要隐退了。这回,是因为伤病。王济芸,日入网,ID “9061”。2013年8月,她和郭锦洋同时升任扫雷网 “管理员”,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负责游戏录像的人工审核。扫雷网的玩家,迭代很快。每年总有新的人来,也不断有人离开,很多人的消失都没有前兆。目前扫雷网的注册用户不到16000人,QQ 主群人数600多,而至今仍活跃的雷友,大约只有两位数,多为学生。2006年开站至今,扫雷网的统计数据(截至日)在现役的雷友中,王济芸已经算资历老的,和她同期的,大部分都退了 —— 或许是目标达成,或许是兴趣转移,或许是学业繁忙、工作变动,或许是岁数大了、力不从心,因为鼠标停产、手感没了的,也不在少数 —— 包括王济芸自己。然而,《扫雷》易耗的,不止是鼠标按键,还有按键的手 ——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郭锦洋那般,严格限制自己的游戏时间。王济芸入网那年,就有一位叫黄琪的女玩家宣布隐退。她为晋升 “神界” 努力了4年,却因为《扫雷》过度,在医院被确诊为手腕囊肿,腕部明显无法发力,疼痛难忍,轻扭都能听到 “咔咔” 声。医生的建议是做手术,且暂时不能再用右手。她为此练就了用左手写字的本领,生活还算无碍,但为了养手,不敢再碰《扫雷》。早期那些追求手速的雷友,多少都有这样的后遗症:腕管综合征,手指的肌腱炎或腱鞘炎,或是肩周炎之类的伤病。或许是前车之鉴,郭锦洋、周丹等一些雷友都开始戴指套、护腕,在肩上贴膏药,就像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职业体育选手。然而郭蔚嘉还是中了招。正是在2015年下半年,他的肩膀、手也开始疼,状态很糟糕。可《扫雷》是他唯一喜欢的游戏,他生活中极少数能称之为 “爱好” 的东西。很多时候,圈外人很难理解,他们在追求什么。或许因为《扫雷》这种游戏,本身就缺乏持续的观赏性,也不像魔方,在电视节目、网络直播中,都有舞台和展示的空间。《扫雷》有线下的世锦赛,也有半年一度的线上贴吧赛,但都属于雷友自发赞助的 “民间行为” —— 唯一的官方组织国际《扫雷》协会,早在2008年就已经解散,
目前在维持运营的《扫雷》组织,也就国际、国内这两大《扫雷》排行,维护的人,也仅是一批同样满腔热血的玩家。而维护扫雷网的,正是郭蔚嘉、郭锦洋、王济芸这些一
直坚守下来的名字。郭锦洋制作,基于全网前20名雷友的某项数据分析这就是《扫雷》的世界,没有国家队,没有专业训练,没有职业赛事,参赛也仅代表个人,即使面对国家运动员一般的伤病,也未必能被外人所理解 —— 多数时候,他们坐在电脑前,面对着《扫雷》软件,单打独斗,为了打败他们自己。伤病最终没有拦住郭蔚嘉。在成绩低迷的十个月,因为不得不慢下来,他开始慢慢修改了自己的《扫雷》方式,不再那么追求手速,而是给每一步点击,预留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 他点击 “慢” 了,可他的速度 “快” 了。直到现在,他玩起《扫雷》仍有感到手疼的时候,只是程度深浅。但这段低迷的时光,真正让他超越了自己,得以跻身 “中国三巨头”,名列国际顶尖之流。去年,王济芸等到了周丹和黄琪的归来。周丹换掉了全副装备,在扫雷吧开了复出直播帖,每日记下自己当天的成绩。而四年后归来的黄琪,也感觉到了圈子的变化。她离开时,大部分人还是瞎扫,几无章法,只看谁熟练、谁运气好。而现在的大家,在认真地讨论各种流派、细节处理、大局观,有了专业性术语,有了完整的指标和体系。2011年入网的郭蔚嘉,和张先耀等人一起,一直致力于让《扫雷》技术变得系统、易于传承;2011年入网的王济芸,和吧务们一起,不知疲倦地在做着引导新人的努力;而2012年入网的郭锦洋,则致力于数据统计、录像分析,和林锦帆一起,希望成为国际和国内两个《扫雷》圈子的纽带。黄琪现在只敢慢悠悠地玩,但这些方法论,让她在不那么高强度的操作下,也可以勉强追上当年自己巅峰时的成绩。她如愿实现了四年前的夙愿:人界第一。期间,郭蔚嘉一直在这个圈子里活跃。“我不想走。我不玩它我还能玩啥。”时光:2012年,周丹出国前,曾收到王济芸寄来的《扫雷》明信片。这种明信片自带 “扫雷高级局”,可以用硬币刮涂层的方式来玩扫雷游戏。把扫雷明信片寄给另一位雷友,一面写文字留言,另一面是自己的 “战果” —— 就像雷友远距离用成绩打了个照面。王济芸给周丹、郭蔚嘉都寄过,每张明信片下方,还印有他们的名字 —— 每个雷友都是专属定制。虽然最后他俩都没舍得用,留作珍藏。这都是王济芸自费做的。专属定制《扫雷》明信片,王济芸给十几位雷友做过,除此以外还有雷友徽章等王济芸在圈子里已经呆了6年。虽然至今她仍停留在世界女子《扫雷》排行榜的前十,但她始终觉得只是女玩家少,运气好而已。她已经不怎么玩《扫雷》了。虽然从未宣布淡出,但在趁手的鼠标坏了之后,因为买不到同款,她的手感和状态,就再也没回来。换别人或许早走了,但她仍留在这里,参与和见证着历史。她见证了早期贴吧的荒芜混沌,炫耀的、作弊的、出现困惑没人理会的;她经历了早年和国际《扫雷》圈的抗争,国际排行对中国玩家数据的不信任,怀疑作弊,
不承认成绩,甚至来自中国的 “破纪录” 录像都要审核几个月;她眼看 Win
8 之后,《扫雷》从 “系统自带程序” 里消失,新人玩家越来越难有,玩《扫雷》都快变成一件暴露年龄的事;她关注着移动端的崛起,尽管目前为止也找不到一款《扫雷》App,足够专业又能做到真正的防作弊,PC 端的专业《扫雷》软件至今仍无法替代。然而最大的问题仍旧是,当新人玩家再也接触不到《扫雷》,或者接受不了《扫雷》这样声画简陋的游戏,那么,《扫雷》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这或许本该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但目前活跃的《扫雷》玩家,的确也只有他们这些人,以至于,他们不少都能记住彼此的数字 ID,仿佛那是他们的另一个名字。王济芸组织过几次雷友聚会,超过10人就属于声势浩大;半年一次的贴吧赛,有30人参赛就算是盛况空前;根据扫雷网的幕后数据统计,从2012年之
后,扫雷网每8个月才能增加1000位新用户,唯一一次注册潮,是周丹的徒弟龚鹏赟在知乎答题之后 —— 然而,由于适逢服务器迁移,网站一度关停了一个多
月,扫雷网再次错失了吸引新人的机会。至今在世界女子《扫雷》排行榜上,中国女玩家仍占据着前十的位置(截至日)更别说,很多人也仅是出于好奇,进来窥探一番,感叹下他们的 “强”,而后很快关闭网页,返回原来的世界 —— 那么,即使他们做到了 “女子《扫雷》称霸世界,垄断排名前11位”,又有什么用呢?有人问,“是什么让你们坚持到了现在?”张砷镓很讨厌 “坚持” 这个词。他觉得,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是靠 “坚持” 做成的。如果人们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同一件事,那么必然是因为它能使你们快乐,使你们感受到价值和意义。王济芸没有离开。即使约等于放弃了《扫雷》,但她依旧像刚接管 “扫雷” 贴吧时那样,怀有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这种热情和使命感的来源,早已不仅仅是《扫雷》本身,而是 “扫雷” 这个圈,这里的人。2009年至今,《扫雷》世界第一、多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一直是卡米尔,一个波兰人,《扫雷》高级记录31.13秒。他2009年开始称霸《扫雷》界,将同期的所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独孤求败5年以后,他便不怎么再出现,现在据说沉迷《坦克大战》。波兰的卡米尔,是《扫雷》界 “Bug” 般的存在(截至日)王济芸记得,最早周丹她们,日常仅能扫出 “45-50” 秒,很努力才能扫出 “40-44”。而当时卡米尔随便刷,都能刷出40-42秒的成绩,在他们眼中,卡米尔还是大魔王般遥不可及的存在。而现在,“40-44” 已成为日常,郭蔚嘉、周丹和张先耀成为了三巨头,“雷帝” 开始频繁易主,记录频频被打破,他们三人也都跨过了35秒大关。现在的他们,终于拿到了入场证,开始努力超越卡米尔2013年前缔造的世界纪录。周丹觉得,她一步步扫到现在,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去向往卡米尔那样的成绩和高度。三巨头进入顶尖之列还不到一年,他们还在路上。日,郭蔚嘉在清华大学的拾年咖啡和我见面,邻校北大的雷友饶思源随行。此前,尽管收到过不少媒体的采访邀约,但他从未答应。他也难得有机会像这样,坐下来聊聊他这6年的经历、感受,和雷友们的故事。现场,饶思源用手机开了直播间,并把地址甩到了扫雷群。直播持续了两个小时,二三十人在看,仍旧是平常活跃的那些人,、……他们在各自的屏幕前,在郭蔚嘉看不见的另一端,热络地聊得起劲。临近结束,郭蔚嘉突然懊恼起来。他觉得他应该录音,因为以后,他可能很难有机会再重复一次这些故事。看了直播的王济芸并不感到遗憾。郭蔚嘉说了他想说的,他们怀念了他们想怀念的,这就足够了。
24小时最受欢迎后使用我的收藏没有帐号?
所属分类: &
查看: 4|回复: 0
扫雷,这种怎么破?高手进来指教下
发表于 21&分钟前
扫雷,这种怎么破?高手进来指教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破
8月24日倾城首测 预约赢千元京东卡!1.4K15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iAmplify.com网站的一个项目,请他为iPod和手机用户提供一些5~20钟长的MP3和MP4格式的录音,内容当然是关于如何观察人们的非语言行为的。你们也知道,乔作为联邦调查局的专家,在他长达25年出色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在研究和学习如何观察他人的非语言行为,并以高超的阅人术识破骗局,侦破了多起刑事案件和国际恐怖主义大案。他这种察言观色的技能也融入到了前沿科技中,帮助扑克玩家和美国政府看穿他们对手的骗术。除此之外,乔还为来自全世界的扑克玩家进行个人咨询。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中,他会让玩家知道他们在不经意间露出了怎样的“马脚”,但他不会将这些非语言行为泄露给他们的对手。我本人也在这种个人咨询中获益良多。乔曾在电视上看过我参加的一个无限注Hold'em锦标赛,并注意到我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察觉的肢体动作。每次当我没有胜算却要故意虚张声势时,我都会用双臂环抱住自己的身体,就好像给自己一个拥抱,让自己安心。不幸的是,我这一抱被其他玩家察觉了,最后我的筹码也输得所剩无几。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损失了25万美元。不过好在乔让我知道了我那昂贵的一抱,以至于我的自我拥抱日也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本书中,乔将向你呈现宝贵又科学的阅人术,让你在扑克牌桌上扭转乾坤,转败为胜。书中所涉及的阅人术除了在赫尔姆斯牌迷营的研讨会之外,从未在其他地方公开讲述过。它使扑克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也给玩家提供了一个选择:要不选择打开书自己仔细阅读;要不选择让自己成为其他玩家的书,被别人阅读。   如果说克鲁杰和我在乔做的研讨会上发现了足够多的宝贵信息,并记满了足足三页纸,那么试想一下你又会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你需要这些阅人术来帮助你更好地观察对手,识破他们的非语言行为,与此同时让你更善于掩饰自己,避免露出“马脚”。如果你够机灵够“狡猾”的话,也许你还能在败局已定的时候故意做出信心满满的动作,抑或在稳操胜券的时候露出让对手误以为你心里没底的“假马脚”。那么,让比赛就此开始吧!   我敢打赌当你第一次坐上扑克牌桌时,这本书的价值就会马上体现出来。祝你好运!序言:认识乔o纳瓦罗——一个改变扑克、改变你的人   马文o卡林斯,心理学博士
日,暖春的一天,佛罗里达州海雅利市的一切都发生得那么突然。两个挥着刀的歹徒从理查德百货公司的后门逃窜出来,百货公司的经理大声呼喊着寻求帮助。歹徒知道可以利用百货公司熙攘的大门口让自己消失在拥挤的大街上,便径直朝大楼的前门逃去。但是,一名年仅17岁,还是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员工上前截住他们,封堵了他们逃跑的路线。对峙短暂而激烈,在几秒钟的时间里,这个年轻人制服了其中一个歹徒,另一个也被绊倒在地,尽管年轻人自己也倒在了地上,身上还被严重刺伤,最后缝了180针才把伤口缝合。但是他敏捷的身手却使得警方得以逮捕这两个歹徒。不久,他还收到了美国总统亲笔写的表扬信,对他阻止抢劫的英勇行为赞赏不已。   日,美国发生了一起极其严重的间谍案:一位士兵试图获取非常敏感的高度机密资料。这些资料如果泄露按照司法部长的定义,将对美国及其盟国造成不可挽回的、极其沉痛的伤害。经过审问,调查员确信这名士兵不是一个人在行动。而他虽然愿意承认自己涉及此案,但拒绝暗示他的共谋有谁。调查员尝试唤起他的爱国意识,希望他能为数百万险些被他置于危难中的人民考虑,但不起任何作用。事态陷入了僵局。一位特工介入调查此案,他对于如何收集到急需的情报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他列出了所有可能的共谋者名单,其中包括了32位有机会拿到那些高度机密资料的人。然后把每个名字写在一张小卡片上给那名士兵看,一次看一张,并让他大致地描述下每一个人。特工并不关心士兵的回答如何,而是注意观察他的脸部表情。当士兵看到了其中两个名字时,他抬了下眉毛,瞳孔也缩小了。这位特工是观察肢体语言的专家,他知道弯眉毛意味着士兵认识这两个人,而瞳孔的缩小则表示他感到了威胁。这些就是他想知道的信息,他收起了卡片起身离开了。第二天,他带着那两张士兵有所反应的人的照片回来对士兵说:“跟我说说这个人,还有这个人。”士兵的眼睛瞪得如同碟子般大,惊讶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特工说:“难道你真的认为你是唯一一个与我们合作的人吗?”那一刻,士兵骂道:“这两个畜生!”接着,他开始挖心掏肺地如实说来。最后,三个间谍都被定罪了。   日,这位观察专家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清电视,观看世界扑克巡回赛的电视转播。为了有更好的视野,他在椅子上稍微挪动了一下。几分钟后,他又拿来一张世界扑克锦标赛决赛的DVD,连续三次播放同一手牌,然后拿起笔,把他观察到的草草记在书桌上的笔记本里。   出了观看室,有个记者找观察家问:“刚才你看出了什么蛛丝马迹吗?”观察家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我研究的那些玩家都泄露了蛛丝马迹,这些‘马脚’可以让我确定他们手里牌的大小以及是否想要下注。”   记者非常吃惊:“可你刚才观察的都是职业玩家。我还以为只有业余玩家才会泄露马脚。”   “你错了。”观察者说道,“在每一次重大的比赛中,我已经可以一眼看出我所研究的玩家有什么‘马脚’了。”   “比如说呢?道尔o布鲁森(Doyle Brunson)?”   “没错。”   “那费尔o伊维(Phil Ivey)呢?”   “也是。”   “费尔o赫尔姆斯(Phil Hellmuth)?”   “回去好好看看这本书的前言吧!”观察家讽刺道。   “那克里斯o费古森(Chris Ferguson)呢?”   “克里斯的‘马脚’很难看得出来,”观察家承认道,“但是在最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个挺大的‘马脚’。”   记者用右手摸了摸下巴,“这实在是非常有用的信息,我肯定你能拿这卖不少钱。”   “的确是。”观察家也表示同意,“但是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有悖于职业道德。”   欢迎走近乔o纳瓦罗——一位英勇的青少年,一位最近刚从联邦调查局退休的反间谍组和反恐怖组的特工,一位全球扑克职业玩家和未来职业玩家的顾问。   乔是个好人,不仅聪明睿智、深思熟虑,而且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就像是乔o弗莱蒂(Joe Friday)警官①那样的人。他是那种能请他到家里来会让你感到自豪的人,是那种你很乐意邀请并与之一起在饭桌上面对面交流的人。   只是别和他面对面地坐在扑克牌桌上,至少别在你看完这本书之前这么做,否则你的财富很快就会大量丢失。乔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研究和琢磨非语言行为的科学,并把这种科学付诸实践,察觉你在想什么,推测你准备怎么做,解读你说的话是真是假。而这对于玩牌的人来说可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通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会暴露多得不能再多的“马脚”,经他的仔细观察,他们手里的牌基本变得透明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尽收眼底。我初次与乔见面的时候就问他:“作为一名25年来在联邦调查局打击犯罪的特工,一开始是怎么和一群扑克玩家沾上边的?”这一结合看似很奇怪。   “那是机缘巧合。”他解释说,“2004年的时候,探索频道邀请我参加一个叫做More Than Human的栏目。这个栏目的概念就是想看看在侦察人有没有说谎这方面,人类是否比机器更高级。想出这个主意的制片人就请了三个职业与侦察谎言相关的人做嘉宾,其中一个就是我,另外两个是心理医生路易斯o图瑞(Louis Turi)和扑克世界冠军安妮o杜可。我们三人要和三台机器完成同样的任务并一较高下,它们是一台测谎器、一台声音力度分析器和一台能测出瞳孔放大的仪器。挑战的任务就是让一名演员自己说25句不同的话,然后看看谁能够最准确地猜出他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最后的结果是,图瑞医生猜测的准确率不到一半,而我和安妮打成平手,都猜对了18次,而且,顺便说一句,这一准确率把两台机器也给打败了。”   “当时你有没有惊讶安妮能做得那么好?”我问道。   “这的确是件很有趣的事。”乔激动地说,“当他们在测试我们侦破骗局的能力时,我发现安妮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我的不谋而合。虽然我们对看到的事物有不同的说法,但她看人的确非常精准。自然而然地,我们就继续聊下去了。安妮是个很爽快、风趣、开朗的人,我们志趣相投,而且她还有很多故事。那些在电视上看过她玩扑克的人,要是知道把扑克当作事业的她,性格合群又喜好交朋友的话,很可能会感到非常惊讶。”   接着我跟乔提到安妮为Bluff杂志写过一篇文章,文章里她说:遇见乔是她“无限注Hold' em比赛生涯的转折点”,乔写的书为她提供了识破马脚的更多信息,她在扑克比赛的表现也“有了质的飞跃”。   乔听后微笑着回应了这番赞美之辞,说道:“遇到安妮o杜可也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是她让我走近了扑克。正是我们的那番对话让我意识到,我在联邦调查局25年来练就的阅人功夫和识破谎言的本领,同样也可以用在扑克牌桌上。感谢安妮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研究人们行为的新的领域,与此同时让我教扑克玩家通过观察他们的对手,并隐藏自己的‘马脚’来取得巨大的成功。”与乔见过面并参加完他的研讨会后,我坚信这本书里的资料将会给如何理解牌桌上的非语言行为带来一场变革。作为一个有幸参与本书撰写的专业心理学家,我这么说是因为乔把科学知识有效地利用到了扑克战略中,这一开拓性的举动令我非常激动。这是第一本以客观的科学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主观的个人见解为依据的有关扑克马脚的书;也是第一本利用人类大脑的知识来发展和开创玩牌策略的书,这种书过去从未有过。   作为一个扑克比赛的主要参与者,我也对乔为提高玩家的个人水平所做的工作印象深刻。我遵照了他给我的建议玩扑克,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的玩家,一个更强大的对手——你同样也可以。乔的洞察力会让你发现一整套迄今为止从来不知道的新“马脚”,并且识破它们。这些“马脚”有许多是难以捉摸的,甚至让你觉得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当你有了全新的认识,你才能够在一眼看穿它们的同时,逐步消除你自己身上露出的“马脚”。   乔在这本书里将和你们分享的很多内容在15年前是不被认可的。只是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科技的进步,才使得科学家们对乔将在本书中描写到的行为有了合理的解释。乔吸取了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犯罪学、传播学以及人类学的最新发现,加上他在联邦调查局25年来研究非语言行为的实践经验,来帮助你确定对手大抬赌注时是因为真的拿到了一手绝世好牌,或者不过虚晃一枪罢了。在研究这些非语言行为的同时,你也会发现乔教你的那套牌桌上发现“马脚”的技能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你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约会也好,拿来对付孩子也好;抑或是在面试或买车的时候;甚至是在决定何时要求你的上司给你升职的时候。 赞同 358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界之史上最强主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