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涡轮增压车用什么机油发动机应该用什么机油

涡轮车就是难养,保养选什么机油对车子最好 ?
涡轮增压的车子现在越来越多,很多朋友都觉得难养,4S店的师傅也一个劲地跟你说,你要用最贵最好的机油,要用全合成的。
我们到底要不要照他说的做,这涡轮增压的车子选怎么样的机油是最合适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涡轮增压工作环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首先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它工作环境和自然吸气的有什么不一样?跟大家说一说。
承受剪切力更大
因为加了涡轮增压器,整个发动机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和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整个发动机工作强度、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都会变得非常非常的高。
那这就决定这个车子它内部的零部件要承受比自然吸气更高的温度、更高的撞击、挤压或者专业点叫作剪切力的这么一个情况。
涡轮转速极高
这我们平时的发动机转速表上看得到的这种3000转、4000转,比较火爆的就是7000转、8000转了对不对。
这个涡轮增压器它在满负荷运作的时候,它可以达到每分钟10万转的强度,基本上是发动机转速的十倍还有的多了。
所以说它这个机械结构里面它不是用齿轮,或者说是一个转轴这么直接连在一起这么旋转的,这肯定吃不消的,马上就磨得烧坏掉了。
那么它采用的是一种浮动式的设计,是这个涡轮增压里面有根轴,是漂浮在机油里面的。
它不光起到这个润滑的作用,还可以让这个涡轮增压它中间的这种杂质全部都能够顺着机油走出去,而且这个超高温可以通过机油被排到外面去,起到一个散热的作用。
自然吸气发动机温度非常高
那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一般来说这个温度90多度,顶多不会超过100度。那我们普通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机油的油温,基本上是不会超过100度的,90多度差不多。
但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油温超过110度是非常轻松的,有的甚至就是要到120度,温度相当的高。就是这一些工作环境和特性,的确是对机油的选择产生了一些特定的要求。
涡轮增压车型对使用的机油有什么要求?
那我们先不讲品牌,先不讲规格,我们来看看对机油大概有哪些诉求。
那沿着前面这个往下讲,就是这涡轮增压发动机它对机油的高温耐受性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的矿物油估计就是吃不消了。
在这种超高温下,矿物机油很容易出现这种油泥堆积,甚至是产生积碳,而且对整个油封、涡轮增压器的散热都会起到这种不良的这种影响。
黏温特性好
而且除此之外还要求这个机油它的黏温特性要比较好,需要这个机油在高温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比较好的这种润滑性。而天冷的时候,低温流动性又要好。
抗氧化性好
除了这个还没完,抗氧化性也要好。因为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机油内的这种化合物的氧化速度会加快。你不需要知道这氧化什么原理,你就理解为变质、失效,就会没用,那就寿命会比较短。
油膜抗剪切能力好
然后这个涡轮增压发动机零件之间的这种运动相对是比较高速的,比自然吸气也要快不少,这个速度、力量也要大很多,它对机油的这个油膜抗剪切能力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这个大家有可能不太好理解,我给你打个比方。就是我们洗手,你用肥皂水搓在手上。
有的肥皂好的,搓着搓着把手洗干净了,感觉手还是比较滋润的,滑滑嫩嫩的;有些肥皂洗完了就感觉手干巴巴的,很粗糙的,两个手摩擦起来吱喳吱喳都会热起来的。机油好坏和这个肥皂水很像的。
好的机油就是你不停地搓不停地搓,依然可以保持比较润滑的状态,而不会马上粗糙起来,让这个手发热发烫,甚至是皮肤都开始受到损害。
哪种机油能满足这些要求呢?
合成机油满足要求
根据刚才说的那几个特性呢,矿物油还真的是没有办法用,半合成和全合成的都是可以的,我也是比较推荐用全合成的机油。
全合成是人工合成性能更好
因为全合成的它往往采用这个聚烯类或者酯类的化合物作为基础油,它是人工合成的。
矿物油就好像是你在沙滩上面捡来的鹅卵石,每颗大小都不太一样,远看似乎好像大小又一样,具体放在一个袋子里面那边晃悠的时候,鹅卵石之间互相的撞击,磨损都比较厉害。
这种全合成的,因为是人工造出来的,就像我们玩的跳棋的那个玻璃小珠一样的,每颗保证都是一样大的,这个互相之间摩擦就会比较小,而且耐受性也会比较强。
全合成机油车启动时保护特别好
特别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启动的那一瞬间,发动机的扭矩是会成倍的增加的。这个突然的挤一下,用全合成的机油会好上很多,这个油膜不会破裂,洗手的肥皂水仍然可以留在你的手上。
所以说对于绝大多数的涡轮增压的车子来说,我还真的是推荐大家用全合成的机油会比较好。
全合成机油中美孚、壳牌、嘉实多哪个品牌好?
这个没完,全合成的机油有的是,我们国内名气最响的就是美孚、壳牌、嘉实多这三个品牌。
它们互相之间到底哪个机油比较好,它们每个品牌有没有自己各自的特色或者是绝活?
现在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备胎说车」,直接回复关键词「机油」,三大品牌谁厉害,马上就知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我们能完美解决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机油“增多”问题吗?我们能完美解决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机油“增多”问题吗?路咖汽车百家号先说结论:从现阶段的调查显示,不能,或者很难!首先,根据唯物论和能量守恒定律,你加进发动机1L的机油,是绝没有可能取出来2L的,而实际上增多的并非是机油,而是水+燃油+机油。因为机油不溶于水,所以会出现浑浊液(燃油混合机油)现象。所以我们通常称这种现象为——机油稀释 FUEL DILUTION。那么问题来了,燃油+水从哪里来?曾经的世界发动机主流——柴油发动机就是这一现象的受害者,由于柴油发动机为压燃结构,缸压大,喷油量多,喷在缸壁上的油气混合物无法被完全燃烧,就会被活塞环“刮“上曲轴箱,而这一现象在高压共轨柴油机时代更加明显,所以许多柴油发动机厂家干脆在机油尺上标注了机油稀释的上限作为提示。而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困扰了发动机制造厂家近百年(下图为SAE收集整理的1920年的论文)。说完柴油机,我们聊聊汽油机理论上来说,现代汽油发动机应用了喷油更加精准的高压电控喷油机构,而且发动机排量越做越小,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还普遍存在呢?原因其实在于一个当下主流的技术——缸内直喷。缸内直喷虽然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性能,高负载的燃油经济性,但是技术上依然有一个难题——燃油喷射的方式,为了燃烧更加充分,高压喷油嘴会将燃油更均匀的喷向缸体内,这样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油气混合物会直接附着在缸壁内。导致上面提到过的将汽油“刮入”曲轴箱的问题。汽车厂商对这一点的认知十分清楚,所以设计了曲轴箱强制通风机构—PCV阀体(现代汽车多为闭式PCV阀),在正常工况下,PCV阀体会通过大气负压的原理对进入曲轴箱的汽油进行强制挥发。其原理就不多赘述,但行业内的普遍共识是,PCV阀体也无法100%排除曲轴箱内的杂质,不过通常情况下,车辆的正常保养周期会让机油稀释的情况并不明显。机油稀释的危害? 既然所有的车型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机油稀释问题,那么他的危害是什么呢?呃…通常来说,正常的机油作用于冷却,润滑等部分,少量的杂质并不会影响其使用效果,而这个“少量”的定义通常来自于发动机制造厂商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实验标定。那么如果多了呢?机油稀释过多(通常为色谱分析结果超过5%)被认为是严重稀释。理论上机油严重稀释会影响发动机的润滑功能,但从目前得到的反馈来看,消费者的负面反馈多来自于机油有汽油味。但现代针对机油稀释导致的发动机问题目前案例只有福特F150在3.5T发动机上曾经召回。而最近声量很大的长安,东风本田发动机机油增多问题虽然确实存在,但并没有确凿事实表明该现象对发动机有实质的损害。那是你的说法,消费者只关注能不能解决? 自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切常识之外的情况发生都是厂家的问题,这一点对厂家来说也是一个需要直面的现象。那么到底如何尽量减缓这种“很难避免”的问题呢?1. 应对寒冷地区、短途驾驶 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东风本田CR-V,在冬季平均温度零下20度以下的东北三省,冷车短途通勤成为了一个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机油温度上升慢,曲轴箱的负压形成的也慢。再加上ECU对于冷机工况会进行喷油量加大的设定,以及短途驾驶频繁的冷机启动-停车就导致冬季的CR-V机油增多情况相对明显。应对这种情况,通常厂家会选择对ECU系统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比如降低在冷机启动和冷机工况下的喷油频率,或者让喷油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冷机下的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机油增多的可能。2. 应对通常情况下的机油増多前面提到的机油增多既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那么大多数的厂家是如何应对呢?我们不妨从国际惯例上找找方法。除了对ECU的调整外,大部分厂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实验标定出一个机油稀释的上限,并且在机油尺上进行标注,这已经是一个国际惯例。也是最好的保证车主在使用过程中的参照问题。其次,对PCV阀/曲轴箱进行大幅度,譬如更换效率更高的PCV阀,或者增加曲轴箱的加热装置,减轻机油稀释的情况。之前东风本田发表公告,说正在优化解决方案,可能也与此有关。最后,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机油更换周期增加,该方法普遍应用于车辆使用环境相对较差-即频繁启停,短途驾驶,空气杂质较多,油品较差的地区。这也是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家要求5000km进行机油更换的原因(在国外这一数字通常为km)。(作者:贾佳)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路咖汽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们要做宇宙最性感的汽车视频!相关文章增压发动机能用矿物机油嘛?高端机油适合所有车吗?
涡轮增压发动机如何选择机油,其实并没有一个硬性规定,比如说一定要使用全合成机油。因为主要还是以发动机的匹配进行选择的,涡轮增压技术对机油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温抗氧化性,因为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会很高;第二是抗磨损性能,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化后,达到同样功率的小排量发动机的转速会比传统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高不少,因此要更强的抗磨损性。一般来说传统矿物油很难满足当下涡轮增压车的需求,大部分厂商会推荐使用部分合成或者是全合成的产品。当然也有少部分整车厂商对于涡轮增压车,也会推荐使用矿物油,主要考虑因素应该也是成本,用矿物油以拉低每次保养的价格,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如果愿意选择更好的机油,当然没问题。从实际使用角度来说,涡轮增压车型,推荐使用部分合成或全合成机油。评价润滑油质量好坏不是看其广告宣传的力度,而是要看其质量指标以及实际使用效果。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润滑油大多数是国外公司同我国合资生产,这些润滑油大多使用国产基础油、复配添加剂在国内调合生产的。所以根据自己车型实际情况来选定机油。购买机油的原则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机油”,首先是推荐大家使用整车厂商推荐的规格,大家选购机油时务必选择对应的规格,同时查看是否通过对应的认证,如SL、SM和SN等环保等级和各种性能等级。总之,建议大家根据厂商推荐的型号,然后选择对应的粘度和等级,同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如果你比较在乎价格,而且行驶里程较多,换机油比较频繁,使用矿物油和部分合成油也行,但如果你开得很少,一年才换一次油的话,推荐使用好一点的,全合成油。至于粘度等级,比如有些欧洲和日系的厂商,近年来出于环保和节油的考虑,会推荐使用5W-20这类低粘度的机油,大家只要按照厂商的推荐即可。当然,如果厂商没有特别规定的话,大家可以参考用车环境选择机油,一般情况下来说,市面上比较常见的0W-40、5W-30和5W-40这类机油的适用性比较强,能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大部分车辆的使用。而对于开了10年以上,里程数超过20万甚至是30万公里的老车,可以考虑使用15W-40、15W-50这类高粘度的油,这种机油的好处是密封性会比较好,比较容易保持油压,减少机油消耗,而这类机油大部分都是矿物油。如果老车使用中低粘度的机油,有可能会导致油压不够,从而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润滑需求,加剧磨损,有害而无利。因此从购买推荐来说,选择机油并不是越贵越好,全合成机油也不是“万金油”,而是要讲究适用原则,这就是所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毕竟每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用车理念都不一样,以为的求好、求贵,有时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对于基础油而言,肯定是合成的比矿物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 才能进行评论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涡轮增压介绍
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涡轮增压介绍
汽车行业发展的是越来越好了,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汽车行业的风采,那么对于大家而言大家了解汽车吗?今天小编觉得大家介绍一下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吧。
汽车对于我们来说常见的不能再常见啦!我们走在路上便可以看到不计其数的汽车从我们的身边开过,所以现在的汽车行业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好了,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汽车行业的风采,那么对于大家而言大家了解汽车吗?今天小编觉得大家介绍一下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吧。
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带什么
T的意思是涡轮 ,并不表示要用什么油才行,所以用什么油还是要按照该款汽车的官方说明。
涡轮增压是一种利用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Air-compressor)的技术。与超级增压器(机械增压器,Super-Charger)功能相似,两者都可增加进入内燃机或锅炉的空气流量,从而令机器效率提升。
常见用于汽车引擎中,透过利用排出废气的热量及流量,涡轮增压器能提升内燃机的马力输出。一般车用内燃机在加装增压器后重量都会增加,所用作克服惯性的能量会上升。因为涡轮增压器大部份时间都是利用引擎排出的废气驱动,所以较由引擎曲轴(Crankshaft)驱动的机械增压器占优。
但因引擎于低转运作时废气流量较低,涡轮增压器的表现不理想,出现涡轮迟滞(Turbo-Lag)现象。
选择机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涡轮增压器的作用,使进入燃烧室的空气质量与体积有大幅度的提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更合理,较高的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工作强度更高。
机械加工精度也更高,装配技术要求更严格。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高温、高转速、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的工作特点。
同时也就决定了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要承受较高的温度及更大的撞击、挤压和剪切力的工作条件。所以在选用涡轮增压轿车车用机油时,就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使用的机油必须抗磨性好,耐高温,建立润滑油膜块,油膜强度高和稳定性好。
而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机油除了最好使用原厂规定机油外还可以选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等高品质润滑油。
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发展历史
涡轮增压器(Turbo Booster)的发明者是谁,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瑞士工程师比希,他于1905年申报了此项专利。当时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直到196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才将涡轮增压器试探性的装在其生产的某种车型上。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涡轮增压器的一个转折点,装配增压发动机的911问世。但让涡轮增压技术焕发青春的非瑞典SAAB萨博公司莫属,它于1977年推出的SAAB99车型将涡轮增压技术传播的更广泛,但那时的涡轮增压器仅限于装配在小车的汽油发动机上面。一直到80年代中期,欧美的卡车制造商才将涡轮增压技术应用在各自的柴油发动机上面,而国产车是在这10年才开始逐渐流行带涡轮增压器车型的。
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增压目的
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并不比1.8L发动机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
大家看完了小编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对于带t的车用什么机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那么大家喜不喜欢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些内容知识呢!小编觉得这些内容知识大家还是要知道一些的为好的,因为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帮助的,最后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
延伸阅读:真相|自动启停、低粘度机油、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省油」吗
真相|自动启停、低粘度机油、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省油」吗
戳蓝字订阅哟↑ 有干货
上周的一篇发动机节油技术的文章,有车友反映太过学术,专有名词太多,不好理解,那么这次我们就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谈点接地气的东西,以下都是和大家日常用车非常相关的省油话题!
1.发动机启停技术(start&stop)
这项技术可以说自面世以后在消费者群体中就一直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它其实并不省油,有些人觉得它伤发动机,更有些不负责任又不懂技术的媒体称之为脱裤子放屁。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两种说法都是瞎扯淡。
1.带启停技术的发动机到底省不省油?
毫无疑问,是省油的。
基本原理其实连小学生都能理解,因为带启停技术的发动机在车辆停止时会自动停机,而不像普通发动机会一直维持怠速转速,停止不喷油的发动机和一直在喷油的发动机哪个省油应该不难下判断。
但某些并不懂技术却喜欢凭借自己老旧过时经验瞎判断的老司机说,一次启动的喷油量远远大于怠速几分钟的喷油量,所以在市内走走停停的情况下启停发动机并不省油。但实际上这完全是脑补出来的谣言。真的看过启动时和怠速时喷油量数据的人就能知道,在正常行车环境下,一次启动的喷油量充其量就是几秒到十几秒怠速的量,所以说只要停车时间超过十几秒,带启停的发动机就比不带启停的省油。
2.启停技术会不会伤发动机?
发动机没这么脆弱,启停几次伤不了。
另外有老司机的说法就是启停技术会降低启动机和电池以及火花塞的寿命。严格来讲没说错,但实际上带启停技术的发动机用的启动机,电池和火花塞的寿命本来就比普通的要长十倍。普通启动机的寿命大概是3w次,而启停发动机的启动机是30w次。所以说即使你每天停100次,启动机也能用3000天,也就是10年。
当然,启停技术也并非没有缺 点,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发动机停机再启动的时候总归会有延迟和振动,习惯这种振动之前带启停的发动机开起来会觉得非常不爽,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其实这项技术和混动车才是最匹配的,因为混动车起步的时候是用的电机,基本没有延迟和振动。
2.选用低粘度机油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是发动机技术而是材料技术,但毕竟通过改变机油形状来节省的也是发动机用的汽油,而且正好最近在管某个机油开发项目,所以我顺便也在这边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汽车爱好者们应该都知道用低粘度的机油能够省油,但是往往又因为部分老司机的谆谆教诲,认为粘度低的机油油膜薄对发动机保护性能不够好用多了容易伤发动机。
但实际上大家用正常逻辑想一想,既然厂家敢在某台车的用户手册上推荐用低粘度油,那么就证明你用那个型号的原厂机油肯定没有问题,不然在欧美国家只要能证明是因为用了厂家推荐机油导致发动机出问题,分分钟能敲到一笔高额赔偿。当然在国内这是不太现实的,大家就不要跃跃欲试了。
那么低粘度机油是通过什么原理来达到省油的目的的呢?
1.降低机械摩擦损失
2.降低机油粘性阻力
至于有多少效果,就拿我最近在管的这个项目来说,0w16的机油大概能比0w20的机油节省1%的燃油。也就是说能让油耗从10L/100km变成9.9L/100km。估计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是坑爹吗,才降低1%的油耗,根本没什么卵用啊。
其实话不能这么讲。第一,这是两种低粘度机油之间的比较,效果本来就不是太明显,如果换成和5w30甚至5w50比的话,应该会有更大的节油效果;第二,在发动机开发阶段,1%的油耗降低效果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有些具有节油效果硬件的更换节油率都只有0.X%。比如说最近在做的一个项目换了个低摩擦皮带轮,就大概只降低了0.x%的油耗。
但是,话又要说回来了,低粘度机油也不能随便乱用。某些用户手册上不支持低粘度机油的车子,最好就不要为了这么点油耗乱加低粘度机油,因为它的硬件不一定和低粘度机油相匹配。尤其是在气温比较高的地区,夏季使用低粘度机油倒是真有可能因为其粘度过低导致其润滑性能下降。至于那些激烈驾驶的赛道用户……还是粘度40打底吧……
3.小排量涡轮增压(downsizing)发动机
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到底省不省油,这也是个各路人马常年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东西,小排量涡轮增压理论上肯定省油,在转榖上按油耗测试循环跑出来的工信部油耗肯定也低,之所以会产生争论的关键在于很多人的比较方法不科学。
首先小排量涡轮增压省不省油肯定不能和同等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比,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省油的原理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在保持同等出力的前提下减小了排量。所以说正确的比较方式是和同等出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进行比较。
第二比较的方法不能是拿网上某些人某次跑出来的油耗进行比较,开车素质差的人丰田混动也能开出7,8个油,即使是同一辆车根据路况,驾驶习惯不同油耗差异也很大,所以说最靠谱的实际上市拿工信部油耗作比较,因为它的实验变量控制得最好。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完全是在毁三观,工信部油耗怎么能信?但事实上比较工信部油耗才是进行油耗比较时最客观的比较方法。(当然phev插电混动的油耗不在此列)
所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到底省不省油?大家自己去工信部对比一下出力差不多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油耗就知道了。但是,至于小排量涡轮增压实际在路上省不省油,这又是另一码事了。
关于最后这一点这篇文章就不展开讨论了,日后有机会再展开讲一讲。
4.其他各种先进节油技术和某些神奇的节油产品
其实关于发动机节油技术还有很多内容可以讲,不过这些都比较偏学术,比如电子节温器,电子油泵,可变燃压,充电电压控制,降低摩擦损失等等等等,其实这些看不到的地方才是考验一个汽车厂商发动机开发实力之处,每0.1%的油耗降低都意味着数个月的加班加点,所以说一旦知道了这一点,那些自称能节油30%的坑爹玩意儿大家就应该都能知道是扯淡的了。如果真有这种产品,发明人早就拿诺奖了。
那么关于发动机节油技术就讲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张文川 途虎养车独家刊登(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料又有颜值的人都关注微信公众号:
途虎发现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季用车5w-4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