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养成计划2遗诏里的国策如何使用

若有笔墨能消磨,或写春秋伴王榻。
四德亨利元。内阁四个人,朕就知道不能少了一个贞字。 贞者,吉也。

《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我看了有大概一年吧,是从B站的一个鬼畜视频启蒙的,我在年少无知看湖南卫视的时候,就隐约记得这部剧,经过那个非桥段的鬼畜,在B站又看了陈宝国嘉靖帝的剪…

我发一下我写过的为什么要批判满清的文章,摘录,文字比较多,请选取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2、不懂野蛮含义,不能谈华夷之辨和宋元明清换代

2.1、蛮族专事制造人类文明灾难2.2、国外学者对蛮族野蛮的描述2.3、野蛮风俗在现代社会的残留

4、为什么要严厉批判满清?
学术型段子手,非典型强迫症——出场自带…

“衰落帝国的财政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罗马帝国衰亡史》 在张居正那个年代,帝国中兴的两大问题,一是财政、二是军事,但是我都从财政的角度展开,毕竟首辅大人乃帝国总管,不是上阵提刀砍人的斗将。 先看财政,引一张图: 资料来自《边镇粮饷——明代…

平仄于普朗克尺度下的腕力健将

山形依旧枕寒流 (文王问子牙如何治世,曰: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富。) 刘禹锡的诗作题目,不涉政史,只说一点剧情。 波谲云诡,意义深远的一部电视剧。时刻流露出的国学、人文、细节都让人思考后由衷…

这两次政治论争不能说成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以下多凭印象回答,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大礼议之争 大礼议的背景是武宗死后的拨乱反正。武宗荒唐,扰乱英宗以来的朝廷秩序,弊政丛生。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内阁群臣与以张太后为代表的贵戚勋臣联合,共同压…

制片人/古代史/古兵器/新浪@汗青微博/微…

大礼仪事件,我在我那本《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里专门写过一章。相关内容很长,有些内容和问题距离比较远,所以在后边附上,权当延伸。 然后回答:这事跟阳明先生没什么关系。 他私下书信里,对他门人弟子参与这一政治事件不反对,同时隐约表明自己是支持…

制片人/古代史/古兵器/新浪@汗青微博/微…

这问题,我在拙著《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里写了很长篇幅,我摘其中一部分吧。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

论明清易代之变局,无法不涉及明季的士风问题。 可明季士风又是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问题,除一般正史、野史之纪传外,尚涉及到思想史和社会学等诸…

愿我能再次徜徉在艾尔文森林的阳光之下

不存在谁玩弄谁,嘉靖时期的历史,是嘉靖时期众多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嘉靖皇帝,从史书去看,他的一生充满各种矛盾。嘉靖帝统治时期政治的反复,并非出于他的本性,而是这四十五年的政治斗争所决定的。这四十余年,嘉靖皇帝一直在与其他各种政治势力进行博…

}

中国历史上共有78人称齐王,其中田氏12人,韩氏2人,刘氏16人,曹氏1人,孙氏2人,司马氏2人,段氏1人,拓跋(元)氏2人,封氏1人,王氏2人,萧氏5人,高氏2人,宇文氏1人,杨氏1人,张氏3人,薛氏1人,李氏7人,徐氏1人,石氏3人,安氏1人,赵氏2人,

1人,完颜氏1人,朱氏1人,蒙古族5人。第一位齐王为战国时期的

,其于前334年称王。

。田完,本名妫完,又称

次子即妫完,避祸奔齐,

使为工正。妫完到了齐国,因为古时候陈跟田,音相近,遂以田为氏,故称田完,谥号敬仲,史称

,甚有宠”,田氏始大。田桓子的孙子田釐子乞,事

的卿国氏、高氏立晏孺子为君,结果田釐子连同鲍氏杀

为相,专齐政”。田釐子的儿子

左右相。于是田氏与阚氏相争,结果

获胜,弑齐简公,立平公,益专齐政。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於酒妇人,不听政。太公(田和)乃迁康公於海上”,不久,通过

承认自己是诸侯,“田和立为齐侯,列於周室”,

田氏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

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

”,正式称王。威王晚年,

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公元前314年,在

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

、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

。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

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

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

。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

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

”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

,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

前356年,即齐侯位;前334年,称王

前288年,称东帝,不久去帝号

(?-公元前208年),原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公元前209年,爆发

,田儋趁机杀死狄县县令,举兵起义,自立为齐王,攻取平定齐国故地。公元前208年,秦朝将领

向齐、楚两国求援。田儋与楚将项它率军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在临济城下大败齐、魏援军,杀死田儋和周市。

的弟弟。田儋已死,田假被拥立为齐王,以田角为丞相、田角之弟田间为将军,共同率军守卫本土,以抵抗外来的军队。

田荣逃到东阿后,章邯紧追不舍包围东阿。

听说田荣的处境危急,于是率部前往援救章邯,在东阿城下击败章邯。章邯引兵西走,项梁率军追击。此时田荣没有协助项梁追击章邯,而是因为怨恨齐人拥立田假为齐王,而率军攻打田假。田假兵败,逃奔投靠

项羽击败田荣后,再次立他为齐王,他又被田横所败,再次逃到楚国,被项羽所杀

中,没有田荣,所以田荣很不服。汉元年(前206年)五月,田荣率兵攻打田都,田都

中,没有田荣,所以田荣很不服。于是田荣扣留了项羽封胶东王田市,不让他到胶东的治所。田市非常害怕,于是就逃跑去胶东。田荣得知后勃然大怒,急忙带人追赶,在

把他杀死了。回来又攻打济北王

,并且把他杀死,还赶走了项羽立的齐王田都,于是,田荣就自立为齐王,全部占有了三齐之地。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恼怒,于是就起兵北伐齐国。齐王田荣被打得大败,逃跑到平原,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平原人把田荣杀死。

之子。汉二年(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被杀死。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三月,田假被田荣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田横收复失地,立田广为王。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汉王刘邦派使者

赴齐讲和,田广与田横同意和汉王共同对付项羽。汉将韩信趁齐国懈备,引兵东进,攻入齐国。田横、田广大怒,立即烹杀了郦食其。韩信袭破历下军(今山东济南),攻陷齐都临淄。田广逃亡中被杀。

(?—公元前202年),田儋、田荣的弟弟。田横获

悉田广被杀后,自立为齐王。战败后逃到海外孤岛,刘邦招降,不从。自杀。他的500多个下属也一起自杀了,无一人投降。刘邦以王礼下葬之。

(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

他击败田横后,以齐地不能没有王为由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也就是代理齐王。刘邦非常愤怒,但是还是立他为齐王。再者,因为之前郦食其的死,刘邦已经不能容下韩信了,刘邦建国后改封韩信为

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的礼节一样。

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不能免祸,就用他的内史勋的计策,把城阳郡献出,做为

的封地。吕太后很高兴,齐王才得以辞朝归国。前189年,刘肥去世,终年46岁。

,刘肥子,刘肥死后继位。前180年,吕后驾崩,

、吕禄准备举行政变,刘章知其谋,阴告他发兵入关诛诸吕,以乘机夺取帝位,刘襄遂举兵西进。吕产闻迅派

屯兵,使人与齐连和。后来刘章与

诛灭诸吕,大臣迎立代王

,他只得罢兵归国,次年病死,谥号哀王。

(?-前165)即齐文王。

之子。立十四年死,无子,国除,封地归于汉。

(?―公元前154年),齐悼惠王

四年(公元前176年)尽封悼惠王子七人为侯,他被封为杨虚侯。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立原所封齐悼惠王子为侯而尚在者六人为王,他被立为齐王。

,他狐疑观望。三国叛军围齐,他一面派人求救,一面暗与叛军联络。

击破叛军后,了解其情移兵伐齐,惧而自杀。

,刘将闾之子,刘将闾自杀后,汉景帝立刘寿为齐王,在位22年,谥懿。

(?—前126)即齐厉王。齐懿王刘寿子。前131年嗣位。与其姊通奸。

任齐相,追究其事,他畏罪自杀,国除。

(?—前110),汉武帝

。元狩六年,刘闳受封齐王,元封元年去世。因其年少无子,封国被除。谥怀,即

。至此,西汉朝不再封齐王。

(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东汉

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

猜忌,被刘玄所杀。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

,刘縯之子,建武二年,立为太原王,十一年,徙为齐王,十五年,追谥縯为齐武王。少孤,光武感縯功业不就,抚育恩爱甚笃,以其少贵,欲令亲吏事,故使试守

二十七年(公元51年),刘石始就国。在位二十四年卒,谥曰炀。

刘晃及弟利侯刘刚与母太姬宗更互相诬告。章和元年,有司奏请免晃、刚爵,为庶人。

于是遣谒者收晃及太姬玺绶。于是刘晃当十七年齐王后被降爵为侯。

刘无忌,刘晃之子。汉章帝因为刘縯的后嗣(齐王支系)因罪被废,常常觉得难过。而且当时刘縯的另一个后裔北海王支系也绝后了。汉章帝在快死的时候下遗诏令复二国。

永元二年,乃复封无忌为齐王,是为惠王。立五十二年薨。

刘喜,刘无忌之子。在位5年。谥顷。

(?―32年),字文公,琅琊郡

(治今山东省即墨市西南)人。

末年,天下大乱,乘机起兵,割据齐地十二郡。后投靠另一个割据者宗室

,被封为齐王。公元29年(建武五年),被刘秀所败,投降。公元32年(建武八年),叛逃,被杀。

(232年-274年),字兰卿,

第三代皇帝。曹芳是魏明帝的义子,但自小在宫中成长的曹芳,出生来历一概不详。《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应该是任城王曹楷之子。魏青龙三年,封为齐王,公元239年被立为太子,当年登基即帝位,年仅八岁。改年号

,公元240年改年号为正始,即位后由大将军

共同辅政。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

,罢废曹爽(之后灭三族),独掌军国大权,改年号为嘉平。司马懿死后,其子

、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除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三人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腰斩

。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

(?-270年),字子扬,孙权的第五子,生母为

二年(公元252年),孙奋被立为齐王,居于

掌权,他不希望诸王居住在

江边战略要地,于是要孙奋迁居到

。孙奋怒而不肯从命,又数次违反法令。诸葛恪上书劝谏孙奋,希望他有所节制,守法行事,尽忠

一样遭到杀身之祸。(《诸葛恪劝孙奋书》)

孙奋收到诸葛恪的上书后大惧,于是移居到南昌。孙奋又沉迷于游猎,官员和属下都苦不堪言。后来诸葛恪被

等劝谏孙奋,被孙奋杀害。孙奋因擅杀官吏而被废为庶人,流放到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又被封为

二年(公元270年),

逝世。孙皓十分悲伤,整天都在哭,多个月都没有出外露面,民间更有传闻说孙皓已死,于是有人讹称孙奋与

两人之中将会有一个要被立为皇帝。孙奋生母仲姬的陵墓在豫章,豫章太守

对孙奋会被拥立的传闻半信半疑,为仲姬的陵墓打扫。孙皓知道后,以

处决张俊,诛灭他的三族,并且诛杀孙奋及他五个儿子,封国废除。

孙练,吴末帝孙皓第三子,名待考。269年封东平王,272年改封齐王。

(248 — 283),字大犹,河内

人,司马昭之次子。生于魏正始九年,卒于

四年,年三十六岁。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典籍,能属文,尤善尺牍,为世所楷。司马师无子,以为嗣。仕魏至安昌侯,迁

。武帝建国,对齐王咸宁二年,(公元二七六年)为司空。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 年)为

军事。攸素为父昭所钟爱。武帝晚年,诸子并弱,而太子又不令,朝臣内外皆属意于攸为嗣,河南尹夏侯和对

说应该立齐王,晋武帝因此把夏侯和调任

不合也支持立齐王,卫瓘子

是齐王司空掾,反对立晋惠帝,因此被杨骏陷害,以公就第。齐王正直,于荀勖等不利,乃进构陷之词。攸为之愤怨发疾。朝廷遣之就国,

、庾纯等皆受牵连,羊琇、成粲要为他报复。攸上表乞守陵园,不许。帝遣御医往治,皆言无疾。疾为笃,犹催上道。攸乃强入辞,举止日常,帝益疑之。辞出,信宿,欧血而卒。帝为之大恸。谥曰献。攸的处遇,几全与

相似。所不同者,曹植的诗文传世颇多;攸的文集二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久已佚失。

》:司马攸,字大猷,文帝第二子,武帝弟,封齐献王,官至侍中、大司马,今见正书带名凡四段,共三纸,书有“痛惜羊祜”之言。南齐

《论书》: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302年),司马攸子,袭封齐王。初拜

、领左将军、翊军校尉。“

。及赵王司马伦篡位,又联络

等共讨赵王伦,迎惠帝复位,拜大司马。即掌大权,恣行非法,颇骄奢擅权,大造府第,坏公私庐舍数以百计,臣民失望。

二年(302)河间王司马颙与长史

密议,上表列齐王司马冏罪状,扬言率领十万人马,将与成都王司马颖、

共会洛阳。八月,齐王冏为长久专政,立年方八岁之

。十二月,李含屯军阴盘(今陕西

(今河南新安),檄长沙王司马乂围攻洛阳。齐王冏遣董艾迎击司马乂。长沙王乂命宋洪等纵火烧千秋

,两军在城内激战三日,司马冏大败,被擒斩首,暴尸三日,同党皆

中,怀帝下诏,重述冏唱义元勋,还赠大司马,加侍中、假节,追谥齐武闵王。

子。《晋书》:“太安元年,封东莱王蕤子照为齐王。”

(?-402年4月16日),南顿王司马宗之孙。太元年间,晋孝武帝下诏以司马柔之袭封齐王,延续司马攸和司马冏的祭祀,司马柔之历任散骑常侍。元兴元年二月丁巳(402年4月6日),会稽王司马道子将要讨伐桓玄,命令司马柔之兼任侍中,带着驺虞幡的旗帜宣布告慰江州和荆州。二月丁卯(402年4月16日),桓玄的前锋部队在姑孰击败了东晋的中央军,司马柔之和谯王司马尚之被杀害,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勋。

司马建之,司马柔之之子。司马柔之死后,被立为齐王,

段龛(?―357年),鲜卑族,

之子。在段兰死后接管其部。

六年(350年),段龛趁乱占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自称

。永和七年(351年),段龛归附

元年(357年),段龛被慕容俊所杀。

(?-318年),赵汉国皇帝

子。312年,封刘劢为齐王。[1]316年,被靳准等诬陷刘劢和皇太弟刘乂谋反作乱。318年,封大司徒,后来被靳准诬陷,被皇帝刘粲杀害。

(?-350),后赵大司马。350年,

自立,登基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李农被封为齐王,同年被冉闵所杀。

元嘉二十八年五月,亡命之徒司马顺则占据梁邹城,自称齐王。八月兵败被杀。

,晋宗室。时逢司马休之反,司马道赐是

、王猛子杀刘敬宣,举兵应休之。司马道赐自号齐王,但不久便被左右所杀。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南朝齐创立者。477年,道成杀后废帝

),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479年,篡宋称帝,建立

(391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409年—423年在位),

在拓跋嗣被立为太子这前,按汉、魏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被道武帝怒斥出宫。409年10月,道武帝为其子

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拓跋绍,于同年即位,改年号“

”。423年,拓跋嗣进攻

拓跋嗣于天兴六年(403年)封齐王,加

北魏延兴元年(471年)聚党自号齐王,后被讨平。

十三年(489年)聚众

,自称齐王,被东莱镇将孔伯孙讨平。

(529年-559年),字子进,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建立者。

被奴隶刺杀以后,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权。

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王。高洋不甘当傀儡皇帝的大臣,就于550年就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建立。

,元宝炬之子,554年即位,557年禅位于北周孝闵帝

,西魏灭亡,不久被杀。大统十四年(548年),封为齐王。

(544年-578年),字毗贺突,北周太祖

第五子。生性通达,有度量。初封为涪城县公。宇文宪从小聪敏,性格豁达,一向善谋,富于算略,尤其擅长抚慰和统帅部属,善于用人,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属下对他心悦诚服,都乐意为他效力。 生母达步干妃,母亲有疾,宇文宪会感到“心惊”。宇文泰曾赐给他良马,宇文宪独取纯者。帝问之,对曰:“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圉易分。”

刺史,进封齐国公。武帝天和三年,封宪为大司马。建德二年,进爵为齐王。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宇文宪奉命率军围攻北齐的

,密令永昌公宇文椿“伐柏为庵,示有处所”,克北齐王高纬于晋州(今山西太原)。次年,攻克邺城(今河北

),灭北齐。后以功高,常称病不出,不再追随周武帝出征,周宣帝

继位,宣帝深忌惮之,诬陷宇文宪谋反,将他诛杀,时年三十五岁。随后又杀了他的五个儿子和与他有私交的几位高级官员王兴、独孤熊、豆卢绍等。

杨暕(585年-618年),是隋炀帝

和萧后的次子,封齐王。

杨暕长的很帅,从小被文帝

喜欢。开皇年间,文帝立他为豫章王,邑千户。长大后,精通经史,而且骑马射箭功夫了得,史书说“尤工骑射”。初为内史令,

年间拜为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

杨广当了皇帝后,封杨暕为齐王,增邑四千户。暕在大业初年任

去世,杨暕一度被视为继任储君的热门人选,可是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更因事招来炀帝不满。后来御史韦德裕弹劾杨暕,炀帝命令甲士千余人大举搜查杨暕府第,揭发了暕一些不良的行为,暕此后“恩宠日衰”。

称帝时封为齐王。张绣恃勋骄慢、专恣弄权,于是被萧铣所杀。

恽(?—621年),隋末唐初起义军首领,唐初中原割据势力

之兄。武德二年,郑王王世充废除隋皇泰主

,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八月,王世充大封宗室、功臣,封兄

之子,封齐王。薛仁杲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

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十一月,薛仁杲在

中被唐军击败,薛仁杲被迫投降唐朝,李世民将薛仁杲押送长安斩首。

高开道(?―624年),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隋末参加

领导的起义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于公元618年,攻克北平,攻取

,被立为齐王,不久杀高昙晟,兼并其众。公元620年,接受唐朝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公元624年,其部将张金树反叛,高开道被迫自杀。

(603年-626年),小字

第四子。他出生时,因为形貌丑陋,窦夫人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

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

当高祖出兵伐西时,负责留守太原,后来管理十五郡的军事,被封为

行军元帅,封齐王。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

途径临湖殿时,发现异常,急忙调头回走,此时伏兵杀出。李世民以箭射杀李建成,

等追杀李元吉,两人皆惨遭杀害。五子都被处死,元吉妻子杨氏为李世民霸占。

即位后,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剌”,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以元吉妻子杨氏与世民所生之子曹王

(?-643年),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封

王,是年改封楚王。后封为齐王,同时担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二年,李祐进京养病,他的舅父弘智劝他募壮士以自卫。弘智推荐妻兄燕弘信辅助李祐,招募死士。

李祐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昝君谟、梁猛彪以善骑射得幸于李祐,太宗怪长史

无方,改以权万纪为长史。李祐不思悔改,权万纪多次犯颜劝谏,斥退昝君谟、梁猛彪等小人,引起李祐的不满,李祐又立即将之召回,狎昵逾甚,权万纪与李祐关系闹得很僵。太宗又以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太宗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处理。刘德威经查明属实,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643年,李祐派燕弘亮等率20骑射杀权万纪,支解之,昝君谟等劝他起兵谋反,有人劝李祐入豆子冈(在今山东惠民)为盗,李祐犹豫不决。三月,唐太宗急召

与刘德威伐齐王。李祐日夜与燕弘亮等五人对其妃宴乐。三月三十日被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押送至长安,被太宗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同党一并被杀。他的被擒导致太子

乾谋反计划被发现。朝廷授杜行敏为

刺史,封南阳郡公,齐州平陵县(治今山东历城

陵城)下诏改名为全节县。

爆发后,756年夏,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

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

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

李亨于是没有征得玄宗的同意就率兵北上,玄宗听说后只好默认。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在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

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

,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李俶与李泌多次向肃宗表明李倓无罪,肃宗也颇感后悔。

,768年,追封李倓为齐王,不久又追谥为

(玄宗女,李倓姑母)第十四女张氏(张说孙女、

女)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792年),第二任

之子。建中三年(782年)

之后,李纳自称齐王。兴元元年(784年),另一位叛乱割据者魏王

所杀后,李纳取消王号,归附唐朝。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

。779年,淄青(又称平卢)

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封锁消息,自领军政。田悦(

之子)叛乱失利后,向李纳和

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

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

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封锁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

,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

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

。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杀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

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

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

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血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

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

)。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勾结,与

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元年(784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

,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

(?-835年2月10日),

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太和九年正月(835年)李凑薨,追赠齐王。开成三年(838年)追赠李凑为怀懿太子。

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

的哥哥,唐建昌王。神龙政变后,武攸宁被灭族。据《唐书》载,唐代宗时期为他平反并追封为齐王。“建昌王追封齐王,崇恩王追封卫王,灵昌王追封郓王。”

七年(927年)徐温去世,被追封为齐王,谥忠武王,养子徐知诰继位。徐知诰建齐国后,追谥为武皇帝,

,939年改齐为唐,史称南唐,改为义祖。

(852~926),后梁后唐重臣。同光二年由魏王改封齐王。

(916年-961年),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对后周称臣后,又为避后周信祖讳,而改名景。

南唐第二位君主。后唐建立后,被封齐王,后继位。

第四子,封齐王,谥昭孝,为

(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二年(937年)九月,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天福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福六年,改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天福七年六月,

去世,石重贵继位。天福七年(942年),

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

(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时,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后周太祖

登基后,封高行周为齐王。

(897-959),字国瑞,其先沙陀部人。后周大臣,死后追封齐王。

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982年,赵廷美贬谪任西京留守,暗中与兵部尚书

勾结。事败,罢去西京留守。984年,至房州(今湖北省

),因忧悸成疾而卒。诏封为涪王,谥曰悼。999年闰三月,改葬梁县

(965年—1027年),宋太宗赵光义与

所生的长子。初名赵德崇,字惟吉。历封卫王、楚王。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

牧,增加赵元佐的食邑。天圣五年(1027年)十二月,赵元佐驾薨,享年62岁,儿子

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

,又作耶律罨撒葛(935年-972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二子,

继位之后封罨撤葛为齐王,保宁四年(972年),病疽薨。赠

是被掳掠去辽国的汉人,后在辽国官至中书令。韩之父

是辽国的南京留守,卒于西南面

韩德让在辽景宗时任东京供奉官,后逐渐升迁至权知南京留守事,成为一方权臣。乾亨元年(979年),韩在南京幽都府抗击北宋入侵,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后入朝为南院枢密使,赐名“

”,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统和三年(985年),韩兼政事令,进入辽国决策核心,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次年,韩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

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统和十二年(994年),韩任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总理北南两院

,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

,位在亲王之上。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随辽圣宗出征

,在军中去世,追赠尚书令,谥文忠。

韩德让身为汉人,却成为萧太后摄政时宠遇最厚、权势最大的人物。据说萧太后曾对其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实类卷》),而辽圣宗也“至父事之”。又有野史记载

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因此后世又传说萧太后和韩德让实已结为夫妻。

,字延宁。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任守太子太傅。开泰二年(公元1024年),拜为北府宰相,迁任北院枢密使。封为兰陵郡王,进位为恒王,加中书令。重熙初年(公元1032年),改封为韩王,拜为东京留守。及至迁太后于庆州,萧朴徙封为楚王,升任南院枢密使。重熙四年(公元1035年),封为魏王。不久逝世,终年五十岁,赠封齐王。

萧孝穆(981年―1043年),小字胡独堇,萧陶瑰之子。历任建雄军节度使、北府宰相、南京留守、北院枢密使等,先后被封为燕王、秦王、吴国王、楚王、齐王。

,萧孝穆子,字周隐。尚魏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北院宣徽使。重熙末,出为西北路招讨使、武宁郡王。居官以治称。清宁初薨,年三十九,追封齐王。

,元太祖铁木真二弟、蒙古帝国开国元勋搠只哈撒尔后裔。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月,其父势都儿参与乃颜和哈丹等人反对忽必烈的叛乱。兵败,乃颜自杀,势都儿、哈丹投降,王位被废,八不沙袭合撒儿兀鲁思位。

【元史 武宗一】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丁丑,封诸王八不沙为齐王,朵列纳为济王,迭里哥儿不花为北宁王,太师月赤察儿为淇阳王,加平章政事脱虎脱太尉。

【元史 武宗二】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封齐王,仁宗延佑初年薨,无嗣。

【新元史 卷一百四·列传第一】八不沙,元成宗元贞二年(1295年),与诸王也只里等驻夏于晋王怯鲁刺之地。大德七年,以败海都功赐金银钞币有差。十一年(1307年)七月,封齐王,为金印兽纽王。至大四年(1311年)十一月,诸王不里牙屯、秃干、因忽乃等诬八不沙以不法,罢“齐王”号,诏窜不里牙屯等于河南,不久,八不沙去世。

),元朝齐王八不沙弟黄兀儿次子,元太祖铁木真二弟搠只哈撒尔后裔。

【新元史 列传一】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封保恩王,六年进封恩王,秦定元年(1324年)嗣为齐王,给金印,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以兵袭陷上都,执丞相倒刺沙,论功第一。二年,卒。子失列门嗣,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献马万匹于京师。

失烈门,玉龙帖木子。天历二年袭封。至正十二年献马万匹于京师。

延祐六年,超拜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至治二年,调同知通政院事,擢虎符唐兀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初,迁资善大夫、典瑞院使。天历二年,以选为太子家令,寻升资政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擢侍御史,仍兼指挥使。至顺初,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迁功德使,指挥使如故。寻出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未行,复为翰林学士承旨。至正六年,拜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十一年,复出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十二年,移江西行省左丞相。十四年八月,以疾卒于官。赠推忠佐运正宪秉义同德功臣,追封齐王,谥忠献。

(?-1375年),汉人,胡名扩廓帖木儿。其父亲是汉人,母亲是元朝末年将领

的姐姐,察罕帖木儿之甥,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

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他是元朝末年名将,对元朝忠心耿耿,屡屡率部与朱元璋对战。封齐王。元朝北撤后,朱元璋曾经想招降,他不允。跟随元廷去了大漠,并死在哈剌那海之衙庭。

(1364年-1428年),明太祖第七子。

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1399年)召至南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1403年)复封。永乐四年(1406年)夺爵,安置庐州。

三年(1428年)暴卒。子孙俱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楼濂,福建人。宣德三年(1428年),有福建男子楼濂冒名为“七府小齐王”,意图不轨,被发觉后,被押往京师,与其党羽数百人一起被诛杀。随后朱榑暴卒。

三年封。十五年就藩青州府。

元年召至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复封。四年夺爵,安置庐州。

三年暴卒,子孙俱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永乐元年封世子。永乐四年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死难功臣之一。追封为齐王。但是具体事迹不详。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2. 齐王司马冏的基本资料1
}

中国历史上共有78人称齐王,其中田氏12人,韩氏2人,刘氏16人,曹氏1人,孙氏2人,司马氏2人,段氏1人,拓跋(元)氏2人,封氏1人,王氏2人,萧氏5人,高氏2人,宇文氏1人,杨氏1人,张氏3人,薛氏1人,李氏7人,徐氏1人,石氏3人,安氏1人,赵氏2人,

1人,完颜氏1人,朱氏1人,蒙古族5人。第一位齐王为战国时期的

,其于前334年称王。

。田完,本名妫完,又称

次子即妫完,避祸奔齐,

使为工正。妫完到了齐国,因为古时候陈跟田,音相近,遂以田为氏,故称田完,谥号敬仲,史称

,甚有宠”,田氏始大。田桓子的孙子田釐子乞,事

的卿国氏、高氏立晏孺子为君,结果田釐子连同鲍氏杀

为相,专齐政”。田釐子的儿子

左右相。于是田氏与阚氏相争,结果

获胜,弑齐简公,立平公,益专齐政。

。“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於酒妇人,不听政。太公(田和)乃迁康公於海上”,不久,通过

承认自己是诸侯,“田和立为齐侯,列於周室”,

田氏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到威王 、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

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

”,正式称王。威王晚年,

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公元前314年,在

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

、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

。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

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

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

。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

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

”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

,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

前356年,即齐侯位;前334年,称王

前288年,称东帝,不久去帝号

(?-公元前208年),原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公元前209年,爆发

,田儋趁机杀死狄县县令,举兵起义,自立为齐王,攻取平定齐国故地。公元前208年,秦朝将领

向齐、楚两国求援。田儋与楚将项它率军随周市援救魏国。章邯在临济城下大败齐、魏援军,杀死田儋和周市。

的弟弟。田儋已死,田假被拥立为齐王,以田角为丞相、田角之弟田间为将军,共同率军守卫本土,以抵抗外来的军队。

田荣逃到东阿后,章邯紧追不舍包围东阿。

听说田荣的处境危急,于是率部前往援救章邯,在东阿城下击败章邯。章邯引兵西走,项梁率军追击。此时田荣没有协助项梁追击章邯,而是因为怨恨齐人拥立田假为齐王,而率军攻打田假。田假兵败,逃奔投靠

项羽击败田荣后,再次立他为齐王,他又被田横所败,再次逃到楚国,被项羽所杀

中,没有田荣,所以田荣很不服。汉元年(前206年)五月,田荣率兵攻打田都,田都

中,没有田荣,所以田荣很不服。于是田荣扣留了项羽封胶东王田市,不让他到胶东的治所。田市非常害怕,于是就逃跑去胶东。田荣得知后勃然大怒,急忙带人追赶,在

把他杀死了。回来又攻打济北王

,并且把他杀死,还赶走了项羽立的齐王田都,于是,田荣就自立为齐王,全部占有了三齐之地。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恼怒,于是就起兵北伐齐国。齐王田荣被打得大败,逃跑到平原,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平原人把田荣杀死。

之子。汉二年(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被杀死。项羽再立田假为齐王,三月,田假被田荣的弟弟田横击败,再投楚国,被项羽所杀。田横收复失地,立田广为王。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汉王刘邦派使者

赴齐讲和,田广与田横同意和汉王共同对付项羽。汉将韩信趁齐国懈备,引兵东进,攻入齐国。田横、田广大怒,立即烹杀了郦食其。韩信袭破历下军(今山东济南),攻陷齐都临淄。田广逃亡中被杀。

(?—公元前202年),田儋、田荣的弟弟。田横获

悉田广被杀后,自立为齐王。战败后逃到海外孤岛,刘邦招降,不从。自杀。他的500多个下属也一起自杀了,无一人投降。刘邦以王礼下葬之。

(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

他击败田横后,以齐地不能没有王为由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也就是代理齐王。刘邦非常愤怒,但是还是立他为齐王。再者,因为之前郦食其的死,刘邦已经不能容下韩信了,刘邦建国后改封韩信为

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的礼节一样。

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齐王害怕不能免祸,就用他的内史勋的计策,把城阳郡献出,做为

的封地。吕太后很高兴,齐王才得以辞朝归国。前189年,刘肥去世,终年46岁。

,刘肥子,刘肥死后继位。前180年,吕后驾崩,

、吕禄准备举行政变,刘章知其谋,阴告他发兵入关诛诸吕,以乘机夺取帝位,刘襄遂举兵西进。吕产闻迅派

屯兵,使人与齐连和。后来刘章与

诛灭诸吕,大臣迎立代王

,他只得罢兵归国,次年病死,谥号哀王。

(?-前165)即齐文王。

之子。立十四年死,无子,国除,封地归于汉。

(?―公元前154年),齐悼惠王

四年(公元前176年)尽封悼惠王子七人为侯,他被封为杨虚侯。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分齐为六国,立原所封齐悼惠王子为侯而尚在者六人为王,他被立为齐王。

,他狐疑观望。三国叛军围齐,他一面派人求救,一面暗与叛军联络。

击破叛军后,了解其情移兵伐齐,惧而自杀。

,刘将闾之子,刘将闾自杀后,汉景帝立刘寿为齐王,在位22年,谥懿。

(?—前126)即齐厉王。齐懿王刘寿子。前131年嗣位。与其姊通奸。

任齐相,追究其事,他畏罪自杀,国除。

(?—前110),汉武帝

。元狩六年,刘闳受封齐王,元封元年去世。因其年少无子,封国被除。谥怀,即

。至此,西汉朝不再封齐王。

(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东汉

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

猜忌,被刘玄所杀。刘秀建立东汉后,追谥他为齐武王。

,刘縯之子,建武二年,立为太原王,十一年,徙为齐王,十五年,追谥縯为齐武王。少孤,光武感縯功业不就,抚育恩爱甚笃,以其少贵,欲令亲吏事,故使试守

二十七年(公元51年),刘石始就国。在位二十四年卒,谥曰炀。

刘晃及弟利侯刘刚与母太姬宗更互相诬告。章和元年,有司奏请免晃、刚爵,为庶人。

于是遣谒者收晃及太姬玺绶。于是刘晃当十七年齐王后被降爵为侯。

刘无忌,刘晃之子。汉章帝因为刘縯的后嗣(齐王支系)因罪被废,常常觉得难过。而且当时刘縯的另一个后裔北海王支系也绝后了。汉章帝在快死的时候下遗诏令复二国。

永元二年,乃复封无忌为齐王,是为惠王。立五十二年薨。

刘喜,刘无忌之子。在位5年。谥顷。

(?―32年),字文公,琅琊郡

(治今山东省即墨市西南)人。

末年,天下大乱,乘机起兵,割据齐地十二郡。后投靠另一个割据者宗室

,被封为齐王。公元29年(建武五年),被刘秀所败,投降。公元32年(建武八年),叛逃,被杀。

(232年-274年),字兰卿,

第三代皇帝。曹芳是魏明帝的义子,但自小在宫中成长的曹芳,出生来历一概不详。《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应该是任城王曹楷之子。魏青龙三年,封为齐王,公元239年被立为太子,当年登基即帝位,年仅八岁。改年号

,公元240年改年号为正始,即位后由大将军

共同辅政。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

,罢废曹爽(之后灭三族),独掌军国大权,改年号为嘉平。司马懿死后,其子

、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除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三人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腰斩

。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

(?-270年),字子扬,孙权的第五子,生母为

二年(公元252年),孙奋被立为齐王,居于

掌权,他不希望诸王居住在

江边战略要地,于是要孙奋迁居到

。孙奋怒而不肯从命,又数次违反法令。诸葛恪上书劝谏孙奋,希望他有所节制,守法行事,尽忠

一样遭到杀身之祸。(《诸葛恪劝孙奋书》)

孙奋收到诸葛恪的上书后大惧,于是移居到南昌。孙奋又沉迷于游猎,官员和属下都苦不堪言。后来诸葛恪被

等劝谏孙奋,被孙奋杀害。孙奋因擅杀官吏而被废为庶人,流放到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又被封为

二年(公元270年),

逝世。孙皓十分悲伤,整天都在哭,多个月都没有出外露面,民间更有传闻说孙皓已死,于是有人讹称孙奋与

两人之中将会有一个要被立为皇帝。孙奋生母仲姬的陵墓在豫章,豫章太守

对孙奋会被拥立的传闻半信半疑,为仲姬的陵墓打扫。孙皓知道后,以

处决张俊,诛灭他的三族,并且诛杀孙奋及他五个儿子,封国废除。

孙练,吴末帝孙皓第三子,名待考。269年封东平王,272年改封齐王。

(248 — 283),字大犹,河内

人,司马昭之次子。生于魏正始九年,卒于

四年,年三十六岁。少而岐嶷。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典籍,能属文,尤善尺牍,为世所楷。司马师无子,以为嗣。仕魏至安昌侯,迁

。武帝建国,对齐王咸宁二年,(公元二七六年)为司空。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 年)为

军事。攸素为父昭所钟爱。武帝晚年,诸子并弱,而太子又不令,朝臣内外皆属意于攸为嗣,河南尹夏侯和对

说应该立齐王,晋武帝因此把夏侯和调任

不合也支持立齐王,卫瓘子

是齐王司空掾,反对立晋惠帝,因此被杨骏陷害,以公就第。齐王正直,于荀勖等不利,乃进构陷之词。攸为之愤怨发疾。朝廷遣之就国,

、庾纯等皆受牵连,羊琇、成粲要为他报复。攸上表乞守陵园,不许。帝遣御医往治,皆言无疾。疾为笃,犹催上道。攸乃强入辞,举止日常,帝益疑之。辞出,信宿,欧血而卒。帝为之大恸。谥曰献。攸的处遇,几全与

相似。所不同者,曹植的诗文传世颇多;攸的文集二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久已佚失。

》:司马攸,字大猷,文帝第二子,武帝弟,封齐献王,官至侍中、大司马,今见正书带名凡四段,共三纸,书有“痛惜羊祜”之言。南齐

《论书》: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

(?—302年),司马攸子,袭封齐王。初拜

、领左将军、翊军校尉。“

。及赵王司马伦篡位,又联络

等共讨赵王伦,迎惠帝复位,拜大司马。即掌大权,恣行非法,颇骄奢擅权,大造府第,坏公私庐舍数以百计,臣民失望。

二年(302)河间王司马颙与长史

密议,上表列齐王司马冏罪状,扬言率领十万人马,将与成都王司马颖、

共会洛阳。八月,齐王冏为长久专政,立年方八岁之

。十二月,李含屯军阴盘(今陕西

(今河南新安),檄长沙王司马乂围攻洛阳。齐王冏遣董艾迎击司马乂。长沙王乂命宋洪等纵火烧千秋

,两军在城内激战三日,司马冏大败,被擒斩首,暴尸三日,同党皆

中,怀帝下诏,重述冏唱义元勋,还赠大司马,加侍中、假节,追谥齐武闵王。

子。《晋书》:“太安元年,封东莱王蕤子照为齐王。”

(?-402年4月16日),南顿王司马宗之孙。太元年间,晋孝武帝下诏以司马柔之袭封齐王,延续司马攸和司马冏的祭祀,司马柔之历任散骑常侍。元兴元年二月丁巳(402年4月6日),会稽王司马道子将要讨伐桓玄,命令司马柔之兼任侍中,带着驺虞幡的旗帜宣布告慰江州和荆州。二月丁卯(402年4月16日),桓玄的前锋部队在姑孰击败了东晋的中央军,司马柔之和谯王司马尚之被杀害,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勋。

司马建之,司马柔之之子。司马柔之死后,被立为齐王,

段龛(?―357年),鲜卑族,

之子。在段兰死后接管其部。

六年(350年),段龛趁乱占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自称

。永和七年(351年),段龛归附

元年(357年),段龛被慕容俊所杀。

(?-318年),赵汉国皇帝

子。312年,封刘劢为齐王。[1]316年,被靳准等诬陷刘劢和皇太弟刘乂谋反作乱。318年,封大司徒,后来被靳准诬陷,被皇帝刘粲杀害。

(?-350),后赵大司马。350年,

自立,登基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李农被封为齐王,同年被冉闵所杀。

元嘉二十八年五月,亡命之徒司马顺则占据梁邹城,自称齐王。八月兵败被杀。

,晋宗室。时逢司马休之反,司马道赐是

、王猛子杀刘敬宣,举兵应休之。司马道赐自号齐王,但不久便被左右所杀。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南朝齐创立者。477年,道成杀后废帝

),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479年,篡宋称帝,建立

(391年—42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409年—423年在位),

在拓跋嗣被立为太子这前,按汉、魏旧例,被道武帝赐死,拓跋嗣知道后悲伤不已,被道武帝怒斥出宫。409年10月,道武帝为其子

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拓跋绍,于同年即位,改年号“

”。423年,拓跋嗣进攻

拓跋嗣于天兴六年(403年)封齐王,加

北魏延兴元年(471年)聚党自号齐王,后被讨平。

十三年(489年)聚众

,自称齐王,被东莱镇将孔伯孙讨平。

(529年-559年),字子进,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建立者。

被奴隶刺杀以后,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权。

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王。高洋不甘当傀儡皇帝的大臣,就于550年就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建立。

,元宝炬之子,554年即位,557年禅位于北周孝闵帝

,西魏灭亡,不久被杀。大统十四年(548年),封为齐王。

(544年-578年),字毗贺突,北周太祖

第五子。生性通达,有度量。初封为涪城县公。宇文宪从小聪敏,性格豁达,一向善谋,富于算略,尤其擅长抚慰和统帅部属,善于用人,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属下对他心悦诚服,都乐意为他效力。 生母达步干妃,母亲有疾,宇文宪会感到“心惊”。宇文泰曾赐给他良马,宇文宪独取纯者。帝问之,对曰:“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圉易分。”

刺史,进封齐国公。武帝天和三年,封宪为大司马。建德二年,进爵为齐王。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宇文宪奉命率军围攻北齐的

,密令永昌公宇文椿“伐柏为庵,示有处所”,克北齐王高纬于晋州(今山西太原)。次年,攻克邺城(今河北

),灭北齐。后以功高,常称病不出,不再追随周武帝出征,周宣帝

继位,宣帝深忌惮之,诬陷宇文宪谋反,将他诛杀,时年三十五岁。随后又杀了他的五个儿子和与他有私交的几位高级官员王兴、独孤熊、豆卢绍等。

杨暕(585年-618年),是隋炀帝

和萧后的次子,封齐王。

杨暕长的很帅,从小被文帝

喜欢。开皇年间,文帝立他为豫章王,邑千户。长大后,精通经史,而且骑马射箭功夫了得,史书说“尤工骑射”。初为内史令,

年间拜为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

杨广当了皇帝后,封杨暕为齐王,增邑四千户。暕在大业初年任

去世,杨暕一度被视为继任储君的热门人选,可是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更因事招来炀帝不满。后来御史韦德裕弹劾杨暕,炀帝命令甲士千余人大举搜查杨暕府第,揭发了暕一些不良的行为,暕此后“恩宠日衰”。

称帝时封为齐王。张绣恃勋骄慢、专恣弄权,于是被萧铣所杀。

恽(?—621年),隋末唐初起义军首领,唐初中原割据势力

之兄。武德二年,郑王王世充废除隋皇泰主

,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八月,王世充大封宗室、功臣,封兄

之子,封齐王。薛仁杲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

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十一月,薛仁杲在

中被唐军击败,薛仁杲被迫投降唐朝,李世民将薛仁杲押送长安斩首。

高开道(?―624年),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隋末参加

领导的起义军,任将军。格谦战死,他在沿海聚集旧部,于公元618年,攻克北平,攻取

,被立为齐王,不久杀高昙晟,兼并其众。公元620年,接受唐朝北平郡王封爵,任蔚州总管。次年,复自称燕王,起兵反唐。公元624年,其部将张金树反叛,高开道被迫自杀。

(603年-626年),小字

第四子。他出生时,因为形貌丑陋,窦夫人不愿意抚养,命令家人将之抛弃。侍女陈善意偷偷将他抱回,秘密抚养,等

回家禀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没有夭折在襁褓之中。

当高祖出兵伐西时,负责留守太原,后来管理十五郡的军事,被封为

行军元帅,封齐王。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

途径临湖殿时,发现异常,急忙调头回走,此时伏兵杀出。李世民以箭射杀李建成,

等追杀李元吉,两人皆惨遭杀害。五子都被处死,元吉妻子杨氏为李世民霸占。

即位后,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剌”,以礼改葬。贞观十六年,又追封巢王,以元吉妻子杨氏与世民所生之子曹王

(?-643年),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封

王,是年改封楚王。后封为齐王,同时担任齐州都督。贞观十二年,李祐进京养病,他的舅父弘智劝他募壮士以自卫。弘智推荐妻兄燕弘信辅助李祐,招募死士。

李祐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昝君谟、梁猛彪以善骑射得幸于李祐,太宗怪长史

无方,改以权万纪为长史。李祐不思悔改,权万纪多次犯颜劝谏,斥退昝君谟、梁猛彪等小人,引起李祐的不满,李祐又立即将之召回,狎昵逾甚,权万纪与李祐关系闹得很僵。太宗又以校尉韦文振为齐王府典军。太宗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处理。刘德威经查明属实,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643年,李祐派燕弘亮等率20骑射杀权万纪,支解之,昝君谟等劝他起兵谋反,有人劝李祐入豆子冈(在今山东惠民)为盗,李祐犹豫不决。三月,唐太宗急召

与刘德威伐齐王。李祐日夜与燕弘亮等五人对其妃宴乐。三月三十日被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押送至长安,被太宗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同党一并被杀。他的被擒导致太子

乾谋反计划被发现。朝廷授杜行敏为

刺史,封南阳郡公,齐州平陵县(治今山东历城

陵城)下诏改名为全节县。

爆发后,756年夏,叛军攻向长安,李倓的祖父

率皇族逃往成都。途中,李倓见士民慌乱,便与宦官

进谏其父太子李亨劝他收拾兵马,领导抵抗叛军。

李亨于是没有征得玄宗的同意就率兵北上,玄宗听说后只好默认。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骁骑数百,每战在前,在

之后,李倓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肃宗揭露李辅国、

二人罪恶,李辅国、张良娣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

,肃宗听信谗言,赐李倓死。李俶与李泌多次向肃宗表明李倓无罪,肃宗也颇感后悔。

,768年,追封李倓为齐王,不久又追谥为

(玄宗女,李倓姑母)第十四女张氏(张说孙女、

女)冥婚,谥曰恭顺皇后,备礼改葬于顺陵。

(?-792年),第二任

之子。建中三年(782年)

之后,李纳自称齐王。兴元元年(784年),另一位叛乱割据者魏王

所杀后,李纳取消王号,归附唐朝。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

。779年,淄青(又称平卢)

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封锁消息,自领军政。田悦(

之子)叛乱失利后,向李纳和

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

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

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封锁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

,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

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

。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杀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

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

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

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血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

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

)。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勾结,与

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元年(784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

,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

(?-835年2月10日),

第六子,年少时雅裕、有寻矩。太和九年正月(835年)李凑薨,追赠齐王。开成三年(838年)追赠李凑为怀懿太子。

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

的哥哥,唐建昌王。神龙政变后,武攸宁被灭族。据《唐书》载,唐代宗时期为他平反并追封为齐王。“建昌王追封齐王,崇恩王追封卫王,灵昌王追封郓王。”

七年(927年)徐温去世,被追封为齐王,谥忠武王,养子徐知诰继位。徐知诰建齐国后,追谥为武皇帝,

,939年改齐为唐,史称南唐,改为义祖。

(852~926),后梁后唐重臣。同光二年由魏王改封齐王。

(916年-961年),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对后周称臣后,又为避后周信祖讳,而改名景。

南唐第二位君主。后唐建立后,被封齐王,后继位。

第四子,封齐王,谥昭孝,为

(914年-974年),又称少帝,942年-946年在位。天福二年(937年)九月,升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天福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福六年,改为广晋尹,徙封齐王。天福七年六月,

去世,石重贵继位。天福七年(942年),

石敬瑭死,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亡。

(885-952年),字尚质,幽州人。五代时,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后周太祖

登基后,封高行周为齐王。

(897-959),字国瑞,其先沙陀部人。后周大臣,死后追封齐王。

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982年,赵廷美贬谪任西京留守,暗中与兵部尚书

勾结。事败,罢去西京留守。984年,至房州(今湖北省

),因忧悸成疾而卒。诏封为涪王,谥曰悼。999年闰三月,改葬梁县

(965年—1027年),宋太宗赵光义与

所生的长子。初名赵德崇,字惟吉。历封卫王、楚王。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

牧,增加赵元佐的食邑。天圣五年(1027年)十二月,赵元佐驾薨,享年62岁,儿子

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

,又作耶律罨撒葛(935年-972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二子,

继位之后封罨撤葛为齐王,保宁四年(972年),病疽薨。赠

是被掳掠去辽国的汉人,后在辽国官至中书令。韩之父

是辽国的南京留守,卒于西南面

韩德让在辽景宗时任东京供奉官,后逐渐升迁至权知南京留守事,成为一方权臣。乾亨元年(979年),韩在南京幽都府抗击北宋入侵,因功授辽兴军节度使。后入朝为南院枢密使,赐名“

”,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者。

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统和三年(985年),韩兼政事令,进入辽国决策核心,对稳定圣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次年,韩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

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统和十二年(994年),韩任为北府宰相兼领枢密使,不久又兼北院枢密使,拜大丞相,封齐王。此时韩总理北南两院

,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

,位在亲王之上。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随辽圣宗出征

,在军中去世,追赠尚书令,谥文忠。

韩德让身为汉人,却成为萧太后摄政时宠遇最厚、权势最大的人物。据说萧太后曾对其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实类卷》),而辽圣宗也“至父事之”。又有野史记载

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因此后世又传说萧太后和韩德让实已结为夫妻。

,字延宁。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任守太子太傅。开泰二年(公元1024年),拜为北府宰相,迁任北院枢密使。封为兰陵郡王,进位为恒王,加中书令。重熙初年(公元1032年),改封为韩王,拜为东京留守。及至迁太后于庆州,萧朴徙封为楚王,升任南院枢密使。重熙四年(公元1035年),封为魏王。不久逝世,终年五十岁,赠封齐王。

萧孝穆(981年―1043年),小字胡独堇,萧陶瑰之子。历任建雄军节度使、北府宰相、南京留守、北院枢密使等,先后被封为燕王、秦王、吴国王、楚王、齐王。

,萧孝穆子,字周隐。尚魏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北院宣徽使。重熙末,出为西北路招讨使、武宁郡王。居官以治称。清宁初薨,年三十九,追封齐王。

,元太祖铁木真二弟、蒙古帝国开国元勋搠只哈撒尔后裔。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月,其父势都儿参与乃颜和哈丹等人反对忽必烈的叛乱。兵败,乃颜自杀,势都儿、哈丹投降,王位被废,八不沙袭合撒儿兀鲁思位。

【元史 武宗一】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丁丑,封诸王八不沙为齐王,朵列纳为济王,迭里哥儿不花为北宁王,太师月赤察儿为淇阳王,加平章政事脱虎脱太尉。

【元史 武宗二】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封齐王,仁宗延佑初年薨,无嗣。

【新元史 卷一百四·列传第一】八不沙,元成宗元贞二年(1295年),与诸王也只里等驻夏于晋王怯鲁刺之地。大德七年,以败海都功赐金银钞币有差。十一年(1307年)七月,封齐王,为金印兽纽王。至大四年(1311年)十一月,诸王不里牙屯、秃干、因忽乃等诬八不沙以不法,罢“齐王”号,诏窜不里牙屯等于河南,不久,八不沙去世。

),元朝齐王八不沙弟黄兀儿次子,元太祖铁木真二弟搠只哈撒尔后裔。

【新元史 列传一】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封保恩王,六年进封恩王,秦定元年(1324年)嗣为齐王,给金印,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以兵袭陷上都,执丞相倒刺沙,论功第一。二年,卒。子失列门嗣,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献马万匹于京师。

失烈门,玉龙帖木子。天历二年袭封。至正十二年献马万匹于京师。

延祐六年,超拜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至治二年,调同知通政院事,擢虎符唐兀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初,迁资善大夫、典瑞院使。天历二年,以选为太子家令,寻升资政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擢侍御史,仍兼指挥使。至顺初,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迁功德使,指挥使如故。寻出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未行,复为翰林学士承旨。至正六年,拜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十一年,复出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十二年,移江西行省左丞相。十四年八月,以疾卒于官。赠推忠佐运正宪秉义同德功臣,追封齐王,谥忠献。

(?-1375年),汉人,胡名扩廓帖木儿。其父亲是汉人,母亲是元朝末年将领

的姐姐,察罕帖木儿之甥,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

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他是元朝末年名将,对元朝忠心耿耿,屡屡率部与朱元璋对战。封齐王。元朝北撤后,朱元璋曾经想招降,他不允。跟随元廷去了大漠,并死在哈剌那海之衙庭。

(1364年-1428年),明太祖第七子。

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1399年)召至南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1403年)复封。永乐四年(1406年)夺爵,安置庐州。

三年(1428年)暴卒。子孙俱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楼濂,福建人。宣德三年(1428年),有福建男子楼濂冒名为“七府小齐王”,意图不轨,被发觉后,被押往京师,与其党羽数百人一起被诛杀。随后朱榑暴卒。

三年封。十五年就藩青州府。

元年召至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复封。四年夺爵,安置庐州。

三年暴卒,子孙俱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永乐元年封世子。永乐四年为庶人,移南京,封除。

死难功臣之一。追封为齐王。但是具体事迹不详。

  •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 2. 齐王司马冏的基本资料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