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ppy 的洛洛历险记人物介绍绍

Sina Visitor System&b&题记&/b&:&i&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群博叫ACGTALK——现在它已成星空中的传说——我是关门大猩猩Kaito(当然、我还有超多闻所未闻的马甲);很久以前又有了一个叫Animefever的动画主题站,出了仅有两期的名为《Aniverse》的以动画人为主题电子刊物(&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ite.douban.com/108088/widget/notes/5709919/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ISSUE 01 &The Tank&&/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read.douban.com/ebook/13324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ISSUE 02&/a& &Mediational Field&)。这篇对《星际牛仔》(其实我更喜欢称之为《&b&咆哮牛仔&/b&》)的展望与随想就是首期渡边专题中的一篇,写于三年前(2011),现在翻出来,在渡边的新作播出之际作些补足和现证。&/i&&br&&br&&br&&b&Cowboy Bebop从A到Z的展望与随想&/b&&br&&br&以下仅以自己的意愿的分门别类,也欢迎大家选择自己的A-Z诸如“C for Cat┃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或“C for Cowboy┃牛仔”等等之类。&br&&br&&br&&b&A- Animated Feature┃剧场动画&/b&&br&&br&“Animated Feature”是欧美关于“动画长片”约定成俗的叫法。虽然日本动画中称之为剧场动画的并不一定就是Animated Feature,但概念大抵还是类似,只不过前者的侧重点在于影院上映,而后者的范围则包括了类似OVA概念的直发录影带动画电影。&br&&br&据丸山正雄先生透露,渡边有一部新的剧场动画在企划中,如果算上最初的《Macross Plus》的OVA编集剧场版,这是他的第三部动画电影了,可能也会是第一部完全没有依附的原创动画电影,这对于他最初的电影人梦想应该意义很大。&br&&br&&u&(2014.6:这很可能就是将在七月播出的TVA《恐怖残响》——当然也不排除与MAPPA另有合作——就像MAPPA的开山作《坂道上的阿波罗》,渡边同样是以电影的概念或初衷来做TVA的。)&/u&&br&&br&渡边的第二部动画电影,《Cowboy Bebop》最初的剧场版动画本是打算以高智商威尔士柯基犬Ein为主角的动物物语,也许会是类似同期《圣天空战记》(Escaflowne)TV/剧场的平行宇宙模式,但最终还是做成了好莱坞式的北非版大电影,更像是TV版连续剧情中的加长集——事实上,《Cowboy Bebop》的TVA即便是做成标准的真人剧集长度(40分钟+),也不显拖沓;而目前,诸如《Project Blue 地球SOS》、《记忆女神的女儿们》、《刀语》等全长剧集长度的动画剧集的相继登场,再加之各种成人化元素在动画这种载体中的涌现,针对成人向定位,TV动画是否能做成写实剧集那样常规的40min+形式已不仅仅是一种启示了,同时这也将无疑开创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相信像《Fate/Zero》那样的1小时时长(实际45分钟左右)首集也算是一种试探,只不过,至于那样约定成俗的全长度时代何时到来,趋势还未造就时事。&br&&br&&u&(2014.6:还未到来,现在的趋势是欧美化的分季播出,最近的《虫师》就是此例。)&/u&&br&&br&另一方面,剧场动画的连续剧模式也成了一种兴起的商业模版,“空之境界”系列将之带入更为成熟的商业环境,而“EVA”新剧场系列则是一个成功的圈钱狂潮,更多诸如“手塚治虫的佛陀”系列、“壳中少女”系列、“剑风传奇”新剧场系列、以及连同之前的“北斗神拳”系列、更早的“亚尔斯兰战记”系列等等,可以说已经将这种“至少三部曲”的模式相对成功地推广向了更为宽广的潜在市场。不同与以往各种超长篇动画相对独立的例年剧场版定位,这种剧集剧场模式更类似于双重加长版的TVA,而与此同时,鉴于日本剧场动画姘映传统的弥补,这种剧集剧场常常也并非全长电影(两部不到一小时的剧场动画可以作为一部全长电影来进行联映),而像“破刃之剑”系列其实就更像是常规写实剧集长度剧集动画模式的一种变向探索,一种自我推销,一种商业投机,拿个我们身边的例子,《魁拔》莫不过如此。&br&&br&&u&(2014.6:相对于TVA的分季,剧场连续剧模式仍然是趋势化,另一种趋势就是OVA异化成连续剧场的形式,近况如高达UC、攻壳ARISE等等……这当然也说明,OVA的衰落。)&/u&&br&&br&介于二者之间的,除了诸如《Cowboy Bebop:天国之扉》、《TRIGUN Badlands Rumble》这类的原创衍生剧场以外,有类似于《UN-GO》前传剧场的传销模式——反之如更常见的《东之伊甸》、《命运石之门》、更早以前比如1980年代高桥留美子的几部超长篇改编动画的完结篇剧场等等,此类剧集完结版剧场、特别到了近代,愈演愈烈为一种变质了的商业手段,利弊都显而易见的明显。&br&&br&&u&(2014.6:近十年最好的原创衍生剧场还是TRIGUN Badlands Rumble)&/u&&br&&br&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自然也有因二者混血而生的。作为反派中的反派定位的Vicious在《Cowboy Bebop》中登场的每一话都直指最后的结局,而这一系列主线剧情再编集制作出一部剧场动画的可能性也并不是没有,剪辑爱好者们大可以自己动手——总集篇式剧场大抵上是跳出常规之外的FANS向商品,尽管可能并非一定都在院线上映,但它们的时长多数时候远远超过全长度(不少甚至接近两个小时时长),这种模式在八十年代甚至更久以前就早已存在,猜想是季中总集编模式发展而来的一种副产品,而目前诸如《夏娃的时间》、《命运长夜》、《魔法少女奈叶》、《FLAG》、《装甲骑兵:佩尔森档案》等TVA或是OVA再编集剧场的前仆后继,意味着某些优秀作品(包括了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加大了商业潜力挖掘的力度。在市场日益萎缩的当下,并不让人意外。这不算坏事,纵然此类作品多数按步就班、精品甚少。&br&&br&&u&(2014.6:渡边Macross Plus的剧场版就是一个再编集的典范……虽然至今还未出现任何的渡边的再编集剧场,不过我想,未来应该是会有的,毕竟是高桥的徒弟啊;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总集篇式剧场基本都是骗钱的。)&/u&&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30e9e5e4d628eba36ab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30e9e5e4d628eba36abc_r.jpg&&&/figure&&i&图为2011年10月初IAF(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 China Independent Animation Film Forum 2011)上的丸山正雄,以及拭泪者今敏夫人。 (Photo by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link2/%3Furl%3Dhttp%253A%252F%252Fwww.douban.com%252Fpeople%252Fdatai%252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达泰(TM)&/a&)&/i&&br&&br&今年是个毫无疑问的遗作年序幕。今年年初MADHOUSE正式被日本电视台接管、丸山正雄(1941)辞职并退社,随后他低调创建了新的动画公司“MAPPA”,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为了今敏搁浅的遗作《造梦机器》制作所作的另一番努力:&br&&br&“只要《造梦机器》这部作品能够完成,我不在乎以什么形式来完成,但凡能够完成,怎样我都可以接受。只要筹到足够的资金,我也乐意其他动画精英的加入。至于我新成立的公司‘MAPPA’可不可以成为《造梦机器》的制作中心,我并不在乎。如果可以由MAPPA来领头制作的话,我将感到荣幸;如果MAPPA成为制作障碍的话,我不会去阻碍它的完成。总之,《造梦机器》能否完成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都不重要。如果中国有公司愿意制作《造梦机器》,只要提供足够的资金,我也十分乐意带着团队从日本过来合力完成它。”&br&&br&另一方面的意义——此时传出的与渡边信一郎合作的剧场企划消息,是否也可解读为MAPPA有意朝类似吉卜力专职动画电影模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呢?在这个老将纷纷殒役、青黄不接的时代,倒是并非一味地危机感,正如MAPPA的诞生,而近年来像庵野秀明、今石洋之等等的中流砥柱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动画公司诸如Khara、TRIGGER等等,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改变一些处于泥泞的现实,说不定也将带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气象;而至于古稀之年的丸山正雄,衷心希望他能焕发第二春。&br&&br&&u&(2014.6:《造梦机器》,仍然残念……而老一代近年死伤惨重)&/u&&br&&br&&br&&b&B- Baby Blue┃初试啼声&/b&&br&&br&《Cowboy Bebop》的第一集叫作“Asteroid Blues”,后来监督渡边信一郎做过另一支叫作《Baby Blue》的动画短片。一种声音,一种色彩,看上去又互为通感。Baby Blue,亦即粉蓝色或婴儿蓝,介乎青蓝之间的淡色,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代表了男孩的颜色(相对的女孩则是Baby Pink),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初试啼声的意思。&br&&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TAyODcwNzQ4.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BABY BLUE& data-poster=&http://g2.ykimg.com/D0B0F614D492CB3-FB6F-0EA0-B0C3CE75&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g2.ykimg.com/D0B0F614D492CB3-FB6F-0EA0-B0C3CE75&&&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BABY BLU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yODcwNzQ4.html&/span&
&/a&&br&渡边监督年轻时看了很多欧洲电影,大量的文艺片,并且深信自己也将投身其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则坚信这家伙肯定会拍一些黑暗系的作品出道,因此,当《Cowboy Bebop》出来的时候,两边大概都吃了一惊;《Baby Blue》无疑让渡边回归到了最初的梦想,17岁时的预期(对他来说可能是19岁吧),我们大概可以这么说,这也许也是他下一步的梦想。 &br&&br&我们有两种“Baby Blue”啼声:light tone,Beau blue,RGB(188, 212, 230);rich tone,Baby blue eyes,RGB(161, 202, 241)。淡妆浓抹,它们说不定是渡边信一郎下部作品的解读关键呢。&br&&br&&u&(2014.6:我得说,《坂道上的阿波罗》确实是Babye Blue……)&/u&&br&&br&&br&&b&C- Cowboy ANDY VON DE ONIYATE┃牛仔安迪·冯·德·欧尼亚特&/b&&br&&br&アンディ·フォン·デ·オニヤテ,整个故事中最讨人喜欢的NETA角色,就像你在《NCIS》中看到Gibbs的另一个镜像小组,或是在《Stargate SG1》中看到拍摄星际之门的电视剧。自我NETA是一种最高境界。&br&&br&《Cowboy Bebop》中除了每集的标题都是不同程度的音乐史名词NETA之外,里面不少角色的命名更是五花八门的NETA,比如什么毛恩来,比如说赏金猎人秀的Punch and Judy(来源于意大利的英国玩偶秀),比如说剧中时常客串登场的老爹三人组 Antonio & Carlos & Jobim,他们的名字来源于以博萨诺瓦舞的首创者而闻名的巴西作曲家安东尼奥·卡洛斯·裘宾——日后作为音乐监督身份的渡边信一郎还与巴西音乐人们在《道子与哈金》中合作过一把、算是再续前缘吧。&br&&br&&br&&b&D- Deserted Earth┃后启示录时代的地球&/b&&br&&br&月球殒落,殃及地球,这我们在后来的《银发的阿基多》中也见过类似情节,究其原因,都是高科技的自酿苦果。当然,在《Cowboy Bebop》中,故事发生前半个世纪,位相差空间门开发试验的重大事故让月球的一部分从月球分离、无数碎片化为陨石坠落地球,但人类却因祸得福,事故所得数据使得位相差空间门得以最终问世,人类进入太空移民时代,地球被理所当然地抛弃。当然,并不是被所有人。&br&&br&相对于《银发》中危机无限的后末日时代,《Cowboy Bebop》中的地球更像是美剧《三颗月亮下的小镇》(Three Moons Over Milford)的气氛——月球被陨石撞成三块好像每时每刻都会被月球碎片砸到的小镇故事,就像后者的宣传语所述“Relax...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放轻松点...只不过是世界末日嘛!),单单是一个VHS故事就让人觉得这样的地球更像是个记忆与古玩博物馆多过废墟。&br&&br&&br&&b&E- Eastern/Western Culture Basterds┃文明的杂种&/b&&br&&br&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人都蒙着一层纱,那种疏离感成就了他们意识中关于东方世界的神秘感自觉。所以,一般来说,西方人的作品一旦出现东方语境,往往只不过是一种情趣佐料,就像《Firefly》中东西文明割据的2500年代的未来宇宙,涉及东方元素的基本上都是装饰品。&br&&br&当然,不得不说,我们东方人,受惠于西方人的各种各样发明,精神上的,物质上的,也差不多丢光了我们的继承物。在这个2070年代的《Cowboy Bebop》虽然基本上是对西式精神发明(主要自然是音乐)的二次展开(re-imagining),但难能可贵地却是那处处的东方情怀,截拳道,风水,港式黑帮……这些元素武装主角,推进剧情,奠定蓝调,成为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的体格,东方的神志,让这个文明的杂种看起来如此非同一般。&br&&br&&u&(2014.6:《恐怖残响》海报中的世贸感大丈夫!?……)&/u&&br&&br&&br&&b&F- Faye Valentine┃出生在过去的少女&/b&&br&&br&出生于日的地球,活跃于2070年代太阳系的HONKY TONK WOMEN。睡美人。鱼尾狮少女。灰姑娘。出生于遥远过去的少女。一觉睡到世界末日,虽从不曾《鬼玩人》。跳跃时空的少女。御姐。女王未满。这就是菲·瓦伦丁(FAYE VALENTINE/フェイ·ヴァレンタイン)。&br&&br&虽然有种看法认为这个角色脱胎于王菲。不过,被辟谣了。&br&&br&&u&(后菲快要二十岁了……)&/u&&br&&br&&br&&b&G- Game┃衍生游戏&/b&&br&&br&《Cowboy Bebop》前后推出过两款游戏,后来的《COWBOY BEBOP 追憶の夜曲》大概更为人所知一点,1998年的PS平台同名3D射击游戏的背景设定则比较有意思:位相差空间航行中的主角(Spike)一行因为突然发生的门事故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卷入了与帝国军和反乱军的战斗……这回真的是整个《圣天空战记》了。&br&&br&不过,专门去找游戏来玩的人比找游戏原声听的人得要少多少啊?就只听了原声的请举个手。&br&&br&&u&(2014.6:仍然没入手游戏)&/u&&br&&br&&br&&b&H- Hajime Yatate┃集体创作&/b&&br&&br&作为《Cowboy Bebop》原作担当的矢立肇这个集体创作笔名据称典出于日本文学家松尾芭蕉的《奥の細道》:“是を矢立の初めとして、行く道なほ進まず”(此句作为行吟开篇,就道前行,但离情萦怀,步履滞重),大概意思是“开始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旅行,但前行仍是步履维艰”。(“开始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旅行,却仍不情愿继续前行”!?)&br&&br&一般意义上的矢立肇,为我们所知的核心人物包括富野由悠季、高桥良辅等人……不过《Cowboy Bebop》的情况比较复杂,作为监督的渡边信一郎的介入毋庸置疑的重要,但它却不像《The Big O》那样有片山一良与之并称,也不像《星方武俠OUTLAWSTAR》中有伊东岳彦与之并称,或者《圣天空战记》中有河森正治与之并称……当然,就像《圣天空战记》怎么也不会让人想到河森正治一样,河森在《Cowboy Bebop》中扮演了属于他自己的重要角色,那就是包括原案协力在内的舞台设定等职,令人琢磨,当年渡边如果不是那么强势的话,原作名下说不定就会堂而皇之挂上这个世界观控爱好者的名字,要知道像位相差空间(PHASE DIFFERENCE SPACE)这样至关重要的世界观背景设定多半就是出自河森神棍之手。&br&&br&除了渡边与河森之外,音乐的菅野洋子,脚本的信本敬子,人设的川元利浩,机设的山根公利,制片的南雅彦……至少这七人成为《Cowboy Bebop》的矢立肇七魂七窍。虽然玩的那么high却未脱离矢立肇之名,这大概多少会让人觉得不甘心,不过《Cowboy Bebop》原声中的虚拟乐队组合The Seatbelts也许让人觉得弥补了一大遗憾。&br&&br&集体创作模式非常的有启发性,动画界比较著名的案例比如HEADGEAR(结城正美 × 押井守 × 伊藤和典 × 高田明美 × 出渊裕)、Bésame Mucho(舛成孝二 × 仓田英之 × 落越友则)、Be-Papas(幾原邦彥 × 榎戶洋司 × 齋藤千穗 × 長谷川真也 × 小黑祐一郎)、瀧沢進介(近藤光 × あおきえい × 野中卓也 × 小舩井充 × 平尾隆之)等等,可谓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像渡边信一郎、押井守、几原邦彦这样的强势角色主导着即将上演故事的既定质感,不过,自然,这种能赋予作品唯一性意识形态的人少之又少。&br&&br&&u&(2014.6:像《Space Dandy》这种集体创作模式又是另一种放弃主导权(无核心)的模式了……这里的渡边更倾向于制片人(方便拉人)的角色而非监督)&/u&&br&&br&&br&&b&I- ISSP & Ideology & Idyll & Illusive┃警察出现之前是个国家不复存在的世界&/b&&br&&br&2022年的世界末日过去了好一阵子,太阳系成立了自己的刑警组织联盟(Inter Solar System Police),新的意识形态确立,虽然还有田园生活,虽然仍旧是迷幻宇宙,但警察的出现,表明世界已经进入一个真实的宇宙。&br&&br&在这种背景下,同时设立的还有俗称牛仔法的赏金头目制度,不久后,30万赏金猎人在太阳系各个角落活跃起来……《Cowboy Bebop》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故事。&br&&br&&br&&b&J- Jazz Motion┃爵士动画&/b&&br&&br&虽然《Cowboy Bebop》并非单纯的爵士乐动画,但更复杂——单纯以爵士乐为主题营造氛围的动画那就一定得推荐“鲁邦三世”系列。音乐主题的动画在日本并不罕见,渡边信一郎的几部监督或音乐监督动画都意向相当明显,而蓝调涉及的动画中,如果只挑三部令人印象最为深刻(惊奇)的话,除了《Cowboy Bebop》与“鲁邦三世”系列外,另一部大概是渡边慎一的《练马大根兄弟》,一部向《福禄双霸天》(The Blues Brothers)致敬的罕见日系舞台音乐剧型动画。&br&&br&一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监督,音乐是门必修课。渡边信一郎说自己的Ipod里那大约8000首歌、以及另外的很遗憾地未放进去的1600首——当然,现在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难题了,当然,我们的重点都是对声音的诉求(Appeal)。&br&&br&&u&(2014.6:大约都有十年没有印象深刻的音乐动画了)&/u&&br&&br&&br&&b&K- Kakistocracy┃恶人政治&/b&&br&&br&《Cowboy Bebop》的若隐若现故事主线就是一个一只眼睛看着过去一只眼睛看着现在的叫Spike的男人、前黑帮红龙组织成员的爱恨情仇。说起来,这到是跟整体的氛围格格不入。但反过来说,人吗,都是有历史的。&br&&br&黑帮这种恶人政治设定似乎在任何时代都不显过时,因为我们都只能从恶中发现善,我们竖立敌人,这才能引出故事,那种叫做人生的东西。&br&&br&而恶这种东西,拥有非常独特的自我哲学演绎,一种自毁倾向,故事中的红龙,作为整体来说,就生出了这样的癌变细胞,也就是Vicious。恶人政治的崩塌,是因为其内里的腐烂,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浪漫主义地说,全拜女人所赐。我们说的是Julia。&br&&br&&br&&b&L- Live Action┃真人翻拍&/b&&br&&br&日本动漫的好莱坞翻拍潮在路上。不过好像一直在路上。《寄生兽》、《泡泡糖危机》、《阿基拉》、《骷髅13》……还有这部基奴里维斯版的《Cowboy Bebop》。众人虽然都是不看好不看好心态,但还是期待着它们不要真被世界末日埋葬了。但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也许过了2012就会雨后春笋了吧,有人说。也许再过几年,基奴衰老的就只能去演Jet了吧——也有这样神般吐槽——抢布鲁斯·威利斯的饭碗不太好吧……&br&&br&&u&(2014.6:还没开拍……希望《明日边缘》是一剂日改美催化剂)&/u&&br&&br&&br&&b&M- Martian & Music Producer┃火星人与音乐制片人&/b&&br&&br&你知道吗,主角是个火星人。以及——&br&&br&从Newage到爵士乐、摇滚到阿拉伯式氛围(&Arabesque& atmosphere)到Hip-Hop到Low-Key巴西Funky电子乐到古典音乐……古典!?&br&&br&虽然我们都在《Baby Blue》中见识过了渡边对肖邦《离别曲》的惊艳诠释,但仍忍不住期待他下一步将为我们带来的可能惊喜,他仿佛在编写一部属于自己的类型音乐纪录长片,一部关于理解声音构成的史诗,而我们自然也迫不急待地期待着他的一切动向,不管是作为监督、还是在音乐制片(音乐监督)领域的继续宏图大展。&br&&br&&u&(2014.6:目前的三部音乐监督作品是汤浅政明的《Mind Game》、山本沙代的《道子与哈金》和《鲁邦三世~名为峰不二子的女人~》……如果算上《Genius Party》就是四部……当然,他自己的作品基本上不设音乐监督一职,你知道的。)&/u&&br&&br&&br&&b&N- New Genre┃新类型的开拓&/b&&br&&br&虽然萌字当道,当然也不会认可卖肉就能称之类型,但在约定成俗的常规动画题材中,即便在这个市场日益萎缩的当下,在过去十年中确实涌向出了诸如《海马》、《妄想代理人》、《兽爪》、《剑豪生死斗》、《永生之酒》、《绝望老师》这样等等从内容到作画、抑或叙述风格上作出重大突破的开拓者,也许它们并不适合像机器人动画或魔法少女动画那样当作现成的模板来再度(过度)使用,但影响注定是浅移默化的、深远的,就像上一个十年有《少女革命》,下一个十年才有《闪亮的塔科特》,因为上一个十年的《Cowboy Bebop》才有下一个十年的《Samurai Champloo》。然后是这个刚刚开始的新的十年,多少继承,多少突围,静观以待。&br&&br&虽然是不同的外衣,到了一脉相承的灵魂依稀可辨时,一种感性意识上的新类型(New Genre)就诞生了。我们不必当心它会再度消失,或后继无人。就算是十年一步。因为留下了脚印,不仅仅是作为动画的范畴,不止因为动画而被记住,它就不会风化消失。&br&&br&&br&&b&O- OP┃OP中的英文文案&/b&&br&&br&渡边信一郎选择的OP/ED风格着实是继承了师父高桥良辅的作派,充斥了故事背景补完、剧情预告性、以及弦外之音等等,类似几原新作《回转企鹅罐》OP但更富故事性的ED动画自不必说,隐藏于OP动画中的这段英文文案,恐怕是多数人都察觉到但又从未完整去整理过的:&br&&br&Once upon a time, in New York City in 1941...&br&At this club opens to all comers to play, Night after night,&br&At a club named &MINSTONS PLAY HOUSE& in Harlem,&br&they play jazz session competing with others.&br&Young jazz men with new sense are gathering.&br&At last, they created a new genre itself.&br&They are sick and tired of conventional fixed style jazz.&br&They eager to play jazz more freely as they wish. then...in 2071 in the universe.&br&The bounty hunters,who are gathering in spaceship &BEBOP&,&br&will play freely without fear of risky things.&br&They must create new dreams and films by breaking traditional styles.&br&The work, which becomes a new genre itself, will be called... &COWBOY BEBOP&&br&&br&很久以前,1941年的纽约城……&br&所有的演奏者们都聚到这家俱乐部,夜复一夜,&br&在这家地处哈莱姆的明斯通斯酒吧,&br&演奏者们以爵士斗乐。&br&年轻的爵士演奏者们欢聚一堂。&br&年轻人们最终从他们自己的新锐灵思中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存在。&br&他们厌倦了习以为常的所谓爵士。&br&他们希望能更洒脱地演奏自己的爵士。于是……现在到了2071年的宇宙。&br&赏金猎人们聚集到了太空船杂烩爵士号(BEBOP)上,&br&自由奏响他们的冒险人生。&br&他们必须打破陈规去创造新的梦想、新的电影。&br&是这样的作品,它成就了它自己的全新类型,最终被称为……“牛仔式咆哮”(COWBOY BEBO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abd294dd90f4daf4a351af2c1821d8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abd294dd90f4daf4a351af2c1821d89_r.jpg&&&/figure&&br&&i&图为现实中的咆勃爵士乐(Bebop或Bop)发源地明顿俱乐部(Minton's Playhouse)。&/i&&br&&br&&br&&b&P- Photosensitive Epilepsy┃3D龙事件&/b&&br&&br&3D龙事件是指日东京电视台(テレビ東京)播出的《宠物小精灵》第38话《电脑战士3D龙》中一个闪动过于频繁画面导致部分观众感到不适及晕倒、并造成685名儿童送院治疗的事件。根据日本动画制作惯用手法,常以不同颜色交替闪烁的方式突出爆炸场景,以求造成视觉暂留的震撼效果,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皮卡丘红蓝交替的电击闪光因此成了本事件的原凶——高达每秒12帧、长约5秒的强烈频繁红蓝闪光交替影响到脑部的控制,引发类似癫痫病的急性光过敏症(Photosensitive Epilepsy,也称为光敏感性癫痫症)。&br&&br&受此事件影响,《神奇宝贝》停播,而包括《浪客剑心》、《少女革命》等作品在内因此受累,某些画面不得不回炉重新进行剪辑。&br&&br&次年,日本各电视台于日共同协议推动电视节目开头警语的标示规章,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因此常常在动画开播前看到这样的警语:&br&&br&“テレビを見る時は、部屋を明るくして離れて見て下さい”&br&(&b&观看电视节目时,请保持室内明亮、不要太靠近电视机。&/b&)&br&&br&“テレビアニメをみるときは、部屋をあかるくして近づきすぎないようにしてみてくださいね。”&br&(&b&观赏电视动画的时候,记得先把室内电灯打开,而且不要太靠近观看喔&/b&。)&br&&br&&u&(2014.6 :新时代NETA“不要边玩手机边走路、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哦。”)&/u&&br&&br&“宠物小精灵效应检查”让日本的动画审察制度风声水起,大概在这五天前于同样的东京电视台首播的《Cowboy Bebop》因此成了《少女革命》(后者只影响到了最后一集而已)等作以外受此事件影响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加上其本身又涉及一些暴力元素(枪、打斗等等),严格的审查制度使之最终被腰斩至13话,在两个月内匆匆烧完;这同时也催生了不传世的怨念产物“Mish-Mash Blues”(SESSION XX よせあつめブルース)的横空出世,当作完结篇的总集篇,意识流的渲泄,截然不同曲风的氛围营造——这其中与嘻哈乐人的合作可能也直接引向了后来《Samurai Champloo》诞生的契机。&br&&br&这不是剧终。终有一天你会见识真正的《Cowboy Bebop》!&br&&b&THIS IS NOT END.YOU WILL SEE THE REAL &COWBOY BEBOP& SOMEDAY!&/b&&br&&br&当然,“Mish-Mash Blues”也留下了样的豪言壮语。&br&&br&1998年下半年,《Cowboy Bebop》转投WOWOW,如言走完全程。&br&&br&&br&&b&Q- Quiz┃小测验&/b&&br&&br&所有主角名字中共有一个字母是?&br&&br&&br&&b&R- ┃怒吼的二十年&/b&&br&&br&2022年的世界末日,让国家不复存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混在一起,太阳系各星球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特征的文化社区。一个混乱的时代,一个奇妙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时代来了又去。&br&&br&警察出现之前是个国家不复存在的时代——它实际上应该是“咆哮的二十年代”之意,但被我们假托之“怒吼的二十年”。&br&&br&时光流逝,行星和卫星上都再度成立了国家,主角们也长大了、进入故事……&br&&br&&u&(2014.6:如果说Roaring Twenties是个黑帮片致敬,Spike Spiegel估计也是个致敬(姓和黑帮背景,Bugsy Siegel)。)&/u&&br&&br&&br&&b&S- Space Western┃太空歌剧西部片&/b&&br&&br&西部片有过自己风光的时候,虽然都是些意大利人拍的西部片,近年来则是另一个特殊类型西部片兴起的时代,《牛仔和外星人》(Cowboys and Aliens)、《圣徒》(Priest)、《艾利之书》(The Book of Eli)……充斥着幻想色彩的后末日气息的西部片;但曾几何时,作为西部片亚类的另一种幻想向西部片——太空歌剧西部片,最早从“通往群星的运货火车”(wagon train to the stars)的“星际旅行”(Star Trek)系列,到新近的《地球浪子》(Outcasts),多少都有类似新边疆探索之调调的西部元素,而常常拿来作为与《Cowboy Bebop》比较的《萤火虫》(Firefly)则是其中的类型标杆之作。&br&&br&《Cowboy Bebop》则自然是另一个标杆。太空歌剧西部动画在日本动画史中一点都不算罕见,早《Cowboy Bebop》三个月播出同为矢立肇出品的《星方武俠OUTLAWSTAR》就是同样题材,而在《Cowboy Bebop》播出两天前开播的《枪神》(Trigun)也同样是太空歌剧背景下的异星西部片,在此之前还有《星铳士》(Saber Rider and the Star Sheriffs)、《银河铁道999》(Galaxy Express 999)、“哈洛克船长”(Captain Harlock)系列,之后则有《黄昏狂蟒》(Wild Arms~Twilight Venom~)、《枪之国度》(Gun Frontier)、《枪心剑刃》(Gun X Sword)……可谓不胜枚举。&br&&br&在这种情况下,《Cowboy Bebop》的诞生就一点都不算偶然,而它对该边缘题材故事类型的继承和发扬想当然意义重大。它完全是生对时代了。&br&&br&&u&(2014.6:太空武侠片星方是一定要补的……怎么就没有中国制片人投拍一部太空武侠片这才是中国式幻想的出路嘛)&/u&&br&&br&&br&&b&T- Tristesse┃离别曲&/b&&br&&br&《巖窟王》中对《离别曲》的经典改编《&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xiami.com/so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 WERE LOVERS&/a&》无疑是精彩至极的再创造,但就原封不动地用《离别曲》点缀一场分离的《Baby Blue》,更是让肖邦的声音哽咽。&br&&br&从《Baby Blue》窥豹一斑,不管是《Cowboy Bebop》还是《Samurai Champloo》,“相遇与别离”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成了渡边式舞台既定的序幕与落幕,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故事之外还有人生,约摸总是这样的意思。&br&&br&&br&&b&U- Universe & Ubuntu┃明灭宇宙论:天下共享的信念、连接起每个人&/b&&br&&br&《Cowboy Bebop》这样的班底,这样的一个创造组合,是经历了《高达 0083 STARDUST MEMORY》(渡边信一郎、川元利浩)、《MACROSS PLUS》(渡边信一郎、信本敬子、菅野洋子、河森正治)、《圣天空战记》(渡边信一郎、山根公利、菅野洋子)、甚至到更早以渡边前初次参与动画制作的《苍之流星》(南雅彦,渡边信一郎,以及后作《Samurai Champloo》的制片小林真一郎是该作的三大制作进行主力)的相遇与磨合而走到一块的志士同仁,就像不同的人顺着不同的溪流漂流而下,在交汇的河口汇合,进入另一条河,并最终进入同一片海洋,有点百川归海的东方式意象。总是关于之后的事——&br&&br&而《Cowboy Bebop》的位相差空间设定涉及了一个非常禅的世界观体系:&br&&br&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以1/48秒为周期进行“明灭”的「明灭宇宙论」认为,以1/48秒为周期我们自身在不断地“消失”着,在消失的瞬间同时出现在另外一个被称作「位相差空间」的异次元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是通常空间的1/240。因此,如果能够在这个空间内移动,只需要行进实际距离的1/240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从通常空间看起来就好像以240倍的速度在航行)。&br&&br&「相位差空间门」就是基于以上理论开发的可以让我们进入位相差空间的装置。通过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行星间的航行(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13-24小时)。就像现在的高速公路一样,门被称作「门公团」的组织管理营运着。&br&&br&一个是关于时间上的相遇概念,一个是空间上的告别。&br&&br&&br&&b&V-
Vessel┃MONO机体&/b&&br&&br&所谓的MONO,即宇宙飞船的“地外机械导航系统”(Machine Operation Navigation of Outer Space),是《Cowboy Bebop》对应于位相差空间门展开的太空时代的配套设定,它大致确定了太空船的机体控制、位置确认、自动计算等全部的操作,因此成为剧中几乎所有宇宙飞船装载着。而各机体共通的驾驶兼逃生舱也因此被称作MONO舱。&br&&br&广义上,所有装载了MONO系统的宇宙飞船都可以被称作MONO机体,而狭义地,则指只搭载了MONO舱的中小型宇宙飞船。根据形状和类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MONO Racer(例如Spike的剑鱼II)、MONO Boat(例如Jet的榔头)和MONO Carrier(例如Faye的红尾),不过,界限其实并不严密,同时除了TV系列中出现的民用机,电影版中还出现过军用机型。&br&&br&山根公利的机设存在某些复古特征的经典工业设计特点,像《Cowboy Bebop》中的太空集装箱看起来就相当带感(似乎在《宇宙先锋》中也见过类似设定),而他在《亡念之扎姆德》的校车基本上就照搬了雷蒙·罗维的灰狗巴士。&br&&br&&br&&b&W-
Welsh Corgi┃Ein & Coline&/b&&br&&br&川元利浩一直试图增加Ein的戏份,而剧场版要以Ein为主角的念头也是他的主意,只不过被渡边否决了。川元为了Ein更生动特定买了条威尔士柯基犬,取名Coline,拉到工作室观察、炫耀。所以,最后也实在分不清他喜欢Ein多一点,还是Coline多一点。搞不好,如果真有一部Ein的衍生剧场,那Coline就会登场;据称,Ein的原型还不是Coline,而是他朋友家另一条叫Billy的柯基犬,所以,搞不好,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Ein大电影中,Billy也会登场。谁知道呢。&br&&br&Coline于2005年过逝( - ),川元利浩在原画集《COWBOY BEBOP Illustrations The Wind》中道:“直到我们在彩虹桥再次相见”(Until the day we meet again at the Rainbow Bridge),并以此书献给亡故爱犬。&br&&br&&br&&b&X- Xyphoid & Xenogeneic┃剑鱼与变种龙虾&/b&&br&&br&先说龙虾。说到龙虾,首先要提到的却是当年《Cowboy Bebop》的天朝D商杰作,为此VCD时代的《Cowboy Bebop》都被叫作“恶男杰特”,但这么硬的片名果然不辱使命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有“比起赏金猎人、星际牛仔之类,还是恶男杰特让人过目不忘啊”这样的大丈夫吐槽。不过也有人庆幸至少没被翻译成“那狗、那女人、那船”。不过,既然有“混沌武士”在后,出蓝光的时候D商不妨考虑下“咆哮牛仔”。&br&&br&然后才说到龙虾(SESSION #11 闇夜のヘヴィ·ロック Toys In The Attic),当然,这只是“恶男杰特”的collateral damage,所以,大家应该知道,龙虾(lobster)最初为人所知的面貌居然是松坂牛肉,还是进化了的松坂牛肉!真是情以何堪,再加上作为《异形》(Alien)致敬集,简直就匪夷所思。在知道真相以后,群众们纷纷表示,“又失去一个不去奢侈一把松阪牛肉的理由了”。&br&&br&说完Spike放了冰箱准备偷吃却忘记吃导致变异的诡异龙虾之后,我们来提一下牛仔的坐骑,也就是“剑鱼II”(SWORDFISH II)。“剑鱼II”是Spike使用了10年的爱机,可以说与《萤火虫》中宁静号一样标志性的存在,它的原持有者是Spike的好友杜汉(DOOHAN)——这个欧吉桑角色登场那集的航天飞机应该让不少人印象深刻,那集的篇名叫做“野马”(SESSION #19 WILD HORSES)。题外,日,一架P-51“野马”(Mustang)战机在参加美国内华达州里诺飞行表演时突然失控冲向看台坠毁,飞行员当场死亡,至少75人受伤。&br&&br&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1日晨5时57分(北京时间21日17时5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其“谢幕之旅”,这意味着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终结……不过,从现在开始六十年后的2071年它将在另一个红色行星起航。航天精神永存!&br&&br&&br&&b&Y- Yoko Kanno┃菅野洋子&/b&&br&&br&“下次请做出巴赫的感觉,拜托你了!”渡边君对菅野小姐说。&br&&br&鉴于洋子已是单身状态、沟口肇的大提琴更低沉了,鉴于洋子这两年没接什么配乐、07DTB08MF然后就没什么大动作了,鉴于渡边在七夕为洋子献上77Live演唱会的开场动画、前者四天前还在法国巴黎的Japan Expo,鉴于《MACROSS PLUS》时候就献出的GABRIELA ROBIN马甲在77Live上的揭晓,鉴于我们都相信《Baby Blue》是个磨合,鉴于渡边居然给洋子的《圣天空战记》提过意见(未遂)、而该动画是菅野与沟口肇的合作作品、而菅野居然有看脸蛋选监督的传统……这中间不会真的存在一个子虚乌有的三角恋吧…………种种迹象让人觉得,这两人肯定是在孕育着什么,丸山正雄制片的剧场,或者一个新TV!?我们翘首以盼。&br&&br&&u&(2014.6:《恐怖残响》再续JQ)&/u&&br&&br&&br&&b&Z- Zenith┃巅峰之作&/b&&br&&br&《Cowboy Bebop》在国内获1998年第3届神户奖最佳动画剧集(前两届分别是《EVA》与《少女革命》)、2000年第31回星云奖电影·表演·多媒体部门大奖,而在欧美,该作也多次被例入各种最佳榜单。&br&&br&这部将经典西部片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纽约黑色电影(film noir),爵士乐以及香港动作片等元素相结合的动画,就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综合小说”类型但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综合动画”,好比一个大熔炉,在既定的世界观背景下,将纷纭杂陈甚至相反的元素赶到一起,并在混沌状态自行涌现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br&&br&也因此渡边的创造模式让他所创作的作品,不管是《Cowboy Bebop》还是随后的《Samurai Champloo》,孕生了更多的解读性,一种建立在观赏价值之上的必要解读,一种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一如几原邦彦的作品——他希望在作品里存在“动画以外的事物”,这让它们的存在不仅仅局现于动画范畴之内。&br&&br&&u&(2014.6:至今在我心目中够的上&b&New Genre&/b&也就渡边的《Cowboy Bebop》和几原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ite.douban.com/108088/widget/notes/178912/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少女革命&/a&&/u&&u&》……有人说怎么能忘记《EVA》、也许对某些人是吧……另,虽然并非开创了什么,必须是高桥良辅和汤浅政明的死忠,因为他们做的都是成年人看的动画。&/u&&u&)&/u&&br&&br&&b&更多“Cowboy Bebop及相关”主题文章请进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ite.douban.com/widget/notes/5709919/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iverse》 ISSUE 01 &The Tank&&/a&——&/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5fd4f78f243f7aa0484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5fd4f78f243f7aa04849_r.jpg&&&/figure&
题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群博叫ACGTALK——现在它已成星空中的传说——我是关门大猩猩Kaito(当然、我还有超多闻所未闻的马甲);很久以前又有了一个叫Animefever的动画主题站,出了仅有两期的名为《Aniverse》的以动画人为主题电子刊物(
以下是一些笔记 &br&&br&  CB其实是一部非常端正的作品。端正体现在从系列构成到人设到分镜到BGM的饱满、丰盛、平衡,最弱的几话也超出平均水准,又有几个炸裂回将它提升到天才之作的高度。它无疑深受香港黑帮片影响;可能受到川尻善昭影响,但不如川尻邪艳;受德州西部片影响,但并不和纯正西部片一样粗砺,整体仍然环绕着日式细腻的「羁绊」的核心而铺就。它娴熟到极致的运镜、大量值得反复回味的细节刻画、深得冷硬派精神的对谈和独白,均是矢立肇七人的全心奉献。 &br&&br&  系列构成信本敬子非常称职地完成了布局,将几位主角的不同命运线索巧妙缠绕在一起,从十话开始布置出一个高潮迭起的连环锁链。在我看来,前十话都只用于介绍人物和世界观:第一话两位主角出场;第二话展示作为主要舞台之一的火星——显然原型是香港;第五话对Spike的身世轻轻带过,同时最终boss初登场;第六话交代世界观——位相差空间的设定;第七八话是情节喂不饱的柔情小故事,如果还有其他作用,我想是为了给全篇添注一些酒气;第九话又有一位主角出场;第十话回忆Jet的过去。&br&&br&  其中第五话集中凝结了cowboy bebop的整体风格:用一场非常富于杜琪峰风味的枪战开头。一双修长的手在洗牌,掉落一张红桃A。一支枪,一条烟。暗淡的紫色穹窿,玫瑰窗。教堂背景的激战,与回忆糅合,自然被赋予「救赎」意味。作画华丽,「I walk in the rain」旋律哀婉,与最终话风味融贯呼应,大约也是信本敬子老师的功劳。 &br&&br&  第十话换了一个脚本作者。新作者稻荷昭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少女阿菲出场的第十八话的脚本作者。他似乎比较擅长曲折迂回、难以言说的酸涩情感的刻画。这一话郁悒的情感氛围,用披头士的一句歌词来概括,大概是「Why she had to go I don't know she wouldn't say」。其中一场水上追击战的BGM是相当动人的轻快歌谣, &a data-hash=&b6e90014fecd11beffc86f3c13e26595& href=&//www.zhihu.com/people/b6e90014fecd11beffc86f3c13e2659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6e90014fecd11beffc86f3c13e26595& data-hovercard=&p$b$b6e90014fecd11beffc86f3c13e26595&&@冉霄&/a& 认为是阿拉伯民谣风格。 &br&  菅野洋子的音乐,与其说和谐,不如说正以微妙的违和感取胜:在枪战和追击战中,不使用激烈的音乐,而用轻盈的旋律和低沉温柔的歌声覆盖在枪击声之上,这大概也是许多导演譬如昆汀爱用的手法。 &br&&br&  cowboy bebop从第十一话开始结束铺垫,进入一个连连炸裂的回合。第十一话的脚本家横手美智子,是xxxholic、隐王、乌贼娘、白箱、女子落语的系列构成,也参与过银魂的脚本创作,具有相当疯狂的幽默感。全篇最好笑的十一话和十七话都由她负责编写脚本。 &br&&br&  十二十三话的jupiter jazz是信本敬子计划中的第一个小高潮。第十二话中对Faye的人物刻画几乎达到了王家卫女主角的地步,一个crush,你很难不在这一话爱上她,而你又将在第十八话再次爱上她,这是一个甜蜜的预谋。十一话以来你看着她顽劣地抽烟喝酒、赌博出千,穿高跟短靴踩别人的脚,而在这里陷入一种自我放逐的颓靡。这份颓靡像鸦片一样让人陷入酩酊地狱。更不用说这一话还有从13:30开始的一场作画令人头晕目眩的超精彩肉搏战和目前为止出现过的最美丽的男人。十三话的收束,老实说并不十分让人满意,本来期待阿菲那条线会更炸一点,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圆融。「你说你不需要朋友,我却为同士这个词而着迷,无法克制到几乎要流泪。」 &br&&br&  十四十五话比较平……也可能是因为我对Ed这条线没什么兴趣所以没有认真关注。第十五话作监是逢坂浩司,这一话里阿菲有许多美如画的面部特写。 &br&&br&  第十六话的脚本也是横手美智子,这一话在我看来是全篇除了最后一话之外最富于纯正hard-boiled风味的。无重力环境下一颗颗漂浮的血珠,退役老警察之间的对谈,「戒烟失败了」,一声叹息,所有意味都阒寂地沉淀了。 &br&&br&  十九话比较酷。二十话是异色的一话,演出为武井良幸。犬齿,猫咪的叫声,病院,毁灭性乐园。二十一到二十三话个人认为比较平淡,其中不少反派都被赋予白左特质(尤其Teddy Bomber)。看的时候忍不住觉得CB真o德州红脖…… &br&&br&  最后三集开始一层一层用寂寞感向上堆叠。女人躺在过去房屋的荒凉空地上,幼女在斜阳中远去,「人类……要珍惜自己的羁绊。」 「苦艾酒放太多了。」「到头来还是无家可归。」《非洲的青山》。你在西部片、香港电影和冷硬派侦探小说中所能够看到的阴翳、惆怅、困顿、疲倦和酒气,渡边信一郎都画给你看。命运将无可逆转的绝望压在每个人身上,像瓢泼大雨落在女人失色的金发上。最后Spike和Faye的大段对谈,值得作为hard-boiled教科书来研读。 &br&  「从那时开始 我就一边眼睛看着过去 一边看着现在 眼睛看见的并非真实 我这样想着」 &br&  「我本来想做个永远不会醒的梦 但是不知何时 却从梦中醒来了」 &br&&br&  写完发现今天是秋分日。
以下是一些笔记 CB其实是一部非常端正的作品。端正体现在从系列构成到人设到分镜到BGM的饱满、丰盛、平衡,最弱的几话也超出平均水准,又有几个炸裂回将它提升到天才之作的高度。它无疑深受香港黑帮片影响;可能受到川尻善昭影响,但不如川尻邪艳;受德州西…
真——&b&神作&/b&。&br&看过这部动画我过去将近二十年看过的所有动画统统靠后。&br&&br&先说点其他的。&br&有时候女人可能不理解男人。&br&“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死脑筋啊!你一定要这么干吗?”等等等等。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明白为什么钻牛角尖,不明白为什么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明白他……&br&有时候杀了他的心都有,就像最后一集菲恨不得一枪崩了史派克,最后只能朝天怒放空枪。&br&我要说的是:&br&&b&男人,是一种浪漫至死的生物。&/b&&br&&br&而这部动画,每一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元素,每一个人物无时无刻不在挥洒着男人的浪漫。&br&毫无保留。&br&这是唯一一部我成年后看了不会感到相见恨晚的动画。如果我在中二期去看,会把本片90%的精髓自动过滤掉,这才是遗憾。和EVA不同的是,这不是一部拍给青少年的动画,这是一部集合了所有成年男人浪漫情怀的动画。还有那些致敬香港电影李小龙西部片公路片等等无处不在的梗。其实大学时候我一个好友就推荐我看这部动画,当时我早已耳闻,但觉得时候未到给扔下来了。而这次让我决定追下去的原因就是第一集结尾,史派克和罪犯情妇的一次眼神对望。随着音乐舒缓的节奏,她自杀了!&br&太TM屌了!&br&短短26集里,各种影视风格大杂烩,毫无违和感。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故事,剧情毫不拖泥带水,有限的二十分钟里能玩出各种神转折,而且往往突然那么一下子,音乐一起,剧情节奏完全改变。那一瞬间你能感觉的有什么东西直击内心深处,每次感触还不一样。空灵?寂寞?感动?感叹?都有。每集结尾还意犹未尽。&br&这世界上最大的悲伤不是你抱头恸哭。而是你明明知道自己这时所有心理防线已经崩塌,却因为命运捉弄或者其他原因TMD就是哭不出来,只能摆出一副得道高僧一般的面孔无助地凝望着前方。Bebop上的成员,除了天性开朗的ED和负责卖萌的Ein,剩下三人无一不是这种状态。&br&我印象最深的,正是讲述这三人故事的三集。&br&Cowboy Bebop里最煽情的部分,并不是那种让人撕心裂肺的痛哭,而是我上面所说的那种,剧情娓娓道来,然后你忽然就因为那一个转折,崩溃了。&br&Ganymede Elegy&br&昔日的旧情人为了现在的男友向Jet开枪。&br&每一枪打出去,我流一滴眼泪。不知道是为Jet,还是因为什么。&br&那滋味太难受。&br&Speak like a child&br&无论之前的剧情多么无厘头多么逗逼&br&在几人开始放菲那卷七十年前的录像带后,所有人都沉默了&br&“为自己加油!加油!我自己!加油!”&br&画面中的青春少女菲穿着拉拉队衣服为未来的自己打气。&br&对于一个跨越时空已经失忆抽烟喝酒穿着性感的御姐而言,那一份青春的青涩和天真无邪就好像是在数落自己为何沦落变成这样。今天的你真的就是昨天你希望的样子吗?&br&还有本集开始Jet讲的浦岛太郎,他和Spike“龙宫寻宝”,打开了宝盒,然后真的发现&br&他们都老了。&br&The Real Folk Blues&br&Spike说,他一只眼睛看着过去,一只眼睛看着未来。&br&Spike说,他只是做了一场很漫长的梦,现在醒了。&br&Spike说,他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否还活着。&br&他们都说,Spike活在过去当中。&br&这不叫过去,这叫梦。&br& Julia死前:这是梦吗&br& Julia眼睛里倒映出的Spike笑着说:嗯。&br&&br&他明白过去的梦幻和眼前的现实。他说他做了一场梦,现在只是醒了。&br&什么梦?他与Jet、Faye、Ed、Ein在Bebop号上赏金猎人的快乐生活。但这不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宁愿把现实称作“梦”,去回到自己的那个梦里。那里有他的生活,有他心爱的女人,有他自己。&br&有只属于Spike的浪漫。&br&为了自己这个浪漫的梦,死又何妨?&br&Faye不明白,拼命阻止Spike回去;&br&同为男人的Jet明白,所以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送别老友。&br&&br&菅野洋子的《See You Space Cowboy》响起,SwordFish发动,所有观众泪如泉涌。&br&对啊,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只想哭。&br&除了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我们什么都做不到。&br&最后有如圣光降临一般,重伤的Spike一步一步走下阶梯。&br&直到星光黯淡→消失。&br&&br&动画制作人员们近乎疯狂地玩尽了所有八九十年代的梗,向全世界宣告:&br&男人很傻,但是&br&这就是男人&br&&b&这就是男人的浪漫&/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b6ed658c74b889b7c9168c2afd3893d_b.jpg& data-rawwidth=&2667&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b6ed658c74b889b7c9168c2afd3893d_r.jpg&&&/figure&&br&
See You Boy&br&
Sometime Somewhere
真——神作。 看过这部动画我过去将近二十年看过的所有动画统统靠后。 先说点其他的。 有时候女人可能不理解男人。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死脑筋啊!你一定要这么干吗?”等等等等。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一条道走到黑,不明白为什么钻牛角尖,不明白为什么不…
我觉得“推荐”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参考一家之言比较好。&br&一来,日本动画这么多,一年出个200部,每个人都不可能看完,我推荐给你看这部动画,只是因为我看过“这一部”而已,很可能存在另一部和它题材类型相似但更优秀的作品。假如你听信了我的说话看了我推荐的那一部,就可能走了弯路浪费时间。举个例子,BONES公司的《翼神传说》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新世纪福音战士》,《黑之契约者》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星际牛仔》,一个BONES的粉丝可能会推荐你看那两个前者,但实际上你更应该先看那两个后者。&br&二来,每个人的阅历和趣味都各不相同,别人心目中的好片可能就是你心目中的烂片,把自己的时间赌在另一个陌生人的兴趣上其实是很冒风险的。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混沌武士》是很多人会推荐的好片,但本人就对它无感,浮世绘和hiphop的混搭别人看起来是加分我看起来是减分,剧情也有点零散没能把我牵引住。个人兴趣有时会和大众趣味突兀地相差很远。&br&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人的意见有风险,但很多人的意见就有参考价值了。这里想放几个榜单,它们来自不同的用户群体,代表着不同的趣味,好看的经典的新奇的猎奇的,应有尽有。&br&&br&基础篇&br&假如你才刚刚脱离“日本动画就是海贼王火影死神柯南”这个观念,那你可以先从全榜单开始。个人比较推荐Bangumi的动画排行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ngumi.tv/anime/browser%3Fsort%3Dran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部动画 | Bangumi 番组计划&/a& ,这个网站相当于ACG界的豆瓣,代表了广泛的中国观众品味而且方便查看。数据上,差不多最多人评分的EVA有4700个人投票,数量还可以,虽然对比豆瓣的40000人相差是比较大,但由于豆瓣的日本动画和电影混在一起找不到了,所以Bangumi的排行榜更有价值。&br&个人认为这个榜单的前100名都值得看(100名以后的也值得看,但从前面的开始比较保险),看到哪个有兴趣就看哪个,无论你喜欢什么元素,都可以先找对应的看一下。&br&想看经典,可以从《新世纪福音战士》开始;&br&想看热门,可以从《银魂》开始;&br&想看机械人宇宙战争,可以从高达系列开始;&br&想看校园萌妹子,可以从凉宫春日系列开始;&br&想看小清新,可以从《夏目友人帐》开始;&br&想看青春和爱情,可以从《蜂蜜与四叶草》开始;&br&想看硬科幻,可以从攻壳机动队系列开始。&br&假如一部片子看起来好像不是太出名,又从封面和介绍上看不到以上的元素,那多半是一部以剧情取胜的内涵作,例如排名33的《Monster》。&br&看到好看的作品就可以从这部作品延伸下去,寻找和它相似的其他作品。大部分动画都不是原创动画,它们都有原作漫画、小说、游戏,寻找原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展开延伸;还可以使用“喜欢这个的还喜欢”这样的网站功能;除此以外,有一些公司、系列、导演会有着统一鲜明的个人风格,它们各自的作品中,往往喜欢一个就会喜欢上其余的,这种兴趣延伸往往一抓一个准。风格比较统一的有:&br&&b&公司&/b&:&br&吉卜力工作室(导演群包括宫崎骏、高畑勲、近藤喜文、宫崎吾郎、 米林宏昌)&br&&b&系列&/b&:&br&高达系列&br&&b&导演&/b&:&br&渡边信一郎(《星级牛仔》、《混沌武士》)&br&今敏(《千年女优》、《未麻的部屋》)&br&新房昭之(“物语系列”、“绝望先生系列”、《魔法少女小圆》、《不可思议的教室》)&br&新海诚(《星之声》、《秒速5厘米》)&br&&br&还有以下公司的往往在描写某方面时特别有特色,假如你特别迷这方面也可以往这个方向延伸:&br&京都动画公司的美少女(《凉宫春日的忧郁》、《幸运星》、《K-ON!》、《AIR》、《Kanon》、《CLANNAD》)&br&BONES公司的动作场面(《钢之炼金术师》、《异邦人无皇刃谭》、《Soul Eater》)&br&J.C.STAFF的轻小说改编(《灼眼的夏娜》、《魔法禁书目录》)&br&&br&其实这个榜单你很快就可以扫完了,因为从你觉得不合你频道的片子延伸一抓,往往就可以斩掉一大片作品,不用顾忌“名作”、“经典”、“不看可惜”这些评语,那是别人的评价,人生苦短,应该拿去享受你喜欢的作品。例如我个人就毫不犹豫斩掉了继续看《夏目友人帐》后面三季的念头。&br&假如要从这个Bangumi Top100中选择我个人喜爱的话,我会这样选:选一部动画现在马上翻看的话,我会选排名97的《FLCL》;选一部动画,告诉我看完它后我这辈子都不能再看动画了的话,我会选排名24的《无罪》;假如现在把我扔去荒岛,告诉我只能带去一部动画,这辈子只能反复看这部动画过了,我会选排名82的《日常》。&br&&br&进阶篇&br&说是进阶篇有点言重了,看动画又不是进修课程,但一时又想不到更好的小标题。经典作很多时候,代表着创新、破天荒、敢作敢为的第一人,它们的光芒太耀眼,会把它们的后辈掩盖。举个电影上的例子,50年前和今天,人们进电影院看《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两部电影,其实都是因为它们令人震撼又迷人的太空场景描写而已,但却因为前者的主题和内涵过于高大,使得后者在影史地位上和前者相差太远。所谓的“进阶篇”,就是从imdb top250中找到《2001太空漫游》并醉心于它的场景描写的观众,如何不让《地心引力》被它的光芒所掩盖。&br&这个时期你会发现你慢慢喜欢上看庸作或者大家都不叫好的偏门作,一些你觉得剧情很普通啊设定也很一般啊无非就是这样和那样嘛的动画片,你会忍不住一口气把它全部看完,完了以后还觉得入戏很足感触很深,特想把男主角/女主角设定为自己的手机屏保,特想把某一集的某一段翻出来反复观看。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是看动画这条路上最开心的一个阶段。&br&这个时候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榜单是S1的动漫投票鉴赏区: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saraba1st.com/2b/forum-83-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动漫投票鉴赏&/a& 。这个榜单可能最接近题主的“近几年”这个要求,因为这个鉴赏区是从2008年才开始运营,你在bangumi top100中看到的大部分动画这里都看不到影子。虽然最高票的作品只有1164票,但因为只有论坛71权限以上的用户才能参与投票,所以投票质量我个人认为很有参考价值,假如有补番需求的话我会首选参考这里,S1的漫区虽然有时看起来觉得有点群魔乱舞,但用户总体水平是相当高的。为了便于观看和查找,可以选择这个界面高大上的索引系统:&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abs.ieph.net/S1ACVoteCloud.sw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labs.ieph.net/S1ACVoteC&/span&&span class=&invisible&&loud.sw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制作系统的是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people/ep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ph&/a& 大大)。下面是2008年至今所有动画作品评价的一个总图(排列顺序是随机的,每次刷新都不同):&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0e0debac206_b.jpg& data-rawwidth=&1129&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0e0debac206_r.jpg&&&/figure&这个图里主要是两个信息:作品题目字体的大小代表投票量,越大的字体越多人投票,也反映了作品是否话题作。本图并不能完全展示所有08年以后的动画,从图中只能看到一些比较热门的作品,所以可以从右侧选项中进入各个季度分支里详细观看。字体的颜色代表最后评分,可以参考下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1f30dc3aa9c525cf6b2_b.jpg& data-rawwidth=&109& data-rawheight=&1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9&&&/figure&&b&红,评高分的人多;蓝,评低分的人多;绿,评中间分数的人多;粉,高分和低分的人一样多(争议作)。&/b&我个人推荐的选择补番顺序是,结合字体大小,然后红→粉→蓝→绿。高分作自然不用说明,争议作中诞生你心目中的独特神作的可能性极高,而平庸作通常都比较大众。虽然图中是色彩斑斓,但其实无论颜色是什么只要图上有名的都是近几年不容错过值得一看的动画。这里在各种颜色中挑一些字比较大的作品评论一下。&br&&br&&b&红色&/b&:&br&&br&&b&《魔法少女小圆》&/b&:21世纪以来最“现象级”的日本深夜动画,披着魔法少女外壳的反类型片。此片在播放期间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都带来了滔天怒涛级的讨论,在2ch上超越了《凉宫春日的忧郁》成为了动画版历史上讨论串主题数最多的动画。蓝光销量各种破纪录犹如吃生菜,剧场版超越了《轻音少女剧场版》缔造深夜动画延伸电影的日本史上最高票房20.6亿日元。这部作品是一部最适合追着看的动画,是一场持续4个半月的疯狂营销大战。你可以不相信政府,但一定要相信宅男们虔诚参拜的神物;你可以觉得它不好看,但你一定要看。&br&&b&《冰菓》&/b&:京都动画公司作品。虽然改编自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推理小说,但褪去所有外衣后会发觉,它其实只是用长达22集的漫长过程去描写一个男生如何堕入爱恋而已。温柔又美好的,正是不完全的我们。青春,既有温馨也有疼痛。作画水平非常高,片头片尾光列举本集的原画工作人员就能把整个屏幕都占满。是我个人心目中京阿尼的top3之作(top2是《凉宫春日的消失》,top1是《日常》)。&br&&b&《反叛的鲁路修》&/b&:日升动画公司作品。拿出了日本动画最稳打稳扎的元素——机械人战争+政治阴谋+男主角的特殊能力+男主角的特别高的智力+旁人的特别低的智力,加上莎士比亚的剧本(?),CLAMP大妈的人设,联合打造了新世纪最典型的商业动画。情节跌宕起伏,虽然第二季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而造成剧情发生了暴走,但这片子依然成为我推荐给不看动画的同志们的标准入门作。&br&&b&《命运石之门》&/b&:原名《SGate》,改编自5pb.社和Nitroplus联合制作的同名文字悬疑游戏,是“分号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余两部是《CHead》和《RNotes》,均已动画化)。平心而论,当最初听到了悬疑游戏的题材和继承了KID社一部分血脉的5pb.,都让我不禁期待起本作能否再现那款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文字悬疑游戏巅峰之作《Ever17》给玩家曾经带来过的无与伦比的震撼。事实上,《命运石之门》的核心包袱在动机上还真的和《Ever17》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只学了前辈十分之一的功力,结局就把我震得屁滚尿流。好了,胃口吊得有点多,正经的说,本作是很正统的关于时间穿越题材的作品,假如你看了第一集觉得很好看,那么赶快转为玩游戏感受神演出还来得及,那么赶快转为玩游戏感受神演出还来得及。(重要的东西要说两次)&br&&b&《回转企鹅罐》&/b&:这名字的命名风格最初一看还以为是村上春树哪篇小说被动画化了。被誉为otaku三大神作之一的《少女革命》的导演几原邦彦沉寂十数载14年磨一枪的新作品,依然是晦涩的意识流演出,仿佛打满灯光的舞台剧布局。虽然看得让人云里雾里,但本质其实是个很温暖的故事。少年少女围成圈,我的命运你来品尝。还有顺带一提片里的“生存战略”太赞了,比《少女革命》中的“绝对命运启示录”还要赞,我都想提名它为日本动画最强的变身兼用卡。&br&&b&《四叠半神话大系》&/b&:汤浅政明作品。四叠半,日本大学生宿舍的面积。使用魔幻现实主义和绚烂色彩风格的浮世绘描绘的一场迷走的青春,算是一部很婉转和委婉的大学生励志剧。可以预先说明,本片神在最后,适合追不适合补,假如是一口气补完的话前期会累积一定的烦闷和迷惘,但这些都为了在最后的狂奔中释放和爆发。推荐给吻合电波的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db9badd30_b.jpg& data-rawwidth=&2656& data-rawheight=&2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db9badd30_r.jpg&&&/figure&&br&&b&粉色&/b&:&br&&br&&b&《革命机Valvrave》第一季&/b&:不知道是谁说过,现在的动画要在播放时火起来的秘诀:JB乱、超展开、打打打,这部动画竟然能同时完成三个任务,实在让人惊讶。来自日升动画公司的作品,再次展现出元素糅合的大混搭,原本很有希望成为次时代的《鲁路修》——至少第一季是。别人说在《魔法少女小圆》三集一次的超展开轰炸下小心肝已经有点承受不住,《革命机》竟然可以做到每集都超展开,一集比一集劲爆,更有甚者例如第一集竟然可以每5分钟一次超展开,着实让人瞪目乍舌,感到好像坐上云霄飞车一样丧失了心智。这种片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心目中的独特神作,我给这种类型起了个名字,叫“颓废型超展开片”,就是说剧情冲突来临得太突兀,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散发着迷人的毒品般的诱惑,在跟随着它步伐的不久后会慢慢地迷失自我。看了多年片子,我渐渐习得了故作严肃的批判性眼光,用应得的加分项和逊色的减分项来评价一部作品的优缺。是《革命机》让我重新听到了灵魂的呐喊,我抛开了表达意图抛开了作品深度抛开了立意抛开了创作目的,只是专心地对下一分钟究竟会发生什么剧情翘首以盼。Valvrave,那是颠覆智商的系统。&br&&b&《轻音少女》第二季&/b&:京都动画公司作品。“无比典型的废萌片。假如你想无忧无虑不带脑子地看日本女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对十几岁美少女如痴如醉的话,那么...”——以上的评语,对于评论这部动画的第二季来说已经不适合了。《轻音少女》是罕见的一部第二季超越第一季的动画,京阿尼略微调整了第一季过度泛滥的为萌而萌的气氛,在第二季施展了它深不见底的日常剧情演出功力,使这部动画从“废萌片”升级为带有感染力的“清新型废萌片”。事实上在这个评分系统中,《轻音》第一季是绿色的(平庸),第二季变成了粉色(争议),原来集中于中间的评分经过第二季后向高分和低分两个方向分散开去,个人觉得这种两极分化就是把剧场版的票房推向了19亿日元的高度的原因。第二季过后,堀口悠纪子的轻音脸人设渗透到京阿尼的每部作品当中,影响深远。&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6f08bf9a343eda73f246f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6f08bf9a343eda73f246f_r.jpg&&&/figure&&br&&b&蓝色&/b&:&br&&br&&b&《罪恶王冠》&/b&:播放前让人期待过高加上拙劣的营销手段将一部“无以名状”、“一团混沌”的动画推向了烂片的悬崖。虽然有优秀的音乐优秀的人设和元素糅合大混搭,但剧情走向却有点让人预测不能。虽然如此,这片依然是我个人第二部心目中的“独特神作”,同样是“颓废型超展开片”,适合补不适合追。很多人说此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成功塑造一个能留名的人物,但我觉得这只是因为人物们被太耀眼的剧情异色光芒所掩盖。后半段的情节韧性很高,让人越看越起劲。&br&&b&《刀剑神域》&/b&:改编自同名轻小说。是唯一在“这本轻小说真厉害!”评比中蝉联两届冠军的作品。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部动画,剧情王道,作画精良,人设优秀,节奏出色,音乐良好,是很值得推荐给没有看动画习惯的同学的爽片。其实基本上大部分对此片的差评都集中在“网游”这个点上——它太像一部连载在起点上的网络小说了。“看日本动画和看中国起点网文两个行为是没有区别的”——观众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于是怒打差评,死得有点冤。&br&&b&《Angel Beats! 》&/b&:麻枝准编剧,延续了key社世界观风格和人物风格的作品。题材和立意都是挺有趣的东西——超生不了的灵魂在一个死后世界相聚,相当于描写在奈何桥喝孟婆汤前的逝者。但出来结果节奏发展飘忽不定集与集之间连接生硬,每一集单独拿出来都不错,连起来却很别扭,这原因可能是麻枝准写惯了超长剧本的galgame一下子突然去写13集动画导致的不习惯。再加上本片播放前宣传夸下海口,说是“最高的人生赞歌”,还拍了个好看到不得了的预告片,期待落差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83a0eaf8d8b_b.jpg& data-rawwidth=&1760&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83a0eaf8d8b_r.jpg&&&/figure&&br&顺带一提,上面这三部动画其实都是近年的热门作,事实上都值得推荐,没有评分的这么糟糕,都怪营销团队猪队友了。&br&&br&&b&绿色&/b&:&br&&br&&b&《Fate/Zero》&/b&:改编自同名小说。原作是黄色游戏剧本家虚渊玄在型月世界观中写的同人,是游戏《Fate/Stay Night》的前传。虚渊玄这个人,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也有自己的一套展现残忍的方法,这些特色和型月的世界观与设定相结合,是这本原作小说的看点。动画在还原上做得中规中矩,但经费预算分配颇为失败,前期的几场打斗出色得让人震惊,后期人物的作画崩坏又严重到让人胆寒,所幸剧情救活了全剧。顺带一提,本作第一集的niconico中文直播、“陈坤微博事件”、还有后来bilibili的第二季第一集同步直播,让我有一种正在经历日本动画在华版权时代前哨战的感觉,有一定里程碑意义。&br&&b&《&/b&&b&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b&:原名《あの日見た花の名前を僕達はまだ知らない。》(句号不能打少),是2011年的一部原创动画,讲述的是为了给突然出现的昔日已逝的好友鬼魂超生,早已渐行渐远的青梅竹马们重新走到一起来的故事。本作心理描写很细腻,主要人物有血有肉塑造得很成功,剧情虽然是很王道的小清新煽情,但对观众的感情冲击做得很出色,每集结尾那首好听到泪如泉涌的片尾曲插入是近年来最出色的演出。虽然最后结局榨泪煽情过度,但瑕不掩瑜。本作的第一集和《化物语》的第一集、《回转企鹅罐》的第一集是个人心目中五年来的top3首集,翻看无数次。此片被黑主要是集中在编剧冈田磨里小姐身上,这位同志多年以来一直专注狗血剧情的描写,是日本动画琼瑶化,韩剧化的代表。至于你是否吃她那套,就各花入各眼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1fa783b54d49ad10cd42aadfc153764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1fa783b54d49ad10cd42aadfc153764_r.jpg&&&/figure&&br&这里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大图中的其中13部作品,更加详细的话需要按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季度的分支里筛选,好看的片子多如牛毛。投票区有补完一些08年前的经典之作,例如在传说中的神片爆发年2007年时投票区还没有成立,所以2007年产生的那些流传后世的动画的投票量都不够大,隐没在上面那幅大图中了,但点进分支的话会看到每部题目都红光耀眼。&br&为了和别的榜单统一口味,这里结合用户群体总结一下S1动漫投票区的评分特点:&br&1、作品发起投票均安排在该作品完结之后,努力确保所有投票用户是在看完全剧的情况下评分的。极大减少了豆瓣和bangumi的“一话弃”党对慢热作品分数的拉低。&br&2、每个论坛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作品,论坛讨论气氛会影响用户的评分。举个例子,S1动漫区有五大G点,东革西麻南春北白中小圆,这五部作品(《革命机Valvrave》、《天才麻将少女》、《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白色相簿2》、《魔法少女小圆》)的讨论热度异于常人,这些从讨论帖里激战一天后走出来的患了狂热病的病人所评的分,确实会和外界有点偏差。&br&3、神回加分、拙劣营销减分的现象严重。前者的例子如《四叠半神话大系》,第十话神演出可以一击封神;后者例子如《Angel Beats! 》。&br&4、有微妙的反大众、反热门倾向。例子如《进击的巨人》、《刀剑神域》、《Fate/Zero》,黑它们的会比外面多。&br&&br&由于上面这个榜单最接近题主问题中的“近几年”,所以说得长了点。除了S1动漫投票区外,还说说另一个榜单,那就是鼎鼎有名的“2ch Top200”:&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ovie.douban.com/doulist/7291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ch杰出动画排名top200&/a&。2ch是日本一个大型的综合论坛,其中的动漫版也是日本比较重要的动漫讨论社区。这个榜单在流传过程中经常会冠以“2ch票选”这样的字眼,其实是错误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个人排名榜单,排名者自称常年泡在2ch中,通过观察然后“总结”出的这一份排名,并做了几个视频放在niconico上传播,原名叫“傑作アニメランキングTOP200”。当时的niconico还在起步期,这个榜单传播得挺广泛。榜单上面的作品既照顾了各种经典作,也排进了很多新动画,热门作不知道为什么会排很后,冷门作的插入通常也突然,常常有“这究竟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过怎么排这么前”的感觉,因此逼格甚高,流传甚广。虽然有点高贵冷艳,而且客观性经常受质疑,但个人认为里面排名前的动画值得推荐的很多,各种互相影响后竟然就把一些往日的偏冷门作给捧红了。前30中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平时见得比较少的动画:&br&Rank 2&b&《星空清理者》&/b&:日升动画公司的太空题材人文主义硬派科幻,关于人生、梦想、爱情和宇宙。&br&Rank 9&b&《百变之星》&/b&:关于少女在马戏团的成长故事,“友情、努力、胜利”,王道的主题王道的剧情,无敌的感染力。&br&Rank 10&b&《无限的未知》&/b&:日升的“男一右派男二左派政治片”,群像戏,一个类似《蝇王》的故事,关于政变、革命、自我毁灭。&br&Rank 21&b&《玲音》&/b&:世界是一座电子空城,宽广又恐怖,简单又心安。虚响的电线音,空无一人的街道。一人即全世界。这部动画的实验先锋晦涩程度让人发指,我完全看不懂。&br&Rank 24&b&《妖精的旋律》&/b&:用来膜拜的动画。因为极度血腥暴力残忍的描写,无论在中日都被一定程度禁过。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弱势群体生存的寓言。&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cc532a60fe43cd_b.jpg& data-rawwidth=&2700&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cc532a60fe43cd_r.jpg&&&/figure&&br&类似的还有由日本文部省文化厅给出的“官方”榜单——“日本传媒艺术100选动画部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ovie.douban.com/doulist/9714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のメディア芸術100選&/a& 。这个里面全是老面孔和经典面孔,和bangumi100什么的也只是顺序不同而已。&br&&br&除了上面所有提到的叫好的口碑榜,还有一些叫座的销量票房榜。根据销量来选动画就好像根据票房来选电影一样。地球上最高票房的两部电影《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连imdb250都进不了,但你不能因为这个而断定他们不优秀和不值得看。销售数据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数字游戏,各种排名繁花似锦,有时还具有一定误导性。举些极端的例子,《小圆》比《EVA》的蓝光销量高,那是因为《EVA》根本没有发行蓝光;《EVA》比《小圆》的DVD销量高,那是因为现在时代变迁,相比DVD人们本来就更愿意购买蓝光。这种情况下只把数字拿出来看不能说明问题。权衡多种数据下看“累计平均”量会相对有参考价值。假如一部动画DVD发行了a卷总销量为x枚,BD发行了b卷总销量为y枚,BOX发行了c卷总销量为z枚,那么这部动画的总“累计平均”=(x+y+z)/(a+b+c),意为“混合平均每卷的销量”,是一个数量值,不包含价格。下面是一个历史总榜单:&br&&b&TV动画+OVA动画历代销量累计平均排行(1988年~2012年2月)&/b&&br&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saraba1st.com/2b/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名作之壁】TV动画历代销量累计平均排行(1988年~2012年2&/a&&br&1位 172,431 金蛋世界2&br&2位 171,101 新世纪福音战士&br&3位 168,525 金蛋世界&br&4位 108,922 化物语&br&5位 *81,730 高达0079&br&6位 *79,124 高达seed destiny&br&7位 *75,037 凉宫春日的忧郁2006&br&8位 *71,134 高达seed&br&9位 *71,055 魔法少女小圆&br&-----------------------------------------------------------------70000,神作线&br&10位 *57,688 听见涛声&br&11位 *53,357 Z高达&br&12位 *53,052 凉宫春日的忧郁2009&br&13位 *52,923 龙珠GT&br&14位 *52,892 钢之炼金术师&br&15位 *52,251 反逆的鲁路修&br&16位 *46,146 超时空要塞F&br&17位 *45,072 星际牛仔&br&18位 *43,883 轻音少女&br&19位 *43,697 高达00&br&20位 *42,690 反逆的鲁路修R2&br&21位 *42,237 机动战舰NADESICO&br&22位 *40,507 龙珠Z&br&-----------------------------------------------------------------40000,社会现象线&br&23位 *39,785 高达00第二季&br&24位 *39,385 轻音少女第二季&br&25位 *39,324 未来少年柯南&br&26位 *39,283 蓝宝石之谜&br&27位 *37,670 幸运星&br&28位 *35,627 高达W&br&29位 *35,304 鲁邦三世 1st&br&30位 *34,274 火球 魅力之章&br&31位 *34,127 Fate/stay night&br&32位 *34,107 Angel Beats! &br&33位 *33,812 Infinite Stratos&br&-----------------------------------------------------------------33812,Moppy线&br&34位 *32,425 龙与虎&br&&br&碟片销量和票房有一个区别:买碟的人已经看过了作品,但走进电影院的人还没看过电影。而且不同年代的人购买力不同,每部作品的销量还和当年的日本经济息息相关,所以这个榜单需要批判着看。说回本身,这个销量榜一眼扫下来都是老脸孔,就不多说了,主要可以感受下口碑和卖座之间的微妙差别。值得一提的是第33位《Infinite Stratos》,这部作品的设定、剧情、内涵都非常烂俗,纯粹的卖肉卖萌后宫机战片,但即使如此却能拿到非常不错的销量。现在拍一部动画,无论有多少“优点”,如果连这种片子都不能战翻,那么这些“优点”就多少显得有点尴尬了。国内把《IS》戏称为“名作之壁”——成为名作前必须要越过的墙壁。事实上《IS》的动画制作非常精良,除了内容,其余全是优秀水平,是制作组创造了这个销量奇迹,我看完后发誓以后都不敢小看后宫片了。&br&顺带一提排名第一的《金蛋世界》是一部脱力系搞笑动画,销量高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而且是安室奈美惠配音的。&br&&br&除了TV动画和OVA动画,还有剧场版动画的票房。下面有一个总榜(截止2013年初)和一个深夜动画剧场版的分榜(截止2014年1月),单位日元:&br&&b&总榜:&/b&&br&1.《千与千寻》304亿&br&2.《哈尔的移动城堡》196亿&br&3.《幽灵公主》193亿&br&4.《悬崖上的金鱼姬》155亿&br&5.《借物小人阿丽埃蒂》 92.5亿&br&6.《地海战记》 76.5亿&br&7.《宠物小精灵剧场版:超梦的逆袭》 76亿&br&8.《海贼王剧场版:Z》 67.1亿&br&9.《猫的报恩》64.6亿&br&10.《宠物小精灵剧场版:洛奇亚的诞生》 64亿&br&&br&&b&深夜动画剧场版票房榜:&/b&&br&20.2亿 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 新编 叛逆的物语 &br&19.0亿 轻音少女剧场版 &br&10.3亿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br&*8.5亿 凉宫春日的消失 &br&*7.0亿 超时空要塞F 恋离飞翼 &br&*6.5亿 超时空要塞F 虚空歌姬&br&*6.0亿 TIGER & BUNNY 剧场版 -The Beginning- &br&*5.9亿 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 前编 起始的物语 &br&*5.7亿 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 后编 永远的物语 &br&*5.6亿 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 &br&*5.5亿 魔法少女奈叶The MOVIE 2nd A's&br&*5.0亿 魔法禁书目录 剧场版 恩底弥翁的奇迹 &br&*3.1亿 战国BASARA 剧场版 The Last Party &br&*2.8亿 Fate/stay night 剧场版 Unlimited Blade Works &br&*2.5亿 攻壳机动队 S.A.C. SOLID STATE SOCIETY 3D &br&*2.3亿 强袭魔女 剧场版&br&*2.1亿 图书馆战争:革命之翼 &br&*1.7亿 Code Geass 亡国的阿基德第1章:翼龙降临 &br&*1.7亿 小鸟游六花·改 剧场版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br&*1.5亿 东之伊甸 剧场版 The King of Eden &br&*1.0亿 花开伊吕波 HOME SWEET HOME &br&*1.0亿 BLOOD-C 剧场版 The Last Dark &br&*1.0亿 天降之物剧场版:发条装置之哀女神 &br&&br&总榜的话,真是感叹吉卜力的影响力,凶残屠榜,连海贼王和宠物小精灵这种财大气粗的国民级民工动画都战不过。但另一方面去想的话,关注票房水平过高的位置是没什么参考价值的——看日本动画的谁不知道宫崎骏啊!而深夜动画分榜这边,重点其实不是剧场版本身,而是它们的原作TV动画,除了老脸孔之外个人觉得值得一提的有《图书馆战争》、《天降之物》和《强袭魔女》。顺带一提EVA的几部新剧场版没有算进深夜动画的行列,它们的票房均为40-50亿左右。&br&&br&成功的作品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作品各有各的失败。我觉得动画片最核心应该是“动画”这种体裁的表现力,通俗地讲就是能否把故事讲好,和能否把故事用“动画”的方式讲好。剧情是如何,真的只是锦上添花,好的动画制作可以把王道普通的剧情演绎得让人感动流涕,失败的演出可以糟蹋掉有趣新奇的剧本。&br&最后说一句,每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有些人喜欢猎奇和戏剧性,还有各种大大喜欢看《光之美少女》和黄金时段子供番。所以,所有的评语和推荐都只是我一家之言,以上!
我觉得“推荐”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参考一家之言比较好。 一来,日本动画这么多,一年出个200部,每个人都不可能看完,我推荐给你看这部动画,只是因为我看过“这一部”而已,很可能存在另一部和它题材类型相似但更优秀的作品。假如你听信了我的说话看了我推荐…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f6648fce5a095b6f77a7d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7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f6648fce5a095b6f77a7de_r.jpg&&&/figure&可算是找到这张图了,这个是英语类国家推荐值得一看的日本动画&br&不中二(大部分),不无病呻吟,不废萌&br&&br&大部分我都看过,简单的介绍一下吧&br&&br&&p&&b&第一排:&/b&&/p&&p&阿基拉(大友克洋早期反战神作,根据他自己漫画改编的作品,引发了欧美对日本动画的风潮)&/p&&p&阿兹漫画大王(超搞笑漫画)&/p&&p&永生之酒(非线性叙事佳作,类似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昆汀的低俗小说)&/p&&p&化物语(治愈系,神吐槽加腹黑傲娇。新房昭之不愧是原作毁灭机)&/p&&p&赤足小子(反战作品)&/p&&p&剑风传奇(经典老神作,那个时候不太流行卖腐,现在再看,啊♂)&/p&&p&THE BIG O(俗称大圈,谈崩专家)&/p&&p&黑礁(黑帮、犯罪、现实又不烦人的说教。)&/p&&p&大剑(佳作,但是动画因为篇幅问题,结尾不尽人意)。&br&&/p&&br&&p&&b&第二排:&/b&&/p&&p&宇宙牛仔(20世纪末最惊艳的作品,我第一个买蓝光动画,菅野洋子的配乐简直不能再棒了,我有全套无损我会乱说。)&/p&&p&电脑线圈(没看过,感谢补充)&/p&&p&死亡代理人(科幻题材,人和机器人共存的世界发生的故事,十分个性的画风)&/p&&p&夏娃的时间(人与机器人,如果机器人和人类一样会怎么样,我还记得店规“本店内,人类与机器人并没有区别,希望光顾的客人们能一起遵守这个规则,享受快乐的时间”)&/p&&p&Fate/Zero(老虚的“治愈”作品)&/p&&p&FLCL(很是豪爽的片,监制鹤卷和哉曾参与制作过EVA和少女革命,人设也是即视感满满)&/p&&p&岩窟王(动画版基督山伯爵复仇记)&/p&&p&攻壳机动队(SF题材难以逾越神作。我还记得豆瓣上的一个评价:上承银翼杀手,下启黑客帝国)&/p&&p&穿越时空的少女(小说改编,细田守监制,保质保量)&/p&&br&&p&&b&第三排:&/b&&/p&&p&萤火虫之墓(各种泪奔,泪奔,泪奔)&/p&&p&GTO(人生导师鬼冢英吉,少有的漫画、动画、真人版评价一致好的作品)&/p&&p&天元突破(最燃的动画,没有之一。前期很2,后期超燃)&/p&&p&灰羽联盟(故事整体节奏超级慢,慢到能睡着,我第一次也是断断续续才看完,但能看到最后的会喜欢上这部作品)&/p&&p&Hellsing(吸血鬼题材神作,是那种毫不掩饰暴力的作品,OVA慢工出细活,6年多做10集)&/p&&p&哈尔的移动城堡(没看过的不认识你)&/p&&p&人狼(反战终极神作,强推!)&/p&&p&kaiba(kaiba,中文意译“海马”,是汤浅政明的一部超冷番,讲的是架空的时代,人类已经可以实现记忆和身体分离的技术,感谢补充)&/p&&p&刀语(西尾维新小说改编,伏笔在千里之外。更新的时候一个月一集,一集50分钟)&/p&&br&&p&&b&第四排:&/b&&/p&&p&兽爪(Kaiba作者作品,立意十分深刻)&/p&&p&奇诺之旅(经典轻小说改编作品,但更加推荐看小说)&/p&&p&最终流放(庞大的世界观,空战佳作)&/p&&p&银河英雄伝说(上世纪经典小说改编,太久以前看的了,剧情都快忘了)&/p&&p&凉宫春日的忧郁(平胸绫团长大人)&/p&&p&回忆三部曲(大友克洋!这是有三个故事组合而成,压抑、荒诞但又值得思考)&/p&&p&千年女优(今敏大师给你讲述爱情故事,这是个把单恋讲道极致的故事)&/p&&p&怪化猫(华丽丽的浮世绘加妖怪传说,立意很深刻,非常值得多看几次的作品。还有考哥三段式耳朵怀孕式说话“我,只是个,卖药的。”)&/p&&p&怪物(同名惊悚漫画改编)&br&&/p&&br&&p&&b&第五排:&/b&&/p&&p&虫师(很有内涵、画面漂亮的治愈类动画作品,强力推荐。就算不看听歌也好啊)&/p&&p&风之谷(最早的动漫女神——娜乌西卡。宫老爷子反战题材作品)&/p&&p&新世纪福音战士(神作不解释,中央引进过的动画你说屌不屌)&/p&&p&红辣椒(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物画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