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如需战,时艰为谁克。

账号或密码错误
抗击美国贸易战:国民付出可控代价,与政府共克时艰
虎嗅注:虽然我国一再表示“不想打”,但中美贸易战还是打响了。战争从来都没有赢家,就像很多的分析都指出,贸易战不可避免会对部分企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虽然是迫不得已的迎战,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的评论,我国对要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损失早有预估并且做好了应对预案。转自公众号“国际在线”(ID:crionline),作者:国际锐评评论员,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贸易战没有赢家,所以中美之间打响人类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双方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承受损失。对此,中国早有预估并做好了应对预案。  9日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宣布了四项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措施,包括:持续评估各类企业所受影响;将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缓解企业及员工受到的影响;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更好投资环境等。显然,中国政府为降低贸易战损失,正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体现出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抗击贸易战的定力与耐力,以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美国此次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将对中国的一些相关企业造成冲击,并对企业员工以及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对于这些后果,中国政府早有认识,所以一直明确表示“不想打”。然而,这场贸易战,中国政府又不得不打,不得不奉陪到底。因为有识之士早就看出:美国发动贸易战蓄谋已久,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所谓贸易平衡,核心是要打击中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的发展,甚至想迫使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  因此,抗击美国贸易战,对中国而言,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民族未来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为此,中国唯有不惜付出一定的可控代价,承受一定的边际损失。  当然,任何利益的损失,对中国整体而言是局部、小范围的,对个体或个别企业则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政府必然会想方设法把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中国商务部此次宣布的前两项措施,是针对受损企业和员工推出的直接有效的应对办法,可以缓解他们燃眉之急。第三条措施旨在鼓励企业增加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这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给出的建议,本来贸易伙伴多元化就有助于分散风险。而第四条建议,则是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切实保护企业发展软环境的层面进行设计,来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中国市场的凝聚力。人们注意到,中国证监会8日宣布将进一步放开外国人开立A股账户,这是中国按照既定方向和方案,有序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自然是抗击美国贸易战的有力支撑。  由于中美贸易战刚刚开打,未来存有很多变数,所造成的影响在动态变化中,中国的应对方案也必须随时调整。对此,中国商务部表示会不断完善政策组合,欢迎社会各界多提供意见建议。可以预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展演变,中国政府的止损方案还会不断调整优化,力求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在抗击美国贸易战中,中国真有能力付出一定的代价吗?人们看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这意味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经济也可以实现内循环。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91%源自内需,内需里又有六成靠消费拉动,且这种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市场活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中国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创新驱动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具有更强的韧性。此外,中国始终按照既定战略不断扩大开放,大大增强了外界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4%的会员企业今年计划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抗击美国贸易战,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国运之战”。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中国人血脉中既流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情怀,也蕴含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平民风骨。面对这场“国运之战”,中国人深知“有国才有家”,因而愿意承受个人生活方面暂时的损失,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共克时艰,上下同心,维护经济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长远大局。这正是中国抗击美国贸易战的最强底气!(国际锐评评论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猛嗅创新!
本文已被收藏在:
热&文&推&荐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户用一场球赛来赌国运!这样胡闹,大唐怎能不亡国?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用一场球赛来赌国运!这样胡闹,大唐怎能不亡国?
作者&&我方团队浊醪妙理| 13:01:03
一、唐军强盛的秘密武器国人只要一提起唐朝,都会充满自豪之情,那种“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唐气象,让每个人都为之心驰神往。而带来这场开元盛世的唐明皇,除了是一位艺术家之外,还是一个铁杆球迷。要说盛世下的大唐,出了这么一位多才而爱玩的皇帝,是一桩闲情雅事。可是,在大唐社稷仍风雨飘摇的时候,却又出了这么一位,用自己一生来“翻拍”唐玄宗生平的帝王——唐僖宗。和自己的先祖一样,唐僖宗也是一位铁杆球迷,尤其喜爱马球这项唐朝的“国球”。其实要说起来,喜好马球,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说,这项运动,正是大唐军队能保持强盛斗志的一种秘密武器。它赋予了唐人拼搏与热血,使得大唐军队,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对手,总能一往无前、舍生忘死。更为难得的是,马球这种娱乐项目,考验的不仅是士卒球员的果敢坚毅,更考验球员的马术水平。能上球场的球员,起码在控马这一项上,完全不输于草原上的汉子。这对于唐人骑兵军团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不论多好的药材,只有配上治病的方子,他才会是一剂良药,反之,熬出的就会是一碗要人命的毒汤。二、击球赌三川唐僖宗对马球的喜好,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是不眠不休的去练习击球,甚至不惜将本来就不稳的朝政弃之如敝履而不顾。朝政荒废的结果就是:朝内庙堂之上太监田令孜乱政,朝外各个藩镇纷纷割据一方。而由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也已经攻到了东都洛阳。在这个危如累卵的时候,唐僖宗并没有想着如何去统帅三军、御驾亲征,而是做出了和先祖唐玄宗一样的决定——避祸西蜀。当然,要说放弃国都,避祸西蜀是挺丢人的,可是前面毕竟有玄宗这个先例在,现在大唐再进行一次“战略转移”,唐僖宗和朝堂的衮衮诸公压力倒也不大。可是既然已经决定避祸川蜀,那这川蜀之地的守将可得好好安排,毕竟这可是保障自己身家性命,和以后收复京都的先锋大将。但是,唐僖宗的任命,却让人觉得荒唐可笑,甚至就是胡闹!大明宫清思殿前,进行一场马球比赛,这场比赛谁赢了,谁就是新任西川节度使!比赛是否真有那么精彩,我们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知的仅仅是最终的结果:权宦田令孜的哥哥、左神策军将佐陈敬瑄拔得头筹,取代当时在任的崔安潜,成为大唐新任西川节度使。但是,陈敬瑄虽然也算有些小才,可与被撤职的崔安潜一比,那差得可就远了。崔安潜是名门崔氏子弟,兄长崔慎由也是在大唐做过宰相的人儿,更重要的是其自身文武双全,戎马一生,曾大破王仙芝的起义军,并与冲天大将军黄巢的部曲多次交手,未落下风。而且,陈敬瑄所取得所有胜利,全都是在崔安潜的“余荫”下取得的。他所依仗的西川“黄头军”,就是崔安潜当年从许州带来的,那批曾多次与黄巢交战的班底组成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当时名将,就让唐僖宗给罢官了,并将这个最为重要的官职封给了一位“球星”。三、颠沛流离的帝王历史就是这么荒诞,唐僖宗南下避难巴蜀的祸事,却帮助了一个女人“平反”——杨玉环。唐末诗人韦庄,不无讽刺的写下《立春日作》一诗:“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坐镇成都的唐僖宗,开始了漫漫四年的复国之旅,最终在起义军内部的分裂与各怀叵测的节度使们的合力之下,长安被光复了。然而,长安虽然光复了,皇帝所能统御的疆土却比离开长安之前,缩水了一大半,仅有剑南、山南、岭南的数十州县而已。更悲惨的是,回到长安没两年,唐僖宗就又被藩镇军阀给撵出了长安城,军阀拥立襄王为傀儡皇帝,唐僖宗被遥尊为了“太上皇”。唐僖宗的这场“玄宗皇帝模仿秀”,十分成功,完全演绎出了唐玄宗的喜爱马球、避祸西蜀、成为太上皇,其所差的,不过是那场“开元盛世”,与一位“四大美女”的款款深情。当然,差的这点儿东西,就告诉了我们,谁是李鬼,谁是李逵。四、插曲尾记显然,唐僖宗并未理解“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这句古谚,当年逃难到成都的他不思赏赐本地的西川军,而是仅犒赏随驾的神策军,使得西川之地的兵士与李唐逐渐离心离德。而“球星”陈敬瑄显然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因其严苛的统治,西川军也并未归附于他。西川最终在王建的统御下,逐步形成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并在朱温代唐之际,毅然建立“前蜀”政权,脱离了中原管辖。王建和陈敬瑄的关系,和六七百年前的巴蜀故事很类似。王建本来是要请求归附于陈敬瑄的,占据西川的陈敬瑄本来也是要将其收入麾下,可是后来又反悔了,拒绝其入境,于是王建就自己率军把西川攻了下来。而收服朱温,正是唐僖宗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一项成绩。在收服这个黄巢军叛徒的时候,唐僖宗甚至发出了“天赐我也”的欢呼,并赐名“朱全忠”。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收服的不是一员安邦社稷的股肱之臣,而是这个大唐帝国真正意义上的掘墓人。
金额(元)
2小时后转账
次日0点后转账
阿拉伯帝国怎样看同时期的唐宋王朝?
我们爱历史&&
《水浒传》中衙内们作恶根源在哪?两个细节就证明经典名著的地位
我们爱历史&&
《水浒传》逼杨志上梁山的竟是一个小老头,这种小人物得罪不起
我们爱历史&&
正在收听 :
用一场球赛来赌国运!这样胡闹,大唐怎能不亡国?二大爷:你的国运我的时艰
你的国运 我的时艰
作者:二大爷
1945年的4月,在东、西两线的溃败,导致纳粹德国不得不面临境内决战的危局。为了做垂死的挣扎,希德勒把柏林13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都推上了战场,拼凑成一只过百万的杂牌军。这场不折不扣的决定曾经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命运的最后决战,就是柏林战役。名副其实的“国运之战”。但连坦克都加不上油的困局下,一堆老弱病残显然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德国一个月内阵亡超过10万,伤22万……再也无力抵抗。希特勒绝望自杀,第三帝国从此成为历史。
同次命运的,是我们熟悉的日本。从1944年开始,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让日本海军损失殆尽,再也无法抵御美军轰炸机随时的光临。不要说大东亚共荣圈,就是本土都守不住。困兽犹斗的日本人,除了展开我们熟悉的“神风”自杀式攻击之外,还在多条战线发起了“玉碎战”——就是宁可死光也不投降或者偷生。这种全军阵亡的“玉碎战”日本人打了15场,其中最著名的是1945年6月的冲绳战役。这场没有退路的血腥战役,对于日本也可以说是“国运之战”。日军11万人,有9万余人阵亡或自杀,高级指挥官全部阵亡。被日军当做人盾的冲绳军民伤亡超过15万……
法西斯德国和日本都以史无前例的巨大代价的输掉了“国运之战”。德国被一分为二,遭到盟国分区占领;日本从此躲入美国羽翼,成为不能开战的“非正常国家”。
但几十年后我们回过头看看,德国和日本,真的输了吗?这两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仅仅用了20年,就重新崛起,一个成为欧洲核心,一个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榜样。时至今日,这两个战败国,业已成为文明制度塑造下的世界最重要的例证。
与之对照的,是那些曾经接受他们投降的国家,俄国,瓷器国。到底是谁输掉了国运之战,还真是不好说。
所以,1945年的柏林战役、冲绳战役,算不算国运之战?也许算。但它终结的是野蛮之国,开启的是文明之邦。输掉的所谓“国运”,是希特勒的国运,是东条英机们的国运。文明征服了野蛮,这样的“国运之战”对敌对的彼此,对全世界人民都是好事。
但如果是野蛮征服了文明,那这样的“国运之战”,就是莫大的悲哀。比如长平之战、崖山之战。还有无数打着人民旗号的内战。这样的国运之战,才能称之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事实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如果细细数一下,整个中国完全没有战争和大的天灾人祸,堪称安居乐业的年头,前后大概也只有两百年。前后有2800年可怜的百姓都在为大大小小的国贼们共克时艰,苟延残喘。他们连人民的底裤都可以拿去输掉,而人民,最终连性命都要输掉。
所以有些“时艰”还真是要好好掂量。你如果在公元前260年的赵国,或者1279年的崖山,面对秦国、蒙古的虎狼之师,我支持你共克时艰;你如果在1945年的柏林或者东京,那只能说,克你妹——迎接王师准备带路才是正事。
我们真正需要克的,是一个国家坠入黑暗的悲情,是一个民族不思进取的惰性,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为奴的命运。
责任编辑:秦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抗击美国贸易战:国民付出可控代价,与政府共克时艰
虎嗅注:虽然我国一再表示“不想打”,但中美贸易战还是打响了。战争从来都没有赢家,就像很多的分析都指出,贸易战不可避免会对部分企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虽然是迫不得已的迎战,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的评论,我国对要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损失早有预估并且做好了应对预案。转自公众号“国际在线”(ID:crionline),作者:国际锐评评论员,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贸易战没有赢家,所以中美之间打响人类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双方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承受损失。对此,中国早有预估并做好了应对预案。  9日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宣布了四项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措施,包括:持续评估各类企业所受影响;将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缓解企业及员工受到的影响;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更好投资环境等。显然,中国政府为降低贸易战损失,正打出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体现出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抗击贸易战的定力与耐力,以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美国此次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将对中国的一些相关企业造成冲击,并对企业员工以及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对于这些后果,中国政府早有认识,所以一直明确表示“不想打”。然而,这场贸易战,中国政府又不得不打,不得不奉陪到底。因为有识之士早就看出:美国发动贸易战蓄谋已久,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所谓贸易平衡,核心是要打击中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的发展,甚至想迫使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中国的发展道路。  因此,抗击美国贸易战,对中国而言,是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民族未来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为此,中国唯有不惜付出一定的可控代价,承受一定的边际损失。  当然,任何利益的损失,对中国整体而言是局部、小范围的,对个体或个别企业则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政府必然会想方设法把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中国商务部此次宣布的前两项措施,是针对受损企业和员工推出的直接有效的应对办法,可以缓解他们燃眉之急。第三条措施旨在鼓励企业增加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这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给出的建议,本来贸易伙伴多元化就有助于分散风险。而第四条建议,则是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切实保护企业发展软环境的层面进行设计,来对冲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中国市场的凝聚力。人们注意到,中国证监会8日宣布将进一步放开外国人开立A股账户,这是中国按照既定方向和方案,有序推进资本市场的开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自然是抗击美国贸易战的有力支撑。  由于中美贸易战刚刚开打,未来存有很多变数,所造成的影响在动态变化中,中国的应对方案也必须随时调整。对此,中国商务部表示会不断完善政策组合,欢迎社会各界多提供意见建议。可以预计,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展演变,中国政府的止损方案还会不断调整优化,力求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在抗击美国贸易战中,中国真有能力付出一定的代价吗?人们看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这意味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经济也可以实现内循环。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91%源自内需,内需里又有六成靠消费拉动,且这种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市场活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中国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创新驱动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具有更强的韧性。此外,中国始终按照既定战略不断扩大开放,大大增强了外界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4%的会员企业今年计划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抗击美国贸易战,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国运之战”。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中国人血脉中既流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情怀,也蕴含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平民风骨。面对这场“国运之战”,中国人深知“有国才有家”,因而愿意承受个人生活方面暂时的损失,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共克时艰,上下同心,维护经济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长远大局。这正是中国抗击美国贸易战的最强底气!(国际锐评评论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5197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央视新闻呼吁大家与政府共克时艰,打赢“国运之战”!
我的图书馆
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央视新闻呼吁大家与政府共克时艰,打赢“国运之战”!
作者 | 范智林
来源 | 金融智库
昨晚,美国政府公布一份清单,准备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所涉及的商品涵盖海产品、农产品、水果、日用品等,关税清单长达195页。
不过这份关税清单并不会立即生效,它将经过两个月的审查程序,并于8月20日至8月23日举行听证会。特朗普政府将在8月30日公共评论期结束后才会做去进一步行动的决定。
这个2000亿美元的关税计划,主要是为了报复7月6日中国对美国关税决定的反制措施。由于此前特朗普总统威胁说,中国如果敢采取反制措施,那么美国将会采取更大规模的报复措施。
但是7月6日那天,中国无视特朗普的威胁,立马就对美国的关税措施进行了对等的反制,所以现在他不得不继续加码,否则就显得向中国认怂了!
可以说,现在的中美贸易战,已经有点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之间玩的“胆小鬼”游戏。这种游戏本来是想通过威胁逼迫对方认怂,但是结果却没有一方愿意认怂,所以砝码只会越加越高!
本轮贸易战历程回顾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贸易代表对中国开展301调查。这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中的第301条款,该条款授权美国政府调查涉嫌不当行为的贸易伙伴,并自行决定相关惩罚措施。
日,特朗普宣布对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打响中美贸易战第一枪。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覆盖航空航天、信息通讯技术、机械等10多个部门,将对我输美的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同时要求中方采取措施,今年减少1000亿美元逆差。当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未来7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5月3日至4日,中美代表团在北京就经贸问题进行第一轮磋商,美国开价过高中国没有答应,不过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5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方代表团赴美国进行第二轮谈判。19日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20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美中两国已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
5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让中兴在实现“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改组管理层和董事会,购买美国零部件以及缴纳13亿美元罚款”之后恢复业务。
5月29日,白宫突然发表声明称将在6月15日公布限制对华贸易的具体措施。中国商务部立即指出这一声明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
5月30日至6月2日,中美进行了第三轮谈判。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在结束两天的讨论后没有发表联合声明,美国代表团没有发表评论就启程回国。
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按原计划于7月6日执行对中国进口商品加税25%。数分钟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美国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双方此前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同时失效。
6月16日,针对美国6月15日的决定,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美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自今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美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6月18日,特朗普又宣称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威胁如果中国反击,美国将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追加额外关税。
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就美白宫6月18日声明发表谈话,如果美方丧失理性、出台清单,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做出强有力反制。
7月6日中午12点,美国对中国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正式生效,这也意味着中美贸易战正式交火,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争。
对此,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回应,准备从两个方面予以反击。
首先,中国海关将给予对等的报复,即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018年第5号公告,立即对进口自美国的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其次,中国将寻求多方共同向美国施压,即向世贸组织通报相关情况,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7月10日,美国宣布准备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
之前笔者是反对与美国打贸易战的,因为打起来我们并不能占到便宜。不过现在贸易战既然打起来了,我们就应该想办法顶住美国的打击,努力打赢这场贸易战。
今天央视新闻也说了:抗击美国贸易战,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国运之战”。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中国人血脉中既流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英雄情怀,也蕴含着“舍小家顾大家”的平民风骨。面对这场“国运之战”,中国人深知“有国才有家”,因而愿意承受个人生活方面暂时的损失,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共克时艰,上下同心,维护经济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长远大局。这正是中国抗击美国贸易战的最强底气!
那么在这场贸易战中,中美两国各自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特朗普为什么要坚决发动贸易战?中国能否打赢这场贸易战?
贸易战双方的优势与劣势
特朗普之所以会发动贸易战争,本质上是担心中国经济发展会对美国的经济形成挑战,所以想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而特朗普敢于主动挑起贸易战,则是看到了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认为美国有把握在贸易战中占据上风。
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上的差异,中国在高科技产品和基础农产品方面需要依赖于从美国进口,这两个特别是前者在当今世界上难以找到可以替代美国的供应国。
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兴通讯在被美国制裁之后陷入了生产停顿的危机,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贸易战中确实有要害被美国人拿捏住了。
中国每年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来用于榨油和生产饲料,数量大概是3200多万吨,占据了中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也难以替代。
由于南美大豆是3、4月份收获的,而美国大豆是9、10月份收获的。假如我们不从美国进口,转而去向巴西、阿根廷进口的话,货源在某些季节可能难以得到充足的保障,这样势必会造成国内食物价格的上涨。
在贸易战中,中国虽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美国也不见得能够占到很多便宜,估计强行打下来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美国的许多商品都依赖从中国进口,如果由于贸易战而不从中国进口的话,美国一时之间也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替代国。
因为中国生产的商品,发达国家虽然能生产,但是价格太过于昂贵;其它发展中国家虽然便宜,但是商品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本身就是美国商品的第三大进口国,去年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数量高达1300亿美元,一旦中美贸易战大规模打起来,对于这些美国商品的出口也会造成巨大打击。
总体上来说,中美两国在贸易上的互补大于竞争,即使双方互加关税,但是最后往往仍然需要从对方那里进口商品。因此中美贸易战打下去,苦的还是两国的企业和老百姓,因为大家需要承受更加高昂的进出口关税。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目的
既然中美两国经济上的互补大于竞争,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发动贸易战呢?
说白了就是特朗普看到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很快,如今在互联网、电子产品、高铁、大型机械设备等诸多领域都有赶超美国的趋势。如果再加上“中国制造2025”的加持,到时候在很多领域全面赶上美国并非不可能。
所以美国发动贸易战,是想要借此封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让中国的高端产业难以在迅速成长起来,这样子就不会对美国产生根本性威胁,只能老老实实当苦力。
一个产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庞大的市场,没有庞大的需求市场作为支撑,那么投入产出比不够高,企业就会陷入越投入越亏损的困境,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两种选择的余地:一种是减少研发投入,以降低企业成本,后果就是产品技术进步慢、更新换代慢;另一种是提高产品单价,以增加企业利润,但是会造成产品性价比不高、竞争能力弱的后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军工股企业,虽然日本的科技水平和工业能力很强大,但是军工产业却发展不起来呢?
原因就在于日本军工企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约,不能出口到国外去,基本上只能内销给日本自卫队。但是日本自卫队只是一只25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武装力量,而且又没有参与到战争当中去,所以对于武器的需求量并不高。
这样就让日本的军工企业非常蛋疼,如果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难以研发出新的武器出来,但是投入巨资去研发出武器却只能卖给一个客户,基本上注定要亏本的。
要不是日本政府有钱,愿意以高出正常价格数倍的价格购买国产武器,补贴日本军工企业研发新武器的亏损,日本的军工企业早就得亏死倒闭了。
中国如何打赢这场贸易战
虽然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不利于我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会输掉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战,因为中国手里头还有两大杀手锏。
第一、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这意味着中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即使丢掉了美国市场,只要其他国外市场还在的话,我们自己再刺激一下消费来拉动内需,就不至于会产生大规模的失业潮。
第二、中国本身是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几乎全世界所有的产品我们都能够自己生产出来,只不过一些产品的技术水平没有其它国家那么好。例如芯片和生产芯片的光刻机,中国都能自己生产,只不过生产出来的又贵又不好用,所以还不如直接从美国进口性价比更好。但是一旦美国人不给我们出口芯片,中国还是可以自己生产芯片凑合着用。
有了这两大杀手锏,中国经济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所以只要我们不使出昏招,美国根本无法通过贸易战摧毁中国经济。
中国要做的,就是一边顶住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一边加快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追赶。
只要熬到中国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那么中美贸易战的形势就有可能一瞬间发生逆转,胜利的天平也将很快向中国倾斜。
现在的中美贸易战形势再严峻也没有80年前抗日战争时候严峻,那个时候在全面战争下我们都能苦撑八年熬到胜利,更何况是现在呢?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攻艰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