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方法怎么玩都赢,你学会掌握 熟练了吗

有很大的潜力,用得好时间就会从定量走向变量。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在空间中部分小于整体,相反,在时间中,至少在主观上,部分大于整体。因为在时间上只有部分是现实的,而整体只是想象的对象,因为现实的每一钞钟,对我们说来是比想象中的10年更大、更长的一段时间。”人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往往把一切寄托于明天。持这种态度,就会使那些能够变为现实的推向未来。而勤奋学习的人则立足现在,脚踏实地,珍惜当前并规定工作完成的期限。对时间有效合理地利用,因人不同而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同在一个班级,一些学生经常抱怨功课太多,时间太少,学习负担太重。而另一些学生却不管学习任务多么重,仍然通过巧妙安排时间的方法,轻松自如地完成功课。其实,所谓功课太多而应付不过来,实质上还是在时间运筹上存在着问题。
你能“创造”出学习时间吗?其实,你有多少时间用来学习,关键在于你认为能够挤出多少时间。有一个哲理故事说到,同样是面对半个烧饼,乐观者说:“真没想到,我还有半个烧饼。”而悲观者却认为:“真是太可怜了,我只剩下半个烧饼了。”抱着消极态度的学生往往被动地认为,时间是客观的,反正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但真正的问题是,你如何把握时间并“创造”出自己的学习时间。
   2、学习计划与“暑假旅游”计划一样吗?
  有计划是学习高效率的前提条件。中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以及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确定学习内容和任务来制定学习计划。为了科学地运筹时间,制定一个自己的学习计划,很有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自己学习的方向和进度。但是,多数中学生在学期开始和期中阶段,往往都不愿意考虑期末考试,他们认为离考试日期还远着呢。那么,那些在期中或期末才进行的考试,事先很早就做出计划,是不是很有必要呢?
回答是肯定的。举例说,你有一笔钱,决定在学校放暑假的日子里去旅游。你用什么办法做到能够尽可能地多走几个城市,多看几处名胜古迹呢?首先,你想到的是要作出一个计划。先找来地图,算出要走的路线和要到达的城市,再根据手中的钱数来考虑乘坐的交通工具和住宿条件,除去必不可少的开销和要购买东西的费用,看看能够走到哪儿。其次,在考虑这一计划时,你一定会想方设法将所有花钱的项目逐一调整再调整,直到最省钱的旅游方案制定出来为止。假如你在旅行中不按计划行事而乱花钱,恐怕不是半途而返,甚至是回家的路费都不够了。
学习计划与“暑假旅游”计划一样,一学期的时间就这么多,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计划。不管怎么说,这个学期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你就要事先确定你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完成它的形式。那种“脚踏西瓜皮,学到哪里算哪里”的学法,尽管忙忙碌碌,实际效果肯定不行。假若等到期末最后几周,才搬出一堆学习材料和笔记来“啃”,面对超负荷的学习量,恐怕会使你丧失最后的一点信心。有计划才能有高效率,这是一条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在日后不折不扣地完成它,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3、立一个计划,我明天应该做些什么
  立一个计划,我明天应该做些什么,做到分先后、分层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这很有必要。学习计划的制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好高骛远,贪多求全。
首先,学习计划要确立长久目标。其次,再确立该学期各科目知识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再次,近期学习计划要突出重点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对实施步骤、学习要求以及时间安排,要懂得长计划短安排的策略。短计划是长计划的保证和落实,长计划是短计划的发展,只有环环想接,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使学习稳步持续地进行下去。有些中学生认为反正是学习,先学什么都一样,用不着计划。这种学习方式和习惯,缺乏战略性(长计划、短安排)、合理性(合理分配、重点突出),主动性(主动管理、主动调节),而往往造成“湿面沾手”的局面,徒然浪费时间。
拟定计划,决定了最终目标以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订立每天都有实现可能的“次目标”。这时,千万不可徒使学习的意愿为太高的目标所挫,每一天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1984年,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两年后,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请他谈谈经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但记者对他的所谓智慧迷惑不解。10年后这个谜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颗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十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分段实现目标,才能达到即定的学习目的。同样,每天学习目标的实现,将给人以实实在在的胜任感,并增强地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每天的学习中,也会不断地增长才干,为实现长远的学习目标积累经验。
  提出过高的目标,不如提出能达到的,心理距离较近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干劲”。一个人给自己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目标要高到可以激发自己奋发图强,花费相当的气力,但又要切合实际,可以达到。如果一个学生给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太高,特别是在学习初期阶段难以达到,他就可能陷入不必要的失败和沮丧之中。如果确定的学习目标太低,他就可能拖拖拉拉,不能达到他本来能够达到的学习水平,以致永远没有一个真正的机会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心理学家曾以跳高的例子来说明目标的重要性。比如,只让选手在空无一物的空荡荡的空中跳,和在架起模杆的两根高度标示柱之间跳过去,成绩有很显著的差别。没有模杆指示的跳高,成绩很不理想。这种模杆的指示,就是跳高的一种目标。
    4、每天努力的目标是:任务量 + 限定时间
  学习感到没有时间,不是因为有许多事在做,而是因为有许多事还未做。所以,计划你的学习,完成你的计划。你每天努力的目标必须是:任务量
限定时间。学习计划的目标,就在于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来遂步实现。正如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所说:“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实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进度,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半途而废。
把当天的学习日程安排好,这种方法虽然十分简单,却十分管用。每天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掌握当天在学校里听课的内容,还需概要复习昨天学过的知识,以及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中学生的学习计划,要以学校课堂为轴心来制定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学习计划项目要按学习内容的重要程度为顺序进行排列。学习专家把这种“选择首先做什么的能力”称之为“第一顺序判断力”。你要试着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干此表中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选择哪个学习内容呢?”然后再自己:“接着我该干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一项就行了。学习项目的按重要次序排列,应当依据科学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来安排。然后,对你所写出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写上自己已注意到的地方,再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项学习内容上,注明你认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当天的学习项目、要求和时间安排应该是精确的,要取消那些可学可不学的内容,以免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脚踏实地去完成已经限定了时间的这些项目和内容,比不断地空喊“学习、学习”要好得多。
俗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是概括性和要点性学习的最好时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二、三十分钟,用来复述昨天学习过的课程提要,以及计划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安排最为恰当,最有成效。在一天的学习心理上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使当天的学习效率倍增。要把握好一天中精力最旺盛、最充沛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面对那些最有挑战性、艰深难懂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如你认为晚上的时间较安静,更利于思考,就把作文写作、解数学题等耗费精力的任务安排在这时间内进行。对那些只强调重复记忆或不那么重要的学习项目,如记忆一些外语单词、复习当天的讲课内容等,就不必占用这些宝贵的时间。要控制自己不去干日程表里没有的事。学习中有时在一霎间,头脑会冒出另一科目的学习问题,或者突然想起要查阅、证实些什么。如果这些想法与目前手里的学习有关联,当然可以去做。但是,如果它并不是此时此刻所需要的,而是可以在今后来做的话,那就断然不要再想下去,可以先所它们记在学习备忘录上。如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计划,有一个补救的办法,即每天安排三十分钟或一小时预备用时间。如当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可利用预备用时间来进行你感兴趣的学习。“当日事,当日毕”。当天的学习任务决不可拖延到明天。
“我明日再做”这种学习的态度,常会引起“我昨天早该做”这样的懊悔。调查表明:成绩好的中学生都善于利用学习日程表。安排好当天学习计划并努力完成,是导致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方法。
    5、他将事情分为A、B、C三类
  一般来说,学习用功而成绩不理想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效率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低效的学习方式,通常造成这些学生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其损失率有的多达50%以上。因此,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用功学习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于巧妙的运用一些手段。美国专门从事节约时间研究的艾伦?莱金写过一本《如何控制你的时间和生命》。他将事情分为A、B、C三类。A类的事情最重要,B类次之,C类可以放一放。如果把A、B两类事办好,就完成了工作的80%。要有人打电话来催办C类,就可将这件事划入B类;要是有人亲自来找,就可以把这件事划入A类。莱金把此法称为有计划的拖延。这种做法妙就妙在将有限的时间安排给最重要的事情。这类按主次分配时间的方法,在学习中值得借鉴。我们不妨将今天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称为A类,必须掌握和理解;把昨天已学习过的内容称为B类,必须抽出时间温习;把要预习明天上课的内容称为C类,这也是当天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当然,A、B、C类学习项目的次序划分和转换形式,主要取决于各科目知识量的难易程度,以及学习时间量等因素。我们在学习中如果内容过多,一天之内的计划很难完成,就要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学习内容上和必须弄懂的问题上,即把80%的时间分配给20%的重要学习,把20%的时间分配给次之或一般的学习,这样就突出了学习重点,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有效控制。要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值,就是要剔除不重要的部分,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学习问题上。一些中学生常常使用低效率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是出于习惯,即总是以不变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科目的学习。二是对学习内容缺乏计划性和合理性的安排。三是只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把许多时间花费在某些知识的细枝末节上,白费了许多精力。
我们知道:汽车制造商为了使汽车能够提高效率更快地行驶,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去研制更先进的装置,但有时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些环节,就会使其装置效率提高5—10%或更多。同样,中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上,重要的不是所需学习时间的“量”,而是“质”。其实,我们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即使不延长学习时间,不搞那种夜以继日的超负荷的疲劳战术,只是修正或是改变学习方法的某一细微之处,就能完成相当于通常情况二至三倍的学习量,从而改变了原有的状况。如有的中学生认为:考试不及格的主要是原因,是对所学知识的内容了解和掌握得不够充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当然,了解熟悉所学的知识内容固然重要,但在你掌握知识和学习过程中,是否具备了针对性、灵活性,是否重视了该科目考试的题目类型,却是很关键的问题。
下面以历史科目的考试来做一个分析。假设该科目的考试采用百分制为满分,其题型和得分比例为:填空题(10%)、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判断题(10%)、简答题(10%)、论述题(30%)。某中学生的该科目考试得分预测定位为:
X=AX10%+BX20%+CX20%+DX10%+EX10%+FX30%
(其中X为预测总得分,A、B、C、D、E、F分别为以上六类题型的复习准备率)。
以上可以看出,考试得分将取决于六类题型的准备率之和。各个题型的准备率越高,总分就会越高。因此,我们就某一题型的复习情况来讨论复习时的思路、原则和准备。某中学生在准备名词解释时,课本有十章书,他只复习了前六章的名词解释。假如每章书有10个名词解释需要复习,十章书共有100个名词,该中学生虽然复习了60个名词解释,占所有名词的60%,但是,他的名词解释的准备率(C)相当低。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考试中只考4-6个名词解释,而其涵盖面却不能保证只在前六章书内,假如考试所出的名词或大部分都在后四章书内,该中学生虽然作了60%的努力,但其准备率相当低,甚至可能会为零。
把一章书背得滚瓜烂熟,而对另一章书复习草草了事,这是一些中学生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紧迫,科目多而复习量大时常犯的主要错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考试题型的学习控制意识。正确的做法是,在每章书的10个名词解释中,将其分为三类:一类为全文记忆(重点),一类为要点背诵(次重点),一类为自我表述(理解即可)。这样,十章书的100个名词解释,有30个为全文记忆,30个为要点背诵,40个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将复习的主要精力放在前两类的名词上。你实际上只用了60%的力量,但名词解释的准备率(C)相当高,可覆盖考试的所有此类题目。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这说明了在同一时间内,我们实际的学习量与能够完成的学习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避免无效学习,把无效学习减少到最低限度。事实上,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提高学习的速度是行不通的。否则,一味求快,犹如看电影似的学习,由于持续地提高速度,学习质量和效率必然下降,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必须下决心剔除和放弃一些不重要的部分,不断地改进学习方式,一定要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值。
    6、俗语说:“一心不可二用”,对吗?
  如果你在大街上的文印打字室去看一看,你会惊奇地发现,那些熟练的电脑打字员,不仅打字的速度飞快,而且不用看键盘和显示屏,只看稿件,但却很少发生错误的操作,似乎眼睛长在了手指上。更绝的是,她们能够一边保持快捷的工作速度,一边还可以腾出时间轻松自如地与你聊天。实际上在生活中,许多具有高效率的人都有同时处理两件事的能力。
俗语说:“一心不可二用。”但用现代科学观点来看,此话并不十分准确。在生活中,我们同一时间做两件事,即体力上做着某件事的同时,心里考虑着别的事情的情况,屡见不鲜。现代脑科学成果告诉我们:人的不同行为是由脑的不同区域支配和掌管的。大脑有听觉区、视觉区、语言区等之分,各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通常,大脑的不同区域常常是协调活动,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人体的各个部位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又各具灵活性。如走路时可以说话,吃饭时可以看电视、听音乐,或边干体力活动思考其它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头脑里常自然地浮现出各种想法。这些想法有的可能对手上正在做的工作是有益的,也有的则对当时的活动没什么用处。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也不妨利用这种同时做两件事的方法来实现,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许多时间。“没有时间学习,学业反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一位大学教授告诉他的学生他是怎样学会德语的:他每天坐公共汽车去大学,路上要花40分钟,他每天就是用这段时间,一年半后,他居然学会了一种新语言。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早年时,家境贫寒,不得不承担全家的家务活,但是她在揉面时,忽然会放下手中的面团,从衣袋里掏出一截铅笔,一张小纸片写起来;洗衣服时,也会突然停下,拿出笔和纸写起来。原来,她就是这样利用时间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情节、语句记录下来,写出了被誉为世界名著之一的《呼啸山庄》。
宋朝初年的大名人钱椎演,他曾经对人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书,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事实上,同一时间做两件事,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进行有步骤的安排,灵活调节,就可以做到。比如可以在做家务活时记些外语单词、简单概念、数学公式等;或是一边做些手工操作的事情,一边在心里自由地思考一些学习问题。
总之,要分别地使用手和用脑来进行两种工作,从而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
   7、别忘了“未获先辨”的寓言故事
   1903年10月,纽约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数学家柯尔走到讲台前,只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等式,写完,他就回到座位上。当大家把这个等式演算了一遍以后,立刻对柯尔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原来这个等式证明,二的六十七次方减去一是合数,而不是过去一直被认为的质数。柯尔纠正了两百年来数学界中流行的一个错误概念。有人问柯尔,为论证这个问题花了多少时间,他回答说:“三年里的全部星期天。”
我们常常能用的整块时间不多,而要做的事却不少。有人会说:“只有这一点点时间,不值得动手去做。”其实,“不值得”三个字确是把你的许多宝贵的时间都浪费掉了。“老人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这是清代魏源《默觚?学篇三》中的名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思与时流,我们能不珍惜时间吗?有的学生不珍惜时间,对时间采取毫不在乎的态度;也有的学生不懂得科学地安排时间,有意无意地浪费了许多时间。例如,学习行动的迟缓,现在就得动手马上干的事拖到以后再干,还有一些是把时间花费在那些不必要的学习内容上。一些中学生在事先分配好的时间范围内,学习任务一直拖延着,甚至不到最后一刻还懒得去做。最终的结果是,由于限定的已到,只能马马虎虎地学习一遍,草草了事。这样,实际上就等于浪费了时间。
其实,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时间“边角料”,都是你学习的有效时间。只要我们珍惜时间,就会挤出许多平时忽略的学习时间来。有人曾说:“有效使用时间的最大秘诀,乃如打包行李时把小的东西塞入缝隙里。”这不愧是至理名言。时间就象海绵中的水,只要你愿意去挤,总还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充分利用到罢了。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寓言故事,叫做“未获先辨”:从前,有兄弟俩看见天上飞过一队大雁,要拿弓箭射它们。哥哥说:“如果射下来,把它煮了吃。”弟弟争辩说:“不会飞的鹅煮着吃合适,会飞的大雁只能烤了吃。”两人争持不下,最后只好请村里的老人来评判。老人说:“可以分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此时,只弟二人抬头望天,哪里还有大雁的影子!
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一样的精力去完成更多学习量的方法就是即时处理。所谓“即时处理”,凡是决定自己要完成的学习项目,不管它是容易还是困难,应该立即动手干。“立即”这一点十分重要。学习有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学习任务完成一项少一项。即时处理,能使日常的学习富于一种快节奏。这不仅使学习较为顺利,而且还能有效地保证的学习质量。比如,课后立刻腾出三、五分钟将所记的笔记浏览一下,做简要的复习。这种的做法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比拖延到晚上或第二天进行,要省时省力。立刻动手学习的效果在于不仅省去了从头再学的功夫,而且解除了把这件事总记挂在心上的思想包袱,并为你省下许多时间,使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虽然费了好大的劲儿,把时间集中在一起了。可是,坐到书桌前却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而是磨磨蹭蹭,什么东西也学不了。所以,要养成立即动手的习惯,就要改掉磨蹭的毛病。也就是说,不是等待大脑驱使你行动,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开动大脑。为了真正做到立即动手学习的目的,你不妨把要学习与思考的东西写在纸上,这样,你的全部注意力就自动地集中在书写的东西上。即使嘈杂的环境中,或者在其它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也能思考学习问题。因为你在纸上写某个东西时,你也已把它“写”在了你的心上,能够更长久、更正确地记住它。
别小看零碎的时间,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起来,就会收到积少成多的效果。或许它可以让你完成许多事。
  记住,立即动手去做。
二、增强高效学习的能力
  高效学习是素质学习最重要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具体地说,高效学习就是用有效的方式,把某一较为复杂的学习问题分解为诸部分简单的问题,并以自己熟练掌握的学习技巧,有效地逐一加以解决,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省学习时间,并避免或减少学习错误。
  我们在学习中所遵循的学习指导思想和原则,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成功与否,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因此,你很有必要掌握“高效”学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准则,形成自己卓有成效的学习能力。
      1、物理书上写着:S = vt+1/2at2
  翻开中学物理书,上面写着这样一条公式:S =
vt+1/2at2,但是,这条物理公式与我们所说的“高效”学习原理有什么联系呢?
  大家都知道,这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一条公式。S——表示距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物体移动的距离S与初始速度V、所需时间t、物体本身的加速度a这三个值有关糸。当初始速度V和所需时间t为定值时,物体移动的最大距离取决于加速度a值的大小。但也许你不知道,这一条物理公式同样适用于学习原理:如我们在同一年级同一班级,新学期开始,大家掌握的知识初始速度V值一样,学期结束时大家经历的学习时间t值相等,但不同的是: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获得的知识S大;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收获的知识S小。这是为什么呢?关键的问题取决于你自身学习知识的加速度a值。
  由此可见,确立你知识“加速度”的值十分重要。我们说,知识“加速度”的值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它的主要内容就是“高效”学习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学习中有一个大量吞食和消化知识的胃口。梅林在谈到马克思青年时期以惊人的速度掌握知识时写道:“他在两个学期中所获得的大量知识,如果按照学院式的喂养方法,在课堂上点点滴滴灌教的话,就是二十个学期也学不完。”
  高效学习是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能力、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所体现出来的效率形式。据《武汉晚报》载,日,13岁的聂愿愿到华中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报到,令许多人惊讶不止。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小不点”,本来应该在某中学初中部报到。但是,由于聂愿愿自身聪颖,特别是父亲聂其文专职在家悉心调教他,其授学方式相当成功,因而,聂愿愿参加高考的分数是628分,超过华工大学调档分数线的20分。他上华工是按普通考生正式录取的,并没有享受少年班的优惠政策。13岁的聂愿愿总共只上了5年学,其经历如下:3岁开始学字,小学只读了3年半,其中学前班半年,一年级半年、二年级1年,四、五、六年级各读了半年,初中没有读,高中仅读了1年半,其中高二下学期半年,高三直接插到一复读班读了1年。
  又据《北京晨报》1999年9月报道:今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三名的学生,是个年仅14岁的孩子。这个物理考了满分的少年“探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被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录取了。郑维吉吉
11岁时从北京实验二小考进北京八中少儿班,他用3年时间学完了中学6年的课程,和比他大四五岁的学生一起走进高考考场。最终取得物理150分、化学143分、数学142分,总分680分的优异成绩,离北京的理科最高分只差6分。郑维吉吉父亲告诉记者,父母在他学习上花的力气,只是在他小时候注意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其它一切靠自己。据老师介绍,郑维吉吉是个非常好学、思维敏捷而且心理素质稳定的学生,今年的物理试题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学习主动性非常强的郑维吉吉考出满分属于意料之中的事。
  以上就是高效学习成功的最典型的事例之一、二。学习效率问题是我们本节要涉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学生最关心的学习方面的重要问题。那么,怎样做到高效学习呢?
  以下我们来探讨这一问题。
2、检查一下你的“木桶”能装多少水
  高效学习方式,首先要有学习行为的系统化思想。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而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注重学习行为的系统控制,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能力”控制。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木桶原理”。装水的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做成的,围成木桶的木板必须高矮一致。不然的话,如果参差不齐,那么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取决于最矮的那一块,高出这块矮木板的水,全部会从它的上面流走。而那最长的和次长的木板,或平均高度的木板,统统成了影响木桶整齐美观的赘物。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增强系统观念,提高对整体功能的认识,抓好那些影响整体功能发挥的薄弱环节。在学习中,如果不懂得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去运筹,组织和发挥整体的功能;而忽视不断转移、变化着的薄弱而又是关键性的环节,不善于捕捉整体优化和勃发的突破口,那么,学习的精力、时间、效率就会从“最矮的木板上面”流失掉。
  你有多大的“高效”学习能力,其实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学习过程中包含着许多因素,如学习目的与观念、学习者本身的素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学习活动的整体系统。要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控制,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各项学习环节的质量上来。实践说明,通过有效地系统控制并提高各项学习环节的质量,才能把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出来。
  应当肯定地说,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中学生都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学习某一知识内容,A同学只用了10分钟就掌握了,而B同学则费时25分钟才弄明白。我们说,A同学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高,而B同学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低。但是,在解决了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学习效率以后,应当强调学习的整体效率。必须明确的是,其整体效率决不是各个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崭新的整体效率。马克思说:“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分散展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2页)。这表明,系统论提出的所谓系统整体效应,从数量上说,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各部分之和。或许你一下子还没有理解上面这段话的含义,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对以下问题的思考来加以理解。
  现提出一个假设的学习命题:“你能用三个月的课余时间背熟三百首唐诗吗?”请你先用“是”与“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有明确学习内容、范围和要求,以及时限等条件的假设命题。事实上,对每一个中学生来说,在某段时间内背熟一首唐诗决不是什么难题。敏捷的中学生也许在几分钟内就能记住一首唐诗,而不敏捷的学生至多需要半小时或多一点的时间也能记住。但是,我们假设的学习命题不仅仅是记住一首或几十首唐诗的问题。如果你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高,比如,五分钟内能记住一首唐诗。但是,随着记忆数目的增加,你脑子里的东西开始变得混乱不堪,或记住了后面的内容却忘了前面的部分,甚至张冠李戴,完全搞混了各首唐诗的内容和名称。最后,背了三百首唐诗,在限定时间内只模模糊糊地记住了几十首,或者更少。
  这说明,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很高,但整体学习效率却明显不行。换句话说,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并不表明其整体学习效率就高;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低的学生,也不一定其整体学习效率就低。这同样说明,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和整体学习效率,虽有紧密联系,但二者并不是一码子事。
      3、解决思路问题是“高效”的关键
  要解决“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背熟三百首唐诗”这一学习命题,对谁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实际上必须充分发挥学习的整体效率,才有可能做到。这涉及到学习心理、学习思想、学习方法、背诵技巧、学习时间安排等诸多问题,并非是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的高低所能决定的。
  从学习方法和技巧上说,这里的首要问题是:是否存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中学生在这一学习命题面前实际上存在着三种答案:其一,完全有可能。其二,根本不可能。其三,试试看再说。现在,我们将中学生解决这一命题的三种答案的思维过程,分别表述如下:
  其一,认为“完全有可能”的中学生,表明其思考这一命题的整体思路大致清晰可见,并设想出许多学习方法,认为有足够的学习经验来加以解决,从而达到目的。
  其二,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中学生,其思维只集中在一个点上,感到这个问题不可逾越或无法克服,其思维方式存在着严重的技能缺陷,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其三,认为“试试看再说”的中学生,思考这一命题的思维过程肯定不完整,对将遇到的学习细节问题的思考不很清晰,解决学习问题的各种方法也难以明确。但其思考的结果,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在试试看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最终达到目的;二是在试试看中可能始终不能找出解决学习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上述三种思考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要解决某一学习问题,首要条件是思考解决它的可能性、连贯性、完整性。其实,撇开解决复杂的学习命题不说,即使在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问题时,也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即思维过程是按照干净利落、有条不紊地顺序进行的,从一个想法直接引向下一个想法,一个接一个直到得出结论。至于逐步形成的某一学习思想等高级的问题,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个过程的典型情况倒是横七竖八,混乱不堪,有时还表现为不着边际的胡乱猜测,一开始就搞错了,返回来再走回头路,放弃某些想法和吸收另外一些想法。通常这个过程中包含有注意力分散和偏离主题的现象,以及短暂的无能为力和灰心丧气的感觉,还包含似乎毫无所得的潜伏期。最后,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思路的各部分的位置摆恰当了,关系模式开始形成,于是出现了—有时候是相当突然地得到你一直在孜孜以求的答案或解决方法。
  现在,我们不禁要问:在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面前,有没有办法使我们思考的过程按有条不紊的顺序进行,并行之有效地达到目的?这正是高效学习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
      4、“学习点”与“学习链”的新概念
  为了使中学生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认识上,我们首次提出“学习点”和“学习链”这两个新概念。它是进行高效学习的思考方式的根本手段。
  “学习点”,是将学习问题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内容,能够用简单方法或单一技巧加以解决的这一学习过程。学习点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多样性,即学习点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听、读、写、练、想等,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的学习点。一简单方法或单一技巧,以及在具体学习中的某一点改进都可以称之为学习点。二是可变性,即学习点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而是它可以任意改变。如学习技巧、内容、位置、作用等都是可以加以改变,并使之符合需要。三是选择性,即学习点具有可供选择的功能。如记住一首唐诗,听、读、写、背等技巧都可以运用,你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学习,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学习链”,是在解决学习问题之前,在学习者头脑中假设出现的这一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总体构想。学习链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点:一是学习问题的分化和逐一审视以及解决问题的次序、步骤。二是找出解决学习问题的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对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最优化组合。学习链的基本特点:首先是主观性,即总体构想由解决问题的顺序和步骤、方法和手段作为依据。其次是清晰性,即整个学习过程的预见程度大致清晰可见。再次是完整性,即总体构想的学习过程始终连接,贯穿到底。
  学习点与学习链二者的关系是:学习点是组成学习链的要素和依据,学习链是学习点有效的集合和串联。学习点和学习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你可以用学习意象法来理解这一关系概念。比如,你面前有一大堆散乱的珠子,怎样才能轻而易举地都拿起来呢?简单的办法是,找来一根绳子,把每颗珠子有序列地串联在绳子上,只要提起线头的一端,所有的珠子就会整齐地排列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引入“学习点”和“学习链”这两个新概念呢?事实上,我们在动手解决某一学习问题之前,就要考虑到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步骤、方法、时间和条件等诸多因素。学习点概念的“提出”,着重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高效率地解决某一环节的学习内容。学习链概念的“建立”,明确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条清晰可见、贯穿到底的学习思路。这样,引入学习点和学习链这两个概念后,将使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变得层次清楚,思路连贯而完整。同时,能够使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确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失误出现在哪个点面上、哪个层次上。其实,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并不是缺乏熟练运用某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能力,而可能是由于整个学习思路出现偏差或“断路”造成的。
  引入学习点和学习链这两个概念后,解决学习问题这一过程,很明显地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学习的具体实施内容——各学习点的最佳选择。
  二是学习链的建立——学习点的排列组合。
  三是学习链的修正和连接——各学习点的最有效的优化联系。
  应当指出,学习链与学习构思是有明显区别的。学习构思只是一种设想,而学习链是学习构思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点的不断作用而提炼、凝结的一条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指导思想。因此,学习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始至终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各学习点最有效的优化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链由于学习点的选择性产生的不断变化而不得不加以修正与有效连接,以保证学习链不偏向或“断路”。反过来,学习点也必然在学习链的指导下作出某种最佳选择,以适应学习链的各环节的连接。
  其实,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着自己的基本学习链,但这一学习链是否清晰可见,是否连贯完整,则完全取决于你的学习点是否有效率地优化联系。此外,能否认识到学习点和学习链在高效学习中的作用,并行之有效地在学习实践中发挥出来,这并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的。例如,某学生的数学科目学习很优秀,但物理科目的成绩却很差,是不是他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有问题呢?如果用学习点和学习链的概念来衡量,以及比较该学生数学科目和物理科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并逐一分析检查,可以肯定地说,这决不是学习方法与技巧上存在大问题,而应当从该学生物理科目的这条学习链上找原因。该学生有必要反省和检查物理科目这条学习链的畅通和效能,并通过与数学科目的学习链相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并在物理科目学习的过程中加以修正和改进,使学习的整体效率发挥出来,提高学习成绩。
     5、“学习链”是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的
  如果某中学生能够倒背如流地记住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1000位数字,你肯定会对这一现象感到惊讶,认为该学生记忆能力超凡,令人赞叹。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先看看甲和乙两学生的《对话》:
  甲:你能够准确无误地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1000位数吗?
  乙:(想一想):不可能。实在太多了,根本无法记住。
  甲:其实这不很难。
  乙:你行?
  甲:当然。其实你也行。
  乙:我不相信。
  甲:问你个简单的问题,随便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你能记住吗?
  乙:肯定没问题。
  甲:我先告诉你背电话号码的简单方法,比如说有谐音法、形象法、顺口溜等。有一个电话号码为,你可以用意象法来记为'爸爸玩玩棋、球(就)饿了’,这样记忆即简单又快捷。
乙:这不用你说,我也知道,我还懂得很多种其它方法呢。
甲:这就好办了,你熟悉班上所有同学的姓名和每个同学座位顺序吗?
乙:天天见,当然清楚。
甲:有这些条件,你稍微花点力气,就可以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1000位数了。
  乙:笑话,1000位数太多了,实在记不住。
  甲:别急,听我说,你只要将现有的简单记忆技巧变通一下就行了。假如你们班每个同学都有三个电话号码,一个是他爸爸的,一个是他妈妈的,一个是他家里的。其顺序排列为1、父亲——2、母亲——3、家庭,电话号码为8位数,这样你可以一次按顺序记住赋予某一同学的24位数,这样有问题吗?
  乙:不是很难,可以做到。
  甲:依照这样的办法,你们班上有50个同学,先按名字记住他有顺序的三个电话号码,然后再按座位顺序来排列,你不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24×50,即为1200个有顺序的数字了。
  乙:这样说有道理。
甲:如果把电话号码的数字换成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来记,你不就可以记住1200个数字的顺序了吗。
  乙:按你这么一说,似乎好象不难,能够做到。
  甲:干嘛不试试呢?
  一般学生都会认为,记住毫不相关的1000位数是很困难的,但事实上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关键问题是你首先要懂得怎样去学和记,即建立有效率的学习链。在以上的对话中,甲学生在举手之间,轻而易举地开导了乙学生,把乙学生认为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了完全可以做到的事。学习链的指导作用,就在于找出一个彻底解决某个学习问题的可追寻的基本思路,然后再去逐一检查各部分的联系,即细节学习问题。记住圆周率千位数的学习链如图所示:
  1200位数字——分为四大组(以班级小组联系起来)——每组六小对(以一张桌子的两个同学联系起来)——每个学生(以他的名字、座号联系起来)——电话号码(按父亲、母亲、家庭的顺序排列)——8位数字——简单记忆方法或单一技巧——全部记住。
  以上事例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技能结构,去建立学习链的能动机制。记住,系统化学习法的“高效”,就体现在学习链的“建立”,从而达到把复杂的学习问题简单化的目的,即把某一复杂的学习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或单一的技巧并通过有效的联系,从而解决它。现在,我们不妨思索一下前面提到过的“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背熟三百首唐诗”这一学习命题,看一看是不是能做到呢?当然,解决它不仅仅是记忆基本技巧的问题,首先是如何“高效”去理解“三百首唐诗”内容的问题,这就需要掌握建立“学习链”的基本原则。
     6、我们建立“学习链”的基本原则
  要建立高效能的学习链,必须遵循以下的一些基本原则。
  原则之一是学习问题的简化,即以简驭繁地解决问题。这是建立学习链的基本原则。在学习思考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多方面选择和利用我们已知或熟练掌握的方法或技巧来解决学习问题。例如,对前面所说的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的千位数,可以看作是分开的、简单而容易记忆的数。这样的思考方式,正是建立学习链的基本出发点。一定要清楚地看到,不论多么复杂、繁琐的学习问题,理论上都能把它简化为简单的问题,从而使思路从混乱中“跳”出来,变得干净利落,并有条不紊地加以解决。
  原则之二是对学习问题的内容要进行分类。分类是把学习问题分化为具有不同特征的若干个分问题的过程。学习问题分类的特点:一是分化出来的诸问题各自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可以相对独立存在。二是任何复杂的学习问题都可以进行分类,直至所化分出来的简单问题能够被我们掌握的已知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解决为止。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使问题适应于不同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巧的运用。例如,学习一个陌生字,可将陌生字分化为:读音、笔划结构、字义、组词用法等几类,同时,学习该生字的方法也可以分听、读、写、背、理解、运用等几类与之相对应,达到学会该陌生字的目的。需要说明一点,学习问题的简化和分类是学习思考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不要混淆。
  原则之三是对学习问题的分解。“分解”是与“组合”相对的概念,把一辆自行车拆散为各个零部件,这个过程就是分解。反之,把散乱的自行车零件按其结构组装起来,构成一辆完整的自行车,这个过程就是组合。事物有分解的可能性,就必然存在着组合的可能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解,主要是指内容量的划分。我们的学习时间具有分散性和间断性,如将学习内容量划分为若干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相对应,通过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定量的学习问题,则可达到完整地解决学习问题的目的。例如,要学会英语的26个字母,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小时或一天内全部掌握,可是,我们可以通过每天学习三到五个字母的办法,逐步达到目的。如何使学习内容量的分解和我们的学习更吻合,更有效率,这就要靠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安排解决了。
  把学习问题分解与分类作比较,你会发现两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记住这一点十分重要。分解是学习内容量多少的划分;而分类则是学习内容质的特征区别。分解未必包含了分类,但分类必然包含了分解。与分解相对应的主要是学习内容量和学习时间,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使问题适应于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需要。
  原则之四是对学习技巧要进行最优化组合。最优化组合是指充分发挥出效率的技巧组合。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优化组合主要是指构成学习链的学习点有效集合和串联。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的学习作用最大,以学习效率为标准。二是学习方法和技巧的组合结构方式最为简单。
  原则之五是要解决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建立学习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三大效率,即限时效率、部分效率、整体效率。限时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某一时间段内的学习效率。一般与限时效率相对应的学习手段是简单学习方法或单一学习技巧的选择和运用。部分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某一部分的阶段性的学习效率。一般与部分效率相对应的学习手段是不同学习方法或技巧的简单组合的运用。整体效率是解决学习问题全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学习效率。与整体效率相对应的学习手段是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最优化组合的过程。三种效率的关系是:限时效率是整体效率的基础,部分效率产生于限时效率,整体效率的有效构成是部分效率。
  应当明确,整体效率不是限时效率或部分效率的简单相叠加。例如,“每天记住一首唐诗,在一百天内就能背熟一百首唐诗”,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学习方法,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实际上是谬误。因为它忽略了影响学习整体效率的诸多有关因素,只是简单地把学习效率相叠加,故而是不现实的,违背了效率原则。换句话说,完全有可能在一百天内背熟一百首唐诗,但决不是每天记住一首唐诗的问题。
  原则之六对学习问题与解决手段之间要进行合理的连接。连接原则反映了学习问题的分解与学习方法组合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不断循环往复,直至问题得到解决这一过程,是连接原则的主要内容。这里,要记住一个重要学习原理:复杂问题的解决寓于简单的方法之中。但要解决问题,必须在问题与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即连接原则。因此,复杂问题的分解和学习方法的组合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沟通”,需要不断地循环往复,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
 复杂问题==========简单方法
  从以上所述得出结论,连接原则是问题分解与方法技巧组合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原则之七是对学习问题应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通过已熟练掌握的学习方法或技巧来解决学习问题的反向思路。它既是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也是学习方法、技巧的验证。逆向思维的过程,是与简化学习问题的过程相对而言,但决不是简单地返回到起点,它包含了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的逐渐形成和完善。逆向思维最重要的内容是解题的步骤与顺序,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最优化组合,学习时间的有效计划和安排等。总之,真正令人感到困惑而难以跨越的地方,不在于学习过程的具体化练习,而恰恰在于建立学习链的逆向思维这个难点上。从本质上说,逆向思维是一个需要有敏锐的分辨力、非凡的想象力、惊人的创造力和魔术般组合能力的综合学习过程。在学习上只有突破这一点,才能使复杂的学习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原则之八是要善于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懂得如何找出自已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学习反思的必要性在于:屡犯以前的学习错误,这给我们在学习时间和精力上带来的损耗是巨大的浪费。故而,一定要学会有针对性、有效率地看待新的学习问题。过去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成功实践要看到不足之处,要多设想一些学习方案来加以提高基本思路。对已有的学习链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使之与面临的学习新问题相适应。同时,对他人学习经验之谈也要通过借鉴变成自已的东西,这种“拿来主义”是一种好办法。这样,我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起应有的信心。
      7、他决定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学习
  在整个学习阶段中,一种经常性的自我学习控制和检验的方法是十分必要和可贵的。据悉,北京第一中学作出一项决策,该校从2000年下学期起实行一项“学生自我测试”计划,让学生自己出一部份题进行学期考试。学校为测试“学生自我测试”计划的可行性,特意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教师们首先向参加测试的学生们讲解题目的种类和出题的技巧,然后让学生个别或分组拟题。最后,他们在学生所出题的基础上筛选出最好的题目,稍作修饰整理成试卷,再对全年级的学生们进行测试。一位学生说:“自己出题挺好玩的,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出最难的题目。我们也不再依赖老师。”其实,真正要出一个好的题目并非轻而易举,这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入了解有关的课题,对平时的学习也是一种督促。同时,同学之间讨论出题的内容,从别人的观点获得启发,这些观点也许和你的不一致,但却值得你去思考和反省。“学生自我测试”计划即新鲜又实用,它使学生们能从分析和认真研究的角度来看考题,不但带给新奇的感觉,还可以诱导自觉深入学习。
  学会出题,正表明你知道最重要的问题之所在。应当说,会出题的中学生是懂得学习要领的人。在应试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考试内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并结合自己学习的长处、技能和实际情况,来指导平时的学习和调整考试复习的整个方向和全部内容,以保证获得最好的考试成绩。中学生要通过这样的方法,懂得自己动手编制一个讲课要点的表来帮助你有侧重的集中学习。从课堂笔记中预测考试的题目,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学习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学习技巧。当然,这种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不断地努力而学会的。如果能合理地推断分析出每一堂课老师试图要讲解的至少三至五个基本要点,你就可以有侧重、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重点目标来学习每一课内容,然后把所有这些重点写在笔记上,这样你就可以有一个拟题的参照表。当然,如果课程安排得好,在课前的开头和结尾,这些重点或中心内容,老师都可能会言明。猜题的本领,实质上是一种分析与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与真正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脉相通的。
  当今中学考试的命题,将比以往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教育部2000年在部分省份试行综合科目考试就说明了这一点。“综合科目考试”以考查中学生综合运用中高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教育部关于“综合科目考试”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六个学科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综合科目考试”的试题应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调动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分析、归纳、判断问题。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有关综合科目考试的考试说明和题型试例。综合考试的试题不分文理,考察内容覆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学科知识。试题设置将依据现行普通高中相关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而是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设置新型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试卷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大体为6:4。试卷的原始分为满分150分,单学科考试内容约占80%,跨学科考试内容约占2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高考“综合项目考试”的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对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要求。中学生要使自己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力,首先,要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个人的综合能力。其次,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活动,增加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直接感知,增加生活方式积累。再次,要学会综合分析总的方法。你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不需要大量的机械练习,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新学期开始了。某高中一年级的一位学生,他决定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进行他的物理课学习。领到课本的第一个星期,他便阅读完了物理课本的全部内容,有了一个概况的认识,尽管他还有许多地方一知半解。第二个星期,他对照课本,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了该科目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从整体上明确了学习重点和自己的难点。同时,他还找来了上一、二届该课目的考试试卷,熟悉了题目类型并确认其分数的比例关系。第三个星期,他对该课本内容作了分类,系统地、完整地进行了学习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第四个星期,他花了一天时间向教师请教问题,直到全部问题得以解决。这以后,他花费一天时间作习题训练;花费一天时间看参考忆,突出学习难点问题,进行强化;又花费一天时间作记忆强调的学习;最后三天为总复习。这样,该学生就在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物理课目的全部学习并顺利通过考试。
  这种快速而高效的学习方式,看似有悖于学校里的常规学习方法,但能真正做到也实在不容易。不过,这是一种在陌生知识领域中,对知识学习的全盘审视并自我强化,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对中学生来说,能够按此方法向自己提出挑战,这对你无疑是极好的提高学习和应试综合能力水平的机会。如果你尝试这样去做,你就会有自己对掌握知识的视角、思路和方法,如再通过课堂学习与平时的单元测验获得反馈,这样,你就有机会思考和比较老师教给你掌握同一知识的策略、方式,反思其中思维方法的差距和认识技巧的异同,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偏差和不足。
  学习主动性的自我强化和实现,别人帮不了你的忙,主要还是靠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完善自身素质和提高综合能力。
20楼 绿城一剑 陆军 中校 发表于
   7、“动脑”之外要习惯于“动手”
  有一次,一个大规模的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演奏。塔尔贝格问他:“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答:“下个月1号。”塔尔贝格接着说:“对不起,练习时间不够,我无法参加。”主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塔尔贝格接着说:“我想演奏一些新曲目,至少要1个月的练习时间。”主持人又问:“3天时间不够吗?我认识许多音乐家,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次演奏会而练习4天以上,何况像你这种大师级的音乐家,更没有练习的必要了。”塔尔贝格不以为然地表示:“每次发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
次,否则不敢出场演奏。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能等1个月,我就可以出席演奏,否则,很抱歉,我只好拒绝邀请。”
中学生的素质学习训练,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手,要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是素质学习的基本方针。所谓动脑,就是使头脑在强行地作用下来提高其各种功能的训练。有人问爱因斯坦对理科学生有什么忠告?他毫不犹豫地答道:“我要劝他们每天以一小时的时间排弃别人的意见,自行思考问题,这件事不易做,却很有收获。”有一次,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有一台巨型电机出了毛病,许多人查了两三个月也没有找到原因,于是请来了技术专家斯坦门次。斯坦门次在电机旁搭了个账蓬,住在那里细心观测、记录、计算。两天后,他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划个记号说:“打开它,把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圈就行了。”人们半信半疑,结果问题确实出在这里。机子修好后,老板请他标出维修费用。斯坦门次写道:“用粉笔划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值9999美元。”划一道粉笔线相当容易,但是知道线划在哪里就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公司照付一万美元,并继续用重金聘请他。我们从这个事例中获得什么启发呢?这就是“动脑”要特别重视锻炼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才能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运用知识最终把问题解决。
对中学生来说,在培养动脑能力方面需要加以锻炼,尤其要培养和锻炼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思维,因为我们学知识的目的最终要运用于实际中去。1929年,英国学者弗来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时候,在培养器皿上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些偶然落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生长起来,而它的的周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小圈圈。这个现象引起了弗来明的极大兴趣:细菌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小圈圈里生长呢?莫非青霉菌能杀死葡萄球菌吗?经过研究,弗来明证明了这个猜测,并且从青霉菌中提炼出青霉素。青霉素的应用不仅挽救了千百万患者的生命,而且开创了抗菌素的新纪元。弗来明也因此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会思考的人之所以能够将旧的知识概念进行新的组合,并获得创造性的新概念,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和强化动脑。在一篇科学史文中有一段记载:库仑早年是巴黎一位中学教师,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感兴趣,想找出它们的规律,但苦于无法测量这种微小的力,一直没结果。后来,库仑到乡下暂住,对农家的纺车又发生了兴趣。他注意到纱的断头总是向相反的方向卷曲,拧得越紧,反卷的圈数就越多。他突然联想到根据纱线卷曲的程度可以度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久库仑回到巴黎,做出了利用细丝扭转角度测量力矩的极为灵敏的秤,精确测量了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量的关系,发现了成为电学重要基础的库仑定律。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前者无非更善于动脑,更有创造性。
所谓动手,就是发挥手的作用,多做多练。一位前苏联学者说:“人的智慧在手指上。”他在思维研究中发现,人的手不仅是劳动器官,而且有认识功能,是一种机能复杂的分析器。康德也说过:“手是外部的脑髓。”由于人在劳动实践中反复用手操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技巧,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因此,美国有位医学博士指出:如果想培养视野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么,必须使他多锻炼动手的活动能力。由于手的活动而刺激脑髓、激活中枢神经,就能促进全部智力的提高。在学习中,实际操作对掌握科学概念以及发展思维都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史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才在学校阶段大都十分重视实验的动手能力。伦琴在苏黎世综合技术学校期间,一直专攻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工艺以及机械工程等分支学科。他对实验工作十分热爱,其兴味之浓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不仅使他练就了头脑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卓越的思考能力,而且获得了动手从事工程科学精确方法的严格训练,以致第一个证实了X射线的存在而闻名于全世界。明朝李时珍为著《本草纲目》花了27年的时间,参看了药物近1892种,附药方11096个,附药物形态图1160幅,并为实地考察和验证这些药物,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人。
“动脑”之外要习惯于“动手”。中学生的素质学习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这就是“知道的多,而做的少”。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学习的动手能力,主要是指不仅有精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善于在实践中应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一条重要的求知、成才的规律。这是因为理论毕竟只是理性的东西,缺乏感性认识的人,对于书本知识的认识是不完全的,容易产生表面性和片面性,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战国时,赵括虽十分精于书本知识,但不善于实际运用,结果“率赵军大败于秦。”(被秦军打得大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说的是马谡只有“纸上谈兵”的本事。明朝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讲了一个故事:宋朝宰相王安石有一首没写完的《泳菊》诗,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以后,不以为然,心想:菊花也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诗中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非“乱道!”于是,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到续诗时心想,苏东坡一定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便调他到黄州当副使。苏东坡到任后,一日去后院赏花,不禁大吃一惊: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至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的。苏东坡的失误就在于脱离实践,缺少对事物的观察、接触或尝试,以致扭曲了问题,不能灵活地使知识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清初教育家颜元也说得透彻:“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作,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方算学问。”事实证明,只有书本知识,而不会应用的人,是不能形成有效才能的,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一个人即要有认识能力,又要有动手能力,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宋时,鞑靼国向朝廷进贡一根两头一样圆的木头,声言中原有人识得此木何处是顶,何处是根,便岁岁进贡,年年来朝,若无人识得,便兴兵犯境。满朝文武官员都辩不出。当年晋京会试得中头名状元的五十朋奏道:“臣恩师朱梅渠是个有识之士,料得辩识。”皇帝便命五十朋前去请教朱梅渠,他听说后笑道:“这有何难?把木头放在水里,其根部必稍沉,顶部必稍浮,浮者为顶,沉者为根。”试之,果然。就这样,使外帮信服。古人主张“尚实学”,即主张学以致用。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学习中,应当把练脑与练手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方法。某职业中专学校有两个学生,毕业前被学校推荐到一家大公司参加应聘考试。一个是市场营销班学生,另一个是涉外管理班学生,皆为女生,在校成绩都不错。此次应聘考试是写一篇经济性应用文章,结果这两个学生因写不出象样东西而均被淘汰。这件事提示我们:中学生除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外,还缺点什么呢?这就是动手能力。中学生应当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即培养“四会”能力。也就是说,在学习中不仅要做到多用大脑进行积极思维,还要不断强化手的技能训练,要肯动手,勤动手。如勤于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勤于动笔;勤于制作、画图、做实验等。使动脑与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全的能力,真正达到“心灵手巧”的境地。
    8、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据报载,98年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时,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学生韩寒以《书店》等三篇文章荣获一等奖。如今,他定名为《三重门》的长篇小说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不久再度抛出《零下一度》一书。然而,他高一年级的学科成绩总评中七门功课不及格,数、理、化三门成绩加起来竟不足80分。按规定,99年9月开学后,韩寒只得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期末,他还是七门功课高挂“红灯”。
  对此韩寒认为,数学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物理、化学只要学一、两年就行。对考试成绩,我“顺其自然”,不成全才也要成偏才。但是,他的班主任却说,现在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如知识面很窄,必然不适应社会。韩寒不是没有学习的能力,而是主观上排斥学习。一些教育人士明确地指出,韩寒特殊的写作才能和对学习采取的“叛逆”态度,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谨慎对待,在因才施教上下功夫。对其它中学生,则不能以“提倡”韩寒这样的“个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
厌倦现代科学的“文学才子”实不值得鼓吹,其实“韩寒现象”是对素质教育大方向的一种嘲弄。可以说,韩寒的自我认识与成才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江郎才尽”这一典故。就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来说,韩寒的学习行为选择是不明智的,中学偏科发展更不足取。德国化学家希腾贝尔格曾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美国曾对一千三百一十位科学家作了五年调查,结果发现,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才都是素质能力综合化的,即他们是“专才”又是“博才”,具有继承、创新的综合能力。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米兰尔,最初在哥伦比亚得到的学位是冶金工程方面的,但他首创的几门新的学科,却是等离子物理和表面化学。他是第一个以原子的形式分离出氢的,也是第一个成功地用干冰和碘化银催化云层施行人工降雨,涉及的领域不仅是物理、化学、甚至是气象学。又如,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少年时代是学造船的,他想通过探矿炼铁,然后从事造船事业。他对力学、光学、声学和电磁学都有深入研究,以他拥有的综合性知识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找到大量石油矿藏,在地质学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对地震预报和地热开发等研究,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都说明,科学家的知识能力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博大精深的。
大家都知道福尔摩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侦探家,但请看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给福尔摩斯开的一张知识结构表:文学知识:无。哲学知识:无。天文学知识:无。政治学知识:浅薄。植物知识:不全面,但对于莨蓿制剂和鸦片知之甚详。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而对于实用园艺却一无所知。地质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化学知识:精深。解剖学知识:准确,但没有系统。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英国法律:有充分的实用的知识。柯南道尔为福尔摩斯描述的知识结构反映了两个特点:一是知识比较广博。在列举的十种知识中,具有七种知识;二是各种知识的深浅度不一。对侦探方面用处最大的知识,如化学、解剖学、法律、惊险文学等,掌握得比较深,有三种知识一般,还有三种知识无。此外,他还善于使用棍棒、精通刀剑拳术,提琴也拉得很好。正是由于他具备了优秀的综合素质,才侦破无数疑难奇案。
以上事实说明,中学生要在未来创造出新的成就,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对自己的缺陷不断加以克服。
第二章:学习的三种能力
         治学是个系统工程,
         三种能力助你成功;
         旨为创造点拨迷津,
         更给探索开辟捷径。
  提高素质的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大家知道,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去学习,不一定得到同样的收获。个中原因,自有不同。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进行学习能力训练的问题。
要使学习获得成功,必须遵循学习特有的规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去掉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消极性,否则,即使你熟悉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效率。你可能会白白地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并陷入学习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
因此,中学生为了更好地进行素质学习训练,很有必要加强素质学习的三种主要的能力,这就是: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增强高效学习的能力;强调运筹时间的能力。
  一、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中学生的一个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并遵循学习的规律,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二是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古语曰:“知其法者,事半功倍”
  了解一些认知学习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什么是认知?简单地说,认知就是感知、记忆、再现、概念的形成、判断与推理,也就是领会、知晓的意思。认知学习是一种认识事物的过程,它通常是由认知主体(即认知者)、认知客体(即知识对象)和认知助体(即方法、技巧)所构成的。例如,中学生读书,中学生就是认知者,认知的对象就是书本上的知识,认知通过“看与思”这一方法得以实现。省略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真正的认知学习。因此,完整意义上的认知学习,是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助体三者的统一。
首先,从认知客体上说,人类的知识有纵横两个方面。纵是知识的积累、系统、深化;横是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学科综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一般来说,每一学科体系都是具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特点,总是先由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开始,然后一步步展开,一层层深入,严格按照逻辑的顺序,组成了完整的系统。这种知识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知识学习过程的渐进性。因此,知识学习犹如攀登高山一样,必须由低到高,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如果迫不及待,一下子跨几级,则违背认知的逐步深入,渐进发展的规律,必然影响学习的效果。
其次,从认知主体上说,认知的过程主要是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认知者在感性知识阶段是凭借感官,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把各种知识信息传递到大脑而作出的反映。在理性认识阶段,则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对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达到认识的深化。因此,学习的认识过程是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说,知识学习本身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你不能单凭感觉就把握所学的知识,只有逐步深入,才能保证知识学习的完成。
再次,认知学习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助体,也就是说“看与思”的问题,要掌握促进知识学习过程最终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技巧。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是知识学习的桥梁,它能够直接帮助我们缩短知识学习的时间,少走弯路,加速知识学习的进程,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古语曰:“知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这句话道出了方法与效果的因果关系。
对中学生来说,认知者是指学习者要对本身智慧及潜能有充分的认识;认知对象是指要掌握与具备的各科知识;认知过程是指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熟练运用。中学生的学习与人们一般的学习活动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才能打好自身文化的基础,遂渐使之形成能力。故而,中学生必须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其二,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去发现新知识。已有的知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通过书本和老师有系统的传授来继承下去的,中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它,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在学习中,要倡导使用“发现法”来学习,不过,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人类现成的知识,而不是说每种知识、原理、法则、定律都必须由自己去发现。其三,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中学生知识学习的取向、内容的编排、学习的进程,以及具体到如何预习、钻研教科书,观察生活、写作文、作练习及阅读各种课外读物等,这种获得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的培养,一直都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督促的。其四,中学生的学习,是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新知识的。中学生之所以能不断地理解新知识,是由于新知识和他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有较密切的联系,能用自己旧有的经验去解释新的知识,使新知识同自己已有的经验融为一体,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弱点: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
  客观地说,现行基础教育使中学生确实学到了相当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应试教育束缚着中学与教师的教育导向,使得学生的思维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
中学生在接受长期的学校教育后,所持有的知识水平与自身的基本能力极不平衡,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基本能力明显不足:中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常常难以适应自身知识不断发展的需要,无法自我更新知识,造成对现代竞争生存环境无所适从的现象。比如说,许多高中毕业生一旦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基本上不懂得如何去合理有效地再学习,从而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况之中。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事实。这说明中学生在传统教育下的认知学习,确实存在着许多弱点。
从教育方面来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对学生往往采取一种“抱着走”的育婴方式,学生受到教师的制约和束缚。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是学生眼中的权威人物。教师的指导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差不多人人都同意需要好的教师。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现行教学的指导方法体现了很大的强制性。例如,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熟悉考试的范畴,因而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总是“以我为中心”,反复强调必须掌握某些知识。学生也只能按教师划定的知识范围,依照其传授的思维方法和步骤,去掌握完全被压缩了的具体知识,而根本没有必要超越这个范畴。换句话说,学生只要能够被动理解、消极接受指定学习的某些知识,这就已经达到了教师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况且,这些被指定的知识是否“真的必须掌握”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我们中学的课堂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替学生做了本应学生自己必须亲力亲为的大部分事情,诸如掌握学习研究、学习分析以及学习综合技能等工作。事实上,应试教育也不能留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此类“劳神费事”的问题。如此,学生只有按照教师指导的步骤方法去“依样画葫芦”,哪怕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无可指责。与此同时,大多数教师的讲课水平不可谓不好,往往是由浅入深,脉络清晰、有条有理,学生接受起来也确实不费太多的力气。但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不怎么高,遇到稍有难度或比较灵活的习题,便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早已习惯于舒舒服服地躺在教师身上,不必自己多动脑筋。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教师在讲课中已一一扫除,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学习时往往“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听着老师讲,下课围着习题转”,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和备忘录来使用,如此,其学习的质量自然大有问题。表面上看,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独立学习,但实际上这是有许多制约条件的,即只有按指定的学习范围才能考出好成绩。一般来说,对于教师的“权威”性,加上考试成绩的压力,学生自然不敢贸然“越轨”,只得亦步亦趋,顾不得许多了。由此,重点学校和“高素质”的教师带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一般学校和“一般”教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平平”。最终,形成社会、家长及学生对重点与一般中学加以区别看待,但从学生的基本素质来看却无本质差别。
应当说,我们中等学校的毕业生,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即使是考上大学的,甚至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虽然有相应的基础知识,但自身的学习素质也没有质的飞跃,而只是知识量的被动增加或知识准确度的机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的是,“请同学们抓住我说的重点”,而不是说:“请牢记,对你来说不懂的就是重点。”这实质上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前者在升学率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重大作用,而后者的目的则是教导学生懂得在未来怎样去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行的高考制度不是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而是测试学校和教师的应考能力水平。从根本上来说,“一切为了高考”是一种不完全的认知学习方式,从而造成中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学就会,一放就忘,一用就错。”所谓的“懂”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或者属于一知半解,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懂,这种“似是而非”的教育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从受教育方面来说,教出一个言听计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的学生,与教出一个自己会看情况、做决定,下判断的学生,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学习心态呢?小学生说:“老师要求这样做的。”初中学生说:“老师是这样教的。”高中学生说:“老师划定的重点。”由于以往的应试教肓而形成的心理惯性,事实上一些考上大学的新生,不久便惊呼:“到了大学,不知怎么学习乱了套?”有的大学生说:“大学教师讲课不如中学教师,有些内容根本没讲,却照样布置作业,两节课下来一翻书,大本头书已讲了数十页。”其实,这不是大学的“过错”,是这些学生还不能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的要求。此时才如梦初醒,认识到:“我的学习方式应该改进。”然后,折腾一年半载,因多年养成的固有习惯的惯性作用,有时仍然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境。
中学生长期依赖教师的学习心理惯性,使之在认知学习中形成一种缺乏主动性、研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意识,从而丧失掌握自我学习,提高技能方法训练的机会。其弱点大致表现如下:其一,中学生大都不作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自我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训练。但是,实际效果如何呢?教师大多数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说说而已,理由是不能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了。而学生懒得做课前准备的理由更充分,认为如果一定要作课前预习,那还要教师干啥。其二,中学生只相信老师,而不相信自己。由于教师反复强调所学习的内容重点,甚至很详细地划出学习的重点范围,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简直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了。如此,学生自不敢掉以轻心,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重复完成同一类型的习题训练,以致产生不必要的“过度学习”,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其三,中学生没有分析和综合的习惯和要求。据了解,除了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能够阅读到各学科课目的考试大纲以外,中学其它年级的学生一般是见不到本学期各科目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应当说这是教学上的一大失误。由此,导致学生没有分析和综合的习惯和要求。中学生如果自始自终地不懂“纲举目张”的学习方法,那么,培养出来的中学生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具备自我指导、自我学习的基本技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深入展开自我学习的缘故。他们的缺陷就在于连最浅显的自学道理都不懂:哪怕你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只要你坚持学完全书的教材,在总体上获得某一学科的概貌知识,实际上学习已完成了一半,是成功的学习方式。其四,中学生没有测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技能和方法。中学生所读的参考书不谓不多,所做科目练习题的数量不谓不大,但是很少有中学生在自我组织、编拟试题或练习题上下功夫,中学生只知道反复地演算习题,却始终不知道对本章节知识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实际上,如果中学生能够得到自我组织和编拟试题或练习题的基本技能训练,就会真正懂得怎样去进行整体性、归纳性、针对性和高效率的自我学习。学生之所以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举一反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满堂灌”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去思考。
当我们指出中学生认知学习的弱点时,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现行应试教育制度在认知结构上存在的严重缺陷。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唯一标准是考分。撇开考试内容这一形式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不论,考分实质上也只能表明学生头脑中装进了多少知识,而至于这些知识获得的形式过程、途径是否科学化、合理化,是否注意方法和技巧的优化,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备,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等因素则一概撇开,以至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不得不急功近利,甚至揠苗助长。老师上课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学生掌握知识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只要考试成绩好,老师学生皆大欢喜。如此培养出的中学生根本就不掌握系统化、条理化、完整化的自我学习方式,当然也就不奇怪了。这种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自身教育和认知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方法和技巧,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知识学习”。同时,它也严重地影响了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潜力发挥,其结果只能使中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展不平衡,抑制了在未来具有无限发展趋势的可能性。如此,一个读了十二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大学毕业生,对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却十分有限的,以至走上工作岗位后,竟然不能够适应重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需要。
当然,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不应该成为我们高分低能的一个籍口,中学生自身也负有自我教育的一定责任。基于学习上普遍存在的上述弱点,中学生有必要予以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弥补缺陷。总之,中学生必须明确的一点:掌握所学知识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如何去学习。只有强化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使自己走向社会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有卓越的表现。
    3、“我是自学的,书籍是我的老师!”
  在沙俄时代,一位年轻人走进了一所中学,为了谋生,他请求在这个学校里担任数学教师。他才二十岁,但校方在严格的考核后,对他的数学才能十分佩服。校长准备接纳这位自荐的老师,便问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的老师是谁?”年轻人答道:“我是自学的,书籍是我的老师!”校长笑着点了点头,对这位新来的教师表示赞许。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成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奠基者——齐奥尔科夫斯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一定要把自学提上日程。自学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地应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听课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完全依靠老师把消化后的东西吐给你。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中学生在学校里一定要培养自学本领,掌握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目前,中学生的自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愿自学。不少中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比如听课不懂,却懒于独立思考,就要求老师再讲得细一点、明白一点。又如课前预习,不少中学生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殊不知预习对锻炼能力大有好处。而平时课后不复习,靠模仿例题做作业,期末要求教师归纳重点、分析典型例题,应付考试。二是不会自学。有些学生实际上是不懂在掌握知识的能力上下功夫、只会解题而不会思考。有些中学生整天埋在作业里,没有时间思考问题,长此下来缺乏了思维的训练,人也变成了作题的机器,反而不能弄懂所学东西的实质。更有甚者,不是把不懂的东西变成懂的东西,而是把背不下来的东西变成背得下来的东西,只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分数,但这种模仿定型化和机械记忆,实则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成才并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自学,主要强调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因为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后,才能使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到的东西才能运用自如。如果不动脑筋去思索问题,就如蜻蜒点水、水过鸭背,那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如何把听课与自学结合起来呢?中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做作业,学会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解决疑难问题。预习可以使思路超前,想想下一步会怎么讲,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等,这样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只是匆匆地看一下教科书,或者是光背一些定义、定理和公式,那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不仅要采取积极的听课态度,而且要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钻研听课时仍感到疑惑的问题,从教材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自已试着弄清课程讲授的内容及论证过程,如果对推理过程不明确、感到有所含糊的地方要寻根究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解答。
自学在思考方面应特别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要“钻进去,提问题”。对知识内容要力图提出问题。当新知识进入大脑时,会与大脑中已有的旧知识发生或多或少的“矛盾”,只有钻进去,提出问题并解决它,才能把新知识“嵌入”知识结构中去。自学时如果提不出问题,是因为学过的知识还停留在书本上,并没有真正进入自已的大脑中,所以,学习中能否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深浅程度,是衡量其有无认真思考的一个标志。同时,对所学的内容要在练习中加深印象和直觉感受,使新学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二是要“钻出来,理头绪”。虽然把各部分的内容掌握了,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但自学并没有到此结束。要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把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楚,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不同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要做到把书本、笔记本撇开时,学习过的内容能够条理清晰地在脑子里显现出来,真正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的概念。这样,通过积极的与富有创造性的自学,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悟出未曾发现的知识,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自学,能充分开掘大脑潜能;自学,会使你动脑筋,真正学懂、学深。
中学生怎样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呢?一是适当的学习步调,从小步逐渐过渡到大步。就是说,不过分赶进度,认真细致,一步一个脚印。二对问题要注意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三是要重视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即弄清知识的连贯性。四是从展开到压缩。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概括,并勾勒出提纲、要点。五是要懂得自我检查。对错误和正确的答案进行比较选择,弄清知识问题的本质,培养判断能力。六是尽量采取变式复习。要避免机械性复习,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七是反复阅读,按步思维方式。有问题要多思考,对难题要深入研究,及时弄懂。八是运用根据外化。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活动的转化。即把自己清晰的思想以符合文法和逻辑的、别人能理解的外部言语形式或动作表现出来。九是注重可逆顺联想。即具有顺向思维能力,又具有逆向思维能力。十是善于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并注重分析与综合。
学会自学,这不仅使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也必将为他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或深造奠定深厚的基础。有了自学能力,即使离开学校和教师以后,仍可以“无师自通”,并能够保持个人知识的新陈代谢,使智能结构不断地趋于合理和完善,促进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4、自学要在做笔记上下功夫
  就能力而言,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强,尤其在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上要高出一筹。这是因为做笔记要集中注意力,运用和组织自己的逻辑思维。经常练习哪些部分该记,哪些部分不该记,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综合与分析能力。对做笔记的学生来说,笔记可帮助他们减少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故而成绩也会随之提高。而不善于做笔记的学生,不仅缺乏学习能力的训练,而且只能依赖自己早已模糊的记忆,最后,不得不去重新翻阅教科书,费时费力,学习成绩自然上不去。
即时理解并记住一堂课讲述的所有内容,这是不现实的想法。人的遗忘速度是很快的,即使是那些聪颖的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会掌握 熟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