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得逆是什么数字指的是什么

水族丧葬文化 水族特殊的丧葬习俗是什么
水族丧葬文化 水族特殊的丧葬习俗是什么
  人浓厚的祖先崇拜观念,使他们格外注重丧葬仪礼,并在丧葬过程中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原始信仰习俗。  水族的丧葬过程比较复杂繁纷,其主要程序包括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用等六个阶段,其中不少具有水族的民族特点。家中老人咽气辞世后,家人要速派村寨里的小伙子,四出向亡人的亲戚朋友报丧。报丧的目的,既为让亲友有个精神准备,并速备下香烛、鱼、糯米、酒、布、钱等吊丧用物。同时,更重要的是使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忌荤举哀棗除了鱼类之外的一切禽畜等肉类。这时,遗属还要将逝者铺床用的稻草和穿着过的旧衣服,搬到寨外烧掉。这一名叫“烧老窝”的习俗,说是让烟火之神将这些用物带给亡灵使用,实为一种消毒清洁的卫生习惯。即使有些要留用的东西,也得在火堆上用烟火薰燎薰燎。这一来,就算结束了死者的人间烟火生活了,不会将不吉的东西传给子孙后代了。  与此同时,家人要赶忙烧温水来洗遗体。据说,只有洗干净遗体,没有臭汗味,才能魂归祖地,与阴间的福先聚居在一起。洗尸体时,不能让死者的脚着地,因而要将死者放于竹编的米箩里,再用温水自上而下的擦洗。洗尸水要倒在没有人过往的地方,千万别让人踩上此水,否则,认为他的脚会开裂的。  洗净尸体后,再将遗体另置干净的米箩上(如能置于铜鼓上,将更为荣光),为之穿上寿衣。寿衣要3件、5件等单数棗倘若是年轻媳妇死了,则要等娘家来人验看。装殓要让逝者平躺棺内。切忌头高脚低,可见其脚部,否则会变鬼作崇云云。装殓时,还要让逝者口含银钸,手拿纸钱,头垫纸钱。& & 此俗说是为了使逝者走入阴间时,才有钱去买水喝、买东西吃。为亡人穿寿衣及放置随葬物时,应格外小心,所有衣物都不能着地。倘不慎掉落地上,要另换新的,否则亡灵便收不到。此外,装殓时切忌呼喊活人的姓名,以避免亡灵将所呼喊者的灵魂勾去。  不论是为等待至亲验尸,或停尸待殓,还是装殓后的祭悼期间,为防止亡灵作祟和黑猫跨过遗体而发生意外,治丧时都要安排人员守灵。守灵时,除丧家外,村邻皆依俗主动前来帮忙。为了冲淡悲哀气氛和消除恐惧心理,守灵者或聚而摆古,或跳芦笙舞、唱花灯戏,或进行顶杠等民间竞技活动。  治丧期间,水族还有俗称“开控”的活动,即设置灵堂,祭掉死者。“开控”的时间可长可短,规模亦看家庭境况而有所不同。“开控”要在灵前点香焚纸,摆设鱼、豆腐、酒、饭等祭品。殷富人家还要悬挂3或5、7面铜鼓,再配上锣、钹,昼夜敲击。民间认为,铜鼓声有上通天神、下达海龙的神力,可令神仙来给亡灵安慰和指路,使逝者上天成仙或入海为龙。“开控”期间还要聘请谙熟水族社会历史和迁移路线以及死者生平的水书先生,请他们在铜鼓、锣拔和芦笙、唢呐伴奏下,颂扬逝者的一生和为人处事,吟唱水族祖居和迁移路线,祈祝逝者再顺江而下,魂归祖先的老住地。  水族治丧期间,还特别讲究忌荤吃素。除了鱼等水产品外,在未入葬前所宰杀的家禽家畜皆称为“南得宇”,丧家及其同一血缘的人都不能沾腥,更不得吃“南得宇”,丧家及其同一血缘的人都不能沾腥,更不得吃“南得宇”。& & 违者必遭村人谴责。此俗原为吃素祭祖,以示哀痛。后来给抹上了迷信色彩,说是在治丧期间吃了荤,会给家庭招灾惹祸,家庭成员中会有人伤残或早夭。只有等到安葬过后3天,才可开荤。这时,先得杀一只鸡供祭逝者灵位,再用鸡血冲水漱口之后,方可开荤。  水族对安葬也十分讲究,规矩甚多。者皆为土葬;而非正常死亡者(如产妇因难产而死),要先火化之后,再行土葬。安葬要请水书先生来选择吉日。由于葬期有早有晚,因而葬式也有便葬、急葬、深葬、假葬之分。便葬是不举办“开控”的悼念活动就安葬。急葬则因条件所限来不及祭悼就埋葬。深葬有两种形式,一是葬地、葬时都顺吉如意,丧家一次挖掘墓穴,让棺木全部落穴埋葬,此后不再动土的;二是葬地、葬时虽然可以,但尚有一些凶煞,这时得在墓穴上铺些木板,将棺木垫隔悬空起来,使其不完全落土。& & 等到吉日良辰时,举行一番祭悼活动后,再抽掉木板,使棺木落入穴里,埋土为坟。这种二次葬式,俗称浅葬。假葬则是一时难以择到安葬的日子,便将棺木抬往寨外,垫于木头上,再搭盖一座临时草棚为护。于是,或挖一土饼放在棺木上,或用木板围住棺木,再挑土复盖之,借以象征已入葬。到了吉日,再行土葬。如今这种假葬已少见了,一般多用浅葬代替之。  出殡前夕,丧家还要请巫师和水书先生来打斋,打斋要宰一头牛,并听任牛血流往遍地。水族民间认为,牛血是阴间的水,这一来便可让逝者在阴间有牛耕田、有水插秧,可得安生。有的地方在撒秧前,还要将神圣的枫叶放在田边一角,并划出一小块田为死者耕种之地。民间认为,这样便可以得到先人的保护,丰收有望。  水族每个由血缘系统组成的村寨,都有一个公共墓地,水族人的墓室很有特色:用石柱、石板、石条垒砌的长方形墓室,多为二三层,底层埋于土中,放置棺木,中上层露出地面,高1~2.5米,里面放了各种随葬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半个多世纪后,一枚国外的纪念勋章被辗转交到一位红色特工的后代及战友手中,一段
  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族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他的工作。不久,曹操打来了,张绣
  所谓女宰相之说,前有陆令萱被称为女相,后有上官婉儿。陆令萱曾被北齐后主高纬封
  李世民问李靖曰:&光武中兴,能保全功臣,不任以吏事,此则善于将将乎?&  李
  满桂(1594年&1630年),汉族(一说蒙古人),宣府(今河北宣化)人,祖
  翻开中国古代名将谱,将星璀璨,功勋耀眼。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说一次胜
  陈璘(日&日),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
  钟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全仗自己的才能进入京都长安府事职。初任朝廷司农录事
  武则天天授年中
(690&691),累迁司刑丞,时法令严厉,吏争为酷,独
  邓子龙(1528年&1598年,一说1531年&1598年),江西丰城(今江
  李日知,唐代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人。他由进士及第,入朝为官。  唐武则天
  宋朝立国后不久,一鼓作气,拿下了荆南和湖南。  大宋的举动让周围的国家很是不
  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的俸禄来源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  禄米  《
  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 :亲王 
  宰相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一个&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quot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大隋王朝,并于开皇九年( 589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de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会师陕甘宁,经历了长征的红军,还剩多少
  满桂是历史名人,是明朝末年数一数二的大将,对明军抗击后金军队的进攻有着巨大贡
  喜欢看历史的人会发现,明朝在抗击北方蒙古族的侵扰之时有时会说瓦剌,有时会称之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
  谈及1979年那场对越自卫还击战,多数人认为是许世友和杨得志指挥的。其实,他
  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哪部分敌人好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对手是武器装备优势更为明显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那么
  中野战军一开始就在淮南地区作战,是什么形势呢?从敌情方面看,在浦口、浦镇有五
  七战七捷是指,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华中野
  二战是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的现代战争,但肉搏战是个避免不了的话题。苏德战场虽然双
  二战中,日本军队并没有大量装备自动射击的冲锋枪。而与此同时,德国、俄国、美国
  松骨峰,北朝鲜西部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头,但由于在这里发生的事情被一位中国作
  军阵,一个在古代战争中无处不在的词汇;破阵,一段在古典著作和武侠小说中被极力
  缅甸内战始自1960年,军事强人尼温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否决少数民族的自
  1945年12月,山东分局和北上的华中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中央华东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一个女子,为了保护家中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她放弃了自己
  钱钟书说:  不识字的被识字的骗,识字的被印刷品骗。  (也许这句话也不是钱
  慈禧19岁就成了寡妇,但是爱美之心却并未减少,于是她就搜罗普天之下的东西来维
  有不少死的都相当窝囊,如吕布、张飞及孙策等。但有一位大牛级别的人物,居然被诸
  宋庆龄并非孙中山的原配,在宋之前,孙先生已经有过三房夫人了,除了发妻卢慕贞,
  高翠兰是高老庄庄主的女儿,也是猪八戒被贬下凡后取的第二位妻子。因为受观音菩萨
  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如果曹操当了皇帝很可能成为一代圣君,因为曹操有帝王之气
  说娇生惯养,恐怕古代最令人羡慕的就是皇子了。上有无上权力的皇帝,周边又被皇后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很多的无法解释的事件等待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所以很多科
  「八仙过海」是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为了一句人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面我们无论是在寺庙当中还是在朝廷的祭祀当中,和尚都是其中不
  说是只为男兵着想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航母上配备了女兵,会给男兵们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行政模式是行省制,全国分省(直辖市、特别区)、市、县
  中国历代的治国安邦之术,就是重视和强调文武并用,双管齐下。早在《左传》中,人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
  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记时,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细小到秒的万分之一,大
  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是什么?对于小编来说,最难学的语言是&其它国家的语言&,比
  陈师道属于江西诗派代表作家 诗学黄庭坚 以拙朴为特征的艺术风格 简洁精炼 质
  陈师道(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
  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该故事描述了一个本来和
  《史记&孔子世家》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据此,很多人就认为孔子
  旧唐书  原文: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进士举,初为芮城尉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
  读了这么多诗词,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的,但温文尔雅的古人若是开骂,会是什么情景
  新唐书  原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
  新唐书  原文: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这首民谣,传唱了
  【历史上的今天】日中国医药学家、《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诞生
  陆元方卖宅一事主要反映出了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质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请选择赞赏金额:
请选择打赏金额: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4小时看完灌篮高手Vol.32 樱木投进乌龙球 帮陵南得了两分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30秒后自动关闭
4小时看完灌篮高手Vol.32 樱木投进乌龙球 帮陵南得了两分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后才可以领取积分哦~
每观看视频30分钟
+{{data.viewScore}}分
{{data.viewCount}}/3
{{if data.viewCount && data.viewCount != "0" && data.viewCount != "1" && data.viewCount != "2" }}
访问泡泡首页
+{{data.rewardScore}}分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1{{else}}0{{/if}}/1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
+{{data.signScore}}分
{{data.signCount}}/1
{{if data.signCount && data.signCount != 0}}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书法100金句,看完少走10年弯路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72)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73)山谷擘窠书,学《 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74)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7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76)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7)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78)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7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80)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81)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
(82)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83)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85)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86)小 心布置,大胆落笔。
(87)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88)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89)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90)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91)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92)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93)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94)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95)颜柳得庄严之貌,而失之板。
(96)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97)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98)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100)赵孟畹梦卵胖还阱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书法金句100句,太经典了!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东晋·王献之 《中秋帖》
6、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晋·王珣 《伯远帖》
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唐·欧阳询 《季鹰帖》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唐·陆柬之《文赋》(局部)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唐·颜真卿 《颜勤礼碑》(局部)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五代·杨凝式 《韭花帖》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北宋·黄庭坚 《黄州寒食诗卷跋》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北宋·米芾 《伯允帖》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宋·苏轼《治平帖》卷(局部)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南宋·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72、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73、山谷擘窠书,学《 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74、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7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元·赵孟頫 《秋深帖》(局部)
76、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7、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78、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7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80、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明·唐寅 《落花诗》
81、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
82、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83、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85、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张即之《致殿元学士尺牍》册(局部)纸本(牙色印花粉笺),行书, 30.7×53.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6、小心布置,大胆落笔。
87、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88、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89、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90、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清·八大山人 《行书题画诗》
91、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92、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93、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94、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95、颜柳得庄严之貌,而失之板。
清·郑板桥 《行书论书立轴》
96、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97、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98、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100、赵孟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
墨点字帖(C)整理发布
Thanks:)
用 心 练 字 的 人
都 在 这 里
一手好字,墨点帮您!
墨点字帖书法交流QQ群
①群(已满)
②群(可加)
微信公众号ID : modian-zitie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南得逆打三个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