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下肢稳定

修炼太极拳时怎么训练下肢稳定 上肢轻灵 不懂的看这修炼太极拳时怎么训练下肢稳定 上肢轻灵 不懂的看这道法太极百家号  练习太极拳,下肢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只有下肢稳定,太极拳才能打得既沉稳,又轻灵,才能做到节节贯串,圆活连贯。这些,都是以下肢的稳定作为基础的。做到下肢稳定,上肢轻灵,我认为要注意以下点:一是套路练习与桩功相结合,二是做好动作与意气相结合,三是做好双腿支撑平衡和单腿支撑平衡相结合。  一、套路与桩功相结合。;  桩功是太极拳的基础,是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没有桩功基础,练习太极拳除了以上说的身法上的要求外,还要练习腿上的功夫。可扶着桌子或其他支撑物,练习一条腿的支撑能力。从开始用手着支撑物练习,过渡到双手脱离开支撑物。  在单腿独立的情况下可以练习单腿画圈动作,还可以前后踢腿、悠腿。这样再有就是步法练习。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其关键就要控制好身体重心的虚实转换。比如向前迈左腿,一定要把重转移到右腿上,然后再迈出左腿。出腿要提膝开胯,用脚跟轻铲出去,左腿落实后,重心再慢慢移动到左腿,形成弓步。  这些都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腰腿基本功,如果腰腿基本不扎实,练好太极拳就很难。练好了腰腿基本功,就能在打太拳时做到“上轻下重中间灵”。只要按照这些要领去练习,日积月累,自然能做到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脚步稳定的关键就是重心转换要做好。重心转换不好,身体必然不稳定。在身体重心转换,迈步前后移动时,尾闾一定要稳定直竖,向下松沉,一定要注意尾闾和涌泉穴的配合。这样就可以保持立身中正的身法要求。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清虚实。太极拳的步法一般实腿体重的十之六七,虚腿占体重的十之三四,在步法、步型上要虚实分清。另外,步幅不能过大,以重心转换灵活为度。迈步时,身体不能晃动。身体晃动,重心不稳,往往是由于步幅过大造成的。  过去小孩练拳都是走低架,这是为了锻炼腿上的力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身体胖的人,尽管年头很长,也会让人感到脚下轻飘,没有根。拳谚说:“百练不如一站。”这也是强调桩功的重要性。还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这里的功,也包含着桩功。  二、做好动作与意气相结合。;  初学太极拳主要是掌握动作外形,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和意气相结合。首先是意,在意念上要做到松和静,周身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专心练功。意守丹田,就能做到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在呼吸上就是腹式深呼吸,这不仅有利于下盘稳固,还有利于健康长寿。  拳谚说:“意马心猿锁黄中,拿住丹田练内功。”就是说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练功。气沉丹田能够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使脚下生根。做到脚下生根,不仅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还有利于发力论讲:“力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讲的就是发力时“脚下生根”的重要性。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迈步如猫行”。迈步时,先脚后跟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最后重心落实。我对此的总结是“由点到面,最后落实,即点——面——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两脚力量的传递过程中,重心从前腿到后腿,或从后腿到前腿的过渡,中间要有一个半马步。  这个半马步的过渡,往往是练习者忽略的地方。这是太极拳内劲沉稳体现的一个地方。正因为有了这个半马步的过渡,劲力才能表现得沉稳而不漂浮。比如做掤、捋、挤、按动作时,无论是从虚步转为弓步,还是从弓步转为虚步,不能一下子就转过来,而是要有一个半马步过渡。  这样动作的劲力才能饱满圆撑,沉稳扎实,否则就是轻飘虚浮。做好这一点,也就能体现出太极拳下肢的稳定性。无论是弓步还是虚步,以及半马步过渡,都要意气下沉,使下肢稳定有落地生根的感觉。  三、做好双腿支撑平衡和单腿支撑平衡相结合。;  太极拳的稳定性问题,更多的是平衡问题。平衡有双腿支撑平衡和单腿支撑平衡,比如马步、弓步、虚步等双脚支撑时的稳定平衡,就是双腿支撑平衡:而蹬脚、分脚、摆莲等独立支撑动作一般为单腿支撑平衡。做这种独立平衡动作,会出现站不稳、腿举不高、身体晃动等现象。  因此,练习下肢的稳固,除了掌握双腿支撑的稳定平衡外,还要练习单腿支撑的稳定平衡。要提高单腿支撑的稳定性,就要提高下肢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练习下肢的柔韧性的方法有压腿、耗腿、搬腿、摆腿、踢腿、控腿。练习这几个步骤,提高了腿的柔韧性,才能做好单腿支撑时的平衡稳定。  再有,单腿支撑动作,不仅是支撑腿和摆动腿之间的关系,还有两臂的配合问题。两臂要撑圆,固定住胸廓。胸廓没有固定住,呼吸不稳定,身体也就不稳定。  第三,要托气。独立平衡和呼吸有很大关系,在单腿支撑时,要托气。所谓托气就是吸气后,在腿提起来的同时,微微屏住呼吸。这样有利于支撑腿的稳定平衡。  想要了解更多有趣且实用的道法太极,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道法太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太极既能防身又能养身 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吴式太极拳 练吴式太极拳?如何上肢?轻灵
来源:寻医问药网
发布者:xywy
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修身养性。以前只有中老年人爱练太极拳,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是太极拳的粉丝。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大家都喜欢的一派,那么练吴式太极拳如何做到上肢轻灵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练习吴式太极拳,要做到“下盘稳固,上肢轻灵”。在身法上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要有力练习吴式太极拳的时候,身体需要中正稳定。有句拳谚:“涌泉无力身无主。”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涌泉穴没有力量,身体就站不稳。练习吴式太极拳有很多基本功.其中最重要的是站桩。这些基本功现在练习吴式太极拳的人大都不太重视了。如何才能练好吴式太极拳的站桩呢,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脚心的正中央。这样,久而久之,涌泉穴和地面就建立了相吸相引的关系,脚好像长在了地面上。达到这个水平,脚下就有根了。所以,练习吴式太极拳下肢稳定的一个要点就是“涌泉穴要有力”。也就是通过桩功练习,把身体重量松沉到涌泉穴上,让涌泉穴和地面互相吸引,从而达到脚下生根。第二个要点是(也就是腰眼)要竖起来如果肾俞穴不竖起来,脊背就会弯曲。这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多见的,比如一些驼背的老人,由于腰竖不起来,就会驼背。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妇科综合][妇科综合][生殖孕育][生殖孕育][小儿综合][外科其它]
大家都在搜:修炼太极拳时怎么训练下肢稳定 上肢轻灵 不懂的看这_百度知道
修炼太极拳时怎么训练下肢稳定 上肢轻灵 不懂的看这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关于太极拳方面的文章,被《太极》杂志刊登在2012年第二期上。文章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刘勇老师给我们讲课时说过的,我只是结合自己的体会归纳了一下。全文如下:大家知道,在修炼太极拳时无非是练身和练心,直到练出功夫。练身方面主要表现在调身和调息,练心方面主要是调神和调心。这四个方面做好了,太极拳的内功就有了。调身主要就是改造身体。通过伸筋拔骨的方法,增加身体内的体液,使骨骼肌密度均匀,骨关节的空隙增大,肌腱韧带有弹性。同时调身还要一层意思,就是按照拳的规律调整身法,比如拳经里要求的“虚实开合”、“立身正中”等等。调身这个阶段是练拳中时间跨度最长、最难的阶段,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因此修炼太极拳者必须要坚持练拳,不断修正,“练柔易在三九冬,练刚易在三伏夏”,肌肉的练习要天天练。和你每天要吃饭一样,天天练拳等于你每天给组织细胞骨骼肌肉输送的氧,不是有的人说每天练这一套拳太“单调”、太“枯燥”。如果有谁觉得单调、枯燥的这种想法,谁就练不好太极拳。在调身阶段还要注重慢练和快练的关系,平时以慢练为主,能慢尽量慢,慢练不是一般功夫。在慢练的基础上,再逐渐快练,快到一、二分钟练完一套拳,并且是完全放松、符合拳理的情况下练完。当然调身阶段还要有一些其它的练法,比如练桩功等。调息主要就是呼吸配合动作。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拳的动作必须是准确连贯,劲路完整不断劲,然后才能调息绵绵。呼吸和调息是不同的概念,在打拳时,呼吸不单是呼和吸,而是在调息。初练者和动作不熟练者不要过早调息,应自然呼吸(肺部呼吸)。因为套路的前后左右的手法、身法、步法的变换,弧形的运动圆的大小转动等等,繁简不同所有有意识的动作等,想要运用调息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定是先以自然呼吸为好。当太极拳的动作做到圆活松柔,招势熟练正确,呼吸逐渐也能做到深、长、细、缓、匀,能够调节呼吸,控制呼吸的快慢,呼吸与动作就能自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当你由动作的初练到熟练,不管动作的快慢、幅度的大小,刚柔的转换强弱,都能使练习者掌握呼吸的调节变化,适应和控制,不会因为动作与速度、刚柔的改变而引起气喘现象的时候,才能进入调息阶段。呼吸与肢体的动作是一对阴阳,调息与动作是一对阴阳,瞬间发劲时,无意吸,有意呼,瞬间发劲后,继续调息绵绵。调息是有意呼气,无意吸气,是一个很均匀,很缓慢的过程。内气运行就是调息与动作的结合,调息也叫运气,呼吸轻灵,呼吸变成丝线,就是运气。有人讲“开为吸,合为呼”。如果机械地理解是错误的。太极拳练习者应该了解太极拳强调任何时候呼吸都要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做刻意的呼和吸。虽然调息“意”重在呼,但要求必须自然。“开合”的“呼吸”也应自然,所以在一开一合之中,要求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中有开,合中有合。开也可以呼,合也可以呼,开也可以吸,合也可以吸,这就是太极拳在“蓄、柔”的运动呼吸。当“开”发劲时或合发劲时必须是“呼”气。也是太极拳蓄发相变、刚柔互用的太极原理。所以,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是有序的结合。身体改造好了再去用,它一定是建立在改善好的以后。因此,练太极拳不能心急,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调神主要就是训练反应速度。当我们的身体都改造好了,功夫在哪里?功夫在神经上,最后的功夫是神经,反应能力非常快。大家都知道虎、蛇、狼、猫等一些动物,如果你去触摸这些动物时,它们的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你被咬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反应能力。人是高级动物,理应反应速度通过训练也能变得非常快的,“一触即发”,不加思索全身迅速调动起来,这就是功夫。我们可以做个试验,一位是初学者,一位是练的时间较长者,两人互相搭手,当口令一发,很明显初学者的反应速度慢。一位已故太极大师李雅轩先生说过:“练功夫第一要紧是提起虚灵的神气来,一身的神气要充满,但又要收藏在内心不使外露锋芒,又要以灵机灌注,不能呆板,神气极稳,浑身是意,这才是好的练法。”可见,调神是在调身、调息做好的基础上的练习方法,它离不开身体改造好的灵活性和内气充盈调息绵绵之间的紧密关系。调心主要就是悟道。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从拳理上讲,就是“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它是统领整个拳路的。陈鑫在《拳论》里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出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这里的心,即心意、意识。心意让肢体如何动作,肢体就如何动作,心是一身运行之主宰,在打拳时,一举一动都是在心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见,心意、呼吸、动作三者是紧密结合的,而心意又是统领的。心意要统领的好,心意必须是安静的,不可使气。一套拳能呼吸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轻轻运行,默默停止,都是在心意静静的情形下进行的。第二层意思从人的心灵上讲是修身养性的,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我们都知道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练拳就是悟道。“道”是至高至大的宇宙本源,它孕育了一切事物。我们在练拳时不知不觉改造了身体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论、世界观。历史上有不少太极大师的人品留下了极好的口碑,他们德艺双馨的事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陈氏太极拳的“门规戒律”就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它由“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等五项内容,就是要求习武人做一个武德高尚的人,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品好也就是功夫好。综上所述,太极内功是通过调身、调息、调神、调心高度协调统一形成的,也就是说功夫是调身、调息、调神、调心的集合体,它体现在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功夫,并通过不断修炼,最终达到最高境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样训练下肢稳定,下肢轻灵 - 美篇
/&&&&怎样训练下肢稳定,下肢轻灵
扫码分享到微信
怎样训练下肢稳定,下肢轻灵
一、套路与桩功相结合
桩功(混元桩.升降桩.开合桩)是太极拳的基础,是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没有桩功基础,练习太极拳套路等于做广播体操一样。除了以上说的桩功要求外,还要练习腿上的功夫:1.定式,这样可以练习单腿的承受力与虚实。2.再有就是步法练习,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其关键就要控制好身体重心的虚实转换。比如向前迈左腿,一定要把重转移到右腿上,然后再迈出左腿。出腿要提膝开胯,用脚跟轻铲出去,左腿落实后,重心再慢慢移动到左腿,形成弓步(云手.铲步.退步等)。
这些都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腰腿基本功,如果腰腿基本不扎实,练好太极拳就很难。练好了腰腿基本功,就能在打太拳时做到“上轻下重中间灵”。只要按照这些要领去练习,日积月累,自然能做到太极拳的身法要求。脚步稳定的关键就是重心转换要做好。重心转换不好(缠丝腿,∞字腿),身体必然不稳定。在身体重心转换,迈步前后移动时,尾闾一定要稳定直竖,向下松沉,一定要注意尾闾和涌泉穴的配合。这样就可以保持立身中正的身法要求。
最后,重要的一点是要分清虚实。太极拳的步法一般实腿体重的十之六七,虚腿占体重的十之三四,在步法、步型上要虚实分清。另外,步幅不能过大,以重心转换灵活为度。迈步时,身体不能晃动。身体晃动,重心不稳,往往是由于步幅过大造成的。过去小孩练拳都是走低架,这是为了锻炼腿上的力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身体胖的人,尽管年头很长,也会让人感到脚下轻飘,没有根。拳谚说:“百练不如一站。”这也是强调桩功的重要性。还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这里的功,也包含着桩功。
桩功有定桩和活桩。定桩(定式)是很重要的基础。定桩就是保持静态稳定一段时间,目的是练习肢体的支撑力量。用现代科学术语,就是静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肢体有力。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都要进行静力性练习,以增强肢体肌纤维的力量。太极拳要想增加稳定性,也必须进行静力性练习,增强下肢的力量。这样才能在套路练习时,做到下实上虚,饱满圆撑。我在训练罗浩才,罗欣怡,朱言时,尽管他们已经练了很多年武术,但是,我还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静力性桩功练习。桩功不仅对初级太极拳习练者是重要的练习内容,对中级、高级阶段的太极拳练习者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
二、做好动作与意气相结合
初学太极拳主要是掌握动作外形,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和意气相结合。首先是意,在意念上要做到松和静,周身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专心练功。意守丹田,就能做到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在呼吸上就是腹式深呼吸,这不仅有利于下盘稳固,还有利于健康长寿。拳谚说: “意马心猿锁黄中,拿住丹田练内功。”就是说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练功。气沉丹田能够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使脚下生根。做到脚下生根,不仅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还有利于发力论讲:“力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讲的就是发力时“脚下生根”的重要性。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迈步如猫行”。迈步时,先脚后跟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最后重心落实。我对此的总结是“由点到面,最后落实,即点——面——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两脚力量的传递过程中,重心从前腿到后腿,或从后腿到前腿的过渡,中间要有一个半马步。这个半马步的过渡,往往是练习者忽略的地方。这是太极拳内劲沉稳体现的一个地方。正因为有了这个半马步的过渡,劲力才能表现得沉稳而不漂浮。比如做掤、捋、挤、按动作时,无论是从虚步转为弓步,还是从弓步转为虚步,不能一下子就转过来,而是要有一个半马步过渡。这样动作的劲力才能饱满圆撑,沉稳扎实,否则就是轻飘虚浮。做好这一点,也就能体现出太极拳下肢的稳定性。无论是弓步还是虚步,以及半马步过渡,都要意气下沉,使下肢稳定有落地生根的感觉。
三、做好双腿支撑平衡和单腿支撑平衡相结合
太极拳的稳定性问题,更多的是平衡问题。平衡有双腿支撑平衡和单腿支撑平衡,(比如:懒扎衣,单鞭,斜行等)双脚支撑时的稳定平衡,就是双腿支撑平衡;(而金刚捣锥,金鸡独立,跳二起等)独立支撑动作一般为单腿支撑平衡。做这种独立平衡动作,会出现站不稳、腿举不高、身体晃动等现象。因此,练习下肢的稳固,除了掌握双腿支撑的稳定平衡外,还要练习单腿支撑的稳定平衡。要提高单腿支撑的稳定性,就要提高下肢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练习下肢的柔韧性的方法有压腿、耗腿、搬腿、摆腿、踢腿、控腿。练习这几个步骤,提高了腿的柔韧性,才能做好单腿支撑时的平衡稳定。
再有,单腿支撑动作,不仅是支撑腿和摆动腿之间的关系,还有两臂的配合问题。两臂要撑圆,固定住胸廓。胸廓没有固定住,呼吸不稳定,身体也就不稳定。
第三,要托气。独立平衡和呼吸有很大关系,在单腿支撑时,要托气。所谓托气就是吸气后,在腿提起来的同时,微微屏住呼吸。这样有利于支撑腿的稳定平衡。
第四,练太极拳要做到下盘稳固,上肢轻灵,就要练好桩功,加强动作与意气的配合,掌握好动作的平衡。
总之:今天你像傻逼一样站着,明天你会练出牛逼的武术!!!}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