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三种细胞因子游戏理论并说明

学前游戏论作业-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学前游戏论作业
导读:请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分析“郎骑竹马来,儿童的游戏有了关键性的变化,即象征性游戏发展起来了,这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也是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游戏特征,如在儿童驾着木棍当马骑的这个象征游戏中,在象征性游戏的表征结构中,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这说明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观察幼儿游戏,分析各类游戏开展过程生长说
阿普利登 生活预备说
格鲁斯 松弛说
伯莱因 觉醒说
席勒 权能-效果说
维果茨基 同化说
怀特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六、分析应用题 请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分析“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现象。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游戏有了关键性的变化,即象征性游戏发展起来了,这种游戏是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也是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的游戏特征。如在儿童驾着木棍当马骑的这个象征游戏中,木棍就是信号物,马及骑马的景象就是被信号化之物。在象征性游戏的表征结构中,同化超过了顺应而占优势,这在被信号化的图示中,信号物与被信号化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号物本身都有所体现。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他似乎在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如儿童棍子当马骑,他们明知觉到是棍子,但他却把它想象成为“马”,棍子帮助他把“马”这个词与真正的马分离开来。这说明游戏使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 七、应用题 观察幼儿游戏,分析各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并对教师的指导进行分析。 答: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游戏时投放不同类型的游戏材料,哪种类型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使用频率最高,各年龄班对游戏材料的不同需求等进行了专门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对不同游戏材料的兴趣点存在很大差异:小幼儿最多使用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专门化玩具,他们在选择玩具时没有目的性,对教师自制的色彩鲜艳的玩具使用频率也较多,但具有破坏性,而对教师提供的替代材料及幼儿自制的玩具较少使用;中班幼儿最多使用的还是专门化玩具,对非专门化玩具的使用频率比小班略有上升,对自己自制的玩具使用率明显提高;大班的幼儿对专门化玩具与替代材料及自制玩具的使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小班幼儿游戏时多提供专门化玩具,其他类型的材料到小班后期可逐步提供,而对中大班幼儿要尽可能多提供各种类型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2、材料的搭配与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游戏主题有着一定的影响。材料的搭配是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影响着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性质。在小班,如果教师投放同一种类的玩具材料只有一个,如在“娃娃家”只投放一个娃娃,结果是游戏将很难开展下去,而出现较多的破坏和争抢行为。在中大班,同样的投放,幼儿却可以围绕着这个材料,开展一个主题――“娃娃家”游戏。与此相反的是,在投放同一种类材料数量较多时,如投放多个娃娃,小班幼儿能积极的围绕这个材料,开展一个主题游戏,而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却有可能产生“娃娃家”、“上课”、“幼儿医院”等多个主题。 列举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各5个,并分析其特点,说明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答: (1)本体性游戏。 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健康领域的教育尽可能地采用本体性游戏。
(2)工具性游戏。 也叫手段性游戏。是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这种游戏强调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和教学价值。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采用手段性游戏的方式 观察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性。 幼儿园室内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室内环境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隐性课程,幼儿园室内环境在教育幼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幼儿园室内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加社会认知经验,而且能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幼儿园教室主题墙装扮形式新颖、大方、整洁。室内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给区域划分合理,但是各区域的空间不是很大。 运用某种游戏观察方法进行一次游戏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答: 扫描观察 拼图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开始时间:10(am)
结束时间:10:30(am) 观察地点:大二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大二班全体幼儿 观察教师:xxx 幼儿人手一份由20块小图组成的完整拼图一份。孩子们很快把小图拆开摆在桌子上,可是一时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举手无措。过了2分钟,有的孩子就开始说:“老师,我不会拼啊”。于是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参看对照图进行拼搭。过了十分钟有个别孩子已经失去了兴趣,开始收拾了了。又过了十分钟,然然小朋友第一个拼好,接着一部分孩子们陆陆续续的都拼好了。但有个别孩子拼起来很吃力,需要老师多次指导。
分析: 1、 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发展比较快,有的则比较慢。 2、 幼儿遇到困难时,应多让他们自己想想办法,教师多在一旁鼓励。案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3、 在幼儿不明白游戏规则的时候,教师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开展游戏。
包含总结汇报、自然科学、教学研究、行业论文、经管营销、表格模板、高中教育、初中教育以及学前游戏论作业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国外游戏理论介绍(1):经典游戏理论
我的图书馆
国外游戏理论介绍(1):经典游戏理论
国外游戏理论介绍(1):经典游戏理论&&&& 20:59:51, 陶金玲 , , 收藏 ,&(0)&&&&&&作者:&&&&来源:&&&&点击: 1764&&&&时间:&&&&&游戏伴随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各种文化的社会都有游戏,可能各有特点,却存在更多相似的形式和共同的性质。游戏的历史没有尽头,有了人类就有了游戏,游戏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而不断发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儿童游戏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游戏理论。由于他们研究的角度和对象不同,因此,对游戏的本质作了种种不同的解释。又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心理学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学派的游戏理论。学习和了解有关游戏理论将会帮助我们提高对幼儿游戏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游戏实践。  第一节& 经典游戏理论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兴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  一、剩余精力说  剩余精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诗人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他们认为,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的力量产生的。他们认为:“高级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的精力之外,他们还有剩余的精力,这种剩余的精力就要找出路消耗、发散出来,否则就会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形式——游戏以获得快乐,所以就产生了游戏。” 席勒认为,幼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只有游戏,游戏是剩余精力无目的的支出。斯宾塞提出,生物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幼儿在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就产生游戏。&  剩余精力说似乎反映了一个我们熟知的常识,当我们在工作或学习以后,如果觉得还有时间和精力,我们就会通过积极的娱乐活动去打发时间和精力。  二、松弛说  德国的拉察鲁斯及裴茄克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在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游戏产生于人们的劳动,游戏可以减轻人们劳动和学习上的疲劳。幼儿在紧张的学习后,为娱乐而游戏。  松弛说反映了一个我们的日常经验,休闲活动有助于长时间工作后的精力恢复,当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感到疲劳的时候,常常会通过娱乐去放松一下,以使身心得到调整。在幼儿教育中,这个理论可使幼儿的生活处于动静交替、劳逸互补的有序结构中。&&  三、生活预备说  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认为,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游戏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天赋本能活动,是生物不变的本性。他认为,每个动物都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都要有一个锻炼自己生存竞争的能力,游戏是准备生存,练习本能最好的形式。他认为小狗咬着玩是为了练习猎捕的能力,小猫玩球是为了练习捕鼠,而女孩玩娃娃是为了将来做母亲和妻子。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在儿童游戏中首先见到的,是儿童不成熟的动作的反复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们在儿童游戏中还见到的,是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这些模仿中的稚拙行为,确实是一种成人活动的不成熟的形式。虽然每个儿童都有天赋的独立生存的可能性,但是这成熟的生存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先以不成熟的方式,在非正式的生存活动中进行实践。也许这就是格罗斯分析的儿童游戏的原因。  四、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游戏是复演祖先的生活史,是遗传活动的表演,游戏是重复祖先的进化过程。如孩子玩打猎游戏,就是重复原始人的生活,捉迷藏的游戏就是反映当时原始人躲藏野兽保护自己,幼儿喜欢爬树,就是重复人猿的乐趣,幼儿喜欢玩水,就是重复祖先在水中寻找食物。霍尔认为游戏就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重复人类发展的历史,幼儿游戏是种族行为的复演。霍尔把人类发展分五个阶段(从原始人至现代人):  1.动物阶段,是指类人猿阶段。幼儿表现是本能的反应,如吸吮、哭泣、抓爬、站立。  2.未开化阶段,是指靠猎取动物为生阶段。幼儿表现玩追逐游戏,丢手绢游戏和捉迷藏游戏等。  3.游牧阶段,靠游牧为生。幼儿表现出爱玩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游戏,爱护小动物的游戏等。  4.农业、耕种阶段。幼儿表现为玩娃娃、玩具、挖地、挖河等游戏。  5.城市阶段,也称部落阶段。幼儿表现出小组游戏,由单个人玩发展成为一群人一起玩。    可以想象,儿童的动作表象思维与原始民族接近,其游戏行为具有原始稚拙的形态也就能够理解了,正如类似于用石块切割、用人力搬运这样的早期行为,也会出现在今天的儿童游戏中。显然,游戏的原因是为了消除那些不应呈现于现代生活中的原始本能,以便能以一种新的活动方式去取代它。  预演论和复演论是从两个相对的角度来论述游戏原因的,他们都用生存本能来作出解释,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对天赋生存本能的强化,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原始生存本能的弱化,一个把游戏看成是预演未来,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复演过去。看来,游戏一方面是对未来的预演,如那些在游戏中逐步增强的各种技能,这对未来生活有用;一方面是在复演过去,如那些在游戏中必然出现的幼稚行为,在现在和将来的成人生活中已经或将被淘汰。正是这种不断地复演过去,预演未来的一代代儿童游戏形式,勾画了一条人类社会从原始进入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轨迹。  五、生长说  美国阿普利登提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的结果,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美国奇尔摩还认为,幼儿通过游戏可以生长,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  六、成熟说  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博伊千介克反对生活预备说,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而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表现。如运动的目标不明确,冲动、好动,对周围环境有直接的激情。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引起游戏的有三种欲望: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由于有童年,才会有游戏。他的理论是游戏动力理论的一种。  经典游戏理论理论倡导者游戏目的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消耗过剩的精力松弛说拉察鲁斯、裴茄克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生活预备说卡尔·格罗斯为未来成人生活作准备复演说斯坦利·霍尔复演种族行为生长说阿普利登、奇尔摩能力生长成熟说博伊千介克幼稚欲望表现&  经典游戏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游戏作出了解释,提供了历史上成人对儿童游戏的看法,许多观点至今还留在人们的心里,经典游戏理论奠定了日后现代游戏理论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对游戏分类的影响:席勒区分了不同的游戏形式,把游戏分为物质上过剩的体力上的游戏、审美上过剩的艺术的、戏剧的或象征性的游戏。体力游戏和象征性游戏这两个术语又重新出现在20世纪彪勒和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中。斯宾塞对游戏的形式进行了质的区分,他把游戏分为感觉运动器官的多余活动、艺术—审美的游戏、游戏的较高协调力、模仿,每种方式分别与彪勒和皮亚杰的感觉运动和象征表象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和模仿的概念相类似,不难看出游戏分类最早源于早期的游戏理论的影响。霍尔的复演论促成了皮亚杰的研究,发展了游戏的发展论。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帮助布鲁纳提出了有关游戏及其发展的思想,对于儿童游戏重过程轻结果的特征的描述,最早源于格罗斯的观点。布鲁纳指出:当儿童游戏时,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行为的过程,而不是行为的结果,由此可见,此观点可追溯到格罗斯的早期著作。  经典游戏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限制太多,只能对一小部分游戏行为作出解释,不能解释儿童游戏的全部行为。例如:剩余精力说并未能解释儿童即使玩得精疲力竭,也还要游戏;按松弛说的观点,成人工作越多,越应该做更多的游戏,而事实并非如此。复演说并未解释儿童为什么喜欢玩太空船等现代科技玩具,这些在当时没有出现的东西,它不能按照社会规律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社会活动,那就更有存在的价值了。把儿童游戏与小动物的游戏需要等同起来,认为游戏是儿童生物本能的表现,是儿童内在的游戏需要,是儿童基本生活欲望的表现。认为儿童游戏是本能活动,否认并抹煞了儿童的社会性;从本能、欲望、生物性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游戏,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缺乏科学研究的基础。  经典的游戏理论由于是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明显的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儿童的游戏,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它们是主观思辩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没有真正揭示游戏的本质。但是它们却或多或少地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却又令人困惑、令人着迷的现象,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它们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究竟什么是游戏以及游戏对游戏者意味着什么是生物学所不能解释的,心理学逐渐在游戏研究中占着重要地位。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学前游戏论复习重点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前游戏论复习重点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Bad Request
Bad Request - Invalid URL
HTTP Error 400. The request URL is invalid.当前位置: >>
幼儿游戏理论教案(讲课)
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 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 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 ,故可明显地看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 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 ,故可明显地看一编 第一章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游戏 游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涵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什么是“游戏期”现象、儿童游戏的文化适应功能 了解玩具的起源及功能 了解游戏的发生、 儿童游戏及其价值观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国古代 的儿童游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游戏期”的形成 难点:儿童游戏价值观的演变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 前言 一、游戏研究的多维视野 1.游戏的社会文化视野 (1)游戏的社会文化涵义 (2)游戏的起源与演变 (3)游戏的社会文化性格 (4) “游戏期”的文化成因 (5)游戏的文化传承功能 2.游戏的儿童发展视野 (1)游戏的个体发生和发展 (2)儿童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3)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4)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3.游戏的教育学视野 (1)幼儿园游戏的性质和特点 (2)游戏和课程、教学的关系 (3)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 (4)游戏环境的创设 (5)游戏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二、学前教育领域中游戏的“困境”和出路 1.游戏困境: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游戏。 2.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 (1)态度障碍 (2)功能障碍1第、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3)结构障碍| (4)游戏的教育性研究的匮乏第一节游戏的起源与演变一、游戏的历史起源 (一) 游戏的前提 1.人类通过工作所获取的生存资料能够满足机体的生存需要 2.人类愿意享受闲暇生活 3.劳动丰富着游戏活动的内容 (二)娱神和自娱 被现代人看做是“游戏”的活动在古代是娱神的,以后,这种以“娱神”为目的的活动 才逐渐转变为一种以人们“自娱”为目的的娱乐性游戏活动。 (三)游戏的发生 1.游戏与劳动的关系 (1)高等动物本能说 (2)劳动说 2.游戏与艺术、体育的关系 (1)模仿说 (2)巫术说 (3)游戏说 (四)游戏规则的产生 游戏规则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规则, 是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由于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而 出现的。 二、游戏的演变和文化特点 (一) 游戏的文化特点 1.身体技能型游戏的文化特点 狩猎―采集型文化 体力 2.运气型游戏的文化特点 相信有某种外部的神秘力量或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并能够影响和控制自己的命运 运气 3.策略型游戏的文化特点 智慧 (二) 我国古代游戏的文化特点 1.力量型、运动技能型的对抗性团体游戏相对较少,个人技能技巧型游戏较多。 2.博弈类游戏、智力游戏、文字游戏高度发达和盛行。 3.具有独特的筵宴游戏。 (三)我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变化 1.古代儿童的游戏 2.现代儿童的游戏 (1)改革开放前北京地区儿童游戏的特点 (2)改革开放后北京地区儿童游戏的特点第二节“游戏期”现象与意义2 一、 “游戏期”现象与自然适应功能 (一) “游戏期”现象的发现 德国 格鲁斯 (二) 游戏的自然适应功能 1.游戏和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2.游戏与动物的社会化 二、儿童游戏的文化适应功能 (一)游戏与儿童对物质文化的适应 1.工具的掌握 2.工具的创造与发明 3.游戏适应的特点与意义 (二)亲子游戏与儿童对社会文化的适应 1.基本的社会性交往结构的形成 2.信任、依恋、合作倾向的形成 3.文化延续的功能 (三)伙伴游戏与儿童对社会文化的适应 1.伙伴文化的形成 2.社会角色塑造与规则传递 三、儿童游戏的文化差异 (一)竞争与合作的文化差异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二)性别差异的文化特征第三节一、玩具的起源 (一) 来源于生产工具的玩具 (二) 来源于祭祀物品的玩具 (三) 来源于民间习俗的玩具 (四) 来源于民间传说的玩具 二、现代玩具的基本特性 (一) 模拟对象的广泛性 (二) 科学技术特性 (三) 消费品特性 (四) 想象和幻想制造者的特性 (五) 教育者的特性 三、玩具的文化传承功能 (一) 玩具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工具 (二) 玩具是幼儿学习的“课本”玩具的起源和特征3 第二章 国外游戏理论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 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以 及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难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一) 精力过剩说 “剩余精力”说 1.代表人物 席勒 斯宾塞 2.主要观点 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 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 (1)席勒 (2)斯宾塞 3.评价 (1)消极 对贬低游戏的价值负有责任 A.既然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那么它就是无价值的、不道德的,应当予以禁止。 B.只是把游戏当成是“导泄”的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在游戏 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 A.说明了游戏的物质前提 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能去游戏 B.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 (二) 松弛消遣说 “松弛”说 1.代表人物 拉扎鲁斯 帕特里克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3.评价 见教材 (三) 预演说 “前练习”说、 “生活预备”说 1.代表人物 格鲁斯 2.主要观点4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功能,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 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3.评价 (1)积极 A.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 点是符合事实的。 B.对于改变人们的儿童观、扭转当时人们认为儿童游戏物价值的传统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2)消极 A.只用“本能”的概念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 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 B.成人已不需要为生活做准备, 可成人仍然有游戏的需要并继续游戏。 对于这一点不能有很 好的解释。 (四) 复演论 1.代表人物 霍尔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 3.评价 (1)积极 看到了儿童游戏内容的社会历史性,社会环境不同,儿童游戏的内容不同。 (2)消极 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无法解释现代社会儿童游戏的内容。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 1.理论基础:人格构成学说 本我 快乐原则 超我 理想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2.主要观点 A.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B.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3.意义 (二) 帕勒和蒙尼格的游戏观点 1.帕勒的角色动机说 角色的选择完全出于内部动机,即受情绪的驱使。 2.蒙尼格的宣泄说 (1)观点 游戏的价值 能发泄被抑制的侵犯性冲动。 (2)评价 (三) 艾里克森的游戏观点 1.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 游戏能够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本我)和社会因素(超我)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使人 获得理想的发展。 2.游戏调节了发展的阶段冲突5 (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一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 决,就会形成惧怕。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一岁一三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 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四岁―五岁)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 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六岁一十一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 就会形成无能。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十二岁―二十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 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立(二十岁―二十四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 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繁殖对停滞(二十五岁一六十五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 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 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 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8)自我完整对失望(六十五岁―死亡)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 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3.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建构物的形态差异来自生物因素的影响,游戏内容上的差异则反应社会文化因素的影 响。 (四) 游戏治疗理论 儿童游戏治疗 (1)什么是游戏治疗?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自发的行为,在游戏治疗室,玩具好比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好比 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达许多他尚未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通的感觉和经验,在 受过专业训练的游戏治疗师陪伴下, 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出他的心境、 困惑和日常生活中遭 遇的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的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应对并解决心理 的挫折和创伤,所以游戏治疗对于儿童就好比咨询辅导、心理治疗对于成人一样有帮助,有 疗效。 (2)哪些儿童需要游戏治疗? 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的儿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适应问题,有的是在学校(例如:学习 障碍、 人际关系不良) 有的是在家里 , (例如: 亲子冲突, 父母婚姻问题所带来的心里困扰) , 有些则经历了更大的创伤(例如:家庭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等)。一般 而言,如果经由父母、老师的观察或专业人士的诊断(小儿科医生、儿童心智科、精神科大 夫等),发现儿童的确有适应上或学习上的困难,游戏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值得推荐。 (3)游戏治疗适用的年龄层6 大抵而言,凡是介于幼儿园至小学高年级的儿童皆适合(约 3-12 岁)。 (4)游戏治疗的疗程 游戏治疗所需的疗程,根据每一个儿童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轻微适应 不良的儿童大约需 4-6 周;对有心理困扰的儿童则需 8-16 周或更长。不论疗程之长短,儿 童皆能从游戏治疗中增进自我概念,学习自主性,自我控制,及更恰当表达情绪、需求的方 式。 1.分析性游戏治疗 2.发泄性游戏治疗 3.关系性游戏治疗 4.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1)内容 该治疗不把游戏内容看得特别重要,也不用对游戏活动进行解释或其他方式影响儿童, 但强调与儿童建立信任和接受的关系, 认为儿童在这种信任的关系中获得的经验具有治疗价 值。 (2)基本原则 A.与儿童建立热情、友好的关系 B.无条件地接受儿童 C.建立允许儿童完全自由表达他们情感的气氛 D.对儿童正在表达的情感非常敏感并作出反应; 反应的方式、 态度能使儿童对他们的行为有 深刻的了解 E.相信儿童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能力,儿童有改变选择的权利 F.不以任何方式指导儿童的行动或谈话 G.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催促儿童,人为地加速治疗过程 H.治疗者需建立必要的界限和要遵守的规则, 并让儿童意识到他们在治疗关系中的责任。 该 治疗在治疗者还不了解儿童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情感体验如何时,尤其具有价值。 5.行为取向治疗 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一) 游戏的认知基础 同化 顺应 适应 (二) 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1.实践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规则性游戏 (三) 游戏的发展价值 1.对新的刚刚出现的、不完善的心理机能进行练习、巩固,使它得到丰富与发展。 2.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四、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一) 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1.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 2.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3.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4.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 (二) 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1.游戏形成了符号的间接作用7 2.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游戏规则是儿童的自我限制 (三) 列昂节夫的游戏观点 1.游戏发生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 2.游戏的特点 (四) 艾里康宁的游戏观点 1.游戏的起源 2.游戏的发展阶段 五、游戏的激活理论 (一) 理论基础――内驱力说 (二) 激活理论的各种观点 1.伯莱因的观点 2.埃利斯的观点 3.赫特的观点 4.费恩的观点 六、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一) 游戏的元交际特征 (二) 研究元交际特征的意义 1.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为追种族溯意识演化史提供了依据 2.游戏是通向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的途径和必需的技能 3.游戏的元交际特征对儿童意味着什么8 第二编儿童发展视野下的儿童游戏 游戏发生学的基本问题第三章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游戏定义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学前游戏的基本特性 了解学前游戏的不同分类, 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分类主线的学前游戏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难点: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游戏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游戏活动的定义和特性一、解决游戏定义问题的策略 (一) 毋庸定义 游戏是一种难以精确定义,而且也是一种不必要精确定义的行为。 (二) 直觉判断 把游戏看做一种可观察、 可分类的行为的总和, 通过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游戏行为的研究 以达到对于作为一类行为总称的游戏的认识与理解。 (三) 特征列举 游戏被看做是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一类行为。 只要设法找出这些共同因素, 并把它们组 织起来就可以构成游戏的标准而区别于非游戏活动。 二、游戏活动的基本特性 (一) 对象性 (二) 社会性 (三) 主体性 (四) 发展性 三、游戏活动的辩证法 (一) 想象和真实 (二) 自由和约束 (三) 紧张和放松 (四) 过程和结果第二节一、游戏的个体发生 (一) 游戏发生的时间 1.出生后不久即发生 皮亚杰游戏的个体发生发展9 2.3 岁发生论 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二)探究和游戏 1.区别 (1)探究是一种刻板化的行为,游戏是随意的、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性的行为。 (2)探究时注意力更为集中,在游戏中注意力则容易分散。 (3)伴随探究的情绪往往是中性的甚至是否定的,伴随游戏的情绪则是积极的、肯定的。 2.关系 在游戏的个体发生历程上,探究先于游戏而发生。 (二) 儿童游戏能力的获得 1.早期的游戏理论 2.皮亚杰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二、儿童游戏的动因 (一) “想当成人”说 1.精神分析学派 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二)儿童游戏的需要 1.身体活动的需要 2.认知的需要 3.交往和表达的需要 三、游戏、学习和发展的关系 (一) 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1.游戏是不同于学习的行为,甚至是妨碍学习的行为。 2.游戏是学习,而且是比探究更为重要的学习。 (二) 游戏和发展的关系 1.皮亚杰 游戏从属于发展 2.维果斯基 游戏领先于发展第三节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一) 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1.表情 2.动作 3.角色扮演 4.言语 5.材料 (二) 游戏性体验 1.兴趣性体验 2.自主性体验 3.胜任感或成就感 4.幽默感 5.生理快感 (三) 游戏的外部情景儿童游戏的特点和分类10 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二、儿童游戏的分类 (一) 游戏分类的方法 1.概念―演绎的分类方法 2.观察―归纳的分类方法 (二) 以自我发展为依据的游戏分类 1.自我宇宙游戏 2.微观宇宙游戏 3.宏观宇宙游戏 (三) 以认知发展为依据的游戏分类 1.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性游戏 4.规则游戏 (四) 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依据的游戏分类 1.柏顿的分类 (1)偶然的行为或无所事事 (2)旁观 (3)独自游戏 (4)平行游戏 (5)协同游戏 (6)合作游戏 2.豪伊斯的分类 (1)互不注意的平行游戏 (2)互相注意的平行游戏 (3)简单的社会性游戏 (4)互补的社会性游戏 (5)互补互惠的社会性游戏 (五) 以游戏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成分为依据的分类 1.机能游戏 2.想象游戏 3.美感或欣赏游戏 4.创作游戏或结构性游戏 (六) 以游戏活动功能为根据的分类 1.模仿游戏 2.探索游戏 3.检验游戏 4.造型游戏 (七) 以游戏活动对象为根据的分类 1.以身体运动为材料的游戏 2.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11 3.以语音为材料的游戏 4.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 5.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以及游戏是如何促进学前儿 童身心的发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 难点: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游戏在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 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看法与争论 (二) 关于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 二、游戏在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 儿童运动发展分期 格拉胡 1.反射运动时期 2.初步运动时期 3.基础运动时期 4.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时期 (二) 游戏和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 1.起始阶段 2.初级阶段 3.成熟阶段 (三) 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的阶段一致性 三、游戏与运动技能的学习 (一) 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1.初级水平 2.中级水平 3.高级水平 (二) 游戏和动作技能的练习 1.特殊性探索阶段 2.多样性探索阶段 3.重新定向第二节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2 一、游戏与概念的获得 (一) 感知运动游戏与婴儿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分类 2.感知运动游戏和婴儿概念的形成 (二) 象征性游戏与幼儿概念的发展 1.符号表征功能和符号的结构 2.象征性游戏与符合功能的形成 3.象征性游戏和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三) 游戏经验与概念同化 二、游戏和问题解决 (一) 游戏与辐合型问题的解决 1.辐合型问题 2.游戏经验和解决问题 游戏经验之所以有利于问题解决: (1)游戏是自发、自愿的,具有活动的内部动机。 (2)游戏使幼儿有机会探索各种动作的可能性,游戏扩大了幼儿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范 围。 (3) 游戏降低了游戏者对于成功的期望或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 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强, 更有耐心与坚持力,能够以渐进的方式发现问题而不半途而废。 3.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二) 游戏与发散型问题的解决 1.游戏经验与举出物体的非标准用途 正相关 2.不同性质的游戏经验对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的影响 游戏经验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解决发散型问题时,发散型材料游戏组的被试成绩好于辐合型游戏材料组,表现出 较丰富的想象力,有更多的新颖性反应。 (2)在解决辐合型问题时,辐合型游戏经验的迁移效果是特殊的、有限的,不容易概括迁 移到解决其他不同类型的问题上去。 而发散型游戏经验具有范围较广的迁移可能性, 这种经 验可迁移到与原先的任务不相似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去。第三节一、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 广义“社会性”游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是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相对而言, 是“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全 部社会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社会心理特性、政治特性、经济特性、审美特性、哲学特性等 等。” 是指对特殊的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认知、身体运动、语言、学习兴趣和态度、 情绪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 狭义“社会性” 与身体、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并列,指个体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人 际关系与特征以及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性。13 学前各年龄阶段的社会性发展任务 年龄 0―3 个月 3―6 个月 6―12 个月 12―18 个月 18―30 个月 30―54 个月 二、游戏和亲子关系 (一) 亲子依恋的类型与意义 亲自依恋是指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的一种双向的情感联系。 瓦隆(法国心理学家) “儿童对人们的依恋是儿童个性发展的条件, 缺乏这种依恋, 儿童将可能成为恐惧和惊 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的现象,这种痕迹可以保留终身。” 心理学实验 跨文化研究 亲子依恋普遍存在,一般在婴儿 6―7 个月时出现,但是有程度与性质上的差异。 “陌生情境法” 亲子依恋的类型: 1.安全依恋型 2.非安全依恋―回避型 3.非安全依恋―反抗型 (二) 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 1.安全依恋形成的原因: (1)父母要敏锐的觉察到婴儿的各种需要(包括食物、水、温暖、舒适、解决痛苦等), 并且及时的满足这些需要。 (2)父母要以适合婴儿的情绪与认知能力的方式与婴儿进行游戏式的、愉快的交往。(亲 子游戏) 2.亲子依恋的物质基础: 小脑(运动控制中心)←→脑的边缘系统(情绪控制中心) 三、游戏与伙伴交往 (一) 伙伴交往的意义 伙伴(peer)一词是指地位处境相同的个体。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中,伙伴一词专指同年龄 的儿童。 皮亚杰认为, 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来说, 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超过儿童与成人的交 往。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 游戏与交往技能的掌握 1.游戏与合作 研究表明:受过游戏训练的被试的合作能力好于没有受过训练的被试。 2.游戏与社会性问题的解决 幼儿加入伙伴游戏采用的策略: (1)请求(2)评论(3)建议(4)邀请(5)提供玩具(6)平行游戏 总结:游戏经验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问题的解决。14发展任务 生理方面的协调 紧张的控制 建立情感上的依恋关系 探索和掌握 自主性 冲动的控制,性别认同,伙伴关系 3.游戏与同伴集体的接纳 受欢迎程度(Popularity) (三)伙伴相互影响的方式 1.范例 在与伙伴共同的游戏过程中, 伙伴的行为为幼儿提供模仿的直接对象, 促进幼儿的观察学习。 2.修正 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 一个幼儿的行为构成了对另一个幼儿行为的刺激或反馈, 对于伙伴的 行为具有修正(或调节)的功能。 3.强化 如果一个幼儿在第一次使用某种策略取得成功后,会出现反复使用这一策略的倾向。 4.经验互补 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经验不同的幼儿在一起共同游戏,游戏过程就成为幼儿交流经验、 发现他人的经验与观点的过程,有益于幼儿思维活动的“去中心化”过程。 四、游戏与亲社会性行为及行为规范的掌握 (一)游戏与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狭义的亲社会性:是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这种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不需要外部报酬或惩罚, 而且往往是需要自己做出某些牺牲甚至对自己有危险的行为。 是一种利他行为, 属于道德范 畴。 广义的亲社会性: 所有那些被人肯定的, 或其动机在于得到他人赞许的行为, 如友好、 助人、 分享等。是一种互惠行为,是道德发展的基础。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用广义的亲社会性行为来要求更为适当。 由玩具引起的冲突为幼儿学习分享、谦让等亲社会性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二)游戏与规则的学习 1.象征性游戏与规则的学习 (1)象征性游戏要求幼儿在进入游戏情景之前,制定游戏规则,规定角色与情节。 (2)象征性游戏具有想象性,想象的情景本身就包含了规则,幼儿不可能在一个没有规则 的想象想象情境中行动。 2.规则游戏与对规则意义的理解 (1)规则游戏可以使儿童实践规则并理解规则的意义,有利于儿童对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 解与掌握。 (2)规则游戏为儿童接受与理解更为广泛的社会规则及其意义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游戏与冲动的控制 维果斯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 游戏可以使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 哨兵站岗 经常玩儿想象游戏的 6―9 岁的儿童更能够忍受长时间的等待。 五、游戏与“去中心化” 幼儿思维的特征“自我中心”即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情感与想法,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 问题。 (一)伙伴游戏与“去中心化” 1.角色游戏与“去中心化” (1)在角色游戏中,由于游戏的需要,幼儿必须以别人的身份出现,在思想上必须把自己 放在别人的位置上。15受欢迎的幼儿和不受欢迎的幼儿 (2)在社会性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游戏 要求幼儿学习协调和接受别人的想法。 2.追逐打闹游戏、规则游戏和“去中心化” (1)追逐打闹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游戏,在游戏中躲闪逃避往往需要考虑对方的意图,采取 突然的、出其不意的动作来逃避或抓住对方。 (2)传统的规则游戏(如捉迷藏、丢手绢等),都要求幼儿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才 能在游戏中取胜(如考虑藏在什么地方才不会被人发现)。 (二)社会性角色游戏训练与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同时考虑并协调自己与他人的观点、情感与看法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合作 能力的必要基础之一。 1.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评价方法 (1)偏于认知 “生日礼物挑选法” (2)偏于情感 “多维度故事移情讲述法” 2.社会性角色游戏训练的效果 研究发现:游戏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理解他人的观点、情感与看法的移情能力。第四节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游戏的功能 (一) 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情感(affects)=情绪(emotion)=感情(feelings) (1)认为在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可以找到深刻的情绪原因,找到被压抑的冲动与欲望。 (2)游戏被看做是解决情感冲突的途径与手段。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某种角色,往往是基于 他们对角色原型的爱、尊敬、愤怒等复杂的情感。通过游戏,各种被压抑的情绪与愿望就可 以表现出来,得到释放与处理。 2.社会学习理论 人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如同人的其他方面的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特性学理论 正如动物具有一套先天的生存适应的动作图示一样, 人类的幼儿也带着这种先天的 “内 部装置”降临人世。这种先天的生存适应的动作图示表现在最早的、对于婴儿具有生存适应 意义的喂养护理活动中。在喂养护理活动中,形成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最初的情感联结。这 种情感联结逐渐发展成为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 婴儿时期的依恋被看做与以后的各种重要的 情感和能力(例如移情、同情心、问题解决、情绪的自我恢复能力、高想象倾向、游戏以及 社会性能力等)的发展都相关的因素。 (二) 游戏的情感发展功能 1.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2.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道德感 3.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美感 4.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同情心与移情的能力 (三) 游戏的情绪恢复功能 1.班尼特的研究:游戏,尤其是想象性游戏确实可以帮助幼儿降低焦虑与紧张,具有情绪的 “修复”功能。16 2.许多游戏材料(如面团、黏土、橡皮泥)与游戏(如奔跑)都具有帮助幼儿宣泄与释放消 极情绪的作用。 二、游戏治疗的原理和不同模式 埃里克森“把受压抑的情绪玩儿出来” (一)精神分析模式 1.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所要求的条件: (1)病人必须有改变自己的强烈动机。 (2)病人必须把医生看做是生活中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替代者,队医生敞开心扉, 与医生交流。 (3)病人必须能够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他们必须把随时想到的事情说出来。 2.代表人物 (1)凯伦 (2)安娜?弗洛伊德 3.类型 (1)消极的游戏治疗 (2)积极的游戏治疗 (二)关系模式 1.时间:形成于 20 世纪 40 年代 2.代表人物: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3.基本假设:只有儿童自己(而不是治疗者)才能找到把自己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阳光下的 手段或途径。 4.内容: 非常注意治疗者与儿童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质量。 治疗者的任务是创设一个使儿 童感到被完全接纳的气氛。 治疗者不批评儿童, 也不一定非得使治疗过程向着某一特定的方 向发展,治疗者是“非指导性”的,他的任务只是表达对儿童的关心、尊重与接纳的态度。 对患者的尊重是治疗的关键。 5.基本原则 (1)温暖有好的关系 (2)完全接纳儿童 (3)宽容的气氛 (4)反应儿童的感受 (5)尊重儿童 (6)追随儿童 (7)不要催促儿童 (8)建立一定的规则 (三)结构化模式 既不像传统的精神分析模式那样滥用“阐释”技术,又不像关系模式那样把宽容的气氛 极端化,结构化模式是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折中。 1.松弛治疗 治疗者的责任首先是确认儿童正与之斗争的问题, 然后采用可能鼓励儿童直面这些问题 的玩具与游戏来治疗儿童。 2.化装游戏治疗 当儿童在游戏中化装成假象的角色时,就可以做一些平常在生活中不可以做的事情,, 化装游戏使儿童感到非常快乐。17演变为非指导性治疗法或关系模式 演变为结构化模式 3.故事讲述 人们往往发现如果把自己的问题说成是一个假设的“朋友”的问题时,他们就很容易把 问题谈出来。在描述假设的“他人”的问题的过程中,描述者往往会认识到他自己情感上的 问题之所在。 4.书籍辅导 当我们发现书中人物的处境与问题与我们自己的处境与问题相似的话, 我们就会从书中 人物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明智地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而且, 当我们讨论书中人物的事情时, 也比直接讨论自己的问题更舒服自然。第五节一、游戏性的概念与结构游戏与儿童的个性特征“游戏性” (Playfulness)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30 年代,但直到 60 年代以后才出 现了关于儿童游戏性的较为系统的研究。 “游戏性”的两种理解: 1.一种是把游戏性看做活动的客观特性,可用作判断活动的性质(游戏或非游戏活动)。 2.游戏性既是所有游戏活动的特征,可用作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性质判断标准; 同时,也可以把游戏性视作个体的一种个性倾向性或个性特征。 (一) 游戏性和个性特征 1.游戏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具有非常显著的稳定性。 (1)“游戏性”得分高的儿童在“肯定的情感”上得分也高,他们表现出高水平的身体和 言语活动、高想象性和高社会性。 (2)游戏性强的儿童喜欢游戏、富于想象。他们经常进行自发的身体活动,与其他儿童相 比,他们更热衷于户外活动。 (3)他们的情绪经常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 (4)游戏性强的儿童常常能主动发起游戏,愿与他人合作分享,能很好的与他人交流,具 有较高的交往兴趣和较高的社会性交往技能,能够成功的介入他人的游戏之中。 2.游戏性作为一种个性倾向性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1)超常儿童在社会性和认知活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性水平高于普通儿童。 (2)游戏性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有更为积极、自由的身体活动,在 游戏中更喜欢开玩笑、嘲弄人。 研究表明:游戏性越强的儿童依赖性越低,性情越随和宽容,情绪越积极乐观;相反,对外 部依赖程度越强,情绪越消极紧张。 (二) 游戏性的评价 有特定的评价量表 二、游戏性与创造性 大量研究发现游戏性与创造性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 游戏性是高创造性儿童所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 早期游戏性的不足,会导致高中生较低的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创造性的概念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不同特点 辐合思维 概括性的:只有正确的才是有价值的 发散思维 分析性的:任何信息对于一个新的想法的产18 生都是有价值的 选择性的:解决问题只有一条正确的路径 可预测性的:思维是有逻辑地展开的 结果: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2.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研究表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不同的学派关于创造性的解释 理论 人本 主义 精神 分析 学派 建构 主义 倡导者 罗杰斯 马斯洛 弗洛伊德 阿德勒 荣格 皮亚杰 基本观点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它使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创造是自我实现 的方式。创造是一种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勇气;具有创造性的人 才是真正完善的人。 创造的动力来自于满足内部的情感需要; 创造性根源于 “集体的无意识” ; 创造是对知觉到的生理与心理上的自卑感的一种补偿方式;在生命的最 初五年中,父母的宽容、理解与支持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创造性是与概念建构、问题解决有关的策略。 创造性是认知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关。 探索性的:有许多可能的路径,一些看似不 相关的东西可能是激发灵感的源泉 非预测性的:思维是跳跃式的,更多地依赖 于直觉而非思维 结果:不止一个答案(二)游戏性与创造性 1.游戏风格与创造性 喜欢玩儿想象游戏的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 2.探究精神和创造性 正相关 3.社会性想象游戏的倾向性、创造性和智力 (1)游戏性与男孩的创造性似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女孩的智力发展状况有关。 (2)高智商的幼儿有可能有较强的社会性想象游戏倾向,也可能没有。但是低智商的幼儿 很少或没有社会性想象游戏的表现。 启示: (1)为儿童提供的游戏材料结构程度不应过高,应当给儿童的探究与想象留有余地。 (2)要鼓励与支持儿童大胆的探索与想象,尤其要重视儿童的社会性角色游戏,鼓励幼儿 共同游戏。 (3)对于那些不爱玩儿,缺乏好奇心的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鼓励他们探索、 交往和游戏。 三、游戏性的发展与培育 (一)游戏性的发展阶段 维乐特 1.感觉探索期(出生至 5 岁) 游戏性主要表现为婴幼儿能够灵活地、富有热情地探索周围环境;19 2.以自我为中心的推断假设期(2―7 岁) 游戏性主要表现为幼儿富有幻想和想象,玩具和假象的朋友充斥着他们的生活; 3.个人实验期(6―10 岁) 游戏性主要表现为儿童通过试误检验自己的感性经验、理解周围世界; 4.符号表征期(11―15 岁) 游戏性主要表现为儿童采用绘画、公式、词语、舞蹈、雕塑等符号形式来表征自己的经验; 5.理性证实期(23 岁以上) 游戏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的应用行为,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成人的智慧来改造自我和环 境。 (二)影响儿童游戏性发展的因素 1.机体的生理条件 2.成人的影响 3.游戏活动 有利或不利于幼儿创造性表现与发展的环境 不利的环境 强调行动方式方法的一致性和对权威的服 从 回避幼儿的问题 不鼓励探索,幼儿的“冒险”行为会导致 批判;更重视学习的结果 强调记忆模仿的能力 严格按照事先结构好的计划组织幼儿活 缺乏应变的灵活性 奖惩使用外部奖惩和竞争激励的方式来控 制幼儿的行动;幼儿感到有压力,取悦于 他人、获得奖赏成为幼儿活动的重要动机 有利的环境 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关系, 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做法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鼓励幼儿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的方式 方法;对过程的重视高于结果 鼓励想象与创造 幼儿不同和的观点与想法被看做是教学活 时间安排上等都具有灵活性,当幼儿深入 活动时,不强调时间的限制性 较少使用外部奖惩和竞争激励的手段,幼 儿经常可以从伙伴和教师那里得到反馈与 肯定动,到点就结束活动, 不考虑幼儿的兴趣, 动的重要资源,在活动步骤、方式方法与(三)培育游戏性的意义 游戏性强的儿童不仅在现时拥有一个轻松自如、 快乐的童年, 而且较强的游戏性还预示 着他们在未来也可以拥有一份健康幸福的成年生活。 作业:举例说明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20 第五章 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婴儿游戏、幼儿游戏的指 导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婴儿游戏、幼儿游戏的指导 难点:幼儿园游戏观察的方法与观察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社会性游戏婴儿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社会性游戏是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游戏。包括亲子游戏和伙伴游戏。 (一) 亲子游戏的发生发展 1.亲子游戏的发生 根据成人和婴儿的交往方式,早期的亲子游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的交互模仿 主要包括凝视、微笑及对表情、声音(包括语音等)和动作的相互模仿等因素。 在母亲给婴儿喂奶、换尿布时,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往往在跟小婴儿说话、微笑,甚至模仿 小婴儿的一些动作 (例如吐舌头) 而不在乎婴儿是否能听懂自己的话。 。 大约在 3 个月左右, 母亲的这种热情有了回报。当母亲低下头来,轻轻地跟婴儿说话的时候,婴儿的小脸明显地 有了表情,他(她)在朝自己的妈妈微笑。当母亲模仿他(她)吐舌头的动作时,他(她) 也会跟着再吐舌头。婴儿欢乐的表情与动作,激起了母亲与之交往嬉戏的更大热情。当婴儿 会用社会性的微笑回应成人时,具有社会性交往性质的亲子游戏就发生了。 表现形式: A.成人模仿婴儿,用有趣的、夸张变调的声音对婴儿讲话,对婴儿做鬼脸; B.用自己的脸在婴儿的脸上蹭; C.挠痒痒; D.把婴儿扔向空中; E.让婴儿在自己的膝盖上弹跳; F.和婴儿追逐打闹; G.对婴儿唱歌等。 (2)以物为中介的协同活动 成人和婴儿的交往和游戏借助于玩具或物品来进行。如对婴儿摇拨浪鼓来逗引婴儿。 2.亲子游戏的发展 随着婴儿的发展,婴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增长,婴儿会主动逗引成人,从被动 的游戏者转变为游戏的主动发起者。 (二) 伙伴游戏和语言游戏 1.语言游戏21 2.伙伴游戏 婴儿在游戏中的交往意图 (1)争夺物体的拥有权 (2)模仿彼此的动作 (3)交换物体 (4)模仿彼此的声音 (5)互相攻击 (6)对伙伴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 (7)对伙伴做出积极的言语反应 (8)跑进跑出 (9)跑和追 (10)玩躲猫猫 (11)协商 (12)追逐打闹 发生在婴儿之间的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以物体为中心的阶段 (2)简单的交往阶段 (3)互补性交往阶段 (三) 社会性游戏的结构 1.共同参与 2.轮流交替 3.重复 4.非实义性动作 (四) 成人的作用 1.从模仿婴儿开始 2.追随婴儿的兴趣 3.享受和幼儿的游戏 4.了解婴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出生―3 个月 交互的模仿性游戏, 如脸对脸的接触、微 笑、吐舌头、摇头、 模仿婴儿的声音、和 婴儿说话、让婴儿拉 你的小指等 提供颜色鲜艳、 明亮、 提供安全清洁的、适 会转动的物体让婴儿 练习视线追踪 用于婴儿抓握的玩 具,例如拨浪鼓。不 要给婴儿过于细小的 物品以免婴儿放进嘴 里 把脸或物体挨(移) 近或移开,为婴儿提 玩“虫虫飞”等手指 游戏、给婴儿唱或念 3―6 个月 让婴儿拉你的头发、 和婴儿做“鬼脸”玩 儿 6―12 个月 1―2 岁 提供安全的地方鼓励 被追的游戏;藏和找 的游戏;捉人游戏 逗婴儿笑、 胳肢婴儿、 交互的动作模仿游 爬的游戏 玩骑“大马”或“摇 啊摇,摇到外婆桥” 等民间游戏 提供婴儿可以抓握、 敲打、扔、摇等的玩 具,如积木、 塑料瓶、 盖、秋、圈、棍等, 并用盒子装这些小玩 具 把东西藏起来让婴儿 寻找。刚开始时,把22戏,如伸胳膊、蹬腿、 婴儿爬或走;玩追与倒空、装满的游戏积木游戏 供不同的视觉距离, 帮助婴儿判断物体和 自己的关系 抱起婴儿让婴儿从不 同的角度看周围的东 西儿歌藏起来的物品露出一 小部分,或者用透明 的遮盖物(如纱巾) 挡住为婴儿提供能对婴儿 的动作给予反馈的玩 具(例如会动、会发 出声音的玩具);鼓 励婴儿自己玩儿;不 要干扰婴儿自己的游 戏玩“给与取”、“扔 和捡”、“躲猫猫” 等游戏假装吃饭、喝水、洗 脸等的游戏;假装过 生日的游戏抱婴儿照镜子给婴儿讲图画书;重 复婴儿的发音并扩展 为词汇提供有熟悉物体的图 片, 让婴儿练习命名; 谈论图画书中的故事二、动作游戏 动作游戏是指以大肌肉动作为主的身体运动游戏。 (一)婴儿动作游戏的特点 婴幼儿的身体运动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有规律的重复动作 婴儿没有任何目的、重复进行一些大肌肉动作 2.练习性游戏 (1)帮助婴儿练习特定的动作技能。 (2)帮助婴儿认识不同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让婴儿获得物理经验。 (3)帮助婴儿获得数理逻辑经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这两个概念,并指出它是儿童 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他把儿童的经验(知识)分为三种: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和社会 经验。 所谓社会经验,就是依靠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经验。在数学中,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 等都属于社会经验,它们都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儿童自己是无法发现 这些知识的。 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 而且这两类经验 之间又有不同。物理经验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如桔子的大小、颜色、酸甜。儿童 要获得这些知识,只需通过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 (看一看、尝一尝) 就可以发现了。因此, 物理经验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简单的抽象” 。 数理逻辑经验则不同, 它不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 因而也不能通过个别的动作 直接获得。 它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 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 皮亚杰称之为“反省的抽象” 。反省抽象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事物之间的关 系。 3.追逐打闹游戏 指幼儿奔跑、跳跃、互相追逐,伴随着高声大叫、大笑或扮鬼脸的行为。 (二)成人的作用 1.想方设法吸引幼儿去看、够、拿物品或玩具; 2.为婴儿提供安全无限制的环境和实际的动作和语言支持鼓励婴儿练习滚、坐和爬;23 3.提供软而牢固的物体供婴儿练习站,并加以鼓励; 4.用学步车等作为支持物,伴之以表扬鼓励婴儿独立行走。 三、玩物游戏 玩物游戏是指以小肌肉动作为主的游戏。 (一)玩物游戏的发展 1.区分自己和物体 婴儿在发现自己的动作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在开始区分自己的身体和物体。 2.探索和摆弄物体 (1)婴儿抓握物体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A.刚出生时,婴儿对小肌肉毫无控制能力,新生儿不会抓握玩物; B.2 个月时,婴儿开始会抓握物体,但抓握时间很短; C.4 个月时,婴儿表现出对于物体的兴趣,开始探索和玩弄物体,但这是他们要很费力才能 拾起玩物,咬和看往往是探索的第一步,他们通常用两手去抓东西,对小的玩物则用全部手 指去抓; D.6 个月时,婴儿可以握着两个物体同时敲打。 (2)婴儿摆弄物体的方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发展趋势:由笼统不分化(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玩具和物体)到逐渐分化(能够对不同 的物体做出不同的动作) A.8 个月时,婴儿可换手拿玩物; B.15 个月时,喜欢不停地走动,看到物品就一个一个地拿起来,然后又一个一个的丢下; C.18 个月时,摆弄物体的行为更有目的性,能够拉着玩具、抱着娃娃或玩具熊、模仿成人 阅读或打扫; D.24 个月时,能够拿着物品敲敲打打、串珠,将珠子反复地装入或倒出盒中。 (3)婴儿两手同时能够摆弄物体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A.不满 1 岁的婴儿通常一次只能玩儿一个玩具, 而且玩法很不固定,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方 法来对待物体而不是按成人所期望的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方式方法来操作和使用物体。 B.在 1―2 岁之间,摆弄单一物品的行为数量逐渐减少,他们逐渐能够两手可以同时拿不同 的东西,可以同时摆弄几个玩具,能够按社会约定俗成的方法来使用物品。 (4)婴儿为什么要玩弄物体? A.婴儿摆弄物体时由于被机体内部的感觉所吸引,即所谓“机能快乐”的驱使; B.物体本身的新颖性以及新颖性的程度驱使婴儿摆弄物体。 3.关联物体 (1)简单的关联动作:能够把两个物体关联起来,但没有找到物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2)顺应性关联动作:发现物体之间的正确关系,如把杯子放在茶碟上,勺子放在杯子里 (3)归类动作:把两个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杯子和杯子,勺子和勺子放在一起 (二)成人的作用 1.应当为婴儿提供可用于抓握、 拉等动作练习的材料,满足婴儿躺、 坐、爬、 走的多种需要; 2.通过改变材料的种类和复杂性来促进婴儿的探索性游戏; 3.在婴儿探索物体的游戏中,成人扮演着社会文化经验的“传递者”的角色; 4.来自于成人的鼓励和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婴儿的动作和玩物游戏。 婴儿适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1.出生后第一年 (1)发展视听觉的玩具24 (2)发展手的动作的抓握玩具 (3)发展幼儿自我意识的玩具 2.出生后第二年 (1)能发出声响、增进感知觉发展和大肌肉动作发展的玩具 (2)建构玩具 (3)玩儿水的玩具 (4)家庭生活用品 (5)有益于婴儿表征功能发展的玩具 四、象征性游戏 (一)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意义 积木(代替物)――饼干(被代替物)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标志着婴儿思维的进步,婴儿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进行思维。 “以物代物”的出现标志着思维的概括化,它包括两种概括与迁移: 1.物的概括与迁移 在代替物和被代替物之间进行比较, 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然后借助于被代替物改变代 替物的本来意义,把它当作另一个物体。 2.动作的概括和迁移 了解代替物的性能和按被代替物动作的可能性, 并且想象自己是在用被代替物做出动作, 即 把被代替物的动作迁移到代替物上。 (二)婴儿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最初的象征性游戏主要是婴儿“日常生活”动作的再现;同时,自己既是动作的主体,也 是动作的受体。 2.婴儿的象征性动作的主要特点是“动作的迁移”。 3.约在一岁半以后,婴儿常常出现对他人(娃娃、动物或母亲)的假装动作。 4.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表现为象征性动作的扩展和联合。 5.约在 2 岁左右,婴儿开始能让娃娃成为独立的行动者,而不是受他照顾的接受者。 6.一直到第二年末, 象征性游戏的数量还比较少, 数量的多少往往与成人或伙伴的影响有关。 (三)成人的作用 1.直接影响 象征性动作的示范、讲故事、提供玩具和材料、创设环境、和幼儿一起谈论游戏或共同游戏 2.间接影响 安全依恋、对于游戏的态度第二节一、象征性游戏 (一) 角色扮演的出现和发展 2 岁以后出现幼儿游戏的特点与指导1.象征性游戏的结构和角色扮演出现的意义 (1)象征性游戏的结构 A.动作的去情景化 是指动作与原有的情景分离而使动作具有象征的意义 B.以物代物 用当前物体代替不在眼前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过程。标志着物体和动作的双重概括和迁移。25 C.角色扮演 假装把自己当作别人, 并通过自己的动作、 姿势、 表情、 语气语调等把自己所扮演的这个 “他 人”表现出来。 (2)角色扮演出现的意义 “角色扮演”的出现,使象征性游戏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角色扮演”这一因 素没有出现以前,幼儿的象征性动作是以物为中心的, “物”支持和导引着幼儿的象征性动 作。当“角色扮演”这一因素出现之后,幼儿的象征性游戏转变为角色导引的行为,角色扮 演成为幼儿游戏的目的。 2.角色扮演的类型和主题 (1)幼儿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机能性角色 幼儿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B.互补性角色 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C.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这种角色往往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来源于故事、电视等文学作品中。 (2)幼儿角色扮演的主题按照“由远及近”“有熟悉到新异”的规律发展。 (二) “以物代物”的发展 1.3、4 岁的幼儿的象征性动作还主要是由“物”所引起,他们的象征性动作还需要依靠形 象相似的物体作为支柱,要求代替物与被代替物在外形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2.5、6 岁的幼儿已不在乎代替物的形象是否完全逼真,他们对于“物”的逼真性的依赖程 度降低,他们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玩具就能做出象征性动作;也可以对玩具和材料加以改造 来构成一个新的代替物。(例如:半个乒乓球) 3.5、6 岁的幼儿甚至可以用语言来塑造想象的情境,用语言补充细节而不依赖实物。 (三) 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 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提高, 象征性游戏的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复杂, 个别情节围绕着一定 的主题联系起来构成具有逻辑性、 连贯性的内容, 角色扮演活动发展成为社会性角色扮演游 戏。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是角色扮演游戏的成熟形式,也是象征性游戏发展的最高水平。 二、语言游戏 (一)语言作为游戏的对象 1.2―3 岁幼儿在独处的时候往往反复的发出有规律而无意义的声音,这是练习性游戏的表 现形式。同时,这个年龄的幼儿也开始了解某些特定的声音所代表的意义。 2.3 岁半左右, 幼儿的社会性游戏中可以出现各种结构和形态复杂的语言, 猜谜语、 说笑话、 念儿歌等都是幼儿喜爱的语言游戏。 3.到 4、5 岁时,各种不同结构的语言如儿歌、歌谣、说反话、颠倒歌被使用在各种游戏中, 使游戏更富有意义和乐趣。 (二)语言作为游戏的工具 1.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2.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3.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三、身体运动游戏和玩物游戏的发展 (一)身体运动游戏的发展26 1.3―4 岁幼儿不但可以很好地走和跑,而且可以用脚尖走路,单脚站立。非常喜欢骑自行 车。他们爬楼梯时,常常用单脚(左脚或右脚)上下而不是两脚轮流交替使用。 2.4―5 岁幼儿可以双脚跳跃、攀爬、单脚跳跃和快跑。因此幼儿非常喜欢玩儿追逐打闹的 游戏及一些运动或球类游戏。 3.5―6 岁幼儿的动作技能更为成熟,可以学会跳绳、健美操、走平衡木。 (二)玩物游戏的发展 以摆弄和操作物体为特征的玩物游戏在 2 岁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结构性游戏。 1.2 岁以后,幼儿在无意识地使用物体的过程中,往往偶然地将物体结合起来组成了某种形 状。 2.3 岁幼儿有一定的建构意图但目的性不明确, 往往是先做后想, 不能按一定目的坚持下去。 3.3 岁以后的幼儿经过多次练习,建构的计划性、目的性逐渐增强。 4.4―5 岁幼儿的建构活动不仅具有模仿的因素,而且表现出创造性。他们能够选择切当的 建构材料,建构形象逼真的物体。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结构游戏,共同设计,选择结构材 料,结构性游戏开始具有社会性活动的特点。结构性游戏可以发展为象征性游戏,如加入角 色和情节可以发展成为社会性表演游戏。 四、伙伴游戏 (一)游戏与幼儿的伙伴交往 前苏联心理学家利西娜把幼儿交往活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情绪―实际性交往(2―4 岁) 这种交往是在儿童摆弄各种物体和玩具的活动背景下进行的。 在以玩具或实物为中心的 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为自己的游戏动作而感到高兴,也希望同伴“参加”自己的游戏,并 渴望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 2.情境―活动性交往(4―6 岁) 这种交往主要是在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角色游戏中进行的。 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同 时进行着两种交往:(1)角色交往《即以角色身份出现的角色之间的交往;(2)真实的同 伴交往。 3.非情境―活动性交往(6―7 岁) 这种交往是在规则游戏活动过程中进行的。 在这种交往活动中, 同伴之间开始出现依恋、 友谊的萌芽。 (二)伙伴游戏的特点 3 岁以前的幼儿倾向于自己单独地玩儿。 3 岁开始, 从 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逐渐提高。 4 岁左右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变得强烈,他们对多角色的集体游戏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并努力地去理解和表现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儿, 往往边玩儿边谈论 着有趣的事情,有时也会争论。4 岁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发展的转折点。4 岁时,平行 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都有相对较大的发展。 (三)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幼儿伙伴游戏的特殊形式,一般认为规则游戏代表着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假想游戏逐渐让位于规则游戏。 由于在规则游戏中, 儿童必须去接受并适应事先约定的规则, 同时也必须学会控制自己 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事先约定的规则的要求。 因此规则游戏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较 晚。如果以游戏者对于规则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作为规则游戏成熟的标志,那么,规则游戏大 约要到 6 岁左右才可能出现。 四、成人的作用27 1.鼓励幼儿进行伙伴交往和适宜的游戏行为, 引导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 干预幼儿的攻击性 行为并为之提供适宜的示范。 2.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要注意提供有益于促进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 开放性游戏材料;注意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发展适宜性) 和文化适宜性。 3.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包括讲故事、看图书、 参观访问、 谈话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为幼儿开展游戏奠定经验基础。 4.为幼儿开展合作的和协商性的角色扮演游戏创造条件和机会,建议或示范适宜的角色行 为。 5.为幼儿提供通过丰富飞美工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建构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 6.向幼儿介绍和提供规则简单的规则游戏以便他们以后能够自己独立游戏。 概率性的规则游 戏比策略性的规则游戏更适宜,同时不宜过于强调规则游戏的输赢。 7.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和了解不同性格和发展特点的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适宜的个别化指 导。 8.各种类型的游戏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在看待和指导幼儿的游戏时,成人应去除固有 的性别定势, 为男女孩提供均等的机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 使他们身心得到平衡协 调的发展。第三节一、儿童游戏观察和记录儿童游戏的观察与分析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和记录,基本上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时间取样法 即使用根据一定的分类系统为基础制定的儿童游戏观察量表, 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儿童游 戏进行观察, 获取若干个时间样本从而构成能够反映个体游戏特点的一个总样本。 在预先确 定的时间段里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二)事件取样法 即观察者用的语言描述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观察到的儿童的游戏行为。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 在自然情境中一旦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 出现,便立即进行观察记录,而时间取样法必须严格遵守事先规定的观察时间,在规定的时 间段里进行观察记录; 事件取样法注重的是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 关心的是行为 如何发生、如何变化、结果如何等问题,而时间取样法则注重在规定时段中预 现与否、呈现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 表 4―4 幼儿争执事件记录表 儿童 年龄 性别 争执持续时间 发生背景 行为性质 做什么说什么 结果 影响 定的行为呈28 二、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分析 (一)亲子依恋 1.安全依恋型婴儿在母亲在场时, 能对陌生的环境进行积极的探索, 更有可能发现物体的适 当用途,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2.安全依恋型婴儿更喜欢与人交往,更有可能与同伴进行互补性的合作性游戏。 3.安全依恋型幼儿更喜欢玩儿想象游戏,他们的想象游戏时间更长,内容更复杂。 4.安全依恋型的婴儿在 2 岁时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到 5 岁时,他们在自由游戏中,对外界 事物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行为的灵活性。 5.安全依恋型的幼儿更倾向于玩儿社会性表演游戏。 (二)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 1.父母的价值观对幼儿的想象游戏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2.幼儿的家庭生活经验影响幼儿游戏的倾向性。 3.由于父母的婚姻破裂而导致的家庭结构的不完全和家庭气氛的紧张也会对儿童的游戏产 生影响。 (三)伙伴 1.有无伙伴 2.伙伴的熟悉程度 3.伙伴的不同年龄 4.伙伴的性别 (四)电视 1.否定的看法 2.肯定的看法 如何正确看待电视对幼儿游戏的影响? (五)幼儿园课程 教师组织幼儿活动的方式、教师的态度和教育价值观,都会对幼儿的游戏产生影响。29 第三编教育学视野下的儿童游戏第六章 游戏的基本教育学问题与研究教学目标与要求: 在了解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的基础上, 理解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 本原则 掌握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介入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 难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6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利用游戏的三种策略 (一) 筛选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筛选”意味着对儿童游戏的选择和规范。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倡导那些能够使年轻一 代为生活或工作做好准备的游戏,禁止那些有危险的或有害于社会秩序的游戏。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洛克 (二) 改造 对儿童游戏的“改造”一般以儿童自然的游戏为基础,从儿童的自然游戏中抽取出若干 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游戏因素,结合教育者期望幼儿学习掌握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使之系统 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游戏教学法”。 代表人物: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三) 再造 “再造”策略反对对儿童游戏进行人为的“改造”,主张保持儿童自然游戏的风格与特 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幼儿园教室中创设能够激发幼儿游戏欲望的模拟或接近“自然”的 游戏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游戏,尽可能减少对幼儿游戏不必要 的直接干预,从而在幼儿园的教室中“再造”幼儿的自然游戏。 尽管“筛选”、“改造”、“再造”三种策略在怎样利用儿童游戏的做法上有所不同,但是 在思想基础上不乏共同之处: 1.都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谈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把游戏看作是幼儿的“天性”。 2.都主张对儿童的“自然活动”加以不同程度的“管理”。 二、游戏在现代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 根据各种课程对游戏的重视程度把西方幼儿园课程分为非游戏模式和游戏模式两大类型。30 前苏联幼儿园的课程模式则是一种既不同于非游戏模式、 有不同于游戏模式的教学游戏化模 式,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非游戏课程模式 在“非游戏”课程模式中,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的的直接教学活动处于课程的中心地 位,游戏 因被认为是和“学习”不同的活动而被当做“可有可无”的活动、被置于课程的 边缘地位。但是,由于游戏是“令人快乐”的活动,游戏可以被用作学习的“奖赏”或者被 用作引起学习兴趣的手段。 行为主义的课程模式是非游戏模式的典型代表。 (二)游戏课程模式 在游戏课程模式中, 游戏一般被看作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和幼儿社会化 的重要途径而占据中心地位。 (1)游戏课程注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过程; (2)注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别特点; (3)注重幼儿的主动学习、以材料操作为基础的直接经验、与幼儿兴趣需要有关的“有意 义学习”,知识被看作是幼儿主动建构的产物而不是外界灌输的结果; (4)活动空间被 划分成为不同的游戏区域或“活动区”并拥有多种玩具和游戏材料; (5) 幼儿被鼓励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直接教学作为活动区活动的补充, 一般采取个别化、小组化的方式进行。 1.注重特殊类型游戏的游戏课程模式 注重特殊类型游戏的游戏课程认为某些类型的游戏较之于其他类型的游戏对于幼儿的 学习与发展来说更有价值。 代表:凯米――狄弗洛斯课程尤其注重规则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规则游戏被认为有助于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去除思维的“中心化”。 2.注重各种类型游戏的游戏课程 这种游戏课程的倡导者认为, 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认知、 社会学等各方面的发 展来说都是有益的。游戏应当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 代表:银行街课程模式、海伊斯科普课程模式、瑞吉欧课程模式 (三)教学游戏化模式 教学游戏化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 把教师预先编制好的教学游戏作为直接教学的重 要手段的课程模式。它既不同于非游戏课程模式,又不同于游戏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游戏化 模式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 这种模式强调有目的、 有计划进行的教学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游戏的动 机激励作用被利用来提高幼儿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游戏通常按教学科目来区分其职能, 如用于语言课教学的语言游戏, 用于体育课教 学的体育游戏等,是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游戏和我国现代幼儿教育 以 1903 年湖北武昌幼稚园的诞生为标志,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运动迄今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 (一)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以前 (二)20 世纪 50、60 年代 (三)20 世纪 80 年代 (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第二节关于游戏的基本教育学问题的探讨31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性质 (一) 幼儿园游戏活动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游戏之于幼儿,毫无疑问是一种自发、自在和自足的“自然活动”。但是,幼儿教育的 历史已经表面,被“筛选”“改造”和“再造”是游戏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后不可避免的命 运。游戏之于教育者,不再仅仅是幼儿的“自然活动”,他们总是希望把它变成具有“教育 性“的活动。幼儿园活动不可能直接来源于儿童的自然活动。 (二)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人们往往根据谁是游戏的发起者或构思者(即幼儿还是教师)来对幼儿园游戏进行分类。 1.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分类 (1)幼儿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建筑造型游戏、表演游戏等, 可成为创造性游戏, (2)教师利用游戏的形式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编制的、用于作业教学的游戏,可成为 教学游戏。 这类游戏通常按学科科目来区分其教学职能, 如体育游戏、 语言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等。 2.伯根的游戏\学习分类框架 (1)自由游戏(free play) (2)有引导的游戏(guided play) (3)有指导的游戏(directed play) (4)以游戏面目出现的工作(work disguised as play) (5)工作(work)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 (一)“适应”说 着眼于游戏的“发展“或“进步”功能 1.准备未来:游戏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2.适应现实:游戏是幼儿适应现实的一种形式 (二)“存在”说 着眼于游戏的“体验”或“满足”功能 游戏对个体自身的发展价值 (三)“适应”和“存在”之间的适度张力 “适应”和“存在”的关系:“适应”是“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不 能适应环境、和环境保持平衡,也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存在。“适应”和“存在”之间也并不 一定是矛盾的。人在适应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和实现自己的“存在”。 游戏之于幼儿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也是他们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 三、游戏和幼儿园课程 游戏和不同的课程观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 课程的价值取向 知识观 教学的隐喻 课程的隐喻 游戏的隐喻 知识 知识具有客观绝对的真理性 知识的“传递” “文本”和“跑道” “手段”和“加油站” 体性 “环境”和“对话” “经验”和“跑的过程” 课程的“生成源” “人”本位的课程观 儿童当下的生活 知识具有相对性、 建构性、 个(一)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之下的游戏32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一套由成人为年轻一代精心选择和组织结构的、 有待于 年轻一代去“占有”或“掌握”的客观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把课程看作是传授、传递知识的 工具。 2.客观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以客观主义的知识观为提前。 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外 部客观世界的“摹写”或映像,前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具有绝对的真理性。而且,这种真理性 的客观知识可以某种方式(语言或符号)加以记录、储存、传递、复制和传播。教师教学的 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占有”这种具有绝对真理性的知识,教学过程就是这种具有绝对真理性 的知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和复制, 是知识技能由外部向内部、 或从成人向幼儿传递的过程。 3.以“文本”和“跑到”为隐喻的课程观 (1)“文本” 教学科目、教学计划或教案 (2)“跑道” 课程要达成的目标被预先明确地加以规定,课程本身以目标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封闭系 统,它既有明确的“起点”,也有清楚的“边界”和“目的地”。教学双方作为“起跑者” 的进度和速度可以被明确地控制和测量。因此,这种课程犹如一个固定的、预先设计规划好 的“跑道”,规范和引导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4.游戏作为“手段”和“加油站” (1)“手段” 把课程看作“文本“,游戏之于课程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手段”。教师利用游戏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加油站” 把课程看作“跑道”,游戏之于课程就是中途的“加油站”:游戏可以是紧张的“学习” 活动或工作之后的“放松”或“休息”;也可以用作“奖赏”,用以刺激幼儿为换取“轻松 愉快”的游戏机会而进行认真有效的“工作”。 (二)“人”本位的课程观之下的游戏 1.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实践本身的发展,人们对于课程的理解与看法在发生变 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从“知识”到“人”本身的根本位移。课程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 授或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位出发的课程观不仅关注知识的 传授与学习问题,也关注人的需要、发展和幸福问题,幼儿当下的生活,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由此受到关注。 以“人”为本位出发的课程观,注重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表现形式的主 体性发展。“主动学习”被看作是幼儿园课程应当使幼儿获得的“关键经验”。游戏作为最 能够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的基本活动、 作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形式和童年幸福快乐必不可 少的因素,在以“人”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之下必然受到重视。 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人”本位的课程观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经验作为个体知识的 存在形式,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业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产物而不是对外 部信息或“文本”的简单复制、内化、积累的结果。 3.以“经验”和“环境”为隐喻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1)“经验”33 从“知识是经验的建构”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出发,课程就不再被看成是一套由成人为幼 儿精心选择、预先结构好的、等待幼儿去“发现”和“占有”的知识体系,而是幼儿在与幼 儿园环境(包括人与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而获得的经验。 (2)“环境” 好的学习不是来自于为教师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而是来自于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 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个人经验所需要的“环境”就成为与“知识是经验的建构”这种建 构主义观点相对应的教学隐喻。 4.游戏作为课程的“生成源” 游戏作为幼儿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成为建构以“过程”为隐喻的幼儿园课程的适宜基 础。 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在游戏中探索、 发现、 计划、思考,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意义。特殊性探索和多样性探索构成了幼儿与环 境连续不断地互动模式,具有经验建构的机能。 四、游戏和幼儿园教学 (一)以“课堂”为“所在”的幼儿园教学 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 长期以来主导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的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 学观,教学被看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幼儿园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的活动”。这 种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学观与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同出一源, 都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学习者 的客观的实在,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具有确定性、真理性的知识技能。教师被看 作是思想或知识的“搬运夫”,幼儿是有待于教师用知识去填充他们头脑的“无知”的人。 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由教师到幼儿、由外向内的“转移”和“复制”过程,学习从属于教学, 被视为教学的直接结果。 在这种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学观的支配下,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特征的全班集体 教学或上课被看作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途径或组织形式。 “课堂”正是这种教学活动发生的 场景或“所在”,“上课”往往被等同于“教学”而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中心。 (二)“课堂”不适宜作为幼儿园教学之“所在” 通过坐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课来获取知识经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举三种特种作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