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存游戏这款游戏是不是真的

梦想殖民火星吗?可以先在这款VR游戏里过把瘾!
由Fusion Media Group发行的 《火星2030》(Mars 2030)是一款以殖民火星为主题的VR游戏。游戏中,玩家扮演星际探险家探索这颗红色星球,在40平方公里的开放环境中自由探索,收集样本并帮助NASA完成科学勘测工作。游戏支持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OSVR,没有VR设备的玩家也可以在非VR模式下体验。
游戏开始,玩家与另外两名船员一起在火星着陆。游戏主打高真实度,除了火星地形全部依照NASA真实数据绘制,NASA兰利研究中心设想的火星定居点也在游戏中被建造出来。 玩家可以自由探索火星地形。为了提高游戏体验的真实性,游戏中出现的语音指令均来自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火星试验场,后者是NASA测试火星登陆车的地方。 在定居点内,玩家可造访废物处理区,园区内还有农作物生产基地生产食物。 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交替,太阳能是必须善加利用的能源,不过那里经常有沙尘暴遮天蔽日。 通过不断搜集地质样本,玩家逐渐了解这颗红色星球的演变历史。游戏的关卡亦包含在其中。 夜晚降临,栖息地转向静谧。繁星璀璨的夜景似与地球并无二致。
24小时内最火资讯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热门IT产品火星计划的游戏背景_百度知道
火星计划的游戏背景
我有更好的答案
《火星计划》这一款游戏,最主要的就是叙说人类公元二十一世纪开始的许多科学行动。从很久很久以前在石窟壁画中出现的“赤色凶星”,一直到十七世纪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才从而揭开了这个赤红色星球——火星的真面目。游戏就是让玩家们模拟在登陆火星后,如何将火星开发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殖民地,造海运动——星球地球化计划 。  游戏提供了一个理论是,火星的极冠处是个“巨大的冰块群”。这些曾经在远古时期以液态方式存在的水,是火星大气丕变之下,全部集中到那块大大的极冠里面,这才露出了火星的土壤。而土壤中失去了水分,又因为富含铁质,所以整颗星球呈现红色的样子。那么,如果把这极冠中的冰换算成水的话.......其实火星也会是一颗“水铛铛”星球!海洋的覆盖面积将会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跟地球差不多了!所以这项计划又被叫做“星球地球化计划”。 而在《火星计划》游戏中,这样的“造海运动”有一张时间表,从公元2100年开始,到公元3100年为止,总共是一千年的时间。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面,总共分成二十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完成的时日,地上就会涌进更多的水变成海洋,但很多陆地也就会因此而消失了。而在这一千年的光阴里,玩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火星上维持人类的生活?”。设计小组用经纬度将火星的中央部分划分为许许多多的小方块,在每一块小方块里面,你可以选择建造各式建筑物。当然,这个城市一定有自己的对外联络方式,有些是用陆路的运输,有些是用航天飞机或者小型火箭来承载。藉着交通网路的建立,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城市们就可以彼此把城市设置在低洼地区,免得阶段时间到了时,这城市就被水淹没了!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不建造在低洼地区,却又无法挖掘到地底的矿藏。这之间的平衡该如何取舍,就是你这决策者的责任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火星计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这款游戏已经研究如何火星绝地求生|绝地求生|火星|地球_新浪网
这款游戏已经研究如何火星绝地求生
这款游戏已经研究如何火星绝地求生
太空探索,宇宙开发,火星移民……这些是人类永恒的浪漫。但真要把你扔在火星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火星求生》了解一下。自1997年07月火星探路者号成功着陆后,火星热潮就有了规律性,只要某台火星车一落地,立刻就会铺天盖地横扫各媒体头条。后来的勇气号、机遇号、凤凰号、好奇号无不与此,加上电影之类的文化产品推波助澜,前往火星已在各国民间、企业和政府成为某种“绝对正确”的广泛共识。美国航太总署NASA筹备已久的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将于近日择机发射,前往分析火星深层结构。作为痴迷诸如此类人类梦想的渺小玩家,早在三月就通过《火星求生(Surviving mars)》提前发泄了情怀,该游戏开发商为保加利亚的Haemimont Games,这间公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诙谐幽默的海岛大亨系列,他们承担了该系列3、4、5的制作。而发行商则是引擎优化感人的单核大厂Paradox,当初看到这骨头,就冒了一身冷汗……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款别具特色的《火星求生》,探讨下从游戏到现实的人类火星之旅。说说倒是简单,这浩瀚话题该从何开始呢……好吧,从《火星求生》的菜单界面开始,看到下图中的 “下一步”了吗?点下去,直接就能从地球抵达火星。是啊,在游戏可真容易。但在现实中,这个从地球到火星的“下一步”,又有多复杂呢?又或者说,人类到底该怎么去火星?遥远的火星“怎么去火星”——这问题要分成两部分讨论:第一是什么时候去?前往火星和拜访朋友没区别,都必须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动身出发才能遇到对方。此外,除了节省旅程的各种开支和消耗,更重要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抵达目的地,没人喜欢被困在载具有限且密闭的空间里,还得忍耐漫长的旅程。那什么时候才是前往火星最恰当时机呢?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爱因斯坦在重力约束下,行星围绕恒星的运动轨迹,会形成各种“微妙的椭圆形”,地球和火星就都以各自的椭圆形轨迹环绕太阳运行。也就是说,地球到火星的距离不是固定的,两者间最短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会则超过4亿公里。在此规律下,两颗行星每隔26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天文现象,也就是所谓“火星冲日”。火星冲日,即火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端,此时地球与火星达到极近,距离约在1亿公里内,而今年7月的火星冲日为周期性“大冲”,相距仅5760万公里——这是个非常近的距离,夜晚天气晴朗肉眼就能清晰看到(人一辈子也遇不上几次,记得叫上你看好的妹子,通常这种时候更容易,不用谢)。而下次“大冲”会在2035年,按美国航太总署NASA拟定的计划,他们准备在17年后的下一次“大冲”期间,将人类送往火星。“该怎么去火星”问题的第二部分,是用什么方式去?事情忽然尴尬了,因为至今没有哪个国家搞出能去火星的载具……比如美国吧,前任总统奥巴马提出火星计划,并在2010年向公众开放太空,但无论是政府部门的NASA,或背景如SpaceX之类的上市公司,实际上都是利用“人类登陆火星”的概念谋利罢了,前者期待更多经费,后者希望股价攀高。直到川普上台,重新调整了NASA的火星计划,他要求一套可操作执行的具体方案,而非空洞粗糙的概念。用195亿美元的预算,顺利换到一件NASA的工作服,成功的生意人,吔…在此新政下,按NASA副局长威廉·格斯登美尔在“深空探索:2024年后景象”的发言,“川普火星计划”按以下三个阶段执行。第一,在国际空间站,评估、研究和解决就该项目的问题。第二,2024年在月球轨道建立太空港,作为月球和深空探索任务的门户。第三,在2029年完成前往火星的运载系统,并进行测试,年间择机发射。而新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开篇提到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待11月抵达火星后,势必会引发新热潮。很遗憾,NASA的人类登陆火星计划,也还只是概念,但这已是最稳妥和最具可行性的方案,至于其他方案,比如今年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的SpaceX,决定用3-4年准备更大更强的下一代火箭“大猎鹰”,在2022年时把物资送往火星,2024年将第一批人员送往火星,马克斯的计划看起来不错,但时间太紧,容错也太低,其中风险不小。等等,不是说好来玩游戏的吗?这……好吧,从地球到火星的“下一步”就此结束。反正现在顺利抵达火星,可更大的问题也来了——人类该怎么在火星上活下来?让我们看看《火星求生》对此的解答。无人的基建在《火星求生》这款游戏中,登陆火星的初期步骤是这样的——在人类抵达火星之前,率先登陆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无人机、设备、载具,由此开展无人化的早期基建工作,其中也包括地质扫描、环境探测、资源调查等项工作。要说具体操作,比如展开从地球运来的预制件,直接完成无人机中心、斯特林发生器电站之类设施,然后安排无人机营建混凝土挖掘站、水资源挖掘站和氧气收集装置,诸如此类等等设施。这地图也算是《火星求生》资源最充沛的地点之一可以说无论在当下的科幻语境,还是现实的理论论证,又或在地球荒漠地带进行的模拟登陆火星的生存实验,《火星求生》中的流程设置都是相当符合标准的。当然了,游戏毕竟游戏,提供的是体验而非事实,对繁琐也会有所压缩。比如说最重要的水资源,就只需开采即可,可这,却是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2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5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星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