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仲琳为啥写霸穹封神演义义?

晕了~~~吴承恩与许仲琳到底是谁剽窃谁?【封神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634贴子:
晕了~~~吴承恩与许仲琳到底是谁剽窃谁?收藏
接引道人,准提到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都是到家弟子后来却成了佛门的如来佛祖,菩提祖师,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封神榜》里还有很多人物后来都成了佛教中人牧野之战的时候,曾有一只擅长变化使用长棍的白猿不就是后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吗?两部小说到底是谁剽窃的谁啊?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西游记先写的!封神榜只是贬低佛教而已。神仙是不能修炼成佛、菩萨的!只有凡胎肉体才行,还有没有人会用前生的法号!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我咋感觉封神演义在贬低道教呢....最后的赢家可不是元始天尊,而是西方教,得了文殊普贤慈航,拘留孙,燃灯。阐教一下子弱了不少,而西方教又得孔雀大明王,三大士又的截教三妖。老君门下只有云都大法师。那么照结果来看....西方教大兴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回复:3楼现在乃是基督教大兴矣!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耶和华乃教主也!释迦牟尼只是东方教主而已!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西游和封神到底哪个在先现在学术界都还没搞清楚呢!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据说 许仲琳和吴承恩是朋友 经常以前讨论作者
西游先,证据在此
学术界主流看法是,西游记成书年代早於封神演义。虽然目前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作者没有定音之论。但是吴承恩比许仲琳要早约50年左右。
回复:4楼啊呸!!!洋奴滚蛋
我咋那么反感基督教呢
登录百度帐号【转帖】评《封神演义》(一)许仲琳版:比《百年孤独》更加绝望【品味封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50贴子:
【转帖】评《封神演义》(一)许仲琳版:比《百年孤独》更加绝望
一楼百度,此文来自豆瓣网,作者为:离净语
所谓神话,本是世界文学的源头,民间制造的大众化的文学作品。论浪漫,神话丝毫不逊于童话,而论残酷,论隐喻,论尖锐的直指人心的力量,比起童话来却又有过之而无不及。《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连作者究竟姓甚名谁也无法确定(刊行版本普遍采用的说法是钟山逸叟许仲琳所编)。无论如何,时代背景已经决定了这本书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魔混战小说,但却早已失去了小说背景——商周之时神话应有的纯朴与浪漫,而是字里行间都显现着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烙印:整本书看起来是一本相当混乱与悲哀的小说。这种悲哀并非作者刻意雕琢,而是隐藏在作者内的整个时代的投射所致。如果一件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复杂的,那么作品中隐藏的东西必定也是复杂的。      [封神计划:仙界与人界的大清理]   封神演义,化身为民间故事或更加通俗的电影电视,一般称为封神榜。无需多说封神榜当然是连接故事的主轴。而封神计划这个当初由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教元首共同商定的计划究竟意欲何在?对于此,书中交代得也不甚明白。起初,封神不过是元始天尊半路交给姜尚的一个任务;而后,在群仙大战中,封神榜又成了众多仙道宿命归依的一个代名词;直至此书终结,封神榜仍然如书中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设计一样,只不过是天数安排罢了。   来看封神榜中人:既有力盖群雄的黄飞虎、邓九公,也有法术高超的土行孙;既有血统高贵的龙吉公主,也有扮演丑角的龙套马氏。封神榜似乎吸纳了所有在书中出现的死去的人:无论是阵亡,还是为国捐躯,或是死得千奇百怪的角色,不分生前是正是恶,死后皆被拉来封了个一官半职。它更像是一份演职员表,或是一份抚恤家属的烈士名单。   关于封神榜的意义的真正靠谱的解释,在书中仅有老子说过类似道行浅薄之人,无法成仙,只能做神道之类的话。凭借这杯水之言,大概可以推测封神计划实为仙界与人界的一次大清理,由三教教主主持的一次计划,借商亡周兴的历史机缘,打着仙道与人界战争的幌子,吸收仙界与人界的优秀人才,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神界“的计划。第一、在屡次的仙人的较量中可以看出,老子与元始天尊及阐教众门人早已不满截教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广收门徒的做法,并且以胜利证明了仙界的“血统论“,证明了众多的鱼虫鸟兽终究根基浅薄,无法成仙。为了好好安顿广大的根不正苗不红的修道之人,封神大概是一个好的办法。这是出于阐教的考虑。第二、从最终的封神结果来看,神界其实是一个组织十分系统的管理机构。仙人凌驾于人类之上,却在阐截二教的管理下,结构混乱,运作随意,并且与人界并没有很好的互动。被创造的神界,能力低于仙界而高于人界。借此,仙界可以实现对人界全面而系统的支配,又同时保持自己名义上的完整性与纯洁性。   封神榜,就如《百年孤独》中的羊皮手卷一样,是命运的记录册。但《百年孤独》起码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当所有的命运已然明了,所有的问题已经有了解答,那么世界将不复存在。而在《封神演义》中,纵使是封神榜上早已写明了谁死谁生,仙道们依然得依靠彼此间的交战斗法来互相封神,并且一切还得义正词严地借商周之战的名义进行。十绝阵一战中,纵然已知是劫数,炮灰道士们仍然得作志在必得状撞进阵去,最终化作飞灰,一道灵魂往封神台去了。仿佛一切虽已注定,但无论是人,还是仙,都得过场似的将戏演出一遍。而观众是谁?在人类的历史上,实际是仙道们在操纵着人类的命运,执行着朝代的兴替。如果仙界是指引着人界的,那么,仙界果真是为人类着想的吗?      [仙道:虚伪的天道,无情的操纵]   纣王:封神计划的牺牲品   《封神演义》有两条明显的主线:仙界与人界的战争,两者通过“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被牵扯在了一起。而这个所谓的“商数已尽,周室将兴”的天数从何而来,我们也不得而知。朝代更替是社会规律,但为何殷商六百年的江山会断送在商纣王手上?   原因有三:第一便是“商灭周兴”的天数将至,无论如何,纣王只不过是刚巧撞在这扇运数门上了。便纵是贤明如尧、舜,也得顺应天命把王朝葬送掉,更何况纣王有着一个弱点:好色,此为第二点。他被入侵苏妲己身体的千年狐狸精魅惑,寻欢作乐,大兴兵戈,炮烙皇后,逼死大臣,残害百姓以至亡国,究竟是出于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从一个方面来说,他见了女娲后贼心不死,三番几次想搞选美,这是主观上的易动摇性;另一方面,千年妖狐获擒后,连姜子牙的刽子手都能迷得神魂颠倒,这便是妖狐的法力高超,属不可抗因素。漫画中将纣王的倾覆直接归咎于后者,而原著中语焉不详。无论如何,这是直接导致纣王悲剧的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纣王的身上其实有着当时十分可贵的进步思想。全天下都理所应当地认为神仙如女娲是神圣不可亵渎的,而纣王因贵为天子,心生“欲与天公试攀亲”的念头,遂题诗一首。字面上来看,是想把女娲“娶回长乐侍君王“,反而惹恼女娲娘娘,这是纣王毁国的第三个原因。   此外,纣王其实文武双全。当初他继了位,全因少年时力大无穷,宫殿断柱时托梁换柱;云中子进剑时的他们的一番对话也颇显灵慧:   纣王:那道者从何处来?   云中子:贫道从云水而至。   纣王:何为云水?   云中子: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纣王:云散水枯,汝归何处?   云中子: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纵然纣王是有些好色,换了别的君王,也不致朝纲败坏以至灭国。说到底,还是天令他绝。就连作者自己也说:“也是合该这纣王江山有败,周室将兴,故此纣王终被他迷惑了。”      女娲:权贵唯我论的典型代表   纣王有能耐真把女娲娶回来吗?纣王自己也说,不过是赞女娲娘娘的美丽罢了。然而,就因为这样的一点“对娘娘的不敬”,女娲便给纣王扣上了猥亵无道的帽子,一怒之下要灭了纣王,又因为纣王还有廿八年气运,便召来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与玉石琵琶精欲加害于他。更为可笑的是,女娲在吩咐三妖时,头脑简单地说了一句“不可残害众生”,也丝毫不曾想过妖精连吃人的本性都改不了,要它们灭了商朝,怎能不残害众生。最后,她不仅不保护,甚至不为其辩护为自己完成任务,被姜子牙追杀的三妖,反而将生灵涂炭的罪过一古脑推到三个妖精身上。身为娘娘,不以恩泽惠及世人,反为报一己私仇而导致王朝崩塌,此为女娲的气量狭小;借三个妖精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检讨自己的过错,事后还能将罪责推脱得一干二净,则完全是无耻利用的行径了。女娲是一意孤行的自我中心者的典型代表,也印证着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封建权贵位高权重,却虚伪、自私、冷漠的本性。而纣王,甚至妲己,更不用说天下苍生,都不过是可怜的牺牲品。      权力金字塔:仙道的四等级   再观其他仙道,大致可分四种角色:如女娲、三教主般的总导演;如昆仑十二仙般的身不由己的正面主演;如榜上众神般的反派或配角;如云中子、陆压般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友情客串。前三者是一个金字塔从上至下的三段。导演以“商灭周兴”的天意为名,实际上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意愿,全然不顾人类的死活,他们直接掌控着执行者与演员的命运,客串也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执行者是夹在中间的最矛盾的群体,他们是故事中的英雄,却不能撰写自己的剧本,只能“顺应”天命,直接将最底层的仙道封神,实际上也受到导演的控制,自身难逃预设好的“劫数”;反派是最愚蠢,因此最可怜的群体,他们会固执地不相信天命,并为此付出被封神的代价;客串也只不过是暂时保得一定的自由,在不违背导演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比如说云中子进桃木剑除妖,本质上不违背兴周大业,最后也因为商亡的天命而失败了,但他是毕竟是把人间苦难当回事的。实际上,封神演义展示出了与民间传说的浪漫完全不一样的神仙形象,它完全是一部政治神话,充满着权力等级间勾心斗角的角力斗争,在暗中打破了统治阶级愚民政策所营造的神圣表象,锋芒直指在幕后支配一切的最高阶级的丑恶嘴脸。
丑态:仙佛的窝囊相   故事的背景“商亡周兴”是三教主设定的天数,由女娲直接启动。阐教这边元始天尊发动姜尚,同时第二代仙人发动自己的弟子——哪吒、杨戬、雷震子、黄天化等纷纷加入周的阵营。殷商因此有截教弟子闻仲邀请道友进行讨伐。闻仲之后还有纣王众将。阐教还有申公豹作为间谍继续挑拨更多截教中人。因为封神才是最终目的,所以阐教截教中出了叛徒没有丝毫问题。这就是操纵者的根本目的:形成对立,引发仙道参与到战争中,由此有了杀戮,有了牺牲,有了封神。   为了在封神的同时实现“商亡周兴”以敷衍人类,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尽管两边都伤亡不断,但阐教的高层神仙不断出手协助周,而截教高层却不能出面,通天教主忍气吞声,只能任自己教中道行浅者被屠杀。姚天君立草人射子牙,有南极仙翁帮他守住一魂一魄,有赤精子两次冒险冲进落魂阵来抢草人;而陆压如法炮制来射赵公明,却无人相助。实际上这是一场能力阶层不对等的对战,所以即使截教中法宝丝毫不逊色于阐教,但毕竟是根力差别,所以截教节节败退。最终在截教弟子的挑拨下,通天教主看到了其实老子与元始是对他的弟子有着种族歧视的,自己其实在这个计划中占了下风,在仙界的势力大减,所以来了诛仙阵与万仙阵两场仙界大战。   且看万仙阵这一段描写:“广成子祭起诛仙剑,赤精子祭起戮仙剑,道行天尊祭起陷仙剑,玉鼎真人祭起绝仙剑,数道黑气冲空,将万仙阵罩住,凡封神台上有名者,就如砍瓜切菜一般,俱遭杀戮。子牙祭打神鞭,任意施为。”神仙杀戮起来,也是丑态百出,丝毫没有了修养的样子。同时,对于对封神计划不利的人,他们也保持坚定的消灭原则:哪吒是封神计划的主力军,是天生的战士,因此招来祸患。太乙真人说过:“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可是身为师傅,他却没有加以控制。哪吒出生就带着法宝,在水中洗澡能破坏人间的生态环境,如果说他杀死夜叉是对自己力量的无知,杀死敖丙是正当防卫,那么他不小心射死了石矶娘娘的一名童子后,又想干掉另一名童子就纯粹是杀人灭口了。而本着封神计划至上的原则,太乙便把欲为弟子报仇的石矶毫不留情地灭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纯粹的暴力行径。   在仙界乐此不疲地操作着封神计划的同时,“西方教”的几名朋友也顺势来参了几腿,到了后半部分,越来越大胆地把许多东土良材圈走了。先是收走马元、孔雀、金鳌,然后万仙阵中:“且说接引道人在万仙阵内将乾坤袋打开,尽收那三千红气之客,有缘往极乐之乡者,俱收入此袋内”。而这些佛教中人也同样没有神圣的样子,他们用的招数,也实在龌龊得可以:“话说白莲童子打开包裹,放出蚊虫,那蚊虫闻得血腥气,俱来叮在龟灵圣母头足之上,及至赶打,如何赶得彻,未曾赶得这里,那里又宿满了。不一时,把龟灵圣母吸成空壳。白莲童子急至收时,他也自四散飞去,一翅飞往西方,把十二品莲台食了三品。后来西方教主破了万仙阵回来,方能收住,已是少了三品莲台,追悔无及。”很黄很暴力。总体来说无论是仙人还是佛祖,都与民间想象的清高形象相去甚远。      [命运:顺天意者昌,逆天意者亡]   所谓的天命,便不过也只是仙人统治者的借口与宣扬的工具罢了。其中,谁富贵,谁灭亡,谁封神,谁得道,都不在当事人自己的掌握中。个人命运所归的原则是,顺应天意者大多平步青云,逆天意者则一定仕途多舛。重点是,如果领导干部想要提拔你,你只要领了情,看准大势而行,自然会实现事业的三级跳;如果领导看你不顺眼,你若低声下气,摸透老虎脾气,也不一定能保住地位,修成正果;如果你执迷不悟要跟官方相对,那么只能说你太过愚笨,被封神也是活该。这一回,大势的名字就叫“商亡周兴”。   暂且举几个例子。其一:“话说闻大师自从追赶黄飞虎至临潼关,被道德真君一捏神砂退了闻太师兵回。太师乃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五行大道,倒海移山,闻风知胜败,嗅土定军情,怎么一捏神砂,便自不知?大抵天数已归周主,闻太师这一会阴阳交错,一时失计。闻太师看着兵回,自己迷了。”   其二、该死的,就算你顺应天命也得死:吕岳摆阵时“当有瘟部神祗李平进阵来,指望劝解吕岳,不要与周兵作难,也是天数该然,恰逢其会,当被杨任一腿子扇来,李平怎能逃脱,可怜!”   姜尚:天意相助的寒酸道士   姜子牙属于三种人中的第一种。在历史上,他是伟大的军事家,但在书中,他也不过是个事事无能的呆子。三十二岁上山做杂役,整日烧水扫地,一心只想成仙,七十二岁被元始天尊赶下山来,幸得认识老友宋异人成全一门亲事,老夫七十二,老妻六十八,还“尚是黄花女儿”,还被宋异人打趣说将来“生个一儿半女”的,好不落魄!他编过笊篱,卖过面,开过酒店、卖过牲口,皆因失败告终。老婆子跟了他六年,最后死心休了他,结果没享到任何富贵,九十多岁时羞愧自缢,后来上天封了个扫帚星。   姜尚不仅除了算卦外一无是处,更存有奸猾失信的卑劣习气。有学者说他“不问主义,没有信仰”,民间更有言:“姜子牙在此,百无禁忌!”当初文王弥留之际嘱咐子牙“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子牙连连答应,姬昌又怕儿子被“唆使”,还让姬发拜其为亚父,谁知人一去,子牙便自筹备伐商,最后也是他告诉武王臣伐君非臣之过,发下号令,磨刀霍霍向朝歌。敌方法术称作旁门左道,而我方法术便是奇人妙术。打到佳梦关,胡升准备投降,谁知半路杀出个火灵圣母要与西岐决一死战,待到火灵圣母被降伏,胡升再次请降,周军这边洪锦说“怕其中有诈”,姜子牙还替他说了几句好话,说“以我观,胡升乃是真心纳降也,公无多言”,然而待胡升进了营来,便又说对方“反覆不定“,当即将其斩首。而此前苏护欲降时遇到同样的问题,姜子牙却欣然笑纳。言而无信,根据自己的利益而变换立场,是政客叱咤风云的最佳武器。连纣王伐周首席大将张桂芳也一语道破:“姜尚外有忠诚,内怀奸诈。”   政治上的狡诈之外,姜子牙大多显得十分呆气、古板。当初受师命要立封神榜,如此大的任务在手,中途竟被申公豹说动,答应只要其能把自己头取下来在空中遨游一圈,就把封神榜毁掉,要不是南极仙翁及时搭救,恐怕不好下台。元始天尊让他下山时,他诚惶诚恐,连说:“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就是这样的一位痴呆道士,却被选中作为封神计划的主负责人,得到天意的庇护。起初,有文王夜梦飞熊,从而提拔了他;后来顺天伐纣,有各路神仙前来相助;三死七灾,又一次次被救活。姜尚的地位,他的命运完全是被作为操纵者的神仙造就的。作者用“天数”解释了太多。在封神演义的背景下,自我奋斗是从来不可信的,人的命运永远被支配着。   [气节:腐朽的忠义]   姬昌、姬发:坚守臣道之君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宣扬的是臣子应恪守忠君思想。所以,纣王席下的绝大多数臣子,即使目睹纣王的何等残暴,即使被炮烙,被金瓜击顶,被丢进虿盆,也不能反抗君王,不能与君王对立,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忠君进谏,最终为国而死。就连反出朝歌的武成王,下定决心的直接理由也不过是妻子与亲人,而非为了建立一个新王朝。   同时,在中国文化中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一种“不沾官场便等于气节”的文化。在渭水之滨,作者借文王之口大大赞扬了一番“洗耳不听亡国音”的故事,面对一个“看破世情,却了名利”的隐士,尧欲传位于他,他反作鄙夷状,而反被后世称作高洁的典范,这种逻辑,我难以理解。说到底,还是儒家的影响太重,人人已经在潜意识里被一种高于个人的规则束缚,丧失了自我意识,笃信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名节”,最后拒绝自己思考他们所深信的规则到底是否正确。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阻挡周军,大呼:“伤哉!伤哉!以暴易暴兮,予意欲何为!”最后拒食周粟而死,被后世传为佳话。他们的行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毫无意义,甚至迂腐得可笑。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才是国家言论树立起的典型与榜样。   长久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西岐明主的文王、武王,他们的思想也并没有什么先进之处。一直到临死前,姬昌仍告诫姬发与姜子牙不可伐纣:“商虽无道,吾乃臣子,必当恪守其职,毋得僭越,遗讥后世。睦爱弟兄,悯恤万民,吾死亦不为恨。”“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弑君之名。”崇黑虎用计擒获兄长崇候虎之后,姬昌还尤为死板地说了一句:“是你一胞兄弟,反陷家庭,亦是不义。”后来也只因为越俎代庖杀了崇侯虎而没有交给纣王处理,最终忧郁而死。   周的开国君主姬发,与其父简直一脉相承。燃灯合山,挤住商太子殷郊,众仙要干掉他,姬发见状,连忙“滚下马来”:“千岁!小臣姬发,奉法克守臣节,并不敢欺君枉上。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万年污名。”一直到纣王已死,进入王宫之后,他才在诸侯及姜子牙的劝说下同意即位,前后用了几页描写武王的推托。他们的原则性与姜尚的不择手段截然相反。扶周灭商的时代还是奴隶社会,而作者极力渲染受封建儒家思想浸淫的忠君言举,表现出这也是在古人语境下“贤人”所必需坚守的一个原则。
与姜尚相同的一点是,他们同样是优秀的顺民,他们擅长顺势而行。他们顺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身为人臣时做到了一个守责的臣子,始终反对伐纣;纣王无道,姬昌并没有像东伯侯、南伯侯那样毅然进谏而惨死刀下,选择了明哲保身,这是顺应君意;回到西岐,他没有像纣王那样强征百姓建楼,此乃顺应民意。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段十分有趣的描写:   文王曰:“孤思西岐正南欲造一台,名曰‘灵台’。孤恐木土之工非诸侯所作,劳伤百姓;然而造此灵台以应灾祥之兆。”散宜生奏曰:“大王造此灵台,既为应灾祥而设,乃为西土之民,非为游观之乐,何为劳民哉。况主公仁爱,功及昆虫草木,万姓无不衔恩。若大王出示,万民自是乐役。若大王不轻用民力,仍给工银一钱,任民自便,随其所欲,不去强他,这也无害于事。况又是为西土人民应灾祥之故,民何不乐为。”文王大喜:“大夫此言方合孤意。” 随出示张挂各门。   话说西岐众军民人等一见告示,大家欢悦,齐声言曰:“大王恩德如天,莫可图报。我等日出而嬉游,日落而归宿,坐享承平之福,是皆大王之所赐。今大王欲造灵台,尚言给领工钱。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况且为我百姓占验灾祥之设,如何反领大王工银也。”一郡军民无不欢悦,情愿出力造台。散宜生知民心如此,抱本进内启奏。文王曰:“军民既有此意举,随传旨给散银两。”众民领讫。   话说文王随同两班文武上得灵台,四面一观。文王默然不语。时有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曰:“今日灵台工完,大王为何不悦?”文王曰:“非是不悦。此台虽好,台下欠少一池沼以应‘水火既济、合配阴阳’之意。孤欲再开沼池,又恐劳伤民力,故此郁郁耳。”宜生启曰:“灵台之工,甚是浩大,尚且不日而成;况于台下一沼,其工甚易。”宜生忙传王旨:“台下再开一沼池,以应‘水火既济’之意。说言未了,只见众民大呼曰:“小小池沼,有何难成,又劳圣虑!”众人随将带来锹锄,一时挑挖;内中挑出一付枯骨,众人四路抛掷。文王在台上,见众人抛弃枯骨。王问曰:“众民抛弃何物?”左右启奏曰:“此地掘起一付人骨,众人故此抛掷。”文王急传旨,命众人:“将枯骨取来,放在一处,用匣盛之,埋于高阜之地。岂有因孤开沼而暴露此骸骨,实孤之罪也。”众人听见此言,大呼曰:“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真是广施人意,道合天心,西岐万民获有父母矣!”众民欢声大悦。   所谓优秀的政客,会顺应大势,更会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能在满足自己意愿的同时让对方觉得是自愿的。这不,三番两次想开工,名义上可是散宜生说要造的,不是我姬昌下的决定,而人民也乐得屁颠屁颠。挖出来一付枯骨,人民首先忽略你的算命才能,自己就为你卜卦吉凶,说起好话了。这是中国传统中博大精深的言谈艺术。   但这样的人间楷模,命运同样受到仙界的操纵。关于姬昌何以成为万人景仰的仁君代表,书中并没有明说。不过他与同样发达的姜太公有一点相同,就是他们都会算卦。会算卦,所以会顺应天势。可是,会预知未来并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命运,造化弄人反而在他的身上尤为明显。他其实一生都可算商臣,但当初劝动苏护将女儿苏妲己进献给大王,败了殷商六百年基业的也是他;他因为会算,在费仲、尤浑面前闯了口祸,也因为会算,救了自己一条性命,在羑里被囚七年;他算到伯邑考惨死刀下,可是还是要吃了自己儿子的肉才能回到西岐,反给自己平添了一份悲痛。姬昌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他的思想,于我们来说都十分悲剧,可是他有一世的英名,与一世的拥戴,不知是否他已感到满足。   [权力:人界的统治哲学]   书中描述的商周时期的最高统治机构内部是作者所处年代封建官僚系统的影射,其最大特点在人治及集权化。冲突中的获胜方与决定者靠的完全是地位、暴力等。这是一种十分野蛮的裁决方式。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君与臣:地位决定一切。臣子必须对君主保持无条件服从。包括姬昌、姬发在内的几乎所有商臣都没有因为纣王无道而反戈讨伐。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在于竭力进谏直至死去。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制度解决过这个问题。一个文明古国在政治上保持了几千年十分原始的执政方式,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审判:暴力决定一切。比如说审判姜皇后时,纣王很自然地选择了拷打的方式,在妲己的唆使下,程序变得更加残忍。纣王对妲己说的一句话十分有代表性:“方才轻信你一言,将姜后剜去一目,又不曾招成,咎将谁委?这事俱系你轻率妄动,倘百官不服,奈何,奈何!” 这不是从审判中得出真相,而是用审判这一程序为审判者得到他所需要的真相伪装。   父对子:地位决定一切。哪吒与李靖的冲突从来没有解决过。起初哪吒不过是一个弗兰肯斯坦式的异人类,而后来造成的种种冲突,本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互相谅解,至少可以互相定责。哪吒对自己的破坏力不自知。李靖也因为不信迷信而给哪吒造成了非常坏的印象,他毁哪吒行宫时大呼:“畜生!你生前扰害父母,死后愚弄百姓!”如果在一个法治社会,事件本可以很和平地解决,而不用闹到子追杀父的场面。而收场是,太乙真人将天平——玲珑宝塔交给了李靖,就像观音把紧箍咒教给了唐僧。很大程度上,这是父权社会中,理所当然的结果。   师对徒:暴力决定一切。在仙道大战中,准提道人与接引道人这两位西方教代表人物不停地收人带回西方。名义上,他们是来“度有缘之士”共赴极乐世界,但是看看准提道人收服孔宣的手段:且说准提道人将孔宣用丝绦扣着他颈下,把加持宝杵放在他身上,口称:“道友,请现原形!”霎时间,现出一只目细冠红孔雀来。准提道人坐在孔雀身上,一步步走下岭,进了子牙大营。准提道人曰:“贫道不下来了。”   不看理在谁方,不看谁对谁错;只给与一方决定一切的权力,不保留另一方个人基本权利与自由;暴力即为公平,地位才是权威。难道说,中国真的缺少理性,缺少真相?难道说,中国人真的只会想象不会思考?《封神演义》中揭示了强烈的封建习气的弊端,我们理应铭记,我们的国家在制度治理上还存在着巨大的问题。  [角色:法宝的光芒与人性的泯灭]   《封神演义》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无疑书中神仙道士的各路法宝是最引人之处。在当时被禁锢的社会思想中,哪吒的三头八臂,杨戬的百般变化,雷震子的肋生双翅这些民间想象力的结晶从传说被收于作者笔下,作为中国神话的精华,直到今天还广为人道。关于群神斗法的种种,也是广大乐此不疲的封神爱好者们研究的重点。只因这里是从今人的视角来看这本小说,所以对于法宝的系统以及神仙身份的考证就暂且撇在一边。在对西方小说家的了解中,经常看到许多小说中被创造的人物几乎完全脱离了作者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而在《封神演义》中,却难见几个性格分明的角色。除了哪吒在自刎前稍显刚毅叛逆,姜子牙始终不露声色地奸诈之外,基本是这样的格局:战场上不管什么人,身在商营便大骂反贼,身在周营便大呼纣王无道,到底臣子是否有权利推翻残暴君王谁也无法说服谁。有强力法宝的反派角色始终自信满满,鄙视对手;命中注定该死的角色到了该死的时刻便傻子似的不管对方多强大也要大骂着秉着炮灰精神冲上去自我了断;命中注定不会死的人不一定自信满满,但从来心态平和……除此之外,剥去人物的身份,每个人都长着一样的心。因为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并非忠于记录作者的内心,而是为了讲故事而诞生的畅销书,所以外表光鲜是他们的万年标签,情节至上是作者的不变原则。   [总结:故事、情结以及更深刻的宿命]   立场:正义与非正义   故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对于错。老子与元始天尊联合通天教主设定下商亡周兴的天数,女娲便派三妖下凡使这一天数开始实现。以姜子牙为首的阐教阵营与以闻仲为首的截教阵营分立战场两边。一番屠杀中,道士中根基不够的,或者三教主希望他去神界的角色,魂魄都被送到了封神台。该活的活,该死的死,阐教在战争中占了上风,通天教主忍气吞声,因为神界中他的弟子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最终一个低于仙界又凌驾于人间之上的神界诞生。两教割据的格局仍然存在。只有利益上的纷争,而正义或非正义,只收录于演讲的字典里。  私人情结:无厘头及其他   不得不说,我如此钟爱《封神演义》,除了因为我本身对宗教以及神神道道的东西非常着迷之外,还因为这是小时候(小学二年级前)外公家里唯一的一本古典小说。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研究。大概有许多年不曾碰了,还是前几天重看才看出其中的第二、三层意义。喜欢雷震子是因为它的那双翅膀,可惜不管是小说还是漫画中他都只是个小角色,战功寥寥,出丑被擒倒是常有,基本也只靠他的翅膀为他拉风了。哪吒这个不良破坏系少年在《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中被一律塑造成了正太形象,不喜欢正太罗莉之类的幼齿角色,所以最开始就对他心存芥蒂。至于杨戬,不仅会变化之技,到了后来到处搬救兵也是他,除了长相,整个一孙猴子作派。黄天化虽说也位在四大少年英雄之列,且不说一下山就被打死,基因里没什么特点,不会法术,所以也没有好感。   PS1 最毒妇人心出自此书:姜子牙形容糟糠之妻马氏:“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自由可,最毒妇人心!”   PS2 本书中最现代的一句话出现于赤精子败下阵来:“众门人不服,俱说:‘赤老师,你太弱了。’”   PS3 姜子牙与老子暗中勾结:当初赤精子“破了‘落魂阵’,取回太级图,送还玄都洞。”后来战殷洪时,“慈航道人问子牙曰:‘当时破十绝阵,太极图在么?’子牙答曰:“在此。”      宿命:比《百年孤独》更加绝望   《封神演义》与《百年孤独》都是发生着已经写好的故事。但是在《百》的结局,发现了这一事实的结果是世界终于在这一刻崩塌消亡;而在《封》中,神界的诞生还只是一个开端,也许人类、道士永远都要承受三教主所设定的“天数”,他们永远无法摆脱操纵。基调上来说,前者本质上含有希望,而后者却暗喻着无尽的绝望。套用《百年孤独》最后一句作结:   这封神榜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但是命中注定纷争无尽的三界定会永远遭受天数的安排。
封神演义让我铸就了写作的爱好,使得我从开始创作,到如今,将近千万字的文章,这就是它带给我的
三妖干的最蠢的事就是夜袭周营完全把退路给断了
最讨厌阴谋论了
总之,我被封神演义影响了一辈子,现在还乐此不疲地收集各种各样封神演义的书籍连环画和音像制品,我买了一张关于封神演义的CD,是器乐,把一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来,很奇特
这个评论吧,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其作者的宗教底蕴尤其是道教宗教底蕴不足,并不明了神与仙的区别,他的三界分得也很有各色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神演义漫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