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升纪现状

Sina Visitor SystemSina Visitor System亲爱的,我好心疼
亲爱的,我不知道我能为你做什么,可看着你如此辛苦的工作,我真的好心疼。有时,我真想让你恨下心来,不要再管工作了,回来吧!宁可在家呆着再找工作,也不想让你如此辛苦。
别的情侣之间可以天天在一起,而我们却要过的如此辛苦,不能见面,工作又这么辛苦。
亲爱的,为什么?你说我们也没有做错什么。
是呀。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为了能让自己过得心安理得。什么事都承担着,都接受着。都在认真的做着。
我们只是想要别的情侣有的,能天天在一起,能天天一起出门上班,能晚上回家一起吃饭。&
难道我们是要经历过这种苦才能在一起。
我们只想好好相爱,好好在一起。好好为了未来的家,为了对方,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可是为何会如此痛苦,看着你如此辛苦的工作,我的心寒了。
其实我是多么的想你,想你天天能在我的身边,可为什么会这样??感觉是不是老天故意作弄我们还是怎么回事。&&
其实你大可以找一个比这个更好的工作,就因为那那么一个电话。你不帮又不行,真是苦了你了,有苦说不出。&
每天早上8点就起床,凌晨1、2点才能休息,这样身体怎么才能抗的住哦,你真的需要休息,需要好好的休息。&
等上了轨道之后,我想,你应该好好休息了。也应该辞职了。如此的工作,能让你如何吃的消?&
&&&我爱你,更不想你受苦,尽我最大的努力去给你幸福。
已投稿到:好人尹升,大孝如歌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 采访尹升时,这位73岁的老人几度痛苦失声,记者也跟着掉眼泪。尹升的哭是怀念故去的老人,记者的哭是感动于人间真情,谁能想到这位古稀老人含辛茹苦39年来义务赡养了17位孤苦无依或流落街头的老人。
  走进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尹升的家,记者不禁惊呆了。谁能想到这位身为国务院办公厅特聘老干部书画指导教师的书画家尹升住在一间不到38平米的老房子里。房子是1985年建的,室内没有任何装修也没有厕所,全部家具是几张老桌子和老柜子。屋里最显眼的摆设是当选“2007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和2008年第二届“沧州好人”典型代表时获得的奖杯。尹升说,自己的钱都花在赡养老人身上了。
  “放心吧,只要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尹升今年73岁,河北青县人,1954年起定居天津。尹升收养老人始于39年前。
  1971年,34岁的尹升是天津感光胶片厂工人。一次在城郊,尹升偶然发现一个70多岁的老人昏倒在路边。他看着可怜,上前把老人救起。尹升给老人买药送饭,康复后的老人和尹升熟起来,对尹升吐露了身世。老人叫赵永贵,河北沧县人,年轻时曾当过东北军武术团团长,后来部队打散了,家人也相继离世,无依无靠的老人流落到天津,在天津城郊城防口一个水坑边用棺材板搭了6平方米小屋居住,以拾草打粪为生。昏倒是因为喝了坑里不洁的水,拉肚子虚脱了。
  赵永贵老人生活艰难。他每天走10里地打回芦草芽,一斤能卖一分钱,老人起草摸黑一天能打四十斤。加上拾粪的收入,一个月不到30元,难以温饱。尹升敬重老人正直刚强,也同情他一生坎坷无依无靠。此后尹升像儿子一样照顾老人,他每天五点起来帮老人打芦草芽,到七点再骑自行车去上班,周末还带着家人帮老人打草,挑水做饭。那时候尹升每月工资40多块钱,要养活父母和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很紧巴。但老人口粮不够,尹升把自己的口粮送给老人,自己从乞丐手里买饽饽吃。他带着儿子们不分日夜和泥脱坯,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帮老人盖了两间土房。
  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也受到波及。余震未消时,尹升抱起赵永贵老人准备出屋,老人死死抓住门框不肯出去:“你快跑吧,为了我苦了你了,让我死吧,省得再连累你们全家!”尹升拼命将老人抱出屋,对他说:“放心吧,只要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1978年,赵永贵老人以82岁高龄谢世。临终前,老人拉着尹升的手说:“遇上你是我的福分,我啥也没有,最后只能留给你一句话:你的心就是金子,可别丢了。我下辈子做牛马来报答你吧!”尹升的妻子刘俊英一针一线为老人做了寿衣。尹升全家把所有的钱凑齐只有18元,但火化费需40元,一家人急得掉泪。殡仪馆一位好心人说如果自己把尸体送过来,可以省22元,于是,尹升和两个儿子用大板车拉着老人走了20多里路来到火葬场。
  “亲儿女都做不到”
  从赵永贵开始,尹升收养孤老汉就再没有停止过,前后17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尹升的照料下平静、幸福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段岁月。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苦”字表达不了尹升赡养老人的艰难历程。1980年尹升的父母兄姐相继离世,让他的精神遭受极大打击。1981年他从厂里病退,每月只有31元的工资,三个儿子要上学,又要赡养老人,生活可想而知。
  尹升师从著名书画家吴玉如、梁崎等学习古文、书画近20年,书画功底深厚。他给外贸公司画过8分钱一张的标签,给北京荣宝斋画过20块一张的画,零星的收入勉强贴补家用。一度,尹升三个儿子儿媳全部失业,妻子七百多块的工资要养活15口人。直到今天尹升每月工资只有1182元,一双袜子补了几十次都舍不得丢,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赡养的老人。
  尹升的老邻居齐仁良说,“老尹对待收养的老人,亲儿女都做不到。”尹升照顾的17位老人享寿全部超过84岁,其中6位活过了90岁。收养之初的老人都有些疾病,尹升照料后不仅恢复健康,连感冒都没有过。尹升的经验就两个字:“精心”。
  最多时候尹升赡养了四个老人。老人少食多餐,尹升一天要做五顿饭,以稀烂的粥面为主。尹升熬粥都要放三种杂粮,加牛奶,保证营养均衡;煮面则加鸡蛋,味道好。如果老人们早饭多吃一点,尹升就把午饭延一小时,午饭少吃一点,晚饭则提前一小时。
  由于肠道功能退化,老人们解大便很困难。尹升也总结了疏通办法:下手掏,不能碰伤肠道;温水灌,水温要在42度左右。掏一次大便要两个多小时,尹升累得一身大汗。为了老人心情舒畅,尹升每天陪老人聊天,带老人散步,半夜还要起来数次看老人是不是踢了被子,有没有不舒服。
  尹升赡养的第13位老人宫金凤是一位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老特工,尹升不仅把他当亲生父亲一样照顾,还经过多年寻访,找到老人的入党见证人,延续了老人中断10年的党龄。87岁的宫金凤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天,紧紧握着尹升的手,留下一句话“老尹,你是个好人呐!”。
  “养其可养,敬其可敬”
  尹升赡养的老人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一般是偶然相遇,尹升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了解对方,时时上门看望、助养,最后直接奉养。
  尹升三十余年义务赡养老人的事迹慢慢传开了,麻烦也随之而来。有人说尹升赡养老人时治好了老人的牛皮癣,每天几十个电话打来寻求“治癣秘方”;也有人“登门拜访”给尹升送来失去自理能力或生命垂危的老人。尹升耐心一个个给人解释:自己的赡养准则是“养其可养,敬其可敬”。
  尹升说,“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善良,都是一本大书,这也是我收养他们的原因。”
  92岁的张玉峰是与尹升生活十六年,是尹升赡养时间最长的一位老人。张玉峰也是一名抗日地下工作者。尹升在北京街头偶遇被家人遗弃的张玉峰,带回天津家中赡养。2007年张玉峰病危,70高龄的尹升昼夜侍奉床头半年多,喂饭擦身,端屎端尿,半夜冒雨买药,自己累得心脏病几次发作。为了给老人治病,尹升忍痛将恩师梁崎赠与自己的一副画卖了700块,这幅画现在不知翻了多少倍,但尹升觉得只要能让老人多活一天,花多少钱都愿意。
  在尹升看来,做抗日地工很难,暴露了敌人要杀头,既不能投亲靠友,还不能回家。他们为了什么?为了祖国。老年了孤苦伶仃,自己养他们既不屈也不冤,因为敬佩他们,真正从心底里爱他们。
  赡养老人的过程中,尹升已经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充实,“每送走一位老人,看着他们安详地走完一生,心里就感觉十分蹋实和满足。”
  尹升的善举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老伴刘俊英是个善良的人,家里揭不开锅借钱养老人,她也没有一句怨言。尹升经常教育儿子: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世代传承下去。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我们注入其中的应是一滴清泉。老人生病,尹升实在忙不过来时,3个儿子就轮流帮忙。
  91岁的宫树震是尹升收养的第十七位老人,2002年他被尹升接回家的时候,尹升的小屋里已住了三位老汉,尹升自己睡在大书桌上。如今尹升与包括宫树震在内的两位90多高龄老人生活在一起。他也不是没有担心,自己已经老了,万一哪天不能动了,怎么照顾老人呢?他希望能多卖些画,在河北青县的家乡买几间房,盖一所免费养老院,可以雇些人帮忙照顾老人。(来源:人民网记者朱虹)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尹升吧-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0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吴玉雯吧发来贺电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录片父亲 胜利 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