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时候盟军除了登陆西西里登陆战还有别的地方可以选择么?比如希腊?

1943年美英盟军发动西西里登陆战役的前提条件是A.北非战场基本胜利B.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华盛顿宣言公开发表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943年美英盟军发动西西里登陆战役的前提条件是A.北非战场基本胜利B.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华盛顿宣言公开发表
A西西里登陆是盟军在北非战场形势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为消灭意大利法西斯而采取的一项军事行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C.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D.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对战争持反对态度的思想家有A.老子、墨子B.墨子、韩非子C.老子、孙子D.韩非子、孙子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强盗们(在圆明园)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为此,大清国士大夫A.开始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开展了洋务运动C.支持义和团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潮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西方列强开始取得在中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特权是通过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A.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B.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C.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D.提倡追求现实生活的快乐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北京的四合院按“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序列安排。家长住在北房,即正房,它是全院中最高、面积最大的房屋,以基台柱石增加其高度。儿女子孙住在东西厢房。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这反映出居住具有A.祖灵祟拜B.等级礼仪C.信仰习俗D.安全舒适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不可分割一部分最早始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军全面侵华B.德国吞并奥地利C.德军突袭波兰D.英法对德宣战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昨晚看记录频道的二战简史,提到了西西里登陆,我看了下欧洲地图和发生时间,西西里登陆和诺曼底登陆发别发生在1943年和1944年,然后地图中意大利本身就和欧洲大陆相连,而且意大利距离德国也很近,所以小弟就有个疑问,既然1943年西西里登陆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为什么不直接让盟国的大部队沿着意大利进入欧洲,去和德国火拼呢,而非要等到1944年再搞一次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很是好奇,请高人解答此问题。
另外在看关于一二战史的纪录片时,突然感觉一战时列强们在欧洲大打出手时,他们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陆军),貌似都挺牛的,马克沁机枪,超级大炮,反观二战时的东亚战场(抗日战争),感觉武器装备(同样是陆军),都和一战时欧洲大陆的水平相差很远,是不是呢?
昨晚看记录频道的二战简史,提到了西西里登陆,我看了下欧洲地图和发生时间,西西里登陆和诺曼底登陆发别发生在1943年和1944年,然后地图中意大利本身就和欧洲大陆相连,而且意大利距离德国也很近,所以小弟就有个疑问,既然1943年西西里登陆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为什么不直接让盟国的大部队沿着意大利进入欧洲,去和德国火拼呢,而非要等到1944年再搞一次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很是好奇,请高人解答此问题。
另外在看关于一二战史的纪录片时,突然感觉一战时列强们在欧洲大打出手时,他们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陆军),貌似都挺牛的,马克沁机枪,超级大炮,反观二战时的东亚战场(抗日战争),感觉武器装备(同样是陆军),都和一战时欧洲大陆的水平相差很远,是不是呢?
昨晚看记录频道的二战简史,提到了西西里登陆,我看了下欧洲地图和发生时间,西西里登陆和诺曼底登陆发别发生在1943年和1944年,然后地图中意大利本身就和欧洲大陆相连,而且意大利距离德国也很近,所以小弟就有个疑问,既然1943年西西里登陆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为什么不直接让盟国的大部队沿着意大利进入欧洲,去和德国火拼呢,而非要等到1944年再搞一次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很是好奇,请高人解答此问题。
另外在看关于一二战史的纪录片时,突然感觉一战时列强们在欧洲大打出手时,他们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陆军),貌似都挺牛的,马克沁机枪,超级大炮,反观二战时的东亚战场(抗日战争),感觉武器装备(同样是陆军),都和一战时欧洲大陆的水平相差很远,是不是呢?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今天没人上班?
  意大利中间太窄,德国人还挺NB,硬是顶在那里,盟军打不过去呗
  你知道什么叫阿尔卑斯山吗???知道当年拿破仑的军队怎样才翻过这座山脉吗?你要美军的坦克和火炮都番过去?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如果从战略上讲是这样的,“第二战场”是相对于苏德战场而言的。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希望英美能够尽快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德战场上苏军的压力。这一点,英国和美国并不反对。然而,在什么地方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与斯大林的分歧却极大。斯大林要求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而丘吉尔却坚持在地中海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的理由是:如果说德国是一只凶恶的鳄鱼的话,那么鳄鱼最要害的部分在它的柔软的下腹部,地中海就是德国的下腹部。丘吉尔坚持在地中海地区开辟第二战场,是企图将苏联的影响阻挡在东欧以外,而让英国占领巴尔干地区和整个中欧、西欧地区。如果从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则形成苏联从东往西打,英国与美国从西往东打,最后出现英美与苏联平分欧洲秋色的局面,这是丘吉尔不愿意看到的。在这个问题上,丘吉尔与斯大林各执一端,互不相让,差一点闹翻。最后,还是在罗斯福的劝说下,丘吉尔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楼上说的没错,意大利北部的山地不便于机械化部队和大兵团的展开。    至于说到武器方面,那个超级大炮根本无法起到战役和战略的影响作用,属于失败的武器开发产品。而反观二战,先期以坦克为特征的闪击战法,后期苏军的大集群纵深战法的运用,以及空军、雷达、导弹的运用,都是一战无法望其项背的。
  亚平宁半岛中间那段太难啃了,盟军的空中力量也无法提供有效支援,注意一点,美军在法国登陆后很多时候也啃不动德军,关键靠空军才摧毁了德军的有效实力.
  原来是阿尔卑斯山的原因
  www.maywf.com
    丘吉尔这东东很坑爹,玩什么花活。地中海那么远,玩得好吗?    意大利,北非压根就不该打,打赢了也没怎样。    消耗在北非和意大利的资源,集中在手,1943年就老老实实在法国登陆,向东打,英美有可能先解放柏林。        
  打北非最大的后果只是帮助建了个以色列。        
  @总机叫南京
09:25:19        丘吉尔这东东很坑爹,玩什么花活。地中海那么远,玩得好吗?        意大利,北非压根就不该打,打赢了也没怎样。    ......  -----------------------------  我也觉得楼上说的挺对,意大利打赢了又怎么样呢?有那时间和精力,尽可以好好组织在诺曼底的登陆,踏踏实实往东打,欧洲就早解放,苏联和老美就早和日本开战,中国人民就可以少死一些。
  先打弱敌, 锻炼美军,北非,意大利,法国, 丘吉尔的方针完全正确,让希特勒拼掉斯大蛉绝对是最佳策略,二战英国以较小的伤亡获胜
  盟军不乐意翻山
  @zaahaa 2楼
17:43:53  意大利中间太窄,德国人还挺NB,硬是顶在那里,盟军打不过去呗  -----------------------------  那与其这样,那为什么非要搞个西西里登陆?为了给诺曼底攒经验?还不如攒够兵,直接登陆诺曼底,向欧洲平推算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历史?_百度知道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历史?
西西里岛的教堂了会向游人展出神父的木乃伊之类的 。他们那是为什么要做木乃伊呢?有什么原因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世界各地都有保存先祖尸身的习惯,但是很少有地方会像西西里一样把他们拿来展出。各种各样的人带着不同的风俗与信仰来到西西里岛并融入当地,令岛上的文化极其多样,有些古老的习俗偶尔会现出端倪,但是源头早已无迹可寻。有人提出,这也许是一种更古老的、基督教时代以前的祭典遗风,一种认为尸体具有萨满神力的信仰。并不是所有尸体都会干化,必定有一些最后腐烂了,所以那些得以保存的尸体恐怕都是仰仗上帝的旨意——在神力的庇护之下,一些人得以维持生前的模样,以示善之所向。就像圣人的遗骨被用来顶礼膜拜、助人感化一样,也许早年的人们相信这些尸身得以保存乃神力所致,以此坚定人们的信仰。又或者地下墓穴本身就是一件象征死亡的虚无主义艺术品,讲述着终将落空的人世欲望、死亡的必然性以及敛聚世间之财的无谓与愚蠢。西西里历史: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西西里岛。前550年至前450年——迦太基占领西西里岛西部。前415年至前413年——锡拉库萨战胜雅典。前264年至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罗马占领西西里岛西部。前227年——在西西里岛西部第一个罗马的省被建立。前218年至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西西里岛完全被罗马占领前136年至前132年——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前104年至前101年——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440年——汪达人来到西西里岛。535年——拜占庭占领西西里岛。827年——阿拉伯人来到西西里岛。902年——阿拉伯人的统治结束。1091年——诺尔曼人开始统治西西里岛。1139年——西西里岛成为王国。1265年——安茹王族。1282年——阿拉贡王族。1412年——西班牙统治西西里岛。1713年——萨伏依王族。1720年——奥地利统治西西里岛。1735年——西西里岛重归西班牙。1816年——波旁王族。日——西西里岛归意大利王国。日——美国和英国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盟军登陆西西里。日——西西里岛获得自治权。日——意大利共和国建立。1982年——巴勒莫总督被谋杀。黑手党问题受到重视。1986年——黑手党科萨诺斯特拉成员被大审。日——意大利警方在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以南59公里处科莱奥内郊区的一处农场,抓获了潜逃40多年的黑手党头目普罗文扎诺。
采纳率:3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西西里岛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二战时的盟军为什么可以成功登陆西西里岛?
二战时的盟军为什么可以成功登陆西西里岛?
话说,在二战当中,曾经有过很多的关键战役。其中,盟军成功登陆西西里岛就是之一。那么,当时的盟军是如何成功登陆西西里岛的呢?下面就请诸位看官和小编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当美英盟军正在准备厉兵秣马攻打西西里岛的时候,作为守卫西西里岛的最高长官——意大利将军古佐尼劳正在干什么呢?要知道,这位将军在轴心国方面也算是一位实力派将领,他手下不但有意大利的11个师,还有德国的2个装甲师,同样可谓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当然,既然古佐尼劳将军也是一位名将,所以,他肯定就不是一个傻瓜。当他在仔细分析了战场的形势之后,认为:盟军如果要从西西里岛登陆,很可能就会在西西里岛的东部和南部同时登陆,而他的分析也符合后来战争发展的事实。
于是,意大利的这位古佐尼劳将军就将德军的第15装甲师放到了西西里岛的西面,又将德军戈林装甲师放到了西西里岛的东侧,然后,则将意大利第6集团军的2个师放到了西西里岛的南岸,并且,还又做好了两手准备,即:如果当盟军登陆时,可以抵挡的住,就及时地实施反突击;如果抵挡不住,就迅速撤后到纵深阵地进行有效防卫。应该说,他的这个部署还真是没有一点的问题,比较科学合理。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在困扰着这位古佐尼劳将军,那就是他并不知道盟军到底会选择什么时候登陆西西里岛。尤其是,自1943年5月份起,盟军是天天轰炸。而等到了班泰雷利亚岛丢失以后,盟军则更是加大了对西西里岛的轰炸力度,以致于给意大利将军古佐尼劳产生了一种错觉,即:貌似每天都有登陆的可能。于是,古佐尼劳将军就让德、意军队每天都处于一种高度警戒的状态。然而,令人搞笑的是,他们越这样,盟军越不登陆,以致于搞得德、意军队是疲惫不堪。
事实上,按照“赫斯基”计划,盟军的登陆部队首先分别在北非和地中海的东岸港口,以及奥兰、阿尔及尔予以启航,然后,由巴顿将军率领,直接杀向西西里岛。于是,这一天,美国的第七集团军和英国的第八集团军就开始在巴顿将军的指挥下,趁着夜色,浩浩荡荡杀向西西里岛。
但是,让盟军他们感到诧异的是,当他们在到达西西里岛后,哪里竟然呈现出一片静悄悄,以致于他们还产生一种错觉,即:岛上没有人了?那么,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德、意守军由于连日的警戒,实在是太疲乏了,竟然在这一天很多士兵都睡着了。加上,他们认为,平时在好天气的时候,盟军也没有登陆。而这一天恰好又是个大风恶劣天气,盟军又怎么会选择这一天登陆呢?
但是,恰恰就在这一天,盟军他们却来了。于是,从登岛战役的第一天(日晚上)起,盟军就占尽了便宜,仅仅是美国部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加上,与此同时,美英盟军还又向岛上空投了9816名士兵,因而直接导致守岛的德、意军队是腹背受敌,很快就撑不住了。最终盟军实现了胜利登陆西西里岛的战略意图。(吕海峰)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西西里岛登陆战背后的“肉馅行动”
西西里岛登陆战背后的“肉馅行动”
作者:桐林智力 2012年07期  日,著名的卡萨布兰卡会议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了1943年的战争指导方针:1943年以打败纳粹德国为目标,待1943年秋末开始的北非战役结束后,首先攻占西西里岛。  制订计划:利用尸体“送情报”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的最大岛屿。它由于地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国和意大利对该岛实行了重兵防卫,在这个面积仅有2.5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部署了13个主战师和1400多架飞机,总兵力达36万人。面对德意庞大的守军,盟军只靠武力进攻西西里岛,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用什么办法才能欺骗希特勒呢?盟军统帅部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利用希特勒很可能作出的一个判断,即西西里是一个过于明显的目标,因而盟军打算在南欧沿海其他地区大规模登陆。如果是这样的话,盟军的下一步企图将会选择两个地方登陆:一个是希腊,以便向巴尔干推进;另一个是撒丁岛,以作为进攻法国南部的跳板。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重大的战略欺骗,一个以假乱真的“肉馅行动”开始了。  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半个月,伦敦皇家海军情报处的马西尔中校、乔治中尉设计了一个绝妙的用死尸进行欺骗的方案。方案很快批了下来。马西尔中校立即起草了一份“死尸诈骗”报告,签名后,立即送到军事情报总局五局。皮赫特局长看过后,批上了几个字:计划可行,速密送唐宁街10号。正式计划批下来时,定名为“肉馅计划”。  “肉馅计划”的实施要领  (1)尸体约35岁,身高1.85米,体重80.7公斤,无外伤,肺部有少量积水,着陆战队少校野战军服,无帽,外着橘黄色救生衣(便于打捞)。  (2)计算好潮汐,用潜艇把尸体运到毕尔巴鄂港,抛弃尸体。  (3)把装有密件的文件袋系在尸体的内腰带上,造好飞机失事保护文件的假象。  (4)把尸体装入特别容器内,里面塞满冰块,重量180公斤。容器外面用油漆写上“光学机械”字样,通知潜艇乘务员要试验新式武器。  (5)预先知道本计划的人只限于直布罗陀军港的谍报处长和潜艇艇长。  (6)计划实施后,回电:“‘肉馅计划’实施完毕。”  首相拍板,潜艇送“肉馅”  在实施“肉馅计划”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密件的形式和内容。形式不当,内容不巧妙,敌人不会轻信,但两者都做得太过分,容易让敌人认出是圈套。怎么办?经过反复论证,英国谍报机构决定由英军总参谋部的实权人物皮尔德·奈副总参谋长给英国驻北非突尼斯的远征军司令部华德·亚历山大写一封亲笔信。如此,德军统帅部会把这封信作为极为珍贵的材料而加以重视。  密件内容的伪造似乎更要小心谨慎。信的内容表面上写别的事,但却遮遮掩掩地透露点情报。怎样才能装得逼真呢?经过多次考虑后决定让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突尼斯军队西进,攻击撒丁岛;让亨利·威尔逊指挥的埃及部队东进,从希腊长驱直入,强攻巴尔干半岛。事实上,当时盟军缺乏登陆艇,绝不可能多线作战。德军怎么也想不到盟军缺乏登陆艇,钻了德军的空子。  马西尔中校把密件的样稿起草后,立即呈报最高当局。总参谋部担心计划易被德军识破,但仍上报了首相丘吉尔,并提出了计划操作的可行性及目的性。丘吉尔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说:“即使计划失败也无关大局嘛!”一句话减轻了下属们的压力。  运载尸体的“塞拉夫”号潜艇从格里纳克港驶出。潜航10天抵达预定海域。艇长命令一下,装着“马丁少校”的容器便被4位军官从浮槽中搬了上来,放在甲板上。那件银白色的容器被打开了,令军官们很吃惊的是,容器里既不是光学仪器,也不是什么新式武器,原来是一具尸体!军官们掀开毛毯,看到一具身着军装的尸体。在艇长的低声命令下,尸体滑向大海。“马丁少校”出征了,军服的内腰带上紧紧地系着文件袋。  当即,伦敦立即收到信号:“‘肉馅计划’实施完毕。”三天后,一位在西班牙南部的韦尔瓦河口加的斯湾附近的渔民发现海面上浮着一具尸体。尸体很快被送到西班牙的华尔斯医院进行解剖。解剖结果:尸体系活着坠海溺死,肺部有少量海水,估计尸体在海上漂流了3至5天。  欲擒故纵,英国认领“马丁少校”  西班牙海军办事处查明尸体身份后,便将此事通知了英国驻韦尔瓦的领事,但由于西班牙当局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很密切,西班牙人在通知英国人的同时,也通报了德国在西班牙的间谍。行动迅速的德国间谍立即抢先一步,在英国领事认领尸体之前,已经将“马丁少校”身上的所有文件全部偷拍下来。不久,文件的影印件就被送到德国柏林鉴定去了。柏林当局接到驻西班牙谍报局的报告后,一面立即着手进行鉴定,一面指示其谍报局代表提供更加详尽的细节。  5天后,伦敦收到了驻马德里的英国大使馆海军武官的第一个报告:“毕尔巴鄂港的英国副领事从西班牙宪兵那里认领了漂流在海上的陆战队少校马丁的尸体,尸体已被埋葬了。”文件袋的事一句也未提及。  伦敦立即对马德里大使馆发出训令:“马丁少校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务必照会西班牙当局查明其下落,但应注意不要让西班牙当局了解到文件的重要性。”  大使馆很快回电:“西班牙政府全部完好地移交了马丁少校的文件袋及其他遗物。”  文件袋一到伦敦,英国谍报局便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检验,终于从夹在纸上的夹子是干的这个疑点,发现文件已被德国人用盐水软化纸张的技术方法拆开拍照复制了。  马西尔中校立即给卡尔少将写了份“‘肉馅计划’实施完毕”的报告。这份报告很快送到了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  英国海军公证司把“马丁少校”的名字登在阵亡将士登记册上。5月28日,《泰晤士报》公布了一批包括“马丁少校”在内的阵亡将士名单,并发了讣告。经过英国驻西班牙使馆的多方交涉,“马丁少校”的尸体按照正式军礼在韦尔瓦安葬。他的“未婚妻”特地送来一个花圈并附了一张“悲痛欲绝”的悼念明信片。英国驻韦尔瓦的副领事还为“马丁少校”立了一块简朴的白色大理石墓碑。  行动奏效,盟军攻占西西里岛  正如英国谍报机构所预料的,德国间谍在西班牙的活动极为活跃。毕尔巴鄂港的德国谍报人员意外地得到了“马丁少校”的书信。他们如获至宝。因为英军皮尔德·奈副总参谋长致北非英军司令官的绝密亲笔信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德国方面认真研究了密件和“马丁少校”携带的物品,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报告:文件的可靠性无可置疑。得到情报的希特勒喜不胜收。根据这一“情报”以及德军情报部门对此作出的判断,希特勒在5月12日的一份命令中明确指出:在即将结束的突尼斯战斗之后,可以预料,英美联军将试图继续在地中海迅速行动,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最危险的地区有下列各地:在西地中海有撒丁岛、科西嘉和西西里,在东地中海有伯罗奔尼撒和多德卡尼斯群岛。对此,我要求一切与地中海防御有关的德军指挥机构迅速密切合作,利用一切兵力和装备,在所余不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加强这些危险地区的防务,其中首先应加强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的防务。  5月14日,希特勒在他的盖希丽尔别墅会见了墨索里尼,向他透露了“马丁密件”的内容。墨索里尼说:“我总有一种预感,觉得盟军还是要进攻西西里岛。”希特勒加重语气说:“直觉总没有情报重要。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情报!情报!”第二天,希特勒召开了最高统帅部作战会议。他命令:“所有与地中海防御有关的德军指挥部迅速密切协同,集中全部兵力和武器,在6月30日前完成对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的集结和部署。”奉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元帅被派往希腊,组织一个集团军群,会同随后从法国南部调来的第1装甲师,在希腊东部的爱琴海域设下3道防线。希特勒又从苏德战场抽出两个装甲师,命9天内抵达希腊。同时,他又把党卫旅派往撒丁岛,从西西里岛抽出装甲部队加强科西嘉岛的防卫。而在盟军要登陆的真正地点——西西里岛,其防御力量却较弱。  当陆军元帅隆美尔把他的大本营搬到希腊时,盟军集中主力于日夜在西西里岛登陆了,这对于德军来说是绝对意外的。以假乱真的“肉馅行动”计划帮助盟军成功地攻占了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此战,德意军队伤亡及被俘22.7万余人,而英美军队仅伤亡2.1万余人。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西里登陆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