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脱拉卡车底盘结构图式自行榴弹炮和轮式装甲车底盘自行榴弹炮相比较而言,哪个成本最低?

日本轮式自行榴弹炮:采用德国卡车做底盘 放弃16式装甲车方案
在推出相关概念之后多年,日本的"卡车炮"(轮式自行榴弹炮)研发项目便一直都没有音讯,至多只有一张在高速公路上转移的照片。不过就在近日,日本防卫省防卫装备厅正式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装轮155毫米榴弹炮"的清晰照片和性能细节。但令人意外的是,首次正式亮相的"装轮155毫米榴弹炮"竟然生得一副"洋面孔",和防卫省之前的设想图完全不一致。图为"装轮155毫米榴弹炮"的官方公布照片。请注意车头挡风玻璃下的MAN厂标。从唯一公布的照片上分析来看的话,首先显而易见的是,"装轮155毫米榴弹炮"采用了德国MAN集团的HX系列8X8全驱越野卡车作为底盘,而并非之前防卫省在CG图中展示的"国产卡车底盘",或是陆上自卫队所希望的那样,采用"16式机动战斗车"(轮式坦克)的底盘。但这样一来,若"装轮155毫米榴弹炮"投入实际部署,那么它必然要极大加重陆上自卫队轻装部队的后勤负担,因为在这之前,陆上自卫队从未使用过德国制造的MX系列重型卡车。卡车炮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卡车炮又称卡车式自行火炮和车载炮,卡车式自行火炮是在轮式卡车载重底盘上研制的新型火炮武器,主要用于轻型快速反应部队和机动特遣部队。
卡车炮简介
中国新一代52倍口径155毫米轮式自行火炮曝光。据悉,该型火炮是中国研发的第五种“卡车”式自行火炮(俗称卡车炮或车载炮),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八种轮式自行火炮,其数量之多,让全球侧目,堪称世界“火炮大王”。外媒认为这种火炮的射程可达到惊人的53千米,足以对敌方的远程炮火实施压制,也是世界同类型火炮中射程最远的一种。
  据称,轮式是指以车辆作为底盘的一大类自行火炮。因为现代轮式战斗车辆具有行驶速度快、公路机动性好、结构重量轻、成本较低等突出优势,普遍装备到世界各国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中。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刻苦攻关陆续研制了多种轮式自行火炮,已经成为世界轮式火炮研发的技术大国。
据分析,卡车式自行火炮是在轮式卡车载重底盘上研制的新型火炮武器,主要用于我军轻型快速反应部队和机动特遣部队,其重要特点是行驶速度快和公路机动性好,能够实现“打了就跑”。
卡车炮研发历史
为了弥补技术差距,我国紧跟国外先进轮式自行火炮技术发展动态,于上世纪90年代适时开展国产大、中口径车载自行火炮研制。2006年先后研制成功SH-1式155mm车载加榴炮和SH-2式122mm车载榴弹炮,这两型先进车载炮不仅射程远、威力大、机动能力强,还拥有完善的车载火控、通信及定位、定向系统,具备较高的数字化作战能力,具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已经引起国外有关潜在用户的高度关注。
2009年,我国利用长期积累下丰富的设计经验,研制了和SH-2同底盘的SH-5式105mm车载榴弹炮,其性能全面超越荷兰的MOBAT轻型车载105mm火炮,SH-1、SH-2和SH-5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外贸车载榴弹炮大、中、小完整口径序列。
国产轮式自行火炮虽然研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呈现百花齐放的良性发展格局,保持了较高的技术水准,成为世界轮式自行火炮装备、发展大国之一。图为某型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炮,广泛装备于我军轻型机械化部队和西南山地作战部队。新型155毫米卡车炮将优先装备我军西南和西北地区部队。
国产轮式自行火炮
卡车炮结构性能
根据北方工业总公司公布的数据,SH1配备有更为完善的指挥、控制和制导系统。其制导装置以光纤寻北仪附加GPS卫星导航系统构成,定位更为精确。其所配车体安装有经过全新设计的大型液压助锄铲,可最大限度减少由于高速后坐力而产生的车体震动,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由于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SH1系统非常容易进行维护和升级。同时,车载通信系统使火炮系统能够被连接到连级或营级火炮单位的C4ISR网络之中,实现信息分享,自动化指挥和控制。
SH1系统的主要武器为1门155毫米身管52倍口径的榴弹炮,可发射北方工业总公司生产的各型155毫米口径弹药,其中包括:爆破弹、火箭助推增程弹和以俄罗斯“红土地”152毫米炮弹为基础研制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射火箭助推增程弹时,SH1的射程可达到惊人的53千米,足以对敌方的远程炮火实施压制。
在09式轮式步兵战车基础上研发的中国最新的122mm自行火炮继承了09式步兵战车的优秀品质,在世界同类产品上也处于先进地位。ZBL-09是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研制的一款新型轮式车辆,主要用于步兵遂行机动攻防作战任务。它首次采用8×8驱动形式,机动性能突出、火力猛烈、防护力好,各项性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轮式装甲车名称实现了由ZSL到ZBL的突破(其中B代表步战,S代表输送)。ZBL-09于2009年设计定型,并向国际军品市场进军,出口型号为VN1 8×8轮式步兵战车。
日,陆军第16集团军某炮兵团组织某型车载火炮操作训练,锤炼官兵过硬军事技能,激励官兵争当有本事的新一代革命军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_军事_环球网 [引用日期]
.中国军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介绍:两种我国未批量装备的轮式战车(图解)_倭喷发动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0贴子:
介绍:两种我国未批量装备的轮式战车(图解)
题图:1 国产BK轮式战车;(标配105mm滑膛炮)2 国产BK轮式战车;(标配120mm滑膛炮)
兵器工业评价:经过了这两种轮式战车的研发,我国真正掌握了轮式装甲车的开发能力首先介绍第一种:BK1970上图的造型还是很好看的
引出第二种:BK1990以上三张图的状态表明样车采用了和BK1970一样的炮塔(105mm坦克炮)后来升级变成了下一楼的状态。
后来更换了炮塔,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就是120mm的升级版战斗全重22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为1门120毫米滑膛炮,其最大后坐力220千牛,高低射界为-6~+18度,战斗射速8发/分。辅助武器包括1挺12.7毫米车载机枪、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4具76毫米榴霰弹发射器。弹药基数为炮弹30发,12.7毫米枪弹500发,7.62毫米枪弹2 000发,76毫米榴霰弹8发。该炮配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其射程和穿甲威力均大于105毫米坦克炮,与125毫米坦克炮相当,当然火控系统还达不到新型坦克的水平,但公路机动性要远远优于新型坦克,可空运和舰载,并可水上浮渡。其公路最大行驶速度可达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可达800千米,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该车将主要用于装备我军轻型机械化师和快反部队。总结:90年代我国就做过今天日杂13式的开发了,完美。
国外类似装备:
补充:各国轮式突击炮发展历程。本图为意大利半人马座突击炮
本帖看来要续写了:BK1970底盘和BK1990底盘,后来都安装过122榴弹炮。其中BK1990变自行火炮的见得多一些。以下是BK1990的底盘轮式装甲车具有高机动性,可承载各种武器系统,是有一定装甲防护能力的战斗车辆。它与履带式装甲车辆相比,具有行驶阻力小、油耗低、振动小、平顺性好、操作轻便、使用灵活、利于隐蔽,能充分利用道路等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大量装备部队,成为各种快速反应部队、维和的主角。比较著名的轮式通用底盘有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LAV系列装甲车,有4X4、6X6、8X8和10X10等多种驱动形式,截止目前产量已经超过5 400辆。这个数字在和平时期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的安全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大力开发研制轮式装甲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轮式装甲车的研制和生产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展开,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为WZ551和WZ523两种型号的6X6轮式装甲车。随着我国公路网日渐完善和汽车工业体系的发展,一种新型多用途、车族化的轮式通用型装甲车底盘诞生了。 设计思想先进 目前各国轮式装甲车正向多用途、车族化、底盘总成部件依托汽车产品、以多用途装甲车型为主的趋势发展。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装备轮式装甲车辆,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摩托化部队、快速反应部队,可谓用途广泛。主要实施机动作战、侦察、警戒、奇袭、防空降、反空袭、抗登陆、临时防御和紧急增援等任务,还可以完成远距离快速机动、空运和空投等机动作战任务。 国外轮式装甲车的发展和装备,不但发展基型底盘,还以基型底盘为基础,向系列化、车族化发展。各系列间又可采用相互通用的大部件模块(动力传动、上装武器、通讯设备、车载导弹等),从而形成车族系列,满足不同要求,实行配套装备。 各国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均以雄厚的汽车工业技术为基础,辅之以专用部件,增设装甲车体和车载武器装备构成。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轮式装甲车经济性好的特长。 虽然各国武器装备体制、编制不同,但其基型底盘的构成基本相同。在系列化发展中,大多将多用途的轮式装甲底盘作为基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使基型底盘数量少,覆盖指数大,性能先进,服役期长,是世界各国基型底盘系列发展的普遍要求。 我国新型轮式通用底盘的设计思想先进,按照通用化与系列化的准则进行部件选型,选用现代成熟技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同时尽量运用先进的汽车技术,以确保车辆有较高的机动性与先进性。底盘设计留有充分地发展余地,以便提高车辆的服役期限,延长使用寿命。强调使用保养的方便性,从而提高车辆的可维修性。底盘设计依据我国国情,操作简便可靠,尽量提高乘员的舒适性,整个车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两种动力布局方案独特 不同于以往的国产轮式装甲车底盘,在车辆的整体布局方面,这种新型底盘根据车辆用途的不同,采用了动力舱前置和后置两种设计。这种设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种变型车的需求,尤其是在火力支援武器方面的需求,在国际上也是独树一帜。 采用前置动力方案可以使车辆有比较大的后部空间,便于进行大的改装,人员也可以在车体装甲的保护下通过后方的舱门出入车辆,也便于补充弹药。目前国外轮式装甲车底盘普遍采用动力前置。 但前置动力设计造成的整车外型高大,尤其是采用大口径火力支援武器时,火线高,外形暴露。由于重心和火线高,射击时稳定性也不好,这也是国外LAV等著名前置动力设计装甲车选装105毫米以至120毫米大口径火炮时,多次没有解决好的难题。 后置动力有车辆空间小的缺点,但采用后置动力方案能有效降低车辆的高度和火线高。在使用大口径火炮时,后坐力能被车体全部轮胎承受,稳定性比较好。目前因火力问题突出而新兴的火力支援武器和自行防空武器等几种作战车辆,对底盘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采用后置动力方案将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6X6通用底盘车宽2.85米,车体高1.46米,车体距地高度为0.4米。若采用动力舱后置方案,乘员2人,车长6.8米;若采用动力舱前置方案,乘员1人,车长6.9米。底盘的公路最大速度85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不小于800千米。陆上最小转弯半径不大于9米,爬坡能力纵向60%,横向30%。越壕能力大于1.2米,可以通过0.5米的垂直墙。水上速度10千米/小时,涉水深1.2米,水上最大航速不小于10千米/小时。 8X8通用底盘部分重量为15吨,车宽3米,车体高1.46米,车体距地高度为0.4米。若采用动力舱后置方案,车体长7.64米;若采用动力舱前置方案,车长7.9米。公路最大行驶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1 000千米。最大爬坡度纵向60%,横向40%。越壕能力大于1.4米,可以通过0.5米的垂直墙。水上速度10千米/小时,涉水深1.2米。最大越野速度为40千米/小时。 传统的中央传动方案类似载重卡车的设计,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箱之后,需要通过分动箱传送到前后传动轴上。这种设计有两个缺点:一是位于中央的分动箱占车内空间,影响炮塔吊篮的设计,尤其是不利于布置比较大的火力单元;二是从动力前置设计改为后置设计时,需要有比较大的改动代价。 新型底盘采用了H型传动系,降低了传动系统的高度,车辆易于改装比较大的座圈和炮塔吊篮。H型动力系在动力前置和后置两种设计上的变动也比较小,其中传动部件基本不变。 炮塔平台多样 以目前国际上轮式装甲车辆的技术水平,6X6车辆的战斗全重上限能达到18吨左右,8X8车辆的战斗全重能达到24吨左右,平均每个轮胎承担3吨的车重,目前各国的材料和设计水平基本都能达到这个上限。 我国新型通用轮式底盘6X6和8X8两型的自重都在15吨以下,这意味着这种底盘的承载空间将达到5~10吨左右,给今后的改装留下很大余地。同时,由于动力强大、布局灵活和部件化模块化设计,这种新型底盘比国内外目前各种轮式底盘有更广泛的改装能力,其用途能满足从轻型装甲人员输送车,到155毫米大口径自行火炮等各种任务要求。 新型底盘可以改装的无炮塔轮式车辆型有:人员输送车,救护车;侦察车如炮兵侦察车、电子侦察车、防化侦察车等;指挥车如炮兵指挥车、机械化步兵指挥车、通信接力车等;工程车如装备起吊和拖救器材的抢救车和修理工程车;布雷、扫雷车辆;自行迫击炮。 以往的轮式底盘没有解决好改装炮塔式武器的问题,新型底盘具有这个能力,底盘本身内部空间布局为这种改装提供了便利。炮塔式武器还需要额外的装甲保护,这种底盘的承载能力也有足够的余地。 与BK1970、BK1990轮式战车一样,采用炮塔式结构的120迫榴炮、防空导弹发射车、反坦克导弹反射车、双管以及多管自行高炮、多管火箭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以及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等一批武器系统,都能在通用底盘的基础上实现。 BK1970 BK1990 总体性能先进 新型通用底盘采用6X6和8X8两种驱动形式,采用水冷或风冷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大于20马力/吨,使车辆有强劲的动力。车辆外型尺寸在保证战术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我军铁路、公路和空运等各种战略机动手段和快速部署的要求。 新型底盘的水上浮渡采用喷水推进和螺旋桨推进两种选配方案,储备浮力大,水上推进速度高于10千米/小时,并可根据需求进一步提高水上推进速度,满足水网稻田地区和登陆作战的需要。新型通用底盘实现了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系统及轮胎、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结构通用,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炮塔和武器系统。此外,车辆有完备的三防、灭火设施,并有夜视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导航措施。 通用轮式底盘的车体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结构,能防护轻武器射击,根据改型的不同用途,能增装复合装甲板和反应装甲,以增强防护性能。车辆采用有中央充放气调节系统的防弹轮胎。 新型通用轮式底盘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汽车工业技术,动力系统等设计采用和应用了汽车行业的相关成熟可靠技术,有利于战时生产和平时技术改进,降低造价。在通用底盘基础上发展多种武器系统,将给部队管理、训练、使用、维修和后勤带来便利。 新底盘的人机工程设计比以前的车辆有明显的进步,车辆的转向装置采用了成熟的液压助力转向技术,可按照用户要求安装空调。采用一组措施来控制车内外的噪音,并有隔热措施,使乘员能保持持续的战斗力。底盘的动力部分(发动机变速箱和散热系统)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拆装,也很便于维护。 与美国LAV较长短 作为西方典型的轻型轮式底盘的代表,来自加拿大的LAVⅢ 8X8轮式装甲车的单位功率为22马力/吨,而日本的94式8X8轮式装甲车的单位功率也在22.7马力/吨左右。国产新型通用轮式底盘大于20马力/吨的动力性能与以上车辆相当。LAVⅢ根据实际需要有350~450马力的多种动力配置方案可以选择,国产新型通用底盘也有类似特性。 在战略机动性方面,LAVⅢ要强一些。采用25毫米双人炮塔的LAVⅢ的宽度只有2 660毫米,能够以C-130“大力神”一类的中型运输机空运,这是一个突出的优点。但装备法国TML 105毫米炮塔、采用10X10驱动方式的“皮兰哈Ⅲ”火力支援型超宽超长,不能用C-130空运。 在武器和火力方面,国产新型通用轮式底盘有优势,典型的如已经研制开发的新型105毫米BK1970轮式战车。而LAV系列由于采用中央传动和动力前置设计,以及为适应C-130空运而采用比较窄的车体,造成重心过高的特点,很难实现大口径支援火力(LAV系列中采用M68A1 105毫米火炮的MGS机动炮系统还在研发规划中)。 我国新型轮式通用底盘的研制开发使我国对轮式底盘技术日益成熟,并成功解决了大口径武器与轮式底盘相匹配等技术问题。在此底盘基础上,我国装配了多种样车,通过试验,在整车性能及射击精度、射击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很满意的效果,为我国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研制开发轮式通用底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未批量装备的军事装备会不会属于泄密?
本帖继续续写:关于8轮突击炮,目前最新装备是zbd09式105突击炮   
中国陆军正在逐步列装09式8×8轮式装甲车的“突击炮”型,并将最终取代由92式步兵战车改装而来的PTL-02式100毫米轮式突击炮。     十多年前,中国陆军开始在6×6轮式装甲车上安装一门100毫米反坦克炮。这种轮式突击炮被称为PTL-02,重19吨,是在WMZ551(ZSL92)步兵战车上安装了较大的炮塔,以容纳100毫米反坦克炮。由于三年前一种更为强大的105毫米轮式突击炮开始装备中国陆军,PTL-02现在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基层指挥官很高兴拥有这种装备,因为它是扫除碉堡、机枪和其他障碍的强有力的支援武器。在105毫米轮式突击炮装备中国陆军之前,PTL-02一直被委以此重任。中国陆军显然已经认识到,在支援步兵作战中,这些自行火炮最终将是比主战坦克更为有用 这种新式“突击炮”是在09式8×8轮式装甲车的基础上改装的,并将最终取代PTL-02突击炮。新式“突击炮”拥有一个安装105毫米火炮的炮塔,可以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另有一款炮兵型,在一个更大的炮塔上安装122毫米榴弹炮。其他几个各种型号显然正在研制之中。中国陆军一直对这些轮式装甲车非常满意,并在新车型的研发上投入了很多精力。这是09式突击炮的炮塔内部(是一个稳像式火控,带有简易的猎歼功能)图集在这个底盘上还研制了外贸型号。
为何不装备?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自行火炮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gun)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运动的。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统、底盘部分和装甲车体组成。自行火炮除按炮种分类外,还可按行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分为式、轮胎式和半履带式;按装甲防护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半装甲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全装甲式车体通常是密闭的,具有对核、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护能力。由于自行反坦克炮多用于伴随坦克进攻和作战,所以又称 “强击炮”。继德国之后,苏、英、美等国也研制发展了与德国相似的强击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强,有些还可浮渡。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间断地实施,使炮兵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战斗协同更加紧密。
自行火炮历史沿革
自行火炮是一种安装在各种车辆底盘上,
不需外力牵引而能自行运动的火炮。早在1914年,沙俄帝国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门安装在卡车底盘上的76毫米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自行火炮得以迅速发展,仅就发展了5种口径,9个型号的。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就生产了31000辆自行反坦克炮,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以来,由于强调机动力、火力、防护力的有机协调,自行火炮的发展倍受重视,大有取代之趋势,几乎所有牵引式火炮都研制了自行式火炮的派生型。由于现代自行火炮具有机动性和防护性好、装有、射速快等特点,所以在许多发达国家军队里,它有逐渐取代牵引式火炮的趋势。
1917年,第一门自行火炮由法国发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诞生后不久,法国人为了使笨重的牵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迅速地思考转移阵地,在一辆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使具有机动越野性能。但这时的自行火炮没有装甲防护,只适用于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一战,世界上第一门具有装甲防护的式自行火炮是由德国人制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牵引式在机动性、防护性上都较差。德国认为 ,只有使这些火炮跑得和敌坦克一样快,才能有效地与坦克相对抗。另外,由于初期坦克的火炮口径较小,火力较弱,也需要有一种能够伴随坦克行进,为坦克提供火力支援,并有一定防护性能的火炮。
1939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了斯洛伐克,获得了大量当时性能比较优越的捷克造47毫米反坦克炮。德国柏林的阿尔凯特公司把这种炮安装在T─1型坦克盘上,设计制造了一个背面敞开的箱形装甲炮塔,炮塔不能旋转,但火炮可左右侧转15度。阿尔凯特公司于1939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种自行反坦克炮,实战使用效果良好。后来,德国又发展了T─III、 “斐迪南”、 “猎豹”等火炮口径更大,火力更强的自行反坦克炮,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
自行火炮组成结构
自行火炮,就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够高速运动的火炮。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统 、底盘部分和装甲车体组成。自行火炮除按炮种分类外,还可按行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分为履带式、轮胎式和半履带式;按装甲防护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半装甲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全装甲式车体通常是密闭的,具有对、和的防护能力。
自行火炮具体种类
自行火炮自行火炮按重量可分为重、中、轻三型;
按行驶方式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按装甲防护程度可分为全装甲(封闭式)、半装甲(半封闭式)和敞开式;
按火炮种类可分为自行、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无坐力炮、等。
自行火炮主要区别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区别主要是因为其用途不同造成的,
就结构性能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1、火力:坦克是直瞄武器,要求较大的直瞄距离,但对最大射程要求不高,因此坦克炮就是加农炮,一般是负五到正二十度左右;自行火炮以间瞄为主,甚至有些国家的自行火炮连直瞄瞄准具都没有,对最大射程要求较高,除了自行反坦克炮外,对直瞄距离要求不高,因此自行火炮是榴弹炮为主、加农炮、加榴炮、迫榴炮等都有,火炮的俯仰角一般是0度到三十度之间,有的可以到九十度(自行高炮)。
2、火控:坦克讲的是先敌发现、先敌开火、首发命中,所以坦克更注重如何先发现敌人,迅速开火,也就有了稳像式等火控系统,也就有了行进间射击的能力,坦克重在“知彼”;而自行火炮一般是看不到目标的,目标一般由观察所或上级通报下来,但它也讲究行军战斗转换时间,虽然看不到敌人,但如果知道的地理位置,再知道目标在哪里,火控系统就能很快算出射击诸元来,所以现代自行火炮一般都会有激光陀螺等寻北装置,通过卫星定位等多种手段准确感知自身的位置,接到目标通报后可以迅速射击,自行火炮重在“知己”
3、防护:坦克是冲击武器,攻击主要来自正面,所以坦克的正面装甲非常厚,可以达到几十厘米;自行火炮是远程支援武器,攻击主要来自敌人远程炮火的打击,也就是四面等机率的炮弹碎片,因此自行火炮前后左右的装甲是等厚度而且非常薄。
4、机动性:坦克为了战术要求,需要快速灵活的机动,要求发动机能够提供强大的加速度和较大的吨功率;自行火炮对此没有过高要求,一般选用类似底盘的坦克发动机或其他类型的发动机都可以。事实上,由于坦克较自行火炮重,吨功率上不占优势,坦克的机动性并不比自行火炮好。
自行火炮常见类型
自行火炮榴弹炮
自行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靠自身动力运行的榴弹炮。它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作战力强,便于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协同作战。自行榴弹炮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得到迅速发展。二战后,一些国家把它列为发展重点,成为现代炮兵发展的一大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自行榴弹炮得到稳步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的不断发生,陆军炮兵从未来作战需要出发,减轻武器装备重量,提高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情况下自行榴弹炮应运而生。
自行榴弹炮分为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车载式自行榴弹炮。
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但其战略机动性较差,对后勤保障要求高,降低了它的使用方便性。在这个大背景下,标新立异、独具特色的轮式自行榴弹炮应运而生,成为火炮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车载式自行榴弹炮是以一种成本较低廉的牵引式榴弹炮与卡车底盘有机结合,通过巧妙设计而成。车载
式自行榴弹炮具有较强的战术机动性、快速反应能力,与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相比还具有列装成本低和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在世界先进的155毫米车载式自行榴弹炮中,比较典型的有法国“”、T5-52、以色列ATMOS-2000和FH-77BD四种型号。
自行火炮高炮
,堪称是自行火炮中的贵族。1辆自行高炮的价格,往往相当于2辆主战坦克的价格。20世纪80年代中期,1辆“猎豹”的价格为870万马克。20世纪90年代中期,1辆日本87式自行高炮的价格高达1 460万美元!令号称“世界上最贵的主战坦克”——也望尘莫及。自行火炮之贵是事出有因的。一方面,是由于自行高炮上采用了先进雷达等昂贵的电子设备和仪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行高炮的采购数量较少,像日本的87式1年只采购一两辆,这样的生产规模,不贵才怪呢。不过,贵归贵,各国军方还是照买不误。这说明自行高炮还是蛮重要的一种兵器。
自行火炮在当代自行高炮中,首屈一指的当属德国的“猎豹”自行高炮。不仅它的生产数量和装备数量最大,而且也开创了“三位一体”自行高炮的新时代。二战后期及战后的一段时间内,防空系统的主流还是高炮、指挥车、电源车三大块的防空作战系统。打起仗来,呼呼啦啦一大堆,增加了指挥作战的复杂性。而到了“猎豹”时代,才将高炮的火力、火力指挥控制、电源供给这三大块综合到一起,这就是“三位一体”的高炮。如果再加上自行化,那简直是“四位一体”了。
“猎豹”自行高炮于1973年设计定型,首批产品于1976年底正式装备陆军。到20世纪80年代初,德军共装备420辆。此外,出口到荷兰95辆,比利时55辆。“猎豹”自行高炮采用“豹”1坦克底盘,便于实现底盘零部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其战斗全重由“豹”1的41.5吨提高到46.3吨,说明1辆先进的自行高炮装的系统和部件要比主战坦克还要多和复杂。“猎豹”的乘员人数为3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这说明它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猎豹”自行高炮采用2门厄利孔公司的KDA型35毫米。这种机关炮射速高、威力大、可靠性高,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其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火控计算机、光学瞄准具、红外跟踪装置、激光测距仪等。生产的这两种,堪称是“猎豹”上的两个“亮点”。
世界上现装备的自行高炮不下一二十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本的87式(又一个“猎豹”!);德国的“野猫”(价廉物美的轮式自行高炮);的“变色龙”(装2门40毫米机关炮);的ZA-35(轮式,百叶窗式的雷达天线很特殊)等。
自行火炮火箭炮
倾泻钢雨新战神。
著名的“喀秋莎”,在二战中打出了威风,令纳粹军“闻声丧胆”;著名的美军M270,在1991年的中,共出动了230辆,发射17 000多发,像倾泻的“钢雨”,因此,有士兵“不怕战斧怕钢雨”之说。
自行火箭炮
由于多管自行火箭炮的强大地面杀伤威力,各国对自行火箭炮的发展相当重视。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装备的自行火箭炮以轮式卡车搭载的为主,履带式的比较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行火箭炮一般配置在纵深的后方作为“全职支援武器”,对装甲化的要求不高。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认识到,在常规战争中,自行火箭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才有了新型M270自行火箭炮的“诞生”。
1983年,第一辆M270装备美军。美军称它为“多管自行火箭炮系统”,简称为MLRS。M270自行火箭炮系统由履带式发射车、发射箱及火控系统组成,战斗全重25.2吨,乘员3人。它采用的底盘,但作了若干改进。后部的发射箱装12枚待发火箭弹,弹径227毫米,所用的弹种主要有M26双用途火箭弹和AT2反坦克雷火箭弹。火箭炮的名堂几乎全在“弹”上。1辆M270发射M26弹时,1次齐射可以打出7726枚子弹,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布到6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上,顿时一片火海。据美国海湾战争的战后报告称,1个M270自行火箭炮排(3辆M270)一次齐射的威力,相当于12个营(共288门炮)的威力,可见一斑。
到上个世纪90年代,美军装备的M270超过800辆。此外,还有北约及日本、以色列等共10多个国家装备了M270。MLRS的生产总数超过1 000辆。
M270的改进型中,最重要的是M270-6型。它既可以发射火箭弹,又能发射系统(ATACMS),威力大增。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是一种近程地对地导弹,直径610毫米,发射重量1 672千克,射程约150千米。和M270原来的弹药相比,它简直成了“巨无霸”级的弹药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M270共发射35发ATACMS弹,初露锋芒。
在履带式自行火箭炮中,比较有名的还有:以色列的LAR160毫米自行火箭炮、日本的75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和中国的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等。其中,日本的75式自行火箭炮有地面风测量车配合作战,也算一绝。
自行火箭炮的缺点是,防护力较差,发射时容易暴露自身。所以,只有在战场上取得制空权、制电子权之后,才能发挥它的强大威力。
自行火炮迫击炮
静悄悄的革命。
自行迫击炮
迫击炮,本来是步兵支援武器。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口径、大口径迫击炮的发展,它已经可以起到部分榴弹炮的功能。加上迫击炮结构简单,携行方便,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发展极为迅速。不过,中口径迫击炮的机动已不能靠肩背人扛,需要牵引或车载。于是,一批车载式的中口径自行迫击炮应运而生。也许是自行迫击炮的结构相对较简单,造价较低廉,这些年来,各国研制的自行迫击炮不下10余种,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里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自行迫击炮,以口径120毫米的为主流。从结构类型上看,有履带式的、轮式的,有炮塔式的、后开式的,有单管的、双管的等,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势头。这里仅介绍几种新研制的自行迫击炮。
瑞典AMOS 120毫米双管自行迫击炮 AMOS是“先进迫击炮系统”的英文字母缩写。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履带式的,一个是轮式的。两种AMOS都是由瑞典赫格隆公司和芬兰帕特里亚·万公司合作研制的。履带式的,采用瑞典CV90的底盘;轮式的,采用芬兰XA-203 6×6轮式装甲车的底盘。虽然底盘不同,但上半部分相同,包括炮塔、双管120毫米迫击炮和后装式车内装弹。这两种自行迫击炮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管120毫米迫击炮,能在15秒内发射6发弹,可达10千米,火力相当强大。
日本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 日本军方比较重视自行迫击炮的发展,早在1960年就定型了60式81/107毫米自行迫击炮。20世纪70年代,又研制出75式107毫米自行迫击炮。1996年定型的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采用的是著名的法国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这是一种线膛式迫击炮,采用尾部装弹方式,靠旋转稳定。而一般的中小口径迫击炮多为式,有翼稳定弹,从炮口装填。发射时的最大射程为8.1千米,发射时的最大射程达13千米,最大射速为15~20发/分。装甲防护性较好。
96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战斗全重为23.5吨,乘员5人,迫击炮装在车体后部,向后射击。行军状态下,似乎不能将迫击炮平放到车内。也就是说,行军状态下,车体后部是敞开的,这是一大缺点。此外,底盘太重,采购价格较高,也是它的缺点。
俄罗斯2S31 120毫米自行迫榴炮 俄罗斯军方相当重视自行迫击炮的发展,几十年来,先后研制出2S4、2S9、2S23和2S31等多种型号、不同口径的自行迫击炮,令人瞩目。
2S31“”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于1997年问世。它采用BMP-3战车的底盘,全封闭式炮塔。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炮管很长,被称为迫榴炮,从而可以完成迫击炮和榴弹炮的双重功用。迫击炮和榴弹炮的融合,可能代表着身管武器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向。
土耳其120毫米全自动迫击炮 将MKE120毫米迫击炮装到上,便制成了这种新型120毫米全自动迫击炮。它的“亮点”是火控系统较先进。当计算机在接收到各传感器输入的数据后,迅速计算出射击诸元,自动驱动迫击炮以100密位/秒的速度转动,迅速瞄准目标并射击。计算机可以存储999个目标数据的信息,并可用笔记本电脑随时更新数据。
自行火炮反坦克炮
在二战期间,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是自行火炮的主流。二战后至今,自行反坦克炮已经风光不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反坦克武器及主战坦克发展迅速,而对支援火力的需求,又使自行榴弹炮迅猛发展。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使自行反坦克炮已经退居一隅。但是,一些国家仍然在发展一些以反坦克作战为主的自行反坦克炮,如:的SK105、德国的“美洲豹”、瑞典的IKV91、意大利的“半人马座”、南非的“大山猫”以及中国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
从总体上看,自行反坦克炮穿甲威力强大,
战斗全重较轻,机动性较好,装甲防护力一般,采购价格较低。综合这些优缺点,使得自行反坦克炮在装甲战车家族中,也有它一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各国现装备的自行反坦克炮中,有的只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但兼有、追击等作战任务,如“半人马座”、“大山猫”轮式装甲战车等,连名称也不叫自行反坦克炮;更有的甚至叫,如SK105、IKV91等。真正叫自行反坦克炮的,只有巴西的EE-118、德国的“美洲豹”和中国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自行反坦克炮的弹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等;兼有其他作战任务的,还配有榴弹。
20世纪70年代以后,除了自行榴弹炮外,其他各类自行火炮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呈现出“满园春色”之势。对于当代的各类自行火炮,许多读者已耳熟能详,故这里只汇总加以介绍,算是“自行火炮史话”系列文章的收盘之作。
自行火炮重要案例
日,俄罗斯装甲车辆网刊文对中国SH1型155毫米52倍口径轮式自行火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文作者指出,SH1是中国针对国际市场研制的一种轻型火炮系统,于2007年在阿布扎比国际武器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由于配备了越野能力很强的6×6汽车底盘,因此SH1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
SH1系统的主要武器为1门155毫米身管52倍口径的榴弹炮,可发射中国生产的各型155毫米口径弹药,其中包括:爆破弹、火箭助推增程弹和以俄罗斯“红土地”152毫米炮弹为基础研制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发射火箭助推增程弹时,SH1的射程可达到惊人的53千米,足以对敌方的远程炮火实施压制。
.人民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脱拉卡车底盘结构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