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价上涨涨到什么程度会引起全民饥荒的

Access denied | www.szhanyu.cn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szhanyu.cn)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33ee9-ua98).来源:筹码(Chouma2016),作者:筹码君
2017年已经注定的是中国中产嗷嗷叫的一年,此时起,『阶级固化』深入骨髓,我们越来越像一个那个我们曾经口诛笔伐的『万恶的资本主义』:
中产屌丝化:以土地恢复阶级划分。中产和屌丝的区别是谁的负债更多一点。
货币信仰裂痕:人民币信任度屡创新低,排列在房产、美元、食品之后。这年头连老太太都不敢存钱了,几乎全民押注人民币持续贬值,纷纷用资产来和央行对赌,去拼命购买无法印刷的土地。
阶级门票高涨:教育成为阶级军火,从幼儿园开始的新科举之路,一线城市一个孩子上学的开支等于买一辆解放军99式主战坦克。
中产们恐慌了,选择用房地产捍卫阶级。但是,当全社会60%以上的财富都在固定资产上的时候,几十万亿级别获利盘的规模是根本无法兑现的,一旦集体兑现,就挂了。
我们今天可以说,房产永远涨,这种心态,就像猪儿们都说,饲养员永远爱它一样。对于饲养员来说,99.9%的时间,是真的爱猪如子。等到足够肥,该出栏了,饲养员真正的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最终采取的处理方式人道与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像筹码社群中发起的『学区房悖论』:为什么学区房值钱,而学历不值钱?为什么读了清华也买不起房,干嘛还要买学区房?根源不能讨论,但是出路需要思考。
对于筹码的读者而言,我们应该积极的思考:阶级竞争的本质是什么,终局是什么,下一步如何布局?
阶层竞争的本质与终局
我们集体攀爬社会阶层,归根结底,想争夺的是生存的选择权:时间+空间的自由。
过去,只有贵族才有的选。在1900年,美国人均寿命期望不过47岁,我国不会好于这个数字,只有李鸿章大人这种当朝一品贵胄,才能活过70岁,大部分老百姓的寿命会停止在40岁之前。
饥荒、战乱,在我们的DNA 里面留下了贪婪和恐惧的指令,一定要活下来,看到别人跑,就一定要跑的比别人快。我们都知道,每上升一个阶层,存活的概率就会极大提高。
1900年,美国人均期望寿命是47岁,中国数据暂缺
向上攀爬是没错的,只是时代发展太快了,我们的思维还在农业社会,时代却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社会了。
筹码团队认为在中国,阶级竞争的焦点不会在房产停留太久,会很快向前切换,不断升级演变:
开局是地产(静态博弈,一劳永逸);
中场是教育(动态博弈,价值提升);
终局是时间(全局博弈,拿钱买命)。
地产改变命运的幻觉
地产的估值支撑,是生产资料的捆绑,是纳税管道,是农业思维形成的长期惯性:土地意味着一切。
恰好,地产可以参与信用的创造。在过去20年里,凡是参与政府共同做市,扩大房地产行业税基的开发商和囤房者,都撬动了大量财富。得益于此,我们国家从从资本紧缺、严重依赖美元,到资本泛滥到处投资,只花了不到20年,成果斐然。
如今,我们的地产已经达到GDP250% ,同时,大家对高价持有的物业也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回报希望,可是接盘侠的人数和资金更多了吗?所有人都在说京沪永远涨,和上两轮股灾太像。
真正主导利益分配的不是房本,而是权力和更大的利益格局。京沪永远涨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永远不换轨。
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GDP+政治强化引导后的产物。GDP是193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的,居然沿用到现在。 二战之前的指标,主要为了工业和战争服务,数量是一切的核心。70多年前的指标,指导70年后的经济发展,结果可想而知。
GDP忽视了系统熵,忽视了外部性,也无法衡量新技术的进步,只热衷于量的堆砌。这种被异化的命令,无异于神经毒素,永远推动着经济体走向肢端肥大症,并可能重现欧洲的早期的错误:为了工业,牺牲一切;为了发展,炮轰一切。
今天,为了GDP,通过房地产收割年轻一代,和为了炼钢,乱砍乱伐是根源一致的。 虽然代价实质上更大,但GDP的反馈却在鼓励我们继续下去。如果这种逆向激励持续下去,读书显然没有买房有用啊,人民币没有房本有用,我们又会重复晚清的教训:GDP全球第一,4亿人口,地大物博,但是被八国联军的百人小分队占领首都,典型的肢端肥大,毫无竞争力。
今天,技术加速进步,历史进程推进迭代速度10+倍于过去,人才的投资回报率轻松碾压房产。月租金3万的房子不常有,待遇超过3万的码农可是越来越多见。游戏的规则在慢慢改变,我们不能只看到财务回报,就以为自己主宰命运了。
提升成功概率的阶级军火
我们一直看多教育,最终的估值是向军工体系看齐,是阶级竞争的工具,是提升成功概率的武器,是博弈从静态走向动态的标志。
因为,有了房产的中产阶级会发现,有限的顶层位置,依然关闭着。
房本一开始是敲门砖,后来站票都算不上。权力和资源的分配都是动态的。当全部的精英都聚集在北上广深,他们的子女在同一起跑线竞争,没有超过其他人的教育,只靠房产根本无法提高胜出概率。
重视教育并不是亚洲家长的偏执,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壁垒在不断加高
技术的进步在加速阶层的洗牌和分化,高知阶层碾压底层是常态
保持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是保持在本阶层的关键。
古人说,朝中不可无人,如今,是常春藤里不可无人。这些年里,从核弹、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市场,哪一项不是顶尖高知分子和顶层阶级全面收割落后分子/国家?智商税是这个地球上最重的赋税。
成为收割者集团的成员或者公民,是新生代父母的愿望。和中国一样,这催生了美国庞大的『高考复读班产业』。以总部在纽约的Kaplan卡普兰教育集团为例,1994年收入仅800万美元,如今已经是全球最顶尖的终身教育集团之一,收购了好多所大学,每年覆盖100万学生,年收入超过30亿美元,是巴菲特最爱的公司(华盛顿邮报旗下产业,因为太有钱而私有化),没有之一。
大陆中学生去香港参加美国高考。SAT是当下最火的考试
竞争还在延伸,许多贵族预备学校纷纷把学制下延到每年学费几万美元的贵族幼儿园,这些名牌幼儿园的入学名额有限,除了学费外,通常还会有10-20万美元额外的捐赠。
中国的教育市场也更加白热化,51talk(COE)、新东方(EDU)、好未来(TAL)、达内教育(TEDU),正保远程教育(DL)等,是国内赴海外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板块。 其中,新东方和好未来,更是阿里和百度之后,最大的中概旗舰,估值的持续上涨,折射了从资本到需求的全面看多。
教育的终极是什么? 目前看,更像软件业。想想看,为PC 安装操作系统的微软,市值2000亿美元,为人类安装操作系统的教育产业,怎么可能价值更低呢?在人类社会的动态博弈中,教育的需求是长期的,动态的,就像武器一样,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捍卫阶层和Offer的时候,你绝不会后悔多一个技能。
时间战场的终极支配和自由
全球年龄中位数
老龄化正在重塑整个世界。
我们不妨看看全球的年龄中位数,中国中位数年龄已经高达36.7岁,即:有50%的人的年龄& 36.7岁。这样的中国,是3000多年中国历史,乃至100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从来没有的现象。
全世界,10亿以上的人口在未来进入80-100岁区间,我们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没有准备好,谁能够多活几年,就变成了医疗行业的最残酷的资源竞价。
大量富裕的老年人,推动了时间价值的全面重估。拿钱买命,是持续很多年的投资的核心逻辑。拿钱续命的价格比房子便宜算我输。
年,Y轴是全球预期寿命,X轴是每年健康开支
寿命预期突破100岁,医疗开支超过1万美元指日可待
本来,命是无法延续的,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技术进步,药品会帮助人类穿越时间线,让时间真正的不公平起来,实现真正的阶级不平等。
一个场景:2067年,80岁的小明办理了退休,确实老了,自己的DNA健全程度越来越差,疾病和癌变始终伴随着他。虽然寿命快到了,可是家里还有110岁的老娘要赡养,自己买不起延寿的药物,更换不起器官和身体,只能慢慢走向死亡。公司里的健身房,癌症痊愈后的董事长还在美女教练的陪伴下举铁,110多岁的人了,花了15亿更换了心肺,注射了 1针2000万的抗衰老药物,如今看起来和50岁的人差不多。
对于小明来说,时间公平吗?
公平将最终被消灭,就好像它从未存在过一样。国家将变成一个付费网游社区,能够活多久,取决于你创造的价值,或者你充值的费用。
这只是一个做牙箍、卖水光针的企业:艾利科技 (Nasdaq: ALGN),16年超过100倍
我们要知道,衰老和癌变是医学界的两座大山,技术正在狠狠的攻击这两座大山,并有望在10年内确定性的取得重大突破。
最近暴涨的Kite Pharma(NASDAQ:KITE)在研制CAR-T新药Axicabtagene Ciloleucel,这药大致原理就是:
从病人身上提取合适的免疫T细胞;
基因改造这个细胞,类似于装上GPS专门打击癌细胞;
大量培养这种改造过的免疫细胞;
注射回病人体内;
开挂的T细胞开始在体内扫荡癌细胞。
这种治疗中,安装不同的GPS(靶点)就是应对不同的癌症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CAR-T上市。Kite这药如果顺利将是人类第一个获批的CAR-T治疗,这种治疗手段极为暴力,效果明显,但是有小概率直接把病人毒死。
同样,衰老的大山在人类的进攻中走向坍塌。
数十年的研究终于有所突破,美国加州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伊莉莎·拉扎里(Elisa Lazzari)研究发现,细胞的RNA具有可用于识别细胞衰老的特性,因此,可以尝试在细胞DNA年老力衰时,用人工接管RNA来控制基因表达合成蛋白质。在这种思路指导下,阿肯色州的研究团队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化合物 ,成功清除老鼠身血液里的老化造血细胞,使老鼠的造血功能保持活力。进而使老鼠的整个身体状况都得到改善。在人类医院中,这种RNA手段的疗法已经被引入临床,在癌症和感染等科室中使用。
社会发展指数和人均GDP
技术的进步,将我们人类的竞争,甚至最终的货币体系,都指向时间战场。治疗癌症、延长2年寿命、换一个心脏,都是明码标价,并与时间挂钩。当我们看着高等阶级的大人物,有能力向天再借500年的时候,他的孩子开始从云端下载各项逆天的技能的时候,还是普通寿命的你,看着一事无成的傻逼孩子,还会守着去炒房么?
我们的时代在加速前行。不要停留在过去的估值体系里面陶醉,甚至拼命加杠杆。时间将成为终极的成本,人口是终极的资源,阶级,还是终极的稀缺。
炒房简史:拥有6套房只是入门!
马克思《资本论》的第871页有这么一段话。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多少利润呢?50%,100%,还是300%?我们不清楚。
但总有这么一群人,于楼市之间铤而走险,于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之间周转盘衡,买进卖出,疯狂套现。
这群人,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炒房客。
我在上一篇文章《预测房价别轻易站队》里写过:“楼市本是虚无的,本身就是一个骗局,就看你进入的是哪个时间”。
每一轮房价大涨几乎都是相同的剧情。
政府卖地,开发商拿地造房,政府点名利好或去库存造势,炒房客顺势入场哄抬房价,从而激发苦瓜群众“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大家蜂拥入市接盘。
然后炒房客迅速套现离场,苦瓜群众被高位套死,边十年磨一剑吐血还贷,边嘟囔骂着“这群该死的炒房客”!
本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存在着天然的不公平,再加上炒房客们的套路太深,购房者与炒房客之间的博弈变得不再可能。
那么应广大粉丝要求,今天,子木就带大家翻开炒房简史,揭开炒房客的面纱,看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他们的神仙大法。告诉大家如何识破套路,做一个智慧的购房者。
炒房的开始
1987年,中国地产才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中国首个房地产泡沫在海南出现。地产泡沫时期,当时流传着“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
5年后,也就是1993年,由于海南房价已经被炒到非理智状态,首个房地产调控政策加急出台,随后导致海南房地产泡沫直接破裂,引发全国房地产硬着陆,全国房产价格纷纷大跌,房地产市场被冰封,一片狼藉。
前几天,中央不是又点名海南了吗?要求务必解决“环保问题”,全面整顿房地产。
经济面前,环保值几个钱?其实也就是打着环保的旗号,严控地产泡沫罢了,毕竟时隔20多年,再来这么一出,谁都承受不住。
所以说,炒房这个概念是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开始一并走入人们视线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不缺乏投机者,仿佛什么东西都可以炒,黄金、白银也就罢了,历史上中国人还炒过君子兰、普洱茶、盐巴、大蒜、藏獒,甚至还有黑蚂蚁,神奇不神奇?
总结下来,就只剩下了房子和股票这两个东西可以一直被炒下去。
行业有句老话:凡炒必伤,上解下套。
但是不同的是,炒股受伤的还是炒股者,而炒房受伤的却是“不知所以”的旁观群众。性质不同。
其实对于炒房被高位套死的人,刚需族可以被同情,但伪刚需无法被同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也是炒房客的帮凶。
据统计,中国的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了93%,也就是说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有房子住的,而且很多三四线城市,人均不止一套房。但是为什么房子永远会紧缺呢?
这就是炒涨的原理之一,囤货居奇。
举个例子,2017年,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进行棚改,短期内释放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而这些刚性需求的落脚点大部分都是新房,少量给了二手房市场,那为什么这些城市的二手房房价也跟着起飞了呢?
其实,对于这些城市,相对整个市场,房屋交易量是非常小的,比如某小区,上千套房子,今年就交易了一套,但这套房子涨价了30%,每个住在这小区的人,都感觉自己的身价涨了30%。
这就是一种货币幻觉,用其他人的交易,来给自己的资产定价。
这些人就会认为,哇,房价涨得这么厉害,我现在可千万不能卖房,卖了就是亏。
囤房不卖,导致市场更为紧缺,激化需求,房价上涨,再把钱砸进楼市继续买房囤着。
几轮囤货居奇下来,房价暴涨,因为前期市场基础需求已经完全被消化,最后这部分人只能位居高盘,有价无市,等待着大跌的命运到来。
这些人就是那种万年不关心楼市,只要听到房价上涨就着急。动不动先来上一套,你问他为啥买房?“因为隔壁老王昨天刚买!”。房价不涨才怪。
第一代炒房客
2000年的时候,中国楼市出现了一个神秘组织,叱咤风云,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狂飙。
大家应该猜得到,就是人口诟病的“温州炒房团”。这也是历史上,炒房这个行当第一次以抱团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日,第一个温州购房团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
同时,另一支购房团开赴杭州。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
此外,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攻了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
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光,到现在为止,重金砸下的这些城市依旧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中名列前茅。
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0年,由于中国楼市爆燃,国务院印发了“国十条”重令。恍惚之下,全国楼市成交锐减,交易惨淡。
因房价暴跌三四成,再加上利息等财务成本,炒房者大多资不抵债,纷纷被高位套死,大部分炒房客选择强行解套逃离市场,伤亡惨重。
更关键的是,尽管信贷加大、通胀压力犹存,但“限购令”等调控政策继续执行,当时炒房者认为中国房价今后不再可能出现大跌或大涨,对房地产投资前景已经不再看好。(年这波大涨实在是打脸)
至此,叱咤楼市10余年的温州炒房团彻底灭亡。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不幸的是,虽然大组织不再,但是炒房这个行当并没有衰落。
而且接下来炒房散客们的小组织开辟了全宇宙最佳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子木就带大家细扒一下真正的炒房手段。
新兴炒房客
炒房客想要找一个合作伙伴,政府,开发商,买房群众。
政府是炒房的基础,因为政府不给利好条件,炒房也不能顺势而为,但是政府动不动来个调控,搞不好自己就被套死了,不靠谱。
买房群众?偷偷赚他们的钱,当然不能和他们合作,搞不好还要被骂死。
诶?开发商好像可以,和我们的处境一样。俗话讲,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于是,炒房团和开发商成为了同谋伙伴。炒房程序是这样的:
1. 炒房客以对象楼盘20-30%套数购房,用很低折扣购房(签订建高价格购房合同);提供首付款;
其中玄妙:
开盘畅销带来人气;(开发商获益)
“炒高价格”:
a. 做高房价,做厚未来盈利空间;(炒房团获益,开发商得益)
b. 套取更多银行贷款,帮助开发商缓解资金压力;(开发商获益)
c. 高的销售定价,帮助开发商挡住一部分权贵部门的寻租;(开发商获益)
其中,“首付款”可以通过合作的建安工程商用工程款的方式支付:
a. 做高建安成本,帮助开发商避税;(开发商获益)
b. 建安公司获得更多业绩和项目资质;(建筑商获益)
c. 通过转包合同通过工程款把首付款以3%低税率抽回;(建筑商获益、炒房团获益)
d. 这些资金流通获得的收入流水让炒房团从银行获得更好的信用;(炒房团获益)
2. 进入预售之后交房之前通过“退房”再销售交给接盘侠--真正的买房者;
其中“退房”,可以避税;
另外,有资金实力的炒房团还会给项目开发商提供高利贷,这对很多中小开发商来讲是救命的;
所以越是调控(开发商的融资和销售困难),就越是炒房团出击的大好时机,推高房价由真正的购房者买单。
所以你看到网络上经常爆出新闻,“某某楼盘因期间降价出售楼盘,之前买房的购房者聚众堵门拉横幅,无良XXX,还我血汗钱!”
其实大部分都是程序运行期间出现了问题,迫不得已降价售盘。
极端炒房客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6年上海爆出一个新闻“年薪10万小俩口负债3000万购置多套房产”,当时引来业界一片哗然。
其实这个群体数量是特别庞大的,就是下面将要介绍的一个炒房群体,“杠杆炒房客”。
操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在楼市不限购且房价上涨的前提下(例如2016年初),买一套房,然后去银行抵押,套出来的钱再买一套,租金抵月供,房价上涨。房价升值到预期卖掉第一套继续抵押买房,以此循环。甚者甚至可以连环到20多套房。
这个玩法很恐怖,他们的收益是远超正常人想象的。
但炒房客始终满杠杆,他的风险又是巨大的,杠杆的存在让楼市必须只能涨不能跌,一旦下跌会引发炒房客资金链断开,然后就是连锁爆仓,楼市会连续跌停,神仙来了都救不了。
所以政府非常讨厌炒房客,一方面是他们如此高额的赚取财富造成社会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是不稳定的炸弹。
如果楼市下跌30%,只有一套房的刚需会死扛的,只要他们能还得起月供,就绝不会卖,自动帮政府锁仓。
而炒房客没有多余的收入,一旦房租和月供之间的差额部分消耗完了他们的储备资金付不起月供了,他们必须卖房子,不卖银行也会帮他卖。这种炒房客无限满杠杆能帮楼市暴涨,一样能让楼市暴跌。
所以大家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政府特别希望最后接盘买房的是刚需族,而不是炒房客了吧。
根本不是怕房价上涨百姓买不起房,而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了炒房客这颗炸弹所引发的楼市剧烈波动,所以宁可不让他们入场。
故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都是针对炒房客的,限购限贷,甚至还有在全国有过任何一次贷款记录都不允许贷款的要求。
只要卡死了银行贷款,不让炒房客上杠杆,那么炒房客就不再可怕,都是全款买的房的话,真到了下跌那一天,炒房客也能死扛,就好像股市一样。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随后这句话爆红网络,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紧接着2017年便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直接把炒房客限死,同时楼市进入冬天。
但真正的限死了吗?
因为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分人是属于长持投资客,入门6套房的高端玩家。
大家一定很惊讶,北京限购情况下,为何还能买这么多套房了。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些内部玩法之破购大法。
目前市场破限购的方法有俩种,一种是假结婚,一种是代持。
假结婚就是直接和业主结婚,把房子过渡到自己的名下。这种方法市场上并不多见,因为即使是你想和对方结婚,万一对方不同意呢?需要时间商量。
这里简单讲一下代持。
代持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名买房”,总结起来无外乎不想登记自己的名字(原因你懂的)和无法登记自己的名字(被限贷限购)两种。
它是合法的,可以参考合同法第52条,物权法司法解释第2条等及大量判决,代持本身就是一种合同约定,只要双发自主协商,中间没有欺骗或强迫,代持合同真实有效。
这群高级玩家的玩法是这样的,去限购地找一个郊区老农(一辈子不可能买房的那种),一年白给他3万元代持费,签署合同,等到过几年房价大涨后,全盘卖出。
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几百万的房子写别人的名字,会不会哪天他翻脸不认人了,结果人房两空。子木想说的是“缺乏制度的人性才会经不住考验”。就比如那种用了朋友名字买房,但连个代持协议都没签过的人,只能送给你一个字,服!
如果签署了代持合同,房本原件握在手中,把房子再在银行做二抵(房屋无法交易),然后租出去,顺道再做个委托公证,这种风险可以降低到0。
其实还有更深的破购实操方法,这里不再详述。说这些的原因,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做到真正的限死炒房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只能面对事实。
如何躲暗箭
通过以上历史线,子木带大家了解了炒房原理和炒房客的真实面目。所以说,购房者和炒房客的博弈是不可能胜利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在明,他们在暗,怎么玩?
但是最后子木要送给你几句话,教你如何躲暗箭,避免成为炒房的最后接盘侠。
1.炒房客是不可能被消灭掉的,要认清这个事实。作为购房者,你最大的敌人不是炒房客,而是你自己。买几百万的东西,连花一天的时间研究的功夫都没有,靠着看别人去哪儿买就跟着买,被高位套死是正常的。
2.如果你买新房,突然一个楼盘门庭若市,人满为患,而且楼价很高,你就要加一层小心了。一定要仔细比对它的位置和周边新盘的楼价,楼品,开发商品牌价值等等,找出10条它为什么价格如此之高的原因。搞不好里面排队买房的其实就是赚你钱的。
3.如果你关注的二手房小区房价暴涨,去查其交易量,一般查中介网站或问当地中介就好。如果交易量很低,房价又暴涨。说明其换手率低,囤货居奇,不建议购买。
4.炒房客善于顺势而为,也就是炒概念。例如北京第二机场这个概念在16年被开发商轮番念叨了好几轮。炒房客顺势入场,固安房价水涨船高。但是第二机场真有想象中那么利好吗?懂的人一眼就看明白了。政府每年都会放出大量的规划概念,但真正有用的却没有几个,所以别一头就扎进别人的圈套中。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律界欧途欧2016其它文章
说放就放星弟-多余的关心心与心之间都有一段距离,无论这段距离再怎么近,距离终究是距离。无论花多少时间,用尽多少柔情,这段距离都不可能消失。喜不喜欢是自主爱不爱是自愿我讨厌孤独的感觉,却习惯了孤单。虽然一个人的日子并不快乐,但是,总好过渴望两个人,却总是
1/10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2/10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莎士比亚3/10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马尔林斯基4/10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
走着走着,已经到了玩不起的年龄。走着走着,我醒了,不再对所有人好,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走着走着,我知道了,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能够见人心。走着走着,我明白了,没有谁会像父母一样一直包容并原谅你。走着走着,我害怕了,因为年龄越大、离开我的亲人就越多。
懂,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感动,懂得你的眼泪,给你最暖的安慰;深知你的憔悴,怪你为何不知疲惫。懂,是一种难言的柔情,入心入肺,入骨入髓;懂,即使不言不语,即使山高水远,彼此的心依然贴近,惺惺相惜没有远离。懂,是一种没有距离的陪伴。相隔万水千山,也泯灭不了深
1/10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没有珍惜。2/10你是我的红尘陌路,我是你的笑忘成书。3/10眼泪真正的作用是洗净眼睛,要你看清楚让你落泪的那个人。4/10避免尴尬又让能让自己开心的方法:不要每次都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5/10“一个人值不值得你穷极一生去喜欢不是看
孩子,我已老去,请多包容—— 一篇看完让人泪奔的感恩父母文章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我需要照顾了,就如你小的时候,我照顾你那样,请对我多一些耐心。当我老了,手经常发抖,吃饭时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别嫌弃我,对我多一些耐心,就如你小时候
人生百味,情最浓;百味人生,爱最深。这世间,最美的遇见从来都是:心甘情愿中不厌其烦,久处深念中无怨无悔,没有你,我只能站在原地,有了你,我就有了翱翔的羽翼,可以飞到更远的地方,拥有更广袤的世界。独倚窗扉,看屋外人来人往,心却飞向有你的远方。远山,朦胧
哭与笑是没有距离的,也没有搁浅,微笑着流泪,也只是在嘴角微动的瞬间。爱那么短暂而遗忘太长情深:相识,让我们的目光汇聚在彼此的身上,燃起爱情的烟火;相恋,让我们彼此相依,许下流年相扶相搀;相爱,让我们为了美好的生活,共同为着将来奔波。缘浅:争执,让我们
过客极光旅客-时间与爱幡然醒悟,自己不再年轻了,没了青春的活力,没了青春的无畏,没了青春的冲动,有的只是对未来的沉重与沉默。有一种感受叫年华不再有时候,突然会觉得这个世界很陌生。莫名的有一种焦虑感、挫败感,一种既无奈又不甘心的感觉,由里到外。这种感觉,
1/10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2/10爱和爱过,只多一个字,却隔了一个曾经。3/10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4/10那些花了好久才想明白的事,总是会被偶尔的情绪失控全部推翻。5/10最好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
经常批评你,又肯来帮你,这是贵人。帮他百次不记恩,半次没帮就记恨,这是小人。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不被理解也未必不幸。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的人,才知道有真有假。如果你爱万物,万物也将爱你,这就是魅力;如果你不伤害万物,
你会不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对越是陌生的人,越是毕恭毕敬。而对越是亲近的人,却常常满脸抱怨。对他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我们总是万分感激;对家人给予的各种关怀,却常常视而不见。其实,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
我若在你的心上日子平淡如水又何妨即使没有轰轰烈烈走过年华似水也有光阴荏苒的模样我若在你的心上有没有问候又有何妨你每一次温柔的惦记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若在你的心上万水千山又何妨走过路过的风景都有着你关怀备至的春光我若在你的心上不管生活是煮着一壶月色
1/10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2/10世界上总会有一个人,让你心甘情愿的没心眼。3/10离别,就是一个走,一个留,走的比不上留下的痛苦。4/10村上春树: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5/10爱情就像两个拉着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意放手的那一个。6/10女性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些年,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越是没本事的人脾气越是大。在职场里,那些长久停留在某一岗位,没有得到晋升的领导,越喜欢对下属百般苛责,各种为难。把压力当做怒火撒在下属身上。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些人
有时,我们评价别人“人模狗样”,无非是这个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人这一生,面对的环境不同,面对的人群不同,同样的一个人,都会扮演出不同的角色来。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戴着面具生活,也会有无数张面具,用它们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只是因为我们知道:
女孩好不容易给你表个白,你怎可如此伤害她...
来源:筹码(Chouma2016),作者:筹码君2017年已经注定的是中国中产嗷嗷叫的一年,此时起,『阶级固化』深入骨髓,我们越来越像一个那个我们曾经口诛笔伐的『万恶的资本主义』:中产屌丝化:以土地恢复阶级划分。中产和屌丝的区别是谁的负债更多一点。货币信仰裂痕:人
曾天明掐着时间来的,正好8点堵住刚上班的刘书记。作为公司第一个海归高管,曾天明憋足了劲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然而上班这半年,不说公司的事事集体决策和层层请示汇报,单就计划科科长高尚元,他就难以招架。曾天明想打造动态计划管理体系,高尚元旗帜鲜明反对,理由是
来源:油腻不大叔(ID:DASHUBUYOUNI)“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给予革命烈士刘胡兰的最高赞誉。关于刘胡兰,大部分人的记忆都是从一段课文开始: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
律界欧途欧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上涨国家要亡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