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皇权免税店在游戏中的赢赏必须是从左到右排列计算吗?

越位罚球游戏计算赢赏都是从左到右排列的吗?_百度知道
越位罚球游戏计算赢赏都是从左到右排列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我不知道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漫评两晋南北朝
揭开皇权的神秘面纱   序言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无能的、无知的人),能让数以百万、千万的人拜倒在他脚下时。我们总会有一种说出的困惑,那就是人们为什么会拜倒在他们脚下?  基于皇权政治的利益,它绝不允许人们用市俗的、现实的角度去解释这一切。因为用这种角度去解释这一切,难免会推导出民权性质的内容。  基于皇权政治的利益,它总会迫使人们用神秘的、唯心的角度去解释这一切。换而言之,数以百万、千万、甚至数亿的人愿意拜倒在某个人脚下,通常都是源于天意,或是人们的忠心,再或者就是那个人拥有神奇的能力。只有从这种角度解释相关问题,才能避免把民权性质的内容引入思想领域。  因为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皇权视角下记录的历史。所以,我们虽然想摆脱皇权思想的阴影,却只能在它的阴影下兜圈子。  我写两晋南北朝,只是希望把这段历史剖开,让人看到皇权并没有什么神秘的,更没有什么神圣的,因为皇权只是各种人、利益群体、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  我为什么会选择写两晋南北朝呢?因为这段历史里,皇权一直处于巩固、衰弱、崩溃、重建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皇权出现、巩固、衰弱、崩溃、重建的真实原因。  基于人的本能,他总是想凌驾于别人之上的;退而求其次,他总是想追求平等的。换而言之,如果没有足够的利害制约,就凭所谓的思想、意识,是无法构建起皇权政治的。  但是,皇权政治总喜欢模糊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常识。皇权政治总喜欢鼓吹所谓的忠心,好像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会抛开现实的利害关系,无条件的服从某个人。而且在皇权政治的鼓吹中,这种人还非常多的,以至于某些皇帝(比如一些昏晕的、无能的、年幼无知的皇帝),就是依靠这种力量维持统治的。  皇权的维持,是建立在各种利益集团、群体、个人相互牵制之上。所谓忠心,只是建立在客观的利害制约之上。如果失去了利害制约的大背景,所谓的忠心都会变得苍白不堪。  让人心甘情愿的去服从一个比自己无能、且侵犯自己利益的人,这本身就是无法想象的。一个愿意接受这种事实,肯定是有着我们忽略的、或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利害关系制约着。  人们看诸葛亮、岳飞的故事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诸葛亮、岳飞为什么要忠于皇帝呢?他们太傻了!假如我是诸葛亮,我肯定不会忠于刘阿斗的;假如我是岳飞,我肯定不会忠于宋高宗的。我们产生这种念头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让一个人服从比自己无能、且不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本身就是难以想象的。  人是自私的,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人追求自己的现实利益,那是天经地义的。人追求现实利益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些话是市俗的,也是庸俗的。但是,谁也无可否认,民权性质的思想,都是从这些市俗的话语中推演出来。所以,皇权永远会把这种市俗的思想,视为洪水猛兽。因为一切是显然的,在这种市俗的思想里面,会把皇权的神圣性剥夺殆尽。  既然人都是自私的,既然人追求现实利益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任何一种力量,不论它有多神圣(比如皇权),只要它不能代表普遍个体的现实利益,人们反对它就是天经地义的。  皇权政治永远不敢宣扬人是自私的,更不敢宣扬追求现实利益的权利,是人最神圣的权利。  因为顺着这种观点,就会很容易推论出来,一个统治者不能代表普遍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那老百姓想推翻它就是天经地意的。  因为顺着这种观点,最高统治者终身制、世袭制、专制权力无非是代表着某个人、某个家族的利益,天下百姓根本没有任何义务尊重它。  所以,皇权总会鼓吹一种超然于利益之上的思想。总而言之,皇权是神圣,人们必须无条件的拜倒在他的脚下。  就算皇帝是个傻子,人们也必须忠于他,只有如此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诸葛亮与刘阿斗的故事,就是在宣扬这种理念。  就算皇帝是个卖国贼,人们也必须是忠于他,只有如此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与尊敬。岳飞与宋高宗的故事,就是在宣扬这种理念。  总而言之,人一心追求现实利益是自私的,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背叛皇帝,那就更是一种罪恶了。  虽然皇权政治有时也会鼓吹一些,“无德让有有德,无道让有道”的思想,更会把孔夫子的禅让理论变成现实。但这种思想,这种行为,通常只出现在乱臣贼子势力强大时,皇帝的势力强大时,谁敢鼓吹这种思想,肯定是想满门抄斩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84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是《漫评两晋南北朝》的修订版,所以这里只发帖,不回复。
  第一节 魏明帝托孤(上)  一、皇权真的神圣吗?  公元239年,34岁的魏明帝曹叡,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此时,魏明帝望着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内心复杂极了。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会被人欺负吗?他能守住这份家业吗?魏明帝一点信心也没有。  所谓皇权神圣,只是一句骗人的鬼话。对此,魏明帝曹叡非常清楚。因为在魏明帝懂事时起,皇帝就一直被人欺负着。而且欺负皇帝的人,就是魏明帝的父亲与祖父。  魏明帝9岁时,他的祖父曹操派人把皇后强行拉出去杀了,皇帝却只能无奈的接受。  臣子揪着皇后的头发,把她从皇帝身边拉走了。皇后对皇帝哭喊着求救,皇帝却只能无助的流着眼泪。所谓皇权的神圣,真有什么可信度吗?  魏明帝15岁时,他的父亲曹丕把皇帝踢下了台。于是从前的乱臣贼子摇身一变,就成了魏帝国的太宗文皇帝。   这一切,刚刚过去二十多年。这一切,不要说对一些年长的人了,就是对三十岁的人来说,也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历史,一切只是他们儿时的记忆罢了。  在这种背景下,你就是在成天编造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鬼话,又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二、皇族是一把双刃剑  魏明帝想着这一切,看着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内心自然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更让魏明帝恐惧与不安的事情,却是源于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曹氏皇族势力越来越弱小,而各大豪门的势力却是越来越强大了。  曹氏家族最辉煌的时候,当然是曹操活着的时候。曹操的兄弟、子侄真可谓人才辈出。曹操兄弟辈的有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子侄辈的有曹丕、曹植、曹彰、曹休、曹纯、曹真、夏侯尚。这些人不但是曹氏宗族成员,而且还或以忠勇、或以文才、或以武功,成为帝国最重要的权力者之一。  但这一切已成为历史了。  曹丕一当皇帝,就对自己两个弟弟(曹植、曹彰)百般打压,因为他对这两个人心怀着深深的不信任与嫉恨。  这种嫉恨的心理,加上历史的教训,使曹丕对皇族的势力一直报着谨慎、怀疑的态度。魏明帝当皇帝后,也没有完全改变自己父亲一贯的政治态度。总而言之,曹氏皇族的势力一直处于不断的削弱之中。  曹氏皇族的力量越来越衰弱,但其它豪门家族的力量呢?却是兄弟、子侄都占据着中央、地方重要的权力部门。这种发展的结果,自然会造成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的局面;这种发展的结果,自然会让曹氏皇族渐渐无法应对来自其它豪门、强臣的威胁。  曹植活的时候,就对魏明帝谈起类似的隐忧。  皇帝如果一心提防自己的亲人,却忘了来自外人的威胁,这本身就是可悲的。  曹植说:“从前代王(后来的汉文帝)想去当皇帝,却又害怕成为功臣集团的傀儡。宋昌对他说了:您不用有这种担忧,现在中央政府有您的侄子(朱虚侯、东牟侯)握有权柄,地方上有您的叔伯、兄弟、侄子们(齐王、楚王、淮南王、琅琊王等人)控制着广阔的地方。周勃、陈平等人哪有可能控制您呢?”  曹植的观点非常明确,皇帝在关键的时候,还需要依赖自己的亲人。  魏明帝拒绝了曹植的建议。但这种隐忧却显然是一直存在着,而且越来越明显了。甚至而言,曹魏帝国后来就是因此走向灭亡的。  现在,魏明帝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自然会想起了曹植从前说过的话。  从前,魏明帝看到曹植这番话时。也许只是感觉这个叔叔,被压制的太久了,所以他想通过这样一番说词,让自己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现在,魏明帝终于发现,这番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在这种背景下,魏明帝最初选择辅政大臣之时,都是从皇族成员中寻找。  魏明帝最初确立的辅政班子,以燕王曹宇(曹操子)为首,有领军将军夏侯献(曹氏族人)、武卫将军曹爽(曹真子)、屯骑校尉曹肇(曹休子)、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相辅。  魏明帝显然想通过这样一个辅政班子,加强曹氏皇族的力量;魏明帝也显然想通过这样一个辅政班子,趁势力削弱各大豪门的政治势力。  但已处于病危之中的魏明帝,显然已无力把这一切变成现实了。
  三、无法变成现实的辅政名单  魏明帝的这个辅政名单一经透露,马上在帝国上层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辅政大臣,必须得拥有与自己身份相符的职务、权力。五个皇族成员共同辅政,这意味着什么呢?  五个皇族成员一旦变成辅政大臣,那帝国中央政府最重要的军政职务,就都得由这几个皇族成员去担当了。问题是,从前担当相关职务的人,该往哪里站呢?  而且这样多的皇族成员,占据了帝国最重要的军政职务,那他们相关的亲人、亲信,自然也会大举随他们介入政府各层机构。问题是,从前担当相关职务的人,该往哪里站呢?  既然如此,魏明帝这个重大的人事安排,肯定会受到普遍军政大佬的共同反对。  在这种背景下,辅政名单中名列第一的燕王曹宇,对此也报以了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以他的威望、实力,率领四个同样缺乏威望、实力的皇族成员,就想从帝国的军政大佬手中接管权力,这难度似乎有些太大了。  所以燕王曹宇一听到自己将成为首席辅政大臣,马上本能的一再陈说,自己的能力、威望不足以担负这种重任。  魏明帝的这份辅政名单,显然威胁了帝国普遍军政大佬的共同利益,遭到他们共同的抵制,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在这过程中,因为孙资(中书令)、刘放(中书监),是魏明帝最亲近的大臣,且处于最机要的位置,所以在反对这份辅政名单时表现的尤为卖力。  我们必须得知道,刘资、刘放这种行为绝不是孤立的。因为皇族成员势力先天弱小,所以刘资、刘放才敢公然反对魏明帝的这份辅政名单。因为反对这份辅政名单,会得到普遍军政大佬的支持。  失去这种背景,孙资、刘放哪敢在这种问题上,公然反对皇帝的安排呢?因为这种问题,那是一句话说错,就会丧失所有的政治前途。孙资刘放敢在这种问题上积极表态,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让五个皇族成员共同辅政,那只是魏明帝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它根本无法变成现实的。  反对皇帝这个辅政名单的理由,那是随手都能抓出一大把来。  因为这纯粹是用人唯亲啊。  放着众多德高望重的优秀人才不用,皇帝却要选一些在道德、才能、资历、表现都一般的皇族子弟辅政,这实在有些不应该。  当然了,这种理由虽然冠冕堂皇,却未必强而有力。  所以,他们在反对魏明帝这个辅政名单时,主要是在反复强调皇族与皇权的矛盾。  皇族势力大,很容易威胁皇权的。而先皇也设有种种限制、压制诸王的法律条文。于是孙资、刘放拿出了“藩王不可辅政”的祖训。魏明帝一方面不便公然违背祖训,另一方面魏明帝也对皇族充满了不信任感。否则,在他当皇帝的十多年时间里,有的是机会扩张皇族势力。根本用不着临死前才着手做这件事。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份辅政名单,显然威胁了普遍军政大佬的共同利益。让清一色的皇族成员辅政,那帝国最主要的军政职务,恐怕就都得由皇族成员去担任了。对于这种事实,帝国的军政大佬,哪个会甘心情愿的接受呢?  面对这样强大的反对力量。魏明帝也知道,如果强行推出这个辅政名单,恐怕他儿子还没有当皇帝,就会让帝国陷入一片动荡不安之中。  于是魏明帝这份辅政名单,最后终于不了了之了。
  第二节
魏明帝托孤(下)  一、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  也许,魏明帝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三十多岁时就死掉,所以他在后事的安排上,本身就缺乏周密性。  在他当皇帝时,没有帮助皇族子弟,逐步剥夺军政大佬们的权力。快死了,却妄想通过一纸诏书,用清一色的皇族辅政,让皇族成员控制帝国主要军政大权。他也把那一纸诏书,想得太神奇了。  于是,魏明帝最初拟定的辅政名单,自然而然遭到了被否定的命运。  对于这种结果,许多人充满了遗憾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假如这个辅政名单能变成现实,司马家族就无法篡夺曹魏政权了。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约忘了一个事实,在皇族势力衰弱,豪门势力巨大的背景下,这份辅政名单如果变成现实,只是使皇族与豪门之间的矛盾,提前激化罢了。  在这种背景下,魏明帝自然得重新拟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辅政名单。这个辅政名单,必须得体现出皇族的利益,也得体现出各大豪门的利益。  于是皇族只派出一个代表当辅政大臣,但因为他是代表着皇族的利益,所以他必须得当帝国首席执政官。在这种背景下,曹爽作为一个皇族的幸运儿,就一步登天了。  现在的问题是,那皇族之外的代表应该选谁呢?显然只能选司马懿了,因为帝国内再也没有一个人的资历、威望,能与司马懿相提并论了。因为司马懿在13年前,就曾给魏明帝当过辅政大臣。  但魏明帝对司马懿,显然怀有一种无可去除的戒心。这绝不是因为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值得他怀疑。事实上,司马懿此时的所有行为,都完全符合人臣的准则。换而言之,他是帝国的栋梁,做事又完全循规蹈矩。  一切仅仅因为,司马懿所代表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司马懿的兄弟子侄人数众多、影响巨大。仅从司马家族的影响来说,就足以让皇帝不敢放心任用。  司马懿历任军政要职,其人脉之深,恐怕以深入到了帝国任何一个角落。这种势力与影响,加上其家族的影响,更让皇帝一百个不放心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族代表曹爽,无论从资历、才能、威望上,都比司马懿差得太远了。  问题是,清一色的皇族成员辅政方案无法实施,那选一个军政元老共同辅政,不选择司马懿又能选谁呢?因为帝国现在实在没有一个人,能与司马懿相提并论了。  已知生命无多的魏明帝,显然已无力做更多的选择了。于是他只有选择了曹爽与司马懿,让他们共同给自己儿子辅政。
  支持下楼主 拍个砖 顺便打个广告 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加入 明鉴映古历史群 群号:   
  魏明帝死得太早,这也是天命啊&。&br&
  前排占座。  
  被我发现了 哈哈~顶顶
  第三节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司马懿  一、一心想当大哥的曹爽  最初,因为司马懿在帝国有着崇高的地位、威望,所以曹爽对司马懿一直报以尊重、谦恭的态度。司马懿也因为曹爽是曹氏皇族的代表人物,所以对曹爽一直也报以尊重、礼让的态度。他们这种做法,获得了外界的高度认可。如果这种局面一直保持下去,那历史也许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但在利益面前,是没有什么温情可言的。  但利令智晕,那是千古名言!芸芸众生,有谁能真正拒绝利益对自己智力的腐蚀呢?大约只有真正的大智慧者。  曹爽能成为帝国最主要的权力者,仅仅因为他是皇族子弟。如果抛开这种原因,以曹爽的才能、资历、表现,说什么也没有机会、有资格,与司马懿相提并论的。  对此,曹爽最初也非常明白。但渐渐的,曹爽开始忘乎所以了。加上曹爽所亲近的人,都是些急近功利的浅薄之徒,所以他们都劝曹爽,应该把司马懿挤到一边去。于是曹爽就玩了一个小把戏,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  曹爽让皇帝封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更尊崇司马懿了,实际上却剥夺了司马懿应该拥有的权力。  司马懿对曹爽这种小把戏,那真是又气、又恨、又憋屈。但司马懿却只有对此做出让步,因为此时的司马懿,对前途恐怕已是充满了恐惧。  作为一个臣子,在内是德高望重的执政官,出外就是独当一面的大军统帅。  作为一个臣子,先后给两个小皇帝充当托孤重臣。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早已达到了人臣尊荣的顶点了。再向上是什么?这恐怕是司马懿想也不敢多想的问题。  当年,李斯处于类似的阶段之时,想起了自己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物禁太盛”,于是顿时感到前途一片茫然。人都想爬到如此高的地方,问题爬上之后呢?  当时的司马懿,大约也是相同的心境。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懿自然不敢针锋相对了。于是面对曹爽的排挤,司马懿选择了退缩。
  魏明帝死后,两辅政大臣相争结果,竟然是如此的滑稽、出人意料。一个草包的皇亲、在几个政治暴发户的支持下,竟然一举打败了老谋深算的、资深望重的司马懿。  这次胜利,对曹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为曹爽在这次胜利中,终于找到了自信,所以他沿着这条路开始越走越远。  在《水浒传》中,梁山最早期的大哥是王伦。这位老兄一直有独霸梁山的雄心与抱负。  但这位老兄,实在没有与此相匹配的能力。所以这位老兄,见到能力、威望、影响比自己强的人,都报以一种本能的恐惧与排斥。  于是林冲被这位老兄欺负的,那是一忍再忍,忍了还忍。  如果王伦只是欺负一个林冲,那自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是,这位老兄一再以这种风格行事,最后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一大批人,于是他终于被林冲火并掉了。  林冲后来敢火并王伦,绝不是因为林冲觉醒了,而是因为王伦排挤的人越来越多,林冲火并他时,会有很多人支持林冲。  曹爽的行事风格及后来的遭遇,实际上与梁山这位早期的大哥一模一样。  以这种风格行事,就是做一个江湖大哥,都不是成功的江湖大哥。至于去做一个帝国的首席执政官,就更不会是成功的执政官了。  司马懿后来敢发动高平陵之变,绝不是因为司马懿忍无可忍了。而是因为曹爽排挤的人越来越多,司马懿算计他时,会有很多人支持司马懿。  我朝江后曾权倾朝野时,我朝
说了:“二百多个中央委员,你一个也不团结,就搞自己的小帮派(四人帮)。你能有好结果吗?”  我朝江后一心想让中国随着她旋转,却不能让军政大佬认可、支持自己。江青一心想让中国随她旋转,却是成天排挤军政大佬们。  曹爽做事的风格,实际上与我朝江后非常类似。总而言之,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人,大都是政治暴发户。军政两界深有影响的人,都受到了他们的排挤。  我朝江后以这种风格行事,所以我朝
一死,马上就被抓进了监狱。  曹爽以这种风格行事,所以司马懿一旦翻脸,曹爽马上就被吓破了胆子。
  第四节、 诸葛亮愚忠吗?  一、天下是后主刘禅的天下  蜀汉的政治格局,是一代枭雄刘备设计的。这个政治格局,使刘氏的江山稳如铁桶一般。  刘备活的时候,已通过联姻、拜把子等手段,构建起一个以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  一个人想窥视刘禅的宝座,那刘禅的母亲、叔叔、舅舅、弟弟们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与刘禅叔叔、舅舅、弟弟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也是不会的。  刘备进入四川时,刘璋的嫂子已寡居。人们都劝刘备娶刘璋这个寡居的嫂子,刘备认为与刘瑁(刘璋的哥哥)是同宗,娶他的寡妻有些不合适。最后在人们的一再劝说下,终于娶了这个女人。人们为什么都希望刘备娶一个寡居的女人呢?刘备为什么会冒着让人非议的危险,娶一个同宗寡妻呢?显然一切都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这个政治联姻,使刘氏皇族与蜀中大族利益联系在了一起。  皇后本身有着深远的政治背景,而刘备为了让她能更好的保护后主刘禅,更一个劲的重用皇后家的成员。皇后姓吴,皇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吴氏一门,单凭这两个人的地位,就足以成为蜀汉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更何况,这个家族首席代表人物是帝国的皇后(后来的皇太后),而且与从前蜀中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仅皇后(后来的皇太后)一系的力量,就足以让想窥视后主刘禅皇位的人望而怯步。更何况维持后主刘禅皇位的人,还不止这一系力量。  关羽、张飞的后人,好像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他们能继续享有父辈们取得的一切,仅仅因为帝国皇帝是他们伯父的儿子。更何况张飞的女儿,还是帝国的皇后。  既然如此,有人如果敢窥视后主刘禅的宝座,关羽、张飞的后人会同意他们吗?  刘禅的两个弟弟,都也是帝国尊贵的亲王(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安平王刘理的媳妇,是马超的女儿。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地位,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刘禅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利益都会受到威胁。  后主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只有后主刘禅高高在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后主刘禅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们的利益靠什么保障?  事实上,如果有人取代了后主刘禅。与刘禅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都会受到新皇帝的猜忌、压制。所以,有人敢威胁后主刘禅的地位,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一个人想挑战后主刘禅的地位,首先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集团打垮。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忠君并不是基于人们的道德思想。如果真的是基于这一切,那圣人也不会忠君的。  有人嘲笑孔、孟两位圣人:“当时周天子还在,您两位老兄不好好为天子效力,却没完没了的游说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算什么事?”  辅政大臣实只是皇帝的一个高级管家、高助组理罢了。但面对一个年幼的、能力弱的皇帝,辅政大臣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他很容易会以为自己是帝国的真正的主宰。只有大智慧、大勇气的人,才能拒绝这种幻想,才能不让这种幻想支配自己的行为。  比如诸葛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如果向前走一步就能成为皇帝。但诸葛亮却一直选择忠于后主刘禅。  诸葛亮忠于后主,那自然可以得到后主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如果诸葛亮不忠于后主,那他就会把这个利益集团逼到自己的对立面。  这是让诸葛亮忠于后主的主要原因。  我这里无意贬低诸葛亮,事实上一个人处于诸葛亮相若的地位,还会继续忠于皇帝,在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面对巨大的利益,还有继续保持理智的人并不多。
  二、人们会支持诸葛亮当乱臣贼子吗?  诸葛亮死后,谁接替诸葛亮的地位呢?显然是谁有能力,谁有实力,谁就有机会接替诸葛亮的地位。  魏延、杨仪这两个人,都想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后来看到诸葛亮的接班人,竟然不是他们,这两个人马上大吵大闹得连点理智也没有了!  事实上,魏延、杨仪都是因为这种原因死于非命的。  问题是,假如诸葛亮当了乱臣贼子,这两个人还敢有这种念头,那不用等别人动手,诸葛亮就会把他们满门抄斩的。  如果诸葛亮有了司马懿一样的地位,(都不用说诸葛亮有了司马炎的地位),那诸葛亮死后,接替诸葛亮从前地位、权力的人自然是诸葛亮的儿子。这根本没有任何疑问。  如果有人敢对此报以怀疑,那他肯定是活腻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诸葛亮想当乱臣贼子。就会把帝国顶尖的军政大佬,都逼到自己的对立面。  后主刘禅当皇帝,最顶尖的几个军政大佬都有一种希望,那就是诸葛亮死后,他们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假如诸葛亮当了乱臣贼子,他们的这种希望,自然就会彻底破灭。  诸葛亮如果想当乱臣贼子,一方面会把后主刘禅的母亲、叔叔、舅舅、弟弟,全部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更会把帝国最顶尖的几个军政大佬,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以诸葛亮的能力敢干这种事,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呢?可以说等于没有。  诸葛亮之所以能成为蜀汉帝国的执政官,主要是因为他恪守臣子的道德。这样会得到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也会得到蜀汉普遍军政大佬的支持。  如果诸葛亮想背离这一切,自然会成为大家共同的敌人。到时,大家肯定会高呼永远忠于后主刘禅的口号,把诸葛亮打得万劫不复了。  从这里,我们大约已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许多人都喜欢忠于皇帝;从这里,我们大约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乱臣贼子会被人人喊打。  抛开那些现实的利益关系,在诸葛亮与后主刘禅之间,人们自然会选择让诸葛亮当皇帝。问题是,夹杂着现实的利益关系,就是另一回事了。  诸葛亮想实现这种图谋,实际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子侄、亲信,全面介入蜀汉帝国政治舞台。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最后靠这种力量取代后主的皇位。  但诸葛亮只是诸葛亮,他永远也不是刘备。刘备走到哪里都是当大哥的,就是曹操见了走投无路的刘备,也不敢奢求刘备会成为自己下属。但诸葛亮不同,他从小到大都是想着如何给别人当下属,他仅仅是想挑一个前途的主公罢了。仅此而已。  换而言之诸葛亮缺乏一种才能,那就是首领才能。这种才能缺乏,对于一个想当乱臣贼子的人而言,也许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缺点。  如果诸葛亮按上述办法做事。那他的结局恐怕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了,那就是凶多吉少;如果非让我们用另外四个字形容,那就是利令智昏。  司马懿第二次辅政时,诸葛亮仅仅死去五六年时间罢了。面对诸葛亮的成就,处于相同的位置,司马懿也许真会把诸葛亮当成偶像的。  诸葛亮不是皇帝,但诸葛亮是蜀汉帝国的实际执政者。诸葛亮没有成为皇帝,但他一生的成就已盖过大多数的皇帝。  问题是,以司马懿所代表的力量,使他很难安守于诸葛亮的地位。当然了,魏明帝国留下的辅政格局,也根本没有司马懿留下做诸葛亮的机会。
  第五节
走上不归路的曹爽  一、蜀中无大将
廖化做先锋  诸葛亮辅政许多年后,蜀汉帝国竟然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我们固然可以把这一切,归于诸葛亮不善于选拔人才。问题是,诸葛亮只是一个辅政大臣。  诸葛亮只是一个辅政大臣,如果他大批起用新人,自然会引起皇帝、皇族、外戚们的不安。如果帝国主要军政官员,都成了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那诸葛亮想威胁皇权时,皇帝还靠什么制约诸葛亮呢?  诸葛亮只是一个辅政大臣,如果他大批起用新人,自然会引起普遍军政大佬们的不安。如果大批新人占据了帝国主要军政职务,那从前的军政大佬们,又该到哪里去呢?  所以,诸葛亮虽然是蜀汉帝国的执政官。却从来不敢在人事问题上大刀阔斧。  只要诸葛亮在人事问题上无所作为,那诸葛亮就只是后主刘禅的一个高级管家、高级打工仔;如果诸葛亮在人事问题上,也完全独断专行,那诸葛亮就变成了蜀汉帝国的真正主宰。  只要诸葛亮不闯入这个禁区,诸葛亮就能与皇帝、皇族、外戚、军政大佬们保持和睦;如果诸葛亮闯入这个禁区,恐怕随时都会引来他无法承担的后果。  诸葛亮清楚自己的身份,所以他虽然是蜀汉帝国的执政官,却在人事问题上小心谨慎到了极点。
  二、无知者无畏的曹爽  曹爽没有诸葛亮的智慧,所以曹爽一当辅政大臣,就开始让自己亲信、弟弟们占据帝国主要军政要职。  作为一个辅政大臣,不去团结帝国的军政元老,不去团结皇族有影响的成员,却一个劲的发展以自己为中心的小集团。他这是想干什么呢?  也许曹爽也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干什么!  但有一些事实却是显然的。  曹爽执政十年后,帝国从前的军政大佬们,都被排挤到了政治舞台的边缘;曹爽执政十年后,曹爽的亲信、弟弟们,在帝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了。  如果没有司马懿突然发难,曹爽的权势自然还会一个劲的膨胀。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  曹爽以为自己的权势越来越大了,实际上他却是越来越孤立于政治舞台之上了。  如果曹爽有着王莽的胸襟、智慧。他也许有资格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并让帝国的权力,一步一步偏离出皇帝为中心的轨道,渐渐让帝国开始围绕自己旋转。  但曹爽哪有那种胸襟、智慧呢?  如果曹爽真有曹操、司马懿的武功、资历,那他也许有资格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并让帝国的权力,一步一步偏离出皇帝为中心的轨道,渐渐让帝国开始围绕自己旋转。  但曹爽哪有这种武功、资历呢?  在这种背景下,曹爽的结果注定是死路一条!
  三 、 曹魏皇权的衰亡  我们常常把曹魏帝国的灭亡,归于了司马懿父子的道德、忠诚之上。但我们常常忘了,即使没有司马懿,曹魏帝国的皇权也会无疾而终的。  因为魏明帝留下的权力格局,存在一个无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执政大臣不断扩张权力之时,谁来制约呢?  曹爽以普通人的智慧、勇气,一旦成为执政官员,帝国的主要权力都会不断落入他的亲信、弟弟们手中。这种事情能出现,本身就证明曹魏帝国的皇权衰亡已无可避免了。  以曹爽的权势,以曹爽权势扩张的趋势去看。如果他不被司马懿打败,他真会把手中的权力主动交还给皇帝吗?如果我们不把政治当童话去看,就应该知道这种可能性等于没有。  从这层意义上,曹魏帝国皇权的衰亡已无可避免了。一切仅仅是看谁来做这件事了。  曹爽失败了,所以这个“历史重任”,自然不会由曹爽来完成了。问题是,如果曹爽没有失败呢?随着曹爽权势的扩张,恐怕最后也是“曹爽之心,路人皆知”了。  我们常常把曹魏帝国的灭亡,归于了司马懿父子的道德、忠诚之上,但我们显然忘了,如果曹爽不失败,曹爽也会成为曹魏皇权的掘墓人,仅仅是帝国不用换国号罢了。  曹魏帝国的灭亡,仅仅是因为帝国执政官员的权力、影响越来越大了,执政官员渐渐成为一个可以皇帝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的职务。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人处在了执政官的位置上,都会希望帝国围绕着自己去旋转。  司马懿打败曹爽,并没有改变帝国既有的权力格局。司马懿打败曹爽,仅仅是司马懿占据了曹爽从前的执政官地位。  从前是皇帝高高在上,曹爽决定着帝国的大事小事;现在是皇帝高高在上,司马懿决定着帝国的大事小事。  帝国的权力中心,已开始从皇帝那里,向执政官员那里偏移,这绝不是司马懿父子的道德、忠诚决定的。而是因为曹魏帝国的权力重心,已开始偏向了执政官员一边。  即使司马懿父子被别人打败了。曹魏皇权也注定是要衰亡的。  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能打败司马懿父子。那以他的实力、功劳,他如果不去当帝国新的执政官员,谁还敢当帝国的新执政官员呢?  我们也可以再想一下,一个人在打败司马懿父子之后,成为帝国新的执政官员之后,他们还会真正听皇帝的话吗?  从这层意义上,魏明帝所留下的政治格局本身就问题。因为帝国的权力,已注定要从皇帝那里向执政官员那里转移了。这一切并不会因为执政官员的道德、才能而有所改变。  改变这种趋势的方法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小皇帝利用自己手中的力量打败执政官员。问题是,小皇帝显然缺乏这种能力。在皇帝私人亲信力量(皇族、外戚、太监)弱小的背景下,皇帝想打败执政大臣(曹爽),就只能依靠司马懿等军政大佬,皇帝想打败新的执政大臣(司马懿),就只能依靠司马懿之外的军政大佬。而这种做法,不过是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罢了。
  第六节
所谓的智囊桓范  一 、 失算的桓范  桓范劝说曹爽失败后,哭着骂曹爽:“你爹曹真英雄一世,生下你们几个兄弟,真是象猪一样蠢啊。”  桓范在说曹爽象猪一样蠢时,为什么不骂自己更像猪呢?  桓范认识曹爽有几天了?最少也有十年了吧! 桓范与曹爽共事有多少天了?最少也有十年了吧!  十年时间的近距离观察,桓范都不知道曹爽是什么样的人。直到因此弄得将要满门抄斩时,才连哭带骂的说曹爽像猪。桓范以这种观察人的能力,真有资格骂曹爽象猪吗?  如果桓范最初就知道曹爽是这种人,他还敢拿着全家人的脑袋,去出城找曹爽吗?显然是不敢的!  一个人拿着全家人的脑袋,竟然找一头猪、甚至是一群猪去干大事,他难道不像一头猪?  桓范一到曹爽的阵营,就已发现自己跑到了贼船上。因为当时曹爽的阵营一片沉默,既没有人鼓动曹爽投降,也没有人劝曹爽背水一战。他们都看着曹爽,都在等曹爽拿主意。  面对危险的处境,曹爽的阵营中竟然一片沉默。为什么一片沉默呢?显然是因为曹爽阵营内部开始各怀心机了,所以他们内心的想法,都是无法公之于众。  整个曹爽阵营一片沉默[注1]。除了从城里跑出来的桓范,大呼小叫要曹爽顽抗到底外,整个曹爽阵营中,再也没有人敢这样大呼小叫了。  现在选择投降司马懿,也许凶多吉少,但多少还有一些幻想。如果选择和司马懿对抗到底,恐怕只是死路一条了。  现在选择投降司马懿,最多只是曹爽,以及和他最亲近的几个人死路一条。如果选择与司马懿对抗到底,那所有追随曹爽的人恐怕都也是死路一条。  曹爽阵营中,恐怕都是这种想法。所以大家都选择了沉默,因为这种话是无法说出口的。  这种沉默气氛,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危险;这种沉默的气氛,本身就足以瓦解曹爽的全部斗志。  面对危险,整个集团内部却一片沉默,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因为现在绝不是大家应该沉默的时候。  在曹爽集团核心成员汇集的地方,尚且如此。在曹爽千里、万里之外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曹爽敢有乐观的估计吗?  曹爽身边的人,实际上与曹爽利害最为接近了。成功了,他们就可以继续主宰帝国,失败了,他们就可能家破人亡。就是他们,现在都不敢大呼小叫的鼓动曹爽顽抗到底。所谓千里万里之外的、与曹爽并没有密切利害关系到的人,都会唯曹爽马首是瞻,那不纯粹是自欺欺人吗?  甚至桓范在劝曹爽与司马懿顽抗到底时,最多考虑的也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桓范一念之差跑出了洛阳城,并在出城时高呼司马懿已造反之类的话,本身就已彻底站在了司马懿的对立面。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投降司马懿,大家都还有点幻想。桓范却实在没有什么幻想了。  与曹爽关系最密切的几个人,也许会想,司马懿只是夺他们的权力,他们把权力交出去就没事了。与曹爽关系并不密切的人,更会想着,司马懿所打击的对象只是曹爽几个人,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桓范现在还有什么幻想呢?所以桓范听到曹爽要投降时,马上哭得无可抑制,因为他实在一点幻想也没有了。
、 桓范真是什么智囊吗?  桓范说自己出城时,把大司马农印拿来了;所以曹爽与司马懿对抗时,就可以不用为粮草问题发愁了。这显然是幼稚之极的观点。因为在当时那种局面下,一个大司农的印有什么了不起的?随便找块石头,就可以刻出个大司农印来。  一个人用这种话劝说人,如果不是缺乏最起码的政治头脑,就是想哄骗自己的劝说的对象。  假如曹爽真与司马懿顽抗到底了。各地官员同时接到两份,盖有大司农印的命令,一份是司马懿派人发来的,一份是曹爽派人发来的,人们选择接受哪份命令呢?  他们也许会各有各的选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时绝不会有人关心命令上面盖的大司农印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个大司农印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交战双方谁会取得胜利。  如果人们认为曹爽会胜,那曹爽征调粮草的命令上,就是只有一个曹爽的私章,又有谁敢拒绝呢?  如果人们认为曹爽会失败,那曹爽征调粮草的命令上,就是盖着玉玺,又有谁敢接受呢?  桓范把一个大司农印说得如此重用,本身就是在哄骗曹爽,只是为了坚定曹爽顽抗到底的决心罢了。  桓范说曹爽手边有皇帝,所以曹爽一声令下,就可以获得最多人的支持。如果皇帝真有如此了不起,那汉献帝就用不着受曹操的气了;如果皇帝真有如此了不起,那皇帝就不用受司马昭的气了。  事实上,桓范也没有把皇帝当回事。因为皇帝当时就在旁边,当时皇帝已十八岁了。桓范作为政府高级官员,不找皇帝商量这种天大的事情,却是和曹爽说个没完没了,他内心真把皇帝当回事吗?他都不马皇帝当回事,别人就会把皇帝当回事?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曹操打败敌人时,所依赖的主要是他的实力、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如果他缺乏实力,没有过人的勇气与智慧,曹操手中就是有皇帝,恐怕也绝不是吕布、张绣、袁术、袁绍、孙权等人的对手。  想当年,司马徒王允杀掉董卓之后,手中握有皇帝,更有吕布那种虎狼之将辅佐,但依然让董卓旧部(李榷、郭汜)打得只有失败自杀。  我不敢说,手中有皇帝毫无用处,我只想说,如果缺乏足够的实力,如果缺乏足够的智慧、勇气,手中拿着皇帝也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曹操之前,控制皇帝的人多了,但都也死于非命了。  曹爽的失败,是他十多年辅政失败的结果。绝不是高平陵之变时,几个偶然错误造成的。  司马懿选择曹爽兄弟出城之际发动政变,仅仅是为了追求兵不血刃、一网打尽的全胜效果。绝不是因为失去这种机会,就无法打败曹爽。以曹爽兄弟在这次事变中的表现,他们就是留在洛阳城中,又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呢?  桓范并不是什么有谋略的人。  从桓范的生平去看,他除了在高平陵之变时,发表过一段似是而非的高见之外,再也没有留下什么了不起的高见。而且从他的传记去看,他实际上只是一个热衷争权夺势的、自以为是的贵族代表。他所谓的智囊称号,恐怕也只是源于人们对他的奉承、甚至调侃吧。[注2]  司马懿、蒋济听到桓范跑出城去,显然不是害怕他给曹爽出什么高明的计谋,实在是害怕他鼓动曹爽去轻举妄动。因为司马懿、蒋济想收获的胜利是兵不血刃、一网打尽。如果曹爽轻举妄动,那肯定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才能取得这种胜利。  [注1]:我为为什么会说,曹爽集团当时一片沉默呢?  因为在曹爽决定投降之时,大将军府的主簿杨敞对曹爽说了一句:“你难道真的要交出权力,走上刑场吗?”于是后来就被人揭发出来,主管官员要逮捕杨敞,但司马懿原谅了杨敞。如果当时还有很多人说过类似的话,那杨敞绝不会因为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差点被杀头。  [注2];桓范出生豪门家族,所以很早就成了高级官员。  桓范当徐州都督时,曾与徐州刺史郑歧争夺房屋。争夺得不可开交之际,桓范竟然想滥用职权往死整郑歧,最后因此丢了官。  后来,桓范听说自己要给吕超当下属,桓范认为自己的资历、能力都比吕超高。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大呼小叫个没完没了。他老婆就对他说:“你从前与下属相争弄得声名扫地,现在又对自己未来的上司报以这种态度,世人会怎样看你呢?”  桓范无法反驳自己的老婆的话,顿时恼羞成怒打自己老婆。全然不顾老婆已怀孕,于是他老婆流产死了。  桓范曾写过一本书,桓范自己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于是就对太尉蒋济说了:“你应当好好的看看这本书,它对你很有帮助。”蒋济对于桓范这种自高自大的态度,感到非常不舒服。所以对这本书看也不看。桓范因此气得要命。  后来桓范为此事向蒋济寻碴挑衅,蒋济知道与桓范这种人相争开,肯定会闹得鸡飞狗跳,于是面对桓范的挑衅置之不理。  以桓范这种种表现,所谓“智囊”称号,真会是人们心悦诚服叫出来的吗?以桓范的这些表现,他真可能是一个什么深谋远虑的智谋之士吗?以桓范这些表现,司马懿、蒋济称桓范为“智囊”时,真没有调侃的意思吗?(详见《三国志、注》)
  每天顶一下 支持下楼主 拍个砖 顺便打个广告 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加入 明鉴映古历史群 群号:
嘿嘿 美女优先哦
欢迎大家 目前超级群已经满员 欢迎大家加入群   
  第二章
作为乱臣的司马家族  第一节
渐渐取代曹氏家族的司马家族  一、危机伺服的执政家族  司马懿首席执政官的位置,是通过政变方式取得的。所以此时的司马家族,已走上了不归路。换而言之,现在的司马家族,必须得把帝国首席执政官的位置牢牢握在手中。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家破人亡、满门抄斩。  看到司马家族后来成功了,我们总感觉司马家族篡位的过程非常轻松。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司马家族只要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可能就会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  高平陵之变后第二年。太尉王凌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六年。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七年。 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八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面对这四次挑战,司马家族都胜利了。所以在后人看来,这些胜利都也非常轻松。问题是,司马家族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是因为每一次对恃开始,普遍军政大佬都愿意站在司马家族的身后。如果普遍军政大佬都选择站在反对者身后,那结局就是另一副样子了。  这种局面的出现,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哪有这样容易呢?司马家族是乱臣贼子,这完全是公开的秘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家族能从皇权中汲取的力量非常有限。而挑战司马家族的实权派,也都拥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更可以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在这种生与死的对恃之中,司马家族并没有无可争议的优势。  挑战司马家族的势力集团,都也拥有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是大部分等着投机的势力集团,也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  单拿出一个势力集团,自然谁也无力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问题是,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司马家族恐怕也会像曹爽一样迅速的走向毁灭。  司马家族如果想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只有尊重这些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当然了,前提就是这些势力集团愿意承认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这也就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直不敢奢言篡位的主要原因。  对于挑战司马家族的人,我们总习惯性的认为他们是忠于曹氏皇帝的。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人们不断的挑战司马家族,绝不是因为他们忠于曹魏皇帝。他们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仅仅是因为他们想取代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罢了。  一切是显然的,谁打败司马家族,谁就会成为帝国的首席执政官。谁成为帝国的首席执政官,帝国的最高权力就会落入谁的手中。谁拥有这种权力,也绝不会把它交还给皇帝的。  曹魏的皇权已处于衰亡之中了,臣子之间的争斗,对曹魏皇帝而言,不过是狗咬狗的争斗罢了。因为不论谁取得了胜利,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因为不论谁取得了胜利,皇帝也不会拥有驾驭他们的能力。从这层意义上,当时臣子之间的争斗,并不存在什么所谓忠奸之分。
  第二节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一、谁来承担弑君之罪?  在魏明帝去世21年后,在高平陵之变后11年;也就是公元260年四月,皇帝终于下令晋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这一步走出,意味着司马昭距皇位更近了。  在这种背景下下,魏帝曹髦忍无可忍的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于是,皇帝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去攻打司马昭了。人们见到皇帝亲自披挂上阵,自然马上纷纷退后。人们不敢打皇帝,绝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忠君之心。如果他们真有什么忠君之心,就不会为司马昭效力了。  人们之所以不敢打皇帝,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再没有权力,那也是皇帝。一个人打死了皇帝,真可能什么事也没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面对皇帝亲自上阵,成济问贾充,“我们应该怎么办?”  贾充说:“司马昭养活你们这么多年,就为了让你们有朝一日给他卖命的。现在需要你们卖命了,你却问我该怎么办?你说该怎么办呢?”  而据另一个版本,贾充当时是如此说的:“如果司马昭失败了,以你和司马昭的关系,还能有活路吗?”  不论哪个版本,贾充说的话都非常有道理,于是成济上去就是一戈,皇帝顿时倒在了血泊中。  我们也许会说成济愚蠢。  问题是,贾充说的话非常在理。司马昭养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给自己卖命的。现在需要他们卖命了,他们却选择逃避,司马昭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问题是,贾充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成济作为司马昭的亲信爪牙,如果皇帝把司马昭打败,成济也是没有活路的。  从这层意义上,成济是没有什么选择的。因为朝前、向后都是死路一条。而选择杀皇帝,虽然也是死路一条,但多少还有一点点活的希望!  成济当时的选择,已是最聪明的选择了。因为成济问贾充应该怎么办,就是在想着推卸责任。  他先请示贾充再杀皇帝,那就叫奉命行事了。因为主谋者就成了贾充。。从这层意义上,成济的这种算计是成功的,因为后人都也认为贾充才是真正的凶手。  成济可以选择指挥手下杀皇帝吗?显然也不是可以的,因为指挥别人杀皇帝,比奉命行事杀皇帝罪更大。成济兄弟没有理由去选择前者。  贾充如果也像成济一样玩小聪明,他就应该火速请示司马昭,问司马昭应该怎么办。问题是,贾充敢这样做,他肯定会丧失政治前途的,甚至会不明不白的全家惨死。一切正如贾充对成济所言,司马昭养你们,就是为了让你们给他卖命,现在需要你们卖命了,你们却因为怕死而大耍滑头,你真以司马昭是傻子吗?  所以,贾充只有硬着头皮指挥成济杀皇帝。  当时可以选择不杀皇帝,而把皇帝活捉了吗?显然是不可以的。  因为,杀皇帝自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打伤皇帝、捆绑皇帝,同样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从理论上,一个臣子敢打伤皇帝、捆绑皇帝,也绝对得够得上满门抄斩了。  既然要得罪皇帝,就索性得罪到底吧!  更主要的是,曹髦敢率人杀司马昭,已注定不会有活路了。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承担杀曹髦的罪责?成济不想承担这种罪责,所以就请示贾充; 贾充不想承担这种罪责,就把皇帝活捉了让司马昭处置。难道他们真想让司马昭承担这种罪责吗?  人可以推卸责任,但想把责任推到决定自己命运的大佬身上,那可实在是选错对象了。面对这种责任,你最聪明的选择,就是自己全部承担过来,这也许是危险的,但绝对是你最聪明的选择。贾充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  从皇帝决定攻打司马昭之时起,皇帝已必死无疑了。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承担杀皇帝的罪名?这种罪名,没有想承担,也没有人敢承担。但这种罪名总得有人承担吧。而且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有人想把这种罪责推到司马昭身,他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二、谁是真正杀皇帝的凶手  曹髦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皇帝被杀了,总得有个人出来偿命。现在的问题,应该让谁来给皇帝偿命呢?  让司马昭来偿命?皇帝实在不够格!  让贾充来偿命?皇帝依然不够格!  当然退而求其次,只能让成济来偿命了。  我们常常把杀掉皇帝的罪责归到贾充头上,但这和把杀皇帝的罪责归到成济头上,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事实上,他们两个人都是在为司马昭卖命。因为他们在杀皇帝之时,都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都知道,杀皇帝那注定是引火烧身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敢让皇帝冲进司马昭家里,司马昭也会杀他们全家的。  事后,许多人都大义凛然的谴责贾充弑君,好像他们真是忠于皇帝的人。其实,基于忠君的立场,他们都也不是忠臣。真正杀掉皇帝的凶手是谁?显然是司马昭!他们却一个劲的谴责贾充,本身就是在为司马昭推卸罪责。他们一个劲的谴责贾充不忠于皇帝,却依然在为乱臣司马家族效力。基于忠君的观点,他们哪一个是忠臣呢?  皇帝被杀了,所有的臣子都陷入了两难之中。因为皇帝被杀了,作为臣子你总得出来表表态吧!问题是大家应该怎样表态呢?  抛开现实的政治利害,大家普遍的看法肯定都是:“这个魏帝曹髦也太不审时度势、太自不量力了。以他的实力想杀司马昭,那不纯粹是拿鸡蛋碰石头吗?所以魏帝曹髦的死,那纯粹是他自找的!”  问题是,这种观点谁敢表达呢?因为一个人表达这种观点,那岂不是等于在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为在这种观点里,本身就是说司马昭毫无人臣之心。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想杀司马昭,司马昭就可以杀皇帝?这种观点本身,就是说司马昭是乱臣贼子。  所以上面的观点虽然是事实,也是人们共同的观点,更是为司马昭杀皇帝辩护的。但没有一个人敢表达这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实在有损司马昭虚伪的忠臣面孔。  基于皇权的观点,大家如果真是什么忠臣,他们的看法肯定都是:“你司马昭把皇帝逼得忍无可忍了,皇帝才会想杀你。皇帝想杀你司马昭,你司马昭就敢指挥人把皇帝杀掉。你司马昭再怎么表演,也无法掩饰你弑君之罪。”  问题是,这种观点谁敢表达呢?因为一个人敢表达这种观点,肯定马上就得给皇帝去殉葬。所以这种忠君的观点,也绝没有人敢说的。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只能在两极之间找一个平衡。于是大家就都把矛头指向了贾充。贾充对此,那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  成济亲手把皇帝捅了个透心凉,这位老兄被满门抄斩之时,也只是一个劲的高呼:“我杀皇帝,是贾充叫我干的,这不关我的事!”这位老兄就是被满门抄斩之时,也不敢把矛头指向司马昭。  问题是,即使没有贾充下令杀皇帝。这位皇帝能有活路吗?显然也是没有的!因为没有贾充下令杀皇帝,自然还会有张充、王充、李充下令杀皇帝的,如果没有这充、那充,司马昭也会亲自下令杀皇帝的。曹髦总不可能靠一个皇帝的空头衔,就把司马昭打败吧!
  第三节 说忠臣谁是忠臣  一、皇帝如何又变成了高贵乡公  曹髦是皇帝,绝不是高贵乡公。  曹操没有当过皇帝,历史书中也称他为
武皇帝;司马懿也没有当过皇帝,历史书也称他为宣帝。曹髦明明当过皇帝,历史书却总称他为高贵乡公。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昭杀掉曹髦后,一方面得玩着虚伪的忠君表演。开口闭口什么:“听到皇帝想杀我的消息,我顿时感到万念俱灰,我本来想乖乖接受皇帝的制裁,但想到如果我这样做了,那将会使大魏帝国陷入危险境地,所以我不得不苟活下来。”  当然了,高级官员们在司马昭的带动下,也都做出种种动人的忠君表演。总而言之他们听到皇帝被杀的消息后,那好像听到天塌下来一样。  但这一切,都不过是表演罢了。  因为他们在做这番表演的同时,更做着另一种表演。那就是在司马昭的暗示下,帝国上下开始了全面的揭批曹髦罪行的运动。  这种运动,先由皇太后发出一份书面材料。总而言之,曹髦是一个不忠(不履行皇帝职责)、不孝(一再试图害死太后)的人,他根本不配当皇帝。  对于这种毫无可信度的书面材料,那些哭着喊着,曾做过种种忠君表演的忠臣们,都表示了认同。看到皇帝受到这种诽谤,那些曾哭着喊着忠于皇帝的臣子们,谁曾替皇帝辩白一句呢?  那些曾对魏帝曹髦之死,表现出要死要活的忠臣们,现在都掉过头来诽谤魏帝曹髦了。总而言之,曹髦根本就不配当皇帝。  在过种背景下,曹髦虽然死了,也得剥夺他皇帝的称号。因为曹髦的所作所为,不要说拥有皇帝的称号了,就是连一个贵族的称号也不配拥有。  事实上,曹髦能保留一个高贵乡的称号,也是一些大臣认为,曹髦虽然丧心病狂,但臣子却不应该把事做得太绝了,所以给曹髦保留了一个贵族的称号,于是大魏皇帝就摇身一变成了高贵乡公。  于是当了六年皇帝的曹髦,在历史书中就变成了高贵乡公。于是人们在谈到魏帝曹髦之死时,就不再说什么大魏皇帝曹髦之死了,就变成了高贵乡公曹髦之死。  死去的皇帝受到这种诽谤与侮辱,那些所谓的忠臣们,都视若无睹更落井下石。就是如此,这些所谓的忠臣们,也从不忘标榜自己是忠臣。什么是又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大约就是说这些所谓的忠臣吧!
  二、高贵乡公何在?  在晋帝国建立许多年后,瘐纯和贾充因为争权夺势成天闹矛盾。有一次,两个人在酒后吵架,贾充骂瘐纯说:“你爹年老多病,你也一大把年纪了,却贪恋权势不回家伺侯你爹,你太不孝顺了。”瘐纯就回敬贾充说:“高贵乡公何在?”贾充顿时又羞又恼,又无地自容。  事实上,瘐纯拿所谓的高贵乡公说事,只是逞口舌之快罢了。因为称曹髦为高贵乡公,本身就是不把曹髦当回事的说法,因为曹髦是大魏皇帝。  一个臣子在说到曹髦时,连一句皇帝都不称呼,只称他为高贵乡公。这叫什么忠臣?  瘐纯这样质问贾充,那纯粹是酒后信口开河。因为瘐纯质问贾充的话,纯粹是政治的禁区。这种话自然能把贾充顶得有苦说不出来,问题是这种话,显然也把矛头指向了死去多年的司马昭。魏帝曹髦死前不久,曾说过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既然如此,庾纯的政治前途,自然不会有什么光明可言了。  大晋帝国依然是皇权政治,所以贾充听到庾纯质问他“高贵乡公何在”时,自然又羞又恼却无话可说了。因为贾充有一千句话可以反驳瘐纯,但哪一句话也不是可以随便乱说的。  如果在一个民权国家中,贾充听到庾纯质问他“高贵乡安在”时,自然可以把瘐纯反驳的哑口无言。  天下是天人的天下,谁能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谁才配执掌天下。曹髦不能代表天下人利益,我贾充杀了他,有什么了不对?  司马昭能代表天下的利益,我贾充为了天下人的利益,坚定不移的拥护司马昭,又有什么不对?  在司马昭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国家从曹髦的罪恶统治中得以解放。你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却一个劲的怀念曹髦,你到底是想干什么?  问题是,这种理论只能在民权国家中存在。总而言之,大家都开口闭口代表百姓的利益,至于是不是如此,恐怕只有上帝知道。在皇权政治下的贾充,哪敢用这种理论反驳“高贵乡公何在”的质问呢?  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配当皇帝的观点,虽然在皇权政治下,也常被统治者吹捧。但这种观点,显然有着难以去除的乱臣贼子气。除了臣子想篡位时,平时谁敢宣扬这种观点呢?  因为在皇权政治下,最喜欢宣扬的观点永远都是:“皇帝是傻子(比如象后主刘禅),皇帝是个卖国贼(比如象宋高宗),天下臣民也应该永远忠于他。”什么代表天下人利益的人才配当皇帝,这不纯粹是乱臣贼子的言论吗?  大晋帝国依然是皇权政治,所以瘐纯那种“高贵乡公何在”的质问,自然可以让贾充哑口无言。因为这种话在冠冕堂皇的地方,自然是神圣的,根本没有一个人敢公然反驳他。但实际上呢?它却是一点也不神圣。因为魏帝曹髦被杀后,马上就被诽谤、侮辱的言论埋没了。总而言之:“曹髦那号人,根本就不配拥有皇帝的称号,所以曹髦虽然死了,他皇帝的称号也应该剥夺了。”所以庾纯在质问贾充时,绝不说“魏帝何在何?”而说“高贵乡公何在?”  其实,对于庾纯的这种质问,贾充随便一句话,都可以把他们顶得哑口无言。  总而言之:“你们作为曹魏帝国的臣子,为了利益都向司马家族屈膝投降了。你们有什么资格称自己为曹魏帝国的忠臣?”再总而言之:“你们身为大晋帝国的臣子,却一再表示自己忠于曹氏帝国,你们有什么资格称自己为大晋帝国的忠臣?”再总而言之:“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都不过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伪君子罢了。”  但是,贾充哪敢用这种话反驳那些所谓的忠臣呢?于是,贾充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三、谁是亡国之人  吴国后来被晋国灭掉了。  吴国的臣子们,溶入晋国大家庭后,都忘记了亡国之痛。总而言之酒照喝、戏照看、权照争。虽然这些人没有发出“此间乐、不思吴”的豪言壮语。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哪有资格嘲笑后主刘禅呢?  面对吴人这种不知羞耻的态度,终于有正人君子忍无可忍出来责骂了:“你们作为亡国之人,没有半分哀痛之情,却是一副麻木不仁的表现,你们还有点廉耻吗?”  对此,普遍吴国人顿时感到羞愧的无地处容。  但有人对这种所谓的正人君子,却是一脸的不屑,真是自己是婊子,却骂别人不贞洁。官场之中混事,谁也别说谁,我们没有廉耻,你老兄就有了?  于是就有人给这位正人君子,普及了一点历史常识。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三国复归晋。这是小孩子都会背的中国历史年代歌谣。我们吴国自然让晋国灭亡了,但你老兄好像也不是生来就是晋国人吧。我们吴国自然是灭亡了,但你老兄的故国魏国,好像也灭亡了。我们吴国人没有因此表现出亡国之痛,你们魏国人就表现出了?甚至而言,您老兄现在也不是一副此间乐,不思魏的样子?  那个正人君子,顿时一脸羞愧哑口无言。  什么忠君爱国,那纯粹是皇权的宣传罢了。  那个责骂贾充不忠的瘐纯,如果用忠君观点来说,也不过是一个三姓家奴。因为他曾是大汉帝国的臣子,后来成了曹魏的臣子,再后来又成了晋帝国的臣子。  所以,拿这种大道理责骂人,本身就叫上纲上线。拿这种大道理上纲上线,这绝不是讨论问题的方法。  但我们的历史,却总喜欢拿这种大道理说事,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皇权的历史。  亡国的吴人,在晋国那是“此间乐,不思吴”。于是有正人君子认为吴人的这种态度是可耻的。  但是,用冠冕堂皇的观点反驳正人君子,岂非也是一抓一大把?  总而言之:“现在天下统一了,你却认为吴国、蜀国、魏国的人,都应该思念故国。你这是想干什么?你这不是公然制造分裂帝国的言论吗?”  再总而言之:“我们吴国人一直在暴君孙皓的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现在伟大的领袖司马炎把我们解救了出来,你却认为我们应该对此报以哀痛之心,你这是想干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用所谓的大道理讨论历史,那永远也探求不到历史的真相,甚至连社会的真相也探求不到。但我们历史,却从来都是用大道理来记录的!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的最初蓝本
孙吴帝国  一、鱼大吃虾、虾大吃鱼的君臣关系  东吴政权,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最初蓝本。总而言之,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不信任引发的亲情悲剧,皇帝与臣之间的猜忌,引起的皇帝被废、权臣被杀接连出现。  孙权活着的时候,帝国官员就因为皇储之争分成两大派。一派拥立太子,一派拥立鲁王。最后双方弄得不可开交,孙权遂先废了太子,后逼令鲁王自杀,更因此杀了一批卷入皇储之争的文臣武将。  这种皇帝让太子、亲王分庭抗礼,最后引发人伦惨剧的事,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孙权之前有,在孙权之后也有。  孙权71岁死,他死的时候小皇帝孙亮刚刚九岁。  让亲王与太子分庭抗礼,最后搞得太子与亲王争斗不休。放着众多成年的儿子不用,却让一个幼儿当太子。这也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孙权之前有,孙权之后也有。  对于这一切,皇权喜欢用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解释,但究其实质都是因为父子、兄弟之间为了权力勾心斗角所产生的。  孙权死后,小皇帝孙亮不能让权臣孙琳满意,孙琳就把小皇帝废掉了。孙琳废掉小皇帝后,就让小皇帝的哥哥刘休来当了皇帝。  权臣孙琳废立皇帝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全家死于非命。一个臣子能废立皇帝,那他与皇帝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因为臣子有了这种力量,就不可能安心当臣子了,而皇帝也绝不可能信任他了。  景帝孙休死后,把自己儿子托孤给权臣张布。但景帝孙休刚死,张布就把景帝孙休的太子踢到一边,而让另一个皇族成员孙皓当了皇帝。  张布做这种选择之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非常多的,总而言之政局动荡国赖长君,总而言之孙皓德才兼备,所以应该让孙皓取代太子成为新皇帝。  根据自己的意愿操纵皇帝人选,在历史上不是什么新鲜事。当然了一个臣子敢干这种事,通常是不会好下场的。因为一个臣子有力量干这种事,那皇帝看着他肯定会睡不好觉的。  从前的周勃曾这样做过,从前的霍光也这样干过。但结果呢?周勃后来被汉文帝差一点弄死在监狱之中,霍光全家则被汉宣帝杀掉了。所以张布等人敢干这种事情,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于是张布被皇帝孙皓杀掉了。  东吴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产生的。  皇族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猜忌、争斗;皇帝与臣子之间的猜忌、争斗。使帝国越来越缺乏凝聚力了。  孙权活着的时候,纵容鲁王与太子相争。遂使帝国分为太子、鲁王两大势力集团相争。最后太子被废、鲁王被杀,双方的支持者大批被杀。  孙权死后,他的小儿子孙亮虽然成为皇帝,却无力驾驭权臣,最后被权臣孙琳所废。至于景帝孙休的太子,连皇帝都没有当成就被权臣张布排挤出了政治舞台。  孙权死后,权臣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被杀,权臣孙琳被杀,权臣张布被杀。  孙皓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为东吴皇帝的。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猜忌臣子,臣子不服皇帝。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我们在评说孙皓之时,常常会模糊这种背景。  一个帝国臣子看皇帝、太子不顺眼,就马上拥戴自己认可的人当皇帝,一个帝国的臣子,爬上权力顶峰的结果就是死于非命。作为一个帝国,已陷入这种局面,他后来被强国所灭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我们后来把东吴的灭亡,却显然是过多的归于了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残暴。  皇权政治下的历史,总是要突出皇权的神圣、神秘。所以人们不会从东吴皇权衰弱,皇帝与臣子之间的猜忌、残杀中,寻找东吴灭亡的原因。因为过多的从这方面寻找原因,会冲淡皇权的神圣、神秘。  在这种背景下,孙皓遂变成一个毫无理性的丑角形象。  孙皓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人们在记录他时,显然只能用一种完全丑化的笔法了。  但这显然不会是真实的孙皓。  南朝的斐松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虽然事隔一百多年,但他依然还可以找到一些为孙皓辩白的文字。可见把孙皓丑化成一个变态妖魔的形象,只是一些主流社会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未必受到所有人的认可。[注1]  [注1]:吴平后,晋侍中庾峻等问皓侍中李仁曰:"闻吴主披人面,刖人足,有诸乎?"仁曰:"以告者过也。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盖此事也,若信有之,亦不足怪。昔唐、虞五刑,三代七辟,肉刑之制,未为酷虐。皓为一国之主,秉杀生之柄,罪人陷法,加之以惩,何足多罪!夫受尧诛者不能无怨,受桀赏者不能无慕,此人情也。"  又问曰:"云归命侯乃恶人横睛逆视,皆凿其眼,有诸乎?"仁曰:"亦无此事,传之者谬耳。曲礼曰视天子由袷以下,视诸侯由颐以下,视大夫由衡,视士则平面,得游目五步之内;视上於衡则傲,下於带则忧,旁则邪。以礼视瞻,高下不可不慎,况人君乎哉?视人君相迕,是乃礼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正使有之,将有何失?"凡仁所答,峻等皆善之,文多不悉载。
  二、 诸葛亮的神话  诸葛亮的忠心,只是一个神话。  皇帝在托孤之时,都希望自己所托付的人,能像诸葛亮一样忠于幼主。但结果?托孤之臣通常都是无法善终的。总而言之,托孤之臣不是死于非命,就是当了乱臣贼子。  三国之时,一枝独大的托孤之臣,实际上只有诸葛亮善终。曹魏的司马懿当了乱臣贼子,孙吴的诸葛恪、张布都是死于非命。  西晋的杨骏、司马亮都也是死于非命。至于东晋、南北朝之时的托孤之臣死于非命的、成为乱臣贼子的,就更多的数也数不清了。  诸葛亮与后主刘禅的和睦相处,那实际上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是建立在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因素之上,绝不是一个诸葛亮的忠心可以解释。  如果诸葛亮也是一个兄弟、子侄众多,且占据帝国中央、地方权力要职的豪门家族。刘备、刘禅还敢那样信任诸葛亮吗?显然也是不敢的。  诸葛亮只是一个官僚,我这里所说的官僚,绝没有任何贬意。这里所说的官僚,是说诸葛亮没有豪门背景,也没有自己政治集团的背景。从这层意义上,诸葛亮如果不尊崇后主刘禅,就根本无法保持自己在蜀汉帝国的地位。从这层意义上,诸葛亮的利益是与后主刘禅紧密捆绑在一起的。这也就是刘备、刘禅敢信任诸葛亮,诸葛亮能一直忠于蜀汉政权的主要原因。  如果失去这种背景下,指望一个人的忠心成为诸葛亮,那永远是一种想象。  臣子的势力比皇帝还大,那臣子永远也不会忠于皇帝的。  如果有这种例外,那从来都是一种传说,一种皇权政治编造出来的传说。  就是李世民那种据说伟大的人物,一旦感觉有机会当皇帝,都会去逼自己的父亲(老皇帝)退位、杀自己的哥哥(太子)争夺皇位。总而言之冠冕堂皇的理由多的是,经典的理由就是,如果我不去篡位,天下百姓就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  强者不会长久的听命于弱者。  让一个强者长久的接受一个弱者的指挥。这本身就是违背人本性的。换而言之,让一个强势的臣子,长久的听命于一个弱势的皇帝,这本身就违背人本性的。  诸葛亮可以当忠臣,但前提是后主刘禅必须得听他指挥。  如果后主刘禅,一心想让诸葛亮听命于自己,那诸葛亮恐怕也只有冒险去当乱臣贼子了。  诸葛亮可以当忠臣,前提是后主刘禅有个枭雄的父亲,他可以给后主刘禅构建好了稳固的政治格局。失去这种背景,诸葛亮也恐怕会忍不住要当乱臣贼子的。  孙权作为与刘备相提并论的乱世之雄,只因后来设计的政治格局出现了偏差。所以孙权死后不久,孙吴帝国内部君臣关系,就已开始了鱼大吃虾、虾大吃鱼的游戏。  曹氏家族费尽心机建立的帝国,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就发生了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  至于两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间,没有一个皇帝能构建起稳定的政治格局,所以皇帝被控制、被废、被杀已成为最司马空见惯的事情。  皇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  在权力面前也是没有什么温情可言的,人的忠心、道德也都是靠不住的。人们忠于皇帝,仅仅是源于利害关系、力量关系。如果皇帝缺乏控制臣子的力量、利害关系,那臣子自然不会把皇帝当回事了。  曹魏帝国的灭亡,实际上早在魏文帝曹丕之时就已奠定了。  曹丕用人制度,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度,显然是代表着豪门大族的利益。当然这种制度绝不是曹丕造就的,也不是曹丕能改变的。因为随着豪门家族势力越来越大,这种制度自然会无可避免的会出现。  曹丕对皇族的态度,一直是报以猜忌、防范的态度。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皇族势力越来越弱。曹魏帝国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皇帝在缺乏私人力量的背景下,驾驭着一个由众多豪门代表、军政大佬构成的政府。  我无意说魏明帝发展皇族、外戚、亲信的力量,就能够保障皇权的稳固。因为后来的司马炎看到了魏明帝的错误,于就大力发展皇族、外戚、亲信的力量,但结果呢?它并不能挽救晋帝国的迅速灭亡。因为在豪门家族兴起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之时,皇权本身就已陷入了极度衰弱的阶段。
  第五节
开始彻底凌驾于军政大佬之上的司马昭  一 、
篡位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乱臣贼子篡位,最难的事情不在于如何控制皇帝,也不在于如何控制中央政府。能控制皇帝的人很多,能控制中央政府的人也很多。比如,历史上许多太后都曾作到这一点,但真正能成为女皇的只有一个武则天。比如,历史上许多外戚都曾作到这一点,但能成为王莽的人却是屈指可数。  乱臣贼子篡位最难的事在于,如何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到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否则你控制一个皇帝、一个中央政府,那实在等于以一隅之地与天下对抗。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董卓控制了皇帝,也控制了帝国的都城,但等待他的却是十八路诸侯的集体攻打。  如果把帝国比做一个公司。那在皇帝的权力被架空后,仅仅是意味着公司被重新改组了。换而言之,公司从前的产权归大老板所有,而现在则归众多股东共同拥有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只是成了最大的股东、兼公司总经理。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自然不敢去奢求当皇帝了。因为皇帝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称号,你当皇帝,就等于宣布天下是你家的天下。  作为一个大股东、兼总经理,在许多大股东并存的背景下,你敢公然宣称整个公司就是你家的,肯定是不想当总经理了。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直还需要皇帝高高在上,皇帝高高在上就表示,司马家族承认自己只是众多股东之一,而绝不帝国的所有者。  司马家族后来的历程,就是利用总经理之权不断兼并其它股东、分散其它股东的股权。而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努力,司马家族在公司内拥有的股份越来越大,而其它股东拥有股份越来越分散。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帝国越来越变得像司马家族的私人财产了。  如果把帝国比做一个公司,一个人是不是公司主人,主要是看公司的所有权在不在他手里。如果公司的所有权在你手里,你就是一个婴幼儿,也是公司的主人。如果公司的所有权不在你手中,你就是当了公司的总经理,也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罢了。  许多人认为成为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就有资格作乱臣贼子;许多认为成为最高行政长官,就有资格作乱臣贼子。这通常都是他们的幻觉,因为当一个乱臣贼子如果真的如此容易,那所谓的世袭制早就在历史上消失了。  因为按这种观点,那高级军事长官、行政长官岂非随时都有机会接了皇帝的班?因为按这种观点,太子哪还有机会接皇帝的班呢?
利令智昏的钟会  公元262年,司马昭开始大举伐蜀。  伐蜀的最高指挥官钟会,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伐蜀胜利后,他就阴谋清除异己、笼络蜀中官员。钟会认为凭借他手中握有的军队,以及蜀中的资源,打出消灭乱臣司马昭的旗号,一定可以取代司马昭的。钟会也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即使无法打败司马昭,也可以割据蜀中的。  但这只是钟会的一种幻觉。因为此时的钟会不过是司马家族的一个高级打工仔罢了。凭他这点实力就敢造司马家族的反,他也把造反看得太容易了。  在杀掉了邓艾后,钟会以为那二十万伐蜀大军,已完全属于自己了。  问题是,军队的各级将领,因为钟会赏识提拔起来的人有多少呢?显然少得可怜。二十万的将士,一心想造司马昭反的人有多少呢?显然更少的可怜。既然如此,钟会离开了司马昭,又靠什么指挥这枝军队呢?  钟会认为自己是这枝军队的最高统帅,所以自己一声令下,这枝军队就会跟随他造司马昭的反。那只是他的一种幻觉。因为军队的所有权还在司马昭手中,钟会只不过是司马昭的一个高级打工仔罢了。  钟会在为司马昭效力之时,自然可以指挥动那二十万大军。如果他决定背叛司马昭之时,那他是另一回事了。  就好像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他有权指挥公司的所有员工。问题是,除非这家公司是他开办的,否则当他与自己雇主反目成仇后,就会完全丧失这种权力。  钟会能指挥这二十万大军,仅仅是因为他是司马昭亲自任命的最高指挥官。现在他背叛了司马昭,他靠什么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呢?  在这种背景下,钟会也许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让自己的亲信(在蜀汉姜维的协助下),在魏军高级将领中展开一次大清洗。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姜维的亲信,大举接管曹魏军队指挥权。  钟会一度有这种选择,而姜维更一再怂恿他这样做。问题是,这种选择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那就是钟会这种选择成功了,钟会就只能给姜维当附属了。钟会之所以能控制姜维,主要因为他是魏军的最高统帅,如果钟会自己杀掉魏军各级将领,请求姜维协助自己控制魏军,那钟会还靠什么让姜维听令自己呢?  更主要的,钟会即使杀光魏军上层将领。让自己、姜维的亲信接管魏军的指挥权。实际上也是无法控制这枝军队。  因为这二十万大军都是北方人,他们的家属都在北方。他们是一枝入侵敌国,并征服敌国的军队。现在,只因为主帅的个人意愿,就造成自己军队将领大举被杀的事实;现在,只因为主帅的个人意愿,就让敌国将领大举接管他们;现在,只因为主帅的个人意愿,就让他们在敌国将领的指挥下打回老家去。这一切也实在太荒唐了!面对二十万手持武器的壮丁,你让他们接受这种荒唐的事实,那不是更荒唐吗?  钟会可以指挥这二十万大军,仅仅是因为他是这枝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靠一个最高军事长官的头衔,就可以指挥这样这枝庞大的军队,仅仅是因为这个军队是一个有组织的集团。现在钟会亲自带头从根本上破坏了这个集团的组织结构,他还靠什么指挥这枝军队呢?  我们从钟会的狂妄无知,看出来司马懿的谨慎。司马懿在魏明帝托孤时,其军政两界的影响就早已远远超过了钟会。但司马懿面对曹爽那种草包的排挤,都要一再退缩。司马懿在这种背景下,足足夹着尾巴过了快十年。但钟会呢?他在平蜀之时,且不说司马昭手下能与他相提并论、甚至影响力超过他的人多的是;就是在伐蜀大军中也有卫瓘,足以与他分庭抗礼。但就在此时,钟会就已产生了超越人臣本份的想法。
对司马家族的意义  伐蜀的胜利,使蜀中的利益集团开始溶入曹魏帝国。作为亡国的蜀中利益集团,他们自然不敢在曹魏帝国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纵横开合,所以他们只有接受司马昭的改造、领导。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昭控制的权力资源,自然会迅速膨胀起来。  对外扩张的胜利,为权臣赢得的绝不是简单的声望。更主要的是新扩张出来的地区,常常就是权臣的新势力范围。当权臣想压制其它军政大佬时,就会拥有更多的权力资源。这也就是平蜀之后,司马昭权力能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权臣无法篡位,通常绝不是因为他无法打败皇帝。而是因为他无法让自己彻底凌驾于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之上。  权臣篡位,绝不仅仅威胁了皇帝的利益。更主要的是,这意味着他需要让自己从前的长辈、长官、同僚都必须彻底屈服于他。让自己从前的长辈、长官、同僚见到自己就先磕头,自己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这远比控制一个皇帝要难的多。  皇帝成为傀儡后,一直还能高高上,主要就是因为权臣从前的长辈、长官、同僚通常总会不约而同制约权臣。因为权臣一旦篡位,那曾在权臣之上的、曾与权臣平起平坐的军政大佬们,就只有彻底蜷伏于权臣之下了。  面对篡位的权臣,从前的军政大佬就只有两条路选择。一是完全蜷伏于权臣脚下;二就是起兵反叛;第三条路是没有的。因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你接受了权臣当皇帝的事实,你就得完全听从他的命令,否则你通常只有家破人亡。在这种背景下,从前的军政大佬们总是会想尽办法阻止权臣篡位的,当然了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宣扬皇权神圣的观点。  面对皇权神圣的观点,一心想篡位的权臣,是不敢公然否定的。因为权臣篡位的目的就是当皇帝,如果否定了皇权神圣的观点,他当了皇帝与当执政大臣就不会有本质区别了。  在这种背景下,权臣如果感觉自己没有让军政大佬都屈服于自己的实力,就绝不敢贸然称帝的。当然了,他贸然称帝的结果,通常就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伐蜀的胜利,使司马昭所代表的势力集团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军政大佬、豪门代表,自然越来越无法与司马昭分庭抗礼了。在这种背景下,军政大佬们面对司马昭的礼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了。
  五、开始彻底凌驾于军政大佬之上的司马昭  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虽然成了帝国的执政官。但司马懿与其它军政大佬、豪门代表依然是平等的关系。最简单而言,司马懿与这些人相见时的礼节,是一种平等的礼节。司马懿如果没有疯了,就绝不敢让这些人一见自己面就先磕头。  在公元264年,也就是在曹魏帝国伐蜀胜利后。曹魏帝国的军政大佬们,商量在新的一年里,应用什么礼节与司马昭相见时,发生了分歧。因为普遍人都认为应该对司马昭用下拜的礼节。但有人却认为,我们和司马昭都是曹魏帝国的高级官员,我们向司马昭下拜,这有些不合适吧!  当然了,坚持以平等礼节与司马昭相见的人,实际上只有司空王祥一个人。而司空王祥表示用平等礼节与司马昭相见的理由,实际上也充满了投机性。因为王祥说不应该向司马昭下拜的理由是:“三公与王只有一阶的差别,以三公的身份向王叩拜,实在有些不合乎礼法。”问题是,这岂不是说除了他们这种级别的人,其它人都应该向司马昭下拜了?在司马昭还没有公然篡位之时,就能让从前的军政大佬对自己做出这种让步,司马昭应该满意了吧!  而且司马昭还没有公然篡位,曹魏帝国的三公就向司马昭下拜,岂非等于用另一种方式向天下宣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想篡位的心,那是路人皆知。但对于这种路人皆知的事实,司马昭却是成天装模作样。总而言之,他好像还是什么忠臣。在这种背景下,王祥坚持以平等的礼节见司马昭,其实是一种最大胆的阿谀方式。因为这等于对司马昭说:“人们都说司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我一点也不知道,在我心目中,您始终是大魏帝国的忠臣。”  司马昭对于王祥这种大胆的阿谀方式,自然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司马昭把王祥大大的表扬了一番。  司马昭其实并不想当皇帝。但大魏皇帝非要把位子让给他;但天下臣民非要让他当皇帝。如果失去这种背景下,司马昭那是想一辈子都当大魏帝国的忠臣!  这就是政治表演。而王祥则是用一种非常大胆的方式说,这种政治表演绝不是表演,这是司马昭内心最真实的态度。  但不管司马家族还做着怎样的政治表演,司马昭之心,也是路人皆知了。  司马昭距离帝位已是越来越近了。但他终于没有机会登上帝位,因为此后仅仅一年时间,司马昭就死掉了。  但司马昭所得到的这一切,并不会因此消失。因为司马懿死后有司马师,司马师死后有司马昭,司马昭死后自然还会有后来人。总而言之,司马家族辛苦奋斗来的一切,绝不会因为司马昭的去世而消失。
  六、自古皇帝轮着坐      司马家族欺凌皇帝,一步一步篡夺皇权。基于皇权的立场去看,自然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哪个家族拥有皇权,不是依靠抢夺、篡夺呢?  当然了,他们可以美其名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统一天下、反抗暴君、天数使然。但总的来说,自古皇帝轮着坐,明天轮到我家来。  他们后来修成正果了,所以就一再强迫人们接受天下就是他们家的事实,然后把任何试图抢夺天下的人,都说成是大逆不道的。问题是他们干这种事时,怎么不发表这种言论呢?  我在看魏晋南北朝史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像曹操、司马懿、司马昭那种政治强人,其道德才能都有可称道的地方,但每当有人挑战他们地位时,史书都会报以有意无意的赞扬之声。  而像曹芳、司马衷那种人,实际上都也不是合格的统治者。但每当有人挑战他们地位时,史书都会报以有意无意的谴责之声。  这叫什么事?难道我们的历史,就喜欢一些无能之辈统治天下?  皇权政治下,写历史的人,必须得先为天下找一个合法的主人。否则历史就会写成“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得之。”而这种观点显然是与皇权思想背道而驰的。所以皇权政治下写出来的历史,总会先把天下假定为某个皇帝、某个皇族的,别人与这个皇帝、这个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的。  最初写历史的人,把天下假定为是刘氏皇族的,所以任何外姓之人,敢与刘氏皇族成员争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  后来刘氏皇族彻底衰亡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新主人。于是曹氏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就摇身一变就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主人。于是现在谁与曹氏皇族争权夺势,就是大逆不道的。  后来曹氏皇族彻底衰亡了,但写历史的人,仍然得为天下再找一个新主人。于是司马家族,这个从前盗取天下的“贼”,就摇身一变成了天下合理、合法的新主人了。现在谁再与司马皇族争夺天下,就是大逆不道的了。  其实呢?天下从来也不属于刘氏,也不属于曹氏、更不属于司马氏。天下本无主,谁有实力谁夺之。如果说得冠冕堂皇些,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谁代表天下人的利益谁配执掌天下。  皇权本身并不没有什么神圣的。如果控制天下的家族实力足够,皇权自然是神圣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家族实力衰弱之后呢?那所谓的乱臣自然会接踵而至。  从曹魏帝国开始,皇权就已没有什么神圣、神秘可言了。因为此后四五百年,所谓的帝国那是走马灯一样的出来;所谓的皇帝,那是接二连三的死于非命;至于所谓的乱臣贼子,那更是成群结队的出来进去。  曹氏家族崛起历史舞台,大约是公元196年,那一年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那一年,曹操还是汉帝国的臣子。但他却实在没有把皇帝真正当过回事。那一年司马懿17岁!  曹氏以臣子的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足足有24年,在公元220年时,曹丕遂把汉献帝踢下政治舞台。那一年司马懿41岁。  换而言之,直到司马懿41岁时,曹氏家族才刚刚脱去贼皮变成皇帝的。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权在司马懿一辈人眼中,哪有什么神秘、神圣可言?再换而言之,曹氏皇族给大家讲什么忠君爱国时,有几个会发自心底的把它当回事呢?  曹氏家族这种至尊地位,也就维持了29年。在公元249年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使曹氏皇帝开始变成傀儡。那一年司马懿70岁。  皇权有什么神圣的?  谁家的实力大,谁就拥有他。  司马家族后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从前曹氏家族行为的翻版罢了。  司马家族以臣子身份凌驾于皇帝头上一共16年。  在公元265年时,正式把曹魏皇帝踢下皇帝宝座。于是司马家族现在也脱去贼皮,开始装模作样的当皇帝了。  但司马家族这种至尊地位,实际上也不过维持了36年,因为在公元300年开始,皇帝就已正式变成了傀儡。现在帝国内部,那是谁的实力大谁说了算。  晋帝国灭亡的形式,与曹魏帝国不同。那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他大肆分封诸王。在这种背景下,另一个豪门大族想取代司马家族地位的机会等于没有。  但晋帝国终于在诸王火并中,四分五裂的走向了灭亡。  公元220年汉帝国灭亡,公元265年曹魏帝国灭亡,公元308匈奴汉等帝国开始先后建立。其间还有蜀国、吴国的灭亡。在这  在这种皇权交替,帝国走马灯一样来回乱转的年代里。皇权有多神圣?皇权有多神秘?  而后来的帝国成长、兴盛、灭亡就更快了。  东晋、南北朝。这些帝国死于非命的皇帝层出不穷,这些帝国成为傀儡的皇帝数不胜数。  隋帝国的短命,实际上只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李唐帝国手足相残、父子相逼、相残,皇后、太后专权,大规模的叛乱,实权派与皇权公然分庭抗礼,都也不过是两晋、南北朝政治的延续罢了。
二世、三世乃至万世  始皇帝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始皇帝的这种狂言,只是一种梦想。但历史有哪个开国皇帝曾放弃过这种梦想呢?显然一个也没有。  晋武帝司马炎在取代曹魏帝国之后,当然也是心怀着这个梦想,开始思考着如何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在魏晋南北朝之时,威胁皇权的力量主要来自豪门家族。在那个年代里,一人成为高官,其兄弟、子侄都会身居高位的;甚至帝国一再变迁也改变不这种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终身制、世袭制已不是皇帝的专利了,所有的高级官员都拥有与此类似的权力。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高级官员通常都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官僚,他更是一个兄弟、子侄都身居高位的家族首脑。  这种强大的豪门家族势力,永远是皇帝心中的梦魇。司马炎能取代曹魏政权,绝不是因为司马炎本事有多大。主要原因无非是经过司马懿、司马昭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已让司马家族成为帝国最强大的家族了;司马炎成为这个家族的掌门人后,取代曹氏家族当皇帝,已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司马炎想让自己的子孙长久的主宰帝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击日益兴起的豪门家族势力,总而言之一人成为高官,其兄弟、子侄都会身居高位的局面,绝对不能再继续了。  但在司马炎时代,这一切几乎是无可改变的。因为后来三百多年时间里,比司马炎本事大的人多的是,但谁也不能改变这种局面,他们都也得必须承认一人当高官,其兄弟、子侄都会身居高位的历史事实。他们所能做的事,就是如何避免让某个豪门家族一枝独大;换句话说,就是让众多豪门之间相互牵制。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不要说想让自己的子孙二世、三世至于万世的统治天下了,就是想让自己、或自己的儿子高高在上,恐怕也只能危险的平衡了。所以在那个年代里,皇帝变成傀儡、被废、被杀,帝国兴亡交替,已成为一种稀疏平常的事了。  这一切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才渐渐变成历史的。  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一个人无论曾做过多大的官,如果他的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权富贵 我们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