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东汉末年年在194、5年时,河东郡是哪个人的势力范围。

蜀汉五虎将之首关羽的生平简介
蜀汉五虎将之首关羽的生平简介
【www.ruiwen.com - 专业资料】
  关羽是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三国志》记载,刘备对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演义》中则将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园三结义”,为刘备二弟,张飞兄长。其事迹为后世一再传诵。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生平经历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代行太守职务,刘备则返回小沛(今江苏沛县)。  阵斩颜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镇守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今湖北荆州)会合,但刘备于途中当阳(今湖北宜昌)长坂坡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汉)。  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此时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由乐进驻守,所以关羽驻于江北。在此期间,关羽重修了江陵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他过去与马超毫不相识,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马孟起(马超)文武兼备,勇猛超群,不愧一代人杰,是英布、彭越一类的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不及美髯公超凡出众、卓尔不群。”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关羽曾被流矢射中,箭头穿透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一遇阴雨天气,臂骨便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其毒已渗入骨中,需要在臂上重新开刀,刮去臂骨上的毒素,才能彻底除掉这一病患。”关羽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为他开刀治病。当时关羽正请众将饮酒进餐,臂上刀口鲜血淋漓,流满了接在下面的盘子,而关羽却在割肉把酒,与大家谈笑自若。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吴将甘宁率领一千人前往驻守,关羽得知后就没有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即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  威震华夏
本文来源:
瑞文网 ruiwen.com 版权所有虽千万人吾往矣!史上阵亡最惨烈的四大绝世猛将
虽千万人吾往矣!史上阵亡最惨烈的四大绝世猛将
    关羽(?-220年)字云长,时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的名将。  关羽是最早追跟随的大将,他曾于白马坡前斩杀的大将、,与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位列蜀国“”之首。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进兵西川,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时,军师中流矢身亡,刘备乃召张飞、、入川支援,荆州只留关羽驻守。后曹操联合东吴偷袭荆州,至使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兵败被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起荆州军围攻曹军之襄阳、樊城。  曹操令大将率领七军援救襄樊,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于阵前,进而威震华夏。曹操又派遣、赵谚等率军救援樊城,后派遣徐商、吕建等将领以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马增援徐晃,并联合东吴偷袭了荆州。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守后,败退至麦城。  同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遭遇东吴部将的埋伏,关羽力尽被擒,与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关羽去世后,因其忠义而被神化,至甚至被尊为与“文圣”并列的“武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毛炅,汉族,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西晋初年的交址太守。  魏晋人物  简介
  郑度,字不详,广汉郡人。是一名筹画士,还是一名忠贞不二的忠臣,仕刘璋官至州从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
  枣祗(音zhī),生卒年月不详,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曾任东
  毛玠(?-216年),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东汉末年大臣。  年
  曹性,是东汉末年吕布的部将,史载他曾与身为自己上司的反叛者郝萌交战,并砍去郝
  杨定:字整修。东汉末期的人物,董卓的部将,与胡轸同为凉州大人。  董卓死后朝
  王方,东汉末年董卓部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二将反攻长安,为董卓复仇。王方随
  土断&的核心主张,就是将全国户籍一律整理为&黄籍&,取消临时户口。居民不分侨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
  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晋初司空卫瓘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法。户籍都按住地编定,
  土断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是在东晋时期实行的废掉之前的侨置郡县,开始将暂居在当地的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  东晋曾在其管辖
  王莽崇信儒学,尤其迷信《周礼》,认为只要恢复西周制度,西汉后期以来长期形成的
  匈奴西迁后,羌人和鲜卑人飞速崛起。其中羌人与东汉的战争简直是没完没了,直到东
  汉朝初期发生过一件叛乱之事,史称&七王之乱&,那么七王之乱的发生原因以及对汉
  在战备阶段,王玄谟是北伐最坚定的鼓吹者,史书中的记载是&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
  王玄谟(388年-468年),字彦德,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朝宋将领。
  谋反在任何历史朝代都是被当政者视为最不可赦的重罪,通常对谋反者都是要施以极刑
 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材官将军韩安国率
  一战导火线: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有哪一段能特别展现马超英勇善战的,那一定要说到潼关之战,因为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
  在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
  李学勤、刘国忠在《简帛学:古代文史研究的新增长点》(《光明日报》2016、6
  盖吴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于北魏发生的一场民变事件,由太平真君六年(4
  宋代因为武将得国,一直以来重文轻武,对外不够强硬。周边的民族就敢不断挑衅,而
  宋神宗在变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边事。他反对对辽与西夏的妥协退让,以强硬的态度
  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
  原文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人喜欢生活在阳光下,而有些人却喜欢建造地下堡垒,这些地
  《三国演义》描写了汉末三国那段狼烟四起的历史。罗贯中对那段历史进行了艺术加工
  此前参与盗窃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大墓&的A级逃犯王某近日在浙江天台落网,并于今
  现代天子具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这么庞大的一个后宫假如没有很好的一个办理,
  大家都知道,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她的工作是在奈何桥边给前往投胎的人提
  清朝作为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成为了后人争议最多的一个时代,不光如此,由于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至今上千年的历史,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1、催眠术之谜  催眠术起源于18世纪,近年来许多关于大脑成像的研究也反映了
  有人提出,在水浒传中有一个情况很有意思,梁山好汉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大多数时候
  大家都知道,渔人报告太守后太守的人却没找到桃花源,而刘子骥也无缘无故病死了,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的主人翁,作品中麦克白由一位万人景仰的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
  奥赛罗综合症(Othello
syndrome)又称为&病理性嫉妒综合症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剧中主要讲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威尼斯军队主帅
  《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分别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罗振玉家族可称是无以伦比的名门望族,三代祖业相承,大多为
  野生要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致力于教育,出版过中国第
  董作宾,原名作仁,字彦堂(一作雁堂),别号平庐,河南南阳人。生于1895年3
  新唐书  原文: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
  唐伯虎考祝枝山  唐伯虎考祝枝山唐伯虎与祝枝山是莫逆之交,二人经常往来,上门
  徐祯卿字昌谷,号东海散人,明朝著名的诗人,有&吴中诗人之冠&的美誉。当时有&
  李贽(年),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府人,汉族。明代著名思
  【原文】  袁炜,字懋中,慈溪人。嘉靖十七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授编修。炜性
  有很多诗词,我们常常脱口而出,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怜天下父母心&,但
  程颢是宋代的博学之士,一生著述颇多,且时常讲学,他与其弟程颐都是当时的大学问三国时期都是用什么武器作战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为什么东汉末年会爆发黄巾大起义?_百度知道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爆发黄巾大起义?
黄巾大起义的起因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失败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农民苦不堪言。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
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采纳率:72%
来自团队: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再加上长期以来朝廷所依赖的豪强地主们的大肆兼并土地使得大量人口失去了土地。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以传道、治病为幌子聚集了大批信徒,约定了起义的时间。但起义军将领马元义等人在起义前便被政府抓获、处死,起义企图暴露,政府开始大肆搜捕起义军,三张不得不提前起义。黄巾起义在全国十多个州爆发,如青州、兖州、徐州等,一时间东汉王朝岌岌可危,但在各路州牧、地方豪强地主以及政府军的联合打击下很快便被扼杀,三国时的名人如孙坚、曹操、刘备等便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所获官位不高)。起义被镇压了,余部仍在顽抗。但这并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地方诸侯趁机扩大了自己的武装,为以后的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失败原因:1、黄巾军编制松散,虽然人数众多(有几十万之说),但其中有不少是妇女、老人或者儿童,缺乏战斗力,并且经常带着所有家当(各种农具)出征,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2、东汉王朝虽然腐朽,但地方豪强地主的实力从东汉建国初就一直很强,有自己的武装和经济基础,这是黄巾军比不了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什么东汉末年会爆发黄巾大起义?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加之封建迷信年代,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用奇书《太平要术》上经典,救助人民,又大力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 这种迷信思想蛊惑人心,对于当下朝廷,人民早已失去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张角利用其在民众心中的话语权,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 ,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为大规模的起义做好了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建立以张角为君的新天下。
爆发时间:184年-192年
爆发地点:中国全境
张角得仙人所赠《太平要术》,学会道法后率众起义,为汉末各诸侯所镇压。
史书原文记载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元义数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摽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10余年间,徒众达10万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 ,张角命于三月五日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36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灵帝慌忙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当年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 ,张梁阵亡 。3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5万多人投河而死 ,张角被剖棺戮尸 。张宝也随即于下曲阳兵败阵亡,10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 。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 ,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东汉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农民生活困苦。有见及此,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三。许多人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后,沿徒挤得水泄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万多人。
张角在民间活动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泰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反抗汉室之声日盛,不过信众中不乏豪犟、官员、宦官等,所以汉室并未多加理会。(详见太平道)
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认,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诛连千馀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略,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於3月戊申日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於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如刘备就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资助组织起义军投靠校尉邹靖讨贼立功。
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而吕强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党锢之祸积怨日久,若果与黄巾合谋\,恐怕已经无救了。)」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而另一方面又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隽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隽又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隽军连军。庚子日,张曼成攻杀南阳郡守褚贡,响应张角。
汉军在首战并未得利,於4月,朱隽军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又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黄巾军并未因汉室的动作而有败退的迹象。
5月,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曹操率军救援。不过援军未到时,皇甫嵩已心生一计,在傍晚时份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以鼓助战,冲入敌阵,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军,被皇甫嵩、朱隽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数万人,汉军大胜。
6月,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战斗,斩杀了张曼成。黄巾军便改以赵弘为帅,以十多万人占据宛城。而皇甫嵩与朱隽军继续进击汝南、陈国的黄巾,追击波才到阳翟,最后在西华大败彭脱,馀军想逃到宛城,但孙坚登城先入,众人蚁附般推进,大破敌军,成功讨平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另一方面,卢植数战间大破张角,斩杀万多人。
张角唯有撤到广宗,卢植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制造云梯,将可攻下城池。正值灵帝派左丰视察军情,有人劝卢植贿赂左丰,但卢植不肯,左丰便向灵帝诬告卢植作战不力。灵帝大怒,用囚车徵卢植回京。京师唯有下诏再重新调整:皇甫嵩北上东郡;朱隽则攻南阳的赵弘;而以董卓代替卢植。而同样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变,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攻打郡县,但未受到汉室重视。
朱隽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共一万八千兵围攻赵弘,但6月至8月也不能攻克,京师有奏议徵朱隽回师,幸而张温上表说情,灵帝才不行。但朱隽仍急攻赵弘,赵弘被杀,由韩忠代替。朱隽又因兵少不敌,便扩大防围、建筑阵垒,堆砌土山观望城内。朱隽军鸣鼓攻打西南,黄巾军被引开,朱隽则亲率五千精兵掩杀东北,偷袭敌人后方,攻入城池,韩忠唯有退保内城。
黄巾军受挫,士气低迷,向汉军乞降。张超、徐璆和秦颉都认为可以接受,但朱隽认为如接受的话,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错误观念,便不接受并急攻敌军,可是数战也不能攻克,朱隽登上土山观望黄巾军,明白黄巾军没有退路,而尽力一战,所以未能攻克。朱隽便解开围军,韩忠果然出战,被朱隽大破,朱隽向北追击韩忠数十里,斩杀万多人,韩忠投降,秦颉一向与韩忠不和,便将他杀死。这举动反令黄巾军不安,又推孙夏为帅屯兵宛中城。朱隽再次急攻,于11月癸巳日,孙夏败走,汉军追至西鄂精山,又被大破,斩杀孙夏及万多人,黄巾军解散,平定宛城一带。185年春天,班师回京。
另一方面,于8月皇甫嵩到达东郡仓亭,大破、生擒卜己,斩杀七千多人。而董卓进攻张角不成功,无功而还,便在乙巳日要求皇甫嵩继续北上。不过,张角已经病死,在10月於广宗便和张梁战斗,张梁军犟,於首战不能攻克。在明日,皇甫嵩闭营与士兵休息,另一方面派人观察敌军举动,黄巾军战意稍为松懈,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时份突袭敌阵,战至下午,成功大破敌军,斩杀张梁及三万多人,於逃走到河堤时溺死的也有五万多人,焚烧车辎三万多辆,虏获人数甚多。而张角则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11月,皇甫嵩与钜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黄巾之乱平息。
乱事虽被平息,但汉室威信遇上一次严重的打击,但汉灵帝没有改革,反而继续享乐。於各地还不断发生小形叛乱,产生许多分散的势力,如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刘石、平汉、大洪、白绕、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势力小的也有数千人,势力大的甚至有百万人,如张燕的黑山贼。
188年,黄巾军再次发生起义,黄巾余部纷纷起事。2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4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10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11月,汉廷派遣鲍鸿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双方大战于葛陂,鲍鸿军败。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虽然没有第一次黄巾之乱般盛,但却令汉室十分头痛。
为了镇压平乱,于188年3月,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份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余部。而正因汉灵帝下放权力,助长地方军拥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甚至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所以黄巾民变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也是三国时代的序幕。虽然如此,乱事仍造就了大赦党人,令许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
在组成三十六方、确定起义日期上,张角的确这为黄巾军起了带头作用,但后来却失去了这种有计划性的行动。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导,却只在冀州转战,没有为其他军团作调控,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到处抢劫。加上当友方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汉军就用此一个一个击破。虽然黄巾起义,令天下震动,但因这些原因,黄巾军未能成就推翻汉室的事业。
并且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影响,由於尽快平定战事,因此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是官员,藉著在黄巾之乱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序幕,并为了三国分立种下远因。
重要参战人物
张角(病死)
张梁(被杀)
张宝(被杀)
张曼成(被杀)
波才(被杀)
彭脱(被杀)
马元义(被杀)
赵弘(被杀)
韩忠(被杀)
孙夏(被杀)
卜己(被擒)
皇甫嵩(左中郎将)
徐璆(荆州刺史)
陶谦(徐州刺史)
郭典(钜鹿太守)
何进(大将军、京师守将)
朱儁(镇贼中郎将)
秦颉(南阳郡长)
孙坚(佐军司马)
郭勋(幽州刺史)(被杀)
王允(汝南太守)
曹操(骑都尉)
卢植(被朝廷撤换)
董卓(被朝廷撤换后代替卢植)
东汉末年在全国104郡县及封国之上设置14州,魏郡属於冀州。
发起人简介
张角(?——184),钜鹿(今河北宁晋)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 、巫术也很熟悉。建宁年间(168---172),他带着两个弟弟,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翼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他在大量招收学生 、培养弟子 、吸收徒众的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
《龙的传人》一书第十八章——黄巾大起义
在现在的河北省平乡县,流传着东汉黄巾起义领袖张角到巨鹿落户的故事。相传张角的老家原本在山东,因为连年饥荒,就带着两个弟弟逃荒到了巨鹿。张角有一身好武艺,为人正直,敢为百姓伸张正义,深得群众爱戴。后来就在巨鹿开场收徒,传授武艺,并在那里落户。这个传说反映了黄巾起义领袖为人民所敬重爱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汉农民起义是和天灾人祸联系在一起的。
东汉中期以来,由于豪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加以自然灾害相继不断,使农民陷于死亡的境地。因此,从汉安帝即位以来,到黄巾起义爆发前夕,共计七十余年的时间,农保起义几乎连续不断。仅在黄巾起义前的三十余年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农民起义就不下二十余次。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浪潮的普遍高涨,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这就是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
张角,本是道教中太平道一派的首领。他自称“大贤良师”,以传布太平道为名,利用行医治病为手段,在农民中秘密进行组织起义的活动。开始,东汉政府认为,太平道是劝人为善的“善道”,并没有引起注意,使太平道得以顺利的发展。
张角继续扩大组织的范围,派遣八名弟子,分别到各地进行传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参加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遍及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个州(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数省),入道群众达几十万人之多。为了将分散在各地的力量组织起来,他们把人道群众编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立一“渠帅”,由张角统一指挥。
眼看时机一天天成熟,他们决定在“甲子”年(即公元184年)发动起义,还颁布了四句口号,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就是指东汉,“黄天”则是张角自称。同时,他们又派人在京城洛阳的寺门及州郡官府的墙上,用白土写上“甲子”两个大字,作为起义的暗号和标志。
公元184年,大方马元义先调剂、扬二州的数万名起义群众,赶到邺县(今河北临漳县)集中,准备配合京城及各地的起义。马元义又几次到洛阳,组织宦官封諝(xu虚)、徐奉等为内应,约定在这年的三月五日一同起义。但是在二月间,起义军内部出了叛徒唐周,把马元义的起义计划向东汉政府告密。东汉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在洛阳实行大搜捕,对起义进行残酷的镇压。结果,马元义被捕,在洛阳牺牲;信奉太平道的一千多名官兵、百姓,也遭到了屠杀。同时,东汉政府又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人。
张角知道事情已经泄露,就连夜派人通知各方,立即举行起义。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记,因此称之为“黄巾军”。这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提前在二月爆发了。
黄巾起义爆发后,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统一指挥战斗。他们率领起义军攻打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族财物,许多地方官吏闻风逃窜。不到十天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黄巾军英勇善战,战果辉煌,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由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郡黄巾军,攻杀了郡守褚贡;由波才领导的颍川郡的黄巾军,在颍川(今河南禹州)大败官军,而汝南郡的黄巾军,在邵陵(今河南部城东)击败太守赵谦;广阳郡(今北京)的黄巾军攻杀幽州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的高官)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黄巾军的节节胜利,使东汉政府惊恐万状。他们急忙调兵遣将,部署对洛阳的军事防御。首先派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负责保卫京师;又在洛阳之外的重要关口,设重兵加强防守。接着,分别派卢植、皇甫嵩、朱儁率领官军,进攻黄巾军的主力。
同年四月,皇甫嵩、朱儁率领官军四万余人,首先扑向颍川地区。颍川的黄巾军在波才的领导下,主动迎战,一举击败朱儁所部官军。皇甫嵩见势不妙,领兵退守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黄巾军乘胜追击,又把皇甫嵩围困在长社。本来形势发展,对起义军有利。但是,他们缺乏作战经验,“依革结营”,又给了敌人可乘之机。皇甫嵩乘风纵火,对起义军发起突然袭击,汉灵帝又派来增援的官兵,结果起义军失败,数万名黄巾战士遭到血腥屠杀。皇甫嵩和朱儁乘胜进攻汝南(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的黄巾军,波才率领的余部和彭脱领导的黄巾军,先后都受挫失败。
在南阳战场上,黄巾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自从张曼成斩杀郡守褚贡后,同年六月,东汉政府派秦颉率兵向起义军反扑,张曼成不幸牺牲。于是,起义军推赵弘为首领,队伍发展成十几万人,不久就占领了宛城,把新任太守秦颉赶跑了。起义军声势浩大,东汉政府决定联合朱儁、荆州刺史徐璆和秦颉的力量,共同围攻宛城的起义军。从六月至八月,起义军与官军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被推为首领的赵弘、韩忠都相继牺牲,然而宛城却一直由起义军固守。这时起义军又推孙夏为首领。后来敌人不断增兵,起义军毫无后援,只好在这年的十一月间,向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市北)境内的精山转移。朱儁乘此机会,追击起义军,结果孙夏战死,起义军又有一万多人牺牲。南阳的黄巾主力,也遭到了挫折。
当宛城正在激战的时候,东汉官军又加紧对河北起义军的进攻。河北的黄巾军是由张角亲自领导的。起义爆发后,张角首先率领义军攻占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东汉政府派卢植前往镇压。卢植开始气势汹汹,曾给张角一定的压力。然而,他毕竟是个无能之辈,几经变换攻城办法,却一直没有能攻下广宗城。东汉政府无可奈何,只好将他撤职,改派董卓去河北镇压。没想到董卓刚刚上任,就在下曲阳与起义军遭遇,经过较量,也成了张角手下的败将。董卓围攻广宗两三个月,广宗却巍然不动。八月底,东汉政府再次交换人马,撤了董卓的职,调镇压起义军老手皇甫嵩北上。
皇甫嵩到达广宗时,正值河南的黄巾主力或者相继失败,或者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加以这时张角不幸病死,形势发展转为有利于官军。尽管如此,当时由张梁统率的广宗义军,依然精勇善战,敌人束手无策,以至皇甫嵩不得不紧闭营门,伺机而动。到了十月间,由于起义军疏忽大意,皇甫嵩利用深夜出兵,突然袭击义军阵营,起义军仓促应战,结果张梁在阵前牺牲,三万多名义军战死,还有五万多名义军宁死不屈,投河牺牲。同年十一月,皇甫嵩攻破下曲阳,张宝领导的十多万起义军,也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虽然黄巾大起义失败了,但是它加速了东汉封建统治的灭亡。黄巾将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激励历代农民革命斗争的鼓舞力量。
参考资料:
你不知道的事
1条折叠回答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东汉末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汉末年分三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