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列精神疾病”是精神疾病得治吗?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得治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得治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王宏泽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这意味着“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未来有可能进入世界各国的医疗体系。
  “关于网络游戏成瘾是否列入精神疾病,全世界的专家有不同意见。”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表示,其实很多游戏成瘾或者过度使用网络的人,本身就有生理或者精神问题。
  在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的定义中,“游戏障碍”即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世卫组织称,就“游戏障碍”的诊断而言,患者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导致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刘华清表示,有些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每天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甚至达到6小时,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一旦禁止其玩网络游戏,就会出现阶段性症状,如身体不舒服、心慌气短、寝食难安等,此时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下治疗。
  为什么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列入“游戏障碍”?世卫组织表示,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的疾病症状与“游戏障碍”症状相类似,列入“游戏障碍”将促使卫生专业人员更加关注此类障碍的发生风险,以及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
  专家提醒,参与游戏的人应该警惕他们花在游戏活动上的时间,特别是当他们因游戏无暇顾及其他日常活动时。
  据介绍,在2019年5月份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将由会员国最终批准,并将于日生效。这次发布的是预先预览版。[责任编辑:王宏泽]
青岛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上海合作组织的18岁“成人礼”上有哪些“干货”。
6月10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发表致辞,代表中方发言。讲话全文虽然不长,却引经据典、金句频出。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举行。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此次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进展如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通了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面向社会受理举报。
光明网版权所有拒绝访问 | g.itunes123.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g.itunes123.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e6e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男&35岁&巨蟹座玩游戏成瘾是精神病吗
中国是第一个将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疗的国家,此事引来众多非议。
网络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越来越多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必然的趋势,其便捷性无与伦比,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郑渊洁有研究,精神病的定义是由于丘脑或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显然,玩游戏成瘾的人并不能说是行为异常。而心理缺失是必然的,生活中不能得到的快乐在虚拟中得到补偿,生活中不能做的事在游戏中可以肆无忌惮。
今天的新闻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少年打伤自己年迈的奶奶,拿走她身上的1000元现金,只为上网的闹剧,让人哭笑不得。我一直不能理解少年为什么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分不清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甚至做出杀人放火的违法行为。而现在的标准,视为精神病,又将如何治疗?
最好的方法无非是亲人给予更多的爱和支持,让他在生活中能找到被重视的感觉,内心充实了,和虚拟的界线自然的理清了。游戏绝对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良好途径,如果痴迷,就失去本意了。
希望网瘾少年不再弥足深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今天早上我妈给我发微信:“游戏上瘾被定义为精神疾病”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