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的行业现状和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势

2015全国共享办公市场现状与趋势解读_地产观点_最新鲜_地产人
2015全国共享办公市场现状与趋势解读
本文转载自:克而瑞咨询
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办公空间1700多家,显然,全球超过30%的增量,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
一年前,没人知道CO-working是什么?一年后,人人都在谈CO-working!
一年前,我们只知道万科、绿地是卖房子的;一年后,万科、绿地也在玩space了!
一年前,全球共享办公空间5900家;一年后,全球空间7800家,30%以上的涨幅!
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享办公空间1700多家,显然,全球超过30%的增量,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
年全球共享办公空间数量变化
● ● ● 1 ● ● ●
井喷的联合办公
面对爆发式的增长,自然很多人生出是否已经开始泡沫的疑问。
的确,从需求来看,在政策呼唤下,不管是创业人群也好,还是新增小微企业也罢,甚至是创投资金量上,我们看到了一片大好形势。单创业人群2015年就增加超300万,全国目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达1亿户,吸纳就业超过2亿人,94.2%的占比是全国企业目前,也是未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类企业生存发展的痛点明显,即融资成本高、人才吸纳能力弱、市场推广有限……从社群、社区、社交为出发的共享办公模式,恰恰有效迎合了这些痛点。
小微企业、创业人群、创投资金,
从量上看,需求形势一片大好
而从供给来看,的确,市场存在乱象。克而瑞从年初共享办公这一概念兴起就开始跟踪研究,至今已经跑过全国9个城市,扫过上百个项目,更与50多家空间创始人有过深入交流,我们看到很多空间实际上只是名称上的文章,为的是政府资金支持、为的是招租的便利,甚至仅仅是噱头。
全国共享办公空间供应集中在东部沿海
整体呈不断上涨趋势
然而,正如克而瑞信息集团总裁张燕说的那样“与其我们今天讨论它有没有泡沫,不如说作为一个新兴的业态一定有去古存今的过程。一个正刚刚开始萌芽的新兴事物,之所以我们直观感觉存在泡沫,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如果仅仅是借有一个形,不具备里面核心的东西,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大并购当中淘汰掉。”
克而瑞信息集团总裁张燕
在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的现场发言
克而瑞在全球7800家共享办公空间的基础上,根据CRIC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过一轮较为粗略的估算,目前全国共享办公空间规模总量占写字楼总量不到4%,从总量上,也远不到泡沫的程度。
扫过上百个项目之后,我们其实开始疲惫,因为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空间从产品表现看,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差异——开放/独立工位、大小会议室、咖啡bar等公共休闲区、分享路演区域等;从入驻的团队看,几乎清一色互联网,零星点缀些智能硬件、咨询、法务、人力资源招聘等;在盈利模式上,绝大部分空间还是围绕桌子收费,虽然每家都在谈增值服务、谈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等;当然,社群是每个空间永恒的。
● ● ● 2 ● ● ●
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跟踪一年以来,最大不同的是,空间们开始越做越大,从几百平,已经往上万平发展,是不是意味着共享办公可以作为盘活写字楼存量的手段了?
梳理了下目前市场上的空间创始人背景,我们发现了共享办公的四大家族:
1、地产商家族,以SOHO中国、万科、绿地为代表的开发商派,写字楼存量固然要去化、要盘活,但是几千平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存量,可谓九牛一毛;
2、二房东家族,共享办公市场上最早的草根派,通过便宜租赁旧厂房、旧办公楼,以社群营造为核心在市场上谋生存、求发展;
3、创投系家族,从最初的四处找优质创业项目,到做个空间,将他们聚在一起,一边辅导一边甄选,提高孵化率;
4、媒体系家族,以36氪为代表的,从为创业项目做推广,到自己做空间,进行孵化。
四大家族,空间内产品表现几乎无差,但运作机理却是千差万别,同是一张桌子,地产商看中的可能是桌子背后人的居住的需求;二房东看中的是桌子背后人的共享链接的需求;创投系家族看中的是桌子背后创业团队的创投孵化的需求;甚至媒体系家族看中的则是桌子背后的团队对媒体传播需求。
联合办公四大家族
不同属性下,酝酿的商业运作模式则大不相同,但对于是否去存量却是一致的,正如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说的那样“不管联合办公也好众创空间也罢,这类“空间”形态产品只是办公方式的一种改变,我更愿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领域的未来。联合办公占整个写字楼市场份额是非常小,从使用上来看,从办公室的需求转变为“一张桌子”的革命,加上因为共享,周转率的提高,有可能还会减少纯办公面积上的需求,所以,联合办公解决不了写字楼库存问题。联合办公其实关注的不应该是解决库存的问题,而是一种服务,是一种共享经济的模式,这种共享,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共享,而是精神层面的共享。”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
在全球联合办公峰会上的现场发言
● ● ● 3 ● ● ●
未来,共享办公空间的7大趋势
作为专业第三方,克而瑞一直触角敏锐,坚持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我们通过年度榜单的形式对这一年中跟踪的空间做了一次集中性盘点,超过350家空间,基于五大维度——布局与扩张计划、运营能力、知名创业团队、空间配套、资源整合能力,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45家空间作为年度榜单的评价备选。
克而瑞咨询展开联合办公市场研究工作
我们认为,市场上四大家族,不论背景,主要分为两类空间——注重办公空间及社群的联合办公类和注重创投孵化的众创空间类,两类空间基因不同,基本诉求不同,评价的指标及权重有一定差异——
1、联合办公在选址、规模上诉求更强,相应指标权重更高;
2、而众创空间在创投服务、导师辅导、基金规模诉求更强,相应指标权重也就更高。
基于此,我们首次对全国的共享办公空间做了一次年度发布,榜单本身是其次,我们更希望透过榜单,去剖析行业现状,跟踪行业发展,预测行业未来,所以关于未来,我们预测共享办公空间将会呈现七大趋势:
共享办公市场七大趋势
第一,规模化布局。规模化,对于二房东家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扩张,实现网络连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第二,垂直细分化。我们发现,随着空间开的数量增多,创业团队入驻的增多,慢慢的,入驻的团队间、以及空间内,开始围绕某一领域,产生自生态的端倪,比方说围绕工业设计领域、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围绕汽车后服务市场领域等等。
第三,功能的融合。今天我们一直都在把联合办公和众创空间分开来说,因为两者有明显区别,联合办公是以桌子收入为主,而众创空间以创投孵化为主,然而,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发现,很多联合办公空间里也有一些空间或者资本跟投的情况,换句话说,创投未来一定不仅限于众创空间,而应作为一种功能,在共享办公空间内存在。
第四,强调品牌力。并不是说,一个企业发展大了才要要强调品牌,品牌应该从小做起,想方设法建立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每当你在以这个品牌新开空间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用户会花多少钱来租赁你的空间,换句话说,当你的桌子比别人贵一倍的时候,你必须得是他们认可的品牌。
第五,社群的经营。入驻的企业在空间里实际上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态,通过社区的经营,社群分享,共享经济推动了整个社群的活跃与价值的呈现,这些是源自物理空间,但又高于物理空间,而这,才是共享办公实际上要追求的。
第六,盈利的延展。从一张桌子开始,如今几乎所有空间都已达成共识,单靠工位的租金,空间是很难可持续发展。围绕桌子,围绕桌子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挖掘才是关键,例如创业的投资、教育培训、新媒体等。
第七,优胜与劣汰。共享办公的门槛其实很低,泡沫论一出,不禁要问,未来什么样的空间会有发展?而怎样的空间会被淘汰?显然,那些资源整合力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将会更有市场适应力。● ● ● ● ● ●
共享办公才刚刚开始,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未来要如何去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诉求,用克而瑞信息集团副总裁张兆娟的话来说就是“每个空间都有各自的基因,从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做起,做高自己的门槛,做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办公革命才刚刚开始,新生的事物要呵护,克而瑞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做好陪伴者,与共享办公一路随行。”
以上文章,转载自克而瑞咨询
地产人网欢迎您投稿,编辑部电话:010-1,客服邮箱: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爆料:
您也来说两句
TA刚刚来过
一周阅读排行
还可以输入300字共享办公3年,是时候谈谈钱和未来了
摘要:如何管理和运营好自持项目,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地运营空间,将人与空间构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或将成为未来空间运营的进化方向。
本文转载自36氪作者:李颐晖我们聊了二十几家共享办公企业,发现他们对于赚钱的态度和做法,分了好几个门派。如果2015年被称为共享办公的元年,那2016年可以算爆发之年,2017年就要叫裂变之年。在共享经济的大潮下,共享办公行业发展迅速。在一级市场金融数据服务平台“鲸准”上仅搜索共享办公,就能显示出166个项目,而高力国际则称,目前仅北京就有超过860家共享办公中心。“现在80后、90后、00后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比较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在这一代人里面,对互联网精神是平等、协作的认知非常深刻。”业内人士表示,从发展来讲,共享办公肯定还有很大的空间,起码在今后几年是这样。易观国际分析研究总监朱大林根据其研究预计,到2019年,国内共享办公管理面积将会从今年的700万平方米增长至5100万平方米。而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也曾表示,到2020年,共享办公将会是一个达两千亿规模的生意。顶着“共享经济”光环的共享办公不仅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汹涌的资本关注,也吸引了诸如万科、龙湖、远洋、当代置业等国内知名开发商纷纷布局。几天前,华润置地推出“CR Union”产品线,提出共享办公新理念,“国家队”的入场必然又将加速行业质变。市场涌动、资本狂热,但唯有赚钱的生意才是好生意。3年了,是时候谈谈共享办公如何赚钱的问题了。共享办公最基本的挣钱逻辑就是通过服务、创意、运营、差异化等创造出空间的增值,赚取租金的差价。有业内人士便表示,如果将一个租金在5元/平方米/天的乙级写字楼改造成共享办公,其租金可以达到7-12元/平方米/天,甚至是更高的水平。位于成都的walnut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例子。自我定位为酷、有趣,会通过自身渠道,满足办公人群吃喝玩乐购的需求。比如,上班的同时可以完成其在线商城菜品选购,下班直接带回家。虽然其创始人张艺达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共享办公的桌子是一个入口,要满足办公群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但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walnut的全部收入都来自于租金,无论是在线商城、互动健身、资源共享等,都只是租工位所带来的增值服务,而这也为他们带来了超80%的高水平单店入驻率。氪空间CEO钟澍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租金的绝对重视,虽然目前定位于办公空间运营商的氪空间,非工位收入已经达到了20%。钟澍认为,工位收入是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生死,而非工位收入只是锦上添花。他们的做法是圈地、拓客、提租。具体来说就是选取一线、准一线城市的优质地段;使用自有渠道,线上线下积极拓客;通过室内装修规划、孵化、会员体系等服务提升租金,并带来额外收益。据了解,今年9月重新招租开业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店,已经实现了95%的入驻率,而其2800元/工位起的定价,也已经大大超过了该区域的平均租金水平。不久前刚完成B轮融资,主打科技办公的“梦想加”也是差异化突围的样本之一,不只提供用户办公场所,还有一体化智能商业办公服务解决方案。据了解,其在北京的共享办公空间工位月租为元。据其创始人王晓鲁透露,目前梦想加的每一个空间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的入驻率。有业内人士对36氪表示,一个共享办公企业比较好的状态是:每投入2000万,就能为企业带来400万/年的税后利润。为了保证盈利,一些企业选择了用低价房源博利润空间的办法,比如优客工场。据了解,因其创始人毛大庆优质的地产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资源置换等方式拿到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标的,虽然一些办公地点不在核心区,但他们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吸引创业者入驻。另一有些机构,把目光瞄准到老楼改造。比如inncube众创空间,其位于北京的京朝项目与位于深圳的蛇口项目都属于老房改造的范畴,据创始人夏俊彦透露,目前还在谈华侨城北一个近6000平米的项目,依旧是老房。据了解,众创空间的主要竞争力在于设计、装修、施工的统筹能力,他们有能力去租赁老旧楼,以营造出比较好的利润差。不仅仅是一线及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布局,二三线城市也正在成为众厂商未来追逐的重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在今年7月表示,其SOHO3Q将从现有布局的一线城市19个社区拓展至二线城市和部分三线城市,并先后去杭州、南京、长沙、武汉、成都、重庆等多个二线城市推介SOHO3Q项目,且最快的杭州SOHO3Q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亮相。潘石屹表示,在考察中发现,有些共享办公企业在二三线城市的出租状况竟然比北上广还要好。在全联房地产商会2017年会的平行论坛“自持时代创新空间运营专题思想会”上,“租金+”成为了很多共享办公企业关注的焦点,他们认为,围绕空间入口能够不断附加新的收入。侠客岛里创始人兼CEO王宏波就认为,未来,空间从资产属性变成服务属性,商业模式从租金导向变成流量导向,属性从地产属性变成平台属性。特别是做平台,需要为这一类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然后有多次服务,并把它变成一种可以输出的服务模式。克而瑞的相关负责人也对36氪表示,在空间的运营中,用户对物理空间的需求通常隐含了对区位、装修等因素的考量,但单纯从物理空间上追求增值,以期通过租金上涨赚取收益的实际空间非常有限。但由于地缘关系,空间运营者和租户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时间成本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当空间运营者直接能解决他们对于服务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等,这是他们增加盈利点与提高品牌溢价的绝佳途径。比如上文提到过的inncube众创空间,就通过会员服务体系拿到了超5%占比的收入;氪空间就通过孵化服务、广告售卖、会员体系等拿到了超20%占比的收益;优客工场通过贩卖包含会议室使用时间等会员包的服务,拿到了近8%的非桌子收入,并希望在明年上半年尽快超过10%;DayDayUp则利用国际化租户群体的优势,通过对外活动场地租赁,吸引了法国大使馆、宝马等外部公司源源不断地在其办公空间举办主题社交聚会和产品推介活动。投融资服务也是由入驻企业本身产生的利润。包括WeDo、岛里、优客工场在内的多家共享办公企业都有类似服务。业内人士表示,这个业务的逻辑是筑巢引凤、温室孵化,通过提供空间,将优秀的创业团队吸引进入,近距离观察这些团队的行为方式,集中提供辅导服务、集中组织创投对接。“一个成功项目的投资回报要远大于提供空间而来的租金收入。”该人士表示。对于传统地产企业来说,共享办公就意味着人流,意味着项目业态的丰富与升级。以龙湖一展空间上海虹桥天街店为例,项目位于龙湖天街Shopping Mall的四、五、六楼。龙湖集团一展空间业务发展总监贾丹认为,商业综合体中做共享办公对双方都有裨益。首先,商业是一个服务供应商,给租户提供好的服务,甚至给予相应的折扣。而对于商业,租户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消费需求,给商场带来消费。“对于龙湖,这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业态对产业进行升级,对空间的平向进行提升。” 贾丹表示。共享办公也会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与新的连接。比如,WeWork2017年8月的新一轮融资额就达到44亿美元,虽然估值未披露,但业内预计将超300亿美元。“以它的估值来讲,如果只是算工位,没有办法算出一个工位可以这么多钱。”上述人士表示,肯定不是因为它的租金,而是这个平台做大有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或者是大型企业,这个连接的平台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毛大庆就表示,共享办公这件事最不同于原来的酒店、服务式公寓或其他商业地产的是。它是一个带有强烈互联网基因的业务,这个互联网基因的原因是来自于远远不止做租金业务,应该做大量企业间的2B交易业务。据他透露,优客工场有一只45人的互联网应用团队,目前其APP多了一个产品叫优先级,上线不到10天时间,就向线下聚集了2900家公司,包括德勤、安永都在申请加入这个平台。“现在是免费状态,我希望过三个月以后,或者半年之内再开始收费。这里面的交易量特别大,我们想要让这些交易通过优客工厂平台来完成。”毛大庆说。当然,通过共享办公引申出来的公司也很多,比如好租就通过中介服务佣金以及主打企业租后服务的好租商城获得盈利。“企业入驻新的办公空间后有天然的各种需求,而我们能够提供从装修搬家到财税、工商注册等全方位的企业服务。” 好租创始人兼CEO曲先洋透露,好租在近期推出了智能空间云管家SpaceOne,就能够帮助资产管理者实现“资产管理智能化、数据运营可视化”的高效协同管理服务。这连同楼点通等新产品被他看做好租未来的重要赢利点。此外,由于运营商的空间信息化需求,智能开锁、无感应打卡、智能会员系统也层出不穷,这为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不同于很多共享办公品牌为追求单店盈利和整体盈利、谨慎开店,另有一些企业看中的是连锁效应,不惜花大价钱拓展。比如全球知名的共享办公空间运营商WeWork近期就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在上海,积极寻找核心区域甲级办公物业。便利、即达也是WeWork的特点。据了解,目前WeWork在全球共有将近200个办公空间,分布在19个国家的59个城市里,共有会员大约16万人。单在纽约曼哈顿,它就拥有超过40个办公地点,几乎是每走几个街区,就能看到WeWork的标志。根据公开报道,在过去的六个月,雇员规模在1000个人以上的大企业会员,已经占据了WeWork在华所有新增会员数的四分之一。据悉,微软在纽约的全部销售团队,都在WeWork办公,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离自己最近的办公地点办公。而P2作为Google在中国唯一的空间合作伙伴,多地段空间共享也成了它的竞争力之一。据了解,如果有在P2办公的创始人需要和全球海外社区做对接,他们可以使用全球Google的空间。更多企业大力拓展的原因则是对共享办公市场未来的看好。“共享办公不盈利是错误的观点,即使现在不盈利,未来也必须要盈利。”某共享办公品牌CEO对36氪表达了上述观点,这也恰恰代表了很多人。目前,成立于2016年的Distrii办伴已在两个国家、4个城市、30个热门商圈布局,其创始人,也是绿地前执行副总裁胡京就认为,未来的办公市场将像今天的酒店行业一样出现办公运营商——一个专门运营办公空间的机构。“办公行业将从业主自持办公物业自行招租的方式,逐步转变成业主持有物业,办公运营商招租运营的模式。”他说,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办公不是共享办公而是连锁办公。胡京认为,连锁办公行业的市场规模更大。“从市场来看旅客人数可能只有办公人数的十分之一,以首旅如家3000家酒店计算,未来连锁办公行业巨头的门店数量将有数万家。”有意思的是,具有天然物业优势的开发商并不在规模为王的列表里,尽管开发商要做共享空间的逻辑就是商业地产价值升级。与大举进入、疯狂布局长租公寓不同,对于共享办公,开发商都表现的较为谨慎。据了解,万科、金地、远洋、新城、龙湖等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办公品牌,但多处在与第三方合作和试水阶段。比如声响比较大的金地IBASE原点只运营了4个项目,而龙湖的一展空间甚至未被列入其官网的产品服务体系。不可否认,得益于需求的持续增长,共享空间的市场非常大,无论是国家队、开发商、投资机构,还是那些主打差异化、小而美的公司都有足量的发展空间。但如何管理和运营好自持项目,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地运营空间,将人与空间构成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或将成为未来空间运营的进化方向。而在这之中,能否在保持盈利的基础上,专注、稳健、持续的坚持下去,才是能分食后共享空间时代蛋糕的关键。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转载作品,作者: 李颐晖,责编:柴佳音。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办公租赁平台马上办公发布市场报告:探讨北京共享空间发展趋势
稿源:chinaxx.cn
由「马上办公」主办的联合办公“出海”发展机遇暨2017《北京共享办公空间市场透视》报告发布活动于日 下午 13:30 - 17:00 ,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1号1号楼,智选假日酒店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由马上办公、易点租联合主办,浩泽净水协办。特别合作服务商闪租、悟空宝盒,合作媒体创业邦、猎云网、IT桔子、鸵鸟电台、动点科技、一度天使、希鸥网、微媒网络、创头条、人民上海创业新媒体、骑士会、凤岐茶社参与本次活动。感谢易后台、乐智科技、法董会、创业无忧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活动开始,主办方马上办公创始人邓连喜发表了欢迎致辞,热烈欢迎在场所有嘉宾的到来。
(马上办公创始人 邓连喜)
WE 联合创始人何善恒、云享客创始人瞿嘉东、戴德梁行全球企业客户总监陆明锐、马上办公北京总经理姚毓凡、易点租CEO纪鹏程、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副总裁王国栋参加本次活动并进行主题分享。
在圆桌讨论环节:马上办公创始人邓连喜、We 联合创始人何善恒、云享客创始人瞿嘉东、戴德梁行全球企业客户总监陆明锐、办伴联合创始人裴震就《联合办公“出海”的机会与挑战》主题参与了圆桌讨论,并提出精彩发言。
(圆桌会议嘉宾发言)
马上办公丁强、易得商务中心副总张国昱、易点租CEO纪鹏程、汉美中国CEO甘涛、星库空间创始人白羽就《社群在中国是不是“水土不服”》主题参与了圆桌讨论,并提出精彩发言。
(圆桌会议嘉宾发言)
本次活动发布了《北京共享办公空间市场透视报告》,报告以北京共享办公空间为统计对象。自“双创”以来,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建设势头强劲;商业地产领域,以联合办公和商务中心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逐渐成为办公市场供应的新生力量。
报告统计了位于北京市11个行政区的185家联合办公(包含部分众创空间)和118家商务中心,从数据的角度来展示北京共享办公空间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发展。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联合办公Q4成交数据
本季数据样本涵盖185家联合办公和118家商务中心。
在Q4季度全市成交8,953个工位,排名前三的成交热点区域分别是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东城区以1,831元/人/月的单间成交价格排名榜首,虽然开放式工位成交价格低于单间工位,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更趋向于安静、私密的单间办公环境。
联合办公成交量以朝阳区占比最高,是整个北京的成交热点区域。
商务中心Q3成交情况
2016年Q4季度,朝阳区和东城区是市场成交热点,分别成交2539个工位和672个工位;成交价格上,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排名前三。
本次活动至此圆满落幕。这次论坛为行业之间互相交流的纽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方向,是联合办公、共享空间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满怀信心,祝愿企业在新的一年里蓬勃发展,期待下一次论坛的到来。
马上办公,专业的办公室租赁平台,于2015年1月正式上线,目前业务分布在上海、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租赁服务,提供各类办公空间,包括共享办公空间、众创空间、联合办公、商务中心、传统办公、孵化器等等空间在线预约平台。并且马上办公的第三方企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投融资面对面对接,更好的为创业者,企业家服务。
本文由站长之家传媒平台( )分发,站长之家传媒平台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互联网品牌推广营销服务!目前,平台已经上线自助软文投放系统,对接直编、出稿更快速、价格实惠,还能获取“免费”的自媒体分发资源(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推广稿件,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多家数据揭露 中国联合办公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联合办公已成为中发展最快、最值得关注的新兴力量。根据高力国际2017年3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联合办公市场空间在2000亿元左右,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2500亿元,而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会是联合办公空间。此外,根据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成都商办写字楼签约的总面积中,有45%被共享办公品牌拿走。除了持续上涨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其他特点。比如,国内运营商占据中国大陆联合办公场所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戴德梁行发布的《大中华区的联合办公空间》报告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国内运营商运营的联合办公场所占总数量的79%。在未来几年,大中华区的将经历整合期:具有竞争优势的联合办公品牌的市场份额仍将增长,而许多小品牌管理的联合办公空间会被整合到拥有更广区域联系的大品牌中,联合办公领域将由逐鹿群雄演变为几家独大。同时,各大品牌也在寻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以期提高竞争力、品牌效应和客户黏性。随着联合办公品牌开拓新市场、寻求新商机,未来这一领域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向二线城市扩张,与商业业态相结合,以及综合用途发展——联合办公和共住空间。
联合办公联合办公(Co-working)是一种为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而进行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
商务中心/服务式办公随着商业时代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在不断改变,而传统的毛坯或简装办公室已经很难满足多...
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创客文化的圣地,是集孵化、路演、展示、培训、研发、投融资、生活娱乐等功能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创业载体...
工位/办公工位为了满足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弹性办公需求,联合办公空间大多以工位为单位提供租赁服务。不论您在哪个城市,只...
会议室/活动场地现在市场上的企业或个人有众多对于短期会议室或活动场地的租用需求,无论是为一个来访的四人小组提供短期...
虚拟办公由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对办公本身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办公模式不再是一成不变地像以前那样在一...
找专员立刻免费询价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