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是怎样组装hp惠普 z820的是在惠普的四川北路方舟数码里现在电脑有点不好,这个数码广场不知搬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明天从苏州南站到上海四川北路方舟数码广场如何坐车做快捷啊_百度知道
我明天从苏州南站到上海四川北路方舟数码广场如何坐车做快捷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看看苏州南站的长途班车到上海那个车站...到上海总站的话,至 上海火车站(北广场)站 乘坐 942路 5站, 在 东江湾路同心路站 下车至 方舟数码广场 到上海南站的话,乘坐 地铁1号线(富锦路方向), 在 人民广场站 下车站内换乘 地铁8号线(市光路方向)
4站, 在 虹口足球场站 下车(1号口出)至 方舟数码广场
采纳率:75%
来自团队:
起点: 江湾镇轻轨站 终点: 方舟数码广场 共有8条结果符合查询条件! 线路从新市北路场中路(丰镇新村)出发,乘坐97路(四川北路多伦路(鲁迅公园)-新市,
你到了上海火车站,1、坐地铁3号线到东宝兴路下来,坐2站地铁哦,下来你问问路人吧,就不远了2、还可以坐942路在东江湾路同心路下来,3、或是坐962在宝山路同心路下来,坐公交车的地方你可以问人,在火车站北广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苏州南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评价数码宝贝第三部?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31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505分享邀请回答387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jC3rZcHWYA/
以下内容建议打开此链接阅读,风味更佳。。。基尔兽的存在和其他几部主角的数码宝贝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你会觉得亚古兽和v仔兽比基尔兽萌吗?
基尔兽虽然外表恐龙形,萌点可是无限。。。各种和启人撒娇。。。这在其他几部里基本不存在。。。大耳兽作为李建良最早在虚拟世界中操作的数码宝贝,经历了多次战斗,然而一次没有打过强敌,李建良曾放弃把它当作生命的想法,但最后还是被大耳兽的一句话戳中了泪点,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想法。大耳兽在萌点上不输基尔兽,戳起泪点也毫不含糊,煽情片段看一遍让你哭一遍。。。至于牧野留姬和妖狐兽的关系就更复杂了,从一开始的互相利用,到各种矛盾,最后再到心灵相通,整个过程也是相当感人。。。第三部数码宝贝摆脱了数码宝贝只会战斗的属性,更强调其作为伙伴的意义,用更多的笔触来描写人与数码宝贝的羁绊,再配上慢放版的the biggest dreamer,各种催泪各种怅然若失。。。DT最具杀伤力的地方在于,数码宝贝不再单纯地战斗了,它们变得富有感情,甚至可以和主人成为最交心最亲密的伙伴,而这一点在现实世界基本没有替代的角色。另一方面,各种感情戏深入人心,直接打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还是那句话,看一遍哭一遍。。。3. 闲(ba)聊(gua)时间正如一答案所指出的,李建良男友力爆表啊!!!~~~貌似是唯一一部有中国人,具体说是香港人的数码宝贝系列了,DT中也带有了不少中国的元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鲁迅穿越了。。。那个山木带着墨镜很酷的样子,小时候看的时候就发现他貌似跟一位漂亮的工作人员姐姐同居233333台湾的译制腔太赞了,太萌了,已经中毒。。。。小时候觉得堕天地狱兽太可怕了,现在看觉得他帅爆。。。确实是颜值担当我越发觉得启人和建良是CP了怎么办!!!天呐。。。古乐兽的本体是个大美女。。。觉得主角的数码宝贝中红莲骑士兽(尤其是与方舟合体之后的那个)最帅,其次是沙古牙兽,简直女神。。。听了三原色泪奔的举手86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X章进化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X章进化又名:第十三位。
X章进化简介
又名:第十三位
X章进化现在之章
一天,现实世界的电脑中持有人工智能的病毒扩散开来,这种病毒在网络上滋生质变成成为Digital
Monster(通称)。
掌管数码兽一切的数码核,是一种作为生命体的程序和数据(0和1的数字或记号的集合)。在人类眼中看到的怪兽或半机械之类的形态,全部都是根据数码核内的信息所决定的。
数码兽是从中诞生的,它们吸取资料或者战斗吸取对方的资料,到一定程度就会改变形态的过程叫做数码兽的“进化”。最后生命结束后,又再次变成数码蛋。
的进化是分等级的,分别是“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最高的当然是究极体是最高形态。拥有强大力量的究极体数码兽在现实世界的网络拥有强大的武器!
DATA3 (DW)
数码兽所生存世界叫数码世界(Digital
World),它由谜一样的主机Yggdrasil直接管理。
另一说,数码兽是Yggdrasil在数码世界进行实验而产生的生命体!
数码兽们的资料容量大大超过了Yggdrasil的预料,数码世界面临宇宙规模的膨胀,数码世界的危机迫在眉睫!再这样下去,数码世界一定会崩溃的!
的特征“进化”是一口气增加数据,使其形态发生改变。加上网络互通,把以外数据流入(编注:指的就是来自现实世界被选中的孩子),使数码兽能不规则进化(编注:如02中的D3 Armor进化和 Jogress、03中的Matrix Evolution、04中的武装进化)。这样日积月累,数码世界可用率急速下降!
这个计划名叫“”,它执行使超过负荷的数码兽全部删除,把必要的“(Royal
Knight)”及部份研究对象上传到了新的数码世界……
DATA4 持有的数码兽
生命柔弱的们发现,强大的生命力使数码兽不至灭亡。强大的数码兽把自己的改变,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留下来的更可以获得“X抗体”,这正是未知的数码兽!
电脑核是取自X程序构造的,然后经过电脑核内部的重组形成了“X抗体”!
X抗体直接受电脑核的影响,因此力量也由电脑核的高低所决定。有少数正常的数码兽逃到了新世界,但是他们不仅要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还有X化数码兽与的追杀。这些数码暴龙的潜力被大幅激发出来,便产生了足以对抗X程序的“X-Evolution(X进化)”。经过X进化后的数码暴龙攻击力大幅提升,在成熟期甚至成长期就可以打败普通的,而且受的影响它们的外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没有X抗体的被X程序消灭后,X程序继续消灭拥有X抗体的数码兽,数码兽们为得到更强的X抗体不断战斗,世界变回弱肉强食的世界。最后小部份生存的数码兽,成功地逃到了新。
DATA5 新数码世界
新的数码世界(NDW)共分 3 层,分别是充满的古代种数码兽的“过去”、诞生了不同种类数码兽的“现在”,以及有大量人工智能进化种类数码兽的“未来”所构成。这是一个不论何时层面之间都会互相交叉相连的世界,因此数码兽可以许可在特定地点超越时空,到达另一层的NDW。另外,除了NDW以外,还有一个安全的数码空间。
Yggdrasil把分为3层,是为了把数据分散化,并进行有效率的管理,减低数码世界负荷。
DATA6 XAI系统
X-Antibody Indicator System的简称,是持有的的才有的系统。在数码兽攻击时会根据生态(体力、精力的状况)把数码兽潜在能力引发至极限。XAI系统能够显示出X抗体的状况,大部份在NDW的数码兽是在中转移的,并没有X抗体,而觉得这样“不公平”,因此它决意把这一群无X抗体的数码兽消除,进行肃清行动!
X-Antibody Indicator(X抗体指示剂):通称XAI系统。
为了能发现那些拥有的未知,主计算机利用当初的开发技术成功把追踪及监视装置小型化,令它能搭载在手提机Pendulum上。
(:由13只圣骑士型数码兽组成,有自己的正义,好像是负责消灭逃到新世界的正常数码兽,圣骑士型数码兽处于对网络安全最高峰的位置,他们属于以前幸存的数码兽。全员有13只,他们是最大危机时“预言”产生的。但是他们由于自我“正义”作出了坏事,就说为是“正义”战斗。因此,圣骑士们产生对立。知晓的11位圣骑士:、、金甲龙兽、、剑皇兽、圣辉V龙兽、、、、高雅骑士兽、艾可萨兽
红莲骑士兽
X章进化现在续
数码暴龙生存的,正面对了因迫近容量界限而崩溃的危机。数码世界的主计算机Yggdrasil,为了防范危机而要执行删除的程序。在程序删除众数码兽时,拥有强韧生命力的数码兽逃往了新数码世界。幸存下来的因此遇见了少年!
视幸存的数码兽为异分子的“神”,为了清剿它们而派遣圣骑士。
虽然实现究极的X进化成为,但仍败给奥米加兽。
就在这生死之间,它发动了可怕的,惊异的破坏生命体就此诞生了!
勇治和龙太兽在旅途的尽头——东方之地,终于得到传说的力量!
的“破坏冲击”在失去生命数据后仍然活动,因而在未来世界出现。
面对能推开的奥义的压倒性力量,在已看不见未来曙光时,多路兽实现进化成为,与赶来了!
属于自己的,赌上未来的最后决战!结局就刻印在你的Pendulum中。
实现了究极的X进化的多路战龙兽实力压倒了!
尽管面对这九死一生的危机,圣骑士也不会坐视不管!
进化成了,被强行转送到以外的地方。成功被抽走,回到了原来地方,剩余数据则转送至位于「未来」的「NEW数码世界」。然而,剩余的数据却进化了,成为了怪物一样的东西,「未来」的万物不断被它侵蚀,然后消失……最终战斗舞台在「未来」的「NEW数码世界」中激荡!
为了回避数码世界危害的对策「プロジェクト:アーク(箱舟计划)」,「Yggdrasil」只把必要的圣骑士和一部分的数码暴龙迁移到新数码世界,然后删掉其他的数码暴龙的「X-程序」。可是生命拥有的「」,使持续生命的“X-进化”和“死亡的X-进化”分开了……
因为没有生命,而不能分类的程序临时出现的形态,没有实体。永远重复把数码核分解,全部都无法再构成,直至所有数码核被它分解。因为只是单纯的程序,所以要打倒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坚决排除这个!」圣骑士把矛头指向了位于「未来」的「新」出现的怪物,并展开攻击!发动了可称作预知能力的最终的力量「オメガインフォース」,不断使出必杀技「オールデリート」。不过,在瞬间奥米加兽感觉到其攻击无法击败眼前的怪物。
被认为「绝对不会出现」的圣骑士降临!!「X抗体」开始引导隐藏了拥有神圣力量的「X-进化」数码暴龙,与驯兽师一起的进化成圣骑士。
寻求新的进化的多路兽。寻求新的战斗力的。以前作为数码暴龙原型严酷的实验中残存的「试作类数码暴龙」在「新数码世界」的「现在」和「过去」的世界生存下去,并且,成为最终的形态超越时空,到达「未来」。
X章进化过去之章
DW被创立的时候,对旧的传说移植到各终端也预言到了。
但是,在关于龙型数位暴龙的新传说有“传说”在旧数码世界的存在。根据水宝石的记载,苏醒的王龙降成为“”,传达神的力量拯救世界。
X章进化多路兽
为进行创造数码暴龙生命体实验,诞生了实验所用的“原型数码暴龙”。它们共同特征就是在额头前有一块形状呈三角形的「接口」。接口是数码核和外界通信的介质,通过它就可以直接从外面改写数码核内的信息。原型数码暴龙就是从这个接口吸收的。
原型数码暴龙,在进行实验时通常被称为「DIGIMON OR UNKNOWN-MONSTERS」。(Dorumon)名字来自实验名称的简称。数码兽
幼年期1.沾泥型
牙齿还没有长出来。
必杀技:从口中击出的的「小铁粒」
幼年期2 .小型
讨厌被饲养的野生数码暴龙。
必杀技:一边突进从口一边放出铁粒的「」
成长期.兽型.资料种
推测额头有旧式的接口,被发现是以前实验用的“原型数码暴龙”的兽型数码暴龙。作为战斗种族的数码暴龙,给人呈现一种很强的性格。高,好像什么都能够轻松咬掉,不过,咬过一次的东西好象能够驯熟。一般认为实验的时候,对数码核的最深的部分,隐藏了好像是传说中的生物——“龙”的强大生命力的数据,增长了数码暴龙力量的可能性。
必杀技:从口中放出的铁球的「金属」
成熟期.兽龙型.资料种
使多数数码暴龙只看到它的影子就会逃走的重量级兽龙型数码暴龙。战斗的时候,会像普通兽一样野性大发。不过,兼有龙的才智,平时非常老实。
必杀技:从口中放出的能够打碎敌人的大型铁球「力量金属」
.兽龙型.资料种
被藏在数码暴龙中的数据解被放出,有“”别名之称的超大型兽龙型数码暴龙。
用那个压倒性的巨大身驱粉碎全部敌人,以翅膀推翻所有的攻击。
必杀技:从巨大的身驱放出的10倍以上的大型超高质量铁球,把敌人一网打尽的「金属流星」
究级体.兽龙型.资料种
额的接口奇迹性地解放了数码核。
多路战龙兽是“数码核空想”而产生出了的虚构的数码爆裂。是强大“破坏”的“最终的敌人”的化身,不是普通的驯兽师能处理的。
必杀技:注入了全心全力的一击「爆裂金属」
成熟期.不死型.病毒种
为了寻求新的进化被实验的数码暴龙原型『原型数码暴龙』的“多路系列”,实验当时是成熟期,不死型数码暴龙。由于持续捕食其他数码暴龙的数码核(),即使死了但仍然可以活动,并还可以进化。
必杀技:用钢铁手臂穿透敌人拔掉其数码核的『金属分配』
.不死型.病毒种
为了寻求新的进化被实验的数码暴龙原型『原型数码暴龙』的“多路系列”,实验当时是成熟期,不死型数码暴龙。由于持续捕食其他数码暴龙的数码核(电脑核),即使死了但仍然可以活动,并还可以进化。为了捕食能够本能性地嗅出数码核,头部的眼和鼻子被盔甲盖住,尾巴和翅膀上有尖剑,先把多数数码暴龙做为用扦子刺穿,然后开始捕食其数码核。
必杀技:用头部的角撬开敌人的盔甲捕食其数码核的『ブラッディーケイブ』和『金属流星』
究级体.不死型.病毒种
为了寻求新的进化被实验的数码暴龙原型『原型数码暴龙』的“多路系列”,根据“デクスリューション”实现了最终形态。因为为了维持自己的活动而依靠捕食其他数码暴龙的数码核()依存,所以被称为“电脑核捕食者”。对其他数码暴龙来说,是没有比它更具有威胁的数码暴龙了。由于持续捕食其他数码暴龙的数码核(电脑核),即使死了但仍然可以活动,庞大数码核的信息在体内积蓄,用于勉强地维持自己的活动。
必杀技:能将敌人的数码核以外的全部消去的『金属脉冲』和『多路死亡』
成熟期.机械型.疫苗种
因为手的运动能力不高,被超重量的クロンデジゾイドメタル改造而掌握着瞬发的能力?飞翔能力维持格外高的水平。
必杀技:向敌人猛扑过去用锋利的牙齿瞬间撕碎要害的『アンブッシュクランチ』
.战士型.疫苗种
勇猛果断的先锋,被称为“金色的流星”的使双刀流派的战士型数码暴龙。那个神速的剑技能也被认为是忍耐最终体,圣骑士蓝色的斗篷一般认为是经历许多的战斗功绩被授予的名誉证明。
必杀技:用十字切开敌人的神速必杀剑「」
究级体.圣骑士型.疫苗种
一般认为是13尊的圣骑士“ロイヤルナイツ”中的一员。不过,也认为存在的意义是压倒他们自己的作用,被称为没有事情是绝对不会现身的“空虚之座”。通过的战斗时间瞬间性地取回「アルファインフォース(最初Alpha-获得Gain-力量Force)」的能力在别人看好象是怒涛一样攻击,能确认敌人倒下之前的最后一击。
必杀技:从数码文字的魔法阵容中抽出的光束贯穿敌人的『圣剑グレイダルファー』
幼年期1.沾泥型
身体非常轻,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浮在空中的粘泥型数码暴龙。被大的敌人袭击的话,就会插上头部的角做威吓,不过非常软,刺到敌人角也不会损坏。因为在空中浮游运动非常慢,所以容易被敌人瞄住。不过,接近它的话从口中吐出『小铁刺』攻击。
幼年期2.小型
身体能够伸长的小型数码暴龙。发怒的话,就会伸长体长的9倍攻击敌人。不过,在正前方以外,身体不伸长的地方容易被避开。与步步兽一样身体很轻,轻轻飘浮在空中。不过,能用两手足在空中比较快速地移动。
必杀技:从口放出铁刺的『金属吸管』。
成长期.兽形.疫苗种
推测额头有旧式的接口,被发现是以前实验用的“原型数码暴龙”的兽型数码暴龙。身体外裹着防御力高的日本式的铠甲,不过运动轻快,可以果断跳地跳到敌人怀中作战,有让强大数码暴龙都震慑的魂魄和清高的武士气质。在实验的时候,在数码()的最深的部分掩盖了的数据一般认为是在日本神话中“龙”、“武将”等勇猛的战斗数据,有强大的数码暴龙增长的可能性。
必杀技:跳到敌人怀中从口放出的铁刃『刃』。
成熟期.兽龙型.疫苗种
全身裹紧坚固日本式铠甲的兽龙型数码暴龙。与外形不同的是身体很轻,能在空中优雅飘浮,用非常硬的光滑铠甲一边避开敌人的攻击一边作战。有用自己的身体避开敌人的攻击的胆量和咫尺之间削弱敌人攻击的眼力,无论怎样的敌人也不畏怯,擅长突破出众的攻击。
必杀技:从口放出的铁长枪射向敌的『彻甲刃』。
成长期.恐龙型.疫苗种
有着向种的进化的资质,身体上出现了蓝色的斑纹。
必杀技:呼吸之后积蓄火焰一口气吐出的「」
成熟期.恐龙型.疫苗种
彻底地发挥了肉食恐龙的狰狞性,亲自作战大幅度增加了强度。
必杀技:提高到极限爆炸性地放出的超高热火焰「超级火焰」
.机械型.疫苗种
左腕有着和必杀技「究级」同样的威力,在接近战中不是绝对的。装备的控制程序升级到了界限版本「三叉戟手臂Ver.9.9」。
究级体.型.疫苗种
作为真正有勇气的人的使命,拥有作战100%胜利的无敌的装备。
必杀技:背部的翅膀突然加速使自己跳到敌人面前,一瞬放出的零距离攻击「ZERO」
成熟期.昆虫型.病毒种
本能性地和疫苗种敌对,不过,对于数据种也会发挥狂暴性的袭击。
必杀技:用锐利力量的腿弄伤敌人,瞄准那个伤口放出的「破碎臂」。
.昆虫型.病毒种
对于病毒种以外的数码暴龙,能发挥出问答无用的袭击以及带来的巨大破坏冲击。
必杀技:「剪刀臂Ω」的强化版「剪刀臂Ω3(乘)」
巨大古加兽
究级体.昆虫型.病毒种
它的存在像是被深雾掩盖一样,是一部分中的强者进化了的稀少品种。据说双臂的「巨大刺」无论多么硬的甲壳和金属都能破坏,并能最终深深地刺死敌人。
必杀技:用头部巨大的剪子捆紧敌人并切开敌人的「グランディスシザー」
成熟期.水栖型.资料种
水中嗅觉发达、能嗅出远处数码暴龙并加以攻击。
必杀技:从口中吐出绝对零度的气息,使水冻住连续攻击敌人的「冰剑」。
.水栖型.资料种
自古代生存竞争中的在活下来的海龙兽种的王者。
必杀技:用头上尖锐的刀片切开敌人的的「龙王标枪」。
究级体.改造型.资料种
被称为“超大型强袭卸货军舰”的人工控制改造型数码暴龙。全长都超过,内部可以装载多数的数码暴龙。
必杀技:从口中的大炮发射出的能源鱼雷「究极波浪炮」。
究级体.型.病毒种
经过不断胜利而增强,战斗种数码暴龙中非常优秀的系的亚种龙人型数码暴龙。在东洋被发现,还藏有很多未知数。其拥有独特的形状的剑「菊磷」残留奇怪的光的轨迹,触及那个轨迹的东西全部会被切开。
必杀技:由「菊磷」的剑的轨迹产生的「斩」和エネルギー使大气中全部能量的集中一点引起爆炸的「ガイアリアクター(反应炉之意)」。
成长期.魔龙型.病毒种
作为「好战品种」成长期,潜在能力非常高。隐藏了肉食兽一样的凶暴性。腹部标志为「危险力量」的「数码危害」的标志。由于的影响,「数码危害」的力量已经融入体内,因此标志消失了。
必杀技:把包围手腕的火焰弹打击敌人的『基尔火炮』
成熟期.魔龙型.病毒种
被称为「的魔龙」的魔龙型数码暴龙。拥有野性且凶暴的性格。腹部的「数码危害」标志消失了,其力量亦融入体内。虽是病毒种数码暴龙,倒是很听从驯兽师的指示,且为正义而战。其咆哮声能震动大地,所以每次战斗前也会咆哮来威吓对手。
必杀技:以两腕侧的巨刃“等离子体刀刃”产生破坏能量的『魔龙火焰』。
.改造型.病毒种
胸口上的「数码危害」标志消失了,其力量亦融入体内。全身充满炮口,因此被称为「的重战车」。时巧妙地操纵巨刃「Pendulum Blade Σ」,不论近战也难有死角。
必杀技:从胸口上的炮口发射扩散炮的「原子爆裂」。
究级体.圣骑士型.病毒种
在加入了「」后,使受影响,引出其未知的能力。隶属於「」,右手装备了「古拉尼」,左手装备了能反射攻击的圣盾「?」。
必杀技:以右手光束状的圣枪发出的「红莲剑」。
中纪红莲骑士兽
究级体.战士型.资料种
来自与同样的地方——「ウィッチェルニー」中传说的英雄,存在於异次元的。常不在数码世界,但需要时会用道具前往数码世界,拥有「」称号。
必杀技:由魔枪「杜那斯」放出的「レイジ·オブ·ワイバーン」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在上海,有哪几个电脑城的配件比较齐全,而且信誉又比较好啊?_百度知道
在上海,有哪几个电脑城的配件比较齐全,而且信誉又比较好啊?
哪里的东西比较正宗啊,就是没假货,还有他不会乱拿给你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说几个我知道的电脑城(数码广场) 虹口区:四川北路多伦路口,方舟大厦数码广场 杨浦区:邯郸路国定路口,颐高数码广场 五角场,凇沪路政旦东路口,赛博数码广场 卢湾区:淮海中路黄陂路口,赛博数码广场 徐汇区:徐家汇有三个,分别是:百脑汇,太平洋电脑广场,太平洋数码广场,都在一起的,地铁1号线至徐家汇站下,5号出口上去就是百脑汇,在它旁边分别就是另外两家。 浦东新区:浦东八佰伴旁,张扬路上,太平洋数码广场三期,要说信誉问题的话,是商家都是奸商,你如果是自己去的话,最好先在网上查好价钱,这样去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价了,我的建议是最好带个懂行的人一起去。
采纳率:5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城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复盘方舟和永中的败局点:为什么中国做不出操作系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兴事件引发一片网络热议。什么“这次被美国卡住的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芯老炮:缺芯是因为缺钱”“国产操作系统,要靠BAT”……这种言论看得我胸痛。
忍了几天,今天忍不住了。说说自己经历的一段往事。
不知不觉写了一万字。分几个部分:
辉煌开局、第一第二棒的困难、系统生态的困难与大溃败、复盘方舟和永中错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做不出操作系统。
2000年到2002年,3年时间,我作为倪光南院士的助手,参与了方舟CPU、永中Office、NC瘦客户机和Linux操作系统的工作。
2001年,方舟1号横空出世。被媒体称为“改写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计委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全都给了钱。
方舟1号的技术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出面,前任院长宋健、前任副院长朱高峰亲自担任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
日,方舟1号发布,北京市前副市长刘志华亲自当发布会主持人,曲维枝部长等几个部长都到了现场发言。之前,还有李岚清副总理3次听取工作汇报等。
这就是当时方舟1号CPU得到的待遇。最高规格人、钱支持,全到位了。
我从2000年开始参与方舟的项目。
呈送863、计委(现在叫发改委)、信产部申请支持的报告,我都是执笔人。技术鉴定会、新闻发布会都参与筹备。
难以忘记2001年4月,第一批流片回来,紧张的调试之后,我们看到自己动手设计的CPU启动工作了。
刘强看着我眼睛说:“芯跳了”。
那一刻,难以忘怀。
或许,这是那件事里,最美好的一瞬间。
方舟科技是加拿大华人李德磊创办的企业。
李德磊1977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后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读博。然后就留在加拿大。
日,方舟科技的前身百拓立克公司在京注册成立。主要靠李德磊介绍外包业务。
1997年,离开摩托罗拉的李德磊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与此相对应,BBT承接的外包业务也从摩托罗拉转向后者,主要做基于日立芯片的相关业务。刘强那个时候博士毕业,加入任研发副总裁。
1999年,李德磊找到倪光南,倪光南看到这里磨练了一支做CPU的完整技术队伍——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当时的背景是,中国IT产业界,以及倪光南本人一直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和芯片耿耿于怀。(18年了,还是如此)
当时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是指芯片,魂则是指操作系统。
于是,倪光南帮方舟找钱、找政府、找中芯需要的一切资源,而他本人没有从中芯拿一分钱,零股份。他愿意付出一切,他想要一个新的IT产业核心框架。
倪光南院士给我讲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做成瘦客户机NC,“云+端”解决方案,替代Wintel架构的时候,我当时兴奋得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我们以前在联想,玩的是Wintel联盟(微软与Intel联盟)设计好的游戏。
Wintel就是你的顶层,你的成本与性能只能在它框定的空间里。
而现在,我们这群人,正在动手改变核心框架。给我们的IT产业带来完全不同的,成本与性能的想像和设计空间。这件事简直太棒了啊!
第一棒和第二棒的困难
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敢为的俞慈声任北京科委副主任。曾被邓小平关注的李武强从美国回来在科技部产业化司任副司长。大家都想做事情。
我们有了CPU与SOC的技术,政府给的钱也到位了,芯片也做出来了。
下一件事,就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了。
这时,真正的困难才开始。
做CPU最难的不是开发。
第一步,你不是写不出INTEL那样的设计,而是你打不起官司。
欧洲从工业革命开始,就认识并懂得保护知识产权的价值,以激励知识创新。
美国青出于蓝。只要是个Idea就可以注册专利。
专利保护,是Intel的核心竞争力之一,Intel长期大规模的专业律师团队,几乎把X86体系相关的专利全注册了。
为什么还有AMD。INTEL是IBM的股东,IBM是AMD股东。就是这样。
所以对方舟的团队来说,不是X86体系的技术难度高,而是在这条道路,每一步,你都会遇到INTEL的专利。我们打不起官司。
所以,倪光南做的技术路线选择是,走RISC结构,做嵌入式,绕开X86体系。
接着第二难的是,在2000年之初,中国IT产业不但做不出CPU,而且连基于CPU,自己动手设计核心电路板的能力都没有。
那时,中国还有电子产业企业百强的名单。我们联想排第二。
反正背后有倪光南、有宋健等一堆大佬,我拿着中国电子企业百强名单,从第1名找到第100名,找了每一个大公司的总工程师。
对话永远是这样:
我:“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我们还有SOC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极大地把你要的功能集成,贵司可以更灵活地定义你产品的性能和体积。”
对方:“哎呀,对不起。我们没有能力基于一块CPU开发产品原型。都是INTEL或者他的Design house做好公板,我们选一个,然后基于他们的公板我们再开发。”
我们这才发现,Intel不是做出了CPU,而是培育了一个基于CPU的开发生态系统。
第一棒是核心元器件。
第二棒是无数小的Design house围绕Intel做公板、做产品创意、做产品原型、做差异化做优化。
然后,下一棒才是,面对市场的企业,从Design house挑选产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装。投放市场。做品牌、做销售、做客户服务。
而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电子产业百强,基本上都是第三棒。
所以,当我们做出CPU,而且芯跳了。
我们把它捧到手上,想献给别人。
中国没有一家第三棒企业能接。
没有办法,只能向前。
于是方舟科技在做完CPU后,又建立硬件团队,自己做出了NC的产品原型,做出了公板。
等于一家本来就规模很小的CPU设计公司,还必须同时干Design house的活。
终于CPU和产品原型都OK了,可以交付一个第三棒企业商品化运作了。
俞慈声拍板,北京政府第一个吃螃蟹。
系统生态的困难——大溃败
下一个问题来了。更大的难题。
Wintel联盟。勉强绕过Intel,更难突破的是微软。
CPU做出来了,再自己做原型,然后自己做产品。做完产品,发现没有配套软件可用。
一块NC公板,方舟科技咬咬牙就自己干了。
但是那么多的软件移植、适配、二次开发,真不是1家、10家、100家公司干得完。
这时俞慈声发起了“扬帆计划”,针对Linux桌面的13大类50多个问题,在全国进行招标。浏览器、OFFICE、播放器……一项一项解决。
接着,就干了那件圈子里著名的事——北京市政府办公软件选型,把微软踢出局。
那件事IT圈轰动一时,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然后基辛格给当时是北京市长的刘淇写信,为微软说情。施压处置俞慈声。(没想到吧,美国大政客也为自己国家企业服务的。那时中国刚刚申奥成功,基辛格的施压,是大BOSS级杀伤力)。
那是2001年的冬天,北京最大的一次雪。
那一天,十余个院士联名上书总理,为俞慈声说情。
已经过世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将、两院院士张效祥第一个签字,倪光南院士也签了名。
据说朱总理看到十余位院士的联名,一时动容。
863计划,来自1986年3月,4位院士联名上书邓小平总书记。因为时间发生在是1986年3月,所以简称863。从此
这就是中国高科技发展重点计划。
启动863是4个院士联名。保俞慈声,有十几个院士。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
后来赋闲在家,看《圣斗士星矢》,12黄金圣斗士为了打穿叹息墙的一线光,一起赴义成仁。
十几个院士签下自己的名字,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只是想守护一线光。
所以,我不愿意回忆这段往事,因为我们失败了。
从此我们成了很多人的笑柄。尤其是倪光南院士。
这是10年后,我加入腾讯以后,才学会的一个词——用户体验。
这一仗如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搞定了总理,没有搞定用户体验。
结果是溃败如山。
第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 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我们都知道,换了OFFICE打不开历史文件,打不开别人给你的文件,这是要命的事。
2003年,俞慈声又搞了启航计划。召集中国的所有Office高手、还邀请了韩国的HancomOffice、日本的一太郎技术人员。中日韩三国高手一起破解微软的文档格式,以期能读能存。
效果不好。
除了文档格式,其他的软件体验,用户各种不爽,那就太多了,大家用脚趾头想一下就好了。用户普遍怨声载道,要求换回Wintel。
就这样,我们失败了。
后来,方舟CPU停止开发。永中破产清算。那几万台政府为了扶持一个产业,而买单的NC,估计早就卖了废铁。
几年后,比尔盖茨自己公开了Office的文档格式。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感觉自己脸被门板夹了。
我通过视频,看着这个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开玩笑说“爸爸,我终于拿到毕业证啦”的人,这个退休后做慈善的人,会在做《时代周刊》值班编辑的时候选个患病的男孩当封面人物的人。
我想这个人是天使还是魔鬼。
他真的做了很多好事。可是他压得整个中国没有了通用软件产业。
当个小商人,世俗的成功挺容易的
03年,我离开了倪老师的联盟,走得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是一场伟大牺牲战里的逃兵。
08年,我创业做网站的时候,一个小孩晚上闲着,装了最新版的红帽子桌面。我从旁边经过,一眼看到,就停下来,然后就用。
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心潮起伏,恨不得大哭一场。如果2002年,桌面能有这个水准,这一大票人,应该不会输得那么难看吧。
离开倪老师后,颓了一年多,那段时间,不少人找我干活,多半两类事情,一类是“我代理了个产品,你帮我在中国建设一下渠道”。或者“我做了个产品,你帮我跑跑政府关系”。这两类事,我都再也不想做了。可是除了这个,我并不会别的。
后来,我投奔王路。我跟他说:这么多年,我学的东西,只有给一个特别大的系统干活才用得着。我想在你这里,学点能养家糊口的具体本事。
后来,王路让我当一本准备关门的数码杂志的总经理。
我从王路那里出来,给雷军打了个电话。说:“我要上班了。”
雷军让我去他办公室找他。问我做什么。
我给他看手中的杂志,说做这本杂志的总经理。
雷军说:你为什么要干这个?
我说:找不到工作。
雷军说:可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我说:学点一个人也能做的,能养家糊口的小本事。
雷军说:那你就干这个吧。
杂志的总经理,其实就是广告销售。
以我给计委写重大专项数亿提案的素质,给广告客户写个三五十万的广告提案,应该算不难。
第一次一个客户提出要回扣。我不能确认难道这就是要钱?但是想想,还是试着给吧。
我请这个客户吃了个饭,拿了个信封。一顿饭,俩人都心不在焉,都不是为了吃饭和交流。然后我把信封递给他,他没有任何推辞客套,极为流畅地收到兜里,告辞而去。
那天晚上,我流了好久的眼泪。
以前,我每天起早贪黑去努力,是为了友谊和荣誉。
从此,我做的事情,没有半毛钱荣誉可言,只做一个拉广告给回扣的小买卖。
后来,我学着做网站,后来,我把网站卖给腾讯,后来…… 10年过去了。
世人眼中,我算是成功了。
倪光南院士还在坚持
2014年初,我离开腾讯。
办完手续,我给倪光南院士发了个微信:倪老师,我离开腾讯啦。
倪老师回说,你来找我一趟,我这里正好有个事情。
我就去看他。
2013年政府采购,研究对Win8的策略,咨询到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院士直接上书习 总书记,直言建议:“基于共享软件架构,开发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
倪光南院士的报告正文不到800字,总书记手写批示了200多字。
“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
十多年过去了,经历过失败、非议,他自己向科技部负荆请罪种种,倪老师还在坚持。
14年初我去看他,他身上穿的那件棉服,还是2001年的那一件。
倪院士依然信任我,直接拉我和他最核心的几个人一起商议该如何推动,在移动场景下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统。
10年过去了。打败微软的是Google和苹果。微软还是那么强,只是PC时代结束了。
俞慈声、李武强都已经退休。李德磊不知所终、永中破产清算。
刘强05年离开方舟成立了君正,并于2010年IPO。现在360摄像机、小米手表等多款芯片用的多是刘强做的。2000年倪光南院士对方舟CPU的投入,还是有了成果产出。
华为买了ARM的授权,做出了海思芯片。
小米也豪掷几个亿开发了松果处理器。
就像10多年前一样,只要搞定知识产权问题,选择技术路线,找会干的人,投入干,CPU/芯片就能够做出来。
搞不定的依然是操作系统。差距大的依然是生态。
当年,绕得过Intel,跨不过微软。
如今,绕得过Arm,做不出安卓。
那一段,跟着倪老师,参加了几场高端的会。满场朱紫,还说着14年前的话语体系。
我发现自己变了。在类似的场子里,今天的我和14年前的我,感受完全不同。
过去10年,我没有给一个领导汇报过工作,没有一分钟的时间,用来揣测领导意图。
我只需要持续做一件事,就是洞察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这和在系统里做事,是完全的两个方向。
第二次,我又离开了倪老师。我当时认为自己可以直接判断,这事做不成。
就是说如果做法不改变,也许还是可以拿到很多钱,很多资源、批到地,盖起楼,但是做不出操作系统的生态。
安卓有三:
不断迭代优化的安卓系统本身
现在大家已经非常习惯的基于安卓的各种应用:微信、商务、游戏、生活、娱乐……
全球无数团队,基于安卓在源源不断地创意,开发新的应用,不断繁荣、优化这个生态。
15年前,做当时桌面办公应用的移植,已经让那群勇士折戟沉沙。
现在,数量远大于过去几个数量级的应用移植,还有更为庞大丰盛的生态。
还是原来的体制,还是原来的套路。
面对更大的一仗,完全没有赢的机会。
从一个公司辞职,与离开一个人,不再陪着这个人,支持他的理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从联想辞职,从腾讯辞职,都可开心了。
但我一直为第二次离开倪光南院士而深深愧疚。
那时他已经75岁。这是他一生的梦想。我是他喜欢并且信任的弟子。我没帮他。
复盘方舟和永中
今天再复盘,十余年前方舟和永中做错了什么。
先说方舟。
首先方舟科技,是李德磊个人的公司。李德磊开这个公司的目的,是赚钱,他的选择自然事什么能赚钱做什么。
倪光南看上了这家公司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拉上了自己的全部人脉与信用,希望通过一个项目,让方舟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凝结成可持续发展的IT系统底层。
这件事错在哪里?
就是我在我的《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的组织原则。
顶级组织至情至性,
一流组织共同信仰,
二流组织共同利益,
三流组织共同规则。
所以,用这个组织原则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李德磊背信弃义。
首先,李德磊与倪光南的关系,至情至性,肯定没有。共同信仰,更是没有。共同利益,还也没有。
李德磊要的利益是个人收入最大化。
倪光南要的利益是让方舟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凝结成可持续发展的IT系统底层。
所以,二人合作的基础,就是在倪光南能够持续满足李德磊的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共同规则”。也就是说,一旦,李德磊对倪提供给他的利益不满意了,规则就顿时对不齐了。
所以,后来NC的市场起不来,李德磊立刻对863违约,转而做其他业务赚钱。当然李德磊把一些事处理得非常难看,更令人诟病。
但其实从根本上,李德磊与倪光南就不是一个可共谋大事,扛大压力的组织。
如果说方舟的问题是组织基础,永中的组织核心其实很好。
章燕青与曹参何止共同利益、共同信仰,简直是至情至性。
永中的问题是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
还是我的《产品思维30讲》里,用一节课讲用户价值公式。
这个公式其实是俞军提出来的,我深以为然。
用户价值 = ( 新体验 - 旧体验 ) - 替换成本
你要得到一个用户,依靠的工具是用户价值。用户得到价值足够高,他就会迁移。比如:几亿用户很流畅地从短信迁移到微信上。
什么叫得到一个用户。我们曾依靠政府指令,把永中Office装到数万政府公务员办公电脑上,我们得到这个用户了吗?
好,先算算永中Office给用户的价值是多少。
如果微软的office软件使用体验90分,价格体验50分,两项一乘,微软office软件带给用户的旧体验算45分。
永中Office使用体验70分,价格体验咱们算90分,两项一乘算63分。永中Office,自己可以单方面说,自己带给用户的新体验算63分,比微软好。
可是还有替换成本啊,用户的替换成本包括什么?品牌认知、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帮助等。
我们知道,比尔盖茨长期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品牌、渠道、产品成熟度、客服服务系统,包括网上随处可见的用户分享等,还有我前面谈到的文档格式兼容的问题。用户替换成本其实挺高的,我们往低里算,用户的替换成本是20分吧。
那么用户价值=新体验63分-旧体验45分-用户替换成本20分=负2分
就是说我们使劲偏心地给永中Office打高分,给微软打低分,无视用户迁移成本,而用户几乎没有得到新价值。根本够不成用户迁移的意愿。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政府采购是单位付钱。所以,实际使用的用户对价格体验其实是无感知的。
所以,如果以用户感知的体验来打分是:
永中的用户价值=70-90-20=-40分
事实上,比这个分数还要低。
你以“爱国”绑架,让用户价值下降那么多,用户怎么不怨声载道。找各种理由回到以前的舒服境遇里。
曹参对永中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数据集成”。
他分析说“微软Office软件有着相当明显的缺陷:Word、Excel和Power Point是三个独立的、无法集成的应用软件。
如果把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幻灯片制作集成在同一个程序里,那么用户修改了文档里的数据后,电子表格和幻灯片里相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过来,不需要用户再亲自逐一找出必须修改的地方。”
我去!一个数据要同时在Word、Excel和Power Point被引用,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低频的应用场景好不好?
我刚刚回忆了一下过去5年,我自己的文档操作,用不到一次“数据集成”。
在永中,曹参是无可争议的产品核心,章燕青无比支持曹参,永中上下无比团结奋斗。倪老师当时带我去永中的路上,对永中的集体奋斗精神赞不绝口。
(当时我们在等车,倪老师说“给你买个冰激凌吧?草莓的怎么样?”唉,为了这个冰激凌,我两次离开他都对不起这个冰激凌。)
回到永中,永中的问题是,没有花足够的注意力,在用户最高频的使用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
反而花了最核心的力量,为了一个用户5年也用不到一次的场景使劲下功夫,还为此沾沾自喜。
我在网上看永中的结局和曹参的回忆,曹参把怨恨放到了收购永中的唐敏等人身上。
其实不应该。永中因为欠债1000万人民币,被破产清算。
1000万人民币,北京一套普通房啊。如果产品的用户价值清晰正向,筹1000万人民币,不难啊。
永中有坚实共同扛压的组织,有很好的开局,也做出了7、8成的产品。但是败了。
曹参的回忆文章里,有对自己创新点的自诩,有对对手的怨恨,但是没有完整的用户场景、用户体验地图、用户价值。
马化腾说:产品经理不能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改变体制的考核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创新生态
复盘了我对方舟和永中这两个十余年前的明星企业,核心败局点的理解。
那时我们确实犯了错。我们在组织设计、用户洞察、用户体验等多方面都错了。
但是政府一次重大项目支持失败,十几年后,中国还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不是我们的错。
再尝试探讨一下,为什么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有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很多县城都建设的跟北京似的,我们有了新四大发明。
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操作系统。
在信息社会的国际空间里,中国是个网络强国。
不过这个网络强国架构在微软的Windows和Google的安卓上。
2014年,我陪倪老师参加一次好像挺高端的“移动操作系统生态研讨会”。
我说,我们国家如果真的想要一个“移动操作系统生态”,其实挺清晰和明确的,就是国家出钱,投种子,一年往市场里撒1000亿,连撒5年钱。允许大面积失败。
在场官员然后就谈到了如何从科技园拿地做高政府投资的资产,以保证投资成果……
我无语。然后退出。
为什么我们建的了房子,放的了卫星,但是做不出操作系统?
这其实和联想把Wintel框架的PC卖到全球第一,但是不能向内再走一棒,去做核心技术,也不能向旁边再走一步,拥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原因是一样的。
就是体制的集体心智模式,高度依赖确定性。
在确定性的框架内,内部人才高度竞争、不能容纳失败。
结果就是过度管理。所有的人都以确定确定再确定为荣。
不确定是恐惧,是慌张。失败,是羞耻,是污点。
而创新、创意,从萌芽到长成,就是与不确定与失败的一路相伴。
这是联想还是我们的体制,恐惧和不能容忍的。
而市场导向的企业呢,他们跟着用户走,跟着市场走。
14年,倪老师再次推动移动操作系统,让我和腾讯谈,能否把微信移植到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上。
我马上找了腾讯的大佬,讲了有总书记手谕的事,然后问微信能不能移植。腾讯人的反应与我预期一致:我们跟着用户走。没有用户量,工作没法安排。
所以,有篇文章《国产操作系统要靠BAT》,指望每个季度得发财报支撑股价的上市公司?别扯了。
方舟和永中拿了多少钱
今天,回头看,被视为重大失败,折了无数英雄的方舟、永中项目,一共投了多少钱呢?
“方舟3号”研发经费拨款1538万元,如按照“863课题”的项目预算要求,给科研人员的工资部分不得超过15%,约230万元,那么方舟公司参与研发的近60位工程人员每月工资也就2千多块钱。
按照科技部有关科研资金使用的相关政策规定,用于工资、劳务费、单位提成等方面的资金,在事业单位不超过5%,科研转制企业不超过10%,企业单位不超过15%。“863课题”如果是给高校来做的,15%给科研人员发奖金很正常,但是公司做课题这么15%发工资肯定不够。
李德磊的说钱太少了,根本不够发工资。然后遭到“863”专家的嘲笑。这位专家解释说,芯片项目资金主要用在流片和EDA工具上面,人员工资只是小头。
无视市场的人才争夺,市场定价。以维护官家定的规则为中心。我就是这样要求。你做不到,你就是错的。
无视市场,无视人性啊。
刘强、我这样的人。我们干点容易的事,很容易过得不错。如果找到我们这样的人,让他们干最难的事,还要给最少的钱。我们的官员为何这样理所当然。
曹参自述:自2000年到2008年,永中科技获得政府拨款达8000余万元,投在产品研发上的资金达1.52亿元。同一时期,产品销售收入仅5000余万元,公司累计亏损了5000余万元。
这就是我们国家对CPU和Office最大的重大专项投入。
是不是一堆90后投资基金经理看了都笑了?
我们有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我们用脚趾头回忆一下,这新四大发明是烧了多少钱烧出来的?
不用回想千团大战、不用回想打车补贴大战。2018年,把同龄人甩在身后的那个摩拜单车,一个单车公司烧了100亿。
一家公司烧了100亿,共享单车烧了数百亿,成果是,每个城市可以骑共享自行车。
为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操作系统+核心办公软件,一共烧了多少钱?
把当年变成废铁的NC全都算上。
20亿,有没有?
这件事,这个数字,就成了恐怖记忆。
然后,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官员,全都吓破了胆。
十几年后,国家为中兴支付罚单。一笔8亿美金。
但是,这些钱,国家付出来,官员没有错误。这就是我们的体制选择。
会犯错的事,没有人再敢干了。十几年前,李武强以不怕丢“乌纱帽”的姿态站出来。这种“傻子”,十几年,也就那么几个吧。何况几个傻子还失败了。前车之鉴啊前车之鉴。
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所以,我说政府要操作系统。需要的,不是投资一个团队,而是烧钱烧出一个生态。就是烧钱。容忍失败。
战国时期燕昭王于易水之畔筑黄金台,招天下之士,谁有能力,现场抽一块黄金与之。市场与人性如此,我们何苦自欺欺人。
人家一自行车烧100亿,我们一个国家的操作系统,复杂庞大的生态,需要无数人参与。难道您打算,确定性地投几个公司,少少给上几个1500万,然后去打安卓?
这是谁的妄境?
为什么说挑战安卓比挑战微软还难?
因为今天,基于安卓的生态更庞大、更繁荣、更高频。
从办公、商务、生活、娱乐。一个个人以及企业的数字空间,几乎都可以利用手机完成。我们对移动场景的依赖,远远大于桌面。
微软OFFICE投了多少钱?
微软是上市公司,公开财报,年度,微软一年的研发投入是124亿欧元。1000多亿人民币。
微软一年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我不知道这中间,多少钱用于OFFICE。
但是无论如何,永中8年花了1.5亿,挑战失败,成为重大污点。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18年前,倪光南院士和我叹气:“纯计划经济也好,纯市场经济也好。都能做出大东西。”
18年后,2018年倪院士已经79岁,还在为了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奔走呼吁。
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唐吉柯德。被柳传志逐出联想,曾经推动的重大项目未能完成。为了这个梦想被一个又一个人利用。
而他明知道自己在被人利用,还是宁可冒着一世英名赴水流的风险,还是继续尝试、继续努力。
不作为,无过错的人们嘲笑他:“不识时务”、“老被人骗”、“被人骗了还在继续做”……
然后所有人,继续直接间接地为“无芯”买单。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这段往事,因为充满了激情、失落、怀疑、愧疚种种复杂的情绪,所以我非常不愿意回忆。
今天趁这个机会,提一口真气,把它写出来。
没有给倪老师看。因为倪老师是个真正的君子。如果给他看了,他一定会为这个人避讳,为那个人考虑。
从昨天晚上,突然想写,今天早上6:00再也睡不着,爬起来,一口气写了一万字。也许该写的不该写的,我全写了。这是我的个人视角,个人叙事。
某年,我和郝玺龙一家还有他的朋友几人,一起去长白山玩。
夜宿山脚下的农家院。居然在这个农家院里,遇到了刘强。
方舟一别,没想到多年之后,居然在千里之外,这样的地方再见。
昔日的英挺少年,鬓已斑斑也。那时他已经创办君正。方舟往事,大家都不愿意再提起了。
那么多好战友,我们散了,都没有道别过。
但是,曾经的尝试、努力、错误、牺牲。发生过就是发生过。
把此文放到互联网上,以此向当年曾并肩作战过,彼此支持,彼此抱怨,没能好好道别的战友、老师说一句:谢谢、珍重。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梁宁-闲花照水录”,原文标题: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作者:梁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普打印机组装步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