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当作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也是《金刚经》精髓之所在,读懂了这四句话,你就读懂了《金刚经》。
“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这四句偈语的意思是:
注意啦!!!
1、免费赠送《全新绩效考核方式:数字化考核》!
2、一针见血!直刺学校管理的“死穴”!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蜂鸟手机端
&器材讨论区
&论坛服务区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共2页到第页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光圈:f/2.0
曝光时间:1/32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2.0
曝光时间:1/32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1.6
曝光时间:1/5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1.6
曝光时间:1/32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1.6
曝光时间:1/4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3.2
曝光时间:1/4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3.2
曝光时间:1/2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3.2
曝光时间:1/32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3.2
曝光时间:1/4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光圈:f/3.2
曝光时间:1/500
焦距:35.0
IP地址:10.15.184.94
共2页到第页
5 : 绝对精彩
4 : 值得收藏
0标签限制6个
0图片最多能上传40张
0宽度不小于640px,高度不小于320px
0正在发帖请稍候
热门主题:
微信请扫二维码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盗用他人图片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我是楼主,我要删帖
已选择 1 个帖子,只能在您有权限的版块之间操作。
原板块:人像摄影
目标板块:
请选择目标板块
测试小版块
索尼α影像Club
135画幅相机系统
单反相机和镜头
村里摄影版
旁轴及其他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佳作欣赏
中、大画幅相机系统
器材交流区
无反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作品交流
意见问题反馈区
固定镜头相机
鸟类摄影技术探讨
鸟类摄影拍鸟地图
呼和浩特版
常春藤俱乐部
器材购买及维修
新摄会部落
建立摄影思维
乌鲁木齐版
港澳台及海外站
主题摄影交流区
右视觉摄影
唯美影像论坛
西南人文摄影俱乐部
新朋老友社区
品牌交流区
3D立体摄影
论坛管理区
商家服务区
地方论坛交流区
自建论坛区
既往论坛回顾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好友列表 (2548)
0是否确认删除此好友?
0查看更多消息
浏览帖子奖励 +0.05个蜂鸟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部佛经?_百度知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出自哪部佛经?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偈子,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切有为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所作的梦,只是一种幻相,是一种心魔而已,不必把它放在心上,也不必因此感到害怕.佛陀是智慧圆满,大慈大悲,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者,他对迷惑众生,开启的佛法,自是不打狂言,这点你必须明白!梦中的情况就像你看马戏团里表演的旋火轮,眼中所看到的光圈只是一个幻觉,当光圈停止的时候,火才是真实的存有!梦里的景象只是幻象,梦醒一切皆空,只要你醒来能够抽离,能够把握当下,你所发的梦,就不会再干扰到你了.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快乐痛苦,皆由心生,世上的烦恼都是自找的,你只要不执著于假象,舍去无明执念,放下颠倒梦想,你的心灵就会很富有,你的心境一定会很快乐!希望你能破迷开悟,福慧双修!
要坚韧,要快乐,要幸福,与性格无关!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关的作业问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办法,都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闪电,一晃而过,应该这样来看待事物.
《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我们应持这样的观点: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的境界,就如同这个幻师变化出的幻术一样,是‘虚妄不实’,是‘如梦如幻’.这个‘如泡如影’,你在河边上看,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河水上,就好像起了一
你前边说的都对.只是后边有些问题.爱情亲情的确是泡影.你可能感觉到,一件事情如果很普通,你就不会在意它.爱情亲情实际上你都经历过很多世了,它只是依因缘和合所生的一件事情罢了,几乎所有的众生都和你有过这段因缘,也都拥有同样的情感,也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为什么你还要会执着它呢?为什么还要将现在和你有爱情、亲情的人与其他同样和
一切你能看见、听见、闻到、尝到、感知和感受到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就好像你能知道露水很快会干以及闪电一刹即逝(解释:有些事情人们一生都无法验证,譬如金子的灭亡!所以人们认为金子是不会坏的!却不知道金子的变化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只是我们没有能力观察罢了!又好像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起变化,自己却浑然不知
出自金刚经.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All composed things are like a dream,a phantom,a drop of dew,a flash of lightning.That is how to meditate on them,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句出自《金刚经》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
大意: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都是像梦等(六个比喻)一样非实有的,学者应该常作这样的观察.法:可以简单理解成一切的事物和现象,“法”是无所不包的,没有什么不是“法”.法有两种:有为法,无为法.有为法:就是有所作的,从因缘而有的,有生灭或生异灭的,它是息息流变的,无常的.凡夫见闻觉知的一切,都叫有为法.对于“有为法”,佛作了六
这是金刚经的最后一句,世尊讲的太了不起了.彻底的看破身心不实在,彻底放下,就是这一句,就是关键.【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尊、释迦牟尼佛,恐怕我们一直死执这个身心,叫我们彻底的看破,这一句就是叫你彻底看破,把生到死收摄在这一念.记住!一切有为的生灭法,跟做梦一样,我们人生、宇宙,统统
  出自金刚经.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
金刚经.皆是虚妄,相有体空,皆不可得.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
"有为法"中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有为"是指由因缘(条件)构成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梦指的是非真实的存在,幻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如露亦如电露是一个相继相,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断组成,比如电影每秒钟24格,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连贯的,实际上是很多个画面组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会变老,其实,我们也是时时刻刻的都在变老,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见到是连续的,而实际上
不是我翻的,我帮你找到一个中英文对照版的金刚经,里面关于这几句的翻译是:Because:All phenomena are like a dream,an illusion,a bubble and a shadow,Like dew and lightning.Thus should you meditate upo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如上所说,本科大旨已明,兹再详细说之.  当知如如不动,是真实性.亦即所谓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前云: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梦指的是非真实的存在,幻是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如露亦如电 露是一个相继相,我们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断组成,比如电影每秒钟24格,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连贯的,实际上是很多个画面组成的,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会变老,其实,我们也是时时刻刻的都在变老,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见到是连续的,而实
应该是世间的一切都不长久的意思 故为梦幻泡影 人早晚会死 记忆也会跟随轮回消失 地球也有毁灭的一天 甚至宇宙也有坏的时候 天上的星星是确实存在的吗?有些星星早已经毁灭消失了 我们看见的只不过是他在数万亿年前发出来的光而已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哪,蕴含着怎样的佛教道理和现实道理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出自金刚经.  南怀瑾讲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金刚经有好几个四句的偈,「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共有两三处地方.所以有人提出来,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究竟指的是那个四句偈?  那四句都不是!这四句偈,离经而说是指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假如一定要以偈子来讲,非要把它确定是那四句不可的话,你就要注意金刚经所说的:不生法相,无所住.非要认定一个四句偈不可,就是自己生了法相!所以说都不是.这才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才能讲四句偈.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提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风吹芭蕉叶的声音,煞煞煞……吵得他睡不著,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覆是对不住,拒绝往来.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颗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十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梦幻中如如不动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我们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作梦一样.当你在作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张开,唉呀,作了一场梦!你要晓得,我们现在就在作梦啊!现在我们大家作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下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著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好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几十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汽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的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匹哩趴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你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你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告诉你一点是空的,它只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著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下面,「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的凑合在一起,是因缘聚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2.净空法师开示: 经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真相说出来了.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法,他是依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六百六十法归纳而成的,作为大乘教科书的启蒙.这一百法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有为法与无为法.  心法八(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心所有法即心理作用),色法十一(色法即物质),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是从心、色变现出来的),总共有九十四类,这叫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包括起心动念的心,心也是有为法.相是假的,起心动念那个心也是假的.本经跟我们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就是讲八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假的,心也是假的,虽是假的,它有那么一回事情,它有个幻相,像怎一回事呢?如‘梦’.佛在此地举了六个比喻,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其余五个比喻,都是形容梦不是真的.梦如‘幻’,梦如‘泡’(水泡),梦如‘影’,幻、泡、影三个字,是形容梦之不实.‘露’和‘电’是比喻梦之短暂.我们在六道、在十法界,经上常讲时劫之长: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无量劫来,说的再多也是露,也是电.为什么?比起永恒的真性,那它就太短暂了,佛教我们要作‘如是观’.有许多同修常常问我:怎样能让心清净?怎样能放下万缘?佛这首偈就是教我们怎样放下,教我们怎样得清净心.能把这首偈参透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之法,不外这四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不是真的,何必去计较,何必那么认真呢!明白了,自然就能随缘,心才清净.我们修的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顺境随顺顺境,逆境随顺逆境.善缘随顺善缘,恶缘随顺恶缘.在天堂随顺天堂,在地狱随顺地狱.永远保持一个常住真心,这才是真正修菩萨道,真正在学菩萨行.  在一切法相当中,能够把它看成‘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是在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法门.不是天天捧著金刚经念,那叫修金刚般若法门,不是这样的.诸位冷静想一想,你入这个境界,怎么不快乐不自在?善缘很自在,恶缘也很自在,平等心现前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前面这两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合起来很有味道.把这四句合起来,受持四句偈,不就这四句最好吗?常常放在心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是修最高的金刚般若波罗蜜.从早到晚,一时一刻没有离开,在在处处都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你得的福,就像经上世尊所说的无量无边,恒沙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你的福报大,你修的这才真正究竟圆满.如何能够不取不著,这就是说要怎样得清净心?要怎样放下?‘应作如是观’.这段经文是把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对世尊不能不感激,真正是大慈大悲,把修行的关键、重要的纲领和盘托出.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就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过去以为小乘跟大乘还有差别,读金刚经才知道小乘须陀洹,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一直到成佛也是用这个方法.只是每个人用的功夫浅深不同,才有菩萨阶级,正是本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是修的无为法,不是有为法.有为法舍弃了,有为法是梦幻泡影,舍弃有为,就是无为.在无为法功夫浅深上分等级.功夫浅的—小乘.功夫深的—大乘.这些说法都是佛为众生方便而说,而在他们那些人(指佛菩萨)当中,根本没有这个念头.小乘须陀洹他没有说我证须陀洹果,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他也没觉得他成佛了,没这个念头,那叫真清净.如果释迦牟尼佛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我成佛了,那就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那里是佛菩萨?这才明了从小乘须陀洹到大乘无上佛果,于一切法,心里面都不染著.在世法佛法里,一切随缘,这样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那个‘顺’一点都不勉强,自自然然,为什么?因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凡夫恒顺众生,有时候心不甘情不愿,是没有看透,不晓得事实真相.轮回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是从有为法来的,取相、分别、执著就有六道,就有轮回,就有十法界.能离相、离念六道十法界统统没有了,这时候的境界—入佛知见,入佛的境界.这段经文注解很长、内容很丰富,我们将全经做个总结,  本经唯一主旨,在于无住,以破我也.观上说如梦之义,可知作如梦观,是贯彻到底的.即是由粗而细、由浅而深、从初学至究竟.一切行门,皆不外此观.观有即非有,不可著有也.观非有而有,不可著空也.‘破我’是破我执.佛在大乘经里讲的很多,六道轮回从我执来的,所以只要有我执,就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十法界从法执来的,破了法执,十法界就没有了.破我执六道就没有了.功夫必须先破我执,再破法执. 观空有一切如梦.果能于一切有为法,有即非有.何妨于一切无为法,非有而有.此之谓大作梦中佛事.学人初下手,便作圆顿妙观,不执实、不执虚、不执无.即是本经所说,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一空到底矣.涉有不住有,行空不住空,则如如不动矣.便是止观双运,定慧均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观空有一切如梦’:梦的相有,我们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观一切得失,都像梦中一样,得不必欢喜,失没有苦恼,要这样锻炼清净心,修学平等心,一切随缘.诸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所谓‘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兴建的道场是水中的月影,全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做不做呢?做.要作梦中佛事,要建水月道场.作不著作的相,建不著建的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空有两边不著,这就是菩萨行.‘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初学佛的人,如果会用功,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清清楚楚了了于胸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用这样观行的功夫,就与如来果地上寂照的境界相应.一部金刚般若,‘无住’妙旨,全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上.欲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上.一切学人,当从此观,随顺而入.此观,正是金刚智慧.应如是受持,如是演说.永永流通此绍隆佛种之无上大法矣.这个意思不只是说这部金刚经,诸位一定要晓得,把金刚经的原理原则‘随顺而入’,应用在佛法所有大小乘佛法上、各种宗派上,因为它是最高指导的原理原则.不限于禅宗,不限于般若部,它讲的是原理原则,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法门.所以这个原则应用在于念佛上是理念,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实报庄严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泡影 蓝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