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pk最牛6码定位方法10

有没人玩pk23-10六码理论?_百度知道
有没人玩pk23-10六码理论?
有没人玩pk23-10六码理论?360浏览器3.2正式版的,怎样调窗口的最大化的。有时候最大化,有时候又变小!谁知道怎么设置吗?数控机床的三种控制系统的名称,反馈信号是什么物理量?各包含哪些环节?各采用什么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
我有更好的答案
哎……如果你真的那么幸运遇到了你的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说pk.10走势北.京.赛.车.6.7.8码稳赢滚雪球定位规律【北京计划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178贴子:
说说pk.10走势北.京.赛.车.6.7.8码稳赢滚雪球定位规律
第一,良好的心态,第二,好运气,第三,合理的筹码分配,第四,见好就收,不负追,应该能赢到钱,即使输也输不到哪里,就怕输一次就接受不了,然后上头,越下越大,恨不的一把就把前面输得全部赢回来,这样的玩家我见过太多太多,但是往往这样的结果只有一条路,黄泉路。即使偶尔一俩次打回来,那也为以后的洗白养成了最不好的习惯。永远要记住,赌场的钱我们是赢不完的
每日稳给20-30% 究竟怎么做到的?其实不是用固定的方案去进行 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常的去分析,本人测试过无数的方案,最终平刷成功。方案=方法平刷也是最合理,分析前一百期,甚么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固定的当然也是不行,必须每天更换号码,当然我们要有一定的时间段分析号码扭转的万里眼功能,因为一个50%概率的号是迟早上升,平刷不仅讲究选号还讲究阶梯轮流法。
平心而论,各种技巧和模式,只要不是乱编造,都是有一定原理或道理的,如前所述,技巧、模式都是成功的经验总结,认真学习下总会有启发,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充分理解技巧的本质是极其重要的,或许一定程度上需要悟性天赋吧。
很多朋友都说想学走势技巧。可是真正学起来去觉得枯燥无趣,耐心不下来学习。后面跑去看计划了。太过于依赖计划也不是说很好。如果你想玩的好。我的建议是你玩着玩着你自己创新出自己的玩法。你可以借鉴别人的规律已经方法来自己改变一下玩法。每个人都不是不聪明。只是不肯用脑子去想方设法让自己赢钱罢了。
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去实践才能检验真理的。技巧也挺多的,有什么6码2期计划,7码8码滚雪球,首尾相加法,暗长龙走势,去一尾等很多技巧规律方法。都是需要活学活用的,很多都是书面写不出来的。玩都可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加我企鹅,图片上面有!我会手把手教你,带你可以,但是我不保证百分百包赢,80%的赢面还是有的,可以保证你盈的肯定比输的多得多。方式技巧是容易赢 而不是包赢稳赢 提高中奖率 不会容易输 理智看待,试试就知道,说多没用,实力说话。
我想换平台,带我玩
出国学习计划,出国留学就选百利天下教育(出国留学,出国考试,社会实践),专业!咨询出国学习计划,就在百利天下教育网,给力!
加,带你球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当前位置: >>
PK用户手册z
目 录目录第一篇 用户手册 ....................................................... 1 前 言 ................................................................. 1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 ........................................... 3 第一节 参数输入 ................................................... 6 一、总信息参数 ................................................. 6 二、地震计算参数 ............................................... 8 三、结构类型 .................................................. 11 四、分项及组合系数 ............................................ 12 五、补充参数 .................................................. 13 第二节 网格生成 .................................................. 14 第三节 梁、柱布置 ................................................ 17 一、柱布置 .................................................... 17 二、梁布置 .................................................... 21 三、铰接构件 .................................................. 23 四、特殊梁柱 .................................................. 23 五、改杆件砼 .................................................. 23 第四节 荷载输入 .................................................. 24 一、恒载输入 .................................................. 24 二、活载输入 .................................................. 25 三、左风输入 .................................................. 26 四、右风输入 .................................................. 26 五、吊车荷载 .................................................. 26 六、补充数据 .................................................. 30 第五节 计算简图 .................................................. 34 第六节 计算 ...................................................... 35 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 ........................................ 38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 .................................................. 46 第一节 框架绘图 .................................................. 46 一、参数修改 .................................................. 46I 目 录二、修改钢筋 .................................................. 54 三、相关计算 .................................................. 62 四、施工图 .................................................... 64 第二节 排架柱绘图 ................................................ 67 一、吊装验算 .................................................. 67 二、修改牛腿 .................................................. 67 三、修改钢筋 .................................................. 69 四、施工图 .................................................... 69 五、说明 ...................................................... 69 第三节 连续梁绘图 ................................................ 71 第四节 绘梁、柱施工图 ............................................ 72 一、绘梁施工图 ................................................ 72 二、绘柱施工图 ................................................ 72 第五节 绘梁表、柱表施工图 ........................................ 73 一、梁表和柱表绘图软件功能及说明 .............................. 73 二、操作步骤 .................................................. 74 第六节 用户使用中常见问题 ........................................ 76 第四章 PK 结构计算的数据文件 .......................................... 78 第一节 框架数据文件 .............................................. 78 第二节 排架、框排架数据文件...................................... 100 一、总信息 ................................................... 100 二、吊车荷载的输入 ........................................... 100 三、两端铰接梁填表法 ......................................... 100 四、工型截面柱填法 ........................................... 100 五、排架、框排架结构计算填表注意事项.......................... 100 第五章 例 题 ........................................................ 108 一、框架例题 ................................................. 108 二、排架例题 ................................................. 119 三、连续梁例题 ............................................... 125 四、框排架例题 ............................................... 125II 目 录第二篇 技术条件 ..................................................... 129 第一章 平面杆系结构计算部分的主要功能与技术条件 ...................... 129 第一节 软件应用范围 ............................................. 129 第二节 计算参数的确定 ........................................... 131 第三节 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原则.................................... 133 一、活载的予组合和内力组合原则 ............................... 133 二、荷载效应组合 ............................................. 134 三、吊车荷载分析和排架柱计算 ................................. 148 四、地震作用计算与地震效应分析 ............................... 150 五、框架结构地震作用组合效应的调整............................ 152 六、单层厂房地震作用调整 ..................................... 153 七、裂缝宽度计算 ............................................. 153 八、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 ................................... 153 第四节 基础计算技术条件 ......................................... 154 一、内力标准组合 ............................................. 154 二、钢筋等级 ................................................. 158 三、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 158 四、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 158 五、抗震承载力验算 ........................................... 159 六、基础底面压力的确定 ....................................... 159 七、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 159 八、基础计算 ................................................. 159 九、基础冲切计算 ............................................. 159 十、锥形基础外缘高度或阶形基础台阶构造高度取法................ 160 十一、基础底板受弯配筋计算 ................................... 160 第五节 数据文件输入规则 ......................................... 161 一、节点和杆件编号 ........................................... 161 二、单位和逻辑符号系统 ....................................... 162 三、约束信息 ................................................. 163 四、结构计算结果说明 ......................................... 164 第六节 配筋计算技术条件 ......................................... 165III 目 录一、柱的配筋计算 ............................................. 165 二、梁配筋计算 ............................................... 169 三、框架节点设计 ............................................. 172 四、排架柱配筋计算 ........................................... 173 第七节 壁式框架计算 ............................................. 174 第八节 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薄弱层变形计算 .......................... 175 第二章 框排架绘图功能及主要技术条件 .................................. 176 第一节 功 能 ................................................... 176第二节 施工图细则 ............................................... 178 一、挑梁 ..................................................... 178 二、各层标高 ................................................. 178 三、柱箍筋形式 ............................................... 179 四、梁的截面形状 ............................................. 179 五、次梁 ..................................................... 181 六、纵向框架画法 ............................................. 181 七、剖面位置 ................................................. 181 八、其它 ..................................................... 181 第三节 有关钢筋的主要技术条件.................................... 182 一、柱梁受力钢筋 ............................................. 182 二、柱钢筋最少根数 ........................................... 182 三、梁钢筋单排根数 ........................................... 182 四、梁下部钢筋的弯起 ......................................... 183 五、上、下柱钢筋的搭接 ....................................... 183 六、柱箍筋 ................................................... 184 七、梁箍筋 ................................................... 185 八、梁腰筋的设计 ............................................. 186 九、柱纵筋 ................................................... 186 十、钢筋的锚固 ............................................... 186IV 前言第一篇 用户手册 前 言PK 主要应用于平面杆系二维结构计算和接力二维计算的框架、连续梁、排架的施工 图设计。 1、PK 模块本身提供一个平面杆系的结构计算软件。接力计算结果,可完成钢筋混 凝土框架、排架、连续梁的施工图辅助设计。2、平面杆系的框架、排架或连续梁的结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由 PK 的主菜单控制 完成。 操作主要分为二个步骤:一是模型输入和计算;二是施工图设计。 第一步人机交互建模提供的是主要信息源,另外,在执行第二步绘施工图相关菜单 时还要补充输入绘施工图所需的相关信息。3、计算模型输入和计算采用 PK 主菜单 1“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一般采用人 机交互方式,由用户直接在屏幕上勾画框架、连梁的外形尺寸立面网格。再在立面网格 上布置相应的截面和荷载,填写相关计算参数后完成。人机交互建模后也生成描述该结 构的文本式数据文件。文本文件描述的内容与交互式的数据完全相同,用户如对文本文 件格式熟悉的话,手工编辑修改文本文件的相关内容后仍可进入人机交互建模菜单。 计算模型输入菜单还包含对该模型的数据检查,并生成该结构的几何尺寸,荷载计 算简图等功能。将原来的【人机交互建模】和【框、排架、连续梁结构计算】合并为一 个【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用户不需退出主菜单 1 即可完成结构计算,这样便于用 户对模型进行反复校核。 合并后的主菜单 1 中的【计算】菜单,可以完成一般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和钢筋混 凝土杆件的荷载效应组合、配筋计算等。 该菜单生成结构计算结果文件和描述计算结果的各种后处理简图。4、对框架、排架、连续梁等首先要由 PK 主菜单 1 完成结构建模和结构计算。然后 对于施工图的设计再操作不同的菜单来完成。 框架梁柱整体画图时应执行主菜单 2【框架绘图】;对排架柱施工图应执行主菜单 3 【排架柱绘图】;对连续梁应执行主菜单 4【连续梁绘图】;对框架的梁柱分开、分别1 PK用户手册画图时应执行主菜单 5 和主菜单 6;按梁柱表画图方式时应执行主菜单 7 和主菜单 8。5、用结构平面 CAD 软件(PMCAD)可生成任一轴线框架或任一连续梁结构的结构计 算数据文件,从而省略人工准备框架计算数据的大量工作,PMCAD 生成的数据文件后面 还包含部分绘图数据,主要有柱对轴线的偏心、柱轴线号、框架梁上的次梁布置信息和 连续梁的支座状况信息。因此用这种方式具有较高效率的数据自动传递,用户操作会大 大简化。 PMCAD 可一次生成多组连续梁的数据文件,这多组梁可一次计算完成并自动布放在 一张施工图上。6、砌体结构设计软件 QITI 中可生成底框上砖房结构中底层框架的计算数据文件, 该文件中包含上部各层砖房传来的恒活荷载和整栋结构抗震分析后传递分配到该底框的 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由PK再接力完成该底框的结构计算和绘图。7、 框架某一侧通过铰接梁连接排架柱且计算吊车荷载 (框排架) 时, 结构计算完后, 需分别补充框架绘图数据信息和排架绘图数据信息,分别用框架画图和排架柱绘图菜单 来作出框架部分和排架柱的施工图。2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点取 Windows 桌面上的 PKPM 图标,出现 PKPM 总菜单后,再点 PK 菜单,工作前需要 设定工作目录。 从结构计算到完成施工图设计, 需执行两个步骤的操作: 一是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 算;二是施工图设计。第一步操作提供了结构模型的主要信息源,第二步操作时还需补 充输入绘施工图需要的相关信息。 点 PK 菜单后,显示框、排架 CAD 主菜单,如下图所示:这里用人机交互方式或数据文本文件方式生成一个平面杆系的结构模型。 如果是从 PMCAD 主菜单【形成 PK 文件】生成的框架、连续梁或底框的数据文件,或 以前用手工填写的结构计算数据文件,则可在这里选择【打开已有数据文件】。进入后 用户可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修改并计算。 如果从零开始建立一个框、排架或连梁结构模型,则应点取【新建文件】进入。用 户可用鼠标或键盘, 采用和 PMCAD 平面轴线定位相同的方式, 在屏幕上勾画框架立面图。3 PK用户手册框架立面可由各种长短、各种方向的直线组成,再在立面网格上布置柱、梁构件,和恒、 活、风荷载。 人机交互建模后仍生成一个工程名.SJ 的文本文件,对文本文件熟悉的用户也可修 改该文件后再用【打开已有数据文件】方式进入本菜单。 建模输入完成后程序可自动对模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提示用户,并可生成框架 立面、恒载、活载、风载的各种布置简图。 双击主菜单 1【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后有如下选项:如选择【新建文件】,则需输入要建立的新交互式文件的名称***.JH,程序自动生 成后缀名.JH。 如选择【打开已有交互文件】,则弹出一个对话框,用户直接选择已有的交互式文 件,文件名称为(*.JH)。 如选择【打开已有数据文件】,则弹出一个对话框,用户点击【文件类型】项,则显示出四种文件类型: 1、【*.SJ】: (a)由对文本文件格式熟悉的用户,手工编辑的文本文件即工程名.SJ,用数据文4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件方式进入本菜单时选择此项; (b)人机交互建模后仍生成一个工程名.SJ 的文本文件,用户修改了该文件后再用 数据文件方式进入本菜单时选择此项。 2、【PK-*】:由空间建模形成的平面框架文件时选择此项。 3、【LL-*】:由空间建模形成的连续梁文件时选择此项。 4、【*.* 】: 显示所有文件。如该工程为以前输入的旧文件,或是前面选择 2、3 读入的结构数据文本文件,则在 屏幕上显示出该工程的立面简图;如为新工程,则屏幕为空。屏幕右侧的菜单为主控菜单:5 PK用户手册第一节 参数输入参数输入共有 5 页,分别为:总信息参数、地震计算参数、结构类型、分项及组合 系数、补充参数。对于一个新工程,程序自动将上述所有参数赋值(取多数工程中常用 值作为其隐含值),在每次修改这些参数后,程序都自动存盘,各页内容如下所示:一、总信息参数1、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IC 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填 20,C25 填 25,C30 填 30,C40 填 40,以此类推, 用户根据工程输入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2、柱梁主筋级别 IG 钢筋级别有 HPB235、HPB300、HRB335、HRB400、 HRB400、HRB500、CRB550 和 CRB600H 7 种,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选择。6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3、柱梁箍筋级别 箍筋级别同主筋共 7 种,程序默认为 HPB300,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4、梁、柱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程序默认为 30mm,可根据规范规定和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5、梁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U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设计允许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 适当减小支座负弯矩,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 6、梁惯性矩增大系数 U2 对于现浇楼板结构,可以考虑楼板对梁刚度的贡献而对梁刚度进行调整,程序默认 为 1.0。 7、结构重要性系数 由用户按规范取值。 8、地震力是否计算 这是地震力计算控制参数,其含义如下: 不计算:即不计算地震力 计算:计算左、右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9、基础计算 KAA 不计算:即不计算基础数据 计算:输出基础计算结果 10、自重自动计算 不算:程序不进行梁、柱自重计算,需要用户自己输入 算柱:程序自动对柱自重进行计算,用户不需对柱自重进行输入,但梁自重需要用 户输入 算柱和梁:程序自动对柱和梁自重进行计算,不需用户输入 11、结果文件输出格式 选择“宽行”,程序计算结果按 130 行幅宽输出 选择“窄行”,程序计算结果按 80 行幅宽输出 12、结果文件中包含 这是一个多选参数设置, 选择“单项内力”,则结果文件包含单项内力计算结果 选择“组合内力”,则结果文件包含组合内力计算结果7 PK用户手册同时选择“单项内力”和 “组合内力” 则结果文件包含单项内力和组合内力的计 算结果。 13、柱计算长度考虑 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报批稿)第 6.2.20-3 条规定计算。 本书中涉及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均指此报批稿。二、地震计算参数本页是有关地震作用的信息,若在第一页参数中选择了不计算地震力,则框架抗震 等级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其他参数均可不设置程序自动灰掉,上述参数的含义及取值原 则如下: 1、抗震等级 可取值 1、2、3、4、5,其中 1、2、3、4 分别代表一、二、三、四级抗震设计等级, 5 代表不考虑抗震构造要求。2、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的取值有 6 度(0.05g)、7 度(0.1g)、7 度(0.15g)、8 度(0.2g)、8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8 度(0.3g)和 9 度(0.4g),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设置。3、场地土类别 场地土类别可取值 0,1、2、3、4、5 分别代表全国的 I0、Ⅰ、Ⅱ、Ⅲ、Ⅳ类土和 上海地区。4、计算振型个数 计算振型个数与层数有关,一般可取 3 个振型,但应注意计算的振型数≤振动质点 数(指框架合并后的振动质点),如一层框架取 1,二层框架取 2,否则会造成地震力计 算异常。5、计算周期折减系数 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纯框架 结构取 1.0;有填充墙的框架、框架-剪力墙,应视填充墙数量的多少而定,可取 0.5~ 0.8。6、阻尼比 对于一些常规结构,程序给出了结构阻尼的隐含值,用户可通过这项菜单改变程序 的隐含值。7、附加重量质点数 IW 附加重量是指未参加结构恒载、活载分析的重量,但该重量应在统计各振动质点重 量时计入。若 IW=0,则表示无附加重量的节点;若 IW≠0,则表示有 IW 个附加重量的 节点个数。8、设计地震分组 INF 依据实际工程和抗震规范选择设计地震分组。9、地震力计算方式 IS 选择“振型分解法”:按振型分解法解地震力。 选择“直接输入各层地震力”:须由用户直接输入各层水平地震力,例如框―剪结 构经过空间协同计算得到的框架各层水平力。9 PK用户手册选择“接 PMCAD 的砖混底层框架地震力”:程序直接读取本 CAD 系统另一程序 XTJS 得出的地震效应。 当选择“直接输入各层地震力”时,“直接输入各层水平地震力”变为可编辑,单 击此按键后可弹出如下菜单:(1) 输入水平振动的质点个数 NO; (2) 依次输入各振型下的自下而上的各水平振动质点处的水平地震力,先输第一 振型的,再输第二振型的……,共 NV×NO 个数。 对于较为规则的框架,有几层就有几个水平振动质点,自下而上排列,程序会自动 作出判断。对于非规则框架,用户需判断水平振动质点的个数和顺序,例如图示框架, 其水平振动质点有 3 个,分别于节点 2,节点 3 和节点 8,此时须依次输入 2,3,8 处的 水平地震力。10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10、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第 5.2.3.1 条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 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一 般情况下,短边可按 1.15 采用,长边可按 1.05 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宜按不小于 1.3 采用。11、规则框架考虑层间位移校核及薄弱层地震力调整 若选中此项,用户可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第 3.4.2~3.4.3 条规定进行设置。三、结构类型结构类型包括框架、框排架、连梁、排架、底框、框支 6 种,用户根据实际工程进 行选择。11 PK用户手册四、分项及组合系数用户可以在本页指定各个荷载工况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注意:程序内部将自动考虑【1.35 恒载+0.7*1.4 活载】的组合。12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五、补充参数1、剪力墙分布钢筋配筋率 用户可在此输入剪力墙分布钢筋配筋率,若输入 0,则由程序自动确定。 2、二、四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排架时,多台吊车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标准值,应乘以规范规定的折减系 数,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第 5.2.2 条规定,用户可在此输入多 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若输入 0 或 1,则由程序自动取 1.0。 3、是否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用户可自己指定计算时是否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影响。13 PK用户手册第二节 网格生成用 PMCAD 交互输入方式中画直线的方法勾画出框架立面网格线,这网格线应是柱轴 线或梁的顶面。 网格生成下的右侧菜单为:这几项菜单说明如下: 【框架网格】:可以利用【框架网格】功能,迅速建立一个规整的框架网线,再经 过修改,就可以形成用户需要的框架立面网格。 单击【框架网格】,弹出如下对话框, 用户可根据自己实际工程方案快速建立框架 模型。 在【数据输入】项中,程序给定了常用的跨度和层高值。选择合适的数据,单击【增 加】后会在【跨度列表】中出现输入的数值,同时,右侧会显示对应的图形网格,用户可 以通过此预览屏幕检查和修改输入的数据正确与否。14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初始化】选项可以使【数据输入】和【跨度列表】中的数值清空。用户需注意初 始化会删除以前输入的网格线。通过【两点直线】和【平行直线】,勾画框架立面网格,线条布置与定位的操作均 与 PMCAD 建模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排架网格】单击后弹出如下所示的界面,可进行如图示的 2 类排架设计。15 PK用户手册【屋架网格】单击后弹出如下所示的界面,可进行如图示的 4 类屋架设计。【圆弧网格】单击后弹出如下所示的界面,可进行圆弧形或抛物线形的网格。16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删除图素】用来删除已画好的网格。 画好的线条会自动计算出他们之间相交或端点的每一节点, 在屏幕上以白色点显示。 【轴线命名】用来定义每一根竖向柱列轴线的轴线号,轴线号信息可传给后面绘图 菜单在施工图中显示。 【轴线显示】 是个反复切换菜单, 用来显示或不显示上个菜单输入的各柱列轴线号。 【删除节点】、【删除网格】、【恢复节点】、【恢复网格】、【平移节点】等菜 单用来编辑修改已有的红色网格线和白色节点,布置完柱梁荷载后,多余的网格节点应 该删掉,有些在直线柱中间、直线梁中间的多余节点(并非变截面处)也应该删掉,通 过【平移节点】可随意改变网格的形状,平移节点后其上已布置的网格、构件与荷载均 可自动移到新的位置。 删除节点或网格后,在被删除的部位已布置的柱梁、荷载会丢失,但在其余未变部 位一般不变。第三节 梁、柱布置一、柱布置柱布置有六个菜单:1、【截面定义】 单击【截面定义】,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17 PK用户手册单击【增加】按钮,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共有 9 种柱截面类型可供选择,分别为: 矩形截面柱、工形截面柱、圆形截面柱、刚性杆、带刚域矩形截面、矩形剪力墙、T 形 剪力墙、倒 T 形剪力墙和工形剪力墙。当用户选择某一种截面类型时,右侧截面参数会 发生相应的变化,用户可在此选择柱截面类型,并进行截面参数设置。完成后,程序会 在表格中显示已定义的截面类型及相关参数。18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2、【柱布置】 点取定义好的一种截面,如下图所示,将其用光标点到相应的框架立面上,可有直 接布置、轴线布置和窗口布置三种方式,三种方式之间用按 TAB 键的方法互相转换。布 置柱时,需输入该柱对轴线的偏心值,左偏为正。 在同一网格或轴线上,布置上新的柱截面后原来的截面即被自动替换。19 PK用户手册3、【删除柱】 用光标点取某一网格后,它上面已被布置的柱即被删除。4、【偏心对齐】 多层框架柱偏心时,用这菜单可简化偏心的输入,即用户只需输入底层柱的准确偏 心,上面各层柱的偏心可通过左对齐、中对齐和右对齐三种方式由程序自动求出,左对 齐就是上面各层柱左边线与底层柱左边对齐, 中对齐就是上下柱中线对齐,右对齐就是上 面各层柱右边线与底层柱右边对齐。5、【计算长度】 程序按照现浇楼盖的要求自动生成各柱的计算长度,并取框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与 框架平面内相同。设置此处菜单的目的是方便用户审核、修改。 对有吊车荷载时的排架柱,程序可生成排架方向和垂直排架方向柱的计算长度。6、【支座形式】 梁支座可以是柱、墙、梁。用户输入梁支座时,先按柱输入, 然后用该命令修改,20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绘图时将反映出具体支座情况。柱、墙、梁支座宽度不必修改,采用原来输入的柱宽度, 对于梁支座还应输入梁高。二、梁布置其操作与柱布置相同,布置时程序将梁顶面与网格线齐平,无偏心操作。 除截面定义、梁布置、梁删除菜单外,还有【挑耳定义】菜单,双击“类型”选项 可弹出 15 种截面类型可供用户选择, 用户可以自行定义所需的梁截面形状, 如下图所示。21 PK用户手册在【类型】中选择所需截面类型,共 15 种,在后面的参数设置中输入合适的数值即 可完成梁截面形状定义。选择合适的梁截面类型,在屏幕上选取轴线即可完成梁布置; 或选择已布置梁的轴线,将原来的截面覆盖。新版的程序提供了【增加次梁】、【修改次梁】的功能。点击【增加次梁】时,弹出 如下对话框,用户可根据对话框提示的内容依次输入次梁距主梁左端的距离,次梁上集中 力设计值,次梁截面宽,次梁截面高.除了【增加次梁】的功能外,还有【修改次梁】【删 除次梁】【查询次梁】功能。22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三、铰接构件用户可以增加或修改梁、柱铰接信息,铰接信息包括左下端铰接、右上端铰接、两 端铰接,程序在铰接处以白色圆圈表示。四、特殊梁柱用户可定义【底框梁】、【框支梁】、【受拉压梁】,【中柱】、【角柱】、【框 支柱】,计算特殊梁柱的配筋时需要用到这些信息。另外,用户可以利用【约束信息】 命令修改节点的约束状态。五、改杆件砼用户可以指定任意杆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填 20,C25 填 25,C30 填 30,C40 填 40,以此类推。23 PK用户手册第四节 荷载输入一、恒载输入包括节点恒载、柱间恒载、梁间恒载、删节点载、删柱间载、删梁间载、荷载查询 七个可操作的命令。 1、【节点恒载】 可输入作用节点的弯矩?垂直力和水平力, 每节点只能加一组力, 加上新的一组后原 来的信息将被覆盖。2、【柱间恒载】 根据弹出的如下对话框,选择所需荷载类型,在对话框右侧进行相关参数设置,每一 柱间可逐次相加多个荷载。24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3、【梁间恒载】 荷载输入方式同柱,每一根梁上可逐次相加多个荷载。 4、【删节点载】 点到某节点后,某节点上的所有荷载均被删除。 5、【删柱间载】 点到某根柱后,该柱上所有荷载均被删除。 6、【删梁间载】 点到某根梁后,该梁上所有荷载均被删除。 7、【荷载查改】 用户可以在模型中任意点取需修改的梁或柱,程序会显示构件上作用荷载的类型及 相关参数,可据此检查或修改构件上所作用的荷载信息,如下图所示。以上荷载的输入与删除,均可采用直接输入、轴线输入、窗口输入三种方式,三种 方式可按【TAB】键互相转换。二、活载输入操作方法同恒载输入。 节点活载中有【互斥活载】选项,用户需设定互斥活荷载的组数以及当前要输入的 组号,操作方法同恒载输入。25 PK用户手册三、左风输入除直接输入风荷载的方式外,程序还提供菜单【自动布置】,可自动生成作用在框 架上的左、右风荷载,如下图所示。 【风荷载输入与修改】表格显示了该榀框架或排架左、右侧柱号及所对应的相关风 载信息,用户可在表格中对对应的构件进行查改,当选择表格中任一行数据时,在上面 立面简图中会以红色线段表示所选构件,在右侧参数项中进行设置后,程序自动完成风 载布置。四、右风输入操作方法同“左风输入”五、吊车荷载单击吊车数据,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26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用户可根据此对话框进行吊车数据输入或已有数据修改,单击【增加】可得到如下 吊车参数设置对话框,用户根据实际工程吊车资料进行参数设置。27 PK用户手册当某组吊车荷载属于在同一跨的上下双层吊车时, 可点对话框中的 【属于双层吊车】 选项,程序又弹出对话框的下一段,让用户输入该组吊车的空车荷载。 吊车布置菜单要由用户把每组吊车荷载布置到框架上, 布置每组吊车荷载要点取左、 右一对节点。 对话框中有【自动导入重车荷载】选项,单击后得到【吊车荷载输入向导】,可选 择【增加】从吊车库选择或将设计的吊车荷载导入到吊车库以备以后使用。 点【参数说明】按钮可查看当前选中吊车的部分参数的图示说明。28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点【计算】后再点取【直接导入】,程序即可自动导入重车荷载。 在菜单中有【抽柱排架】菜单,抽柱排架吊车荷载用来输入吊车荷载作用多跨的吊 车荷载数据。用户需输入抽柱排架吊车荷载作用的节点数 N,然后输入 N 组各节点荷载 数据,数据之间用空格分割,以及考虑空间工作和扭转影响的效应调整系数、吊车桥架 引起的地震剪力和弯距增大系数、吊车桥架重量,如下所示。29 PK用户手册注意:吊车梁和轨道等产生的自重为恒荷载,应作为节点恒载中的竖向力、竖向力 产生的偏心弯距输入。六、补充数据可以在此进行附加重量、基础参数、地震力及梁轴向力输入。1、【附加重量】 在节点上补充输入地震作用时要考虑的附加重量。2、【基础参数】 【基础参数】用于输入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参数,如下图所示。30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D 是天然地面到基底距离,不是室外地面到基底距离。基础参数如下图所示:(1) CN: 附加墙重量, 指未参加结构静力分析, 直接通过基础梁作用于基础的重量; (2)V:附加墙与柱中心距离。若 V 与向下垂直力产生顺时针弯矩者,则 V 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3)T:杯口宽度; (4)Q:基础埋深; (5)H:基础高度;31 PK用户手册(6)LL:基础类型,规定有锥形和阶梯形两种,LL=1 为锥形,LL=2 为阶形; (7)D:室外天然土标高至基底距离,用于准确确定深度修正系数; (8)附加墙与柱中心距离:与向下垂直力产生顺时针弯矩者为正,反之为负; (9)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为 15,C20 为 20,C25 为 25,以此类推; (10) 宽度修正系数 AMB: 按基底下土类查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 表 5.2.4。 (11)深度修正系数 AMD:同上。 (12)基础长宽比:基础长宽比填 0 时,程序按 1.0,1.2,1.4,1.6 四种长宽比计 算基础,否则就按指定比例计算。 (13)承载力计算时允许零应力区比例。 (14)基础边缘高度 H0(m)。填 0 时,由程序自动确定基础边缘高度。 承载力修正系数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 人工填土 e 或 IL 大于等于 0.85 的粘性土 红粘土 大面积 压实填土 粉 土 含水比αw>0.8 含水比αw≤0.8 压实系数大于 0.95、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 最大干密度大于 2.1t/m3 的级配砂石 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 粘粒含量ρc<10%的粉土 e 及 IL 均小于 0.85 的粘性土 粉砂、细砂(不包括很湿与饱和时的稍密状态) 中砂、粗砂、砾砂和碎石土 0 0 0.15 0 0 0.3 0.5 0.3 2.0 3.0 1.0 1.2 1.4 1.5 2.0 1.5 2.0 1.6 3.0 4.4 的 类 别 AMB 0 AMD 1.0注:①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 石不修正; 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附录 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 AMD 取 0。 3、【底框数据】 选择【底框数据】,显示如下选项:32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地震力】:可以输入节点上作用的地震力,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 【梁轴向力】:可以输入梁轴向力,包括静载、活载。 以及相对于上面两个项目的删除和修改操作。33 PK用户手册第五节 计算简图这里对已建立的几何模型和荷载模型作检查,出现不合理的数据时,屏幕上显示出 错误的内容,指示用户错误的数据在哪一部分,哪一行和该数据值。计算简图包括以下 内容: 1、框架立面(KLM?T) 2、恒载简图(D-L?T) 3、活载简图(L-L?T) 4、左风载图(L-W?T) 5、右风载图(R-W?T) 6、吊车荷载图(C-H.T) 7、地震力图(DZL-T) 这些简图可打印存档。程序执行后会把以上输入的内容写成一个按 PK 结构计算数据文件格式写成的数据 文件,文件名为进入本程序时用户输入的名称加后缀.SJ。同时,程序生成了传给结构计 算用的文件 PK0.PK。34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第六节 计算点击【计算】菜单可实现如下功能: (1)屏幕提示将计算结果存入一个用户起名的数据 文件, 若键入一个文件名, 则计算结果都存到这个文件里, 程序默认的计算结果文件为 PK11.OUT。(2) 可绘制和显示各种计算结果的包络图和弯矩图。 屏幕右侧菜单如右图所示: 1、 计算结果 打开前面用户的输入的计算结果文件 (默认文件文件 名 PK11.OUT),供用户查看。 2、 HTML 结果 将计算结果文件转成 HTML 格式的文件, 供用户查看, 这种方式更便于查找计算结果各部分的内容。 3、 弯矩包络图(M.T) 4、 轴力包络图(N.T) 5、 剪力包络图(V.T) 6、 配筋包络图(AS.T) 以上 3~6 为设计值包络图,以上括号中为程序自动 保存的图形名称。 7、 恒载弯矩图(D-M.T) 8、 恒载轴力图(D-N.T) 9、 恒载剪力图(D-V.T)35 PK用户手册10、活载弯矩图(L-M.T) 11、活载轴力图(L-N.T) 12、活载剪力图(L-V.T) 13、左风弯矩图(WL.T) 14、右风弯矩图(WR.T) 15、左震弯矩图(EL.T) 16、右震弯矩图(ER.T) 17、振型图(MODE.T) 以上 7~17 为计算内力标准值图形,以上括号中为程序自动保存的图形名称。柱轴 力的右侧标有按地震力组合计算的轴压比值,当超过规范要求时,以红色显示。 18、节点位移 程序可以分别输出以下内容的节点位移图,均为各项标准值作用下的节点位移,位 移单位为:mm , 括号中为程序自动保存的图形名称。 右图是程序的操作菜单。 (1) 恒载位移(DISP-D.T) (2) 活载位移(DISP-L.T) (3) 恒活组合位移(DISP-DL.T) (4) 左风位移(DISP-WL.T) (5) 右风位移(DISP-RL.T) (6) 左震位移(DISP-EL.T) (7) 右震位移(DISP-ER.T) (8) 吊车位移(DISP-TD.T) 对风载、吊车荷载、地震作用下的节点位移图,程 序同时给出节点水平位移与节点标高的比值,以此作为 该图形输出中柱顶水平位移设计限值判断的条件,节点 标高的计算从计算模型的最低点开始。 对于柱顶水平位移超出容许限值的节点,程序对该 节点的位移值将以红色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右侧 【控 制参数】菜单项,对柱顶水平位移控制参数进行查看、修改,修改后程序将即时显示修 改控制后的结果。左右地震作用下的节点位移输出为考虑各振型位移效应叠加后的位移结果,从中还36 第一章 PK 数据交互输入和计算可以查看各振型图。 此外,程序还新增动态显示地震作用下的节点位移图的功能,用户可单击 【动态显示】 按钮,根据需要选择查看相关振型下的结构动态变形?弹出菜单如下。19、图形拼接 【图形拼接】可把这里生成的各种图形拼接在一起,再用打印机或绘图机输出。拼 接的内容还包括主菜单【数据检查】时生成的 KLM.T,D-L.T,L-L.T,L-W.T,R-W.T 等。37 PK用户手册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MOD 为 0,1,2,3 时程序计算结果按 130 行幅宽输出,MOD 为 10,11,12,13 时按 80 行幅宽输出。MOD 为总信息最后一个数。一、输入的荷载应为荷载标准值。 二、输出的各单项荷载内力(恒、活、风、地震)及位移均为标准值。 弯矩、剪力、轴力包络图及打印出的各荷载效应组合为设计值。 “框排架结构计算―PK11.OUT”程序输出的内容如下:1、总信息:共 22 个数,输出的顺序与输入的顺序一致2、节点座标 (节点号)X 座标,Y 座标……3、杆件关联号(杆号)关联号……(梁号)左节点号,右节点号……4、支座约束信息 (序号)支座约束信息……5、柱子长度系数 (柱子号)计算长度系数……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6、节点偏心值(节点号)偏心值……7、标准截面数据 (序号)类型号 IK,B,H,BI,HI1,HI28、柱梁截面数据 (柱号)柱截面类型号…… (梁号)梁截面类型号……38 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9、输出恒载输入数据 在-----恒载计算-----标题下,先输出输入的恒载数据,接着输出恒载计算的内力 标准值。形式如下:节点荷载节点弯矩垂直力水平力柱间荷载柱信息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参数 1荷载参数 2梁间荷载连续数 荷载个数荷载类型荷载值 荷载参数**恒载内力** 杆件号 弯矩 轴力 剪力 弯矩 轴力 剪力以下活载、风载及地震荷载的内力输出格式同恒载: 杆件号 弯矩 柱 梁 号 号 柱 梁 轴力 下 左 剪力 端 端 弯矩 柱 梁 轴力 上 右 剪力(右半页同左半页) 端 端10、输出活载输入数据 在-----活荷载计算-----标题下,输出活载输入数据及打印活载计算的内力值。 程序将节点活载和柱间活载合起来进行一次内力计算并输出,接着对每根梁的梁间 活载一一单独作一次内力计算,PK11 程序为节省打印时间,程序对此单项内力值不予输 出。11、输出左风的输入数据 在-----风荷载计算-----标题下, 输出风载输入数据及各节点位移和内力的标准值。 变位值格式如下: (节点号)水平位移 位移值为弹性计算结果。单位为米。位移值是相对于结构底部的绝对位移。12、输出右风,内容同左风39 PK用户手册13、输出地震计算参数和左震,右震计算值 每一方向振动的计算值内容如下: (1) 楼层振动质点号及对应的振动质点重量(千牛)。 (2) 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底层剪力,底层最小地震剪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第 5.2.5 条),各质点地震力调整系数,地震力调整后剪重比。 (3) 各个振型下的周期(T=×?×××秒),各质点的特征向量值,各质点的水 平地震力以及结构节点变位的标准值(格式同风载)。变位值为弹性计算结果。 (4) 在-----各振型叠加(SRSS)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输出-----标题下,输出各结 构节点变位及地震内力(取各振型内力的均方根值并加第一振型的符号)。 (5) 规则框架考虑层间位移校核及薄弱层地震力调整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第 3.4.2-3.4.3)在 *** 规则框架层间位移 *** 标题下 输出 楼层号,层刚度,层间最大位移,层间平均位移,层高,层间位移角 最大层间位移角 结构中是否存在薄弱层。 若存在薄弱层,输出薄弱层层号及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6)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即计算所取的振型个数的振型参与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第 5.2.2 条条文说明)14、基础计算参数的输出值在-----组合与配筋-----总标题下面,输出: 15、柱 柱编号,该柱的截面宽(B)、截面高(H)、框架平面内计算长度(Lx),框架平 面外计算长度(Ly),混凝土强度等级(Rc); 柱的 56 组组合内力设计值(只在 MOD=2、3 或 12、13 时输出); 内力组合值格式为: 组合号 弯矩 柱 轴力 下 端 剪力 弯矩 柱 轴力 上 剪力(右半页同左半页) 端当 NJ 前有负号时,即有吊车荷载计算时,此处输出 164 组内力组合设计值。 从各种组合中挑选的柱下端、 柱上端的最大配筋值 As, 对应的组合号 NO, M 和 N 值, 还有该柱的构造配筋值 Asmin。在柱上、下端配筋值为柱截面半边的值,但圆柱的 As 为 柱全截面的配筋值。Asmin 也为柱全截面的配筋值。40 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对中柱和边柱: Asmin=0.6%A (无震)(A 为截面面积), Asmin=0.6%A (四级抗震), Asmin=0.7%A (三级抗震), Asmin=0.8%A (二级抗震), Asmin=1.0%A (一级抗震) 对角柱和框支柱: Asmin=0.6%A (无震)(A 为截面面积), Asmin=0.8%A (四级抗震), Asmin=0.9%A (三级抗震), Asmin=1.0%A (二级抗震), Asmin=1.2%A (一级抗震)。 如果柱中间截面弯矩的绝对值大于柱上、 下截面的弯矩, 程序将用此中间弯矩与上、 下截面轴力组合重算上、下截面配筋,最终配筋取其大值。 每一组内力下都进行柱在框架平面内的大小偏压计算和框架平面外的轴心受压计 算,当轴压计算结果大于偏压时,输出的 As 值为框架平面外的轴压计算结果,但在 As 后打印!!!。 柱的配箍值输出 ASV 和 ASV0,输出计算配箍值 ASV0 对应的 Vc, N 设计值。 ASV 为 ASV0(计算配箍值)及 ASVmin(柱箍筋加密区,考虑最小体积配箍率的配箍 值)二者中的较大值,用于柱箍筋加密区的配箍设计。ASV0(计算配箍值)用于柱箍筋 非加密区的配箍设计。 超筋时给出超筋提示 As(或 Asv)=100000。BSKJ 中的剪力墙端柱输出 Asmin =0.0 时,请用户参照规范自已求出构造配筋值; 剪力墙(壁式框架柱)也按柱的格式输出计算结果,其中最小配筋 Asmin 是根据规 范确定的。还给出 Muv 和 Muh,分别是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V 为控制剪力 墙水平分布筋的设计剪力。 剪力墙的墙长≤4×墙厚时仍按柱计算配筋。剪力墙钢筋计算位置为距墙端 1 倍墙 厚。 当柱为接基础的柱时,为方便基础承载力设计,还输出柱底标准内力组合(只在 MOD=2、3 或 12、13 时输出)。 16、KAA=1 或 KAA=2,即有基础计算时,下端有支座的柱子接下去输出:41 PK用户手册------基础设计-----输出该基础的计算参数值 CN V T Q H R LL D IRZC AMB AMD (含义见 【第四章 PK 结构计 算的数据文件】表 16 基础计算参数的有关说明)对阶型基础,程序输出两阶基础的断面 0―0,1―1,2―2 处的计算值。(扣除基础自重)(扣除基础自重)程序输出格式: 程序分别输出基础长宽比为 1:1,1.2:1,1.4:1,1.6:1 四种情况的如下数据。 (当指定输入基础一种长宽比时,_下面仅输出指定的那一组 B/A 的如下数据) B/A TM…= SECTION J(MAX) TN=… HO HC ∶ ∶ ∶ A(MAX) E=… S ∶ ∶ ∶ B(MAX) TMAX=… PJ ∶ ∶ ∶ HS ∶ ∶ ∶ M N TMIN=… MX ∶ ∶ ∶ AsX ∶ ∶ ∶ MY ∶ ∶ ∶ V PMAX C=… AsY ∶ ∶ ∶ PMIN(0―0) ∶ (1―1) ∶ (2―2) ∶ 其中: B/A:基础长度与宽度比。B 为在框架平面内基础长度J(MAX):柱下 56 组内力,计算基础时挑选的最大底面积所对应的组合号。(有吊 车时,为 164 组内力用 4 种长宽比挑选最大底面积时,对应的内力组各号有时不一样)。42 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A(MAX):最大组合号对应的最大基础底面积宽度。 B(MAX):最大组合号对应的最大基础底面积长度。 M,N,V:最大组合号对应的内力设计值。 PMAX,PMIN:(MAX)组对应的基底边缘产生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 TM,TN,E: 作用在基底的弯矩,轴力和偏心值(E=TM/TN) TMAX,TMIN:扣除基础自重后,在基底边缘产生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 C: 基础的移心值,如 C=0.0 表示不移心,C≠0.0 表示要移心。 输出 SECTION(断面)为 0-0,1-1,2-2 处的计算值。 HO:冲剪强度计算所需的高度。 HC:构造要求所需的高度。 S: 计算截面(0-0,1-1,2-2)至基底最大应力 TMAX 的距离。 PJ:计算截面(0-0,1-1,2-2)的基底应力。 HS:计算截面(0-0,1-1,2-2)处配筋时选用的断面高度。 MX,ASX:计算截面(0-0,1-1,2-2)处 X 方向即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配筋值。 MY,ASY:计算截面(0-0,1-1,2-2)处 Y 方向的弯矩和配筋值。 注: (1)LL=1 坡形基础时,若 0-0 截面的 HS 大于 2-2 截面的 HS 则表明做坡形基础不 合适,宜做成阶梯形基础。 (2)Asx,Asy 为计算截面全截面的配筋,而非单位长上的配筋。 (3)程序内定基础钢筋为Ⅰ级。 (4)偏心荷载作用时,应满足三个条件(参见技术条件)Pk ≤ f a ; Pk max ≤1.2 f a ; Pk min ≥0。当第 3 条起控制作用时,加大地基承载力不一定起作用。17、梁 梁编号,梁截面宽(B)、高(H),梁的长度(L),混凝土强度等级(Rc) 梁的 56 组内力组合设计值(只在总信息的 MOD=2、3 或 12、13 时输出组合内力) 内力组合格式为; 组合号 弯矩 梁 轴力 剪力 左 端 弯矩 梁 轴力 右 剪力(右半页同左半页) 端内力组合值中, 1―28 组为梁支座组合值, 29―56 组为梁跨中最大 M 时梁端的 M, N,43 PK用户手册V 值。 当 NJ 前有负号(有吊车荷载计算)时,该处输出 92 组内力组合值。对混凝土梁输出: 把梁全长等分为 12 部分,对从左至右的 13 个截面下,上纤维进行配筋计算和作包 络图。如下图所示。分两部分对梁的下,上纤维的内力和配筋输出。输出格式为: _____梁______序号______(B=__,__H=__) 梁下部截面 SEC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M= ∶ ∶ ∶ ∶ ∶ ∶ ∶ ∶ ∶ ∶ ∶ ∶ AS(1)=∶ ∶ ∶ ∶ ∶ ∶ ∶ ∶ ∶ ∶ ∶ ∶ AS(2)=∶ ∶ ∶ ∶ ∶ ∶ ∶ ∶ ∶ ∶ ∶ ∶ Asc =∶ ∶ ∶ ∶ ∶ ∶ ∶ ∶ ∶ ∶ ∶ ∶ 梁上部截面 SEC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M= ∶ ∶ ∶ ∶ ∶ ∶ ∶ ∶ ∶ ∶ ∶ ∶ AS(1)=∶ ∶ ∶ ∶ ∶ ∶ ∶ ∶ ∶ ∶ ∶ ∶ AS(2)=∶ ∶ ∶ ∶ ∶ ∶ ∶ ∶ ∶ ∶ ∶ ∶ Asc = ∶ ∶ ∶ ∶ ∶ ∶ ∶ ∶ ∶ ∶ ∶ ∶VL=NO= VR=NO=Asv/S=Asvmin= Umaxb=Umaxt=先输出梁从左至右 13 个截面下纤维受拉的弯矩 M 及配筋 As(1),As(2):(包44 第二章 PK 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括支座截面)。 再输出梁从左至右 13 个截面上纤维受拉的弯矩 M 及配筋 As(1),As(2):(包 括支座截面)。 在配筋值中,As(1)为一排筋面积; As(2)为二排筋总面积;As(2)=0.0 说明只需一排配筋。 Asc:当计算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x/h0 &ξb 时就按双筋计算, 此时 取ξ=ξb,Asc 为计算出的受压钢筋面积。 计算完成后,在输出的配筋包络图及自动选取实配钢筋时, 程序自动将计算所得的受 压钢筋 Asc 与反向弯矩所求的拉筋 As 比较取大者。 一排筋即全部钢筋放在一排,ho=h-保护层厚-12.5mm; 二排筋即全部钢筋可放在二排,ho=h-保护层厚-37.5mm; 当计算的配筋率<1%时,程序认为作二排布置配筋的可能性较小,此时仅输出 As (1),而 As(2)=0,但在支座处因后面画图需要,此时也输出 As(2)=As(1)。 当 MOD≥10 时,(按 80 行输出)以上内容仅打印 7 个截面。但程序仍是按 13 个截 面算的。 最后输出梁左、右端最大剪力值 VL、VR 及相应组合号 NO。Asv/S 为根据 VL 和 VR 的 剪切配筋计算结果,含义见 GB 第 7.5.4 条。还有梁构造配筋的值 Asmin。 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梁 抗震等级 支 一级 二级 三、四级 非抗震 座 跨 中 0.5 0.4 0.35 0.30 0.4 和 80ft/fy 中的较大值 0.3 和 65ft/fy 中的较大值 0.25 和 55ft/fy 中的较大值 拉:0.2 和 45ft/fy 中的较大值 0.3 和 65ft/fy 中的较大值 0.25 和 55ft/fy 中的较大值 0.2 和 45ft/fy 中的较大值 压:0.2 中 位 置 框支梁Umaxd 和 Umaxt 分别为梁上纤维和梁下纤维的最大计算配筋率。 超筋时给出超筋提示 As(或 Asv)=100000。 虚梁则不输出梁的所有结果。 注意:程序输出的弯矩为最大弯矩,配筋为最大配筋包络,但在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最大 M 与最大 As 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有时较大的 M 对应的 As 反而较小,这主要是 由于承截力抗震调正系数γRE 的影响。45 PK用户手册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点取绘制施工图的相应菜单时,必须首先输入绘制施工图需补充的信息,比如绘图 比例、图纸大小、控制钢筋构造的参数,选用不同的出图方法,补充某些构件等等。这 些信息程序会提供相关参数对话框及菜单来完成。第一节 框架绘图选择 PK 主菜单 2 即可进入框架绘图,框架绘图右侧主菜单如下所示:一、参数修改1、【参数输入】 参数输入共有四页,分别为归并放大、绘图参数、钢筋信息、补充输入,主要完成 选筋、绘图参数的设置,现说明如下: (1)归并放大46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1)选筋时的归并系数(<1) 程序根据选筋归并系数将相差不大于选筋归并系数的计算配筋按同一规格选择,如 0.2 表示将相差不大于 20%的计算配筋按同一规格选钢筋(取其上限值),此数越大则梁 柱剖面种类越少。 2)柱钢筋、梁下部、上部钢筋放大系数 输入放大系数,是设计人员对计算结果加以人工干预的一种方法。结构计算得出的 钢筋面积将乘上放大系数,再选出合适的根数与直径。放大系数填 1 表示用户对计算结 果不放大。(但程序选出钢筋根数与直径时,面积一般比计算结果略大) 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程序首先读取结构计算前用户输入的梁、柱的砼保护层厚度数值,将其作为这里的 隐含值。用户可在这里修改。 保护层厚填 0 时程序自动取为 30mm,否则取用户填的数值。 4)梁下部钢筋弯起抗剪 选择此选项,程序会将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两根或一根弯起,参与抗剪设计。47 PK用户手册不选此选项则梁下部钢筋不弯起抗剪。 5)有次梁时梁上部钢筋增加一个保护层厚度 该选项为复选项, 选择此选项, 则当有次梁时在该梁上部钢筋增加一个保护层厚度。 6)抗震等级=5 时梁上角筋 仅当抗震等级=5 时该选项才可以设置。 选择“跨中截断并加架立筋”,则梁角筋在跨中截断,按构造要求在跨中设置架立 筋。 选择“在全跨连通”,则梁角筋全跨连通。 (2)绘图参数1)图纸号 填 1 或 2 或 3,1 表示 1 号图纸,2 表示 2 号图纸。 2)图纸加长、加宽比例 如填 0.5 表示图纸加长 1/2,填 0.25 表示图纸加长 1/4。 3)立面比例 BLK、剖面比例 BLP48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BLK=0 时,框架整体图按 1:50 绘制,BLK= * *时,框架整体图按 1:* *绘制,例 如 BLK 填 40,框架整体图按 1:40 绘制。 BLP=0 时,剖面图按 1:20 绘制。 有时按用户给出的比例不能满足布图要求,程序将自动调正比例。当不允许程序自 动调整比例时,可在 BLK 或 BLP 中插入的数前加一负号。 4)梁腰筋在立面上、柱另一侧筋在立面 用户可以在此选择梁腰筋和柱另一侧钢筋是否在立面图上画出。 5)立面图上的梁标高 选择标注,则在立面图上标注梁标高,否则不标注。 6)轴线圈内的轴线号 选择标注,则在轴线圈内标注 PM 主菜单 1 中输入的轴线号;否则只画出轴圈,不标 注轴线号。 7)次梁在立面上 选择画出,则在立面上画出次梁线框图,否则不画出。 8)梁钢筋编号并给出钢筋表 这是一个复选项,如不需钢筋表,则程序作剖面归并时仅参照截面尺寸、钢筋根数 与直径,不再考虑钢筋长短弯勾等构造,从而使剖面的数量大大减少,减少出图数量。 连续梁或柱的钢筋表(一起画或分开画):当接 PK 连续梁或梁柱分开画时,几根连 梁的钢筋可列在一个表内,也可以给每根梁(或柱)分开列钢筋表。 对钢筋编号不同但直径相同的剖面(合并画或分开画):为省图纸,程序可把两个 截面相同、钢筋根数与直径相同仅钢筋编号 不同的剖面合并在一个剖面上画出,从而可 少画约 30%-50%的剖面、减少出图数量。9)第一层梁顶结构标高(m) 这个数据用来确定各结构层标高。10) 底层柱根至钢筋起始点距离 JGL (m) , 如右图所示。49 PK用户手册11)按纵向框架画法出图(不画柱的有关内容) 选中该选项,则施工图只显示柱框架,不画柱钢筋。(PK 平面杆系计算横向纵向两 个方向框架,一般横向框架在整品框架绘图中应该画钢筋,当为纵向框架在整品框架绘 图中钢筋可不画出。)(3)钢筋信息用户可根据对话框提示进行钢筋参数的设置,下面对个别参数进行说明。 1)梁支座连续梁端部箍筋 当次梁、 连梁当作主梁输入且用 TAT 计算后接 PK 画图时, 用户可在此设定这样的梁 是否需要箍筋加密。 2)挑梁下架立筋直径 程序隐含挑梁下架立筋直径为Ф14,用户可在这里修改该筋直径。 3)框架顶角处配筋方式 柱筋伸入梁时,程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图 11.6.7(g)顶50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层端节点(一)作法,在框架顶角节点处将柱筋伸入梁锚固,梁上筋不再伸到柱的梁下 皮位置以下。 梁筋伸入柱时,程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图 11.6.7(h)顶 层端节点(二)做法,在框架顶角节点处将梁的上筋伸到柱内梁上皮以下 1.7 倍锚固长 度处。 以上参数的内容记入当前子目录下一个名为 MSG.PK 的文件中, 该文件一经建立, 若 不加修改就一直在当前子目录起作用。 (4)补充输入1)是否根据允许裂缝宽度自动选筋 选择此选项,则“允许裂缝宽度”选项变为可编辑,程序将根据用户输入的裂缝宽 度自动配筋,配筋结果满足裂缝宽度要求;否则程序默认允许裂缝宽度为 0.3mm, 选择此项后,程序将调整放大钢筋用量,使之不但满足结构计算结果要求,而且还 满足控制裂缝宽度要求。 2)是否考虑支座宽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51 PK用户手册如选择此项,程序将自动考虑支座宽度的影响,对梁支座处弯矩加以折减(计算原 理参见【技术条件】一章中有关调幅系数的说明)进而影响裂缝宽度,如选择了“根据 允许裂缝宽度自动选筋”选项,可以减少实配钢筋。 3)是否考虑梁贯通中柱纵筋直径不大于柱截面尺寸的 1/20 参见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第 6.3.4.2 条规定。2、【钢筋库】 程序隐含按照 8 种钢筋直径选钢筋,分别为 14、16、18、20、22、25、28、32mm, 如果实际施工时,没有其中的某种直径,可将该钢筋直径前的勾取消,以便实配钢筋不 出现这种钢筋。3、【梁顶标高】 有梁错层情况时,可在此输入相关梁的错层值,单击该菜单,屏幕上将显示出该榀 框架各个梁高,用户可在屏幕上任意选取需修改的梁。 当该梁顶高于同层梁顶标高时,为正值,单位(M);当该梁顶低于同层梁顶标高时, 为负值;当该梁顶与同层梁顶齐平时,为 0。4、【柱箍筋】 单击该菜单,屏幕上将显示出该榀框架各个柱的箍筋类型,数字表示下图对话框中 从上至下各箍筋类型顺序号,共 4 种,用户可以修改任意柱的箍筋类型。5、【挑梁数据】 本菜单用于补充布置挑梁,先输入挑梁种类数,再设置相关截面参数,最后将挑梁 布置在柱的顶端。52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单击该菜单,程序将提示用户输入挑梁种类数,并进行挑梁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每类挑梁填 8 个数据,填完一类,再填下一类。 1、挑梁上皮与相邻梁高差 dh,高于相邻梁时为正(米) 2、挑梁挑出长度 L(米)。 3、挑梁根部高度 H(米)。 4、挑梁外端高度 H1(米)。 5、挑梁上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千牛?米)。 (程序据此数算出挑梁受力筋,此值应为标准荷载乘以荷载分项系数的设计值)。 6、挑梁箍筋的直径与间距,格式为 *? * *,小数点前数字为箍筋直径 (毫米), 小数点后数字为箍筋间距,例如ф8@100(毫米),写成 8.1 即可。ф10@150 写成 10.15。 7、挑梁宽度(米) 8、挑梁截面形状信息。用户根据提示即可完成挑梁参数设置。53 PK用户手册6、【布置挑梁】 先要给出挑梁类别序号,再点取需布置挑梁的柱,选中某柱后,程序将再在该柱顶 端无梁一侧布置挑梁,挑梁以粉红色显示。7、【牛腿数据】 牛腿数据的输入方式同挑梁,在参数设置上有三处与挑梁不同: ① 5 项填牛腿上受的最大垂直力设计值(KN); ② 6 项填牛腿上受的最大水平力设计值(KN),该值前一定要加个负号; ③ 8 项填垂直力距柱外皮的距离(米)。8、【布置牛腿】 对于图示框架,若 1~3 间的杆件为一个柱单元,则不能在该柱右侧安放牛腿,因该 柱右侧已有梁,为此,可将牛腿处作一节点 2,该杆件分为 2 段柱,①柱右侧安放牛腿。 对于图中柱①、柱③上端左右均无框架梁的柱杆件,当牛腿位于柱上端左侧时,在 该挑梁所属的挑梁类别号前为“+”,牛腿位于柱上端右侧时,在该挑梁所属的挑梁类别 号前加“―”号。9、【放大系数】 放大系数包括柱配筋、梁下配筋、梁上配筋放大系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给不同 的构件定义不同的放大系数。二、修改钢筋1、【柱纵筋】 本菜单主要完成柱钢筋的审核及修改,包括平面内配筋、平面外配筋、柱筋连通等。 柱平面内纵筋是程序根据计算结果给出的,程序默认柱平面外配筋与平面内相同,用户 可在此修改,屏幕上显示框架立面图。54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平面内配筋】 1)【修改钢筋】 柱配筋图上显示的是:对称配筋的柱单边的根数与直径,柱左数字为钢筋根数,柱 右数字为直径,柱选筋的规则是:直 径可有一或两种,两种直径时每种直 径的根数各占一半,修改钢筋时,也 必须按此规则修改。需修改时,点右 边菜单【修改钢筋】,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需改钢筋的柱,移动光标至需 作修改的柱处,回车后提示:第一种 钢筋的根数和直径,如改为 2ф25+2 ф20 则键入 2,25,又提示:第二种 钢筋的根数和直径,键入 2,20,图形 上数字马上作出相应改动。当直径根 数仅一种时,在提示第二种钢筋时, 键入 0 或回车即可,如右图所示:柱平面内配筋图(ZJ.T)2)【相同拷贝】55 PK用户手册把某一根柱的配筋拷贝到其它柱,先点的是提取拷贝数据的柱,再逐个点取的是被 修改的柱。 3)【计算配筋】 柱立面上显示柱计算配筋包络图,从而便于用户对程序选择的实配钢筋校核。【平面外配筋】 这一菜单是录入和修改各柱框架平面外方向(除角筋之外)选配的钢筋。 注意:程序默认平面外配筋与平面内相同,用户可以在此修改【柱筋连通】 一般情况下,柱钢筋在上柱根部切断,并与上柱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起来,用户可 在此处令钢筋在某些柱不切断,或每根柱列从上到下都不切断,而直接穿过各柱,这样 做可适应一些工程习惯并减少剖面个数。【取消连通】 是与柱筋连通相对应的菜单,选择此菜单可以取消柱筋连通的操作。【对话框式】 点取某一根柱后,屏幕上弹出该柱剖面简图,该对话框左边是钢筋的直径、根数等 参数供用户修改,右边的详图可随左边参数的变化而联动,如下图所示。 1)柱主筋 柱主筋选项用来设置柱主筋级别及两个方向主筋的根数和直径,两个方向指平面内 和平面外,每个方向钢筋分成两组,分组情况可从右侧简图查看。 2)柱箍筋 柱箍筋选项用来设置箍筋形式及节点区和柱身段处的箍筋信息。箍筋形式有菱形、 井字、矩形和拉结筋 4 种。 用户可以设置节点区和柱身段处箍筋参数,在节点区,用户只需输入箍筋级别和直 径,程序会自动完成箍筋的配置;在柱身段处,程序会根据柱信息给出箍筋配置默认值, 用户可以进行查改。 3)主筋接头 用户可以在此确定主筋在该柱段是否设置接头,用户还需设置主筋接头起始位置, 主筋接头起始位置指主筋接头至楼板上或下边缘的距离,程序默认为 500mm 和柱宽、柱56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高中的较大值。。2、【梁上配筋】 这里修改梁支座及梁上部的钢筋,子菜单如右图所 示: 【修改钢筋】与【相同拷贝】菜单是改变程序对支 座筋的配置,点取的是梁的支座部位,也可用窗口成批 点取。点击【修改钢筋】,程序会在立面图上显示梁支 座处配筋信息,如果支座两边配筋相同,则仅在一边显 示;否则两边分别显示。修改内容是(1)第一种钢筋 的根数、直径、连通钢筋的根数。这里的第一种钢筋是 包括连通钢筋在内的钢筋,程序设定梁上的 2 根角部钢 筋在同层各跨连通,因此如用户仅需梁上的 2 根角部钢 筋连通时,连通钢筋的根数可以省略不输。(2)第二 种钢筋的根数和直径。 同一层支座上程序先是指定相同直径的角部钢筋, 如果用户修改后成为不同直径的角筋,则程序后面如根 据构造要求必须将角筋于同层各跨连通时,则自动把直 径统一成用户指定的最大直径。57 PK用户手册用户可以指定梁上部钢筋连通的根数大于 2 根。如上部第一排内共有 6 根直径 18 的钢筋,虽然按计算只两根角筋连通已经足够,但如用户希望将其中 4 根连通,那么在 这里输入连通筋的根数是 4。即输入:6,18,4梁上部配筋图(LSJ.T)【上筋连通】菜单可由用户设定将梁上部第一排的钢筋(不仅是角筋)全部连通并 选最大直径,以满足某些设计的要求,但其上第二排钢筋不在自动连通之列。一般情况 下程序根据构造要求在除连续梁抗震等级为 5 时外均把上部角筋连通,但其余钢筋根据 弯矩包络图和规范构造分一到三次切断,程序计算断点长度时如该长度大于跨长接近一 半时,则这组钢筋不被切断而与相邻支座连通。 上筋断点可由用户修改程序算出的梁上钢筋的断点位置,分为【第一断点】,【第 二断点】,【第三断点】3 个菜单,分别为梁上排除二角筋外其它筋,第二排两边二钢 筋,第二排除二边筋外的其它钢筋(第三排如有筋也划为此类),某类钢筋无配筋则断 点长度为 0,每类钢筋断点只能有一个。 如用户将断点长度指定为跨长一半以上,则这类钢筋自动与相邻支座连接而在该跨 连通。 【重算断点】 菜单用在当用户修改过角筋和其它钢筋的直径后重新计算梁上筋断点, 因原有断点是根据修改前由程序定义的直径计算的,程序并不能根据用户定义的新直径 而重算断点,使得某些情况下断点位置不能满足新直径的要求,故在此设菜单由用户指 定重算断点。 【相同拷贝】用来帮助用户将一根梁的配筋拷贝到其他梁。 【一排根数】菜单可由用户修改放在梁上部第一排钢筋的根数或第二、三排筋能摆 放的最多根数,由此来调整钢筋的疏密排列。程序自动设定的一排根数是可满足规范要58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求的,但如用户有新的考虑或特殊设计习惯时可在此调整,特别是用户在修改了钢筋的 根数后常应随后修改一排钢筋的根数设定,如程序原配有 6Ф22,且第一排 4 根,第二 排 2 根,其一排根数为 4,用户改为 5Ф25 后,如不改一排根数则程序一排放4根、第 二排放一根,用户改一排根数为 3 后程序画图时第一排放三根,第二排放二根,就配置 得比较均衡了。 【计算配筋】菜单用来显示梁立面上计算配筋包络图,从而便于用户对程序选择的 实配钢筋校核。 【对话框式】菜单用法同柱,只不过显示的是相关梁的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提示进 行校核与修改。3、【梁下配筋】 子菜单如下:用户用光标或开窗口点取每根梁来修改,每根梁下部钢筋的直径最多可有两种,每 一种直径的根数可定义为四类中的一类或几类钢筋包含的根数,类的定义见下图59 PK用户手册②类为第一排筋靠中部的二根,①类为一排其余钢筋,根数为一排总根数减 2,③ 类为二排二根边筋,④类为二排其余筋,如有三排筋时也放入④类。梁下部配筋(LXJ.T)【下筋连通】菜单可由用户指定对等高等宽且无高差梁的梁下部钢筋(所有钢筋, 不仅是第一排钢筋)在同层各跨连通,并选其中最大直径和根数。可一次指定对所有可 能连通的梁连通,也可分别定义某几根梁连通,定义连通钢筋的梁画图时其钢筋就不再 伸过支座处根据锚固长度切断,而一直与相邻跨连接起来。 下筋连通后可减少出图剖面的个数。 【一排根数】菜单用来修改梁下部第一排钢筋的总根数或第二、第三排能摆放的最 多根数,梁下部一排筋的修改应和梁上部一排筋的修改配合进行,以免造成上下排列不 对应的构造剖面。 【相同拷贝】、【计算配筋】、【对话框式】菜单用法同梁上配筋。4、【梁柱箍筋】 先显示箍筋的直径与级别图,用户可修改梁与柱箍筋的配置状况,子菜单为:60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菜单【修改钢筋】和【相同拷贝】用来修改柱或梁箍筋的直径和钢筋级别。 菜单【加密长度】用来修改梁端箍筋加密长度和柱上部(其下部肯定大于此值)箍 筋加密长度,程序计算的梁端箍加密长度为 1.5h,柱上端的计算长度定义可参阅 PK 技 术条件,柱下端加密长度还要根据柱筋的搭接状况,底层的柱还要考虑地坪的位置。当 梁左右端或柱上下部加密长度接近全跨或全高时,程序则自动对梁全跨或柱全高作箍筋 加密。 对程序设定的全长加密箍筋的梁,可适当修改箍筋的强度等级或直径,程序会读取 剪力配筋计算结果重新设定加密区和非加密区。 用户指定不需箍筋加密时,可设加密长度为 0。 菜单加密间距用来修改程序隐含设定的加密间距值,一般为 100 毫米。 菜单非加密区是修改非加密区箍筋的间距。5、【节点箍筋】 用来修改柱上节点区的箍筋直径和级别, 这菜单仅在抗震等级为一或二时才起作用, 节点箍筋间距定为 100mm。6、【梁腰筋】 参考《混凝土规范 GB》第 9.2.13 条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 hw ≤450mm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 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 bhw 的 0.1%,且其间距不 宜大于 200mm。此处,腹板高度 hw 按本规范第 6.3.1 条的规定取用。61 PK用户手册7、【悬挑梁】 本菜单用来修改挑梁的各参数,也可把已有的悬挑梁转变成端头支承梁,使悬挑的 这一部分按端支承梁的构造配筋。还可把端支承梁改成挑梁。 (1)【修改挑梁】:因 PK 现在大多与 PMCAD 软件配合使用,这项菜单对用户定义 挑梁的设计十分有用,PMCAD 建模时梁一般为等截面梁,且悬挑梁与楼层梁均为等高, 这里修改的挑梁参数为: 挑梁上皮与相邻梁高差(毫米) 挑梁挑出长度(毫米) 挑梁根部高度(毫米) 挑梁外端高度(毫米) 挑梁箍筋的直径和间距 挑梁外端与内端高差(上为正) 因此用户在这里重新修改挑梁参数就可在画图时得到变截面挑梁和与楼层梁有高差 的挑梁设计。 (2)【挑梁支座】:PMCAD 在生成框架整榀数据文件时把端跨外端支承在梁上的梁 均未写出它的支承状况,在画图时即当作挑梁的构造来画(虽然该部分的支承荷载已按 实际考虑且计算是符合实际受力状况的),挑梁支座菜单可用来将这种梁定义为端支承 梁而在画图时不再按挑梁的要求配筋。 (3) 【改成挑梁】 : 这里可把 PMCAD 传来的位于左端跨或右端跨的支承梁改为挑梁。 8、【次梁】 选择该菜单,则在立面图上用红色箭头标出次梁位置,黄色数字表示次梁集中力, 如该力小于 0 则显示 0,用户可以通过本菜单查改次梁集中力及次梁下的吊筋配置。 注意:如果点取修改次梁吊筋后,图中次梁下没有吊筋配置,说明此次梁计算后不 需要配置吊筋,箍筋即可满足规范要去。三、相关计算1、【弹塑位移】 这项菜单在地震烈度 7 -9 时起作用,程序按梁柱的实配钢筋、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和重力荷载代表值完成该框架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位移计算,计算技术条件详见 PK 技术条件说明,计算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不满足要求时,可即时地修改柱梁钢筋再进入本菜单重新计算。620 0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YIELD.T)2、【裂缝计算】 裂缝计算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即恒载、活载、风载标准值的组合,取梁矩形 截面,取程序选取的梁下部与梁上部实配的钢筋根数与直径,按 GB 第 8.1.2 条公式计算。 当计算裂缝宽度≥用户输入的允许裂缝宽度时,该裂缝宽度用红色在图上显示。最大裂缝宽度图(CRACK.T)3、【挠度计算】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第 7.2 节做梁的挠度计算。为计算荷 载长期效应组合,用户需输入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该系数用户可查《建筑结构荷载63 PK用户手册规范》(GB)表 4.3.1 给出,程序隐含值取 0.4。 程序按 GB 公式 8.2.2 计算长期刚度 B,按公式 8.2.3-1 计算短期刚度 Bs, 在每个同号弯矩区段内按该区段最大值计算一个 B, 计算按照梁上下的实配钢筋和考 虑梁翼缘的影响,对现浇板处的 T 形梁(梁形状类型为 2,3,4,11,12)翼缘计算宽 度按 GB 表 7.2.3 取值(按翼缘高度 hi 考虑)。 修改梁的上下钢筋将改变挠度值。挠度图(DEF.T)四、施工图作出整榀框架的施工图,首先程序提示输入框架名 称,程序把该名称作为施工图的图文件名称,而框架名称 加后缀 T 为图形文件,并即时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有时一榀框架需画在二或三张图上, 第一张的名称为 该框架名称(即绘图补充数据文件名),第二张的名称为 该框架名称前加字母 A,例如第一张图纸为 KJ-1.T,第 二张图纸为 AKJ-1.T, 出三张施工图时, 第三张图纸名为 BKJ-1.T。 菜单见右侧图形。1、【画施工图】 程序在这里的计算内容大致有:每根梁柱详细的钢筋构造,钢筋归并生成钢筋表, 剖面合并计算出剖面总数,相同的层和跨合并减少出图数量,图面布置计算和出图张数 计算等。64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程序会提示用户是否将相同的层归并、提示用户输入该榀框架名称,如果图形超出 图纸范围,程序会提示用户是否缩小剖面图比例等,用户可根据程序提示逐步完成施工 图设计。 2、【下一张图】 如果一张图纸放不下,则程序会分几张图来绘制施工图,这时点击本菜单可以分别 生成这几张图。 3、【移动标注】 用户可以通过本菜单移动立面或剖面图上的各种标注。 4、【移动图块】 程序对立面图、各个剖面图及钢筋表等均按图块形式进行管理,用户可以利用本菜 单来调整图面。 5、【图块炸开】 将上述图块炸开,使得整图合并成一个没有局部坐标系的图。 6、有钢筋表和无钢筋表时的图面表达方式 进入画图程序开始时的绘图参数修改项有是否要钢筋表选项。 要钢筋表时,程序要在图面上给出每根钢筋的编号并画出钢筋表,只有直径且长短 弯勾尺寸均相同的钢筋才会编为一个号,虽根数直径相同,但钢筋编号不同的剖面不能 合并为同一个剖面,因此有钢筋表时剖面数量较多,所费图纸也较多。 有钢筋表时,图面表达式是: (1)立面图上标注每种钢筋编号,不写根数与直径,不注弯勾尺寸。65 PK用户手册(2)剖面图上标注每种钢筋编号,且标注根数与直径。 (3)列出钢筋表,表中标注每种钢筋详细尺寸,且有数量统计。 可以看出在有钢筋表图纸上,每种钢筋是通过立面、剖面和钢筋表三个方面才能表 达完整,优点是钢筋表达全面,有材料统计,缺点是图纸量较多。 程序可以把两个截面相同,且钢筋直径根数相同,但钢筋编号不同的剖面合并在一 处画出,这时可省略部分图面。不要钢筋表画图时,程序作剖面归并时仅依据截面尺寸和钢筋的根数、直径,可以 比要钢筋表时剖面数量少很多,此时图面表达的程式是: (1)立面图上不标钢筋编号,直接标注每种钢筋根数与直径,并且标注每种纵向钢 筋弯勾的尺寸。 (2)剖面上不标钢筋编号,标注每种钢筋根数与直径。 (3)没有钢筋表。可以看出,对于无钢筋表时的图纸,在立面上即可读到每种钢筋的数量和构造,在 剖面图上可看到它的排列及构造钢筋,图纸表达直观,节省图面,缺点是无材料统计表。66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第二节 排架柱绘图排架柱绘图子菜单如下所示:注:排架柱要正确绘制的条件:(1)必须布置吊车荷载,(2)柱上端必须布置两 端铰接的梁。否则程序不执行排架柱绘图程序。一、吊装验算画排架柱图前,可先对每根排架柱作翻身、单点起吊的吊装验算,每根柱的节点由 用户用光标在柱任意位置指定,并可反复调整,柱最后配筋将考虑结构计算与吊装计算 结果的较大值。二、修改牛腿修改牛腿子菜单如下所示:1、【牛腿尺寸】 程序会在排架立面图上标注出牛腿尺寸。67 PK用户手册2、【相同修改】 将一个牛腿的信息拷贝给另一个牛腿。3、【牛腿荷载】 程序会在排架立面图上显示牛腿处作用的水平、竖向荷载。4、【轴线位置】 显示各排架柱与轴线的关系。并可修改轴线位置。右偏为正,单位(米)。5、【放大系数】 输入放大系数,是设计人员对计算结果加以人工干预的一种方法,程序将显示排架 柱上下柱的钢筋放大系数,用户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校核。6、【其它信息】 其它信息包括 4 个选项,如下图所示,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置。68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1)保护层厚度(mm) 用户可在此输入保护层厚度。 2)插入长度(mm) 插入长度指排架柱插入基础部分的长度, 当插入长度填 0 或不填时, 程序自动按 0.9H (H 为底段柱截面高)并取整求出该柱插入基础部分的长度。否则,取用户输入的长度。 3)柱根标高(m) 柱根标高指结构计算时柱底的实际标高值,一般应为柱与基础的连接处,当该值小 于 0 时,不能丢掉前面的负号,程序由该值求出各柱段标高值。 4)图纸规格 图纸规格有 1 号图纸和 2 号图纸两种,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三、修改钢筋修改钢筋子菜单如下所示:程序会在排架柱立面图上显示各个菜单所对应的配筋值及所在位置,用户根据实际 工程进行校核。四、施工图本菜单主要完成排架柱的施工图设计,用户可以在此设置绘图参数,程序会提示用 户输入排架柱的序号,顺序为从左至右。五、说明排架柱绘图步骤如下: 1、主菜单 1,人机交互建立排架计算数据并计算。在结构计算数据文件中一定要有 吊车荷载,否则程序不执行排架柱画图菜单。如结构上无吊车作用,可仍照格式填入吊 车荷载,但令荷载值为 0。69 PK用户手册2、点主菜单 3,作排架柱绘图,程序产生若干排架柱图形文件。 用户键入数据文件名后,如该文件存在,就读该文件;如不存在,程序将生成该绘 图文件。生成该文件的过程是: (1)读取在结构计算时已输入的吊车荷载及作用节点; (2)读取在结构计算时已输入的有吊车荷载作用的节点处的恒、活节点荷载; (3)按(1)、(2)荷载自动生成有吊车作用处的牛腿; (4)用户可修改牛腿上的荷载和牛腿尺寸; (5)用户修改其它绘图参数。用户还可在此时对程序选出的柱筋直径与根数直接在屏幕上修改。还可以修改程序 设定的各牛腿的高度。 每张图纸只画一根排架柱, 各张图纸名称分别为绘图补充数据文件名前加 “A” , “B” , “C”,……,后缀为 T,如文件名为 PJ-1,则从左至右各排架柱施工图名为 APJ-1,T, BPJ-1.T,CPJ-1.T,……。 3、点主菜单 B 对*.T 图进行编辑修改和打印输出。70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第三节 连续梁绘图这里指的是单独填写连续梁计算数据文件,或 PMCAD 主菜单 4 生成的单根或多根连 续梁的数据文件经 PK 主菜单 1 计算后,再用 PK 主菜单 4 的连续梁绘图等操作画出的连 续梁施工图。 PMCAD 主菜单 4 生成的连续梁数据常常是如下一些结构类型。 (1) 各层上的非框架梁或某些纵向框架梁。 (2) PMCAD 主菜单 3 按次梁输入的梁。 (3) 弧梁(近似按跨度为弧长的直线连梁计算) (4) 砖混结构的平面梁。 (5) 底框结构中承担上层砖房的连续梁。 这里的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PMCAD 生成连续梁数据时,对于梁支承处支座的模型要确认它是支座还是非支座 (非支座时支座梁将变为次梁),这一点对于计算和绘图影响很大,对于端跨来说如设 为非支座则端跨成为挑梁。 2、连续梁只能承担竖向的恒载和活载,不能承担水平力。 3、直接交互生成连续梁计算数据时,柱要当作两端铰支杆,柱截面高要反映连梁支 座的实际宽度,因为画图时要根据支座宽度计算梁筋锚固长度。 4、抗震等级这一参数对画图影响很大 抗震等级为四时,程序认为应按框架梁构造画图,设置箍筋加密区,梁上角筋在同 层各跨连通,且梁支座处上筋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均按抗震设防考虑。 抗震等级为五时,不设箍筋加密区,梁上部跨中的角筋在不需要点以外时可能被切 断而用一段架立筋代替,梁下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要小得多(无论柱梁墙支座均在Ⅱ 级钢时为 15d)。71 PK用户手册第四节 绘梁、柱施工图一、绘梁施工图与第二节方式不同之处是,框架计算后不是按整榀框架出施工图,而是仅画框架梁 的施工图。 数据生成与结构计算的操作与第二节相同,绘图菜单的操作步骤也大多与第二节相 同,但用户要点取 PK 主菜单 6:绘制梁施工图。 与第二节操作主要不同之处是: 1、挑选在当前图上要画的梁段。 屏幕上显示框架整体立面图后。 屏幕上提示:这张图上需要画几根梁段? 一个梁段就是要画的一根单跨或多跨的连续梁。 再循环提示各梁段的绘制范围和名称,该名称将标在每根连梁下面。 挑选完梁段后进入图面布置过程。 2、布图完成后将生成一张框架梁施工图,该图名称程序隐含为 L?.T,?代表图纸 序号,例如在该框架上挑选 的第一批梁画的图即为 L1.T。该名称可由用户修改。 该图完成后程序判断如果该框架仍有未画的梁段,则可以通过“画施工图”或“下 一张图”菜单重复前面挑选梁段的操作,屏幕上又显示框架整体立面图,但已挑选画出 的梁段则被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提示用户可不再挑选。二、绘柱施工图一整榀框架用 PK 主菜单 1 算完后画柱施工图可操作主菜单 5,操作步骤与画梁施工 图基本相同,不再重复。72 第三章 PK 施工图设计第五节 绘梁表、柱表施工图画梁表、柱表软件是参照广东等地区的框架柱梁施工图的表达方式而研制成的。 一张梁、柱表施工图一般分成二部分: A、由剖面形式,钢筋布置形式等图形组成的图例部分,以及由文字说明组成的说明 部分; B、由具体的钢筋配置等数字组成的表格部分。 A 部分是固定的图形文件,每次运行软件时,根据要求程序自动调入图例说明文件。 柱的图例说明文件为 ZBTLSM.BZT,梁的图例说明文件为 LBTLSM.BZT。如当前目录及 PK 程序所在目录中无上述文件,则图例位置为空白。 B 部分是由程序运行后产生的。软件在结构计算出的结果和选取梁柱钢筋结果的基 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形成 CFG 图形文件,柱为 ZB??.T,梁为 LB??.T,这种 CFG 图形文件可 在 CFG 系统下进行显示和修改,也可以绘图或打印输出。 程序中提供了预先做好的表的图例。用户如想使用自己的图例,可删掉图例说明文 件,然后用 AUTOCAD 软件人工形成图形文件,将其插入图例部位的空白处,或将软盘寄 到我处,我处再将其转成A部分。 结构计算、修改钢筋的操作与其它画法相同,请先阅读前几章的说明,有关结构数 据文件,绘图数据文件的填写,以及软件技术,这里不再另叙述。一、梁表和柱表绘图软件功能及说明梁表和柱表可以将结构计算结果以表格、图例和说明的形式在 2#图上绘出施工图。 (一)梁表的施工图(LB??.T 或 LB??.DWG) 一张由 A、B 部分组成的图,可绘 15 个梁(在同一水平上由若干支座支承的一长段 连续梁或单跨梁称为一个梁段。两支座间的一个梁称为一根梁); 若只有 B 部分,则可绘 17 个梁。当梁段端头有挑梁时,则自动将其做为一根梁加入 表格中。梁 总 号:梁段的名称,是用户在选梁段时填入的梁段名称。 梁 分 号: 对每个梁段分别从 1 开始, 自动连续标注每根梁; 但对左端挑梁以 “TL1” 标注,右端挑梁为“TL2”。 跨 度:为轴线间距。支座宽度:左边跨}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