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糟糕的特种兵能打几个普通人职业,普通人表示一个都做不了

一个职业炒股者的心声 : 经理人分享
一个职业炒股者的心声
号外: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股票研究院”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置顶了,这样。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更新,您都能容易找到。
中国A股从整体上说是什么玩意,大家心知肚明。所以,不如改称为“职业投资者”。投资作为职业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说说职业投资。投资这个行当,不管是不是科班出身,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人都是从初哥开始的,区别不同的是有些人是一边上班一边玩玩投资,这里面90%的人,多少年了都还在投资门外晃悠,因为对于投资一行,他们没有投入进去,纯粹的得过且过,涨了和同事吹吹牛,套了也和大妈大伯们一起发发牢骚。这样的心态,多少年都不会进步的,至少,搞了很久也还是股票买买卖卖,大牛市赚了也发不了财,大熊市亏了生活也还不错。
另一些人接触投资后,通过和打工甚至自己做实业做出比较,逐渐形成了以终生投资为职业,在投资上寄托自己一生财务和事业梦想的想法。这些人有些会真的下决心辞职,把自己100%精力都投入到这个市场中去。实际上,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断了自己的后路。投资这行,确实应该先断后路。投资这行,只有在高压下,才能入门的。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和高压的对抗,没有高压的环境,培养不出专业的素质。
顺便说说这个高压是什么,不光是金钱的压力,什么牛市要赚钱,熊市更要赚钱养家啦。还不止这些。日常人格上,也要承受高压的。因为没工作了,人格就下降到PP混混一类了。从此,你赚多少钱都是天经地义,但赔钱就是人渣,会被人骂得万劫不复了。另外,因为失去了很多和外界正常的人际交流,性格同时又长期收到市场的磨砺和引导,7-10 年后,你的性格也会渐渐变得和普通人不大一样了,旁人眼里应该简单处理的事情,你会复杂化,旁人眼里应该复杂解决的事情,你反而会简单化。对此,你父母,妻儿,肯定会怨声载道,原来的朋友也会觉得你越来越怪,实际上,你已经和全世界为敌了。
很多人职业做了投资后,第一件接踵而来的事情就是离婚。很正常的,一方面,你的配偶忍受不了你了,你亏钱上瘾,和赌徒没两样;你人变怪,配偶为你觉得丢人;你自己也因为承受过大的压力而总有一两次失去忍耐力的时候,一半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总有一次会导致你们的离婚。这是大数定律,概率法则,离婚是必然,不离婚是偶然。
所以想职业做的朋友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单身,如果不是,在做出这个决定前要多考虑考虑了。别天真,别以为赚多钱了你的配偶就能认可你,我可以很负责得告诉你,职业投资,哪怕你赚了几百几千万和家人共享,在你老婆眼里不过是应当应分的,你落不到一丝好去。亏钱了你就是十恶不赦。这点官场上混的人会很明白:聪明人是不干这种脏活的,干了,无功反而有过的。
如果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也对配偶有很强的信心,那么倒是应该职业做一段时间。职业做投资,不是说就能赚得更多了。以我经验,职业做,在收益风险结构上,有两种基本特征:
1:风险变小,也就是亏损会减少,很简单的道理,你逐渐入门,对风险也越来越铭感,控制力也越来越强。这点上,比起上班炒股大多数人每股跌了10块8块还谈笑风生算是一个进步
2:很糟糕得是,职业了,你赚钱也更少了。同样很简单,拿不起放不下,天天盯盘,做日内波动,早早止损,快快止赢。亏损截断了,利润也不会跑了。人也神经质了。再说,日内波动,有什么利润啊。某一天有可观的日内波动利润的股票,永远是少数,你合概率定律较上劲了。
所以说,职业投资,初级阶段,根本就是告别了暴力了,这时候,你大亏可能性不大,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你的同事,牛市里翻番了,你才赚了10%···。
你会说,我这是干嘛啊,我辞职做投资,难道就是为了赚得比别人更少吗?
一般来说,除非你很聪明,同时又有一个过来人指引,你不职业做,你入不了门,职业做了,你还是不入门。为什么不入门呢?因为你无法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个,特别体现在很多很多很勤奋的职业投资者身上。
职业做第一次入门的门槛就是你变得清闲了。你不看盘了。你不工作,但是交易日也没事情做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开始慢慢学会做长线了。有多少人能到这一步啊,我看很少很少。请加微信号:xgupiao 炒股必备工具
做长线难在安全边际的界定。中国股市之贵,投资价值只缺乏,是令人发指的。但这不是混短线的借口。如果能找到一些安全边际,我的建议是利用起来,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时间会把安全边际和你的仓位,逐渐转换为可观的利润。而混一辈子短线,勤勤恳恳得看盘做交易者,做交易性机会,拿交易性的利润,时间的威力就很难发挥出来。大多数人,会白白浪费一大段大好的青春时光。
这时候,你的处境是很尴尬的。一方面,你没有工作,不用朝8晚5的上下班,另一方面,白天你也闲起来了。一般也就是每周一两次晚上分析分析数据,检查检查安全边际和仓位合理性。这时候,在旁人眼里,这人是彻底变成闲人了。你这时可能也不怎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了,聪明点的呢,会乘机多花一些时间在配偶子女和父母身上,搞好群众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减轻自己的道德压力。——因为在中国,不上班是缺德的。
这时候,人会闲出毛病来。于是首先,是一些你小时候未能达成的心愿,不知不觉得,你鬼使神差得一件件去做了,虽然那对你得现在完全无用:最常见的是比如小时候买不起得东西,突然买了一堆,小时候得一些未了心愿逐渐了了。这不是成功,注意,其实这是你精神空虚的开始。
当然,这时候也是你财富开始真正积累起来的时期。
有些人,想明白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干。
比如老巴,就做和人吃饭得生意了。这不是一顿饭!是慈善!很多中国人搞不清楚这一点,所以我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要是我个老巴吃饭,我不会聊任何投资上的事情,我和他聊慈善!这才是这顿饭的意义!
还有的人呢,有了空闲的时间,有了一定是抗风险实力,就做起实业了。两条腿走路,财务互补,多好。
还有一些人,干脆,又去上班了。其实,这是掩人耳目,同时也是规避身边人的正面锋芒。想想看,一个好男人,赚了几千万了,每年利息都有上百万,还去打工赚每月几千,他身边的人能不竖大拇指吗?他老婆还会挤兑他吗?况且,有了家底,去打工,不和老板斤斤计较,不与同事争风吃醋,拥有独立人格,不用担心任何打击报复,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多潇洒。
这种人啊,真聪明。就是要注意一点,工作环境不要毁了健康。健康是无价的,尤其是你已经对世界逐渐拥有支配权了后(仅限金钱方面的)
另一些人到这个状态了,走得是另一条路,进入了机构群体,开始了合作打猎的过程。这点上,我没有太多心得,有也是浅尝即止。说实话,我搞不懂投资怎么可以合作的?基金经理三点都去开会了,会一开就到晚上7,8点。说了点啥呢?是不是有意义?我不懂,所以我不做展开了。
当然,并不是绝大多数人都那么幸运的。
成功的闲人,绝大多数是落入俗套的。包二奶,吸鸦片,等等,总之就是两句:1:败家,2找不自在。
最终,第三条也来了。就是投资失败,破产了事。
因为投资就是做人,人格出了问题,投资也出问题。
于是,这批人,应该赚钱的,继续赚钱下去了···
赚到了不应该赚到的钱的,年复一年N年后,还会去了···
最终,大家都老了。
聚在一起,LOSER问唯一的赢家:你赚到了!你赢了!你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时,那个赢家眼里有泪。
“回首这一生,我也是个失败者”
“我输掉了我的一生”
来源:新浪博客
公众号工业智能化微信号:robotinfo
关注工业智能化,下一个首富就是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工业智能化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搞笑视频!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职业投资转瞬一年,从行业的角度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步清晰大概情况。也请前辈们一起聊天
首先我对职业投资的心里定义,我认为但凡把大量时间都花在此,就算职业投资了,无论你还有多少其他身份。这一年来,基本能平均每天可以保证实践和学习的时间8小时。一年毛估估2500小时,1万小时成为专家。需要四年。四年后我用自己的钱就发个私募。进入理财行业
以前自己做一点事情,虽然折腾和尝试过很多项目,但以前实际做成的就一个,现在随时时势的变化基本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结束了。有一种现象,就是但凡能发展起来的,95%都是沿着赚到第一个100万的事情延展,除了过去的事情,就投资赚过超过这个数的了。当然赚的钱以前打新为主以及炒房,但毕竟也算投资范畴。实业转型失败,得贵人指点,误打误撞走入职业投资这条路。能走这路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如下几点:
1、我超级喜欢,大学时就喜欢,只是以前一直没摸到门道
2、自己属于相对性格内向
3、有做职业投资的门槛钱,钱少干这事效率太低
4、被动走这条路,因为发现我自己就这个赚的钱远超过其他途径
5、40岁了,重新做成一个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奋斗一代再创业也相当于富二代创业了。成功概率小,因为没欲望没动力,不肯吃苦,拼命了
未来现金折价法是企业股票估值的主流评估思想,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个企业在生命周期内所有赚的钱按照市场利率往今天这个时点进行折价。就是说目前的估值加上每年的大概6%利息的复利增长,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生命周期赚到的所有的钱,从这个角度,那么职业投资这个生意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的生命周期长,做一个生意,费很大力气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生命周期十年都是很久的了,不亲历亲为,很多生意都会跨,亲历亲为周期到了,也会跨。就算40岁可以在折腾,难度50岁还能折腾吗,投资可以干到70岁。所以在这个生意上的前期投入,就是1万小时的学习,是值得和划得来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霸气的说,我就是一门生意,就如周杰伦自己办公司,自己一个艺人就行了。
是否是好生意核心还是职业投资是否可以复利增长,匠人精神是我推崇的,实际上投资也是一个手艺活。很多策略都是需要每天关注,需要体力和技艺双重支持的。
各位走在职业投资的前辈们多分享,多交流,多鼓励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职业投资主要看能不能长期稳定赚钱!能,则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不能,则是最差的职业!因人而异,自己定位!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zhaojinze778 - baodao
职业投资主要看能不能长期稳定赚钱!能,则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不能,则是最差的职业!因人而异,自己定位!
是这个道理,我爸就是47岁,事业边缘化,开始职业炒股票20多年,1995年80万,当时还算有点钱吧,到今天120万,彻底沦为普通老百姓,唯一的好处就是锻炼大脑了。所以要永远敬畏市场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我走了这条路,当然有些自圆其说的感觉,但从一个生意的估值角度来说,按照未来现金流折现,投资这门生意,收益就是每年你能赚到的超出无风险收益这部分,因为要去掉折价,如果可以复利增长,比如年化10%,那么按照公允的6%折现,那么就相当于年化4%的30年复利。相当于目前本金的3.2倍。只要能收益在提高一点,那涨幅就是惊人的,如果按照本金1000万算,如果你自己有能力做到复利10%,那么你自己目前就值2200万。
从机会成本出发,不做这个事情,做别的生意,同样也面临输赢,我只一般的普通人,不是大手,建立起来的事业有足够的天花板,就如我的一个硕士同学的公司目前创业板上市了,那么怎么投资都没他有钱了。一般的情况,建立起来一个小生意,不容易,好的生命周期5-10年就不错了。这些年过去了,人更老了,做新的事情的可能就更小了,所以我认为选择投资这事,在机会成本层面属于守拙的思路,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
说到底还是投资收益稳定增长的问题,我认为目前的逻辑就是只做已经成熟的能力圈内的投资,其他各种机会广泛小资金试错练武功,觉着练的还可以,挪到能力圈内上仓位做,虽然操的是卖白粉的心,赚的白面的钱,但用勤劳去平衡风险,心态上不会去求高增长,我想每年能比利息多一些还是可以做到的,
- 分级最好,复杂轮动
原来楼主的父亲就是职业投资人啊。这样看一定会从他那里学到很多经验教训。楼主做职业投资不错啊。天时(年龄阅历知识)地利(资金)人和(家人支持自己喜欢)都具备了。
看好楼主。
- 中国海· 全栈基金经理
我是互联网创业失败,什么工作都干不了了,被迫走入投资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在初始阶段资金量小的时候,不太依赖于他人。不过资金量大了也会遇到发展瓶颈,依然需要去接触公司,项目。不过好在是投资方,一般还不错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我老爸只有一种方法,拟合指数,20多年来一直满仓股票,几乎资金一天不停留.不满仓不舒服,就是靠主观判断,赚钱的卖掉,卖掉的那个时候有钱,在有钱的短短两三天内再买入新的.这么多年还有中新股,国有股改制等很多制度红利,才有今天的净值.我觉着方法就决定了今天的结果,胆子大满仓也可以,那就要走基本面分析,挖掘牛股的思路,才适合长持,可是买股票又是随意,所以我以前的印象里职业投资这个真的是不靠谱的事情.家里原来是有两套房子,老爸卖了一套,也加入炒股资金里,我结婚给了5万块,我姐因为在美国结婚,一分钱没给.再无其他资助,所以我爸的资金并没取过什么.就真的是一直在里面.我给他算过,买房子就不说了,存银行理财,年化5%,到今天正好应该240万吧,是目前的一倍,这是最差的被动投资,所以职业投资核心还是年化复利的多少.决定了是否是一个好生意
今年我专注投资,不停劝说,终于现在三分之二仓了.我和我爸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我的性格是随我妈,我是满仓一天心里就难受得不行,周四有个能力圈内的机会,我克服心理障碍,坚决满仓了.虽然是我认为必须满仓的机会,但心里还是觉着蛮难受,有些担心,这就是天生的吧,昨天平掉,最差的一手也还是赚了5000的,所以思考的快与满,用经验去克服第一反应,按照总结的策略去做,还是正途.即便亏了,这也是正确操作里面亏钱的交易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chineseumi - 赌徒 · 中国海
创业失败了,所以就剩钱了:)我觉着你指的资金量大怎么也要上亿吧,
我看大卫的基金就是1.6亿吧,也是一个人.几个亿的规模,核心就一个人,我觉着都没问题,我想我应该这辈子还赚不到这么多钱
06年开始买股票基金,慢慢进场学习
去年收益还不错,5月份清仓,被家人埋怨
基本上全职做投资,这里面要学的东西还真多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我觉得楼主合适干这个,但这估计是幸运者偏差,大多数人,真的不适合。
楼主父亲咋弄的,这么多年,才这个收益?莫非经常追涨少跌?
我个人认为,满仓,半仓,空仓都不是问题,感觉在于处理每一笔交易,每笔都赚,哪怕满仓被套,20年下来,也应该能赚很多?
我平时自以为挺胆小,但利益来了,很贪婪,昨日陆金所有个小促销,一下子把自己的流动性都送进去了,今天看看,似乎不折价,想出来不容易了,好在没加杠杆,不出来就不出来吧。
人性,真的蛮复杂的,超级复合,就看那个方面被引发了。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完全全职几年了,基本的策略风格是什么,收益如何,去年是十年一遇的好机会,我杠杆打新加上很少的股票收益全年都有70%的收益.而且去年不懂,没赶上下折的机会.低风险都到这个收益,这种年头也没法祈求再来了.
经济不好,选择职业投机的个人,和选择增大虚拟资本投资,实业不行虚拟补的企业反倒是变得越来越多了,一窝蜂地挤向股市、债市、房市,热情似火,杠杆都快压不住
总感觉是个奇怪的现象
投资标地的风险收益率越来越差了,人倒是越来越多,天塌下来由央妈大水冲,哈哈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jiangdaya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陆金所出不来啥意思,我因为心里排斥盘p2p,所以一直没弄过,
我总结我爸的操作就是典型散户的思维,以预测涨跌为基础的交易,看技术指标,那个年代可能也只能这样,这个交易方法天生就是处在劣势的,你的对手盘,庄家比你厉害,涨跌判断本身是不可判断的,你就算对错一半,基本上散户都会截断利润,让亏损奔跑.人持股一般都会犯主观性错误,几个因素叠加长期就必亏无疑了.回看,我爸应该交易的股票10只.8只赚钱出来的,他不赚钱不喜欢卖,赔的都是大钱,行情来了,再低位换股,
基本策略以固定收益为主,买门票股打新,两个账户,一只新股没有中
没有加过杠杆,收益一般,基本是看天吃饭。年初买了石油基金,涨得不错,这是我今年唯一的亮点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牛死了 - 我读书少不要骗我
经济不好,最近来了很多被动职业投资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实业发展的好,也就没时间走这个路,但去年真正赔钱的人,大多以前不做投资,直接做实业的人,钱进来杠杆,然后亏的,大多散户只是回吐利润而已.
做投资和做实业完全是两种能力,还是相反的.实业的坚定,勇敢这些好品质,在投资里都是大忌.
- 财务自由
你爸爸的炒股成绩估计已经跑赢90%的股民了。在现实中炒股21年居然还赚钱的股民我基本看不到
- 投资博大精深
实业的坚定,勇敢这些好品质,在投资里都是大忌.
楼主不要看不起你爸,你搞20年后来看,不一定比你拔的收益率高。,能活这么久不是容易的事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看不起我爸这个是误解,我绝对没有,年代不同,获得的机会不同,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学习的成本和可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过我坚信会比我爸的收益强,不是说我比我爸厉害,身份互换,时光倒流,我未必如他,我爸可能做的比我更好,老爷子都是70岁的人了,也过了学习的阶段,赶上可以学习的时代,但没了学习的精力和能力.
第一:取决于是否有稳定的投资回报
第二:一定的资金量
其他都不重要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再次阅读,值得仔细研读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向安全饕这样的前辈致敬
读帖再次确认了我的一个认知,就是找下有保底,上升无限的机会,上重仓博弈.无论是短线还是中长线.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保证本金基本安全的前提下防止牛屎踏空的品种这就是核心思想
- 向风险进军
我也40多了,职场上没什么想法,创业也没这个心气。股市上小打小闹十多年,去年突然开悟,确信自己可以靠投资生存。投资是人生最后一个职业,写小说是人生最后一个兴趣,都可以坚持到80岁,不用依赖其他任何人,自由的人生,已经看到了。
- Cut your loss and let your profit run
我始终觉得一段时间以后,中国会有一波时间较长的慢牛行情,让这一波职业投资者尝到甜头。
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五年
- 职业搬砖人
看起来我有效学习时间还不足!
楼主资金比较大,所以感觉投资比实业好,对于一般情况,我是坚决不赞成搞投资的。
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费了不少劲才勉强混到一个凑合能糊口的工作,而且我中学理科水平是前5的水平。
后来搞了职业投资(按照楼主对职业投资的定义),才知道这不容易,我在职业投资的学习过程中花费的精力和艰难程度不亚于我上中学参加高考的艰难程度。
其实想想也很明白,我费了那么大劲才得到的工作,比起职业投资的利润,还不是个零头而已,而投资还不用门槛,开个帐户谁都能进来,那么职业投资的艰难可想而知。
投资为啥难,上学时我考试做题目,无论对错最终都能给个解释,总结一下下次就可以改正。可是投资给我的感觉是只有输赢,没有对错,没法解释。而且投资还要有驾驭自己心灵的能力,就是还得战胜自己,这也是很难的,光是研究心理,就费了很大的劲。
- 炒炒股票跳跳舞
听听音乐散散步
年复利必须大于12%才能算是一个职业投资人!
你爸爸95年80万,做到现在只有120万?
平均10万做一个股票,满仓买8个股票一动不动放到现在也不可能只有120万!!
他是一个失败者,不折不扣的老韭菜O(∩_∩)O哈哈~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年复利必须大于12%才能算是一个职业投资人!
这个数字我感觉合理,去掉6%的折价.复利6%的增长速度还是一个不错的速度.今年勉强达到12%,但也有很多幸运,也不知道以后如何,把这个算作努力的目标吧,我感觉完全靠承担很低的风险,不易达到,但利用下有保底,的策略,能参与到牛市,哪怕只有牛市平均收益的80%,也会是不错的结果
职业投资成功的标准,不是长期稳定盈利,而是要在老去之前(越早越好)实现基本财务自由(以目前的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大致是净资产几千万人民币)。
假设某人从100万开始,目标是5000万(不是账面数字5000万,是扣除通胀后相当于最初的5000万),也就是要翻50倍。
一种路径是保持每年跑赢通胀10个百分点,坚持41年,1.10^41=50,所谓长期稳定盈利。注意,不是每年赚10%,而是每年赚的扣除通胀和自身消费后还有10%净增长(毛利大概要有25%到30%)。
另一种是在某几个年份,实现翻番以上的增长,其余年份保持小亏或小赚,在10到20年里达到扣除通胀的50倍,然后通过低风险中收益方式尽量保值。
实际上,第一种路径的难度远远大于第二种,绝大多数从较小本金开始,最终实现基本财务自由的,走的是第二种路径。这其实更加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剧烈的变化发生在比较短的时间段内,包括很多行业,公司,股票都是如此。如果一个职业投资者在他本金较小,年富力强,市场高增长,等等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时期,不能做出一年2倍,3倍以上的业绩,那么去指望他能在老迈以后面对比较成熟稳定的市场,做到每年20%以上,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而且,40岁实现50倍,然后成为退休投资者(通过低风险中收益保值),跟60多岁还在为每年25%绞尽脑汁,到70岁时终于实现了50倍,最终同样的财富水平,哪种人生更值得追求?当然后一种我会更加敬佩,无他,因为难度更大。
低风险中收益不是不好,这是大多数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这里的大多数投资者包括,业余投资者,初期进入还在摸索学习阶段的职业投资者,本金足够大不需要高增长的职业投资者(或者叫退休投资者,他们要么是从其他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本金,要么是经历了高增长的投资阶段)。然而,低风险中收益,对于职业投资者(中期),是一个温柔陷阱,在收获的秋天不能积累足够过冬食物的,将在严酷的冬天面临挨饿或者被迫冒着风雪出去觅食的窘境。
当然,对于职业投资者,研究低风险中收益的机会也是很有价值的。其价值不在于因其风险低你可以舒舒服服心态平稳地赚钱(温柔陷阱),而在于因其风险低留出了足够的上杠杆的空间,可以做到中风险高收益,而中风险高收益才是职业投资者(中期)的正途。中风险高收益不是指特定品种或策略,而是不管什么品种和策略,你都应该通过仓位控制让它落在中风险高收益的区间(参考凯利公式)。
一般的人都会比较喜欢低风险中收益而不是中风险高收益,人都有惰性,谁喜欢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呢。然而,本金还不够大的职业投资者别无选择,必须接受适度的挑战和动荡,要有满风使尽帆,好景不常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职业投资是一直以来的目标,可是还是觉得很难达到啊.....
- 业余投资者
一万小时,是个巨大的伪命题
这个在以前技术发展缓慢的年代,可能比较有效,但是现在,不停的出来新东西,之前那一万小时的积累,是要不停折损的
就好像集友的口头禅,又学会了一样亏钱的手艺
然后这些东西慢慢的又关上了门,比如打新、期指套利、分级、回购。
最后的结果可能也就是跟孙子来显摆一下,当年爷爷还玩过这么复杂的金融产品,就如同现在摆在橱窗里的粮票油票
不错的贴,对每个投资者来说:做职业投资都是一种必须经历的梦想!学习了
-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察与思考,微信公众号:杂菜斋
楼主父亲95年投资股票80万到120万确实有点低了,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一代人进股市后大都有个问题,就是不管熊市牛市都拿不住股票也拿不住钱,只要有了盈利,马上就抛,一旦亏损,倒地装死,其实说后者倒不是大问题,因为A股的特殊性,装死倒未必会死,就是损失了时间,甚至比一下追涨杀跌的还好些,很多不会装死亏损了就跑的反而亏的更惨。
但是前者就是很大的问题了,大概是长期被套的关系,他们一旦有了盈利,就马上抛出,甚至都不计算计算持股这几年损失的利息成本,然后呢,往往他们一抛,股票就拼命涨,他们却想着能比自己抛出更低的价格接进来,或者因为被套时间太长就放弃这个股票了,其结果就是,牛市里也赚的不多,等到熊市一来,利润马上回撤到之前,然后他们又重复后者躺倒装死。
其实大多数老股民在20年前买入股票后什么都不做,反而能涨很多倍,有的甚至远远超过大牛的方式,但是频繁而且没有依据的换股反而拉低了收益。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心之浪迹 -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察与思考
其实大多数老股民在20年前买入股票后什么都不做,反而能涨很多倍,有的甚至远远超过大牛的方式,但是频繁而且没有依据的换股反而拉低了收益。
这叫回头看,这是要有很深功力的人才会做到,至少这不是我能力圈企及的事情
我也很向往职业投资,无拘无束
但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没有信心
楼上说的不错,因为m2增长好像是13%,所以楼主的12%目标是不够的。虽然通胀看起来没那么明显,但货币超发一直在积聚能量。平均每年25%-30%在这种不成熟市场并不是很难达到。不能够用巴菲特只有20%多来衡量,因为巴菲特的资金量无法相提并论。
- 保本第一,常识为主;盈亏同源,利润本化。
亏损+ 阅读 +思考 +调整+ 心态≈逐渐稳定盈利
楼上12%的复利都还嫌不够,那我们这些小虾米就不要玩了,没有我们这些小虾米韭菜,你们哪里去完成12%的复利啊。
我是去年股灾后走上这条路的,无房贷也无车贷,身体也不太好,原来工作年收入30万左右,现在很空,还有固定的顾问性收入10万一年.资金不大200万多点,一年多下来,感觉收入比原来低一点估计低了10万左右..原来工资加投资有60万.今年估计赚了40多万到50万..具体多少好像也搞不清,平时开销挺杂的.净多了30万多点.我感觉原来那种班肯定不去上了,全国性房企太繁忙,周六周日经常去忙,工作也没成就感,全是集团定的,领导所有招投标的好处全要插手,去年吵了一架,然后坚决要求辞职的.上班太忙,开车来回堵在路上吃不消.现在这样,感觉挺好,也能有自己的生活.原来那种班肯定不去了.准备全国各地,美国去走一下.投资这条路搞几年,看看能不能发财
- 如果没有成功,说明努力还不够,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成功者很辛苦,失败者更辛苦,失败者需要辛苦一辈子。
职业投资当然好,必须吃到吃透第一桶金,后面的路就好走了,前面太难了,有的人投资二十几年还是继续追涨杀跌。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refating - 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忍!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说到和做到的距离
如你所说的平均每年25%-30%在这种不成熟市场并不是很难达到。
这个成绩即便某年达到了或者超过,也不会觉着是自己的本事,也不敢奢望可以稳定获得.
我看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会觉着缺乏开始足够的本金,才阻碍了发展的步伐,我的认知无论是做职业投资还是其他生意,钱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最核心的因素.这就和有人会说啥都不差,就差钱:)。实际上有了足够的资本金,并不能保证做成事情,社会有一个现象,就是绝大部分富二代创业都做同一个事,就是投资。有的是风险投资,有的是资本投资
我觉得如平均每年的收益扣除生活费后低于M2的增速是不能做职业投资的,低于M2意味着你在社会上的财富位置下降了。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对于绝大多数,含赵量不足的普通人,不做职业投资的跑赢M2的增速的人,又有多少:)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可能有误区,10个人,你在第4位,通货13%,你收益10%,或许1年后结算,你第3位了。
无他,大部分人比你跑的还慢,我直觉这是真实社会现状。呵呵
- 价值为本,趋势择点,反众操作
别职业投资了。我爹要听我95年买了朝阳门的四合院。我们家早上亿了。
因为2008年他不听我的要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所以我们家到现在损失700-800万。
他天天说房多烧死人,我到现在想要卖城里老人留下的老破小他要跟我拼命。
最后我用自己钱和我妈私房钱买个赚钱的小公寓今年半年就赚了小200万。
他说我被房烧的才被迫失业。我不被他催着那么着急上班就在限购前买上杭州的房了。
现在TMD至少赚50-60万
95年我爸炒股到2015年全取出来。 3万账户才7万不到。没事天天就看。取出来还挺高兴
我妈私房钱年40万,指数基金红利再投资变成54万。管都不管。
-----------------------------------------------------------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代你努力远不如做对事。
顺便说句肺腑之言。有人穷是没办法改变的。真心的。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的确如此,大富贵靠天。估计是上辈子修来的。
但小富还是靠人的,努力的,和不努力是截然不同的,大富贵,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我想我们所说的职业投资人,就是一种职业而已,只不过这个职业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来不得半点搪塞而已。
既然如此,不努力肯定不如努力的。
- 北京保安
帖子里的这些朋友们,你们回到95年也不一定比楼主父亲强多少,那个年代的股民能接收到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没有发达的网络,也没有规范的市场(虽然现在也不规范,但比当时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了)也没有各种投资大师的著作传入国内,巴菲特理念是98年才开始传入中国,2007年才走上神坛被众多中国投资者追捧的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这世事,每个人都值得去尊重,这市场永远值得敬畏。我们看父辈的固执,看孩子们的不靠谱。都是特定年代正常的。就如孩子你说不娇惯。全家人都不自觉围着她转的,她螚懂事到哪里。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大家都用什么软件,推荐一下用的好的软件,我觉着金魔方不错,免费的
你们都在瞎想什么那,赌场都快关门了。
楼上的朋友,真要是快关门,估计你现在也不会泡集思录了。
中国股市奇葩,7亏2平1赚现象确实差不多。有IPO,印花税,定增,大中股东套现等抽血,中产阶级进来就能成为职业投资人?还是最后轮为韭菜被割,真说不清楚。
年龄不到30,我也是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才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这上面了,没想到过赚的钱会大于工资收入。
- 标准70后
95年的80万
最小相当现在800万
95年的80万
真是当时大数字
相当年为给儿子买房
手里只有九万员
天津中环线57平米11.8万圆
- 标准70后
性格也许决定一切
己属于相对性格内向性格也许决定一切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我有个新体会,如果做商品期货你需要排到5%之内,你能稳定获利。做股票应该15%之内可以。做债券应该60%之前可以稳定获利。货币理财99%都会获利。
我觉着通过我1万小时的学习,无论做什么品种,应该可以稳定排在100人,第30名。这个是天资决定的,那么你的策略,你的对手盘,你就琢磨一下,如果第三十个人是赚钱的,你就可以参与,如果是亏钱的,就不能参与。
超额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无效性,以及错误定价的回归。第二个是承担对应风险,带来的风险溢价。职业投资核心还是能否稳定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何去干,主要看你自己是什么样人,能达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万中无一的天才,私募排行榜,前几名都翻好多倍,都是做商品期货的。他们的对手盘就是那95%不太赚钱的散户,做长期看,你做商品期货趋势,能够不亏钱,就10%之内了,就是我和一个业绩了,因为我基本不做,哈哈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做低风险,享受低风险的同时,实际上是丧失高收益机会为代价的,胆子会越来越小。所以如果认为牛市来了,只是认为,绝对不靠谱,采取下有保底的策略参与博弈。参与牛市是业绩保证的进一步核心的思想,说容易,做很难
- 70后投资客,职业投资养家糊口
我觉得职业投资也就是一种自己雇佣自己的自由职业者,
当然除了投资的技能,还要有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
职业投资的第一个小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平均每年投资收益能够覆盖家庭开销。
考虑到股市是7亏2平1赢,要想每年都盈利是绝对不可能的(巴菲特都有2年小亏的记录)
职业投资对于将来的收益要有清醒的认识,那是注定是一个上上下下的曲线,盈利多点的年份你不要太高兴,将来会有亏损的年份的家庭开销要来自以前盈利的年份的收益,这样保守的预期是很重要的,平均下来,预期每年投资收益10%左右能够覆盖家庭开销就能尝试开始做投资。
怎么考核投资业绩呢?我觉得应该是以年为单位,如果连续几年的投资收益都不能覆盖家庭开销,相当于坐吃山空的状况,那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也要思考自己的方法是否对或者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是否适合投资谋生了。
如果5-10年投资收益平均能够轻松覆盖家庭开销,那么再谈传说中的滚雪球,财务自由目标才靠谱吧。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只是覆盖家庭开销,我觉着不值得职业投资,这个的机会成本太高了。工作还有很多其他机会的。怎么也要无风险收益的利息,大大覆盖生活消费的钱,才是门槛吧。
- 价值为本,趋势择点,反众操作
覆盖家庭开销看怎么覆盖。
现在北京你五环内两套房,家里就一个人,怎么都覆盖。
三口人,三套房。俩退休,只要那上班的干点啥怎么都覆盖。
四套房基本小康,上班就是随便上。
五套房不瞎折腾,随便你旅游。住美国半年过小老百姓的日子都没事。
所谓低风险就是误区。很多人原地打转就是不敢上杠杆。
班该上还是上,但别是一堆事,没自己时间。接触人员素质层次很低那种班。那班上的无杠杆收益。
我是上家企业股东,一年分15-30% 。当年这破公司100万就卖。
你现在自己买一个这样的也就300万。
但是你没人就经营不下去。
- 价值为本,趋势择点,反众操作
【XX公司年度净利润为337XXX元,分红比例为当年净利润的40%,即分红金额为134XXXX元,每股分配0.45元。按照持股比例,法人股分配68XXXX元,其他自然人股东分配66XXXX元。】
今天收到EMAIL匿掉信息粘贴来的。
- 独立投资者
完了,我就和楼主的老爸一样,不满仓不舒服。
都喜欢说中国股市1赚2平7亏,姑且不论这个统计是否偏差很大,单从人的心理来分析,不管是属于那1赚的还是7亏的,把事情说得难一点才能体现自己的表现不那么差劲嘛,呵呵。
1赚2平7亏,真的很不利于职业投资者吗?要具体分析。
假设两个零和游戏,一个是7赚2平1亏,一个是1赚2平7亏,打算靠这个游戏养家糊口甚至财务自由的,该选择哪个?细想想答案是很明白的,第一个游戏皆大欢喜可是赢家只是赚点小菜钱,这种游戏不能当饭吃的,第二个游戏的赢家比第一个游戏的赢家要滋润得多。
那么,成为10%甚至1%的人是不是很难?一万小时努力,能排到前30%的,已经算有些天赋的了,1%是别想了?这里其实有个统计误区,1赚2平7亏的基数,不是一万小时努力的职业玩家,而是包括了另外90%以上的打酱油业余玩家,你根本不用在职业玩家(一万小时努力)的群体里面排到前10%才能养家糊口,你只要在职业玩家里排到前30%,那么在整个市场的散户里面,排在前3%甚至前1%都很轻松。1亿散户,里面职业的有多少?1赚2平7亏为什么比7赚2平1亏的游戏对职业玩家有利?因为韭菜更茂盛!
职业投资跟其他一般的职业,收入分布是大不一样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前10%的职业投资者,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普通行业的前10%,中间60%就比较接近了,都属于算不上富裕但能够养家糊口的,不过估计还是职业投资的人平均水平高些,垫底的那30%,其他行业还能混口饭维持生计,在职业投资这行垫底就是负收益,几年下来都不用等别人来把他扫地出门。
以前好像有人提出观点“职业投资的难度,能顶上考北大清华,性价比低”。这个要看对哪个层次的人说的。垫底水平的,职业投资没希望,考北大清华一样难如登天,0:0打平,这种情况两个都别想了,老老实实找个普通工作混口饭是可以的。顶尖水平的,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做职业投资或者做其他行业大概率也是排在前10%的(均值回归效应,排前1%有难度)。前面分析了,职业投资这行,收入水平差距远比其他行业悬殊,那么假如你是北大清华层次的聪明人(进多数高度依赖脑力的行业都能混个前10%的),单追求经济收入,选哪个行业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顺便也说说其他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期货市场很残酷,看见太多人进去后亏光了出来”。这个“亏光了出来”或许不假,可是他一共拿了多少钱去做期货的,出来的时候真的倾家荡产了?实际上,很多人本来就不相信自己能在期货市场长期盈利,拿了几万块小钱进去瞎玩一通,然后亏光了拿这个经历跟周围人吹牛(以显示自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鸟),这些人数量很多,可平均的净亏损金额却不大。而在亏损额巨大的人里面,又有不少是把期货市场以前赚到的全数还了回去(来得容易不太珍惜)。这两种都排除后的“亏光”,才能算是真正是被期货市场吞噬的倒霉蛋。和平时期,这个世界上让最多的有些小钱的人重新濒临破产的投资是什么?肯定不是期货市场,也不是股市,候选者应该在两个大家普遍觉得最靠谱的投资类别上,一是实业,二是房产。其实也不难理解,这两个跟期货一样是带杠杆的,可是,1.期货的杠杆高低是自己可以调节的,而实业和房产因其门槛高,本钱不够的想不上杠杆都不行,2.期货的流动性好,有利于及时止损止赢控制风险,那两个流动性极差等看到危机来临想跑时往往已经没有生路了,3.期货“不靠谱”所以投资者警惕性很高,实业和房产“靠谱”所以投资者往往放松警惕,高速公路上最容易出大事故的路段往往是乍看上去没什么危险的路段。
那么期货市场难在哪里?不是“不亏光”,而是“赚点小钱”。凡是高杠杆高流动高博弈的市场,赚点小钱都比较难(相对债券这种),因为高杠杆高流动,就意味着“赚点小钱”的方法不断复制就能很快“赚大钱”,而高博弈,则意味着里面有很多高手被高杠杆高流动吸引过来,希望放大他们的优势。目标是慢慢地赚小钱还是高杠杆高流动地“赚小钱”,决定了选择哪种类型的市场。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首先我的观点是敬畏市场,不是仅仅嘴上说的,而是内心也要知行合一
其次我觉着学习知识是用来规避错误的。即便是一个学习一万小时的老手,业绩也未必和学习时间呈线性,一段时间或者很长时间业绩都不如新手,也都正常。就如我拿了30%的资金做了对冲组合,分18个账户打新,也一个月没中了。今日大盘子中了,
另外投资和智商和学历有关系,但不是很大,很多万中无一的高手都是初中毕业。我硕士毕业,资质平庸。
一个是7赚2平1亏,一个是1赚2平7亏这两个游戏,我大部分时间肯定只玩7赚2平1亏,当长周期等待1赚2平7亏这个游戏的比例发生质变,比如95%的市场参与者都亏,比例就变了,长期来看要回归的。这可能就是等来的机会。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我目前的投资理念,我认为自己本身也很普通,即便是聪明的人,也应该守拙的思想长期看更好一些,曾国藩打憨仗,实际就是不到敌寡我众的时候不决战。就等待这个机会来临。
例如量化选股,如果优中选优,大部分情况是适得其反,
阿尔法策略,我看大部分还不如老实的完全对应,当然这个看出发点是什么。比如保有市值打新
量化经验肯定还是正途
- 喂喂,我是姜军长,请你务必在坚持最后五分钟,最后五分钟
炒股如做人。
三老实原则,不会吃亏。
说老实话,行老实事,做老实人。
貌似老实人吃亏了,其实一点也不,最起码当得起健康快乐这四枚大字。
我不够老实,我还需修炼。
如果只在牛市参与,熊市不参与,确实可以只玩7赚2平1亏的游戏,而且赚的7个人挣的钱加起来可以远超过那1个亏的钱,这样就可以打破能量守恒定律了。不过大部分时间要歇菜了。这样就不需要水平达到前10%,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7赚2平1亏的根源基本是利息
牛市熊市是判断不出来的,只能从概率角度去守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东方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陆家嘴沙龙理事会秘书长邵宇到会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印钞速度是每年21%,如果不能为财富增值、保值,每年增长21%,并且持续30年,你的钱就贬值了,这是我们整个国家流动性的增长速度。。
比我前面讲的13%还要多出太多了,每年21%持续30年只有冬虫夏草、上海车牌的价格、一些高科技股票才能够跑赢它,连核心房地产如果不加杠杆也远远达不到。
通过职业投资,每年增长21%难度还是有的,但运用合理的策略,也不是达不到。
- 遵循戒定慧;试错练能力
印钞速度还要减去gdp增长的速度之后才是贬值的速度吧。而且不能每年都这么高速的印钞速度吧。这个速度,用不了三十年,就都废纸了:)
所以大家能花的钱千万别省了,花了才是赚到,哈哈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拳击手打普通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