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手机游戏市场分析开发市场怎么样?

四大垄断势力下,国内手游市场如何破局?
来源:游戏陀螺
  文/刘旷
  说到中国的手游格局,不得不提手游产业链的三大环节,研发商、发行商和渠道商,正是这三大环节决定了今天中国手游市场的格局。
  研发商中,以腾讯、网易、搜狐畅游、完美世界等为主的游戏巨头称霸着这个市场;在发行商中,中国手游、乐逗、触控、飞流、昆仑等几大游戏发行商占据了超过70%的手机游戏发行市场;而在渠道商中,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卫士、360手机卫士、豌豆荚、UC、小米等几大分发渠道又掌控了几乎所有的游戏分发。
  从以上整个国内的手游市场格局来看,记者认为国内的手游市场正在形成四大垄断势力。
  第一大势力:渠道、研发通吃的腾讯
  腾讯游戏在整个中国游戏市场的实力自然不用多说,作为国内最大的游戏霸主,腾讯游戏拥有几大明显的优势。
  优势一:腾讯手游渠道上拥有微信、手机QQ、QQ浏览器、应用宝等多个应用分发渠道,庞大的游戏分发渠道让腾讯手游占据了第一入口。过去在PC端,腾讯就是凭借着QQ这个强大的入口成为了国内第一游戏巨头,如今腾讯微信、手机QQ在移动端拥有庞大的流量入口,这是腾讯移动游戏的第一功臣。
  优势二:腾讯拥有庞大的移动游戏研发团队与实力,这个是很多公司所不具备的。即便是阿里这样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巨头,也因为不具备研发手游的技术团队与基因而导致其在游戏上不具备与腾讯分庭抗礼的实力。
  优势三:腾讯除了国内市场拥有强大的实力,在海外游戏市场的投资布局也走在了前面。腾讯先后在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际市场投资收购了几十家游戏开发商,同时花重金购买了大量优质IP,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腾讯游戏生态体系。
  既然腾讯游戏具有如此大的优势,那么腾讯游戏就没有挑战了吗?当然有,那么腾讯游戏的挑战又在哪里?
  挑战一: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逐渐减少,当前整个手游市场的前景,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这对于微信以及手机QQ的游戏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提升微信用户的活跃度则成为了腾讯当前最大的难题。
  挑战二:游戏市场是一个渠道为王的市场,在PC端时代,QQ掌控了游戏分发的主要源头。不过今天的手游市场,腾讯在应用分发上面临来自百度、360、UC等巨头的挑战,他们对于手游市场一直都虎视眈眈,腾讯手游未来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第二大势力:手游发行商
  手游发行商作为研发商与渠道商的中介,很多人认为手游并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实际上,一些发行商活得并不错,以中国手游、乐逗、触控、飞流、昆仑等为代表的手游发行商占据着整个手游市场20%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资金实力上来说,这些手游发行商个个实力都比较雄厚,他们通过资金实力控制着游戏开发过程的上游,往往握有众多国外知名游戏在中国地区的发行权,也就是游戏制作的甲方。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些发行商通过重金来储备产品,对于整个国内市场的游戏开发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
  而从获利的角度来看,虽然说发行商不太可能像开发商一样凭借着某一款热门游戏获得暴利,但是发行商相较于开发商而言,更容易在行业的整体增长中稳定获利。也就是说,开发商中可能有很多游戏团队都很难赚到钱,但是发行商的存活率却要比开发商高出很多,发行商所发行的游戏基本上都是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一些流行、热门游戏产品。
  从转型的角度来看,发行商们也很容易轻松实现转型。过去在页游方面做得不错的巨人、盛大等国内游戏巨头,如今他们在面对手游的转型过程中却走得很艰难,团队、技术、产品都面临着转型。可是对于发行商来说,他们只需要从国外市场购买到知名手游的发行权就可以轻松在国内实现转型。
  当然,对于发行商来说,他们的命运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未来的手游市场格局中,他们实际上面临非常大的威胁。
  第一个威胁就是来自于渠道商的威胁,今天的手游市场已经开始越来越依赖于渠道商。如果发行商和开发商把游戏开发好了,没有渠道商的支持,他们也很难获得成功。而在国内的渠道商中,目前已经被腾讯、360、百度、小米、UC(uc背后是阿里)等少数几个巨头所垄断,他们要介入到游戏发行的话,很有可能会吃掉其他发行商的市场份额。
  第二个威胁则是本身技术上的不足,而且中国市场的游戏模仿复制功夫也相当高。很多游戏开发商本身并不愿意去开发发行商所发行的一些游戏。这就造成游戏发行商拿到了国外知名游戏的发行权之后,却很难找到比较牛的技术团队来开发,而游戏发行商们自身又缺乏技术团队来研发,最终导致产品体验等各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的不足。
  第三大势力:游戏开发商巨头
  当然,说到游戏开发商巨头,目前国内非腾讯莫属。但是在腾讯之外,还有诸如网易、搜狐畅游、完美世界等游戏开发巨头。
  从品牌的影响力上来看,这些游戏开发巨头都是一些老牌的网游公司,在品牌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他们所开发出来的手机游戏产品也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喜爱和信任。而从目前几大网游巨头在手游上的动作来看,他们都已经加大了对手游研发的投入力度,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网易,已经成为了腾讯之外的第二游戏巨头。
  从用户积累的角度来看,几大游戏开发商巨头在PC端的网游时代凭借着几个爆款游戏都已经积累相当忠诚稳定的游戏玩家,这些玩家都是平台忠实的会员,如今他们只需要开发同等游戏的移动端就可以轻松捕获这些用户。
  最后从游戏制作的资金、技术等实力角度来看,游戏开发商巨头过去在网游开发上积累了不少的游戏开发制作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积累了足够的资金。这个时候他们继续在手游方面发力,相对于创业公司更容易上手。
  但是对于游戏开发商巨头来说,他们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第一个不足:对渠道商过于依赖。在很多人看来,今天的手游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渠道为王、开发商沦为打工者的现状,虽然说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也并非全无道理。腾讯游戏能够叱咤风云,跟应用宝、手机QQ、微信有着莫大的牵连,游戏开发商没有渠道商的支持,即便是再好玩的游戏也不会有人知道。
  第二个不足:游戏开发商巨头们面临来自自身转型的不足。诸如巨人、盛大等传统游戏巨头,今天他们在手游市场中并未能够像过去在网游端一般叱咤风云,他们面临着团队本身存在的转型之痛,技术团队要从网游转向手游、同时公司内部的体制也要面临转型等,这些都并非那么容易实现。
  第四大势力:腾讯之外的渠道商
  在今天的游戏分发市场中,除了腾讯这个霸主之外,其他都来自于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巨头,诸如百度、360、UC(阿里)、小米等,如今这些游戏渠道商也都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团队开始研发游戏,即便是曾经豪言壮语对外宣称绝不进军游戏产业的马云先生如今也开始向手游发起了进攻。
  首先,毫无疑问,这些游戏渠道商控制着整个游戏产业链的命门,他们在游戏产业链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通过借助自身渠道上的实力,他们自己开发使游戏产品很容易通过自身的渠道获得不错的推广与宣传,只要游戏产品本身不错的话,很容易就能够引起火爆。
  其次,这些渠道商巨头们个个实力非凡,他们都拥有庞大的资金实力。对于一款游戏的打造,除了技术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支持外,资金也是不可缺少的。很多游戏初创团队,就是因为一开始没能够实现很好地盈利,而又缺乏资金上的支持,最终导致难以维持下去。
  不过渠道商要想成为像腾讯一样渠道、研发通吃的巨头,却也面临着一定的难题。
  难题一:自身游戏研发实力上的不足。要成功打造一款游戏产品,渠道确实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渠道永远都只会是渠道,如果产品不行,渠道再好也只是白搭。所以手游的根本还是在于产品本身,在于游戏内容,而要打造一款受欢迎的游戏产品,这需要产品的包装、设计、技术研发等协调一致,而几大渠道商们在这方面恰恰存在基因上的不足。
  难题二:如何处理与游戏开发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戏开发商与运营商并不存在矛盾(除了利益上的分配问题),但是如果当运营商们自己研发游戏,就必然会与其他游戏开发商造成冲突。如果把优势资源给自己的游戏开发商,就会造成其他游戏开发商不满,最终渠道平台也就难以发展壮大;如果把优势资源都分配给其他游戏开发商,那么自己研发的游戏产品如何获得突破?如何权衡好这种关系对于渠道商来说是一道不小的难题。
  创业者破局之战打响
  眼下国内整个手机游戏产业链很大部分的命运都掌握在这四大垄断势力手中,那么对于中小手游厂商和创业团队们来说,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机会了?当然不是,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面临这盈利困难、经营惨淡的现状,但还是有一些创业者成功地实现了破局。
  一、涵凌网络牵头玩起游戏生态
  作为国内一个仅仅成立三年时间的网络游戏公司涵凌网络游戏近日成功获得了韩国最大娱乐公司SM独家授权的明星艺人IP引发了整个游戏圈的热议。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家创业公司是如何具备此番实力的。
  从创业团队来看,涵凌网络的员工大多来自上海完美、暴雨、Gameloft、腾讯、网易、盛大等知名游戏公司,其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8人扩张到了今天的上百人,庞大的技术团队为涵凌网络的游戏技术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公司的发展速度来看,涵凌网络在13年5月份拿到了掌趣2000多万的投资,掌趣作为国内上市的游戏公司,市值接近400亿,实力非同小可。而涵凌网络得到了掌趣的支持后,其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不久的时间里即将走向上市。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涵凌网络目前已经发布的三款产品《天天撸啊撸》、《寒灵之剑》、《猎神OL》都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并在全世界超过15个国家发行。仅仅从流水的角度来看,这三款产品流水合计过亿,成绩相当惊人。而在2015年,涵凌还将会有3款3D的MMORPG登陆中国游戏市场。
  正是因为涵凌的迅猛发展,让其得到了韩国最大娱乐公司SM的独家授权。不过涵凌却远远不满足于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涵凌网络正在开始构建一个移动游戏的生态帝国。
  第一步:就是开始抱资本的大腿,通过引入掌趣的投资从而获得了掌趣科技这个A股手游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业务资源及管理方面的全方位支持,然后在掌趣科技的推动下将率先于其它游戏创业公司迈入新三板,借助资本的力量大举并购优质资产迅速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据可靠消息称,涵凌计划在2015年年底和2016年初并购三家公司,分别是针对动漫IP和韩国游戏发行以及游戏研发领域。
  第二步:打造动漫游戏生态。中国的二次元动漫正在稳步增长,用户数量也呈现了一种爆发式增长的趋势,而二次元的动漫用户几乎100%都是游戏用户,他们当中的70%拥有付费能力,此番获取韩国SM娱乐公司的独家授权,涵凌其意就是想用动漫来养成IP,用IP来成就涵凌影游,并与优酷达成了IP合作,同时将全面进军海外市场。
  第三步:向VR设备的3D网游发起进攻。VR智能设备未来的发展中心并非是在硬件上,而是在内容上面,涵凌通过研发VR设备的3D网游,并将在不久的时间里推出第一款VR设备3D游戏,涵凌网络希望通过成为VR厂商优质内容提供商,从而介入到VR领域。
  二、绿岸网络借并购布局
  绿岸网络作为国内在新三板游戏企业中表现不错的一家游戏公司,与涵凌网络不同,除了加强在移动端的布局之外,同时借助前期融资的资金沉淀,绿岸网络则试图借助并购来打造一个庞大的移动游戏生态体系。
  从整体的发展来看,绿岸网络通过借助前期的游戏研发,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在去年全年完成了六个大型的项目研发,实现了税后利润达4500万,这在创业游戏公司里算是不错的表现了。同时,借助所有游戏产品的积累,目前绿岸网络已经为自身积累了超过1亿的用户。
  在渠道资源方面,绿岸网络曾通过600万的现金购买了上海盛大网络持有的聚领信息2%股权,从而获得了包括“威锋网”、“威锋游戏”及“威应用”等平台的渠道资源。“威锋网”拥有将近1000万注册用户,覆盖超过3000万数码玩家群体。
  而在IP和战略布局上,绿岸网络通过与凤凰新媒体合作,达成首期规模5000万的游戏产业孵化基金,用于筛选优质文学IP进行游戏产品孵化,以新端游、孵化基金、手游平台的合作模式进行版权开发。以孵化基金为依托,为众多中小型游戏开发团队提供资金、管理和技术的支持,让手游开发团队集中精力研发出精品游戏,并可以通过绿岸网络新成立的手游产品平台进行管理和运营。
  三、光辉互动坚定不移地走原创路线
  作为国内另一家在新三板上市且表现还不错的手游公司――光辉互动,与绿岸网络的代理、并购、扶持小创业团队不同,光辉互动的成功之处则在于他们坚定不移地走原创路线。
  过去光辉互动一直专注于网页游戏的开发,这为自身打造移动游戏开发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包括技术、运营等各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技术人才与团队的积累,这个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在游戏的研发产品的研发上,光辉互动则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七龙OL2(魔龙)》、《捕鱼之海底捞3》等,新产品《星星战机》、《开心糖果》等陆续上线运营,《全民对战》、《魔道守卫战》计划取得知名IP的使用授权,“熊大叔”系列儿童游戏产品的深入打造等等,都说明了其在游戏研发上的实力。
  破局之路也并没有那么轻松
  从以上几个创业公司的发展来看,记者认为他们相较于巨头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游戏内容,这个是他们得以在四大垄断势力下生存得不错,并能够实现破局的基石所在。但与此同时,创业公司的破局之路也并没有那么轻松,他们仍然将面临相当程度上的困难。
  困难一:从渠道资源上来说,相比腾讯、百度、360、UC、小米等渠道巨头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也就是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这些巨头们,并与他们达成深度合作,才能凭借着好的游戏产品、游戏内容获得不错的发展。
  困难二:从资金实力上来说,虽然说涵凌网络、绿岸网络、光辉互动这几家创业型的游戏公司当前都已经获得了不错的融资,并都已经上市或即将走向上市,光辉市值4个亿、涵凌网络在今年年底挂牌新三后估值将在6亿左右、而绿岸在2014年底的市值则达到了30亿。但是相比腾讯、百度、阿里、小米、网易等巨头而言,他们在资金上仍然显得较为薄弱,未来一旦对巨头构成威胁难免会受到巨头的挤压。
  困难三:从进入手游行业的先发优势来看,创业公司也不具备。发行商们掌握了海外市场知名游戏的发行权,而国内游戏巨头如腾讯、网易等在手游的研发上也走在了前列,创业公司要实现产品上的破局,就必须走差异化的路线,坚持不断地创新,而这并非易事。
  ”每个环节都有游戏大厂称霸,那么对于中小手游厂商和创业团队们来说,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机会了?当然不是。对于游戏巨头来说,他们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并且一些创业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了破局。“
  原文链接:http://www.youxituoluo.com/95985.html
  游戏陀螺:关注“泛游戏”产业,为游戏创业者服务是游戏陀螺的理念和口号,内容已涉及移动游戏,H5游戏,电视游戏、AR/VR游戏,智能硬件和第三方服务等游戏相关领域。
  欢迎关注游戏陀螺旗下官方微信号
  游戏陀螺:shouyoushouce
  游戏陀螺海外:youxituoluo
(责任编辑:刘鹏)
&&&&&&</div
网络视频正在成为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从国内游戏行业的发展来看,哪些正在发生的趋势值得关注?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020分享邀请回答103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K2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手机游戏市场占比 |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现状
Datahoop大数据分析平台
入会申请快速指南
1.请您先阅读入会须知[
2.下载入会申请表 [] [
3.通过协会邮箱提交申请表
Email : xiehui@chinacpda.org
4.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请联系
协会会员处 010-1
5.查看更多会员入会相关信息:
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
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931
编:100020
机:(010)39/
商 务 合 作:010-3、
处:010-1、652
Email :xiehui@chinacpda.org
铁:东大桥站
交:关东店站
> 总共搜索到关于“手机游戏市场占比”的文章 0 篇外媒分析: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现状
  第1页外媒分析: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现状  “中国市场上手机游戏数量已经超过了人口数量”,这个结论来自中国游戏产业上半年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9.3亿元人名币,同比增长67.2%,而用户规模为3.66亿,同比增长12.5%。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注意呢?  内容一:IP比重增加  调查报告中一个核心主题就是IP授权范围扩大,移动游戏跨界合作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影视剧、小说、动漫等各种IP都可以成为改编对象,只要能俘获粉丝的兴趣以及保证原作的高还原度,这种IP改编是获取用户的最好方法。如《花千骨》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其移动端IP游戏就排行在移动游戏榜前十。  维持IP变得势在必行,当下市场环境已经很难去做个热门游戏快速赚钱。所以如果想做一款热门游戏,就要去考虑那些已经成功的IP。仙剑奇侠传这个IP就在前不久加入了移动端游戏,通过维持这个受欢迎IP,重新激活粉丝群体。  越来越强调IP的现状让人想起国内的一篇文章:在Glu根据有名IP和热门美国电影制作游戏后(像是Gameloft的小黄人快跑),中国放开始加大对IP游戏的关注。尽管在报告中提到,游戏在名人IP上没有较好的建树,但中国手机游戏工作室还是在持续流行的IP中实现了更高的下载量和收入。  上图表格有助于我们了解到为什么像仙剑奇侠传这类的游戏IP会转移到移动端。移动端游戏在市场上份额同比增长34.6%,并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内容二:第三方支付发展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微信几乎掌握了中国人的整个数字生活,其开发的微信支付也得以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的份额大幅度削减,而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将意味着移动游戏开发者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上图显示,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到惊人的3.66亿人。  内容三:海外/国内市场  在国外市场,中国移动游戏销售收入也在增加。如《列王的纷争》在Google Play的收入榜表现良好,曾列全球收入榜第十名,而Google Play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约等于零,可见此游戏在国外的营收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移动游戏是中国企业擅长的领域,其开发水平也处于国际水平,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如昆仑、(,)等)有着多年的国外市场开拓经验,对游戏的本地化和玩家需求有较多的理解。对于移动游戏而言,进入国外市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而在国内市场方面,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收入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少量的精品游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收入,而发行、渠道等行业也存在明显的集中化优势。大企业通过精品游戏和加强市场把控能力开始获利,小部分企业则通过开拓细分市场方式,提高自己的收入。移动游戏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迫使部分企业做出改变。游戏不再单纯依靠流量导入,而开始进行精细化经营,有意识地去塑造游戏品牌及其提高游戏影响力,以主题曲、微电影、线下线上活动等更为精细化的手段去运营玩家群体,保证游戏的曝光度及营收能力。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蓬勃发展对开发者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用户终端的更新换代和网络环境逐步优化,下半年的手机游戏市场又会有着什么变化呢?希望上文提到的几项趋势能为读者带来启发。
(责任编辑:HN666)
09/25 11:1309/25 10:5409/25 07:3409/24 13:2909/24 10:0609/24 07:5509/22 11:0909/22 10:53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是时候,换个姿势关注TA
关注 功能升级,收割 TA 的最新动态
扫我下载最新九游APP
查看: 3336|回复: 1
最后登录积分1810精华0帖子
, 经验 18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经验
  2015韩国G-STAR游戏展完美落幕,网易游戏邀请精英玩家安生、韩国游戏公司Concom总理事Yun seong Jin、韩国资深游戏媒体人MinHong 、国际资深广告人Michael W.Ji和从事游戏行业16年的韩国资深手机游戏开发者Lee Jae Hun组成的品鉴团齐聚G-star,共同探讨游戏未来走向。五位各行业顶尖人士在G-STAR现场对游戏艺术、游戏发展剖茧抽丝,对未来几年全球游戏发展的大势从科技、经济、营销、文化传播、多元化包容等方面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提出了游戏未来发展的五大预言。
  拓展多元文化的价值与包容
  在关于游戏未来的五大预言中,第一条就是未来全球游戏将会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品鉴团认为游戏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真正满足受众的娱乐诉求。一些风靡全球的游戏之所以能突破地区和文化的边界,征服全球市场,根本原因是其传递的价值观获得普适性的认同。除了技术上的创造力,游戏对多种族、多国家、多文化的包容和兼收并蓄呈现出了与科技一样的高度。MinHong认为,未来手机游戏开发比拼的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复制的,但内容与文化的包容性却会成为游戏竞争力提升的源头。只有文化价值创新下的产品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为其开放性和纳入性可以在全球语境下进行竞争,而长期逼仄缺乏包容开放态度的游戏产品,在未来是无法获得市场地位和主动竞争力的。
  全新虚拟体感满足现实与游戏穿越
  在科技的预言上,知名玩家安生认为全新的游戏虚拟感观体验科技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游戏代入感方面,玩家们并不会仅限于追求视觉的享受,还会进一步渴望身体的融入。现在很多游戏已经借助高科技让玩家真正地“进入”到游戏,比如目前主流的体感游戏设备,以Kinect为代表的“摄像头式”,支持3D摄像头人体动态识别和定位技术;以Wii体感控制器为代表的手柄式,即手持体感设备,通常能够提供力回馈;以及其它方式,如穿戴式的iMotion等,这种全方位感观刺激体验将是未来手机游戏开发的发展趋势。未来玩家在玩过山车、飞行、太空漫游等游戏过程中都可以通过全新虚拟体感科技真正获得现实中飞、撞击等真实感观体验,像射击类的游戏,射出子弹的时候会有真实的后挫力,被射中的时候会体会到击中的痛点继而瞬间无力。通过全新虚拟体感真正地实现游戏与现实的无缝旅行,是游戏未来发展的必然。
  手机游戏开发运营将成为世界多元文化呐喊的窗口
  Michael W.Ji认为,未来游戏将成为多元文化最有效的传播载体,游戏所呈现的多元化艺术价值也越发客观,是各国艺术在一个平台上互证魅力的机遇,不同国家、地域、思想的不同见解,都可以在游戏里碰撞并得到统一,并以网易游戏里的中国民族文化为例做了阐述。嘉宾认为在产品定位与创造力上,网易做得非常成功,旗下《梦幻西游》手游上线后不到三个月登陆App Annie全球手游榜单第四、在海外发行的《乱斗西游》是中国文学巨著《西游记》故事改编、《花语月》传达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团圆文化、《惊梦》是中国著名戏曲昆曲《牡丹亭》改编,将中国文化通过游戏传达给世界。游戏在未来会是全球玩家了解各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窗口,让地域文化得到最广阔的传播。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游戏之国
  全球知名游戏调研机构Newzoo发布的《2015全球游戏市场报告付费版》称,中国将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这一结论引起了媒体和玩家的广泛讨论。报告称相对于美国,中国的年市场增长率约为23%,几乎比美国高出整整20个百分点,中国的增长潜力十分可观,而且分析称北美的手游市场已日趋饱和,不会再出现之前几年的夸张增幅。对此观点,品鉴团认为2015年实现超越不太现实,但在2018年之前中国有可能超跃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游戏大国,而在未来,中国必将是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巨大游戏市场。Lee Jae Hun认为,现在中国用户的消费数据以及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数亿游戏用户将成为全世界游戏制作者播种的肥沃土壤,挖掘空间非常大。而在发行上,中国游戏积蓄了五千年文化能力,具包容性与持久性,和欧美文化具有鲜明的异质性,这种文化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有可能对游戏文明做出创造性的建设,吸引全世界的手机游戏开发创作者和游戏玩家。
  游戏将成为多行业跨界营销对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增长,游戏的发展与增长都是可预见的,而且游戏无所不搭的娱乐方式,可以包罗万象地与各个行业找到契合点。Yun seong Jin在谈到跨界的时候提及现在全球的顶尖行业都在与游戏交织,比如《功夫熊猫》系列手游,在这一款手机游戏开发作品上就开启了跨国际、跨文化、跨艺术、跨职业融合之先河,电影艺术创作者与游戏艺术创造者和谐地达到了统一,这对双方的品牌影响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Michael W.Ji认为在未来游戏会出现一种在现有跨界上更进一步的新跨界模式。在未来,一款游戏产品在立项之初,就开始跟其它行业从各个环节沟通整合,以聚合抱团的模式打造以营销传播为主导,多元化、开放、协作的互惠互利产业链这种带有智慧性、个性化的跨界,可以有效地带动双方市场的渗透率和占有率,并且降低手机游戏开发上市遇冷的风险。
  在全球电脑、手机游戏开发运营时代,关于未来游戏如何发展,嘉宾的预测只是给出了方向,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除了非凡技艺,还有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对游戏里每一处细节力求尽善尽美的苛刻,每一个开发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张构图、每一次动作验证,都要充分投入。完美的创造力离不开一个默契的团队,这种默契与凝聚力带来的创造力才是言之有物的,加上经验的积累与沉淀,研发任何一款产品都会在游戏性和娱乐性上不断产生新的碰撞,拥有这种精研的态度,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被市场所淘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证产品的含金量。厦门欧页科技手机游戏开发。
最后登录积分3036精华0帖子
, 经验 30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4 经验
来自九游APP
末来?未来由于游戏严重影响人人,生活。有的窃取他人信息终于国家发布法律禁止一切游戏活动和开发、!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游戏市场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