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已来,除了共享单车遭活埋你还知道啥

“共享自行车”玩的是一场看不到盈利的豪赌?
专注互联网运营新媒体 | 深度就是速度
“共享自行车”玩的是
一场看不到盈利的豪赌?
从汽车共享到自行车共享,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战争看似将要打响。自行车共享是部分人的需求还是全民需求还尚需时间证明。一旦市场成熟,自行车共享市场或许最终可能还是被大平台收割,目前看到的是各家在蒙眼狂奔。
“自行车共享”热闹起来了,最近有两家企业最近都获得了大笔的融资。一个是上个月 19 号融资了数千万美元的“摩拜单车”,一个是前几天也获得了数千万美元融资的“ofo 共享单车”。
新一轮烧钱大战即将开始,这是怎样的市场?今天,就对“共享单车”做一次深度的入运营观察。
“共享自行车” 与“公共自行车”对比
名字都有自行车的基因,这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但对比要从实际模式上展开。首先看共通点有什么:
随停随用;没有约束站点
有编号数据,有 GPS 和锁(摩拜的是电子锁、ofo 是机械密码锁);
解锁使用、结算基本靠 App 和微信;
费用对比(摩拜半小时 1 元,ofo 根据距离和时长弹性计费),跟公共自行车区别不大,甚至更便宜。
不同点“公共自行车”——各处的站点负责上锁和计费,而单车无非是普通自行车加个锁头。
考虑不设站点,“摩拜”和“ofo”有一套完全不同于“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模式:不去集中调配单车,而是根据分布和使用情况不断增加自行车的数量。比较灵活
但这也带来了点小麻烦,这也让用户的使用过程多了一个环节:找车。运气好的话,它就在你楼下,运气不好,你也许还要走上几分钟才能在路边的一堆草丛里把车扶起来。体验或许不这么爽!
在运营目标又有所不同:“公共自行车”主要方便民众出行外,减轻城市局部交通压力的作用;而“共享自行车”则显得更为“纠结”,虽然一直有投融资的消息,“摩拜”CEO 王晓峰曾经说:
如何去定位呢?你说我们这个叫公益项目吗?不是。是完全盈利项目吗?也不是。它介于两者之间。
如此以来,“ofo”的目的则更偏向盈利,甚至有友媒在采访之后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单车购买和维护的成本),得出了“ofo 每辆单车能够在投放两个月之后收回成本”的结论。
虽然同属“共享自行车”,“摩拜”与“ofo”还是存在相当大的不同。要想仔细对比“公共自行车”与“共享自行车”,必须先理清这两个“共享自行车”之间的关系。
“摩拜”和“ofo”对比
看看上图,统一被刷上“黄漆”的自行车,这也让“ofo”的单车多了一个绰号:小黄车“ofo”,它走的路线跟普通的公共自行车比较接近,采用常见 200 元左右成本的普通自行车。
从“ofo”发展最早期去看,它还采用过另外一种模式——“用户捐单车,就能获得 ofo 所有车辆的永久使用权”。而“ofo”则会把回收而来的单车重新上漆,挂上号码牌和密码锁之后再重新对外出租。
从实际运营的情况来看,“小黄车”并没有变成涵盖各种不同车型的“杂牌军”,实际运营车辆都是同一型号,依旧为统一购置。
综合来看,“ofo”可以概括为——在传统“公共自行车”进行了互联网化升级。这样做的优点也很明显:“ofo”的车辆造价上升幅度小。
这样的话,相比之下,“摩拜”则显得更为“冒险”。他们重新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共享的“另类”单车:全铝框架、前后单叉设计、实心轮胎、连链条也换成了传动轴,只看外观的话的确很“未来”,很酷的范儿。
官方希望这些车在不维护的前提下寿命能够到 4 年。这样设计的考虑也很“粗暴”,减少自行车的维护成本。
“真材实料”在带来低维护的需求也带来的其他的东西。首先就是同样“真材实料”的重量,因为大量采用金属,以及实心轮胎的设计,“摩拜单车”的自重居然高达 25 kg,这基本是普通自行车的两倍。
有人说“摩拜单车”的使用体验不佳,再加上非链条的传动方式,让降低了动力的传递效率,让人觉得使不上劲。不可调整的坐垫高度,让身高较高的人觉得“蹬不过来”。
价格方面,“摩拜单车”CEO 王晓峰就曾说:“一辆摩拜单车造价要 3000 元,未来随着量产和技术优化成本会逐渐降低”。但就冲其“诚意满满”的金属使用量,未来成本的下降空间实在堪忧。
“共享自行车”的未来在哪里?
造价是聚焦点,不难看出,两家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单车的造价之上。但这实际反应的是在“中国特色”下,两家不同的“防损失策略”。
可以清晰看到,传统“公共自行车”的“站台+自行车”模式让资产主要集中在站台之上,这些固定化的设备并不容易被损坏和偷盗。同时单车相对简单,还能凭借大批量生产获得最优的采购价。这样算下来,虽然车还是会损耗、会丢,但是“能够承受”。
另一方面,“ofo”走的路线跟“公共自行车”差不多,号码牌 + GPS 定位装置 + 密码锁的成本还算好控制。但是问题随之而来——低成本的防盗设计,让“ofo”在初期就遭遇了很多“人为损失”。
有些地方,先是部分学生开发出将“ofo”单车占为己有的方法:自己再带一把锁,每次用完之后把自己的锁锁上。之后部分校园论坛上甚至流出了各种“密码攻略”,告诉你如何根据车辆编号、学校等信息直接得出密码,连 App 都不用开就能骑走了。
这样的结果,最终“ofo”只得被迫采用在校园增派人手维护规则的方法。而对于部分有技术之辈,一个机械的密码锁并不是什么难事。
赌局更大的摩拜又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下,独立重新设计的“摩拜”自行车本身就是策略其中一环,“真材实料”不仅为它带来了理论上更长的寿命,同时它的部件也与大部分普通自行车不通用。二个是电子锁的设计相比简单的机械锁更可靠,当然成本也要贵好几倍。
王晓峰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没想让人骑 7、8 公里,只是一个 2-3 公里的短途接驳范围”。显然,整辆车相对不好“骑”的特性也像“有意为之”。
按照设想,单次局限在 2-3 公里内活动的“摩拜单车”能够更好的避免长距离用户带来聚集效应,同时也能加快单车的流转速度。这也算是 25 公斤为“摩拜”带来的另外一个“隐藏优点”。
不过这个特点在“回收业者”眼中只会起到反作用,上周网络就传出了一张“摩拜”被抬到三轮车之上,下面还铺着一堆纸皮的照片。“摩拜”的回应是:“这应该是发生在北京的事。”很明显,摩拜最终也没有找到这辆车,“它”也许已经化为了废品站的一堆金属残骸。
这应该也不是个案,摩拜官方就曾数次描述了自己遭受的“不道德”待遇:把车上的二维码涂黑,实现自己占用;坐垫被划破;车被停到杂草堆,甚至扔下小河沟;最可怕的是直接扛回家,在“摩拜”和民警找上门之后直接把车从阳台丢下去。“摩拜”官方的表态也“略显无奈”:
这种事还希望在现场看到的人帮一下忙,阻止一下对方或者是把车辆的编号记下来告诉我们。
总的来看,“ofo”丢的车也许更多,“摩拜”丢的车肯定更贵,最终的整体结果半斤八两。但如果从“创新”程度来评判,“摩拜”也许更胜一筹,但其面对的挑战同样数倍于“ofo”。
“共享单车”,一场看不到盈利的“豪赌”?
分析了那么多,让我们回过头来解决开篇留下的那个问题:“这是下一个滴滴”、“滴滴一定不会放过自行车这个机会”,这些说法可靠么?
滴滴之类专车提供了超越公交车、出租车的城市交通服务,虽然这几年一直在烧钱,但是在两强相争局面结束之后,必将迎来价格的理性回归。
即便前面一直在烧钱,Uber、滴滴依旧还是会从司机的服务费中抽成。而 Uber、滴滴自身并没有购置全部车辆,后期基本都是依靠社会车辆来完成服务。相比购置全部车辆的成本,那些补贴其实并不算高。
而“共享单车”一上来就要自己填单买单车,虽然通过给单车加装 GPS 和网络设备实现了理论上的“随停随用”,从而避免了建立站点的成本。但是为了填补自身单车流动性带来的服务盲区,需要的单车数量还会更多。
以“摩拜”目前主营的上海为例,官方给出的数字已经达到了 1 万辆以上,但你依旧不会有“随处”都能看到“摩拜”的感觉(而杭州、深圳、北京等地部分区域的公共自行车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密度)。
“ofo”虽然单车造价较低,但需要面对更高的维护成本。如果寿命达不到“摩拜”的十分之一(两者价格大概相差 10 倍左右),实际上建设成本没有区别。
当然也有人说“共享单车”的盈利不会只靠租用费,还会有广告什么的。整个上海 1 万多辆自行车每个换一次广告的成本应该已经跟广告费差不多了,这样还不如顺手直接在单车上贴个小广告呢。
政府,最终的“接锅侠”
看不到盈利的方向 、还需要更多投入,这不就是笔注定吃亏的生意么?为啥这么多人还要继续投资呢?总不可能这么多投资人的钱扔进去打水漂玩吧!
最终的正解只有一个:“共享单车”本来就不是一个指望靠普通民众过活的创业项目。唯一的“解药”实际捏在政府手里。
根据今年 2 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6.10%。这催生出了一大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交通拥堵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借助公共交通工具,这也是为什么 2015 年底全国拥有地铁的城市已经达到了 26 个。
但地铁建的慢,施工的时候还会一定程度影响现有的道路交通;但是地面施工同样不容易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比普通汽车更小一级的交通方式来缓解压力。
虽然很多城市已经电动车满大街跑,但正如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摩托时代”一样,灵活的交通工具开快了之后反而变成了问题。最后就只剩灵活、还不算太快的单车。
目前各地的“公共自行车”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了“由政府牵头成立公益性的公司,并且持续性给予财政补贴”的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长期的运营管理。
而“共享单车”模式的浮现,则更像是让政府能够更“轻”地推广“类公共自行车”:政府你也不用开什么公司了,也不用专门天天派人调度了。你需要的只是从我这里买车,我直接把车放出去。剩下的事就交给用户吧!
只有到那个时候,真正的利润空间才会真正显现。政府拨出的资金 + 运营过程中的收费 – 基础建设和运营成本 = 利润。最终这将会变成不同“共享单车”公司在成本上的“战争”。
但这一切还有若干障碍:民众是否愿意重新接受并且复现“自行车大国”?政府真的愿意“接盘”?以及“共享单车”企业能否最终撑到政府出手。
搞了半天,“共享单车”也许根本不是“共享经济”,或许他们只是在“盘算”如何把车卖给政府而已。
投资人看好共享单车什么?
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分享了投资决策过程:
肖敏说其实是在今年的5月底6月初看到ofo,那时他们在校园里已经有一定体量了。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很有前景。不过我们并没有首先和ofo团队接触,而是先在校园里做了一轮针对共享单车市场和未来趋势这两方面的研究。
做完研究我们发现ofo运营得很好,于是开始和创始人戴威接触沟通。这时也赶上他准备做新一轮融资。当时,戴威已经把校园模型的出行方式实验得比较清晰了,我们前前后后聊过好几次,经纬中国对这个模型也进行过深入研究。
投资ofo的原因有以下这几点:
首先,在校园里的产品必须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型,才能够把未来的趋势算出来。而且这个模式要有走出校园的可能性,并且还有听起来靠谱的可执行的方案,这是我们当时的考虑。
第二,6月初和戴威接触了几次后,发现他对产品思考地非常成熟。而且,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创业,还有北大的一帮同学,最初的几个创始人都还在团队里。这时我们就开始准备来推进这个项目。
整个项目推进的过程也很有趣。我们并不是最早给他们TS(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投资条款清单,腾讯创业注)的(投资机构),当时已经有其它基金给过TS了。但我们和戴威沟通非常愉快,对公司的业务也提了一些建议,戴威很认同,彼此达到了意见统一。
记得我和戴威签TS的那天,我专程从上海飞到北京和他以及经纬的其他合伙人又聊了一次。大家都对戴威高度认同。当晚我们就把TS确立下来,这是6月份的事。
后来的推进很快,公司在整个暑假做了关于下半年的战略部署。所以在8月底的时候业务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增长也非常快,这也促使有更多新的投资人对ofo产生兴趣。其中包括战略投资人滴滴也决定自己不做这个业务了,选择投资ofo。
在滴滴完成投资以后,一些非常知名的国际基金迅速跟进,例如Coatue,DST,中信,小米(顺为基金),经纬和其他的老股东也继续跟投,大家都看好这个项目。而且ofo现在的业务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一方面,在校园里增长非常迅速,很快就过了50万单;另一方面,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开始进入执行阶段,现在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整个投资过程就是这样。
谁和城市的出行更相配?
出行方式经过60多年的演变才发现,且不要先去看盈利模式如何,谁能更环保更能缓解道路拥挤,那么谁或许就更能和这个城市相配。
--------互联运营观察--------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专注互联网运营新媒体
我们奉行“深度就是速度”的理念
我们团队为您执着奉献有深度的观点
如有评价和建议请您反馈至
您的反馈将推动我们更进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共享经济”时代悄然来临,你知道的除了共享单车还有呢?
共享经济到底是个啥?
共享经济就是将你闲置的资源共享给别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从中获得回报。共享经济的理念是共同拥有而不占有;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互助和互利。
事实上,共享概念早已有之。传统社会,朋友之间借书或共享一条信息、包括邻里之间互借东西,都是共享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要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对数量庞大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撮合。因此就产生了共享经济的平台公司,这也是未来商业组织的发展趋势。
“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将突破10万亿元
2014年后,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经历过爆发式增长与市场选择、政策调控,“共享经济”模式正在以更加合理的速度逐步扩散。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预计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共享经济”下的多种业态发展现状分析
一、共享交通
共享交通模式主要有共享租车、共享驾乘、共享自行车、共享停车位等多种类型,也是共享经济目前在全球范围影响最广、争议最多的一个领域,共享交通出行模式致力盘活社会上闲置的车资源、司机资源、停车位资源等,提升交通闲置资源的利用率。
1.共享交通融资事件
2016年网约车领域仅滴滴、优步中国、神州专车、叮叮约车就融资近百亿美元。
2016年度共享经济交通领域金额最大一笔融资是6月16日滴滴出行获得的45亿美元,方为中国人寿、Apple、阿里资本/阿里巴巴、腾讯产业共赢/腾讯、招商银行、软银中国。
日,优步Uber中国完成B轮融资,金额20亿美元,投资方为海航资本、中国人寿、太平洋、广汽集团、中信、万科集团、民生银行(民银国际)、宽带资本、双湖投资,融资金额排在第二位。
2016年共享经济交通领域重大融资事件列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共享交通未来发展趋势
在充足人气和快速发展的支持、日新月异的迭代创新以及持续升温的资本热捧下,未来交通分享市场的用户及覆盖城市的数量必将持续扩张;整合多种出行方式的一站式分享服务将出现,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未来将展现出更高水平的包容性,吸引更多不同地域和年龄的用户参与其中。此外,未来的交通分享将进一步扩展维度并延伸服务链,开展停车、加油、洗车、保养、保险等方面衍生服务,进行更多跨界合作与创新。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
1.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0.28亿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将达102.8亿元。用户规模预计在2017年将达2.09亿人,将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共享单车“烧钱大战” 盛况空前
在过去的一年国内共享单车行业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资本方的加入。在“强者愈强”的同时,大量新兴共享单车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17年以来,共享单车平台竞争进一步升级,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多家平台开打价格战。相继采用限时免费骑、充值返现等方式吸引用户尝试共享单车出行、提升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频率,进一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密集的价格战将加速淘汰一批在资本方面储备不够深厚的平台。
共享单车融资大事件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整理
3.共享单车未来发展趋势
区域垄断,军阀割据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区域饱和投入单车,让对手望而却步,从而形成区域垄断性优势。由于空间上的占领需要时间,因此大巨头来不及吃掉全国市场,就发现很多区域市场已经被其他对手瓜分完毕。最终,全国形成军阀割据的态势,各自为政,谁也消灭不了谁。
市场分层,立体布局
根据城市层级不同,可以划分为一、二、三线市场。当一些巨头集中火力在含金量高的一线市场火拼时,还有一些对手会乘机占领二线市场。最终可能的局面是,一线市场和二线市场各有巨头,各自占据分层市场。
一统江湖,一家独大
由于市场容量不大,前期资产投入重,无论军阀割据还是市场分层,都不是最佳结果。分散只会导致大家集体走向平庸,而资本也没有退路。因此,最终在资本的驱动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合并成一家巨型公司,共享单车之战宣告结束。
餐饮+共享经济有哪些模式?
共享经济时代,即便“灶台久不闻炊烟”,也能有多种多样的“吃”的选择。想要速战速决,动动手指,外卖就能送上门;想要换换口味,纷纷涌现的各种私厨定制,让你挑花眼;想去餐厅又对价格比较敏感,O2O足以满足需求。
餐饮+共享经济的鼻祖是美国的Eatwith和Kitchit,在国内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餐饮O2O总结为四种模式:C2C模式的私厨上门和家厨共享、B2B2C模式的共享厨房产能、混合模式。
1. 餐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由于监管趋严,共享经济概念下的私厨共享,在经历前一阶段的爆发式增长后,最近陷入了艰难境地。北京市食药监局明确,回家吃饭、丫米厨房、吃几顿等私厨模式涉嫌违规之后,小e管饭、妈妈的菜等大批私厨平台相继停止运营。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外卖市场爆炸式发展,交易规模约1524亿,相比2015年的459亿增加了232%。2016年下半年交易规模虽然较上半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交易规模呈上升趋势。受市场环境及制度影响,大批私厨等共享经济平台纷纷离场,共享经济餐饮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2016年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分季度)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餐饮外卖趋势分析
餐饮创业门槛提高
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包括确保在平台上展示的餐饮企业的许可证是真实的,确保在送餐的过程中食物不被污染,确保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得到及时处理。新规下,不仅是私厨共享平台和O2O订餐平台受到挑战,整个+餐饮的创业的准入门槛,也将大大提高。
外卖O2O依然处于井喷阶段
外卖O2O依然处于井喷阶段,用户的消费能力增加也导致了其从价格敏感转向了品质敏感,也在反过来倒逼整个外卖行业的质量提升,安全、餐饮品类、等等通通需要全面的提升。
单品和垂直类外卖之所以在后期受到投资青睐正是因为其能够更为专注的做到从安全到物流的各项品质服务,而其服务的用户也偏中高端,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与黏性,可以最早实现盈利,继而成为投资的新宠。
四、共享物流
共享物流模式就是指通过共享物流资源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物流系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系统变革的模式。共享物流模式目前主要指全民快递服务,即利用个人空闲时间,实现快递配送,也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方式。
1.融资事件
截止2016年12月,众包物流、货运O2O等物流领域共有14家主流平台获得了融资。物流行业整体发现态势良好。
2016年共享物流融资大事件列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共享物流未来发展趋势
物流作为一个复合型服务产业,以基础姿态支撑着、、、餐饮、生鲜、上门等服务行业。随着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升级与优化达到瓶颈,线下交付所对应的物流行业还没得到质的改变。物流行业亟需互联网的改变,货运物流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而O2O行业本身做的事情是对供应链的改变和重塑,物流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与基础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接受O2O改造是必然趋势。
“共享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共享经济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让更多的住房、交通、物流、餐饮等行业发挥了效用。未来,共享经济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享经济将向全民发展,未来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将处于共享经济之中。二是共享经济将向全行业发展,即共享经济将逐步推广到各个行业及领域,下一步和领域将是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两个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将推动其他领域共享经济的更快发展。三是共享经济向全过程发展。即共享经济既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中发生作用,未来也将在分配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发生作用。
请把您的建议告诉我们
温馨提示:为了提升您的浏览体验,本网站不建议您用"IE"浏览器打开。如继续浏览请对您的浏览器进行升级!共享时代,全民众创&共享单车&城市秩序解决方案
赏金¥5000
◆◆◆2017年最火爆的一个词语“共享单车”无论在校园,地铁站居民区还是商业街,纷纷是它们的身影,它的到来打造了新的出行方式,也带来了一种新形态的共享经济;&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出现了共享单车的城市管理问题 ;无论是人工疏导或是减少车辆,甚至是固定车位!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真正有效?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便捷的出行方式还会继续吗?那共享单车如何共享文明?◆◆◆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寻找脑洞无限的你一同来解决停车位的问题,它也许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车位设计,它可可能是一种约束规则!无数种的可能性,等你来告诉我们!这是一次为亿万个用户解决真正痛点的创意;试想一下,在街头看着大家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的微笑,你会发现设计的力量可以沁入人心,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截止日期:3月31日◇ 任务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寻找脑洞无限的你一同来解决停车位的问题,也许它可能是一个固定的车位设计,它可可能是一种约束规则!无数种的可能性,等你来告诉我们!? 提交标准:文字说明你的创意想法,如果手痒痒想附上草图,那就更棒了!将评论上传至评论区,创意王就是你!★ 奖励机制:
请用户务必上传自己的原创作品,勿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及相关权利,作品内容需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如经发现有违规行为,该用户立即失去评选资格并被追回奖金,严重者将同时被封掉账号。本站所有内容(文章及用户作品)版权均归洛客所有,任何单位、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分发,以及用作商业用途,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
已有303个用户回答
登录后才能进行评论 先去或
下达任务如果不指定到人,那就永远没有好的执行力!制定规则要落实到实际环境当中。1,整个共享单车链条里谁在受益?2、又妨碍了谁的利益?3、谁是不守规矩的人?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再聊一下怎么把车子规范起来。1,单车提供商暂且不论。直接受益人包括出行者,还有成千上万的个人修车行的大爷们。2、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人不止是共享单车,还有原来的摆渡车,原来2元5元送人到地铁挣点钱,现在好了,地铁门口全是单车,看着就来气。我亲眼见过一位开摆渡车的司机把一辆小黄车粗暴的扔到河沟子里,因为那辆车挡了他的道。3、不守规矩的人,多半是素质不够的人。还有缺钱的人。我的解决方案是:1、和成千上万的私家修车行进行合作,一来可以就近修理自己的车,二来 把私家修车行的利益进行捆绑,从而杜绝自行车配件的损失。2、有利益就有竞争,共享单车最直接的对手就是原有的传统出行方式。对于摆渡车,只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软实力手段打压致死。3、对于恶意损毁车子的骑行者来说,首先他本身就是目的不纯的骑行者,我们没办法逐个鉴别每个人的素质。但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排除一些低素质人群。参考企业招聘的模式。不是低学历人群能力就一定低,但是从高学历人群去筛选,我们会更容易找到高能力的员工。所以,我的方案就是,涨价,押金涨到500,且每次交付押金后只能一个月后申请退还。愿意花500元去解决自己日常出行方式的人,收入不会太低,素质不一定都很高,但素质低的人一定很少。上面这套方案整体来说,1、解决了单车损毁率的大问题;2明确了单车在市场上现阶段的对手以及打发;3整体上杜绝了低素质人群骑到你的车上肆意妄为,同时,有一定几率短时间为企业带来部分效益。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再来谈谈自行车投放量,投放地点和规范整理。当你觉得活得很舒服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在背后无形的为你提供各种服务。当你觉得不是很舒服的时候,一定是少了某个环节的人工服务。同仁堂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一定范围内,加人治理就可以了,时间长了,人们会养成一种习惯,想骑车我会直接去印象中车多的位置去找。骑行结束,我会不由自主的把车停在附近车多的地方。完毕!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还的用经济杠杆。很多人把共享单车停在小区或自家私人区域,这问题我认为比较容易解决,骑车人承担自行车停放时间成本,你要把单车停在根本没有人去的地方,这个单车就成僵尸,除非下一个人解锁骑走,若是你要尽少承担停放成本,你就需要把单车停在其它人更容易看到的地方。若是这样,这共享单车你带回家也无所谓,你承担停放成本,共享企业不受损失。也不会有人把共享单车,放在别人拿不到得地方了。
另外,对不安规定区域停放单车的,共享企业需要有人上路核查,一旦发现,对停放人予以适当处罚,比如罚款10元,罚款的钱用于违章停放的管理,专款专用。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我认为要想让共享单车有秩序的停放,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对于乱停乱放的人应给与相应的经济处罚,并设立专门的停车区域,有专人管理,可以找一些大学生去当志愿者,这样既能节约开支,又能让大学生增加社会经验,棒吧!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国家多多支持,政府加强监管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希望共享单车越来越好,中国已经走在时尚前沿了。全民素质慢慢提高。相信会越来越好。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既然是要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
为什么不固定了停车线呢?
我觉得可以和市政协商
在每条街道都设置停放线 我称它彩虹线
再联合每个共享单车的公司
给每一台车子装定位
如果不停在规定的彩虹线内 不与停止计费
但是彩虹线的设计一定是在每一条街道上都有 这样极大的方便用户使用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我认为应该按照单车的投放量收取公共资源管理费,由政府部门招聘一批交通协管员来管理单车的调度管理,同时还能解决一部分40、50人员就业问题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轻轨下面的非机动车停放点都是收费的不让停共享单车
然后全部停路中间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管理不善必然导致混乱,但是,我觉得说它是素质的照妖镜也没错,有些人做的就是差劲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彻底颠覆了我对自行车乘座及使用方法的认识。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规矩只给遵守规则的人设定 原来那些违规的人现在也不会好好停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共享单车,为我们岀行提供更加方便的交通工具,希望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人知道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对那些恶意损坏人给以处罚,让人人爱单车,护单车,让单车成为小康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加强监管与管理,设立教育站点,杜绝不良行为发生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必须加强管理。否则的话,谁都可以在大街上摆摊。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街道胡同都有位置,可以用来放置共享单车,少开点私家车,
让我们的街道泽充满时尚与文化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共享单车的概念挺好的,尤其是在各大城市的大学城使用,用便宜的价格找到最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还能健身环保。但是相比某些素质不高的人却喜欢贪小便宜占为己有,甚至破坏共享单车,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希望各大共享单车公司可以寻找更牢靠的方法对共享单车进行管理,同时我们也能自发抵制这种行为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共享单车的普及惠及大众,希望大家都能文明有车,爱护你骑过的每一辆车。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上锁算是私自占有公共财物,加强监管,执行刷卡实名制(我家乡的共享单车就是刷卡实名的),一经发现占有或损坏,罚个款再关几个星期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这两天转悠,看见不少小黄车,有的被人加了私锁,有的没有座垫,也有的小黄车二维码和编号被人刮掉了。琢磨着可以把加锁、划码和损毁共享单车的行为以“非法占用和损坏公物”或“盗窃(公司)财物”的形式入罪,并计入个人犯罪记录和诚信档案。读书或找工作要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时,就知道厉害了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共享单车确实需要完善,实名制最好,我们这这些情况都见到过
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迷路的麋鹿
— 产品创新的共享设计平台
还可以输入个字
请输入您的意见
请输入正确的联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有6家共享单车倒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