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组:如何php判断数组是否为空一只好的小精灵

变成一只宠物小精灵是什么体验? - 知乎8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141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碎叶城的岁月城)
(brokensword)
第三方登录:& 依法治国知识点 & “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习题详情
18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6%
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会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对同学抱怨说:“我的创新设计比他们新颖,他们的作品都没我的好,甚至有个作品都是抄袭的也获奖了。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1)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你赞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情境二:小明对传感技术很感兴趣,平时就爱摆弄各种小制作。一听说省组织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意大赛,就积极报名参加。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落实各自责任,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方案,最后他们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2)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有哪些启示?(4分)情境三:小明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小明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还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小明只好交了罚款,记者拍下了小明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小明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小明的一再要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3)说明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4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南通市袁灶初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材料给出中学生生活的几个阶段,情景一,以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却未获奖,于是发牢骚,提到这公平。第一问,分析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及说明理由。本题可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公平的意识、竞争观念、尊重别人的角度去考虑。第二个情景,小明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第二问,考查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的启示,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好奇心、勤奋努力、创新、与人合作、团队精神、学会合作等角度考虑。第三问,以小明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被罚,后被记者拍照,有要求记者把照片删了为背景考查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本题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从交警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维护正义等角度考虑,记者可从行使监督权、宽容等角度考虑。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主要考察你对“依法治国”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相似的题目:
南京“12345”政府热线开通至2013年2月,收到市民意见200万条,办结率达97.6%,回访满意率达到89%。对政府热线开通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有①市民踊跃提出意见说明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②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③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体现,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作风④②④①③②③④
我来观察:材料一: 以下是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接受访问的1000位消费者关于废旧手机处理情况的调查结果:处理方式搁置家里直接丢弃送去回收点赠送他人其它方式所占比例60%11%10%12%7%(1)上表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我来分析材料二:调查发现:全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而回收率还不到1%。这些废弃手机若回收处理,能提取1500千克黄金、100万千克铜、3万千克银,是一座资源库。有些废旧手机流入二手市场,结果手机信息被别人获取;有些手机以次充好;还有非法处理企业拿去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而含有铅、汞、镉等有毒金属的大量废水,则直接排入河沟,令人触目惊心。(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问题?(3分)我来献策材料三:目前手机尚未列入国家相关的电子产品管理名录,仍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自由身”;回收废旧手机的正规渠道是“绿箱子”,这是中国移动与合作伙伴于2005年启动的环保行动,通过在移动营业厅及合作伙伴的营业场所设置专门回收箱,回收废旧手机及配件,统一委托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请你为回收废旧手机献计献策。(3分)&&&&
【我的权益我做主】(共9分)材料一:在福建漳州南靖县,被当地镇政府雇请来负责无公害处理病死猪肉的林某等3名工作人员,将捡来或以几毛钱一斤买来的病死猪,私自屠宰后,运往湖南、广东等地,最终流向了餐桌。短短三个月,两人竟卖出近40吨病死猪肉,案值达300余万元。此案3名主犯已被逮捕,仍有多人在逃。材料二: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界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法释》还对使用“地沟油”等加工食品,对“瘦肉精”等非法销售,细化了定罪量刑。明确了地沟油致人亡最高可判死刑。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林某等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3分)(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3)不少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意识不强,请你告诉他们如何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4分)&&&&
“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会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对同学抱怨说:“我的创新设计比他们新颖,他们的作品都没我的好,甚至有个作品都是抄袭的也获奖了。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1)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你赞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情境二:小明对传感技术很感兴趣,平时就爱摆弄各种小制作。一听说省组织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意大赛,就积极报名参加。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落实各自责任,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方案,最后他们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2)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有哪些启示?(4分)情境三:小明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小明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还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小明只好交了罚款,记者拍下了小明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小明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小明的一再要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3)说明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会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对同学抱怨说:“我的创新设计比他们新颖,他们的作品都没我的好,甚至有个作品都是抄袭的也获奖了。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1)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你赞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情境二:小明对传感技术很感兴趣,平时就爱摆弄各种小制作。一听说省组织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意大赛,就积极报名参加。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落实各自责任,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方案,最后他们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2)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有哪些启示?(4分)情境三:小明因为横穿马路被值勤交警拦下,小明请求交警网开一面,但交警还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出罚单,小明只好交了罚款,记者拍下了小明被处罚的一瞬间。交完罚款后,小明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求求你,把照片删掉吧。照片登出去,我的前途就没了。”在小明的一再要求下,记者把照片删了。(3)说明材料中交警和记者的行为的合理性。(4分)”相似的习题。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个改变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有效工作哲学和方法
我的图书馆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个改变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有效工作哲学和方法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一个改变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有效工作哲学和方法&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作品相关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是一个简单量化的工作标准,而是一个改变所有组织和个人的有效的工作哲学和方法。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代价最小,收效最大。通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人们可以达到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成本最低并且实现“无火可救”。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兴衰成败。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哲学,是实现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第一法则。
  本书秉承杨钢老师一贯的幽默文风,从一个惊险、刺激、神秘、充满魔幻色彩的好莱坞大片式的故事开始,向人们阐述了这个古老的成功法则。书中既有启发性的理论阐述,同时又为读者提供了系统、详实的解决方案。
  本书寓意深刻,深入浅出,堪称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员工素质、打造卓越企业文化和超级竞争力的最佳读本!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作品相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钢(FreemanYoung)
  美国克劳士比学院高级合伙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
  “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的美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质量与竞争力研究所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经济分析师、中国质量协会《品质文化》编委会副主任
  北大、清华、复旦以及西北大学总裁班、EMBA客座讲师;《名家论坛》、《前沿》电视讲座、时代光华大讲堂特约专家
  2004年度"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以及2005年度“中华管理杰出人物”
  具有20余年在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动手”和“动脑”的经验,尤其是作为是中外著名企业集团的核心领导层成员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在海外的工作履历,被客户誉为目前中国质量管理界顶级的培训师及管理咨询专家之一
  主要著作包括《质量无神》、《质量无惑》、以及即将面世的《第一次就做对》、《质量无敌》、《零缺无限》、《零缺陷咖啡屋》和《零缺陷大道》;主编并翻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质量人-克劳士比经典译丛》和《质量人-质量管理经典译丛》等;同时还出版了一系列音像制品,包括《零缺陷管理之道》、《质量不花钱》、《零缺陷管理: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对话质量管理》、《质量经营》等。
  他曾现场服务过的主要客户包括: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集团、中石油、中石化、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中国电信、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同方威视、美的、格力、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东风集团、长安集团、神龙汽车、嘉陵集团、许继集团、南车四方、株洲机车、万科集团、博时基金、英格索兰、罗氏、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松下、三洋、羽西-科蒂、约翰-迪尔、新华-肯福、华润轻纺、大亚湾核电等等。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作品相关 自序(1)
  我本人一直坚持一种做法,在做完一件事后,就要把它忘掉,不能让它影响后面的工作和生活。我把这种做法叫做“按删除键法”。所以,我活得还算是比较“本我”、颇为自在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会在本书被动员重印时多次婉拒、一笑了之。
  然而,从出版商那里得知,我的这本书早已售馨,还有许多人拿现金来提货,甚至压仓底的书都被人买走了。因此,本书的再版,是被出版社一致看好的事情。
  作为作者,听到这些不由地会有些“飘”——尤其是这一切都是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就在本书面世不久,原策划人因故远行,所有的宣传计划全部落空。换言之,本书一出生就被一下子扔进了茫茫书海,任其随波逐流、自生自灭了。曾有出版界资深人士对我感叹道:在当今善“炒作”、精“打榜”的图书市场,本书能够“自然地”畅销实属难得。
  本书的第一版曾经在新浪“读书频道”做了一个连载,竟然有一百多万的点击率,而且好评如潮。我当晚就上去看了,真是不敢相信,尤其对各位读者自发的情绪反应与颇为感性的抒怀感到兴奋不已,也因此联想到许多小故事。
  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建行的一位处长说起他为什么来参加会议时说,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找本书来催眠的。不巧,有一天他拿起了本书,竟然一口气读完了,不仅没有催眠反而失眠了,所以,他第二天就打电话给出版社,然后找到了克劳士比学院。
  有一次,某知名外企的一位女性高管对我说,她有一次在家炒菜,盖上锅盖后,接着读书,结果,忘了时间,菜炒糊了。可见,本书也让她印象很深。
  不过,让我印象深的总是一些质朴的“真实瞬间”:在上海某家外企,全公司所有管理者人手一本书,在研讨会的期间,他们纷纷利用各种时间找我签名,并告知我读后的感想,着实令我倍受鼓舞;还有一次,在北方某海滨城市的机场,接我的司机一下子就认出我来,开车前特别把放在车上的书拿出来让我为他签名,然后,便兴奋地在路上向我谈他的“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作品相关 自序(2)
  令我记忆深刻的事还是在大连,COSCO船务集团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马智宏博士对我讲到他们与克劳士比的“缘分”。他当时负责主抓“安全和质量”,在“安全”方面他们创新出“一目了然工程”,在“质量”方面也进行了“质量体系三合一工程”。但他总觉得没有抓到点子上,缺少“有灵魂的”东西,而当他读过本书后,他便决定在广州的集团工作会议上组织大家学习。可遗憾的是,广州的书店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他们便组织人到深圳图书城以及周边城市去买,一时间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洛阳纸贵的情景。对此,我是心存感激的,尤其是在他们以此为契机,持续地提出“创零缺陷管理法”,并深入地在连云港等下属企业进行试点。
  这一切,促使我下决心修订后再版。一是要增加、调整一些故事,尤其是对“开篇”故事的重新演绎,使本书主题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充实;二是调整部分人物的情绪变化,并做了部分文字的润色,以使得叙述更富有趣味性;三是增加了部分实践的案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尤其是企业界的管理者们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与思考,可以有效地促成整个组织质量文化和习惯的培养,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根植到组织的文化基因里面。
  由于总是出差,天南地北地跑着,所以,我对本书的修订工作基本上都是在酒店里和飞机上完成的,而且很多时候,还不得不参与应酬。更让我头疼的是,另一本新书的最后校订工作也是火烧眉毛了,时不时地会接到编辑催稿的电话和邮件。有时候,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如此忙碌呢?是什么让我乐此不疲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感激,对每一位关心和爱护我的人和广大读者们,以及每一位积极地参与和支持中国的“零缺陷”事业的人们,我都心存感激。尤其是本书的编辑王舒和高雪蕾两位女士,缘于对本书的热爱,她们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地辛苦的工作,不仅在本书的行文中,而且在体例上,都凝结着二位的智慧和才华。在此,我向她们表达深深地谢意。
  也许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上天,今天北京一扫往日的阴霾,阳光穿透层层迷雾洒落在这座传统而又时尚的城市。看着窗外身着冬衣、步履匆匆的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想到了李打开宝盒的时刻,我一时竟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跑到楼下,尽情地享受这冬日暖阳。虽然温度还是很低,但我的心却无比温暖。
  现在我要做的,无他,唯真诚地期待着你们的批评与指正也。
  你们真诚的朋友
  杨钢(mailto: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作品相关 目录
  CONTENTS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1
  一次讨论课12
  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39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40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48
  克劳士比大师的发现55
  第二章做对即“符合要求”67
  一层密封袋:恰到好处还是过犹不及?68
  从需要到要求73
  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86
  既要过程又要结果96
  质量的真谛:说到做到即诚信101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107
  预防:将隐患消灭于无形114
  总结121
  第三章工作就像芭蕾舞:既标准又完美125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125
  产品即人品,质量乃品行131
  厨艺、曲棍球和芭蕾舞139
  零缺陷更是一种决断和态度147
  关注每一个细节154
  协作,增加成功的机率160
  工作行为规范165
  开车上路:握紧自己的方向盘176
  总结179
  第四章每个人的工作哲学183
  三件邮包:系统和平台决定人才质量184
  用“零缺陷”的准则做人做事187
  态度决定成败195
  改变心智模式,建立第二天性201
  让零缺陷成为每个人的习惯206
  大海航行靠舵手213
  总结222
  附录1:COSCO船务集团学习感言233
  附录2:网上读者阅读感言245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1)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天地似乎被一块巨大的黑幕罩住了。冰冷的大西洋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四周一片沉寂,只听见海浪慵懒地拍打船舷的声音。
  克鲁斯早已酣然入睡,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仿佛梦到了美丽的安娜正在煎他最喜欢吃的小牛排。鼾声传入德普的耳朵,这让他觉得很不爽,他把着舵,心里不知把克鲁斯骂了多少遍:“这个坏家伙,睡得像死猪一样,还说今晚你开船呢!”在昏暗的灯光下,李正拿着放大镜专心地研究着他的“宝贝”石头,仿佛这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似的。
  德普、克鲁斯和李是某国际地质勘探组织的成员,他们此次受组织的派遣到位于大西洋南部的一个名叫巴里图斯的无人岛考察地质状况。虽然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海上夜航经验,但这片海域毕竟是第一次走。所以在此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这次航行自然信心满满。
  夜色是那样静谧,大西洋是那样温柔,好像世间一切都已安睡……
  陡然间,一道凌厉的闪电穿透寂寥的苍穹,震耳欲聋的雷鸣声撕破了黑夜的寂静,暴雨如洪水般涌泄,震怒的飓风掀起数十米的狂浪,把船恶狠狠地抛向空中,又猛力地摔向海面,一轮又一轮的狂风卷集着巨浪铺天盖地地砸下来,空气中充斥着海水与雨水混杂在一起的腥咸味道。在巨浪的怪啸声中,狂风怒吼着,与爆炸般的雷声争鸣,伴随着船体碎裂的咔咔巨响,地狱之门仿佛被震开了。大海犹如一只发狂的猛兽,想要吞噬世间的一切。突然,海天之间传来一个天震地骇的巨大声响,之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当德普睁开双眼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紫色的沙地上。抬眼望去,天空如同一方深蓝色的幕布,缀满了钻石般的繁星,一轮皓月高悬,月光如水银般倾泻下来,把整个大地都照亮了。德普挣扎着爬起来,只觉得浑身酸痛、脚底发软,像是踩在了棉花上。他环顾四周,除了一堆堆五彩斑斓的怪石高矮错落地矗立着,再无其他景致。他恍惚记起海上发生的事,急忙寻找同伴。
  正当他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忽然间听到一个苍老而飘渺的声音:“孩子,欢迎你来到斯芬克斯岛。”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2)
  德普循声望去,一位老人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他来得悄无声息,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老人身穿一件银白色的长袍,长长的后摆拖到地上,他个子很矮,手里却拿着一根比他高出三倍的拐杖,布满沟壑的灰白的脸上,长着一个鹰隼般的红鼻子,绿色的头发、眉毛、胡子混在一起,一直垂到膝盖,一双湛蓝的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能够看穿所有人的内心。德普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奇怪的老人,一时竟呆住了。
  这时,老人微笑着说:“每一个来到斯芬克斯岛的人,都能够享用我的美酒,跟我来吧!”
  在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推动下,德普不由自主地跟着老人来到一座山前。老人用拐杖一指,山门竟自动打开了。山门之内,别有洞天,紫色的云雾在一些奇形怪状的大树之间缭绕,茂密的藤条匍匐在峭壁上,怪石嶙峋,流水淙淙,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怪叫声。
  再往前走,德普看到很多姿态各异的人形石像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这些石像个个栩栩如生,从外貌和服饰上看,他们似乎来自不同的国度和时代,他们的表情十分丰富,但眉宇之间都难掩恐惧的神情。
  正当德普满脸惊讶的时候,老人带他走到一张石桌前,桌上放着三盏石杯,老人拿起一盏递给他。德普看着石杯里升腾的一缕缕红色气体,疑惑地看了看老人。只见老人微笑着抬了抬手,他便不由自主地喝干了石杯里的液体,顿时觉得浑身畅快、充满力量。
  “这是哪里?您是谁?您有没有看到我的同伴?……”德普终于镇定下来了,他向老人抛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老人眯起双眼,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缓缓地说道:“我刚才已经告诉你了,这里是斯芬克斯岛,哦,确切地说,这里是距离你所生活的时代一万年以前的斯芬克斯岛,而我是这里唯一可以帮助你的人。”
  德普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老人又说道:“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和你一样不相信我的话。”他指了指那些石像,“但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来这里是为了寻宝,而你是神送来的,我们都应该听从神的安排,你也许就是斯芬克斯岛的拯救者。”
  “这简直是我听过的最荒唐的笑话!”德普大叫道。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3)
  “哈哈哈……”老人仰天大笑,震得整个山谷都摇晃起来。他拿起拐杖轻轻一指,德普的双腿立即变成了石头。
  “哦,不!你对我做了什么?”德普被吓坏了,声嘶力竭地喊起来。
  老人收回了法力,看着惊魂未定的德普,说道:“亲爱的孩子,看起来,除了照我的话去做,你已经别无选择了。”
  “你到底要我做什么?”德普又气又怕地叫道。
  “不要着急,我的孩子。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数万年以前,神选择了斯芬克斯岛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宝藏埋藏地,并预言,人类如果拥有了它,便会获得享用不尽的财富和智慧。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到这里寻宝的人虽然不计其数,却没有一个人能成功。神为了惩罚他们,把他们变成了石像。”说完,老人惋惜地摇摇头。
  此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黑云,遮住了半个月亮,天空顿时暗了许多,幽暗的光线又为老人增添了一种灵异感。
  老人接着说道:“如果你能找到宝藏,神的预言就会灵验。这些可怜的人不但可以恢复原貌,而且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假若失败了,你也会变成石像,你的命运就会跟他们一样,一直要等到下一个拯救者,这个等待或许是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
  “我……我该怎么做?”德普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事实,结结巴巴地问道。
  老人带他走到一扇石门前,说:“这就是通向宝藏的入口。我要提醒你的是,我只能给你提供一天的食物和水,也就是说,你只有一天的时间去完成这个使命。”
  老人的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卷轴,他递给德普,说:“这里有一张藏宝图,它可以帮你熟悉密道的环境。”
  月亮再次露出全脸,在皎洁的月光下,德普展开藏宝图,看到上面有一些标记,并附有简短的说明:
  在石门后面,有条密道可以通往宝藏的埋藏地点,密道的路很长,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交叉路口。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4)
  密道里有100个陷阱,掉进去会有生命危险。
  在密道里可以获得一些帮助,但需要你自己去观察。
  只有当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在石门上时,石门才会开启。
  如果在太阳落山之前找到宝藏,你就可以得到财富和智慧。但你必须准确无误地通过100个陷阱,并且确保在每一个交叉路口都不会迷路。
  如果在太阳落山之前还未找到宝藏,那么你就会变成石像。
  “神圣的使命已经降临到你头上,命运之门即将打开,谁也无法预测结局。我要给你的唯一忠告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探险之旅,而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智慧,最大限度地释放你的潜能,也许你将改变人类的命运!”
  “我……我一定会尽力的。”德普看着神情庄严的老人,紧张地说。
  “我知道你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年轻人,做什么事都不找任何借口,愿意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愿不愿意干’和‘能不能干成’是两回事,你要做的是:不仅愿意完成这个使命,还要善于完成,并且最终完成。”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德普闭着眼睛把整件事重新思考了一番,当他睁开眼睛时,天色已经微微发亮,东方的地平线上,迷雾正在消散。一道强烈的光线,穿透重重迷雾的最后一层阻隔,一下子照亮了通往密道的石门,石门打开了。
  德普做了一个深呼吸,走进了密道。石门随之关闭,密道里的光线一下子变得非常幽暗,他向前望去,更是看不见一丝光亮。他嘀咕着:“早知道这里这么黑,刚才就应该向老人要一个手电筒,现在我连一个打火机也没有。哦,对了,我现在是在一万年前的世界,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手电筒和打火机。”他苦涩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摸着黑向前走去。
  密道里静得可怕,德普只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和脚步声,叭地一声,一滴冰冷的水滴打在了他的额头上,他打了一个激灵,感到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5)
  大约向前走了100米,德普脚下突然一软,他惊呼道:“糟了!”几乎同时,他直直地掉了下去——
  “咚”,德普的头重重地撞在了陷阱的墙壁上,他感到一阵眩晕。
  庆幸的是,陷阱里没有机关。德普竭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他摸了摸头,好像只是蹭破了点皮,脚踝处有些胀痛,怕是扭伤了。他抬眼向上望去,黑压压的一片,无法预测陷阱的深度,但是凭借着多年的经验,他敢肯定,这个陷阱一定非常深,如果不借助外力或工具,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根本出不去的。
  陷阱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德普向四周摸索着,冰冷的岩壁刺得他指尖发疼,他只好咬牙坚持。结果让他非常失望,因为他没有发现任何工具。德普知道没有人能来帮他,于是,他尝试着向上跳,指望沿着坚硬岩壁攀上去,但是岩壁又湿又滑,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攀上岩壁,而且每跳一下,脚踝处都会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德普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正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岩壁上出现了一点亮光,起初德普以为那不过是只萤火虫,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挥着翅膀的金色小精灵。
  小精灵眨了眨长着长睫毛的大眼睛,问他:“你在这里干嘛?”
  “我要去找宝藏,可是很不走运,掉进这里了!”德普懊恼又无助地回答。
  “岩壁上有些石块是可以抽下来的哦!”小精灵说。
  德普用手试了试,的确,有的石块可以抽下来,他高兴极了。
  他一边向上攀登,一边不停地把那些石块抽出来垫在脚下,很快,石块越堆越高。德普的手终于摸到了陷阱的上沿,当他踩上最后一块石块的时候,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憋足了一口气,奋力一跳,重新回到了密道里!
  德普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陷阱里花费了多少时间,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喝掉了1/4的水,吃掉了1/4的食物了。他有些急躁,赶忙继续向前走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斯芬克斯岛的石像之谜(6)
  他越过了很多陷阱,也遇上了很多岔路,在这些地方,他都一一留下了标记。但还是无法避免一次又一次地掉入陷阱,除了头破以外,他的小腿和脚踝也受了伤,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加紧赶路才是。这期间,他又陆续地消耗了一部分的食物和水。
  终于,德普到达了密道的尽头。在那里,他看到了一道沉重的石门,这道石门和入口处的石门一模一样。他忘记了身上的伤痛,兴奋地奔了过去,用尽全身的力气推开了石门。一道昏黄的光线照入密道,德普忍不住回头望去,这一望,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就在离石门不远处,他看到了一尊熟悉的石像:“哦,上帝,克鲁斯!”
  他来不及多想,飞一般地冲出密道,在他面前岿然屹立着一面石壁,一个镶满宝石的盒子就嵌在石壁中间,闪烁着夺目而灵异的光芒,他迅速地伸手去拿宝盒,突然,他的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他变成了一尊石像。
  密道之外残月西斜,星光暗淡……
  当初升的太阳再一次将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德普眨了眨眼睛,晃了晃头,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觉得自己似乎睡了很久,他喃喃自语道:“难道我一直在做梦?……不,这不是梦……”因为他看到老人和李正冲着他微笑。
  “嗨,伙计们,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身后传来克鲁斯的声音。
  “孩子们,恭喜你们。你们所做的一切将会给人类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老人一如既往地微笑着,湛蓝的眼睛里满是欣慰。他用拐杖一点李手里的宝盒,“啪”地一声,宝盒打开了,露出一卷羊皮卷。“宝藏的秘密就在这羊皮卷里,剩下的路就该你们自己走了。我想再次提醒你们的是,只有当你们完全参透了宝藏的秘密,才能拥有受用一生的财富与智慧。当这个秘密不再是秘密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
  克鲁斯迫不及待地拿起羊皮卷,并把它展开,突然一道金光闪烁,他们不由地闭上了眼睛。
  当他们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
  一切都变了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
  一次讨论课
  中国,北京,一个秋日的午后:
  当荧幕上“雪花”闪现,房间里的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零缺陷”博士起身来到窗边,拉开厚重的窗帘,温暖明媚的阳光便透过高大宽阔的落地窗洒进室内,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让人觉得温暖、惬意。
  “零缺陷”博士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在他的身上既有艺术家的豪放洒脱,又有哲学家的理性深沉和文学家的感性细腻。温文尔雅的外表,高大修长的身材,明亮深邃的眼睛,让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能够被其独特气质所深深吸引,更为他所宣扬的“零缺陷”智慧由衷折服。多年来,他就像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布道者”,把“零缺陷”的智慧传播给每一位愿意接受它、实践它的人。无数的企业和个人从他的“零缺陷”思想中得到启迪、找到方向、获得新生、创造奇迹,以至于人们省略了他本来的姓名,尊敬地称呼他为“零缺陷”博士。
  这一天,弗兰克、保罗、罗琳,三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坐在了“零缺陷”博士的办公室里,怀着一种敬畏与喜悦的心情,等待着聆听博士的教诲。
  博士坐在他那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上,手里捧着一杯清香四溢的铁观音,静静地看着学生们看完影片后所表现出的不解和惊讶的神情。
  三个年轻人都低头不语,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来自美国的弗兰克先叫了起来:“一万年的历史穿越,从人变成石像,又从石像变回人,看似是一个魔幻故事。但是故事并不完整,似乎隐藏着一个没有说破的道理。”
  “而且这个道理对于人类来说很重要。”来自德国的保罗说。
  “罗琳,你认为呢?”“零缺陷”博士将目光转向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什么样的宝藏能使人享受到无穷无尽的财富和智慧呢?我想,它不仅是财富,更是一种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法则。”罗琳的声音很轻柔,就像山间流淌的泉水一样悦耳动听。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2)
  “零缺陷”博士并没有直接回答,只见他走到窗边,拉上窗帘,打开投影仪说:“故事的大致经过我们已经知道了,但要想解开这个谜底,我们还是应该更详细地了解一下德普、克鲁斯和李在密道里的经历。”
  密道里黑漆漆一片,能见度非常低,德普自然不敢贸然前行,长期的野外工作经验使德普清醒地意识到,密道里的陷阱和分支会给行动带来困难。但是在他看来,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日常活动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所以,他一点也不感到紧张。他认为,这次行动不仅是对自己执行力和遵守规则能力的考验,更是在考验自己检查和补救能力。德普向来注重规则,这次他也不例外。同时他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变化。
  德普回忆起了勘探队多次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这其中就对如何顺利地避开捕兽陷阱有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如果能够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那么有效率将会达到95%,也就是说,密道里的这100个陷阱,他能够顺利通过95个。
  德普有坚定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执行力,虽然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输给了李一点点,但他坚信,如果自己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标准,就一定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通过密道。
  进入密道后不久,德普便毫无防备地掉入了第一个陷阱。虽然费了一番周折,但在小精灵的提示下,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跳出了陷阱。
  接着,德普开始遵照陷阱路的行走标准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当他第二次掉进陷阱时,他用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陷阱的布局。出来后,德普虽然加倍小心,但还是再次掉进了陷阱。随后,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终于找到了方法,从而成功地避开了剩余的陷阱。
  密道的分支比想象中的要多,德普好几次都迷路了,不得不返回去重走,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德普坚持一边走一边观察并记下周围的景物,然后判断方向并分析距离,这使他的思路清晰了许多,方向感也更明确了。
  由于要记的景物实在太多太乱,而且越往里走光线越暗,德普再一次迷路了。但他很快想到,自己之所以能够在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其他伙伴的协助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于是,德普想到了小精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3)
  “亲爱的朋友,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小精灵煽动金色的翅膀,眨着美丽的大眼睛问道……每当德普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小精灵都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德普就向小精灵询问请教。通常情况下,小精灵很乐意为他提供意见和协助。德普把自己的分析和小精灵的意见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地减少了迷路的次数。
  德普把到达每个转折点的误差成功地控制在了50米以内,在试探和摸索中通过了第一个转折点和第二个转折点,并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前进速度。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德普感觉自己的体力流失得很厉害,受伤的腿越来越沉重,他艰难地挪着步子。虽然心里有些沮丧,但他向目标前进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
  当德普最终到达密道的终点时,他一共消耗了2/3的食物和水,总共有三次掉进陷阱。可惜的是,他还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他变成了石像。
  跟德普一样,克鲁斯也接受了这项任务,只不过他比德普早一天进入密道。
  密道里只有一丝光亮。除了偶尔有挥着翅膀的小精灵向他打招呼外,一切都静悄悄的。克鲁斯忍不住嘀咕道:“要不是那个会魔法的怪老头儿,我才不会到这鬼地方来呢!”
  “朋友,你要到哪里去啊?”小精灵热情地问。
  克鲁斯满心不悦地向前走,他爱理不理地随口甩出一句:“找宝藏。”
  “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吗?”小精灵诚恳地问道。
  “不需要,这点小事,我自己就能搞定。”克鲁斯对小精灵根本不屑一顾,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正眼看过还没有自己巴掌大的小精灵。他一边走,一边不耐烦地摆摆手:“别烦我,我还要赶路呢。”说罢,继续向既定的方向走去。没走几步,他便掉进了第一个陷阱,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找到方法爬出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4)
  他想,或许应该先研究一下这个陷阱的布局,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时间那么紧迫,差不多得了,没必要那么较真。
  可是接下来的事实是,克鲁斯接二连三地掉进陷阱里,每次他都需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爬出来。他身上很多地方也因此受了伤,看上去十分狼狈,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因为密道有许多分支,如果走错了,或者没有准确把握距离,就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克鲁斯迷路时,他必须按原路返回,重新再走。
  由于分支实在太多了,所以克鲁斯不断地迷路,不断地返回去重走。每确定一个转折点,他都会迷路好几次,直到能够凭着感觉找到正确的路。克鲁斯毕竟是个聪明人,他总是能想办法补救并修正错误。
  时间慢慢地过去,克鲁斯迷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受的伤也越来越多,他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每走一步都非常地艰难,他越走越慢,尽管小精灵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向他提供帮助,但骄傲的克鲁斯始终不予理睬。他坚信,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科学家,一切问题都不在话下。
  但是,随着食物和水逐渐耗尽,克鲁斯的信心也丧失殆尽。周围的一切让他感到恐惧,前方的道路让他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
  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克鲁斯变成了一尊石像。
  在克鲁斯和德普相继失败后,李接受任务,准备进入密道。
  一直深受东西方双重文化影响的李,对于问题的解读既能彰显东方人的哲学智慧,又能融汇西方人的理性思维。
  站在密道的入口前,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密道里的陷阱和分支会给行动带来重重阻碍,这次行动考验的不仅是自己的执行力,还有认真做事的能力,以及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的能力。无论做任何事,李都注重规则,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这次也不例外,在进行了一番缜密的分析后,他反复地提醒自己:在这次行动中,不仅要积极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而且还要在变化到来之前做好应变准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5)
  在李看来,和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一样,他现在所了解到的只是方向和一个大概情况,老人并未说明全部细节,也没有把难以预见的情形都讲清楚。所以,这次行动成功与否,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李觉得,虽然那次自己赢得了比赛,但途中车坏了两次,三次走错了方向,而且仅仅比德普提前几分钟到达终点,想起来可真够悬的。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再犯错误了,要把错误控制在……李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是的,每个人都认为,我们一定会犯错误,但是这一次,我要把错误控制在‘零’!”他为自己这个绝妙的想法兴奋不已。
  李屏住呼吸,开始仔细地准备这次的行动规划,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错误都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到达出口。
  在规避陷阱这个问题上,李对95%的成功率很不满足,为什么不是100%呢?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呀!
  想到这里,李的每个细胞和毛孔都振奋起来,这是他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绝佳机会。于是,他在大脑里把穿过密道的整个过程做了一次预演:整个密道大约长3000米,向南走1000米到达Ⅰ点,再向东走1000米到达Ⅱ点,再向南走1000米到达Ⅲ点,也就是密道的出口。他认为,准确无误地到达Ⅰ点、Ⅱ点,是准确无误地到达Ⅲ点的必要前提,在这个过程中,走错任何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导致整个行动计划最终失败。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习惯于把本该精确界定的事情搞成“差不多”或者似是而非呢?李认为这种做事的态度是不可以原谅的。他把到达每一个点的误差控制在0米。在他看来,只有这样做,才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他构思了准确的坐标和行走路线。
  李坚信,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力和卓越的执行力,以及自己在野外生存训练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再加上周密详实的预案,自己一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准确地通过密道。他拿起了食物和水,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6)
  密道里静悄悄的,光线十分微弱,向前望去,更是黑漆漆的一片,难辨方向。偶尔有小精灵向他热情地打招呼,李想到,小精灵肯定很熟悉密道的环境,他正缺少这样一个帮手,所以他决定把小精灵作为自己的同伴,并明确了与小精灵的协作方式。
  在密道里,李开始用通过陷阱路的标准方法向既定的方向走去,在开始的100米,他发现了第一个陷阱,在对这个陷阱做了一次全面分析后,总结了密道陷阱的特点。他认为以前的标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密道里的陷阱。因此,李提高了原有的标准和要求,并成功地规避了陷阱。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沾沾自喜,依然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保持着高度警惕!
  虽然李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密道的分支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为了避免迷路后不断地返回重走,他一边走一边观察并记下了周围的景物,并且对方向与距离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因此他很少迷路。
  李一路行走得很顺利,但由于路程的延长,密道两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化。于是,他一边走,一边努力记下一些重要的标志物,这让他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密道里的光线越发幽暗了,李发现自己的视野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因此,他更加不敢贸然前行,便呼唤出小精灵,向她询问情况。
  一开始,他向小精灵询问将要出现的情况,并把小精灵提供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后来,他会根据记录提出新的问题和意见……在小精灵的默契配合下,李把他们之间高度一致的协作作为接下来行动的规则和制度。
  李严格地执行着行动的规则和制度,并准确无误地先后到达了Ⅰ点和Ⅱ点。接着,他顺利地通过了一些危险路段,他的速度由慢变快,而且越走越快,李距离密道的出口越来越近,这时候,他感觉自己就要飞起来了!
  李只耗费了一丁点儿的食物和水,就顺利到达了Ⅲ点——密道的出口,他粗略估算了一下,穿越密道的整个过程,大概仅用了1个小时。
  推开出口的石门,一道耀眼的光芒便射入了密道,原本昏暗的密道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李感慨万千,回过头想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这条路。可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已变成石像的克鲁斯就在距离石门五十米的地方,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恐惧,可怜的克鲁斯衣服破烂、头发凌乱,看样子他一定是多次掉进了陷阱,在变成石像以前,他的腿也受了很严重的伤。李顾不得多想,为了拯救同伴,他必须赶快行动。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7)
  出了石门,“天呐!”李喊了出来,“德普。”
  化为石像的德普虽然不像克鲁斯那般狼狈,但看得出来,他也吃了不少苦头,从他那前倾的身体和伸出的一只手臂来看,他差一点点就要成功了。李惋惜而又难过地摸了摸德普,坚毅的眼神看向矗立在面前的高大石壁。那只镶满宝石的宝盒就嵌在石壁中间,散发着七彩夺目的光芒,它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镇静!”李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小心翼翼地取出宝盒,捧在手上。这时候,老人再次出现了,“你终于做到了,我的孩子。”老人深邃的眼睛慈爱地望着李。
  “告诉我,怎样才能拯救我的朋友?”李焦急地问。
  “别着急,孩子,你看。”老人的拐杖指向了德普,只见他慢慢地动了起来。
  李高兴极了。接着,他们听到了克鲁斯的声音……
  和煦的海风吹拂着德普、克鲁斯和李的头发,天空宛如老人的眼睛般湛蓝,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海面,给大海披上了一层斑斓的薄纱,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仿佛这浅唱低吟的大海,一向都是这样“好”脾气。
  远远望去,海天相接之处是那么的辽远、开阔、苍茫。老人、石像、密道、小精灵、石壁全都消失不见了,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三个人坐在甲板上,品着香醇的美酒,仿佛做了一个悠长悠长的梦。温暖的阳光下,三人相视一笑,这次神奇的旅程,让他们体验到了破茧成蝶般的生命蜕变。他们胸中升腾起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就像鼓满了风帆的航船,迫切地希望去乘风远航、劈波斩浪。满怀着对崭新人生的渴望和对绚烂未来的期冀,他们充满敬畏地望着李手里的羊皮卷,轻轻地展开,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很精彩的故事,结局实在出人意料。”弗兰克又率先叫道,“但是这个法则说明了什么呢?”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博士拉开窗帘,阳光便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在地上、墙壁上投射出一个个七彩的光圈。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8)
  “你们三个人,不妨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弗兰克,你现在就是德普;保罗是克鲁斯;罗琳是李。”
  三个人闭上了眼,沉浸在对自己角色的想象中。
  不知过了多久,博士打破了沉默,问道:“保罗,你告诉我,你所感知到的克鲁斯的做事方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嗯……”保罗思考了一会儿,“首先,我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只要接受了任务,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它,但好像没有什么章法。”
  “的确,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只是解决了‘脑袋’的问题,但是你并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你就是在这个地方摔的跟头,如果你不能尽快地改变自己,永远也不会成长起来!”“零缺陷”博士看着保罗,表情严肃。
  “那德普呢,他和我也差不多嘛!”保罗很不服气地嘟囔着。
  “德普习惯于‘正确地做事’,按理说,他比你进步多了,因为他还是讲求章法的,但他从来不注重效率,总是认为:只要方向和方法都对了,一切就都对了。事实上他错了!举个例子来说吧:一颗螺丝钉首先要拧在它该拧的地方,而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看怎么拧;第三步,拧十次和拧一次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设想一下,如果20个人为了做一个工程同时去拧螺丝钉,19个人都是一次做对,花费10分钟,而剩下的那个人拧了10次,花费30分钟,那么整个工程就要因为他一个人整整延误20分钟!同时,其他19个人也都必须分别延误20分钟,20个人累积起来就是延误了400分钟,而一个人在400分钟里完全可以创造许多惊人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痛惜的浪费!
  当然,这种情况在许多组织里已经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了,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都出现一次类似的情况,哪怕就出现一次,也许出现两次、或者更多;哪怕每次只是延误了3分钟,或者更少,当然有时也许比20分钟还要更多,如此常年累月下来,那是一个什么概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9)
  几乎没有人想到要坐下来仔细计算一下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也许这是一个无比惊人的天文数字,也许我们根本就无法计算清楚,因为它实在太大了,而且在我们计算的同时,新的浪费又在不断地产生。如此没有穷尽、没有始终,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一个无限大、无限深的黑洞!”
  博士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他的情绪有些激动。但是他很快地平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课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需要探讨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这时,他才发现保罗和弗兰克两人紧锁眉头,直直地愣在那里。显然,刚才的那番话已经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震动。
  “而李呢,”博士看了看罗琳,肯定地说,“李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总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而且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说,在这方面,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看着似乎有所悟的三个年轻人,博士郑重地说:“保罗,也就是克鲁斯,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正确事的人。但他仅限于做正确的事,只是一个价值观正确的人;弗兰克,也就是德普,是一个正确做事的人,他不仅做正确的事,还正确地做事。所以在他身上,已经开始显现出方法论。罗琳,也就是李,则是一个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他不仅讲究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且还讲究效能。所以,他实践的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法则!”
  “罗琳,现在,你来谈谈一谈你所感知到的李,他为什么能够想到,并且真正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罗琳略带羞涩地低下头,轻轻地掠起垂落到额前的发丝,柔声说道:“我……我只想避免犯错误。因为……因为我虽然赢得了上次的野外生存比赛,但我知道那只是侥幸。”罗琳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
  “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少呢?于是我便琢磨起来。然后又进一步想到:既然可以减少失误,为什么不能做到没有失误呢?如果没有失误,那我不就可以一次就做对了吗?所以,我在进入密道之前在心里勾画了一个行动计划书。”
  “哦?那就把你的计划书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吧!”博士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兴奋的神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0)
  罗琳站起身来,走到白板前,把整个计划的过程写在上面:
  第一次准确到达密道出口的计划书
  ☆首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对全部过程进行规划与控制
  ☆对可能产生的错误事先预防
  ☆对出现的错误“不害怕、不接受、不放过”
  ☆建立团队合作与协同的模式
  ☆在变化中总结经验,随时应变
  ☆及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很好,”“零缺陷”博士看上去很高兴,看起来这个外表柔弱的中国姑娘有着极高的悟性。“罗琳,或者说李的行动计划,实际上就是……”博士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如下点评:
  ☆确定目标
  ☆控制过程
  ☆系统预防
  ☆建立标准
  ☆团队协同
  ☆达到结果
  ☆一次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1)
  “什么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正确地做事’是运作与执行,‘第一次’是管理效率,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这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完整真义。
  李做事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去做符合结果要求的事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只有用与要求相符合的方法,才能完成这个目标。而德普和克鲁斯,一开始就用错了方法。
  在确定目标之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规划,做出优化的选择,然后着力控制过程的输入。只管目标不管过程,这也是德普和克鲁斯花费那么长时间、耗费那么多食物和水,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还是没有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原因。
  然而,控制过程并不能保证错误不会发生。李相信,预防是正确行动的系统。所以要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的成因,毕竟错误发生前的预防比错误发生后的评估和修改要高效得多!
  预防也是一个思考、分析和计划的过程。因此,要准确地预测错误可能在哪里出现,然后采取行动避免其产生。
  预防还是一个归零与了断的过程。面对问题,无论新旧,都不能拖泥带水、藏着掖着,而是要坚决地把它们‘归零’。同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错误进行分类,并找出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将隐患消除,让火无从烧起,我们也就无火可救了。所以,预防的核心是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
  进行了系统预防和过程控制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有的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工作’,总是像驴子那样一圈一圈、漫无目的地低头拉磨。
  ‘如何去工作’就是要建立我们的工作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可衡量和可评估的,而且是一个人工作哲学的一部分。克鲁斯的工作标准是‘差不多’,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一边做着一边看着办’、‘回头再说’;德普的工作标准是‘95%的通过率’,所以他的工作哲学是‘尽量追求完美,如果出现错误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李的工作标准是‘零缺陷’,所以他的工作哲学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2)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一次做对’。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的帮助包括:亲人、朋友、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甚至素昧平生的人。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智慧中去寻找帮助。
  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达到所要求的结果。当你达到要求的结果时,你不妨运用‘目标倒推法’。对目标确定、过程控制、错误预防、标准建立等树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然后就要赶快行动,马上去做!
  只有知道去做什么、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你才有可能品尝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美酒!”
  这番话引来三个人一片热烈的掌声。“零缺陷”博士欣慰地笑了,他将目光转向窗外,午后的阳光给国家体育馆——“鸟巢”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这座外形宛如一个巨大的孕育生命的摇篮的建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艺术、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寄托着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也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2008年那令全世界热血沸腾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博士眼前,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将目光重新落到三个学生身上,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此时,保罗和弗兰克已经完全从懵懂、迷茫和不解中幡然醒悟,就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一场淋漓的甘露,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喜悦感和舒畅感由内心生发。即使是罗琳也从原来的不自觉中,感受到由自觉、自悟、自省所带来的澄明感。
  于是,他们三个人各自在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体会: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时,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对工作设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政策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预防,把错误消灭在过程开始之前,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发挥组织的效率、效能,并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3)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效率、效能的价值体现,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充分的信心,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激发潜能,就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我们坚信“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看着三个人把自己的感言展现出来,“零缺陷”博士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神情又严肃起来,说道:
  “看到你们都能够领悟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古老的法则,我从内心为你们感到高兴。我现在把这个法则告诉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不仅要好好地实践这个法则,尽快地成功,而且还要努力把这个法则告诉给更多人,让他们都能够领悟到这个法则,运用这个法则,从而取得成功。”
  博士的话让三个人深受鼓舞,他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遵照您的教诲,把这个法则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都能在工作中实践它,并获得成功!”
  “不!不!不仅在工作中!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维束缚起来呢?”博士有些着急,“举一个生活中很普遍的例子,有些人虽然打拼多年,却依然碌碌无为,看不到一点成功的迹象。不但他们自己,就连别人都觉得,凭他们的能力和努力,早就该有一番成就了。可为什么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差异到底因何而来呢?因为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的才干用在最有把握的事情上,也就是说没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才干用错了地方。”
  听了“零缺陷”博士的话,罗琳有所感悟地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说明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够扬长避短。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门门通的全才。某个人在一方面是天才,而在另一方面则会表现平庸。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出名,但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却名扬天下;柴可夫斯基原本是学法律的,但他却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再比如说有‘亚洲飞人’美誉的刘翔:
  刘翔最初练的并不是110米栏,而是跳高。但是他的跳高教练并不看好他,因为他的腰很硬,背跃式跳高的姿势总是做不好,成绩自然就不甚理想。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4)
  就在教练要放弃他的时候,一个跨栏教练看中了他爆发力强、协调性好和节奏感突出的优势。这位教练认为刘翔是个难得的跨栏好苗子,便把他从跳高训练场带到了跨栏的训练场。刘翔果然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他从基础开始学起,仅仅几个月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4岁时就拿到了上海市少儿田径锦标赛15岁年龄组的冠军。从此,刘翔的成绩突飞猛进,一口气拿下了很多国际大赛的奖牌,最令我们中国人难忘的,还是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的精彩表现。当年年仅21岁的刘翔勇夺金牌,不但平了世界纪录,而且缔造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后来,他更是打破了这个纪录!”
  罗琳在说这一番话时,一直保持着激昂的情绪,充满了自豪感,她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零缺陷”博士点点头,说道:“是啊,刘翔的确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但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它说明了什么?”
  罗琳认真地想了想,说道:“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从一开始就必须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每个人都有特长,就是自己特定的天赋与素质。如果一个人选择的目标,正好符合自己的特长,那么,他就能够成功;否则,就很有可能埋没自己。”
  “但是,”博士接着说,“一个人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我们不难想象每天有多少天才带着从未上演的乐章走进了坟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最不能‘丢失’的就是自己,如果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只能抱恨终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石碑上铭刻的那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至今仍让我们感到震撼的原因。”
  “这一点,我也有一些感触。”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弗兰克开口了:
  “大学毕业后,我的同学有人选择了当律师,有的人进入了司法部门,有的人独立创业。几年过去了,不少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同学聚会时,大家都很自豪地谈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趣事。但是其中的一个名叫赛勒的却始终回避这些话题,整个人也显得没精打采的,这让大家觉得很奇怪。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5)
  原来这些年,赛勒的事业一直都没有什么进展。他总想从事最热门的工作,所以一直频繁地跳槽,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令他满意的工作。
  一个同学问他:‘赛勒,你大学里是学什么的?’
  这个问题让赛勒觉得很奇怪,回答说:‘跟你一样,学法律的呀!’
  同学又问道:‘那你觉得自己最擅长干什么?’
  赛勒想了想,说:‘和法律相关的,像法庭辩论、法律咨询等等。’
  同学笑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专业,别忘了,你可是从世界上最好的法学院毕业的!”
  赛勒这才恍然大悟,重新应聘到了一家500强企业,做了法律顾问。
  一年后,同学再相聚时,赛勒神采奕奕,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并且做得相当出色。还受到上司的赞赏和同事的尊敬,也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一个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才能在事业上、人生中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是一种挥洒自如的人生智慧,将给你带来淋漓尽致的幸福人生!”“零缺陷”博士兴奋地说道,一双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三个学生。
  “刚才,我们只是讨论了在人生事业的选择过程中如何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眼光更广更深远地投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投射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瞬间呢?”
  “真的!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哦!太酷了,太神奇了!”
  “……”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开篇 一次讨论课(16)
  “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仅可以在工作中运用,它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人生、事业、职场、社会、生活、甚至军事领域——它几乎可以运用于我们人类的任何一个领域!”“零缺陷”博士郑重地说,他稍作一下停顿,继续说道:
  “的确,‘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一法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如此地重要。同时,它的实质内涵又是如此地丰富,如此地博大精深,以至于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学习了它的一些皮毛,还没有完全掌握它。事实上,我们刚才的讨论仅仅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本概念,我们离这个法则的精髓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
  我想请各位稍安勿躁,因为我们必须彻底领悟其中所有理念。所以,我们需要回过头来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一法则进行分条分块地、详尽深入地解析和探讨,这对我们将大有裨益。现在,你们可以稍微地休息一下,品尝一下我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北京小吃,20分钟后,我们再开始下面的讨论。”
  “零缺陷”博士说完,便打开音响,悠扬空灵的乐曲随即飘落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首古老的名曲《高山流水》,保罗、弗兰克和罗琳一边品尝着“零缺陷”博士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具有浓郁老北京特色的美味点心,一边欣赏着来自古老中国的天籁之音,好不惬意!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1)
  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克鲁斯带着食物和水走进密道。没走多远,他就遇到了金色的小精灵。小精灵一再地对他说:“朋友,你准备好要去寻找宝藏了吗?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要想通过密道,必然会遭遇很多阻碍,走很多弯路的!”
  “这还用说!”克鲁斯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我机智、灵活、有头脑、有知识、经验丰富,而且有的是精力、体力和智慧,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再说,干我们这行的,什么事没见过?什么难走的路没走过?所以呀,做事情别那么较真,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结果,克鲁斯费了好大劲,把自己弄得狼狈兮兮,伤痕累累,好不容易快要到终点了,却因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变成了一尊石像……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克鲁斯的‘愚’就在于没有意识到必须要把事情全部做对,才能最终顺利地完成任务。智者常常是谦虚谨慎的,而愚人总是自以为是,类似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零缺陷”博士总结道。
  克鲁斯认为:把事情做对有很多机会。如果一件工作有10次做对的机会,第一次没做对,第二次没做对,第三次没做对……做到第九次做对了,结果是做对了;如果第一次没有做对,第二次做对了,结果也是做对了。最终的效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德普认为:我们对工作的要求是要努力做对,并且在开始时就按自己所制定的标准去做,尽量不要有过多的耗损。
  李认为:第一次没有做对,必然要修修补补,可能要做第二次、第三次……这些都是额外的浪费。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浪费就会最少,效果也是最好的。
  “其实很多事情,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保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叫了起来。
  “这是一定的!”博士说道,“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世界上有哪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不能把手术做好?有哪个司机不能遵守行车规程?有哪个煤矿不能按要求作业……追溯曾经发生过的每一桩不幸事件的起因,在这些成千上万的错误里,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能否做对,并不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能力,而是取决于支配行为能力的思想观念!”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2)
  接着,“零缺陷”博士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我的导师克劳士比先生应一位著名企业家的邀请,为他的企业做咨询。这位企业家对克劳士比先生报怨说,自己忙得没有时间去赚钱。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他的工厂总是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总是延期发货,客户们为此怨声载道。为了赶工期,他不得不新招聘来400名工人加班加点地赶工,但是生产进度永远赶不上增加的订单。
  于是,克劳士比先生去他的工厂进行了一次考察:那是一家非常现代化的大工厂,厂房明净,规划整齐、生产设备也是最先进的;有七条装配线可以把不同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在每条装配线的尽头都设置了检查站,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质检人员就会记录在一张单子上;而几乎每台机器都会在某个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问题的产品被送到返工站,那里搭建了几个工作间,由最有经验的工人负责返工的工作;返工之后,产品就可以出厂,发给客户了。
  整个过程中,克劳士比先生一言未发。午餐的时候,企业家终于忍不住问克劳士比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返工的次数减下来?’他还列举了一些不能不返工的条件:
  1.机器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和问题的。
  2.所有的工人都很敬业,他们为了返工可以工作到夜里12点,这已经是工作的极限了。
  3.技术上的改进在未来两年内是实现不了的。
  克劳士比先生笑道:‘实际上,我给出的方法非常简单——取消返工区。你不妨试一下。’
  ‘取消返工区?哦,不,先生,您是在开玩笑吧?这样的话,返工的产品在哪里重新修复加工?要知道返工的产品占了全部产品的30%!’
  克劳士比先生告诉他,实际上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而且以后永远不会出现返工。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3)
  ‘这是不可能的!’企业家叫道。
  克劳士比先生没有说话,只是拿出纸笔,写下了这样的建议:
  ☆关闭返工站,让在那里工作的人都回到各自的生产线当中去,做指导员和培训员。
  ☆在生产线尽头摆上三张桌子,让质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各管一张。
  ☆将出现的缺陷按“供应商的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设计的问题”进行分类,并且坚持永远、彻底地解决和消除这些问题。
  ☆将机器送回生产线修理。
  ☆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执行标准。
  虽然心存疑惑,但是这位企业家还是照着克劳士比先生的建议进行了改进。结果,他们发现了许多管理问题。比如,订购零件时,只看价格高低;没有对生产线的工人进行很好地培训;有的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一切都需要返工……
  几星期之后,他们的生产进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无论订单如何增加,他们总是能够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制造车间立了一个标志板,上面写着生产无故障、无缺陷产品的天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越来越大,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而且他们还学会了检查新产品的好方法:工人一边装配,一边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并解决掉。不仅如此,工人们也不必每天加班到12点,而是按时上下班,有很多时间去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
  最让他们兴奋和自豪的是,由于他们生产速度快,提供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很快便占据了本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日本人原本已进入了这一市场,但由于看到了该公司的领先水平,最终选择了退出。这家企业也成为了所属行业中第一家打败日本企业的美国企业。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4)
  在克劳士比先生告诉他们取消返工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第一次就做对’只是一个理想的状况,它不会在现实中发生。谁都不可能在第一次就制造出无缺陷的产品,尤其对于他们的企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个神话!
  而实际情况是,‘第一次就做对’是如此地简单、容易。此后,他们先后兼并了七家工厂,这些工厂也都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第一次就做对”。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工人,也照样做到了‘没有返工区’,且每家工厂的利润都翻了10倍以上。”
  听了克劳士比先生的故事后,保罗、弗兰克和罗琳无不瞪大了眼睛。他们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巨大威力。
  “零缺陷”博士抿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当初我在美国学习时,克劳士比先生就告诉我,出身医疗世家的他自幼就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工作标准必须是百分之百,必须是零偏差、零失误。正是这样的观点,让他把所有心思用都在预防问题的产生上。而用现代的物理学和数学所提出的‘偏差’的概念和‘无限趋于0’的思维,所建立起的标准就是‘允许犯错误’,也自然无法避免‘快乐返工’的情景。”
  “可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区域,对于同一种产品的质量标准是不一样的。”保罗说道。
  “你说的的确是个问题,这就是我要讲的另一个故事。”博士向保罗投去赞许的目光,看起来,他已经能够抓住一些问题的关键点了。接下来,博士的故事开始了:
  “在中国有一家以焦炭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他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流水平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而且他们的产品在欧洲的销路一直都非常好。
  后来,他们将部分产品转销国内,以为这些在国外销得极好的产品,在国内也一定会销路大开。可是,结果却与他们预想的大相径庭,他们的产品在国内根本就卖不出去,造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这让他们非常疑惑,一直在寻找问题的根源。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价格定得太高。于是,企业把产品的价格降了下来,但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就增加了,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后来,他们在一年之内先后派了四位高级管理人员来听我的课,请我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5)
  实际上,问题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们销往欧州的产品质量标准是固定碳含量‘86’以上,而国内的产品质量标准是固定碳含量‘80’即可。把‘86’当作‘80’使用,是用‘86’的成本来核算‘80’的利润,所得利润自然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国内客户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时,并不需要‘86’的含量,而是要去掉几分后才用。但就是这几分,使他们浪费了很多的成本,利润也自然为零了。
  他们终于明白:他们为客户所付出的高质量、高成本,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他们每天所说的‘为客户着想’,实际上是他们强加给客户的主观意愿。
  尽管第一次没做对,但在了解了‘第一次就做对’理念之后,他们迅速调整了产品策略。结果,仅仅生产成本一项,就节约了3000万。”
  讲完了故事,“零缺陷”博士看着三个神情专注的学生,说道:“刚才我所讲的克劳士比先生和焦化厂的故事,其背后的哲学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的核心元素:
  ☆首先要确定你工作的目的: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工作,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
  ☆建立一次做对的基本准则:“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
  ☆消除达成这一准则的障碍:建立预防系统,取消工作中的“返工区”,尤其是精神上的。
  ☆最后努力工作:所有的努力都会有高额的回报。
  博士把这四个元素写在了白板上,并对三个学生说:
  “现在就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1)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
  弗兰克是个军事迷,他对世界军事史可谓了如指掌。于是,他开始从军事的角度发表意见:
  “在我看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对于一个军队统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在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场上,绝对不存在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一个统帅能否‘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但关系到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更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统帅都可以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人类战争史上,许多统帅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甚至可以说:许多战争,在战斗开始之前,胜负就已经昭然若揭了。”弗兰克的语速很快,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继续往下说:
  “1790年12月,在俄国与土耳其之间进行的伊兹梅尔城市攻防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土耳其在多瑙河下游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塞,伊兹梅尔壁垒森严,城墙壁立,壕沟环绕,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被誉为多瑙河最坚固的堡垒。
  驻守伊兹梅尔要塞的土军共有3.5万人,装备有300门火炮。俄军攻城兵力为3.1万名步骑兵、600门火炮和200余艘小型舰艇。
  从1790年10月~11月,俄军连续发动了数次进攻,均告失败。俄军统帅总部因此走马灯似地换了好几名将军。后来,苏沃洛夫将军临危受命,他制定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用十天的时间,一次性攻占伊兹梅尔。计划一出,整个俄军指挥部大为震撼。
  苏沃洛夫告诉所有的俄军将领和士兵:如果我们采用的进攻战术不对,即使再用2个月也拿不下伊兹梅尔。如果战术得当,只用一次就可以拿下伊兹梅尔。
  在经过八天的准备后,苏沃洛夫给伊兹梅尔城卫戍司令送去一封劝降信,告诉他:如果24小时后还不投降,俄军就会发动进攻,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伊城守将艾多斯-穆罕默德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回信中傲慢地说道:‘天可以塌,多瑙河水可以倒流,但伊兹梅尔决不投降!’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2)
  可是,一天后,在苏沃洛夫的部署下,俄军就占领了固若金汤的伊兹梅尔。土耳其军队全军覆没,仅有1名士兵逃出了城堡,游过了多瑙河,将伊兹梅尔失陷的消息带给了土耳其苏丹,但却被恼羞成怒的苏丹下令斩首。
  其实,在苏沃洛夫看来,没有比伊兹梅尔更坚固的堡垒,也没有比伊兹梅尔更激烈的抵抗,而俄军取胜的关键就在于他在战争开始前的内部军事会议上,就确定了‘绝对保证第一次就攻下的指导方针’。在这项作战思想的引导下,俄军准备得周密细致。战斗中,各纵队同时突击,行动高度协调一致。用苏沃洛夫自己的话说,‘当我们确定一定要第一次就拿下敌人的要塞时,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拿下它的方法。而且,第一次就拿下是我一生中最划算的一次买卖。我们只付出了一次的成本。’”
  弗兰克几乎是一口气把这个故事讲完了。
  “那么,苏沃洛夫将军是怎样做到第一次就完成任务的呢?”保罗并不给他喘息的时间,紧接着问道。
  “当时,俄军攻击部队大部分是骑兵,并不适合攻城作战。土耳其军队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而且有坚固的堡垒。对俄军来说,要打下这个堡垒是相当艰难的。但是苏沃洛夫却并没有知难而退,他有一套独特的做事哲学和方法。首先,他立即着手组织俄军进行强攻训练。在训练中,力图使每个军人都‘明了自己如何机动’。在预备队的指挥上,实行了集中使用和各纵队指挥官独立指挥相结合的方式。
  他仿照伊兹梅尔堡的样子在城堡附近的布斯罗克镇建造了一个跟伊兹梅尔几乎一模一样的土围。每天夜里让士兵一批接一批练习攻城动作,并下令在短时间内就制造出填塞壕沟的用具以及攀登城墙用的梯子。苏沃洛夫白天则亲自带领士兵练习白刃战。苏沃洛夫鼓励士兵说:‘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同时,为了迷惑土耳其军队,俄军表面上看起来仍在进行着长期围困准备。
  苏沃洛夫将指挥部设在伊兹梅尔附近的特鲁巴耶夫高地,并在这里完成了与攻城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对作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并为官兵制定了专门的作战手册。其内容包括攻城作战及城内作战规则。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3)
  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是:把地面部队编成三个集团,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主攻方向指向防御较薄弱的南面,苏沃洛夫在该方向上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经过八天的准备,一切就绪。苏沃洛夫召开了一次战前军事动员大会,在会上他立下誓言:‘俄国军队已经两度攻到伊兹梅尔城下,但又两度退却。现在我们第三次来到这里,绝不能无功而返,我决心夺取这个堡垒,倘若不成功便死在堡垒之下!’到会的官兵皆热烈响应,全军士气大振,俄军最终大获全胜!”
  弗兰克这段话讲得酣畅淋漓,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神情颇为得意。
  “伊兹梅尔大战使苏沃洛夫一战成名,在世界军事史上流芳百世。此役,他便充分运用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零缺陷”博士总结道。
  “在此之前,俄军数度换帅,却久攻不下,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伊兹梅尔可以一次攻下。而苏沃洛夫却坚定地认为:我完全可以一次就完成任务。为此,他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行动步骤。”说着他把以下内容写在了白板上:
  苏沃洛夫成功法则
  ☆制定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一次做对”的目标计划
  ☆统一精神:引导整个团队形成统一的战斗力
  ☆积极预防: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困难,事先作预防
  ☆管理战役过程:把所有攻城的过程分解,针对每个分解的节点强化士兵训练
  ☆制定作战标准手册:让每一个参战士兵了解自己的作战内容以及整个部队的作战计划
  ☆追求结果:一定要打败敌人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4)
  “而且,战争的最终结果也表明‘苏沃洛夫式第一次就做对’所换来的战争的收益。”“零缺陷”博士把一张对比表画在了白板上:
  国家战死被俘战利品战役结果
  俄国艘战船
  245门火炮
  大量装备胜利
  土耳其2人(只有1人逃脱)0失败
  “我们还可以把苏沃洛夫这次的战役与俄军在此战之前的进攻进行比较,同样也可以看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所产生的效果。”博士又在白板上迅速地画了一张对比表:
  进攻次数时间进攻方法伤亡战利品
  之前数次进攻2个月强行进攻20000人1
  本次1次进攻
  8天准备
  1天攻克围困;
  模拟敌方;
  针对性训练4000人30艘战船;
  245门火炮大量装备
  “由此可见,第一次就做对可达到的效果:代价最小、成本最低、时间最少、效率最高。苏沃洛夫并不是一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的自觉执行者,在他一生的很多战役中,也并不是每一场战役都取得了胜利。在他取得胜利的战役中,也不是每次都能够第一次就做对。但他却是一个深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之道并不自觉地去实践的人。在关键时刻,他知道如何有效地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如何去做对,用今天管理学的术语来讲,他知道如何‘确定目标、管理过程并产生结果’。他把‘做对的事情’作为一生戎马生涯中最优先的军事法则,也正因为这样,他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博士最后总结道。
  这时,强烈的光线透过落地窗,从博士身后照射进来。在弗兰克、保罗和罗琳看来,博士向他们所传达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理论与太阳一样熠熠生辉。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去了无比崇敬的目光,心灵深处的那种震撼也越发强烈了!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克劳士比大师的发现(1)
  克劳士比大师的发现
  “博士,您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您的导师克劳士比先生,并把他看做对您一生影响最大的人,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克劳士比先生是如何发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个伟大而神奇的法则的?”保罗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零缺陷”博士再次将目光转向窗外,蔚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他的眼睛里闪动着点点泪花,仿佛看到了天堂里的克劳士比先生正向他微笑,又仿佛回到了奥兰多,回到了那个温馨舒适的客厅。在那个和今天一样阳光明媚的午后,窗台上的雏菊开得正艳,引来彩蝶飞舞,咖啡的馨香飘满整个房间,满头银发的克劳士比先生,向他们传授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生命法则……
  “其实,保罗的这个问题,多年前我和我的同学也曾经问过克劳士比先生。好吧,那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克劳士比先生的故事。”“零缺陷”博士满含着对恩师的敬意,说道:
  “克劳士比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医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投身制造业,在位于印第安那州里士满市克罗斯莱公司质量控制部担任初级技术员、质量工程师,负责检查厂里生产的用于军用飞机上的各种装置的质量。
  在工作中,他发现,大家虽然总是一天到晚忙得喘不过气来,但成效甚微。克劳士比先生是一个善于从事物本质思考问题的人,他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绝对是有原因的。于是,他开始用医生的眼光来审视这件事。
  在医生的眼里,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只是一颗螺丝钉、一个零部件。因此,他们所思考的是如何去预防问题的产生。结果让克劳士比先生非常吃惊:在他所服务的企业里,甚至整个制造业都遵循着一种所谓‘质量控制’的原则,这种原则的核心理念不外乎:
  ☆在任何过程中,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努力把所有的事情一次都做对的话,公司是会破产的。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克劳士比大师的发现(2)
  ☆工人们需要控制,需要不断的监督。
  ☆不要相信生产人员会把事情做对。
  ☆管理层并不重视质量控制工作。
  在克劳士比先生看来,这种‘质量控制’,无异于把‘人死后的解剖验尸’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另外,大家虽然都在谈论统计学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却从来没有被真正地应用。人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处理问题和纠正错误上。人们虽然每天都觉得自己干得不错,但实际上他们却是每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却没有人放在心上。
  试想,一个医生,他会允许将纱布遗忘在病人的肚子里,然后去做统计分析,并进行修补吗?这岂不是荒唐至极?可人们为什么还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质量工作’呢?难道我们必须如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s判断数组是否为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