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大家新老手咋玩精准扶贫领导小组 推算组60漏洞?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06|回复: 7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80积分14204精华0UID2523192帖子金钱18461 威望0
Lv.8, 积分 14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6 积分
UID2523192帖子威望0 多玩草88 草
1:今天下午公测了,准备开始玩剑灵了,然后想选择比较火的区,哪个老玩家可以告诉我比较火的是哪几个区呢(电信的,网通不考虑)
2:准备玩剑士,毕竟以前自己都是玩近战的,剑士有什么初期准备知识吗
3:由于本人电脑经过管家检测是1档配置。。所以感觉应该是完全不可能全效运行剑灵的,应该怎么设置剑灵的配置才能吻合我的一档配置
4:最后,打算注册个新号,因为可以领QQ礼包。。老号是不是新的礼包都不能领?
PS:最后谢谢内测老玩家的指点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80积分14204精华0UID2523192帖子金钱18461 威望0
Lv.8, 积分 14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6 积分
UID2523192帖子威望0 多玩草88 草
没人回答吗,回答下啊。。。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617精华0UID8427994帖子金钱1791 威望0
Lv.5, 积分 16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3 积分
UID8427994帖子威望0 多玩草183 草
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 剑灵里有个最低设置 你点一下就OK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80积分14204精华0UID2523192帖子金钱18461 威望0
Lv.8, 积分 14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96 积分
UID2523192帖子威望0 多玩草88 草
布鲁斯特豪宁 发表于
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 剑灵里有个最低设置 你点一下就OK了
最低设置在哪里,我不知道。。。。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40积分977精华0UID帖子金钱3011 威望0
Lv.4, 积分 9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354 草
发表自UC浏览器
第一,开服进老区你会后悔的。
第二,剑士自己玩玩也就熟了,反正天赋无限洗。
第三,没配置图说个毛
第四,没必要为那些新帐号材料领的礼包重新申号,那些东西加起来不到5块钱。当然,前期16前不能交易还是挺有帮助的
Mk一直是Mk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70积分9717精华0UID帖子金钱50071 威望0
Lv.7, 积分 97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80 草
<font color="#84986 发表于
没人回答吗,回答下啊。。。
1、电信一二区,人太多了,要排队,不是会员慎入,排一下午的节奏。
2剑士容易上手,游戏里会有逐步教程的,不用担心。
3、给你个网址
4、QQ礼包不大清楚,貌似活动太多了,可看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617精华0UID8427994帖子金钱1791 威望0
Lv.5, 积分 16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3 积分
UID8427994帖子威望0 多玩草183 草
<font color="#84986 发表于
最低设置在哪里,我不知道。。。。
你可以找剑灵帮帮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积分157精华0UID帖子金钱724 威望0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游戏自己琢磨才有意思。游戏本身有帮助,没事多看帖子学习别人的有点,玩个力士吧,无脑型刷怪都支持。好混。等对游戏有了一定认知,再选高操作直接,刺客,剑士,什么的。
见过肉的,没见过这么肉的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腾讯研究之:从腾讯问问的推出看腾讯面临的竞争压力
腾讯微博客的核心竞争力
日 星期四 下午 05:06
马化腾是下定决心要整个微博客了,于是乎腾讯微博客(t.qq.com)已经正式上线,但还没有完全开放。
马化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手上的几亿QQ用户:
毫无疑问,腾讯微博客帐号和你的QQ帐号使用同样的用户名密码,联想一下网易微博竟然还要邀请码……所以,用户注册体验上腾讯几乎无人可比(你还没有QQ?不可能吧),当然,如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搞个微博客那可能和腾讯还有得一拼,他们可以支持手机号或座机号码直接登陆。
毫无疑问,腾讯微博客将支持且仅支持从QQ发布消息到它的微博上——这是什么概念?无论PC还是手机,腾讯都已经有成熟的客户端QQ程序(有哪个聊天软件或微博客程序的手机客户端可以和腾讯比?)由于得不到伟大的马化腾家小企鹅的支持,新浪和网易的未来是暗淡的,相比之下,如果中国移动出个微博起码还有飞信……
当新浪还在扯淡他的“名人集团”时,这些名人已经让腾讯给“被微博”了……什么意思?中国名人没有QQ,你信不信?起码你说得出名字的中国名人都有QQ!只要有QQ的,腾讯就给你强制开通微博服务,强制把你的QQ签名、QQ空间日志这些发布到你的微博客上,也许将来好多名人都还没听说有腾讯微博客这个东西,就已经在腾讯微博上进入关注度TOP100了……
腾讯的关键字过滤系统恐怕也是其它几家难以企及的!无论QQ昵称、签名、聊天内容,其关键字自动过滤已经堪称完美了,同理可推将来腾讯微博极有可能将是最合政府心意的一家。
当人人都用上腾讯微博客的一天,也就是网络信息垄断集团盛宴开幕的那一天!
我不可能去使用腾讯微博客,正如我不可能使用它的“XX空间”一样,相信类似于我,希望对自己的言论有完全控制力的人不在少数(君不见最近大批博客主机“出国”的胜况何等空前!),对于信息垄断的反感,使我们从来不喜欢把自己的东西交给像腾讯这样的公司。
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是无法抵抗上亿QQ用户的热情的,也不可能对每一个QQ用户详细讲解什么是开源,什么是信息垄断的恐怖。那就让我们静静期待那一天吧!
ps:腾讯真的有必要出一个微博客吗?就算出了,和网易、新浪这些被和谐过的又有什么区别?更搞笑的是,我怀疑马总的团队是抄袭成瘾了,不管它什么服务,只要国外有的新款,我们都搞一搞,大不了撤了,还能解决中国劳动力过剩!但是,其实QQ本身已经超越任何的微博客了:它有服务器,有客户端,所缺少的,仅仅是一个对聊天纪录的权限管理:比如将你的某条QQ发言标记为“任何人可查看”,那么大家就可以在“公共频道”里搜索出你的发言……这不已经是微博客了么?还需要去单独开一个微博客么?就晓得抄、抄、抄!总有一天腾讯会醒悟,到时这个所谓的腾讯微博客也会关门大吉,QQ现在有用户有平台,只差深度的发掘,发掘新的玩法而已,但我们的马氏团队似乎对“创新”的理解就是抢先仿制国内没有的国外产品。
ps2:从淘宝、QQ这些服务之后,你还听说过大陆本土的任何新的,有创意的IT新强人么?几乎10年里,我们已经没有再看到新的马化腾,陈天桥,马云……同时你需要知道,facebook创立于2004年,youtobe创立于2005年,twitter创立于2006年!都是五年内的“小学生”!而它们已经是影响力不亚于Google的世界级IT品牌(不要告诉我你还没听说过这些名字,那只能证明你的在线阅历太浅)。
按照大陆目前的网络管制情况,我可以保证,二十年内大陆也不会有IT创新了,不信?咱们走着瞧。
ps3:当然,话不能说绝了,我说的创新是“规范市场”的创新,如果包括“非规范”市场,中国将来肯定有创新:那就是“翻墙”技术的不断创新,我甚至可以说,这个领域绝对是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热点,攻坚难点。这个领域一定会诞生不亚于google的强大领袖,为什么?有矛必有盾,我们有最强大的“盾”,必然能练就出最厉害的“矛”!
腾讯研究之一:从腾讯问问的推出看腾讯面临的竞争压力
日 星期四 下午 05:08
腾讯“问问”上线有一段时间了,但目前还没正式对外推广。除了从前段时间腾讯低价收购问问的域名,让域名所有者倍感吃亏外(只卖了8W块,看来腾讯还真知道如何省钱,腾讯是派一个自然人去接洽域名的,域名所有者并不知情),炒得最凶狠的莫过于腾讯与百度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了。
腾讯问问确实直指百度的重点产品百度知道,而且腾讯问问准备了专门的域名(),而现在该域名又转向搜搜()的二级域名(),可以看出,腾讯的意图非常明显,曾经互不搭边的两大巨头终于开始了第一次正面的交锋。
腾讯搜搜的推出有一段时间,而且目前居于搜索业内第四的位置,仅次于百度、Google、3721,最重要的是搜搜并没有做什么推广,但搜搜还不是定位于百度的竞争对手,而此次问问的推出之所以被如此重点炒作,是缘于百度知道的成功。
百度之前一直做技术提供者的角色,为新浪、搜狐提供搜索技术,靠这些微薄收入支持。在后来才转向自营。然而百度的红起来、火起来除了百度的MP3搜索外,最大的因素是百度知道和贴吧。众所周知的05年的超女比赛,百度贴吧为超女贡献了最大的声援力量,而超女亦为百度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此之后我们紧接着看到了百度的上市,看到了百度股价的飙升,看到了百度一系列大规模的研发计划,看到了百度大批量地招兵买马,这一切,都与当初的那些息息相关。
贴吧和知道对于百度如此重要,因此,腾讯有了问问和搜吧。
问题的敏感就在于此,腾讯依托巨大的用户量,而且是无须登录的用户,自然而然地使用问问和搜吧而无须注册!再加上依托即时通信软件QQ的便利性,这一切顺理成章地让百度感到巨大压力,也让社会舆论倍感兴趣,腾讯这个巨头向某个领域发力,某个领域的运营者立刻感到有压力,这话不假,连百度都要掉一身冷汗。
腾讯和百度已经是硬对硬了。如果没有了知道和贴吧,百度的用户粘性将大大减少;如果没有MP3搜索,百度的搜索流量即可要大幅下跌。而这些,腾讯利用其自身的巨大优势:用户、客户端软件,不仅挤入百度的传统搜索领域(搜搜、博客搜索、新闻搜索、音乐搜索),更是把百度的产品线全线做上去(问问、搜吧、Q吧、书签、播客、博客以及百度尚未进入的叨客(滔滔,叨客是一个通过各种终端记录自己日常只言片语到网络进行分享的一个平台,这些全部是与用户相关的产品),而百度却没有客户端对抗腾讯,这让百度感到寒意倍添。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挟注册用户之威,临百度之城门,如何战,如何守,对百度都是一个考验。
我不得不佩服腾讯的创新中心。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创新中心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就是以上产品,诸如:问问、搜搜、搜吧、Q吧、书签、播客、叨客等等,我们依然可以预计腾讯的下一个产品不会脱离腾讯的总体策略:借鉴——借鉴比较成熟,借鉴已被先烈进行了启蒙开发的应用。这让腾讯感到倍感兴奋,因为得来全不费工夫,因为自己不用进行用户教育了用户便马上可以开始很顺利地上手,用户可以很顺利地利用QQ客户端完成不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转换。若不是由于创新中心推出了“滔滔”,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饭否()”,什么是“叨客”——创新中心确实很伟大!
百度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不像那些小公司只有一味的惧怕,从博弈的角度讲,百度一定会迎战腾讯,双方的最佳策略都是“战”,所以业界对于此战预期是明显的。百度面临的最佳策略是:“战”。不战,百度会丧失更多收益,“战”虽然百度会消耗许多资源,但比起“不战”的损失来说还是要少的;而腾讯也“战”,是因为腾讯的最佳策略是“战”,不战,腾讯会面临着百度的逐步蚕食而自己无法进入百度的壁垒,“不战”的隐性损失比起“战”所消耗的资源以及未来可以预计的收益来说还是小得多的,所以,腾讯也会“战”。一场大战将是不可避免的,大战对双方是有损的,但对用户来说是有利的——用户可以享受到竞争带来的各种好处。
业界对于这两个互联网巨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都倍感兴奋。当今互联网行业内已经形成几大巨头:腾讯系、百度系、阿里系、盛大系、网易系、新浪系、搜狐系、TOM系,以及新晋的分众系,这几大巨头各有优势业务,占据着优势行业资源,对于行业的影响巨大。此次腾讯不再是与赛我、博客中国之类不入流的竞争,此次挑战的是行业巨头,与之前挑战淘宝是一样的。那么腾讯会在这样的竞争中得到什么呢?
其实,我相信腾讯会有所作为,但我判断腾讯会在这样的战役中不断消耗元气,而不会取得战果,因而,“借鉴”成了腾讯避免消耗过多的救命稻草。行业巨头哪是小头目那样容易摆平的?淘宝容易搞定吗?不容易。腾讯挟巨大的用户优势进入C2C领域却被淘宝甩得越来越开,对于腾讯来说,就犯难了,是继续还是停止?腾讯的最佳策略仍然是继续。为什么,如果不继续,任由淘宝继续扩大优势,那么淘宝必然会构筑竞争壁垒,不仅小公司进不来,腾讯也进不来;那么,如果腾讯不进入百度的领域会怎样?腾讯是进入还是不进?腾讯的最佳策略是进入,为什么?如果不进入,任由百度继续扩大优势,那么百度必然会构筑竞争壁垒,还是小公司进不来,腾讯也进不来。
作为腾讯自身来说,为什么要进入这么多的领域呢(除了自己的个人增值业务领域外,进入的有门户领域、搜索领域、拍卖领域、网游领域、Web2.0领域、无线增值领域)?这与腾讯的战略目标有关,更与即时通信的特点有关。
即时通信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与人相关,人决定了即时通信的未来,这决定了一切!
看一看其他的巨头,他们的业务里,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只有阿里系和盛大系,其余的,用户只是作为人的影子在为他们作贡献,而腾讯、盛大、阿里、Tom却是人直接对他们作出贡献,因而其业务方向产生了重大分歧。百度系、新浪系、搜狐系、网易系拼命想进入腾讯的方向,让用户贡献更多的收入;而腾讯系却一直谋求提升人的直接贡献的时候增加影子贡献。所以,我们看到了腾讯进军门户领域、进军搜索领域。而腾讯谋求影子收入的贡献需要留住用户,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这也是腾讯防止用户流失的一个策略,更是腾讯建立壁垒的一个策略,因而马化腾要提出“在线生活”的概念,巩固腾讯的地位。把人留住了,就好圈住人赚钱,各种增值应用的开发才有意义。
但我们却可以看到,腾讯的任何一个产品均是带有“借鉴”的影子?为什么?
腾讯当前的策略虽然是令人诟病的,这种策略主要偏重的一个原则是:防守,即使腾讯进入这么多领域,他依然只是在以攻为守,不断巩固自己——从腾讯从来就不出带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就可以看出这种策略的防守性。但对于腾讯自己来说,这却是一个相当恰当的策略——在大家彼此相当的情况下攻不是时候。
腾讯虽然市值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大,虽然收入最高,但我们要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腾讯只是小孩子。腾讯未必只是想成为中国第一,腾讯之所以低调,不是因为腾讯没有值得骄傲的东西,而是因为腾讯从全球角度来说,竞争力是偏弱的,就连其王牌即时通信QQ,在全球都只位居第三;腾讯的产品不仅受到Google、Yahoo、MSN等的威胁,还不断受到国内同行的挑战,腾讯不铺开产品线和其他竞争者竞争,到了其他竞争者形成壁垒的时候,腾讯必须花费更大的精力和金钱投入进去才能取得前期较少精力和金钱的收益,因此晚进入不如早进入,早进入不如就进入,腾讯更需要防止其他人建立壁垒反过来威胁自己。从这个角度看,腾讯的战略目光是长远的,小马伏枥,志在千里。与国外同行的竞争,对于不在同一个起跑线的中国小弟来说,还略显沉重,因而腾讯低调低调再低调。可以说,腾讯并没有因为当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这点相当不容易——换了谁做到第一都容易犯忘乎所以的毛病。
但腾讯的战线铺得太开,腾讯维持这些已有的战线已经相当不容易,如果还投入巨大精力去做更为复杂的从未有过的产品开发,做试验田,这对腾讯来说有些勉为其难,那样做就是真正的忘乎所以——新产品没做出来,结果后院被烧了,就会前后都没有路可走。腾讯只能用较小精力去换取更大的收益,维持原始积累的增加,以保证在将来一定的时候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真正产品创新,因而,当前来说,腾讯“借鉴”的策略对腾讯来说是最优的。这能保证腾讯防止其他竞争者在后院放火的同时,阻止竞争者形成壁垒,达到牵制的目的。
然而,与国外老大们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不是靠换换界面、玩点花样就能竞争到第一的。腾讯应该深深知道,腾讯身上所流淌的每一滴血,都来自别人。所以,就腾讯自身认识来说,应该对创新是非常有重视的,而且骨子里想的就是创新,从来都在梦寐以求——只是目前的现实还不允许!马化腾的边跟进边慢慢进行创新积累的策略体现了南方人的精明之处与远大理想——腾讯会让人害怕。
我相信,腾讯在内部一定在研究如何应对来自微软MSN的挑战,如何应对未来Google可能的竞争,如何应对Yahoo这只优雅老虎之眈眈,还要考虑阿里巴巴的运动轨迹,还要计算百度的加速度,还要估量网易可能有什么暗流,腾讯的四处都潜伏着敌人,腾讯应接不暇。
互联网是一个特殊领域,互联网是通的,再多形式的服务,都离不开的是人和内容,人和内容都是可以流动的。任何一家公司能提供的服务,都可能由其他从未提供过此类服务的公司来提供,用户都存在转化的可能性——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户。
所以,表面上QQ与MSN的互联互通问题已经冷寂多时,然而暗战却一定从未停止,腾讯在研究MSN的策略,MSN也一定在想办法让腾讯疯狂。从我面试腾讯回答QQ与MSN互联互通的问题的那刻起,我便明白了腾讯低调的所有理由以及“借鉴”的全部原因。
腾讯的问问实在不是新鲜的东西,但放到腾讯上的效应却与放到其他地方的效应完全不同。
一个事实就是,同样是模仿,腾讯可以拿一只团队,花半年的时间去研发一个与百度完全一样的“问问”;而当初我负责研发管理的“搜果Soresult”,同样是模仿百度知道,却只要了一个刚结束培训的程序员、一个页面制作人员和15天的时间,我们的功能和体验相较“问问”而言更好,有诸多的创新之处,如融合了百度贴吧功能;同样是模仿,腾讯还没放出来就让大家炒得沸沸扬扬,而我们当时搜果出来的时候虽然也是在热烈的庆祝之中度过的,但却只有我们自己的声音。
尤记得当初项目结束开项目总结会,我说:“搜果网是志忠毕业后进入公司,所做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然而,在项目周期内,志忠非常完美地完成了,同时志忠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非常感谢志忠为这个项目的如期完成所付出的努力!”
那时候,我觉得我们非常伟大——我们用极少的投入做到了大公司花费巨大代价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
那时候的四周,是多么的安静,我也能感觉到四周是安静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厮杀。
我想,在大公司恶战的时候,小公司之所以能有机会,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吧。
腾讯研究之二:从MSN的高调主动互通看腾讯竞争的策略
日 星期四 下午 05:08
其实MSN假意惺惺与QQ互联互通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自MSN与雅虎通互联互通以后到现在,互联网界经历了几个重要的事件。
第一:台湾海峡地震。这一震其实于大陆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损失,但对于大陆与海外的通讯来说,却无疑是一个噩耗。中国出口的海缆被震断,中国与欧美地区的联系均被中断,我们那时候还贴出告示:由于地震影响,我们提供的服务可能受到影响(我们公司的部分服务器在香港)。受影响的不止我们,还有MSN。整个MSN已经无法登录,一直延续了很久的时间,据统计地震的第一天,QQ就增加了几十万的在线用户数。这下腾讯是乐开了花,天助腾讯也。
第二:罗川离职了。罗川离开了MSN,这事情其实也不是太大的事,但是却是MSN中国一个阶段努力的结束。这个阶段里,MSN获得了一些成功,但整体来说,还是稍微有些欠缺。罗川带有遗憾地走了,来到了MySpace。接下来MSN将如何走,一直是业界所关注的。
第三:最近这段时间,爆出了QQ同时在线用户增长到了3000万,比去年2000万足足增长了50%,同时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79%,而MSN下降到了13%,两者相差整整66%,这无疑让中国人欢欣鼓舞。似乎MSN已经被逼到了死角。
确实值得高兴的。腾讯能守住第一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能继续拉大距离则更是了不起的,在这里要表扬腾讯一个,为中国争了气。其实你看看MSN,已经在或多或少地向QQ靠拢了,无论从界面还是从功能上,这些都已透漏着MSN已经开始承认QQ的地位了。
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当然知道明争暗斗是不会停止的,我们无法获知他们之间是怎么明争暗斗的,只能猜测。但是,我们从MSN此前高调进行互联互通,拉拢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即时通信运营商形成互通阵营来看,MSN确实不是盏省油的灯。
MSN的确非常聪明老到,MSN就是不直接跟你腾讯争用户,他高打“白领”与“精英”牌,让腾讯辛苦培养的即时通信用户源源不断流入到MSN上去。相信参加了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之前从来就不知道MSN是什么,而一旦工作了,立刻会有一个MSN帐号,腾讯会不心疼么?依靠广大小兄弟们今天一角明天一块累积起来的腾讯,明白工作后的人具有更大的附加价值,明白MSN在实施QQ用户分流计划,可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们的明争暗斗,叫博弈。什么叫博弈呢?那就是你揣摩他的心理,他揣摩你的心理,他猜你会怎么做,你猜他要干嘛,然后,他根据他猜的开展行动,你根据你猜的进行运作。说白了,这就叫做商业竞争,好像猜斯芬克斯谜去闯迷宫一样。其实,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都仅限于猜测,只不过,说高级一点,这是博弈。
那么MSN为什么要这么做呢?MSN在中国其实很弱小的,当然了,他的后台挺硬朗的,这使得MSN说起话来也腰杆直了不少,面对QQ这样的对手,也可以笑眯眯地说,我们欢迎您加入到互联互通的行列,互联互通是真正为网民谋求利益的。MSN因为弱小,因为其有野心,所以,他谄媚地向腾讯笑了笑。
MSN假意惺惺地谄媚倒还好了,是人都看清了他的面目。但腾讯的不声不响却没有几个人是懂的。腾讯为什么这么做呢?腾讯在做什么?我们以腾讯的常规思路来理解,腾讯只是一直奉行低调行事的策略,不张扬而已。QQ占着第一的位子,与MSN距离那么大,你把你们MSN、Yahoo、阿里旺旺、UC、泡泡全部加起来也还没有腾讯一半的用户多,所以,腾讯懒得跟MSN去理论什么,就当MSN是个小孩子,任性地跟大人冲了一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不太计较。那么,腾讯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而这样做的吗?
依我看来,腾讯的低调,绝对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在竞争策略上,腾讯表现出了严重的缺失。
事实上,我们不应当去看市场份额,不应当去看用户数量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想当年网景是多么的牛气冲天,占据浏览器绝大部分市场,让微软都感到压力重重,可是网景太孩子气地认为就此可以告别微软了,于是张扬了好久,可是最终,好景不长,落得个惨淡收场。这就是老手与新手的区别。所以,我们千万别拿市场份额说事儿,今天的亿万富翁明天都说不定在某个街头讨饭,这事情并不少见。
腾讯今天占据了中国80%的市场份额,腾讯就永远会有80%吗?当然了,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力挺腾讯,支持腾讯扛起大旗与MSN竞争。但是腾讯,却是悲观主义者。腾讯也许研究过许多极盛而衰的故事,对于这样的事情,唯恐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碰到这样的情况便是左三思,右三思了。
然而,腾讯三思又三思,硬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来,只能委婉地说:“现在互联互通还不是时候。”这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腾讯还没有想出好办法,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来应对MSN的绵里藏针。
腾讯做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了。在中国移动要求腾讯与飞信互联互通上,腾讯也同样是显得极不情愿然后同中国移动合作了,飞信是弱者,但后台老板是强者,因此,腾讯没吭声地接受了中国移动的建议;而这次MSN的软钉子,同样是这样的情况,MSN是弱者,但后台老板是微软,怎么着?腾讯你来不来跟微软试一试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腾讯一时是没辙了。他吸取了网景的教训,一点都不张狂,甚至有些沉闷。而心里在想:我该怎么办?总得要给大家一个说法啊,毕竟我腾讯还是中国的老大啊?你MSN怎么能这样呢?不过怨也没有用,MSN不吃这一套,腾讯再委婉地表达对MSN的抗议都无济于事。
腾讯就这样在默默之中被孤立了。趋于利益而团结在一起的MSN阵营开始一致对抗腾讯,这情形让我想起战国时代的六国合纵抗秦来,有那么一点相似。然而腾讯在这样的纷争中,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领袖的风范来,真的让人大跌眼镜。腾讯,自己将自己孤立开来,虽然他有着天量的用户数量,但从这时候开始,舆论显然开始对腾讯不利起来。
舆论果然指责腾讯搞垄断起来。虽然也分不清这是MSN的帮办说的还是真正的愤青说的,反正就是指责。腾讯依然也不多说,还是那句万金油一般的措辞:“现在互联互通还不是时候。”这多少有些打击了指责腾讯的人了。人家本来雄心万丈要狠狠批一下腾讯,结果搞得没一点脾气,人家死活不说话,你拿他有什么办法呢?
腾讯一副视万事如无事的姿态,活活浇灭了这些人的闷头大火。那么,腾讯是要通呢?还是不要通呢?
谁也不知道,即使腾讯自己,也不知道。
腾讯心里没谱啊,若是互通了,MSN不就捡便宜了吗?那不正中MSN下怀?MSN到时候可能连说声谢谢都会要堆两堆肉,那可能会比较难看。若是不互联互通呢?怎么样?也不知道。反正我现在是中国第一,我通还是不通,由我说了算,权且走一步算一步,我还可以留下点时间思考思考,也许可以想出某个好办法来。
舆论称的“互联互通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硬是被MSN生生给表演得活灵活现,矛头直指最盈利的腾讯。微软当然知道自己胜算比较大,人家微软拿一个亏钱的部门跟腾讯斗,都显得那么神气十足,MSN只是微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但QQ却是腾讯生存的全部,这种搏击,不得不令人害怕,而且不断回想起网景来。
于是腾讯一直处于言论的下风。幸好后来出了第三条消息说腾讯与MSN拉大距离,否则,腾讯又要痛心:我的策略失效了。然而,我已经强调过,用户数不是根本问题。
那个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腾讯在此争斗当中表现出的策略是什么?
看不清是什么策略或高招,也许腾讯在沉默的背后,正在加紧研究如何应对MSN,他可能一声不吭,直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MSN还没反应过来;但也有可能,出于无奈,腾讯作出跟中国移动一样的选择。
只是我想,沉默是否是腾讯最好的选择呢?
完全不应该。
腾讯是中国市场的领先者,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有盈利模式的IM企业,那么IM的互联互通标准,你MSN一声不吭地就把QQ给带下水了啊?腾讯吭都不吭一声,默然地说不是时候。似乎有些不太靠谱。多少来说,MSN的那个方案是否合理都值得商榷,腾讯怎么就默认了MSN的方案了呢?这实在是欠考虑的事情。
腾讯如此地被动与其市场地位一点都不相符,倒是看起来MSN更像是老大,对腾讯是颐指气使的,而腾讯呢,也比较乖,不哭不闹,只是发点小牢骚,十足的窝囊。不像盛大陈天桥气势贯虹,不像阿里巴巴马云拉起望远镜都看不到竞争对手,总之就是缺乏领袖气质。
MSN与QQ通也好,不通也好,按照MSN的方案来说,对腾讯肯定是没有好处的;腾讯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都会中MSN的下怀,答应了腾讯损失利益,不答应损失名声。现在阴险狠辣的MSN达到了目的,就不知腾讯是否吸取了这个教训。
而腾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除了答应与不答应之外,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腾讯反过来提出有利于自己的标准,邀MSN等一众人等来互联互通,这样既使腾讯不至于陷入到一种困境中左右都是亏,又使腾讯把握主动权,使竞争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不仅捍卫自己的利益,更捍卫自己的尊严,这样MSN答应与不答应都于他不利了,吃亏的最终是MSN。搬起石头来想砸腾讯,却被腾讯用太极挡回去砸了自己的脚。
腾讯缺失的是竞争策略,而这却是所有中国企业在商业竞争上表现不成熟的一个微小缩影。
腾讯,你何时能更加成熟起来呢?
腾讯研究之四:从Q-zone的升级看腾讯的战略布局
日 星期四 下午 05:11
我们注意到,腾讯最近发布的“大品牌,大回响”战略,宣布要提升品牌影响力,要提升品牌广告的收入。那么腾讯的着力点在哪里呢?
腾讯的定位十分鲜明,QQ以及QQ.com的用户群体集中在10几岁到20几岁的年轻人,这群人是一群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将是将来的消费的主力,因此,在腾讯上进行品牌广告的是一些时尚类或消费类的产品公司,这类公司产品的重点针对对象正是这批人,而且这类公司着眼于长久,进行品牌忠诚度培养,因此他们愿意到腾讯进行投资。
那么,腾讯是怎样具体实施“大品牌,大回响”战略的呢?
我们关注到QQ门户的变化其实不大,似乎看不到腾讯的具体实施。对,门户上面是没有多少变化的,要有变化,也顶多是腾讯更多地加强了与大型机构的合作,参与更多的大型富有影响的活动中去,提升了QQ.com的影响力,可能到门户上打广告会要稍微贵了一点;频道方面可能是加强了频道资源的开发利用,或者增加了频道,增加广告投放量,这些我没有具体去考究。
我们看到QQ.com的流量来源比较分散,占据第一的流量源是QQ空间;其他排名靠前的流量来源基本上都带有腾讯网站的鲜明特色:娱乐化。而新浪的流量来源却非常集中,大多数人访问新浪是从输入进入首页开始的,人们心目中是记得新浪的网址的,尽管QQ的域名非常简短易记,但用户并不从此直接进入首页,所以对广告商来说价值不大,因此我们看到了腾讯尽管流量位居第一,但广告收入却远低于新浪和搜狐。
所以,腾讯实施品牌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QQ空间,强化QQ空间对流量的贡献,对直接提升QQ.com的流量具有明显作用,对提高品牌广告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基于QQ用户的特点和QQ空间的用户特点,腾讯此次升级当中增加了在制作网站当中非常简单,但对于腾讯营收却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链接:社区、博客、活动、系统公告。这几个链接直接提供有关QQ空间的资讯内容链接,这几个方面,腾讯作了精心布置,正在大力推进Q-zone的建设力度。这与我之前的预测一致(参见前面SWOT分析中的产品观点)。
可以看出,腾讯在逐步扶持发展QQ.com的同时,正依据实际情况,从QQ空间出发,一方面提升用户的体验,增强QQ空间的粘性,获得稳定的QQ空间用户,提升虚拟物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广告的投放力度,有针对性地投放适合于QQ空间用户的广告(如首期推出的几个品牌博客广告是:名爵汽车、长城显示器、高露洁、芒果网、361°,这几个品牌显然是QQ用户年龄段内可以消费的品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缓解QQ用户由于年龄的增长而造成的虚拟物品消费流失。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腾讯此次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就是Q-zone,也就是我曾经所提到的腾讯的产品战略:IM是工具、博客是中心、邮件是载体、内容是核心。我们已经看到了腾讯在这些方面加大的投入了。
QQ作为客户端软件越来越成为了QQ资讯的一个重要整合平台,在QQ上集成了非常多腾讯的服务,作为QQ服务的一个重要平台,再加上推出新闻和迷你门户,腾讯构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资讯及服务入口,因此QQ除了作为聊天的工具和展示虚拟增值物品的窗口外,也成为了资讯服务的重要工具;
Q-zone作为腾讯的博客,不是一个单纯的文章发布场所,这里附加了腾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虚拟增值服务,为广大QQ用户所喜爱,因此是腾讯的重点业务,在不断加强其功能和改进其体验;同时由于Q-zone对QQ.com流量的非常大的贡献,腾讯将其置为中心是必然的。腾讯在发展个人虚拟增值服务的同时,还在大力发展企业博客,我们在首期Q-zone活动广告里所看到的品牌均是广告商的品牌博客,这方面可以进行广告创收。
那么邮件呢?现阶段我们还看不出腾讯有大的动作,但我们在将来一定会看到。现在腾讯正在逐步改进邮箱,一步步地在财付通、拍拍等服务中提示用户使用QQ邮箱。我们可以想见,QQ邮箱必然会在将来作为基础性的配置,在实现与其他服务商服务共享,不久即可预见的即时通信互联互通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QQ号码不是所有服务商都通用的,但邮件却是全世界都通用的,任何一个邮箱地址都可以发送给任何一个邮箱,邮箱服务作为这样具有优势的服务,势必会得到腾讯的重视。
内容当然是核心,这无须赘言。有好的内容才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腾讯一定会加强内容建设。这从我们目前所得知的信息来看,腾讯已经开始了行动:一方面对于官方内容的建设力度在加大,比如越来越多地参与重大事件的过程,越来越多地与内容供应者合作;另一方面在大力加强社区的建设,比如建立Q吧、建立问问、建立滔滔、建立搜吧、建立QQ
video等等,腾讯在这些方面势必会大力吸引用户参与社区构建,提高社区内容数量和质量。
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QQ的“大品牌,大回响”战略的实施基点了——QQ空间就是其战略实施的基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可以应该能看到腾讯不断强化QQ空间的功能,会不断增强其扩展性,将QQ空间作为个人信息平台的中心节点以及品牌广告的实施终端来强化。
腾讯不断推出基于社区的新产品,不断对QQ空间升级,不断参与大型活动都是这个战略的实施要点。那么,腾讯的战略布局我们也就可以清晰地看得到了:
腾讯将品牌广告、虚拟增值、电子商务、游戏、搜索广告作为了未来收入的五大收入来源,现阶段重点需要提高品牌广告收入,以规避在电子商务、游戏、搜索方面的强劲竞争,同时延缓虚拟增值的衰减周期,以期培养电子商务、游戏、搜索未来的竞争力和进行企业即时通信的投入,形成未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不难看出,我们苛责腾讯的抄袭问题,源自于腾讯电子商务、游戏及搜索方面的受阻,这方面投入大而回报为低;虚拟增值逐步进入衰退的周期,收入将会趋于减缓;而品牌广告是腾讯目前能快速做到的实现营收的业务,而且腾讯也非常善于做运营,所以,腾讯选择了将品牌广告作为其近期的战略重点,而这个战略的实施关键在社区,而社区的关键在于内容,内容源也就将来自以上所说的腾讯新开发的各种抄袭产品了(腾讯已经顾不上大规模投入新产品的开发了,全线作战使得腾讯相当被动)。腾讯实施的“大品牌,大回响”战略为未来实现三位一体(家庭、学校、工作)以及“在线生活”提供保障。
在此,我不想评价此战略的正确性。但从前马化腾说过:“无线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便隐约感觉到腾讯应该是由于开始的贪大求全而后悔莫及了。
在当前阶段,腾讯救火的品牌战略是正确的,但腾讯之前的全线作战的战略却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全线作战”的战略导致腾讯今天必须通过品牌广告来弥补曾经的战略失误。腾讯形成了多少鸡肋业务呢?我们明眼是看不到的,但我们推测得到,腾讯进入电子商务和游戏是绝对冒进了的,而此时的腾讯,已经无力大力投入研发,开展前瞻性研究工作,只能进行快速跟进开发,腾讯的战略一再地变化,显示出腾讯对自己的未来都很是飘忽。
没有一个坚定的战略目标指导腾讯的方向,腾讯,非常危险。
腾讯研究之五:腾讯拍拍被淘宝压制的原因分析
日 星期四 下午 05:12
稍微体验了一下拍拍的功能,其实说来说去,跟淘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多了对QQ的支持,多了QQ面板设置、Q-zone设置等宣传平台的设置功能。这些功能方面的东西大致上没有多少区别,我没有详细去考究了,相信拍拍再怎么做,也不会超出淘宝的框框架架,即使有超出,也不会是富有革命性的变化。我不用当测试员来测试拍拍的功能与淘宝哪个好,因为,早已有非常多的电子购物用户完整地把拍拍与淘宝给测试过了。
拍拍从正式上线到现在,经历了两个对拍拍非常有利的事件。
1、淘宝推出“招财进宝”计划。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拍拍趁机推出了“蚂蚁搬家”计划,趁火打劫了一番,后来演变成了淘宝与拍拍双方的公关了,后来淘宝在公证处的公证下由网民投票决定“招财进宝”的去留,最终淘宝还是比较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拍拍从淘宝的内乱中火中取栗,小获收益。商业上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从这样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拍拍获得了一次发展机会。
2、易趣被Tom并购,进行闭门思过,进行系统改版,将国外服务器转换成国内服务器。易趣经过长达9个月的沉寂,终于在最近推出了新的C2C平台。而这几个月的时间,易趣的份额不断下降,一部分被淘宝蚕食,另外一部分则落入拍拍的腰包,拍拍也获得不少的发展。
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一年半的拍拍,终于在腾讯所认为的庞大QQ粘性用户,有着客户端终端优势的情况下,获得了市场9%的份额。
实际上从调查中以及论坛、博客等地方搜集过来的用户反应来看,淘宝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对淘宝虽然也有不满之词,但多数使用淘宝还是满意的。从商品种类、商品数量、人气度、用户界面、操作便利、信誉评价、交易保障、支付物流、客户服务、商业文化等这些基本的功能上我不想多说什么,拍拍抄得很完美,甚至抄得更好,如果从这上面看淘宝与拍拍,那两者几乎没有太多区别,而拍拍的用户似乎更多,而且有QQ和Q-zone的宣传平台,照理拍拍应该超过淘宝才对。但以上各个方面淘宝都有着高出拍拍很多的好评,因此,淘宝继续地领涨着C2C电子商务,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继续压制拍拍。
那么,业界及我对拍拍非常失望的原因是什么呢?倒不是因为拍拍的份额不够多,而是因为腾讯的气焰过盛,老感觉自己手握重兵的心理,以及不考虑用户需求的事实和运作的结果。
实际上,腾讯之所以会全面铺开业务,之所以会遭遇游戏失败的寒流,之所以会在淘宝面前抬不起头,正是因为腾讯过分自信自己手中的QQ用户,太拿这些用户数当一回事了,以为有了QQ用户就会“插跟扁担都开花”,对,王雷雷是说过这么一句“羡慕”腾讯的话,但腾讯千万不要太当真了,人家恭维的,是贬义词,说的就是拍拍其实就是一根扁担,哪是什么栋梁。
我相信,腾讯在推广拍拍的时候一定没有好好地研究过用户需求,冒失地进来,虽然取得了9%的份额,虽然运营百天即进入世界网站排名500强,但那又说明了什么呢?照易趣的暗淡和腾讯的用户数量以及腾讯那么满满的信心,腾讯今天的情况完全是失败了。我认为,腾讯遭遇如此情况是必然的。
1、腾讯有大量QQ用户是没错的,但这些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腾讯却没有搞清楚。
2、社区与商业区的区别是什么,腾讯没有搞清。
3、商业是什么,腾讯没有搞清。
我来分条陈述拍拍失败被淘宝压制的原因。
1、腾讯QQ用户的关系是强关系!因此腾讯在做QQ秀等增值业务的时候很得心应手,因为QQ用户展示自己的形象给自己的好朋友看,获得朋友的夸赞或羡慕是能满足用户的心理需要的,这种熟悉的人群关系不依靠利益维持,是一种很强的固定关系,这种关系发展下来是非常可靠的人际关系,人们在这种关系下最重要的是取得心理上的满足与需要,因此展示虚拟形象等能满足用户心理需要的增值业务在这种强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很快。然而,电子商务却恰恰是一种弱关系!商务需要靠利益关系维持,在明确的利益之下,做生意是更容易的,商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利益目的,而如果在强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商业行为,则双方利益的满足程度都将降低,卖方可能损失金钱,而买方可能损失情谊,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涉及到商业行为,都会回避这些强关系的干扰,因为弄不好生意不成仁义也不成就会很糟糕。所以,商业行为中,只有做生意做成朋友,而不会有做朋友的生意,这点是决定性的。
体现在QQ中,腾讯认为将拍拍的购物信息显示在面板上会有人感兴趣吗?有,那大多是好奇,但不会是想购买。QQ上要么是很好的同学朋友,要么是随便聊聊的人,要么还有很多陌生的不认识的人,这些人无一会产生购买的想法。同学朋友不会购买,因为一旦购买,就会担心产生后顾之忧,怕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随便聊聊的人不会购买,因为你们平时聊聊天很开心,没有其他想法,但一旦产生购买关系之后,就会由普通朋友关系变成买卖关系,这种买卖关系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所以双方关系可能由于不慎而受到影响,为了规避这样的事情发生,随便聊聊的人也不会产生购买的冲动;陌生人更不会购买,你加了他,这么久了你连话都没跟他说过两句,更不用说买你的东西了。所以,你看,腾讯,你是否做过研究呢?我相信我的判断,一股淘金子的冒进主义冲动了腾讯。
2、什么叫社区,什么叫商业区,我想腾讯也不清不楚。作为一个将要做生意的人,他将会把店子开到哪里?是开到没有什么店子的社区还是开到商业区去?我想,在一般情况下,此人一定会将店子开到商业区,即使租金要贵很多,竞争要大很多。为什么?
其实我们不要认为店子多,竞争多就是坏事,相反,这是好事。
一、店子多,商品多,对购物者的吸引力是增大了的,购物者会选择去商业区购物,而不会选择去社区店购物,因为店子多,购物者可以有所比较,能挑选到自己需要的,因为购物的时候,除了明确的某种东西(比如说要买一罐可乐,你只能买百事可乐或可口可乐,所以社区店通常就以这类明确的产品作为主营产品)外,多数人不会有准确的想法自己到底要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多数买东西都是比出来的;因此,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皮具市场里可以聚集上千家做生意的商户,而他们做的都是皮具生意。你如果要采购皮具,你一定会选择去皮具市场,而即使你身边有一个店子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你也可能不会去买。
二、店子多,人多,去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管是来买东西还是不是来买东西。人有一种乐群心理,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这样热闹,想想为什么闹市区总是市中心商业区?是因为他首先作为中心商业区然后才成为闹市区。有看到过闹市区没有大型商业中心的没?中心商业区天然有一种吸引力,人们即使喜欢在人少的环境中休息,但却会喜欢在人多的环境中购物。商业中心区一定配备了比较完善的购物环境和各种设施。而事实上,还会有很多人,来这里仅仅是想来走走看看,而不想买任何东西。
三、店子多,商家的竞争就会激烈,消费者获得实惠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作为精明的消费者而言,他会选择店子多的地方。货比三家不仅是精明消费者的行为,更是一些人的爱好,这就叫购物。
四、店子多,对外的整体影响就会加大。比如上海南京路,我们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店子,但我们肯定可以推测他那的店子一定比五角场要多,因为南京路成了商业街的代名词;比如深圳华强北,我们买手机应该不会跑到哪个小店里去买吧?我也相信有人开店也绝对不会在社区里开个手机销售店,他绝对会选择开到华强北去,即使华强北做手机生意的可能已经上万户。因为,人们买手机都会第一就想到去华强北。
那么,腾讯所占据了这么多用户的地方叫什么呢?这叫社区。腾讯近期的战略“大品牌,大回响”战略是正确的,加强社区建设是腾讯能做到的;但作为一个商业区,腾讯的社区就不大合适了。不仅淘宝占了先入的优势,拍拍还进行抄袭模仿,更把自己降格了,根本就形不成商业区。淘宝就是一个商业区,有着商业区的鲜明特征,而拍拍的出路只有进行创新,像当初淘宝完美地解决了购物的支付问题,才在免费策略配合下把易趣打得一蹶不振,拍拍的抄袭和模仿只能越来越加强淘宝的中心地位,根本奈何不了淘宝。
3、什么是商业?我估计腾讯只恐怕是不清楚的。
商业不是一群人在这里就可以有商业。商业是带有一个明确目的的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的行为。关键点就是:目的、利益、重新分配。但从腾讯的策略来看,从腾讯过去说免费多长时间、搞什么蚂蚁搬家等等,腾讯仍然是一个初级玩家,对商业不懂。
腾讯能说出拍拍免费的目的是什么?我估计恐怕是说不出。要说也绝对是说淘宝免费啊,易趣因为收费被淘宝击溃之类,所以我们要免费。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认为拍拍不如不运营了,老活在淘宝的阴影下,那多不爽快,还搞出“蚂蚁搬家”这样让人耻笑的趁火打劫的事情来。淘宝现在已经进行品牌店直销了,拍拍还踏步在淘宝今年年初的水准,这样人家更新一下你就改一下,何时才能赶到头啊?遥遥无期的。
为什么免费?第一、用户进行商业活动,来拍拍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无聊,免费的动宾搭配的焦点是费用,基于费用的目的;第二、用户的利益就是尽量少的费用产生尽量多的收益;第三、重新分配的含义就是免费意味着拍拍不参与分配,减少了中间环节损耗。因此,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拍拍进行免费策略是基于商业的目的。
这样来理解拍拍的免费,才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的,否则,拍拍永远是竞争不过淘宝的。因为淘宝懂得要让用户赚钱这个根本目的,因为淘宝懂得他们做的是商业,因为淘宝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而拍拍仍然很肤浅地以为腾讯的用户数量如何如何!拍拍永远是从他自己考虑,可以做过淘宝吗?不可能。
凭什么叫QQ用户去拍拍买卖东西?
真不太好说腾讯。有时候觉得他默不做声是踏实务实,可到头来一看他出来的东西,却相当让人失望。当然了,腾讯自己肯定会认为是务实的,因为这能让腾讯节省大量的费用,获得不少的收益,然而,腾讯的务实就如我在“互联网的务实主义”一文中所指出的,这是主观上的务实,而如果要求得长远发展,需要客观务实,也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但腾讯做的从来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却号称是为了满足亿万用户的需要。
拍拍目前的失败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你说,用户用淘宝用得好好的,你开出一个拍拍来,是满足QQ用户的需要了吗?恐怕未必。淘宝难道就没满足用户购物的需要?QQ用户难道就不会用淘宝?拍拍不过是为了满足腾讯赚钱的欲望而出来的一个冠冕堂皇的产物罢了,谈不上哪个用户需要拍拍。
而如果拍拍真的认真考虑了用户的需要,进行了电子商务上的创新,或者给出了更好的商业模式能让用户更好地开展网上购物,这样才是真的满足需要,而大家看看拍拍,除了Logo不同,跟淘宝又有什么两样呢?你能说腾讯是为用户考虑吗?太悲哀了。
拍拍被压制是必然的,且不说淘宝是非常有经验的电子商务运作高手,就从拍拍以自我为中心,不从用户的根本利益的出发点来说,拍拍永远别想超过淘宝,超过了淘宝除非淘宝不干这个了,有QQ又怎样?有QQ用户又怎样?用户不会为了贪图这么一点与QQ结合的小便利而去用拍拍。
腾讯老是拿自己的用户量说事,老觉得这个了不得,做什么业务都以亿万QQ用户为前提,这个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不止一次地敲腾讯的警钟,我也非常反感腾讯这样的做法,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腾讯不出几年必定会沦落的。而现在,腾讯又在自我思想的指导下,开展门户策略,真不知道腾讯是否真知道用户需要的“在线生活”是怎样的?腾讯是否有过用户“在线生活”理解的调查,是否有过对“在线生活”的论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做“在线生活”?腾讯品牌策略能构成“在线生活”的一个部分吗?学校、工作、生活,为什么要这样构建未来的服务?抄袭的那些产品是真的是“在线生活”的组成吗?如果整个腾讯产品服务提供的就是一种在线生活的话,那么不用腾讯提供,把各种服务提供商集合起来,他们早就实现了“在线生活”,腾讯这样搞没有意义。不是因为用QQ统一一下就是“在线生活”,而不用QQ统一就不是。
我想,腾讯的这些决策,只恐怕是脑袋一热想出来的吧?有句话我记忆深刻:“无线有XX的盘子,游戏有XX的盘子,电子商务、游戏也不能放弃。”腾讯没有这么多才多艺。你看阿里巴巴至今只做了一件事:让生意不再难做,就专注地做这么一件事,阿里巴巴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而且为整个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事情却还远远未做完!腾讯的事情就做完了吗?我看就连IM都还没做好,更别说其他的了。
而拍拍,不要再去搞什么“蚂蚁搬家”了,把做人做事的基本功练好,认认真真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为用户考虑一切,这样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行商先做人,大成因有德。
腾讯研究之六:盛大之雄,腾讯何与短兵之接
日 星期四 下午 05:14
盛大是一个很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不仅是因为他名字非常有气势,让人心潮澎湃,更因为他的掌门人陈天桥的雄壮气势和卓越胆识,让所有人都为之敬仰。只有陈天桥才有这个气势来代表“盛大”这样一个豪迈的词。
我丝毫不隐瞒我对陈天桥的钦佩与欣赏,具有领导者的气魄,具有领袖的风范,严谨认真,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有智慧有智谋,有雄心壮志,甚至说是野心,敢做敢闯,不怕失败。
即使不是英雄,他也是枭雄。
尤记得在2005年6月我毕业的时候,我带着无比的尊敬用复旦的信封和复旦的信纸从复旦的校园里,给陈天桥写了一封信,说我希望进入盛大工作。
我不记得内容是怎么写的了,后来他应该是委托一位叫XX名字的HR联系我,可是后来,我也不知道怎么着的,我把我的一大堆的材料递交过去后,就没有回音了,是不是弄丢了,还是我的材料不好?这已无从考证。
然而,我的信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劝陈天桥放弃当时正如火如荼的盒子计划,分析盒子计划的长期性,不应如此激进。当时盒子计划是多么的火爆的概念啊。
不由得扯远一下,记起当时去ChinaJoy的情景来了。尤其觉得好热闹,最热闹的恐怕非盛大莫属了。当时去ChinaJoy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盛大的ShowGirl最多,双层展馆,占据着国际展览中心的最显著位置,面积也算最大之列,布置算最好之列,活动算最多之列,活动质量算最高之列,礼品算最多之列,那时候腾讯在另外一个展馆参展,展台比较小,体现了南方人的精明,他们就搞QQ堂游戏比赛(比较直接哈,时刻不忘培养用户),参与者有可能获得QQ公仔,那时候我好想要一个公仔,可惜我不大会玩QQ堂,始终没搞到公仔,只排队排到了几件QQ秀T恤。最得意的是以前我没怎么见过明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好几个明星,像张韶涵、张娜拉、萧蔷,还有那个出尽风头的唯晶美女,感觉见了世面(现在要鄙视自己一把了,那些明星近看都不咋的)。
当时盛大的那个盒子是在展台的一个里屋里展示的,不像外面那么吵闹,很幽静,体现了盛大明确要摆脱游戏令人诟病的种种残忍,而用那个温馨的房间和电视来体现盛大“从良”的决心,用遥控器指挥电视屏幕玩游戏,那是多么的新鲜的一件事。盒子激起了大家的兴趣,然而,我泼了冷水,我不是认为盒子不好,不是IPTV不好,而是条件尚不成熟,市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很欠缺,方向是对的,但走得太早。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在盛大的盒子计划全面展开之后,盛大的盒子面临着诸多的整合难题,后来盒子放弃了,改推EZPOD,后来这些都渐渐沉寂了。兴许,盛大盒子计划的放弃,也有我的一份功劳,盒子如我所料地没能发展起来。
如果没记错的话,信里另外的内容就是提出做游戏内社区和整合资源进军移动搜索领域。虽然移动搜索领域可能与盛大的主业没有太大关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移动产业链的成熟以及盛大占据着内容的上游,都可以促使盛大走好移动搜索。当然了,这个可能并不太切盛大当时的实际。但游戏内社区却发展起来了。
又扯远了些。但从现实角度来讲,盛大的游戏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然后再从谷底重新回到巅峰的激荡过程,真的是让人非常的感慨!在这个起伏的过程中的各种流言蜚语,是是非非,尖酸刻薄都足以证实许多人的目光短浅,证实人间冷暖,落魄时人们横眼相对,富贵时人们虚情恭维。
陈天桥有很多令人非常佩服的故事,说出来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胆略与强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用中华网的钱全部砸去换韩国游戏代理,用游戏代理合同借用服务器,用服务器借电信网络,撇开育碧建网吧渠道开展E-sale的故事了,这些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盛大发展的基础。
盛大在对盒子计划及易宝进行清算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回到游戏的主业来,盛大认识到了游戏当前阶段尚未达到成为一种娱乐的高度。盛大一旦认真起来,就真的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一种担忧,盛大对游戏运营作了惊天动地的改进,一举将其三款主打游戏全部免费,这三款游戏是当时占据其收入主要来源的几款游戏!这种举措只有盛大才做得出来,当大家都觉得盛大疯了的时候,大家很担心的时候,盛大游戏却凭借着出色的CSP模式,出人意料地不仅改变了游戏的生命周期,使得游戏生命周期继续延续,还大幅提高了收益,使盛大的收入又重新回到并且超过巅峰时候的水平,这一下,又是赞歌不断了,哎,世道啊!陈天桥这一策略彻底搅乱了游戏市场,使得其他网游服务商都开始了免费之路,促使网游服务商提高网游社区的建设,促使网游社区文化的形成,对网游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也促使盛大保持连续的高增长,使盛大重新回到了网游第一的位置。盛大毕竟是王者,即使落魄也同样能够起来,这是盛大最为不能忽略的一种坚韧与气势,龙游浅滩之时,不免被小虾所戏,然而,小虾却永远不是龙。
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打算详细分析腾讯的运营数据以及盛大的运营数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腾讯游戏耕耘如此多年取得的成就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形容,没什么成就。当然了,我也并不是资深游戏玩家,有很多游戏中的东西我自然没有他们那么深刻的体会,我练级也好,PK也好,搞装备也好,做买卖也好,领导玩家完成任务也好,泡游戏MM也好,都不如他们来得厉害,他们几乎都是专家级。但有很多题外的东西,也许他们在玩的时候是没有想过的,那就是:游戏的哲学问题,我认真地思考着。
其实,一个游戏的根本竞争力不在于你的游戏系统如何庞大,不在于你的游戏构造如何精巧,不在于你的数值如何平衡,不在于你的界面如何花哨,游戏发展到现阶段了,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再以这些为卖点,那么无论如何竞争,你都没有竞争力。游戏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第二人生》这样一个虚拟人生的游戏又非游戏的家伙,已经完美诠释了“游戏发展到哲学”这样的概念。
我们为什么需要进入到游戏的世界里?难道我们平常就没有什么娱乐手段了吗?不是的。虽然在我们中国,娱乐手段也比较少,但还是有一些。但不像外国人那样玩的花样很多,山地车、滑板、滑雪、棒球、赛车、赛马、冲浪、登山、舞会、音乐会,甚至热气球、滑翔机、跳伞等等,这些玩的花样在中国极少有人涉及,而在国外却非常普遍。这其实已经反映了社会的不同阶段所造成的差异:中国社会处于一种初步摆脱贫穷,却还未达到稳定的阶段,中国人都还处于一种为人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时刻为生计担忧的时刻,实在没有太多闲情逸致去搞如此花样繁多的玩法。其实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的。
小时候,我们的家长无不一脸严肃地跟我们讲:你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怎么办?除了高考,家长还要求我们学习书法、学习钢琴、学习绘画,什么都学,我相信大多数城里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想玩什么其他将来不能挣钱的玩意的时候,家长一定会以“长大了怎么办”来训斥。这样做的根本的目的不是培养我们的情操,而是为了未来生计着想。其实从这当中,已经折射出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期,每个人都面临着发展带来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不仅是小孩子不可以承受的(小孩子本无意承受,是家长将这样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家长和大人同样不能承受。我们80后就是在高考和考大学这样强大的压力下过来的(我们当初还要小学考高小,高小考初中、初中考高中,每层都有着极低的录取率,而我却一层层地考过来了,真悲哀,小时候几乎就是在考试中度过的)。
一个社会的急速上升,必然带来许多问题,社会压力增大是普遍现象。我们这样来划分网络游戏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对社会不满的阶段;对二阶段为对社会逃避的阶段;第三阶段为对社会的希望的阶段。
第一阶段出现在网络游戏开始发展的时候,这时候的典型特征是网游暴力化倾向。初期的网游几乎都是如此。
第二阶段出现在网络游戏休闲化阶段,这时候出现了很多休闲类的游戏,这些游戏不再以发泄心中的怒火为中心,而以让人们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为中心。
第三阶段就是现在,这时候的网游是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在网游里,我们发展自己的社区,开始逐步建造自己所理想的那种社会。陈天桥通过CSP模式已经较好地诠释了游戏社区这样一个理念,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功。现在,整个网络游戏界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相信腾讯也在向这看齐。这就是领袖,盛大是无可比拟的领袖。
而我认为的游戏继续发展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是成为一种娱乐选择,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构成我们的生活要素,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生活镜像。
所以,我认为盛大是领袖,我认为陈天桥是领袖,不是因为盛大收入又重新回到第一,不是因为陈天桥的强悍,而是陈天桥卓越的战略眼光:互动娱乐!娱乐,是网游的最终归宿,陈天桥很久以前就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
当游戏不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真正的娱乐选择而是一种社会问题的温床的时候,游戏就难以逃脱社会的责难。网游需要成为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发泄,这是截然相同的两种状态,也是游戏发展转折的关键状态!网游真正融入了生活成为娱乐的一种选择时,就是网游再次大发展的时候,否则网游则永远是社会的一个牺牲品。
如何理解网游成为一种娱乐选择呢?
假设我们在下班后约同事去玩,我们都能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去玩游戏吧,然后大家回到各自家里,一起玩。这时候,大家有有基于一致的目的而去共同选择玩网游,就像我们几个人说大家去打篮球一样,打篮球只是我们的一种爱好,打篮球就是打篮球,而不是为了涨工资而打篮球(事实上也不可能,但网游中却有很多人可能因为没涨工资而玩网游),网游只有这样,才真正成为了娱乐,才成为了生活的一个部分,因为,此时,你是可以选择你的娱乐方式的,网游成为了你的一种选择。
这已经不是一个远景目标,《第二人生》的推出,已经反映了目标的渐渐实现。人们在《第二人生》中进行的,不再是杀戮和升级这样的对社会进行折射的活动,而是很实在的一种的行为,那么,这就是游戏的一种转折。
游戏将发展成为越来越接近于现实(不是指游戏需要模拟现实,游戏中无论设置多么虚幻的人物都是可以的,这里指人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越来越与现实的行为趋于利益一致性),越来越对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就像电影,虽然是虚幻的,却反映了一个人生的主题,对现实高度抽象而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网游新的哲学不再是折射社会问题,变成了促进社会发展,这是网游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游戏哲学质的变化。
因此,就对这样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上,我想,腾讯应该是没有盛大认识深刻的。腾讯游戏发展得始终徘徊,决定性地就是对游戏阶段认识的问题。游戏提供好的内容、好的质量、好的管理也好,最重要的是为什么人们会来参与游戏这样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腾讯没有认识到这样问题的重要性,始终在一个表面上进行着运作,我们也不难看出腾讯游戏发展的滞缓。
腾讯运营了很多的游戏,像《凯旋》、《三国》、《音速》、《幻想》,现在也提出要重振游戏,但我认为,如果腾讯不改变思路问题,没有战略方向,路只能越走越远,这与QQ用户数多少无关。跟上现在第三阶段的发展固然重要(现在跟上的不过是陈天桥在2005年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要探讨游戏的根本问题。因为游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和编辑问题,他的实质是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网络游戏中,参与的是现实中的人,社会的规律能对游戏起着很重要的影响,虽然人么都有着虚拟的化身,但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反映了主体人的一种思想意志,究竟这种意志在网游中爆发出来成为了网游中的杀戮,还是成为现实社会中的真正的杀戮,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像盛大与腾讯的竞争问题,我其实不想说得过多,怕引起各种非议,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也无法说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我在这里探讨的就是作为这两家公司来说,运营的实体都是相同的:网游。然而他们对于网游的思考深度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
腾讯与盛大的短兵相接已有较长时间,然而盛大运筹帷幄,更富有战略眼光,善于布局未来,善于谋略,使得腾讯始终是在门外跟盛大短兵相接,这对盛大形不成什么影响。像盛大低迷的那一段时间,未见得腾讯就起来了多少,这或多或少反映了腾讯游戏部门不太思考,或者思考深度不够这样的问题来,把竞争看得比较表面。
以盛大之雄,腾讯拿什么与盛大短兵相接?
要攻城略地,请一定记得深谋远虑!切记,切记!
腾讯研究之七:腾讯的危机——腾讯创新中心与搜狗实验
日 星期四 下午 05:15
腾讯创新中心成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创新中心推出了一些产品,也许大家现在正在使用,比如说QQ Video,QQ
live,QQ医生,问问,滔滔,QQ书签,Q吧等,这些都出自QQ创新中心。
无独有偶,搜狐公司的搜狗(似乎有些狐朋狗友的味道)也有个实验室,从名字上看就很专业,做的也是很专业的事情,他们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也许大家也有用过,比如搜狗拼音输入法(前段时间炒得最火的事情,让Google大丢颜面的输入法词库抄袭事件,Google万万没想到搜狗输入法里竟然有搜狗指纹,搞得身败名裂,美其名曰中国化),搜狗搜索这两个过主要产品,这些属搜狗实验室荣誉出品。
无论是腾讯创新中心,还是搜狗实验室,抑或是百度即将建立的研发中心,思路都源自Google实验室。Google实验室推出了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产品,比如GMail(打破常规邮箱的桎梏,将搜索、即时通信嵌入邮箱,并且首推1G的容量,邀请注册等,这些无一不引发了古老的邮箱的新革命,能将邮箱做到这样伟大的只有Google了)、Google
Earth(让每个国家都非常担心的产品,担心泄露军事机密,这么多的新闻报道,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这两个最热门的应用产品以及其他有关搜索的产品一起掀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浪潮,引领了互联网业界的革命。
实验室或创新中心的创立都是基于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互联网发展日趋加快,技术进步及应用满足需求的加快,互联网公司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满足广大网民的生活、工作需要而设立的。他们的产品应该有着深深的新、尖、精、深的特点,应该能促使互联网技术或应用的进步。
腾讯和搜狗都设立了创新机构。
腾讯的创新中心或搜狗实验室虽然都在朝着Google实验室的荣誉进发,但他们走出来的路却有所不同。我们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腾讯创新中心在其招聘页面上非常激动地写上了:“中国第一的互联网公司+以创新应用为主旨的精英小团队”,非常明确地看出来了,腾讯创新中心是以“创新应用为主旨”的职能部门。我们再看看他们的产品:QQ
live,QQ医生,问问,滔滔,QQ书签,Q吧,还有尚未出来的新一代QQ(其实就是触摸屏技术,在商务手机上都可以见得到),其实也够多的了,经使用,发现,这些产品无一不是应用产品;再使用,发现,这些产品我们都曾见过,顿时我冷汗急冒。这叫创新产品吗?似乎文不对题啊。
我看出来了,腾讯创新中心原来是以应用为主旨的部门,并不以创新为主旨。如果究其根源,那么我给一个列表给大家来对比一下腾讯的产品吧(有些国外发源产品没有去详细考究)。
问问:百度知道
滔滔:饭否(国外鼻祖是twitter)
QQ live:PPLive
video:土豆(国外鼻祖是Youtube,那个被Google以十几亿美元收购的公司)
书签:抓虾(国外鼻祖是Delicious)
QQ医生:360卫士(这得感谢周鸿祎,出面绞杀自己的3721,以前做流氓,现在做英雄)
这些产品我们怎么都觉得这么的熟悉呢?即使腾讯不推出创新中心,我们不也一样地在用这些吗?看样子这个创新中心真的是名存实亡,所谓的精英团队只恐怕是自我鼓吹了。难道那些产品换了个公司到了腾讯这就成了创新产品了吗?真的匪夷所思。那国外的那些创始鼻祖该怎么鼓吹自己呢?是不是该说自己的公司一些伟大的人士历史上伟大的创举呢?遗憾的是,国外从没有人这么鼓吹过自己,我不知道腾讯害羞不害羞:占据着国内几乎最好的资源,做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所谓创新,还要自我标榜,而那些不过是人家做过的东西。腾讯真该扪心自问一下:你值得这么骄傲吗?骗小孩子没见过世面不成?
实在是对腾讯的创新中心很失望。明明是抄的,偏偏极力鼓吹称是精英团队的产品,看不出那些精英团队到底精英在哪个地方,腾讯的精英难道都是些这样的人?难道一个由十万用户变成百万用户的产品就可以称为创新了?用户多了数据多了能不能负载均衡那是一个大企业基本的技术,从没见过Google鼓吹自己的负载均衡技术非常伟大,而Google的负载却比腾讯大得多,而且是分布在全球的服务,还有数据异步通讯、同步的问题,腾讯这就觉得了不起了,那腾讯也真的太糊弄广大网民了。我们已经不知道腾讯的创新标准是什么了。腾讯再也不必鼓吹什么“有机会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这样的词语了,连我都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必须说明的是,腾讯很聪明,否则,腾讯也不能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了。我举个例子。
腾讯虽然技术功底可能并不扎实,但做运营绝对是一流高手。大家其实都有印象网页的载入页面,实际上,每个网页载入时可能由于网速的差异,不能一下子就显示出来,因此很多网站都加入载入页面,以均衡用户的等待耐心。但腾讯聪明就聪明在这个地方,他将载入页面纳入赚钱计划,Q-zone打开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过场动画,腾讯利用这个动画来播放广告商的广告,或者为某某钻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业务。
有谁这么做没有?可能有,但腾讯绝对是高手,这个过场动画非常巧妙而且不讨人厌,甚至非常得到小弟弟小妹妹们的欢心,你不得不佩服腾讯。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只要仔细看看腾讯赚钱的地方,就会发现,腾讯无一不是利用这些小细节而赚钱的,腾讯的确很懂得用户的心理。
腾讯的产品虽然都很普普通通,但拿来忽悠“三低”用户还是挺有效的,不仅让他们崇拜起腾讯来,还非常乐意去钻研这些细枝末节的技巧。你可以看到腾讯创新中心的留言板上,不少Q哥Q妹们在大发崇拜之词,在渴求加入腾讯的机会,让人觉得有些谄媚。
当然,作为运营来说,一个公司要赚钱,掌握这么多好技巧是必须的,只有赚钱腾讯才能发展。然而,归根结底的是,腾讯发展起来其实一直就是在依靠这些小伎俩。我们不得不承认腾讯依靠广大的QQ用户赚了很多钱,但我却不能承认腾讯今后若干年还能如此赚钱,照现在这样子发展下去,靠技巧发财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腾讯绝对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腾讯前几年超高速发展是因为中国互联网竞争的不成熟,尚没有谁能动得了谁,但现在呢?还是那样吗?不是。现在中国已有巨头型公司,他们的庞大不是谁轻易就动得了的,我们可以这样来打趣腾讯:去对付一些小兄弟还行,跟大哥搞一架恐怕还嫩了点。
你看腾讯拍拍当初踌躇满志的样子到现在低调地说还要5年耕耘;你看腾讯一直对游戏寄予厚望,现在不得不奉行低调原则,少说不说了;你看腾讯对搜索是多么的重视,当初在QQ客户端都配备了搜索说可以搜索聊天记录的,但现在基本上搜索也不见动静了;现在腾讯说得更多的已经是品牌了,大打QQ品牌,门户概念,提高广告收入等等。
为什么腾讯在前期屡屡迅猛发展,但后来却渐渐沉寂了呢?因为在腾讯迅猛发展的时候,还没有IM巨头,腾讯趁着机会实现了大发展,自己称为了巨头。但其他方面,其他公司也在各自的领域迅猛发展着,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巨头。拍拍之所以发展滞缓,不像QQ用户那样几何级增长,是因为前面有淘宝这个实力健将;游戏之所以发展充满阴影,是因为盛大绝对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绝对不是靠着用户就能将其拉倒的;搜索还必须借助Google是因为百度也绝对不好欺负。对付这些老大哥,能像当初那样对付UC吗?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靠更换界面、靠小修小补就可以取胜的了,竞争上升到实力竞争阶段,不是说把拍拍免费5年用户就会蜂拥而来的阶段了。
所以,腾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处于一种越来越狭窄的状态,发展的前途越来越限制于有限的范围内,营收范围越来越缩窄在IM增值领域,而支出却越来越广泛地分布于电子商务、游戏、搜索等各个领域。
所以腾讯创立了创新中心,所以腾讯寄希望于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然而腾讯创新中心让所有人失望了,有这种感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仅是抄袭的问题,而是张朝阳这个老顽童的搜狗实验室的存在,让大家有了直接对比,这样鲜明的对比应该会让腾讯很觉得不是滋味。
搜狗实验室出品了一款对互联网用户绝对非常有影响的新产品——搜狗拼音输入法。我对此输入法给予极高的评价,我想,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业界推出的第一款带有自己创新而不是模仿国外的产品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开创了搜索引擎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先河,并革命性地提高了拼音输入汉字的速度,极大提高了输入的准确性,实在是为广大网民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还有搜狗搜索引擎,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创新,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虽然现在搜狗还没达到一定的营收高度,但技术领先性已经逐渐显露出来,这些都为搜狗未来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向颇受舆论非议的搜狐终于开始了实现了新的战略思想:技术和产品驱动。而这些贡献,都来自搜狗实验室,来自张朝阳的对技术的坚持。
搜狐此前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落寞了,品牌收入的接连下滑,门户整合效应未见成效,流量不断下降,业界对其一致地不看好已经雪上加霜地加剧了其孤单的痛苦。搜狐做营收可能确实是比不过腾讯,张朝阳麻省理工博士的背景可能更深谙技术一些,对营收的敏感程度可能是要低于身处深圳这样高度活跃的加工贸易城市的腾讯马化腾。
但从这搜狐坚持对搜狗实验室的投入和搜狗实验室的产品来看,搜狐会收获他所付出的坚实努力的。
一款产品是否会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不是说腾讯有几亿的用户,你就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这是空想,这是腾讯的一厢情愿,未见得腾讯推出一项服务,QQ用户就会买你这项服务的账,拍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搜狗拼音输入法却真的是一项满足亿万网民需要的产品,即使我这个平常几乎都不看搜狐的网民都在用着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狐没有像腾讯那样大言不惭说:“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
腾讯创新中心与搜狗实验室的内涵差别实在太大!应该说,搜狗实验室是真的在做创新,而腾讯创新中心却在做伪创新;搜狗实验室以详尽的实验数据说明着他所做的一切,而腾讯创新中心以富有鼓动性的话语在跟大家说满足亿万网民的需要;搜狗对互联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腾讯创新中心越来越受人指责,已经达到了不抄国外抄国内的地步了(滔滔与饭否);腾讯越来越有作秀的嫌疑,越来越让人觉得他的空洞,而搜狐之前虽然作秀频频,但现在却是实实在在地在展现实力了。
搜狐为战略发展而创新,为创新而研究;而腾讯不知为啥创新,为创新而抄袭(这能否叫得上创新还值得商榷,不用说我曾经负责的“搜果网”应该是比腾讯问问更好的创新产品了,“东方护照”那更应该是伟大的创造性产品了,说这话,我都觉得寒意十足,腾讯却大言不惭,且大张旗鼓),这便是质的差别,这多少可以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
如果腾讯照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出严重的危机,不仅是现在的与各大巨头的交战,更重要的是没有为未来的发展进行战略布局,而是走一步算一步,这样的腾讯非常危险。
易趣曾经占有中国C2C交易60%多的份额,但到现在仅剩下可怜的5%的份额了,连拍拍都比不上了,再辉煌也不可避免被对手打下去。我希望腾讯能好好发展好,希望腾讯能看清自己当前的迷局,不要自视甚高,不要自我陶醉——那些不够格的产品,显得腾讯很幼稚,最好不要摆出来,如果没有好产品,那最好不要说腾讯有所谓的精英团队的创新中心。
真正把创新中心真正当自己的战略前沿来对待,这才是竞争之道。
腾讯研究之八:腾讯核心竞争力:强关系社会关系
日 星期四 下午 05:16
在此,我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不吝赐教,进行探讨,与大家一起提高(注:文章本打算用以前定的名字:SNS,鲜花天然为腾讯开放,但本文更多的是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因而改了名字加了附标)。
在早段时间Facebook被爆炒火得不行的时候,其实我也曾想说两句,因为在校内还是刚上线不久没有名气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校内,而那时候我们已经抄袭过一遍Facebook(那时候Facebook没放开注册,我还是通过一个美国朋友的学校Email帐号才可以使用,当时就已经很火了,时间是2005年末),但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我们是在香港),我们的发展和校内的发展截然不同。我们采取的是务实的方式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活动平台,博客、相册之类的功能全部砍掉;而校内则紧紧地跟随Facebook,采取抓流量引投资的方式来发展。那时候我们也重点研究过校内的发展,同为模仿Facebook,但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环境的不同。
就香港特殊的环境(人们网络活动不积极,但社会活动多,社会活动设施齐备,社会基础较好),我们那时候采取了变通的策略,主抓活动,事实证明变通是恰当的;而从现在来看校内,与Facebook几乎完全相同,最近看到校内上了Marketplace,但很多功能,如插件这些,可能校内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校内的功能主要收敛于与网络相关性比较大的博客、相册、社交关系等比较成熟的互联网应用方面,这样教育用户的成本也比较低,事实上也证明校内这样也是正确的,因为国内线下活动环境非常不成熟,大家大多进行网上活动,校内的策略对于校内的快速圈地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事实上,如果校内如此地发展,那么他的后继力在哪里呢?因为校内可以抄到的产品,是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可以抄到的,产品本身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校内的壁垒就是一个谁早入谁晚入的问题,这似乎也不算是什么壁垒。竞争对手是谁?
校内的问题可以归结为SNS的问题,说到底,凡是做人际关系服务的服务商都是校内的竞争对手,而最大的竞争对手莫过于腾讯了。
如果我们认为腾讯只是一个IM服务提供商,那是我们看得太简单,那我们就只是把腾讯看作成了一个论坛,上面可以私聊罢了。腾讯事实上是最大的SNS服务提供商,QQ做的就是人际关系管理。我在之前的SWOT分析中就提到过,QQ是一个人际关系管理软件而不是聊天软件,即时通信只是其基本功能之一,这个软件加载了各种梳理和保证人际关系的服务。QQ上承载了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很多人在研究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大家怎么研究来研究去,总会发现腾讯在每个方面都不是最好的,除了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数据之外。那么腾讯的竞争力是用户数吗?除了用户数之外,大家似乎发现不了其他更好地说明腾讯竞争力的数据了。
我觉得腾讯的竞争力本质上不表现在用户数上,而是表现在用户数的后面,用户数仅仅是一个指标。腾讯真正赖以发展的基础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扭结在一起的强关系(参见腾讯分析之六:拍拍与淘宝篇)。一群松散的用户是没有用的,只有这群用户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才真正成为竞争力。如果说新浪的用户有多少和QQ的用户有多少这是不可类比的,腾讯可以凭借这些用户围绕用户的人际关系处理这个核心做更多文章,但新浪不可以,因为新浪的用户不是强关系用户,相互之间没有依赖关系。
所以,大家如果要竞争腾讯,拿其他产品来抢他的用户是不对的,竞争不过腾讯的,除非这个产品的确可以让大家更方便地处理他们的社会关系;虽然陈寿福本无意与腾讯竞争,但只有陈寿福做的是正确的,他凭借腾讯的用户来分享腾讯的收入,对腾讯产生竞争,所以腾讯很害怕陈寿福,因为陈寿福根本就不用考虑用户强关系的壁垒,腾讯最为坚固的壁垒对陈寿福没有任何作用。
为什么在早段时间的Facebook的评论狂潮中大家似乎都忽略了腾讯,腾讯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在SNS上。看上去,腾讯提供的是个人关系管理的服务,但实际情况是,腾讯的个人关系已经固化为现实中的关系,这是一种高度稳定、社会化的关系。事实上,腾讯是中国最大的SNS提供商,早就在SNS网络上一路先行,紧紧围绕着社会化关系做了大量事情,像QQ秀、移动QQ、QQ空间等等,这里也不对校内和腾讯交锋谁胜谁负作评论(两者实际上一个是从个人做到社会,一个是从社会做到个人),我心中最好的是两个都发展起来(校内也在紧锣密鼓地做IM,以实现沟通的即时化),在竞争中为中国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文章接下来我主要阐述一下有关SNS的一些我的看法。
分以下几个部分:
1、为什么中国成就了腾讯,美国成就了Facebook
2、SNS与互联网产品的属性
3、社会化网络的核心和特征
4、腾讯继续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3
1、为什么中国成就了腾讯,美国成就了Facebook
当年OICQ的时候,ICQ其实也是一个吸引过我的一个聊天工具,但是ICQ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聊天工具,就像MSN以及yahoo通之类的,并没有产生质的变化。这些我倒不认为是ICQ不好,我认为,一个社会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产品的发展归属,就如我们在香港模仿Facebook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活动平台,而校内却是互联网社区一样。
由于中国和美国社会关系的不一样,造成了ICQ、MSN、Yahoo通均未能单独成为巨头。在中国,中国人更讲究团体性。中国人从一诞生开始就天然具有一个人际交往圈,除了直系亲属外,还有三姑四舅五姨妈什么的,这个社交圈成为了中国人最初始的人际交往圈,中国人一开始就会在自己的亲人群体中培养一些社交行为。
在美国可能就不太相同了,美国社会都较为独立,除了直系的几个亲属之外,旁系亲属不会如此亲密地组成一个宗族,因而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来形成初始社交圈。所以这样的环境也就造成了中国人从小就会在一种小社会环境下成长,一直到他长大为止,中国人都还是习惯这样的小社会环境,我姑且称之为集体;而美国人从小就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成长,从一开始就习惯社会的大环境,我称之为社会。
因而我们看到在中国,中国人独立性不够,集体主义很强,尤其是小集体主义,在集体之外没有规矩;而在美国,美国人很独立,社会观念很强,一开始就遵循社会规范,带有很强的社会化观念。
在中国的环境之下,我们很顺利地看到QQ上面固定的好友当中,绝大多数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等,这种关系是大家带到QQ上来的,通过大家相互之间不断地带来这种非常强大的小集体,QQ开始不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当规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关系已经在QQ上稳定了,开始成就腾讯。
而在美国的环境下,人们用ICQ也好,用MSN也好,大家始终没有感觉到如QQ一般强大而牢固的社会关系网的存在,大家依旧只是使用他们进行沟通,从而很难商业化,很难诞生腾讯。
中国这种围绕一个人的核心社交层次的一个圈子的质量要比美国可靠得多,因为这个圈子的维系所依靠的更多的是一个天然的力量,而非物质化的力量,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在中国的特点可以视作是:个人化的社交而不是社会化的社交。社会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从而导致了QQ和ICQ截然不同的命运。
而反过来说,正由于中国是个人化的社交而不是社会化的社交,所以Facebook的身价不断上升,并被誉为挑战Google的对手。以我组织过的香港活动来说,那就是:在香港可以很轻松地组织一个陌生人的聚会,但在内地却非常难。因而校内是在网络上活动的,到了线下就非得借助传统的团体力量不可(比如说使用学校的名义)。在国内,目前看不出校内会具有如Facebook那样的价值,决定性的不是说校内抄得不好,而是中国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环境。
2、SNS与互联网产品的属性
由于互联网的特性,互联网的本质是让信息流动起来,信息传递的过程也就是互联网产生作用的过程,因而对于互联网来说,传达的过程非常重要。因而对互联网来说,信息是基础,传递是本质。
我们首先根据信息属性的不同,将信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交流性质的信息,一类是交易性质的信息。而根据这两类信息,我们将满足人的交流需求的产品称为社会性产品;满足人的交易需求的产品称为商业性产品。
这两类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使用社会性产品时,用户目的并不一定清晰,用户根据随机信息作出使用决定,用户行为具有随机和不确定的特征,使用的结果通常对信息本身没有改变和影响,但却产生社会影响。比如使用新闻、论坛、博客这些产品时,用户都是依据其所遇到的信息产生行为如点击、浏览、评论、献花、扔鸡蛋等;
而在使用商业性的产品时,用户在明确的目的下,根据数据来决定使用行为,用户行为具有明确而且准确的特征,使用的结果对数据本身有改变和影响,不产生社会影响,但产生商业影响。比如使用淘宝、支付宝、银行网站等,用户都是依据实际数据来产生操作(包括线下操作),如购买、支付、转账等,使用之后,金额、数量等交易数据发生变化(线下操作不体现在网络中)。
依据这两种产品的区别,互联网企业本质的收入结构莫过于这两种:一类是广告宣传类的收入;一类是劳务佣金类的收入,这两类收入就是依据这两种产品的属性而决定的。互联网之所以产生收入要么是扩大了宣传覆盖,要么就是降低了交易费用。
SNS与互联网产品属性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我们在上面阐述互联网属性时,过分强调了信息作为基础的作用,而没有提及传递这个本质。
事实上,SNS之所以可以被看好就是因为传递的过程可以缩短、传递的成本可以降低。
其一:社会化关系网络是建立在一定信任基础上的关系网络,这种信任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互联网的无序性,从而为传递成本降低提供了可能。因而,当我们在考究SNS的发展前景时,确实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特别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宣传平台;
其二:社会化关系网络基于信任的机制可以导致其交易的监管风险相对降低,交易成本相对降低,因而第二类收入也是可以产生的。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在考虑基于信任机制可以实现两类收入时,同时也必须考虑这两类收入对于信任机制的影响,因为太强的强关系下,由于信任机制极度牢固,反而容易因为很小的问题就出现关系遭受破坏的局面(参见腾讯分析之六:拍拍与淘宝篇),这样信任体系就容易解体,信任机制不存在了,那么随之而来传递成本就会急剧抬升,SNS就会遭受毁灭之灾。因而,在设计这样的宣传平台或交易体系时,一定要存在信任的保证机制,比如像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机制。
从产品属性上看,QQ的整个产品体系(除拍拍和财付通)确实是一个社会性的互联网产品体系,作为强烈依赖社会关系的产品,腾讯做拍拍并不会因为腾讯的用户多就会很好做。当然了,拍拍如何在强关系下做好,我相信是有办法的,也许从我提出那个问题开始,腾讯现在已经考虑得很全面该如何做了。
3、社会化网络的核心和特征
从宏观上讲,社会化网络的核心就是:社会分工的极大发展激发了沟通需求和管理的极大增长。社交的目的是通过沟通而达成分工协作(注:协作是广泛意义上的称谓,不仅指工作上的分工合作)。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越来越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这时候沟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现代社会无一不是以沟通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学所研究的无一不是以沟通为基础,以达到更为高效和有效的协作为核心目标。社会分工的极大发展,造成了沟通的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诞生,电子邮件的诞生,IM的诞生,为沟通的更加顺畅准备了外部条件。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远程的协助或者部分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人们寻求分工和协作的范围扩展到整个网络。这样极大地刺激了对沟通的需求,使得沟通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人们为了寻找可以分工和协作的对象,也为了方便为其他人提供分工或协作,便逐步开始了网络的社会化,逐步建立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社会关系演化成为现实中的关系,逐渐演变成为社会化网络。
我们粗略地认为这就是社会化网络诞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的就是社会分工的极大发展,而核心的是沟通,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关系,不管是网络中的社会关系还是现实中的社会关系。
可以以社会关系来作为社会化网络的主题,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关系就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化网络,它也表现出社会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特质和特征:
3.1社会关系具有修复性
由于是网络状的结构,所以社会关系从一个节点到另外一个节点的通路不会只有一条。所以,当社会关系的一条通路中断之后,还可以通过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领导小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