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盘玩老蜜蜡手串如何把玩

聊聊蜜蜡原皮盘玩
最近有很多朋友在谈论蜜蜡原皮的盘完,也有坛友咨询烟头的。今天正好不忙,我说说自己玩的经验吧。仅供参考。烟头大约16年前接触蜜蜡琥珀制品,应该算比较早的一批玩家吧,最早的是在广州有雕刻工厂反雕琥珀出口到国外,给大家看个样品吧 图一。最早有个朋友搞雕刻的,所以我也接触了不少原石。研究不少玩法。原皮也有点经验。
一、选择全皮原石:
1、 全皮原石的选择:全皮无伤无破口,皮薄、肉满
2、全皮原石的皮壳:皮壳薄、最好无矿点,无杂
3、全皮原石的皮壳颜色:红、黄最好。黑皮也能玩出效果,时间比较长。
4、原石的大小、形状:个人建议10-50的吧,太大太小都不适合盘完。形状因人而异,烟头喜欢饼子或者扣子状的比较适合把玩
二、清洗及把玩要点
1、选好原石后放入温水中水温建议不要超过40度,太热容易开裂,那就等着喝原石汤吧。放置约两个小时,然后清洗。烟头清洗时候选择是口罩擦拭,也有人选择用鞋刷,无所谓了别太粗鲁就好。把原石表面杂物清理干净,也可以用些牙膏。
2、刷。有朋友说要用鬃毛刷刷。目的是增加油性。我觉得比较扯。就像有人用脸油蹭金刚一样。都是无用功,油性肯定是由内到外,绝对不是由外到内。没事可以玩玩油焖椰壳,你就知道由外到内啥情况了。对于蜜蜡的油性我个人看法满蜡最好其次满蜜再次珀蜜结合体最差琥珀
3、盘。说到盘我想多说几句。盘基本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了。盘玉器、盘石头、盘木头。盘的是过程盘的是积累。所以一些烤色的珠子盘到100岁还是那个样子。作为玩物的价值就没有了。就像让你娶个天山童姥你乐意吗。盘也是从玉器套来的词。分武盘、文盘、意盘。
A:武盘盘法:清洗干净后进澡巾,搓1个月。上帆布手套搓1个月。基本效果就很明显了。但是武盘对于皮很薄的料子不太适合,容易伤皮。
B:文盘盘法:清洗感觉后上棉布手套盘两个月、然后上手。大约一年效果很好
C:意盘盘法:传说中的玉器盘法,文盘为主,加上每日于蜜蜡沟通,神通。有想法的试试。
三种盘法我还是推荐文盘吧、或者烟头喜欢这种。盘的是心情、留下的是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化悄然中。满足悠然起。
最后,说下全皮的玩法的来源吧。有人说过玩全皮玩到什么时间都不会是老蜜蜡。我觉得就是扯淡。老蜜蜡是什么,新蜜蜡通过包浆形成皮壳。这还不是全皮吗。只是绕了个圈而已。还有人说全皮的盘完蜜蜡内部颜色不会改变,纯扯淡。蜜蜡颜色的改变是由内到外的。全皮玩久了内部颜色都会改变加深。毛爷爷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回头说老蜜蜡的时候,我把做实验用的两块同料蜜蜡,一个自然佩戴三年、一个密封三年的样品发出来。让大家看看。更有砖家说老蜜蜡都是鸡油黄,滚犊子吧。你懂蜜蜡的变化过程嘛。现在先不说。回头上图片告诉大家蜜蜡颜色和质地的变化。有图有真相。
现在蜜蜡全皮的玩法刚开始,有心人可以留意购买。我不是宣传卖全皮,我玩的全皮包括一会上图的全部不卖。另外全皮皮色好皮薄的,再加上天然洞眼更值得收藏。
个人看法和实践结果。口水党回避。
PS:烟头前几天没看清楚规则发了拼团贴,金币-99了。请大家帮个忙给烟头点金币,包括之前给烟头金币的朋友,在此一并感谢。
按时间正序
自己顶一下,烟头的码字能力越来越低了。每次写写都耗时两个多小时
花蜡那块好漂亮
那个反雕的美人真漂亮,细腻温柔。
第一个好美
感谢 老朋友给金币
我朋友雕的 但是我不是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出口货物吧 迎合欧洲人的审美
一说起“盘”就觉得手不够用
必须的,你的经验让人少走许多弯路
好贴!!顶起!
有极品我可以帮你盘 哈哈
没有极品啊,都是些木头之类的,干手的人也很苦逼,同样的东西总比别人慢好多
这么好的帖子一定要给金币的
啥叫油焖椰壳啊?
我基本上盘6,7天,用密封袋歇1,2天。看油性太足就歇歇
想效果快 玩陈籽。但是盘的满足感就少很多。我有两串好点的小叶。手套盘了2年 才上手
蜜蜡和木头盘完原理差不多。有盘得有放。
俺着急,老想武盘,知道文盘合适,其实选择的是意盘
意盘???? 大神啊
盘的手法;怎么算油焖啊?是泡温水中?
作假的东西 上色 上光
不当叫兽好多年
不当是不行的
退出光明的教师行业了
呵呵 一直想要个好的原皮料。。。
退出光明的教师行业了
后即可参与回帖和评论,
如果您还没有一个帐号您可以先
亲逛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进去瞧瞧呢?
手机客户端
与您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爱菩提子网无关。爱菩提子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更多关于老蜜蜡盘玩老蜜的文章
来源:玉雕界我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谁对红色…
首先如何选择琥珀蜜蜡鉴别工具呢?365nm紫光手电…
文玩圈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不知名的风气,似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首饰类的需求也…
你可能会喜欢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关于老蜜蜡的最强解析,看完绝对有收获!
一.关于如何判断是否是天然老蜜蜡。老生常谈,一般通过颜色、气味、浮力、形状、光气、包浆、透光、纹路、开片、孔道等综合判断,可以说是缺一不可。
经常看到有新蜜友说自己买的蜜蜡盐水能浮起来,手搓也有松香味,为何大家还说不对?化工产品也能浮起来,带松香味的可能是老二代或者新再溶的。再比如有人拿着傻开门的老蜜蜡问为何手搓香味不明显,仔细一看,包浆很厚的一层,那味道当然不明显,基本上没盘过的蜜蜡相比盘过的松香味大一些。
另外还有藏友“认死理儿”,觉得只有钥匙孔的才是开门老蜜蜡,不是钥匙孔或者孔道较小且规整的,都不对。我个人不赞同这一看法,因为是不是钥匙孔以及什么样的钥匙孔,取决于百年前穿蜜蜡绳子的粗细,以及岁月流逝中的磨损程度。100年前藏区或西亚,难道就不能有结实且细一点儿的绳子?老蜜蜡当年在藏区和西亚也算是贵族的玩意,很多时候也是出席重要场合才加以佩戴的,甚至很多老蜜蜡是挂在家里供奉的,若不经常把玩,哪来的那么大的孔道?所以判断真伪,不要凭借任何单一因素考虑,要整体来看。
二.关于老蜜蜡打光流动纹理如何把握。这是很典型个一个问题。老蜜蜡玩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有时会有狐疑,到底什么样的纹理开门呢?什么样才算是不规则的呢?我这块看着有些规则的流动纹理,是不是不开门啊,等等。针对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不是说所有的天然老蜜蜡都必须要有看着很顺眼的、云絮状的纹理。换句话说,蜜蜡矿几千万年前本来就是“流动的树脂”,里面有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云絮都很正常,只不过老二代的搅拌纹是“过于”规则了,老二代的搅拌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八撇胡子纹路,一种是极为规则的漩涡纹路。所以说一味追求“完美的、云絮状的不规则纹理”是一种误区。
三.关于橘皮纹、冰裂纹如何判断且有何不同。首先说明一点,很多新蜜友见到冰裂纹或橘皮纹就认为开门,这是个误区,因为冰裂纹造假技术也算是登峰造极,是常见做旧的一种。上手看过假的冰裂纹便知道这种一般开片较大,很不自然,且通常珠子很新,是做旧的。
我大致统计过入手的老蜜蜡(数量不少),开片有冰裂纹的只占了少数,绝大多数没有冰裂的不也是老的么。橘皮纹也是一个道理,包浆厚中的,就不明显,没盘过的则很明显。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根据单一判断标准来看定论,很容易吃药。其次,因为使用方式不同,藏蜡中较少见到橘皮纹、冰裂纹的,西亚老蜜蜡中比较多见。
四.到底是鸡油黄的好,还是纯蜜蜡的好,还是半珀半蜜的好?这个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价格上实际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藏族土豪)
五.关于老藏蜡和老西亚蜡有何区别。老蜜蜡玩到第三个阶段,判断真伪没问题之后,一般会琢磨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有的老蜜蜡是鸡油黄的,有的是老红皮的?
经过阅读和向藏族人、中东人和各位蜜蜡商的请教,我认为老藏蜡基本都是黄色的,即所谓的鸡油黄。老西亚蜜蜡则是橘黄、橘红的。但敲碎后,两者里面都是鸡油黄的。老藏蜡在藏区是作为饰品使用的,一般是随身佩戴,而西亚老蜜蜡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货币功能丧失后则作为财富储存起来。所以泛泛来讲,在未盘的基础上,老藏蜡看上去包浆厚一些,而中东老蜜蜡看着干一些。另外有一种说法,老藏蜡的孔道或者边沿磨损的很圆润,西亚老蜜蜡的孔道及边沿比较直等等,但据我个人入手经验看,好像没有类似明显的差别,而且我个人觉得也没必要钻的这么细。所以说,不要钻牛角尖,看到红的就说是西亚的,看到黄的就是藏区的。很多人认为藏蜡价格略胜一筹,但据我收老蜜蜡的经验来看,红的和黄的在价格上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而且很多大蜜蜡商人也是没加以区分,一起卖的。
(纯种藏传老蜜蜡)
(纯种西亚老蜜蜡)
六.关于老蜜蜡到底产自哪里。不知道别的蜜友人第四阶段走到了哪里,我个人为了搞清楚这一纠结的问题,读了无数的帖子,看了无数的资料,用了google,度娘……在中国知网里搜索了发表的材料,中文、英文、内网、外网……。综合以上大量资料,截止现阶段,我的判断是:老藏蜡和中东蜜蜡当年的产地都是波罗的海,应该都是从欧洲通过贸易活动流通到这些地区的。这也是为什么老蜜蜡摔碎后,厚重包浆里面都和波海蜜蜡的颜色相仿。
七.关于形状和老二代。有一种说法,老藏蜡基本上都是饼子,而西亚老蜜蜡饼子、片子和桶状的均有,桶状的一般是蜜斯林做念珠用的。就我个人上手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对的,但也确实上手过墩子老藏蜡。老藏蜡中再溶的较少(不是说没有),老西亚蜡里面老二代多一些。这类老二代蜜蜡和现在的压制合成蜜蜡不一样,它只是融化再铸,里面没搀和其它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老二代的价格也没低到哪里去。至于所谓的“中东蜜蜡”,什么绿的、蓝的、红的,什么贵族蜜蜡、什么雪山蜜蜡,这些基本上都是塑料制品,或者其他物质和琥珀粉压制的。另外还有一种红色的东西,中东人称其为“sulus”,怎么拼写的不懂,反正也不是天然的。
八.关于保养。蜜蜡在藏传佛教较为受重视,因其有辟邪趋吉功效,一般均用来做念珠和护身符,并被用于供奉。蜜蜡不仅可以催财旺财,同时也是珍贵的药材,主治筋骨疾病、安神、定惊、治疗咽喉痛……此处省略10万字。 蜜蜡属于有机珠宝,害怕高温和大幅变动的温差。因此不要长时间置于太阳下或是暖炉边,温度过高蜜蜡会变软,致使表面融化,变黏,但有人说夏季不是佩戴蜜蜡的好季节,我完全不认同。什么地儿能热到把蜜蜡烤化的程度?而且夏季汗渍很多,是把玩蜜蜡的好季节。
蜜腊的硬度极低,只有2-3左右,仅比指甲略硬一点。所以避免与其他高硬度宝石放在一起,以免被其他高硬度宝石划伤。这也是为什么手钏上珠子之间要用椰壳、皮子隔开的原因。同时蜜腊应避免与其他有机溶液接触,如酒精、汽油、香水、化妆品等等。另外,蜜腊极易因为脱水而干裂、所以应常上油或常把玩,以免其脱水(建议您用橄榄油。每件蜜蜡都是蕴涵不同灵性的活化珠宝,最好的养护方法就是经常佩带,汗渍的会滋养蜜蜡,它将变的润泽通透,富于变化,肌理细腻,触手温润。
九.关于选购。老蜜蜡涨速之快,有目共睹。半年前收的价格,现在只能收到一半。本周去北京文物交流会,看到一些品相很不错的老蜜蜡,饼子(桶珠的价格高多了),价格讲来砍去,最后对方仅肯让到近600克价。这就是真实的市面上的价格,至于各大珠宝行的价格那更是夸张。个人认为,品相越好,个头越大的,越有收藏价值,当然价格也越贵。品相略差,个头略小的,价格会低一些,但也有收藏把玩价值。重量上可以这么大致这么理解,0-5g是一个档,5-10g是一个档次,10-20是一个档次,20以上等等。品相上,没有或者基本没有老磕碰的最佳,也最贵。略有瑕疵,比如一道老划痕或者一些老磕碰等等在越来越难收的今天,也算是不错的。有较明显瑕疵,但材质开门,也是可以玩的。
至于对未来价格的预测,不敢妄断,但老蜜不会出现核桃或普洱的大跌落的情况是可以基本肯定的,因为首先,资源的稀缺性。新琥珀蜜蜡很多,但是老蜜蜡珠子越来越难收,用不了多久可能就收不上来了。其次,蜜蜡不是这几年才被炒起来的,而几百年前就一直被其它地域或文化群体所收藏,只不过这几年才被我们所认知。第三,蜜蜡确实具备了有机宝石多重魅力。综上所述,个人觉得老蜜蜡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的。
十.关于盘完。最大的感受是,蜜蜡盘玩儿很有成就感,包浆、光气上的很快。盘出来光气逼人,而且持久不衰,很是讨人喜爱。
(未盘玩的老蜜蜡)
(盘玩两周的老蜜蜡)
——————————————————————————————
深入解读蜜蜡知识、鉴别方法以及市场行情
个人微信:【长按复制】
关注蜜蜡鉴别微信:milajianbie【长按复制】了解更多蜜蜡知识!遇见蜜蜡,遇见最美的你!遇见蜜蜡,遇见最美的自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直喜欢蜜蜡,后来偶尔看到真正的老蜜,就慢慢地开始对老蜜感兴趣了。可能市场上都把颜色较深的棕色蜜蜡统称为老蜜。所以大部分朋友对老蜜的认识仅止于深色的。其实严格意义上的老蜜,就俺的理解应该是做成成品百年以上,经过把玩,甚至入过土的。一般老蜜的特点是:由于蜜蜡性质所至,因此很容易被磨花。通常老珠表面会有一些岁月的痕迹,比如大多表面布满风化细纹,或表面坑坑洞洞。这里要特别注意,老蜜的风化细纹有点儿象是景德镇瓷器的“开片”不规则且细密地遍布表面,但看上去,纹似乎又被一层透明质包在里面,表面摸上去又是光滑的。行话似乎就叫包浆。这种“开片”一般大眼看不太出要仔细观察或在放大镜下才会看出。而目前也有不少仿旧的珠子也有所谓的裂纹冒充风化纹,但仔细对比全然不同。下面第二张图风化黄手串是仿的,它的表面“风化纹”可以感觉到比较深,基本用手可以直接摸出来,肉眼直接清楚看到。看似明显,但极做作。如果是工艺好的,会用真蜜蜡珠去做,土里埋埋,看上去旧旧的,还真颇有岁月的痕迹,但那就象是年青人化个老妆。经不起推敲。厚道的就用蜜蜡做旧,划出裂再烤出色,不厚道的就根本不是蜜蜡了。【大家要仔细的看好了!这种大裂纹可不是自然风化出的,是人工做出来的。】【一颗极品老蜜蜡,风化清晰可见!】一般老珠子似乎很规则形状的很少。大多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那么一切。有些老蜜,表层风化没有这么清晰,不用放大镜,看不太清楚,但只要仔细看,还是能看的出。第一张和第三张图是典型的老蜜风化纹。现在有不了塑料做的假蜜蜡,形色仿的很像,初级玩友,很不容易分辩,我手里有一颗标本,有时间上传了,供大家学习!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疑惑了,那目前市场上的新工棕色蜜蜡是不是年代就不够甚至是假的呢?  一般而言,目前市场常见的天然琥珀蜜蜡类(不包括彩蜜哦),与古董级老蜜蜡的真正的起源是一样的,所用的原料是同一种,都是经过千万甚至上亿年的松柏类树脂,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自然环境洗礼石化而成的化石。  不同之处就是目前市场常见的所谓新蜜蜡,是近期开采的原料,近期加工成饰品的。而且为了增加强度,大多在前期经过加温加压处理。(琥珀蜜蜡类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在 2-3 、比重 1.05-1.1 ,熔点 150 ℃ -180 ℃ ,燃点 250 ℃ -375 ℃ 。可轻而易举地用小刀切割,韧性差,裂痕呈贝壳状。因此原石直接加工成饰品比较容易损坏)  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把颜色淡的,比如黄蜜叫新蜜,而把颜色深棕的蜜蜡叫老蜜。其实这只是市场上的一个约定俗成,严格说来并不算是十分规范。  而登的这些古董级老蜜的则是至少百多年前就加工成成品,并被佩带过的。多被称为老件。就如同明清瓷器之与现在的瓷器,虽然过去工艺可能不如现代的优越,看起来也不如现代的漂亮,但价值与内涵会有不同。下面这些就是棕蜜,目前市场称之为老蜜的蜜蜡。大家可以跟上面的或下面将要登的真正老蜜对比一下。虽然有的外形还算古意,但终究感觉还是少了些历史的厚重感市场上的深棕色蜜蜡,被称做“老蜜蜡”其实是经过高温烤色而成的。大家可以与上面的真正老蜜蜡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谈到老蜜蜡珠,不能不看看另外一个重要的时间记录,即孔道部分。老珠的孔口因穿佩紧绳长久磨损,以致逐渐形成喇叭口状或轮齿孔状。通常也叫“钥匙孔”这也是辨别老蜜蜡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图即是各种老孔道的形状,供大家参考学习!最近迷老蜜的人开始多了,而且提老蜜必提开片。这里小说一下,开片是检验是否老珠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唯一的条件。现在有些新近喜欢老蜜的朋友是非开片不买了。通常情况下,天然形成的开片有点儿近似珠子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热胀冷缩而在表面形成开裂,再由于天长地久。这些开裂又自然愈合。所以往往真老珠开片是摸不出裂的,裂是隐在内部的。一般情况而言,全透明老琥珀或半珀半蜜开片会明显些。但完全不透明蜜蜡质,久未盘玩的,或会肉眼见到。但经常盘玩的,有时会肉眼看不到开片。所以说没开片不等于不是老珠子。而现在对开片的认识,有时让人哭笑不得,多少也有点儿误区。说白了,开片其实就是天长日久,日晒雨淋,或珠子入土,或多少有点儿保存不当,由于外界温度骤冷骤热变化而而起的风化损坏。而这个损坏的痕迹,现在反而成了大家的喜爱;反而保存得当,或觉得主人喜欢的,如下图的老珠子,由于表皮太光,肉眼见不到开片,反而大多数人觉得不如一些带开片的老珠,不知是不是该说造化弄人?另外再说说颜色问题,很多人问到颜色是不是越老就代表年代越久。通常而言,选购时,这是个标准,通常人们喜欢以颜色浓重的为首选。似乎颜色越浓会让人感觉老蜜的年代似乎越久,年纪越“老”。但这只是通常而言,颜色的浓重程度只是检验老蜜是否够“老”的其中一个观感上的标准之一,而非全部,且并不准确。因为老珠本身的成份不同,保存环境不同,周围的温度湿度不同,氧化程度不同,拥有者的盘玩程度不同........等等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老件颜色或表皮产生不同变化。比如含白蜜的颜色会比通常的颜色浅些,即使年代够老。而且如果珠子接触外界环境比较多,暴露于外,经常日晒雨淋的,氧化程度大,颜色也会深。原蜡珠子用手一搓,会有淡淡的松香味,这也是一个得要的标志!下面再上传一些市场上最多见的假蜜蜡假蜜蜡的纹路是很不自然的,大家多看真的,真的纹路柔和,就如同鸡蛋清和黄捣在一起的感觉,虽然乱,但边缘圆润柔和。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鸿哥蜜蜡其它文章
行业老兵告诉您入手蜜蜡琥珀的正确姿势
1不要刻意净度琥珀是远古树脂、树胶形成的有机化石。从第一滴树脂落地到成为化石,期间,尘土、树叶、树皮、花瓣、昆虫、动物等混入其中是无法避免的。在数千万年漫...
判断极品老蜜蜡的几点拙见
老蜜蜡进入人们的视野里已经三五年了,也是一直火了三五年了,现在老蜜蜡这个圈子里,知识普及度也是越来越高了,大家基本都懂得如何去挑选好的老蜜蜡,以往的一些差货都是不能满...
一篇文章教您彻底分清二代蜜蜡和水煮蜜蜡
了解琥珀蜜蜡的朋友都知道,现在市场非常火爆,而且市场鱼龙混珠,市场里面的货也很难区分真假,很容易打眼,今天小编就让行业的商家来向大伙科普一些蜜蜡知识,搬...
藏族寺庙大师馈送给善缘男子无价老蜜蜡
无论是哪一种老蜜蜡,必定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日积月累,都会带有一定的历史感。但这两者有所不同的是,传世老蜜蜡都已被制作成了成品,而老料蜜蜡则是以一个原料的形成...
带您深度了解老蜜蜡的真假辨别
一直喜欢蜜蜡,后来偶尔看到真正的老蜜,就慢慢地开始对老蜜感兴趣了。可能市场上都把颜色较深的棕色蜜蜡统称为老蜜。所以大部分朋友对老蜜的认识仅止于深色的。其实严格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蜜蜡如何盘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