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如何以短击长,比如拿大衮匕首什么时候拿如何和拿长剑的打,实战

冷兵器时代长杆武器是最强近战武器吗? - 知乎40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657分享邀请回答2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谢邀&/p&&p&抛开人的因素来说,就以一对双胞胎同时习武,一个练习剑道,一个练习传统器械,就按练三年为标准吧。传统武术器械多了去了,你要说拿个判官笔峨眉刺什么的跟剑道打,那毫无优势,正面摆好架势单挑会被打出翔。但你要说换齐眉棍、长枪什么的长兵器。那得问能打多少个剑道小兄弟。来个四胞胎一起上都不虚啊。&/p&&p&看一群传武黑在这说传武器械不能打,嘿呦,瞧我这暴脾气。那在这我就放话,我拿大枪,剑道甭管多少段,最高十段吧?没问题,十段我要打三个。问问有没有剑道敢跟我的大枪打的?甭跟我扯什么剑道训练体系完备,我说哥们你没摸过刀吧?哪怕剑道竹刀?我根本不想扯什么传统武术训练程度对比,连特么器械一寸长一寸强都没整明白的人有资格讨论传统器械能不能打?我不是职业选手,当年我学功夫都只是朋友作为友情指点,没有说正式拜师。但就我这么一个半野生的玩意,我没有规范的场地,就特么山上草地,我拿大枪,我不惧任何职业剑道选手。别说剑道了,所有练日本刀的。有一个算一个,什么古流啊,什么当代武士啊,什么忍者啊。拿木刀也好,竹剑也好,只要是倭刀尺寸的玩意,真刀都行,来战,我就有信心打赢。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我说的是在做的所有认为传武器械不能打的答主,都是辣鸡。你们代表不了剑道,我就不信剑道能练明白的人会不懂一寸长一寸强。&/p&&p&我要说,我没有看不起剑道的意思,要说拿同样的竹剑,我打不赢剑道高手。因为我特么连竹剑都没摸过。剑道作为一项竞技对抗运动,确实发展得比较成功。我觉得只要练剑道智力正常的都不会说用剑道去跟长枪打。武器差太多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不是剑道的问题。不是剑道不行也不是传武就牛逼。是根本双方武器不是一个层面的,是不公平的。就是上泉信纲之类剑圣复活估计也只会一耳光抽过去,骂你特么谁就让我拿刀打长枪,你有病吧!&/p&&p&说传统器械不行的众位,有一个算一个,今个我就代表传统器械中的长枪站出来约一下。就问你们敢不敢拿剑道装备跟我来几局。一局看不出来,咱们多来几局如何?甭担心,你们哪怕用开刃真刀我都接着,我就一根头上包了几层泡沫做枪头的白蜡杆,伤不了人。要万一被我打伤,医药费误工费我该赔多少赔多少。不需要有顾虑。我这护具都有,开刃真刀也砍不破的护具都有,也甭担心伤到我讹你们医药费。消除一切顾虑。你们要赢了,来回路费食宿费用误工费,多钱我包了,我还请你们吃新疆烤羊肉,管饱。你们就当来免费旅游。你们要输了,费用自理就好,我依然带你们去吃烤羊肉,不是老饕根本找都找不到的老店,味道好分量足价格公道,就是费用咱们AA制。想去玩,我也免费当导游,我的费用我自理。坐标乌鲁木齐,有来的么?要都不来,麻烦以后别说传统器械不能打没人出头。&/p&&p&------------------------------------------前排广告位-----------------------------------------------&/p&&p&合作媒体&/p&&p&喜欢冷兵器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lbqyjs)&/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d3310afd49bd_b.jpg& data-rawwidth=&907&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d3310afd49bd_r.jpg&&&/figure&
谢邀抛开人的因素来说,就以一对双胞胎同时习武,一个练习剑道,一个练习传统器械,就按练三年为标准吧。传统武术器械多了去了,你要说拿个判官笔峨眉刺什么的跟剑道打,那毫无优势,正面摆好架势单挑会被打出翔。但你要说换齐眉棍、长枪什么的长兵器。那得…
&p&盾牌有很多种类,如果不考虑拿个架子撑在地上的射手掩体盾的话,我会把盾牌分为可以分为臂盾和手盾。&/p&&p&臂盾的典型代表有部分藤牌,骑士的鸢盾等。这种盾牌的好处是手臂共同负担,长时间持有较轻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fff9caaeaf175b7bae0881_b.pn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3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a3dbddcb13361bed18a_b.pn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3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figure&&p&手盾的典型代表有维京圆盾,小手盾等;其优点为灵活调整盾位和盾面,使其容易偏斜敌方重武器攻击和盾击敌手。&/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78b33f566a11b6ab07851f5ebfbeead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2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67fa07caafcaa6fc748e62e69920b3_b.png& data-rawwidth=&239& data-rawheight=&2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figure&&p&这些盾里面,小手盾灵活度高,最特殊,相当于一只铁手套。比较有特色的用法有I33的手盖式,基本上是使用盾掩护伸出去的手,远距离攻击对手并且封锁打向身体的剑路。要点是松松的环住盾把手,使得打来的兵器威力都被盾牌的晃动而化解。不要小看这盾,斧子都能挡,只要你化得开劲。&/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58c33b5d0fc22adc9be0fa239b2ba7e_b.pn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figure&&p&然后是带有一定尺寸的臂盾和手盾用法,这类盾牌重量都不轻,一般都比剑重,所以当做副手装备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耐力分配,长期伸出去其实是划不来的做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19d478d6a1dad2e368dbca78d91f85c_b.pn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2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figure&&p&有些耿直的同学因此去练肌肉支撑力,我不阻止,不过我提供比较轻松的方案。&/p&&p&比较轻松的做法是,贴在身边,这种方法对于臂盾尤其舒坦,把它当做一件铠甲穿在要害位置。就像下图一样:&/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e862d3a2fb0ef1cba1dc08e1cf8d31b_b.pn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4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figure&&p&然后我们看看著名的腐国银流的剑术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abffc38827e_b.pn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3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figure&&p&这么骚难道是跟虎眼流学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a822a7bbab_b.pn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3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figure&&br&&p&当然不是,与漫画中虚构的虎眼流肌腱蓄力(泰拳)的架势不同;银流的剑很多时候是假想自己为剑盾的。&/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a664ce70aacba0824048_b.png& data-rawwidth=&261& data-rawheight=&3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1&&&/figure&&p&在这个情况下,把盾牌当做身上的铠甲穿,在一定距离中对战是占到些便宜的。&/p&&p&在敌人的画面里出现尴尬的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f96cb74c93d_b.png& data-rawwidth=&165& data-rawheight=&2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5&&&/figure&&p&选目标只有A前腿,B脑袋,距离自己较近。如果我要打他这两个位置的话。&/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1d24c3cdfb8c37413a84_b.png& data-rawwidth=&388& data-rawheight=&2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8&&&/figure&&br&&p&这TM就尴尬了,他可缩腿/抬盾,同时反击我。这就是个典型的堡垒打法,利用盾牌减少对方可选的打击位置,针对露出的位置引诱/重点防御。以少量的动作变化来威胁和反击对方。&/p&&p&当然遇到攻击范围比较远的对手,他可以不断引诱你防错,放你的风筝,你的反击也很难打到他,那么堡垒打法就不适应了。于是就要用到冲锋打法。&/p&&p&冲锋的原理,对于敌人来说。&/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5c83a60da1bf8c76395f3dffbc9fa30_b.png&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2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figure&&p&这是常规的攻击路数,他可以攻击你头顶到膝盖最靠前的位置。如果你持有盾牌进入这个位置。&/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e13d68d305ddae6a936434ceb225801_b.pn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2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figure&&p&绿区被封锁了,在更远一点的地方你把手伸出去,也能一样达到类似的封锁。&/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26e76ab1fd545a2aae38adb_b.pn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p&在敌人的画面里,你是这样的过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9c0a4bfba772c5eafc369bc869db186_b.pn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敌人能打你的位置瞬间就呃呃呃……&/p&&p&作为一个冲锋仔,你需要抓准时机,一般在对手攻击你的时候开冲是最好的,对手重心前倾打击你的同时,你向前短冲,瞬间拉短距离。作为一个盾仔,你要耐心,耐心,等到对方确实出手的时候。&/p&&p&然后补充一个出招技巧。持兵器的手出招时,往往容易暴露可打击的身体位置,对方会利用这个时候攻击你。于是一些风骚的剑盾仔,会用这样的方式出招。&/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04fb7e7f0dff0a4a5276b_b.pn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4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figure&&p&好狠啊,野蚌出针啊,这样能提高你出手的容错率,减少出手时,持兵器手臂被攻击的机会。&/p&&p&————————————剑盾这么屌,双手剑还有活路吗——————————————&/p&&p&作为一个并不爱用盾打的剑手,对付剑盾的经验还是有的。&/p&&p&根据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p&&p&1,盾手冲锋很可怕,一旦靠近了,你就没有机会了。&/p&&p&所以无盾方应该保持距离,这样你打的位置才有意义,然后需要一系列的封冲动作作为威胁。&/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bfc75b1ef435f1a9f1017_b.pn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bfc75b1ef435f1a9f1017_r.jpg&&&/figure&&p&超远距刺头,这一招双手兵器刺头,我练了很久啦,熟练得很,是保持距离的首要套路。当然能被直接刺到的剑盾只能是耿直的新手,我的目的只是用来保持距离,让他难以冒进。盾手提盾掩护自己头部冲锋时,则应迅速收剑朝盾那一侧的斜边跑开。&/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0cbe9f2afe8b826bbdcc_b.pn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2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0cbe9f2afe8b826bbdcc_r.jpg&&&/figure&&p&扫腿,迅速跳走,我中华武术之白鹤亮翅~&/p&&p&扫腿也是封冲锋的好路子,但是记得主要任务是保持距离,及时逃走,很多人这个技术不娴熟,常被人逮到砍头。对付耿直的西洋剑仔比较好用一点,对付会低身位跃进的中国刀牌技术,妈蛋,人家苦练的站桩,能够快速低身移动,直接废了你这套打法了,赶紧使用别的路子吧。不过至今没遇到过基本功这么强的对手,幸也。&/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328b892c84aa550fe0cd71caebbe242_b.pn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fdf7af612863acfc2c1d_b.png&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1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figure&&p&OK,这就是保持距离的几种方式了,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方法,但原则就是保持距离,静候良机。&/p&&p&2,盾手最脆弱的时候,就是主动挥出兵器的时候。&/p&&p&乌龟头伸出龟壳时是你攻击它的最好时机,你须用尽手段,不管是跳脱衣舞还是唱爱的供养,盾方终于出手打你了。即使他带着盾掩护自己的手,你也能找到机会。这时候东方刀剑和西方刀剑有一点不同,东方刀剑的前端敲开对手兵器的能力较强,在这种时候能创造的空档更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bca8ac275fd6_b.png& data-rawwidth=&469&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bca8ac275fd6_r.jpg&&&/figure&&p&预判了对手的攻击,挥剑击打对方的剑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b43de91fc12d_b.pn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b43de91fc12d_r.jpg&&&/figure&&p&对方是高手,他出手时,盾牌会掩护自己一侧,如果我避开剑这一侧去攻击他的话,只会面对盾牌。&/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8cfc47cda8ddf7e6574d_b.pn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8cfc47cda8ddf7e6574d_r.jpg&&&/figure&&p&本来会命中我的剑,被我击落,射程变短,碰不到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3d7639deaa83671bbd320cf94dee979_b.png& data-rawwidth=&428&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3d7639deaa83671bbd320cf94dee979_r.jpg&&&/figure&&p&对方的盾牌依然封住了我那边的位置,但此时已经没有持剑手保护他,这个时机只有一瞬间,因为很快他就会收回盾来保护自己头胸。&/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fccb7b9ef051f1a29858_b.pn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figure&&p&看,他收了,但是我剑已经快速进入,他盾牌来不及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dbe9eaa544_b.pn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dbe9eaa544_r.jpg&&&/figure&&p&成功命中对方持械手臂,刃筋较好,手臂大部分肌肉断裂。&/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90d2d297b7f95fbf45f00_b.png& data-rawwidth=&421&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90d2d297b7f95fbf45f00_r.jpg&&&/figure&&p&继续拖割,划过胸口。&/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71f90dc838cbbd8b9d0b67a76c874e0_b.pn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71f90dc838cbbd8b9d0b67a76c874e0_r.jpg&&&/figure&&p&穿过结束,注意看连贯的过程,对方的出手——回防还未完成时,我已经完成防御——反击的行动。要想成功率高,得保证击打兵器——反击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多练习来保证剑的操控较为精确。另外就是,抓时机要准确,但只有做好了第1点,保持距离,不被剑盾冲锋,你才能不断寻找时机。&/p&&p&当然,我被剑盾打成狗是常态,不放出来丢人了。&/p&&p&拟真兵器广深川京地区对练新手群:&a href=&tel:91236&/a&,提供各种对练机会,长期不来打会被踢哦。&/p&
盾牌有很多种类,如果不考虑拿个架子撑在地上的射手掩体盾的话,我会把盾牌分为可以分为臂盾和手盾。臂盾的典型代表有部分藤牌,骑士的鸢盾等。这种盾牌的好处是手臂共同负担,长时间持有较轻松。 手盾的典型代表有维京圆盾,小手盾等;其优点为灵活调整盾…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02a5b9ce652c44fab6b9a_b.jpg& data-rawwidth=&1185&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02a5b9ce652c44fab6b9a_r.jpg&&&/figure&&p&型月的&b&Fate&/b&系列可谓是Acg圈的一座大山,&b&Saber&/b&这个角色也是家喻户晓。英姿飒爽的骑士王不知是多少少年少女心中的男神女神(似乎没错),包括我本人也是因为几年对Fate的喜爱而接触到击剑和Hema(欧洲历史武术),进而进了兵击这个天坑。&b&所以剑之英灵的身姿和手中的长剑,也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欧洲剑术的样子。也让很多正确的认识和误解都深入人心。&/b&&/p&&p&&b&本文目的不是为了跟冻鳗较劲或者在二次元找真实感。。而是借动漫来讲一讲三次元里的剑术&/b&&/p&&p&接下来就让本&b&萌新&/b&说一说我的一些拙见 &br&本文许多内容向珠三角最大的冷兵器武术团体&b&斗战胜会&/b&的前辈们请教很多。(其实我就是他们教的嘛咳咳)&br&&/p&&p&&i&下文里所有专有名词都是我和兵击圈里认识的剑友之间常用的说法,当然有其他叫法啦。纠结名字什么的话很无聊呢。能用流利的意大利语朗诵起手式的名字也不见得对剑术有帮助。&/i&&br&&/p&&p&&br&&b&1.Saber到底打的是哪种剑术?&/b&&br&首先&b&欧洲长剑术&/b&分成&b&无甲剑术&/b&和&b&有甲剑术&/b&两类&/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0ac22ab573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0ac22ab573_r.jpg&&&/figure&&br&&p&无甲长剑术决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88af93f0ef188b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88af93f0ef188b_r.jpg&&&/figure&&p&着甲剑术
图片:虎贲骑士团2016保定演武大赛,曹哥对库玛&/p&&br&&p&例如&b&劈砍&/b&,&b&拖割&/b&,&b&点斩&/b&之类的攻击方式在没有着甲的情况下都是很有效的攻击方式,但是如果全身着甲,&b&破坏平衡&/b&,&b&钝击&/b&和&b&刺击&/b&才能造成较大杀伤。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p&&p&&br&Saber的着甲率相对较低,只穿了胸甲和铁手套(她的那个铁手套同时覆盖了整条小臂,这在现实里很少见,尤其是亚瑟王所处的时代是&b&公元&/b&&b&500&/b&&b&年&/b&左右,那时铁手套大概都没出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9b6d5a7f80afeaf123fb8de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9b6d5a7f80afeaf123fb8de_r.jpg&&&/figure&&br&&p&这种铁手套是&b&文艺复兴&/b&时期的产物&/p&&p&所以她理论上说该用无甲剑术,她在剧中也确实用的是无甲剑术(体现在步伐,体态和战斗方式)。&br&&b&2.Saber&/b&&b&打的是什么剑术流派?&br&&/b&现实中欧洲无甲长剑术大体可分为两个流派:&b&守中线打法&/b&和&b&绕防打法&/b&。&/p&&p&(我当然知道什么&b&梅耶派&/b&啦&b&理查特纳尔派&/b&啦之类的名词,&u&听起来特别高大上&/u&呢。可是我还是想&u&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表述&/u&呢。)&/p&&p&例如美国AHF学院的大佬Keith farrell是前者,2014年瑞典剑鱼Hema大赛(Hema界最大的比赛之一)冠军Axel Petterson是后者。&br&HEMA界导师级人物Keith farrell与国内知名澳洲留学生剑客“嘴客”的对练&/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666672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MA圈导师级大佬Keith Farrell和嘴客对练&/a&&p&HEMA界最大赛事之一 Swordfish2014 长剑决赛,Axel Petterson vs Thomas Nyzell&/p&&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415126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剑鱼·长剑决赛 Axel Pettersson vs Thomas Nyzell open longsword fina&/a&&p&Hema长剑是根据古籍复原的武术,古籍对练法记载严重残缺所以个人认为用所谓“菲奥雷”“梅耶”这些古流派名去描述未必准确。而因为Fate里实际上面对现实里存在的兵器的交手实在不多,异种武器对抗也不太明显,对Saber动作的清晰正面画面也不太多,所以的确看不出来流派。&/p&&p&下文图里出现的钢剑叫做羽击剑(federschwert),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竞技练习用钝钢剑,成型于14世纪的德国剑术学院。剑身比真剑更细且相对易形变,于是要在靠近护手的地方有一个【配重块】来让它手感不至于跟真剑差很多。这样设计目的是减小威力。&br&&/p&&p&&b&3.Saber&/b&&b&的剑术动作对吗?&/b&&br&嘛,有对有不对吧(废话!&br&首先从握剑的握法说起&br&Saber的握剑法就剧中有特写的镜头看,经常用【&b&锤握法&/b&】。&/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181ecc2691568bcf5cbfef5c070622f_b.jp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3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daa76a34ee1fa76e672d0a634a1d3c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3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figure&&p&这种握法可以更利于大幅度连续的挥砍&br&但不是唯一的握法!因为长剑是一样兼容度很高的武器,所以也有很多种握法。&br&下面说几种前手的握法&br&【&b&拇指握法&/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32d6a23f5c4e2ccc52a1f_b.jpg&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2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6&&&/figure&&p&这种握法因为有种用拇指“按住剑面”的感觉,个人认为更利于控制剑刃,把握刃筋。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样握剑(跟打法有关)&br&&/p&&br&&p&&b&【扣食指握法&/b&】&br&这种握法其实更常见于迅捷剑。个人认为这样更利于控制剑尖,使用突刺。尤其是用右手进行片手刺&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104f9f939ce524d46075_b.jpg& data-rawwidth=&373&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3&&&/figure&&p&【&b&按柄握法&/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1aa80bcec0_b.jp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figure&&p&这种握法其实更常见于打刀。个人认为这样在长剑上并不好用,打刀这样握法是为了更方便进行劈砍。&br&至于后手基本都是以锤握为主了,但是后手握的具体位置也不尽相同。&br&【&b&柄握法&/b&】&br&握在配重球上的柄尾,两手间距较小&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e9ab4ee00cb8_b.jpg&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3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b&配重球握法&/b&】&br&把配重球握在掌心,两手间距较大&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daa76a34ee1fa76e672d0a634a1d3c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3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figure&&p&我个人的话是比较偏好握配重球的,因为这样双手之间力臂很长,感觉似乎更舒服&/p&&p&以上说的所有握法都&u&没有正误之分&/u&,因为这是非常&u&看个人的喜好和技术&/u&的。但也不用一直用一种不换。&br&&br&因为誓约胜利之剑被隐藏在风王结界里于是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对于&b&剑姿&/b&我们也看不太清。但是,就能看出的方面来看也有些问题。&br&首先,大部分人第一次拿起长剑的时候,都喜欢&u&将剑刃与对方垂直,且整个剑身竖着挡在对方面前,就像这样&/u&&/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e134ddb3bfe_b.jp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3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0e50c8fbda01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0e50c8fbda01_r.jpg&&&/figure&&p&但是这样是非常的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事实上将剑刃“让”给了别人,剑面给别人随便碰,让别人可以轻易的选择试探撩拨你还是强行破防,也可以选择与你交剑。因为你的整个攻击能力已经展露无余了,而剑尖也没有指向对方要害,出手会稍慢一些。就是慢的这一点会让你失去中线的控制权。这样摆中段的起式会好一些&/p&&p&【&b&犁式&/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92eefecb6c94a2c7aeca_b.jp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5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7113ffd4af335d1dfbfb539f3968ce9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3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figure&&p&注意,剑尖瞄准了摄像头(对手上半身),&b&剑面斜对人&/b&。这样的剑姿如果用的是真剑,也会隐约有种隐藏住了剑长的意味&br&&/p&&br&&p&Saber还有一个招牌姿势,把剑举在头的一侧,剑格与头同高,剑尖指天。&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f226eb5b02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f226eb5b02_r.jpg&&&/figure&&/p&&p&在欧剑中也有个姿势是预先到达了劈砍的开始位置的,这样出手最快。叫做【&b&顶式&/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1dd3e38fd_b.jp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3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figure&&p&这个起手其实还有个非常怠惰的变形,在Hema剑手之间非常的常见,看各种录像多的人也会对这个姿势熟悉不已。↓&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aa78dbdb56_b.jp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3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5&&&/figure&&p&其实这样是因为在离对手很远,完全不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举着剑是很没必要的。还是保持体力直到进入交战距离再进入到一个保险的起手比较划算啦。&br&我的同学在B站看了个Hema长剑的录像后问了我个相信很多人也会有的问题:&br&&b&剑搁在肩膀上不会割伤自己吗?&/b&&br&事实上许多古典时代,中世纪,佣兵时代乃至近现代的欧洲人对武器开刃都&u&不一定是整一把都开利刃&/u&。很多人都&u&不会把武器靠近剑格(护手)的部分开利刃&/u&。因为这个部分在各种欧洲剑术里都是用来格挡对方武器的位置。开刃的话保持度不会太好,也没太大可能用这里攻击对手,反而偶尔自己的手指或许时不时会滑过去几下,一些特殊的握法也会握到这里。(不仅限于长剑)&/p&&p&这个视频讲的不错。&/p&&p&欧剑的开刃情况小览 &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74590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a&&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fe3159078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figure&&p&看过F/Z的人想必也对Saber的这一下阿姆斯特朗喷气回旋加速记忆犹新。&/p&&p&其实这个起手式在欧剑里也是一个很常规的起手,叫做【&b&尾式&/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6b849bad0ca09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3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figure&&p&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对手,悄悄地进入攻击距离而不被发觉。&/p&&p&说到这里那就干脆说完,欧剑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起手叫做【&b&牛式&/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bad79e81359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bad79e81359_r.jpg&&&/figure&&p&咳咳其实剑面角度有点问题,这样的角度是正在格挡对手的剑刃时而不是对峙时。对峙时应该像上文说的犁式一样,以及就是不露脸&/p&&p&看起来特别别扭好像两只手打结了,没错。&b&这并不是一个让你一直举着接敌的姿势&/b&,而是一个&b&过渡姿势&/b&。许多人喜欢将它在完成攻击,退出对手还击范围的时候使用,防止对手的后击(afterblow)&/p&&p&保持着牛式进行交战,举着牛式进距离是按资料自己摸索的新手都会有的通病,但其实这个姿势真的很尴尬啊,能发动的有效还击也就是一下动作巨大而且相对出手慢的挥砍,也无法进行刺击。&/p&&p&拓展阅读:&/p&&p&科普: 欧剑有哪几种,分别叫什么&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337066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刀剑科普】欧洲剑有哪几种?都叫啥?【普罗米修斯汉化组】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a&&br&&/p&&p&剑术比赛:圣彼得堡HEMA长剑比赛决赛录像&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44827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剑术比赛】2015圣彼得堡长剑决赛剪影_星海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a&&/p&&p&&br&在Fate Zero第四话有一段对Saber的脚步的特写。这一段特写里能看出还是基本正确的。&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0e571debc3de_b.jpg& data-rawwidth=&354& data-rawheight=&5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4&&&/figure&&p&不仅限于欧洲长剑术,世界各地各流派的双手武器技术中基本都有一个类似的理念,那就是&b&驱动剑刃的力量来自身体体态(重心)的变化。纯粹用手臂肌肉去挥动是很难高效驱动武器的。&/b&而这个变化的方式就决定了动作的不同,进而产生“&b&门派之别&/b&”。&u&而一个门派里也可以有许多由不同移动重心方式而达成的不同技术&/u&,这也是一种兵击技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br&&u&欧洲长剑术更倾向于利用身体左右扭动的力量来带动武器攻击,无论是劈砍还是刺击。&/u&仅仅依靠手臂的挥动是很难发出大力有效快速的攻击的。而如果有步伐上的左右腿互换无疑是会带起身体大幅左右转动,&b&扭腰胯&/b&,进而驱动剑刃的。所以说其实也有一步一剑的说法(当然其他方法也是有不少的啦。)在剑道中也有&b&“气体剑”&/b&一说,与这个类似。&/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e1a8cb144862dead9cb_b.jp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figure&&p&这是出弓步瞬间的花剑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580ea975b961407aac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580ea975b961407aacc_r.jpg&&&/figure&&p&向前突进的HEMA剑手&/p&&p&&u&注意脚的方向哦&/u&&/p&&p&从这一段特写中结合声音也可以听出,Saber每踏出一步几乎在脚落地瞬间剑完成了劈砍。而且截图中她正在高速连续突进,改变站法双脚都朝前且绷紧后腰这个细节是非常赞的。&/p&&p&估计制作组的武术顾问也大概是剑道出身&/p&&p&&u&步伐带动的身体大幅左右转动是一种转动,腰胯扭动和肩膀拧动带动和大臂挥动的转动也是一种转动。欧剑的攻击便是不同程度的转动这些转轴进而让剑带上致命的力量与速度,同时也能控制剑运动的幅度。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自身情况都会形成自己偏好的细节,但是大体确实如此。&/u&&br&&br&&br&细心的人可能会留意到,Saber两脚之间打开呈一定角度,但也不是击剑那样成90度,而是大致朝向前方,呈一个锐角的角度。这个细节也是正确的。其实脚步上的站法对于整一个体势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战裙的缘故看不清Saber腿部的姿态。不过也可大致知道是两腿弯曲,重心靠下的。&br&类似这样的姿态也同样是各时代各门派的通常姿势,根据目的会有微调。无论是击剑,剑道,甚至传武枪术,前苏联刺刀术都是这样。为什么?&/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e8cbaa576f5b684bcdea4c60e665348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e8cbaa576f5b684bcdea4c60e66534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4fdcdea16e09a0b03876d4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4fdcdea16e09a0b03876d4a_r.jpg&&&/figure&&p&&u&像这样把身体的重心压低,可以让身体更稳,而双腿弯曲则让人随时能向前或者向后“弹射”,高速移动身体的位置。不单单是兵击这样,许多徒手也是这样的,例如拳击和散打。&/u&&br&长期练习各种格斗运动的人,平衡感是会远好于&b&自己练习之前&/b&的,也大概会比非练习者要好。(&u&当然别的运动比如跑酷也会的啦&/u&)许多人也都有比较好的在突发情况时本能的维持身体重心的条件反射,这个也有不少知友都是格斗练习者相信深有体会。&br&分享自己的一个小故事:&br&学街舞练Poppin的时候有一次老师问我:你做rolling的时候为什么老是扎马步?
我:……。&/p&&p&&b&最后一点:真的有正宗的欧洲剑术吗?&/b&&/p&&p&&b&洋大人的欧洲剑术就是正宗欧洲剑术?&/b&&/p&&p&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到底什么叫欧洲古武术。欧洲剑术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奥运击剑。但是奥运击剑只是古决斗武术其中一种的现代演化版本,武器不断的变轻,变软,规则也不断的规范化或者说多了很多限制。(&u&当然毫无疑问,奥运击剑能系统性的训练出一个好剑手需要的大部分素质,&/u&我本人也在练重剑)。现代击剑运动发源于路易十三时代的法国,来自于叫做“&b&习武厅&/b&”的贵族剑击俱乐部,。击剑运动使用的重剑,花剑演化自迅捷剑(Rapier)和小剑(Small sword),佩剑则来自军刀(Saber)而很多人也留意到了我上面屡次提及的HEMA与奥运击剑的区别非常巨大,从武器到规则到打法。&u&实际上流行于欧洲战场的长剑术,中型盾+剑术,小盾+剑术,长枪术,双持匕首迅捷剑术甚至骑枪等等技术,统统没有系统性的流传下来。&/u&&/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8b385a0e2f8fb965fb2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8b385a0e2f8fb965fb2d_r.jpg&&&/figure&&p&双持匕首+迅捷剑&/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00d02a6f17ebdfc9a99233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00d02a6f17ebdfc9a99233_r.jpg&&&/figure&&p&单手剑+小盾&/p&&p&很多人可能&u&会说剑术典籍等等&/u&,但是在上文中已经说过,&b&一个武术门派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它的战斗理念和发力方式,驱动方式&/b&。欧洲古武术流传下来的典籍基本都是对招式&b&样子&/b&的记载。那还是个解剖学在娘胎里的时代。(文艺复兴画家们才开始点解剖学技能树)&b&说直白点,随便一个身体健康健全的人都能摆出那个姿势,但不大可能懂得发力和怎么战斗。&/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e040ce4e6ca84d7b9aeaf187b67f3ee_b.jpg& data-rawwidth=&439&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e040ce4e6ca84d7b9aeaf187b67f3ee_r.jpg&&&/figure&&p&&b&任何人看跑酷视频都知道里面的人在干什么,借助暂停也知道每一个动作什么样。可是自己能像视频里的人一样吗?&/b&&/p&&p&&b&外国的HEMA学院打的就是HEMA&/b&&b&剑术吗?天知道呢。&/b&&u&因为,谁也不知道欧洲古代剑客们的发力和驱动方式是什么样。摆出那几个起手,谁都会摆,而且全世界双手刀剑的起手长的都差不太多。剑理相通。见过不少说别人的欧剑“不正宗”的人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外行,不过网上找了看了几个资料,会说几个专有名词而已。&/u&&/p&&p&&b&那么,这些现在HEMA运动的无甲技术都是怎么来的?&/b&&/p&&p&&b&现代人复原来的。&/b&&/p&&p&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一批爱好者开始发现一些中世纪的剑术典籍,出于兴趣开始着手复原它们,这一批人中许多人本身有其他兵器对抗的背景,例如击剑与剑道。&/p&&p&借用HEMA学院Academie Duello的领头级人物Devon Boorman描述早期HEMA运动的话:&i&“我想变成《三剑客》里的达达尼昂,但是感觉自己更像《疯狂的麦克斯》。(笑“&/i&&/p&&br&经过数年的发展与复兴,HEMA已经在国外变成了一样知名度高,有大量剑术学院教授,逐渐走向规范化的新兴运动。&i&这是非常非常大而且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项兵击运动的发展史,在这里就不赘述了。&/i&&br&有兴趣的知友们可以看一看这个视频&br&&br&&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ilibili.com/video/av379864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洲武术】《溯源》-关于HEMA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普罗米修斯汉化组】720p&/a&&p&&b&这是外国的数间HEMA学院合作拍摄的一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多角度讲述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现代&/b&&b&HEMA运动的复兴历程。&/b&&/p&&p&在国内各地也有许多非盈利性质的冷兵器爱好者交流对练团体。各大城市基本都有每周举行聚会的大型组织,战史爱好者们以及武术爱好者们都可以找到当地的爱好者团体,参与到对抗活动中。&/p&&br&&p&以及整个Fate系列只喜欢05年版FSN和FZ的我一定不是一个人!!!!&/p&&p&------------------全文完---------------&/p&&p&我知道兵击圈里某些别有用心的好事者一定会起哄让索恩子发照骗的,但我不会中计的!&/p&
型月的Fate系列可谓是Acg圈的一座大山,Saber这个角色也是家喻户晓。英姿飒爽的骑士王不知是多少少年少女心中的男神女神(似乎没错),包括我本人也是因为几年对Fate的喜爱而接触到击剑和Hema(欧洲历史武术),进而进了兵击这个天坑。所以剑之英灵的身姿和…
3月10号更新一张基佬方阵图,小伙伴们好热情,谢谢点赞,等我这几天加完班,再来填坑&br&&br&看到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还有个半年前的坑。&br&再填一填搬运一发&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uestion//answer/&/a&&br&多图预警,手绘福利,我是一个灵魂画师。&br&简述一下阵型的发展历史。&br&波斯战车当个封面。&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6cc9cceb81ed0cdade0da1_b.jp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9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6cc9cceb81ed0cdade0da1_r.jpg&&&/figure&&br&&b&前言&/b&&br&英法联军炮轰蒙古骑兵的场景已经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经典画面。不过要说起1000多年前,南朝宋武帝就有带着几百人杀退几万农民军的战绩,很多人一定会觉得这是吹牛逼,然而如果理解了军阵真正的意义,就会知道,并不是只有枪炮打土著才能开启无双模式。&br&&br&让我们慢慢说起吧,受影视剧和游戏的影响,提起古代的战争,很多人想起的是一种上帝视角。&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95dae74ba5c57e010db4f7fb57e1f0e_b.jpg& data-rawheight=&329& data-rawwidth=&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95dae74ba5c57e010db4f7fb57e1f0e_r.jpg&&&/figure&这样的画面看多了,是不是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是不是大吼一声为了部落~~~小弟们就冲上去把敌人砍成了肉渣?&br&然而,小弟们把看到的画面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0c938baaaf4b3cb854078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1&&&/figure&要是真这么喊了,结果就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4a9a5f1dc54ae8b034a_b.jpg& data-rawheight=&367& data-rawwidth=&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4a9a5f1dc54ae8b034a_r.jpg&&&/figure&&br&&br&所以--我们去食堂打饭,要排队,让小弟去砍人,也必须按照基本法,要排队:&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cc60a05a799b98f8a01_b.jpg& data-rawheight=&349& data-rawwidth=&5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cc60a05a799b98f8a01_r.jpg&&&/figure&这样感觉好多了。&br&&br&阵法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两条线来讲,一个是基本的阵型,按哪种方式排队,各兵种如何站位,兵种间怎样配合,这是兵法中的“正道“,正道的形态取决于武器的发展,按照这些基本法,可以把古代阵型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战车时代、步兵时代、骑兵时代、各兵种都发展成熟,相互配合的时代、直至火器时代。&br&另一条线是偷袭,包抄的方法,这是“奇道”,奇道没有太固定的模式,使用方法依托于“正道”,是对“正道&的运用和发挥,所谓&以正合,以奇胜”--这个我会结合一些战例来讲。&br&&br&正文开始&br&&b&第一章、隆隆&/b&&b&战歌&/b&&br&遥远的上古时期,战争的画面就类似于古惑仔打群架,而打破这个局面的第一件大杀器叫做战车。这是一部西周战车&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be5788afa555e6caa17_b.jpg& data-rawheight=&1059& data-rawwidth=&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be5788afa555e6caa17_r.jpg&&&/figure&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当古惑仔们面对咣当咣当冲来的这货,是怎样一幅绝望的光景,战车最早出现在西亚的亚述,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样子,天朝最早有确定证据的战车则是在商朝出现的。&br&军事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带来战争形式的改变,在战车最初出现时,只是做为一种超级古惑仔来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战车还有其他的用法,到了商朝的末期,最早的阵型出现在了天朝的军队里,也就是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b59c966f402eac_b.jpg& data-rawheight=&945& data-rawwidth=&22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b59c966f402eac_r.jpg&&&/figure&喂,这不就是随便分了三块吗!&br&不不不,请仔细观察,这不是普通的三块!这三个方块采日月之精华,得天地之灵气,自带BGM和主角光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军队不是古惑了,而是正名为“三师”。&br&从这往后,军队里开始有了编制和上下级,有了“乘”的作战单位,老大在指挥的时候不再是一句为了部落~而是左军给我唱支歌,右军给我跳个舞,中军给我上,干丫的。军队的命令可以一级一级传达下去,古惑仔的时代结束了,未来是属于轰隆隆战车的。至于这三块有什么卵用,请脑补:&br&甲:小的们给我上&br&乙:中间的给我上&br&甲:小的们给我上&br&乙:右边的从右边打他侧面&br&甲:小的们给我上&br&乙:左边的顶不住了哇,往后退点,中间的给他点压力&br&甲:小的们给我上,哎呀,左边情况好像不太妙,小的们,撤。右边你们撤啥,小的们给我上,左边你怎么又上去了,小的们,撤。。。&br&&br&春秋时期,战车战法在天朝发展到了巅峰,这时出现了更完善的阵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91f36f02a5f_b.jpg& data-rawheight=&2368& data-rawwidth=&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91f36f02a5f_r.jpg&&&/figure&战车中间夹杂步兵,谓之鱼鳞阵,在此之前,一般是战车对战车,步兵对步兵捉对厮杀,有了此阵,兵种之间开始有了配合,步兵帮助战车清理死角,战车则可以保护步兵不受对方战车太大冲击。这个就是了战车时代的基本阵型,也就是“正道”基本法。&br&但这时的战法仍然很死板,大约是这样的,最精锐的部队放在中间,差点的放在两侧,然后&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cfecacdeea5_b.jpg& data-rawheight=&2368& data-rawwidth=&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0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cfecacdeea5_r.jpg&&&/figure&大家都是赵老爷,赵老爷是文化人,我们打架的时候也要讲道理~~~&br&&br&但是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不走寻常路的同学终于出现了,抱歉答主已经忘记这位同学叫啥名了,好像是郑国的,就当他叫郑老大吧,郑老兄是这么打仗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b7b_b.jpg& data-rawheight=&4208& data-rawwidth=&2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b7b_r.jpg&&&/figure&&br&&br&他把精锐部队放在了左右,比中军突出一段距离,两军交接时,精锐部队和对方的左右两军先接战,对方的左右都是质量较次的部队,很快就被突破,这时中军接战,左右精锐扫清对方后从侧面包围,对方中军精锐也被强势围观。这个围观阵型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雁行阵。&br&(画外音,我勒个擦,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这游戏不是这样玩的呀~~~素质太差了)&br&&br&这场战斗在世界史上首开了战阵中撩阴腿的先河,也确立了“奇道”的第一条基本法--取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我不需要在阵型的每个地方都取得优势,我只需要在你的阵型上开个口子,然后围观你。在此战之后春秋各国一发不可收拾,各种扫堂腿猴子摘桃直奔下三路,--由此可证天朝耍流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他方面还有些落后的时期就已经在撩阴腿上大踏步前进并形成了成套的理论。。。&br&&br&孙子兵法就记载了当时的十种阵型“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锐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阵型使用的原则就是针对对方阵型的弱点处(侧翼、后方)进行突破,突破后扩大战果。如锐阵就是将队伍排成三角形,以强化突破力为目的,圆阵则是造成一种没有侧翼和后方的状态,钩形阵则是以迂回包抄为主。&br&&br&这套理论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再局限于野战军阵了,最终被孙武上升为国家战略,他在进攻楚国时,不再直面楚国兵锋,而是率吴国军队直接进入楚国国境内游击,打击对方后方。100年后,亚历山大在战争中也开始使用迂回包抄,300年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使用了同孙武一样的战略对付罗马,从此正式开启了西方的撩阴腿战法。&br&&br&随着人类的战争越来越不讲道理,比武式的战车战法也开始显示出各种弊端--只有在开阔的平原,双方约定好地点和战斗规则,才能发挥效用。于是,另一次革命开始了。&br&&br&&b&第二章、死亡之墙&/b&&br&还记得鱼鳞中间的小圈圈吗,他们进化成了新的大杀器,重装步兵,开启了古代战争的第二个时代:&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938e5a53b7dcddddc50b_b.jpg& data-rawheight=&640& data-rawwidth=&9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938e5a53b7dcddddc50b_r.jpg&&&/figure&瞅啥,没见过基佬啊!&br&&br&重装步兵的战法是列成密集的方阵,用人肉形成一堵厚厚的盾墙,抵抗战车的冲击力,在步兵的时代,战车仍然威力十足,但战车毕竟是高富帅的终极武器,能有几百乘已经算是大国,而且使用环境十分局限,如果对方不讲道理,从侧面打人,只能在平原上向前冲冲冲的战车就无法发挥全部的作用。&br&&br&马其顿重步兵,使用长枪排成一都刺墙,碾压前进路上的一切敌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f501dcece8d6f4da7e5_b.jpg& data-rawheight=&2193& data-rawwidth=&29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9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f501dcece8d6f4da7e5_r.jpg&&&/figure&&br&&br&从此战车从战场主宰降到了高级兵种的级别。希波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希腊重装步兵凭借整齐的队列,以铁枪、木盾和血肉组成了一堵死亡之墙,一次又一次击败了数倍于已的敌人。后期的马其顿更是凭此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古典时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帝国。&br&&br&天朝的步兵时代紧随其后,进入战国后,各国的战争从理中客的不准吐脏话变成了唾沫乱飞的撕逼大战,各国纷纷组织起自己的步兵力量&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826462bff6adc1eb41d87df4fd51d97_b.jpg& data-rawheight=&1600& data-rawwidth=&10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826462bff6adc1eb41d87df4fd51d97_r.jpg&&&/figure&&br&秦朝统一全国时,这种战法达到了完美的巅峰,兵马俑就向我们展示出了这种完善的重步兵军阵&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8b42c0971eca96ca585b74b281cf96e_b.jpg& data-rawheight=&2368& data-rawwidth=&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8b42c0971eca96ca585b74b281cf96e_r.jpg&&&/figure&左中军和将军阵分别是挖出来的123号坑,右军是我脑补&br&左右军以着甲的弩手为主,估计是远近程兼顾的兵种,中军前方布置不着甲的弩手,后方则是战车和重步兵的混编阵列。远程兵种形成一个U字型,这种阵型比较适合弓弩集中火力,侧面同时布置了一些轻装的战车和骑射手,可以利用机动优势袭扰对方侧翼,兵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已经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br&&br&就在同一时代,西方也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和东方类似的军阵,同时他们也开始发展了撩阴腿,其原则和天朝类似,由于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初级的骑兵,撩阴腿的效率也就更高了,天朝在这个时代陷入了攻城守城玩战略的撕逼中,没有什么特别的野战战术,所以我这里讲两个西方的战例来展现下加入了骑兵的田忌赛马。首先是迦太基和罗马的一场著名战斗,迦太基的指挥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汉尼拔,此战也是他的封神之战。&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82d6503baba8adbecaba47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82d6503baba8adbecaba47_r.jpg&&&/figure&意大利的汉尼拔,继承了郑老大的光荣传统,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br&两翼放置骑兵,机动性强于郑老大的战车和步兵,因此也更有效率。&br&再来看一个比罗欢乐的,汉尼拔智商碾压罗马军。&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825d4c03df30ddb6fa64e52c064e3f8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825d4c03df30ddb6fa64e52c064e3f8_r.jpg&&&/figure&汉尼拔在翻跃阿尔卑斯之后,进入了意大利北部山区,罗马军团奉命拦截,而汉尼拔略施小计,从布防的缺口钻了进去,罗马军心中一慌,赶紧去追,这时汉尼拔在罗马所修的大道上大摇大摆的走着,罗马军就要追上时他走到了一个山坡处,拐角后往坡上一缩,罗马军在路上继续急匆匆的追赶,然后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br&德玛西亚!&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d1dfef26eb_b.jp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1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2&&&/figure&&br&&br&&b&第三章、金戈铁马&/b&&br&在上一个时代,骑兵的效用还有很多限制,刚才的战例中,骑兵都是起到一种袭扰包抄,冲破缺口括大战果的作用,由于没有马蹬,步兵时代的骑兵大多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45e6cbbf134219fbb7719b_b.jpg& data-rawheight=&1059& data-rawwidth=&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45e6cbbf134219fbb7719b_r.jpg&&&/figure&天朝的骑兵是跟游牧民族学来的,也就是胡服骑射。最早的骑兵以弓弩为主要武器,由于马背上相当不稳定,骑射手的射程实际上非常的短,作用也很有限。亚历山大的军队中很超前的使用骑兵进行近战,但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无法冲击步兵的正面。&br&虽然最早使用近战骑兵的是西方,但是东方后来者居上,在公元4世纪左右贡献出一项改变了世界的发明,那就是马蹬。骑兵由此进化为新的大杀器。&br&(北魏铁罐头图坑位)&br&通常的印象里,铁罐头总是出现在欧洲的战场上,东方各民族似乎不喜此道,但实际上这只是因为天朝的电影拍的不如西方好。。。最早的铁罐头出现在西亚,但是最早形成恐怖战斗力的,是在中国南北朝的战场上。&br&重骑兵对步兵有着碾压式的优势,而这时要克制重骑兵,唯一的办法就是拿重骑兵与之对冲,所以这个时期的战法十分的简单粗暴&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ab9ede691e6d9a82bca219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ab9ede691e6d9a82bca219_r.jpg&&&/figure&(圣殿骑士团图坑位)&br&&br&但很快就有聪明人发现了可以限制重骑兵的利器,那就是&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60ef96fe2c8d656b57f3ecd831c4426_b.jpg& data-rawheight=&397&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60ef96fe2c8d656b57f3ecd831c4426_r.jpg&&&/figure&于是撩阴腿再次上线,公元5世纪,南朝宋军沿黄河一路北上长安,途中北魏数万重骑尾随宋军,宋军沿河摆开阵式,用战车档在阵前,弓弩手躲在车后,先用一些很弱的弓箭做做表情,本来有些迷茫的北魏重骑见之大笑,表示你们一群渣渣,冲~~~&br&这时宋军弓弩齐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6bcdc62ad4bc05f86c0ff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6bcdc62ad4bc05f86c0ff_r.jpg&&&/figure&&br&魏军阵前骑兵开始被射倒,挡住了后面骑兵前进的路线,同时又配合战车挡路,一时间前后践踏,溃不成军,数万重骑就此被几千弓弩手掀翻在地。&br&(评论指出,这里不是弓弩的功劳,又翻了下书,完整的故事是,&裕先命宁朔将军朱超石戒严,白既举,超石帅二千人驰往赴之,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魏人见营阵既立,乃进围之;长孙嵩帅三万骑助之,四面肉薄攻营,弩不能制。时超石别赍大锤及千馀张,乃断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轧洞贯三四人。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弓弩射了一圈没有击溃魏军,随后战车上抡起大锤把魏军干掉了,这是步兵加战车相互配合干掉重骑兵的战例,只说弓弩是有点片面,感谢指正。)&br&&br&&b&第四章、相生相克&/b&&br&从唐朝至两宋,各种克制骑兵的战法出现了,重骑兵虽然仍然很强,但已经不再完全的碾压了,各类冷兵器兵种在这个时期均发展成熟,不再有完全统治力的兵种,下一个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小说电影里,阵型中的相生相克开始上线。这个时代,各兵种发生了下面这些变化。&br&近战骑兵逐渐放弃了重型长兵器,从马朔改为长矛,再改成马刀,战锤。马匹着甲也越来越轻,最后形成了人着全身甲而马不着甲,使用马刀战锤等短兵器的形态,从一味强调冲击力变为兼顾冲击性和机动性。在阵型中承担突破拉扯和包抄的功能。&br&单纯的骑射手逐渐消失,最后成为近战骑兵的副业。最终成为远程骚扰拉扯,近战又能突破的古代骑兵终极形态:蒙古铁骑&br&远程步兵弓弩结合。弓用来保持射程和火力,对付轻甲,弩用来对付重甲。形成多层次多用途的火力输出。&br&部分近战步兵丢弃了盾牌,改为着重甲,使用长兵器,用来防守骑兵,同时兼顾步兵对战。使用短兵的步兵也将盾牌改小,着重灵活性,用来对付敌方步兵。&br&由此形成了骑兵克制短兵步兵,被长兵步兵克制,远程步兵保持距离时克制其他兵种,近身后被其他兵种克制,长兵步兵被短兵兵种克制的局面。&br&(唐朝陌刀将图坑位)&br&&br&这时的阵型基本法也不再有唯一的正解,而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讲究配合。&br&&br&唐朝六花大阵&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62fe81eed87ca1dbed8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62fe81eed87ca1dbed8_r.jpg&&&/figure&这是最接近“八封阵”的一种实战阵型了,当然,并没有让人迷路的神奇功效。这个阵型的最大优势是没有弱点,适合防守,圆阵的2.0版。他的前后左右都一样,没法迂回包抄,这个阵型的设想是,中军结成圆阵防守,外围设置六个小阵呈圆形排列,骑兵在阵中机动。如果敌人攻击其中一个,临近小阵和机动骑兵就从侧翼援助。如果敌人攻击中军,小阵就对敌人进行合围。&br&&br&还有其他回答中有的宋朝“平戎万全阵”,此阵也是十分复杂,看名字就知道此阵试图用一种方法吃遍天下,但是太过呆板,通过刚才举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阵法的使用需要将领临机应变,看到个山坡拐过去把腿伸出来,这才是好将领,事先排好一种阵式不做变化,最后结果就是,辽军看了一眼好不容易哼哧哼哧摆起阵来的宋军,然后默默的绕走了。。。由于这个阵型并不是十分有效我就不细讲了。&br&&br&蒙古口袋阵&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29c7aa16c1fb60054dde6f9_b.jp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29c7aa16c1fb60054dde6f9_r.jpg&&&/figure&&br&此战法就是先用骑兵远程袭扰,把敌人搞得很烦,然后去追骑兵,简单交手后骑兵佯败将敌人引入口袋阵,口袋阵的中间是冲击力较强的精锐骑兵,这时直接冲身敌阵,一开始就分在两翼的步兵再跟上包个圆。&br&所以不要再说蒙古骑兵放风筝放死欧洲铁罐头了,也不要再说蒙古骑兵突不动铁罐头所以打不过欧洲精锐了,傻冲是打不赢蒙古人的。实际上,蒙古军继承了隋唐辽金两宋的发展成果,已经是一支成熟的第四世代军队,各兵种的配合战法都很成熟。只是骑射更加亮眼罢了,而当时的欧洲还停留在第三代的重骑端枪突突战术中。&br&(蒙古骑兵图坑位)&br&&br&&b&第五章 炮火轰鸣&/b&&br&&br&&br&未完待续&br&&br&&br&~~~~~~~~~~~~~~~~~~~~~~~~~~~~~~~~~~~~~~~~~~~~~~~~~~~~~&br&不用待了,答主已经把这事忘了→_→
3月10号更新一张基佬方阵图,小伙伴们好热情,谢谢点赞,等我这几天加完班,再来填坑 看到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还有个半年前的坑。 再填一填搬运一发 多图预警,手绘福利,我是一个灵魂画师。 简述一下阵型的发展历史。 波…
&b&我认为没有胜算&/b&&br&我练习格斗已经12年了,其中还包括三年半的中国式摔跤,所以我对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都了解一些,就以我的认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br&其实这个问题在原来国内最大的专业格斗论坛“新华山论剑”上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br&这是1954年,澳门白鹤拳掌门陈克夫与吴式太极拳掌门吴公仪的比武录像&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qiyi.com/w_19rsx99p2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克夫大战吴公仪&/a&&br&没接触过格斗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场面非常不好看,但是接触过格斗的人能看出问题所在,那就是这两个人平时实战打的都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打过真正的实战,所以身体和精神上都完全不适应。仰头是因为没有克服对拳头的恐惧,抡打是因为动作没有定型,打着打着转身逃跑是因为害怕,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b&缺乏真正的实践。&/b&&br&我的一个同事很喜欢拳击,我们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在博物馆里打一打,他第一次打实战的时候和这视频里的武术大师一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平时练过千百遍的直摆勾一个都没用出来,整个实战过程中也出现过仰头和转身逃跑的事,但是我每周有时间都和他打一打,现在打了大概二十场实战了,他的技术水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实战的时候从容淡定,拳法规范,进退有据,甚至还有额外精力搞点战术,这说明他的身体在一次次的实战中适应了。&br&我想说的是,&b&对于任何格斗技术而言,不在真正的实战中实践自己的技术,就跟完全没练过一样&/b&&br&19世纪的时候,日本的柔术也有同样的问题,当时的不少柔术练习者,非常迷信那些“一击必杀”,“挖眼掏裆”啊之类的凶狠技术,而他们练习这些技术的方式就像中国的很多武术大师做的那样,俩人面对面站好了,然后进行那种“哎,你就好比他从这个方向打过来,我这么这么一反击,他就倒了”的练习,完全没有实战对抗。&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3b136d379a446e8bee32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3b136d379a446e8bee32_r.jpg&&&/figure&&br&后来有一位名叫嘉纳治五郎的先生觉得这样是磨炼不出真正的技艺的,于是就对柔术进行了体育化的改革,剔除了那些在平时练习时没有可行性的技术,保留了一些相对温和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实用)技术,并且在平时练习时大量地实践。当然,嘉纳治五郎先生的这种改革也被当时的日本武林视为旁门左道,为武林所不齿。&br&后来日本的警察部门为了提升警员的业务技能,决定选取一门武艺作为警员的训练科目,柔术和柔道两方阵营为了争夺这个荣誉,都表示自己才堪大任并且对对方进行了各种诋毁,警察部门为了公平起见,组织了一场柔道和柔术之间的比武,胜利者将成为警察部门的训练科目&br&最后怎么样了呢?凶狠的柔术被相对温和的柔道虐出屎来了&br&柔术家发现自己平时配合练习时的那些狠招在真正格斗时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而柔道家却以压倒性的实战经验完成了对柔术的碾压&br&“&b&在全力反抗的对手身上反复实践可行性高的技术,要远远好于在配合的对手身上练习致命但可行性低的技术&/b&”&br&这是日本人大概100年前认识到的真理,现在很多武术练习者甚至武术大师还没认清这个逻辑,依然进行着那种:“你就好比说泰森这么一拳打过来,哎,我这么一让,他不就过去了吗?”的练习&br&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主流格斗技技术,无一例外地都遵循那个真理,这其实是个方法论的问题,格斗是非常务实和朴素的一件事,掺不得半点假,要想变强,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而科学的方式,恰恰是很多武术大师所没有的。&br&有一部漫画说的就是柔道和柔术之间的恩怨,虽然有不少杜撰的情节,但是大体脉络和历史还是相符的,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只有两集而已,不长&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ca04ab6aeb32cd6c882f9f922f2830d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ca04ab6aeb32cd6c882f9f922f2830d_r.jpg&&&/figure&&br&最后再补充一点,格斗这事不是说越古老就越厉害,它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地进步发展的,你看看上个世纪90年代的UFC比赛,就那水平,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冠军要搁今天连参赛资格都没有。&br&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训练方式,营养水平都在进步,只有一代比一代强才说明这个项目在向上发展,如果总是把目光投向过去,那说明这个项目正在走向衰老和死亡,正如今天的武术所面临的困境一样
我认为没有胜算 我练习格斗已经12年了,其中还包括三年半的中国式摔跤,所以我对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都了解一些,就以我的认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其实这个问题在原来国内最大的专业格斗论坛“新华山论剑”上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这是1954年,澳门白鹤拳掌…
多年以来我一直每周都跟人打兵器格斗,这方面我倒是可以谈一下。&br&&br&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日本的剑道还是欧洲的击剑,这两种竞技运动并不是突然一下冒出来遍地开花的,都是经过了百年的发展。1914年巴黎通过了《击剑竞赛规则》现代击剑可以算是从那时正式出现,1895年,为了庆祝迁都平安京1100周年,并同庆黄海海战的胜利,在皇室推动下,大日本武德会正式成立,开办了第一届武徳祭大演武会(之后的全日本剣道演武大会)。武德会在各地开办支会,确定了剑道的段位称号,规范了剑道比赛(试合)的规则,基本确立现代剑道制度。&br&&br&你可能会觉得卧槽我们上下五千年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就玩剑了,不比他们早多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现代的击剑也好剑道也好,这两种是正规的竞技体育,有完善的规则与护具,训练体系也十分完备。竞技运动和实战是两码事。在中国,确实没有正规的兵器对抗的竞技运动。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出来的,你要确定规则,中国剑术流派也不少,怎么统一认识,把规则弄出来。护具和武器怎么搞,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虽说练太极剑太极刀之类健身兵器的很多,但是真正实战技法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了。你练拳也就罢了,还能防个身。练兵器,开刃的可都是管制刀具。而且实战技法很多人会先想我练来特么的有什么用?剑我练再厉害也干不赢手枪。老舍先生的《断魂枪》看过吧?有不少老武师就这么觉得,还教什么,剑练再好打不过机枪大炮。而统治阶级出于治安考虑,也把武术阉割成舞术。实战技法都不提倡了,全编成表演套路。&br&&br&&p&国外发展出竞技规则是全面列装火器以后,刀剑类逐渐被淘汰,但是喜欢刀剑的人还很多,和平环境下,演化出竞技规则。中国是被西方火器砸开大门,然后一直连年战乱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初又破四旧,早年也一穷二白得先顾着肚子。直到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了,才开始找民族传统文化的东西。&br&&/p&&br&其实现在器械对抗的也有不少人玩,但是有学西方双手剑术的,有学击剑的,有学剑道的,也有自己找视频学鬼子古流剑术的。我们出去对练,一听练传统武术的,都跟我说玩什么传统武术,没用,不能打,都是花架子,你还是正经学学剑道啥的才是正途。我也认识一些练传统武术的,有不少徒手很厉害的,但是器械玩不来。打几下就把剑扔了上徒手了。毕竟器械不像徒手,徒手过招还比较方便,传统器械也没有专门为对练开发的武器护具,刀剑无眼一下伤到人怎么整?表演套路都是安排好的,两人打配合,怎么玩都行了,但是实战就不同了。所有来跟我打过一次的都会感叹,对练真的跟自己闷头练完全不是一回事。你自己练,脑子里的假想敌怎么出招你怎么格挡躲闪反击,都想的挺好,但是真跟人对练,你
就发现对方不可能按照你想好的路数来,甚至有人在一边看我喜欢用什么招,自己琢磨怎么破,然后上场,结果被我各种暴揍,因为在一边看起来感觉好简单,实际
操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我一刀砍过去他想着怎么格开反击,但他反应速度达不到,手刚试图抬起来格挡就已经被我打中了。所以现在传统武术器械对抗能打的确实不多。&br&&br&玩传统武术器械对抗的人少,搞起来受众群就少,影响力就更小了。剑道和击剑也都是百年时间去培养受众群和影响力,我们想突然搞出一个玩意出来,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效果。&br&&br&再说说实战和竞技的区别,竞技首先是有规则的,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尤其鬼子的剑道规矩特别多,已经不是哪里不能打的问题,是只规定个别几个部位可以打。百年发展下来,剑道招数都是按照竞技规则来的,因为很多地方不许打,他们就根本不去防御那些部位,完全没有防御那些不能打的部位的意识,真正实战的话,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没有真正实战,没谁拿把大刀真去砍他们。而且剑道很多步伐技巧只能在剑道馆的地面上才能用出来,比如地面不能太硬,水泥地震足容易伤小脑,不平整的地面更用不出,但是实战的话各种地面你都可能碰到。&br&&br&再说说武器护具问题,剑道护具比现代剑道出现的时间更久,击剑也一样。护具发展成熟了,才会开始确立规则,正式开始玩。要想玩中国实战剑术,你不能穿日本剑道的护具吧?你得搞一身自己特色的东西吧,还得够好看,土了吧唧的谁来玩?但是护具和武器怎么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人家的武器护具那都是数代人不断完善搞出来的。&br&&br&我来说下武器护具会面对的实际问题。我在大西北边疆,光去年就一千多起暴恐案,我这边是真有可能碰到冷兵器实战的,所以我们对抗都是往实战上靠,但是毕竟不是真的实战,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真的实战来,武器刚开始我们用的木质武器,护具穿的是警用防爆甲,第一次对练,打了不到半个小时,我的对手就伤重无力再战。第一次对抗没经验,手部防护不到位,我还没有刻意打他手,但是他回去以后半个月手连笔都握不住。&br&&br&自那以后我们就没再用木质武器,试过很多武器,有拿PVC管试过,因为够轻,还有弹性,不容易打伤,但是太软了,格挡格不住,一格就弯了,弯过去继续弹你身上,又换塑钢,但是威力还是太大,戴着厚2cm的冰球护手我依然戴一次手就伤一次。不过我伤的都不重,都是指尖防护不到位的地方受伤,一礼拜就好差不多了,另一名对手手背防御最厚的地方被我一刀砍到,一个月以后才痊愈。当时都是周末打完,回家一身淤青,自己默默上药养伤。又到周末,伤养的也差不多了,继续打。&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24& data-rawwidth=&580& src=&https://pic3.zhimg.com/642c0f9e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42c0f9ede_r.jpg&&&/figure&&br&这是我现在用的护手,我自己加工的,镶的那是铁甲片,一只手就1kg的重量,只是我在用,因为对手都嫌太重玩不来。即便是镶的铁甲片,用塑钢刀打完,我回家还要拿钳子把打弯的甲片掰直。而且冬天特别冻手,保暖功能近于无。&br&&br&外行人想当然觉得木刀塑料刀对练就好,那能打死人么?实际不是这么一回事,我拿把塑钢刀要下死手,分分钟打死人,真的不夸张。我甚至拿对练的橡胶匕首,就那种非常软的一碰就弯的东西,我一下在木头上划出两毫米深的一道口子出来。&br&&br&我们也考虑过用现代成熟的竞技武器,击剑因为路数差太多用不了没法考虑。鬼子剑道的竹剑看着粗,其实是空心的,因为有弹性,确实打不伤,但是强度不够,打打就断了。竞技的话倒是不需要用很大力,打到就算,但是实战的话,必须要有足够的伤害,所以鬼子的竹剑我们也用不了。我们现在用的是白蜡棍包泡沫防撞条,外面再裹布。但是依然经常出现打断的情况。现在还在考虑换新的材料继续改进。&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6& data-rawwidth=&580& src=&https://pic4.zhimg.com/476dc97e6d3b90e9d53a3cdffc9ef9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76dc97e6d3b90e9d53a3cdffc9ef9bb_r.jpg&&&/figure&前段时间对练图,因为没穿身上的护具,都没有特别用力,但是3cm粗的白蜡棍外包泡沫防撞条再裹不,依然一下就被我打断。&br&&br&即便戴着防暴头盔,因为款式不同,有内衬的有悬挂系统的,依然有因为悬挂系统头盔被我肘击打到,对横向的力防雨不佳,撞到太阳穴,直接轻微脑震荡,站不起来干呕,扶到一边躺半天才能站起身来的。也有被我一刀戳脸上,因为防暴头盔护面为了防止碎裂,用的是有弹性的材料,结果面罩形变装脸上,打的一嘴血,也就是有面罩,不然牙都打掉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74& data-rawwidth=&1525& src=&https://pic2.zhimg.com/b5b87930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5b879305_r.jpg&&&/figure&右边是我,左边是现在我给对手用的头盔,头盔内衬结构,面罩有钢筋加固。但是上周面罩已然被我打脱落了,不过人倒是一点事都没有。&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35& data-rawwidth=&776& src=&https://pic1.zhimg.com/51f5b6af27be3ed9527e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1f5b6af27be3ed9527e4_r.jpg&&&/figure&身上护具是我该进过的警用防暴护甲,但是还是经常有对手不小心被我打到甲缝之类防护薄弱部位,当场倒地疼的满地打滚的时候。有些人怕疼,玩几次他就不来了。如果推广的话,护具怎么才能在保证动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能打得尽量不很痛,这也是一个问题。&br&&br&我们私下的对练玩到现在其实也已经偏竞技很多了,原先真的是没有什么规则,肢体被砍到就别用,要害被砍到就算输。被贴近身武器配重砸脸,头槌、肘击、膝顶,扔了武器擒抱摔投都可以用,要不是戴着面罩拿嘴咬都可能。但是打的这么贴实战,很多人怕疼、怕弄脏衣服之类的,不愿意来打了。所以现在我除了跟个别老对手玩无规则对抗,跟水平略低的新人一般直接只戴头手护具,不用力收力对抗。近身体术之类的招都不用了。也开始按点数算,非要害被击中3次算输。&br&&br&就算之前贴近实战的对抗,跟实战也有很大区别,因为武器不同,传统技法里分虚招实招,对练武器很轻,根本无所谓虚招和实招,变招太快。武器太轻了,点到你的武器就收回去了,所以传统技法里缠、粘、引之类的招数也都根本用不出,我是打算等大家技法上来,对力量控制力也上来,穿护具拿不开刃的真刀进行对抗,但这还需要时间。如果搞竞技这些问题一样存在,武器用什么样的,规则怎么定,这其实都是问题。中国刀法比较多,玩剑的能不能跟刀打?刀和刀之间怎么打?我拿个单手雁翎刀,他拿个抗战大刀,那边再拿个一米四的苗刀,这怎么打?这都需要时间慢慢去磨合去制定规则。&br&&br&现在还有政策问题,实际上现在政策其实并不很支持武艺对抗,这个我觉得大家应该心里也都有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是人家有洋人做靠山。本土东西往外搞,搞不好也就罢了,搞大了各种扯后腿的就来了。我这地方敏感,我都不敢说搞什么组织,名义都是武术爱好者玩耍活动。&br&&br&再一个就是钱的问题,你搞出一项竞技活动需要投钱吧?场地就不用说了,相关的护具武器生产,周边的产业你也得搞起来吧?谁来投这个钱?受众面这么窄,政策也不是特别支持,短期内看不到效益。谁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个行业?&br&&br&像我们没钱租场地,只能野外对练。刮风下雪都没停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真的是全做到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1& data-rawwidth=&960& src=&https://pic1.zhimg.com/e3ea53cd0eedb4d24389a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3ea53cd0eedb4d24389a0_r.jpg&&&/figure&这是冬天雪最厚的时候拍的,当时三九天,零下20多度,我戴镶铁甲的护手真的脑袋里一句诗不停的重复:都护铁衣冷难着。我们当时是在雪地上打滚压出一块能对练的场地出来。&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6& data-rawwidth=&1262& src=&https://pic4.zhimg.com/ed8e4fa49cf8b11ba326d82f4ce25b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d8e4fa49cf8b11ba326d82f4ce25b23_r.jpg&&&/figure&三伏天我图凉快穿背心一打三,打完回去脖子胳膊被晒的脱皮脱了一个多月。&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73& data-rawwidth=&580& src=&https://pic1.zhimg.com/9cdf3adcadf38d0bb3a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cdf3adcadf38d0bb3a88_r.jpg&&&/figure&今年春天大风黄色预警,市区阵风风口风力最高9级,这是去对练路上被风刮断的树枝。就这么大风,我们在山顶上照样对练。&br&&br&我们吃苦受累去玩这个东西,这是我这特殊环境造成的,我们是有可能再街上碰到持械歹徒无差别袭击的。对练的人挨了揍也不会多说什么,都懂淤青过几天就好了,疼了就记住了,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说不定哪天这就能救自己一命,能少流血。内地也有玩对练的,比我们更偏竞技,都不用力打的,也不会用什么狠招,贴身以后体术之类的更是不允许用,即便如此还是有觉得挺好玩去对抗,结果不小心边边角角刮破皮流血了,然后直接扔了武器掏电话报警说自己被人打出血了的案例。所以真要搞起来,还有一个法律问题在里面,对抗性运动即便有护具也不能保证绝对不受伤,受伤以后医药费以及赔偿问题又怎么搞,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中国如果说想搞出自己的器械对抗竞技比赛,路还很长。
多年以来我一直每周都跟人打兵器格斗,这方面我倒是可以谈一下。 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日本的剑道还是欧洲的击剑,这两种竞技运动并不是突然一下冒出来遍地开花的,都是经过了百年的发展。1914年巴黎通过了《击剑竞赛规则》现代击剑可以算是从那时正式出现,1…
谢邀@kingfisher~ 首先可以告诉大家,古代甲胄和电视剧里,网游,某些影片里浮夸的设计并不一致。 &br&&br&对比电视剧倒不如看看当代的运动护具,防弹衣等等。因为一个甲胄最基本的意义是防御功能,以此为本延续出来的审美才经得起考验。&br&&br&从南北朝时中原流行的一种奶罩甲,一直到唐代还很流行。&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5c574d91d81ce5deca264f_b.jpg& data-rawheight=&492&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br&有绳索,看上和专业sm似的。 但你以为这是为了追求一种变态美就大错特错。 &br&&br&现代的摩托车护具也是类似。&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7c7bb7e175c56b97f025c6daaa756a0_b.jp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7c7bb7e175c56b97f025c6daaa756a0_r.jpg&&&/figure&&br&&br&这个造型是为了充分防护撞击时易受伤害的肋骨。设计上异曲同工。 我很不要脸地发一下自己做的类似款式的甲胄(未完工)。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c648cb3bdac79fbadfc8d5f3d5efb7d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c648cb3bdac79fbadfc8d5f3d5efb7d_r.jpg&&&/figure& 步兵不要节操,骑兵更奇葩。南北朝的重骑兵则喜欢戴一个颈椎牵引, 但并不是低头族。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2db73c3df05bae418feec_b.jpg& data-rawheight=&580& data-rawwidth=&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2db73c3df05bae418feec_r.jpg&&&/figure&&br&他脖子上的物件叫盆领。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6b91ee1_b.jpg& data-rawheight=&590& data-rawwidth=&3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figure& 其实现代防爆服也有类似设计,它对于低角度喷射的弹片有很好的防御。(同理,骑兵戴这个防御步兵的向上的枪,矛类武器的刺喉很有效果)。&br&&br&困了明早继续说。。&br&。。。。。。。。。。。。。。。。。&br&&br&宋朝的时候,出现了类似橄榄球护具的肩甲。被称为披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0ed67fd76819d39cee95_b.jpg& data-rawheight=&543& data-rawwidth=&7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0ed67fd76819d39cee95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d03ed3c5f86b700f3ea_b.jpg& data-rawheight=&312&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d03ed3c5f86b700f3e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a5b2d38b47c4026fa01_b.jp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a5b2d38b47c4026fa01_r.jpg&&&/figure&&br&这样看起来胸肌比较发达--才不是。&br&这个结构穿脱更加简洁,再也不用搞一堆绳子,穿得和绑缚高手一样了,同时也强化了肩部和胸部的防御。&br&&br&但个人认为,最穿越最有概念突破的还是明清时候流行的布面甲。&br&&br&&figure&&img 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狂暴战士拿匕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