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火的为什么区块链这么火都有什么,据说以太小丑挺火,谁能介绍一下怎么玩

B777X的信息最近很火爆啊
看这种全新双发宽体飞机家族将如何引领远程飞行~
行业大势:双发取代四发
从投入市场运营之后,远程航线有了双发宽体机的选择,从此令远程机队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747、A380在现役宽体机队里只占不到10%,787、777、A350这样的中型或小型宽体机则越来越多。
日,南航使用777-200ER从广州直飞洛杉矶,实现了人类首次使用双发飞机不经停跨越太平洋的商业飞行。就像20年前777-200ER是远程市场的领导者,当前的领导者是777-300ER。777从投入市场运营到现在,一直保持巨大的优势,在远程航线市场可谓没有真正的竞争者,四发飞机747、A340和A380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同时,787大受欢迎,在远程航线上的使用率已经位居第二。由787和777组成的机队,在超过8000千米的远程航线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
777X:性能更强,航程更远
777X是波音最新的双通道飞机家族,是备受乘客青睐、市场领先的当前777的后继机型。777X汲取了得到市场验证的、可靠的当前777的最优之处,以及787梦想飞机的最新技术。777X将在2020年投入运营。777X将把航空业带入新的纪元,因为777X有更强大的性能和更远的航程。
从北京出发,777X可以把你带到任何一个大陆。相比竞争机型,777X的航程要远2500千米(约1500海里)。在相同的飞行距离上,777X能比竞争机型多运载18吨的业载。在相同运行标准下,777X比现在777-300ER多运载20-30名乘客。
在技术层面,777X将拥有全新的复合材料机翼、最新GE发动机技术,从而成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宽体客机。777X的每座成本要比A380低30%,比空客新型远程宽体客机低10%
777-300ER已经影响了现在A380市场份额,777X面市后凭借更大航程能力、更大业载,会进一步来占领远程宽体市场。
777X:适合世界,契合中国
777X机型目前已经获得了340架订单和承诺订单,虽然尚未开始交付,订单总量已经超过了投入使用多年的A380。
777X对世界上所有运营远程航线的主要客户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我们相信777X也是一款非常契合中国市场的创新机型,能够为中国民航业未来的远程航线扩展做出贡献。
按计划,777X家族中尺寸较大的777-9将在2020年投入运营;18个月之后,超远航程的777-8将投入运营。
777X汲取了787飞机的很多技术,将提供非常让人心驰神往的乘客体验。同时,777X飞机也继承了现有777家族的超强飞行性能、超高可靠性,以及其他业已得到验证的多种优点。
我们共同期待着,迎来航空史上最为高效的宽体远程客机——777X!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在2017迪拜航展上发布的小视频,管窥下777X的诸多先进特性,比如驾驶舱里的大型触控显示器
版权说明:所有素材均来自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波音777是划时代的。第一代波音777是作为中远程、大容量、双发宽体客机研制的,但更大推力、更省油的发动机和更大的起飞重量使得第二代波音777在保持双发经济性的同时,成为远程客机,一举打碎了传统的四发客机的天下。空客的A340首先被谋杀了,A380至今还在赔本赚吆喝,有可能玩不下去了,而波音自家的千年不倒的空中女王波音747也被刺翻在地。
现在,波音正在研制第三代777,公司代号为波音777X。为了进一步增加航程和改善经济性,第三代777具有更大的展弦比和翼展。也就是说,机翼更加细长了。飞机靠机翼飞起来,机翼是用阻力换取升力的装置,细长机翼的升阻比更高,滑翔机的机翼特别细长就是这个道理。但太细长的机翼不仅设计和制造上困难,在运作上也有问题。机场的跑道问题还不大,不大可能出现翼展太大的机翼刮到跑道两侧障碍物的事情。但滑行道和停机坪就不一定那么宽敞,停机位更是有宽度限制。机场对飞机是按照着陆重量和占用停机位的宽度收费的,特别占地方的大翼展飞机要多收费,对航空公司的盈利不利,省油的效益被多缴的机场费抵消掉好多。
为了便于机场运作和降低航空公司费用,波音在第三代777上采用可折叠的翼尖。在起飞前,翼尖放下、锁定,折叠段和固定段形成完整的大展弦比机翼,从起飞到升空到巡航到降落接地,机翼一直保持在这个状态。降落后,在跑道上减速滑行时,当速度低于一定阈值后,翼尖向上折叠,便于机场运作。此后一直到登机桥,都可以按照65米以下标准翼展的普通飞机处理。
按照设计,机翼折叠可自动操作,也可手动操作。由于现代客机座舱高度玻璃化,大量传统仪表和开关都电子化了,已经没有传统客机驾驶舱里密密麻麻的开关了,头顶仪表板上新设的折叠翼扳手开关和警告灯特别显眼。扳手指向直观地标示了翼尖位置。飞行员可以手动拨动扳手,控制翼尖的放下或者折叠。在自动状态下,扳手开关也自动地指向当前位置,便于飞行员准确判断。在仪表板的大型显屏上,翼尖折叠状态还与发动机、导航等重要信息一起,有另外的显示符号专门标示。
折叠翼尖不是新技术。海军的舰载飞机早就使用折叠翼技术了,以节约舰上的占地。波音对折叠翼的设计和制造是熟悉的,购并进来的麦道就是舰载飞机的专家。波音在第一代777的时候就提议过折叠翼,并有意把这作为选项。但所有航空公司都“谢绝好意”,不仅顾虑到折叠翼的额外重量和可靠性,更担心适航认证。基本型777的认证不是问题,但不管谁选用折叠翼,就要准备(至少部分)承担这个选项的认证费用。所有航空公司都选择基本的固定翼,波音后来索性取消了这个选项。
但到第三代777时,加长的翼展已经无法回避。这一次波音具有足够信心,现在看来折叠翼是作为标准技术提供的,不再是选项。不需要更大航程或者更大载客量的话,反正还有第二代777和加长的787可供选择。
波音777X的翼展达到71.8米,折叠翼尖后,翼展缩短到64.8米,实际折叠起来的翼尖部分长3.66米。这增加的7米翼展是777X成功的关键,但也是巨大的挑战。这不仅是波音在设计与制造上的挑战,也是美国联邦航空署(简称FAA)型号适航认证的挑战。
对于FAA来说,型号适航认证不仅针对正常使用时的强度、寿命等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折叠机构的可靠性和故障问题。如果机翼在起飞或者飞行状态时没有正常打开,或者意外折叠,翼展和翼面积就要低于设计要求,就要损失相应的升力。如果出现一侧打开而另一侧没有打开,还会出现不对称升力和阻力。
作为使用折叠翼最多的用户,美国海军在历史上有过不少飞行中发现的折叠翼故障 ,幸好每次都没有因此而机毁人亡。
1960年8月,一架F-8“十字军战士”从那不勒斯的机场起飞,在起飞前忘记放下翼尖,爬升到5000英尺时,飞行员感到操纵杆压力异常,扭头观看才发现折起的机翼没放下来。马上在空中放油,减轻重量,24分钟后返航,安全降落。降落速度很快,但其他没有什么异常,飞行操控也没有太多的特别。此后F-8还有过至少7次类似的事故,包括夜间飞行,都安全返航降落了。
六年后的日,美国海军Tophatter中队(队徽为小丑带的高顶筒帽)的一架F-4B“鬼怪”式从“罗斯福”号(CV-42,“中途岛”级,不是现在的“尼米兹”级同名航母)上弹射起飞,起飞后才发现机翼还折叠着。同样立刻放油,抛掉外挂,放下襟翼,同时发出紧急呼叫。飞行员按照命令转飞临近的59英里外的陆地机场,着陆速度达到170-180节,用尾钩帮助减速,人机完好。几天后复飞。美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也有F-4到空中才发现机翼还折叠着的情况,都没有成为恶性事故。
美国海军F-14服役初期,也有过至少4次类似的事故。不过F-14的机翼不可折叠,但可变后掠角的外翼段在停放状态可以后掠到75度,占宽与折叠翼相当,所以这就是F-14对应于折叠翼的状态。在4次有惊无险之后,美国海军决定测试这种情况下的飞行和着陆特性,甚至更加极端,一侧展开、一侧后掠。在日到日期间,共进行了6次试验,全部舰上着陆。在其中一次在一侧最小后掠的同时,另一侧最大后掠角达到60度,确认能安全返航和降落。
但这样的有惊无险不能成为民航机可以轻视折叠翼故障的危害的理由。战斗机的翼载比民航机低得多,对翼面积不足不如民航机敏感。战斗机的操控比民航机要好得多,万一不可控了,飞行员还能弹射。民航机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民航机的安全要求比战斗机是成数量级的提高。
美国是航空的发源地。1926年,美国国会通过《商用航空法》,责成美国商务部负责航空安全事宜,包括飞行员资格、飞行器适航性等现在FAA的业务范围。其实在商务部之前,邮政部已经负责相关事宜了,这是因为最早的飞机除了用作杂耍和玩乐外,主要商业用途是航空邮运。1938年的《民航法》责成新成立的民航局负责航空安全和空中交通管制。1940年,罗斯福把民航局拆分为负责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员资格认证的民航局与负责航空安全与飞机型号认证的民航委员会。1958年,新的《联邦航空法》把民航局与民航委员会合并,组建FAA。除了名称和建制的差别,FAA可算是从事飞机型号认证行业最老资格的了,但现有适航认证规定里没有如何认证折叠翼的条文,历史上也没有过民航机认证折叠翼的先例,FAA也是老革命遇上新问题。
作为业界老大,FAA在漫长的航空技术发展史上不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问题,是有一套办法专门用来处理这样的新问题的。在现有规范和标准里没有适用条款的话,FAA要针对新技术提出“特别条件”。在确认特别条件的适用性和新技术的安全性之后,相关条件会整合到已有规定之中,成为供未来认证使用的规范条文。
波音也是业界老大,引入新技术也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如何与认证当局合作,既确保安全,又引入新技术,也是很有经验。民航机认证是很费时费钱的过程,这也是现有设计在潜力没有挖尽之前,通常只是改型挖潜,而避免全新设计的道理。老树新花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波音737,但空客A320和A330也是例子。波音777X是按照波音777基本型的附加认证进行的,折叠翼与原设计偏离太大,这部分必须重新认证。在设计过程中,波音已经与FAA和欧洲的EASA合作研究认证问题至少四年了。新技术和特殊条件对大家都不是突然袭击,都是有备而来的。
FAA对折叠翼提出三个“特殊条件”:
1、对起飞时或者飞行中出现折叠翼没有放下或者锁定不可靠,要有额外警示
2、需要确认折叠翼的受力承载极限
3、需要证明地面侧风对折叠后的翼尖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FAA进一步规定,如果在起飞前或者飞行中,翼尖没有落位或者可靠锁定,飞行员应该得到声音、视觉等多重警告,确保不会被忽视。在警报条件下,飞行控制系统应该自动确保不能起飞。在起飞后和飞行中,波音必须在技术上确保不可能由于单点故障引起解锁。闭锁必须是机械的、无源的、自锁的,没有外来能源不可能解锁,而外来能源在锁定后必须隔离(拉闸),确保不可能意外解锁。闭锁机构也必须能承受外力打击,不会由于外物撞击或者外力而意外解锁。
FAA以控制面的阵风锁定为例子。飞机在地面停机时,液压压力切除,尾翼舵面和襟翼、副翼处在“自然放松”状态。如果遇到大风,控制面可能会被刮得过度摆动而受到损坏,所以在地面是锁住的。但在起飞或者飞行中意外进入锁住状态,那飞机就要失控。现在已有一整套技术和检查措施确保控制面在起飞前解锁,常见的起飞前各个控制面摆动一下就是这个目的。在确认锁定状态方面,控制面和翼尖有相似之处,但还是不一样:前者要确认解锁,后者要确认闭锁;前者在停机位,后者在跑道上的出发位置。
在确保折叠机构强度方面,除了常规的载荷试验,FAA还要求波音能证明在长期使用中,磨损、腐蚀等不致引起闭锁机构的过度松动。任何机械闭锁都有一定的松动,但折叠机构如果出现过度松动,即使不至于影响机翼强度,也会影响气动性能,尤其要避免的是气动弹性导致的控制反转这样的危险特性。
机翼是有一定的弹性的。初次坐飞机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机翼在飞起来之后两端上翘了。对波音787这样采用复材机翼的情况,上翘格外明显,坐在中间位置的旅客可能都看不到翼尖了。波音777X也采用复材机翼。遇到强烈气流扰动的话,机翼还会剧烈抖振。这都是机翼的结构弹性导致的。这样的弹性在平时并无大碍,绝对刚性也是不可能的。但弹性过度的话,可能造成结构扭转和控制反转。比如说,放下襟翼的作用是增升。但机翼结构太软的话,襟翼造成的额外升力迫使结果发生扭曲,后缘相对上抬,反而造成机翼整体迎角下降,导致升力损失,这就是控制反转。副翼也可能造成类似的恶果,本来要向左滚转的,结果由于机翼弹性变形,反而向右滚转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波音 787 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机身和机翼是全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占全机重量的 50%
在通常的机翼设计中,气动弹性问题早已得到充分重视,控制反转不再是问题。但折叠机构松动可能带来机翼结构弹性之外的结构变形,必须做相应考虑,这是FAA要求波音必须展示的。
折叠机构还“打断”通常的机翼结构受力途径,折叠机构本身也改变局部振动特性。一般对上下方向的弯折很重视,但同样重要的是顺着铰链线的剪切受力情况。FAA也要求波音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说明。
按照波音的设计,着陆滑跑中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或者手动启动折叠,使得翼尖上反,好像超级大号的翼尖小翼一样。折叠和展开各需要20秒钟时间。FAA要求波音证明这额外增加的垂直翼面积不会在地面滑行时受到侧风的过度影响而造成滑行操控问题。另外,折叠起来的翼尖必须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高达65节的风力影响。所有展示要包括从完全展开到折叠完毕的所有状态。波音还要展示一侧折叠正常而另一侧故障的非对称折叠情况以及影响。
FAA还要求波音把翼尖的导航灯安装在尽量接近于起飞位置相仿的高度,这可能迫使波音修改设计。翼尖左红右绿的导航灯是在夜间判别飞机前进方向和飞行高度的重要标志。在雷达和其他探测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导航灯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但依然是飞机上必备的基本安全设备,对夜间进近接地和滑行道运作尤其重要。按照规定,导航灯要安装在两侧翼尖,标示飞机的全宽和高度。波音原来计划把777X的导航灯安装在机翼固定段的外侧顶端,这可以满足机翼折叠后的要求,但不能满足起飞前和飞行中的要求,所以还是移到翼尖的传统位置了。问题是这样一来,翼尖折叠后,导航灯就高高在上,远远高于正常翼尖的高度了,容易引起误判。现在还不清楚波音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固定段的外端再装第二套折叠后专用的导航灯,只在翼尖折叠后使用,同时翼尖导航灯关闭。翼尖展开后,第二套导航灯关闭,启用正常的翼尖导航灯。
FAA提了不少要求,但事实上,这里有些是FAA额外要求的,有些则是和波音协商后的共识,只是把波音的内部做法规范化、明文化了。波音的设计和做法也是和航空公司长期深入互动的结果。这实际上也揭示了新技术出现时,研制方、认证方和使用方应有的互动。
新技术的出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前进的好事情,但新技术的风险也需要妥善控制。既不能搞侥幸心理,又不宜人为制造不可能的障碍。这不是往认证方一推了事就行的。事实上,在新技术的研发中,研制方、使用方、认证方三方都有职责,应该携手推进,而不是以邻为壑。
使用方容易有漫天要价、坐地还价的想法,这于事无补。提出不合实际的要求而研制方照单全收的话,那一定有猫腻。切合实际,才能双赢。反过来,从安全角度出发,只有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容易理解的系统才是最安全的系统,反人性的设计在人机界面上已经是安全陷阱了。这需要用户参与。波音777基本型就是在由全日空、美航、英航、国泰、达美、日航、澳航、联航组成的用户顾问委员会的高度参与下进行的。777X的用户顾问委员会成员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有中东大三(酋长、阿提哈德、卡塔尔)的高度参与,可能还有汉莎。
波音作为研制方,具有确保产品安全性的动力,飞机因为设计或者制造疏忽而失事,对波音信誉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波音也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设计与技术风险控制体制,对于折叠翼这样的关键系统,要求从系统架构到机电仪元器件到操作规程,都要做到冗余和失效安全。也就是说,系统或者部件失效的话,会“自然”回位到或者保持在安全位置。
为了系统测试,波音在华盛顿州埃弗莱特的主要工厂所在地建立了试验设施,从多方面测试折叠机构的可靠性和一般运作。还要在西雅图以南的波音机场另外建造全尺寸试验设施,进一步进行FAA所要求的测试项目,尤其是可靠闭锁和侧风影响。至于驾驶舱内的折叠翼安全操作和声音、视觉警报,波音在迪拜航展上展示了符合FAA要求的777X的驾驶舱和折叠翼操作界面。
但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在同一个体系里的思考再缜密,容易落入思维定势的陷阱,对缺陷容易“灯下黑”而视而不见。需要独立的审查。FAA作为独立的认证方,就是起把关作用的。
但新技术毕竟是新技术,FAA也未必在一开始就清楚什么样的要求是必要的,什么样的要求是最好能满足而且是可能满足的。必要的要求是一定要满足的,不满足就很可能出安全问题。但漫无边际的要求很可能是无法满足的,无差别地扼杀新技术并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仔细区分必要要求和应该尽量达到的要求,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稳妥地推进技术前沿,这才是科学的做法。
在折叠翼问题上,FAA正是这么做的。在过去几十年里,FAA在ETOPS问题上也是这么做的。ETOPS规定了双发客机航线沿途的备降机场要求。ETOPS有不同等级,如ETOPS 180、ETOPS 240等,只要航线上任何一点的180或者240分钟航程内有备降机场,这就是合法的航线。ETOPS极大地拓展了双发客机的使用范围,使得双发飞机可以用于越洋航线,这是波音777成功的基本条件,ETOPS 240基本上抹杀了四发客机存在的意义了。
但ETOPS的拓展是一步一步来的。最初是ETOPS 120,有关型号飞机要积累足够的安全飞行时数后,才能申请。随着经验的积累,ETOPS 180被认为是可行的。但波音777基本型是最早在初始型号认证的时候就获得ETOPS 180资质的。这不是FAA“开后门”,而是在几十年ETOPS运作经验上,积累起来系统、严谨的ETOPS认证程序和标准之后,才推行的。
中国科技和工业正在进入井喷式发展的阶段,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从手机到全电汽车到民航客机,安全方面的风险控制要求各不相同。中国需要建立积极稳妥的研制方、认证方、使用方的互动,波音与FAA这样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既要创新,又要妥善管控风险,由赶到超的制造强国的路正是这么走出来的。
777X是波音当前777客机的后继机型。波音民机集团于2013年11月在迪拜航展上凭借四家客户的259架订单和承诺订单启动了该机型。777X于2017年开始制造,计划于2020年交付首架飞机。
在跨越太平洋的航线市场,777和787一起占到整个跨太平洋航线运力的80%。
777X家族包括777-8和777-9两款机型,777-9可搭载400-425名乘客,航程能力达到7600海里(14075千米),为航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机遇。777-8可搭载350-375名乘客,卓越的航程能力可达8700海里(16110千米)。航程能力只是777-8的亮点之一,另一亮点是灵活性。777-8具备为用户带来更多收益的能力:在短程和远程航线上都具备更大业载,加上改进的燃油效率,意味着更多收益。
777X采用了最新的创新技术,包括最先进和效率最高的民用发动机。发动机为GE9X发动机,将比同级别中任何发动机的效率高5%。
波音已完成777X详细设计的90%
目前,波音777X接近90%的详细设计里程碑节点,波音公司正在为第一架飞行试验机777-9组装生产机翼梁。与此同时,波音也开始了超长航程777-8(777X系列中的长航程型号)的初始设计,以满足澳航“日出(Sunrise)”项目计划提出的远程需求。
波音777X展长为71.755米,带有可折叠翼尖,采用波音公司设计的第四代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据777X项目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特里·彼兹尔德(Terry Beezhold)介绍,相比波音787,777X进行了飞行控制律升级,加上787的新一代可变弯度后缘装置和操纵载荷减缓系统,飞机的综合效率和驾驶、乘坐品质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查看内容
寻找小丑鱼Nemo:一文读懂区块链工作量证明机制
也许有些标题党,但是我保证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包含了外行人了解工作量证明(PoW)共识的一些要点。我们会解释世界中不同新型算法的发展,以及为什么共识算法是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最突出的主题。为什么企业应该在实施从大量选择中挑选出来的之前先要理解共识?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会讨论最突出的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PoW)。PoW在几乎所有量产级别的系统中,例如和以太坊,都在被使用。我们会全方位探讨工作量证明(PoW)并且看看它是如何帮助达成共识并且避免双花。让我们开始吧。寻找小丑鱼Nemo工作量证明(PoW)需要矿工找到(其实是计算)一个值来获得共识。让我们称这个值为Nemo。输入(I)+Nemo(N)=输出(O)Nemo,这里我们命名为N。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中就包括寻找N,当N被加入到转账区块上时(输入),它就会产生已知的输出。当然,输入除了打包在区块链中的转账信息还有其他东西,例如前个区块的哈希值,nonce等。但是我们在这里不深入探讨这是怎么实施的。矿工会基于转账费用选择输入中的转账信息。输出是一个哈希值(拥有部分属性和前零串等等)。输出的属性可以被改变从而增加或者降低网络挖矿的难度。挑战之处在于要在N被添加到输入并给出输出的时候找到(而且快速寻找到,因为矿工在竞争)。获得N的值非常难,并且需要计算机消耗大量的算力才能得出正确的N。你也可以说矿工的计算机做了大量工作得出正确的N。由于这项计算工作,公有链会在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上进行运行。矿工会被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手续费作为这项工作的补偿。整个系统在最初就被设计成很难计算获得N,但是如果给你N和转账的区块,很容易去验证是否(输入+N)和输出相等。一旦矿工成功获得N,它会广播这个工作量证明(PoW)到全网(为了想要获得挖矿奖励)。假设矿工A发现了Nemo,但是矿工B,矿工C和矿工D仍然在寻找他们的Nemo。他们会从A处获得一个信号,其中包含一个有转账记录的区块和Nemo(N)。矿工B,C,D能够快速检查是否可以使用这个N来产出O。如果可以正确地得到输出,他们能够将这个添加到本地的区块链上(同意A的转账版本,因此达到共识)。这就在4个去中心化非信任节点之间达成了共识。同样的逻辑可以拓展到任何节点数量。但是关于双花呢?好先生,坏先生和丑先生以及链分叉的故事让我们来通过好先生和坏先生的例子来理解工作量证明(PoW)。坏先生想买好先生在某个公司的股份。他们达成协议,好先生会接受比特币(或者以太坊)支付,并且一旦交易完成,他就会将股票的电子拥有权转给坏先生。坏先生转给了好先生200比特币,并在这个过程中清空了自己的钱包。不为认知的是,坏先生转了同样的200个比特币给丑先生,他是坏先生的化名。现在如果好先生够聪明地话,他就会等这次转账完成并永远保存在区块链上。所以他需要等待在含有他转账信息的区块之后至少12个区块(区块数量随着现有比特币网络哈希力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保证他不会被链重组分叉所影响。在此之后,他可以很放心地将股票转给坏先生。这样地话,坏先生给丑先生的转账就会被网络拒绝。但是在这个事件中,好先生太单纯了。他看到坏先生已经转给他所需要的比特币,就立刻将股份转移给了坏先生。如果坏先生足够幸运地话,他转给丑先生(他自己)的转账会被网络预先接受,并且会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而他给好先生的转账会由于链分叉而被拒绝。事实上,坏先生没有花一分钱,但是却拥有了好先生的股份。所以他可以将同一笔比特币花费两次。比特币网络在尽最大力量来防止双花,并且让用户知道要等到他们的比特币转账 足够的时间,而且变得不可以逆转了才能在网络上进行支付转移资产。51%攻击案例如果坏先生不想总是依赖运气来欺骗好先生。他听说过51%攻击,并且知道任何人拥有网络大多数的哈希算力,就可以逆转转账或者进行双花。他买了比特币网络51%的算力,现在就可以很轻易地去欺骗好先生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那么为什么坏先生或者其他人没有在做这个事情呢?获得全网51%的算力需要极其高地成本。你只可以逆转近期的转账。重新写更早的转账在计算量上来看也会非常困难,基本上不可能。一旦网络被攻破,那么其货币也会失去价值。尽管你可以买断大多数的哈希力,你也不会因为参与者会失去对系统公平的信仰,同时货币价值也会大跌。你可以购买51%的网络算力,但是这很快就会显得毫无价值。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工作量证明(PoW)背后的智慧,致敬中本聪。工作量证明(PoW)的替代者几乎所有新的著名的区块链方案都会提出自己的共识机制。以太坊提出了Casper,一种权益证明(PoS)的算法,Eris使用的是Tendermint算法,超级账本则使用PBFT(实用性拜占庭容错算法),超级账本锯齿湖使用PoET(时间消失证明)以及SGX(软件防护扩展指令)以及等等。但是这是为什么呢?工作量证明(PoW)的缺陷:1 挖矿需要耗费电力以及使用非常昂贵的硬件2 处理能源中心化的担忧,特别是在私有或者联盟链3 如果网络中只有几个已知的成员,那么在私有网络中挖矿获得共识没有意义4 节点总是能够带来外部处理能力,反而在私有链中会有更高的价值转账。原文:https://hackernoon.com/finding-nemo-a-pow-approach-to-consensus-7fc作者:Hitesh Joshi编译:nuszjj稿源(译):巴比特资讯(http://www.8btc.com/finding-nemo-a-pow) 版权声明: 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巴比特立场。
更多,请到百万区块链发烧友聚集平台巨推链www.jutuilian.com学习区块链技术请到巨推学院www.jutuiedu.com
安全可信问题。目前国际通用的货币形态依然是纸质货币以及纸币的衍生币种电子货币,而
今天下午4点,时隔两个月的时间,以太坊再度站到800美金!王者归来,无人能挡!昨天,
区块链行业重要新闻回顾。国际方面: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将于2022年达到139.6亿美元;
区块链很火,很多小伙伴也薅了一波免费的羊毛,有朋友问我,现在进入那些,后市还能赚
在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各家手机厂商竭力在打差异化创新。这个说是全
对于币圈来说,难以分辨的ICO代币一直是乱象滋生的根源。4月10日,数字货币交易所OKEx
目前数字货币席卷全球的趋势仍然稳步向前,全球多国都在努力开展自己的数字货币和区块
早在1月份,Facebook就禁止了与数字货币,区块链,lCO,钱包,交易建议以及类似主题相
股票市场有很多人喜欢说“价值投资”,国内A股首当其冲肯定会想到贵州茅台,很多提倡
昨天的文章,提到2018年谁会是公链之王,我从主链性能、企业技术联盟建设、链上DAPP生
5月1号在微博看到的一个BM在佛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区块链演讲的片段视频,第二天晚上对视
汝之毒药,彼之蜜糖。有些国家对比特币视之洪水猛兽,拒之以国门之外,而另一些国家却
序言:黄金时代有可能这是一个能让你赚钱的故事!在我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交易者的那段
说到区块链,只要进入币圈的人似乎都能说上两句。提到项目,每个人也感觉都能聊上两句
5月2日新闻报道电报(Telegram)发起ICO的计划已经被取消。消息一出,不但中国的币圈
区块链现在都是ico吗?随着数字货币热度飙升,区块链ico成热门词汇,随着区块链项目铺
目前韩国比特币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20%,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参与到比特币交易当中。
比特币(BTC)在昨晚牛市爆发后,看起来将测试10000美元,并可能在周末走高。Bitfinex
《财富》(Fortune)杂志5月2日报道了美国支付公司Square近日公布的一季度收益报告,报
近日,加拿大总理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了一个关于区块链的重大消息,就是印度
Copyright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为什么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