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120连加的和是多少?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120题精编汇总(8.1)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题库:选词填空题库精练(1)
1.除夕夜,高耸入云的海心塔不时更换它______的“晚礼服”,以梦幻般的整体变色效果为虎年新春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2.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具有______的特性,常常在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中起着______的作用,这就使得汉语表述简洁而又传神。
A.画龙点睛 言简意赅
B.深入浅出 正本清源
C.言简意赅 画龙点睛
D.正本清源 深入浅出
3.因为市场经济的过度侵蚀,一些媒体已经越来越被市场_____,不再具有公共属性,自然也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公共产品,所以_____世界的力量越来越弱。曾经充斥传媒业的理想主义,也在现实面前_____了踪迹。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利用 透析 消失
B.裹挟 解释 隐匿
C.主导 评论 收敛
D.支配 探索 隐藏
4.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唯一的大规模传播渠道,普通人也能成为主动的发声者,既可以______,更可以独家进行报道,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然而,有的人发出的却是噪声,甚至是不实之词、_______,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抒己见 恶意中伤
B.众声喧哗 造谣生事
C.慷慨陈词 捕风捉影
D.集思广益 风言风语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核心是______,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______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发展 以人为本 持续
B.和谐 经济建设 继续
C.改革 依法治国 创造
D.开放 增强国力 创新
此题为实词填空题。
这句话主要描写除夕夜,高耸入云的海心塔在灯光的照耀下色彩不断变幻,就像穿着不同的晚礼服一样,主要强调海心塔美丽而光彩的景象。“华丽”是美丽而有光彩。所以用“华丽”来形容最合适。
“靓丽”是指漂亮、美丽,多用于形容年轻女性;“壮丽”是指雄壮美丽,多用来修饰山川、图景、场面等;“艳丽”形容鲜艳美丽,侧重于“艳”,与语境不符,并且与“华丽”相比缺少了光彩华美的意境,所以“华丽”更符合语境,不选“艳丽”。
故正确答案为C。
“这就使得汉语表述简洁而又传神”是对第二句的解释说明,第一空体现“简洁”,第二空体现“传神”。因此,本题答案为C。
第二空的主语为“媒体”,故“探索”用在此处不当,排除D。第三空,“消失”后不能接宾语,排除A。“收敛”与“踪迹”搭配不当,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B。
解析: 逻辑填空做题两步骤:辨析词义,结合语境。
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众声喧哗: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造谣生事: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慷慨陈词: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集思广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风言风语:指没有根据或恶意中伤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说。
“既...更...”表递进,后面说独家报道,前面和该空递进的应是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排除C,再根据感情色彩,排除表贬义的众声喧哗,D指广泛收集有益意见,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意思,故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
此题是非典型的逻辑填空题,借助言语考时政常识。根据热点政治可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可根据日常熟悉的“可持续发展”快速选出正确答案为A。
思维拓展:将热点政治放到言语中考查极少见,联考、国考不会出现。
2017国考言语必备技巧:感情倾向定选项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部分中的逻辑填空部分,让考生感觉难度不大,但是正确率始终不能保证,且比较低。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告诉大家,这是众多考生对逻辑填空的一种误解,其实逻辑填空部分在做题中还是有很多技巧可寻的。只要掌握其中的重要做题技巧,并灵活应用,做这部分题目并不是难事,正确率也能得到很好提升与保证,并不像考生想象的这般困难。同时,在做这部分题目时只要考生能透过题目洞悉考官考察本质是什么,并通过技巧来配合考官的考察目的即可快速的选出正确选项。因此:
首先,我们要了解,逻辑填空部分,考官不是考察我们单独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的运用,而是考察我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哪个词更适合,也就是考生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学会遣词造句并把说话的基本能力提升。
其次,明确了解逻辑填空考察的本质后,就不能拘泥于单个词语或者成语的具体含义,而应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看它是否是最适合的。
因而,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种技巧,就是根据语言环境的感情倾向,来锁定正确选项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感情倾向巧搭配的方法。
【例1】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当然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腐败现象________,不应让________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
A.获取 漠然置之 随意
B.获取 不闻不问 恣意
C.牟取 置之不理 任意
D.牟取 麻木不仁 肆意
【中公解析】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题干中有一句话“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暴利的无良业庇护”这句话中表现出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贬义色彩,因而第一空格应该选择带有贬义色彩的词“牟取”;接着后面又有一句话“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仍然带有作者的贬义色彩,因而第三空格仍需要选择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肆意”,故答案为D。根据该题,我们需要注意,巧用感情色彩时,需要注意:看题干中是否有含有明显感情倾向的词语。比如这道题目我们首先在题干中找到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根据感情倾向来锁定答案。比如:
【例2】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作祟产生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其中,许多知识分子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题目或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________种族差异、民族至上和阶级对立,或投笔从戎,直接参与战争。对这一现象,哲学家班达不以为然,认为知识分子假借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________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
A.助纣为虐 膜拜 击碎
B.中流砥柱 批判 展现
C.推波助澜 鼓吹 背叛
D.力挽狂澜 抨击 彰显
【中公解析】观察题干,可以看到题干中一句话“哲学家班达不以为然,认为知识分子假借种族主义”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的词,因而第一空格应填入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排除B、D,在观察题干,得知“知识分子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是宣扬“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因而第二空格填入词语应为“鼓吹”,故答案为C。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判定感情倾向对考生做逻辑填空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在题干中找到带有感情倾向的词语,就可以根据感情倾向快速锁定答案。所以,在做题时,只要看到题干含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并且还可以达到百分百准确。因而,需要考生好好把握住这一技巧,争取早日成功。
2017国考行测难点解读:主旨观点or内容概括如何抉择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言语理解题一般题量都比较重。而言语题相对其他题型来说主观感较强,但是其中片段阅读题是可以通过分析文段主题和结构能准确的分析出文段的观点。但是,考生在复习片段阅读题的时候,有一个困惑点:“主旨观点”题是要往前推一步吗,“内容概括”题就选原文吗,两种有区别吗?在本文中中公教育专家来给大家解决困惑。
绝大多数文段对于这不同的问法选择选项时没有任何区别。详细分析见下文表格:
例题1.法国的乔利·贝朗13岁时干小杂工。一次在熨衣服时,不小心将油灯打翻。煤油洒到衣服上,雇主要他赔偿,但孩子没钱,只好答应白打一年工。此后,孩子把那件弄脏的衣服挂在床头作为警示。一天,他突然发现那件衣服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有脏,而且原有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令他眼前一亮。他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研究出一种干洗剂。一年后,他开了家干洗店,生意越做越大,最后终于成为世界干洗大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当一个人打翻了命运灯盏,跟前一片漆黑时,千万别捻灭了心灵的灯盏
B.小聪明使人忙乱,大智慧让人安宁
C.心中有一盏明灯,脚底才有行动
D. 乔利·贝朗如何发明了干洗剂
【中公解析】答案选A。这是一篇记叙性的文段。该题问的是“意在说明”而不是主要内容,所以要提炼文段的哲学道理,需要升华,如果问“主要概括的是”则选择D项;A项的含义是文段所表达的,B、C两项均不合适,故正确答案应为A项。
例题2.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变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新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宋及民国初期,苏州人民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阜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弱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中公解析】答案选D。
这篇文段是议论性表达方式。“正因如此”前部分说苏州绅士意识和观念盛行,后部分说苏州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引致资金转向外阜寻求出路。关键词:士绅观念和意识、正因如此。与D项匹配。C项无主题词,范围太广,文段只说了绅士、资本、与现代化实业。
例题3.专家在测试时发现,缺觉的学生虽然可以回答难题,却记不住简单的单词。同时,睡眠缺失对孩子的学习记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时,大脑部分功能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而面对难题时,由于通过额外激活与记忆、注意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皮质区域来补偿缺失的功能,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以及反应时间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专家认为,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智商,但有证据可以证明缺觉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都会受到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睡眠缺觉对孩子学习和记忆力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B.睡眠不足可能使得孩子在进行一些简单学习时常常出现失误
C.睡眠不足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一定的影响
D.回答难题时前额叶皮质区比回答简单题活跃
【中公解析】答案选C。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段。所以问法没有区别,只需要找文段的主旨即可,这篇文段观点就在最后一句“专家认为”后的话,即缺觉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会有影响,故选C。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通过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文段他们的“主旨意图”题和“内容概括”题大家会发现,大多数题目对于选答案来说并没有区别,所以,后期考生在分析材料的时候,不要陷入“问法纠结”中,只需要找出本篇文段作者的观点即可。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题库常识判断技巧篇
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
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
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
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
2.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直到今天,污染不但没有被治住,有些地方反而愈来愈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尚未发现综合治理环境的有效方法
B.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
C.一味治理环境污染会影响经济发展
D.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3.陈皮是药食同源的宝贵原料之一,其最显著的药效是化痰止咳,疏通心脑血管,降血压等。请问,陈皮是以哪种水果的表皮为原料的?
4.宗教信仰是个人的自由,但近年来,在我国有些地方,少数人利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有的甚至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的饥荒使人们饥不择食
B.宗教迷信往往能解决人们的一些实际问题
C.各级组织及管理部门对迷信缺乏正确的引导
D.宗教迷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只不过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解释
5.在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中,常用拓扑学的方法来研究网络单元之间( )。
A.位置与性能的关系
B.距离与性能的关系
C.大小与性能的关系
D.形状与性能的关系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用排除法解。C选项的认识显然不对,首先排除。A选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治理环境的方法,所以A选项不选。D选项,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的功能已经开始得到发挥,所以D选项不选。C选项,正因为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所以有效的治理环境的方法得不到应用,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陈皮,别名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故正确答案为C。
迷信是指人们对事物盲目地信仰或崇拜,它是一种对事物错误认识的思维方式,B项和D项的说法本身就不正确,排除。题干中讲到在我国有些地方,少数人利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说明这些地方的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在信仰和文化方面可选择的方面并不多,才会被利用而误信迷信活动。题干问的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即该现象根源于什么社会或文化原因,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
所谓拓扑是一种研究与大小、距离无关的几何图形特性的方法。网络拓扑是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在计算机网络中常采用拓扑学的方法,分析网络单元彼此互连的形状与其性能的关系。故选D。
2017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方程法
在解决数量关系题目时,我们接触了一些较为快速的解题方法,例如整除法或者比例法,都与我们之前的做题思维有所不同,然而考试过程中,对于部分题目,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列方程都是最容易上手的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梳理这个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如何设未知数
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么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列式的形式是否简单,求解是否简单,同时要让式子中未知数的个数尽量少,在此给大家提供一下设未知数的方法:
第一,直接设未知数。即问题求什么,我们就设哪个量为未知数,这样方便我们求解。
第二,间接设未知数。这才是我们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题库数学运算题库精练
1.有一筐苹果,甲、乙、丙三人分,甲先拿了一半,乙拿了剩余的一半,丙再拿剩下的1/3,筐里还剩14个苹果。问:这一筐苹果有多少个?( )
2.某中学给住校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0人,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则有2间没人住,其他房间住满。则总共有多少人是住校生?( )
3.某商店以每件6元的进价买回一批商品,售价为每件8.4元,当卖了这批商品的3/4时,不仅收回了购买这批商品所付的款项,而且还获得利润90元,这批商品有多少件?( )
4.五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两两相加,只得到8个不同的结果,分别是:15.20.23.25.28.33.38和41,那么这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是多少?
5.小明、小华、小强三人在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小明买了3本日记本,7支铅笔,1本单词本,共花了22元;小华买同样的4本日记本,10支铅笔,1本单词本,共花了29元,小强买同样的2本日记本,2只铅笔,2本单词本,共用多少钱?( )
逆向考虑,丙拿剩下的1/3后还剩14个,说明丙拿之前有苹果14÷2/3=21个,则乙拿之前有21÷1/2=42个,甲拿之前有42÷1/2=84个,故正确答案为C。
显然在每间房3人的基础上增加2人,不仅包括了多出的人,还包括了空出的2间共10人,因此房间数为(20+10)÷2=15(间),因此总人数为15×3+20=65(人)。
解析: 设这批商品有X件,则有8.4×3/4X=6X+90,解得X=300(件)。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设五个数由小到大分别为A,B,C,D,E。依题意可知A+B=15,A+C=20.则C﹣B=5;D+E=41,C+E=38.则D﹣C=3,由C﹣B=5,D﹣C=3两式相加D﹣B=8为偶数,则D+B也为偶数,只有一个数28,由此解出B=10,D=18,那么A=5,E=23,两数相差为18.则因此,本题答案为B。
本题可以列不定方程来解。设日记本x元,铅笔y元,单词本z元,则有3x+7y+z=22;4x+lOy+ z=29。为方便计算,假设系数最大的铅笔价格为0,则有3x+ z=22,4x+z=29。解得x=7,z=1,则小强花了:7×2+O×2+1×2=16(元)(需注意的是所求必须是x,y,z的整数倍才可以这样假设)。
2017国考行测数学运算题实用方法:特值法
数学运算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看作行测考试的风向标,直接决定了广大考生的行测成绩。要想在数学运算上有所突破,关键就在于数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广大考生介绍一下数学运算最实用的方法:特值法。
特值法又称特殊值法,即通过设题中的某个未知量为特殊值,通过简单的运算从而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特值法的使用前提是这个未知量是多少对最后要求解的量没有影响,所以我们代入的特殊值具有任意性,为了做题方便一般我们代相对容易计算的特殊值。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设特值的方法。
一、设为最小公倍数
例: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桥,上桥的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下桥的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上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没有停顿。问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14 公里/小时 B.16 公里/小时 C.18 公里/小时 D.20 公里/小时
【中公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题目中已知速度,求平均速度。于是可以设桥的长度为特值(因为桥的长度不变,设其为特值较为方便),设为12和24的最小公倍数24公里。上桥的时间为24÷12=2小时,下桥的时间为24÷24=1小时,所以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2×24÷(2+1)=16公里/小时,故选B。
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减少20%,但是今年的销售比去年增加了70%,则今年销售该畅销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36% B.25% C.20% D.15%
【中公解析】设去年每册书的利润为1,总销量为1,那么去年总利润为1,而今年每册书的利润为0.8,销量为1.7,总利润为0.8×1.7=1.36,则今年的总利润比去年的总利润多了36%,选A选项。
三、设为100
去年 10 月份一台电脑的利润率为 50%,11 月份降价 10%,后在 12 月份价格又上涨 5%,问 12 月份该电脑的利润率为多少?
A.37% B.42% C.45% D.55%
【中公解析】设电脑的成本为“100”,则 10 月份访电脑的售价为 100×(1+50%)=150,则12 月份该电脑的价格为 150×(1-10%)×(1+5%)=141.75,因此 12 月份电脑的利润率=41.75%,选B。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们通过以上讲解能对特值法常用的设法有所把握。最后祝大家考试成功!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前提型三段论解题技巧总结
三段论是逻辑中最为典型的必然性推理,也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一大难点。一般来讲,考试中,常见的三段论考法为结论型与前提型。什么是前提型三段论?即在题干中,已知了一个条件,并就这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最后提问要想使该结论必然成立,还需要条件一个什么条件,简言之,便是添加一个前提条件。其难度稍微有点大,也费时间,很多同学就选择放弃。那么在此,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几种迅速选出前提型三段论的诀窍。
》》更多、更全行测技巧、考点大全、行测每日一练 尽在中公教育行测频道《《
技巧一、根据量项定答案
三段论实际上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两个为前提,一个为结论),而在直言命题中量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结构。在三段论中,量项也有自身的规律——“所有”+“所有”→“所有”;“有些”+“所有”→“有些”,意思就是说如果两个前提中的量项均为“所有“,那么结论中的量项必定为“所有”;如果前提中的量项一个为“所有”,一个为“有些”,则结论必定为“有些”。【注】“有些”+“有些”得不出结论。
由于前提型的题目会已知其中一个前提与结论,那么我们便可通过已知的量项来推论所求前提的量项。
【例1】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A.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
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中有些是教数学的
C.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中有些是男教师
D.一些青春中学的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中公解析】答案选A。根据上述技巧,我们发现题干中已知的前提量项与结论量项均为“有些”,则说明补充的前提的量项应该为“所有”,纵观所有选项,只有选项A符合,故选A。
技巧二、根据联项定答案
与量项一致,三段论中联项也有规律:“是”+“是”→“是”;“是”+“不是”→“不是”。即如果两个前提中的联项均为“是“,那么结论中的联项必定为“是”;如果前提中的联项一个为“是”,一个为“不是”,则结论必定为“不是”。
【例2】有些理论是很抽象的理论,因此,有些抽象的理论不好懂。为了使这个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有些理论不好懂
B. 所有不好懂的都是理论
C. 所有理论都不好懂
D. 所有理论都很好懂
【中公解析】答案选C。首先,根据题干可知,前提与结论的量项均为“有些”,故补充的前提量项应为“所有”,排除A、B。其次,前提的联项为“是”,结论的联项为“不是”,故补充前提的联项应为否定的“不是”,排除D,选C。
技巧三、根据概念定答案
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定含有三个概念(如“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中A、B、C便是概念)。在前提型中题目中,三个概念在已知条件中已经全部出现,有其他概念出现的选项均不对。
【例3】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A. 该委员会的委员在人选之前都经过严格审查
B. 网络上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且批评的帖子没有署真名
C. 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来没有人被指责有学术不端行为
D. 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中公解析】答案选D。题干中出现的三个概念分别为张教授、委员会委员、学术不端。其中张教授出现了两次(第二次以“他”的形式出现)。故正确选项应该是包含委员会委员和学术不端两个概念的选项,A、B两项的概念不符合,排除;C项的概念是被指责,不属于事实,因此也排除。故答案选D。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对以上技巧进行多次练习,熟能生巧,一定可以将这类题目的分数顺利拿到手。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容斥问题实用解法:公式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容斥问题为包含与排斥问题,它是一种计数问题。在计数时,几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他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采用这种计数方法的题型称为容斥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把重复数的次数变为只数 1 次,或者说把重叠的面积变为一层,做到不重不漏,即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即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把遗漏的数目补上,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 这一类问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时有出现,其实并不难。主要有两者容斥和三者容斥两种情况。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着重讲用公式法如何解题。
一、两者容斥
公式:I=A+B-X+Y
二、三者容斥
主要有三种问法:
第一种:只喜欢AB的有e人,只喜欢BC的有f人,只喜欢AC的有g人,三者都喜欢的有d人。
公式:I=A+B+C-e-f-g-2d+Y
第二种:同时喜欢AB的有d+e人,同时喜欢BC的有d+f人,同时喜欢AC的有d+g人,三者都喜欢的有d人。
公式:I=A+B+C-(d+e)-(d+f)-(d+g)+d+Y
第三种:至少喜欢两者的有d+e+f+g人。
公式:I=A+B+C-(d+e+f+g)-d+Y
接下来我们用公式来解决几个简单的题目:
例1.班里一共有40名同学,其中喜欢语文的有30个同学,喜欢数学的有30个同学,两者都喜欢的有25个同学,请问,两者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个同学?
A.5 B. 6 C.7 D.8
【中公解析】答案选A。根据两者容斥基本公式,两者都不喜欢的设为,则可列式为:30+30-25+Y=40,解得:Y=5。所以选A。
例2.班里一共有40名同学,其中喜欢语文的有25个同学,喜欢数学的有25个同学,喜欢英语的有25个同学,喜欢两门的有20人,三门都喜欢的有10人,请问,三门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个同学?
A.5 B. 6 C.7 D.8
【中公解析】答案选A。根据两者容斥基本公式,三者都不喜欢的设为Y,则可列式为:25+25+25-20-2×10+Y=40,解之得:Y=5。所以选A。
例3.班里一共有40名同学,其中喜欢语文的有25个同学,喜欢数学的有25个同学,喜欢英语的有25人。同时喜欢语文和数学的有15人,同时谢欢数学和英语的有15人,同时喜欢数学和英语的有15人,三者都喜欢的有8人。请问三者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A.1 B. 2 C.3 D.4
【中公解析】答案选B。根据两者容斥基本公式,三者都不喜欢的设为Y,则可列式为:25+25+25-15-15-15+8+Y=40,解之得:Y=2。所以选B。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掌握这几个公式后,解决容斥问题就很容易了。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题库:日期问题
日期问题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题型。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日期问题很难有很烦,主要是对日期问题理解不到位,且题目做的很少。那我们如何拿到这部分的分值呢?上海中公告诉我们:需要掌握日期问题常见的题型,常见的知识点,并掌握常见的做题方法,最终将日期问题拿下来。
日期问题实质是一种循环问题,一周有7天,所以他还是关于7的循环。另外一个考点就是余数,它一般会与星期结合。因此、我们在学习日期问题之前,首先一起回忆下对我们计算有用的日期常识吧!
一、日期常识
常识一:平年、闰年
说起平年和闰年,大家可能首先反应上的是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反之,则为平
年。其实不然,按上述的思维,那么2100年就应该是闰年,可是我们说2100年其实是平年。那如何正确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我们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若是非整百的年份,看是否能被4整除,若能,则是闰年;比如,2016年就是闰年,2015年就不是闰年;若是整百的年份,看能否被400整除,若能,则是闰年,比如2000年是闰年,2100年就是平年。在此要注意,3200不是闰年。
常识二:大月、小月
31天的是大月,记忆方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其余约都是小月30天。要注意的是闰二月是29天,平二月是28天。
考点一:星期与其他日期常识的结合
大家都知道一周等于七天,题干一般告诉我们今天是周几,求过几年是周几,过几月是周几,过多少天是周几。那一年是几周,一月是几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平年365天,是52个星期余1天;闰年366天,是52个星期余2天。
大月31天,是4个星期余3天;小月30天,是4个星期余3天。
闰月29天,是4个星期余1天;平月28天,是整整4个星期。
【例题1】日是星期二,那么日是()。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五
【解析】C。解析:一年 365 天,365÷7=52……1,所以,过一年,星期推迟一天,
2004 年是闰年,366÷7=52……2,所以,2005 年 7 月 1 日,比 2003 年 7 月 1 日星期推迟 3天,是星期五,选 C。
【例题2】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某年 8 月份有 22 个工作日,那么当年的 8月 1 日可能是()。
A.周一或周三 B.周三或周日 C.周一或周四 D.周四或周日
【解析】D。8 月共 31 天,有 22 个工作日,则有 9 个休息日。一个月有完整的 4 周共 8 个休息日,所以多出来的一个休息日只可能是(1)8 月 1 日为周日,(2)8 月31 日为周六。在第二种情况中,经过 7 天,星期数不变,倒推回去则 28 天前即 4 周前的 8月 3 日也是周六,所以 8 月 1 日为周四。答案为 D。
考点二:绕口令问题
这类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通常通过花时间轴来实现。
【例题3】如果昨天的前天是星期三的后一天,那么明天的后天是()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三
【解析】D。由题目得出昨天的前天是星期四,则昨天是星期六,今天是星期日,明天是星期一,明天的后天是星期三。故选择 D。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题库:资料分析题库精练3
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认缴出资额106.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1%和25.26%,其所占份额分别为50.24%和44.50%,比上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是:制造业6684户,占71.2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060户,占11.3%;社会服务业671户,占7.15%;农林牧渔业425户,占4.25%。
1.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比1997年增加了多少?()
A.106.59亿
C.3个百分点
2.1997年外资企业认缴出资额比1998年少多少?()
3.外资入注主要从事的行业中比重最大的行业比其他行业多多少?()
4.外资入注的社会服务业的比例为多少?()
D.无法确定
解析: 根据材料“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比上年增长3.11%”,可知C选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解析: 根据材料“1998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共9382户,认缴出资额106.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1%和25.26%”,可知1997年的外资企业认缴出资额与1998年的差值,相比1998年的减少率≈20%。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析: 根据材料“外资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是:制造业6684户,占71.24%”,可知比重最大行业为制造业,所占比重=71.24%,则其他行业比重=1-71.24%=1-71%=29%,差值=71%-29%=42%。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解析: 根据材料“外资企业涉及社会服务业671户,占7.15%”,此7.15%指的是外资入注的社会服务业在外资所涉及的所有行业中的比重,但材料未涉及社会服务业的总量,故无法判断外资入注的社会服务业占社会服务业总量的比例。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解析: A选项:由材料可知外资企业登记数、所占份额、认缴出资额均比上年增长,可得入注比上年增多,A选项正确;
B选项:材料未涉及去年社会服务业的相关信息,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材料未涉及去年农林牧渔业的相关信息,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材料未涉及去年第三产业的相关信息,所以D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之反对关系讲解
【真题再现】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
小王:我想这次大家都能过吧!
小张:怎么可能?你没看见我乌云密布吗?
小李:小顾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
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假的。
说法为假的是:
A.小王 B.小张 C.小李 D.小顾
【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找到反对关系------跳出反对关系------判断其他真假------回归反对关系(这四个步骤有时候不需要全部用到就已经得到了答案)
第一、 找到反对关系------根据我们学的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可知:第一句与第二句是上反对关系;
第二、 跳出反对关系------由于上反对关系至少一假,而题目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假话肯定在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所以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真的;
第三、 判断其他真假------由于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真的,所以小顾没问题,大家都没问题,也就是所有人过了;
第四、 回归反对关系------由于所有人都过了,回到第一句和第二句,立刻可以知道小王说的是真的,小张说的是假的。
【中公点拨】在平时的复习中,如果遇到真假话问题,要非常迅速的想到解决真假话的步骤,其中上反对关系是经常要考虑的一种方法。
【举一反三】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1)班长通过了;(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3)该班所有人都没通过。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可见:
A. 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
B. 班长没有通过
C. 所有人都通过了
D. 所有人都没通过
【答案】C。中公解析:第一、找到反对关系------根据我们学的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可知:第一句与第三句是上反对关系;第二、跳出反对关系------由于上反对关系至少一假,而题目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假话肯定在第一句与第三句之间,因此第二句是真的。所以答案选C。
【中公点拨】本题只用了两步,就把答案找到了,所以我们要结合具体题目使用我们的方法。
【小结】在直言命题这部分,上反对关系主要是“所有是”与“所有非”、“某个是”与“所有非”、“某个非”与“所有是”。
2017国考学习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考试大纲丨职位表丨免费讲座丨报名入口丨考试时间丨考试大纲
备考攻略丨历年考试真题丨免费备考讲座丨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