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元朝兵制改革的作用特点

20万蒙古军怎么征服了几亿世界人民,成吉思汗只做对了这一件事情
20万蒙古军怎么征服了几亿世界人民,成吉思汗只做对了这一件事情
蒙古铁蹄军完成了作为男人征服世界的欲望,建立起了世界最庞大地跨欧亚的边界,组成了以元朝为首与四大汗国联合组成的蒙古人帝国,孛儿只斤·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后,他的子孙对外征服四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持续向外扩张,但在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爪战争都相继失利,元朝后期内部腐化,外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最后不断的农民起义,最终走向衰亡。
蒙古人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征服这么大的国土,当然离不开铁木真,铁木真能打造一支“闪电战”的军队且机动性和奔袭能力极强,这跟蒙古人的饮食结构很大关系,中国古代打仗讲究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蒙古兵根本不需要这套,蒙古兵带上的口粮就可以管够几个月,攻占一个地区,后面的牛羊就会跟上,漫长的后勤线与源源不断的补给,让蒙古骑兵在前冲锋后面又无后顾之忧,当然特有的蒙古矮马能进行千里奔袭,给蒙古骑兵带来很大的优势。
铁木真管理部队做对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改变了蒙古各部落战利品分配机制,以前战利品,决大部份都交个贵族首领,而平民分的很少,奴隶根本没有,内部分配不均,导致战斗力弱,铁木真统一蒙古前进行了大力改革,铁木真本人只分20%,其他人员全部都按战功分配,奴隶也拥有分配财产的权利,这样做完全解放了士兵的战斗力,士兵不仅为了蒙古而战也为了自己而战,这是唯一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通道,再加上铁木真的军事才能,每次都能做到战无不胜,艰苦训练出来的士兵有严格纪律制度,让每个士兵都成了战争机器,绝对服从,组织严密。
蒙古铁骑成功横扫欧亚大陆,当然也有很多原因,主要的是铁木真抓住了不同阶层的需求,释放出最大威力,蒙古铁骑野蛮残暴灭绝人性,也被历史上记上了一笔。古代成吉思汗军队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_百度知道
古代成吉思汗军队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
先统一中原!在征西夏和其他一些部落!最后西征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大陆!真牛!那时的成吉思汗军队实力为什么这么强大???那时候的欧洲在干什么???最后为什么版图都没有啦???是失败啦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1.蒙古人几乎是全民皆兵,军队战斗素质高  2.蒙古马虽不及欧洲、阿拉伯马高大快速,但吃苦耐劳,持续作战能力强  3.蒙古骑兵,人、马几乎不需要任何后勤补给,可以说是打到哪、吃到哪。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句话————弓箭射的着猎物都能吃。  4.蒙古民族以游猎为生,弓马娴熟,特别能发挥轻骑兵快速灵活的优势。反观当时盛行骑士精神的欧洲军队,骑兵虽是人马重甲,但队形密集,面对灵活敏捷的蒙古骑兵基本没有还手之力,而在相互追逐中,蒙古骑兵充分发挥蒙古马吃苦耐劳持续作战能力强的特点,与欧洲骑兵打运动战、消耗战,直到他们精疲力竭,或是一箭命中要害,或是射杀战马,让欧洲骑兵在战场上无能为力。  而欧洲步兵,大多是招募来的农民或是手工业者,根本无心恋战,骑兵集团的崩溃,直接导致步兵集团的溃散。以骑士精神为核心的欧洲战争反对使用弓箭,这使得蒙古人弓马娴熟的民族风格成了欧洲军队的死神。  5.蒙古军队将中原战争中俘获的金、宋守城、攻城器械和大部分工匠派往欧洲,火药武器、复合弓在欧洲战场上大发神威。  6。蒙古军队军事指挥灵活多变,重视战争军事情报的侦查和收集,往往出奇制胜。  对于蒙古军队后期的失败,总结起来:  1.骄傲病严重  2.生活腐化,军备松懈,使得军队战斗力减弱  3.战略战术单一,使得其他国家通过不断研究找到了蒙古军队的弱点  4.战争中各国被压迫人民和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  5.战争中,依靠蒙古势力不断壮大的民族,如突厥人
采纳率:21%
骑兵实力强,战术好。
欧洲军队是以重骑兵为主,机动性远远不及蒙古的轻骑兵,在消耗战中不及蒙古军队的。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永远是最强强悍的兵种
欧亚大陆多草原,适合骑兵作战。另外,蒙古兴起正好赶上了周边政权衰落的时期。当周边复兴后,蒙古人又被赶回了蒙古高原。
蒙古军骑兵实力强 骑射能力都十分优秀 而且已经开始使用火器攻城当时金朝已经腐败 南宋军事实力偏弱 使得蒙古军能统一中原 而且蒙古人经常屠城 当时的欧洲处在黑暗的中世纪 实力太弱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兵制的传说_厚道传说_新浪博客
兵制的传说
孙子曾经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兵的重要性进行了概括。不过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兵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兵制可谓是“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虽然兵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兵这个个体或者军队这个整体,其目标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主要技能就是杀人;高级技能是指挥杀人。无论是杀人还是指挥杀人,都是技术活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个技术这个东西,古往今来都是一样,必然要时常操练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所以无论采用什么兵制,长时间不打仗、不操练,必然都是要拉希的——神一样的不败兵制是不存在的。
从大势上说,职业的总是要胜过业余的。职业兵总体上是要强于业余兵——所以现代的军队,只要条件允许,都是职业的脱产兵。但是,要养活一支庞大的脱产军队,那就必须庞大的剩余产出、庞大的财富累积才行——在远古劳动生产力不高的时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初的兵制,是从兵农合一开始的。在远古的夏商周朝,“兵”指的不是人,而是兵器,所以当时的“兵农合一”就是当兵器和农夫结合起来,就可以打仗的意思。当时无论是诸侯还是天子,作战主要的是靠农夫和奴隶:他们平时干活,打仗时发给兵器,然后就上场干他娘的一把。
所以,当时的《六韬》里就有如何训练农民使用农器作战的《农器篇》;孔子也曾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思就是如果不训练人民就让他们去打仗,就是抛弃了他们,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当时的兵农合一的状况。虽然当时作战主要的数量是农民兵和奴隶兵,但也并非没有职业兵。《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这所谓的“虎贲”,就是当时的职业兵。这些职业兵本身是贵族,并不是平民,平时脱产训练,战斗时冲锋陷阵,职业素质非平时的农民兵可以相提并论的。这种情况,和西方中世纪时的骑士相差仿佛。
商周时期,作战的正规方式是车战,也就是兵车作战。古代兵车,按《司马法》所说,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嗯,打仗过程大体上相当于后来的坦克掩护步兵冲锋……好吧,这个扯远了。就古代兵车的构成来说,在车上的甲士,都是受过专门技能(射箭、驾驶等“君子六艺”)训练的贵族职业兵,而跟在下边狂奔的,那就是非农夫和奴隶们莫属了。另说一句,兵车作战就是“回合”这个词的由来。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称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整个过程,就是“回合”。
应该说,在商周时期,车战是决定国家命运的正规作战,而步兵胜负则不算什么——骑兵么,因为此时尚且没有马蹬马鞍,所以骑兵并不算主力。只有摧毁了一个国家的贵族职业兵,才算是摧毁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这点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一致的:当时是封建的体制,君权主要由贵族来拱卫,农民兵是打酱油的,他们依附于贵族,而且可以随时改变依附对象。当时并没有对农民有忠诚之类的道德约束。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僻远诸侯还是不懂车战这门高级技术的,这个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武器不扩散条约之中……晋景公时期,与楚国争霸中原的另一强国晋国派巫臣前往吴国教授吴人射术、车战和阵法,使得吴国在军事上崛起,从此狂搞楚国,并在后来由孙子领导,攻入楚国都城郢。
这种以贵族兵为骨干,辅以大量农民兵、奴隶兵的作战方式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君权衰弱,诸侯竞相扩大势力,战争日频。在这种情况下,“虎贲三千”什么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更多,更好用的部队才能满足诸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抢地盘的需要。于是,各个诸侯各自采用了提升自己部队战斗力的方式。这个情况,在《荀子·议兵》里有所提及。
他的《议兵》里明确提到了三种兵制优化。首先是齐国的崇尚“技击”,就是给予杀人技术好的人取得首级以赏金。这种制度其实在后来被反复使用,包括戚继光都是使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部队,穿越众更是纷纷而用之。不过这种制度,被荀子评价为“亡国之兵”。原因是这种制度使得打仗就像做生意一样,所以不能死战。其次是魏国的武卒。这种兵是通过身体条件和技能选拔出来的,免除其赋役,给他田产,选入武卒。这个部队的问题是脱产,给国家带来负担较重;而且这些武卒老了之后更迭有问题。这种精兵制度,更是穿越者的最爱,当然,荀子评价其为“危国之兵”。值得注意的是,魏国采用这种制度的兵,战斗力高于齐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孙膑明确表达了魏兵轻视齐兵的事实,并针对这个用减灶计。
最后,荀子提到了秦国的锐士。这种体制,其实和齐国相差不大,但是,其赏赐并不仅仅是金钱,而是还有土地、地位、权力等等。其国家上下,只崇尚战功。只要有战功,就能改变身份等级——这是最关键的,在当时的等级社会中,改变等级无疑是重赏重罚——而这也是秦法向来为大多数士大夫反复鄙视的最主要原因——这试图动摇贵族的世袭地位。不管怎么说,战国各国都实行了不同的兵制,其中最成功的无疑是秦国的高赏格全民皆兵制度——最终秦以此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秦国的全民皆兵制度在秦赵长平之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当时秦王听说白起成功分割包围了赵军,于是“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两点:秦国的军功爵赏制度和全民皆给我上制度。全民皆兵虽然让秦国长平大胜,但是也“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其实在当时全民动员打仗的各国都有。根据正史统计,中国到汉代人口初期时大约只有一千五百万人到两千万人,而汉代土地面积远大于春秋战国。所以,春秋战国时中国大约总共也就几百万人,而诸侯国战动不动就几十万兵,不靠全民动员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只有秦国形成了全民动员的一整套体制,包括平时训练、战时编制、战后记功、按功受赏等等。可以说,秦的胜利,是体制的胜利。
比较秦国时期战国的全民皆兵和商周的兵农合一制度,就会发现,其差别并不是十分大。打仗的组成都是大多数平民和少数贵族;平民都是平时干自己的活儿,打仗时临时征发。其不同在于,秦制对平民平时的训练和战后的奖赏比商周系统化、合理化了。这也是秦制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业余平民兵的好战意识,最终兼并六国的原因所在。但是不管是早期的兵农合一还是秦的全民皆兵,由于其都是用的业余兵为主体,所以一旦打仗,对国内生产的破坏总是巨大的,而长期征战错过农时,更是会对国内的民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另一方面,秦国的爵赏制度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利益不如打仗来得大——所以秦国人好战而不愿治产业。这种情况在战争时期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但是缺点是和平时期很难扭转其惯性。秦统一之后,就只能继续其优待秦国人,奴役其余六国人的政策,结果很快就亡国了。​
这种用业余兵的状况,和当时整个中国大陆上的农业生产状况是分不开的。当时中国牛耕犁还没有普及,耕地主要还是靠人踏犁,效率低下;小麦等高产的作物还没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大麦、高粱、稻子等等……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出产有限,造成剩余有限,不可能供养起大规模的脱产军队。所以此时期的中国的兵员主体是业余兵,平时农耕,战时干仗。而业余兵的体制中,秦的爵赏是最高的,后世业余兵体系,包括唐的府兵制,明的卫所,都不能超越这种体制。
秦统一天下之后,并没有改革兵制——或者是来不及改革。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能平等地对待六国的人,包括他们的贵族和平民奴隶。不管怎么说,秦灭亡,汉朝代之。汉代的兵制和秦制不同,汉的兵员很类似于现代中国,所以称为“征兵制”——和现在一样……汉规定,不管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据《汉书》记载,男子20岁傅籍,此后每年服劳役一月,称“更卒”。23岁以后开始服兵役,役期一般为2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为“正卒”,另一年到边郡戍守或到京师守卫,称为“戍卒”或“卫士”。这是有汉代特色的义务兵制度。
汉朝有常备军,分为中央兵、地方兵和边兵;中央兵分为北军和南军。周勃定汉,就是入的北军,然后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这大概就是赤膊上阵的来历……地方上也有部队,还有边防部队。这些常备部队的兵员构成都是由上面所说的汉代义务兵役制度而来的,这个和今天其实是很像的。义务兵役制度,还是属于业余兵制度。当然,汉朝也是有职业兵的。汉武帝时募北方胡人组成“胡骑”,南方山地人组成“越骑”。不过在汉朝兵役制度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职业脱产兵并不是主流。
征兵制在汉朝一开始运行良好。但是,当汉武帝这个奇葩出现时,征兵制征来的兵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皇帝的需求了。汉武帝对扩张的热情过分高涨,以至于需要的兵员数量远远超越了征兵制能提供的数量。于是,汉武帝抛出异常——开始所谓的大发兵,反正就是把能干的不能干的全都拉上场给我去干。史载发“囚徒、商人、赘婿”充军——现在还有人以《赘婿》为题写了一本小说,可惜离太监不远——这种部队,虽然数量上有保障,但是质量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汉武帝数次大规模征发,伤亡率都是相当的高,最后的结果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由于马鞍和马蹬的逐步出现——虽然到南北朝才真正成熟——但是毕竟是有了雏形,所以兵车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逐步退出实战,而只在仪仗队里出现……
虽然汉朝的义务兵役制和今天中国的义务兵役制很相像,但是汉朝却不是现在的中国。义务兵的几个问题在汉朝逐步形成,并最终导致征兵制度的崩解。首先是中央兵待遇好,所以普通的平民兵役根本轮不到中央兵,都被人走了后门,中央兵逐步成为贵族子弟们混吃等死的地方,战斗力基本可以不考虑;其次是服普通兵役无报酬,事务艰辛,单误农事。于是有办法的都想法逃役,导致兵源不足;最后是由于兵源不足,所以部队更迭不及时,时常超期服役,这更使得当时人对兵役视若畏途。此时,又有另一种事情在不断进行中——那就是土地兼并。一方面是世家大族的实力强劲;另一方面是平民小户的赋役深重。于是,平民就加入世家成为荫户——大体上可以等同为奴隶。而这也是逃避兵役的一个手段。总之,当一切发展到东汉后期时,义务兵兵役已经名存实亡,义务兵再也不能承担汉朝的国防大任了。
在早期兵源不足时,汉朝采取了所谓的“谪戍”制度,也就是俗称的充军。把本该服刑的犯人发放到边地做兵。这种情况在东汉时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边军基本都是犯人。这种部队,对其军纪就不能做什么考量了。这点在班超对任尚的话“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不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里可以明白看出——班超真是不容易啊。后来,充军也不够用了,东汉初年,罢了郡兵,也就是只保留中央部队和边军——这是影响深远的。取消郡兵是对兵源不足这一事实的无奈妥协,也是真实反映了西汉到东汉这一更迭的背后角力:这是世家大族反对王莽改制——所以世家支持的东汉不可能动世家大族的蛋糕,也就是动他们的荫户。国家机器只有削弱自己的实力——取消了地方常备军,来暂时缓解国家的矛盾。
东汉之政多苟且。这实际上是因为东汉的世家大族势力极度扩张,逐步限制约束了君权。君权在和世家官僚的竞争中不得不倚重君权的衍生品——外戚和宦官以图扩大君权——但结果都是声名狼藉——因为当时的舆论就是世家控制的……以东汉后期的月旦评为影响政权武器的地方清流,终于和中央朝廷形成正面对抗,并最终由于党锢而一拍两散。从体制内的角度,党锢是强大的手段——不过,没人注意到,世家正准备抛弃这个体制……当然,这一切都合兵制无关。由于荫户现象越发严重,兵员严重不足。所以东汉后期,为了应对国内的起义,募兵制成为主流。
在这个业余兵面临危机的时刻,可以总结一下业余兵的优缺点。首先,业余兵便宜,成本低,靠其自己的劳作生活,国家负担小;其次,业余兵忠诚度可期,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业余兵有自己的产业,所以可以说比较忠于体制;最后,业余兵可以拥有庞大的数量,嗯,这个人民战争不解释……但是,业余兵也有其缺点,首先,业余兵顾着自己的产业,通常是农业,所以不能远距离长期作战,因为这会给产业带来损失;其次,业余兵的根基容易被动摇,通常是土地兼并导致业余兵失产,利益已经失去,义务还要完成;最后,业余兵的职业素养不高……而这些基本都是和职业募兵相反的。
这些的后果在汉朝就是,征兵的兵不会感谢自己的服务对象,只会感谢免除其服务的对象;募兵的兵会感谢自己的服务对象,因为是他给了募兵饭吃。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募兵容易忠于个人,容易形成军阀——而这正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事情。东汉末年,君权和世族开始分道扬镳。于是各个世族开始用自己的财力畜养私兵,进而逐鹿中原。东汉末年的形势,和东汉的制度是分不开的。三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颇广,很多人对其中的细节津津乐道。有几个很值得西说。张角起兵,天下大乱,为什么?因为东汉罢郡兵,在地方上没有防御力量;董卓带兵进京,居然就能力压文武大臣,为什么?因为东汉惟有中央军和边军,中央军成了贵族子弟的游乐场,董卓的西凉边军自然也就能压人一头。而且其军纪极差,不愧是犯罪充军的人组成。
和董卓类似的就是公孙瓒,都是没有世家背景,靠精锐边军,居然也在乱世纵横了一把;而刘备之所以看重反复无常的马超,也是因为其有边军背景。不过,最后还是看有钱有地的世家的……三国时期,兵都是私兵,并无国家常备部队,也无兵役制度,只有趁乱拉壮丁,充实私兵的制度。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之后,世家大族纷纷纠合力量,爆发式的边军将领们一个个被日掉,袁绍、曹操、孙权这些世家支持的军阀混战开始了。不过虽然是世家,也要靠私兵。曹操的私兵“青州兵”大大有名。最能说明其私兵性质的就是曹操一死,处于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挥,并因此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当然像青州兵这样只服一个人的私兵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都是父死子继。
私兵这一事实,解释了为什么在三国时有些不怎样的将军,却很得到重视,比如李通、吴懿、贺齐等等,因为他们有大量私兵。在三国时期,拥有私兵是合理和普遍的,是实力的标志。一开始这些募集而来的私兵都是纯职业兵,不过很快后勤就跟不上了,于是,吃人的哥们终于出现了……不过这不是主流,主流是,职业兵又退化为业余兵。这就是曹操的“屯田令”。这表示曹操集团的私兵也要从事生产,而且比汉初兵役制度更加不如的是,他们还不拥有自己的田产……其实他们就是真正的奴隶兵,嗯,中国的马木留克——当然不如马木留克那么精锐。从制度层面来说,东汉末年是奴隶制度的一次重大复辟,当然还有更重大的,分别在南北朝、元朝和清朝。
回顾三国私兵之前的兵制,有上古的“兵农合一”,战国的“全民皆兵”,和两汉的“征兵制”。其特点是业余兵占据数量上的绝对多数,而在常备军上各有不同:兵农合一时常备军主要是少量贵族部队;全民皆兵时其实和之前差别不大,只是在爵赏和训练上大有提升,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全民预备役;而征兵制则是常备部队大量增加了,但是预备役体系较为松散。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在短暂的职业兵主流之后不久,又退化到了半职业兵甚至奴隶兵,这是因为,三国时期中国减少了95%的人口,这个农业生产实在是支持不了职业兵。
在三国时期,做兵是非常悲惨的事情。非但要打仗送命;平时还要种地,缴超过60%的地租,而且土地不是自己的;还要充当将领的仆人,为将领做各种杂事;有时还要碰到像张飞那样有虐待倾向的将领;更加悲剧的是,这种身份是世袭的,称为兵籍,一入兵籍,就永远过这样的日子……唯一的福利——令现代宅男羡慕的就是——如果成年男子没老婆的话,组织会给你安排一个。不管怎么说,这种奴隶的生活总是会有人受不了,会有人逃跑,各种史籍记载了各种逃脱的人,也记载了各种连坐法。
虽然很多文学作品对三国情有独钟。但是,由于其多数是采用的奴隶兵,所以兵员作战意愿低下,主动性差;而且三国时又没有系统的拔擢和奖赏体系,所以兵员根本没什么盼头。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部队充满激情和战斗力是不现实的,想要不出现逃兵是不可能的,而溃散总是很简单就能达成……事实上,在三国前期也就是征讨黄巾起义时期,职业兵阶段各个诸侯的募兵素质很高;而进入屯兵阶段,很快素质就大大下降;而到了后期三国稳定之后,战斗力又稍有提升——因为体系较为严密了,不再是这么好逃的了。总而言之,三国时的兵战斗力不强,不能和秦汉唐初相比,主要是被剥削得太厉害。​
三国私兵一般叫做部曲,性质大体上是附属于将领的荫户、僮仆(奴隶)。这种现实使得将领拥兵自重的情况不可避免,——而这是君主最忌讳的。于是在所谓的君臣大义定了之后,魏蜀吴的皇帝们纷纷采取了措施。一个措施是在原先的领兵将领死后,剥夺其部曲或者将其部曲打散分给诸子弟——这招孙家人常干,比如其对于周瑜的部曲、吕蒙的部曲的处理,势分则力弱,孙家这招相当成功;曹家人的方式相对较好,曹家人地盘较大,所以在十数年的恢复农业生产之后,人口和剩余积累都大大增加,于是曹家人采用了恢复民户的方法,放了一部分军户,这招甚得民心,而且非蜀吴所能行;蜀国无史,无可考,不过其通过招徕异族的方式,找了一批雇佣军。但是无论其怎么改革,世代当兵的兵籍制度,他们都没有改,其实直到晋朝,也还是采用这种类似于奴隶制度的世兵制。
司马晋虽然取代了曹魏,但是其河内世家的本质决定了司马不可能动世家的利益。所以,荫户不能动,世兵也不能动。虽然司马统一了中国,但是,其面临的境况比之东汉,其实毫无改善。只是人口少了许多,土地空出许多,矛盾稍微缓和了一点而已。和东汉的情况一样,晋朝也罢了郡兵——记得东汉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后果吗——晋朝很快就等到了这一天。晋朝君权弱而世家强,在短暂的恢复之后,世家不可避免的急剧扩张,像石崇与王恺争富之类的事情,只是其一个表现。在君权虚弱,世家相争的背景下,晋朝终于又喜闻乐见的迎来了天下大乱,而这次和张角那次相同的是没有郡兵没有地方武装,使得反叛者能直达中原腹地;不同的是这次主角是北方蛮族。
在五胡乱华的纷扰中,旧的世兵有的逃脱,有的另投新主,有的翻身作主把歌唱……总之,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大体上还是实行的世兵制,但是在战乱之中,也出现了很多特别的状况。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异族兵。无论是匈奴、鲜卑、羯、氐还是羌,各自都带来了自己族里的精兵——这也是司马王族招他们进中原来的原因所在。在他们占据了土地,开始制霸之路的时候,信用各自的族兵,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原世兵或者沦为奴隶时间已久,早已困苦不堪;或者在世家的笼络下心怀异志,无心为朝廷死战。不管什么原因,战斗力是不如这些刚刚进入中原,力图扩大自己利益的异族士兵的。由于有以上两个原因,在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异族统治者一般是采用的本族世兵为主,辅以汉族杂兵的军队构成。而由于这些异族一般不从事农业生产,此时北方汉人主要就是做农奴——当然,是在世家的管辖之下。
汉人部队在北方属于非主流。后赵时曾经大选过高力士,其中有不少汉人,结果石虎后期谪戍的高力士反,给后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后的冉闵灭胡更让匈奴、羯人元气大伤,余胡深自警惕。自那以后,异族统治者深以为戒,在燕魏时期,少用汉人士兵,多用本族或者五胡部族为世兵。而汉族主要负责内政和种地——当然,还要服侍异族统治者——不管怎么说,异族战而汉族耕是北朝的大体形态。北朝虽然是异族掌权,但是,由于晋末形势,大量地产和荫户都掌握在世家手中,所以,开展农业生产、征取税收离不开世家。于是,即便是异族统治者也要对汉族世家加以笼络,这其中就有所谓的“四大世家”: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在异族统治时期也是如鱼得水。
北魏孝文帝汉化运动,这是被很多人称颂——恐怕多数是汉人——的运动。在当时北魏统治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土地辽阔,奴隶制已经不能符合当时地多人少的情况了。尽量大的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是当时的合理需求。孝文帝改革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取消所谓的“代人”籍贯和均田制——给予农民以土地,同时开始“租调”制度,是为唐代“租庸调”的先声。这是从奴隶向自耕农重大转变——可以想象的是,自耕农比奴隶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先进的改革,符合三个代表——不过,却不符合当时拓跋鲜卑的利益,他们从可以生杀予夺的奴隶主,变成了需要守规矩的地主,这显然是利益的损失;另一方面,代人的特权也取消了……所以,很快就喜闻乐见的又一次天下大乱——北方。不过,在孝文帝改制时期,汉人也得以进入军队,成为世兵——这是一个漏洞。
北齐高欢由于其特殊身份——据说是高湖的后人,而高湖是高裒的后人,而高裒是汉朝大官……不管怎么说,高欢兼具鲜卑和汉族身份,所以能信用汉人。其麾下著名汉人是高昂高敖曹,其手下都是汉人。此人少时是个强奸犯,后来是个傻大胆……嗯,史书载,高欢甚为重用此人,“欢号令将士,常鲜卑语,敖曹在列,则为之华言。”高敖曹也甚有民族气节,“时鲜卑共轻华人,唯惮高敖曹。”,而在听说“头钱价汉”这种话之后,当即发怒,要发兵攻打。此人虽然仁德礼仪则无,而民族节义存焉。
其实在孝文帝改制之后,汉族和胡族之间的坚冰已破。而到了西魏时期,西魏土地狭小而敌人强大,宇文统治者也不能再守什么民族分隔。一个神一般的兵制——或者说,被人们认为是神一样的兵制——府兵制终于出现。正如前面所说的,当国力不足、需要军队数量大时,业余兵制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府兵制就是这么一个业余兵的体制。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可以看出,府兵和汉代征兵制比起来,府兵不是常备兵;和秦朝的爵赏体系比起来,得到的赏赐不如秦朝;和汉末世兵体系比起来,他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在土地是最重要财富的时代——其实今天也一样,房地产还是最猛——他们刚得到土地之后的激动是可以想见的。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府兵的作战意愿远超汉末晋朝的世兵;比汉兵训练要具体系统;不过爵赏和作战冲动比不上秦朝人。而最终的结果确实是采用府兵的北周兼并北齐,隋朝统一天下。应该说,府兵虽然也是世兵,但是由于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于是比分不到田的奴隶般的同仁们猛了许多……府兵制也是真正打破汉人参军制度的兵制,从此汉夷有才力者皆能当兵,所谓的民族大融合,也就不得不形成了。
在中国北方十六国搞着胡兵制度——五胡世兵而汉人耕织——最终进化到府兵制度的时候,中国南方的东晋及其后继者南朝仍然一成不变的维系着自三国时代以来的世兵制度。按照道理来说,这种既当兵,又种地的兵战斗力应该是一塌糊涂的。不过,世事无绝对,在天下大乱之时,这种腐朽的奴隶兵制度的牛屎上,居然也能开出奇葩。
由于中原大乱,胡人入主且待汉人如草芥,所以汉人往往南逃,去投奔南迁的晋朝廷。这是一句简单的话,也是一个无比残酷的过程。胡人不会任由汉人逃跑;汉人之间也并不都是对待同志如春天般温暖的人;而一路上医疗保险、失业救济之类的自然也是不会有的……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大逃杀,而凡是能活着到达江淮之间的,都是强男style……由于他们已经脱离原有籍贯,自然也就不再有田产,这时,能做世兵已经不错了——至少能活,不是吗?这一批世兵由于两个原因而战斗力远胜过往:首先,他们本来就是大浪淘沙留下的精英;其次,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活命而已,所以对世兵这种类似奴隶的制度尚且心存感激。
这批人有多强?看看战绩就知道了。跟着祖逖时,这批人可以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方,让石勒不敢南顾;在苏峻带领下,攻陷建康(南京)如反掌;在谢玄领导下,淝水大破苻坚;在刘裕掌舵时,灭桓玄、灭西蜀、灭南燕、灭后秦,当然最后也灭了东晋……这批世兵一开始叫做流民兵,他们的领导叫做流民帅;在京口正式建牙时被称作北府兵——因为当时京口叫做北府。北府兵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一支真正的精兵,当然,在建立之前,也已经精了好久了——不过,随着世代交替和世兵奴役日渐深化,在刘宋早期北府兵也开始败坏;在刘宋文帝做出了经典的传世举动“自毁长城”——杀了檀道济之后(此言出自檀道济“乃自毁汝万里长城”),北府兵在政治上也没落了。这一支腐朽兵制上的奇葩就此凋零。
和北府兵不同的是西府兵。北府兵是兵牛所以牛,而西府兵是将牛所以牛,更直接的说,是桓温比较牛。桓温素有大志,所以他精练荆州(西府)兵,把兵农分离,精兵多赏赐而不用再务农——记得这个政策么?这是战国时魏国的武卒政策——魏国凭借此而轻齐卒,虽然不及秦兵,但也是很猛的不是吗。桓温凭借此西灭成汉,数次北伐;桓玄凭借此篡位建国。不过在桓温死后,西府屡受打压;到了桓玄谋逆被平之后,更是遭受毁灭性打击。后来刘裕征讨刘毅,破江陵,西府就此残破不复能自立矣。
桓温的北伐之所以难有所成,根本原因是,北伐不符合东晋世家的利益。东晋是“王马共天下”,世家的权力前所未有的大,而在更迭五帝之后,君权和世家之间,世家和世家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平衡状态。北伐收复故土,就涉及大规模的利益(土地、人民),和大规模的付出(征战、治理),这些利益怎么分配?这些付出怎么均摊?无论怎么做,总是会导致世家之间、君权和世家之间需要重新平衡。在这个时候,虽然对于利益君臣都有所期望,但是,世家担心君权重新扩张,从而失去“共天下”的地位;君主则更担心世家做大,谋朝篡位——毕竟,司马家当初就是这么做的不是吗?所以,与其谋求未到手的利益,不如保有现在已经有的——这种保守的心态,在已经拥有大量利益的达成平衡的集团里是相当常见——其实直到今天也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桓温顶着权臣、跋扈的名头,所以北伐战场上过于持重,是战术上的原因。桓温出身二流世家,执掌大权本身就使得王谢高门不满;而其所图也不符合这些世家的利益。一旦桓温大败,必然是墙倒众人推的情况——所以他在“胜”“平”“负”这三个结果中,绝对不能接受“负”,所以宁可求“平”以求稳妥,而不是积极追求“胜”。这个情况,和诸葛亮北伐是差不多的。
南北朝统一于府兵,最后采用府兵制的隋朝统一了天下,当然也就没理由改变这个制度。尔后这个兵制为唐朝所继承,并在太宗年间达到了鼎盛状态,也在太宗远征高丽时体现了其作为业余兵的普遍缺点——不能长期远征,不能长期异地驻扎。而随着唐王朝统治,中原大地太平无事得过了近百年之后,土地兼并这一在各个朝代都不断上演的喜剧也不出意料的在唐朝愈演愈烈,最终折冲府的土地被不断侵占。而由于此阶段唐的战争都发生在辽东、西域这样的地方,中原府兵远征所得,远不能偿其付出。土地被侵夺,征役繁重——故事总是一样的,汉的征兵制是如此败坏的,唐的府兵制也是一样——府兵终于开始逃散。在玄宗开元年间,终于停止征调府兵——其实本来也征调不出来了。
其实在均田制这一府兵制度彻底崩溃前,唐朝也是有职业兵的。那就是京师的宿卫。本来京师宿卫由一部分职业兵和府兵共同担任,后来专任职业兵;高宗时朝廷颁布《举猛士诏》,募集兵员到西域防御吐蕃,这是第一次唐官方的募兵。当然,一开始这些都不是主流,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开元、天宝年间,募兵终于大体上取代了府兵在唐朝的地位。募兵总是忠于给他发饷的人——古人也不是傻瓜,他们也都是知道的。所以在玄宗时虽然四大节度都是用的募兵,但是粮饷由朝廷支给——这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拥兵自重的情况,当然,当野心家出现时,光是简单的卡粮饷已经顶不住了。
唐初置节度使时,节度使并不兼管民政,而藩镇的粮饷,由朝廷调拨。后来,由于从远方调拨不便,于是用屯田的收入解决军队的部分供应,以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这使得军权和粮权在物理上靠近了许多,开始了危险的一步。起初,屯田生产的粮食由中央政府的度支支配,如娄敬德兼管的“营田事宜”,就隶属于中央户部。这种制度使常备军将领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防区内军队的后勤供应,影响了他们调动、指挥军队的权威,削弱了唐军的战斗力。如“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大夫四镇经略安抚使”郭虔瓘“奏请募关中兵一万人往安西讨击,皆给公乘兼供熟食”。韦凑当时就指出:“凡在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又一万征人行六千里,咸给递驮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秦陇之西户口渐少,凉州以往,沙碛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济”,结果是“虔瓘竟无克获之功”。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常备军将领。后来,唐政府又把食盐资源的管理权交给节度使。于是节度使终于将军政大权一手掌握,从此开始了阳光灿烂的谋反之路。在安禄山谋反,攻陷唐王朝首都,玄宗肃宗不得不出逃的情况下,为了早日平息叛乱,唐发布诏书,让中原各路都建节度,募兵平叛。结果就是等到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中原已经遍地是藩镇了。
这时中央政府占据的土地更少,更不可能支付藩镇军饷,于是藩镇节度使兼领军政的情况已经不能逆转了。最终藩镇做大,最后干翻了唐王朝。应该说,藩镇的兵理论上都是职业兵,他们最早来自募兵,是脱产的;而且,他们的军事任务很重,经常要对外抢地盘,对内搞搞叛乱;最大领导到小兵的距离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行政距离都比较近。这些原因,决定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藩镇,不会允许吃空饷这种后世职业兵制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出现;决定了其必须要提高军士的待遇,避免被军士驱逐的事情发生;决定了军士要经常训练,以便执行任务……不管怎么说,在藩镇时期,唐中央是弱了,但是天下并非没有精兵,有些部队的战斗力之强,远超后来的宋、明时期。​
首先可推魏博牙兵。史载,田承嗣在魏博拥兵十万,择矫健强力者万人,号牙兵。这就是牙兵史上最为有名的魏府牙军,时云“长安天子,魏府牙军。”魏博镇在地理上大约就是战国时的魏国,历来有强兵的传统。魏博镇四面受敌,但是依靠这些牙兵,在唐末五代也俨然强藩。这些牙兵也恃功骄纵,屡屡驱逐后来的节度使。在罗绍威继任魏博之后,深以为惧。于是招朱温来镇压。朱温入魏博,尽杀牙兵八千,魏镇无强兵矣。罗绍威的地位是巩固了,但是后来被邻镇欺凌,常悔之。这个事件很说明了两点:首先是老兵的强悍,其次是练出这么一支队伍的困难,要不然也不会无人为继。直到几十年后,杨师厚重建银枪校节都,重现了魏博牙兵的辉煌。而且,这支强兵也继承了过去的传统,义无反顾的反叛了……
五代传说中的高手有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当然,史实中这十三个人并没有在同一时期在李克用麾下——有的已经死了叛了,有的后面加入的。不管怎么说,十三太保中的李嗣源还是值得一说的。此人是后唐明宗,五代时也算是少数几个让人民休息的皇帝。在李克用时,此仁手下骑兵精锐,冲阵杀敌,一往无前,于是号称“横冲都”,李嗣源也号称“李横冲”。不过横冲都里面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看看都有谁:李从珂——后唐废帝,石敬瑭——后晋高祖,刘知远——后汉高祖,真是牛人集中营啊。
唐末的秦宗权和孙儒是两个流寇式的军阀,也是吃人肉的达人部队领袖。不过其部队由于肉食有保障,所以惯为精勇。后来他们分别为朱温和杨行密所败。击败孙儒之后,史载“孙儒降兵多蔡人,行密选其尤勇健者五千人,厚其廪赐,以皂衣蒙甲,号‘黑云都’。常以为亲军,使之先登陷阵,四邻畏之。”,这支部队其实论战斗力恐怕比不上魏博的牙兵和横冲都,但是在江南也是可以纵横一时的了。这支部队一直到南唐灭亡都存在。杨行密还在这支部队的基础上建立“黑云长剑”,是精兵中的精兵,但是如何装备已经不可考。按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类似于唐陌刀阵的部队。
虽然说唐末五代的主流是职业兵,不过五代十国天下血战百年,整个中原大地的人口不可避免的大幅减少。一般资料认为五代中原最多不过一千万人口,而比之盛唐的人口接近破亿,下降近九成,不可谓不惨烈。在这种时候,和东汉末一样的情况也就出现了,那就是劳动力不足,土地产出不足。于是,全脱产的职业兵也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在安重诲要对付李从珂时,李嗣源曾说“朕还是一个小将校时,家里衣食不足,就是这个儿子背石灰、收马粪勉强养家,现在我贵为天子,竟不能保护一个儿子!”。李嗣源尚且如此,可见当时职业兵谋生之难也。
宋在五代纷争之后,终于又建立了几乎一统的中原王朝。承五代之制度,宋朝采用的也是以募兵为主的职业兵兵制——在神宗改制之后,也有了一部分业务兵,当然,还有一部分雇佣兵——番兵。宋朝的主要作战力量是禁军,这部分全部是职业兵。大体上部署为中央一半,诸州一半,而且定期调防,称为“更戍”,以达到“兵不识将,将无专兵”的目的。厢兵也是职业兵,不过一般无战斗任务,所以大体上是打杂的,类似于后勤兵。厢兵各地都有。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宋朝开始实行“保甲法”,这个其实毫无新意,就是农时生产,闲时操练的业余兵。自秦以来,用过这招的不知凡几,唯有“保甲法”是待遇最差的——这就是改革和革ming的区别。王安石的本意是用业余兵逐步取代职业兵,以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但当时职业兵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既有吃空饷的军官,又有调权大的兵部三衙……总之,王安石在不能触动这些集团利益的情况下另搞一套,结果就是既没能裁去多少禁军,又增加了农民负担,可谓是大大的失败了。
职业兵的一个问题就是只忠于给他发饷的人。宋人也知道这点,所以宋朝的禁军军饷都是中央供给,而且经常调换将领——调换直接发饷人。所以,宋朝职业兵的忠诚度还算可以。但是,吃空饷这种经典职业兵的腐败模式,在宋朝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吃空饷是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军饷不是自己的支出。如果是自己掏钱,那肯定没必要有空额;第二,不能打仗。空额不会帮忙上阵杀敌,打仗没人拼命可是要出大事的。基于以上两种状况,五代时期,一方面节度使直接养兵,另一方面大仗小仗打不断,所以空饷问题不是很严重——空饷严重的节度使都被淘汰了。但是到了宋朝,太平日子几十年过下来,空饷成为了宋朝职业兵的主流。这也是宋朝后期禁军战斗力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长期缺乏战斗的职业兵,必然会从事一些其它副业。毕竟闲着也是闲着,军饷不少,打仗又不打,何必卖命操练——这在宋朝也发生了。大体上说,宋朝边境的禁军会做一些进出口贸易;而内地的禁军则不能开展对外贸易,而主要是进行娱乐业的经营——向黑社会发展。最后副业的收入超过了主业——军饷收入。这样的部队基本已经无心打仗了。这也是宋朝后期禁军战斗力不高的另一个因素。一般来说,长期不作战,无论是职业兵还是业余兵都是会发生变质的,伊一旦被拉上战场,那就要拉希莫为奇了。职业兵由于本身是脱产的,对国家财政压力巨大,对整个国家的负面影响更大。
在宋朝同时,辽国
的兵制大体上实行的是双轨制。其实辽国的全称应当是“大辽及南京道西京道联合王国”,其制度大体上南北分立,而兵制也是如此。辽国北方的常备军是皮室军,大体上相当于宋朝御前诸班直,是契丹的脱产职业部队,但是并不发饷;南方的汉人脱产部队编制类似宋朝禁军,是发饷的。而还有类似汉朝的征兵制度,平时则征发兵守边,战时则大征兵。除了南京道的兵之外,辽国的兵基本都是不发饷的,他们有特殊就粮制度——打草谷。总体而言,辽国的兵制是职业兵制度和义务征兵制度结合的兵制。
金国军队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其制度开始为“猛安谋克”。可:http://tieba.baidu.com/p/?pn=3。不过,在金宣宗南迁之后,猛安谋克制度便名存实亡。其实宣宗为避蒙古而南迁,早就已经不是什么“不可敌”了。宣宗之后,金朝历两帝而亡,其中还有一个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末帝,在位时间——2个小时……金朝在南伐破宋时兵锋到达鼎盛状态,国力则在金世宗时到达鼎盛,此君号称“小尧舜”,所为类似北魏孝文帝,尚且有所不如。在中国历史的这个时期,“尧舜”这种评价有泛滥趋势。之前不久的北宋高太后,就是“女中尧舜”。金世宗之后,金国国力渐衰,外困于蒙古而内困于女真贵族。到了金章宗时,金国俨然文治之像而兵锋不再。到了卫绍王完颜永济时期,铁木真听说永济继位,极端蔑视,声称:“我以前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派来的使者,然而怎么能有这样的庸懦之辈呢?”这段在《射雕英雄传》中有叙述。
蒙古的兴起是一件大事,对后世的世界格局有深远影响。应该说,蒙古帝国是冷兵器时代最后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不过蒙古的兵制却毫无先进之处。大体上说,无论是万户千户的制度还是平时放牧,战时上场的全民皆兵制度,从战国时的匈奴以来就没有怎么变化过——当然,细节部分是有改动的。蒙古之所以强大,是因为铁木真建立的成功的分配制度——摒弃了传统的游牧民族的按照血统分配和按照贵族身份分配,铁木真的分配制度是按照军功——还记得秦朝吗?——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儿。采用这种分配制度总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战士的积极性,让他们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而模糊血统则让蒙古族在短时期内兼并了周边各种部族。所谓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就是这两条。当然,这和兵制无关。​
蒙古的兵制传承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体系:全民皆兵。在蒙古帝国急剧扩大,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之后,蒙古采取了分封制度。在兵制上,蒙古帝国建立了常备军——怯薛。这个名字奇怪的兵种在《帝国时代2》里曾经登场——而且也不是很强……当然,实际上这就是贵族常备军。这一制度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元朝建立之后,元朝部队大体上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这一构成在《指南录》和《汉风1276》里都有所提及。所有的兵都是世兵,拥有兵籍,称为军户。当然是不是能脱产那并不一定。在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部队里有所谓的“奥斯”在《汉风1276》称作“兀鲁斯”,这是一个按军功分配的机构——其实就是发饷的单位;而新附军里是没有这种机构的,也就是新附军元政府不发饷,由将领自行解决。
&蒙古人全体都要服兵役,其余则各属军户。
所以说,元朝的兵制是脱产职业兵——怯薛,军户半职业兵——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军户业余兵——南方汉人这几种兵员混合而成的体系。实际上相当混乱,而元朝统治中原时间又不长——胡人无百年运。在元朝退出中原之后,又恢复了其过去的全民皆兵制度——不过还是保留了怯薛这种常备军编制。
明朝初期的军制,其实就是承袭了元朝时期新附军的军户制度,当然,其官方名字叫做“卫所制”。这是一种不发饷的平时农耕,战时当兵的业余兵制度,当然,其耕战份额各个卫所并不一样。究其实质,和唐朝的府兵制度并无不同。同样的,这样的兵制在土地富余时期总是进行良好的——这点也和唐朝一样。朱元璋曾自豪地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充分体现了军户制度的优点。当然,这世上的故事总是一样的——当土地不再富余,土地兼并开始激烈之后,这种业余兵制度不可避免的崩溃了——这也和唐朝一样。
土地兼并使得卫所土地越来越少,于是卫所产出也就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军役却没有减轻——利益变少,义务不变,不崩溃怎么可能?大概在明朝嘉靖年间,卫所兵已经不可复用。于是,职业的募兵逐渐成为明兵制的主流。不过,唐朝的教训在前,明朝中后期虽然实施募兵制,但是中央政府却牢牢把握发饷权这一性命交关的权力——与此同时,也就背负了巨大的财务负担——同样的负担,采取职业兵制度的宋朝也是一样的背负着……总之,没什么新鲜的,在职业兵制度下,吃空饷,养私兵都是喜闻乐见的;而战斗力的下降也是可以预期的。直到明亡
鍘氶亾浼犺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47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宋教育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