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到香港九龙土瓜湾在香港哪个区马头角道113号地下怎样走

香港九龙那个非常文艺的牛棚
很早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才知道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还有一个牛棚艺术村,而这个艺术村犹如其名,就是设在牛棚之中。这个1908建造的红砖瓦房被香港列为三级文物,前身是香港检疫站和屠房,后来一批香港艺术家栖息在这里,发展成为艺术村。这里曾经禁止拍照,没有邀请不能进入参观,直到2011年,这里才允许自由参观,慢慢被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这里曾经有20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其中包括““1A空间”(1a space)、“艺术公社”(Artist Commune)、“CUTANDTRY”、“录像太奇”(Videotage)、“蛙王”、进念二十面体”、“牛棚书院”等,而著名的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就是在牛棚艺术村成长起来的,他以前曾经担任过牛棚书院的院长。
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离深圳有点远,不过乘车倒也是很容易,从深圳罗湖或者福田口岸过关,坐东铁直达红磡火车站,在B2出口下,就能走到巴士站。花上4、9港币,乘坐九巴5C、11K、21路巴士,在马头角道(中华煤气公司)站下,就是牛棚艺术村。
刚下巴士,分不清东南西北,便在车站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果真没走十几米,就能看到非常特别的一栋建筑物,我猜就是牛棚艺术村。这里没有艺术村的招牌,不过它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明显不同于周边其他香港的建筑物,就是红砖瓦房。
门口只有一个小小的中英文牌子“马头角马头角道63号”。门口还有两名管理人员,问过了不需要买门票,也不需要登记,便进入了一直想去的牛棚艺术村。当然,要来这里参观,也要注意开放时间,只有在每天的上午10时到晚上8时,才允许进入。
牛棚入口的是中庭,是一片大约40平方米的空地,红砖矮墙在两边围起,这两堵墙原来是绑牛用的。刚进入古老的红砖瓦房之中,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空城,除了管理人员之外,没见到一名游客。其实这里如果没有活动的时候,就是这么寂静,不过这样的安静之地,才有让我兴趣大增。更是想深入探访那些有名的艺术家们。
以前,在香港北角油街,有一批艺术家聚集在那里,后来油街因为重建被港府收回,北角油街艺术村在兴旺了两年时间后就随之消逝。这座1908年建成的马头角牛房,90多年来一直被用作香港牛畜检疫站兼屠房。1999年8月,屠房迁至上水之后,经过香港艺术团体争取,香港政府耗资2600万港币,对这个几乎荒废的地方经过重修,分拆成几个单位,租给本地艺术创作家做工作室,艺术家们将这个落脚点取名“牛棚艺术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牛棚艺术村有一个中庭,外加有5座红砖平房,各长50米,占地1.7公顷。牛棚艺术村以往由港府产业署管理,一直不对外开放,只限招待已获邀请的团体或行内人士参观,并且只准许在公共空间拍照。直到2011年4月改由香港发展局接管,才正式对外开放供公众参观。
牛棚艺术村的建筑为红色红砖平房具20世纪初西方市场的布局,而最大特色是采用红砖建成。根据租约,有关单位是作非住宅用途,但并非只限艺术文化创作用途。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举办展览,还有各种表演和文艺演出。
在牛棚艺术村的中庭广场,两边各有一面红砖的围墙,墙下该有水泥的饮水槽,这里一看就知道曾经是待宰牛只的饮水槽。当年这里临近海边,港英当局为了屠宰的卫生,将这里作为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迁移之后,这里一度被荒废30年。站在这里,彷佛能闻到当年那股牛圈的气味,无法想象,今天却成为香港艺术的殿堂。
地下的铁环是当年系牛的,牛棚改建之后,这些东西都被保留着,现在还在那里,虽然已经是锈迹斑斑,不过在几片飘落的黄叶衬托之下,更显出一种年代感。
抬头看看这些红砖房的墙外,随处可见的一些布置,都是废弃的物品,看似不经意的摆放,如果你能看看片刻,便已经感觉到了它的艺术气息。
房外,普通的几件不锈钢餐具,加上一点植物,变成了艺术家们的作品。至于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在这里慢慢去想象,去体会艺术家们的抽象思维。
猛一看,是一个身披铠甲的高大现代机器人,再仔细一看,却又像是古代的中国狮子。有些作品虽然很具象,不过它所表达的概念,也许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这里是著名的“前进进牛棚剧场”,它是在2002年进驻牛棚艺术村的,是一个自主民营的小剧场。这座小剧场可以容纳60-80人,这里曾经举办过戏剧表演、音乐会、时装表演、录像播放、研讨会、工作坊,以及演员排练等活动,据说这里的戏剧表演都是非常前卫和具有探索性的。
这个剧场经常是在周末晚上八点才有演出,偶尔也会在周日的下午三点演出,可惜我们没能遇到演出的时间。前进进剧场平时都是在排练,禁止其他人员进入。我们无缘进入剧场内部,只能在门前的广告栏欣赏他们在2013年表演的戏剧海报,据说该剧场“新文本运动”作品之一的戏剧《谁杀死了大象》曾经还到北京演出过。
走过剧场,墙外看起来像是一个摆放杂物的地方,仔细看看,彷佛也是一处艺术作品,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之间的作为。
据说牛棚艺术村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进驻,例如著名的湿版摄影大师张益平,是香港仅有的几位掌握古老的湿版摄影的摄影师之一,作为喜欢摄影的我一直想见识一下,可惜没能见到他本人,无缘一睹这种古老的摄影艺术。
在牛棚艺术村的小巷子里,看到了一辆商场的购物车,车上还挂着一件破旧的牛仔裤,从摆放的位置和方式来看,绝对不是放在外面晾晒的衣物,应该也是一件艺术作品,至于它想表达什么,你可以去慢慢体会。
据说在艺术村,艺术家们非常欢迎游客进入他们的工作室交流,只是很多工作室都是大门紧闭,我不敢贸然造次。我走到最里面的一号和二号工作室,惊喜地看到一号工作室的大门是开着的,于是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刚进大门,看到一处像是柜台的地方,上面也是琳琅满目,各种物品看似随意,但是细看又是一件件作品。一个写着“内有恶人”的招牌,确实让人想到只有艺术家们才会有这样的张扬。
一个废弃的冰箱,上面满是各类的废弃物,看起来都是艺术品,不过最神奇的还不是冰箱大门,宝贝在里面,冰箱里面全是冰冻的蜡铸作品,以及其他作品,都是小孩子创作的呢,最小的孩子是四岁创作的,据说这个冰箱是保存儿童作品的“百宝箱”,
据说在艺术村的工作室内部,能否摄影需要主人的允许,这时,主人走了过来,我怯怯地问了一声,可以摄影吗?他回答说,当然可以拍摄,而且,你喜欢什么,都可以拿走!我仔细一看,十分眼熟,看看名片,原来他上过电视,他就是著名的铸铜艺术工作者王振荣。
王振荣,大家都喜欢叫他荣哥,他14岁出来做铸造行业,当年还是一名工人,自己做老板之后,专业生产船的螺旋桨。后来有许多艺术家找他按照设计,制作金属艺术品,他接触到雕塑,艺术兴趣非常浓厚,放弃了自己的生意,结束了铸造厂,便开始了铸铜雕塑的艺术人生,直到2000年他进驻艺术村。
荣哥今年60多岁了,至今还在这里忙碌着,他担任内地一些工艺厂的艺术指导,也是香港一些学校的艺术指导,在他的店,经常指导一些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在他的一号工作室,到处都是艺术品,各种材质,各种类型,在这里,你完全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时间。
荣哥比较看淡金钱,虽然他也为没钱给工作室交租发愁过,但是他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变卖,他不想让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一个买卖的小店。他的工作室挂着许多的吉他还有很多书,在这里空间,立即有一种私人书房的感觉。
看似随意的摆放,处处体现了艺术家的独具匠心,如果你喜欢设计,或者艺术创作,不妨在这里慢慢溜达,或许你找到自己的灵感。
这个应该是荣哥早期的铜铸作品,我很想拿走,但是一想到这里将会失去一件艺术品,少了更多人分享的乐趣,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果每一位参观者真的每次拿走一件艺术品,估计这里很快就会空了。
据说后来荣哥研究过玻璃雕塑和蜡雕,他将外面废弃的玻璃瓶子,例如,酒瓶、酱油瓶、药瓶等等,他将它们弄碎之后,得到了不同颜色的玻璃渣,变成了他的艺术创作材料。
在门口一处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幅玻璃作品,非常具有童真的活力,不知道是荣哥自己创作的,还是孩子们在这间工作室完成的。
不过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这些玻璃灯,都是荣哥一手创作的,大多数都是大家身边废弃的材料,在荣哥这里变废为宝,成为他创作的材料,创作的玻璃灯悬挂在工作室的上空,格外美丽,彷佛是在一个充满古董的房间里,注入了一股活力元素,据说点亮之后更为美丽。
据说荣哥的作品从来不卖,这就是牛棚艺术村不同于北京的798,那里也有许多的艺术家们聚集,也是一个小资的地方,不过多了许多的商业味道。而在这里更多的是凭借着对艺术的热爱,完全是一种创作的天地。荣哥经常在这里知道孩子创新,靠心去引导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作品。
走出荣哥的工作室,门口看见一个巨大的金属制品,像一个展翅的飞鹰,这个可能就是荣哥的成名之作,据说是当年讽刺港府无法实现的艺术发展计划,他创作了这件大型铜雕作品——《飞鹰计划》。
牛棚艺术村虽然只有一个弹丸之地,不过地处香港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它的维护依然需要一定的经费,管理部门以很低的租金租给艺术家们,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港府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政府拨款会考量这些报告。
正因为有政府的管理与拨款,牛棚艺术村才没有引入商业机制,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在这里,你感觉不到一点商业的气息,而只有艺术的氛围,这一点让许多内地的游客感慨不已。
当然,也有很多内地游客不太习惯这样的地方,去了之后有一些人还挺后悔凡人,因为在这里一个弹丸之地,你几乎找不到一点娱乐的元素,也没有纪念品可买,更多的只有与艺术有关的事物,甚至是你无法理解的、很抽象的艺术。
如果不是仔细看看,还无法发现这是一个工作室,完全在绿荫的掩映之下,有些艺术家都是深居简出,尽管在工作室他们的作品会非常超前、张扬,但是在外面,这里也没有那么招摇。
著名的媒体人梁文道和胡恩威先后是牛棚书院《E+E》杂志的主编。E的意思是“教育education”,“娱乐entertainment”、“赋权Enpowerment”、“丰富enrichment”和“启蒙Enlightenment”。他们在这里写文章,做实验话剧,成为牛棚艺术村里的先锋知识分子。
这块稀有的艺术阵地被铁丝网包围着,铁丝网上张贴者盆景展的广告,不多的盆景沿着牛棚的边沿排着一溜,给这里的红砖房增添了一丝生机。
透过铁丝网,可以隐约看见一个牛棚,可能是这里唯一没有作为工作室的地方,可以看到当年检疫站牛棚真正的模样,之所以保留这个地方,也许是为了给人们展现当年的场景吧。
四周都是煤气公司的大气罐,完全与这里格格不入,就像香港现代商业社会的噪杂与非商业化艺术的一道鸿沟,在这里有着充分的体现,很难想象有一群香港的艺术家还在这里坚守着他们最后的一块洁净之地。
这里建筑物的招牌式的打扮,清一色的红砖、绿窗、黑瓦旧屋,被很好保存了下来,这个悬挂的三级文物就这样重新活化和利用,如果不是成为艺术村,这个废弃的牛棚估计早会被拆除,不会留下一丝踪迹。
牛棚艺术村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这类展览没有任何商业性质,是纯粹的艺术,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看点。
我们这次去的时候,在N21展室正好遇上“打不死的六艺展”最后的三天展出。在过渡商业化的香港,许多手工艺术渐渐失去了它的商业价值,随着艺人的老去而慢慢失传,这个展览就是为了传承这些可能会失传的手工艺术而举办的。
大头佛、火龙扎作、打白铁、纸扎、花牌和木工这六项手工艺,以前都是非常常见的手工工艺,在香港慢慢退出了商业市场,展览取名“打不死六艺”意味着它不会消失。
一个蒙面的大侠端坐在沙发上,在做思考状,原来这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学生们手工做出来的。这个展览是民间学堂工作坊联合中学生和大专生制作的,为了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工艺不至于失传。
打白铁也是最常见的一门手工艺,在没有机器设备的年代,过去我们很多的生活用具都是民间师傅一手打造出来,但是随着生产线的开通,这些手工艺用品越来越显得没有商业价值,几乎都看不到了,即使在内地的小县城,也很难看到打白铁的师傅了。
纸扎看起来很容易,不过要做成这么艺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用报纸制作的腰鼓,另一端却是一个时钟,显示着时间流逝与艺术的消退。
过去舞龙的时候,总有一个大头佛在大龙前面跳着民间的舞蹈,而这座这个大头佛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些学生用不同的材料,练习制作了许多形态可掬的大头佛。
大头佛还有书法配合,吸引人们的注目。
木工属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三行”(木匠、泥瓦匠和油漆工)的一项,这个用木工手作的雕塑,显示了人们逐渐地由富裕滑落到贫穷。
与前面带有政治色彩的木工不同,这些木工作品更具有艺术的气息,乐器键盘、编织等板凳,让我们知道除了实用之外,这些东西还可以是艺术品。
过去,人们为了消除瘟疫,消灾解难,民间用稻草(现在为珍珠草)扎成龙,然后点燃香火,游村串乡去祈福,这就是舞火龙。早在十九世纪末,香港大坑已有舞火龙的习俗,现在舞火龙已经在2011年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可惜能够扎草龙的艺人越来越少。
传说舞火龙只能是男性,在草龙身上插上香火,晚上六时在香港大坑的莲花宫点睛开光,然后沿着香港的綄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巡游,最后将龙抛到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底,历时四个小时之久,后来舞火龙移到维多利亚公园中秋灯会,为了避免污染环境,火龙最后送到焚化炉烧掉。
很多的展览为我们展示了香港过去的许多手工艺术,牛棚艺术村为了那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在做最后的努力,这些艺术家们在脱离商业化的运作,使得这里成为他们最后的阵地。虽然说这里有廉价的房租提供他们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保留了一席之地。然而,短期的签约依然留下一丝忧虑,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商业化的进程随时还会扼杀这块艺术之地。
离开牛棚艺术村的时候,我们走过土瓜湾的“十三街”的旧楼群,这些以“龙、凤、鹿、麟、鹰、鹏、雁、蝉、燕、马、鹤”等中国传统吉祥物命名的十三条街道,楼龄都超过五十年了,年久失修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如何保护这些历史的痕迹,也是香港面临的难题。与之相邻的牛棚艺术村,大有同命相连的感觉,希望牛棚艺术村和这著名的十三街一样,能够成为香港艺术家们最后的栖息之地……。
作者:行者老湖
2015微博十大旅游自媒体 多家旅游杂志和自媒体撰稿人
联系微信:KHUFU_HU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老湖最新旅行资讯
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今日搜狐热点头图加载中 & & & & & &一路走走,拍拍,吃吃的香港游 出发日期/天数/4天人均费用/2500元人物/情侣玩法/美食&漫游&前言2016年端午节前的某天黑先生对红小姐说:过节去港村看看吧红小姐满脸嫌弃:三天的假有啥子好去的&一没闲钱大采购二没多的时间去迪士尼黑先生说:这次去,一不买东西二不去迪士尼,我们就去,看,看看,,看看看&&红小姐心里一万头羊驼跑过~~好吧,去港村不买东西不去迪士尼,那就只能&&&&走走走!+拍拍拍!+吃吃吃!哒!嗯,估计现在黑先生还不知道,在港村行的游记里面他叫黑先生而,至于现在正在敲敲打打着键盘的红小姐,也是十分钟前才决定她自己叫红小姐。。那,么,为啥叫红黑组合,一是觉得非得给游记取个这样的名儿才算得上是网上游记里面的弄潮儿二是觉得黑先生确实有蛮黑,而红小姐着实挺喜欢红色系的物件儿(这个解释够简单吧)当然,还有第三点&&第三就是,思考组合名字的时候我想起了我那篇夭折了的2年前的台湾游记,里头有组俩人在垦丁的合照,应该算是红黑组合的真实来源了吧喏,下方就是那组照片的一部分啦&~接下来要说的是&&关于这个您可看可不看的,史上最不靠谱的港村三日行日程表(都不好意思叫攻略。。)至于有多不靠谱&&我现在还记得,到港后的第一天下午,黑先生和红小姐还有黑先生的中环金融才俊妹妹坐在朗豪坊的星巴克里面的场景:三个人傻愣愣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去哪才好也还记得,第二次去朗豪坊坐那个港村最长的电梯的时候我指着电梯下的那个星巴克对黑先生说:快瞧!这个星巴克跟我们才来那天三个人坐着发呆那个星巴克好像耶!然后,黑先生冷冷地回复我:这就是那个发呆的星巴克&&好吧,该有的还是要有:日程安排来了【DAY-0】?&关键词:汇合?&路线:傍晚红小姐从长沙出发黑先生从佛山出发,红黑组合在广州南合体?&宿:广州南(因为记错时间,没买到晚上去深圳的高铁&&第一次不靠谱&&)【DAY-1】?&关键词:路上+暴走+吉野家+香港文化博物馆+朗豪坊+越餐+维多利亚港?&路线:广州南-深圳北(高铁);深圳北-福田(地铁);福田-香港油麻地(地铁)?&宿:香港-Casa&hotel【DAY-2】?&关键词:横纲拉面+朗豪坊+中环+艺穗会+山顶缆车+大雨+魔兽+暴走?&路线:油麻地-朗豪坊-中环-尖沙咀-油麻地?&宿:香港-Casa&hotel【DAY-3】?&关键词:双层巴士+暴雨+暴走+牛棚艺术村+计程车+返程?&宿:佛山说下照片吧&&总觉得香港在我心里不是那么艳丽新鲜似火喷射关于香港关于他的颜色我能想到的是:红色、蓝色、绿色、和灰色红色是计程车的颜色,蓝色是港铁的颜色,绿色是高楼林立中的各种招牌上的霓虹灯泛出的隐隐光彩,灰色,则是我印象中的不太记得了的TVB以及那一拨远去了的香港电影&&所以你可能在我的图片中看得到这些颜色又或者看不到因为红小姐的PS全靠自学菜鸟中的菜鸟调色全屏感觉快捷键纯靠摸到那个调哪个好吧,放三张图片依次是第一天的维多利亚港、第二天的兰桂坊、以及第三天的牛棚艺术村。第1天从广州到香港的路线我和黑先生选择了最普通的一条也是自己脑补后实施的一条:广州南-深圳北-福田-香港但在见到黑先生的堂妹后堂妹说:whatareyou弄啥呢?选了个这么麻烦的路线广州有直达红磡的火车我就住红磡,你们唔基咩?~你们唔做攻略哒?~so提醒下大家:如果您是从广州入港,堂妹的建议更棒欢迎选购&对了,补充介绍下黑先生的堂妹&&中环金融才俊,附加说得一口溜溜的粤语和棒棒的English的长沙漂亮妹子欧no堂妹太优秀前缀太多我给简化了下,下文就叫&中环小妹&了经过前面一大轮高铁、过关、地铁的挣扎过程从油麻地地铁C口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了现在还记得从地铁口出来看到香港第一眼的奇妙感觉&&&&觉得自己就是从地下世界回到人间的邋遢大王哈哈&&看看扑面而来的弥敦道路牌、高楼、双层巴士似乎都在提醒着我:红小姐,你人生中第二次出境旅行开始哒,你没坐飞机一路高铁、地铁的,你就到香港哒!&出油麻地C口见到的第一眼香港,烈日当头,新鲜又感觉似曾相识插空说下Casa&hotel吧位置非常棒,油麻地地铁C口出来右转50m就能找到不愧是网上评价第一的平价小酒店连地铁站里面都有指示牌但是,我还是要很中肯地说几句&&虽然我早就做好了房间很小的心理准备,当然这也是网上的评论里面多次提到的但让我失望透顶的是我住的casa&hotel&301不仅小,而且脏。。白色的墙壁上到处是黑色的类似脚印的黑印子厕所洗脸台干净程度也一般哎,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家多吃几百块钱土到港村找家贵点的,更干净更大的酒店吧不冲着这位置我想我应该再也不会来这家酒店哒。。等红黑组合到达酒店中环小妹已经在大厅候着了当她笑嘻嘻地迎上来的时候我居然有种莫名滴感动哈哈他乡遇故人啊!接下来就是checkin、放东西、商量到哪吃饭了当然,红小姐的打算是要在港村大吃三天的而第一餐应该要是不简单的一餐!从地铁口出来的时候早已经瞄到了好几家餐厅:港澳义顺牛奶公司、三洋餐厅、横纲拉面。。可说起选哪个吃,三个人第一次就懵了感觉哪个都想去哪个都不好下手所以,最后的最后三个人居然选了最不会出错的吉野家,,对,就是那个卖牛肉饭卖到全球的吉野家,我在长沙最爱的快餐店之一,,第一次点了生蛋牛肉饭爽极了,黏黏糊糊的感觉棒棒哒&&&黑先生点的咖喱饭,我能说他是咖喱小王子么。。。吃完饭黑先生说去香港文化博物馆看看我问看啥子,他说,有莫奈的真迹展看&&&&莫奈!真迹!&说得那叫一个随便!好吧,看真迹展去了换乘时拍的九龙塘地铁站矮矮的、旧旧的但也还算干净有中环小妹的好处就是:坐地铁时只需闷头跟着走,喊出则出喊进则进只记得走了好远吧远穿过了骑车的街道、满地坐着吃饭聊天菲佣的街心公园才到达。多说一句,&&菲佣们聚会的场景真的可以用&壮观&二字来形容啊,一个广场里面,黑压压地一大片,或坐或卧的好不惬意,小妹说她们一般在香港都是住在主人家里头,没有自己的家,而香港多数餐厅都会有逗留的时间限制,所以没处去的菲佣们一到放假就常常是三五成群,一坐就是一天&&此处有遗憾,忘记拍照记录下来了~走到香港文化博物馆附近的时候中环小妹说哎呀,我曾经就住在这旁边啦,喏喏,就是那栋房子捏~还有,我也在这附近骑过车,在文化博物馆旁边散过步啦!哈,哈,哈,哈,哈,,来看真迹展的人真的巨多,每幅画都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额,,发现香港人也真真的爱热闹吵吵闹闹的环境还真是看不下去我跟黑先生说看了赶紧走吧,楼上还有个李小龙博物馆人应该少些,我们等会看看去~是拨开层层人群拍到的一幅&真迹&&&其实还是有点疑惑的真迹展里面的画完全都是没有任何阻挡地面对观众的大家可以随意拍照,甚至走到最近距离观赏未必真迹不怕闪光灯?而有点好笑的是三楼李小龙的常设展厅,东西基本都是复制的家具等其他物品我们三个人拍了一张合照后马上就有工作人员跑来说不许拍照&&好吧真迹可以拍,这个倒不许拍了。。锵锵三人行的第二次合照,镜子的拉长效果还是杠杠的~~拍完照后我们就往回走了黑先生说饿了中环小妹说&那我们往朗豪坊那个方向走走吧我说好有吃的就行~然后又是暴走+地铁到了朗豪坊三个人傻愣愣滴到了星巴克黑先生要了一杯冰美式然后三个人就坐到了室外的这个小阳台,抬头正好看到朗豪坊标志性的玻璃外墙晚上吃的一家越南餐厅量足&新鲜其他的就是越南菜该有的滋味了三星半吧~因为第二天还要上班中环小妹吃完晚饭就要回去了中间告诉了我俩:星光大道正在修,维多利亚港肯定暴多人我可是要去看星光大道摸手印的呀!表达了不悦之后黑先生一脸鄙夷地看着我:俗人做俗事说好的看看呢说好的不跟风呢~好吧,接下来请看被围挡围住的星光大道&维港人头秀&&&虽然这张照片手抖了但是还是要放上来我身旁的绿色台子好适合休息啊暴走之后躺一下真真的舒服可惜的是!去维港路上的这些小台子全被人占了眼巴巴地看着旁边中东一家人乐呵呵滴坐在上面聊天休息,好不惬意!而我此刻的脚&真的要断掉了。。请欣赏:维港人头秀~标志性的图片,还是要放几张的维港边上的小乐队黑先生傻叉一样跟着他们又是拍又是看的估计被左边那个拿烟的靓女吸引了me~这张照片,本来是打算把旁边两个人都P掉的,结果&&还是学艺不精啊。。硬生生地把1个人的美好P成了6个人的聚会。。星光大道旁边的那个丁字路口拍了几张本次旅行中最喜欢的夜景只是调色没弄好,估计看不出感觉,,但是请相信我,实景比照片更美哟~~瞧见对面马路边的一对新人了吧可惜没拍出diaodiao的feel但是作为第一天结束的照片还是觉得幸福又美好的~第2天第二天一早红黑组合又出门了今天红小姐的计划是:1、先去港澳义顺牛奶公司吃早餐2、然后去朗豪坊溜达下坐下那个最长的电梯3、接着回油麻地吃横纲拉面4、再晃到中环去看看小妹上班的地儿+上上太平山看夜景、兰桂坊街拍而实际的情况是:1、去港澳义顺牛奶公司吃了顿有点心塞的早餐2、去了朗豪坊坐了电梯3、回油麻地吃了横纲4、去了中环,但是我俩居然迷路了!在即将放弃的时候看到了上山的缆车,但随即又被一场大雨和人群淋灭了上山的热情5、在兰桂坊拍了照6、然后又回国际广场看了场电影第二天over大片是电影,小片就是七七八八的照片了咯~先说早餐吧红小姐是奶制品发烧友双皮奶那啥的都开成牛奶公司了不好好吃一餐那是真真儿地对不住自己的可惜吃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结果啥都没拍末了还想起黑先生是除了鲜奶其他奶制品基本都不爱碰的人哎。。接下来还是酒店附近的街景旺角、油麻地加上路上匆匆的人群、车来车往的弥顿道突然想起《使徒行者》里头的一句话&&&今日报道,今日报道,近日警方在旺角油麻地附近端掉一个黑帮团伙&顿时拉起黑先生,警戒地朝四周看着,想着现在如果从旁边巷子里冲出一群手拿砍刀呀呀哈哈的人的话我俩是跑还是躲。。甚至还脑补了下钉姐和爆seed在小面包车里那一段狗血的被群攻的场景。。。哈哈早上的弥顿道已经开启了上班模式中环小妹说香港放假很任性的从来都是逢假放假&从不调休的比如说:这次端午节是周四那么就是周四放假然后周五上班然后周六、周日再正常双休嗯不予置评吧毕竟调休也有调休的好处不然我现在就来不了港村了继续放图:这就是那个据说最长的电梯,4-8层一部、8-12层一部商场11点开门,我们稍稍来早了一丢丢好多店都没有开门说好不购物的还是在这买买买了一小堆东西这里可是有2000家商铺啊!女人的购物天堂好吧!中间去了无印良品、hm看了下其实跟大陆的都差不多无印良品的品种多一丢丢,价格便宜一丢丢但算上路费辛苦费啥的在大陆买其实查不了多少的至于hm&&则还是熟悉的价格、熟悉的式样哈哈大名鼎鼎的横纲拉面味道其实我觉得还好啦,三星半顶多四星的样子,但是!我在这里被咬了九个坨热热闹闹地带回了长沙!酒足饭饱之后,接下来就是坐地铁、过海,上中环~看看小妹上班的地方有多高大上事实证明中环小妹太牛哒甚至想打个电话把她:妹子,带我和你哥上你那看看去咯~哈哈,啊~~~中环,你比四环多N环啊!去艺穗会、太平山的路上拍到的一台叫&summer&的丰田阿尔法我能说在这个路口,我起码看到了不下五十台这样的阿尔法么。。我跟黑先生说,这阿尔法简直就是大陆的五菱宏光啊!黑先生又鄙夷地看着我:你去查查人家阿尔法howmuch吧!我一脸黑线&&艺穗会,本次来港看到的最喜欢的一栋建筑!调色的时候发现目光完全被这个橘色的垃圾桶给吸引了!hiahiahiahia接着往山顶缆车的方向走起来车真的多啊。。阿sir,你好!你肯定看到我们在拍你了!看你那小眼神~对了我没拍是黑先生拍的你&&路遇一棵名叫&顺势而生&的树&&这棵叫&不拘一格&!&&走到这时,我对黑先生说:你看这两棵树,一棵叫顺势而生,另一棵名不拘一格霸气吧黑先生呆呆地看着我:哇哈,你攻略做得蛮到位哒!连树的名字都知道!哈哈黑先生,你这个傻傻。。名字是我现场即兴创作滴~到达山顶缆车的时候发现人多得不是一般般的吓人而且,下了场又长又大的暴雨红黑组合被困在了旁边的太平洋咖啡我跟黑先生说:我俩不上去凑热闹了吧我翻游记给你看看山顶的照片哦不然上去的话除了看风景肯定就是看人头啦到达兰桂坊,&魔兽&和偶遇的&重庆大厦&从中环出来原定的太平山夜景、观景平台计划被人群大军击退后我俩又不知道去哪了突然黑先生小心翼翼地说要不,我们去看魔兽~?我考虑了下想着好吧就算弥补一下你这铁粉的小小愿望去吧~然后黑先生兴冲冲滴说好好好,我已经查好了,UA影院在尖沙咀国际广场有家IMAX,妹子也说效果好,我在网上查了效果也不错,基本是倾倒性的好评走走走~好吧。。既然你做了这么多准备,哪还有不去的道理嘞~然后地铁过海、去尖沙咀国际广场可以直接从尖沙咀地铁站内进入,直达电梯上广场7楼就是电影院了买完票发现还有一段时间我说下去晃晃吧然后再下电梯的时候就看到了下面这一幕重!庆!大!厦!看到的时候我激动地指着重庆大厦四个字给黑先生让他快看他一脸不解一副&重庆大厦是什么鬼&的样子看着我我着急的说看看看,这就是重庆大厦!!哈哈哈,我居然误打误撞碰到了重庆大厦!!然后问他,你不知道重庆大厦?&&嗯,不知你没看过《重庆森林》?&&嗯,没看过你知道梁朝伟和张曼玉撒?&&知道好吧,,你回去补补课吧。。&重庆大厦是由五栋楼(分ABCDE)连在一起,里面住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住户和商户,常住客中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国籍的居民为多,也有一部分来自非洲,中东地区,还有一部分白人,简直就是个&小联合国&。美国《时代》杂志曾评论重庆大厦是最能反映全球化,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也在此取景拍摄,大厦里有很多廉价的宾馆,商店,餐厅,外汇兑换店等。10年前的重庆大厦环境和治安是很乱的,后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改造,大厦里装了很多摄像头,环境和治安改善了很多,成为背包客们在香港住宿的首选地。&一下找不到电影院的照片了找到再传上来吧~补上了一张爆米花。。看完电影后开始往回走找了openrice上评价还不错的村爷爷龙虾饭味道么三星半吧~比较新鲜~额。。因为太多游记提到了所以还是不能免俗滴来了一支最便宜的甜筒&拍了张正面照味道我不太喜欢太甜腻,两星吧。。碰到了一条名叫&长沙&的街瞬间勾起思乡的愁绪长沙街上的花衣服汉子~哈哈继续往油麻地方向暴走。。。黑先生开启了拍车模式第4天今天要离开港村起床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着黑先生来了句:晚上终于不要用这么小的洗手间睡这么小的床了&&今天只去一个地方:&牛棚艺术村&梁文道&牛棚书院&的发源地也是黑先生这次来之前点名说&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好吧~花一天的时间让你好好看个够早起坐上了开往九龙城港口的双层巴士坐在车上时脑海里一直脑补一个词&九龙城工业大厦&一直想不起来这是哪里出现的词回家时突然想起这不就是爆seed的老巢嘛!哈哈应该找到去留影一张的~下车后又是一顿拍拍拍黑先生说这辆小黄车比例很好呀旧旧的,但很干净又有感觉我瞧了瞧记住了这一抹明亮的黄~然后,,然后就开始下暴雨了。。真的是暴雨。。我俩被困在车站边动都动不得,还全身基本湿透透了对岸的高楼在五分钟后就完全看不见踪影了全是乌黑黑的一片雨小了一点点后我俩跑到旁边的超市买了两双拖鞋换上已经可以匡出水的鞋子走到了牛棚艺术村感觉哪哪的艺术村感觉都是这个调调:旧仓库改造的艺术村废弃火车站改造的艺术村废弃厂房改造的艺术村等等等等但是,牛棚艺术村!是牛棚改造的!进去都是食槽、拴牛的铁圈哪~回程选的计程车至此,此次来港村,能做的交通工具都坐上了地铁、双层巴士、taxi欧no,还有叮叮车没坐哪~~~下次补上,香港回见~回程选的计程车至此,此次来港村,能做的交通工具都坐上了地铁、双层巴士、taxi欧no,还有叮叮车没坐哪~~~下次补上,香港回见~(三洋餐厅的沙拉、咖喱鸡饭和炒牛河)-最后的啰嗦-能看到这儿的作者说句谢谢因为我也知道这篇游记文字比照片更多看起来更繁杂但是无奈作者就是一个爱碎碎念又啰嗦的人所以再多啰嗦几句吧~港村行其实跟心里面的预期是差不多的友善程度一般的港人水客不是一般多的商场人头攒动的维多利亚港以及感觉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中环和兰桂坊~&&港村行里面发生了几件小事让玻璃心的我有时候很低落有时候又很郁闷想起梁文道在锵锵三人行中常提起的香港和台湾,加上回去的时候又补上了黑先生发给我的梁文道的演讲视频:&重新认识香港,重新认识南方&再一次觉得他的那些观点诚恳、谨慎又很实在嗯&&不多说也不想多分析来了,就看了下次也还会再来会去购物会坐叮叮车会去迪士尼也会去星光大道摸手印还会去维多利亚港太平山看夜景只是想说,都回家快20年了的香港请继续保持你的优秀我也会继续保持对你的喜爱,,么么哒~+1分享0 -->最新评论(2条) 精彩活动
游记中相关酒店推荐猜你喜欢共 2000 篇,维多利亚港的海风 —...妈咪宝贝的香港梦幻卡...【在七色琉璃海,做上...向南H.K带你去最快乐的地方-...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香港,看这一篇就够...吃货香港跨年之旅,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土瓜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