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装甲骑兵团兵力兵力是1943的2倍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模型控 格子控 拾荒控 堆积控
萝莉控。。。种种控的内外都不大叔的偶尔精神洁癖或凌乱的真男子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2"(“第2野战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1" (堂第1装甲师) 
&&&&&&& 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2" (统帅堂第装甲师)
&&&&&& Panzer Division "Holstein" (“霍尔斯坦”装甲师) &
Panzer Division "Juterbog"(“容特伯格”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Kurmak"(“科马克”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Muncheberg"(“慕黑堡”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Norwegen"(“挪威”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sien"(“舒里森”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Doberitz"(“多布里兹”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Kempf"(”战斗“装甲师)
陆军装甲掷弹兵师
第3装甲掷弹兵师(3.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第10装甲掷弹兵师(10.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  第15装甲掷弹兵师(15.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同第15装甲师同前属第33步兵师)
第16装甲掷弹兵师(16.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1943年,第16摩托化步兵师被升级到第16装甲掷弹兵师)
&  第18装甲掷弹兵师(18.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  第20装甲掷弹兵师(20.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  第25装甲掷弹兵师(25.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第29装甲掷弹兵师(29.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第90装甲掷弹兵师(90. Panzer grenadier-Division)
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ro& Deutschland)
  勃兰登堡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Division Brandenburg)
  Feldherrnhalle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Division Feldherrnhalle)
  Kurmark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Division Kurmark)
&  元首护卫师(Führer-Begleit-Division)
&  元首掷弹兵师(Führer-Grenadier-Division)(大德意志一部罢了)
&&&&& &空军装甲掷弹兵师
第1伞降装甲掷弹兵师"赫尔曼·戈林(Fallschirm-Panzer Division 1 Hermann G?ring)  
第2伞降装甲掷弹兵师"赫尔曼·戈林"(2. Fallschirm-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ermann G&ring)
阅读(110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德军装甲序列及指挥体系',
blogAbstract:'
德国陆军装甲师(46个)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德)奥托·维丁格
&北京艺术与科学
出版时间:&
(德)奥托·维丁格
北京艺术与科学
出版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商品描述: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4(1943)(附官方战史地图集)
原价:49.80元
作者:胡烨&编译
出版日期: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
★奥拓·维丁格的这本《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堪称研究这支党卫军王牌部队的最权威著作。
★一套足矣!党卫军第二“帝国”师传记终极藏本!
★年度重磅!指文图书倾力打造战史系列最强弦音!
第一章&伏尔加河的续战
勒热夫—奥列宁诺铁路沿线进攻战斗
勒热夫西面的伏尔加河河曲防御战
第二章&组建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
SS“帝国”师回国重建
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成为驻法占领军一员
第三章&哈尔科夫防御战
年苏联红军冬季战略反攻
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开赴东线
哈尔科夫防御战斗
撤出哈尔科夫
第四章&伟大的反击战
顿涅茨河与第涅伯河之间的苦战
攻克帕夫洛格勒
洛斯瓦亚大血战
日碎苏军对尤尔耶夫卡的冲击
雅雷梅耶夫卡歼灭战
哈尔科夫,武装党卫军的荣耀之地
第五章&暴风雨前不平静
确保哈尔科夫
第六章&库尔斯克大决战
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大会战
乌斯河的战斗
死战哈尔科夫
在前线条件下的战斗训练
在佩列斯切纳亚北郊,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建立了一个野战阵地,在前线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密集的训练。训练主要以分队训练和团级实弹射击为主。
日,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3营和团其他部队一起(在别尔哥罗德西面)展开。在2到3周的休整后,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奉命再上一线,接防SS“骷髅”装甲掷弹兵师一部。在这次重返前线期间,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组织了对战场的侦察。整个防区划分为许多块,每块地区都设有一个观察点,将对面苏军的一举一动都按时间段计入战场地形图。经过8到10天的观察侦测,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就拼凑出了当面苏军活动态势与规律、指挥部、通信和补给通道,以及明暗阵地、前沿阵地、纵深阵地和预备阵地。这幅战场态势图立即被上交给南方集团军司令部,以供冯·曼施坦因元帅和司令部参谋判断敌情。
由于训练场离前线较远,因此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组织的几周训练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为了使训练更贴近实战,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使用全部重型武器,并在德国空军第77俯冲轰炸机联队支援下遂行战斗训练。
在战线后方约30公里,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的工兵连也根据空中航拍照片修建起了含2条反坦克壕沟在内的模拟苏军防御系统。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就是利用这个系统进行了攻坚战斗和突破战斗训练,为日后的库尔斯克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在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编成内的各种重型武器和德国空军第77俯冲轰炸机联队的支援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进攻演习。任务是突破预设坚固防御体系,打下布尔雅切察和206.1高地(布尔雅切察北2公里)。
01点00分,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l连以2个突击分队在团属工兵连的4具喷火器的支援下,以突袭打下守敌前沿防线。接着,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3营占领了进攻前出发阵地。
04点10分,SS第2“帝国”炮兵团和18架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一起对敌坚固的防御系统进行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在强大的陆空火力支援下,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3营展开攻击。突击分队用炸药在敌铁丝网地带炸开突破口,继而冲进敌堑壕,从两翼包夹守敌,继而炸毁守敌各种火力点和据点。战斗中,SS“帝国”装甲掷弹兵师编成内的各种重武器为步兵冲击提供了良好的火力支援。在打下第一批进攻目标后,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调整部署,又进攻183高地,继而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09点30分,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206高地再次进行轰炸。11点30分,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彻底攻克目标,演习结束。
评估这次演习,德军高层对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16连配属给4、8、12连的喷火兵大加赞扬,认为这是一款厉害的攻坚武器,有力支援了步兵的攻坚动作,并认为应该集中喷火器给16连,以便配合全团协同攻坚。果不其然,在“堡垒”行动的第一天,SS“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团16连就使用了24具喷火器,有力配合了步兵的攻坚。
&&&&&&&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装甲师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以及“骷髅”师一起并称为党卫军三大王牌师,其中以“帝国”师历史最为悠久、军事素质最强。“帝国”师自诞生以来就以武装党卫军中的精锐自居,几乎参加了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中所有的战斗,享有“东线救火队”的荣誉称号。其先后在多位名将麾下作战,括古德里安、曼施泰因、龙德施泰特等。同其他两个师一样,“帝国”师参加了德军在二次大战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行动,堪称一支完整展现了二战德军历史的精锐师团。
本书原著为帝国师“元首”团团长奥拓·维丁格,全面披露军事档案原文:信函、指令、战报、公告、致辞……权威引述德军上下各级公文;大量收录私人战时文件:回忆、日记、笔记、采访、照片……综合再现“帝国”师所有战斗!
此书由二战德国将领奥托?怀丁格编写,讲述了希特勒最精锐的党卫军士兵的故事,记录了帝国师的所有重大历史,如同一本关于党卫军第二“帝国”师的战争日志。简直棒极了,此书必须拥有!
&&&&&&&&&&&&&&&&&&&&&&&&&&&&&&&&&&&&&&&&&&&&&&&&&&&&&&&&&&&&&&&&&&&&&&&&&&&&&&&&&&&&&&&&&&&&&&&&&&&&&&&&&&&&&&&&&&——《柯克斯书评》
奥托·维丁格(Otto&Weidinger,):
奥拓·维丁格曾担任SS第4“元首”装甲掷弹兵团团长,指挥该团经历了诺曼底、阿登、巴拉顿湖以及维也纳等多次重大战役。由于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奥托·维丁格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以及橡叶饰。
大战结束后,维丁格一度被美军关押,出狱后一直在一家房担任剂师直至退休。1967年到1982年之间,他陆续撰写了《永远的同志:“元首”团全史》以及《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堪称研究这支党卫军王牌部队的最权威著作。
/大明衣冠图志(萌Q版)/撷芳主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明代服饰穿戴
古稀集 (小书话,大历史)薛冰 著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 读书学习阅读指南 学生成功励志书籍正版书籍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
乐高人仔收藏指南:文化背景.历史趣闻.价格预估.投资指导乐高人仔收藏指南
Ed Maciorowski
甲骨文丛书: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0 海外汉学 大唐帝国 官僚 贵族 世家 黄巢起义
[美] 谭 凯
艺术品收藏[原创]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场 德军最强的作战序列
导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
汉斯·京特·冯·克卢格
南方集团军群司令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奥廖尔战场
第9集团军司令
第20步兵军军长
陆军炮兵上将
鲁道夫·冯·罗曼
第23步兵军军长
陆军步兵上将
约翰内斯·弗里斯纳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汉斯·京特·冯·克卢格日-日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日-日奥廖尔战场第9集团军司令陆军上将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日-日第20步兵军军长陆军炮兵上将鲁道夫·冯·罗曼-第23步兵军军长陆军步兵上将约翰内斯·弗里斯纳-第41装甲军军长陆军装甲兵上将约瑟夫·哈佩日-日第46装甲军军长陆军步兵上将汉斯•威廉•卡尔•佐恩-第47装甲军军长陆军装甲兵上将约阿希姆•利默尔森 —第9集团军(直属,预备队,第20、23步兵军,第41、46、47装甲军)5个军,23个师,1个战斗群直属:第203、221警卫师集团军群预备队:第10装甲步兵师,第4、12装甲师第20步兵军:第45、72、137、251步兵师第23步兵军:第216、383步兵师,第78突击师第41装甲军:第86、292步兵师,第18装甲师第46装甲军:第7、31、102、258步兵师,曼托菲尔战斗群第47装甲军:第6步兵师,第2、9、20装甲师苏梅战场第2集团军司令陆军步兵上将瓦尔特·魏斯-第7步兵军军长陆军炮兵上将恩斯特-埃贝哈德·赫尔-第13步兵军军长陆军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希伯特-第2集团军(直属,第7、13步兵军)2个军,9个师,4个营直属:第221工兵营,第202强击火炮营,第559、616坦克歼击营第7步兵军:第26、68、75、88、323步兵师第13步兵军:第82、327、340、377步兵师哈尔科夫战场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陆军上将赫尔曼·霍特日—日第52步兵军军长陆军步兵上将欧根·奥特-第48装甲军军长陆军装甲兵上将奥托·冯·库诺贝斯多夫-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武装队全国副总指挥《兵种上将》保罗·豪塞尔日—日第4装甲集团军(直属,第52步兵军,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第48装甲军)3个军,10个师,1个旅直属:第4装甲通信团,第155、305建筑营,第413、617舟桥营,第694装甲宣传连,第34、37军事警察连第52步兵军:第57、255、332步兵师第48装甲军:第167步兵师,大德意志 装甲步兵师,第3、11装甲师,第10装甲旅武装党卫军第2装甲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步兵师,帝国装甲步兵师,骷髅装甲步兵师肯普夫战役集群司令陆军装甲兵上将维尔纳·肯普夫-第11军军长陆军装甲兵上将艾哈德·劳斯-第42步兵军军长?第3装甲军军长?肯普夫战役集群(直属,第11、42步兵军,第3装甲军)3个军,9个师,4个营直属:第22建筑营,第21舟桥营,第538、676重型道路建筑营第11步兵军:第106、320步兵师第42步兵军:第第39、161、282步兵师第3装甲军:第168步兵师,第6、7、19装甲师第6航空队第1航空师师长(负责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空军中将保罗·戴希曼?第4航空队第8航空军军长(负责支援南方集团军群)空军航空兵上将汉斯·赛德曼日-日第12高射炮师,第10高射炮旅(为第9集团军提供防空掩护)第1高射炮军 军长(为第4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提供防空掩护)空军高射炮兵上将奥托.德斯洛赫日—日第10、15、17高射炮师中央集团军群(第2、9集团军):7个军,32个师,1个战斗群,4个营=440000南方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预备队):6个军,19个师,1个旅,4个营=391857德军兵力:831857(不包括空军)装甲部队:3190辆(坦克、强击火炮、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炮)《其中包括:422辆重型坦克》炮兵部队:11677门(野战炮、反坦克炮、步兵炮、迫击炮、高射炮)作战飞机:2050架(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夜间战斗机、驱逐机、夜间轰炸机、侦察机)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战场2:库尔斯克1943下载 完整硬盘版(二战装甲战役游戏)_单机游戏下载
您的位置:
→ 战场2:库尔斯克1943 完整硬盘版(二战装甲战役游戏)
游戏介绍游戏名称:战场2:库尔斯克1943英文名称:Theatre of War 2 Kursk 1943游戏版本:完整硬盘版游戏类型:(二战装甲)游戏语言:英语制作公司:Battlefront.com发行公司:1C Company发行日期:2011年&&&&& 战场2:库尔斯克1943是一个全新的,库尔斯克战役历时49天,从日至8月23日,而且是历史上最大的二战装甲战役。这是德国人在东部最后的装甲战略进攻。由此产生的决定性胜利使的苏联红军其余的战略变为主动。&&&&& 战场2:库尔斯克1943拥有全新的多人模式,许多新功能,包括内置的MODES工具,使用户能够自由创建随机任务!超过20个新的任务,如少将沃尔特和伊万奇斯佳科夫中将这2个军事指挥官的任务。 40种军事装备(包括防空炮,导弹发射器和迫击炮),新的车辆和30种小型武器将被广泛应用在单人和全新的多人模式里.游戏配置系统:Windows XP / Vista / Windows 7CPU :Intel/AMD 双核 2.0GHz内存:4 GB硬盘:3.5 GB显卡:512MB或以上组件:directx9.0c
同类专题推荐
二战,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各种游戏开发商喜爱的题材。游戏市场中有着大量的以二战为主题或者背景的游戏,比如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的RPG和FPS游戏,还有一小队和兵团为主的即时战略游戏等等。小编个人比较喜欢几十站战略类游戏,所以这次就为大家整理了部分好玩的以二战为主题的即时战略游戏,有兴趣的玩家就来下载吧!
简体1.07G简体922.9M简体1.92G
RTS是即时战略游戏的缩写,作为游戏大类,这类游戏中有着太多的经典游戏,包括星际、红警、魔兽争霸、帝国等等。这类游戏很考验玩家的操作以及大局观,并且游戏的节奏也是比较快而且对抗性强,跑跑车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很多经典以供下载。
简体970M简体179M简体238.1M
下载地址Android版iPhone版Mac版iPad版主机版
战场2:库尔斯克1943 完整硬盘版
喜欢“战场2:库尔斯克1943”的人也喜欢:
战场2:库尔斯克1943 完整硬盘版装甲掷弹兵团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装甲掷弹兵团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装甲掷弹兵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装甲掷弹兵的团级部队。为了鼓舞德军步兵的士气,德军将装甲师内的部分步枪团改称装甲掷弹兵团。
装甲掷弹兵团陆军装甲掷弹兵团
1942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团
日,为了鼓舞德军步兵的士气并延续普鲁士军队的传统,德国陆军下令将装甲师内的步枪团(Schützen-Regiment)改称装甲掷弹兵团(Panzergrenadier-Regiment)。
1942年蓝色案之前德国陆军装甲师一览表(只列出配备步兵装甲车(Schützenpanzerwagen)的部队):
第一装甲师:第一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113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二装甲师:第二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第304摩托化步枪兵团第二连
第三装甲师:第三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第394摩托化步枪兵团第一连
第四装甲师:第1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
第五装甲师:第14装甲掷弹兵团的一个连
第六装甲师:第114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
第七装甲师:第六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八装甲师:第八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九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十装甲师:第69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
第11装甲师:第1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的两个连加战防炮排
第12装甲师:第五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25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
第13装甲师:第6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4装甲师:第103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5装甲师:没有配备步兵装甲车
第16装甲师:第64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的两个连加战防炮排
第17装甲师:第4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的两个连加战防炮排
第18装甲师:第5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
第19装甲师:没有配备步兵装甲车
第20装甲师:没有配备步兵装甲车
第21装甲师:没有配备步兵装甲车
第22装甲师:第129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连,第140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
第23装甲师:第12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4装甲师:第2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的两个连加战防炮排
第15和21装甲师的编装与其他装甲师不同,这两个师只有一个装甲掷弹兵团,底下有三个营,每个营四个连,外加一个步兵炮连及一个工兵连。照编装表来看并没有整个连编配步兵装甲车,但是有零星的步兵装甲车在团部,营部及重装备连中使用。
在1942年成立的装甲师之装甲掷弹兵团:
第21装甲师:第104装甲掷弹兵团
第22装甲师:第129,第140装甲掷弹兵团
第23装甲师:第126, 第128装甲掷弹兵团
第24装甲师:第21,26装甲掷弹兵团
:第146,第147装甲掷弹兵团
第26装甲师:第九,第67装甲掷弹兵团(原第八装甲师第九摩拖化步枪兵团解编,另成立第28摩拖化步枪兵团)
第27装甲师:第140装甲掷弹兵团(由第22装甲师改编而成)
如果以蓝色案之前德军24个装甲师来计算,每个师有两个摩拖化步枪团,每个团两个营,每个营四个连,总共有384个连,其中只有62个连是配备步兵装甲车,占总连数的16.8%。虽然比起1941年增加了将近三倍,不过仍有超过80%的装甲掷弹兵都还是靠重型越野运兵车或是中型越野卡车进入战场。
1943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团
斯大林格勒与北非是德军装甲部队的两大挫败。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德军各损失三个装甲师,其中第十装甲师再也没有重建,因此第69及89装甲掷弹兵团的番号就此消失。另外有两个装甲师解编,这时的变化如下:
第14装甲师:第103,108装甲掷弹兵团(由第891装甲掷弹兵团重建)
第16装甲师:第64,79装甲掷弹兵团(由第890装甲掷弹兵团重建)
第24装甲师:第21,26装甲掷弹兵团
第22装甲师:第129装甲掷弹兵团并入第六装甲师
第27装甲师:第140装甲掷弹兵团并入第七装甲师
第十装甲师:第69,89装甲掷弹兵团解编
第15装甲师:第115装甲掷弹兵团(改编为第15装甲掷弹兵师)
第21装甲师:第104装甲掷弹兵团(改编至第15装甲掷弹兵师,之后成立第125,192装甲掷弹兵团)
日,希特勒亲自任命古德林上将重掌装甲兵总监(Inspekteur der Panzertruppen)一职,原先的快速部队(Schnelle Truppen)在4月1日正式解编,改以装甲部队(Panzer Truppen)取代。在所有的装甲掷弹兵团当中,除了第24装甲师的两个团还保有骑兵的传统兵科色之外,其余都改用装甲掷弹兵的兵科色。而装甲掷弹兵的管辖权也由原先步兵总监的手中转移到装甲兵总监的手中,使得战车部队与装甲掷弹兵部队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
日,德军发布43年装甲师基本编装,除了第21和挪威装甲师之外一体通用,至此确立了德军装甲师的基本编装。在这期间德军在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的编装做了许多小的改良,大部分是着重在战防武器的加强。由于前线部队要求更大口径的战防炮来对付红军战车,在还没有实现之前有许多变通的作法,例如在排长的SdKfz251/10车上加装战防枪,在装甲化重装备连的战防排里多加一个战防枪班(三挺战防枪),但是这些都无法达到前线部队的要求,因此43年装甲师基本编装中在战防武器方面又再加强。每个装甲师有两个团,两个团各有两个营,四个赢当中只有一个营是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其他都是摩拖化装甲掷弹兵营。每个营四个连,其中一个是重装备连。在团部直属连对中包括第九连(自走重步兵炮连),第十连(工兵连),有些团还保有自走防空炮连。这时候每个装甲化步枪兵连的编装如下:
连部:两辆SdKfz250/3或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0,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3.7厘米战防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2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及三挺MG34/MG42轻机枪
第二排及第三排: 同上
重装备排:排部:一辆SdKfz251/3,搭载排部人员,两个重机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每个班有两挺MG34/MG42重机枪,一个中迫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2,每辆搭载一门八厘米中迫炮,一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后勤补给车队
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四挺MG34/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39挺MG34/MG42枪机枪及19辆各式SdKfz251。与1942年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最大的不同在增加了两门7.5厘米榴弹炮及更多的MG34/MG42轻机枪,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SdKfz251车上都有配备MG34/MG42轻机枪。而这时候摩拖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四MG34/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18挺MG34/MG42枪机枪,在轻机枪方面的差距是一倍以上。这时候装甲化重装备连的武器配备如下:
连部:两辆SdKfz250/3或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一个榴弹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3,三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一个步兵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3,两个步兵炮班,每班一辆SdKfz251/4牵引一门7.5厘米轻步兵炮
战防排:排部:一辆SdKfz251/1,三个战防炮班,每班一辆SdKfz251/4牵引一门7.5厘米战防炮
后勤补给车队
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火力有六门7.5厘米榴弹炮,两门7.5厘米轻步兵炮,三门7.5厘米战防炮,21挺MG34/MG42轻机枪及16辆各式SdKfz251。和1942年的装甲化重装备连比较起来的话少了两门7.5厘米轻步兵炮,但多了六门7.5厘米榴弹炮,以7.5厘米战防炮取代原有的五厘米战防炮。这六辆SdKfz251/9无疑是宝贵的火力支援武器,因为不像7.5厘米轻步兵炮需要下车架炮,这六辆SdKfz251/9可以直接对目标进行射击及变换射击阵地。这时的摩托化重装备连,在火力方面仍保有一个战防排三门7.5厘米战防炮,两个重迫炮排,每个排两门12厘米重迫炮,由SdKfz10半履带牵引车来牵引。很明显的,德军是要用机动力更强(SdKfz251/9)或是火力更强(12厘米重迫炮)来取代原有的7.5厘米轻步兵炮。
依照43年装甲师基本编装改编的装甲掷弹兵团:
第一装甲师:第一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二装甲师:第二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三装甲师:第三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四装甲师:第1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五装甲师:第13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六装甲师:第四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七装甲师:第六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八装甲师:第八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九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1装甲师:第1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2装甲师:第五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3装甲师:第6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4装甲师:第103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6装甲师:第64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7装甲师:第4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9装甲师:第73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0装甲师:第59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3装甲师:第12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4装甲师:第21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5装甲师:第146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6装甲师:第九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其中第18装甲师改编为第18炮兵师(原第101装甲掷弹兵团改编为步兵团),第21装甲师的第125,192装甲掷弹兵团各一个营编配由法军半履带运兵车所改装之步兵装甲车。
日德军发布新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编装,这份编装也是将来44年装甲师基本编装的过渡版本。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战防班:一辆SdKfz251/17,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两门8.8厘米战防火箭炮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7,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两厘米机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0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三挺MG34/MG42轻机枪
第二排及第三排: 同上
重装备排:排部:一辆SdKfz251/10,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3.7厘米战防炮,两个重机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7,每量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两挺MG34/MG42重机枪,一个中迫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2,每辆搭载一门八厘米中迫炮,一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后勤补给车队
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六门两厘米机炮,两门8.8厘米战防火箭炮,四挺MG34/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一门3.7厘米战防炮,30挺MG34/MG42轻机枪及22辆各式SdKfz251。与1943年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最大的不同在增加了六辆搭载有两厘米机炮的SdKfz251/17,而3.7厘米战防炮则被8.8厘米战防火箭炮所取代。德军意图要用火力更强大的两厘米机炮来取代轻重机枪,当然这也反映了德军丧失制空权之后不得不加强地面部队防空火力的窘境。而单兵战防武器也取代了过时的3.7厘米战防炮。而这时候摩拖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四门MG34/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两门8.8厘米战防火箭炮及18挺MG34/MG42枪机枪。
然而这个编装真的有办法落实吗?首先是SdKfz251/17这款车,在1943年德国空军曾经发展这款防空车辆,试图将整座Flak38两厘米防空炮架在SdKfz251C的后车箱上,因此后车厢的装甲需要大幅的改造,不仅费时花钱,也让车辆过重,最后完成了十辆SdKfz251/17,及两辆SdKfz251/17指挥车,拨交给戈林装甲师的防空炮团第十连使用。这款车并没有进入量产,之后因为前线对自走防空火炮的需求,将KWK38两厘米机炮的炮身加装一个简易型的回旋炮塔,安置在SdKfz251D的后车厢上,成为第二款的SdKfz251/17,这款车的产量为211辆,如果以一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六辆车来计算只能编配35个连,以一个营三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来计算,只能编配11个营,因此并非所有装甲师都能适用这种编装。另一个疑问是重机枪班搭乘一辆SdKfz251/17,有那么大的空间吗?这两挺重机枪势必无法架在车上射击,因为空间已被两厘米机炮所占用,因此这两挺重机枪是要下车架设射击。而人员方面应该是互相重叠的,也就是说有一个重机枪组要协助操作两厘米机炮。另一个问题是每个班只剩下十人,除掉驾驶兵和通讯兵不下车作战之外,可以下车作战的人数减少了,这是年以后德军所遇到的问题,人力减少了,但是要维持以往一样的火力,甚至是更强的火力,因此像两厘米机炮这种自动化武器便纷纷出炉,而装甲化装甲掷弹兵成为战场上火力支援的提供者。
1943年底到1944年六月之间这段时期可说是德军装甲师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的全盛时期,拜43年装甲师基本编装所赐,所有德军装甲师都有一个完整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而其火力与机动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当然古德林上将对这样的情况仍旧是不满意,因为他宁可保有几个战力超强的全装甲化装甲师,也不希望养一大堆半调子的半装甲化装甲师,因为那将使战力减半,却让后勤负担增加一倍。不过碍于现实,这已经是德军装甲师最好的状态了。
1944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团
1944年初德军又成立两个新的装甲师:
装甲教导师:第901,902装甲掷弹兵团
第116装甲师:第60,156装甲掷弹兵团
其中装甲教导师的两个团是完全配备步兵装甲车,保有四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是名副其实的装甲掷弹兵。第116装甲师的第6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则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如果以1944年六月前德军24个装甲师来计算,每个师有两个装甲掷弹兵团,每个团两个营,每个营四个连,总共有384个连,其中有112个连是配备步兵装甲车(有八个连是配备法军半履带运兵车改装的步兵装甲车),占总连数的29.2%。因此有3/4的装甲掷弹兵要依靠重型越野运兵车或中型越野卡车进入战场,而我们常说的四个营当中有一个营配备步兵装甲车的情况也是到1943年底才达到这样的状况。
1944年六月德军在法国的装甲师,不论是陆军或是武装SS的(除了第21装甲师,武装SS第10装甲师外)大概是全德军在大战期间配备最好的装甲师。
日西线德军装甲师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团:
第二装甲师:第二,第304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九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1装甲师:第11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21装甲师:第125,19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第116装甲师:第60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
装甲教导师:第901,90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及第二营
其中第二,第九及第11装甲师是在1943年末到1944年初从东线调到西线重整,因此第二装甲师拥有两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第21装甲师的两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是配备法军半履带运兵车改装的步兵装甲车,只能算是二线级的部队。其中战力最强的应该是属装甲教导师,拥有四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火力及机动力都在其他部队之上。
日,白俄罗斯,红军发动夏季攻势,德军中央军集团应声倒地。为了挽救当前的危机,希特勒下令成立小型,全装甲化的44年装甲旅(Panzer-Brigade 44),其主要战斗单位为一个豹式战车营及一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而这也是终战前德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编配步兵装甲车。
日新编成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1装甲旅:第2101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2装甲旅:第2102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3装甲旅:第2103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4装甲旅:第2104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这四个营除了营部之外只有两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及一个摩托化补给连。其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编装为: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战防班:一辆SdKfz251/17,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两门8.8厘米战防火箭炮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7,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两厘米机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一挺MG42轻机枪
第二排: 同上
第三排:一辆SdKfz251/17,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两厘米机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三挺MG34/MG42轻机枪
重装备排:排部:一辆SdKfz251/1,搭载排部人员,重机枪班,每班三辆SdKfz251/17,每量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一挺MG42重机枪,一个中迫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2,每辆搭载一门八厘米中迫炮,一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七门两厘米机炮,两门8.8厘米战防火箭炮,三挺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18挺MG42轻机枪及23辆各式SdKfz251。与1943年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最大的不同在增加了一辆搭载有两厘米机炮的SdKfz251/17,然而轻机枪的数量却减少了,另外后勤补给车队也集中到营部的补给连。那是因为这个连的第一与第二排是所谓的突击排,每个突击班的班长及班兵都是使用StG44突击步枪,而每个班的轻机枪只剩下SdKfz251上的一挺。德军意图要用单兵自动武器来弥补火力及人员上的不足,并持续以火力更强大的两厘米机炮来取代轻重机枪,而这也显现出德军在人员数量尚不足的窘境。其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编装为:
连部:一辆SdKfz251/3指挥车,一辆SdKfz251/11通讯车,搭载连部人员
一个榴弹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3,一辆dKfz251弹药搬运车,三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两个重迫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1,两个重迫炮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1牵引两门12厘米重迫炮,一个火箭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1搭载六枚火箭弹发射器
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火力有六门7.5厘米榴弹炮,八门12厘米重迫炮炮,24门火箭弹发射器,18挺MG34/MG42轻机枪及20辆各式SdKfz251。和1943年的装甲化重装备连比较起来的话少了两门7.5厘米轻步兵炮及战防炮,但多了八门12厘米重迫炮,及24门火箭弹发射器。由于单兵战防武器的使用,使的德军将战防炮集中到战防连或战防营,或是用驱逐战车来取代战防炮。而12厘米重迫炮则是用来取代7.5厘米轻步兵炮甚至15厘米重步兵炮,也是这一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中最强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然而其缺点是无法在车上射击,需要下车架炮后射击。另一种则是火箭弹发射器,可以同时发射六枚火箭弹,其缺点是射程较短,且无法精确瞄准。
这四个营被认为战力太弱,因为每个营只有三个连, 其中还有一个是装甲化重装备连。因此在日又重新编成六个装甲旅。
日第二波编成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5装甲旅:第2105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6装甲旅:第2106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7装甲旅:第2107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8装甲旅:第2108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09装甲旅:第2109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第110装甲旅:第2110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
这六个营除了营部之外有六个连:两个A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B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D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及一个摩托化补给连。其A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编装为: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搭载排部人员,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一挺MG42轻机枪
第二排: 同上
防空炮排:三个班:每班两辆SdKfz251/21,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三连装MG151机炮
重装备排:排部:一辆SdKfz251/1,搭载排部人员,一个中迫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2,每辆搭载一门八厘米中迫炮,一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其B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编装为: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搭载排部人员,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三挺MG42/MG34轻机枪
第二排: 同上
两个防空炮排:三个班:每班两辆SdKfz251/21,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三连装MG151机炮
其中A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两个排是沿续之前突击排的编装,班长及班兵都配备StuG44,而第三排是装甲化防空排,以海军所开发之三连装两厘米MG151机炮炮座搭载在SdKfz251D上的SdKfz251/21为主,这款步兵装甲车也成为德军在大战中最有效的自走防空武器之一。A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包括:11挺MG42轻机枪(大部份都是车载轻机枪),两门八厘米中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六门三连装两厘米MG151机炮及23辆各式SdKfz251步兵装甲车。B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两个排是沿续传统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排,只是排长车是阳春型的SdKfz251/1。而第三排和第四排是装甲化防空排,连重装备排都给省略了。B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包括:22挺MG42/MG34轻机枪,12门三连装两厘米MG151机炮及23辆各式SdKfz251步兵装甲车。这两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与先前编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完全没有重机枪的编装,而以火力更强大的三连装两厘米MG151机炮所取代。另一个差异是放弃了三个掷弹兵排及一个重装备排的传统编装,只剩下两个掷弹兵排和两个火力支援排(重装备排或防空排),这也反应出德军人员的不足及对空武器的须求。
其D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编装为: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三个班:每班两辆SdKfz251/21,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三连装MG151机炮
第二排和第三排: 同上
这个连就更夸张了,根本就是装甲化防空炮连,总共有18三连装两厘米MG151机炮及20辆各式SdKfz251步兵装甲车。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编装与先前的相同。
这六个营虽然都有五个作战连,不过真正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只有三个,每个连只有两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排,事实上只相当于以往两个连的战力,而其战力缺口则由SdKfz251/21来填补。
日又成立了三个装甲掷弹兵团:
第111装甲旅:第2111摩托化装甲掷弹兵团
第112装甲旅:第2112摩托化装甲掷弹兵团
第113装甲旅:第2113摩托化装甲掷弹兵团
这三个团都是摩托化装甲掷弹兵团,每个团有两个营,每个营却只有三个连,而且所编配的都是老旧或是掳获的中型军用卡车。
从七月开始编成的装甲旅在九月开始解编,大部份的装甲旅都被编入装甲师或是装甲掷弹兵师当中。虽然全装甲化装甲旅的构想很好,然而却缺乏侦搜能力与炮兵支援,在加上编装太小,很难独当一面,这些人员武器装备如果直接拨给在东西两线已损耗过大的装甲师可能会更好。
1944年九月到十一月间各装甲旅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的解编:
第101装甲旅:第2101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20装甲师
第102装甲旅:第2102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七装甲师
第103装甲旅:第2103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五装甲师
第104装甲旅:第2104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25装甲师
第105装甲旅:第2105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九装甲师
第107装甲旅:第2107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
第108装甲旅:第2108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116装甲师
第109装甲旅:第2109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FHH装甲师
第110装甲旅:第2110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并入第13装甲师
其中第103装甲旅旅部在1945年改编成Müncheberg装甲师师部,而第106装甲旅的残部在1945年编入Clausewitz装甲师。
日德军发布44年装甲师基本编装,除了第21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之外所有陆军装甲师都将依此编装整编。在这个编装编装底下每个装甲师有两个团,两个团各有两个营,四个营当中只有一个营是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其他都是摩拖化装甲掷弹兵营。每个营五个连,其中一个是摩托化补给连。在团部直属连对中包括第九连(自走重步兵炮连),第十连(工兵连)。这时候每个装甲化步枪兵连的编装如下:
连部:两辆SdKfz251/3指挥车,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排部:一辆SdKfz251/17,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两厘米机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一挺MG42轻机枪
第二排: 同上
第三排:一辆SdKfz251/17,搭载排部人员及一门两厘米机炮,三个班:每班一辆SdKfz251/1,一个班11人(含驾驶兵及通讯兵),三挺MG34/MG42轻机枪
重装备排:排部:一辆SdKfz251/1,搭载排部人员,两个重机枪班,每班两辆SdKfz251/17,每辆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一挺MG42重机枪,一个中迫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2,每辆搭载一门八厘米中迫炮,一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七门两厘米机炮,四挺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29挺MG42轻机枪及23辆各式SdKfz251。这个编装可以说是日44年装甲旅里面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修改版,不同的是将战防班取消,而在重机枪班多一辆SdKfz251/17。可能的原因是单兵战防武器铁拳战防火箭弹的发配(因为是可抛弃式武器,所以编装表上没有列出)。在重机枪班中每辆SdKfz251/17除搭载一门两厘米机炮外还搭载一个重机枪组。这个连的第一与第二排也是突击排,每个突击班的班长及班兵都是使用Stug44突击枪,而每个班的轻机枪只剩下SdKfz251上的一挺。而这时候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有四门MG42重机枪,两门八厘米重迫炮,及18挺MG34/MG42枪机枪。其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编装为:
连部:一辆SdKfz251/3指挥车,一辆SdKfz251/11通讯车,搭载连部人员
一个榴弹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3,一辆dKfz251弹药搬运车,三个榴弹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9,每辆搭载一门7.5厘米榴弹炮
一个重迫炮排:排部:一辆SdKfz251/1,两个重迫炮炮班,每班两辆SdKfz251/1牵引两门12厘米重迫炮
这个编装可以说是日44年装甲旅里面的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缩小版,不过从编装上看不出这个连到底有没有编配火箭弹发射器(因为是可抛弃式武器,所以编装表上没有列出)。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的火力有六门7.5厘米榴弹炮,四门12厘米重迫炮炮,六挺MG34/MG42轻机枪及15辆各式SdKfz251。这时的摩托化重装备连,在火力方面有一个重迫炮排,每个排四门12厘米重迫炮,由SdKfz10半履带牵引车来牵引,一个摩托化防空排,每个排有六门两厘米自走防空炮,搭载在SdKfz10半履带牵引车或是中型越野卡车上。这时候所有的战防炮都已经集中到战防营,而所有的轻步兵炮也被7.5厘米榴弹炮或是12厘米重迫炮所取代。
如前所述,这个编装可能无法落实在德军装甲师上。以日第二装甲师的编装表为例,当时的第二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各连的火力如下:
第一连:14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三门八厘米中迫炮
第二连:14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三门八厘米中迫炮,两门7.5厘米榴弹炮
第三连:14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四门八厘米中迫炮
重装备连:六挺轻机枪,六门两厘米机炮
其中各连应该有的七辆SdKfz251/17其实是一辆也没有,全部集中到重装备连当中。而原本各连应该有的两辆SdKfz251/9,只有第二连有,连重装备连也没有。而12厘米重迫炮也是一门也没有,到是各连的八厘米中迫炮有多出一到两门。全营总共有83辆各式SdKfz251步兵装甲车。而原本也是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的第304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其各连的火力如下:
第一连:12挺轻机枪,三挺重机枪,三门八厘米中迫炮
第二连:同上
第三连:12挺轻机枪,两挺重机枪,两门八厘米中迫炮
重装备连:两挺轻机枪,六门两厘米机炮,六门八厘米中迫炮
这个营更惨,在所有残存的步兵装甲车集中到第二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之后,这个营连卡车或运兵车都不够用,其第一到第三连的各掷弹兵排是骑脚踏车,而重装备排和重装备连才是用卡车或运兵车载运的。这个营的重装备连一样是缺乏12厘米重迫炮而是以八厘米中迫炮来取代。
至于接收了44年装甲旅当中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的装甲师,其装甲化装甲掷弹兵团大体上维持原先的编装。以第13装甲师的第66装甲掷弹兵团为例,在日该团有一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一个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和一个自走重步兵炮连。其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的实际战力如下:
摩托化补给连
第一连:七挺轻机枪,一门中迫炮,两门三连装防空炮
第二连:五挺轻机枪,三门三连装防空炮
第三连:10挺轻机枪,五门三连装防空炮
第四连:两挺轻机枪,12门三连装防空炮
第五连(重装备连):六门重迫炮,六门7.5厘米榴弹炮,25挺轻机枪,三门7.5厘米战防炮
总共有35辆SPW,20辆特殊型SPW,及22辆SPW251/21(三连装防空炮车)
其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的实际战力如下:
摩托化补给连
第六连:四挺轻机枪
第七连:六挺轻机枪
第八连:四挺轻机枪及一挺重机枪
第九连(重装备连):一挺轻机枪,四门中迫炮,一门重迫炮,四门两厘米防空炮,两门轻步兵炮,一门7.5厘米战防炮
两个营的掷弹兵连武器装备都不足额,重装备连都没有按照原有的编制表,这种现象在1944年很常见,因为并不是每个部队都有发配到重迫炮,所以没有重迫炮的部队只好持续使用中迫炮或轻步兵炮,而战防炮也还保留在某些重装备连当中(当时第13装甲猎兵营正在重新整补当中)。
1945年德国陆军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团
1944年秋天到1945年初也出现了固定编制的装甲军团(或称为新编装甲军团:Panzerkorps neuer Art),这种新编装甲军团只有两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军团直属部队包括一个半摩托化军团轻步兵团(由两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的掷弹兵团中抽调出来编成),一个军团野战补充团(由两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的野战补充营中抽调出来编成),一个摩托化炮兵团(两个摩托化炮兵营),一个重战车营,一个摩托化工兵营,一个军团工兵指挥部,一个军团炮兵指挥部,一个摩托化通讯营,一个摩托化补给团(由两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的后勤补给部队中抽调出来编成)。这种新编装甲军团一方面是因应战斗人力的不足,不得不把师属的后勤补给部队集中到军团底下,将节省出来的人力给战斗部队使用,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红军机械化军团固定编装的影响。不过实际上这种新编装甲军团的实际战力只不过是一个加强装甲师而已。按照新编装甲军团编成的部队有:
大德意志装甲军团(简称GD装甲军团):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ro&deutschland,以下简称GD装甲掷弹兵师)和勃兰登堡装甲掷弹兵师(简称BR装甲掷弹兵师),其军团直属的掷弹兵团为GD装甲燧石枪团(Panzer-Musketier-Regiment GD,这是为了和GD装甲掷弹兵团及GD装甲轻步兵团作区分)。而这个团实际上是由GD装甲掷弹兵团及GD装甲轻步兵团各抽调一个营所组成的,这使的两个团从原先的三个营减为两个营,GD装甲掷弹兵师在1945年初就依照44年装甲师基本编装整编而与一般陆军装甲师类似了。
FHH装甲军团(Panzerkorps Feldherrnhalle):FHH 1和FHH 2装甲师(原先的(简称FHH装甲掷弹兵师)及第13装甲师,这个军团事实上是到1945年二三月才成立),其军团直属的掷弹兵团为FHH装甲轻步兵团,预定是由FHH装甲轻步兵团(原隶属FHH装甲掷弹兵师)及第93装甲掷弹兵团(原隶属第13装甲师)抽调出来的兵力所组成,不过却因为兵力不足的关系根本就没有成立。而两个装甲师的两个装甲掷弹兵团也缩水成只有一个团(三个营)。
第24装甲军团:第16和17装甲师,其军团直属的掷弹兵团为第79装甲轻步兵团(原隶属第16装甲师的第79装甲掷弹兵团),这个团是由第79装甲掷弹兵团团部,第一营及第63装甲掷弹兵团(原隶属第17装甲师)的第二营所共同组成。第16装甲师只剩下第64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其余两个营为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第三营是原第79装甲掷弹兵团第二营),第17装甲师只剩下第40装甲掷弹兵团,第63装甲掷弹兵团解编,团部改编为军团野战补充团团部,第一营则改编为第40装甲掷弹兵团第三营,因此第40装甲掷弹兵团也有三个营(半摩托化,第三营是骑脚踏车)。
还有一个预计要成立的新编装甲军团为元首装甲军团,包括元首掷弹兵师及元首护卫师,不过因为战事吃紧来不及成立,后来是编配到其他装甲军团底下。另外一个是空军的HG装甲军团,包括HG 1装甲师及HG 2装甲掷弹兵师。这个装甲军团的编装略有不同,有一个摩托化防空炮兵团,一个摩托化军团突击营(相当于摩托化掷弹兵营),一个军团炮兵指挥部,一个军团工兵指挥部,一个重战车营(应该没有编成),其他后勤补给部队则维持营级编制,并没有团部。
日德军发布了45年装甲师基本编装,虽然还是维持了传统的一个战车团,两个装甲掷弹兵团,一个装甲炮兵团和其他支援营队的基本架构,不过战车团是由一个混编战车营和一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所组成,正如同44年装甲旅一般。而两个装甲掷弹兵团则是半摩托化,除了机枪连和迫击炮连有摩托化之外,其余的装甲掷弹兵连都是徒步或是骑脚踏车。这时候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只有三个连,连重装备连都没有。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的组成如下:
连部:一辆SPW251/3和其他车辆搭载连部人员
第一排:排部:一辆SPW251/1搭载排部人员,三个班,每班有九名官兵搭乘一辆SPW251/1及三挺轻机枪
第二排:同上
防空炮班:三辆SPW251/21(共三门三连装两厘米防空炮)
全连的火力有21挺轻机枪及三门三连装两厘米防空炮,共有63名官兵。而徒步或是骑脚踏车的装甲掷弹兵连的组成如下:
连部:有一个战防班,三门战栗战防火箭炮
第一排(突击排):三个班,配备Stg44突击枪
第二排:三个班,每班有两挺轻机枪
第三排:同上
全连的火力有12挺轻机枪及三门战栗战防火箭炮,共有97-110名官兵。这时候各连已经没有重装备排,各营也没有重装备连,取而代之的是摩托化重机枪连和摩托化迫击炮连。摩托化重机枪连包括两个重机枪排共八挺重机枪,及两个防空排共六门两厘米防空炮。摩托化迫击炮连包括一个重迫击炮排(四门12厘米重迫炮)及两个中迫炮排(八门八厘米中迫炮)。
德军在1945年成立了许多纸上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也就是说名称上是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然而实际上却只有旅级或团级的战力。其中包括:
元首护卫师(简称FBD):1945年一月底由改编而来,原来的元首护卫装甲掷弹兵团改编为第100装甲掷弹兵团,共三个营,第一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包括三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一个自走防空连。第二营为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第三营为脚踏车化装甲掷弹兵营。1945年四月初该团改编为FBD 1元首装甲掷弹兵团,其详细的情况不明。
元首掷弹兵师(简称FGD):1945年初由元首掷弹兵旅改编而来,原来的元首掷弹兵团改编为第99装甲掷弹兵团,共三个营,第一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包括三个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连,一个装甲化重装备连,其编装与44年型独立装甲旅之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类似,第二营为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第三营为脚踏车化装甲掷弹兵营。1945年四月初该团改编为FGD 3元首装甲掷弹兵团,只剩下两个营,第一营(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改编为FGD 2元首战车团第二营。由Sommer脚踏车化掷弹兵团改编为FGD 4元首脚踏车化装甲掷弹兵团。
这两个师也是GD的嫡系部队,到底要算是装甲师还是装甲掷弹兵师还有一些争议,因为其基本架构是装甲师(有战车团,装甲掷弹兵团,装甲炮兵团等等),不过若是按照GD装甲掷弹兵师的惯例(有装甲师之实而冠装甲掷弹兵师之名),这两个师应该列入装甲掷弹兵师比较妥当。GD嫡系部队中的另两个师级部队为BR装甲掷弹兵师和Kurmark装甲掷弹兵师,这两个师也都有战车团。
Müncheberg装甲师:东部战线最后成立的装甲师,1945年三月由同名的装甲旅改编而成,其前身为第103装甲旅旅部(44年制独立装甲旅的余孽)。Müncheberg 1和Müncheberg 2装甲掷弹兵团是由第九军的补充部队所组成,共有五个营,半摩托化,详细情况不明。
Clausewitz装甲师:德军最后成立的装甲师,依照45年制装甲师标准编装编成。1945年四月由Holstein装甲师师部改编,包括第106 Clausewitz混编战车团,是由第106装甲旅旅部所改编(又是44年装甲旅的余孽),第一营为原第2106战车营残部及Putlos教导战车营所改编,第二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是由FHH补充及训练团所组成的FHH 1战车团第二营改编而来(1945年三月FHH 1装甲师重建后,这个营可能根本都还没归建,就已经被编入Clausewitz装甲师了)。第42装甲掷弹兵团,由第233预备装甲师改编而来,两个徒步装甲掷弹兵营,另一个团是FHH装甲掷弹兵补充及训练团改编,两个徒步装甲掷弹兵营。
Holstein装甲师:1945年二月中成立,大部分的部队是由第233预备装甲师所改编,包括第139,142装甲掷弹兵团(由第83,三预备装甲掷弹兵团所改编),各两个营,其中第142装甲掷弹兵团第一营为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其余三个营为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四月初大部分的部队都被第18装甲掷弹兵师所吸收,师部则改编为Clausewitz装甲师师部。
Jüterbog装甲师:1945年二月中成立,由Jüterbog训练基地的官兵所组成,包括Jüterbog装甲掷弹兵团,两个营外加一个工兵连,一个防炮连,详细情况不明。二月底三月初被第16装甲师所吸收。
Schlesien装甲师:1945年一月底成立,由第178预备装甲师所改编,包括Schlesien装甲掷弹兵团(半摩托化),由第128装甲掷弹兵补充团改编而成,共三个营。1945年四月初被第18装甲掷弹兵师所吸收。
到了大战末期德军装甲师的战车已经不足到要用步兵装甲车来填补战车不足的窘境,装甲化装甲掷弹兵所扮演的角色也因此日趋重要。
装甲掷弹兵团武装SS装甲掷弹兵团
武装SS前后总共成立七个装甲师,依其成军渊源可分为两群,一群是在1943年以前就成军的四个SS摩托化师,分别是LSSAH,Das Reich,Totenkopf和Wiking;另一群是在1943年以后才成军的三个SS装甲掷弹兵师,分别是Hohenstaufen,Karl der Grosse(后来的第10SS装甲师&Frundsberg&)以及Hitlerjugend。
第一群的四个师都是由SS摩托化师改编为SS装甲掷弹兵师,再改编为SS装甲师。SS摩托化师与陆军摩托化步兵师类似,都是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六个摩托化步兵营,不过自1942年开始就成立战车营,之后成立战车团,大约在1942年底纷纷改编为SS装甲掷弹兵师,除了维持两个摩托化掷弹兵团六个摩托化掷弹兵营之外(其中一个营开始换装步兵装甲车),还有一个战车团正在编成当中,所以在库斯科会战时,LSSAH,Das Reich和Totenkopf都是以SS装甲掷弹兵师的名号参战,其战力相当于当时陆军的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到1943年底才纷纷改编为SS装甲师。不过改编为SS装甲师之后仍旧维持两个装甲掷弹兵团六个装甲掷弹兵营(其中一个营是配备装步兵装甲车),不像其它陆军摩托化步兵师或装甲掷弹兵师改编为装甲师之后其两个摩托化步兵团都从六个营减为四个营,因此SS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战力是比陆军装甲师还强大。
第二群的三个师在成立时就是以SS装甲掷弹兵师为班底,都是两个摩托化掷弹兵团六个摩托化掷弹兵营(其中一个营配备步兵装甲车),之后再成立战车团,改编为SS装甲师,同样也保有原来摩托化掷弹兵团的规模。所以基本上西部战线SS装甲师的战力在1944年六月在团级战力上约包括一个战车团(一个四号战车营和一个豹式战车营,第10SS装甲师除外),两个装甲掷弹兵团(各三个营,不过基本上只有一个营是配备步兵装甲车,其余则搭乘卡车或运兵车),一个装甲炮兵团(四个营,一个自走化装甲炮兵营,两个摩托化轻炮兵营和一个摩托化重炮兵营)。不过各装甲掷弹兵团团部的直属连队则比陆军还多,陆军装甲掷弹兵团团部的直属连队为一个步兵炮连和一个工兵连,所以每个团总共有十个连;在SS装甲掷弹兵团团部的直属连队除步兵炮连和工兵连之外还包括防炮连,战防连甚至是机车侦搜连,有些团可以达到16个连,相当于四个营的兵力。
SS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团配备步兵装甲车之情况如下:
第一SS装甲师LSSAH:第一SS装掷团LSSAH,在诺曼底战役时第一营曾部份配备步兵装甲车;第二SS装掷团LSSAH,第三营1942年十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二SS装甲师Das Reich:第三SS装掷团Deutschland,仅第一连自1942年十月换装步兵装甲车;第四SS装掷团Der Fuehrer,第三营1942年10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三SS装甲师Totenkopf:第六SS装掷团Theodor Eicke,第三营自1943年五六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五SS装甲师Wiking:第九SS装掷团Germania,第三营自1943年底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九SS装甲师Hohenstaufen:第20SS装掷团,第三营自1943年十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10SS装甲师&Frundsberg&:第21SS装掷团,第一营自1943年十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第12SS装甲师Hitlerjugend:第25SS装掷团,在诺曼底战役时第一营曾部份配备步兵装甲车;第26SS装掷团,第三营自1943年10月换装步兵装甲车
长久以来一直有一种迷思,认为SS装甲师的战力比一般陆军装甲师来得强大,当然如果论官兵数和武器装备数量而言似乎理应如此,但是SS装甲师较为强大的理由到底在那里?似乎很少有作者讨论。若以1944年六月之前西线的SS装甲师与一般陆军装甲师来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在战车方面两者质量相差并不大(第十SS装甲师除外),都是一个战车团下辖一个四号战车营及一个豹式战车营,在装甲掷弹兵方面SS装甲师似乎略胜一筹,总共有六个营又有比陆军装甲师更多的团部直属连队(包括两个防炮连),然而大部份的SS装甲师仍旧只有一个配备步兵装甲车的装甲化装甲掷弹兵营,因此可以随战车机动作战的掷弹兵并没有随著营数的增加而增加,在炮兵方面SS装甲师也是略胜一筹,比陆军装甲师多一个摩托化轻炮兵营,然而同样可以随战车机动的装甲炮兵并没有随著营数的增加而增加,在战防武力方面SS装甲师是以突击炮营取代战防营,而其原战防营中的战防炮则是分散到各装甲掷弹兵营的重装备连当中,有些团是有一个战防连而各重装备连各有一个战防排,最多可有24门战防炮,最少是12门战防炮。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战防炮都需车辆牵引,并不具自走能力,在防御作战中自然是可以构筑战防阵地,不过在攻势作战中若是遇到敌军战车逆袭,要等战防炮架好可能敌军战车已经压过来了。因此不论在战防炮或是突击炮的数量都较一般陆军装甲师的战防炮及驱逐战车为多,此外两个SS装甲师还有一个火箭炮营,其余则差异不大。
如果以战斗群的编组来看,在SS装甲师内组成战斗群,以战车团及配备步兵装甲车的装甲掷弹兵营和一个装甲炮兵营所组成的全装甲化战斗群与一般陆军装甲师所组成的相似战斗群战力应在伯仲之间,另外五个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似乎就有点累赘了。不过换个角度来看,SS装甲师的确比陆军装甲师多两个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和装掷团直属连队做为预备队,不论是在攻势或守势作战。在守势作战中不论是SS装甲师或是陆军装甲师的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负责阵地防御,在SS装甲师中就多两个摩托化装甲掷弹兵营可以防守或是充做预备队,战防炮则分配到各营防区内,当敌军战车突破防线时则出动突击炮进行战防作战,以防止敌军战车深入后方防区,若敌军攻势失利则出动战车及步兵装甲车进行反击。
另外从后勤补给的角度来看,SS装甲师的补给营有六个载重量120顿级的摩拖化运输纵队,一个保修连和一个补给连,和陆军装甲师比起来其运补能力只多了120公吨,若以陆军装甲师官兵总数13700人与600顿运补能力来概算的话,武装SS装甲师官兵总数17200人(实际上常超过此数)来概算的话,最少需要750吨的运补能力,因此更多的官兵表示要花更多的卡车和运兵车来运输,然而对实际的机动作战(卡车和运兵车并不适合和战车一起作战)并没有实质的帮助,反而还增加后勤补给的负担(意味更多的油料和备份零件)。所以若是以整体战斗效率而言,SS装甲师似乎只和一般陆军装甲师不相上下。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张灵甫用十倍的兵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