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记录,德军到底有多厉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九大元帅排名,隆美尔仅能第三,第一太牛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无聊人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战绩卓绝、精彩的元帅们列了一个排行榜,来看看排行榜上都有谁:  TOP、9山本五十六【日本】    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日本海军中当时唯一反对加入轴心国的高级军官,反对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但在日本右翼势力庞大的压力和日军高层的压力下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妄图先发制人,在对美开战之初以舰载航空兵袭击了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并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    同时重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摆脱“巨舰大炮制胜”理论的束缚,企图在美太平洋舰队得到加强前以海上决战的传统战法将其歼灭,结果导致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遭惨败。日在视察部队途中,其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而毙命。  TOP、8麦克阿瑟【美国】    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    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二战后,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被日本人视为太上皇。  TOP、7尼米兹【美国】    美国海军名将,十大五星上将之一,二战时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  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  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其间日军顽强坚守硫磺岛,但美军最终经过浴血奋战后还是将其占领。    攻克硫黄岛之后,日,尼米兹命令向冲绳岛发起突击,守岛日军殊死抵抗,"神风"攻击队则向美军舰船发动自杀性进攻。6月22日,该岛陷落。美军伤亡近5万,日军伤亡近12万。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参加日本投降仪式。战争期间,尼米兹获得3枚优异服务勋章,10月5日被美国政府定为"尼米兹日"。  TOP、6艾森豪威尔【美国】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因工作成绩优异,受陆军参谋长G.C.马歇尔赏识。1941年9月晋准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组织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  1942年3月任作战处处长,支持"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主张集中兵力于英格兰,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沿最近路线攻入德国本土。1942年6月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为在法国登陆做准备。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总司令,指挥实施北非登陆战役。    1943年2月任地中海战区盟军总司令,组织实施突尼斯战役,结束北非战事。随后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意大利南部战役,迫使意大利投降并对德宣战。12月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  1944年6月组织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指挥盟军将德军逐出法国,直捣德国腹地。同年12月晋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精于计划,善于协同,指挥果断,处事有方,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要贡献。1945年7月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TOP、5蒙哥马利【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蒙哥马利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地区。日,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将军为第8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击碎了纳粹不可打败的神话,而且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随后第8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晋升为陆军上将。  1944年1月,调任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1944年9月,指挥制定计划并指挥市场花园行动作战,但遭到了德军异常顽强的阻击,以致在1945年1月前未能打通安特卫普港,市场花园行动因而对战局毫无帮助。    1945年,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菜茵河进入德国本土。在此之前巴顿将军率先渡过莱茵河。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TOP、4古德里安【德国】    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  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古德里安是陆军战术“闪击战”的创始人,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TOP、3隆美尔【德国】    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他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隆美尔上将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对他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  TOP、2曼施坦因【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名将,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参加德波战争。10月调任西线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地区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为希特勒所采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翌年7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晋元帅。    8月率部转战列宁格勒。11月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未果。1943年2月对苏军发起反攻,再克哈尔科夫。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  TOP、1朱可夫【苏联】    二战最强的战略大师当然应首推朱可夫,朱可夫是有史以来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指挥的战役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面积最大、兵种最多、人数最多、战绩最多将领,朱可夫参加了苏联所有的战役,他指挥策划了诺门坎战役、苏芬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科尔松—舍甫琴科战役、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等经典著名重大战役堪称作战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战神”当之无愧。  四次被授予苏联英雄最高勋章,这在苏联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苏德前期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都是在接连遭受惨败、极其劣势被动、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由朱可夫临危不乱、冷静沉着、客观准确的战略判断、大胆出奇的反攻策划而使苏联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    朱可夫最善于指挥大规模、大兵团、多兵种联合协同作战,包括航空兵、炮兵、装甲兵、步兵等诸兵种协同,参战兵力达几百万人规模。朱可夫指挥的特点是谨慎、客观、务实同时又不墨守陈规、不拘一格,把战场实际情况、军事理论、大胆的奇思妙想机动灵活战术巧妙的溶为一体、出奇制胜。他充分发挥苏联大炮兵的优势,并相对配合钢铁洪流组织大规模围袭、突击战役,把苏联的大纵深、大集群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发挥到极致,充分体现他卓越的协调组织才能。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德国军队。
理由及相关分析(二战参战军队战斗力个人排名)
先列以下排名依据,战斗力包括各个方面,装备、人员素质、战略指挥、相关信息指导思想等等,除此之外在不同或相同条件下,交锋的战绩也是主要因素。此排名是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而得的个人观点。
1、德军。无论从装备、人员素质、指挥水平、军事思想、战绩各个方面,德军都是翘楚。即使德国与列强相比处于弱势的海军也把英美搞得够呛。至于空军陆军更是打遍欧洲无敌手。在对称条件下,德军几乎在所有的战斗中保持不败(在非对称条件下,后期面对东西线两面夹攻,能打成那样也颇为不易。在北非战场更是名扬天下,虽败犹荣——在北非,德军从来没有真正占有过优势),只输了斯大林格勒一仗。其闪电战的战术思想更是大大领先于其他各国,其前线部队间的低空配合堪称完美,即使后来的美军苏军也没有达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2、美军。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其军队排名第二完全是因为其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力。其三军的标准化程度、保障力度在参战各国中是最好的。这点大大弥补了美军人员素质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使美军成为战后实力最强大的军队。
3、苏军。把苏军排在美军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苏军在海军上存在明...
德国军队。
理由及相关分析(二战参战军队战斗力个人排名)
先列以下排名依据,战斗力包括各个方面,装备、人员素质、战略指挥、相关信息指导思想等等,除此之外在不同或相同条件下,交锋的战绩也是主要因素。此排名是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而得的个人观点。
1、德军。无论从装备、人员素质、指挥水平、军事思想、战绩各个方面,德军都是翘楚。即使德国与列强相比处于弱势的海军也把英美搞得够呛。至于空军陆军更是打遍欧洲无敌手。在对称条件下,德军几乎在所有的战斗中保持不败(在非对称条件下,后期面对东西线两面夹攻,能打成那样也颇为不易。在北非战场更是名扬天下,虽败犹荣——在北非,德军从来没有真正占有过优势),只输了斯大林格勒一仗。其闪电战的战术思想更是大大领先于其他各国,其前线部队间的低空配合堪称完美,即使后来的美军苏军也没有达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2、美军。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其军队排名第二完全是因为其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力。其三军的标准化程度、保障力度在参战各国中是最好的。这点大大弥补了美军人员素质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使美军成为战后实力最强大的军队。
3、苏军。把苏军排在美军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苏军在海军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其海军战术思想也不是很灵光。其他方面,苏军在士兵素质上也比美军要差,尤其在对欧洲平民的尊重和军队纪律上差些。
4、日军。日军陆海空三军实力较为均衡,但和美、苏有明显的差距,除了装备因素外,战术思想的陈旧时期致命伤(这也是当时亚洲军队的通病),使得日本军队在与欧美军队对抗时明显感觉落后。1939年诺门汗,最精锐跋扈的关东军 被 朱可夫的苏联坦克打得稀里哗啦,45年时,苏军铁流更是横扫东北;在太平洋诸岛争夺战中,冲着美军机枪列队拚刺刀也只有日本人干得出来。即使表现较好的海军,也是抱着大舰巨炮的陈腐信念,虽然有山本五十六这样的重视海军航空兵的将领,但总的来说日海军在对于航母、潜艇的使用上乏善可陈。
日军之所以排名如此,是因为其武士道精神激发出的战斗力,以及还算合格的三军装备水平。
5、英军。英军在欧洲的战绩只能用凑合来形容。其装备水平虽然好于日军、苏军,但略次于美、德军,其海军战机虽然较突出,但鉴于其对德、意有优势,这种战绩含金量要比日本与美国海军硬碰硬要低些。而且其海军在太平洋与日军交锋处于下风。综合其装备水平和气战斗意志及战绩,只有空军的不列颠之战拿得出手。排名第5已经不错了。
6、中共。中共排第6完全是拜牌第7的国军所赐。主要是由于中共在装备如此差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有人统计研究得出结论,中共战斗力几乎等于国军的3倍。假设八路军的装备达到中央军二线部队的水平,中共完全可以取得比现在更大的战果。假设八路军的装备达到日军的水平,他完全可以在正面战场把日本敢出中国。假设八路军装备达到德军水平……但不能假设,中共军队受装备水平和环境所累,只能排在这个档次。
7、中国国民党军。应当说,日军、中共、国军三支军队在轻兵器和战术层面上述入同一水平。主要区别就是在重武器上,日军在炮火、空军支援上有极大优势。对于国军和中共来说,国军在装备标准化、补给供应、维修以及获得国际支援上要强很多。而国军对日军的作战、以及与中共的摩擦上都是胜少负多。而且国军时期和团队凝聚力也不济二者,所以,排在二者之后。
8、英联邦军(包括殖民地部队、澳新加拿大等地区的志愿兵)。把他们排在国军后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缅甸的拙劣表现,他们装备补给程度都比中国远征军要好,可战绩比远征军差得很多。他们在士气、凝聚战斗意志与远征军相去甚远。在同等条件下,面对同样的对手,战斗力的别就显而易见了。
9、其他自由盟国军队(包括自由法国、自由挪威、自由波兰等众多欧洲沦陷国的志愿兵)。这些部队严格地说算在英军序列。他们由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完全属于依附性质的军队。这很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无法与以上这些还存在的独立国家或地区军队那样有很大的战略空间,他们甚至没有充足的兵员,因为大多数国民和国家一起沦陷了。毕竟中国军队还有4万万人作后盾。所以把他们排在英联邦军队后。
10、二战中战斗力最差的军队——意大利。实在不想鄙视意大利人的战斗力,但确实很丢人。意大利人看来很不习惯在自己国土以外的地方作战。战前,打一个埃塞俄比亚都需要动员数十万人,还用上了飞机和毒气弹。40年,法军在北线被德军蹂躏,而在南线面对趁火打劫的意大利,却威风八面,一点便宜没让意大利占,而且还揩了不少油水。41年,意大利侵略巴尔干他认为最弱小的希腊,结果吃了大亏,最后请德国来帮忙。当时在意法边境,法国人立了块牌子“停步,希腊人,这里是法国”,来嘲笑意大利拙劣的战绩。在东非,几十万飞机大炮坦克全齐的意军,面对韦维尔指挥的几万骑骆驼的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军的混合部队,居然忙得不可开交,不但不胜还拱手让出东非。而那个英国人韦维尔,后来指挥着北非十余万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大多是意大利留下的)的英第8集团军,与隆美尔的两个师作战,被打得找不到北。相比之下,意大利不是最差,谁是最差呢。
其他答案(共10个回答)
厉害要不是在数量上不占优势我们早完了啊
日本的武士精神好~
二战初期当然是德国和日本了,武器装备都是世界一流的,后来苏联和美国的崛起取代了他们,总体来讲,按武武器装备来讲,德国和美国应该是第一和第二,但就军队作站能力来讲,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应该是NO.1,当然了老毛的土八路,的战斗意志是NO.1,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否强大,要看多方面,不知道你看过电视剧亮剑吗,中共领导的军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与当时装备精良的日军周旋,而且打出了许多漂亮的歼灭战,在二战中是不多见的,这样的军队你能说它弱吗,我认为当时最强的军队应该是他们而不是德国的坦克大军,苏联的红军,美国的舰队,日本的关东军.
日本的军国主义化
在太平洋地区,战争的硝烟从1930年代早期就开始弥漫。日本扩大了其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中国扩张。日本鼎承其大陆政策,图谋征服中国。19...
本画册介绍了二战血和泪推动的战争进程, 回放二战中的重大战事,如德国闪击波兰、不列颠之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抗日战争、攻克柏林、投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因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有利益冲突,德国偏袒奥匈帝国与俄国结仇。
德国与意大利的结盟,使得法国站在对立面上。至此德奥意同盟已现雏形。而压死...
德国二战时候战争潜力很强,工业产值1941年6月已达苏联的水平可以说并列世界第二。德国陆军二战世界最强这是大家公认的,苏联胜过它是用5.3万辆装甲车辆的残骸填出...
德国!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个国家得军服能超过他!!!国防军最帅,党为军最酷,作战力最强。
日本鬼子最难看,简直不是人穿的(对不起,他们就不是人,我忘了)
答: 一节等于1小时1海里
答: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否认有终极的真理、终级的完美、终极的美好社会。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从共产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现实地存在于共产主义...
答: 又来放西方民主P了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二战德国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居然敢凭一己之力发动战争!
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这个2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我们今天来看看二战德国的军事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凭一己之力发动战争,向整个欧洲发起挑战。闪击波兰,吃掉法国,进攻苏联。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理论先进,名将云集。德国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在战争中,研制出了一大批黑科技武器,比如他们的部队普遍装备的MP40冲锋枪、毛瑟98K步枪、虎式豹式坦克无疑都是当时兵器工业产品的典范,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同时,战法理论先进,他们把大纵深作战理论、闪电战、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理论首先用于实践的军队,并取得得了辉煌的战果,几乎在数月之间便席卷欧洲大陆,并把号称陆军强国的法国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于此同时,他们还磨炼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军,比如:被称为"闪电利剑"——曼施坦因,"沙漠之狐"——隆美尔,"装甲怪杰"——古德里安。这3人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三大名将,可以说是二战中最出色的统帅。当前位置:
>>>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
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地位是
A.德国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作的试探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扩大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主要考查你对&&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
闪电战: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德军将领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德国入侵波兰: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迅猛推进,很快占领波兰西部。在此期间,苏军也进入波兰,占领东部地区。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东部防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占领波兰东部。通过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加入苏联。同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被迫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二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年经济危机促使法西斯政权上台,形成二战的欧亚策源地;3.客观原因: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德国闪击波兰:德国闪击波兰:日凌晨,德国实施白色方案,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3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结合起来时,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虽然英国和法国之前已经保证会确保波兰的安全,但是波兰的抗战并没有得到英法两国任何有效的军事支持。波兰的军队很快被装备精良的德军击溃。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开始,几乎在同一天,苏联红军进入波兰东部。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在复国20年后,又一次消失了。
发现相似题
与“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只得对德宣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108238772462822273539038604  是整体实力的不足,还是战略上的失误?  人口?兵员?石油?生产力?外交?战略战术?元首?将领?制度?天气?  德意志 真的无法击败 苏维埃?  德意志 +和 真的无法击败 美利坚 +苏维埃+中华 +不列颠 +法兰西?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法国投降以后就应该收手
  自不量力,越玩越大,停不下来了。
  欲速则不达
  被胜利冲婚了头!!!!
  元首的目标是苏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向东方索要生存空间,如果德军是打完法国就收手的德军,那它连进入莱茵非军事区都不够资格。  元首想要背靠西方,侵略苏联,这才是他的目的,可惜的是,闪击波兰以后,英法的宣战让缺乏安全感的元首感觉如芒在背。进攻法国和巴尔干让德国闪击苏联的力量在事实上削弱了。元首也陷入德国的宿命魔咒,不想两线作战却总是两线做战。  对于德国的强盛来说,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  1,慕尼黑以后就应该收手,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的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已经有了,至多闪击波兰后收手,但风险已经很大了,英法主张派一上台,奇怪的战争完全可以升级为政治的战争,不过鉴于英法的实力,大家坐下来谈还是完全没问题的。进攻法国之后再收手是不可能的,只是坐等被美国和苏联夹击。真正想收手是不进攻波兰或者不进攻法国。  鉴于元首的天命,前一条其实可以作废。也就是说,元首要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没有收手一说。那么元首有两种选择。  2.巩固东部防线,全力征服英国和其广大的殖民地。很多人觉得征服法国后,必须要快速征服苏联,因为苏联会主动进攻,德国拖不起。但是,这正是元首失败的原因。苏联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勉强在主场打败德国,如果战场换到波兰,没有了恶劣天气、补给困难的羁绊,苏联人突破德军防线的可能性为零。德军去占领非洲和中东,经济上绞杀英国,也让自己获得石油。可惜,古德里安说过,元首的视野还是狭隘了,他只注意欧洲。或许元首是心急,他怕他看不见那一天。可是真的急的话,元首应该走第三条路。  3.闪击波兰以后,直接闪击苏联,直取莫斯科。二战不是拿破仑时代了,占据了东欧平原最大的交通枢纽,什么焦土政策都没有意义了。至于西线,真的不需要担心,法国人不再愿意打仗了,他们的战斗意志为零。  可惜。保存实力,利用资共相争,左右逢源;守东击西;守西击东。三条路,元首都没有走,再次踏上两线作战的老路。
  1.主要是整体实力不足。当然很多人有种印象,就是德军在二战开始是砍瓜切菜,怎么可能实力不足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历史课教的不详细,当然,欧洲历史的确没必要学那么多,但应该提供选修资料。  a.1918一战败,1939二战始,中间还有经济奔溃、军事管制、国土分割,所以二十年不足以很好积蓄实力;  b.海军是硬伤;  c.美国领导人战略立场坚定,德美一战不可避免。  2.战略上有失误,袭英袭苏值得商榷。当然有部分人认为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就很难停下来。
  纳粹德国的三杰如果能完全重用,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这两只铁拳遵照曼施坦因的战略意图,征服欧洲,非洲和中东,不是梦想。而元首只要端坐神坛,天下可得。
  @邻居养的鸡仔死了
11:08:40  元首的目标是苏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向东方索要生存空间,如果德军是打完法国就收手的德军,那它连进入莱茵非军事区都不够资格。  元首想要背靠西方,侵略苏联,这才是他的目的,可惜的是,闪击波兰以后,英法的宣战让缺乏安全感的元首感觉如芒在背。进攻法国和巴尔干让德国闪击苏联的力量在事实上削弱了。元首也陷入德国的宿命魔咒,不想两线作战却总是两线做战。  对于德国的强盛来说,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  1......  -----------------------------  这三点都不可能的。  第一点,从上帝视角来看是最好的选择,德国占领了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最核心的领土,基本上收回了原神罗的地盘。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说,开战前的德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夜,1939年不开战,1940年开始,到期的贷款,会让德国的经济,一夜之间崩溃。  第二点,完全不可能的选择。德国根本无力在大西洋上挑战英国,地中海的制海权也保证不了。贸然进攻非洲,会被英国拖死。而中东是美苏英三国的地盘,德国去动这三国的奶酪,主动找死?  第三点,战略上没问题,问题出在粮食上。没有法国的产粮区,德国根本无力支持对苏联的长期战争。一战中,德国的局势比二战要好的多,打到最后,也是败在粮食上。
  作为后发国家,想要挑战已有的霸主,只能等到霸主自己内部出问题。靠战争手段,基本没可能。
  @邻居养的鸡仔死了
11:08:40  元首的目标是苏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向东方索要生存空间,如果德军是打完法国就收手的德军,那它连进入莱茵非军事区都不够资格。  元首想要背靠西方,侵略苏联,这才是他的目的,可惜的是,闪击波兰以后,英法的宣战让缺乏安全感的元首感觉如芒在背。进攻法国和巴尔干让德国闪击苏联的力量在事实上削弱了。元首也陷入德国的宿命魔咒,不想两线作战却总是两线做战。  对于德国的强盛来说,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  1......  -----------------------------  无论如何入侵苏联都是错误。不过楼主几天选项是不错,最佳选择应该是第一点慕尼黑阴谋后收手,然后慢慢通过其它(战争不是首选)谋取霸权,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看看秦国统一天下可是奋六世之余烈,元首应该是等不及了,他怕他后人能力不足,又或者被之前胜利冲昏头脑。说说最大战略失误就是入侵苏联,元首其实连入侵苏联之前各种准备工作都没做好,苏联的地形,气候等等的情报工作没做到位,退路也没想好,想一口就吃成,犯了大忌,《孙子兵法》说战之前先要想着不可胜,首先要想着万一打不赢苏联怎么办,还有对对手各种计算都没做好,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希特勒说斯拉夫人只配做奴隶),但是战术上绝不能轻视苏联,后来一开战就发现战线越拉越长,苏联路不好,补给跟不上,苏联地形越往南越宽,这样造成分兵,导致推进速度慢,最后天气原因,大家都懂得,这些,你希特勒战前怎么不算计好。。。。。。,失败是必然的,  由此想到我中华崛起,心急不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想想德意志,小日本毕竟蛮夷就是蛮夷,没有历史底蕴!
  @邻居养的鸡仔死了
11:08:40  元首的目标是苏联,之前做的一切都是为向东方索要生存空间,如果德军是打完法国就收手的德军,那它连进入莱茵非军事区都不够资格。  元首想要背靠西方,侵略苏联,这才是他的目的,可惜的是,闪击波兰以后,英法的宣战让缺乏安全感的元首感觉如芒在背。进攻法国和巴尔干让德国闪击苏联的力量在事实上削弱了。元首也陷入德国的宿命魔咒,不想两线作战却总是两线做战。  对于德国的强盛来说,我认为有三条路可走。  1......  -----------------------------  不可能的事,你以为高卢鸡会放任汉斯打败大毛,成为欧洲地盘上最强壮的人??  汉斯吃掉大波波,高卢和阴蒂就算是联手也对付不了了,还会允许元首打下大毛变的更强??????
  战线拉太长了。
  对美苏这样的重量级对手而言,德国资源不行,国土面积小,军工技术和工业基础虽说一流却也难以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最终下场显而易见。当然了,不两线作战拿下英法这类二等强国不成问题。
  二战德国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比较在意的有三。主要在外交和策略。  第一点,外交上无法拉拢英国的情况下,不该发动不列颠空战。元首原意是摧毁英国民众抗战意志,从而达到停火联合的目的。但这场空战除了让英国人更坚定了抗战决心,加深对德国的憎恨外,实际并没什么卵用,完完全全将英国推向了同盟国怀抱。在旷日持久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国漫无目的的消耗着自己的人力物力时间,换来的是英国的疯狂报复,给德国民生和工业造成了巨大打击。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德国失败。  本人以为,在英军顿柯尔克大撤退后,英国已无力将势力延伸至欧洲大陆,对德国陆权霸主地位威胁有限,英国人无心也无力充当攻击德的急先锋。此时德国应该安抚英国,稳定英国情绪,而不是进行过激的打击打压。招来不必要的损耗和报复。  第二点,在英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不应该发动巴巴罗萨。此时的苏联正进行大清洗,内耗严重,根本不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元首本意乘虚而入,以闪电战速战速决攻克莫斯科,在苏联有能力威胁德国前击垮苏联。本人认为德国最大败笔在此。苏联国土纵深不可与法国波兰相提并论,要想达到巴巴罗萨的战略目标乃是巨大工程,必须在德国全方位稳定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然而元首操之过急,错误估计战争发展,令德国陷入东线战场巨大泥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的失败。  第一点与第二点共同作用下,使德国埋下东西两线作战的伏笔。  第三点,隆美尔其人。沙漠之狐享誉盛名,不过也是一个争议人物,个人认为隆美尔战略思维确实不足,在北非战场可以体现。丢北非的锅甩不掉,然而元首依然指派他防守诺曼底,感觉实在不妥。最后此人还参与刺杀元首,个人觉得隆美尔战后名声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参与了刺杀希特勒,符合胜利者的宣传条件。  北非战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战场,它决定了地中海的控制权,是稳固德意轴心的关键,可钳制地中海英国补给线,也可是防止同盟国威胁德国南面本土的桥头堡。意大利是菜,但这是事实,作为德国将领应该更慎重思考战略。  元首的指示很明确,站稳北非,牵制敌人。然而隆美尔一意孤行,立功心切,用有限的补给在北非沙漠展开十分冒险的激进攻势,最终被英军拖垮,有点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感觉。自此北非崩盘,盟军攻击意大利,面条投降,德国陷入本土多线作战,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综上三点可以说是军事上德国失败的原因,至于综合国力,本人坚信英国顿柯尔克大撤退,德国确实实力雄厚,有能力挑战英,美,苏,但是方法要得当,多面作战德国必输。
  德国二战应该全力攻占非洲。将非洲黑猩猩全部清除。然后德意志人们移民非洲,拼命生命纯种雅利安人,让非洲成为第二个德国!!  然后以非洲的资源全力强大,再发动三战,这样才会成功!
  @邻居养的鸡仔死了 因为美国出手了  
  不大赞同楼主的一些观点  1 统一德意志后的纳粹德国还不足以成为欧洲陆权霸主,法国仍稳居欧洲陆权霸主地位。法国拥有一战战胜国红利,拥有英国海上盟友,拥有海外大片殖民地。新生第三帝国与之相比完全等同于襁褓中的婴儿。德国承受着一战不平等条约,海外殖民地尽失,负债累累,国民经济惨淡。没有盟友,三面临强敌。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不平等条约下的国家经济,纳粹德国都是一盘死棋,唯有殊死一搏,赌国运打破死局。这是德国在帝国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的无奈,也是为什么元首无论冒多大风险都要拼死一搏原因。如果楼主幻想的和平发展能有出路,魏玛政权就不存倒台,历史上也就不会有个元首啦。  2 我不认同楼主关于苏联会主动攻击德国的说法,没有根据。苏德瓜分波兰后签有互不侵犯条约,同时苏联内部民族矛盾重重,政治上斯大林大搞大清洗,大批迫害苏联将领,苏联主动进攻德国不具备任何先提条件。德国完全可以不理会苏联,专心对付英法。  3 关于闪击波兰后,德苏直接开战。可以说德国必败。当时苏联军工远超德国,单看战车,德国使用的还是一号二号战车,苏联已经装备KV1型,根本无法比。德国军工发展赶超西方列强是二战中后期,与苏联全面开战后被苏联逼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当时要以半个波兰为条件,获得苏联支持自己吞并波兰的原因。之后德苏马上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必须也只能避免与苏联交战,可以说,元首此时处理得还是很有头绪。
  应该把英国打下来,后面就好说了  
  骑虎难下啊  元首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动战争  但什么时候停止  就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事了
  还因为有两个猪一样的队友  
  1. 领导人的问题。 希特勒有雄才,但是缺少大略。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让德国崛起,而是有明显的走一步看一步。从军队开入莱茵区,废除凡尔赛条约,到鲸吞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到发动与苏联瓜分波兰的战争,甚至入侵北欧和法国,都是仓促行事,缺少长期的战略准备和外交支持。个性上过于刚性,缺少伟大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弹性既进退自如,他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希特勒有点像威廉二世,如果他具有俾斯麦那样沉稳和大战略,那样进退自如,德国历史就不是这样了。  2. 德国国情问题。德国是个后起的强国,两面有超级大国包围,无法成为超级大国,就是缺少像石油和钢铁,橡胶和各种有色金属等战略物资。超级大国英国拥有广袤的海外殖民地可以提供这些战略物资,而美国和苏联由于国土优势自身就具有。这些战略资源基本掌握在德国敌人的手中,你花钱都无法买到。你必须武力夺取,否则只有作为别人的小跟班。夺取战略资源至始至终是希特勒德国必须解决的即使燃眉之急有事心腹大患。当斯大林攻占芬兰威胁德国的钢铁原料基地瑞典挪威,苏联大军又攻占并包围罗马尼亚,直接威胁德国仅有的少得可怜的石油基地时,希特勒的脖子被斯大林死死卡住, 德国崛起梦就成了梦中花水中月了。按照希特勒从来不妥协的个性,进攻苏联这种鱼死网破就成了必然。  3. 希特勒战略上的误判。希特勒为了避免德国过去的失败线路即两线作战的教训,先下手为强,短时间打败法国,并且在敦刻而克放英军一马,幻想与英国媾和,搞定西方,放手进攻东方(英国搞定了,美国就不会介入)。希特勒认为德国挟大胜法国之威,和一战的惨痛教训,英国会与德国媾和,并保住英国超级大国地位,否则英国会死亡上千万人而且超级大国地位不保,最终只能替死对头苏联火中取栗。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英国死硬到底,宁愿为敌人苏联火中取栗也不愿意与德国妥协。结果希特勒失败就注定了,两线作战,还引来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介入。
  德军不仅有强大的军队更重要的是将领都有非常精湛的指挥!当然元首的遥控指挥大幅降低了德军的战斗力,没有希特勒德军还不上天了!当然也只有希特勒治国,胆识和战略眼光才能成就强大的德国!
  直接灭了英法联军,不给机会渡过英吉利海峡。回头再进攻苏联,进攻握紧拳头苏联时兵锋直指莫斯科,或者上下两路详攻,中路主力直指莫斯科。德国胜利机会要增加两三成以上。  
  树敌太多,元首不该得罪英法美相反应该联合这三国全力进攻苏联,进攻过程中要注意用灵活的政治手段分化瓦解敌人,这是可以的,因为苏联对内镇压的太厉害,周围国家没几个邻居喜欢苏联,拿下苏联后,占据资源之地,消化吸收后,立于不败之地,之后视情况收拾英法美  
  @证道化天
17:20:00  德国二战应该全力攻占非洲。将非洲黑猩猩全部清除。然后德意志人们移民非洲,拼命生命纯种雅利安人,让非洲成为第二个德国!!   然后以非洲的资源全力强大,再发动三战,这样才会成功!  —————————————————  牛  
  因为不得民心,德国侵占一个地方就压迫那个地方的人民,人家不反抗你才怪。就不能好好治理侵占区吗?
  物极必反,不知道吗。别说一个德国了,就是中国加美国也不可能军事征服全世界。  
  其实纳粹已经是牛得一逼了,想想希特勒上台才几年,德国就有那样的实力横扫欧洲,还差点把苏联给推了,可惜还是太急了,要是能稳扎稳打该有多好!在东欧太冒进了,德军精锐丧失殆尽  
  还是实力不够,苏联,美国,英国。。。这三个加起来围殴德国,元首还能挺几年已经不错了。  英国是二战前的世界第一强国,有无数殖民地收资源。。。美国是第一工业强国,可以爆装备,苏联工业资源都惨了点,但是可以暴兵。。。比较起来德国基本就算裸奔。。。
  德国主要是缺油,要是有足够的石油,德国的后勤保障部队就不会是中世纪了,完全是骡马化的存在。有了足够的油,德国的航空队和装甲部队规模会扩大一倍,后勤也能机械化了,就是由于没油,只能供应作战需求,后勤惨不忍睹啊,反过来影响作战,恶性循环!没有油,导致苏联没能快速推倒,1942年美国开始战略轰炸,德国更是雪上加霜啊!飞行员的训练也受缺油的影响,然后就是形势急转直下,到43年制空权丢失,再往后就是等死了。
  正义必胜 人民必胜
  借用吴建民四个字:好战必亡!再添上一句:无论是谁!
  作者:老雪山飞熊 时间: 22:52:16  还是实力不够,苏联,美国,英国。。。这三个加起来围殴德国,元首还能挺几年已经不错了。  英国是二战前的世界第一强国,有无数殖民地收资源。。。美国是第一工业强国,可以爆装备,苏联工业资源都惨了点,但是可以暴兵。。。比较起来德国基本就算裸奔。。。  ----------------------------------------------  与老雪山飞熊探讨一下。你的观点我都赞同。我想探讨的是,元首为什么要与三个超级大国同时为敌,并让他们围殴?外交和政治太幼稚太失败使然。元首就不是一个政治家,简直就是当代愤青。我国要吸取教训,不要四面树敌,否则进退失据,距离失败不远了。
  作者:老雪山飞熊 时间: 22:52:16  还是实力不够,苏联,美国,英国。。。这三个加起来围殴德国,元首还能挺几年已经不错了。  英国是二战前的世界第一强国,有无数殖民地收资源。。。美国是第一工业强国,可以爆装备,苏联工业资源都惨了点,但是可以暴兵。。。比较起来德国基本就算裸奔。。。  ----------------------------------------------  @辽宁航母
16:46:01  与老雪山飞熊探讨一下。你的观点我都赞同。我想探讨的是,元首为什么要与三个超级大国同时为敌,并让他们围殴?外交和政治太幼稚太失败使然。元首就不是一个政治家,简直就是当代愤青。我国要吸取教训,不要四面树敌,否则进退失据,距离失败不远了。  -----------------------------  人类很公平的,很激进的人多半没多少谋略,有谋略的人多半气量小……太硬的东西易断,半软的东西效率低,总之永远也不可能一个人全部都占尽,这也就是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不应该 挑战苏联。  美国就很聪明。
  德军失败的根本本质原因就是因为石油,德国是不产石油的产煤。  德军的钢铁洪流要想在前线占优势是需要大量石油作为资本的。  而当时已知的石油产地 罗马尼亚 1000万吨 高加索1000万吨 美国2亿吨 墨西哥几千万吨。这些产油地只有罗马尼亚是控制在德军手里。  其实希特勒错估了进攻苏联所需的石油量,当时进攻欧洲各国所需的石油量不过几十万吨而已。所以希特勒因为凭借闪击战迅速击垮苏联不需要多少石油。  当时德国国内每年工业生产所需石油1000万吨,加上罗马尼亚石油产量刚好每年是1000万吨。加上德国国内煤化油500万吨,加上之前储备的石油,希特勒认为在德军石油耗尽之前拿下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就能断了苏联的命。所以在石油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战。  谁知道苏联地理环境极度恶劣,德军在进攻的路上所消耗的石油大大超出预期。加上一些指挥错误,导致斯大林格勒受挫。德军攻势吃紧。  这边美国盯着英国世界扛把子的位子已经老久了。。。它瞄准了时机,这时候英法德三国都无力影响世界了。所以美国需要一个借口让国民国会同意参战。刚好小日本送来一个好借口,珍珠港偷袭。导致美国参战。美国强大的石油产量 工业生产能力 人员 物资。。。。。。德军不失败是不可能的。
  @羽之猫
21:33:15  德军失败的根本本质原因就是因为石油,德国是不产石油的产煤。  德军的钢铁洪流要想在前线占优势是需要大量石油作为资本的。  而当时已知的石油产地 罗马尼亚 1000万吨 高加索1000万吨 美国2亿吨 墨西哥几千万吨。这些产油地只有罗马尼亚是控制在德军手里。  其实希特勒错估了进攻苏联所需的石油量,当时进攻欧洲各国所需的石油量不过几十万吨而已。所以希特勒因为凭借闪击战迅速击垮苏联不需要多少石油。  当时......  -----------------------------  确实如此,德军在对苏作战初期能取得硕大战果就是因为有足够的石油储备,闪电战能双重包围苏军部队,迫使苏军被俘人数创记录。  而这些石油储备用的差不多后,42年只能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目的还是为了巴库石油。  其实当年的德国科技力量很强大,就是苦于没有资源。
  终于轮到中国坐二望一了,研究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国力不够控制整个欧洲,腹背受敌。  
  @jie6-11-17 19:39:53  因为不得民心,德国侵占一个地方就压迫那个地方的人民,人家不反抗你才怪。就不能好好治理侵占区吗?  -----------------------------  希特勒不注重巩固,一味的打啊杀啊,像个地痞似的。当时入侵苏联的时候,一些被斯大林镇压的少数民族夹道欢迎,可是德军不领情,毫不留情地杀了。毛主席之所以成为伟人,在于对人民的态度上。要是动员苏联人民的力量,说不定可以胜!可惜,希特勒高高在上,瞧不起他所谓的劣等民族。
  实力与野心不成正比
  @老雪山飞熊
22:52:16  还是实力不够,苏联,美国,英国。。。这三个加起来围殴德国,元首还能挺几年已经不错了。  英国是二战前的世界第一强国,有无数殖民地收资源。。。美国是第一工业强国,可以爆装备,苏联工业资源都惨了点,但是可以暴兵。。。比较起来德国基本就算裸奔。。。  -----------------------------  工业:排序:美国,苏联,德国,英国,法国,后面的不提。,老三德国一家打其他几家。  人口:排序: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老四德国一家打其他几家。  资源排序:美国,英国,苏联,法国,德国,资源最少的德国一家打其他几家。
  法西斯主义本质就是贪吃蛇,最后搞得和全世界为敌。
  希特勒个傻逼有战略吗? 吹牛造谣冒险赌博,总会输的,输是必然。  但凡有一点有毛泽东那样的理论体系都不会发神经病同时挑战这么多国家,磨都要被磨死的。  
  元首视野有点窄,韬略不行,柔韧度也不行。  最大败笔在英国。  对英国应该先安抚,结盟或者尊重中立啥的。  先干欧洲各国消化消化,然后分红利给英国,再结盟英国干苏联。  干完苏联,东部半壁给英国去殖民,西部消化消化。  然后和中国结盟,过个十年八年,欧亚同时干英国。  英国和美国是勾着的,但英国对美国也是极为忌惮的。不把英国挤到墙角,英国下不了决心引美国登陆,那是前方打虎后门进狼。  欧洲是从元首手里得救了,却在美国手里沦陷了。  70多年,这几年终于看到解放的曙光了。
  德意志主体民族太少了,撑不起这样庞大的帝国,应稳扎稳打,逐步融合,日本同理。当时如止住贪欲,消化台湾
,岂能断送明治维新大好开局。当下中国,人口,经济,政权,军事,皆中兴之象,应大胆西进,借道巴铁逐鹿中东,非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假极左+为希特勒翻案=?不就是毛时代邓时代教育宣传所反对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吗?中国不是一贯站在反纳粹站在二战胜利者的立场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吗?德国人不去叫元首,一帮中国标新立异半桶水喷子倒是元首元首的把自己都给喷得激动了,喷得自己都当真以为自己和自己的元首都是对的了。  不忘初心教育宣传方面也该打击下这些标新立异借希特勒显示自己睿智的喷子才对,。  
  有个穷光蛋帝国主义的盟友——意大利  还有个自以为是不会协同作战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的盟友——日本
  德国不应该两线作战,应该抓住主要矛盾
  德国只是陆军强,空军和海军根本不是英国的对手。何况还有美国。
就是最强的陆军也被苏联克制了
  主要还是石油问题和策略上的问题。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