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芯片,中国还有哪些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于全世界

中国挑战全球芯片行业 准备投入千亿美元
科技讯 1月24日消息,据《经济学人》报道,中国想成为半导体的超级大国,并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实现这个目标。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建立本土的半导体行业,虽然中间也有波折。但中国的雄心从未像现在这样大,而且预算是如此之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早期的大力推动,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称,中国政府投入了接近10亿美元。但这次,按照2014年宣布的宏伟计划,中国政府将通过公募和私募基金筹集亿美元。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从技术上赶超世界领先企业,具备设计、生产和封装所有类型芯片的能力,不再依赖外国进口。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新的目标:在10年内满足中国行业芯片需求的70%。但这有很长的路要走。去年中国的制造商,包括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消费了价值1450亿美元的芯片。但中国国内芯片行业的产量只占1/10。某些高附加值半导体型号——电脑CPU和汽车芯片——基本上全依赖进口。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当局意识到他们必须找到尽可能多的外国专家。近几个月国有企业和各个政府部门一直在忙于收购、投资海外芯片公司或与之达成合作协议。1月17日西南省份贵州宣布与合资,投资约2.8亿美元成立新的服务器芯片制造商。贵州的投资基金将持有合资公司55%的股份。在此两天前,台湾芯片封装和测试芯片公司力成科技的股东,批准了紫光集团以6亿美元收购其25%股份的协议。官员称,发展本土半导体行业有着战略紧迫性,因为该国非常依赖外国科技。一些人士估计,中国的芯片贸易逆差约为原始数据暗示的一半,因为很大部分进口芯片进入了和笔记本电脑,然后又出口。即使如此,促进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政策符合中国政府从劳动密集型制造向高附加值、更环保行业转型的更广泛政策要求。大摩指出,成功半导体公司的利润率一般为40%以上,与之对比,电脑、电子产品和其他硬件通常不到20%。如果中国公司设计和生产更多的芯片,终有一天会控制部分基础技术标准,如在PC和服务器芯片上的地位,从而获得全球电子行业更大份额的利润。中国政府原先支持国内太阳能面板和LED灯生产商犯了错,给很多公司提供大量补贴,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大跌。这次政府似乎吸取了教训,集中扶持部分大企业。例如上海的就是中国最大的“芯片代工厂”。深圳的海思半导体(华为旗下)成为少数获支持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最感兴趣的是,紫光集团去年突然崛起,成为挑战英特尔的力量。紫光集团的老板赵伟国最开始在新疆养猪和羊,因为他的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下放到那里。后来他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从事过电子、房地产和资源行业并积累财富,现在他是紫光集团董事长和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为清华大学)。该公司从2013年开始崭露头角,投入26亿美元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2014年英特尔以15亿美元收购了紫光20%的股份,去年5月紫光投入23亿美元收购H3C公司51%股份,11月又增发股票筹集130亿美元建设内存芯片工厂。其他中国公司也在行动,芯片封装公司江苏长电科技2014年支付18亿美元控股新加坡星科金朋公司。2015年国有企业建广资产管理公司支付差不多的资金收购了荷兰恩智浦的手机基站芯片业务。另一个国有企业华润创业领导的财团出价25亿美元收购美国快捷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公司。但收购外国芯片技术的领导者无疑是紫光集团。赵伟国称:“很多人怀疑我是政府的‘白手套’,但我们实际是市场导向的公司。”但这似乎有些掩盖官方支持的背景,很难想象未来5年没有政府支持,紫光如何投入3000亿元(450亿美元)收购。中国接洽外国半导体公司——与收购外国消费品牌不同——不总是受到欢迎。去年紫光曾出价230亿美元收购美光科技,但因政治因素遇到阻碍。该公司转向韩国的海力士,但在11月再遭拒绝。12月紫光集团收购了矽品科技25%的股份,导致日月光(ASE)半导体也竞购。对中国能否实现目标,或是否将继续依靠外国芯片技术,台湾的经验值得借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台湾在发展世界级芯片工厂如台积电和芯片设计公司如联发科上非常成功。但台湾的成功部分因为抓住了发展契机:芯片行业转向设计和生产分离。但台湾在内存芯片上却没有成功。Sanford C. Bernstein的马克·李认为,尽管上世纪90年代末-21初,台湾投入了500亿美元,却在“内存上完败”。为追求市场份额这些公司进一步失去财富,从,全球内存芯片业务利润为80亿美元,但扣除三星和海力士的利润,其他公司亏损了近130亿美元。李认为,尽管投入巨大,但台湾公司在前沿技术上投入太少,并急于盈利。浙江大学的道格拉斯·富勒(Douglas Fuller)认为,近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日益成熟,中国难以取得突破。内存芯片老牌公司早确立优势,特别是经过最近的合并浪潮,芯片及其相关软件变得复杂得多,中国公司要掌握更为困难。日月光的首席运营官吴田玉称,台湾公司在进入芯片市场时正值行业大扩张,而现在发展放慢,中国公司难以成功。如果中国未来的芯片领导者要成功,必须完成三大任务。香港芯片设备公司ASM Pacific Technology主管Lee Wai Keong认为,中国公司首先要从“成本文化转向创新文化”。当被问及紫光集团等公司能否通过收购获得先进的研发技术时,他笑了起来,称“半导体没有捷径”。他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台湾、韩国和美国的出口控制及其他政策,阻止最新技术向中国公司转移。在技术发明上,中国芯片公司基本上落后全球领导者,麦肯锡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托马斯称,英特尔的研发投入约为中国芯片行业全部投入的4倍。除了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外,中国公司还需要吸引更多有经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并非不可能,因为硅谷有着很多华人血统的杰出人才。但如果紫光集团等公司要吸引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全球创新,例如在全世界设立多个研发中心。这带来第二个挑战:需要转变到全球心境,迄今中国公司一直在满足本地消费的需求增长,但他们必须准备进入全球市场。即使是中国公司,特别是服务外国市场的公司,不可能满足低于标准的国内生产芯片。最可怕的是,中国芯片公司投资者需要忍受长期亏损。麦肯锡公司的分析显示,全球半导体行业,从内存到处理器,从设计、生产和封装,都只有1、2家公司获得所有利润,其他公司都在亏损。如果中国想避免浪费1500亿美元的投资,三星可能值得借鉴。三星在研发上大量投资、吸引大量技术人才和忍受多年的低回报,才成为半导体的巨头。支持者认为中国公司可摆脱这种情况,因为政府是主要投资者,发展半导体成为国家优先战略,可以忍受低利润。然而,政府实施最新计划存在潜在的矛盾。因原先促进微芯片、太阳能面板和LED上成果很少,政府官员将通过国有投资基金筹集大部分首期投资,约为300亿美元。他们希望这些中间人可做更有市场头脑的投资,而不受官僚主义影响。然而,管理这些基金以便实现这个目标是无意义的行动,即使外部投资者希望在政府2030年目标实现前获利退出。不过大摩的分析师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领域可能有机会成为世界级企业,在产品如电视、手机和电脑领域,中国公司的市场和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监管机构可能会通过执行本土标准或本土内容要求偏袒本土公司,但风险是中国公司成为国内强国外弱。在内存芯片,无论是DRAM还是闪存,中国公司都有机会,只要说服一些大外国公司建立技术合作联盟,帮助他们绕开政府的技术转让限制。在这方面,中国公司的资金将发挥作用。去年9月紫光集团的分公司同意向西部数据投资38亿美元,此后西部数据花费190亿美元收购了闪迪(Sandisk)。中国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国性大企业的努力记录并非都好。在汽车制造上,中国要求外国公司只能与国内企业合资并分享技术,但只是让本土公司依赖外国合资伙伴。
在商用飞机上,中国商飞(COMAC)投入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开发的飞机依然未上市,即使上市也可能落后了。在芯片行业的各个部门,中国公司最终可能会在技术上赶超,但可能会影响全球行业,如同在太阳能面板行业一样,造成产量过剩。Bernstein的李先生认为,中国“不会停止,直到主导了市场,但价值和经济性被摧毁”。紫光集团的赵伟国毫不掩饰他的雄心,最近他宣称“芯片行业进入了巨人时代,正在加速整合”,显然他的公司打算成为少数生存下来的巨头。未来的震荡将导致优胜劣汰,而这正是赵伟国有经验的地方。(木秀林)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有哪些黑科技?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920,565分享邀请回答debug.com/how/感谢奚志勇教授对本内容的指导帮助。1.4K2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highestbridges.com/wiki/index.php?title=List_of_500_Highest_International_Bridges中国的基建能力的强悍是傲视全球的,随便举个例子: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座斜拉桥中,中国占了六座。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全球仅有6座,我们占了四座。2010年,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采访中说:“目前,我国已建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均领先世界同类桥梁跨径,在世界桥梁跨径前十大工程中,我国已建桥梁占一半以上。”资料显示,世界前10位斜拉桥我国有8座之多,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米)、香港昂船洲大桥(主跨1018米)、湖北鄂东长江大桥(主跨926米)包揽了斜拉桥世界跨径前三名。此外,世界跨径前10位悬索桥我国有5座,前10位拱桥有4座,梁式桥也有5座,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建造的世界跨径第一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2010年10月竣工验收,它比日本最大跨径的多多罗大桥长200米左右,创造了最大主跨、最深塔基、最高桥塔、最长拉索4项“世界纪录”,还于今年上半年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协会2010年度土木工程杰出成就奖,这是中国工程项目首次获此殊荣。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截至2010年,它已有32项专利技术、17项省部级工程建设工法获得批示或在公示中。武广高铁汀泗河特大桥首次在无砟轨道上运用140米钢箱系杆拱结构,解决了高速铁路高跨度桥梁的路基沉降和温度影响等世界性难题,在世界上此类桥梁中跨度最大。还有长度达到36.48公里的胶州湾跨海大桥 特别喜欢这张,宛若云中之桥以及即将完工,总长度达到了49.986公里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用中国桥梁施工人员的话来说:我们比国外也强不了太多,“唯手熟尔”…_(?3」∠)_这种淡定的傲娇语气也是醉了最后,上一张贵州某工地的施工图给大家感受一下吧5.2K59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3 Service Unavailable
Error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Guru Meditation:
Varnish cache server小小芯片就让中兴瘫痪,中国还有哪些行业落后于全世界?小小芯片就让中兴瘫痪,中国还有哪些行业落后于全世界?阿信财经百家号这几天最火的,当之无愧是国产品牌中兴了。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事情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在讨论无法购买美国芯片的中兴能撑过多久,已经交了罚款的中兴为何还要再犯,也不少人忽然醒悟到,原来国产企业对于国外芯片的依赖度依然那么高。连人民日报都公开评论:“这一事件不仅对包括中兴在内的高科技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在舆论场上引发深入讨论,其中的一个关注焦点是,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痛点。”中兴这次让我们如梦初醒,我们标榜着自己是IT大国信息大国,但基础的东西,却在外国人手上。除了华为以外,国产手机没有使用国产的CPU芯片,因此虽然中国生产了世界的大部分手机。但是全世界整个手机行业的利润,大部分都被高端的苹果拿走(超过80%),三星手机虽然市场占有率下降,但凭借在手机零部件的巨大利润,仍然分走数额不菲的利润。留给国产手机厂商里面的利润,其实是非常少的。而且除了芯片,我们还有不少落后于人的产业。比如说医疗,很多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基本上都要靠进口,非常昂贵。而且医院里面用的B超,CT,检查仪器,人工关节等基本上都被国外垄断。就简单来说,你去医院动什么比较大的手术,如果条件宽裕你一定是选择进口而不是国产,连补牙都有分国产以及进口的填充物。虽然在整个医疗体制的设置上,中国都在不断优化和调整。可是本身起步就比较晚,所以到现在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从医疗方面的器械,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在精密仪器也是比较落后的。比如汽车,的确现在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不落后于西方国家多少,但在传统汽车工业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是巨大的,不可否认这些年国产汽车开始有些起色,但是主要还是靠价格,实际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说,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机会,大家同时起步,中国有很大机会弯道超车。这次中兴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核心技术发展的重要,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还有多大的发展潜力,有落后就有前进,笔者相信假以时日,这些曾经落后的会是中国先进的。你们觉得呢?告诉阿信财经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阿信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阿信财经,提供有用、有趣、有料的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马佐平谈半导体芯片科技发展:中国IC亟需自主创新_经济_宏观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马佐平谈半导体芯片科技发展:中国IC亟需自主创新
本文来源于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学院院士&马佐平
&中国市场三个特点:市场规模世界第一,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贸易逆差世界第一;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现在估计是一共有一千五百亿美元要投入进去,很可惜这个钱主要拿来建新的IC,很少有拿来往前创新。&,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学院院士马佐平9月4日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杂志战略支持的&2017东北科技金融与产业振兴高峰论坛&上表示。
马佐平表示,过去五十年来,IC技术的发展遵循着摩尔定律,硅基的CMOS技术将继续发展,直到2025恩年2025恩年以后新的晶体管材料将被用来辅助硅基的CMOS技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大多依赖进口,有万亿大资金,已有20座新厂正在新的筹建中,会对世界的IC芯片产生巨大的影响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现在正在推这个,希望历史学家可以认同我的观点。我们现在正处于硅器时代,怎么说呢?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经过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经常就说在那个时代我们人类依赖某一种器材,某一种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所以石器、铜器、铁器,依此类推,我现在就推这个观点,我们现在是硅器时代,硅,半导体对我们人类的影响绝对不会比石器、铁器、铜器对人类的影响小,大家要是认同的话可以一起推这个概念。依此类推的各个时代都超过几千年了,所以有人说硅器差不多没落了,硅器现在才是幼稚园,现在才不到半个世纪,所以我觉得至少还可以向前走一千年,所以有人要问你们找这个硅器有关的肯定没错,现在我们看看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等,人手一个,对不对?如果没有硅器是不可能的。我现在特别提一下我们的学生,大家每天大家都拿着手机照相,没有他是不可能的,他是照相芯片的发明人Fssum,也是我的学生,发明了U盘,像我们今天这个演讲,Stefan,他比我年轻很多,为什么他退休了?因为他钱太多了,不用做事了,我还不能退休,我才72岁。互联网因为也是唯一的这种计算能够,GPS,导航用的,电玩,电子游戏,大家看一下,少看这个,它里面所用的芯片都比超级电脑有那么大的运算能力,因为它有很多技术可以跟人互动,甚至是太阳能电池,都是用硅的芯片,国房电子,如果说哪个国家如果说国防要强的话,电子方面一定要强,最近的一个例子,这十几年来很重要的一个武器无人飞机,可以侦查,可以轰炸等等。自驾汽车,这个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已经科技上没有很大的问题了,但是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推行,法律上的问题。多数发达的国家电子是最大的产业,而且是最迅速发展的产业,在二十多年前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已经超过了电子工业,到了二十年前左右,电子工业超过它了,汽车工业的产业是钢是最重要的,也是超过集成电路的,超过钢铁,而且它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再看看全世界的GDP,它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到了2020年左右这几年大概要四千亿美元,电子产业大概是十一倍左右,电子信息产业,是它的六倍,所以这个电子信息产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的基础就是IC。电子产业的基础就是半导体,我们现在如果拿一个非常的简单的计算器,你把它打开以后,里面就是有一个芯片,那么那个芯片大小也不过一个指头那么大,这个芯片从哪里来?就是从金元(音译)这个人,是一个操作员,是一个半导体生成的厂里面,这个人全副武装像太空一样,不是保护它,是保护着金元,人是发射的各种不同的干扰的元素,这些跑到金元上面就产生影响。做了几百道工艺以后就金元上一个一个的芯片出来了,用了高配速的程序,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花纹在这个上面,但是还不太清楚,非常高配的,看到这个芯片里面各种的接线,但是真正的器件是埋在这个下面,这个是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得用电子显微镜,那么电子显微镜就可以看到上面的连线,上面的都是铜,这个比较细的就是上面连线的,大概是一个微米,那一个微米什么概念呢?就一个人的头发的平均它的直径大概是一百,五十到一百个微米,所以一个头发它的一个界面可以放很多很多的这样的一些。还看不到晶体管,更大倍数的电子显微镜,看埋在铜的下面有一些隐隐约约的看得到的是,这个已经是最大倍的扫描式的电子显微镜,还是看不清楚,可以看到在45纳米得到这个信息,45纳米是最先进的,现在已经非常多的,现在来中兴国际都已经会做45纳米了,其实它们的周到长度30纳米,现在是45纳米,还会更小。相对来讲在194几年,1950年代初,第一部电子计算机,在这里是用手摇式,机械式,这个是专门是为了要计算弹塔,发射火箭,那个时候已经是最快了,用这个真空管计算的,你看这要一个蛮大的空间,这一个一共只有三千多个人,相对来说我们现在每一个手机是几十亿个人,速度是非常非常快了,它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可靠率不行,每十分钟,烧坏了手机,在里面操作坏了拔出来再换,所以这种可靠率,大概现在是几十亿个人去,真空管不可能一微秒的操作。
在我们实验的还有这样一个,就是它的一个门,一门,你看原来这个计算机都是真空管做的,这个是相当于有三千多个这样的人,每一个人相当于一个变压器,每个电几十瓦,相当于以前的电灯泡那么多,如果现在还用这个管子,它的电,比我们冰城哈尔滨储蓄用的电还要大,你想十几亿乘上几十瓦,整个哈尔滨的电都不够,后来引进到现在,我们现在只要用电子就可以了。后来发明了晶体管,这三个人Bardeen、Brattan、Shockley1948年发明的,是划时代的,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三个人,Shockley在前面,后面的,这三个人,其实把这两个人,前面的Shockley是他们的老板,在欧洲原油,当他知道这东西快出来了,就跟这两位工程师说,物理学家,说你们如果发现了这个现象,赶快告诉我,等我回来处理,所以当发展了晶体管的现象的时候就发电报,我们的Shockley高速回来,发了一个很大的记者招待会,他,这个老板站在最前面,所以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所以你们做学术的要想得诺贝尔的,一定要上媒体,所以这个老板真正的了解,实际上Shockley有一套理论。到了十年以后,这个人叫Jack Kilby五,他拿两个电阻,一个电容,配在一起,就叫做集成电路,然后就申请专利,专利非常好,但是同样的在那个时候,这位叫做Robert Noyee他也申请专利,他才是我们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始祖,就是这样几个连起来,后来为什么这个人,Jock Kilby得到了诺贝尔奖,因为Robert Noyee过世了,因为诺贝尔奖是不给死人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千万健康要努力,就像我们几年前一个化工系的教授,他虽然诺贝尔没有给工程的,但是他化工系他做了一个跟化学的,跟生物很有关系的,他后来就得到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时候说,他就可以请二十个院士,就请了二十个学生,拿到了奖,第二天他犯心脏病,第二天有一个诺贝尔奖的演讲,他心脏病,结果他的学生,我的好朋友就在讲台里面得了诺贝尔奖,他说我很荣幸,这个人得过诺贝尔奖的,这个教训还好他是在得奖那一天没有得心脏病。好,后来有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Intel,1970年发明了,一千位元,大家注意这个,一千位元21块,1970年,五年以后,33块,然后又1979年,非常聪明的一个工程师,他用各种的实验,到头了,用了4K,六万四千位元,因为它是叫软的一种错误信号,从,当然可以从纵线上来,或者是在他的包装上面,非常公众的一种金属包装,贵重的金属里面有很多,里面很重的金属,重金属发射一些信号打造这个芯片上,然后下来的时候就没办法,所以Intel就宣布不做这个,因为那几个老板不是物理的就是工程的,非常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不做这个,日本人不懂,不懂他那一套,低着头做,六万四千位,二十五万六千,没有问题,就做出来了,一百万元的位元的出来了,四百万都没有问题,后来日本就变成了领先,美国就是因为这个判断拱手让给日本,但是错误的原因非常好的一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DRAM是一个非常难赚钱的,有时候赚的要命,第二天就亏掉,所以这个是非常非常不稳定,Intel转了以后每年都转,信息错误而得到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Inte的处理器,8位,NMOS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8088,16位的微处理器,这个是IBM,就是PC,个人电脑,第一个就是用这个8088,后来这个更重要了,大家都知道以前的IBMX286,就是用这个,后来386,486,每一个每一个都经过几年以后它的速度增长很快,用了多少PC管增加,286、386、486,大家会问了,Intel的这些工程师怎么没有想象力,怎么就会用什么86,下一个叫奔腾,为什么叫Pentium,从希腊古文里找到的东西,电脑,下一个你猜会用什么的应用?Pentium1、奔腾2、奔腾3、奔腾4,工程师还是没有太多的想象力,整个的创新非常非常大。IC芯片的进展过去五十年Moore,这个人叫Moore,是Intel的一个创始人之一,就是在IC的芯片上面数量每三年增加四倍,因此它们的速度,它的费用降低,可靠性增加,也是成倍的增加,它那个时候在1965年,它就是这么五六年的就可以了,从年龄往上一推,就是这样,以后发展出来是这样,每年一个增加,三年增加四倍,可是第一次他1966年发表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1976年把新的一些数据放上去,果然就是跟着它那个,它就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论文,从那一次大家就非常非常注意到他的Moore,摩尔定律,这个是从1960年代各种不同的产品都是到摩尔定律上,因此在一个笔尖上面有几千万的,记忆镜片来看的话非常深刻,64KB,是不行了,已经是最密的了,64K可以存一页书,到了后来,日本人一直往前嘛,到现在的差不多几个GB的,整个的图画都可以存到里面,同时运算的处理也是运行,这一点,这都是因为每一个器件的向上,1970年代开始着手做这个方面的研究的时候,到现在是几十个纳米,就差了几百万倍。IC芯片的销售也是指数性的成长。成本,降得非常非常快,我们再用DRAM做个例子,这个画的就是一百万个位元成本,你想刚刚推出DRAM的时候一千位元,如果那个时候换三块钱,如果要买一百万个位元的话,需要花两万多块,买到一个一百万位元,什么概念?可以买一个汽车,一部汽车才能买一个芯片,现在一百万个位元不到一分钱,一分钱可以买很多很多百万位,别说汽车了,一分钱在美国连泡泡糖都买不到,进步就这么快,这是跟摩尔定律有关的。这个朋友半导体很多用到的数据,派定律,每一代的DRAM价格在三年以后都下降到二分之派,刚刚出来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多块钱,等到三年以后,新的那一代出来了,它就降到二分之派,或者是二分之派其实就是一块五左右,为什么说三块钱的定律,说派定律,三块钱的定律,派的就商量一下没什么学问,派定律是有学问的。到现在你去买一个G的,几十亿的位元也就是一块多,这个东西也是符合摩尔定律还是维持的,因为你最先出来,比如你的成本是三块钱,第一个出来是可以卖二十几块,得卖二十几块,到第二年的时候,你还是成本三块钱,你可以卖六块,还是赚,第三年的时候就只能卖一块五,成本是三块,不是大赔吗?所以你越早出来你就越赚,你太慢出来就赔,这个跟一般的经济学不太一样,卖鞋子、卖衣服或者卖稻米什么,还可以把它存着,像价钱好的时候再买,价钱不好时候不卖,我为什么做芯片的那么傻?价钱那么不好还要卖?为什么?不一样的经济学,因为最大的成本在我们这行,制造芯片,最大的成本就是派,就是投入的资金,比如现在一个厂至少要五十亿美金起价,最起码五十亿美金,这个五十亿美金到五年后不值钱,因为人家已经往前进了两代了,你还在那一代,你没有竞争,所以这个五十亿就等于说没有了,为什么?一年就要亏十亿,你卖不卖都是亏十亿,如果卖,也许只亏五亿,还是要卖啊?不卖我亏十亿,因为所有的人工、材料什么什么,都不占它20%,最重要的就是资本投资,所以很多人说来中国做半导体是因为人工便宜,不是,人工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是什么呢?市场,到这面来市场非常大。
如果汽车制造业,如果各位在汽车制造业做机械工程师,专门做汽车方面的,比如说一点都没有竞争,跟我们这个芯片来说,在这么几十年来你看看汽车到现在跟以前,假如它有这么快的进展的话,每一辆汽车应该售价五分钱,每小时跑四万多公里,也就是从这到新疆再回来都没有问题,每公升汽油可以跑四千公里,这样来看芯片技术多么多么的,摩尔定律。有兴趣下面讲一些中国的现状跟未来。
我们在中国的通讯设备、个人电脑和消费类电子,过去十年中国的集成电路消费每年增长25%到30%,中国的集成电路组成各种消费的,手提电脑、电视等等,市场需求是2016年其实已经超过了两千亿元,占世界世界总体销售量的45%,非常大的,主要是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我们的芯片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到去年的时候逆差有一千五百亿,我们石油的逆差也只有一千亿美元,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一项,单项的贸易逆差额。所以为什么中国现在要发展要大于芯片方面。
中国市场三个特点:市场规模世界第一,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贸易逆差世界第一;所以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改委按、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部同步发文,第一年12000个亿人民币,后来发现可能要更多,现在估计是一共有一千五百亿美元要投入进去,地方有兴趣要争取这方面的,主要是用来,很可惜这个钱主要拿来建新的IC,很少有拿来往前创新,很可惜,世界推动着人,所以他不愿意做创新研发,它想达成的目标2020年能制造40%国内所需的芯片,2025年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达到70%,最大的成果是2016年是达到了120,比2015年增加了1%,有20个新厂在破土或规划,有些可能是从北京来的,武汉来的,这些地方都在项目以后兴建新的厂,每一个厂说过至少50亿美金,像武汉的这个两百多亿美金,都是远超过50亿美金,还有国外的厂,都来这边设新厂。这个表,有很多人有兴趣,大家看一下,各位如果芯片投资的话,芯片方面想要创业,我认为发展有关物联网方面的芯片,有关大数据的芯片,区块链的,这些所谓的金融的创新的芯片,人工智能芯片,这方面都是。
隐忧,政策制定较为短视,几个外力进去还是要跟着人家跑。所依靠的&专家&,不去深入了解IC芯片的资格,都说要怎么怎么样出钱发展,有些&专家&在资源分配上,我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开会的时候提出来,所有的新厂的产品都采用落后国际先进厂家2&3代的技术,不需要先进的,可以马上创造生意,几万亿几万亿的,好,总结,过去五十年来,IC技术的发展遵循着摩尔定律,硅基的CMOS技术将继续发展,直到2025恩年2025恩年以后新的晶体管材料将被用来辅助硅基的CMOS技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大多依赖进口,有万亿大资金,已有20座新厂正在新的筹建中,会对世界的IC芯片产生巨大的影响,谢谢。
(编辑:许楠楠)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最落后的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