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角色太多还是做自己才是最好的最好

【人物风采】当学徒两年竟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原来他成功的秘诀是靠这个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精&【人物风采】当学徒两年竟做出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原来他成功的秘诀是靠这个
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每一个面包,
都蕴藏了丰富的知识。
在台湾高雄,
有一家面包店,
似乎拥有魔法。
在店门口,
每天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
爱吃面包的人纷至沓来,
只为吃到那想念许久的味道。
这家店,叫做&吴宝春麦方店&。
顾名思义,吴宝春,
就是这家店的主人,
也是这家店的面包师傅。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其实这已经是一家开张数年的老店了,
却依旧不断吸引着四海八荒的吃货们,
魔力究竟在哪里呢?
原来,吴宝春师傅有个称号,
叫做&世界冠军面包师傅&,
很多人正是慕名而来。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而店里最畅销的两款面包,
莫过于这两款获奖面包:
&酒酿桂圆面包&(2008年面包大赛的亚军之作)
&荔枝玫瑰面包&(2010年面包大赛的冠军之作)
(左图为酒酿桂圆面包,右图为荔枝玫瑰面包)
做面包是一门手艺活,
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扎实的基本功。
待手法纯熟后,才能做出好吃的面包。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而吴宝春师傅长达二十多年
做面包的经历告诉我们,
专注、坚持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才是成就自我的秘诀。
吴宝春,1969年出生,
在台湾屏东乡下长大。
小时候的他家庭并不富裕。
家中有八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个。
从小他就是一个熊孩子,
对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
每当和小伙伴一起去放牛,
他总会把鞭炮塞在牛粪里,让牛粪炸开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但是对于读书这件事情,
他却没有太多的兴趣,
考试也总是最后一名。
吴宝春师傅的父母,
是当时台湾社会里辛苦劳作的普通农民。
他们每天在田里种凤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除了自身对读书不感兴趣外,
父亲的一个坏毛病,
也是他不愿上学的原因之一。
父亲爱喝酒,但每次喝醉,都会打母亲。
这对于年幼的他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他不想让它发生,但又无能为力。
每当看到这一幕,他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默默地哭泣。
母亲被打的第二天,事情就传开了。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就能听到同学的言论,
&吴宝春,你爸昨天又发酒疯了&。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慢慢地对于这件事情,
他开始选择逃避。
每当父亲开始喝酒,
他就假装生病不去学校。
当时的他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他觉得不去学校上课、不认识字没有什么,
在乡下只要懂得种地就可以了。
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去世了,
家里就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台湾是个多台风的地方,
小时候他家住的是茅草屋,
台风来的次数多了,把茅草屋也给吹倒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把茅草屋修建成水泥屋,
为此母亲向别人借了很多钱。
为了能够还得起这笔钱,
母亲开始打好几份工。
白天在田里种凤梨,
晚上还要出去做零工。
看到如此辛苦的母亲,
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在心中默默的发誓,
以后一定要成功和出人头地,
让母亲不用再那么累。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国中毕业后,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他,
同学给了一个建议:去台北当面包学徒。
他当时没有多想,带着简单的行李,
就搭火车去了台北,这时候的他17岁。
而在当面包学徒的过程中,
他遇到了最大的困难:不识字。
因为不认识字、看不懂磅秤,
他经常受到师傅的责骂。
这时候的他才明白,有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做面包是个体力活,
一开始忙了就很难停下来。
因为个子小、烤盘重,他的手臂就经常被烫伤,
留下各种各样形状的伤疤。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每当觉得辛苦时,他就会想起母亲。
想到母亲在田里辛苦地种凤梨,
他浑身顿时又有了力量。
而正是这股力量逼迫他让他一直向前走去。
在当了两年的学徒后,
他发现了面包行业的一个规律:
到40岁可能会面临失业,
因为年纪大体力不济。
这时他对于自己的人生开始有所思考。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此时他刚好19岁,到了当兵的年纪。
还没来得及细想,他便先去当了兵。
但正是这次当兵让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
在军队中,他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一名大学生。
这名大学生教他识字,他开始有一点知识。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就要退伍了。
是时候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了,他心里想。
在决定未来的路之前,
他决定先回家看一眼母亲。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到家后他发现,母亲苍老了许多。
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
似乎在诉说着这些年的辛劳。
他决心要努力赚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看望完母亲后,他回到了台北。
此时的他对做面包已经是轻车熟路,
市面上大众面包的做法也都掌握其中。
他觉得做面包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然而这世上并没有什么是停滞不前的,
不断突破、不断挑战才是人类的使命。
因为一次食品展,他的思维被打破。
在这次食品展上,他吃到了刺激味蕾的面包。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他突然意识到,只有用心去做的面包,
才能散发出面包独特的魅力。
在这之后,他便下定决心,
要不断提升技能、学习新的做法,
让自己做出更好吃的面包。
2006年,一个机会悄悄地来到他身边。
在一本杂志上,他看到了
乐斯福杯面包大赛,
他,决心挑战自己。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不幸的是,还没等到比赛,
他先等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
放下手头的工作,他匆匆忙忙地回了家。
在母亲过世的那个晚上,
他跪在母亲身边,
紧握她的手,不禁泪流满面。
他不断在心里&拷问&自己,
还能为母亲做什么。
这时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
用母亲的名字成立一个基金会。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2008年,如愿以偿,他与曹志雄、文世成
参加乐斯福杯面包大赛。
因为创造出的&酒酿桂圆面包&,
他们获得亚军。
这款面包选用东山百年古法龙眼干,
透过六天五夜不断火的燻焙而成,
再加上培养10年的老面和
至少发酵3天的天然葡萄菌种,
并融合法国红酒制作。
而这款面包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母亲。
小时候家境贫穷,孩子数量又多,
母亲就会经常给他们做
桂圆糯米糕让他们补身体。
每当吃到桂圆糯米糕,他就会想到母亲。
如今,他创造出这款面包,
就是想告诉全世界的人,
他有一个爱他的母亲。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因为这次大赛荣获的亚军,
2010年,吴宝春继续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
首届世界杯面包大师赛。
而这次比赛,他把目标对准了冠军。
在比赛前的练习中,他火力全开,
投入到忘我的地步,一人分身三人:
评审人,教练和选手。
他用三层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经过数百次失败、不断调整,
历时12个月,钻研出面包的独特层次,
他创造出了&荔枝玫瑰面包&,
需要至少15小时发酵的面团
加上在荔枝酒中浸泡一夜的黑叶荔枝与玫瑰。
最终,这款散发着荔枝与玫瑰清香的面包
打动了现场所有的评委。
他们不禁赞叹,吴宝春
做出了最好吃的欧式面包。
冠军之位,实至名归。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
比赛后,吴宝春公开了获奖面包
&荔枝玫瑰面包&的制作过程,
让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做。
真正的大家,从来不吝啬分享。
有了自己的技术后,他开始创业。
2010年11月,他在台湾高雄
成立了第一家面包店&&吴宝春麦方店&。
&麦方&,即面包的意思。
他说,我喜欢以面包阅读世界。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同年,机缘巧合,
吴宝春在一场座谈会上认识了
荣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银熊奖的林正盛导演。
当林正盛听闻他的个人经历后,
他决定将其拍成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叫做《世界第一麦方》,
讲述了吴宝春师傅奋斗的经历。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在开了自己的面包店后,
各路吃货们就蜂拥而至。
终于在2011年,他实现了对母亲的承诺:
用母亲的名字成立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叫做&陈无嫌教育基金会&,
&陈无嫌&,就是他母亲的名字。
他想借这个基金会来帮助
更多因家庭贫困而没接受教育的孩子。
他说,唯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拿到过冠军,有属于自己的店,
换做一些人可能就就此止步了。
然而吴宝春师傅却把眼光放得更远。
为了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他决定攻读EMBA硕士学位
楼主花落花开、此生唯爱
宝宝3岁4个月LV.24
但因只具备国中学历,
他申请的所有台湾高校都拒绝了他。
这件事情当时还惊动了台湾的领导人马英九,
为此马英九让教育部放宽报考资格,
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参加考试。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TAG标签: >
> 做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最好
做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最好
发布时间:08-08-19 17:18
作者:vaquero
[复制链接]
看过很多关于SS跟DZ的文章,自己小有体会,我自己也是一位刚刚接触WOW不到几个月的时间,感觉怕自己说的会不是很有说服力,有说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体谅。
我以前也是一名忠实的网友玩家,玩过好多的网游,早就听说WOW很强,一直没机会,今年4月初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开始自己的WOW旅程。
刚刚进入WOW时候感觉WOW真的太伟大了,给我震撼很大,但是也有很多的无奈,以前的玩的网游根本没什么操作意识之类的说法,只要你装备NB,没什么做不到的,一个人单挑全游戏最NB的BOSS,也没什么,而WOW却不是这样,一个人你再强,你能怎么?你输出很强?没有治疗给你+你有几条命?治疗强没有T给你做肉盾,你有发挥的余地吗?WOW中说的最重要的却是团队,这团队有大有小,5人或是25人或是40人,要求的就一个团队配合,一个人就是再强或是说一个职业再强,也只是在一方面,只有跟别人配合才是王道。
既然我们彼此之间都是需要的又何必去说别人,就比如在5V5中,我感觉最不可能少的就是盗贼跟术士这两个职业了吧,【当然其他职业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之间都是互相配合才得以生存的,我觉得一定没有55中全是盗贼或是DPS或是治疗的吧,你们都知道需要对方有为什么要说谁是BUG或是谁被怎样怎样削弱呢!再BUG再削弱还是需要的对方的,说FB没人要前面的一位大哥早说过是因为这个职业玩的太多,喊一个DPS或是DZ远远比喊一个治疗快N倍,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就不用说了吧!
然而在现在的WOW中太多的人看中的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玩的什么职业就看重或是说看好什么职业,好像这个角色是自己的命一样,有增强就高兴,一有削弱就去骂或是去诋毁别的职业,我感觉有必要吗?我们同样玩游戏,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是好,但是去说别的职业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玩游戏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工作或是学习后有点娱乐或是消遣的事,何必搞的那么认真,这样就失去玩网游的本质,更失去一个正常人去看待游戏的心里。
一个游戏的开发-测试-运行-维护,是很长的时间,游戏的开发商本着公平+和谐+利益的角度去开发一个游戏,我们玩着他们开发的游戏,给钱供养着他们能把游戏继续运行下去,我们很多人要求公平,要求职业之间的平衡,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没,游戏也跟现实生活一样,有太多的不公平,游戏开发商就像现在的国家领导人一样,尽可能的维持着和平,只能尽量减少,是不可能消除的,一个社会或是游戏的发展,不可能什么都做到最好,只有让不论什么角色都存在才是真实的,这就是现实。
我们要想别人也不容易,我们本着平常心里去看待任何一个职业,就像现实中一样,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好,不公平我们可以把他当作生活或是工作学习的动力,努力去改变。游戏中也是一样,职业弱吗?那就去练你的操作跟意识,我们的WOW先驱早就说过没有绝对强悍的职业,只有绝对好的操作跟意识。
既然是玩游戏,想强力,那就好好学啊!不要天天想着GM给你+个什么好的技能,那基本上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不懂就问,知道了就好好学,装什么装,比我们知道的懂的人大有人在,虚心上进才是好样的,才是大家喜欢的。
学会理解对方,知道自己的弱点就改进,我相信这才是王者的诞生。
我玩的时间不长,不是很懂各个职业的技能,所以在这里也没办法给大家用一些专业语言来说明什么,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好多人在喊现在的游戏玩不下去了,或是说什么时代过去了,说句实话我也有这种感觉。【未完待续】
8区SSvaquero
点击您支持的评价印象,支持的越多,评价的印象越靠前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及描述。
Copyright © PK.COM 版权所有 52PK网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简佩如
我要做的事情,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文字/张慧慧、图片提供/简佩如
简佩如(图/PAR表演艺术提供)
简佩如追寻自我的舞蹈之路没有太多曲折迷惘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笔直得没有任何岔路。五岁学舞,廿三岁只身赴美,在竞争激烈的纽约舞坛打拼逾十年,从不爱说话的社交障碍者到继许芳宜之后、成为第二位跳进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的台湾舞者,夺奖无数,被纽约舞评家誉为「玛莎.葛兰姆的化身」,她只淡淡地说:「我喜欢挑战。我要做的事情,拼也好,忍也好,我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
人物小檔案◎ 1984年生于桃园,毕业于国立臺北艺术大学舞蹈系。◎ 2007年赴美,先后加入Nimbus Dance Works、Buglisi Dance Theater,2011年加入玛莎.葛兰姆舞团,2012年成为正式舞者,2014年晋升为该团首席舞者。
◎ 2017年2月在纽约乔伊斯剧场演出季中演出Ekstasis,以此作获颁该年纽约贝西奖(The Bessie Awards)「最佳表演者」。◎ 2017年受邀回台湾为台北世大运开幕庆典独舞演出。◎ 重要奖项除了贝西奖外,尚有:2014年义大利「最佳当代女舞者奖」(POSITANO PREMIA LA DANZA-LEONIDE MASSINE);美国《舞蹈》杂志选为「2014 最佳表演者」等。◎ 2017年创立「简佩如当代舞蹈空间」回亚洲创作的平台,以每回制作都跟不同编舞家、职业舞者合作的模式,也开放学生舞者名额徵选。目前相关计画已规划至2020年。玛莎葛兰姆舞团3/16~17
19:453/17~18
14:30台北 国父纪念馆INFO
02-转2二○一三年的《迷宫行》Errand into the Maze在纽约乔伊斯剧院的公演,是简佩如进玛莎.葛莱姆舞团两年后,首次担任这位美国现代舞教母作品中的主角。她还清楚记得演前做的一个梦,梦里她在排练室把杆,「玛莎就站在我前面,安静地对我吐出一句:『打开。』(open.)」现在回想起来,那言简意赅的指令不只是给舞蹈的笔记,也是使她面对自己的指引。这支首演于一九四七年仅十七分钟的作品,取材自希腊神话中英雄希修斯(Theseus)勇闯迷宫,杀死牛头人身怪物米诺陶(Minotaur)的故事,葛兰姆维持一惯对女性议题的关注,将神话中的英雄角色转为女性,怪兽作为性的符号与象徵,编舞家透过此作探讨女性对性的惧怕,「幕一开,就要让观眾看见我的恐惧。」惊恐迷惘的女英雄最终仍走进迷宫,对抗性的挣扎,摆脱父权压抑,手刃了恐惧的源头。葛兰姆晚年回忆这个作品,则说该作取自班.柏利特(Ben Belitt)诗集《荒野之梯》中的同名诗作「迷宫之旅——足踝重击于地/是个象徵/说出了舞者意志的需要与秩序/然而,舞已戛然静止」。演绎这位走进迷宫,面向荒野,找到秩序,最终懂得安静的女英雄,简佩如追寻自我的舞蹈之路倒是没有太多曲折迷惘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笔直得没有任何岔路。五岁学舞,廿三岁只身赴美,在竞争激烈的纽约舞坛打拼逾十年,从不爱说话的社交障碍者到继许芳宜之后、成为第二位跳进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的台湾舞者,夺奖无数,被纽约舞评家誉为「玛莎.葛兰姆的化身」,她只淡淡地说:「我喜欢挑战。我要做的事情,拼也好,忍也好,我都要做到自己的最好。」只有跳舞使她快乐
内敛舞者学会打开自己简佩如的童年像大多八○后孩子,塞满了各种课后才艺班,美术、钢琴、书法,还有舞蹈。但最终她持续下去的只有跳舞,老天不只给了她运动细胞,还加码筋开腰软的好条件,当一同学舞的妹妹因疼痛而叫苦连天时,只有跳舞使她快乐,她从校内学到校外舞蹈社,民族舞、芭蕾、融合武术的中国舞,一路就跳进了国立臺北艺术大学舞蹈系七年一贯制。张晓雄的当代舞蹈、古名伸的即兴、罗曼菲的荷西.李蒙技巧等,为她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教妳六年,妳没有缺过我任何一堂课!」多年后,张晓雄曾以不可思议的口吻对她说。技巧向来不是这位「肯吃苦,又能忍」的舞者的问题,但内敛的性格到了异乡,使她不自觉地穿起自我保护的隐形盔甲,「纽约人个性直接坦率,我从小孤僻,朋友虽多,但从没有那种说心事的闺蜜,我非必要不会主动跟人讲话,独处从不让我孤独,反而舒服。但这很吃亏,我花了一两年才学会厚脸皮。」简佩如的「厚脸皮」,是学着打开自己,让他者看见。从无感到有感
与葛兰姆的重新相遇初抵纽约,她一面念语言学校为攻读纽约大学舞蹈教育研究所做准备,一面到舞蹈学校上课。半年后,Buglisi舞团邀请简佩如加入,职业舞者之路在她面前敞开,回忆起大二时,张晓雄邀请她在台北越界舞团发表的《支离破碎》(2005)担任女主角,那是她舞者梦的原点:「第一次跟职业舞者一起工作,有香港芭蕾舞团首席、两位马来西亚舞者,觉得不可思议,我当时想,我以后也要进入职业舞团,当个职业舞者。」二○○九年,Nimbus舞团邀请她,艺术总监Samuel Pott走进她的生命,两人在一年间相恋、结婚,简佩如在廿六岁时做了大多女舞者不敢做的决定:生下女儿。「知道有了孩子好开心,想说早点生,身体恢復快一些,如果卅歲后半才生,也许那时身体就没办法回来了。虽然紧张,但想说拼一下啰。」她的拼,当然不只一下。望着產后松垮的肚皮,感觉自己「向下沉沦」的身体,简佩如顾不得月子期间就开始做伏地挺身,把专程飞去纽约照顾她的妈妈吓坏了,她去上皮拉提斯、瑜伽、区块肌力训练,还有学生时代其实不是那么喜欢的葛兰姆技巧课程,「生產完,腰背受了伤,筋骨差了一些,当时想或许玛莎的腹部技巧,对我的復健有帮助。」她回想起怀孕期间,陪伴当时营运自己舞团同时也是玛莎.葛兰姆舞团舞者的Samuel Pott巡演时,在后台看着一出出的葛兰姆舞作,过去无感的作品开始触动她,「我喜欢她四○年代受希腊神话影响的作品,那些角色太有趣了,也让我发现技巧课上的动作如何转成角色的说话方式。」她清楚看见那些因违反人体力学,过去跳得很痛苦的动作如何在这些角色上发挥作用,好像她身体里也有一个米蒂亚(Medea)、乔嘉丝塔(Jocasta)。半年后,舞团徵选,这回她考上了,从实习、独舞者到首席,只花了三年。后来,艺术总监Janet Eilber质疑自己怎会在二○○九年简佩如首次报考舞团时错过她,「妳之前都躲到哪里了?」她问。生活为了孩子改变
也让她内在转变葛兰姆强悍,自信于自己所创造出的女性角色能让所有女性感同身受,她曾透过《悔罪者》El Penitente(1940)表述了女性内在的不同面向,「 每个女人都既是处女,也是情妇,更是母亲。我认为这三面性格是所有女性的共同生活。」简佩如的舞蹈之路明确,然而真正的迷宫却在内部。从舞者到母亲,生命的维度扩张了,她尝试与之共处,「我像水,不能硬碰硬,我追求完美,但不给自己太多约束。」双鱼座在水中练习平衡,让自己保有转弯的空间,她顿了顿,完美主义性格又探出了头:「但现在还完全不在平衡点上,事业与家庭。」加入舞团五年后,为了陪伴成长期的女儿,她决定卸下玛莎.葛兰姆舞团全职首席舞者职位。目前她不再参与美国境内的巡迴,以接演舞团在国外演出的案子为主。明星舞者目前的生活行程表简单明确到可一口气说完:「早上准备女儿便当、家人早餐,等先生送孩子去学校后,我大概有四十分钟时间梳理出发去排练场上暖身课,接着从十二点半排练到七点,结束后回家晚餐,睡前拉筋舒展,这也是我自己的时间,接着睡觉。这就是我的一天。」孩子不只改变了她的身体与时刻表,更多的还是内在的转变,「我变得很有耐性,懂得放慢脚步来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动作的细节。」在此之前,她表演的都是当代芭蕾类技术性较强的作品,「当处理戏剧性、情绪性强的作品时,我的难题是如何让自己静下来。」二○一一年,她进团后的第一个重要独舞是演出德国表现主义先驱玛莉.魏格曼(Mary Wigman)的《巫舞》,这是支动作缓慢,节奏强烈,无叙事性的作品。因为戴着巫婆的面具,几乎看不见观眾,排练时简佩如乾脆闭上眼睛,「我感觉自己在黑洞之中。《巫舞》让我知道,让自己安静,对角色的掌控将更明确。对很多舞者来说,肢体完全不动,却要让观眾知道妳在想什么,是最难的。」让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自己
在作品中尽情现身有别于生活的简单纯粹,她在《迷宫行》的女战士、《夜旅》中恋子杀夫的皇后、《心灵洞穴》的恶女、《春之祭》无知的处女等经典角色间,游走得游刃有余。有人问她,「不会人格分裂吗?」身为家庭主妇又是明星舞者的她,早已建立了一个「家屋─排练场」的循环再生系统,「工作跟家庭是两个世界,工作上遇到的压力,回家见到女儿,就会削减;而家庭烦恼,回到排练场,那些烦恼也消失了。」但二○一四年对简佩如来说,依然是丰盛却艰辛的一年,她不只跳葛兰姆的作品,舞团九十周年庆邀西班牙编舞家纳丘.杜瓦托(Nacho Duato)和希腊编舞家安东尼斯.佛尼亚达克斯(Andonis Foniadakis)编创新作,也都选中简佩如担任主角。那年,她被美国《舞蹈》杂志选为最佳表演者,也获得义大利最佳当代女舞者奖,「舞蹈对我来说是疗癒。二○一五年《心灵洞穴》的米蒂亚强烈又邪恶,让我特别过瘾,或许是反应了我前一年失重的状况,像火山爆发,我让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我在作品中尽情现身,在爱中嫉妒、绝望、愤怒、邪恶,没有快乐。」舞蹈让她释放压抑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自己,「玛莎的动作不是表达美好的画面,她是用肢体激发内心的情绪,如果没有情绪,做玛莎会很痛苦。比如用膝盖走路、转圈的动作,如果情绪出现,让尖叫带着妳转圈,思想才会从身体的疼痛转移,是想像力让我感觉重量不在膝盖,而转移到了天空。」人心不受限于时代
完全在当下的葛兰姆葛兰姆动作体系成形于二战期间,其基础是以呼吸为原动力,使身体螺旋式的旋转,表达生命的悲痛或狂喜。葛兰姆晚年时,曾有人问她:「为何妳的动作那么像痉挛?」她简单地答:「那个时代就是痉挛的。」二○一七年,简佩如与二团艺术总监Virginie Mécène透过零星文字与少许照片重建了Ekstasis,这支一九三三年失落的独舞是葛兰姆尚处于摸索身体语汇时期的作品,简佩如回溯教母的身体核心,「玛莎很多作品都是关于女性的骨盆、性的恐惧、兴奋……这个作品使我回溯她的技巧核心,从最基础、原始的点出发——臀部、胯关节,没有任何装饰,让骨盘像海浪,波动推到上半身,激发情绪。」Ekstasis源于希腊文,意指情绪的升华,心灵的兴奋。如今看来,葛兰姆的肢体语汇已不再前卫,但简佩如认为,编舞家描绘的重点始终是人心,「人心是不受限于时代的,妳会联想到妳处的世界、妳自己。她的东西是不会老的,完全在当下。」「像《春之祭》有很多扭曲的动作设计,身体被拗折,那是当下恐惧的心灵,被背叛、牺牲,所留下的恐惧,这支舞使我心痛。」梦里,葛兰姆那句「打开」言犹在耳,压抑又好强的舞者学着释放自己,练习《春之祭》少女的柔弱,「每次跳舞,我都对自己说,时间不多了,也许今天、也许下周,就是最后一天了。」排练前的技巧课,那短短的暖身,调整身心,让自己进入工作的模式的时刻,安静得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此刻她不只是母亲,不只是舞者,不只是舞台角色,不只是葛兰姆化身,她是全部,是她自己。她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这是我的寺庙。」
看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期的PAR表演艺术
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请勿重覆刊登一样的文章,或大意内容相同、类似的文章
请不要刊登与主题无相关之内容
发言涉及攻击、侮辱、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社会正义、国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内容,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
请勿以发文、回文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骚扰网友等行为,或是为特定网站、blog宣传,一经发现,将会限制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封锁帐号
为避免留言系统变成发泄区和口水版,请勿转贴新闻性文章、报导或相关连结
请勿提供软体注册码等违反智慧财產权之资讯
禁止发表涉及他人隐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且未经证实、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路八卦、不实谣言等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图片)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商标、专利等权利;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
往事浮光-其后
投资愈简单愈好 副总裁:把你的APP删掉
八百万选民支持用负数票淘汰烂苹果
曼谷最热门打卡的咖啡馆
人头越多越划算?掌握4个精打细算的报税眉角
你关心的,才是重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自己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