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前时期分为石器时代私和金属时代

先发个目录:  第一卷
汉之前世  第二卷
汉之孕育  第三卷
汉之诞生  第四卷
汉之开局  第五卷
汉之内敛  第六卷
汉之奋发  第七卷
汉之世界  此为第一部,我慢慢发,各位且慢慢瞧...      第一卷
汉之前世  1
农人的国度  从地球仪上看亚欧大陆,你会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这块巨大的陆地几乎占有了世界陆地的五分之二,居住在这块大陆的人口,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九,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  翻开历史教科书,古巴比伦、古印度、波斯和古代希腊……无数光辉灿烂的文明,如璀璨夺目的钻石般镶嵌在这块大陆上。  且把我们的目光从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移开,向东,一直到大陆的东端,我们发现,山脉、高原、戈壁荒漠、海洋怀抱着一块辽阔的土地,两条江河,横贯这块东方的家园。    不列颠人说,long
long ago,鹿鸣云间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农民,他教人们先放一把火,烧光荒地上的杂草灌木,然后耕种点播。人们尊重他的创造发明,拥戴他当首领,给他一个尊称,叫做“炎帝”, “炎”就是火光。  《说文解字》释:“炎,火光上也”。  炎帝首领传了八代,有个农民为了致富,搞了点副业煮盐,结果在煮盐过程无意中参透了化学,学会了冶炼金属,后来又能用金属制作兵器。这个传说中的盐夫后来也得了个绰号“蚩尤”,但这个绰号是敌人给他的,“蚩”,是蔑视人的话,意思是小虫子。“尤”,是农民的意思。  这下可了不得,在史前时代掀起了好一阵血雨腥风。小虫子带着好多人拿着金属做的武器去攻打炎帝,炎帝的部落民举起木头大棒抵挡,哪里抵挡得住!  炎帝没有办法,去找另一个农民。  这个农民叫轩辕,轩就是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辕是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所以他其实是一个会拉车的农民。  俗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又道是“技不压身”, 轩辕会的手艺可真不少,据说衣冠、舟车、算数、音律、医学样样精通  这样的能人,自然受人爱戴。部落民们拥戴他为首领,并给他一个尊称——黄帝。  据说黄帝曾经和炎帝打了三架,黄帝都赢了。也难怪,光脚走路的,怎么打得过人家有车一族。  现在面对更危险的敌人,黄帝和炎帝决定结成联盟应对,这就是传说中的炎黄联盟。  于是炎黄联军在涿鹿的一块空地和蚩尤决战。  这一仗,那真可说打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可是仔细一琢磨,不过一群扎草裙或穿虎皮袄的史前人群殴罢了!  话又得说回来,在史前时代,这还真是一场不得了的厮杀。  上半场:拿着金属武器的蚩尤族占有优势,据说黄帝族九战而九败。  中场休息的时候,黄帝召集各个部落开会,上了两个替补,一个是擅长水利的应龙部落,一个是能用牛皮做大鼓的玄女部落,  应龙部落在河流上游,筑土坝蓄水,那意思,你一来我就放水,蚩尤族一看,这个眼前亏,咱吃不得。  这时老天爷也来帮忙,突然间狂风大作,尘沙漫天,迷雾大作。  黄帝把握战机,敲响玄女制作的牛皮大鼓,蚩尤人落荒而逃。  浓雾之中黄帝族以指南车指示方向,追逐蚩尤族,追击到冀州之野,活捉了蚩尤部落的首领。  一战定天下,炎黄联盟从此成为中原正统,蚩尤的子孙只好逃入深山老林,成为后来所谓“蛮”。 呵呵,蛮,也是个虫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曾有这样一间茅草屋  若干年以后,有这样一间茅草屋,茅草屋里住着一个中年男子,穿着一件葛藤织就的粗布衣,他的面前,还搁着一碗没喝完的野菜汤。  
茅草屋前架着一张鼓,这鼓有个名,叫“欲谏之鼓”,无论是谁,只要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咚咚咚,茅草屋里的中年男子听到鼓声,就会出来见你,听你说话。  
不但如此,许多大路的十字路口,也立着一根木柱,这木柱也有个名,叫“诽谤之木”, 木柱旁还有人值班,你有啥想不开的,跟这个人一说道,他就会带你去茅草屋,或者把你的话转告给茅草屋里的中年男子。  
嘿,大伙说,我要见他干嘛呀,我又不要喝他那碗野菜汤。  
鹿鸣云间说,别小看这间茅草屋,更别小看里头这人。  
这个人,姓尹祁,号放勋。  
尹祁放勋者,尧也!  尧曾经也是个农民,虽说做了天子,也还不改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但尧有十个儿子,却有点游手好闲。其中的嫡长子叫“朱”, 他的领地在今河南丹水一带,所以大家叫他“丹朱”。    丹朱并不愚笨,但是看起来他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才艺上,如围棋。  金庸之《天龙八部》中,苏星河身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首徒,资质本来在丁春秋之上,只可惜分心旁鹜,过多地注意于琴棋书画特别是围棋,结果武功不及丁春秋。  苏星河的形象,颇似丹朱的影子。    看来尧对这个儿子颇为失望,只好另寻接班人。  东夷部落有个盲人姓姚,叫瞽叟,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前妻生的,叫重华,小儿子是续弦所生,叫象。  姚家的内部关系,是六个字:“父顽、母嚣、弟傲”。  既然后妈和弟弟容不得自己,姚重华只好逃出来,到处打工,先是到山西之历山当农民种田,接着去雷泽当渔夫打鱼,最后到黄河之滨当工匠制作陶器总之是为了糊口,到处奔波。  然而在做工过程中,重华的诚信声誉却慢慢积累起来,最后居然传到了四岳(四方诸侯之长)耳中,四岳把姚重华当作帝位继承人选推荐给了尧。  尧说,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  
  所谓清蒸,第一是原味,第二是真材实料。  所以所谓清蒸汉朝,就是原味的汉朝、真实的汉朝。。。
  所谓成者英雄败者寇,蚩尤挑战炎黄失败后,退避南方丛林。而作为胜利者的黄帝,充分运用宣传工具,丑化和贬低蚩尤。  
但是从传说中依然能够发现以下信息:  
(1)蚩尤部落在煮盐过程无意中参透了化学,学会了冶炼金属,后来又能用金属制作兵器,这是中国史前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青铜时代)的门槛。  
(2)蚩尤部落掌握冶炼金属技术后,向传统两强炎、黄两大部落发起挑战,促进了传统两强炎、黄两大部落的结盟和融合,即华夏族的产生。  
由此看来,蚩尤的横挑强梁,反而刺激、产生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华夏族。  
  尧时代的所谓“天子”,其实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组成华夏联盟的各个部落通过部落首领会议,推举出一个代言人,战时带领军队出征,和平时期则调解内部关系、主持宗教仪式等等。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尧时代的所谓“天子”,其实是传说中真正的“公仆”,权力不大,薪水不高,事情不少,属下不多!  
正因如此,喜欢搞文艺的丹朱就不适合这份“天子”的工作了!尧必须另找一个吃苦耐劳的、勤勤恳恳的青年人来接班。  
那么,姚重华同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明晚再聊!)  
  潜力贴留名
  这帖发仓促了,顺序乱了,该说的没说,好在刚开始,容再发一个新帖,抱歉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服务人文书店
艺术品藏品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商品描述:
"本店图书库存一般在10本内,请您尽量在订单确认当日付款!所有图书均为正品行货全新,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基本信息书名:考古发现与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时代原价:150.00元作者:霍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2字数:页码:368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商品标识:jd编辑推荐\n适读人群&:《考古发现与西藏文明史.第1卷》适合于从事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n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制药和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和从事相关专业的初中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内容提要《考古发现与西藏文明史.第1卷》以考古材料为中心,对西藏高原远古时代的人类来源、人类活动及相关自然、地理背景进行尝试性讨论;对吐蕃王朝以前西藏高原古代居民和游牧民的生业形式、生活样态、社会结构、族属构成、文化交流及精神信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试图通过考古材料建构科学的、可视的、较为全面的和生动的西藏史前的历史和文化。开创了与通过对晚期文献和传说材料研究不同的另一种西藏史前史的书写方式。目录目录人类对“世界屋脊”的开发史——学术史的回顾(1)第一节关于西藏史前史的时空界定(1)一、关于“西藏”的地理概念(1)二、关于西藏“史前史”的时间概念(1)第二节西藏史前史的研究回顾(4)一、汉藏文献中的西藏史前史观(4)二、西方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影响(5)三、考古学的整体介入(6)第三节近年来研究发展的新趋势(9)一、青藏高原的古环境变迁与人类起源(9)二、关于早期人类的生存活动方式(11)三、考古新发现与地域史前史的重构(12)四、跨文化比较研究(13)第一章西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与史前文化(16)第一节高原地理与史前文化(16)一、突出而尴尬的地理位置(17)二、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单元(19)第二节气候、环境与史前文化(21)一、气候、环境类型与文化类型(21)二、气候、环境特征与文化特色(28)第三节气候变迁与史前文化(31)一、气候变迁与文化兴衰(32)二、气候变迁与文化变迁(34)第四节高原动植物与史前文化(37)一、高原植物与史前文化(37)二、高原动物与史前文化(39)第二章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青藏高原的狩猎采集者(44)第一节引言(44)第二节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概况(47)第三节青藏高原更新世晚期的气候与环境(50)第四节分子人类学的迷局(52)一、主成分的北亚起源论(53)二、中亚与东亚混合论(54)三、汉藏同源论(54)四、多重来源论(55)第五节考古证据(58)第六节青藏高原阿舍利工业(72)第七节青藏高原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与扩散(78)第八节总结(83)第三章西藏高原的史前聚落与居址(89)第一节西藏史前时期的定居聚落(89)一、昌都卡若遗址(89)二、拉萨曲贡遗址(97)三、其他几处定居遗址(102)第二节西藏史前定居聚落遗址的文化特征(109)第三节季节性营地遗址(112)一、加日塘遗址的发现与地理环境(112)二、遗迹与遗物的发现情况(113)三、遗址的性质(114)第四节毡帐类居址(115)第四章西藏高原的原始农业(120)第一节高原地理环境与早期农业的关系(120)第二节西藏史前考古发现的栽培作物(123)第三节粟的种植与传播(126)第四节传统的确立:青稞的发现及其意义(130)第五节西藏史前考古发现的农业工具(133)第六节对西藏原始农业水平的基本评价(138)第五章西藏高原的史前游牧经济与文化(142)第一节史前游牧业的起源(142)第二节史前游牧经济的基本面貌(149)第三节移动与迁徙(161)第四节游牧民族的定居聚落与都邑(164)第六章西藏高原史前墓葬与精神信仰(174)第一节生与死:居址与墓葬(174)一、事死如生:石居与石葬(174)二、隔绝生死:居与葬的远离(178)第二节辟凶趋吉:殉祭与压胜(181)一、殉祭(181)二、厌胜(187)三、殉祭与厌胜的统一(194)第三节身体与灵魂:葬式及其意义(196)一、屈肢葬(196)二、二次葬或解尸葬(203)第七章西藏早期金属器和“早期金属时代”(210)第一节西藏早期金属器的研究回顾(210)第二节考古发现的西藏早期金属器(212)第三节西藏早期金属器的基本特征(222)第四节西藏早期金属器与周边文化之间的联系(224)第八章西藏史前的交通与贸易(239)第一节石器时代的交换与贸易(239)一、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宝贝(239)二、西藏史前玉器的发现及其西传(241)三、麦类作物的东渐(245)第二节早期金属时代的交通与贸易(246)一、文献所见高原各部之间的征服与贸易(247)二、考古材料所提供的物证(249)第三节史前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与交通路线(265)一、交通工具(265)二、交通设施(268)三、交通路线(270)第九章西藏史前艺术(273)第一节陶器艺术(273)一、西藏高原史前时期的陶器(273)二、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280)三、陶器艺术与精神信仰(284)第二节岩画艺术(286)一、西藏高原史前时期的岩画(287)二、岩画的主要内容和风格(289)三、岩画艺术与精神信仰(294)第三节大石遗迹(301)一、西藏高原考古发现的大石遗迹(301)二、大石遗迹与精神信仰(308)第四节西藏史前艺术的总体特点(312)第十章结语:高原史前史的重建(315)第一节基于考古学的文本书写(315)第二节西藏史前史的重构(318)第三节未来的研究展望(322)参考文献(326)索引(350)后记(355)插图目录第一章图1-1青藏高原地形图(20)图1-2雅鲁藏布江河谷景观(22)图1-3澜沧江河谷景观(23)图1-4象泉河谷地景观(24)图1-5西藏西部高原景观(25)图1-6多石的自然环境(29)图1-7喜马拉雅山景观(30)图1-8冈仁波齐峰景观(31)图1-9玛旁雍错湖景观(31)图1-10牦牛(40)图1-11藏野驴(40)图1-12雄鹰(41)第二章图2-1冷湖第1地点石叶(58)图2-2曲桑遗址的脚印(60)图2-3小柴达木湖遗址石制品(61)图2-4色林错石制品(63)图2-5江西沟1号地点平面图(64)图2-6黑马河1号地点平面图(66)图2-7西大滩2号地点石制品(67)图2-8夏达错东北岸地点石器(69)图2-9夏达错东北岸地点石器(70)图2-10西喜马拉雅地带的阿舍利工业石器(73)第三章图3-1昌都卡若遗址圜底房屋F26复原示意图(90)图3-2昌都卡若遗址半地穴式房屋F8平、剖面图(91)图3-3昌都卡若遗址半地穴式房屋F8(91)图3-4昌都卡若遗址地面房屋F15、F22复原示意图(92)图3-5昌都卡若遗址内的烧灶(92)图3-6昌都卡若遗址F5、F12、F30平、剖面图(93)图3-7昌都卡若遗址F5、F12(94)图3-8昌都卡若遗址F5、F12、F30复原示意图(94)图3-9昌都卡若遗址石子路L1残段平面图(95)图3-10昌都卡若遗址圆石台平面图(95)图3-11昌都卡若遗址石围圈QU1平、剖面图(96)图3-12昌都卡若遗址F9井干结构及房屋复原示意图(97)图3-13拉萨曲贡遗址位置示意图(99)图3-14拉萨曲贡遗址H9、H2(100)图3-15拉萨曲贡遗址早期墓葬(103)图3-16昌都小恩达遗址F1、F3(104)图3-17札达丁东遗址房屋遗迹(106)图3-18札达丁东遗址房屋遗迹平、剖面图(107)图3-19札达丁东遗址立石遗迹(108)图3-20当雄加日塘遗址远眺(113)图3-21当雄加日塘遗址火塘遗迹(114)图3-22西藏岩画中的帐篷形象(116)图3-23西藏西部现代游牧民定居点(117)第四章图4-1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粟(124)图4-2贡嘎昌果沟遗址出土作物种子(125)图4-3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石刀(134)图4-4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石研磨器及重石(135)第五章图5-1西藏岩画中的放牧场景(151)图5-2西藏动物岩画与欧亚草原动物纹饰(154)图5-3西藏及其他地区出土的双圆饼形剑柄青铜剑(155)图5-4“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中的双环式剑柄青铜剑(156)图5-5东嘎色日宁沟岩画1号画面(158)图5-6皮央扎布拉山岩画1号画面(159)图5-7西藏岩画中的牧人形象(160)图5-8浪卡子查加沟古墓出土金器(161)图5-9日土塔康巴岩画东区画面(163)第六章图6-1西藏高原的史前墓葬(176)图6-2札达皮央东嘎格林塘墓地PGM6平面图(185)图6-3拉萨曲贡遗址晚期墓地祭祀遗迹J2(187)图6-4那曲察秀塘祭祀遗迹出土墨书、朱书动物头骨(189)图6-5拉萨曲贡遗址出土涂朱石器(192)图6-6西藏史前墓葬中的屈肢葬(198)图6-7西藏史前墓葬中的二次葬或解尸葬(204)第七章图7-1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铜镞与铁柄铜镜(213)图7-2札达皮央东嘎墓地出土金属器(215)图7-3札达格布赛鲁墓地采集铜器(216)图7-4浪卡子查加沟古墓出土铜器(217)图7-5贡觉石棺墓出土金属器(219)图7-6藏北采集的铜马具与红铜剑(220)图7-7札达曲踏墓地出土金箔人面饰(221)图7-8尼泊尔出土金面具(236)第八章图8-1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玉器和石器(243)图8-2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玉器和石器(244)图8-3阿里噶尔县古墓出土丝织物(262)图8-4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禽兽纹锦(262)图8-5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出土对鸟纹锦(264)图8-6青海卢山岩画中的车猎图(268)第九章图9-1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陶器(276)图9-2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陶器(277)图9-3西藏早期金属时期陶器(279)图9-4西藏史前制陶工具(281)图9-5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猴面、鸟首陶塑(283)图9-6昌都卡若遗址与汉源大窑石棺葬出土陶双联罐(285)图9-7西藏史前岩画中的各种动物形象(290)图9-8西藏史前岩画中的狩猎、畜牧场景(291)图9-9西藏史前岩画中的战斗题材(292)图9-10西藏史前岩画中身绘纹饰的动物形象(293)图9-11西藏史前岩画中狩猎场景与猎物控制(295)图9-12突出表现生殖器的西藏史前岩画(295)图9-13西藏史前岩画中的“卍”符号与日月、植物图像(296)图9-14西藏史前岩画中的巫师形象(296)图9-15西藏史前岩画中的神灵与巫师形象(297)图9-16日土任姆栋1号岩面岩画(300)图9-17昂仁亚木石圈遗迹局部(303)图9-18措美石圈遗迹(303)图9-19札达丁东遗址独石遗迹(305)图9-20札达格林塘墓地列石遗迹(306)作者介绍暂无文摘序章人类对“世界屋脊”的开发史——学术史的回顾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与环境条件,长期以来这片土地也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禁区”。究竟人类何时开始踏上西藏高原?他们又是如何在这里生存繁衍下来的?这些涉及早期人类开发西藏高原的历史,从来就是扑朔迷离,被厚重的神话与传说织成的帷幕所遮盖。用科学的史实重新揭开西藏早期历史的神秘面纱,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之一,而一部西藏早期历史不仅是西藏地方史,也是中国上古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入到本书的各章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于西藏早期历史的研究史亦即学术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同时也对本书所涉及的概念与术语给予必要的界定。第一节关于西藏史前史的时空界定一、关于“西藏”的地理概念“西藏”这个地理概念晚至明代才开始出现在汉文文献当中,在此之前曾经有“蕃”、“吐蕃”等不同的称呼,其地域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变化。限于本书的主旨,我们不讨论这些名称的演化过程,仍然采用“西藏”这个地理和行政的概念来论述这一地区的早期历史。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所指的西藏,即以今天西藏自治区的地理行政区域为核心和中心区域,但在论及藏族早期历史时,有时也会涉及青海、甘肃等其他藏族聚居区。我们在本书中一般使用“西藏高原”这个地理概念来特指西藏地区,但有时也使用“青藏高原”来泛指中国西部和亚洲腹地这片比今天的西藏自治区更为广阔的高原自然地理区域。二、关于西藏“史前史”的时间概念与空间范畴相比较,时间范畴的界定要复杂得多。这里所说的西藏“早期历史”,在下文中将被“史前史”这一概念所替换。但是,对于什么时期可称为“西藏的早期历史”、什么是早于西藏历史时期的“西藏史前史”,国内外学术界从来就有不同的认识与表述,我们可以大体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1.以佛教传入西藏的前后划分史前史与历史时期如意大利学者杜齐(&G.&Tucci)在其《西藏考古》一书的第一章“史前时期和有史时期”当中,是这样来划分的:“在当前缺少论点明确的参考文献及可以确定年代的实物的情况下,史前时期与有史时期的划分必然是不确切的,两个时期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武断划分的。根据汉文文献提供的早期史料及后期第一批被称为藏文资料的文稿,我们才了解到西藏的可靠历史是始于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时期;然而只有经过系统的发掘,我们才能确定出这一章中讨论的所有文物是否都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以前的年代”&a。奥地利学者霍夫曼(&H.&Hoffmann)也认为,在西藏系统的考古发掘尚未展开之前,史前(&Pre)与早期(&Early)历史之间的界线很难划分,只能以佛教传入西藏或者松赞干布统一高原为界,此前都为史前史(Prehistory)与早期历史(&Early&History),此后则是西藏中古史的开始&b。基于这一认识,也有一些西方学者采用“前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来暗指西藏史前史,如杜齐c、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Nebesky-Wojkowitz)d、查耶特(&A.&Chayet)等&e。近年来的西方学者中,尤以贝勒沙(&J.&V.&Bellezza)对这一概念运用最为广泛&。&2.以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王朝并创立藏文字划界,以前属于西藏史前史,以后属于西藏历史时期如我国学者张云认为,西藏古代文明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前吐蕃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古时期”或者“史前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吐蕃王朝时期,大约在&7~9世纪;第三个阶段是佛教文化时期&.3.按照考古学的分期,将石器时代、早期金属时代划入西藏史前史,其后划入吐蕃王朝时期当西方考古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按照考古发掘出土物的质地,将其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发展阶段,是丹麦学者汤姆森(C.&J.&Thomsen)于&1848年在《北方古物入门》(&A&Guide&to&Northern&Antiquities)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书中指出,博物馆的藏品可以依次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进行划分。整个欧洲的学者很快就发现这个分类非常有用。后来,石器时代又被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些术语在非洲和美洲不太适用,因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没有使用过铜器,而在美洲铜器并不重要,铁器的使用则要晚到欧洲人征服美洲之后。尽管如此,这个划分意义十分重大,被世界考古学界称为“三期说”并在大部分地区采用。三期说确立了一个原则,即通过史前遗物的研究和分类,可以提出一个编年序列,进而探讨各个时期的问题&b。我国考古学家童恩正最早将这个分期法导入到西藏考古领域。他认为:西藏的石器时代终止于何时,铜器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铁器又是在什么时期传入的,这些问题由于资料的限制都一时无法回答,也无法从考古学上划出独立的铜器时代,所以,建议在石器时代之后暂时采取“早期金属时代”这个概念,“根据最概括的推测,这一时代可能开始于公元前一千年代,而结束于公元六世纪,即吐蕃王朝兴起之前”&c。这个划分时代的方法实际上就将西藏的石器时代和早期金属器时代一并划入到吐蕃王朝兴起之前的史前时代来加以对待。事实上,在上述各种不同的表述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到人们对“史前史”时代上下限的划定。例如,若以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划线,就必然涉及如何看待佛教传入西藏的准确年代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佛教是&7世纪才分别由唐王朝和尼婆罗王朝东西两个方向传入到吐蕃的,但也有学者认为佛教传入西藏的年代不排除有可能会更早,或可早到&5世纪左右&d。又如,若以吐蕃王朝的建立以及藏文字的创立划线,那么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吐蕃部落及其以悉补野部为核心所建立的雅隆王朝实际上也可视为吐&a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纲》,第&2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b〔英〕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2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c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文物》&1985年第&9期。&d有关这方面的争议可参见霍巍:《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兼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蕃王朝的前身;加以对藏文字何时创立也有不同意见&a,所以这个时间节点也存在疑问。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对于西藏史前史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前述的“早期历史”、“上古史”、“前佛教时期”等,都试图以某种标志物来划分西藏史前与历史时期的界线,但由于选定的“标志物”本身在内涵与外延上游移不定,就难免在概念上造成含混。相对而言,童恩正提出的“早期金属时代”这个概念,虽然是一个考古学的概念,其中既包括了青铜时代,也应包括了欧亚考古学上常常使用的“早期铁器时代”在内,如果再加上此前的石器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可以基本上从物质形态上较为清晰地给出一个判断标准和范围来区分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这段历史。因此,本书基本上采用这个方法来标定西藏史前史的时间范畴,即将考古学上西藏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直到早期金属时代这段时间都视为西藏史前史,时代下限为&6世纪后期;而将以松赞干布为第一代赞普建立起来的吐蕃王朝时期视为西藏历史时期之始,时代上限为&7世纪初期。当然,这种直接将考古学的概念转化为历史年代概念的方法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如同将某个考古学文化与某个民族的族属直接挂钩一样,都存在着危险性,只是相对其他概念而言,稍显合理而已。第二节西藏史前史的研究回顾迄今为止的西藏史前史研究,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一是主要依托文献记载进行的历史研究;一是以科学的田野考察为依托进行的综合研究。前者实际上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藏族的族源问题上,对西藏史前社会其他方面的问题几无涉及;而后者的涉及面虽然还并不十分系统,但却要广泛得多。一、汉藏文献中的西藏史前史观在汉藏历史文献记载中,都形成了有关西藏史前史的固有叙事模式。汉族史家多根据两唐书《吐蕃传》的记载,认为“吐蕃本西羌属”&b,最早的藏族先民是从古代羌人的支系“发羌”、“唐牦”等迁移到西藏高原,然后繁衍成其后代吐&a关于藏文字的创立,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早在松赞干布时代之前,在西藏西部已有年代更为古老的象雄文字,后来的藏文是在象雄文字的基础之上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具体论述可参见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85年第&2期。&b《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吐蕃传上》,第&6071页,中华书局,&1975年。蕃的。从宋代学人欧阳修、宋祁提出此说之后,近世学者如顾颉刚&a,任乃强&b,方国瑜&c,冉光荣、李绍明等&d皆从此说,这个基本的观点还被一些汉文历史著作如《藏族简史》等采纳&e。而藏族史家也有其固有的历史观。如同法国学者石泰安(R.&A.&Stein)所指出的那样:“对于公元前六世纪末之前的阶段,不可能确定吐蕃任何能推论出年代的历史。但西藏人在这一问题上却有他们自己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神话和传奇故事”&f。这些神话和传奇故事遵循着一个古老的叙事模式,或认为西藏最早的人类都是一批光明灿烂的天神,自天而降人世;或认为吐蕃人的先祖是猕猴与罗刹女交配产生的后代,最初诞生于山南雅砻地区。受佛教传播的影响,后来还有各种关于藏族起源的神话与传说流行,这些观点在&14世纪以后形成的许多藏文历史著作中都屡见不鲜。二、西方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西方学者最早开始利用地下考古出土的材料来重新认识西藏史前史。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意大利藏学家杜齐,他在《西藏考古》一书中便列举出西藏聂拉木某河床当中发掘出土的人骨材料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还推测有一些洞穴可能是史前时期人类居住的遗址&g。另一位西方学者弗兰克(&A.&H.&Francke)也曾在西藏西部的邻近地区开展过一些零星的田野考古工作,如在拉达克发现了一处立石遗迹,在列城和“&Rgry”两处发现过早期墓地&h。年,罗列赫(&N.&Roerich)组建了一支中亚探险队,在西藏的调查活动主要集中在藏北,最西边大概到了萨嘎一带。据后来披露,这次调查的主要收获有墓葬、巨石遗迹、动物纹器物&i。除此之外,杜齐、罗列赫等人还在石丘墓、大石遗迹分布的范围以内发现过一些现代游牧部落使用的青铜质饰件和小件生活用品,上面多饰有传统的动物纹饰,包括鹿、鹰、马、鸟、熊等,杜齐认为其中一部分有可能是“佛教传入以前西藏一种土著文化的遗留”&a。罗列赫(&G.&N.&Roerich)指出要注意“在佛教的西藏旁边还有一个游牧民的西藏,即格萨尔王的西藏和牧民英雄史诗”&b。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个时期西方学者在西藏本土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极其有限,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更是几乎为零,无法为深入认识西藏史前史提供更多可靠翔实的材料,但是他们独到的科学眼光和在理论与方法上的突破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c。三、考古学的整体介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虽然在地质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中陆续开始发现一些史前时期的石器、墓葬等考古遗存,但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整体介入到藏学研究领域并对西藏史前史研究起到主导作用,还是从藏东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拉开序幕的&d。由于卡若遗址发掘面积较大、出土遗物众多、文化现象丰富,并且有精确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作为科学支撑,首次将西藏史前史上溯到距今&5000年左右,从此开启了以科学的田野考察为依托进行综合研究的新阶段。从此以后的西藏上古史撰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前一阶段基于历史文献的文本书写模式的影响,但都会无一例外地公认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史前文化的开端,以考古学材料复原史前史的路径与理论方法开始被学术界广泛接受。&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西藏高原史前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新时期。这个时期有关西藏史前史的重要考古发现包括拉萨曲贡遗址的发掘&e,昌都小恩达遗址、琼结邦嘎遗址、贡嘎昌果沟遗址、堆龙德庆县达龙查遗址、堆龙德庆县古荣镇嘎冲遗址、当雄县羊八井加日塘遗址等史前遗址的调查发现与试掘以媒体推荐暂无"
艺术品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石器时期文化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